小学数学吴正宪经典案例(共10篇)
小学数学吴正宪经典案例 篇1
小学数学吴正宪[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一] 《平均数》一课上,在吴老师让学生估算平均数这一教学环节中,一位女同学估算出2000张,只见吴老师来到那位女同学身边摸着她的头亲切地说:“请你去问问同学,听听其他同学是怎样估计得这么准确的。”被采访的是一个小男孩:“你估计的2000张比最大的数还多,这是不可能的,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少,比最少的数要多。”吴老师转过身来,摸着小女孩的头说:“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你想说什么?”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我估计的数跑到最高的数外边去了。”一个“外”正表现出了孩子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孩子对自己学习的反思。吴老师心中的感动再次溢于言表:“我非常佩服第一次估计比较准的同学,你们思考问题有根有据。但我更佩服身边的这位小姑娘,虽然第一次她估计到‘外边’去了(有意识地用了童的语言),但是她学会了和同学们交流,还能接纳别人的意见,能够修正自己的意见,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吴老师紧紧地握住小姑娘的手,小姑娘笑得那样甜。她善于激发每一位学生积极发言,对每一位发言学生都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大胆发言;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勇于创新。在她富有激励性语言的鼓舞下,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得到张扬,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论和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吴正宪老师的激情课堂教学的最大特色是善于巧妙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做到以情促情。
[经典案例二] 在《商不变性质》课上,一开始她就给大家讲述了“猴王分桃”的故事:花果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天,猴王给小猴们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吃。”小猴听了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还得寸进尺,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吗?”猴王一拍桌子,显得很慷慨大度地样子说:“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满意了吧”小猴子高兴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听完故事,班上的孩子们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此时此刻,吴老师意味深长地问大家:“你们说,谁的笑是聪明的笑?为什么?”抓住契机,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商不变性质的奥秘。
吴正宪老师还善于把一些枯燥的数学内容变为情趣多而意味深的故事或游戏,做到以情导知,以知促情。
[经典案例三]
在《平均数》课刚一开始,她便别开生面地向全班提出:“咱们分两组来做拍球比赛好吗?”孩子们自然喜出望外。“怎么比?”眼看每人都来拍球时间来不及,大家提议“选代表”,于是每组派4人(这蕴含着统计中的“抽样”),并当场根据每一代表的拍球个数作了统计。不一会儿,甲组发现本组拍球总数超过乙组,高兴地欢呼起来。此时,吴老师自告奋勇也参比赛,并把她拍球数加入乙组之中,顿时乙组的总数明显增多,孩子们很不服气,喊道:“这不公平!”(甲组4人,乙组5人)那么,怎样才能公平呢?有的说:“甲组也再加1人。”如果不允许加人呢?矛盾激化了,有个孩子站起来用手比划着说:“把每组几个人拍球的个数匀乎匀乎„„。”这一“匀乎”,表明孩子们已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吴老师便水到渠成地引入了“平均数”,随即与大家共同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这种创造性的教学,使学生能真正感悟到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经典案例四]
学习“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当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规律时,吴正宪老师充满激情地配乐朗诵:“同学们,你们的发现很了不起,但是你们知道吗?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就精密地计算出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算得最早最精确的圆周率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你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重新走了一番当年科学家的发现、发明的道路,你们就是祖国的希望,很有可能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学生激动了,眼睛里充满了对探求知识的渴望,坚定了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
[经典案例五] 小括号
刚刚认识了小挂号可以改变原有运算顺序的规则后,突然有一位同学提出:“我认为小括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它的存在,照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一边说一边走到黑板前把“12×(4+3)”式子改写成了“12×4+12×3”,一脸不喜欢的样子:“反正我不喜欢小括号。”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小括号的作用,这节课岂不白上了?吴老师思考着如何把这节课引向深处。突然,他看到了讲台上摆放的同学们为灾区捐的书,灵机一动,一个教学思路产生了。他不慌不忙地提出一个问题:“王红同学积极支援灾区,她有92本课外读物,自己留下32本后,把剩下的送给5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得到几本?请列综合算术解答。”吴正宪特意请那位同学板演并讲解。过了一会儿,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算式中画了一个小括号,表示先求92与32的差,最后再除以5。”吴正宪故意问:“这个小括号有什么了不起,不写它不是也可以解决问题吗?”“这个小括号非写不可,不然就得先算32÷5这一步了,不符合题目要求。” 那位同学着急地说。一位同学抢过话头:“你现在是不是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小括号了?”“小括号挺好的。”那位同学感慨地说。
(五)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上,吴老师请部分同学到黑板上用画图的方式表示自己心目中的一半。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划出了不同的1/2图。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一种非常科学简单的表示方法吗?”在学生们七嘴八舌的猜测中,她自然而然的引出了1/2的概念,然后问:“那你们看1/2能不能代表你们画的这些图的意思呢?”“如果你认为它可以,就把你画的图擦掉,如果你认为1/2没有你画的图漂亮或不能代表,可以不擦掉。”多数同学都擦了,只有几位同学没有擦。没关系,吴老师等待着,让他们慢慢去体会。
在临下课前,吴老师安排了一个环节,请两个同学到黑板前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5/100。画着画着,一个男孩对老师说;“画不了了,太麻烦了。”吴老师问:“那你说是画图好还是分数好?”“分数好。”看来他是真的体会到分数的价值了。另一位女同学还在埋头画她的5/100,吴老师又在分母上加了一个“0”,变成了5/1000。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她愿意画就画吧。”5/1000该怎么用画图表示呢?就让女孩继续想吧,最终她会感悟到用分数表示这个关系是又准确又简单的。
小学数学吴正宪经典案例 篇2
一、名师引路:立足于真实教学情境的“主题式”调研
名师引路,即名师作为“明灯”为青年教师指路,也是名师化作“伊人”为青年教师释惑。吴正宪老师执教40余载,从专注于讲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教师发展为关注学生课堂体验和全面发展的特级教师,从一名出色的基层教师转变成如今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的灵魂人物,境界和身份的变换让她深知一线教师的困惑。为了教师高品位的专业追求和职业幸福,吴正宪老师亲自走进基层上示范课,向基层教师讲述好吃又有营养的教学经验,甘愿做基层教师专业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引领教师集体蓬勃发展。
1. 主题座谈,汲取价值
每次初到工作站的基地,团队成员的首要工作就是与基地的领导、教师就之前商议好的主题开展一场小型的洽谈会。会议并非只是走过场,而是要通过开会的形式近距离与一线教师接触,了解当地教师的实际困境,进而有的放矢地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更是要通过研讨会议传播工作室的研修理念,担负起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之责。在会议上,主持人还应向与会教师渗透新课程理念,并分享吴正宪老师专业成长经历的教育资源价值。
2. 置身“家”堂,了解需求
要想真正了解基层教师的内在需求,就必须深入一线家常式课堂,体验真实且生动的现场课,此为明察。只有在毫无文饰之效、给人温馨之感的朴实课堂情境中,观者和听者才能从授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的一应一答中觅到端倪。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根据主题调研的大致思路,沿着在情境化课堂中归纳出的线索,识破并抓住“病灶”,依据具体基层学校的“病因”制订有针对性的“菜单式”研修方案。“菜单式”研修方案,即一对一专属研修计划,是团队教师经过明察暗访、仔细斟酌后才形成的校本性官方文件,构建上下双向循环系统的昌平园研修模式[2]就是典型案例之一。
二、互动研修:以课例为载体的同伴研修
互动研修的关键是互动,有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有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内核是研修,即研究课程、修习素养,以此提高教师技能,促进教师成长。互动作为团队研修的一种鲜明特质,它是对传统拜师学艺的一种突破,同时也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种尝试,更是对教师研修形式的一种创新。在名师的引领下,以课例为载体,教师作为同伴而展开的互动研修主要有双师同堂、同课异构和换位体验三种表现形式。
1. 双师同堂,识己构架
双师同堂,顾名思义,就是说教研员或优秀教师(下文统称名师)和山区青年教师(下文统称青年教师)在共同会诊、集体反思的基础上,一同重返课堂,名师以助教的形式就授课教师的困惑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展开教学,为青年教师反思教学、纠正痼疾、完善自我埋下萌发的种子。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关于双师同堂构想的形成是以搁浅了大家习以为常的师徒结对子的教师培养方案为代价,由张铁道博士提出的“一个基于农村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比较性的同伴互动研修方案”。[2]双师同堂这种引导教师在课例比较中获得深刻体验的研修方式要经历四个环节。第一,在不受外界干预的情况下,由青年教师遵循自己的意愿上一堂质朴而真实的课,这种原汁原味且弥漫着浓浓的生态气息的课堂教学最具研究价值;第二,教师集体以研修共同体的形式对青年教师的这节课进行探讨,帮助青年教师在集体会诊、共同备课的过程中逐渐重新认识自我和反思自我,使青年教师心存改变、满怀憧憬、寻求突破;第三,尤为重要的双师同堂,这是研修活动的精髓之所在,直接关系到青年教师能否在同伴、名师的引导下获得体验、建构意识、整合资源;第四,在双师同堂的课后研修团体再次对这节课进行现场的互动研讨活动,即二次反思,授课的青年教师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反复中渐进式地提升自身的执教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2. 同课异构,翻案推新
同课异构是指团队教师在内容形式上讲授同一节课,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构想的课程理念却是迥然不同的,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对基层教师成年累月照案复讲方式的一种推翻,不仅从侧面考验了教师的教学功底,也启迪了学生的创新。同课异构,简而言之,即用异法上同课。相同的教学内容之所以能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全源于异校、异师、异生之故,不同的学校具有截然不同的办学理念和大相径庭的办学条件,不同的教师拥有不一样的教学风格和素养积淀,不同的学生带有与生俱来的个性和千差万别的能力。课堂教学无论是从探究活动着手,还是从小组合作展开,虽方式略有不同,但目的殊途同归,皆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教师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化课堂。
3. 换位体验,读生明教
换位体验的研修活动是说教师为了能潜入学生内心、析解学生活动,临时充当一名课堂中的大学生,经历并体验属于学生的教学过程。品读学生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层次阶段的:一是读学生;二是懂学生;三是走进学生。教师只有研究了学生、读懂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一开始是紧张而羞涩的脸庞,出于好奇便随意翻看教具的动作,僵硬而生疏的举手姿势,沉浸而忘我的探究状态。个性飞扬、思维发散、睿智果敢的学生,需要前沿教师的悉心引导和栽培。教师应一改过去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的行为,尝试着蹲下身来仰视学生,退下位来还学生一片天地。
三、反思践行:师生“参与式评课”的内化提升———来自师生的课后访谈
1. 汇报课堂教学,聚焦学生的得与失
在对学生进行访谈前,授课教师会先向参与观课的全体教师和加入学习的每个学生汇报这节课的实施过程,说一说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以回放课程的方式讲述教学中生成的精彩片断,以此来帮助观课教师回忆关键性的教学过程。一番简短且完整的自述过后,重头戏即将粉墨登场———课后访谈。课后访谈是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组织研修活动的教研员(有时还会有骨干教师)从听课席走到学生中间,或是询问学生当堂课的真实感受,又或是借机向学生发问。以问题引入访谈,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淳朴真挚的学生身上,对学生提出贴近生活实际、具有迁移价值的问题,这是一个勇于突破传统教学常规的研修方式,开创了教学研修的新视角。
2. 研讨师生反馈,关注教师的研与思
采访学生的活动结束后,团队教师根据授课教师的表现和上课学生的回馈分组进行讨论,细致解剖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在案例研修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再从一定高度审视课堂教学所生成的“意外惊喜”。这惊喜的创造者是学生,受益者同样是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已逾越了教师课前的预设范围,是考验教师面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基层教师要想改变司空见惯的教育教学环境,光凭教师与教师之间说一说、论一论还是远远不够,在不断追问的同时还应养成时常反思的习惯,形成学、思、研、践四位一体的研修思路,即使不存在完美无瑕的教学,但我们应朝着不留遗憾、不出瑕疵而不懈努力。
四、成在后续:“研课”常态化
从由名师引领的主题调研到以课例为载体的同伴研修再到有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后访谈,这一套新型的研修模式能否顺利地传播,能否永恒地保留,能否不断地创新,全在于各基地学校能否将其固化为一种广大一线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常规行为。吴正宪小学数学团队为了使“研课”方式常态化,大致将这种教师研修模式分六小步(如图1所示)。
1. 提出问题:确立研究主题
教师进行研修常从备课草草地开始,往往忽略了研修的目的。在教育领域可供教师研究的问题数不胜数,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再到社会教育,有教师、有学生、有家长、有国家,由点到面、从小到大、由近及远涉及方方面面。既然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应先把所有教师提出的困惑进行统一汇总,再对这些问题逐一分类,以此作为每次研修主题的备用选项。
2. 制订方案:基于个人经验备课
每位教师根据相应的研修主题自主制订对应的方案,这方案具体表现为某节课或某类数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功课,收集此类问题的相关资料,翻阅专家学者对这类问题的见解和研究,要将其中有价值的资源融会贯通并与个人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紧密结合起来。
3. 实施方案: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属于一种书面材料,纸上得来不如躬行,实践这枚试金石是对理论最好的检验。若想将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剧本呈现在同行面前,课堂是教师最佳的活动地点,学生是教师独一无二的合作者,这样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教学活动由此而展开。
4. 检验方案:分工观课
在教师研修活动中,每位教师所处位置和扮演角色是不同的。主讲教师的教研任务就是备好课、讲好课,而其他参与教研的教师主要任务则是观课,而且分工各异,有抓细节的、有看整体的,有关注教师的、有留意学生的。观课与讲课截然不同,一静一动,表面上一闲一忙,事实并非如此。观课并不轻松,它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扎实的基本功、独到的课程观等,但世上并无完人,而分工观课弥补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不足。
5. 分析效果:参与式评课
评课是将仍沉浸在授课和观课中的全体教师拽出来再走进去的一条捷径。传统教研多呈现出一人照稿评众人仿聆听的冷场局面,而集体参与式评课却在某种程度上有效避免了这种既尴尬又无生气的氛围。参与式评课是说执教者、旁观者、学习者等凡是有份参与其中的人皆是评判者,都有权对本节课进行点评和发表看法。
6. 总结反思:调整教学设计
一堂好课是需要反思的,一堂好课是需要完善的,一堂好课是需要打磨的。要想向同仁们呈现出一节优秀的数学课,总结和反思是必不可少的,任课教师应根据参与式评课的意见和建议,重新设计教学方案,放大优势、弥补不足,并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继续摸索践行。
教师研修由确立研究主题开始,经过基于个人经验备课、开展课堂教学、同仁分工观课、全体参与评课等环节,再由执教者通过总结反思对课前自主设计的教案做适当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结束,恰恰是又一项研究的起点。这六小步构成了一个使“研课”常态化的循环系统,一步一个目的,一步一个成果,彼此环环相扣,次序不可变,步骤不能少。
五、辐射影响:带动区域发展的“滚雪球式”研修模式
“把一个人的力量转化为一个团队的力量,用团队去影响周边,用集体带动大家”。[2]一个个鲜活的独立体看似渺小,但每个个体的内在都潜藏着无限可能,只要引导的方法得当,这微不足道的表象却会释放巨大能量。单一个体毫无保留地将所学、所悟分享给团队成员,再由团队成员将信息传递给身边的人,从而产生大面积的轰动效应。这就是“滚雪球式”研修模式。“滚雪球式”研修模式是说传播教师研修理念和活动可以像滚雪球一样,由小变大,从个体到团队再到集体,以几何级的速度扩散。这不仅能带动区域发展,也能惠及全体教师。“滚雪球式”研修模式从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开展研修活动,可分为“1+9+N+n”研修模式和网络研修模式。
1.“1+9+N+n”研修模式
“1+9+N+n”是指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的发展规模,也可说是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的宏伟愿景。工作站成立前,吴正宪老师是独自一人形单影只,而工作站成立初期便汇聚了72名来自一线的优秀教师,由这72名教师组成的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从此踏上了为基层教师服务的崭新征程。之后,工作站在密云、大兴、昌平等9个北京远郊区县成立了9个分站。为了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受益,工作站以电光火石之速向外迸发,在河北、重庆、大连等11个省市设立了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分站。从2008年至今,便由当初的一个名师工作站发展成如今的规模,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在业界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2. 搭建网络研修社区
“1+9+N+n”中的“N”指的是基层成千上万名的人民教师,他们虽来自不同的地区,教学风格也各异,但都怀揣着一颗积极进取的发展之心。“n”即未知,数量不可估量,那“n”的实现需要借助网络这一媒介,以互联网作为广大一线教师开展研修活动的交流平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创新,工作站的网站已由最初简单的“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网站摇身一变,形成了如今有一定体系的“北京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研修培训网”,通过网络实现了名师专家和基层教师的无缝对接。网络研修的形式系统多样,分为分组讨论、现场教学、专家远程答疑等;内容丰富多元,有理解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观之内涵、琢磨小学数学优秀课例之精髓的必修课,也有了解数学历史故事之发展、研习小学数学微课程课例之特点的选修课。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的操作模式由名师引路、互动研修、反思践行、成在后续、辐射影响五步组成,五步之间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名师引路是互动研修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和前提条件,反思践行是对互动研修价值的深度挖掘,成在后续是巩固互动研修和反思践行所得的累累硕果,辐射影响是将实践成果回馈基层循环延续。这套教师研修秘籍在实践中日臻完善,经得起理论的推敲和教学的锤炼,可以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二法门,按章得法修行必得其精髓。细数如今成立的名师工作站不少,但大多数处于非运营的萎靡状态,若想摆脱困境重获新生,不妨参照吴正宪名师工作站的操作模式。此种教育革新不再是制度或政策上的稍作调整,也不是喊口号的内容实施,而是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这种改变突破了一线教师那种只要顾好周围一亩三分地的保守心理,或是唯恐阵地失守大权旁落的惧怕心理。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的操作模式为其他工作站打了样板,不仅起到了领头雁的示范作用,也改善了教师专业进修的风气,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摘要:现今虽然存在为数不少的名师工作站,但多数名师工作站名存实亡,而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却是一支独秀。由名师引路、互动研修、反思践行、成在后续、辐射影响五步组成的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的操作路径,经历实践的洗礼,日臻完善。这不仅为其他名师工作站提供了可参照的范本,而且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指引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吴正宪,名师工作站,团队研修,操作路径,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正宪.我就这样一路走来[J].人民教育,2010(19):53-57.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篇3
吴正宪从一个70年代毕业的不满16周岁的初中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的工作,在发现工作的不足后拜师学习,艰辛探索教学改革之路,终于在苦练与积累中逐渐成长起来。吴老师的成长之路告诉我们:
1、一位教师要想不断地进步与提高,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否则就无法适应教育工作;
2、在繁杂的教育信息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习百家之长,结合自身实际创出特色,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现代教师成功之路。看完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以下几点:
1、一定要多写东西。做教师不能仅满足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要勇敢的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努力;要勤于把自己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课后有感、教学心得和反思等毫无保留的倾吐在笔记本上,而我似乎在这一点上做的逊色了很多,我要想成长这一点必须做到。
2、要具有真诚的教学感情
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充满了真诚的赞赏与热情的鼓励,如:“好极了!我很欣赏这位同学,很会倾听,并会接纳别人的思想。你又知道呀„„”这些话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更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除了语言的激励,吴老师还非常善于用体态语言来感悟童心世界。如:用眼神表达、扶扶肩膀、摸摸头、甚至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这一系列自然的行为,细腻地向学生传递着老师的信任。在这方面我的差距还很多,我的激励性话语针对性不强,有的时候只是简单的很好,你真棒!
2、独到的课堂设计
综观吴老师的众多教学实录,可以看到,无论哪节课,学生们都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她独到的教学设计。吴老师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精益求精,不是“为追求风格而风格”,而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例如:在《分数的意义》时,同学们提出了单位“1”为什么要用引号引起来,它与自然数1有什么不同?同学们用实例证明了单位“1”丰富的内涵。它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条线段,它还可以表示一群物体,如 五只小狗,10筐苹果核一个学校。单位“1”可以很小,小到
细胞,也可以很大,大到一个地球。显然它的内涵超出了自然数1的意义。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这样的学习即积极主动,又兴趣盎然。
和吴正宪老师一样,在初为人师的日子里,我曾天真的以为,只要全身心的投入,勤勤恳恳的工作,就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课堂上我不竭余力的向学生传授书本上所有的知识,好像教师教的越多,学生获得的就越多,我不知疲倦的讲着,学生机械的学着,在满堂灌的课堂上乐此不彼。后来的课堂上学生越来越麻木,目光有点呆滞,反映有点滞后。我开始抱怨学生脑子笨,学习不用功。在课堂上的滔滔不绝之外又多了几分埋怨和责备。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吗?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让我去改变。向吴正宪老师一样艰辛的探索。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篇4
吴老师首先钻研教材改革,建立了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整合成六大知识体系:面积教学一条龙;体积教学一条龙;分数四则计算一条龙;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条龙;数的整除一条龙;正反比例一条龙。教学改革试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是充满激情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本来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通过吴老师的讲授变得妙趣横生,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而这一切都是从读懂学生、走进孩子心灵开始的。首先教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老师,能够学生做朋友,被学生喜爱。其次教师要努力研究教材教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体验数学有趣,发现数学神奇,感受数学的价值。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在学习中学会创造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
吴老师充分地尊重、信任学生是她教学中的一大特色。吴老师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现,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一个教师不应该抹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设想一个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孩子是不可能成为学习优秀的学生的。
作为教师,没有对事业执著的爱,没有对学生真诚的情,是不会取得成功的教学。用吴正宪老师的话来说,教师走进教室就像演员走进摄影棚,立刻进入角色,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对学生的关心,对知识的酷爱,对事业的追求以及对工作的责任感,去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使之更好地接受教育。
小学数学吴正宪经典案例 篇5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韦光焰
1.做一个善良的使者
这世间的角角落落,多会有善良的人、善良的心。想起春天的天空下,蒲公英的种子,借着微风的力,就飘向田间的角角落落,落地就生根,生根就发芽,然后开出一片灿烂金黄的花。那个善良的心,也会像这样朴素的种子,借一股东风,让最美的花,开遍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朱成玉《善良的种子》)
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做人、就应该做个好人,做个善良的人、善良的人心中有爱。教师更应该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使者,就如蒲公英一样,在学生心中播撒善良的种子。
有一种善良叫“理解” 有一种善良叫“尊重” 有一种善良叫“博爱”
在我们实践的教育经验中会发现学生善良的心很容易被老师,成人的感染,但伤害也许发生在不经意间,可能一句话,可能一个举动,也可能一个眼神。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尊重学生让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个眼神感动学生、影响学生的前程与发展。让我们在学生失败的时候送上一个温暖的眼神并给予真诚的帮助,在他们成功的时候送上一句温馨的祝福,在他们痛苦的时候送上一个关怀的拥抱,在他们有困难思维时候伸出一双温暖的手„„.这些都是小事,但为人师者应“不以善小而不为”。愿我们都能为善良的使者,为孩子送去知识的同时播撒下善良的种子,总有一天这颗种子发芽、开花!
2.热爱数学是教育的智慧源泉
做教师,要爱教育,爱孩子;做数学教师,要爱数学,爱数学教育。只有热爱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魅力深深吸引;只有热爱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神奇深深打动。
数学和蔼亲切,数学生动活泼,数学耐人寻味,数学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周期现象的特写;孙行者,者行孙,孙悟空的名字便成了排列组合;“曹冲称象”触摸到了等量代换的脉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展现着极限的定义;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成就了游乐场里的翻滚过山车„„ 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决定了学习数学和研究数学必然需要智慧,需要思考。而数学教育的任务正是教育者要将抽象的、枯燥的数学,演绎成学生感兴趣的、可以接受的,又不失数学本质和数学价值的形式,并展示给学生,数学教师应当用有效的方式启发与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并使他们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产生兴趣,学到有用的东西。
儿童学习数学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来的习惯了的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对孩子的奇思妙想并不在意,忽视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创设儿童学习的生态环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吴正宪经典案例 篇6
多年来的探索实践, 多年来的艰苦求索, 形成了吴老师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 形成了吴老师综合多元的数学教育价值观——即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要掌握一些数学方法和规律, 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而且要由教师的智慧不断唤醒、点化、丰富、开启学生的智慧, 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完善、健全学生的人格, 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教学目标三者和谐有机地结合。通过数学教育为学生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发展, 有效落实数学教育的目标。我们认为, 吴老师的儿童数学教育观为:
这是吴老师多年前提出的, 特别是她1986年发表在《崇文教育》刊物的“深入数学教学改革坚持全面育人”一文中提出的数学教育理念, 竟然与我国目前所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教学目标有那样多的相似, 都在强调只有实现三方面的有机整合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全面和谐发展, 而不能将三者相互孤立。吴老师早将它们融为一体, 共同构成了一堂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 为学生烹调出了一道道既“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大餐,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基。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汲取着知识, 增长着智慧, 浸润着人格, 享受着幸福快乐的数学课堂生活。
下面我们就从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个方面来阐述吴老师的儿童数学教育观以及我们的解读。
传授知识, 传授什么知识?怎么传授知识?这是我们老师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在和吴老师的接触交流中, 我们找到了答案。
一、传授什么知识?
在吴老师眼中, 数学绝不是一组组冷冰冰的数字和抽象的符号, 不像有人感受到的那样枯燥、乏味。数学是有趣的、有价值的、美丽的、神奇的……它能给人带来心智的启迪和美的陶冶, 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润泽着人的心灵、滋养着人的生命。
(一) 带你寻找“水之源”
曾听学生问老师:“老师, 是真联系实际呀, 还是假装的?”很显然, 这是我们教学长期以所谓的数学课程逻辑结构为准绳, 而忽视儿童的生活基础造成的结果。学生虽然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中, 可是一旦进入数学学习, 就“与世隔绝”, 就像一汪“无源之水”, 看着美丽, 却不知它的来龙去脉。吴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从不靠说教, 不靠课堂上的“贴标签”, 而是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生活, 开始了“寻水之源”的教学尝试, 努力缩短学生生活与数学的距离, 改变原有经验“陌生化”的局面, 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真实面貌。
(二) 为你种下“知识树”
有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繁、难、多而生畏, 认为数学难学, 不易理解和记忆, 从而失去了继续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而吴老师利用了数学知识的自身规律, 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引导学生发现繁杂的数学知识中的独特结构,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在复习课上, 从不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 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间的横纵联系, 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系统和全面。其实, 吴老师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 就以“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打乱了原有教材的编排体系, 根据教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重新组合教材, 编排了六个知识网络, 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而在今天, 吴老师又将这神奇的“六条龙”转化为挺拔的“知识树”, 将它们一一种植在学生的心中。
如果想让“知识树”枝繁叶茂, 必须根深蒂固。因此吴老师特别欣赏有思想深度的课:它能给学生留下长久的心灵激荡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以后即使忘了具体的知识, 但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法会长存, 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 送你美丽“数学花”
小学数学知识好像一朵绽放在知识百花园的花朵, 装扮我们的生活。但它不同于入时的服装、美妙的音乐、伟大的建筑……让我们轻易地发现它的美妙, 更多的是需要人们用心、用智慧深层次地去挖掘, 更好地体会它的隐性之美。一个个简洁的定理、一幅幅严谨的知识网络图、一道道绝妙的算式、一组组有趣的关系式……无不闪现着数学巨人们思想深处那汩汩不息的美感之源所散发出的激情。数学知识这种内在的魅力、潜在的美, 被吴老师挖掘、渲染, 引领学生感受它美的价值。吴老师常说:“只有教数学的人被数学的魅力深深地吸引, 学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魅力而深深地打动。”
二、怎么传授知识?
美丽的“数学花”从纷乱的花园中探出头来, 光彩夺目、芳香飘溢。它已生根在你我心中, 又该如何将它种植在学生的心中而永不凋谢?通过走近吴老师, 我们从片片“花瓣”中了解到了宝贵的“种植之道”。
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站在儿童的角度上看问题, 就会发现严谨科学的数学知识里面包含着大量丰富有趣的内容。吴老师就常常把静止在教材上的东西通过这些艺术化的教学手段, 呈现在学生面前。数学课在学生的眼中不再是抽象的数字、干巴巴的符号、乏味的定义、没有生命的算式……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乐园。
所谓高水平的数学教师, 首先应该具备较高的数学知识水平, 或者说知识深度。吴老师在多年的教学中, 不断地对数学知识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和学习, 最终能够融会贯通, 这样才有可能引领学生在经历了“复杂”后的“简单”过程中, 轻松地把数学知识学“活”了, 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功能, 即培养能力。传授知识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在吴老师心中知识也是开启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的手段, 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们深知, 要想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 要不断发展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水平。
(一) 启迪智慧
“智慧”是一个闪动着灵性光芒的美妙词语, 它不等于思想, 它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能力, 是一种学习的潜能, 更是人类认知活动和解决问题的核心成分。吴老师常说, “智慧不能像知识那样直接传授, 更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中由教师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点化、丰富、开启学生的智慧。”那么,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智慧?
吴老师认为: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数学的本质, 留住数学的根。她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 除了要重视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显性数学知识的教学, 更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方式等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拥有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的头脑, 拥有一种能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算得上把数学的根真正留住, 才能让学生拥有智慧。吴老师的课堂有个性、有思想, 不盲从、不渲染, 数学思想就“悄无声息”地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当学生真正领悟到了数学思想时, 学生的数学素养自然就会被提升, 智慧就会被开启。
其次, 要引领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社会, 解决现实问题, 真正做到为形成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教。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让学生真正获得数学学习的思想和方法, 促使学生自觉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吴老师在教学中, 通过精心策划、设计创设思维情境, 增加知识的探索与形成过程, 增加学生探索与尝试的体验,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本质, 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吴老师还常常利用开放性的题目, 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 或是带领学生一题多解, 鼓励学生多向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她还常常在她的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 慷慨地把时空让给学生, 鼓励他们独立思考, 发表自己的见解, 形成“自由争辩”的学风, 让学生在辩论中质疑、挑战、探索真理, 增强思维的批判性;吴老师还加强了假设、对应、逆向、转化等多种思维训练,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融入其中,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吴老师更提倡标新立异, 鼓励学生探究求新, 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加工”, 并加以调整、改组和充实, 创造性地寻找独特简捷的解法, 提出各种“别出心裁”的方法, 促进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我们一定要将“培养思维品质是学生智慧生成的根基”的理念付诸于行动, 让学生常常体验到参与的快乐、思维的乐趣、创造的愉悦。
(二) 完善人格
吴老师认为, 数学不仅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理性精神;数学教学不仅仅是1+1=2这种单纯的知识技能传递的教学过程, 它还是一种展示人类理性、探索求知精神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过程, 是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过程。吴老师在她的数学课堂上借助传授知识这个载体, 完善了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敢于坚持真理的风骨, 勇于承担、刻苦顽强的品质, 遵守法纪、善于反思的习惯, 她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 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
(三) 做真人
吴老师认为数学是科学, 数学的严谨性、确定性、精确性和逻辑性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数学教育能够唤起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能够培养人正直和诚实的品质。
吴老师在选择上课材料的时候用心良苦, 她让学生一层层暴露, 让大家通过激烈的讨论澄清事实, 在争论中辨别是非, 在辩论中懂得不人云亦云。吴老师在课堂上不轻易否定, 不轻易下结论, 她在一次次激起学生疑惑的同时, 慢慢等待, 慢慢让学生懂得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坚持真理。在“能坚持”的训练中, 学生逐渐“敢直言”了。北京师范大学周玉仁老师在评价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时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经常引发学生之间的争论, 这不仅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 而且着力于学生勤于思考、敢于争辩、善于表达能力的提高, 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倾听、接纳与评价, 完善学生的人格, 意义是深远的。”吴老师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让学生体会到, 良好的数学素养离不开严谨周密的思维, 而这样思维的结果才是真实的、科学的。吴老师的课堂不强求学生认同, 而是强调实事求是。她的课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获取知识, 使学生在坚持中敢直言, 从而逐渐学会了探究的方法 (如下图) 。
(四) 懂自律
数学中的结论是公理和定义约束下形成的逻辑结果, 每个数学问题的解决, 都必须遵守数学规则。这种对规则的敬重迁移到人和事物上, 使人们形成一种对社会公德、秩序、法律等的内在自我约束力,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便是数学规则影响人们行为规范的最好诠释。因此, 吴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严格根据概念、程序一步一步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通过加强数学概念、法则的应用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不遵守规则的后果。吴老师还揭示数学概念与法则的内涵, 带领学生刨根究底, 进而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规则的意识。吴老师更围绕概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让学生从概念的广泛应用中, 从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中重新认识概念, 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概念, 扩大概念的应用范围, 创造出新规则, 达到准确掌握概念、灵活运用概念的目的。
如上图所示, 学生就在遵守规则→应用规则→创新规则中, 逐渐懂得了自律。
(五) 负责任
学习数学常常需要对问题进行周密分析, 数学要解决问题, 就要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负责任。吴老师说, 和学习相关的一系列事情都是很重要的, 要关注每一个细节。她还说,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 想要做实就不找借口、只找方法。好方法是成功的捷径, 而借口则是成功路上的高山险阻。吴老师在“做细”“做实”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塑造学生做事认真、对自己负责的品行。
(六) 有毅力
吴老师一直都很欣赏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的校长, 也时常给青年教师讲起这个故事: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经偷偷杀死校长家的狗, 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事情, 但麦克劳德遇到一位高明的校长, 他对麦克劳德的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 即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心怀的“惩罚”, 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 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登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校长的“惩罚”其实是一种“赏识”。吴老师也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践行着赏识教育, 她常常提醒我们说:“让学生骄傲地站起, 体面地坐下。”充分为学生提供展示才智的机会, 对于学生出现的奇思妙想, 即便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想法, 她也会智慧、宽容地理解学生, 给学生自己修正、完善的机会。
除了赏识, 吴老师同样重视在挫折中历练。她在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和解答难题时, 注意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磨炼自己意志的信念。同时, 吴老师还特别注意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培养意志的坚持性。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不必付出太大的意志努力就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 吴教师总是注意明确目的要求, 反复训练, 使学生在完成任务、克服困难与缺点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锻炼自身的意志品质。我们在上过吴老师数学课的学生的数学日记中, 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话:“无论多难的题, 只要认真努力一定会战胜它!”
(七) 会反思
吴老师认为, 数学反思能促进学生的理解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促使他们从新的角度, 多层次、多侧面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地考察、分析与思考, 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揭示问题的本质, 有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吴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反思, 在经验与教训中反思, 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反思。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促进了知识的同化和迁移, 拓宽了思路, 优化了解法, 提高了学习效率,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水平。
小学数学吴正宪经典案例 篇7
——听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教师团队解读新课程标准有感
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中心小学 张贵平一直是通过网络远距离地崇拜吴正宪老师,为其智慧、睿气、精彩的课堂所折服。想不到的是,在市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我参加了吴老师和她所带团队到泸州市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版培训,有幸面对面聆听了吴老师以三个案例谈《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团队里王彦伟老师关于“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和郑卫红老师关于“数与代数”“综合与实践”以及张秋爽老师关于新课标的十大核心概念的讲座,讲座中列举的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三百多名数学教师。
王彦伟老师列举了吴老师的经典案例就是:“a只青蛙a张嘴,a只眼睛a条腿”。在同学们的一片唏嘘声中,吴老师轻声自语到:我小时候也有这样想法呀。刹那间,那孩子找到了投缘人,于是发表了其背后的思考。后继在吴老师巧妙的“你明白我明白但大家不明白”引导中即肯定了孩子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但又指出了孩子理解过程中的片面性,让孩子体会到“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的则更为简单明晰些。教育是点燃、教育是唤醒、教育是成全、教育应给人以希望,教育应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开发。
吴老师在她的讲座也谈到,儿童首先是活生生的人,要尊重、理解、善待、读懂儿童,要学会期待,要让每个儿童,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我曾经在网上看过吴正宪老师的很多优秀的教学视频,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最被吴老师关注的一定是想说又不感说的学生、上课有游离的学生、抱有自己想法不放的学生。其次,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有潜力但尚未成熟,因此要充分信任学生、能包容学生的错误,能给儿童,尤其是犯了错误的儿童重新跃起的机会。
吴老师认为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1+2”的知识传授,它应是师生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数学教育应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试误”的过程,唯有参与全过程才能获得深刻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的体验;数学教学应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烙下“数学印”,即做真人、懂自律、负责任、有毅力、会自省。
在培训会上,吴老师还谈到了怎样的数学适合儿童的学习?吴老师认为,要教儿童能听得懂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用儿童的话语系统来解读数学,教师要说儿童能懂的话,教师要鼓励儿童说自己的话。这一点在张秋爽老师举例兔妈妈和兔宝宝对话的故事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也在吴老师《估算》教学片断中到得到验证,在这节课中,我们老师连想都不敢想的“新鲜名词”出现了:大估、小估、凑估、整百不统估、四降五升法。虽然这些提法不准确、不严谨,但是上课的老师,听课的学生,甚至是看这节录象课的几百位老师,谁又不能意会这些“新鲜名词”的意思?
这些名词不是来源于枯燥的数学书,不是出自于老师的嘴里,而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语言。我们要培养的是可以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一个数学家。
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而学生获取的方式却是多样的、动态的。吴老师在教学中充当一名组织者,提供学习材料,提出学习要求;充当一名引导者,提示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去做;充当一名合作者,教师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吴老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使教学充满了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色彩。
这样的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了解了修订课标的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明白了修改由以前的“两基”变“四基”: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掌握了“双能”变“四能”: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新要求。讲座中列举的吴老师的一个个精彩案例,全身心融入学生的感人场面,让我再次领略了大师的风采,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尊重学生,怎样才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吴正宪:让数学不再板起面孔 篇8
(文中提问者均为“好老师”微信用户,记者 杨国营 整理 《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18日第5版)
吴正宪,女,北京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多年来,她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本期“对话好教师”,为您献上“好老师”微信用户与吴正宪的对话。
要做“四有”教师,先要读懂儿童
“博博”:您心中的好教师是怎样的?
吴正宪:在去年的教师节上,总书记提出,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对我们教师来说,关键是怎样把这“四有”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中,落实到每一堂课中。
在我看来,要做一名“四有”教师,一定要能读懂儿童、理解儿童,一定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关注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绩,还有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保护。好教师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按照儿童的发展规律办事,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心中的好教师,一定是孩子们喜爱的教师。
用研究的状态工作,不盲目崇拜权威
“周周”:您带出了很多名师,能跟我们基层教师说说,教师怎样才能更快成长吗?
吴正宪:我认为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第一重要的是师德、人品。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儿童,读懂儿童,理解儿童,学会对每一位儿童的尊重,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尊重。教师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儿童,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和自尊心。第二,教师要善于教学,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能专业地把握好教材,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特别要注意启发式教学。第三,教师要善于学习、研究和反思。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能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此外,教师要在各自的岗位上用研究的状态去工作,不盲目崇拜权威,敢于质疑,不断思考。“模仿—移植—借鉴—升华”是每位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过程,但切记不是简单地模仿某个专家的教学方法,而是在借鉴名师的观点、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建构属于自己的实践体系和话语体系。
学科不分语数,本质皆有相通
“缘”:我是一名语文教师,看到您的文章,我才知道您原来做了那么多年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您对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有什么建议?做语文教师和做数学教师,有什么共通之处吗?
吴正宪:在我看来,单一的工作会让人很专业,但也会造成视野的狭窄,就如同蜜蜂采蜜一样,假如只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做什么都是对教育的一份感悟,做什么只要用心,都会有价值,都会在你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留下印记,成为日后进步的积淀。因为教育是相通的,不论做语文教师还是班主任,工作的本质都是育人。我深知,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无捷径,必须脚踏实地,用心读书,善于学习,不断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摒弃“一言堂”,构建“群言堂”
“焦晶”:我去年刚当教师,教小学数学,感觉孩子特别闹腾,课堂上很不听话,怎么才能吸引这些好动的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安心学习呢?
吴正宪:课堂上,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为儿童提供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对数学学习价值的认同感。这样,自然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自觉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要善于引导儿童对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重新解读。还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出一个个有趣且有价值的“问题串”,搅动学生思维的涟漪,使儿童思维共振,主动投入学习中。
作为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儿童动手做数学,在做中获得体验与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儿童敢讲话、会讲话、善提问、敢追问,鼓励儿童充分表达,注重儿童“讲数学”,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使“一言堂”的数学课堂变成师生互动的“群言堂”。
学奥数有前提,有兴趣有余力
“莉园”:我是一名家长,特别想问一下,孩子几岁开始学奥数最好?
小学数学吴正宪经典案例 篇9
“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思考, 在思考中创造”, 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只有“做”才能获得真知, 才能让猜想与假设转化为真理。学生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 并随着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 从而使得学生的“双手”闪烁出创造性的思维光芒, 这就是吴老师“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
一、在实践中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做是学的中心, 也是教的中心;而做是指手脑并用。”如今, “做数学”的理念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但在实际教学中, 怎样“做”、为什么“做”却让教师们困惑, 常常看到因操作体验过多而忽视思维体验的现象。然而吴老师所设计的课堂活动都是那么普普通通、实实在在, 让学生从动手实践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增长了智慧。
案例:“圆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认识圆、了解圆就让我们从画圆开始吧。同学们准备好画圆的工具, 每个人试着画一个圆。边画边体会、思考圆是怎样画成的。
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画出大小不同的圆, 并在小组中交流画圆的方法和体会。
师:好, 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精彩的创造, 咱们大家一起来分享。
学生汇报。
生1:我把一枚硬币按在纸上, 画了一个圆。
师:噢, 你是就地取材, 借助带有圆的物体画了一个圆。好!
生2:我利用这根绳子画了一个圆, (同学们投出异样的目光:绳子还能帮助画圆吗?) 绳子的一端系一支铅笔, 另一端固定在纸上, 把绳子拉直, 将铅笔绕一圈, 就画成了一个圆。
师:这圆画得怎么样?
生3:真圆啊, 真没想到还可以这样画圆。
师:真是太智慧了!好, 我用这位同学的方法画一个圆。 (教师顺手在黑板上画圆。绳子一端固定在黑板上, 另一端缠绕粉笔, 顺时针旋转, 教师故意将拉直的绳子变松弛, 出现了, 同学们笑了。)
师追问:笑什么?
生1:您画的不圆。
师:为什么?
生2:绳子没拉紧。
师:好, 你观察得很仔细, 并说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绳子没拉紧。
教师若有所思, 自言自语:绳子没拉紧为什么就画不成圆呢?
学生陷入思考……
一位学生站起:老师, 如果用圆规画圆, 我保证画的圆特别圆。
师:为什么?
生: (边拿圆规边比画着画圆的过程) 大家看圆规两只脚叉开, 当旋转的时候这段距离是不变的, 所以画得圆。
没等吴老师说话, 一位学生站了起来:我知道了, 拉紧的绳子就好像圆规两只脚尖叉开的距离, 长度是不变的, 刚才老师画的时候绳子松了一下, 这之间的距离就变了, 所以圆就不圆了。
又一位学生激动地站了起来:这距离就是半径。
吴老师不住地点着头, 带头鼓起了掌。同学们掌声响起……
吴老师简单的一句“边画边体会、思考圆是怎样画成的”, 虽然这样做会占用一定的时间, 学生也会碰到许多困难, 但这困难很快演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吴老师信手拈来, 借助学生的方法创造出一个“笑话”, 这一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素材, 立刻激发出学生对画圆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的表达。这体验、这表达不正是对圆深入的理解吗?这响起的掌声又将理解与情感进一步地升华了。
二、在体验中思考
以动手操作诱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高明之举, 她巧妙地把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脑活动和动手操作活动有机结合, 开启思维的大门。
案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片段
每组同学的学具袋有16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吴老师请学生拿出一组面积大小很接近的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 想办法比较两张纸片面积的大小。长方形纸片长8厘米、宽4厘米, 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是6厘米, 而学具袋中给出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 (面积单位) 只有16个。用有限的面积单位去测量较大图形的面积。显然“要测量的图形面积大, 而表示面积单位的纸片少”的矛盾又一次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测量操作中, 他们发现横着摆不够摆, 竖着摆也不够摆。有的学生急得直挠头皮。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时课堂上出现了转机……有两个小组, 横排摆8个, 竖排摆4个, 解决了长方形图形面积的测量。还有一个小组横排摆6个后记上数, 再竖排摆6个……面积大小就比较出来了。
“咱们再多剪一些面积单位不就可以测量了吗?”又一个声音出现了:“不行, 要是测量的图形再大些呢?这不就太麻烦了吗?”这时吴老师顺水推舟:“就是嘛, 要请你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 测量天安门广场的面积, 也这样一个一个地去摆吗?”刚刚建立起来的认知平衡, 被无情的事实击倒了。到底该怎么办呢?疑问使学生又一次产生了探索的欲望。他们在发现问题的情境中, 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实验、操作、讨论、交流, 从用面积单位摆满到不能用面积单位摆满直到使用直尺测量推导, 使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而获得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课堂教学中, 吴老师为什么能巧妙地抓住时机, 敏锐地将学生的思维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而引向数学本质的思考呢?一句话, 缘于吴老师读懂了学生, 读懂的是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课堂。吴老师知道, 此时的学生需要什么, 他们需要尝试体验的过程, 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 需要展示自己的才能。作为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做中思考、做中探究、做中明理, 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三、在思考中激发创造
“多思必有所得”, 在吴老师创造的一个个悬念吸引下, 在动手实践制造的认知冲突中, 引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课堂上他们时而紧缩双眉, 沉默思考;时而大胆想象, 畅所欲言。学生沉浸在“好玩”的魅力课堂之中, 享受着思考的愉悦, 享受着创造的快乐, 连枯燥的数学课也变得妙趣横生了。
案例:“面积单位”教学片段
吴老师首先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活动:做两张卡片, 一张卡片上有12个大小相同的方格, 另一张卡片上画了6个大小相同的方格, 其实两卡片一样大, 但学生不知道。课上吴老师先让男生看12个方格的卡片, 女生看6个方格的卡片, 然后让学生交流, 说一说哪一张卡片的面积大。
生:男生看的那张纸大, 因为有12个格子。
这时, 吴老师巧妙地把女生的那张卡片在6个格子的基础上变出了24个格子。
生:老师偏心!
师:怎么偏心?
生:女生的那张格子小。
生:要画一样大的格子。
师:你为什么想画一样大的格子呢?
生:一样大的格子标准一样, 好数呀。
师:你发现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 人们正是在平时生活、生产中发现表示面积大小的时候, 需要用一样大的格子来进行测量。这不就是面积单位的价值吗?
接着吴老师只介绍了1平方分米是多大, 建立基本概念后让学生测量, 有的学生测量小桌子的面, 有的测量椅子的面, 有的测量黑板的面等。更有趣的是, 当吴老师让学生拿着纸片去测量前面的大舞台时, 40个学生有39个一窝蜂地跑上舞台。只有一个学生没动。
师:你为什么不去?
生1:这么大的舞台, 这么小的纸片, 怎么量?没量完就该下课了。 (此时有三个学生下台搬桌子。)
师:你们这是干什么?
生2:把桌子反过来能测量, 桌子比纸片大, 可以量得快一些。
生3:老师您有大的东西吗? (接着又回来两个学生, 向吴老师要“大东西”。此时吴老师知道他们已萌发出创造一种大面积单位的意识。)
师:不知你们要的大东西是什么, 也不知其他同学是否也需要。 (正说着, 又跑来十几个学生, 向吴老师要“平方万万万万分米”。)
师:我也不知道哪儿有这个平方万万万万分米呀。
生4:老师, 你有平方米吗?
师:这个我真的有。你怎么想起来的?
生4:有分米, 就有米了。有平方分米, 就该有平方米。
师:你太了不起了!快把同学们请回来, 我给你们一块儿介绍。
生5:老师, 我有个方法, 我们全班人把舞台平均分成8份, 我们量1份, 再乘8。
生6:可以分4等份, 量1份, 再乘4。
师:同学们, 你们自己发现了, 要测量大点的面积, 就要用到大的面积单位。这个大点的面积单位叫——“平方米”。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一个涌上脑际的念头, 倘若毫无困难地通过一些明显的行动就达到了所求的目标, 那就不产生问题。然而, 倘若我想不出这样的行动来, 那就产生了问题。就意味着要去找出适当的行动, 去达到一个可见而不即时可及的目的。”当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 操作便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学生拿着1平方分米的纸片去测量舞台的面积时, 发现要完成这个工作很困难, 产生了问题, 回来要大些的东西时, 便萌生了创造大面积单位的意识, “不知你们要的大东西是什么, 也不知其他同学是否也需要”这一巧妙的追问, 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直指数学的本质:创造大的面积单位。于是便诱发出学生的创造力, “老师, 有平方米吗?”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 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 你会发现, 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
小学数学吴正宪经典案例 篇10
——聆听吴正宪老师专题讲座及观摩课活动有感 乌江镇中心学校 张建军
2017年6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张掖市教育局组织的教育部“西部教学改革支持计划”甘肃省项目第六次专家支持活动,在本次专家支持活动中请来的专家是来自北京的身兼全国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的吴正宪老师以及她的专家团队。
在为期一天的活动中,吴正宪老师进行了小学数学工作站的课例展示、主题引领以及互动研讨:她向大家展示了数学课例——《小数的意义》;做了一场专题报告,题目是:《做有感觉的数学老师——和学生一起学数学》。
带着一份热忱,我用心去“领略” 吴正宪老师的精彩报告,吴正宪老师《做有感觉的数学老师——和学术一起学数学》让我心境豁然开朗;带着一份期待,我用心去“品”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名师用她独特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课。让我感受到了名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的魅力,也深深为她在讲座和课堂中表现出的知识视野,文化底蕴,创新思维,人格魅力叹为观止。她“凝心聚力,永争一流”的敬业精神发人深思,催人奋进。聆听了专题报告,观摩了课例展示,参加了教学研讨,暗自思忖,感触良多。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我要以吴正宪老师为榜样,树立牢固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对学生的需求要采用不同的方式予以满足了,那样才能保证课堂的气氛更好,最终将课堂的质量提升到最好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体察儿童的学习需求,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情感、交往等去满足学生需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终身学习,兼具知识和人文关怀的能力。树立以人为本,基于儿童的需求的学生观、教学观、师生关系。
在此次专题讲座中,吴正宪老师谈到,学生最需求的是教师的关爱和课堂的安全感。一个关注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都会让孩子倍感亲切和温暖,这是发自内心的需求;在课堂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最大的宽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做到不焦虑、不恐惧、不孤独,在安全的课堂中,他们的个性才得以张扬,他们的才能才能得以展示。
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可以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一个真正爱孩子、爱教育事业的人,一定是一个关注孩子需求的人,把握课堂的主动性,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此次专题讲座也为学校校本培训指明了发展方向,丰富了校本培训内容,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认为在学校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帮助学校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正如吴正宪老师的小学数学工作站一样,他们发扬团队精神,及时沉淀、提炼知识的钻研精神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要在服务中不断历练,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在研究中沉淀自己。
在名师课堂中,由吴正宪老师为我们现场教学的一节课——《小数的意义》,这节课特点是:理念新,定位准;设计巧,教法活;视野宽,目标全;过程实,效果好;挖掘深,亮点多。虽时过多日,课堂上孩子们激烈的辩论质疑,老师们忍俊不住的笑声,情不自禁的掌声,还在耳畔回响。老师在课堂上进退自如,机智幽默,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分享、碰撞的空间,恰当的评价,适时的激励,精妙的设计,巧妙的生成,让老师们耳目一新,赞叹不已。无不给老师们以启发和引领。一节好课,不仅关注学生获得哪些知识,更关注他们是如何获得;不仅关注学生某方面能力的发展,更关注他们能力发展的延续性;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表现,更关注他们学习经验的可持续发展。
吴老师给我们呈现的《小数的意义》一课简约而不简单,课堂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全课没有用一张幻灯片,却巧妙地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敢想,敢说,会想,会说的氛围。利用圈圈圈出了知识难点,圈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孩子们培养数感创造了条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形式的活动里学习新知、巩固新知,给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我记得吴老师在上课中不时的自然的流露出很多激励学生评价语,让学生学习起来特别有信心,如“真是服了你”、“恩,你真够水平”、“我喜欢认真思考的同学”、“你提的问题真有价值“、”我发现你回答得特别清楚”??整堂课下来,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对于孩子们的错误回答,吴老师从未有过一句“错了”,而是耐心地引导他发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四十分钟很短,孩子们余味未尽,一直不肯离去,此时此刻孩子们是开心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快乐!这不正是体现了吴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吗?
吴正宪多年来一直在为小学数学课改做着努力,她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吴老师是一位善于教学的老师,课堂上的吴老师面对学生的课堂预设成竹在胸、课堂生成游刃有余,面对意外的情况巧妙应对,这与她扎实的业务能力是分不开的。
【小学数学吴正宪经典案例】推荐阅读:
观吴正宪老师数学课有感05-18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07-28
小学数学渗透德育案例10-21
计算案例分析小学数学06-15
小学数学活动案例分析07-20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08-2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09-09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0-09
小学数学典型教学案例10-08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案例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