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2024-10-09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共8篇)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篇1

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朱淑玲2009秋 《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中指出: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具体来说,教学的有效性包含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三种含义。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为了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快乐情境教学、自主探索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此次教学模式改革主旨是:创设快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新知—运用实践”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现结合几天来的学习,浅谈一下我们是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的。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读写》,教师创设了为汶川地震捐款的情境:出示了学校、私企及社会各界捐款的数目,引导学生按

要求读数或写数,在学习的同时,既关注了社会,又引导学生要关爱他人,有一颗感恩的心。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如五年级科学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教师结合二者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不助燃)这一特性,根据学生喜欢刘谦的实际,创设了“小小魔术师”的实验情境,整节课围绕这一情境主题展开教学,学生兴趣盎然,在小组合作中了解了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知道了有些魔术和化学反应密切相关,培养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研究者,为此,我们对教材的研究与处理方面做到五个是否:(1)是否站在整册教材的高度去理解教材;(2)对教材(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理解是否科学、准确、深刻;(3)是否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与相邻知识点的联系;(4)重点、难点是否抓住,突破是否成功。

(5)教学突破口、切入口选择是否准确。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

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

五、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我校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写教学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写教学机制、写学生创新、写再教设计,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寻求真理的地方”。有效教学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篇2

一、主办单位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

二、征集时间

2015年12月1日~2016年3月30日

三、征集内容

创客教育与Scratch创意设计课程

三维创意设计与3D打印课程

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变革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游学项目以及研究性学习实践

校本化特色的机器人的实践课程探索

“数字科学家”课程

STEM课程探索

游戏化学习课程

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的实践课程

企业的创新课程解决方案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徐老师、伊老师

电话:(010)83555283 83555319

征文信箱:bj83555283@qq.com

优秀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篇3

【摘要】作为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沿和主阵地,课堂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本文通过对老师的机械制图课堂《平面立体截切》为研究对象,从课堂教学的模式、过程、结果中寻找到课程改革的起因、问题、关键,也可以寻找到思路、办法、结果。

一、中职生的基本状况

中职生因初中基础知识太差,不爱学习或不会学习,对距离实践较远的文化课、专业课本不感兴趣,消极地对待课堂教学,对与普高生一样的课堂理论教学法感到厌烦,缺乏学习的激情与动力,上课时人在课堂心在课外的现象。这些学生没有理想,缺乏自信,强烈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厌学,上课睡觉、说话、做小动作,不愿完成学习任务。形成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课堂上表现为不学、不说、不问、不写、不做。但我们却有可喜的发现, 九成以上的学生有学习的欲望, 他們渴望教师能真正地面对他们实施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

二、中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改变和突破。但我们应该看到,中职学校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备课时教师只注重备教材、教法,不备学生,只想到如何教,没想到学生如何学。只考虑教的程序,没有考虑学生的初始状态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课堂运作过程中,低效进行,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或者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不够,师生互动少。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占相当比例。平时课堂上教师包的太多,自我表演较多,学生主要是接受者,主动参与少。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后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不出来便立刻换人回答,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累、学生困,普遍存在着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目标难于实现,教学质量难于提升,课程改革难出成效。

3.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实践性教学方法缺乏。(1)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仍有不少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以知识为本位”,认为在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就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觉得十分乏味,有的学生思想已开小差,有的昏昏欲睡,根本谈不上有效性,(2)有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即使有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也是事先教师设计好的过程和范围,学生究竟尝到了多少东西,有多少学生听进去了,老师不得而知,教学效率极低。

三、机械制图案例提出

为了培养学生直观教学思维能力,达到能根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绘制平面立体截切后的三视图,主要是截交线和立体投影的画法的学习效果,老师采用图片、视频、实物等信息化手段,将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实体,帮助学生思考三视图的结构,实现助学助教功能。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自主探究,了解机械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升华为思考生活,并体会团队合作的力量。

通过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他们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有画三视图的基础,喜欢动手创作,有好胜的特点,也喜欢直观的学习方式。老师总结出学生对制图的认知规律是:

1.想不出:学生对较复杂的零件模型根据其三视图想不出立体形状结构,大脑一片混乱。

2.画不出:同学空间思维能力不足,不能根据立体图画出三视图。

3.说不出:同学不知道该怎么用专业的语言表达作图经过。

4.想说:中职生有强烈的展示愿望,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5.想画:想动手画,想知道自己画的对不对,如果正确会有一定的成就感。

四、教学案例分析

(一)转变态度,师生互动

老师把“以生为本”“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等很好很对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上。切实改变教师教的传统思维和惯性,通过向学生“示弱”的方式放权给学生,把课堂上教师如何“讲”得好变成学生如何“讲”得好、“做”得好;改变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和展示能力的怀疑态度,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由经验变为科研,由现成变成生成,由师长变为朋友,把课堂的话语和动手权还给学生,把课堂的设计任务交给自己。

(二)探索模式,目标明确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创新”,袁老师目标明确。一是课堂目标要十分明确。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性格、创优创业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的品质;培养学生使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课堂内容要体现课改要求。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执行和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理实一体、产学结合等课改途径必须融入课堂教学。

(三)讲练结合的板块式渐进教学法

大胆创新,尝试,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将这些学生真正拉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真正的把培养合格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落到实处。

(四)结合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教学

实行分层次教学,还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对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同学要制定较高的目标,适当增加学习压力,以期增强学习动力;而对学习基础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制定较低的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模式、不同的评价标准,坚决反对“一张试卷,终结评价”。

结束语: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深化改革的今天, 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处在了深化改革的洪流中。课堂教学中应当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把“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转变为“拓展能力”,把“教学生学会教材”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教学生会学教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在课堂上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教”与“学”、“讲”与“练”相统一,努力消除学生的畏惧感,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之成为新时期的人才。只有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才能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刘宙华. 《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新探[A]. 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1辑)[C]. 2015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10篇 篇4

一、在交流阶段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搭支架》一课的教学

海南省詹州市那大七小 杨莉花

《搭支架》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二课。背景描述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科学探究中,“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学生只对活动操作本身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进行《搭支架》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初步的尝试。案例描述

一、全班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课前准备好的旧报纸、透明胶、胶水等。

二、本课的任务是小组合作搭一座高塔,然后讨论:①哪些方法可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和承受力?②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承受力最大、最稳固,使用的材料又最少?③根据讨论的结果,你对本组或其他组的支架有什么建议?

三、各小组开始搭高塔。

1.小组长综合组内其他成员的想法,确定好自己组要搭的高塔的形状,然后画出塔的草图,大家一起制作好搭塔需要的基本的材料,然后开始分工搭高塔。

2.各组的高塔搭建好后,组内成员测量好塔的高度,并检测塔的承受力(以放作业本的多少为准),然后填写好教科书第24页实验记录的后半部分。

3.各小组依次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组搭的高塔,并示范高塔的承受力是多少。

小组

(一):我们组搭的高塔是三角形立体柱的支架,高19厘米,可以承受8本作业本。示范:最大能承受8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塔的形状是三角立体形的,整个塔身是一个三角形立体柱,底部是三角形,顶部也是三角形,塔侧是3个长方形片状,塔身由内外两层重叠而成,外层比内层在底部多了侧面3片支撑叶。

小组

(二):我们组搭的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高18厘米,但是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示范: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由四条圆纸棒站在长方形的四个直角上建成。该组的学生在底部又剪了一块长方形纸片粘在四根圆纸棒的下面,四根圆纸棒的顶外侧用一条细小的扁形长纸条按照长方形的四个直角把四根圆纸棒粘在四个角的内侧。

小组

(三):我们组搭的高塔也是长方体形状的,高13厘米,可以承受5本作业本。示范:最大能承受5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塔身是四根圆纸棒,其中①—②两根纸棒的中间粘上一截短的扁纸棒来连接,③—④也一样。在这两截短的扁纸棒中间又用一条短的圆纸棒把它们连接起来。塔顶贴上一张长方形纸片把四根圆纸棒粘在这个长方形的四个直角上。

小组

(四):我们组搭的高塔是圆锥体形状的,高15厘米,但是也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示范: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由4根圆纸棒搭成,一共有4个侧面,相对的两个侧面是两个三角形,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是两个长方形,塔顶是一条线段。该组学生在塔顶上粘上一张长方形纸片。小组

(五):我们组搭的高塔是立体三角形的,高24厘米,可以承受8本作业本。示范:最大能承受8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的形状是立体三角形的,塔底是一个三角形,该组同学分别用一条扁形纸条在塔身从下向上的1/3处围一圈,粘牢三根圆纸棒,又在塔顶粘牢三根圆纸棒,使人从上往下看,塔顶、塔中部、塔底分别是三个三角形,塔身有3个侧面,都是长方形。

小组

(六):我们组搭的高塔也是立体三角形的,高19厘米,可以承受6本作业本。示范:最大能承受6本作业本。

小组

(七):我们组搭的高塔也是立体三角形的,也高19厘米,可以承受2本作业本。示范:最大能承受2本作业本。

教师和同学一起观察,小组

(六)的高塔形状与小组

(五)的高塔形状相同,不同的是材料的大小。小组

(五)的高塔搭建用料是3根卷得细小又结实的圆棒;小组

(六)的高塔搭建用料是3根比较粗大又不是很结实的圆棒;小组

(七)的高塔搭建用料是3根扁形纸棒。小组

(八):我们组搭建的高塔也是立体三角形的,也是高19厘米,但是可以承受24本作业本。

示范:最大能承受24本作业本。

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观察小组

(八)的高塔。这座高塔的材料全部是圆纸棒,塔底和塔顶分别是两个三角形,塔身有6个侧面,也都是三角形。

四、小组讨论。

各小组的学生根据刚才观察到的八个小组搭的高塔,根据高塔的形状和承受的重物与自己本组的高塔作比较,讨论以下三个问题:①哪些方法可以增强支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②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承受力最大、最稳固,使用的材料又最少?③根据讨论得出的结论,改建本组的高塔或者给其他组提出建议,怎样改建高塔,使高塔的承受力最大。1.小组讨论。2.全班集体交流。

生①:我发现三角形的支架是最稳固的。

生②:再加一根圆纸棒,构成一个三角形,就可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和承受力。生③:三角形的结构承受力最大、最稳固。

生④:三角形的支架比正方形、长方形的支架使用的材料少。生⑤:圆棒的承受力比片状材料的承受力好。

生⑥:我觉得给小组

(一)的高塔在原来底部片状支撑的地方再分别加上一根圆棒,加固高塔的支撑点。

生⑦:我认为第一小组的高塔里层底部已经是一个三角形支架了,侧面的支撑叶支撑不稳,我们可以在支撑叶的下面再加上一个三角形支撑架。

生⑧:我认为第(八)小组的高塔是搭得最稳固、承受力最大的。他们的塔主要由三角形构成。教师和学生再次仔细观察第(八)小组的高塔。这座塔的顶部和底部还有塔身的6个侧面都是三角形。通过刚才学生的示范,这座塔的承受力是全班搭的8座高塔中,承受力最大的一座。

生⑨:我们都看到第(八)小组的高塔最稳固,承受力最大,因为他们的高塔都是由三角形支架构成的,我们在改建高塔时,只要加上一根圆棒,使它成为一个三角形,就可以加固高塔了。

生⑩:我们第(二)小组的高塔只要在底部和顶部加上根圆棒,变成三角形,这样,塔就能站稳了,也能承受重物了。

生11:我给第(三)小组提个建议吧,你们组的塔只要在4个侧面都加上一根圆棒,构成三角形框架,它的支撑力就会加强。„„

(各组学生踊跃地给本组或其他组提建议。)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有一点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探究方面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制作、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各个活动。在学生完成实验以后,接下来,教师要创造时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在交流阶段能够集中,激活他们的思维。

实际上,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他们对活动操作本身比较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个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活动操作的过程中,探究的是未知的知识,因此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就放在这上面。但是,随着活动操作的逐渐完成,未知的知识逐渐显露,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渐得到满足,这时候,他们的兴趣也就会逐渐地减退。待到活动操作结束,他们的兴趣也就跟着结束了。很少有人再对已经完成的实验提出任何的异议。所以,在接下来的交流阶段,他们就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等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这样做:

1.组织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实验结果。由于各小组学生在认知水平、动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实验结果也是有差异的。学生对于与自己不相同的东西总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时候,组织他们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就能再次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2.适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学生观察完各个小组的高塔后,他们对各小组的异同大概也了解到了一点。这时候,再提出相关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最后还有一个整改建议。这就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不得不集中了。因为他们要给其他组提出整改建议,他们就要了解其他组的操作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而要了解其他组的操作结果和存在的问题,他们就要对这个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讨论,才能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提出整改建议。这样一环扣一环的紧跟着,不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用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问题,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让他们的注意力在实验结束后要分散的时候再次达到集中,思维的火花再次被燃起。

二、激发学生仔细观察、更多地发现

──《纸的观察》一课的教学

执教: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陶建鑫 评析:周朝勇

一、引入

师:今天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给你们带来一个特殊的礼物,(出示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纸)喜欢不喜欢? 生:喜欢。

师:要得到这些礼物需要大家完成一件小小的任务,抽出其中一张白纸,今天我们来观察纸的特点。板书课题:〈纸的观察〉

[评:这样的引入直观形象,任务明确,开门见山,节约时间,用任务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观察一张白纸 1.估计。

师:大家估计一下,如果你拿到这张白纸观察,你能找到白纸多少个特点? 生:只能找到1个。师:其他同学呢? 生:我能找到3个。师:有没有更多的?(5个、7个、10个)

师:他说能找到10个特点,你们相信吗? 生(一起说):不信。

师:但老师相信。他能找到10个特点。(教室顿时鸦雀无声)

[评:用估计这个活动,创设了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情景。一张白纸要观察出10个特点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他们从来不曾尝试过,不相信反映出学生的诚实品格,产生怀疑,而萌生想试一试的动机。] 2.讨论

师:想想拿到白纸后要找到10个特点,准备怎么观察?用什么方法观察? 生:用手摸,用鼻子去闻气味、用眼睛去观察它、用放大镜„„ 师:你们的方法真多!3.观察。师:呆会儿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个组能找到白纸10个或者更多的特点,把观察到的特点简单、迅速的记录下来;我们以音乐为号,播放音乐,音乐停止后,给能观察到10个特点的小组加上小五星。组长拿出盖住的白纸。预备/开始。(学生每人一张用刚才讨论的方法观察一张白纸,相互的讨论,记录„„音乐停止后,组长收好材料,有两个小组举手示意找出了10个特点,老师给加上五星鼓励)

[评:观察活动中依靠任务找出一张白纸10个特点,促使学生思维要参与活动——用什么方法观察,才能观察出10个特点。

组织交流活动前让组长收好材料盖在盘子里,这样对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让学生暂时脱离材料。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得以有效的转移到交流活动中来。]

4.交流。

师:请其中的一个小组的代表拿着记录上台汇报。

生:这张白纸是四边形、白色、薄、特别软、很清香、很透明、滑折叠后有皱纹、轻。师:几点啦?(问听的同学)生:9点。

生:折后是凹凸不平的。师: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 生:用放大镜看有很多小孔。生:有影子。

师: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多少点?

生:12点,(还有很多同学在举手想说白纸的特点)

师:想不到一张普通的白纸竟有这么多的特点,看来只要你动脑筋想办法去观察,就能发现纸更多的秘密。

[评:在学生交流活动中反映出:只要综合运用自己的感官想办法去观察,是能够发现白纸10个或者更多的特点。交流中出现白纸是很透明的这一观察结果,与白纸有影子是矛盾的。反映出学生对透明的表述不明确,老师可以及时提出来加以引导比如追问他一句:很透明是怎么发现的?用什么词记录你的观察结果比较恰当。]

三、两张纸的观察 1.讨论: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纸,出示一张牛皮纸,如果我把它发给你,就两种纸啦,拿到两种纸你又想观察什么呢? 生:把这两种纸比较一下? 师:比较它们的什么呢? 生:比较不同点。

师:大家想不想比较不同特点? 生:想

师:我们就来看哪个小组能比较出这两种纸更多的不同特点?

[评:这里老师利用材料的暗示作用,巧妙的将研究的问题缩小,并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这些条件作可行性判断后提出问题,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学生很短的时间里找到下一步想研究的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展开两张纸的比较活动充分体现出教师“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角色定位。] 2.观察:

师:组长拿出抽屉里的牛皮纸,准备/观察(播放音乐:学生每人一张牛皮纸,闻、摸、看折的方式观察,老师发记录表,每组有一名记录员做记录)3.交流:

(师请一个组的代表拿上记录表放在实物展台上汇报)生:白纸比牛皮纸要小一些,白纸是滑的,牛皮纸有一面是滑的有一面是粗糙的;白纸很白,牛皮纸是黄色的;白纸投放的影子浅,牛皮纸投放的影子深;白纸撕开以后有毛,而牛皮纸没有毛;白纸是透明的,牛皮纸不透明;白纸比牛皮纸要厚。(师用简洁的字,记录学生的发现)

师:有没有补充的? 生:白纸没有黑点。生:白纸轻牛皮纸重。4.质疑:

师:下面听的同学对前面的发言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牛皮纸的气味不一样,白纸是凹凸不平的? 生:两种纸厚薄都是一样薄。生:牛皮纸厚。(有不同意见)

师:其他同学你们赞成哪种意见,举手表决,(不能说明厚薄的问题)师: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出纸的厚薄? 生:摸的。

师:有没有更准确的方法? 生:看、按在桌面比较。师:还有没有更准确的方法。生:用尺子量。

师:怎么量纸的厚薄?(方法解决了下课后去量)

[评:在交流活动中,学生对纸的厚薄问题争议时:老师采用让学生举手表决的方式,使更多学生开始关注这两个学生争议的问题——到底哪张纸厚?卷入到怎么比较纸的厚薄这一活动中来,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四、观察纸纤维

师:你们对这个发现有没有意见?(师指着有毛的记录问)生:牛皮纸一面有毛,白纸两面都有毛。

生:牛皮纸一面只有很少一点毛,白纸根本没有毛。(学生有争议)生:我们是撕开以后才有毛的。(刚才发言的学生补充)师:到底有没有毛呢?想不想知道?(学生一起说想)师:刚才她说他们是怎样发现的? 生:撕开。

师:可不可以撕一下(可以)预备/开始 [评:当学生不能敏锐的发现有争议的观点时,而这一个观点对下一步的教学活动的展开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老师就采用指着有毛的记录问:你们对这个发现有没有意见?这样来挑出矛盾,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两张纸纤维的观察活动中来。] 1.观察两张纸的纤维:

(师分发放大镜学生观察,学生发现以后很快就举手想说自己的发现)师:一起说发现了什么?(有毛)

师:看来有时从表面能不能完全认识物体,还得从物体内部去观察。

生:白纸两边毛的颜色是一样的;牛皮纸这边毛的颜色深一些,这边毛的颜色要淡一些。师:人们把你们看到的毛取个名字叫纤维。现在我们知道了牛皮纸和白纸里面都有什么?(纤维)

2.观察更多的纸纤维

师:猜一猜其它的纸会不会有纤维?(会)为什么? 生:因为这两张纸都有纤维,其它纸一定会有毛。生:我认为有的纸有纤维,有的纸没有纤维。

师:为什么呢?(两位同学举手有不同意见,但又说不出原因)

生:我觉得白纸和牛皮纸薄,所有的纸都是利用白纸加工形成的,应该都有毛的。师:想不想知道其它的纸有没有纤维?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用观察)

师:想得到各种纸去观察的,先要提出自己对观察纤维有什么问题或猜想?生提问:纤维是什么做的?为什么这个毛叫纤维?纤维可以做什么?纤维从哪里来的?纤维里边的细胞结构是怎么样的?纸里面为什么要有纤维?我、我还有很多关于纤维的问题„„)

师:拿到纸的小组开始观察更多纸的纤维(学生把纸撕开用放大镜仔细的观察,比较,诶。都有呐!学生惊叹的说,纷纷举手,有纤维„„)师: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生:硬纸板的纤维要多一些;

生:我认为每张纸的纤维都有点不同。生:我的天呐!报纸纤维很多;

生:我觉得如果纸厚一点,纤维就更多。师:这些观察发现说明了什么?

生:颜色不同的纸,纤维的颜色不一样。生:说明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评:观察纸纤维这两个活动,极大的激发起学生对纸观察的欲望。成功的引导学生从关注纸的外部特征到纸内部本质特征纤维的观察,使学生获得对纸共同特征的认识。拓宽课程内容领域。

不局限于书本活动的学习,引导学生更多的介入到生活中各种纸纤维的观察比较,在观察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与体验,生动活泼地进行探究学习。]

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观察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的教学

四川省成都市中育实验学校 严玲

教学设计意图及研究价值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从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方法和能力这个角度出发的。从事科学教育的老师们都知道,我国的科学教育正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要使学生对外界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科学问题,就必须从小让科学方法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课堂之中。因此,要树立科学教育应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正确观念,改革原先重知识、轻技能,重概念、轻方法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列为科学教育的重点,教会他们学习之法、思考之法、创造之法和生存之道,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科学探究包括学习和掌握哪些探究技能和方法呢?有观察、推测、实践、记录、分类、归纳等等。这其中,科学的观察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的活动。科学的求真性决定了观察的核心地位。

我曾经上过一堂关于电路的自然课,课上学生热火朝天的讨论、交流、实验,看上去效果很不错,学生们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知识和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教学氛围浓厚。然而课后,有老师随意地问了几个学生,电线怎么和小灯泡相连呢?学生们一片茫然。这给我触动很大,课堂上热闹了一场,学生们也“玩”得十分愉快,纷纷点亮了小灯泡,可为什么连最基本的电线连在小灯泡的什么位置都不知道呢?看来,还有一些很重要的方法应该教给学生。科学教育在强调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关注科学能力的培养。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微观察的观念,在整个三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材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也包括老师,仍然把精力放在材料的搭配和实验的设计、操作过程上,却忽视了对材料本身的细致观察,以至于做成功了实验,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要想弄清楚连接小灯泡的规律,必须先对材料的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我所上的《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观察,认识到在实验前或困惑时对事物本身进行必要的细致的观察,是成功的保证。不仅要点亮小灯泡,还要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当学生们领悟到观察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一定的观察技能,将来独立进行科学探究的时候,就会少走许多弯路,并能发现许多事物本身的奥秘,更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科学的热情与愿望。

教学设计思路(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设想)

第一部分:尝试点亮小灯泡

教师出示一个带有灯泡的漂亮玩具,引出灯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点亮小灯泡。学生们尝试着用电池、电线连接灯泡,并从中发现问题:为什么都是用电池、电线连接小灯泡,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却没有点亮呢?这里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自然地进入学习,并从矛盾中、失败中发现问题,引出观察活动。

第二部分:观察灯泡的结构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在学生的新旧认知发生矛盾时,教师及时的给予方法指导和帮助,强调认真细致的观察对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由外到内地观察灯泡的结构。从而发现灯丝的两端分别接在焊点和螺纹上。

这部分主要是通过了解小灯泡及电池的结构,培养学生有目的、细致的进行观察,发现电池连接小灯泡的技巧,为点亮小灯泡的活动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

当学生观察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后,便能轻松地点亮小灯泡了。为了不重复前面的探究活动,并将探究推向更高层次,我启发学生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并在黑板上展示出连接方法。为后面的观察分析做好铺垫。

第四部分:观察并找出点亮小灯泡的规律

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图,从各种不同的连接方法中发现点亮小灯泡的共同点。再引导学生观察不亮的连接图,找出点不亮小灯泡的原因。学生通过观察能总结出:小灯泡底部的焊点和金属螺纹要分别连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否则就不能点亮小灯泡,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部分:引申扩展

学生们在观察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并发现点亮小灯泡的规律后,教师加深了难度,将探究活动推向高潮——自主探究用两节电池点亮一个或两个小灯泡。这部分引申扩展,是在新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创新。

从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来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符合中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能够吸引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并能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获得探究的乐趣。

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一个用

一、两根导线,一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的过程,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规律,逐步对科学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的观察,并学习一定的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如何点亮小灯泡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科学知识:知道只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会发光,能画出简单的线路,并能找出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对科学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的观察,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规律。2.知道只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会发光,并能找出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分组: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两根电线。

演示:小灯泡的复合图片,小灯泡、电池的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我有一件小玩具,想不想看?出示玩具电筒,再看一看。(亮了)为什么会亮?(里面有小灯泡、电池„„)观察内部,的确有小灯泡。

(二)新课

★观察认识小灯泡的结构

1.谈话:我这里还有一个小灯泡,你能将它点亮吗?(不行,还需要电池和电线)为什么?(电池里面有电,电线可以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得到电。)给你一个电池和几根电线,你能将小灯泡点亮吗?试试看!2.学生尝试着点亮小灯泡。

3.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连接的。

4.启发:为什么都是用的一个电池和几根电线将小灯泡连接起来,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却没有呢?点亮了小灯泡的同学为什么说不出来道理呢?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比如,对小灯泡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有时候,深入细致地观察是实验成功的基础。5.分组观察:小灯泡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

6.学生表述,教师小结并板书:小灯泡上用玻璃做的外壳叫玻璃泡,玻璃泡里面的金属丝叫做灯丝,玻璃泡下面是金属螺纹,最下面的小黑点叫做焊点。

7.讲述:如果我们把金属螺纹剥开(揭开挂图复合片),你又发现了什么?

8.学生观察后表述:灯丝的一端接在金属螺纹上,另一端接在底端的焊点上。这样,当电流从灯丝中通过,小灯泡就会发光了。9.投影:解剖小灯泡(图片见后)

10.点题: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点亮我们的小灯泡吧!

(板题: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探索点亮小灯泡的规律

1.要求:分组实验,两个同学一套材料,把你们连接的方法画在纸上,有多少种方法就画多少种,点亮的方法画在一边,点不亮的方法画在另一边。先完成的同学在黑板上用图片、粉笔展示出方法。请看仔细,黑板上已经展示过的相同的方法就不再贴了。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我们来看看点亮小灯泡有多少种方法(编号),是不是都能点亮小灯泡?(把有争议的先遮住)余下的图大家都同意要亮,那么我们仔细观察,它们的连接方法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多媒体板书: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底端的焊点要分别连在电池的两极上。

5.判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有争议的图(揭开),现在能确定它们到底亮不亮吗?(学生交流)。

6.让我们再去看看这些小灯泡不亮的连接图,你能发现它们为什么不亮吗?

7.学生交流。(强调短路的形成和危害,并演示,让学生感觉电线发烫,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三)引申活动:

(出示漂亮的玩具电筒)里面有几节电池?(两节电池)。两节电池联接一个小灯泡该怎么接?(合并小组,共同探索)

教学实录

师:我有一件小玩具,想不想看?(出示玩具电筒),再看一看,(亮了)为什么会亮? 生:里面有小灯泡在发光。生:里面还有电池。

(打开鲜艳的花形外壳,观察内部,的确有小灯泡。)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小灯泡,你能将它点亮吗? 生:能。

生:不行,还需要电池和电线。师:为什么?

生:电池里面才有电。

生:电线可以把电池里的电引出来。

生;我知道电池分正极和负极。(板贴图片,标出正、负极)

师:现在给你一个电池和几根电线,你能将小灯泡点亮吗?试试看!

(学生们两人一组,信心十足地尝试着点亮小灯泡。有的组点亮了,有的组没有。教师巡视分组实验情况,分别请点亮和没点亮的小组在黑板上展示连接的方法。)师:(指图)没点亮小灯泡的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连接的?

生:我以为电池里的电用一根线连在灯泡上就可以了,但是灯泡不亮。师:(指图)点亮了小灯泡的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连接的? 生:我用电线把电池和灯泡围成一个圈,才亮的。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沉默了一会儿)我也不知道。师:其他同学知道吗? 生:(沉默)。

教师启发:都是用的一个电池和几根电线将小灯泡连接起来,为什么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却没有呢?点亮了小灯泡的同学为什么说不出来道理呢?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比如,动手操作前对小灯泡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

(学生们的已有经验遭遇了挫折和失败,反而激起了探究的欲望,听的格外认真、安静。)师:有时候,深入细致地观察往往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我们还是冷静下来,由外到内好好的观察一下小灯泡吧,看谁观察的仔细,说的清楚。(学生们分组观察:小灯泡是什么样的?)

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小灯泡的复合图片,请学生描述。

生:小灯泡有一个玻璃做的像球一样的外壳,可以保护里面的灯丝。它的下面部分是黄颜色的金属围成的外皮,上面还有一圈一圈的条纹。

生:小灯泡的灯丝被缠成螺旋状,它和两端的金属支架用的材料不一样。生:小灯泡的最底下有个灰色小点儿,周围是一圈灰色的玻璃。„„

生:小灯泡的那两个金属支架中间还连着一块蓝色的玻璃。老师,我想问一问,那块蓝色的玻璃用来干什么?

师:(露出赞许的笑容)我很欣赏你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那块小小的蓝色玻璃可以固定、分隔那两个金属支架,使灯丝能更好的发光。生:(微笑着点点头)师:(一边小结一边板书)小灯泡上用玻璃做的外壳叫玻璃泡,玻璃泡里面的金属丝叫做灯丝,玻璃泡下面是金属螺纹,最下面的小黑点叫做焊点。师:支撑灯丝的两个金属支架又连在哪里呢?它被金属螺纹的外壳遮住了。根据黑板上的点亮小灯泡的图去推测一下,金属支架连在哪里的?

生:灯丝的一端可能接在金属螺纹上,另一端应该接在底端的焊点上。

师:大家同意吗?(投影解剖小灯泡,果然如此,学生们发出喜悦的欢呼。)这样,当电流从灯丝中通过,小灯泡就会发光了。

师: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点亮我们的小灯泡吧!

(板题: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师:两个同学合作。先完成的同学在黑板上用图片、粉笔展示出方法。请看仔细,黑板上已经展示过的相同的方法就不再贴了。(学生们再次尝试点亮小灯泡,课堂上欢呼声此起彼伏。黑板上很快展示出9种连接方法。)师:我们来看看点亮小灯泡有多少种方法(编号),是不是都能点亮小灯泡?(把有争议的先遮住)余下的图大家都同意要亮,那么我们仔细观察,它们的连接方法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生:要让灯泡亮起来,就要把电池的正极和焊点连起来,把电池的负极和金属螺纹连起来。或者把电池的正极和金属螺纹连起来,负极和焊点连起来。

师:(一边小结,一边多媒体板书)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底端的焊点要分别连在电池的正、负极上。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有争议的图,现在能确定它到底亮不亮吗? 学生判断:这种方法小灯泡要亮。因为小灯泡的焊点连在电池的正极上,他的金属螺纹用了两根电线连在电池的负极上,小灯泡还是要亮,但是他用了两根线,有点儿浪费资源。师:让我们再去看看这些小灯泡不亮的连接图,你能说出它们为什么不亮吗? 生:第一种方法小灯泡的焊点没有连在电池的负极上。

生:第二种方法电池的负极没有连在小灯泡的金属螺纹上,而是连在了电池的正极上。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都连在了小灯泡的金属螺纹上,焊点没有连。

师: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第二种方法,电池的负极直接连在了电池的正极上。这种错误的连接法叫做短路。短路会迅速消耗电池里的电,并使电线发烫,严重的还会引起火灾。(演示:将裸露的电线直接连在电池的正、负极上,让学生感觉电线发烫,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师(再次出示漂亮的玩具电筒):这里面有几节电池?(取出:两节电池)。两节电池连接一个小灯泡该怎么接?

(学生合并小组,共同探索,教室里又不时传出兴奋的欢呼,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课后反思

在平常教学时,遇到植物单元、动物单元经常要用到观察方法,比如认识一棵大树,了解蚕的生长发育,必须进行观察和记录。那么,在操作性的探究活动中,也要观察吗?学生们拿到小灯泡不会想到要去观察它,只要点亮就行了,爸爸妈妈买来灯泡看也不看就安在灯座上,不也亮了吗?在这类操作活动中,学生是没有意识去观察的,所以后来出现了点不亮灯泡的现象。

以《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为例,怎样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观察呢?首先要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意识。这里强调的是主动的、自发的观察。怎样让他们主动、自发地去观察呢?引出观察活动呢?在最初的教学设计里,为了强调观察的重要,教学一开始,我就组织学生观察小灯泡的外部结构,再由外到内观察下去。实际教学中学生也能接受。但是课后,有老师质疑:“导入教学的部分为什么要先观察小灯泡呢?学生是主动自愿的去观察,还是老师要求他们去观察的?他们自身意识到观察小灯泡的重要性了吗?”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深受启发:我们的学生儿童从家庭和社区进入学校,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白的头脑来到教室的,而是带着对这个世界6年的丰富经验和个人观点来到教师面前的。他们对自然的、社会的许多问题都已经有过自己的探究,形成了自己初步的看法。尽管这些看法中有错漏,有错误,但这些原始观念是儿童认识这个世界的开端,是学生建构起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新认识的起点。

关于小灯泡,对学生们来说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物”,学生们早已知道它能发光,而且需要电池供电、电线连接。可到底连在什么位置,学生们不一定清楚了。因为他们没有深入观察过小灯泡的结构,没有发现灯泡自身的结构特点,而只有先通过亲身探究,让他们亲自发现自己的已有经验与新发现的现象之间的不一致甚至矛盾冲突之后,他们才会心服口服地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提出或接受“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方法。从而认识到观察灯泡的重要性。这种建构不可能也不应该由其他人代替或强加。

于是,我对导入教学的部分进行修改:先让学生们尝试着点亮小灯泡,在问题和矛盾产生时再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开始上课了,我用一个十分精致漂亮的玩具将学生吸引住,当玩具里的小灯泡发出耀眼的光芒,学生们十分惊奇,他们也想亲自让小灯泡发光,我适时的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两人一组合作完成,给每组同学准备了电池、电线和小灯泡,请他们自己去尝试点亮灯泡。孩子们一拥而上,在他们看来这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活动结束时,28个小组里仅有三个小组将小灯泡点亮,其他的组都没成功。许多孩了愣住了,甚至有些不甘心。怎么回事呢?矛盾心情油然而生。这时,我给他们机会说理由,让点亮了小灯泡的组和没点亮的组分别将连接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并聆听他们的连接理由。点亮灯泡的同学说:“我用电线把电池、灯泡围成一个圈,才亮的。”但对于为什么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要连在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焊点上,学生说不清楚原因了。没点亮灯泡的同学说:“我以为电池里的电用一根线连在灯泡上就可以了。但是灯泡不亮。”在失败和矛盾面前,学生们有些沉默,有些困惑了,找不出原因来。此时,我开始引导思考:“以前我们认为点亮小灯泡只要有电池、电线就行了,今天试了试,看来还不一定。为什么没有点亮小灯泡呢?问题出在哪儿?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比如动手操作前,对灯泡进行观察了解。有时,深入细致的观察,往往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我们还是冷静下来,由外到内好好地观察一下灯泡吧。看谁观察得仔细、说的清楚。”

有过失败的体验,再加上老师的启发,学生们对小小的灯泡看得可关注了,连灯丝缠成螺旋状,金属支架和灯丝材料不一样,灯泡底端有个灰色小点,周围是一圈黑色的玻璃,左右两个金属支架连着一块蓝色玻璃都看的清清楚楚,并给几个重要部分取了名字。这样观察一下就可以了吗,不行。观察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发现蕴涵在其内部的实质性的规律,这才是观察的目的。细致的观察让他们感受到小灯泡更加亲切、可爱,自然地想进一步知道连着灯丝的两根金属支架另一端又连在哪里呢?它被金属螺纹的外壳遮住了。我并不急于揭开金属外壳,而是让学生根据黑板上展示的点亮小灯泡的图去推测,眼明口快的孩子们一下猜想到可能一端连在金属螺纹的外皮上,另一端连在底端的焊点上。这只是猜想,里面到底怎么回事,必须打开来看看。当我揭开金属外壳,解剖小灯泡一看,果然如此!孩子们激动的叫出了声,为自己细致地观察和有根据地猜测得到应证感到喜悦,更充满自信的投入到下一步的探究中。

当他们弄清楚了灯泡的内部构造之后,就能轻松地点亮小灯泡了,并且方法多种多样,把探究推向了更高层次。由刚才的不能点亮小灯泡到现在有这么多方式去点亮灯泡。这,更说明了细致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是比较典型的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技能的课型。它突出了对实验材料本身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重视这一方法的培养,积极寻找并及时抓住这样的契机,引导学生在操作前对材料本身进行观察,用实验材料的特点来指导操作,形成一种习惯,那么,他的探究会更精彩,更容易发现规律,探究的效果更能超出我们的想象。点评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观察试看

四、在不断经历“尝试—发现”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感悟观察的方法

──《画叶》一课的教学

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张瑞芳

[背景]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小学生认识世界的开始。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征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让学生在不断经历“尝试、发现、修正、尝试、再发现”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感悟观察的方法,那么学生才会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学生才能通过观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下一步科学探究打好基础。

“形形色色的叶”,一课使学生在学习了“身边的植物”和“植物的各部分”后,张老师希望学生在多次观察中自行探究植物叶的多样性。[过程]

张老师指着黑板上画着的柳树的树干,问:谁能为柳树添上树叶?三个学生到黑板上画叶。学生画好后,师:你为什么选黄色的粉笔? 生:因为秋天到了,柳树的叶子黄了。师:你为什么选绿色?

生:因为春天到了,柳树绿了。师:你为什么选蓝色? 生:因为天空是蓝色的。

张老师面对全班学生:你还看到过有什么颜色的叶子? 生:我还看到深绿色的。生:我还看到过橘黄色的。

师:张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植物,请你找找有没有刚才你讲的这些颜色,会不会有其它的颜色?每个小朋友负责记录6种叶的颜色。学生边观察边记录植物叶的颜色。

一段时间后,张老师组织学生边展示记录边交流。

然后让学生根据植物叶的颜色对这些植物叶的照片进行分类,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植物叶的颜色是各种各样的;即使叶片上都有黄色和绿色,它们的位置也不一样;绿色的叶子最多。

张老师指着学生记录的有黄、绿2种颜色组成的叶说:猜猜她记录的是几号叶? 生:5号叶。生:8号。生:5号。生:8号。

师:谁有办法让大家一猜就猜出你记的是几号叶?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后再次记录植物的叶。一段时间后,张老师组织学生做猜叶游戏。师:谁愿意把自己画的给大家猜? 他画的是几号叶? 生:5号叶。

师:她猜得对吗? 生:对。

师:你是根据什么猜的?

生:我是根据颜色猜的,绿色和黄色。师:你是怎么画的?

生:先涂绿色,然后加黄色的点。张老师又请了一位学生:这是几号叶? 生:画的是一号叶,八角金盘。师:她猜得对吗? 生:对。

师:你是怎么画的?

生:先数叶片有几个角,9个角,再把它画下来。

张老师又请了一个学生。大家积极性很高,于是她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开展“猜叶游戏”。之后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师:要让别人猜出,你画时有什么好办法? 生:要画得清楚。

生:要把它的形状画出来。生:颜色要跟它涂得一样。

师(补充):它的位置在哪里你就应涂在哪里。生:先画外面再涂里面的颜色。

师:通过画叶,我们知道叶除了颜色不同外还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 生:形状。生:大小。生:花纹。

师:所以叶子是怎样的? 生:各种各样。

师:我们称它们为形形色色的叶。老师今天为大家提供了12种植物,你知道自然界有多少种植物?

学生观察各种叶(多媒体)。

师:想想,叶除了刚才讲的不同外,可能还有其它的不同吗?还可以用什么观察? 生:还可以用鼻子闻、手摸、舌头尝可以吃的植物的叶。

师:大自然中柳树的叶是不是像你们画的?(老师指着黑板上学生第一次画的叶)生:不是。

师:等春天柳树发芽了,请你再为柳树添上树叶。[思考]

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的兴趣、能力和习惯。[分析反思]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本案中,张老师一共让学生画了3次叶。

第一次:个别学生到黑板上“为柳树添叶”。张老师用黑板上的柳树干和彩色粉笔,诱发学生画叶的兴趣。第二次:每个学生“寻找记录其它叶的颜色”。张老师以“请你找找有没有刚才你们讲的这些颜色,会不会有其它的颜色?”激发学生画叶的兴趣。第三次:每个学生“画一片让别人一看就能猜出的叶”。张老师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将学生观察的兴趣又一次推向高潮。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他们没有兴趣和足够的耐心对同一事物多次反复的进行观察。张老师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采用画叶的策略,3次巧妙地创设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一次次愉悦地接受并完成了任务,他们的观察兴趣一次比一次高涨。

二、制造冲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张老师在学生第一次画叶后,利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和学生已有经验与未知知识的矛盾,要求学寻找并记录“有没有刚才你们讲的这些颜色,会不会有其它的颜色”。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观察。

在学生第二次画叶后,张老师针对学生观察不全面的特点,指着学生画的只有黄、绿颜色而没有颜色分布等特征的画,让大家“猜猜他画的是几号叶”。再次制造冲突,引发争论,并引导学生在冲突中发现问题:怎样记录,才能让别人一看就猜出画的是几号叶?由此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学生第三次画叶后,张老师再次让学生玩猜叶游戏。在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猜的”,“你是怎么画的”,引导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

在3次要求逐步提高的画叶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越来越全面和细致,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在2次猜叶后的反思中,学生自己悟出了观察叶的方法,他们的观察习惯也得到了培养。由此他们发现了植物叶的不同也越来越多,从开始的颜色、形状、大小不同到后来的边缘、叶面、叶脉等不同。最后,由用眼观察到用鼻、用手等感官观察。

总之,巧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制造冲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征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学生在多次、不断深入的观察中,逐渐获得对知识、方法和态度的体验和领悟。

五、观察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

──《各种各样的叶》一课的教学

陕西省勉县新街子镇中心小学王珊珊 陕西省勉县实验小学刘晋华

教材分析

《各种各样的叶》是第一单元《植物》的第三课。通过学生搜集植物叶子这一实践体验,使学生更加亲近大自然,关注大自然;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

叶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比如花草树木的叶子,学生都能找到。在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中,学生在课外对公园的花草树木进行了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比较,着重于大树的观察。同学们不仅获得了关于这棵树有根、茎、叶、花、果方面的事实性的知识,掌握拓印树皮的方法,而且了解到树叶生长与衰老并存。这些发现肯定会产生一些他们想要了解和研究的新问题,如:这些叶子有哪些特点?„„从而产生“观察描述各种各样的叶子”这一冲动,使教学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课的探究活动中来。

本课教学环节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学生展示。这部分内容学生经历了自己搜集叶子的整个过程,在课堂活动中相互交流,教师根据他们完成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第二部分:观察探究。其中又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观察方法与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二是通过交流、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完成对一片叶子的完整描述。第三部分:家庭作业展示。学生通过把自己动手动脑拼贴的叶画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体现出学生的美感。第四部分:课堂深化。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大自然产生了热爱之情,号召学生“爱护草木、保护环境、自我做起”。

从本课的学习过程来看:学生经历了“搜集——展示——交流——观察探究——交流总结——家庭作业展示——课堂深化”的科学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践能力都得以提高。

教学目标

1.过程方法:通过自己搜集植物叶子这一实践过程,使学生亲近大自然、关注大自然。2.科学知识与技能:知道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描述一片叶子的特点,拓印一片美丽的叶子。

3.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懂得去爱护草木,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叶子,并能描述叶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和描述叶的形状),比较能力(比较叶的形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语言描述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各样植物的叶子、图片、记录纸、方格纸,叶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老师:同学们,课外我们到树林里去观察了许许多多的植物,特别对于大树的观察,同学们不仅获得了关于这棵树有根、茎、叶、花、果方面的事实性的知识,而且了解到树叶生长与衰老并存。今天,你们打算重点观察什么? 学生:植物的叶

老师:板书“叶”并出示课件,打出课题

2.老师:大家说一说各自拿的树叶的种类及名称。学生1:我拿的有:枫叶、桑叶、兰花草叶、香樟叶。学生2:我拿的有:丝瓜叶、银杏叶„„

学生3:我拿的有:金边吊兰叶、紫罗兰叶、文竹叶„„

老师:同学们收集的叶子可真丰富,老师发现了你们带的叶子是各种各样的,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观察和描述各种各样的叶。(补全课题,板书:各种各样的叶)

注:通过展示交流,学生对叶子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各种各样的),这为下一环节的活动奠定了基础,激活了课堂气氛。

(二)观察探究

观察1:重点——叶的形状

3.老师:请同学们初步观察一片叶,从中观察到了什么?各小组记录员做好记录。学生1:这片叶子的边缘有许多的刺。

学生2:同一种树叶,它们的大小不同(例如:枫叶„„)学生3:同种树叶,它们的颜色不同(例如:玫瑰叶)学生4:我拿的这片叶子,像我们的手掌

(学生4的回答引起全班同学的讨论:有的说我拿的叶子像饮具,有的说像风扇的风叶,也有的说像一根根锋利的针,还有的说像鸡蛋„„)4.老师:根据你们的观察,能否给叶子归个类。学生:各小组认真观察讨论,动手分类。每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1:我们小组是按颜色分的类,如:绿色、红色、紫色。学生2:我们小组按大小分的类,如:最大的有芋头叶、葡萄叶、玉兰叶,最小的有文竹叶„„ 学生3:我们小组是按形状分的类,如:枫叶像手掌、松树叶子像缝衣针、银杏叶子像小扇子、玉米叶子像条丝带„„

老师:同学们分的种类可真够多,我发现第3小组的同学观察的很仔细,把叶的形状描述得很清楚。大家集中到第3小组观察。(同学们相互交流、仔细分类)学生1:我观察的这片叶子像一颗心(桑叶、牵牛花叶)学生2:我观察到整片叶子像一棵松树(文竹叶)

老师:同学们,你们描述的叶子的形状很形象,接下来我们看一段录像,再找一找有没有其它形状的叶子。(播放课件:叶子的形状——不同种类的叶形)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内容找出相关形状的叶子。(心形、卵形、掌形、针形、扇形、带形等)注:通过分组学习、讨论、研究,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步构成,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观察2:叶子的组成,叶的边缘

老师:请你们再拿出一片叶子,仔细观察,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提示:让学生对整片叶子的结构进行观察和描述)

学生1:我观察的这片叶子是由叶柄、叶脉、叶片组成的。学生2:我观察的这片叶子它的边缘是呈锯齿状的。(如桑叶)学生3:我观察的这片叶子的叶脉分布的很均匀。学生4:我观察的这片叶子的叶脉很零乱。学生5:我观察的这片叶子的边缘是光滑的。学生6:我观察的这片叶子的边缘呈波纹状。老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那么你们描述的是不是很准确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课件。(播放课件:1?叶的组成:叶柄、叶片;2?叶的边缘)注:这一环节体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观察3:叶子的颜色、大小,叶的共同点

老师:除了这些之外,还记得前边有同学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叶子是绿色的?有的学生还说他是按叶子的颜色分类的,有的学生还说他是按叶子的大小分类的,大家共同来研究和讨论叶子的颜色和大小。

学生1:我对前一个同学提的问题来回答,因为叶子是靠阳光生长的,它利用光合作用,所以它的叶子是绿色的。

学生2:我发现大多数的叶子都是绿色的。

学生3:我发现大多数的叶子都有叶柄、叶脉、叶片。

学生4:我观察到同一种树的叶子,它的颜色在不同季节不同。(比如枫叶,它在春天是绿色的,到秋天是红色的)

学生5:我拿的这片叶子最大(荷叶),这片叶子最小(文竹叶)。

老师:同学们对叶的大小、颜色、叶的共同点做了初步描述,接下来我们看一个课件。(播放课件,1?叶的大小;2?叶的共同点)

学生1:老师,通过刚才的课件我知道了叶子大多数都是扁平的。

(三)展示叶画 展示作品:

1.同学们,拿出你们精心设计的叶画,让大家共同欣赏吧!2.每组学生派出一名代表,描述你们叶画的设计思路。3.学生互评。

4.教师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认真仔细地观察,别具匠心地设计,你们每位同学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我真为你们骄傲。

注:这一环节检查了学生的作业,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四)课堂深化

1.今天拿来这么多的叶子,你们是怎样收集到的呢? 学生1:我是在林子里捡的。学生2:我是在校园里摘的。

老师:同学们评一评,哪一位同学的行为是对的?

2?全班同学激烈讨论,结果是:采摘花木是错误的行为,学生代表总结并号召大家“爱护草木、保护环境、自我做起”。讨论结果:

学生1:树叶给人类净化了空气,点缀我们的生活。

学生2:我们应该以小组为单位,把零用钱积攒下来去植树。学生3:不要过度乱砍滥伐。

学生4:通过观察树叶我们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

老师总结:大自然是美的,树叶也是美的,树叶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观察研究的内容,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希望你们能照你们说的去做,做得最好!

(五)作业设计

同学们拓印一片美丽的叶子。

课后反思

在整节课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观察、交流,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对叶的观察,学生们发现了关于树叶的许多知识;课件的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叶科学规范的认识;在制作叶画的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特别在课后延伸中,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捡、摘”,使他们从中认识到叶子的重要性及对人类带来的益处,从而自发“保护环境、爱护花木、从我做起”。

这节课以观察和描述为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六、从培养科学素养高度把握教材,运用自我建构理论开展探究活动

──《水钟》一课的教学

《水钟》是依据教学单元中《用水测量时间》、《做一只水钟》两个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加工,重新设计的一个更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相对独立教学活动。

原教学设计围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所需时间和制作水钟两项“动手做”的活动,开展了系列实验及分析活动,力图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理解流水与时间的关系,学会运用相应的方法呈现自己的活动方案。该教学设计利用“流水”这一常见的自然事物,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会制作并使用水钟计时,无疑这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同时,该教学设计从教学环节设置的逻辑性上看,俨然一幅十分缜密的态势,尤其在其“滴漏”实验环节中,从预测100毫升水流完所需时间到估计容器内积聚10毫升水所需时间,从测试容器内积聚50毫升水花费的时间到改变容器出水孔的大小分析花费时间的变化,从分析控制水滴流出速度的方法到设计一个每分钟滴60滴的滴漏等一组活动,足以看出活动设计者的苦心。

然而,正是由于活动设计者过于追求认识路径逻辑的严密性,致使其至少忽略了两点:其一,忽略了学生相应认识的超前性,毕竟对于该活动的对象——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对我们高校的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已远远超出了活动设计者所预想的情况;其二,忽略了该活动内容在整个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只要简单地以本活动为中心环顾前后几个教学活动内容,不难发现,在水钟活动前后分别有蜡烛钟和摆钟两个活动,从活动的性质看,它们都属于利用自然事物制作计时仪器的活动,从活动设置的作用上看就应各有不同了:简单地说,“水钟”活动在单元教学中应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是指借用蜡烛钟制作中发现的制作便捷技巧——找规律,更快更好地完成水钟制作;所谓“启下”是指借用改变水钟滴孔的大小控制流量多少的“变化”思想,引导学生有意无意地改变摆线的长短、摆锤的轻重去调整摆的摆动速度。因此,我根据水钟活动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特点,在尊重原活动设计者主要教学目标的情况下重新安排了教学活动。如果用几个字来描述新的教学活动设计的脉络,甚至可以用我们平常倡导的对待科学的态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给予概括。所谓“爱”是指通过一定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所谓“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方法;所谓“用”则是指学生独立运用相应方法开展实践活动。

以下就从这三个方面对本课的实际教学活动给予介绍:

一、引导学生意识到流水也可能制成计时仪器,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揭开活动序幕。

师:在上一次制作蜡烛钟的活动里,我们同学把一个原本普通的照明工具在想了一些办法之后变成了一个可以计时的工具。今天老师想再提出几种自然事物,看看它们和燃烧的蜡烛有什么联系,行吗?

生(齐声):行!

师:流动的沙、流动的水、燃烧的蚊香这三种事物和我们上次制作蜡烛钟的蜡烛有相同点吗?

生:这些事物与蜡烛有相似点,它们都是根据时间规律转变的,比如燃烧的蚊香燃烧一厘米需要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不可能这一厘米燃烧需要三分钟,下一厘米燃烧需要五分钟。

生:流到水池里的水会渐渐变多。

师:这些自然事物都是有共同点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都会发生由多变少或由少变多的变化。燃烧的蜡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把蜡烛与时间联系起来,找出它与时间联系的规律,制成一个计时仪器,其他的自然事物,比如流动的水,是否也能制成计时仪器呢?如果利用流动的水作成计时仪器,你有什么想法呢?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引导学生回顾前一次制作蜡烛钟活动成功的秘诀——找规律,为后面水钟制作活动顺利开展埋下“伏笔”。第二件事,引导学生分析熟悉的“沙漏”,它为什么可以计时,它怎样计时,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自然变化的事物在找出其变化规律与时间的联系后都可以做成计时仪器。第三件事,引导学生列举类似于燃烧的蜡烛、流动的沙这样会变化的自然事物,同时分析利用流水制作计时仪器的可能性,并提出本课的主要活动内容——制作水钟。

二、引导学生了解水钟,分析制作材料的特点,初步确定制作方案。

生:比如说一个像沙漏的水漏,它里面的水从一个地方流下去流完需要一个小时话,再倒过来等它流完就又是一个小时。

生:把一个很大的空石头扎一个洞,然后灌上水,看它流完要多少时间,比如它流完需要五分钟,下一次灌上水等它流完就又是一个五分钟。

生:我用喝可乐的瓶子,把喝剩下的可乐倒掉,然后洗一下两个瓶子,把其中一个瓶子的瓶盖用比较尖的物体开个洞,再把另一个瓶子也开同样大的小洞,接着把两个瓶子瓶盖对瓶盖用透明胶连接起来,这就做好了一个计时工具。使用的时候,把瓶盖打开灌上水,然后固定好,先记下上面瓶子的水它一共的高度,然后再把它第一分钟的高度记一下,再把它们两个一减,就知道了一分钟的高度是多少,按照这个高度做记号依次类推就可以用流水计时了。

师:刚才三位同学在谈倒利用流水做计时仪器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水放到一定的容器里,使它泄漏出来,泄漏到一定程度就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现在我想和大家一起通过看资料的方式了解一下我们的老祖宗他们是怎样利用流动的水制作计时仪器的。

(学生分小组阅读有关《水钟》的图文资料,教师进行简要板书说明水钟类型。)

师:都了解了一下老祖宗做的水钟,有什么发现向大家说一说。

生:这几个老祖宗做的水钟都是从一个容器里滴水然后来计时。

生:第一个水钟是靠慢慢的接水来推动齿轮和指针,然后就可以计时间了。

师:其实资料中向大家介绍的三个老祖宗做的水钟就是两种类型:一种是受水型水钟,就是水往容器里灌,通过水面的上升判断时间过去了多少;另一种是泻水型水钟,它与受水型水钟恰恰相反,水从容器里向外泄漏,通过水面的下降判断时间过去了多少。今天我给同学也准备了一个小仪器,就是我们平常见过的饮料瓶,只不过我给这些饮料关瓶做了一些小“手脚”,把瓶子分割成了上下两个部分,并且把瓶盖开了一个小洞。现在我把这些材料发给大家,请大家琢磨一下发给你们组的材料特点,它更适合做一种什么类型的水钟呢?

(学生自由选择材料,通过外型观察、向内灌水等途径发现材料在外型规则程度、瓶口出水量等方面的特点。)

师:刚才大家都采用各种办法琢磨了一下发给各自小组材料的特点,现在我想请一些同学到台上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材料的特点,根据材料的特点它更适合于做什么类型的水钟,该怎样做呢?

生:我们组的这个瓶子下面凹凸不平,我们先把水灌到一样平的地方才开始计时,过一分钟我们做一个记号,剩下的就可以依次类推。

(学生描述同时教师采用简单图示在黑板上给予表示。)

师:刚才这位同学介绍了他们组将怎样做水钟,关于他们的设计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向她提出来吗?

生:我想知道你们组瓶子里的水是一滴一滴的流,还是一直流的。

生:是一直流的。

生:我想给他们组的设计提个建议,他们的水流得太快了,我想他们的瓶子一下子就会变满的。

生:我们组的水原先流的是相当慢的,大概三、四秒钟才滴一滴,后来我们把洞口钻大了点,大概一分钟水面只上升一厘米。

师:在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之前,我和大家都想明确一点,你们小组设计的这个水钟究竟属于哪种类型的水钟?

生:受水型的水钟。

师:那我这还有一个事很纳闷,为什么你们组不利用这个瓶子设计一个泻水型的水钟呢?

生:我们组的这个瓶子的上半部分好像是个倒过来的漏斗,它上面大下面小没有什么规律,这样制作泻水型的水钟不太方便。而下半部分除了底下凹凸不平外很大一部分有相同的地方,这样的话制作受水型的水钟很方便。

师:关于这个水钟的设计同学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如果没有就请其他愿意介绍自己水钟设计的同学上台来介绍。

生:我们这个组的瓶子的外形和刚才那个组的差不多,不过我们组瓶盖的洞眼很小,水流得很慢,五秒钟才滴一滴,我们就可以用五秒钟来算,12滴就是一分钟,这就是我们数水滴的水钟。

(学生描述同时教师采用简单文字在黑板上给予表示。)

师:这个组的同学既不是受水型的水钟也不是泻水型的水钟,而是根据自己材料的特点准备做一个数水滴的水钟。关于这组的设计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们的吗?

生:我觉得他们这样的办法太麻烦了,必须要一直守在旁边数数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少,我建议他们先数一数一厘米高的水要滴多少滴水,然后算出时间来,以后的时间就可以依次类推了。

生:看水面上升的高度可以用记号标出来,这样便于更快的做出一个水钟来。我建议他们把瓶口改大一些,做一个受水型的水钟。

师:同学们刚才从实际运用是否方便对数水滴的水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意见,还有哪些组的材料有不同特点,进行了水钟制作设计的?

生:我们组的材料和别的组都不一样,它是由两个瓶子组成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都很高,上半部分装的水比别的组都要多,计量的时间也可以很长。

师:根据你们组材料的特点,你认为做什么类型的水钟更合适?

生:我认为做一个受水型的水钟比较好。

师:向大家说一说你们的理由。

生:我们下半部分的瓶子底部也是不规则的,我们也可以先把水灌到有规则的地方,然后开始计量时间。

师:你们的设计应该说和第一个组设计是完全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的建议好吗?

生:我觉得他们做一个泻水型的水钟要好一点,因为他们组的上半部分不像第一个组那样那么小,它不仅可以装很多的水,而且还很规则,便于计量时间。

生:可以找一个木片子放在上半部分的瓶子里,灌上水后观察一分钟后它下降多少,就可以利用它来计时。(学生描述同时教师采用简单图画在黑板上给予表示。)

师:刚才几位提建议的同学他们认为,可以把水灌到一定程度并做上记号,过一分钟观察,看它下降到哪,就在那再做一个记号,剩下的就可以依次类推画刻度计时了。你们接受同学们的建议吗?

生:可以接受。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指出的是,学生阐述了他们头脑中利用流水制作计时仪器的想法后,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古代利用流水制成的两种类型的水钟,引发学生对泻水型和受水型水钟计时方式方法的理性思考。随后借用古代水钟设计思想的启发,分发为学生事先准备好的容器,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拿到材料的特点,思考如何根据材料特点制既快又准地制作一个水钟,并形成初步的制作方案。在这一部分的活动中,学生一开始就已经接触到了实验材料进行实践活动,教师这样的处理有两个好处:一是避免由于枯燥地进行活动设计引发学生的反感情绪,二是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试误”,去发现、去总结形成初步方案。

三、引导学生间的相互探讨,修正完善并实施方案。

师:请同学们利用接下来的时间,根据自己材料的特点制作出符合自己材料特点的水钟,我们可以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精确。在制作成功后,请写一份水钟的使用说明书,连同水钟一起交到前台上来。

(学生利用尺、记号笔等工具制作水钟,并撰写使用说明书。)教师评选出三名制作优胜者,并宣读他们的制作说明(略)。

师:谁来简单评说一下自己或者是别人的制作水钟情况?

生:我们这个组和第二名的制作差不多,只是我们在使用说明上少了关于水面上升的规律说明,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地方。

生:尽管我们在瓶子上画了记号,但是我们没有在使用说明上讲清计时应该从哪里开始。

师:同学们在今天制作水钟的过程中不仅能借用上次制作蜡烛钟发现的“找规律”的方法又快又准地制作水钟,而且还能根据各自材料的特点制作出不同类型的水钟,有些同学还能在制作中改变材料的特点,制作出满足自己需要的水钟。希望同学们能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带到下一次的“摆钟”活动中去。

在学生作用于材料形成初步方案后,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氛围浓厚的交流、评议、质疑的环境,邀请部分水钟制作方案设计者在班级范围内介绍他们的设计,并接受回答班级内同学提出的质疑,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形成大家认可的实施方案,同时借用可行的方案或方案中的思想,调整材料给予实施方案。此外,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安排给自制水钟写说明书,评议自己或他人的水钟制作情况,开展水钟计时精确程度比赛,做到“水钟”活动善始善终。

如何科学地筹划《科学课》探究性学习活动?审视《水钟》课堂教学及其活动设计,有四点值得反思:

1.从单元教学高度、科学素养训练的角度组织教学,实现科学教育的大手笔。

本课教学如果就事论事地“教教材”,教师很可能制定这样的目标:让学生理解流水与时间的关系,并制作一只水钟。如果教师站在单元教学的高度,恐怕不难发现,蜡烛钟、水钟、摆钟是本单元的三个核心课程,它们所呈现的共同特征从活动设计任务上看应该是学会利用自然事物计量时间的方法和技巧,而这里的“方法”具体应该是指“找出自然变化事物与时间关系的规律”,这里所谓的“技巧”应该是指“寻找事物变化与时间关系规律的技巧”。如果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譬如科学世界观、自然辩证法的高度去审视教材,可能又会产生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然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事物变化的规律是可以为人们所认识的想法,也许还会产生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找寻事物变化规律的想法。总之,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只有站得高,才有可能看得远,才有可能真正地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何为“科学素养”?我想可以把它理解为对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知识三者的整体认知,它既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也是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它既是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也是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可以说,如果片面地把握科学教学的目标,是不能全面体现该学科的学科性质的。教师也只有站在宏观的角度“用教材教”,才可能实现科学教育的大手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这样的教学行为,可以用中国小学自然教学改革的鼻祖——刘默耕老先生所说的一句话来概括:“出虽浅而寓意深,行虽微而旨趣远”。

2.基于学生自我建构实施教学活动。

本课教学,教师注重学生在自我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知识、新经验,从而发展自我:从利用蜡烛、流沙与时间的联系到建立流水也能作为计时仪器的认识,从分析制作材料的特点,初步确定制作方案到修正完善并实施方案,每一环节都层层递进,每一环节认识的产生都依赖于前一环节认识的结果。这样处理一方面学生自我建构起来的认识牢固,另一方面学生一旦掌握了自我建构的方法,便于他进行自学,对于他今后开展更广泛的学习提供更有力的基石。

3.突显《科学》教育学科特点,区分于劳技课教学。

在本课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制作水钟的材料,严格地说应该已经算做半成品了,从饮料瓶分割,到饮料瓶盖上扎的小孔,教学活动前都已基本准备妥当,只差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在上面做标记了。这样的处理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活动的包办代替,而是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发挥单位时间的最大效能,毕竟这是科学学习的课堂,它学科的探究性学习特点远比其进行一次简单的制作活动意义深远得多。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注意做到有所为也有所不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教学环节中。

4.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努力为孩予开展探究活动做好引路人——引导学生科学地“学科学”

学生在产生了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后,伴随着他的是主动与快乐的学习活动。作为一门强调探究过程的学科来讲,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适宜的探究环境促使其探究活动的展开。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学生探究水钟制作方案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评议以完善其方案设计的平台,建立起课堂内学生相互作用的机制,科学地引导学生认知事物、进行探究。可以说教师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注意到了有“扶”有“放”,“扶”的是探究氛围的创设,“放”的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各种思索的坦然表述。这样的教学处理在《科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37页)也可以找到理论支撑:要“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不过早地出示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点评

七、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教材

──《米饭的观察》一课的教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继红小学 金光涛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大米和米饭,观察比较碘酒和淀粉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会细致地观察,并能通过观察知道大米和米饭之间的不同之处。

2.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蓝。

3.在讨论中逐渐养成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习惯。

4.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体验“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从小懂得爱护粮食。

设计的思路:

以观察活动为中心,以珍惜粮食为主线,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评价为调控手段,以汇报在家做饭时的经历和发现为切入点。把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紧密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大米和米饭的异同点,学会用多种手段去观察。让学生在实际中发现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色。另外把收集信息与课堂中的实验相结合。

课前准备:

1.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做一次米饭,做观察记录。并把做好的米饭和没做的大米带来一些到学校。

2.查找有关米饭成分和检验方法的资料。

3.查找一些有关爱惜粮食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引入交流活动

1.汇报在家做饭时的发现和感受。

通过汇报展示自己在家的劳动成果,提出自己在做饭中的发现,体会父母劳动的艰辛。

(二)探究活动

板块一:比较大米和米饭。

●比较米饭和米粒,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这部分主要让学生能通过各种手段对米饭和米饭,米饭和米粒进行观察。在汇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相互的倾听,并对别人的观察结果进行评价。

板块二:研究米饭的味道 ●小组之间互相品尝米饭

●评价自己和别人做的米饭的好坏。●汇报在品尝时的发现。

●使学生知道米饭的主要成分——淀粉。

在这个板块中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相互的品尝米饭,介绍自己做饭的经验,让学生发现自己或者别人做的米饭好的地方,丰富自己做饭的实际经验。在评价自己或者是他人的米饭时发现咀嚼米饭有点甜,引起学生探究米饭成分的兴趣。探究甜味产生的原因。

板块三:认识淀粉

●利用消毒后的手去检验米粒和米饭的硬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观察淀粉的样子。

●观察生淀粉到熟淀粉有什么变化? ●碘酒遇到生淀粉和熟淀粉有什么变化? ●推测出检验淀粉的方法。

在这个板块中利用实验中的出乎学生想象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后面认识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而典型的实例。学生对于一类物体的认识是由个体到整体的,所以我先安排了学生认识了生米粒和熟米粒遇到碘酒会变蓝的一个基本事实。再通过生淀粉和熟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让学生归纳出碘酒遇淀粉会变蓝。在观察生淀粉到熟淀粉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淀粉变成熟淀粉时和米粒变成米饭一样也有许多的变化,而且很多变化是一样的。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帮助学生再次认识米饭中确实含有淀粉。

(三)学科整合 ●解释粮食一词的含义。

●学生谈谈通过这次活动对粮食的再次认识,和今后的打算。通过和语文的整合对学生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并把这种教育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堂实录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进行了一次实践活动。体验我们的父母做一次饭,通过这次做饭你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生:我体会到父母每天为我们做饭很不容易,尤其是在淘米的时候,水很凉,很冰手。生:我吃了自己做的饭感觉很香,爸爸妈妈都说我做的饭好吃。

生:我知道了如何做饭了,我把米淘好后,放的水要到我的手指第二个关节。做出来的饭不干也不稀。

师:同学们请把你做的米饭拿出来观察一下,结合你在家的做饭时的观察,说一说米粒到米饭有哪些变化?

生:我发现米粒是不半透明的,而米饭是不透明;还有米粒很硬,而米饭很软。生:我发现米粒吃起来不好吃,有一点点咸味,而米饭吃起来很香。

生:生米粒上有个缺口,而米饭上没有,而且从米粒到米饭大小也发生了变化。生的米粒长有4毫米,熟米粒有6毫米。

生:生米粒和米饭温度不同,生米粒是凉的,做好的米饭是热的。生:他们闻起来的气味也不一样,生米粒没有气味,米饭有股饭香味。生:熟的米粒是粘的,生的米粒不是。师:同学们每个人都做了米饭,你们可以互相品尝一下别人的米饭。看看他做的米饭怎么样?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问题?(学生活动)

生:扬林的米饭很软,有点像稀饭。我的米饭比他的要好点。我们组张楠的米饭最好吃。生:刘欣潼的米饭是黑米饭,不好看,但挺好吃的。我在吃米饭的时候感觉有点甜味。生:我也感觉到了。

师:有多少人吃了甜味?你们是怎么样品尝出甜味的? 生:我是小口吃,得慢慢的品。生:细嚼慢咽有会感觉出来。

师:同学们可以按着他们的说的方法再试一次,看看甜味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学生活动)

生:刚一开始吃的时候没有甜味,咀嚼了一会就有甜味了。

师: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广告词:农夫山泉有点甜。那么干嚼米饭有点甜是怎么回事呢?能根据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吗? 生:因为米饭中含有淀粉。

生: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可以变成糖,所以干嚼米饭有点甜。

师:你们在刚一开始时说从米粒到米饭硬度发生了变化。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吃出来的。生:我是用手捏出来的。

师:那我们就再来捏捏,不过在捏之前我们的手是要消毒的。我们可以用桌上的碘酒把手消一下毒。在来捏捏米饭和米粒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活动)

生:我发现了米粒和米饭变蓝。我们的手指也变蓝。生:我们都发现了。

师:碘酒遇到米粒和米饭会变蓝。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米饭中含有淀粉,你们见过淀粉吗? 生:见过,就是粉面子。

师:我们桌子上就有淀粉。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淀粉是什么样的?(学生活动)

生:淀粉是白色的,不透明。

生:淀粉是细小的颗粒,没有什么味道。生:淀粉和我们家吃的白面是一个样子的。

师:生米粒中含有生淀粉。熟米粒中就含有熟淀粉。怎么样可以把生淀粉变成熟淀粉? 生:有火加热。

生:还得放点水,就像我们做饭一样。

师:下面同学们就按着刚才他们说的方法做点熟淀粉,看看生淀粉变成熟淀粉时有哪些变化?

(学生活动)

生:生淀粉是面状的,熟淀粉是糊状的。生:生淀粉不透明,熟淀粉有点透明。

生:我还发现在加热时会有些小的泡泡产生。

生:熟淀粉很粘,生淀粉不粘。而且淀粉有生到熟的时候有点变多了。师:为什么变多了?

生:因为里面有水了,就像我们做饭时米粒变成米饭时会多时一样。生:生淀粉变成熟淀粉像我们米粒变成米饭一样会有很多变化。

师:刚才生米粒和熟米粒遇到碘酒都变蓝,那么生淀粉和熟淀粉遇到碘酒会怎么样呢? 生:不会变蓝。

生:会变蓝,我在查资料时看到:米饭中就是因为含有淀粉才变的蓝。师:那你们就试试吧!(学生活动)

生:我发现碘酒遇到生淀粉和熟淀粉都蓝。

师: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认识了一种粮食——大米。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祖先在造粮食一个词的时候赋予它什么样的含义了吗?粮是一个米加一个良心的良;食是一个人加一个良心的良。就是说我们人要对米付出双倍的良心,因为米养活了我们人。那么米更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果实。那么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去做呢: 生:我们以后不浪费一粒粮食。

生:我们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

生: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像袁龙平伯伯那样提高粮食的产量,让所以的人都吃上绿色的粮食。

师:好,那就让我们以李绅的《悯农

(一)》做为这节课的结束语。师、生:悯农

(一)——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教后反思

《米饭的观察》是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米饭和淀粉中第三课时。这节课要通过观察比较大米和米饭,观察比较碘酒和淀粉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会细致地观察。并能通过观察知道大米和米饭之间的不同之处。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蓝。在讨论中逐渐养成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习惯。下面我就结合教学的实际说说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一些问题的处理情况。

(一)教材的处理

1.米饭的观察这一课教学内容比较多,要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之内认识米饭的特征,从米粒到米饭有哪些变化,米饭的成分,生淀粉到熟淀粉的变化,以及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还有利用碘酒去检验米饭和米粒中的淀粉对与学生有一点的难度。针对这个情况我在课前开展了一次今天我做饭的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包括体验父母做一次饭,观察米粒到米饭有哪些变化,查找有关米饭成分和有关爱惜粮食的古诗、谚语和名言。在活动中学生既对米粒到米饭有哪些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又体会到父母每天为我们做饭很不容易。另外他还对这节课上将要学习的米饭的成分做到有备而来。这样做缓解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压力,使学生的课前学习和课中学习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比较差,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通过这样的一个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动手的实践能力,同时使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到:当我把手伸进凉水里淘米的时候,我的手被那冰冷的凉水跋红了。这时我才知道我的父母每天做饭有多么不容易,今后我多替他们做几次饭。学生的父母对这次活动也非常的支持,他们感受到孩子在活动中长大了,懂事了。有一个家长在回执中这样写到:非常感谢老师安排了这样的活动,孩子在活动中不仅学会了怎样做米饭还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尽管孩子做的米饭有点硬了,但是我们家长却觉得这是我们吃到的最好吃一次米饭。我们可喜的看到了学生们在活动不仅学会了知识和本领,还在活动中了解了父母的辛苦。同时还架起了父母和孩子亲情的桥梁。

2.对于淀粉的认识和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的研究。我把教材中的验证式的教学变成了发现式教学。教学这部分时我从米粒到米饭的变化入手,让学生说他们是怎么知道从米粒到米饭时硬度有变化的。学生有的说用手捏,还有的说用牙咬。于是我就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去用手捏捏。不过在捏之前让学生用碘酒把手先消消毒。学生在活动中惊奇的发现米粒、米饭和手都变颜色了。这样利用实验中的出乎学生想象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后面认识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而典型的实例。学生对于一类物体的认识规律是由个体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所以我先安排了学生认识了生米粒和熟米粒遇到碘酒会变蓝的一个基本事实。再通过生淀粉和熟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让学生归纳出碘酒遇淀粉会变蓝。在观察生淀粉到熟淀粉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淀粉变成熟淀粉时和米粒变成米饭一样也有许多的变化,而且很多变化是一样的。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帮助学生再次认识米饭中确实含有淀粉。

(二)教学环节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板块:比较大米和米饭;米饭的味道(米饭的成分);淀粉的认识。为了更好的突出层次感和整体感。三个板块都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后两个板块都以第一个板块中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同时第二个板块和第三个板块之间有存在了内在的联系。味道的变化是因为米饭成分中还有淀粉的原因。“米饭的味道”这个板块我是第一个板块中的实践活动入手让学生们去互相品尝别人的米饭看看谁做的米饭好,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在品尝前先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品尝,品尝与平时的吃饭有什么不同。这样把方法指导在前,学生在做的时候就不至于走弯路。省得了第二次去再次品尝米饭,为课堂教学又赢得了时间。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学会了如何去评价别人的米饭做的好坏,还在活动中发现了问题。这样自然的过渡中米饭的成分的教学。第三板块的教学我也是从第一个板块中米粒到米饭硬度的变化入手,让学生通过用碘酒消毒后的手去捏米粒和米饭的活动发现问题,从而引到淀粉的研究这个板块。在这个板块的教学中我没有像教材中那样从米饭的成分入手。一个原因是把书上验证式实验变成发现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个原因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去体会第二个板块和第三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让他们在推想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时自己把两个板块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推想提供事实依据。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点在课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能根据米饭中含有淀粉,米粒和米饭遇到碘酒会变色推想出碘酒遇到淀粉也会变色。

教学的不足:

在设计时总的思路是这样的:以观察活动为中心,以珍惜粮食为主线,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评价为调控手段,以汇报在家做饭时的经历和发现为切入点。把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紧密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大米和米饭的异同点,学会用多种手段去观察。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色。另外把收集信息与课堂中的实验相结合。在这节课我觉得没有把珍惜粮食这条主线体现出来,学生只是在课前收集了有关爱惜粮食古诗、名言、谚语。但是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在上课前利用演示文稿为学生出示了一些相关的图片和古诗,创设一个氛围。在课上教师没有对学生在这方面做出要求和提示。学生没有把自己课前所学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课堂还有浪费粮食的现象,使课前的收集资料失去了意义。

八、灵活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科学素养培养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的教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郝家桥学区回民一 小杨超

一、教学内容

“物体在水中沉还是浮”属于一节观察、实验课。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科学课并不陌生,而且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活动的过程中试着用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着科学探究活动,从中也体味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了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小组间也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

“沉和浮”是学生在生活中亲眼见过的十分熟悉的现象,对于“沉和浮”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但对“沉和浮”他们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在水中,钢铁会下沉,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呢?”,“潜艇为什么既能潜入水下,又能浮在水面呢?”,“有的塑料片是浮的,有的塑料片却沉在水底„„”关于沉和浮的问题,这里主要涉及物体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会试着做出一些解释或推测: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有关;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和物体是否空心有关„„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适当的调整教材,主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通过推测→实验→讨论交流使他们认识到有些推测与实际观察结果是矛盾的,从而弄清物体的沉浮与轻重、大小是否有关系。

三、教材分析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沉浮单元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物体沉和浮这种常见现象的开门课。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研究观察关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在观察研究活动中,扭转学生思维中的一种错误的感性认识——认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有关系。通过实验的事实,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没有关系这样一个简单的理性认识。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会产生新的问题——物体的沉浮究竟与什么有关系呢?以此问题为导向,引向本单元的后几节课的学习,引向初中,甚至高中的学习。这一课是保持学生长期探究沉浮现象的基础,也是关键。

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一开始让学生进行一项简单的观察活动,引出观察物体沉浮的两种方法,在学生讨论确定观察沉浮的方法和标准后,开始第二项活动: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情况。经历推测假想→实验验证,使学生对于“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没有关系”这样的结论产生怀疑时,于是就有了第三项活动:相同大小与相同重要的两组物体实验、观察、比较,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做的一系列观察探究活动的过程进行思考讨论,使他们认识到“相同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最终让学生感知到的是物体的沉浮与轻重、大小是有关系的。但是,经过认真钻研分析后,发现教材在编写上存在一些问题:第二项、第三项活动始终围绕着“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这一问题展开的。通过学生的实验、观察、讨论与交流,最终得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系”的结论。如果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实事求是地去审视这一结论,我们都会得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是没有关系的。物体的沉浮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液体的密度有关。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我们不要求得出多么准确、科学合理的结论,但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因此,对教材进行了改编。设计了两项活动:第一项活动:观察身边多种物体的沉浮,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并讨论交流“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重点讨论“物体的沉浮是否与轻重、大小有关”,得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没有关系”这样一个科学的结论。第二项是拓展活动:改变物体的沉和浮,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同时又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动脑的能力,用科学方法观察、实验,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沉和浮的现象对学生是熟悉的,但对于影响沉和浮的因素学生是陌生的。在他们的思维意识中,总感觉到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大小有关系:重的沉,轻的浮;大的沉,小的浮„„而且这种认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印象已经很深了。要想扭转这种认识就有了一定的困难了。因此,使学生的从错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正确的理性认识——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没有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突破这一重难点的办法就是实验、观察,用事实来推翻学生思维中错误的感性认识,树立正确的理性认识。(比如:大铁钉和大头针,一个大,一个小;一个重,一个轻,但放入水中都是沉的,它们的沉浮和跟它们的轻重、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五、总设计意图

本节课围绕着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展开教学的。首先教师用玻璃珠子和树叶放入水底发生的现象把学生“拉”进熟知的生活情境中,引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接着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几个基本环节:呈现问题——提出设想——动手操作——分析讨论——记录结果。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猜想、实验,讨论交流,记录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最后让学生想办法改变所观察物体的沉和浮。使学生在玩中去做,在做中去学,动脑想办法与动手验证结合起来。通过改变物体沉浮这项活动,既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又培养了学生善于动手、动脑的能力,用科学方法观察、实验。同时,又把问题引向课外,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没有关系”,得出这样一个科学结论。

3.进一步实验,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初步感知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同时又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4.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交流,了解物体的沉浮是否与它的轻重、大小有关系。

八、教具准备

“木筏”、铁钉、大头针、玻璃瓶、潜艇、乒乓球、石块、泡沫塑料、铝块、针管、胡萝卜等。(每组备一份)

【设计意图:科学课材料准备不充分,学生就无法亲历探究活动,科学课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这是我任科学课后的切身体会。充分的材料准备是上好一节课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师生、小组间合作准备材料,既可以提高师生、小组间的合作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以及搜集资源的能力。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发课程资源。教师在让学生准备材料的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好这些材料的使用效益,这些材料要在学生探究活动发挥最大的效益,使学生在操作材料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真正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实践体验。比如:铁钉和大头针,它们的大小、轻重不同,但放入水中都是沉的,通过实验的验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没有关系。】

九、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老师把玻璃珠子和一片叶子放入水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你观察到了什么?(玻璃珠子沉下去了,叶子浮在水面上)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就像玻璃珠子沉在水底,有许多物体就像叶子浮在水面上,你们对这些现象熟悉吗?今天,我们就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板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设计意图:把学生“拉”进熟知的生活情境中,引发探究的欲望。在“做中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强调主题来源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存在于学生生活周围的问题。这样的主题会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2.大家回忆一下,平时科学课上我们常采用哪些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观察、实验法)。下面,我们继续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但请同学们注意,在实验时必须把物体放入水底进行观察。(教师可演示一下)

【设计意图:探究只有在明确方法的前提下,才会更有效。观察、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在这里点明有利于学生顺利展开后续的探究活动,渗透了科学方法的教育,起导向的作用。】

(二)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为了更好地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准备了许多材料,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呢?

1.出示材料,进行推测,并做好记录。

明确要求: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推测,把物体分成“可能浮的”(放在“浮”字的一边用“↑”记录下来)、“可能沉的”(放在“沉”字的一边,用“↓”记录下来)、“推测结果有争议的”(放在中间,把序号填写在备注里)三堆,并把推测结果记录下来。

我们小组认为物体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猜想是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教师,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特点。学生常常用独特到,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结论,因此,通过猜想我们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句话,即使学生说得不着边际,也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接纳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形成个人猜想记录,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分组实验,观察验证

明确实验的要求:共有五点:①发挥小组长作用,可以按以往小组的分工(记录员、监督员、实验员、调控员),有秩序地实验、观察。②把推测正确的放在一边,把推测错误的放在另一边。③一边实验,一边及时地记录。④不能更改猜错地记录,要有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⑤思考、讨论推测正确失误的原因,想一想物体沉浮和什么有关?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按要求有序地进行实验、观察、思考、讨论。

【设计意图:科学课的活动就像是做游戏一样,要有规则,就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去做。在小组合作验证桌上的物体放入水底,哪些物体是沉的,哪些物体是浮的实验前。先明确实验要干什么——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思考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和它的轻重大小有关吗?然后明确活动的要求,并让学生重复要求,如果在学生没有说完整的情况下,教师可再一次重复强调,在游戏规则的规范内,学生的活动会更有序、有效。同时,实验记录是学生各自在探究活动中思维过程的印迹。鼓励学生做好真实的记录,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行为习惯。】

3.汇报交流

(1)实验结果有没有推测错的?根据推测、实验、讨论,物体的沉浮究竟和什么有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结合实验或生活经验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别人的观点,教师随机指导、点拨。)

(2)小组汇报,学生各抒己见。(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有关;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和空气有关;和物体是否空心有关„„)

(对于表现精彩的同学及时的肯定、鼓励、表扬。)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用科学语言表述实验现象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都有待于教师进一步培养,故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汇报交流这一环节,通过汇报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规范学生的表述,但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语言的组织能力上、口头表达上都还处于启蒙、培养阶段,加上年龄小的特点,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倾听同伴的意见,教师就要经常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并且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的发言是对别人的尊重,通过认真倾听可以“取人之长”攫取别人发言精华,同时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质颖,逐步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使他们逐步想清楚表达的真实想法,同时在不断地激励与提醒中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这些都是学习科学课必备的素养。】

4.问题的提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没有关系,那究竟和什么有关呢?让我们继续用观察、实验的方法去感知。

(三)拓展延伸

怎样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使浮起来的物体沉下去呢?

1.教师演示,让沉在水底的塑料片浮起来。

2.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认真思考,想办法,再实验验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适当地指导点拨。

你们小组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有:

3.集体交流:你们组用什么方法改变了哪些物体的沉浮?(对表现优秀的同学或小组给予肯定的评价)

【设计意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把科学教学与“玩”结合起来,让他们在乐此及彼地“玩”中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玩出明堂,玩出水平,玩出真知。在这项活动中,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巧,想的办法妙,想的办法好,想的办法多,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让浮起来的物体沉下去,动起手来认真地去想,尽情地去玩。给足时间,学生玩的尽兴,玩的高兴,玩时动脑,可能会玩出精彩多样、令人难以预料方法。(比如:把橡皮泥裹在乒乓球上,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把铁钉插在胡萝卜上,使浮在水面的胡萝卜沉下去;往乒乓球里注水,使浮在水面的乒乓球沉下去;把石块绑在泡沫塑料上,使沉在水底的石块浮起来„„)。“寓教于乐”,“寓学于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知识是“玩”的产物,是思索、观察、操作、分析的产物,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年龄特征,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学生的“玩”中,既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又培养了学生善于动手、动脑的能力,学习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

(四)教师小结,把问题引向课外。

物体的沉浮究竟与什么有关呢?这个问题我们到了初中就会弄明白。如果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课下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新问题出课堂,给学生留下“悬念”把课堂上引发的科学学习延伸到课外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行为。】

教学反思:

1.精心地进行“前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一定的教育思想作指导,系统规划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形成的教学设想。我备这节课的过程中,重点在把握本班学生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然后根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收集、处理、加工获取的信息资料,运用系统方法,分析问题,确定教学“三维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评价其结果的过程。呈现如下:

(1)丰富教师知识地储备量

本人一贯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承担了语文兼带科学地任务,对于语文教学一向得心应手的我,对于科学科的教学就有点招架不住了,尤其是在科学知识储备上的缺乏,对于课堂中学生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时候是束手无策,使自己处于一种难堪的境界,这使得我真正体会到了“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句话的重要性。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前翻阅相关的杂志、报刊、初中的科学课本等,还上网查询阅读浏览相关文章,这是我每次上课前必做的,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并虚心请教相对应的专业教师,使自己把握每节课出现的相关知识点,为上好每节课打下基础。同样这节课也不例外,要让学生既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又要学到科学知识,这就对教师自身知识的储备提出了挑战,我真切感受到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流水。

(2)筛选不同用途的材料

对于材料的准备,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尽量挑选那些学生熟悉的,比较感兴趣,觉得好记的,但还要充分估计好这些材料的使用效益,真正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实践体验。比如:“乒乓球、玻璃瓶、潜艇”这一类材料既是学生熟悉、感兴趣,又考虑到这些材料使用的效益,在第一项活动中,使学生自主感知到物体沉浮与空心的有关,在拓展延伸的活动中,使学生往这些材料中注水,改变了它们的重量,使它们下沉,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导向——通过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在材料的准备上,环节的设计上都花了一定的时间,在细节上进行了反复推敲。对这节课设计的实验活动,课前自己先进行实验,对如何使实验成功,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有了具体活动安排。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2.大胆、灵活地使用教材

发现教材在编写上存在一些问题:第二项、第三项活动始终围绕着“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这一问题展开的。通过学生的实验、观察、讨论与交流,最终得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系”的结论。如果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实事求是地去审视这一结论,我们都会肯定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是没有关系的。物体的沉浮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液体的密度有关。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我们虽不要求得出多么准确、科学合理的结论,但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因此,对教材进行了改编。设计了三项活动:第一项活动→观察身边多种物体的沉浮,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第二项活动→讨论交流: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重点讨论是否与轻重、大小有关系,得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没有关系这样一个科学的结论。第三项→拓展活动:改变物体的沉和浮,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同时又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善于动手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意识,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大胆地结合学生和当地的实际,灵活地取舍教材内容,最终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

3.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1)用科学的方法去学科学、做科学。

这节课科学方法始终贯穿于课堂。在刚开始创设情境的环节中,首先让学生明确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紧接着在观察实验中观察多种物体在水中的是沉还是浮的活动。实验首先强调、示范把物体逐一放在水底再进行观察,并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提醒指导,让学生在正确地方法指导下亲历活动,最后在拓展活动中,教师先演示通过加盐改变塑料片沉浮,以此方法为导向,让学生动手、动脑,想出更多的办法,改变其他物体的沉浮。学生肯定提出的方法很多,有些会让人出乎意料,比如:可能有把橡皮泥裹在乒乓球上,使沉着的橡皮泥浮起来,把铁钉插在胡萝卜上,使胡萝卜沉下去„„落实了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法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善于动手、善于动脑的能力,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清活动要求,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之前,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活动要求,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怎么去做,在这节课中就重视了这一点。比如在小组合作验证桌上的物体放入水底,哪些物体是沉的,哪些物体是浮的,实验前,先明确实验要干什么——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思考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和它的轻重大小有关吗?并让学生重复要求,在学生没有说完整的情况下,教师又一次重复强调,在要求的规范下使学生的活动有序、有效。

(3)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科学课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和目标,让学生经历了“推测——实验——验证——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第一个环节中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活动,先让学生对桌上的材料进行大胆的猜测,把你认为浮的物体放在“浮”字的一边,你认为沉的放在“沉”字的一边,有争议的放在中间。然后,再亲历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猜测的结果,并讨论交流“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得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没有关系”这样一个科学准确的结论。

(4)设计了记录表,让学生一边实验观察,一边记录,避免有价值的科学信息丢失,为学生交流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又养成了学生记录的良好习惯。

4.激励性评价的使用

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率最高的就是口头评价,而这种评价的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情真意切的、充满着激励的,它才能像催化剂一样,催学生奋进。在这节课中就注重适时地运用激励性的评语,激发学生们探究兴趣。比如:在进行推测活动时激励学生比一比,哪个小组推测的速度快,摆放的速度快,在这种的鼓励下,小组活动又快又好,还有在想办法改变物体的沉浮的活动前的一段激励性的语言:“下面咱们还是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想的办法巧,想的办法妙,想的办法好,想的办法多?”各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大胆地去想象、实验,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

教学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教学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实,为此,我会孜孜不倦的不断探索。

九、深入的理解,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恰当的方法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的教学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高家坳小学 龙洁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高家坳小学 龙洁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教科中心 刘柱石

一、对教材的认识及基本教学思路

1.教学的定位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克的食盐》是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三课。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二部分: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一杯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食盐。从内容上来看,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水》单元后,又研究了三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后对水的继续研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已有的前概念是:盐在水里能够溶解,但对一定容量的水里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却是他们所没思考过的问题。这一课正是建立在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和怎样加快溶解这两课的基础上,是对前两课的延续和深化。从方法上来看,《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意在指导学生根据问题讨论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并通过对“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一问题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感知和经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的认识。

据以上思考,我对本课教学的定位是:本课的课题虽然是“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但它只是教学的载体,本课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实验这一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周密的思维能力。教学目标并不在于得出食盐的溶解度的问题,而更在乎活动过程中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达成。由此,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思考、讨论“探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活动上。在此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活动过程。

2.教学思路

问题的提出孩子们在前几课已经观察了食盐在水中溶解的现象,探究过食盐在水中怎样溶解得快等问题,因此,让学生提出“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等问题并不难,而且很自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若要回答“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别说小学生,就是对成年人来说都是难题。因为这是一个不能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好研究的问题!怎样把它转化为可以回答、可以研究的问题呢?这正是本堂课所隐含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提出问题”,提出一个能回答、可以研究的问题,而这又是孩子们比较欠缺的。为此,教学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提出这一问题的情境:把一小勺盐倒入水中,搅拌几下,盐溶解了;再加一小勺食盐,搅拌几下,盐又溶解了;再加盐,再搅拌„„不断加盐,“食盐在水里能无限地溶解吗”“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制定计划提出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制定出一个可以操作的研究计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这一课的研究计划,相对于前一课的“怎样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计划,要求向前推进了,计划过程相对独立,思考层面也比较多。如,一杯水是多少?多少食盐用什么表达?怎么加盐?怎样表示食盐不能再溶解了?等等,这些细节问题都要学生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考虑到。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并没有打算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安排一个探究活动:探究各组桌上的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每个组实验用的杯子有大有小,水也有多有少,取盐的工具也不一样,有的是勺子,有的是瓶盖,且勺子或瓶盖大小不一。探究结束后让学生对各组不同结果分析原因,结果他们发现每组食盐溶解的数量都不一样,这就产生了要研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首先就要确定一杯水是多少,即“水量”。这也就把前面所说的不能回答的问题变成了可以研究、可以回答的问题了。并且

学生有了这次初步的探究,在讨论实验方案中,思路才会越来越清晰,考虑实验因素也会越来越全面、细致。

实验探究有了周密可行的实验计划,指导学生按计划动手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已不难。最后每组的实验结果肯定不完全相同,如何让学生从这些不同的数据中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设想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组的实验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如,大多数组的数据是多少,各组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多少,它们的平均数是多少),再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归纳、概括出更贴近事实的科学结论。与此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认真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发生在教学中的几件事

1.关于“猜测”的教学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呢?猜测是不是乱猜、瞎猜呢?肯定不是。能不能用说教的方式来达到呢?恐怕也不行,这样学生会不理解,看来只能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去体验。在本节课中我是这样实施的:学生提出“一杯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后,我让学生猜测“你们组的这杯水里能溶解几勺或几瓶盖食盐?”,学生有的观察这杯水的多少、有的沉思,有的相互议论,有的很快就确定了数量。实验完了后,再让他们观察各组的数据,说说哪些组猜得准,并说出“猜得准的理由”。猜准的学生说:“我们是根据自己杯中的水量和勺子的大小来猜测的”还有的说:“我以前做过糖溶解的实验,是根据糖水实验的经验来猜测的”这时教师适时总结:像他们这样的猜测就属于科学的猜测,猜测是根据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科学判断。

2.关于“平勺”问题的引出

在科学课上,我们总是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是要有“结构的材料”,什么是有结构的材料呢?我认为就是能引起学生思考、激发矛盾的材料,还要起教师无言指导的作用。在这一节课上,我为学生准备的实验材料里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有什么作用呢?本节课既不要量长度也不用画图,看似是多余的。学生第一次实验时,很多组不知尺子有什么作用,将其放置一旁,其中有个组用来把勺子上的盐刮平。看到这种情况,我故意让他们展示汇报怎么加盐的,并要求说出这样做的理由。真是一石击起千层浪,其他学生恍然大悟,一下就明白这是为了让每勺盐的量保持一致,使实验更准确的道理。这正是我期望的,由此就很巧妙、很自然地引出了“平勺”的问题,免除了教师的说教,增加了学生探究的思维容量

3.讨论中产生的火花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使用工具的技能有限,在实验技能方面,主要是以定性实验为主。本课研究的问题看似是定量实验,但我们设想仍把它模糊处理,用“勺”为计量单位,这样既保留了定量实验的含义,又降低学生操作的难度。可学生在讨论方案时,还是想到了更准确的方法:用“克”计量,方法是用秤称、用天平称,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还想到了简单、科学的方法,即先用秤称出每勺盐的重量,再把每勺的重量相加就是溶解的食盐量;先称出1勺盐的重量,再看溶解了几勺,最后把1勺盐的重量乘以勺数就是溶解的食盐量;先称出1包盐的重量,等溶解完后再称剩下的盐量,把二者相减就是溶解的食盐重量;等等,无一不显露出学生创新的火花。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浅到精确的科学思维认识过程。

4.评价中完善实验方案

新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思维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的方法,在过程中领悟和体验,在学法中提高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学情,巧妙地运用评价。在本节课中,我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活动与评价结合起来,采取“取法于众,集思广益,逐步完善”的策略,把评价贯穿于讨论交流的全过程。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计划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向全班展示和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案,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你们认为这组的研究方案怎样?”“你还有什么好的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对实验方案的评价上来。对于好的方面,教师、学生能及时给予肯定;对于考虑还不周到的地方,学生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并引发出学生一连串的思考,使问题不断得以解决。老师适时的肯定和鼓励,更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和研究兴趣。在此评价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升华,实验方案不断完善。

5.由“水量”引出的思想教育内容

通过对本组桌上这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探究后,学生发现要研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就一定要确定“水量”。确定多少水量呢?有的组想用一杯200 ml的水来研究,有的组想用150 ml,有的打算用100 ml„„众说纷纭,意见不一。讨论时,第6小组的学生说:“用50 ml的水节约些,并且还能节约盐,节约时间,我们国家水资源不好,我们觉得用50 ml的水节约些”。我真的被学生感动了,他们能从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角度思考水量的问题真不容易,平时我们总是说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这不正是好内容、好时机吗?于是,我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并总结:“是的,水少、盐少、用的时间也少,并且用50 ml的水来研究效果也比较明显。现在提倡节约型社会,我们就从节约出发用50 ml的水来研究。”

三、教学反思

1.教学细节的考虑

“细节管理专家”汪中求先生有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我们教学中也很适应。一堂课是由很多细小环节构成的,每一环节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如果教师考虑不周就有可能导致教学的失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意教学细节的处理,如,帮助学生制定一个严密的研究计划、教学材料的准备,实验数据的统计、误差的处理等等。

科学探究课中计划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有了严密的计划才能依计行事,运行自如,如果计划不周详,对于在实验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不够,而学生还缺乏实验的经验,结果会导致实验混乱,出现的误差大,实验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等后果。因此,在本课中我非常注重教学的细节。对于一杯水的量的确定,我采取用大小不同、水深浅不一的杯子给学生作前期比较性实验,通过对各组实验数据的分析,最后确定一个统一的数据50毫升。这样既便于对全班的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又可以更高效地达到预定目标;对于食盐的计量单位,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因素,用克作单位虽然精确,但学生使用天平很困难,也不是低中年级学生所要求掌握的,所以改用“勺”(教师事先通过多次试验、比较,选用每勺大约0.9克的小勺子,这样实验时间不会很长,现象也比较明显,数据也基本能反映事实)。这样要研究的问题也更加明确:一杯50毫升的水里能溶解几勺食盐。材料方面由关于讨论一勺盐可能会多一点或少一点的问题引出尺子,用尺子去弄一“平勺”盐,更体现了的实验的科学性;而针对本节课最可能出的问题:如何放盐及下一勺盐如何放,更是学生制定计划的重点,强调指出必须等上一次放的盐完全溶解后才放下一次的盐;对最后一勺盐溶解的量的计算更是引入目测、估算等方法,而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在实验器材准备上我也尽量做到细致,意想通过细节引起学生注意、挑起矛盾,达到指导学生的目的。

在细节处理方面一点遗憾的是,我在巡视学生讨论实验方案时,发现有组学生提出第一次放5勺的盐的方法,我没有采纳。我过于强调学生必须按一次放一勺盐的方法,过多的考虑到教学顺利进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没有个性化“选择”的“自由”,完全按照我预先设计好的任务和方案。实际上,这小组的方法是相当科学高效的,能大大地节约实验时间,并且他们估算第一次放5勺盐能溶解也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们前面的实验中溶解的食盐量远远大于5勺,而我担心其他小组的同学会第一次放5勺,下一次也会放5勺,所以,我就没有采纳他们小组的方法。其实,我完全可以沿着这种方法顺藤摸瓜,问学生:你们是根据什么而确定第一次就放5勺;再问:如果第一次5勺完全溶解了,第二次你也再放5勺吗?那万一溶解不了怎么计算呢(或者谨慎地一勺勺地放、或者目测后进行适当地减量)?这样,既能照顾到个体发展的需要,也能适应普遍的要求。

2.误差的处理

关于观察数据的整理和结论的得出要讲究科学,一次性的研究结论也许是个偶然。我们的实验结论要经得起反复验证的,哪怕是另外一组人按你的方法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这就是科学的结论。在课堂上,一组一个结果,九组有九个结果。从分析九个结果来看,结论会更趋于科学。对于根据全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的统计得出正确溶解勺数,我肯定了其中一个学生提出的全班“相同数最多的数是一杯水溶解的量”的说法,更肯定了一个学生提出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以此告诉学生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求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扩学生的思路。

在这堂课中,面对学生的数据,其实有几组的误差也是比较大的,比如有一个小组在实验中桌子上有一些水迹,他们组只溶解了16勺,有个组加盐时手颤动,抖落了些盐,结果他们组溶解了23勺,可见其结果存在偏差,应特别注意误差大的小组,分析他们的数据,并应让他们说说自己小组的实验过程,在过程中寻找原因,而我却忽视了这点,尽管分析全班的实验数据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但对于某个小组来说,他们没有得到纠正的机会。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各组的研究结果讨论的时间太少,分析不到位,不能让学生自己充分找出实验成功或者是失败的原因。

学以致用是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探究教学重在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应用,而不重在掌握知识的数量。能研究出一杯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盐,同样运用一定的算法就能得出100、2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盐。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推算未知的领域更是科学的方法。

十、深入的理解,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恰当的方法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的教学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高家坳小学 龙洁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高家坳小学 龙洁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教科中心 刘柱石

一、对教材的认识及基本教学思路

1.教学的定位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克的食盐》是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三课。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二部分: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一杯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食盐。从内容上来看,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水》单元后,又研究了三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后对水的继续研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已有的前概念是:盐在水里能够溶解,但对一定容量的水里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却是他们所没思考过的问题。这一课正是建立在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和怎样加快溶解这两课的基础上,是对前两课的延续和深化。从方法上来看,《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意在指导学生根据问题讨论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并通过对“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一问题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感知和经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的认识。

据以上思考,我对本课教学的定位是:本课的课题虽然是“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但它只是教学的载体,本课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实验这一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周密的思维能力。教学目标并不在于得出食盐的溶解度的问题,而更在乎活动过程中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达成。由此,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思考、讨论“探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活动上。在此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活动过程。

2.教学思路

问题的提出孩子们在前几课已经观察了食盐在水中溶解的现象,探究过食盐在水中怎样溶解得快等问题,因此,让学生提出“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等问题并不难,而且很自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若要回答“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别说小学生,就是对成年人来说都是难题。因为这是一个不能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好研究的问题!怎样把它转化为可以回答、可以研究的问题呢?这正是本堂课所隐含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提出问题”,提出一个能回答、可以研究的问题,而这又是孩子们比较欠缺的。为此,教学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提出这一问题的情境:把一小勺盐倒入水中,搅拌几下,盐溶解了;再加一小勺食盐,搅拌几下,盐又溶解了;再加盐,再搅拌„„不断加盐,“食盐在水里能无限地溶解吗”“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制定计划提出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制定出一个可以操作的研究计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这一课的研究计划,相对于前一课的“怎样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计划,要求向前推进了,计划过程相对独立,思考层面也比较多。如,一杯水是多少?多少食盐用什么表达?怎么加盐?怎样表示食盐不能再溶解了?等等,这些细节问题都要学生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考虑到。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并没有打算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安排一个探究活动:探究各组桌上的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每个组实验用的杯子有大有小,水也有多有少,取盐的工具也不一样,有的是勺子,有的是瓶盖,且勺子或瓶盖大小不一。探究结束后让学生对各组不同结果分析原因,结果他们发现每组食盐溶解的数量都不一样,这就产生了要研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首先就要确定一杯水是多少,即“水量”。这也就把前面所说的不能回答的问题变成了可以研究、可以回答的问题了。并且

学生有了这次初步的探究,在讨论实验方案中,思路才会越来越清晰,考虑实验因素也会越来越全面、细致。

实验探究有了周密可行的实验计划,指导学生按计划动手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已不难。最后每组的实验结果肯定不完全相同,如何让学生从这些不同的数据中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设想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组的实验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如,大多数组的数据是多少,各组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多少,它们的平均数是多少),再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归纳、概括出更贴近事实的科学结论。与此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认真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发生在教学中的几件事

1.关于“猜测”的教学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呢?猜测是不是乱猜、瞎猜呢?肯定不是。能不能用说教的方式来达到呢?恐怕也不行,这样学生会不理解,看来只能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去体验。在本节课中我是这样实施的:学生提出“一杯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后,我让学生猜测“你们组的这杯水里能溶解几勺或几瓶盖食盐?”,学生有的观察这杯水的多少、有的沉思,有的相互议论,有的很快就确定了数量。实验完了后,再让他们观察各组的数据,说说哪些组猜得准,并说出“猜得准的理由”。猜准的学生说:“我们是根据自己杯中的水量和勺子的大小来猜测的”还有的说:“我以前做过糖溶解的实验,是根据糖水实验的经验来猜测的”这时教师适时总结:像他们这样的猜测就属于科学的猜测,猜测是根据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科学判断。

2.关于“平勺”问题的引出

在科学课上,我们总是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是要有“结构的材料”,什么是有结构的材料呢?我认为就是能引起学生思考、激发矛盾的材料,还要起教师无言指导的作用。在这一节课上,我为学生准备的实验材料里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有什么作用呢?本节课既不要量长度也不用画图,看似是多余的。学生第一次实验时,很多组不知尺子有什么作用,将其放置一旁,其中有个组用来把勺子上的盐刮平。看到这种情况,我故意让他们展示汇报怎么加盐的,并要求说出这样做的理由。真是一石击起千层浪,其他学生恍然大悟,一下就明白这是为了让每勺盐的量保持一致,使实验更准确的道理。这正是我期望的,由此就很巧妙、很自然地引出了“平勺”的问题,免除了教师的说教,增加了学生探究的思维容量。

3.讨论中产生的火花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使用工具的技能有限,在实验技能方面,主要是以定性实验为主。本课研究的问题看似是定量实验,但我们设想仍把它模糊处理,用“勺”为计量单位,这样既保留了定量实验的含义,又降低学生操作的难度。可学生在讨论方案时,还是想到了更准确的方法:用“克”计量,方法是用秤称、用天平称,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还想到了简单、科学的方法,即先用秤称出每勺盐的重量,再把每勺的重量相加就是溶解的食盐量;先称出1勺盐的重量,再看溶解了几勺,最后把1勺盐的重量乘以勺数就是溶解的食盐量;先称出1包盐的重量,等溶解完后再称剩下的盐量,把二者相减就是溶解的食盐重量;等等,无一不显露出学生创新的火花。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浅到精确的科学思维认识过程。

4.评价中完善实验方案

新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思维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的方法,在过程中领悟和体验,在学法中提高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学情,巧妙地运用评价。在本节课中,我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活动与评价结合起来,采取“取法于众,集思广益,逐步完善”的策略,把评价贯穿于讨论交流的全过程。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计划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向全班展示和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案,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你们认为这组的研究方案怎样?”“你还有什么好的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对实验方案的评价上来。对于好的方面,教师、学生能及时给予肯定;对于考虑还不周到的地方,学生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并引发出学生一连串的思考,使问题不断得以解决。老师适时的肯定和鼓励,更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和研究兴趣。在此评价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升华,实验方案不断完善。

5.由“水量”引出的思想教育内容

通过对本组桌上这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探究后,学生发现要研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就一定要确定“水量”。确定多少水量呢?有的组想用一杯200 ml的水来研究,有的组想用150 ml,有的打算用100 ml„„众说纷纭,意见不一。讨论时,第6小组的学生说:“用50 ml的水节约些,并且还能节约盐,节约时间,我们国家水资源不好,我们觉得用50 ml的水节约些”。我真的被学生感动了,他们能从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角度思考水量的问题真不容易,平时我们总是说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这不正是好内容、好时机吗?于是,我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并总结:“是的,水少、盐少、用的时间也少,并且用50 ml的水来研究效果也比较明显。现在提倡节约型社会,我们就从节约出发用50 ml的水来研究。”

三、教学反思

1.教学细节的考虑

“细节管理专家”汪中求先生有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我们教学中也很适应。一堂课是由很多细小环节构成的,每一环节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如果教师考虑不周就有可能导致教学的失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意教学细节的处理,如,帮助学生制定一个严密的研究计划、教学材料的准备,实验数据的统计、误差的处理等等。

科学探究课中计划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有了严密的计划才能依计行事,运行自如,如果计划不周详,对于在实验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不够,而学生还缺乏实验的经验,结果会导致实验混乱,出现的误差大,实验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等后果。因此,在本课中我非常注重教学的细节。对于一杯水的量的确定,我采取用大小不同、水深浅不一的杯子给学生作前期比较性实验,通过对各组实验数据的分析,最后确定一个统一的数据50毫升。这样既便于对全班的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又可以更高效地达到预定目标;对于食盐的计量单位,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因素,用克作单位虽然精确,但学生使用天平很困难,也不是低中年级学生所要求掌握的,所以改用“勺”(教师事先通过多次试验、比较,选用每勺大约0.9克的小勺子,这样实验时间不会很长,现象也比较明显,数据也基本能反映事实)。这样要研究的问题也更加明确:一杯50毫升的水里能溶解几勺食盐。材料方面由关于讨论一勺盐可能会多一点或少一点的问题引出尺子,用尺子去弄一“平勺”盐,更体现了的实验的科学性;而针对本节课最可能出的问题:如何放盐及下一勺盐如何放,更是学生制定计划的重点,强调指出必须等上一次放的盐完全溶解后才放下一次的盐;对最后一勺盐溶解的量的计算更是引入目测、估算等方法,而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在实验器材准备上我也尽量做到细致,意想通过细节引起学生注意、挑起矛盾,达到指导学生的目的。

在细节处理方面一点遗憾的是,我在巡视学生讨论实验方案时,发现有组学生提出第一次放5勺的盐的方法,我没有采纳。我过于强调学生必须按一次放一勺盐的方法,过多的考虑到教学顺利进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没有个性化“选择”的“自由”,完全按照我预先设计好的任务和方案。实际上,这小组的方法是相当科学高效的,能大大地节约实验时间,并且他们估算第一次放5勺盐能溶解也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们前面的实验中溶解的食盐量远远大于5勺,而我担心其他小组的同学会第一次放5勺,下一次也会放5勺,所以,我就没有采纳他们小组的方法。其实,我完全可以沿着这种方法顺藤摸瓜,问学生:你们是根据什么而确定第一次就放5勺;再问:如果第一次5勺完全溶解了,第二次你也再放5勺吗?那万一溶解不了怎么计算呢(或者谨慎地一勺勺地放、或者目测后进行适当地减量)?这样,既能照顾到个体发展的需要,也能适应普遍的要求。

2.误差的处理

关于观察数据的整理和结论的得出要讲究科学,一次性的研究结论也许是个偶然。我们的实验结论要经得起反复验证的,哪怕是另外一组人按你的方法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这就是科学的结论。在课堂上,一组一个结果,九组有九个结果。从分析九个结果来看,结论会更趋于科学。对于根据全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的统计得出正确溶解勺数,我肯定了其中一个学生提出的全班“相同数最多的数是一杯水溶解的量”的说法,更肯定了一个学生提出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以此告诉学生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求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扩学生的思路。

在这堂课中,面对学生的数据,其实有几组的误差也是比较大的,比如有一个小组在实验中桌子上有一些水迹,他们组只溶解了16勺,有个组加盐时手颤动,抖落了些盐,结果他们组溶解了23勺,可见其结果存在偏差,应特别注意误差大的小组,分析他们的数据,并应让他们说说自己小组的实验过程,在过程中寻找原因,而我却忽视了这点,尽管分析全班的实验数据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但对于某个小组来说,他们没有得到纠正的机会。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各组的研究结果讨论的时间太少,分析不到位,不能让学生自己充分找出实验成功或者是失败的原因。

学以致用是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探究教学重在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应用,而不重在掌握知识的数量。能研究出一杯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盐,同样运用一定的算法就能得出100、2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盐。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推算未知的领域更是科学的方法。

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模拟实验”理解天文知识

──《你怎么知道地球在运动》一课的教学 河南省邓州市西城中心学校 郑云平

实施前的设想

有关地球自转的知识,由于信息渠道和来源很广,学生已有相当的知识储备,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自编了这节教材,想从学生已了解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模拟实验来真正理解地球的自转这一天文学知识的入门课。

实施过程(课堂实录)师: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

生:地球的半径有六千多千米,体积约有5?1亿立方米。生:地球不会发光。

生:地球上有海洋,还有高山和平地。生:地球里面有岩浆。„„

生:地球会转,它转一圈儿就是我们的一天。生: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老师有一个问题,××同学说地球会转,转一圈就是我们的一天,你们知道吗?

生:知道。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地球在转动的呢? 生:书上看的。

生:电视上有节目说的。

师:可我怎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呢?你们现在能感觉到吗? 生:不能。

师:那怎么能说地球在转动呢? 生:科学家说的。

师:那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现象说地球在转动呢?(生答不出)

师:想一想,生活中有什么现象和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相似?比如说,你坐火车、坐船时有什么现象?

生:知道了!我坐在跑得很快的火车上,觉得自己没动,但看到窗外的东西都在飞快地向后倒。

生:我坐过大轮船。船开的时候很稳当,如果你不看码头上的房子,你就不知道船开了没有。

(师鼓掌,学生也随着鼓掌)

师:××和××同学可真棒,不仅观察的很仔细,而且表达的非常清楚明白。当我们和火车、轮船一起运动时,我们就感觉不到自己在运动,只有看火车、轮船以外的物体才能知道火车、轮船是否在运动。其他同学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坐公共汽车也一样。

生:有。

师:如果你坐在车中,看到车窗外的树木、房屋在飞快地向西运动,那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实际上是车在飞快地向东运动。师:如果树木、房屋在向北跑呢? 生:说明车在向南跑。师:很好!那么这种现象和我们理解地球的运动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说我们看地球上的物体能不能判断地球是否在运动? 生:不能。

师:那么地球以外有哪些天体呢? 生:太阳、月亮、星星。

师:非常好!那么,每天太阳、月亮、星星是怎样运动的呢? 生: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生:星星每天晚上都是从东向西跑的。

生:不对,北极星是不会动的,要不然它就不能在夜间指方向了。生:月亮会变,有时圆、有时弯,而且它升起的地方不一样。

师:不管月亮在什么位置出现,它升起后是怎样运动的?想一想,农历十五的月亮在东方升起后,是向什么方向运动?

生:向西运动。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细心,发现的有趣现象也很多。北极星为什么总在同一个位置不动呢?我们一会儿再讨论这个问题。月亮为什么会有时圆有时缺,而且每天出现的时间、位置不一样呢?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的课中要专门研究。现在请同学们接着思考刚才的问题:每天太阳、星星(除了北极星),月亮(不管它在什么地方出现后)总是自东向西运动,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生:它们在绕着地球转。

生:不对,是地球绕着太阳转。生:错了,月亮在绕着地球转。

师:想一想,我们坐火车、轮船的体验,还可能是什么原因? 生:我知道了,是地球在自己转。

师:也就是说,我们每天看到太阳、月亮、星星东升西落,可能是三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太阳、月亮、星星每天绕地球自东向西转一周,二是地球每天自西向东绕太阳、月亮、星星转一周,三是地球自己绕着自己自西向东转一周。那我们分小组讨论,哪一种可能性大?

(生分组讨论)

生:第一种肯定不对,第二种也不对,因为地球绕太阳转一周要一年,而且地球它不绕月亮转,因为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绕着地球转才对。那只有第三种才可能是对的。

师:你们认为呢?

生:(齐答)第三种对。

师:明明看起来是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为什么却说是地球在运动呢?(生没人回答)

师:那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同桌两个人,一个当“太阳”,一个人当“地球”,“太阳”不动,“地球”自西向东,注意:自西向东应该怎样转?

生:倒着转。

师:是沿逆时针方向转,右手是西方,左手是东方。现在,“地球”从你的左手方向看到了“太阳”,这就是太阳从东方升起了。继续转,看到什么现象?

生:“太阳”在自东向西运动。

师:非常好!现在,从右手方向看不到太阳了,这说明太阳从西边落下了。再转一周,看是不是这样。

(生一边转,一边说,两生相互交换位置转,非常兴奋)师:“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了吗? 生:“看”到了。

师:那太阳的东升西落是怎么形成的? 生:是由于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师:确实,地球就像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以每秒约400多米的速度载着我们在宇宙中航行。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很多科学奥秘。现在,老师想问一下: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

生:一天。生:24小时。

生:23小时56分。

师:你根据什么这样认为?

生:根据两次看到太阳升起时相隔的时间就知道了。师:很好!但实际上科学家是根据太阳两次经过空中最高点即正午时相隔的时间差确定的,地球自转一周是大约24小时。现在,我们再来思考一下:由于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从地球上看来地球以外的太阳、月亮、星星都在自东向西转动,但为什么北极星却总是在同一个位置不动呢?

(生思考,但没人回答。)

师:现在,看老师这儿,假如我就是地球,你们就是宇宙中的日月星辰,我看到你们都在自东向西绕我转动,那么,哪个位置在我看来是不动的?

生:(抢着答)头顶和脚下。

师:是的!现在你们明白北极星在哪个位置了吗? 生:北极星就在你头顶上。(生大笑)

师:对,应该是这样。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北极星并不在我们的正头顶方向,这说明地球是竖直着转动的吗?

生:不是。

师:对。(出示地球仪),地球总是侧着身子转动的,我们就假想穿过地球的南北极有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叫地轴。地球就是这样斜着身子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着,而北极星就在地轴北极的正上方,所以从地球上看来,北极星总在同一个位置不动,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同学们接着思考一下: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生:那是因为太阳照的缘故。被太阳照着的一面是白天,照不着的一面就是黑夜。师:那同一个地方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呢? 生:因为地球在自转!师:是这样吗?下面请同学们用准备的手电筒光当做“太阳光”,小地球仪当做“地球”,“地球”上贴一个小纸人,模拟一下看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生分组实验)

师:看到昼夜不停地交替出现了吗? 生:看到了。

师:谁来说一说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生: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了。

师:非常好!现在你们知道地球确实在不停地自转了吗? 生:(齐答)知道了。

师:而且,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才给我们带来了昼夜交替变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生:我知道了地球自转一周是大约24小时。生:我知道了北极星为什么总是在同一个地方不动。生:我知道了看到现象了,要想一想才能知道是为什么? 师:你的意思是„„?

生:就是说看起来是太阳东升西落,实际上是地球在自转。

师:非常好!确实,有时眼见并不一定为实,可能另有原因。所以我们必须反复观察,认真思考,动手实验,才能发现它背后藏着的秘密。在今后的天文学知识单元的学习中,你们会体验的更深刻。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这也是我们自然科学课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今天的课后作业是:把你知道的有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知识和想了解的问题整理一下,下节课我们接着来研究,好吗?

生:好。师:下课。

教学反思:

有关天文学知识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非常地感兴趣,但问题也非常多而杂乱,而且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小学生却很难真正弄清楚。地球的自转知识又是学生认识其他天文现象的基础,所以,让学生主动探究弄明白地球在自转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通过这节课,我试图向学生渗透这样的观念:有时候并不是眼见为实,有些现象后面另有真正的原因。这节课,通过在三个班的试教,我体会最深刻的有以下三点:

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的问题不可以太大太笼统,如上一课我提的问题是:“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结果学生回答的五花八门,答什么的都有,造成引导到中心研究的问题“地球的自转”非常困难。幸亏有个同学说到这个,要不然就尽在这儿浪费时间了。这就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提问题尽可能紧扣主要研究问题发散,不然太发散反而效果很差。这个地方应直接问:“你知道地球会运动吗”然后相机引入“你怎么知道地球在运动”这一中心问题会更好。

2.学生对相对运动的问题理解起来有困难。在一个班试教时,为了让学生弄明白人坐在车、船上时是和车、船同时在运动,具有和车、船相同的速度,我举了好多例子,但大部分学生仍固执地认为:“是车、船在动,人没动。”我只好说:“如果你认为车在动,你没动,那你在原地跳一下,能不能落在原地?”结果又是大部分学生居然认为落不到原地,一定落在后面的位置。这样问又牵扯到了惯性的问题,所以是越讨论越糊涂。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有意识地避开讨论“人和车、船具有相同的运动速度”这个小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只是重点强调人在车、船上坐着,感觉不到车、船的运动,必须看车、船以外的物体才能判断出车船是否在运动,从而引入对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中心问题的讨论,效果较好。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篇5

结果

小学组

一等奖

语猜猜哪句话吸引了老师 文 纠正错位的“纽扣” 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 未曾预约的精彩

课堂上跟着学生一起“放飞” 一份意外的收获 感悟生活

绽放生活

数方便的“尺子”

学 让学生主动成为数学知识的建构者 创造性地教

探索性地学 《交换律》教学案例 由“一题多解”想到的…… 在现实里学数学

英语 当学生反驳我时 思在反思中“成长”

品 让思品课在生活中鲜活起来 发现家庭的美,培养美的情感 科一颗久未出土的黄豆芽 学 让猜想点燃智慧

音拔动音乐的琴弦,让生命快乐地飞扬 乐 品味“音乐餐” 体育 让缺萼的花朵同样绽放 美在美术学习中健全人格 术 美的遗憾

二等奖

语一石击起千层浪

昌安实验学校 东浦镇校 灵芝镇中心小学 稽山小学 柯灵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东浦镇三川小学 柯灵小学 马山镇三星小学 灵芝完小 鹤池苑小学 灵芝镇潞家庄小学

鹤池苑小学 灵芝镇校 稽山小学 斗门镇柯灵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东浦镇中心校 斗门镇袍谷分校 稽山小学 鹤池苑小学 稽山小学 热诚学校

稽山小学

孙敏霞 虞婷娟 王

萍 沈林强 骆海燕 王雅芳 田鲁萍 许慧芳 倪志娣 周美英 张华春 夏建梅 金亚琴 赵

骐 应爱忠 水

萍 董英英 虞婷娟 金国琴 盛红霞 宋晓楠 陈卡佳 许建国 徐文英

俞金爱 文 多一些生命的触动

尝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创设新型语文课堂 一年级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潜力 及时质疑

精彩生成 拨起孩子心灵的诗弦 让师生珍惜鲜活的课程资源 个性张扬

精彩无限 课堂,如何体现教师的价值 课堂因学生的互动而精彩

数让新理念在老教材中体现 学 课堂,师生个性张扬的天空 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求知欲就这样点燃

课堂,师生个性飞扬的天空 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在自探中感悟

在应用中提高 让数学走向生活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案例

英对一堂课中几个教学步骤的教学反思 语 延伸课外

创新实践

激发兴趣 “空白作业本”

思活动性

开放性

社会性

生活性 品

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

遵循学生身心

重视实践体验 “我也是这样的人”

科你闻到苹果的香味了吗? 学 蜗牛:多角度亲密接触

“让学生会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音谈发现式学习的魅力 乐 让旧内容焕发出新活力 快乐的小青娃

体老师,他们为什么在升旗时流泪 育 愉快的一堂课

运用唱游形式进行体育教学 美教学机智的闪光 术 让生活走进美术课堂 美术活动课后的感想

灵芝镇曲屯小学 鹤池苑小学 秀水小学 昌安实验学校 东浦镇中心校 斗门镇辨志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马山镇中心校 灵芝镇潞家庄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马山镇豆姜分校 昌安实验学校 稽山小学 灵芝镇中心校 稽山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稽山小学 秀水小学 灵芝镇嘉会小学 稽山小学

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马山镇来有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东浦镇三川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马山镇安城分校 柯灵小学 东浦镇三川小学 秀水小学 昌安学校 灵芝镇校 稽山小学 东浦镇校 灵芝镇校

蔡凌燕 金建芳 钱燕群 吴淼峰 何小芬 阮

源 周晓英 葛龙玲 金红娣 林华美 章

盈 刘云娟 赵晓军 李招娣 安

华 屠芝娟 杨文娣 朱

瑛 王继人 丁美娟 吴菲娜 王建英 章玲萍 陈爱玉 陈

英 许芳芳 许慧芳 阮华英 金彩婷 张

娟 许慧芳 许珍斐 陶家鑫 钱检成 池

芳 赵红莲 朱芬娟

三等奖

语培养学生的主角意识

文 放开手,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小英雄雨来》教学案例 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 朗读,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桥梁 想说就说 尽情赞美吧!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荷花》教学案例 让课堂的生成充满活力 激发热情

体验感悟 “互动”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随机采访趣化课堂

生命活力得以释放 情境促体验

朗读促感悟

火花来自学生的口误

体验唤起满堂的精彩老歌新唱

数在生活中体验,在开放中拓展 学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案例 鼓励学生发表“创见”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案例 在体验探究中成长 主动参与

探究学习激趣

探索

运用

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经历学习过程

成为学习主人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 《平面图形的特征与计算复习》教学案例 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设计情境教学

需防牵强附会 在新课程理念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让课堂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

英学中激趣,悟中求理 语 英语学习乐趣多

Book4 Unit5 A Let’talk 让孩子带着“兴趣”飞翔

马山镇安城分校 斗门镇里谷社小学 灵芝小学 南洋中锐学校 稽山小学 昌安实验学校 东浦镇热诚学校 东浦镇中心校 东浦镇鲁东小学 柯灵小学 马山镇豆姜分校 马山镇储墅小学 马山镇三星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灵芝镇嘉会小学 灵芝镇央茶湖小学 南洋中锐学校 鹤池苑小学 秀水小学 灵芝镇央茶湖小学 东浦镇三川小学 东浦镇后社完小 马山镇中心小学 灵芝镇校 斗门镇辨志小学 秀水小学 斗门镇敬敷小学

马山镇王家埭小学 马山镇王家埭小学 马山镇王家埭小学 灵芝镇蛟里小学 稽山小学 东浦镇热诚学校 斗门镇柯灵小学 马山镇豆姜分校

金彩婷 顾惠娥 叶永华 孙德玲 王建英 郭飞驹 许芳芳 徐亚芳 田爱利 董燕萍 朱

洪 张

剑 傅仁英 陶云娥 韩红娟 金国泉 王新林

王云云 高玲娣 俞国娟 徐剑锋

于良奕 胡江卫 胡小华 金白莉 朱莉萍 冯海良 吴慧明

杨秀娟 童

章慧铭 罗海明 王广平张丹红 朱菊根 许

思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

品 让学生关爱身边的残疾人 《孝敬父母》教学案例 走进学生的生活

“提倡孝道从小做起”的探究活动 他们需要帮助

科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 新科学是探究过程的简约复现 ——争做一个优秀的儿童探究激发者 家庭支出问题的探究 自主探究

勇于创新

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平台

音自主感受体验,合作创编表现 乐

“巧巧手”教学实践与反思

“趣·活·情”音乐课堂教学的新元素 流行歌曲进入课堂

设置情景

自主学习

强化审美

体体育游戏《钻山洞》 育 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性 插上兴趣的翅膀,做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学得更主动

“快乐体育”----从体育课准备活动游戏化开始

美旧衣改装

术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变废为宝

一堂邮票设计课引发的思考

初中组

一等奖

语文 追寻真实的阅读

让课堂充满智慧和乐趣 灵感,在震撼中涌动 这就是我

昌安实验学校 马山镇豆姜分校 鹤池苑小学 秀水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鉴湖分校

灵芝镇嘉会小学 灵芝镇校 稽山小学 昌安实验学校 柯灵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灵芝镇犭央犭茶 湖小学

马山镇东安小学 马山镇豆姜分校 秀水小学 东浦镇校 马山镇校 马山镇校 灵芝镇校 灵芝镇校 秀水小学 昌安学校 斗门镇校 马山镇校

文澜中学 一中初中部 建功中学 建功中学

王玉娟 徐爱玉 章兰花 金伟娟 王国锋 林美娟 高卢燕 金白莉 谢勇敢 诸永兴 金

强 章建红 徐宝佳 宋

青 周柏莉 王

缀 葛香娣 严尧江 张

敏 陈建民 王国根 朱正元 马圣红 黄国泉 王松劲 陈小刚

赵卓青 陈

安 朱

红 项

磊 “栽花”与“开花” 文理学院附中 文理学院附中 建功中学

钟珺红 余

江 滕建娥 周洁 高首慧 数学 三张纸片引出一堂课

对地板铺设的教学设计 “三十二”与“一十三”引发的问题与思考 文澜中学 “数学实验”,初中数学新课堂上的灵韵之笔 绍兴三中

英语 让学生愉悦在活动交流中

学生是一张白纸吗?

《Unit26 peaple and work

Ls104》案例

一中初中部 一中初中部 元培中学 元培中学 建功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 张文琴 徐凤娟 张开雅 顾碧俊 钱旦阳 陈藕仙 思想政治 由一则案例说起

教师----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 历史与社会 《承担社会责任的选择》教学片段及反思

一次有趣的“对抗” 扮演社会舞台上的不同角色

科学 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

让学生充分的地体验

凸显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 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怎样的有效支持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案例

音乐 音乐课中的另类声音 美术 让学习·生活与艺术同在

二等奖语文 一石激起千层浪

摘记与心灵驿站

如何进行教学中的“二度设计” 浅入深出

体验,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戏曲大舞台

一字之局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数学 “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教学情景片断与评析

合理设计问题平台,探究问题本质 三角形的外角和 多边形的内角和 合作学习,创设课堂亮点 给学生一个空间

英语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吗?

英语新课堂标准下一个老教材新教法的教学案例 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态度 打破学生讲英语的“心理围墙” 你一定行!

思想政治 一次青少年上网问题的教学尝试

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思想政治课走进学生心灵-用心灵呼唤诚信

教师,你常与学生对话吗?

锡麟中学 长城中学 昌安实验学校 树人中学 建功中学 绍兴三中 元培中学 一中初中部 锡麟中学

灵芝中学 一中初中部 元培中学 文澜中学 南洋中锐学校 绍兴三中 建功中学 袍江中学 元培中学 建功中学 灵芝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 建功中学 文澜中学 昌安实验中学 一中初中部 一中初中部 元培中学 文澜中学 文澜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 建功中学 建功中学

许志伟 张剑虹 金华新 钱永茂 张秋生 宋华强 林国星 祝国梁 沈慧涛

杨月萍 康顺虹 叶莉敏 黄湘茵 姜佳忠 陈

萍 李

江 王文海 王一杰 葛延锋 陈桂君 俞菊妃 陈

珏 何

娟 赵

琴 方

璐 俞莉莉 黄

芳 王

芳 祝兆根 任晓红 钱

盟 高

历史与社会新课改下不一样的师生 当现代挑战传统时 太湖美与绍兴的水 《学习改变命运》案例

科学 点燃探究过程中的星星之火

聚集新课程

走进凸透镜成像的世界

《植物的一生》的教学实践和体会

让探究走进科学课堂

与孩子们一起探究光的颜色之谜 观察太空

生气——只因一错再错

劳技 开拓课程实践

提高创新能力 体育 我的一堂篮球课

体验—挑战—创新 跳蝇的妙用

让学生体验成功与欢乐

音乐 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

自主探索

立足创新

美术 我为校园添风采

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 美术欣赏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语文 《皇帝的新装》案例

珍视课堂中的“错误” 让音乐回响语文课上 天光云影共徘徊 一堂作文评改课 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 “马的世界”综合活动案例 语文小课堂这样链接天下大事情 《两小儿辩

》教学案例 我强,我说,我写;我颂,我忧 作业成了标准答案之后 真情相拥,从容为文

数学 “镶边与剪纸”案例片段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树人中学 文澜中学 灵芝中学 绍兴三中 一中初中部 建功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 文澜中学 中锐学校 文理学院附中 文理学院附中 一中初中部 锡麟中学 长城中学 绍兴三中 锡麟中学 一中初中部 文理学院附中 昌安实验中学 一中初中部 袍江中学 文澜中学

三等奖

建功中学 长城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 元培中学 元培中学 马山镇中 建功中学 长城中学 昌安中学 元培中学 文澜中学 一中初中部 一中初中部 元培中学

王彩琴 谢玲芳 余雄关 屠

燕 罗志定 龚

亮 唐亚平姚国明 刘生艳 孙淑萍 王珺华 杨

毅 陈建英 胡庆云 丁明超 冯

浩 刘建云 刘青云 丁刚琴 王

澜 沈安伟 黄柏芳 赵蕴靖

周精炼 张王芳 陈肖蕾 高兴娟 康伟央 钟国娟 陈丽萍 铁春燕 骆

红 郑黎盐 朱秋华 孟国焕 孔荣海 孙

绝对值

动起来——《生活的轴对称》教学案例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教学案例 统计鱼塘中几条鱼的教学案例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情趣 还学生“自主权”

图形的镶嵌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课堂实录

英语 使每个学生学好英语

感受快乐 把学生当人

任务型教学的课外延伸

A Research on KFC Junior Book I Lesson 117 一分钟竞赛

Junior BookⅡ Lesson 78 加强语言意识,巧妙运用教材

思想政治 以小见大,注重道德细节

在提问中发现问题

《消费者权益》教学案例及反思

寻觅绍兴先贤足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旧教材与新理念之我见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活泼的空气流畅在社会课堂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尝试——《来自家乡的报告》案例

正确处理好个体和集体合作的关系 寻找鉴湖流城的水上人家 沟通与理解 让合作学习融入课堂 我是社会小主人

科学 新课程的课堂是生成的

一堂沸腾的课

在概念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 学生的一次实验设计 学生的内心世界零距离接触 探究性教学案例《平面镜成像》 科学探究

科学设计实验

提高探究效率 科学探究引发的探究活动

南洋学校 锡麟中学 长城中学 昌安学校 一中初中部 一中初中部 建功中学 建功中学 文澜中学 建功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绍兴三中 锡麟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灵芝中学 长城中学 一中初中部 文澜中学 绍兴三中 建功中学 绍兴三中 文澜中学 文澜中学 建功中学 马山镇中 绍兴三中 长城中学 一中初中部 元培中学 袍江中学 元培中学 袍江中学 长城中学 树人中学 马山镇中 灵芝中学 锡麟中学 长城中学 文澜中学

潘素珍 陈洁敏 詹永宝 夏

香 潘耀强 朱景华 田明华 冯

梅 水青翚 李艳华 俞

萍 俞红霞 蒋志勤 吴桂芳 甘吉星 阮海燕 舒乐飞 萧华琴 季

力 朱

刚 杨正康 张国鈺 宋

锦 李

瓯 倪

锐 王尧娟 骆望强 杨宝珍 马天乐 钟伟金 屠秀强 胡兴娥 陈利娟 徐燕炜 张南方 俞长亮 严小利 曹海娟 郭巧巧

历史与社会

劳技 问题终于出现了

谈谈“任务驱动式”教学

音乐 我让流行歌曲进课堂

激趣----课堂的活力剂 春的旋律

体育 谁来领操

让学生体验成功与欢乐

耐久跑后的最佳放松方法----慢走 一堂失败的耐久跑测试课

美术 激发兴趣发展想象

卡通画 都市畅想

文澜中学 元培中学 元培中学 马山镇中 袍江中学 树人中学 锡麟中学 一中初中部 文澜中学 昌安学校 文理学院附中绍兴三中 杨艳颜 徐志军 蒋秋凤 李芳娟 张

静 董水军 陈淑英 孟观荣 周兆水 陈莉萍 范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篇6

作者姓名:张宏亮

所在单位:镇远县城关第五小学校

联系电话:

***

《搭石》教学案例 把握文本与生活的衔接,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

——《搭石》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语文课标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突出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到语文学科的生活性与实用性。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潜在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的源泉——生活。我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搭石》的教学中,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从文本中去联系着生活,体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赋予课堂以生活的气息,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搭石》是一篇语言淳朴的优美散文。文章通过对乡下人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秩,声音踏踏,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收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文中的插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它与我们生活有联系吗?(因为都是农村的孩子,画面的内容在农村可以说是习以为常了。)(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那其实就是我们农村人在河中搭石步。

生:这在我们进村的路口就有,那是为了方便过往的行人。生:其实就是一种爱心的体现。

师:你们说的都正确,现在就让你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品读文章的人性美,感受字里行间的爱心美。)生:老师,我觉得这里的老人走搭石时,心特别细,热别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生:他们走搭石时,步子非常稳重,没有你追我赶的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我还知道这里的人们在过搭石时,非常有礼貌,他们的关系真是太和谐了。生:我还知道这里的人们非常有孝心,看到有老人过搭石,就主动背负老人过去,也许是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他们真是心地善良。

生:我从这篇课文看到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需要这种道德美、和谐美、善良美。师:其实,你们说的都只是文章里面有的,现在我们就从课文中释放出来,走进我们的实际生活,来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谈谈自己的心里话(学生思考片刻,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生:我记得有一次涨洪水后,河面上的木桥被洪水冲走了,方城的爸爸就从自家的山中砍来几根杉树,又把桥给修补上了,河两边的行人来往又正常了。

生:我还看到在有些岔路口,就有一些指路碑,它可以告知来到这里的陌生人能够辨别方向。这其实也就是一种善意的指示。

生:还有的人在主动地修桥补路,也就是在献爱心。

生:老师,还记得那次涨洪水吧。洪水漫进我们校园,是你们在齐腰身的水里把我们一个一个送到自己家长的手中,而你们却顾不上其他的一切。老师,你们真伟大。生:老师,我还知道有的伙伴把别人灌溉田地的过水“桥”当做自己游玩的工具,在上面来回走动,最终把他给弄断了,这真是不道德的行为。„„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只有我们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用心去感受美的存在,自己也就觉得做好事就是那么简单。在今后的生活中,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我们做了,你就感觉问心无愧。在生活中,学习中,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只有这样,我们的言行才会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的形象才会在别人心目中留有印象。孔老夫子有这样一句话: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三、案例反思

我为学生的这种是来自生活的思维而感到庆幸:语文学科的魅力就在于斯,他能折射生活,又能让学生走进实际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课堂上,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点拨,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对生活实践的思索。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使我们感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灿烂。

(一)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启示我们:一个自呱呱坠地而长大有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认知、情感、语言、词汇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最具有魅力与渗透力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

本案例中,学生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联系到实际生活,把生活运用与课堂,促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们的感言,就来源于对生活体验,对生活的关注,这便是生活给予学生的。有人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案例中,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的见解,学生彼此之间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的结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二)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语文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语文中去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就有灵感的迸发。

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从课堂走进生活,从生活来学习语文”的灵感。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三)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案例中我把握契机。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篇7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 在引导学生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强化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学中, 教师以文本教材为载体, 以小组合作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文本学习,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进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促使学生在学习相关语文知识的基础上, 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相应提升。

二、案例描述

(一) 设定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本课中涉及的生字, 并能够默写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主要识字量为12 个。

2.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确文中的天鹅、大虾和梭鱼都是为了拉动大车而努力, 但是由于缺乏合作意识, 彼此之间按照各自的想法拉车, 所以最终大车“未动分毫”, 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

(二) 明确教学难点

在学生了解天鹅、大虾和梭鱼都用力拉车但是由于缺乏合作意识大车最终“未动分毫”的基础上, 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理解团结的重要性。

(三) 教学具体流程

1.课前导入。

教师先在黑板上贴天鹅、大虾、梭鱼的图片, 结合图片进行教学。

师:同学们, 今天老师要向你们展示三种动物, 看图说一说, 你们认为这三种动物都有什么本领?

生:天鹅可以飞。

生:天鹅、梭鱼和大虾都会游泳。

生:大虾会倒着游泳。

生:天鹅也会在地上跑。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图片下板书。)

师:现在在天鹅、大虾和梭鱼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 (齐声) 想!

师:下面让我们将书打到第九课《天鹅、大虾和梭鱼》, 这是著名作家克雷洛夫写的一篇经典寓言故事, 今天我们就对这篇寓言进行学习。

2.课堂教学。

(1) 认识生字, 设置小组挑战。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 我们首先要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生字学习。

(学生学习生字。)

师:结合拼音, 你们是不是已经对本节课的生字进行了初步认识?

生: (齐声) 是!

师:现在, 老师将本节课的生字按照难度划分了几个等级:一星:读出生字的读音;二星:在教师的提醒下可以组词;三星:能够书写汉字;四星:认识生字中的多音字。星级越高, 难度越大, 哪个小组来进行星级挑战?

(学生踊跃挑战, 小组合作情况较好的学生基本完成四星挑战。)

师:我们要对完成四星挑战的小组提出表扬 (鼓掌) , 没有完成的小组也不要灰心, 相信你们已经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进行小组合作, 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老师希望你们也能通过合作, 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 分析课文, 强化小组合作学习。

师:完成生字学习后, 我们来阅读课文, 下面找四位同学分别读不同的小节, 其他学生思考文章讲了什么故事?读第二小节, 你觉得怎样才算拼命?最后板车为什么“未动分毫”? (教师板书问题的关键词。)

(完成朗读后, 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生:课文讲了天鹅、大虾和梭鱼三个动物一起拉车的故事。

生:我觉得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才算拼命。

生:拼命应该就是“使出吃奶的劲儿”拉车。

生:三个动物都向不同的方向拉车, 所以车才不动的。

生:它们没有向一个方向拉车, 肯定拉不动车。

……

师:现在你们已经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基本意思, 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刚才合作效果较差的小组这次一定要把握机会。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板书三种合作学习方式:分角色朗读、按故事绘画、分角色扮演, 供小组选择。)

师:小组讨论, 自由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学习, 讨论板车“未动分毫”的原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进行热烈讨论, 探究板车“未动分毫”的原因。)

(3) 小组学习汇报。

师:首先请选择第一种方式的小组进行小组学习演示, 说说你们的阅读感受。

生 (小组代表) :在阅读中我们小组发现“拼命”“使劲”“钻”“一心想”这些词说明天鹅、大虾和梭鱼都努力拉车了, 但由于他们“不是一条心”, 所以“白费力气”, 最终导致板车“未动分毫”。

师:选择第一种方式的小组已经说明了他们的看法, 选择第二种方式的小组怎样理解的呢?

生 (小组代表) :通过绘画, 我们发现天鹅想让车向上走、大虾的动作会让车向后, 而梭鱼向水里游则会导致车向水里, 也就是向下的方向走, 它们三个选择的方向不同, 所以车“未动分毫”。

师:下面请选择第三种方式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看法。

生 (小组代表) :通过表演, 我们发现按照它们的方式, 用了很大的力气也不能拉动车, 力气无法集中, 甚至向后退的力量还会阻止车向前走, 所以车“未动分毫”。

师:你们的小组讨论结果都很有道理, 那么怎样才能拉动车呢?你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经过尝试, 发现只有三个人向着同一个方向拉车才能拉动。)

师:通过演示, 可以发现, 只有你们的方向一致、团结合作, 才能拉动大车, 才能共同克服困难。“人心齐、泰山移”, 同学们, 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一定要养成团结合作的习惯, 在互相帮助中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快快乐乐生活。

三、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在小学教育阶段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等。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能够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解决学习问题, 提升学习兴趣, 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基础上, 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在《天鹅、大虾和梭鱼》这一教学案例中,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设置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 然后在识字教学、分析课文和学习汇报的过程中以小组学习的方式逐步让学生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使其在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基础上, 接受团结合作教育, 最终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 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初探 篇8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剖析的目的是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小结,他的最终目的是使小学语文教学实现最优化。所谓最优化,就是教学投入少,而又能达到高效率,使全班学生的语文进修都能达到优良水平。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我认为要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必需做到以下几点:

1、安身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正如《新纲要》所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安身于学生的成长,为他们的终身进修、糊口和工作奠基基本”。成长什么?学生的成长应是德、智、体、美周全的成长。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周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惟道德教育和科学思惟体例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缔造力,培育爱美的情趣,成长健康的个性,养成精采的意志品质。”这段话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对小学语文素质的周全归纳综合。语文素质虽然首要指语文能力,但语文能力还与思惟、思维、激情、文化常识、进修习惯等品质慎密亲密相关。所以说,语文素质也就是做人的素质。所以经由过程语文教学促进儿童周全协调的成长不仅是需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2、浮现学语文和学做人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教语文、学语文,也要教做人、学做人。其实学语文和学做人二者是统一的。经由过程语文课学生既学语文、又学做人,是由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抉择的,是由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使命抉择的,也是由语文教学内容所抉择的。小学语文所载负的内容是极其丰硕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使命,就是要周全成长学生的语文素质,小学语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课文中人物喜怒哀乐的激情表达,揭示了作品的思惟内在,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其思惟激情很自然地会发生转变,会慢慢懂得做人应该坚持什么、进修什么、否决什么。往往一篇文章所反映的辉煌形象或悦耳情节或美妙景色,会在学生的人格形成中起巨年夜浸染,会在其生平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是促使其成长的巨年夜动力。只要学生对作品说话有透辟的感悟,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惟激情的陶冶;学生也只有感应感染到说话的思惟激情,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说话。二者是密不成分的。

小学语文教学历来正视文道统一,但对学语文和学做人的统一还不是那么明晰,经由过程学语文也学做人,比语文教学的思惟性要求更高。语文教学的思惟性多限于思惟熟悉的提高,而“做人”的内在首要默示在步履上。要肄业生在进修语文过程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不仅要提高思惟熟悉、丰硕激情,而且要形成精采的行为习惯。就是不仅在于“知”,而且要利于“行”。不外这不能立竿见影,而要日久天长地陶冶、堆集。学语文和学做人二者是必然统一的,但不是自然能够实现的,更不是把语文课变为思品课就能完成的。必需明晰小学语文教学的根基使命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是以在贯彻该事理时,必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根基使命统一各项使命。

上一篇:文明一座城下一篇:成绩单写自我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