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2024-09-0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精选10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1

认识物体和图形

本节课的内容是“认识物体和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是本册后继学习“分类”的奠基内容。由于此内容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直观形象,学生生活中常见),所以在设计理念上尽力去按新课标的理念去进行教学设计。在学习形式上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发现和创造,学会归纳总结,尽力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学习内容上尽量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在评价方式上,尽量改变只有教师去评价学生的现象,给学生一个民主的地位。评价方式的改变,转变了学生头脑中“师严”的看法,老师也可以是我们中的一员。

案例正文

教学内容:教科书P32-P33

教学目的: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5、教具学具准备:课件;、6、6盒各种形状的实物;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瞧!谁来了? 生:机器人!

师:对!机器人小叮铛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他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礼物吗?

师:快打开盒子,看看吧!

生:哇,这么多礼物!

师:喜欢吗?

生:喜欢!师:但是,小叮铛要考考我们,他说:“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在一起吗?”

师强调: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请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一些。动手吧!

[评: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学生熟悉的机器人—小叮铛)引入新知,依据了学生的起点,切入点把握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物体

(1)、小组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进去)

(2)、汇报

师:这个组小朋友已经分好了,而且从得非常端正。

问:哪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

我们组把肥皂、药盒、牛奶盒、小积木放在一起的;把魔方、骰子、化妆品盒子放在一起;我们把茶叶盒、易拉罐、小木棒放在一起;我们还把乒乓、皮球、玻璃珠放在一起。

师:这组小朋友分得真好,他们把相同的合在一起!其他小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生:一样。

师:我们来看看小叮铛是怎样分的,(课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样吗?

[评:这是大胆地让学生尝试着按自己认为的标准分一分,而且在学生分好的基础上,提出质疑,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对这几种形状的物体的外观有了初步的认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到了数学。]

2、揭示概念(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为了能区别它们,谁来给它们取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呢?

师出示问:起个什么名字?

生:长方体。

师:为什么这么取名?(边问边板书)

学生说明。

师依次出示让学生为其取名,教师板书。

师拿起一球,问:这是什么?

生:球!

师:(1)、请从桌上拿一个球(放进盒里);

(2)、请你高高举起一个正方体;

(3)、请你拿起一个圆柱;

(4)、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

3、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大家都拿对了,注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手中的长方体,再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的样子给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汇报

师:谁来大声地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生: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师:你是怎样摸的?摸给大家看一看。

引导:请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平平的面?谁来数给大家看一看?

指名学生数

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

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方体的样子,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圆柱和球,把你感觉到的给小组朋友说一说。(生边摸边说)

生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正方体的样子?

生:正方体正正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正方体也有6个平平的面——我是数出来的。

我还发现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这个孩子观察得真仔细)。

师:长方体6个面都是一样大的吗?(教师拿起一个长方体)

生:不一样

师小结:对!只有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师创设一个小情境:圆柱气嘟嘟地说,大家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样子了,谁知道我的样子呢?(师悄悄问:小朋友,圆柱生气了,谁来说一说它的样子)(出示课件)

生:圆柱的身子直直的,圆溜溜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有平平的圆形的面。

师:球呢?

生:圆乎乎的,圆溜溜的。

师引导:球没有平平的面(这个小朋友真聪明,竖起大拇指,学生掌声响起来)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想让你们轻松地玩一玩,想玩吗?请听好,请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他们分别推一下,请停下!请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

师小结:哦,原来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还有什么会滚动呢?

生:球!

师:对!我们来看球是怎样滚动的呢?——它和圆柱滚动的一样吗?(出示课件)

生:不一样

师:不错!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滚动。它和圆柱滚动的不一样,其中的秘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长大了就知道了。

[评:在教学方式,教者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通过动手分,动嘴说,教师质疑等形式,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使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4、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它们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请看我把牛奶盒的花外衣去掉是什么?(长方体)魔方的花外衣去掉又是什么?(正方体)茶叶盒的花外衣去掉呢?(圆柱)皮球的花外衣去掉呢?(球)

其实,它们脱掉花外衣的样子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出示课件)老师边讲边出示课件,并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评: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由生活中的具体物品,通过课件形象、生动地抽象为数学中的几何图形。过程自然,水到渠成。]

三、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四种形状的物体

师: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谁来说一说

(1)、形状是长方体的有哪些物体?

生:文具盒,砖„„

师:哦!太多了,你们真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2)正方体又有哪些?

生:魔方,骰子„„

(3)、圆柱的有哪些?

生:灯管。茶叶盒„„

(4)、乒乓球、玻璃球„„

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呀!把你知道的回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四、活动

(1)、游戏

①抽生上来摸大袋子里的物体,把摸出来的感觉说给大家听,下边的小朋友猜是什么,猜对了有奖励。

②由老师当学生,下面的学生出题目让老师来摸。

(2)数一数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告诉你们关于小叮铛的一个秘密——其实小叮铛是我们人制造的,它身上有我们今天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请同学们找一找,数一数它们都有几个?(出示课件)

(3)、搭一搭(小叮铛背景音乐)小朋友,小叮铛就要走了,你们想送礼物给他吗?请小朋友将自己小组的物体搭一搭,搭什么?怎样搭?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们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搭好后学生汇报,评出最好的给予奖励)

[评:多种形式,富于变化的练习设计,教者运用了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法和竞赛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比”中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用生活中的问题验证程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学生整理学具盒

师:请把桌上的东西放进盒子里,把它们整理好。

六、总结

师:小朋友们学会了认识哪几种物体和它们的图形?

抽生回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师:对!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了它们的样子,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它们的样子(生闭上眼睛和老师一道边说边比划四种物体的样子)。好了,小朋友们,老师觉得你们今天表现得非常好,老师对每个小朋友都很满意,你们今天对老师的表现满意吗?

[评: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注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比较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余兴来了。]

案例反思

1、教者的教学是比较清晰的。激趣引入——比较分类——汇报验证——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某几种物体的认识能由具体物品缓缓前进,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

2、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注重学生的体验、探索。

3、整节课创设了较多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了“做”中学,“乐”中学,“玩”中学的乐趣,比较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

4、在放手发动学生进行大胆尝试,发散学生思维,评价方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2

一、案例教学帮助克服思维障碍

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设计合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要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合适的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这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思想上的变化,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并熟知学生的思维盲点,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把握住运用案例教学的最佳时机,使案例教学发挥最佳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思考遇到障碍的时候,教师要灵活应变,找到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办法.比如在求梯形的面积时,有一题:梯形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求梯形面积.有一学生认为只要3+5=8就可以得出答案了.这种算法显然是错误的,老师询问学生这样做的理由,学生认为按照梯形面积公式3加上5再乘2除2,乘2除2可以抵消.这种做法在大人眼里无疑是非常荒谬的,但在缺乏完备思维能力的小孩子眼里,这可能是非常合理的.这时候老师不能一味地强调必须严格按照计算规则来算,老师可以诱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梯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呢,然后举一个不这么特殊的案例,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这只是个别情况,这种计算方法是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梯形的.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教师要反思如何才能消除学生的思维盲区,诱导学生消除思维障碍.

二、多媒体呈现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深化他们的感知能力,教师要深入教材,注意教材内容的内在规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设计出有趣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比如在教授认识人民币的课程时,为了更好地联系生活实际,肯定要让学生接触到有关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包括人民币的面值有哪些、人民币的发展历程、人民币的用途,甚至包括我们日常用品的价格.如果老师用真实的人民币授课,不仅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学生和家长的感情,而且人民币上有很多细菌,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因此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先播放人们用人民币在商场购物、买票、在银行存钱取钱等介绍人民币与我们生活相关内容的视频,让学生对人民币的用途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接着引入主题,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人民币,甚至还可以了解人民币从产生到现在,它的实际价值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多媒体教学可以发挥它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优点,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三、案例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探索知识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内容越贴合生活实际,学生越容易接受知识.因此教师应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学过程中,多举一些贴合生活实际的、学生熟悉的例子,将抽象的知识与生活中具体的事物相对应,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比如在进行“吨”的教学中,学生对这个单位比较陌生,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身边的工具,让学生去感受吨,比如学校小花园里几吨重的大石头,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尝试抬一下大石头,学生肯定会发出“好重”的感慨,这比老师单纯地描述一吨有多重更加有说服力.只要老师善于利用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案例,一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与数学有关的东西,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四、实践操作案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老师在授课时一定要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大多好动,相比刻板的知识,他们更喜欢动手操作.让孩子在做中学,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学具,让学生调动眼、手、脑等全身感官,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比如在教授九和其他数字相加的时候,可以运用“凑十法”,让学生通过摆木棒的形式进行学习,这对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总结

数学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一门世界性学科,学好数学至关重要,从小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对孩子的发展很有帮助,案例教学在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方面有无法比拟的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案例 篇3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

技能目标: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生活里处处有数学的道理,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学情分析

《确定位置》是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自觉性上已有所增强,观察事物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就学习兴趣而言,仍以间接兴趣为主,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还不太强,需要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需要加强学法指导,以便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掌握知识的同时,各方面能力得到和谐发展,创新意识也日渐增强。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路线。在生活中,学生会经常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因而积累了相应的感性经验。这些感性知识的掌握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但还有待于上升为理性的科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提升头脑中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碎的经验。通过交流、讨论、感悟等自主学习活动,学生能够感受确定位置方法的相对性,产生统一确定位置方法的需要,并且能用数对表示出物体的位置。

难点:运用相关经验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近感。

四、教学过程与思路

本课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事物周围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教学过程如下简图所示:

开始

唤起生活经验:听位置,做动作

激发兴趣:播放《怪物史莱克》电影宣传片,导入新课

初步体会从两个角度确定位置:活动一,看地图、打位置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活动二,你说我猜、找一找

对号入座看电影:活动三,玩一玩

播放动画:活动四,知识窗

全课总结

结束

设计思路是:利用课件形式制作了闯关游戏,把计算机的视听功能与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练习方式,练习的内容设计富于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在极具挑战性的三个关卡中,学生每完成一个练习,立即得到相应的评价反馈,鼓励学生继续闯关得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计算机提示其进入“帮助”栏。这种交互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欲望。当学生闯过三关后,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知识在运用中得到了巩固、理解和加深。

五、教学反思

本课中的数对知识较为复杂和抽象,如何让学生主动地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获取这部分知识是本课努力尝试想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 在人的一切活动中,情感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一方面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影人物怪物史莱克引进课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送电影票的情节贯穿始终,在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有序的思维状态。另一方面,本课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了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开课引入新知识时,利用“如何送电影票”这一活动,让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生活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是课程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题材,提供给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契机,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并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 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在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过程。教学中,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到解决问题,无不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如: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帮老师出主意:一张票该送给谁,初步让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需要两个要素。第二个环节提出:“如何表示出小青的位置?”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又提出:“有什么好办法呢?”引起学生思考,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此教学环节中结合多媒体形象动态的演示,以及教师适时、适当的启发引导,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教学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掌握用数对形式表示位置的方法。学生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确定位置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而且养成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借助多媒体技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通过把座位图上一部分学生的位置由图变成点,再将另一部分学生的位置由点变成图的过程,最后引入以纯坐标出现的学校附近的地图,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由实物图抽象出坐标图的概念。这样既尊重了教材提供的要素,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呈现方式。通过生动、形象、动态地演示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其注重力,使学生达到理解新知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篇4

近来,在学习了几位数学教师上的数学国标本第六册P64P65册《认识分数》后,越来越感觉到数学教学中少不了追问,愿分享。

片段一:

出示:猴妈妈和四只小猴。

师:猴妈妈给四只小猴分一个西瓜,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为什么?

生:因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

师:猴妈妈还给四只小猴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桃子,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打开袋子,有8只桃子。

师:每只小猴可分得?

生:2个。

生:八分之二。

就是没有听到教师预期的答案,一时之间,教师被学生弄得不知所措。可是这能怪学生吗?早在第五册中,教材就是这样教的: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八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八分之二。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教师本来设计的目的十分明确,除了能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外,也能够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可是在最关键的地方教师没有进一步的追问,以至于前功尽弃。如果教师在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可分得这些桃子的四分之一时,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你连桃子的个数都不明白,就明白每只小猴可分得四分之一呢?学生必须会说:因为是平均分给四只小猴,这跟桃子的个数没有关系,所以是四分之一。如果学生能说到这一步的话,我相信即使之后有个别学生说八分之二,2个桃子等,也能在多数同学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得到统一意见。

片段二:

师: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3枝。

师: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4枝。

师: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得多少?

生:每人12。

师:为什么不回答几枝铅笔呢?

生:因为不明白盒里一共有几枝铅笔。

师:那么6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还能够用什么数表示?

生:12。

师:8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呢?

生:也是12。

师:3枝能够用12表示,4枝也能够用12表示,为什么?

生:因为3枝是6枝的12,而4枝是8枝的12。

师;对,要弄清楚12是谁的12,整体不一样,12所对应的量,也就不一样。

假如把100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能够用12表示吗?

在那里,我们能够看到,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完全把知识内化。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师不经意的追问下,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也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追问有两种目的。第一种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追问的第二种目的是查明真伪。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更有很多学生是不懂的,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利用追问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学生完全问明白,让那些不懂的学生听明白。甚至有人说过:知识本身并不重要,经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篇5

太平孙家小学:侯亚妮

通过我们集体研读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知道了“不同的人在学数学,但得到发展的发展是不相同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老师教学生,为啥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为了让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学困生想学数学,会学数学,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作业分层”做了大胆尝试。做为数学老师的都有这样的经验,对全班学生布置相同的书面作业,如果容易点的,基础好的学生一会儿就完成了,而对于基础差点的一节课都难完成。如果作业难度大点吧,基础好,有能力的学生是感兴趣了,肯花心思了,就会比谁能得到正确解答了,但这种题目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讲,特别是班中的学困生来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是错,自信心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成绩肯定一蹶不振,这样肯定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由于受思维速度、智力因素等诸方面的影响,学习数学,解答数学习题的能力是不同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的基本理念中首先就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不能一棍子打死——按同一要求、标准来布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

一般来讲,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其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综合性强的作业,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进一步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升其数学品质,增强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除了掌握书本知识外,也要适当穿插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应布置基础性的知识,让其经常体会作业成功的喜悦,建立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如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是这样进行分层作业设计的:

一、必做题

⒈基础题:写出每道题的积及相应的口诀。4×7=()7×6=()

口诀:()口诀:()

5×7=()7×3=()

口诀:()口诀:()⒉巩固题:填上合适的数。

()×7=42 7×()=3

5()×4=28 7×()=49

二、选做题

1:想一想,能填几?

7×5+7=7×()7×7-7=7×()

设计反思: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学生要求完成必做题即可,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选择必做题和选做题。作业分层布置,既能调动学有余力那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兼顾到中下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又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分层作业:

一、必做题 ⒈看谁算得都对。

4×8+23 54÷9×8 3×6÷2

⒉春游时,同学们排队射气球,3人一排,站3排,共击破18个气球,平均每人射中几个气球?

⒊宣传牌上左边有4棵树,右边也有4棵树,每棵树上有3个△,宣传牌上一共有多少个△?

二、选做题

智慧宫里的魔术师把一根长16米的彩带,对折以后,再对折,轻轻一吹,彩带都断开了,每折长几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篇6

[案例描述]

《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

①(5+)×(2+)

②5.8×2.5

③×

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

[案例分析](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

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7

●《可能性》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足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虽然教师会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但在课堂上学生是按照教师统一布置的任务和教学流程进行学习,而每位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方式并不相同,导致学习的进度也不同,可教师在班级授课制度下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可能性》一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去设计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学习工具等,但在现实课堂中教师安排学习资源还有所欠缺,难以兼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虽然有的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但他们考虑的是大多数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师生交流的时间有限,并不能兼顾所有学生的差异性。

2.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习兴趣

在《可能性》一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直接传授知识,只对重点知识用信息技术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该课的学习内容是小学生初步接触“概率与统计”的专题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更倾向于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探究知识。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即使在授课过程中使用了信息技术,也难以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难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设计的习题作业也难以实现个性化的分层练习。

3.难以实现思维的发展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性、逻辑性较强,并且还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期,这要求数学课不仅能使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目前,在《可能性》一课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直接给出可能性的知识,而很少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究发展的过程。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些教师即使知晓可以用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但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往往趋于形式,没有找到适合小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难以内化所学到的知识,并将其联系到生活实际中。

●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1. 情境激活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实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入可能性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有趣的学习情境中,使他们在情境中学习与思考。例如,在引入不确定现象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电子书包上创设儿童节出游的情境,这样很容易将小学生带到情境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即时评价反馈,关注个性化发展

目前在信息技术支撑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率并不高,有的甚至不知道怎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智慧课堂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以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多样化的知识,那么在课堂中就要有多元的交互方式,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具体体现为教师与学生要能实现及时沟通、即时的评价反馈,这样才能保障学生更好地进行各个环节的学习,保障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电子书包环境下设置探究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与教师交互的环境因素,尽可能地保障学生能及时地将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教师,以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3. 学习活动具备任务化、探究性

智慧教育引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多以探究为主,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活动要具备一定的任务,任务化的学习能保障学生学习的持续进行,问题的探究性要从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状态和思维深度出发,适当地采用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方式能推进学习进程。在《可能性》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使其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能让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方法有初步的认识。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摸棋子游戏,让学生学习任务、探究问题,学习支架资源,并配以微视频来指导学习重点知识,使学习具有关联性。学生在一个个的学习步骤中不断成长,并最终达成智慧教育的培养目标。

案例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概率”是“概率与统计”中的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将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内容。由于概率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只在生活中简单地接触过类似的事件,所以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中的不确定现象。该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学生通过初步体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不确定现象,知道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生思维具备初步逻辑的或言语的特点,这种思维具有明显的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性,所以他们一般表现为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在游戏中学习,但是意志比较薄弱,有效的注意力时间很短,在学习过程中协作学习的意识较弱,学习动机多倾向于兴趣型,抗诱惑的能力较差,由此需要更多外控性的激发、辅助和教导。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有对“可能性”事件的接触,对于“一定”“可能”“不可能”这类词语有一定的理解,具备初步与同伴交流互动的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目标制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猜测和简单试验,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思维的严谨性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能从日常生活的简单事件中提出并解决有关不确定现象的问题,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求实态度和合作意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体验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4.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正确的描述。

难点: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去正确判断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5.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电子书包上观看《守株待兔》的动画,并让学生回答问题:“通过这个动画你知道了些什么呢?”通过《守株待兔》的故事,学生明白了“兔子撞树上”这件事是有一定可能性的。教师创设新年晚会的情境,并在电子书包上开展抽签活动,抽签的字条分别为唱歌、跳舞、做游戏。具体活动方法为: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签决定新年晚会表演什么节目,然后组内选择一名学生抽签,该生可以在抽签前先表达出自己的意愿,由组内其他成员来猜测该生抽到的是什么。经过一番探究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三张纸条中选择一个,有可能是唱歌,有可能是跳舞,也有可能是做游戏。这意味着学生并不是喜欢表演什么节目就能表演什么,由此说明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新年晚会的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事件的发生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并且通过该活动让学生尝试表达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教师根据对时间的把握,可以选择一个小组的学生来进行抽签活动。

(2)游戏激趣,探究新知

活动准备:在电子书包环境的资源平台中,此游戏环节呈现盒子A和盒子B,盒子A中有8颗红色棋子,盒子B中有2颗红色棋子、2颗绿色棋子、2颗蓝色棋子和2颗黄色棋子(如右图)。

教师活动:①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盒子A中任意摸一颗猜测颜色,反复几次后观察摸出来的结果,引导学生对“一定”这种事件在可能性判断中的理解,并且可以利用“一定”来描述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②教师要求学生在盒子A中摸出一颗黄色棋子。经过实践操作,学生得出“从A盒子里摸出黄色棋子是不可能的”的结论。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得出“不可能”的意义,并描述“不可能”的事件。③将两个盒子放置在一起,教师提出问题:“从A盒子中不可能摸出黄色棋子,那么从B盒子中一定能摸出黄色棋子吗”?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猜想与验证的过程,猜想目标为“在B盒子中可能摸出黄色棋子”。

结论:通过摸棋子这个游戏以及小组讨论猜想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可能”来描述游戏中事件发生的情况,逐渐理解“可能”一词在游戏活动的可能性判断中的意义,进一步体会生活中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设计的摸棋子游戏实践,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可以亲自动手实践发展规律、总结规律,判断生活中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其实,学生在生活中也会遇到简单、随机的现象,如抛硬币、掷骰子、商场抽奖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进而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因此,摸棋子的游戏设计贴近生活实际,它不仅将教师和学生融合在一起,还使学生们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学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3)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教师活动:①教师展示练习内容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练习中对可能性的判断。③汇报小组学习结果,展示交流心得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生活,讨论分享自己对可能性事件的看法;通过教师的生活实例,更加深了对判断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本环节主要是一个学生对知识消化吸收的过程。在上一环节中,通过摸棋子的游戏学习知识,一些学生可能没有及时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那么这个环节可以是拉齐全班学生学习进度的一个环节。教学活动的设计,既要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要求照顾到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在这个环节中,已经掌握知识的学生可以巩固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学习内容,从而达到所有学生对新知识运用自如的目的。

(4)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①梳理知识。今天我们学习了可能性的问题,知道了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和描述,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把一定会发生的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称为确定现象,把可能发生的一些事件称为不确定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事件属于不确定现象,需要大家细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有一些遇到的可能性的问题可以通过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答。②拓展延伸。大家在喝饮料的时候,会注意到包装外面写有“开盖有奖”的字样,并设置了一等奖(5个),奖品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二等奖(50个),奖品是一台平板电脑,三等奖(500个),奖品是一本笔记本,优秀奖(50000个),奖品是再来一瓶。在这样的中奖活动方案中,会更容易中几等奖?为什么?③布置作业。首先,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一。其次,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发生的哪些事情与可能性有关?举例说明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最后,思考拓展延伸的题目,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教师能为学生梳理出一个今天所学内容的体系。简单的总结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实际上,拓展延伸是发散学生思维的过程,将其融合到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这里设计了难度逐渐增加的作业,它有助于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

智慧反思

本节小学数学课的设计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导,它颠覆了传统课堂直接学习知识的方式,并通过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去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不可忽视的还有电子书包环境为本节课所提供的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设计案例,反思如下:

首先,数学学科是要求思维能力强、数据严谨、应用广泛的学科,要想真正实现智慧教育,教师要做的就是在价值定位上改变原有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环境支撑小学数学课堂要瞄向智慧教育发展的目标,重新审视设计教学活动,不管通过何种教学方式,都要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上。

其次,教师采用探究的方式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工作量减少,他们要考虑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支架等,同时,教师的辅助指导也很关键。在智慧课堂中,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要能还原知识本身,让学生看到知识原来的样子,这样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学习共同体讨论的过程也是向其他同学学习的过程,学生更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进步和成长。

最后,教师的辅助引导作用是探究活动的关键。学生在开展探究活动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锻炼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朝着知识学习路径的方向前进,知识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整个思维过程及科学的探究方法,这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以后的生活中都是非常必要的。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8

一、建立典型教学案例,树立教育典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需要满足五个基本条件,才能够让小学数学顺利开展,完成授课目标。第一,小学数学案例的选取内容必须要包含所学的基础知识要点;第二,案例的选取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能够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第三,案例的选择必须要具有典型性,日后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依靠这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举一反三;第四,数学教学设计的案例必须要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第五,案例要有代表性和层次性。

比如在学习平均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设计“谁的投篮准确度比较高?”这一个案例习题。“蓝队两名队员,他们分别是花花和飞飞,在体育课的投篮比赛中,花花投了10次,进球9次,飞飞投篮10次,进球一次;另一对为红队队员,他们分别是小王和小李,在体育课的篮球比赛中,小王投篮10次,进球5次,小李投篮10次,进球7次。请问,红蓝两队的投篮比赛中,哪一个队伍的准确度更高?”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展开自由讨论,最后抽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学生来进行回答。一个学生代表认为红队的准确度高,因为他们投篮的总数比蓝队的要高;而另一个学生代表则有不同的发表意见,他认为蓝队的准确度更高,因为蓝队中的花花在投篮十次的条件下,投中了九个球,他的准确度很高。教师在两方代表的意见发表完之后,可以进行总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但是我们在讨论红蓝两队投篮的准确度的时候,是不是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窃窃私语,回答出:“每个队伍都有两个人,我们在比较准确度的时候,应该每一个人都考虑在内。”教师点头,并引导学生:“那么,如何同时将两个人的投篮成绩都结合在一起,进行队伍之间的比较呢?”学生们陷入了思考中。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平均数这一概念和具体的运用方法,学生们瞬间恍然大悟,原来平均数运算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难题。

二、正确引导优势发挥,教育由浅入深

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提出案例、分析案例、解决案例,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来。

比如说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粉笔盒和一根丝带,给学生们展示长方形的周长的概念。首先,教师用粉笔盒向学生们提问:“同学们,请问这个粉笔盒上,有没有长方形?”学生们回答,有。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上台,指出粉笔盒上存在的长方形。之后继续提问:“那么,我用我手上的这一根丝带,围绕着这个粉笔盒其中的一面长方形转一周,那么这个丝带的长度代表着什么?”学生们陷入思考,教师就可以公布正确答案:“这根丝带围绕这个长方形的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然后,再让学生们看书中对于长方形周长的定义。学生们经过教师刚才的示范,已经对长方形的周长有了深刻的印象,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之后,教师再由浅入深地讲解相关的题型,有利于学生在脑海里建立一整套有规律的解题思路。

三、合理创设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地创设情境,对于学生理解题目、解决题目,有着意想不到的帮助。

比如,在学习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接近于学生生活的题型,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解题的情境中。“小花有一个书柜,书柜一共有五层,每一层的书架上都有十本书,请问小花的书柜里面一共有多少书?”在学习乘法之前,学生们只接触了加减法,教师出了这个题目之后,大部分同学都会按照以前学习的加法来运算,耗费时间。教师可以等学生解出正确题目之后,说:“同学们,我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让大家能够马上算出小花书柜里书的数量,请大家翻到书的xx页,我们今天来一起走进乘法的世界。”由一个简单的小题目,让学生们迅速地投入思考中,然后引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案例教学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实际,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健康、合理、有趣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数学人才。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本站推荐) 篇9

对于教案、教学设计我们都不会有陌生感,他和我们的教学生活密不可分,我们上课前都要写教案、做教学设计,充分的、精心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而教学案例我们听得则不是很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案例才被越来越多的提及。这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案例对于反思教学,指导教学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作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说说有关案例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案例,也就是案例的概念。

一、案例的概念

案例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的事例,一般比较具有代表性或有重大意义,它比较详细的记叙了一个教学片断或是整堂课的具体的教学情节,向人们提供教学的过程,引发大家的思索,然后探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作一定的分析和反思,从中体现先进的理论和思想。

比如:“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分数乘整数》这个案例记录的就是《分数乘整数》这节课中的一个片断,首先作者说明了这个案例产生的背景:即在给同轨教学班中的一个班上这节课时,教师按照通常的做法,先复习了乘法的意义,然后引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通过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引入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教师步步铺垫,学生学起来可以说没什么困难,但课堂上却气氛沉闷,课下教师问原因,学生们说:“老师,我们早就会了,听着觉得没什么意思”所以作者在给另一个班上课时作了调整,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案例。

介绍完背景后,作者把教学片断以访谈录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实录的形式,师如何说的,学生如何回答的,甚至某处学生的表情与动作都记录上了,片断后面是反思,反思中作者分析了改进后的设计成功的原因:一是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二是实现数学学习的个性化,反思中作者抓住了这个教学片断的特点,分析得很透彻。(老师们可以细致的读一读这个案例,它是很有代表性的教学片断的案例,来自小学教学设计理科版),我们再看“发展语言不是语文课的专责”——《1——5的认识》案例,这是一节课的案例,是对整堂课的教学情节进行了记录,同样,在后面是反思,它以评析的形式,分析了这节课的突出特点:在数学课中,同样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

刚才,我们明确了案例的概念,接下来我们把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作一下比较:

二、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在课前设想的教学思路。案例则是对已经进行完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实现是的过程和结果。

那么同是写在教之后,案例与教学实录又有哪些区别呢?

1、案例要有对本教学问题的反思,对好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要进行分析,分析它体现了哪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对存在问题的教学行为要分析出症结所在,对教学有指导作用。

2、同样对教学情境进行描述,实录是有问必录,案例是有选择的记录。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写教学案例应注意些什么:

三、案例的撰写要求

在形式上案例通常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背景、二教学经过、三分析。当然,这不是固定的模式。

l、背景介绍,即案例发生的原因或条件,如《分数除以整数》这个案例,作者这样介绍它的背景:开学初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浙江省编的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一册“分数除以整数”一课,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对新知识的引入和巩固的设计觉得比较有新意,现在就几个教学片断评析如下。

2、教学经过,即教学片断、或整个教学过程的访谈录。记录的教学经过,不是有闻必录,而是有选择的录关键性的教学情节要记录详细、清楚、具体,什么是关键性的教学细节,怎样写具体、写清楚,大家可以看《人民教育》、《小学教学设计》等刊物中刊载的教学案例,仔细读一读,读后感悟会有更深切的感悟。

3、分析,即反思或评析。揭示案例所反映的教学问题、所体现的教学思想,或存在的不足。也就是这个案例教学效果好好在哪里,不足,问题出在哪里?在前面实践的基础上,作分析,为实践寻找理论的依据。我们从刊载的案例中也能看出他们的案例都包含有一个或几个教学难题、热点问题或新课题,同时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反思。也就是分析案例所体现的理念。

在撰写时要注意:

1、要有一个主题:撰写时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索要反映的问题,这个案例无论记录的是成功的教学过程还是失败的教学片断,都要从最有收获、最具代表性、启发性的角度切入,来确定主题。我们看很多的案例都有一个主标题,下面还有一个副标题,副标题是指出这是哪节课的案例,而主标题多数是指出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主题,或是这个案例主题的一个方

面。

2、注意案例要有真实性和典型性。

3、在撰写案例分析时,要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要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入手,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

从以上的解释中我们也能看出,做教学案例的价值。

四、撰写教学案例的目的1、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用以改进和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篇10

蓝旗

内江市东兴区外国语小学校

案例背景:

这里有一堂小学数学课的听课记录,是重庆市南岸区某实验小学(以下简称A校)三年级数学教师所上的一次公开课。该教师是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刚毕业工作两年的新老师,上课风格活泼、新颖,是该校重点培养的新秀。本节课她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们通过对这节课的详细观察来分析该教师在处理合作学习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案例呈现:

课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新人教版)。

设计理念:在课堂的几个活动提问环节,采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与合作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1,分组。将全班40名同学分成10个小组,每组4名学生,按座位的就近原则分配。2,准备贴在黑板上的纸质贴纸。3,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师:我们今天来做一个拍手游戏,看谁能听懂老师的指令拍的最准确。

游戏一:老师拍2次,同学们拍2个2次;游戏二:老师拍3次,同学们拍3个3次;游戏三:老师拍5次,同学们拍4个5次。在拍手的同时注意停顿,并思考该拍的次数。例如:拍3个3次应该拍几次?、、、、、、、、、、、、师:大家拍的真准啊,听到同学们明快的节奏,小兔子被吸引到了我们的课堂。2,新知讲解。①初步认识倍。

师:(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找一找图中有些什么东西,它们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小组:图中画了小兔子和2根胡萝卜,6根红萝卜,10根白萝卜,萝卜根数各不相同,其中胡萝卜最少,白萝卜最多。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还发现了红萝卜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个多。白萝卜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5个多。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大家再想一想,怎样才能摆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呢?(请 同学上台展示)

第三小组:把红萝卜2根2根的放在一起,可以摆成3个2根。

引导学生一起说:红萝卜有6根,也就是3个2根;再连起来说: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3个2根(师板书);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

第四小组:还可以用粉笔把他们圈起来,将红萝卜2根为一组圈起来,3组。

师总结: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揭示课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板书)。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能以最快的速度说出下面几组之间的关系,看哪个小组说的又多又准,分小组回答。

②摆一摆、圈一圈。

师:前面我们一直讨论红萝卜与胡萝卜之间的关系,那白萝卜与胡萝卜之间又有什么数量关系呢?请同学们摆一摆。

生:以小组为单位,有的小组圈,有的小组摆。③巩固。

师:如果现在红萝卜被小兔子吃掉了1根,还剩下几根呢?这时它与白萝卜之间又有什么数量关系?请各小组快速完成这个问题。

第五小组:红萝卜有6根,被小兔子吃掉1根,还剩下5根,而白萝卜有10根,是红萝卜根数的2倍。

师:哪个小组能像上面那样摆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第六小组:应5根5根的摆,因为红萝卜有5根,就看白萝卜里面有几个5根,有2个5根,所以白萝卜是红萝卜的2倍。

3,巩固练习。(1)考考你。

①第一行摆2根,第二行摆出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几根呢?

第六小组: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所以要摆4个2根,4个2根相加是8根。②第一行摆几根自己决定,第二行摆的根数必须是第一行的三倍,想一想怎么摆? 第七小组:我们小组决定第一行摆4根,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3个4根是12根。第八小组:我们小组决定第一行摆6根,第二行是第一行的三倍,3个6根是18根。(2)猜一猜。

有12多紫色的花,请问紫色的花是黄色花的多少倍?引发学生思考,首先必须知道黄花的朵数。老师大胆让学生猜想,根据学生猜的朵数来判断倍数。

第九小组:如果黄花是1朵,紫色花的朵数就是黄花的12倍;如果黄花是2朵,紫色花的朵数就是黄花的6倍;如果黄花3朵,紫色花的朵数就是黄花的4倍;如果黄花是4朵,紫色花的朵数就是黄花的3倍;如果黄花6朵,紫色花的朵数就是黄花的2倍;如果黄花12朵,紫色花的朵数就是黄花的1倍。

4,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呢?

第十小组:我们小组的收获是,我们学会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还知道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之前,先把较少的看作一份,然后看较多的里面包含了几个一份,就是前面较少的几倍。

问题剖析:

本节课总体而言非常精彩,教师一开始使用游戏引入,既能让学生初步感知

倍的概念,又能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利用几何直观按要求绘制出相应的几倍量,进一步促进学生构建倍的概念,在一系列操作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及其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年轻数学教师而言,能做到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但就其学习效果而言,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整个课堂表面看起来非常热闹活泼,却存在许多学生“搭便车”的现象,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驾驭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诊断一:教师对合作学习认识不够深入

从表面上看,这位教师整堂课都在使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从新知讲解开始,一直到课堂结束,合作学习的影子处处可见。然而这看似热闹非凡的课堂就其效果而言,学生对“倍”的认识并不一定能让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虽然该教师在使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然而只使用了合作学习的“皮”和“毛”,没使用合作学习的“骨”和“肉”;只用到了合作学习的“表面”和“形式”,没用到合作学习的“实质”和“内涵”。所谓对合作学习的深入认识,既包括合作学习本省的内涵与外延,还要掌握合作学习实施中的程序性步骤等。很明显,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感受不到教师课前对学生进行过良好的合作学习的培训,看不出教师对学生提前进行了合理的分组。例如:该教师的教学准备中,按照就近原则,把全班42名同学分为9个小组。从分组的原则这一细节上可以窥见,该教师对于合作小组的分组没有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只要将学生随意分组,然后让他们一起讨论就算是合作学习,其实这种行为就是教师对合作学习认识不够深入的表现。另外,所提出的问题也具有随意性,这一系列随意性的举动中可以看出,该教师虽然在行为上接受了合作学习,但并没深入去了解合作学习,也没有重视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的细节性问题。

问题过易,不具谈论价值:

①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出图中有几种不同的小动物? ②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四边形)。③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计算黑板上的四道口算题。④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下列数字钟接近于100的数。

⑤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下列事件中哪些所完成的时间接近于1分钟? 问题过难,学生很难完成:

①师:请结合几种不同货车的载重量和沙子的总量,以及每辆车的运费情况,合理规划处适合的运输方案。

②师:请根据小明的起床时间和上课时间,以及每种交通工具的时间成本,为小明制定合理的出行安排。

③师:请结合景区的游客数量和游船种类,以及每种游船费用的情况,合理安排运输方案,以节省更多运输成本。

教师在给合作小组分配学习任务时一定要把握好任务的难度,上面五个过于简单的问题,如果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则会浪费大家宝贵的课堂时间,毕竟小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间有限。另外,经常让学生完成过于简单的问题有可能使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习惯,这样当真正遇到困难的问题,就没有毅力去进行突破。而后面三个过于困难的问题也不适合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果整个小组都讨论不出问题的结果,会打击每个小组的信心,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合作讨论失去兴趣,进而对整个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恐怖的。所以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就要充分设计,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2)教师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和小组回答问题的顺序方面存在问题。本案例的课堂教学中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有时候同学们的讨论尚在激烈进行中,老师突然来一句“时间到了”,让同学们戛然而止;有时候大多数的同学已经讨论完毕,但老师为了照顾极个别小组,而迟迟不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课前预设中给每个问题所预留的时间是一样的,而现实中每个问题难易程度不一致,学生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这都是教师没有把握好学生讨论时间的表现,讨论时间的多少是和所给讨论任务的难易程度成正比的,任务越简单,所给的时间应当越短,任务越难,所给时间越长。对于简单的题目,如果给与太多时间,学生会在讨论完以后多出许多时间,在这些多出来的时间里学生的注意力会从学习中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例如与小组其他成员聊天等。如果给予的讨论时间过短,有些小组还正在激烈的讨论,这是老师来一句:时间到了,这样硬生生的叫停,对学生的讨论兴趣是一种无情的扼杀。所以教师在实施合作教学模式时一定要合理把握好所分配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给学生的讨论时间。

另外,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十个合作小组回答问题都是按顺序进行的。这样做最大的弊端在于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前就已经有了心理预示,明白这一个问题该哪个小组来回答,如果轮到自己小组回答问题,那么这个小组成员会高度集中,团结合作。但如果没轮到自己小组回答问题,则会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为了保持学生长时间的精力集中,必须打破这种按小组顺序回答问题的模式,采用随机抽取小组回答问题。教师指导方面存在问题 此案例中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师过度指导的情况,也就是在学生不能及时给出教师想要的答案时,教师会通过暗示或者提示等形式,过度帮助学生,使学生尽快的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由于这节课是公开课,老师比较紧张,当有时候学生的讨论达不到自己预设的答案时,教师由于害怕在此环节浪费太多时间,往往会给学生过多提示或者直接替代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我们不妨从下面两个案例来分析老师不同程度的指导。

案例1 师:请同学们从图中找出不同颜色萝卜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它们的数量不一样。生2:红萝卜比白萝卜多。生3:白萝卜比红萝卜少。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倍”的初步认识,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找出它们的数量之间有没有倍数关系? 生齐答:红萝卜是白萝卜的2倍。案例2 师:请同学们从图中找出不同颜色萝卜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它们的数量不一样。生2:红萝卜比白萝卜多。生3:白萝卜比红萝卜少。

师:除了它们的数量不同之外还存在什么关系呢?

生4:红萝卜有8个,白萝卜有4个,所以红萝卜比白萝卜多4个。师:如果把4个看做一份,它们分别有几份? 生5:红萝卜是2份,白萝卜是1份。师:那么8个红萝卜中包含了几个4个? 生齐答:2个。

师: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 生齐答:2倍。案例呈现:

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新人教版)

设计理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的概念,分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一时很难接受。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共同探讨、互通有无,在相互学习过程中逐步内化分数的概念。在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交际沟通能力都能得到培养。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的含义。

2,在学生观察、操作和比较的过程中体会分数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得到提高,积累倾听、交流等数学活动经验,在小组合作的活动中体会同学间真挚的情感。

3,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在生活中拓展数的领域,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初步认识分子、分母的含义。教学准备:1,月饼贴纸,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水彩笔等。2,将全班44名同学分成11个小组,每个小组4名同学。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哪一个吗? 生:国庆节、教师节、儿童节、、、、、、师:其实老师最喜欢的是中秋节,因为中秋节可以吃月饼。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分月饼的问题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现在有四个月饼,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问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月饼?(强调平均分就是每个人分的一样多。)

生:齐答两个。

师:如果有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问平均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得几个月饼? 生:齐答一个。

师:那现在只剩下一个月饼,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这时每个小朋友平均分几个月饼?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平均每个人分得半个月饼。(课件同步。)

师:这里刚才说到的“半个”(稍作停顿)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吗?该如何表示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生:我们小组的答案是0.5,因为我们学过,0.5也表示半个。

师:你们小组真厉害啊,0.5确实可以表示半个,但是除了0.5以外,还有其他的数可以表示半个,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分数”,二分之一也可以表示半个,(板书:二分之一)。请全班同学跟着老师说一遍: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师: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朋友——分数,那么,分数该如何来读和写呢?我们先画一条横线,然后在横线下面写2,在横线上面写1,。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①认识二分之一:

师:同学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月饼的一半,如果用你们手里的圆形纸片代替月饼,你能找出它的二分之一吗?

生:将圆形纸片对折。

师:为什么我看大家都将手中的纸片对折呢? 生:对折可以使两边分得一样多,要保证平均分。

师生一起操作:为了清晰的看出是平均分,将对折的折痕用彩笔描出来。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表示出这个纸片的二分之一,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最好。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讨论。

师:展示同学们的作品,有的小组将纸片的一半用红笔涂上颜色;有的小组把纸片的一半用笔画上斜线条;有的小组在纸片的一半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等等。

②,认识几分之一: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二分之一,除了二分之一同学们还想认识几分之一?(抽同学回答)师:拿出你们桌子上的正方形纸片,折出你们心中自己想要的几分之一,并表示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看哪个小组折的又多又准。

生:讨论与操作。

师:展示几个小组的作品,先拿出一个反面教材做错误示范。该同学的做法是随意将纸片折成四份,将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来表示四分之一。

生:他的做法是错误的,他不是平均分,没有进行对折。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再看看其他几种。再拿出两种表示四分之一的折法,一种是折成四个全等三角形,一种是折成四个全等长方形。请问同学们,这两种折法都正确吗?为什么?

生:都可以,因为这两种折法都是将整张纸片平均分成四分,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师:现在再展示几种折法,同学们试着在括号里填空,把图形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是它的()分之一。生:小组内相互交流汇报答案。

师:刚才看了同学们的各种不同折法,老师这里有一种与大家不同的折法,请看(出示圆的三分之一),这可以表示成几分之几呢?

生:三分之一。

师总结:像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等这样的数就是我们几天学习的分数。(板书)③,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分数的书写步骤,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其中短横线叫做分数线,代表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代表被分成了几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代表要表示的份数。现在已二分之一为例,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巩固练习:

师:先看第一题,下面图形能用分数表示吗?

生1:第一个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因为是平均分成了两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生2:第二个不可以用三分之一来表示,因为它不是平均分。

生3:第三个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因为是平均分成了四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生4:最后一个不能用五分之一来表示,因为没有对整个圆进行平均分。师:从上面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用分数表示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一定要看是不是平均分。

师:给出两幅图,一副为法国国旗,蓝、白、红三色旗;一副为五角星每个角又被平均分成了两份并分别图上图上不同的颜色。请问看到这两幅图你们会分别联想到那个分数,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回答。

生:激烈讨论。

师:我们先看第一幅图,同学们由这面国旗会联想到哪个分数?

生:我们小组的答案是三分之一,因为整个图形被三种颜色平均分成了三份,其中每一份都是整个旗面的三分之一,所以我们联想到三分之一。

师:该小组回答的非常棒,那么对于第二幅图同学们又会联想到哪个分数呢?

生:我们小组想到的是五分之一,因为五角星有五个同样大小的角,每个角都是整个五角星的五分之一。

师:还有没有其他答案呢?

生:我们小组还想到了十分之一,因为按小块来看,整个图形被平均分成了十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都是整个图形的十分之一。

师:你们小组观察的真仔细啊,相信其他小组也能发现这一点。4,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们小组学会了二分之一和其他的几分之一。生:我们小组学会了分数的读写以及各部分名称。

生:我们小组学会了在用分数表示时一定要注意是不是平均分。生:我们小组学会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该如何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问题分析:

由于教师是第一次上公开课,显得比较紧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关于合作学习方面更是经验欠缺,出现了很多漏洞。例如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不是很高;过度的参与学生的学习中,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没有体现新课标中要求的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等。

诊断一:学生缺乏合作意识

在该案例中,虽然老师对学生进行了分组,但大部分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合作意识是一种与他人协同完成某种任务的心理指向,而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催生出的是学生之间的攀比竞争和个人主义作风。例如:师:拿出你们桌子上的正方形纸片,折出你们心中自己想要的几分之一,并表示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看哪个小组折的又多又准。老师的要求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出如何折出自己想要的几分之一。李同学(平时调皮捣蛋,好表现自己)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将自己折出来的纸片高高举过头顶以示意他完成了老师交代的任务。而李同学所在的小组的其他成员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缺乏合作意识的表现之一,完全抛弃小组,独行其是。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当老师布置练习:师:给出两幅图,一副为法国国旗,蓝、白、红三色旗;一副为五角星每个角又被平均分成了两份并分别图上图上不同的颜色。请问看到这两幅图你们会分别联想到那个分数,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回答。老师要求是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共同找出每道小题的答案。第三小组的张同学(平时数学基础较好,每次考试接近满分)自信满满的样子,而他所在小组的其他几名同学基础较差,面对这道题显得很苦恼。这时候,张同学就凌驾于其他小组成员之上,很得意的向其他成员讲授这道题目的来龙去脉。这是缺乏合作意识的第二种表现,完全凌驾他人之上,“唯我独尊”。这样虽然最后整个小组都知道了问题的答案,但这个答案并不是整个小组共同努力得到的,所以没有起到合作学习的效果。诊断二:学生的合作技巧有待提高

在合作学习中需要同学之间进行大量的沟通和交流,良好的合作技巧是这些沟通和交流顺利进行的保障。在这堂课的合作活动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以第二小组的讨论活动为例:第二小组坐在离讲台不远处,其中学生A的基础较好,性情孤傲;学生B基础稍弱,性格外向,喜欢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C和学生D基础较差且性格内向。当老师布置任务:师:给出两幅图,一副为法国国旗,蓝、白、红三色旗;一副为五角星每个角又被平均分成了两份并分别图上图上不同的颜色。请问看到这两幅图你们会分别联想到那个分数,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回答。A学生率先发言说:“由国旗可以联想到三分之一,由五角星可以联想到十分之一。”B学生接着争辩道:“由

五角星看不到十分之一,只看得出五分之一。”而C同学和D同学呆呆的看着A同学和B同学激烈的争论着,从活动开始到活动结束,自始至终未置一词。从上述的现象中可见得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的合作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在交流活动中学生A和学生B不懂得如何倾听和表达,他们只是认为自己的答案是对的,从而想方设法地想压倒对方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根本没有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为什么会和自己的答案有出入。为什么对同一个五角星,B同学只看到了五分之一,而A同学却看到了十分之一。这就需要在交流活动中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仔细阐明自己的观点,通过互通有无,才能共同进步。而C同学和D同学由于自认为基础较差,小组内有A同学和B同学想办法解决问题即可,自己可以“搭便车”。这体现了在合作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的现象。合作学习的宗旨在于使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但在这次合作学习中,C同学和D同学明显没有得到锻炼的机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小组缺乏一个健全的组织,以及小组成员缺乏合理的分工。在活动中的组织者要调动每一个成员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通过分工明确每一个成员的具体任务,争取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为最终结果的产生作出贡献。诊断三: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

上一篇:军人工作思想汇报范文下一篇:第九单元课题2第一课时饱和溶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