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建设文章(通用10篇)
廉政建设文章 篇1
心得体会
今年来,按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和要求,本人在实际工作中十分重视个人的廉政建设,并能始终把它放在重要位置,加强了相关内容的学习,积极参加了联社布置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的相关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提高保持清正廉洁的自觉性,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在思想上筑起党风廉政建设防线和思想道德防线,经受了市场经济的考验。本人体会到要做到拒腐防变,必须重视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习理论、改进思想作风。
近年来,在新的形势下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有些问题甚至比较突出,比如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观念陈旧,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思想理论水平不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不强,缺乏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不起作用。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一个是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个是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这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如果不认真加以克服、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在这一方面本人重视思想作风的转变,重视政治素质提高,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保持预备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预备党员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人生观,提高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水平,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在工作实际坚持做到自律,明确了“五要五不能 ”,一是要政治上清醒,不能方向不明;二是要勤政廉洁,不能懈怠谋私;三是要令行禁止,不能自行其事;四是要一身正气,不能有失形象;五是求真务实,不能虚妄浮躁。并以不断警示自己,自觉遵守联社廉政建设的有关制度和规定,不断增强了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二、求真务实,转变工作作风。
求真务实是我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保持和发扬好这一优良作风,才能取得工作实效。务求工作实效就要办实事,决不能搞形式主义。结合自身农村信贷工作的特点,在工作上既注意讲求工作的形式和方法,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在转变工作作风同时,又突出求真务实地工作,克服与“三个代表”和保持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如事业心、责任感不够强,服务态度不够端正,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方法比较简单,政策水平不够高,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答复问题不够耐心,处理问题比较草率等等。特别是在工作拓展中,难度高、强度大、责任重,遇到的大大小小、意想不到的问题比较多,要积极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探讨新思路、寻求新方法,做扎实有效的工作,及时处理、解决这些问题,使自己的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
三、艰苦奋斗,培养良好生活作风。
加强党风廉正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刻领会总书记“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的重要讲话。深化教育,加强监督,落实责任,不断自勉,紧紧围绕“创新”、“求实”、“从严”方面下功夫,促进了自身的廉洁自律。围绕“创新”,做到“五带头、五增强”以警示自己。五带头:一是带头积极参加联社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二是倾听群众的呼声,沟通信息,了解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工作原则;四是自觉接受监督;五是思想作风深入,密切党群关系,依靠群众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自觉构筑生活作风上两道防线:一是党纪国法防线,二是思想道德防线,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并且努力达到五个增强:一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增强了正确理想信念;三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增强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和维护团结的责任感;四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五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增强了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意识。围绕“求实”,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突出“三个坚持、三个作用”,即:坚持学习达到教育作用;坚持制度达到保证作用;坚持沟通达到督促作用,保证生活作风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围绕“从严”,严格遵纪守法和道德规范,严格遵守各项廉政法规制度,以联社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自我约束能力,真正做到思想作风过硬,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民,实实在在干事,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在工作上,坚持办一切事情以量力而行,花少钱办好事,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讲求实效。在生活上,保持艰苦奋斗的,顶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四、关心社会,永葆政治本色。
在新世纪新阶段,永葆预备党员的政治本色是深刻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自觉付诸行动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了预备党员的先进性。特别是在服务人民群众方面,牢牢把握和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群众满意作为“标杆尺度”,认真解决群众最盼、最急的事,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在工作实际认真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近年来,在工作中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期预备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六条基本要求和“六个贯穿始终”,即:一是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二是要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三是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四是要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五是要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六是要坚持“两个务必”。并认真做好“六个贯穿始终”,就是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把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贯穿始终;把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贯穿始终;把抓求真务实贯穿始终;把关心群众疾苦贯穿始终,把反腐倡廉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贯穿始末.当前,廉政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要认真加强学习、深刻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改进思想作风、转变工作作风、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永葆政治本色着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定能做到拒腐防变,本人将继续努力做好自身的廉洁自律。
廉政建设文章 篇2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农民,文明,创建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 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当前强调城乡融合的大背景下, 如何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在促进农村发展与乡村文明传承之间找到平衡, 已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美丽乡村建设应围绕农村生态做文章
十八大报告强调,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用生态文明理念打造美丽乡村是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建设实践。这种建设模式的战略方向是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 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收获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村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推进村庄环境的综合提升、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与以往的农村建设相比, 美丽乡村建设的特点更加突出。一是尊重自然。在建设上尽量保持乡土风格的原貌, 充分尊重现有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 达到山地有山地的特色、水乡有水乡的风格、平原有平原的品位。二是尊重乡村文化历史。保护民俗, 尊重乡村文化和历史, 尽可能使村民体会到原有的熟悉的生活与交往氛围, 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归属感。三是注重可持续发展。比如, 集中设置生活服务区, 减少占用多余用地;设置集中排污点、垃圾回收点、污水处理净化点,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的净化与分解技术净化生活污水等等。四是注重生态美。建设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共融、平衡适应、循环往复之美。注重“生态”与“美”的统一性, 有助于树立顺应自然、着眼于人类长远生存发展的思维观念, 从而形成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美丽乡村”创建是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 其建设既秉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宗旨思路, 延续和完善相关的方针政策, 又丰富和充实其内涵实质, 集中体现在尊重和把握其内在发展规律, 更加注重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功能多样性发展、农村可持续发展、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所以, “美丽乡村”之美首先体现在自然层面, 围绕生态做文章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要义。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 要开展全方位的生态意识宣传与教育, 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共同养成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将环境友好的理念贯彻到农村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中, 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美丽乡村建设应围绕农民主体做文章
首先, 建设美丽乡村要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建设“美丽乡村”首先要明确农民才是乡村的主人, 要尊重农民的意见、体现他们的意愿。因此, 一定要动员和组织农民广泛参与, 要使广大农民认识到, 自己才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选择者和受益者。在制定建设项目与设施过程中, 要让农民自己做主、自己选择, 并实行资金、财力配套建设的方式, 让农民也自觉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有真正为农民所需, 农民们才会去参与。因此即便是做有益于农民的好事实事, 也不能一厢情愿或强迫农民去做。这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耐心引导农民转变观念, 尤其是要不断增强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 不能做个旁观者。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聪明才智, 调动他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真正形成建设美丽乡村良性循环的互动局面。
其次, 建设美丽乡村要相应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制约农村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但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 这已成为当前农村发展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速度和效益。要把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就要想办法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加强农村教育建设, 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民致富乃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更需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 必须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大力发展农民教育, 帮助他们学习科学文化, 掌握种养技能。要推进农业科技和通俗文化下乡活动, 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促进科学种田, 提高文化素质、养成文明习惯。只有广大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 美丽乡村建设才会越建越好。
政府出台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毕业生和城里人积极到农村工作、创业居住。吸引文化层次较高、拥有致富技能的人才向乡村流动, 是促进城乡融合、带动农村人口素质不断改善的有效方法。随着高铁、高速公路, 信息科学的发展普及, 住在城里与住在乡村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许多地方的发展证明, 一个地方的快速发展, 离不开外力与外智的参与。通过改变人口成份、提高人口素质, 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建设转型、带动农村发展的有益途径。究竟如何才能根本有效地提高农民素质, 还需要我们真正深入农村底层、了解农民需求, 摸索出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要的有效方法。
再次, 建设美丽乡村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美丽乡村, 除了要考虑宜居的问题外, 还要在宜业、宜游方面下功夫。要以经营的思路规划美丽乡村建设, 保留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把农产品加工建在乡村, 努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二是鼓励乡镇、村投资建立绿色农产品基地, 养殖无激素的土猪、鸡鸭、鱼类, 种植生产无污染的油米、蔬菜、水果等, 申报农产品绿标认证, 打造农业特色品牌, 推广绿色食品;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在这里最关键的是要因地制宜地培育乡村特色和个性之美。要充分尊重地域特色、产业特色和人文特色, 挖掘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 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 做到“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品”, 使乡村建设注入更多的人文内涵, 充分彰显乡村特色与文化品位。在此基础上, 农民就可以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 发展果园菜场、休闲农庄, 创建特色菜系, 让游客吃农家菜、住农家屋, 吃新鲜瓜果。农民有了更多的创业就业和增收机会, 就能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发展后劲和经济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就能走向良性循环。
三、美丽乡村建设应围绕乡村文明做文章
应重新认识与定位乡村价值, 立足中国本土, 进行理论创新, 形成符合中国乡村文明的新理论体系。在社会舆论和国家意识形态中, 要重新认识与定位中国乡村文明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和功能, 提升中国乡村文明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建议启动制定“中国乡村文明保护法”, 真正使乡村承担起中国五千年文明成长之根, 确立民族自信之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本, 生态文明建设精神之源的时代功能。启动乡村文明建设, 让乡村走向永续发展的道路, 需要把新农村建设上升为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的高度来对待。
乡村文明建设目标, 就是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按照乡村文明本质内涵, 乡村文明建设应当是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院长李昌平所主张的“五我乡村”, 即我村我素, 我村有我村的元素和独特性;我村我品, 我村能够建设成品位、品格、品质、品牌等四品的村庄;我村我业, 在新历史条件下乡村完全能够形成自我发展的产业;我村我家, 使建设好乡村成为自己的精神家园、生活的乐园。我村我根, 这是一个能够吸引认祖归根、告老回乡、祖代相传的永续发展的乡村。
乡村文明建设一定要尊重农民的需要。中国乡村文明有很强的自我复生的能力。政府应按照乡村的五个需要进行建设, 即乡村文明建设最需要的精神是希望;最需要的帮助是信任, 政府不要强行越位干预;最需要的投资是公共投资;最需要的服务是病有医保, 灾有互助、老有所养的服务;最需要的组织是自治管理。
乡村文明建设的动力, 是内求式的自主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依靠的是外求式创新, 其实是缺乏主体性, 跟风、模仿的外求式创新, 使中国城市成为千城一面的城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的城市。我们的村庄应该建成什么样, 要求我们智慧地与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进行对话, 从而找到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那里去。依靠这样一种“内求式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五个我”的乡村文明。
四、美丽乡村建设应围绕综合创建做文章
首先, 科学规划, 突出特色,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立足于现有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与经济水平, 科学编制县域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明确创建主题、目标方向、总体布局以及建设导引。不仅要突出物质空间的布局与设计, 同时必须注入生态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 将农耕、孝廉、书画、饮食、休闲、养生等文化要素融合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 提升内涵和品质, 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和乡土特色, 传承乡土中国的文化血脉。
配套编制精品村、特色村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建设详规, 科学定位景观带和节点村的功能、规模和特色。坚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 加强村庄规划, 开展村落民居设计, 形成既因地制宜又特色鲜明的新村落体系, 达到山地有山地的特色、水乡有水乡的风格、平原有平原的品位, 不能照搬照抄, 更不能“千村一面”。
要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统筹安排, 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要从“宜居、宜业、宜游”综合考量, 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 增强乡村的自我造血功能。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现代农业, 大力提倡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使农业生产与环境相协调、循环可持续。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 尊重村民的意见, 让村民自己选择。即便有一些地方需要引导村民, 相关部门和人员也要讲事实、摆道理, 耐心说服、积极劝导, 让村民自己选择。建设美丽乡村, 要注意克服土地浪费、规划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及不符合生态原则的设计等问题, 高扬生态文化理念, 充分体现对环境的关爱乃至对整个生物圈的尊重。
其次,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公共财政投入, 重点解决饮水、修路、用电、防灾、生活能源等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而农民自身很难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电信、数字电视、互联网和信息化村邮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农村清洁卫生工程;充分利用农村资源, 实施农业生态工程;改变农民生活方式, 鼓励农民用电、用煤气, 减少木草等燃料的使用, 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对农村生活污水、禽畜粪便和生产、生活垃圾逐步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以防止对环境的污染。通过这一系列的改善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良性循环。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始终把惠民富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积极为广大农民谋福祉, 切实让农民群众得实惠。农民是最朴实最务实的, 因此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出实招、求实效, 切实解决好广大农民群众诸如水不清、路不平和上学难、看病贵等实际困难, 努力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尽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再次, 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坚持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导向作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政府应在有所为与不越位之间找到平衡, 在合理定位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积极统筹社会各界力量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要动员农民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农民是乡村的主人, 是乡村建设的主体。“管理民主”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同时也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抓手。从实践来看, 凡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充分因而新农村建设成效较显著的地方, 也往往都是“管理民主”做得比较到位的地方。因为只有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达成的事项和做出的决策, 才能更容易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注重吸引社会各方参与。对工商资本、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项目, 优先给予安排扶持。积极探索政府花钱买服务和物业化管理等多种方式, 支持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鼓励支持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结对建设中心村。对农村兴办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和文化旅游体育等各类事业, 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和管护费用补助等政策, 落实捐赠农村公益事业项目支出所得税前扣除政策。
参考文献
[1]张东甍:略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 .
[2]黄国勤: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
[3]冯健著:乡村重构模式与创新[M].商务印书馆, 2012.
廉政建设文章 篇3
用好用活土地政策,保障城镇发展用地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各类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省市下达的用地指标较为有限,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汉寿县国土局按照县委县政府“项目建设年”活动的要求,不等不靠,跑省进市,积极争取省、市对该县在用地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据统计,近年来,共批回各类建设用地4081亩,是市分配指标的4.78倍,其中计划外用地指标3226亩。满足了城市基础设施、重点民生项目、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用地需求,切实保障了城镇化建设用地。
针对用地指标不足的难题,该局还积极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近三年来,共争取并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4个,面积3705亩,新增耕地3149.25亩。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农村废弃宅基地复垦开发,通过将结余部分置换成建设用地指标,既盘活了土地资源,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又助推了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积极争取支持,夯实了政府储备土地的家底。近三年来,汉寿县国土局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先后批回储备土地2658亩,已注入城投公司1865亩,为县城建设融资5.5亿多元,为县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土地支撑。目前,该县储备土地作为政府的钱袋子、活存折的战略,在全市乃至全省县级政府中都处于领先水平。
在征地拆迁中,严格落实“两公告一登记”等制度,严格执行补偿标准,积极探索多途径安置被征地农民,不断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确保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证了城镇化建设的和谐有序推进。从2010年以来,汉寿县共完成40个项目征迁任务,征收土地3500多亩,支付征地拆迁补偿费1. 8亿多元,拆迁房屋18000多平方米,安置农业人口1775人。由于坚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未发生一例未按程序实施征拆的问题,既保证了项目的成功落地,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
不断规范土地市场,提供城镇建设财力支撑
土地是财富之母、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在城市发展中必然要做好土地这篇文章,才能有效聚集资源,彰显“倍增效应”。
汉寿县国土局把彰显土地资产最大化作为经营土地市场的重要抓手,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其他建设用地实行有偿使用。该局科学编制了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坚持土地出让网上招拍挂制度,加大土地招商引资力度,努力盘活土地资产,充分发挥土地资产作用,促进以地招商、以地生财、以财建镇,滚动发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逐步使土地收益成为城镇建设主要资金来源。近三年来,全县共出让土地147宗1592亩,总价款7.47亿元,入库土地纯收益5.42亿元。其中工业用地31宗,土地价款 8224万元;经营性用地48宗,土地价款6.505亿元;其他用地68宗,土地价款1426万元。在抓土地市场经营与管理中,不仅为全县工业强县和城市发展提供了主要的资金来源,而且为全县招商引资、企业改制提供了优质服务和强有力的用地保障。目前, 在全国土地市场整体低迷、下滑的严峻形势下,全县土地市场仍然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推进城镇化建设,势必要占用耕地。该局始终把整治农村土地当作保护耕地、补充耕地的重要措施。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空心村”治理,以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落户汉寿为契机,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农业向规模化集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共争取并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56个,建设规模9793.3公顷,投资规模4.3亿元,增加耕地871公顷,是常德市争取上级投资较多的县市之一。通过严把规划设计、施工质量、资金使用、后续管理“四道关口”,打造了鸭子港乡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等一大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不仅了增加了耕地数量,提升了耕地质量,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连续13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而且推进了城镇化建设。
严格开展土地执法,切实维护城镇建设秩序
在规范土地秩序方面,汉寿县国土局坚持严格土地执法,积极开展动态巡查,始终保持打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较好地维护了城镇建设秩序。
一方面,狠抓制度建设,不断健全执法机制。该局先后制定了《动态巡查目标考核内容及标准》、《动态巡查考核责任制》等五项制度,规范了执法行为,不定期开展全方位的动态巡查,对违法用地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同时,整合部门力量,建立了重大案件由国土、公安、法院、城管、监察等部门联合查处机制,组建了500多人的镇、村、组三级土地执法监察信息员、协管员队伍,形成了“全员执法、全面覆盖、全程监管”的“三全”执法监察新格局,加大了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近三年来,该县共开展动态巡查8600多人次,立案查处各类国土资源违法案件280件,已结案257件,结案率91.8%。移送法院强制执行69宗,给予违法对象党纪、政纪处分6人,拘留5人,拆除违法建筑22580平方米,收回土地5200多平方米。
另一方面,汉寿县国土资源局始终把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管作为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干群的土地法治意识。该局多次开展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管理国土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利用“6.25”全国土地日、“12.4”全国普法日,通过演讲比赛、电视讲话、报纸专版、手机短信、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让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牢牢植根于民心,增强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土地法治意识。
(作者系汉寿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廉政文章123 篇4
文章来源:更新时间:2013-2-16 10:12:44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保持党的纯洁性,领导干部是关键,其地位和担当,决定了领导干部保持纯洁性必须有自己的品质修为。
淡泊的品质。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有云:“恬淡为上,胜而不美。”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也说:“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淡泊,是人格高尚的最高境界,是思想纯洁的重要内容,是领导干部品质净化的必然要求。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名利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对待名利?是摆在每一位共产党员和干部面前一个重大课题。作为党员干部,对待名利应以从政道德为准,不违背社会公德,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人民利益为追求目标。有这样一种淡泊名利的品质作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有硬气,做官才有正气。生活中才会知足常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物欲所感,不为利益所动,以平常心态和淡泊境界来对待组织的决定和群众的选择,默默无闻地工作,专心致志地把品德修养好,把人民群众交付的事情办好。
敬畏的品质。换言之,要有心存敬畏,不存侥幸的品质。敬,虔诚;畏,敬也,服也,谨慎,小心翼翼。敬畏,即敬重并非常真诚,非常认真地对待。作为领导干部,应有敬畏之心,敬而生虔诚,畏而生诚恳,做到敬畏法律、敬畏职责、敬畏人民。一是敬畏法律,就是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最基本的准则,只有在法律的准绳下,才能获得最广泛的自由。为官者与其心惊胆颤、战战兢兢地“踩红线”、“走钢丝”,最后落得“身败名裂”,还不如循规蹈矩、坚守原则,走一条平坦宽阔的“康庄大道”,做一个清正廉洁受群众爱戴的“公仆”,绝不可侥幸成为“漏网之鱼”或者凌驾于法律和纪律之上,以身试法者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二是敬畏职责。领导干部应时刻保持职业操守,对自己神圣的职责怀有敬畏之心。在岗一分钟,敬业六十秒。灾难面前,挺身而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冲锋在前;危险面前,临危不惧,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往直前;诱惑面前,坚守底线,为了捍卫组织荣誉绝不服软。丢弃原则、玩忽职守者只会玷污职责的神圣,被人民群众所不齿。三是敬畏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载舟之水。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群众常怀敬畏之心,用好人民群众赋予的权杖,替民着想,替百姓分忧,为民办实事,为民请真愿。真正做到晓民情、知民意、惠民生、得民心。得民心者,才会事业稳固,社稷才会永发长存,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会更加兴旺发达,美丽中国才会更加焕发出璀璨魅力。洁的品质。马克思说过,自律是人类道德的基础。列宁也说过,政治上有修养的人是不会贪污的。不能自律,廉洁就是一句空话,清正廉洁,光明正大是从政为官最基本的要求。明代著名思想家薛王宣认为“廉洁”有三重境界:“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为下矣。”这一论断极有意义,特别值得我们的领导干部们悉心体会。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觉地将党纪国法内化为道德信仰,外化为从政从业的行为规范。辩证地讲,领导干部的纯洁性同一切腐败现象是根本对立的,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以党性原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强化廉政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阵脚,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结合渝北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要从以下四个
新农村建设调研文章 篇5
——胡宅垄村发展现状的对策及思考
根据“蹲点调研谋开局,服务基层促发展”专项行动要求,在4月6日至12日到胡宅垄村进行了蹲点调研。通过活动,对该村近几年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今后发展方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胡宅垄村地处武义、永康交界,有4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134人,山林面积6743亩,耕地面积1234亩。2001年以来,该村先后出让700余亩土地用于工业开发,成功引进58家企业,目前与村相连的胡宅垄工业区已初具规模。依托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该村多渠道寻找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全方位发展工业区配套服务,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道路。2010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5512元。
一、发展现状
(一)工业经济发展,助推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
由于村庄紧邻工业区,招工信息及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近几年,到工业区就近打工和在工业区及至本村开设餐饮、网吧、旅馆、超市等相关配套设施已经成为当地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粗略统计,2011年胡宅垄村有40%的劳动力到工业区打工,40%的劳动力以提供娱乐休闲场所或住房出租等相关服务业取得收入,20%的劳动力在家从事农业劳作。
(二)工业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逐渐加大,胡宅垄村也适时抓住了发展机遇。该村将村级建设规划与工业区发展规划相衔接,以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后勤服务为目标,大力实施村庄绿化、亮化、硬化等新农村建设工程,鼓励通过参与园区村配套服务供给,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三)工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由于胡宅垄村所处的特殊地理位臵,该村农民就近从事非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村结合我们正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每年拔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购买工业技术类书籍,提高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工作的职业技能。
二、存在问题
(一)干部思想观念有待提高
当前,村级组织集体经济薄弱,少数干部缺少改革发展的眼光,“等、靠、要”思想严重。村自主筹资能力弱,一些基础性配套工程缺少资金启动,只能暂时搁臵。
(二)新农村建设有待完善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的村庄规划还不够完善,园区村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格局。各种配套服务仍以小户经营为主,整体档次低、经营水平不高,部分涉及群众生活质量的产品监管不严等。
(三)农民增收渠道有待拓宽
由于工业开发,胡宅垄土地已面临紧缺的问题,有个生产队人均土地面积已降至0.3亩。村民大多数依靠外出务工、出租房产、农业劳作取得收入,收入渠道相对单一。通过外出务工获得知识、技术和资金,进而发展壮大的案例少,没有形成产业带动效应。
三、解决思路
(一)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新农村建设长远规划
一个地方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以一时的得失来考量。这就要求我们在村庄建设等各项事务中,抛弃各种守旧的思想和成见,以一种做大事、成大局的博大胸怀,投放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去。要制定完善新农村建设长远规划,提升园区村配套服务能力,使之更符合园区村的发展实际。
(二)进一步拓宽发展方式,壮大村级组织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要彻底改变原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拓宽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提高村留地及其他村级实体经济效益。以国家补助、集体自筹、村民集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大力提高村自主发展的能力。要增强村集体组织向园区企业提供优质配套服务的水平,大力推行规范化管理、长效化建设,促使企业和园区村实现双赢。
(三)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增加农民自主创业的热情
校园文化建设文章 篇6
七一班 郭玉玉 李九思
为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绿色、健康、温馨的校园环境。为了促进良好的学风,以榜样的作用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新学期开始,我校初中部各科教师认真批阅并精心挑选了学生们优秀的寒假作业,并在校团委的帮助下在校园宣传栏进行展出。
有人曾说“学校内涵最集中的表现就是校园文化。”所以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它能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参观完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后,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校园文化建设,它是校园素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学生的理想道德、精神追求、行为习惯、言谈举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团委对校园文化建设很是重视。
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是实现新形势下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有效载体。
我们学校依靠先进文化引领我们这些学生成长。譬如说在学校设立了名言警句等多处宣传措施。利用墙面、内墙、黑板等地方,大力营造校园文化气氛。通过集体活动来提高各个班级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创建温馨友爱、积极进取的班级文化。
廉政建设文章 篇7
一、如何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文章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任何局部的分析都须服从于整体, 从属于整体。在现代文的阅读训练过程中, 要始终树立整体意识, 从宏观上把握全文。人所共知, 科学地阅读文章, 要避循“整体阅读―局部阅读―整体阅读”的规律。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就是通读全文, 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体的、粗略的了解和把握就可以了, 不必为文中的个别问题而刨根问底、纠缠不放。比如, 阅读记叙文, 只需知道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说明文, 只需知道说明的对象和主要特征, 大致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阅读议论文, 只需知道作者针对什么问题, 发表了怎样的观点和看法。第二个阶段就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 认真、深人地分析文章的细节, 含英咀华, 对文章的主旨、感情基调、写作手法、结构特征等方面有更深的认识,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 从而对全文作出准确的总结。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可以用如下方法。
1.根据写作背景, 弄清写作意图。作者写文章总是“情动于中, 而发之于外”。所以, 要认真分析文章内容和当时背景的关系, 体味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情动而辞发”, 而语言又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式特点、所描绘画面的特征, 都能显示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喜怒哀乐、积极消极、压抑伤痛、萧条冷漠等。
3.弄清结构层次, 归纳文章主旨。可以按照不同的文体结构、布局特点, 分析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明确层次, 概括出文章大意, 提炼和归纳文章主旨。
4.结合标题, 揣摩中心。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标题往往直接揭示文章的中心或限定论说范围。抓住文章标题分析、揣摩中心思想, 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如议论文《谈骨气》, 就是论述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有骨气, 说明文《苏州园林》, 就是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特征。
二、如何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思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可根据文章的主要人物所做的事情来把握线索, 理清文章脉络;以写事为主的, 可根据时间、地点、事件发展的过程, 来理清文章思路。说明文可根据常见的说明顺序 (时间、空间、逻辑) 来理清文章思路。议论文可根据三段论式结构人手, 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划分层次是准确理解思路和文章的重要手段, 分析层次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 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 指若干具有共同属性的总体。此概念也可借用到语言材料的分析上。所谓层次分析, 就是对句或段的分类合并, 把几个基本意思一致的句或段合并在一起。要做到正确分类合并, 其前提就是要概括好各个句或段。分类合并, 有时是一次的, 有时还需要多次进行。
(二) 把握句子之间的关系
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与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相似, 可以借助划分复句层次的方法来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划分出段落内部的层次。分析时, 要抓关键句和关键词。 (1) 关键句:过渡句、前后照应的语句、文段起始句、反复出现的语句。 (2) 关键词:段内起衔接上下文的标志性词语, 像“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 表分类、递进的“还”;表总结性的“因此”“总之”“由此看来”;表强调的“尤其”“特别”等。此方法适合语段内部的分析。另外, 也应注意标点符号, 特别是分号, 有区分层次的作用;表达方式的转换处往往是层次的切换处。
(三) 依据体裁特点划分层次
1. 记叙文。
(1)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划分。 (2) 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划分。这要抓住表示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来划分出不同的阶段, 再划分出段落层次。 (3) 按地点、空间的转换来划分。 (4) 按叙述内容的角度变换来划分。 (5) 按作者思想认识和情感的变化来划分。 (6) 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来划分。 (7) 按文章结构特点来划分。
2. 说明文。
(1) 如果文章以时间顺序为主, 就以时间为序划分。 (2) 如果以空间顺序为主, 就以空间为序划分。
(3) 如果是程序顺序, 就以程序为序划分。 (4) 如果是按事物的种类、特征、功用分门别类说明的, 就以类别为序划分。 (5) 如果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由表及里、或由浅人深、或由简单至复杂, 就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为序划分。 (6) 如果是说明抽象事理的, 就以事物本身的逻辑顺序划分。
3. 议论文。
主要根据其结构来划分。 (1) 如果文章是并列式结构, 各层意思之间是并列关系|对文章就作横的划分。 (2) 如果文章是递进式结构, 各层意思之间是层层深入的关系, 对文章就作纵的剖析。 (3) 如果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 那么“总”是一部分, “分”是一部分。这种结构的文章, 其具体形式为: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其中分说的部分一般都采用并列式, 这里只谈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层次划分的方法, 还有其他一些文体, 比如小说、叙事散文乃至戏剧, 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特殊的记叙文来处理, 也就迎刃而解了。而说理性散文就可以结合记叙文和议论文的知识来分析。
廉政建设文章 篇8
一、以理念援藏为先导,为城市管理工作注入活力
所谓“理念援藏”,就是运用北京城市管理中摸索总结出的先进理念,探索拉萨城市管理的新思路、谋划新发展、打开新局面。通过言传身教带动影响拉萨干部、职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积极推行智慧城市管理理念。鉴于拉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基础数据支撑薄弱、管理手段不完善、协调统筹调度作用未完全发挥等问题,先后组织2次全面深入调研,形成专项调研报告2篇,提出了尽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二期工程建设、统筹建立大城管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议,在管理模式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蜕变的设想,经多方努力,完成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度重视垃圾的循环利用。为提高分管部门员工在垃圾循环利用方面的意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学习辅导。组织制订了《拉萨市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办法》,组织编制了《拉萨市餐厨垃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经不懈努力, 2015年5月中旬通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评审,拉萨市被列为国家餐厨垃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第五批试点城市。
注重灌输北京及全国典型的管理理念。建立与内地交流学习的工作机制,3年来共组织3批、9人次赴北京开展燃气培训和跟班学习,为拉萨市燃气行业管理储备了优秀本地人才。同时,积极邀请内地专家赴藏进行工作指导,共组织内地专家12人次赴藏进行了户外广告设置总体规划指导、餐厨垃圾处理专业指导。
二、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夯实市政市容管理工作基础
规范化建设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能起到提升管理效能、防止管理行为随意化等作用。援藏3年时间短暂,个人能做的工作也有限,而我参与指导并制定的相关制度、条例、标准却永远留在了拉萨。
捋顺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体系。为充分发挥数字化指挥中心指挥调度作用,规范内部管理、提高办结率,组织制定拉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部件责任界定表、时间责任界定表等两项规范;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管理制度、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工作制度、日常平台管理制度等10项制度。明确了执法、监督、考核各环节职责,完善了案件发现到结案的闭环工作流程,整合了城市管理各平台、热线,积极推荐“大城管”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探索搭建“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格”的四级平台模式。
强化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建设。针对拉萨市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存在不完善、不能够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等问题,积极开展法律法规调研,深入探讨、分析城市管理各项法律法规存在的不足和空白,提出了完善、规范和填补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工作意见,先后指导起草了《拉萨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拉萨市城镇道路挖掘管理办法》、《拉萨市城镇供水用水管理条例》(修订)等10余部办法条例,均已颁布实施。
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针对拉萨市洗车、停车、户外广告牌管理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带队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调查研究,形成了《拉萨市洗车场管理办法》、《拉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拉萨市户外广告设置总体规划》,为拉萨市城市管理相关领域提供了行业标准、指明了发展路径。
3年在藏工作期间,我亲历了拉萨市的迅猛发展,它的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变化巨大、城市的重要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空前发展,但从我的亲身感受而言,我觉得对于这座城市的援助,虽然硬件的建设必不可少,但为他们带去先进的、科技的、具有前瞻性和发展的城市管理理念,帮助他们建全和完善体制、制度更加具有深刻意义。
LINKS
本文作者舒瑞清同志系原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在职干部,有多年的城市管理基层工作经验。该同志于2013年7月受单位委派随北京市第七批援藏干部一起进藏工作,于2016年7月25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据舒瑞清同志介绍,在藏期间他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2016年被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 “优秀援藏干部”。
三年里,舒瑞清同志不仅在城市管理领域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实践,推进改革,还积极参加“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扶贫帮困”活动、“走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并在分管部门开展了广泛谈心交心等活动,拉近了与藏民之间的感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树立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文章 篇9
一、谨
防“空对空”,做到“实打实”。反“四风”不是“炒概念”,也不是“秀政治”,而是党中央基于对“四种危险”的清醒认识,为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抓实抓好。在活动组织上要“一竿子到底”。“四风”问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从活动要求看,每个党员干部都是参与者,没有谁能置身事外。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开展活动,按照分类指导、因岗制宜的原则,充分调动每个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活动全覆盖。要按照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模式,坚持自上而下,“一竿子到底”,真正为每个党员干部“洗澡除尘”。在整改落实上要“一本帐结清”。反“四风”不能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必须真抓实干,“一本帐”结清。要发扬延安整风精神,重拾“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通过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方式,深刻查找“四风”问题、剖析问题的根源、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落实整改责任,并为每个领导机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普通党员设立一本台帐,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将查摆出来的“陋习积弊”一条条清除干净,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消除一份“欠账”,直至全部解决。在日常工作中要“一条龙服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人民服务,反“四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人民服好务,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工作实际为群众提供“一条龙”式的保姆服务,彻底转变当前某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作风。要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与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实现由“干部动动嘴、群众跑断腿”向“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根本转变,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慎防“单循环”,做到“全开放”。反“四风”是党内活动,主体是党员干部,但反“四风”旨在密切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之基,这就决定了活动离不开群众的参与,不能搞封闭式的党内循环。一要让群众知晓。“四风”问题影响恶劣,群众关注度高。扫除“四风”积弊,仅靠党内的自查自纠是不会让群众满意的,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借助群众的“慧眼”去发现问题,汲取群众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凭着惠民的实绩去赢得民心。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反“四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要广泛宣传反“四风”的内容、要求、步骤等,提高工作透明度,便于群众参与;要搭建活动互动平台,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找准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四风”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工作方案,设计活动载体,着力加以解决,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二要请群众监督。接受群众监督,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放大镜”和“显微镜”作用,让“四风”问题现形,让活动过程透明,让整改结果满意。要完善监督网络,采取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和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拓宽民意表达渠道,真正做到听取民意找问题、顺应民意抓改进、依据民意看效果。要完善监督机制,把反“四风”活动的组织、评议、整改全过程置于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确保活动持续有效开展。三要听群众评议。群众满意是检验活动成效的唯一标准,“四风”问题查找准不准、问题根源剖析深不深、整改措施实不实、整改效果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要认真组织好群众评议,主动邀请服务对象、社会公众代表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评议的真实度;要创新评议方式,采取集中评议与单独评议相结合、书面评议与口头评议相结合的形式,提高评议的实效性;要强化评议结果的运用,对评议对象存在的问题、整改的措施及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向党员本人和群众反馈,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并将整改效果纳入党员干部绩效考核,增强活动的震慑力和推动力。
建设宜居乡村,做活“秀美”文章 篇10
米岭山上,云雾缭绕„„山下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村民小楼错落有致,农家庭院干净整洁„„如诗如画的风景,干净整洁的村容,这是秀美乡村——汪家圩乡米岭江上村的真实写照。
以党建为重要抓手,建立长效机制
近年来,高安市汪家圩乡注重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促工作,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推行“党建+新农村”工作模式,启动服务群众“直通车”与百姓民生无缝对接,激发了农村基层组织活力,农村基层面貌焕然一新。所谓“党建+新农村”,顾名思义,就是以党建工作为重要抓手,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根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以“七改三网四化”为标准,加大宣传,创新管理,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秀美乡村建设,为建设美丽幸福汪家打下坚实基础。这种 “党建+新农村”的工作模式,无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动力,激发了新活力,使农村基层组织更具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以环境整治为导向,打造宜居乡村
一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造垃圾坑,聘请卫生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清运主要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购置几千个小垃圾桶、发放到每一户农户家中,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形成垃圾“户集村收乡运乡处理”的垃圾收集体系,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二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庭院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庭院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开展评选“优秀保洁员”“清洁示范户”等活动,对整改积极的,经验收达标合格的村,采取“以奖代补”措施,全面提升村庄品味,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以项目整合为载体,夯实基础设施
针对各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有优无特的难题,汪家圩乡积极协调争取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采取全面统筹、整合资金、重点投入的办法,全面实施交通、水利、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以来,硬化通村道路5.7公里、村内主干道39条、入户道路237户369平方米,维修加固和改造房屋57户163间,改造庭院191户,拆除危旧房屋52间,6100平方米,亮化房屋670间,建成休闲文化广场10处,村庄绿化230平方米,新建便民桥2座,改造桥梁风貌2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13盏,修建垃圾池21个、改建卫生厕所129个,在村庄配套了健身器材、村民议事室、文化室、农家书屋等。现在村内配套设施齐全,群众出行方便,过去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三天两头停电”的现象不见了,群众日常生活比城里人还舒适。
以特色产业为引领,拓宽致富渠道
在抓好基础设施的同时,把培育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切入点。一是有效整合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林下经济等致富产业,着力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把现有的荒地流转种植高产油茶,退养的禁养区内猪场流转为蘑菇种植基地;积极争取项目扶持资金,组建油茶专业合作社,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以米岭山、凌云塔、碧山水库等景点为依托,带动发展美丽乡村农家游,发展配套产业,开办农家乐、休闲垂钓农庄,为打造生态旅游度假村奠定了基础,近两年内累计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有效增加了当地群众收入。米岭江上村位于汪家圩乡中部偏北,米岭山下,过去不仅脏乱差,经济社会发展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地方,如今却变了模样,走进江上村,随处都能感受得到破旧村落到秀美乡村的蜕变,新颖别致的乡村楼 房,书香飘逸的农家书屋,潺潺而淌的小桥流水,明亮绚丽的节能路灯,宽阔平整的健身广场„„路相通、树相连、景如画,一个融旅游、休闲、开发为一体的秀美乡村即将建成,该村将沿着既定的发展思路在全乡率先实现小康目标!
高安市汪家圩乡
唐亚运供稿
【廉政建设文章】推荐阅读:
廉政建设调研文章09-15
廉政建设学习心得体会文章08-24
文章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刻不容缓10-23
关于廉政文章11-18
廉政建设07-28
建设工程廉政建设措施07-09
高校廉政建设12-01
廉政建设机制01-03
国企廉政建设08-20
廉政建设网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