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建设与行业

2024-07-25

廉政建设与行业(精选8篇)

廉政建设与行业 篇1

一、金融业思维品德建立面对的新状况、新问题

银行是现代经济的中心,是资金活动的“信誉中介”,是运营钱币的非凡企业,是进步出产力的“粘合剂”和“催化剂”,是金融微观调控的主要杠杆。跟着我国变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面临国表里金融同业竞争加剧的态势,以及当今社会上存在的“逐利标语的喧哗、小我至上的声张、贫富差距的扩展、金钱愿望的膨胀、社会习尚的滑坡、品德评价的偏离”等不良景象,金融业作为非凡的效劳行业,从思维品德建立方面来说,将面对以下新状况和新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学技能的飞速开展,尤其是信息技能、互联网的疾速开展,带来了政治、思维、品德和文明方面的愈加直接、愈加敏捷的互相激荡、互相抵触和互相影响。我国金融业为了顺应日益剧烈的竞争的需求,以科技为支撑,不时进行金融产物立异,网上银行、自助银行、德律风银行、手机银行、主动存取款机等以高科技技能支撑的另类银行形状将很多呈现。信息收集的开展,构成了一个新的思维文明阵地,各类思维得以敏捷在网上传达,向各行各业的思维品德建立提出了严肃的应战。一方面,经过互联网我们将更轻易地汲取人类的一切优异文明效果,有利于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建立;另一方面,西方的一些文明渣滓、迂腐的品德观念和生涯方法,也有了新的传达渠道。金融业作为非凡的效劳行业,看待外来思维品德文明,既要以广博的襟怀和安康的心态进修汲取列国各民族优异思维品德效果,又要抵抗外来迂腐思维品德的浸透和腐蚀;既要接收前史上和国外优异传统思维品德,更要弘扬人民群众的革命传统文明,出力塑造与当今时代开展趋向、根本要乞降前史任务相顺应的时代精力。这是由于,金融业是运营风险的非凡行业,接收风险、涣散风险、化解风险是金融企业分歧于普通企业的中心本能机能,稍有不小心,不单影响经济建立,甚至危及社会不变;金融行业是“窗口行业”,一线网点直接面临群众,面向社会,其行业形象既关系到本身运营效益,也影响社会的精力文明建立。

(二)疾速开展转变的社会经济生涯情势,给分歧阶级的人们的思维品德观念形成了分歧水平的冲击。一是经济成分的多样化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好处主体的多样化,必定会促进分歧经济成分和好处主体的人们,构成各自分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歧性质的金融组织,纷歧个系统的金融机构,甚至一个系统里的分歧阶级的银行员工,其价值取向、价值观念也各不一样。二是跟着变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资银即将竞相抢滩上岸,国有贸易银行股份制革新大势所趋,协作金融变革如火如荼,行长(司理)年薪制的施行,促进了金融组织方式的多样化及其不时开展,这些分歧的组织方式,它不单要求本人的经济好处获得知足,还必定要求其政治上的好处和权利。三是跟着金融变革力度的日益加大,中外资银行人才抢夺战愈演愈烈,这一态势促进了就业方法和就业渠道的多样化。一方面,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活动,使金融员工的小我志愿得以更好的知足,为小我的充沛开展供应了更多的时机;另一方面,因为机构精简、下岗分流敷裕人员,也给局部金融员工的就业形成了坚苦,发生了小我要求与国度和社会需求之间的新的矛盾。这就给金融业的思维政治任务和品德建立带来了新的问题。

(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给人们的思维品德观念形成了分歧水平的冲击。在市场经济前提下,社会经济生涯的有序运转和安康开展有赖于优越的思维品德情况的存在这一根本前提。该当一定,市场经济激起了人们的开辟精力、立异思维和效率认识等,但因为“市场”本身的弱点,市场的趋利性、排他性和商品交流等价准则,加之变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尊敬经济好处主体和进步其经济行为民主化水平的还,而无视了“市场”自身所具有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在思维品德教育方面所能够发生的风险,以致于使本位主义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它不只以小我的自力、自立、对等、自在冲击着封建品德认识的影响,并且也以小我权利的极端化冲击着在几十年革命进程中构成的伦理思维、价值观念。因而,它就极轻易诱发拜金主义、本位主义、吃苦主义和消极糜烂景象。反映到金融行业则显示为:一些单元和部分在运营治理上存在问题多多,铺张糜费、违规运营、贪污糜烂等;一些干部职工幻想信心淡漠,思维松散,行为不端,规律不严,责任心不强,团队认识差;有的干部职工妄想吃苦,追名逐利,清廉认识差;有少量干部、职工违法违纪,参加金融犯罪等,轻则招致行风不正,损害金融机构诺言,广阔员工的积极性和发明性遭到伤害;重则致使银行蒙受巨额资金损掉,甚至招致金融次序紊乱,发生严峻的金融风险,影响金融平安高效稳健运转。

二、金融业施行“以德治国”的战略选择

“以德治国”是建立有中国特征社会主义准则的实质要求,是进一步开展和完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的主要步调,是进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计谋行动,是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必经之路,是进步公民品德本质的牢靠包管。“以德治国”是时代的呼喊,人民的期盼。必需看到,“以德治国”是一项长时间而又艰难的计谋义务,不成能毕其功于一役。这里需求强调的是,贯彻施行“以德治国”方略,群众参加是根底,行业组织是桥梁,举国常抓不懈是包管。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开展的调理杠杆,金融业的昌盛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度的经济开展和社会提高。因而,金融业要贯彻施行“以德治国”方略,就必需持之以恒地施行“1234”工程:

(一)“1”就是环绕一个目的,即环绕建立一支“政治过硬,营业优秀,作风清正,规律严正”的金融步队这一目的,经过深化耐久地展开“以德治行”运动,把员工的思维言行标准于必然的社会品德和必然的社会司法之中,营建一种依德、依法、守德、守法的运营情况,包管金融事业平安、稳健、高效运转,促进国民经济继续、疾速、安康开展。这是由于,在运营治理诸要素中,人才是最根本、最活泼的要素,人既是治理的对象,又是治理的动力。由单小我构成的步队的本质是决议的要素。健全的体系体例要靠高本质的步队去对峙和完美,现代化的治理技能和伎俩要靠高本质的步队去把握和运用,政治优势要靠高本质的步队去表现和发扬。无论是依法治行,照样以德治行,其效果的对象都是人,只要效果于人,才干完成其目标。所以说,建立一支高本质的员工步队,不只是金融业,也是各行各业所必需确立的首选目的与最终目的。

(二)“2”就是对峙两项准则。一是对峙以德治行与依法治行相连系。关于一个国度、一个行业或部分的管理来说,德治与法治,历来都是相反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成,也不成偏废。社会主义品德与司法在内容上互相浸透,互相增补,互相支撑,互为内外,品德渗入司法,司法表现品德精力。从必然意义上来说,司法是品德的后台,品德是司法的最终防地;守法的人未必守德,守德的人肯定守法。二是对峙德治的条理性与德育的一致性相连系。它包罗两方面的寄义:一方面,必需看到,在实际社会生涯中因为每个员工所在的社会位置、所据有的社会资本、所承受的教育水平、所把握的常识技艺,以及每小我的遗传先天、伶俐才智等方面存在着不服等的景象,所以,只要对峙准确的品德导向,在政策的制订和施行中充沛地留意维护弱势群体,分条理施治,才干包管金融平安高效稳健运转;另一方面,德治的施行是经过金融部分各级指导的领先垂范和对员工的品德教化来进行的,分歧的阶级,如决议计划层、治理层、操作层,分歧的岗亭,如信贷、财会、监察等,其品德规范和品德标准是不尽一样的。也就是说,德治客观上要求对每个员工要做到以德定位,以德取位,德位一致。

(三)“3”就是抓住三个环节。一是持之以恒地抓好对决议计划层的品德教化。一方面,就是要实在发扬决议计划层的表率效果。德治的传统要旨是“治者”作为品德表率和示范来教育和感染“被治者”。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涯中,执行以德治行,指导干部的身教虽然不成或缺,但社会公德的培养,指导干部的表率和示范效果尤为主要。在市场经济中,一个指导干部一次偶尔的、某个单元指导部分的事情,就会在“乘数效应”的效果下,给社会公德的培养形成严峻损害。对此,我们曾经有了不少的、深入的经验。“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句话就从一个旁边面有力地证实了指导干部的表率和示范效果的极端主要性。另一方面,就是要实在增强对决议计划层的灌注和进修。在当今的社会,新问题层出不穷,常识范畴不时更新,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能的迅猛开展,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深入的革新。不进修就跟不上时代的开展。任何人,包罗各级指导干部,其实质中都含有善与恶两个方面,要扬善抑恶,就必需施以教化。“人不学,不知义;玉不琢,不成器。”崇高的品德毫不会自觉地发生和坚持,必需不时地灌注、进修。以此把决议计划层建立成为“政治成熟,营业通晓,作风扎实,清正清廉,敢抓敢管,知人善任”的刚强指导集体。二是持之以恒地抓好对治理层的责任伦理教育。治理层处在全行的中心环节,起着承先启后、联络左右的桥梁与纽带效果。一方面,对决议计划层制订的政策、规章准则、开展计谋、任务定见等都需求治理层去贯彻、落实,并将贯彻、落实后果实时反应给决议计划层;另一方面,对操作层肩负着治理、反省、指点、监视的职责,以及下情上报任务,稍有忽略,都有能够使整个运营进程中缀或发生不协调。所以,必需增强对其进行责任伦理教育。所谓责任伦理,是指担任某一社会人物的人在实行其人物义务时,必需思索到这一行为的能够结果,并为其承当责任。经过责任伦理教育,并树立响应的准则制约,可以使治理层的员工认识到本人肩负的重担,然后进步内涵的盲目性。以此培养“五官正直”的治理员工。三是持之以恒地抓好对操作层的职业品德教育。金融行业是运营治理钱币资金的非凡行业,操作层员工成天与钱、单子打交道,责任严重,处于一线,直接面临群众,面向社会,是形象的窗口。其形象的黑白,既关系到本身的运营效益,也影响社会的精力文明建立。在市场经济前提下,金融业竞争的优势是效劳。谁能为客户供应具体、优质、高效的效劳,谁就可以博得竞争的自动权。经过职业品德教育,努力于对操作层员工价值观的继续培训,强化对文明价值的认同,加强理论价值观的自动性,培养出充溢活力和生机的团队与发奋向上、开辟进步的团队精力。

(四)“4”就是搞好四项任务。一是增强对员工人格的培育。这是由于,充沛的小我风致修炼和较高的职业品德程度是顺应将来金融事业和岗亭任务的需求,优越的小我风致形象和职业品德形象是在将来竞争情况中拓展营业、博得客户、发明小我营业佳绩的需求,增强小我风致和职业品德涵养是小我在剧烈竞争的社会全体情况中的生活之本,成功之源。人格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资历。人格培育是最根本的人品培育,也就是使每个员东西有人该当具有的最根本的品德质量。比方,要有荣辱感、廉耻心,要有品德追求,要老实、守信誉,要自我尊重、自重、自喜欢,要懂得尊敬他人,要有同情心、公理感,要讲良知、担任任,等等。因而,金融部分必需持之以恒地对员工进行以“马列主义、喜欢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公德、职业品德、家庭美德”、“国情、民情、行情”为首要内容的教育运动,以此培育出员工崇高的人格质量。二是搞好对员工的自省和慎独的指导与教育。自省、慎独是儒家提出的主要修身办法,依照目前浅显的提法就是“自律”。在儒家的思维理论中,有关修身的阐述和办法良多,但都是以自省作为起点和根底,以慎独作为追乞降归宿。不会自省,就谈不上修身;没有慎独,就不成能到达更高的品德境界。所谓自省,就是天天都要重复反省、反省本人的言行,以便发现有违犯常理和伦理品德要求之处实时改正;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时,本人的行为也要慎重不苟,避免呈现违犯品德要求的行为。这是由于,经过自省、慎独可以使员工加强培育崇高品德人格的盲目性和紧迫感;可以使员工进步职业品德看法程度,加强职业品德感情;可以培育员工的职业品德意志,坚决职业品德信心;可以培育员工的自律认识,养成优越的职业品德习气。因而,金融部分经过积极指导员工学会自省、慎独,就可以促使每个员工常常反省本人的言行,考虑本人的得与掉、善与恶、对与错,展开积极的思维奋斗,盲目改正言行偏向,并不时为本人提出更高的职业品德要求,逐渐完成从自觉到盲目、从表面到心里、从被动到自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改变,然后使本人的职业品德涵养进步到一个新的境界。三是积极指导全体员工展开安康有益的“念书求知”运动。崇高人品的构成,离不开安康有益的念书求知,只要精于念书的人,才干使本人的人品崇高,成为以德治行的榜样。读好书,既是对人类常识养分的接收,又是对一种美德的塑造和对本人人格的完美。因而,金融业要仔细连系本身的特点,实在抓紧抓好对全体员工进行“科学常识、科学思维、科学办法、科学精力”和“毛泽东思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要思维”的教育,以进步员工剖析问题、判别问题、处理问题的才能和政管理论程度,然后加强全员的战役力。四是搞好模范教育。典范的力气是无量的。典范代表着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进步的力气,可以发生宏大的影响力、传染力和鼓励效果。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批英雄榜样人物,教育和感化了全党、全国人民;饶才富、刘彦彬等一批金融系统进步前辈人物,鼓舞和鼓励了全国的金融员工。这里需求指出的是,在典型的宣布道育中,不只要注重典型身上理性层面的器械,更要注重其内涵的思维、精力的发掘,指导员工对照典范找差距,将典范身上的崇高质量化为本人的思维和举动,进步本人的品德境界。

廉政建设与行业 篇2

如今楼市有政策的支持, 前景一片利好, 而买房又是消费者的刚性需求, 双重因素驱动下, 在楼市下游的建材行业也必定会生机勃勃。那么, 瓷砖企业如何抓住契机, 快速发展呢?

房地产市场逐渐明朗, 对瓷砖行业的发展有较好的带动作用。企业除了了解消费者需求外, 不管市场怎么变, 回归本质, 最终都是优质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最能打动消费者。因此, 市场回暖, 瓷砖企业不能重“量”不重“质”, 为了赶进度, 生产劣质产品。

至于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 瓷砖作为家庭重要装饰产品, 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需要及时跟进。消费者要在众多品牌中选择, 除了看中品牌其与众不同的地方, 重视售后问题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总的来说, 在银行新政出台, 楼市大好的环境下, 瓷砖企业应积极展现企业综合优势, 为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全的服务, 才能紧跟市场发展脚步, 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经销商现在投资瓷砖行业销售正是时候。

行业文化的结构价值与建设路径 篇3

在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行业文化的问题时,首先需要对文化特别是应用文化的系列问题从整体的和具体化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文化是个包含多样性内涵的复合性概念。简单地说,文化可以分为很多具体的子类别,并且可以不断地继续将其细分为更多层次的类别。通过对文化的细分,我们能够发现,任何行业及其机构的文化都涉及到多种类别形态的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例如,这种文化可以是在某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组织整体的文化元素,也可以是价值观这样抽象的内容,或者是如质量文化意识等具体的要素,甚至还可以涉及到对某种行业文化的未来具有引导性的理念和方法等。就具体的应用文化而言,行业文化主要体现在机构、组织和个人的价值观、制度与行为等系统化方面,只有系统地加以把握,才能形成系统改进的效果。另一方面,思考行业文化建设时,需要确立某些具体化的范围和标准,包括比如确立职业道德、公平、竞争伦理等要素,或者通过某个具体的标杆化的行业文化来引导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此外,要把握不同行业的文化,还需要把握其中的行业美德的具体细节,如食品行业经营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美德,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笼统的理解上。

行业文化的基本结构

行业文化涉及许多不同行业的内外部因素。就具体的行业而言,它涉及到诸如何者是本质性要素的问题。尤其是从任何一个行业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思考的话,首先就必须了解整体的结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对行业中的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进行评价的问题。

总体上说,任何一个行业的文化,都是通过由内而外呈现出来、乃至于具有外部影响力的、具有结构化特点的系列化问题的组合。因此,当我们谈到行业文化的要素时,需要用结构化的方法来把握。首先,我们要将其看成一套既有独特性又有共性的文化支持系统,而非一个单一的层面。这个支持系统可以用共同性和差别性予以区分。所谓共同性,就是每一个行业都是由社会中的个人或者群体来承担,由各种机构来支持,这里面就存在着某些共同的文化要素。虽然我们一般对行业的研究会发现很多不同,这些不同和差异大多体现在技术、产品等专业性的特征上,如理发匠与水果商之间的差异。但是技术上的差异不等同于文化上的差异,或者说,技术上虽然有差异,但是文化上有共性的要求。其次,我们需要界定一个行业文化的基本评价标准,如:顾客满意度、保护隐私、职业化等。显然,利益相关方的评价是一个尺度,而行业人的自我评价也是一个尺度。例如,知识产权相关的某些行业代表虽然在表面上积极去争取版权收费是为了著作权人的利益,实际上是为了自己获取收入,而真正帮助著作权人维权的事情基本上都被忽略了,收到费用后也没有真正及时给予著作权人应得的报酬。这种做法就违背了追求所服务的对象(客户)利益最大化的标准。再次,我们可以從几个核心的角度来考虑行业文化的结构问题,即从核心价值、核心价值的制度化、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行业和机构的文化氛围以及监管系统等来把握其基本结构的特点。

某些行业文化的结构性把握应当包含外部相关因素。可以说,从外部性的结构特点来看,某些行业涉及到国计民生,尤其是公共利益;某些行业涉及到需要建立高标准的监督;而某些行业则需要体现公众的参与监督,等等。对于这些行业的文化,就需要从国家利益、社会文化和公众诉求等等的角度来衡量。

行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

思考行业文化建设的第一个基本角度是如何确立合理的价值观。我们需要考虑某个行业内部和行业内的各个机构是否存在一种基础性的具有引导性的价值,即某些需要坚持的原则。这些原则就是道,是行业及其所属机构很基础的文化要素。从事某个行业需要何种理念和原则,需要何种基本的价值观,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角度是行业的价值观与制度性的激励标准之间是否存在合理的对应关系。价值观是衡量合理性的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标准。除了理念和价值之外,还有很多要素需要构成制度化的系统化标准。首先,行业的管理制度和行为标准不仅需要价值观来作为引导,同时,制度本身也需要健全化和系统化。以中国足球行业为例,我们需要对踢足球的游戏规则有深入的了解。在这个游戏规则中是否存在公平的价值观念和比赛规则、裁判规则,等等。在足球比赛中,努力获胜诚然是一种价值观,但是这种价值观能不能体现在公平的制度检验上?如果没有价值观,规则制度是没有效用的;同样,没有规则制度来落实的价值观也是无效的。比如在足球比赛中如果存在黑哨问题,那么裁判员和运动员就不能共同体现足球比赛的价值观,这种比赛的规则制度最终肯定是会垮掉的。因此,制度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又比如在食品安全领域,“安全”这个价值观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监管制度来支持食品健康安全的价值,显然也无法将这种价值观予以落实。总之,制度是一个系统化的标准问题,我们要将其细化落实为某些具体的考核、监督与执行的具体细节标准。这些具体标准之间需要有很强的关联度,而且其中的原则性要充分体现出来。例如,食品行业的原则性有两个,安全和卫生。我们之所以要讲原则,是因为原则所体现的就是行业的美德。换言之,我们要有核心价值所体现的行业标准,通过原则作为核心标准,来将价值观和制度主动或被动地体现在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上。

第三个角度是必须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作为具体行业活动的支撑要素。职业道德与行业美德即核心价值(原则)是互相支持的。只有具备很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体现出行业的核心价值,如注重顾客安全和利益的职业道德才能让从业人员重视食品的安全与卫生。总体上说,因为制度是一种被动的存在,而职业道德则是主动自觉的意识。如果缺乏这种主动自觉的职业道德,制度就无法落实。我们目前许多行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不是一般的诚信问题,而是职业道德严重缺乏的问题。

内外兼修

内外兼修是行业文化建设的重点。行业中的从业人员的健康理念、核心价值意识、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行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等问题是支持行业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要素。这种基于责任和伦理支持的文化,需要行业中的从业人员形成自主、自律的意识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当然,其中的某些要素是需要依靠外部性的制度支持的,如职业道德就涉及监管和法制完善的问题。换言之,违背职业道德不仅是个内在修养不足损害道德的问题,也是个涉及违法犯罪的问题。例如,侵犯客户的隐私、渎职以及履行职责违背忠诚义务等等,都需要整体制度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执法改进支持。

任何行业都必须将行业具体机构的文化建设与个人责任相结合。任何行业都是由机构和个人组成的,而机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必须是公平的,才能促进行业内部竞争意识的培养与公平伦理的促进。同时,这种竞争的合理化必须基于机构的自我完善,也就是说,每个机构内部的整体文化建设也非常重要。例如,西方的某些快餐食品的连锁经营管理中的内部质量管理、激励、卫生、服务生工作态度认真和品牌营销等管理方式都有助于为我们提供借鉴。可以考虑在行业内树立一个典范标准,从而促进美德的形成。

明确个人责任的落实是机构内在文化建设的重点。个人责任方面存在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制度约束,另一部分依靠某些技巧来落实,即一方面要如何让一个人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由激励制度来完成;另一方面,这里面又存在许多技术性的设计。如:如何将薪酬设计得更有助于与履行责任的情况相结合,等等。以我国目前慈善行业机构文化中的个人责任为例,现在的慈善机构的制度设计不利于个人责任的落实及其工作的开展,因为制度的倾向有利于机构筹款而非捐献。目前的慈善机构在筹款时可以汲取10%的管理费由其内部自行分配。同时慈善机构通常倾向于将募款存入银行涨利息,利息部分也由机构自主分配。这就造成了慈善机构的员工可以奢侈消费或者出现暴富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设计一种合理的制度,强迫慈善机构的管理费必须存在数额上的上限,而非由百分比来决定。

诚信是个人责任和伦理意识的基点。我们现在所說的诚信问题很多都是由于行业内部的个人或者机构的不诚信而引起的,有些甚至导致了社会灾难,即某个行业的不诚信波及或者其后果被行业从业人员放大至社会领域,这是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由此,对于涉及公众健康、安全和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业,需要加强政府、媒体、社会的监管和道德风险管理。

将行业内部的个人责任与机构责任相结合,还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价值观。换言之,行业整体上以及其中的机构应该避免急功近利,或者应当努力通过行业协会的组织来建立行业性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性的文化支持,保障对内行为和对外形象塑造的高标准要求和信誉体现,是一种行业所需要的重要伦理观。从对外的文化形象塑造来说,不是以广告宣传来体现,而是通过机构和个人的行为体现出行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和伦理要求。

总之,每个行业的信誉、形象与品牌等都涉及一种链条式的结构,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恶性的连锁反应。由此,内外兼修、环环相扣是行业自我发展的内在力量。

专业化与职业化

持续提高行业中的技术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并且通过职业化的经营管理者来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并提供严格的伦理支持,是助飞行业文化的两翼。

每个行业的文化建设,都是要促进并体现出该行业技术和服务的最高水平;后者倒过来也是促进行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素。这里面有两类专业化的要素。一类需要行业的价值实现的专业化水平很高。例如,在与人们安全有关的行业,需要做到专业化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完全一致。如司机不仅需要关注乘客安全,还需要很高的开车技术。另一类就是行业各自的美德,如品茶行业的美德体现为有好水,没有好水就不能品好茶;红酒经营行业需要能向顾客推荐解释什么样的酒是好酒。银行的行业美德就是稳重、严谨,防止金融风险;对冲基金的行业美德是把握信息可信度,等等。体现行业美德既需要技术也需要服务的专业化和高标准。

专业化意味着创新驱动发展,或者说,创新是推动行业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力量。因此,创新也是一种具有共性的行业文化。即使是属于事业单位的行业,也离不开创新的要求。例如,博物馆举办动态化的专题巡回展,就是整合和发挥博物馆相关资源的创新性做法。行业业务的创新,需要文化与技术的结合,或者说创新的驱动力和方法离不开技术与文化的双重利用。通过创新,可以拓展和提升行业文化,如电子产品可以成为时尚产品和奢侈品,可以改变行业的文化评价。由于创新总是伴随着某种对惯性的改变,也包含着失败的风险,因此,创新需要制度性的激励。

专业化与职业化,即职业荣誉感、服务意识、顾客导向、职业道德自律和高标准的产品与工作规范相一致,构成行业文化特别是行业内部机构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没有职业化的从业人员,就没有高标准的目标和自我激励,也就难以实现真正专业化的目标。同时,正是通过职业化的文化建设,可以弥补技术创新和运用带来的某些不足和缺陷,如在药品的临床试验方面,没有职业化的医师,就会导致药物的滥用和过度商业化带来的严重后果。

双重监管

一个行业的发展取决于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取决于行业协会和行政司法部门的引导监督。行业协会的引导、监督来自共同的利益诉求,行政与司法的引导、监督来自社会的利益诉求,二者都不可或缺。

目前,行业文化的缺失和行业协会的作为密切相关。行业协会的人没有真正研究其行业需要何种行业文化支撑,行业美德应该如何体现,而只是关心行业的GDP、机构利益、发展程度,以及行业协会人员自身的利益,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对于行业机构和个人的监督与监管。在经济领域,行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代表着经济的软实力。我们经济的软实力没有体现出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行业文化没做好,甚至将其他方面的文化也拉低一截,这种负面的东西对人们的信任是个很大的打击,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和诚信缺失。其中,行业协会负有重要的责任。

行业自律是行业文化的基本形态之一,它是涉及行业协会地位和作为的问题。完善行业文化的重要要素之一,在于行业协会需要发挥真正的作用。例如,行业协会的监管要素作为一个基本标准和成员资格,凡是符合其资格的会员都受法律和行业协会的保护。换句话说,行业协会的成员单位要以信誉可靠为条件,违背了基本标准就不能成为行业协会的成员。而我们目前的行业协会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个官僚机构,很多行业协会的论坛和会议都是为了要企业赞助资金,而不是为了维护行业信誉和为行业成员服务。总之,行业协会如果真正发挥作用,就能有利于行业文化的形象提升,从而大大改进行业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由此,我们的行政部门应该对行业协会提出资格审查的要求,对不合格的行业协会应要求其进行整改,最终完善行业内部引导监督。

从外部角度还需要确立进一步的引导和监管标准。每个行业都需要有行业从业人员和机构行为的监管。监管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促使行业里的任何人在服务顾客的同时,能够充分考虑所服务对象的利益最大化。以高铁建设为例,高铁快速扩张本身不是什么问题,但提前完工的问题就很大。因为假如提前完工,就可能以牺牲铁路的质量安全为代价。因此,高铁的建设应该按计划和质量进行,这方面的监管就非常重要。总之,越是诚信度低的行业越需要严格监管,而且需要各种监管配套执行。

当前外部性的行业监管的漏洞之一,在于很多监管是由行业协会来执行,这实际上无法发挥外部评价和实质监管的作用。因为行业协会本身很可能趋向于代表行业的利益,或者行业协会的负责人缺乏监管意识。此外,行业监管还存在一个多头管理而无实质问责的问题,很多行业监管者是多个国家部委,地方上的许多横向部门也都有监管权。这就会造成在有利益的地方大家纷纷出头来抓权,在发现问题、导致百姓和社会利益受损的时候,这些部门之间则相互推卸责任。以假鸡蛋问题为例,农业部门认为假鸡蛋不是农业产品,工商部门认为这属于技术问题,而技术部门认为这是造假但不是产品,结果各个部门之间纷纷推脱监管责任,造成违法乱纪者逍遥法外。此外,部委的监管与地方政府监管可能存在利益不一致的问题。总之,调整和改进监管方式,严格依法积极开展对每个行业的机构与个人的行为监管,是保障每个行业真正发挥作用和促进行业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力量。(责任编辑: 罗志荣)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简介

陈少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1964年生,福建漳浦人。1980年起先后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教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和中日近代思想文化比较。1991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起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96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2000年起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多次到日本、美国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访学与研究交流。

廉政建设与行业 篇4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林业建设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林业建设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10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8884万亩(59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5830万亩(389万公顷)、飞播造林298万亩(2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757万亩(184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5190万亩(346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8.42%。分省区看,内蒙古造林面积超过1000万亩,造林规模位居全国首位;云南、陕西、辽宁、四川、山西、河北6省的造林面积都在400万亩以上,以上7省区造林面积占全国造林总面积的51.45%。

2010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09万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19.55%,保持较高增速,林业产业全面复苏,其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7901亿元、11123亿元和188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7.8:53.2:9.0,结构进一步合理。

当前我国林业产业有三大优势,第一,林业产业是绿色生态产业,随着扩大内需的推进,农村购买力的提升,对林产品的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第二,林业是重要的资源库,我国林业有着丰富又宝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通过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将有更多的潜能被挖掘;第三,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手握林权的林农生产热情被释放,林权流转为林业投资者提供了渠道。

我国林业建设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林业产业体系已初步建立,以资源培育和加工利用为主体的产业链雏形已逐步形成。在政策扶持和市场规模化影响下,我国林业产业链条中的营林业、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上下游产业将进一步相互延伸和拓展。林业经济总量持续提升、林业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特色林业产业逐步形成成为我国林业建设发展的总体趋势。

按照《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将由2008年的l.44万亿元增加到2012年2.26万亿元,保持l2%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人造板产量稳定在1亿立方米左右。2012年我国林产品国际贸易总量达到900亿美元以上,其中出口增长基本恢复到2007年水平,出口总额达到或超过500亿美元。人造板、木地板、家具、木门等优势产品继续保持世界出口第一国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木材及其制品的国内消费也在迅速增长,其中人造板、纸浆及纸张消费已居世界第二位。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木材消费

总量将提高到4.57-4.77亿立方米,木材供应缺口将长期保持在1-1.5亿立方米左右。如此巨大的需求缺口,仅依靠进口和节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立足国内,统筹安排好木材及林产品生产用地,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更加突出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林业在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更加突出林业在惠农富民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增强碳汇能力中的特殊作用。通过实施五大战略,不断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建设的多样化需求,林业建设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本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林业建设行业的投资背景、政策环境及进入障碍;林业建设行业的市场规模、供需平衡、竞争状况、投资情况;林业建设行业产业链的发展;林业建设行业细分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重点林业建设项目及区域林业建设行业的发展现状;林业建设行业领先企业的经营情况;林业建设行业的投融资与前景;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林业建设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的剖析中国当前林业建设行业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并根据林业建设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林业建设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营林企业、森工企业,是林业建设设计、施工、养护企业及风险投资者准确了解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廉政建设与行业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房地产开发企业守信自律,营造诚实守信的房地产市场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制定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房地产开发行业相关管理部门和在本市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用体系建设与管理,是指以建设阶段为重点的包括行业规章制度建设、企业信用信息采集与发布、企业信用状况测评、企业信用人员培训、企业信用行为奖惩等在内的系列工作。通过信用体系建设专网和信用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与共享,全社会共同参与,并以此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和企业“黑名单”制度。

本办法所称信用信息,是指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基础信息、项目信息和诚信行为记录信息。

第四条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房地产开发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与管理,日常工作由重庆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负责(以下简称日常管理部门)。

主管部门应建立房地产开发行业信用管理与服务平台,及时采集、审核企业信用信息,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测评并公开。

第二章信用信息采集和审核

第五条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采集的范围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日常管理信息以及项目建设中勘察、设计、施工、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等建设阶段信息和其它信用信息。

第六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与注册地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订《重庆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管理承诺书》,定期登录信用管理与服务平台,及时填报企业相关信息,并对其报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第七条市区两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质量、安全等信息,录入信用管理与服务平台。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收集本区域内相关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监管信息和评价信息,并录入信用管理与服务平台。

第八条市级相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可将其评定的企业奖惩信息向日常管理部门申报,经审核后录入信用管理与服务平台。

社会公众通过重庆市房地产开发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网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投诉信息,日常管理部门应根据各管理部门职能职责转交处理,并将核实后的投诉信息录入信用管理与服务平台。

媒体公开披露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经日常管理部门核实后,录入信用管理与服务平台。

第九条 日常管理部门负责对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社会公众和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查。并经公示5个工作日后无异议的,录入信用管理与服务平台。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按季度对企业填报信息进行审核,并在20个工作日内将核查无误的信息上报;对填报有误的信息,由企业在5个工作日内修改完成并重新上报。

第三章企业信用综合测评

第十条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对企业进行信用综合测评,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十一条企业信用综合测评采取综合评分的方式,由信用管理与服务平台根据统一的测评标准自动生成。

第十二条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综合测评由企业信用能力测评、诚信表现测评两部分组成。

信用能力测评是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开发业绩、销售业绩、发展能力、管理能力、财务实力、上缴税费情况等方面的综合测评,满分100分。

诚信表现测评是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诚信表现进行的综合测评,包括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管情况,施工、监理等单位工程款支付情况、与员工、购房户等各方的合同履约情况,银行信用情况,质量安全情况、参与公益事业情况和参与信用建设情况的测评,以及根据企业上年度和本年度的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进行加分和扣分的测评。每条良好行为记录加分标准为0.75—2.5分,每条不良行为记录扣分标准为5—8分。满分为100分,加分和扣分除外。

信用综合测评的具体指标和分值分布在测评标准中明确。第十三条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综合测评计分公式为:S=A+B+C-D

其中,S表示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测评综合得分,A表示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能力测评得分,B表示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表现测评中除加分扣分项目外的得分,C表示房地产开发企业良好行为记录的加分,D表示房地产开发企业不良行为记录扣分。

第十四条企业信用综合测评每年进行一次,日常管理部门于次年的年初集中对外公布上年度企业信用综合测评得分情况,包括信用能力测评得分,诚信表现测评得分以及信用综合测评得分三部分。

第十五条日常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企业信用综合测评标准,企业信用综合测评标准制定后不得随意更改。

第十六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综合测评结果作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依据。

信用综合测评排名靠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享受公开表彰、重点扶持、减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缓存项目资本金、提高项目资本金抵扣比例、预售资金优惠使用、推荐评优评强和信用等级评价授牌等激励政策。

信用测评结果靠后和有不良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采取公示曝光、约谈企业负责人、取消评优评强资格、严格资质审查、全额缴交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和项目资本金、严格预售资金监管以及纳入黑名单企业管理、限制享受其他相关优惠政策等惩戒措施。

具体奖惩政策由相关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七条信用管理与服务平台根据企业的信用情况自动生成《重庆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手册》,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情况证明和相关部门开展日常管理以及评优评强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四章信用信息公开

第十八条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由日常管理部门将经核实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基础信息、项目信息和诚信行为记录信息以及信用综合测评等信息,通过重庆市房地产开发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网(http://)与市政府公众信息网(http://)完成信息的同步对接,实现信息公开。对公众反应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信息,可通过其他官方网站和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保密的信息除外。

第十九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基础信息和项目信息,公开期限为永久,有有效期限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企业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信息公开期限为二年,日常管理部门可根据其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与影响周期等实际情况,延长公开期限。在企业不良行为信息公开期间,企业经整改后提出撤销不良行为信息公开申请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及时核查,达到了整改要求的,可撤销对其不良行为信息的公开。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互联网查询企业的信用信息。第二十一条日常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将汇总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行为记录、信用综合测评等信息抄送相关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作为日常监管以及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的参考依据。

第五章信用管理人员与备案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所称信用管理人员,是指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专职从事企业信用信息收集、填报、管理的企业工作人员。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派专人参加信用管理培训,培训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信用信息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对企业信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企业从事信用信息管理的工作人员以及有志于从事房地产开发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由日常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经考试合格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考试合格证书。

第二十四条取得信用管理人员合格证书并受聘于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信用管理工作的人员,应由所在企业和当事人提出申请,填写信用管理人员备案表,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后方可执业。信用管理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信用管理工作。未经解除备案的信用管理人员,不得以其他企业的名义申请备案。

新设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及时派人参加信用管理人员培训,并在培训考试合格后60个工作日内,完成信用管理人员备案和企业信息上报工作。

第二十五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配备信用管理人员,该人员因离职或工作调整等原因不再从事本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时,企业必须申请解除该信用管理人员备案。

对不按时报送相关信用信息或在报送信息中弄虚作假的,日常管理部门应当撤销该信用管理人员备案,五年内不允许其在本市范围内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管理工作。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对提供虚假信用信息的企业,日常管理部门除按不良行为记录扣分外,还应依照相关规定对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和信用管理人员进行处罚。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增删信用信息,违者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重庆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廉政建设与行业 篇6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六卷

光盘数:0

定价:1680元

优惠价:750元

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

第一篇 火电行业通用与基础标准

电力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电力燃料名词术语

第二篇 火电行业工程勘测标准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电力工程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程

第三篇 火电行业设计标准

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

电厂标识系统设计导则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

第四篇 火电行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吲件技术导则

第五篇 火电行业材料与设备标准

高温单辊碎渣机

钢塑复合管利管件

水工建筑物塑性嵌缝密封材料技术标7伟

电站阀门电动执行机构

火电厂风机水泵用高压变频器

电站锅炉安全阀应用导则

火力发电用止回阀技术条件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发备防锈蚀导则

第六篇 火电行业检测与验收标准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

热交换器管声脉冲检测技术导则

热力设备检验机构基本能力要求

火力发电用刚制通用阀门订货、验收导则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脏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视和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质量验收导则

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

火力发电厂超滤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

石灰石一石膏湿泫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范围

汽轮机叶片涡流柃验技术导则

第七篇 火电行业试验标准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介质损耗因数试验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交流耐压试验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避雷器试验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铜、铁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循环流化技术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六氟化硫气体毒性生物试验方法

第八篇 火电行业电厂化学标准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

六氟化硫气体湿度测定法(重量法、电解法)

六氟化硫气体胺皮测定浊

六氟化硫气体密度测定法

水处理用强碱性刚离子交换树脂耐热性能测定方法

第九篇 火电行业安全与质量标准

电力工程勘测安全技术

运行中变乐器用六氟化硫质带标准

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汽质量标准

第十篇 火电行业检修维护标准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架维修调整导则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耐火及保温检修导则

凝汽器与真窄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第十一篇 火电行业环境保护标准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

火电厂一排水水质分忻方法

火电厂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

第十二篇 火电行业监督、监测标准

火力发电厂厂级骼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

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向管崎督检验技术导则

燃煤电厂烟气排放连续嗡测系统订货技术条件

第十三篇 火电行业其他相关标准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电站用2.25Cr一1Mo钢球化评级标准

烟气湿法脱硫用石灰石粉反应速率的测定

火力发电厂蒸汽管道寿命评估技术导则

自抽式飞灰取样方法

火力发电厂保温工程热态考核测试与计价规程

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煤粉取样办法

第十四篇 火力发电强制性条文

最新火电行业工程建设标准与火力发电企业岗位操作技术规程指导全书 最新火电行业工程建设标准与火力发电企业岗位操作技术规程指导全书

最新火电行业工程建设标准与火力发电企业岗位操作技术规程指导全书

第一篇 火电行业通用与基础标准

电力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电力燃料名词术语

第二篇 火电行业工程勘测标准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电力工程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程

第三篇 火电行业设计标准

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

电厂标识系统设计导则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

第四篇 火电行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吲件技术导则

第五篇 火电行业材料与设备标准

高温单辊碎渣机

钢塑复合管利管件

水工建筑物塑性嵌缝密封材料技术标7伟

电站阀门电动执行机构

火电厂风机水泵用高压变频器

电站锅炉安全阀应用导则

火力发电用止回阀技术条件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发备防锈蚀导则

第六篇 火电行业检测与验收标准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

热交换器管声脉冲检测技术导则

热力设备检验机构基本能力要求

火力发电用刚制通用阀门订货、验收导则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脏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视和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质量验收导则

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

火力发电厂超滤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

石灰石一石膏湿泫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范围

汽轮机叶片涡流柃验技术导则

第七篇 火电行业试验标准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介质损耗因数试验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交流耐压试验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避雷器试验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铜、铁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循环流化技术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六氟化硫气体毒性生物试验方法

第八篇 火电行业电厂化学标准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

六氟化硫气体湿度测定法(重量法、电解法)

六氟化硫气体胺皮测定浊

六氟化硫气体密度测定法

水处理用强碱性刚离子交换树脂耐热性能测定方法

第九篇 火电行业安全与质量标准

电力工程勘测安全技术

运行中变乐器用六氟化硫质带标准

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汽质量标准

第十篇 火电行业检修维护标准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架维修调整导则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耐火及保温检修导则

凝汽器与真窄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第十一篇 火电行业环境保护标准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

火电厂一排水水质分忻方法

火电厂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

第十二篇 火电行业监督、监测标准

火力发电厂厂级骼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

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向管崎督检验技术导则

燃煤电厂烟气排放连续嗡测系统订货技术条件

第十三篇 火电行业其他相关标准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电站用2.25Cr一1Mo钢球化评级标准

烟气湿法脱硫用石灰石粉反应速率的测定

火力发电厂蒸汽管道寿命评估技术导则

自抽式飞灰取样方法

火力发电厂保温工程热态考核测试与计价规程

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煤粉取样办法

第十四篇 火力发电强制性条文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六卷

光盘数:0

定价:1680元

优惠价:750元

廉政建设与行业 篇7

1、标准的概念

1934年盖拉德 (CJ·Gai11ard) 在《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中定义:“标准是对计量单位或基准、物体、动作、过程、方式、常用方法、容量、功能、性能、方法、配置、状态、义务、权限、责任、行为、态度、概念或想法的某些特征, 给出定义、做出规定和详细说明。它以语言、文件、图样等方式或利用模型、图样及其他具体表现方法, 并在一定时期内适用。”

2005年刘峥颢在《标准及标准化》中对标准的定义:“标准是由公认的标准机构制定和批准, 为某类活动或结果提供规则、导则或特殊的文件, 是约束、指导人们行为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法规性, 但标准本身并不是法规, 只有当法律赋予其一定的法律效力后, 才可视为法规。”

因而, 标准是指依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 对技术、管理、工作等活动中, 具有多样性、相关性重复事物, 以特定的程序和流程颁发的统一规定, 以增进系统整体效能为宗旨、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2、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对标准化做了如下定义:“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 特别是为了求得最佳的全面的经济效果, 并适当考虑到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 在所有有关方面协作下, 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 制定并实施各规则的过程。”

因而, 标准化就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 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 并实施各规则的过程, 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

烟草行业标准化就是以提高烟草行业的经济效益为目标, 为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销售等各项工而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的有组织的活动, 同时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 并推广实施的过程。即以技术标准为主体,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相辅助。

3、标准体系的概念

在 (GB13016) 中指出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烟草行业标准体系是以《卷烟》和《烤烟》两个国标为主体, 及烟草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规定和烟草行业的方针、目标和相关规定。

二、烟草行业标准化现状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颁布, 全国各行各业的标准化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自1989年第一届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至今, 中国烟草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已走过了20多年历程。20多年来, 行业标准化工作紧密围绕行业工作重点, 完成了一批重要标准的制定、修订和贯彻工作, 加大了采用国际标准的力度, 积极组织企业承担、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修订等工作。如今, 行业的标准化工作涉及卷烟、烟草农业、烟草信息、烟草企业管理、烟草物流等各个领域, 为促进行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生产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以两个国标为中心

烟草行业标准是围绕《卷烟》和《烤烟》两大国标而展开的。截止到2009年现行有效的烟草类国家和行业标准、检定规程共计541项, 其中国家标准94项, 行业标准447项, 而所有这些标准都是以这两大国标为中心的, 两大国标在行业标准体系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卷烟》国标主要涉及卷烟工业、卷烟商业、烟叶生产和加工、烟机、烟用材料各个领域, 对行业各方面的工作都有重要影响。1986版《卷烟》国标的颁布实施直接促进了行业卷烟工业企业加工水平的提高;1996版《卷烟》国标自1996年颁布、1997年实施以来, 对促进烟草行业技术进步、提高卷烟产品质量和卷烟生产水平、增强企业关注吸烟与健康问题的意识、降焦减害、降低原料消耗、提高烟用材料质量、增加烟草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和监督作用;2005版《卷烟》国标在经过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 (WTO/TBT) 通报后,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05年6月17日正式批准发布, 2006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新版《卷烟》国标的颁布实施则使烟草行业真正融入社会, 更加关注消费者权益、促进和谐烟草的发展。

《烤烟》国标不仅涉及烟叶生产收购、卷烟加工, 而且涉及千家万户的烟农, 仅仅是等级划分的微小改动也将对烟叶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 所以《烤烟》国标历时15年没有做实质性修改。近几年行业在建设“国家级烟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县”中, 依托《烤烟》国标, 各示范区截止到2008年底以30余项烟草农业类、30余项常规化学分析类国家或行业标准为基础, 以符合当地实际的地方或企业标准为补充, 建立了从育种到收购覆盖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技术管理体系, 使标准化在烟叶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标准化工作不仅在传统的生产领域发挥着作用, 而且把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卷烟销售网络建设等原先属于政策法规管理的权限都纳入标准的范畴。比如, 工商企业会计核算规程以往多是以红头文件来体现技术法规, 现在都以标准的形式来体现。

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范黎认为, 标准和标准化工作已不再仅仅是行业科技工作的一部分, 而是行业科研、管理、生产乃至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规范化管理、体现引领性的一个重要抓手。它们在实现企业联合重组、做强企业、做大优势品牌等行业重点工作中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2、加速与国际化接轨

在1992年, 国家局便在北京市局设立了行业标准化研究室, 1995年又将该研究室更名为“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 归郑州烟草研究院管理。1989年、1996年又分别成立了第一、二届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06年11月, 在第三届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暨工作会议上, 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张保振针对行业发展新形势提出, 到2010年要基本建立含有500项左右烟草类国家或行业标准、强制性与推荐性标准相配套的行业标准体系的奋斗目标, 争取部分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接轨, 在国际标准的制定或修订上有零的突破。

2008年2月6日,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正式通知我国, 由我们提出的“箱内片烟密度偏差率的无损检测电离辐射法”国际标准正式在ISO立项, 实现了我国烟草界承担国际标准制定项目“零”的突破。2008年我国各行各业一共承担了22个国际标准的制修订项目, 这为历年之最。

截至2009年底, 行业制定发布以及正在制定、修订将要发布标准541项, 其中农业类标准有162项, 工业类标准有320项, 商业类标准有59项, 可提前一年完成500项左右烟草类国家或行业标准、强制性与推荐性标准相配套的行业标准体系。

张保振指出, 对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的目标, 绝不仅是为了制定、修订一两项国际标准, 更重要的是, 要通过这项工作提高我国烟草行业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并通过国际合作这个平台及时掌握国际上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发展态势, 加快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在采用国际标准方面, 行业已把或正将“国际标准化组织烟草和烟草制品技术委员会”公布的46项国际标准中的37项转化为国家或行业标准。体现了行业标准化建设吸收消化国际标准的主动性。

三、烟草行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 全球一体化的大市场对我国市场的影响也再不断的加大, 高新技术的不断更新, 标准化领域也再不断的发展, 对烟草行业标准化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地要求。从整体来看我国烟草行业标准化发展已经呈现了一定的规模, 为烟草行业国际标准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较之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加大的差距, 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现行的烟草行业标准化体系不够全面, 现阶段标准的研究深度和精细化水平不高。就烟草行业企业管理工作方面出台的标准来看, 更多的是侧重于管理标准而很少涉及工作方面的标准。制定修订标准的总体水平还不高, 特别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在国际上能够发挥引领作用的标准还是很少。

烟草行业现行标准化体系中形成比较完善体系的比较少。只有烟草农业标准体系、烟草行业物流标准体系、烟草行业计量技术标准体系这三个体系相对比较完整。但是这些体系更多的也是在强调技术标准, 涉及工作标准方面的很少。

无论是烟草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的基础管理依然薄弱。虽然近年来行业通过质量、职业健康等体系贯标对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考核评价等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 但从体系实际运行结果来看, 存有职责界定不具体、管理权限不清晰、规章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导致标准文件执行效果不够理想, 体系运行存有偏差, 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较低。

行业部分领导同志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以至不重视、不关注、不过问标准化工作。在部分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标准讲起来重要, 学起来次要, 具体执行时不要”的问题。由于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不够, 进而导致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标准化专业人才缺乏。行业标准化专业人员明显不足, 特别是既有专业知识又熟悉标准化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匮乏。从而这也导致了制订的标准不够全面, 较完善的标准体系很少等问题。

四、烟草行业标准化体系研究评述及研究展望

冯茜等 (2000) 提出“烟草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 加快标准制、修订速度、提高标准的水平; (2) 不断开拓标准化的新领域, 提高标准的覆盖面; (3) 加强ISO/TC126技术归口工作, 促进行业采标; (4) 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 (5) 做好烟草标准的宣传工作 (6) 加强新产品及引进技术的标准化审查工作 (7) 建立健全烟草标准化信息网。”

张小明 (2009) 提出“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提出基础管理要坚持‘五化’即组织系统化、决策程序化、目标计划化、工作流程化、控制过程化。同时, 完善科学绩效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 奋勇拼搏, 不断进取, 努力推进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综上所述我国烟草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还有如下一些:

进一步加强烟草行业商业和工业的企业标准化工作。企业标准化工作是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企业标准化工作不扎实, 有关标准不落实, 相关工作就难以规范, 生产秩序就难以保障, 产品质量就难以保证。企业能否做到持续发展, 关键在有无创新。在工作中, 要牢固树立“标准是创新的动因和归宿”的观念。

完善一个体系, 就是要完善行业的标准体系。国家局在《烟草行业标准化中长期发展战略》 (2007—2020年) 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构建起由500项左右烟草类国家及行业标准组成的行业标准体系。截止到2009年底, 行业制定发布以及正在制定、修订将要发布标准已经达到541项。但还要建立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为主体、强制性与推荐性标准相配套的行业标准体系并初步搭建行业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要加大贯标和考核工作, 保证标准落实到位。制定标准的根本目的是要有效地执行。否则, 再好的标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难以发挥作用。为此, 不仅要加强标准的宣传, 更要加强对标准执行效果的检查。

建立标准执行效果的综合评价和奖励机制。建立科学、公正的标准执行效果综合评价机制, 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要对在标准化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以激励广大科研、管理人员积极投身标准化事业, 促进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摘要:如今, 行业的标准化工作涉及卷烟、烟草农业、烟草信息、烟草企业管理、烟草物流等各个领域, 为促进行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生产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本文就烟草行业标准化的现状及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分析, 并对未来烟草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展望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标准,标准化管理,烟草行业标准化

参考文献

[1]李春田:《标准化基础》, 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1年9月。

廉政建设与行业 篇8

摘要:工程监理在现今的技术工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今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时候,监理对于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下文中,笔者将针对建设监理行业现今所拥有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继而对其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加强监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监理;管理;问题

在过去的二十年的发展道路上,工程监理从无到有。20年前,我国“云南鲁布革水电站”项目通过世界银行贷款,“工程师单位”实施现场被业主委托监管,从而我国建设建立制度产生,监督管理被分离出来,就形成了社会化的监理企业,创造了我国建设监理制度,与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一起载入了改革创新的史册。可是,我国建设监理制度还存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算完善,相关行为也不算规范,监理企业不够自律,监理人员素质还比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监理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目前工程监理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工程监理包括三方;业主、承包方和监理方。而在整个建设活动中将对上述三者实施强有力的监督是行使政府监督职能的部门

1.1建设各方行为不规范

1.1.1业主行为不规范

现今,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买方占有重要的地位,又由于监理权授予的局限性和FIDIC合同赋予工程师的权限较小,所以买方转主导地位。有些业主不知道监理程序,就盲目插手监理方的职责,随意对承包方下命令,干涉工程的进度,有的更是严重而且法律意识淡薄。

1.1.2监理方行为不规范

在监理方存在着不良的现象;转包监理业务、出租资质、挂靠监理证照等。一些正规的监理企业之间存在着市场间的恶性竞争,用压低监理费率来承揽业务。有些监理单位的法人实体还不是真的,还有在业主与监理单位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所以有时监理单位仅仅是便面上承担了在建项目“三控两管一协调”等监理活动,但业主对项目施工队伍的选择、物资采购、进度款的拨付、工期进度的要求等一系列管理权限也很难放弃。

1.1.3承包方行为不规范

一些承包方存在着素质较差,工程项目一包再包,以包代管的现象,质量不能保证,自检体系不完整,责任心不强,有时还弄不清权力制度,纠纷也不断,承包单位只考虑经济,偷工减料,谎报工程数量。承包商监理不利,心态摆不正,又缺乏自律,采措施手段方法不正确,这种种问题都阻碍了工程正常的开展。

1.1.4政府监督部门没有完全发挥监督管理职能

改革我国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是实施工程监理的重要目的之一。建设监理体制是管理体制,要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下,由业主、承包方、监理方共同参与完成。目前,在我国政府的监督管理制度中,有一些监理工作没有专职部门负责,一些违规的市场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一些监理行业缺乏长期规划。

1.2监理的工作范围及内容狭窄,监理深度没有到位

我国虽然在2000年颁布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但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并没有落到实处,监理只是施工阶段,不像一些发达国家对设计阶段的监理很注重,而且施工阶段的监理方面也只是停留在质量和安全的监理,对“三控两管一协调”没有很好的落实,进度控制不到位,有发挥解决矛盾干扰的职能。

1.3监理市场运行尚不规范,监理人员总体素质较低

1.3.1目前,由我们的工作人员对建筑市场的调查得知,建设工程生产中监理制度存在着极大的不足之处,严重影响建设工程市场的正常运转。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监理收费过于低,而且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要想取得一些利益,不仅仅需要具有坚强的质量保障,而且还应该在价格方面有所降低,但是,如果价格过低就不利于建设工程中的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另外,在建设工程中,还存在着监理设备老化以及难以满足目前的技术市场工程的需求。

1.3.2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呈现下降的趋势

素质是一个工作人员一个具有的基本工作基础,尤其是对于工程监理工作人员,素质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是,目前的监理市场显示,监理人员的主体素质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很多的监理工程人员不仅仅在专业知识上面存在着欠缺,而且其对于工程的监理工作也不是郭富城了解,因此,在建设工程监理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面影响工程质量。当然,监理人员主体素质下降也不仅是现今建设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是工程建设以及其它的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1.4监理力量不足

现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监理公司一共有6170家,而总共的监理工作人员加起来有48万多左右。但是,建设市场是非常庞大的,市场对于监理人员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常常出现供求难以平衡的现象,而一些人则是看到建设工程监理市场的重大发展空间以及其未来的良好发展前景,便随意的注册了一些监理公司,而这些新成立的监理公司无论是在经验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其一方面影响监理的质量,另外一方面也造成了监理市场的混乱和诚信缺乏等问题。

2、进一步完善监理业的对策

2.1加强与工程监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建设

2.1.1针对我国现今建筑市场中监理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国家相关立法部门应该在对建设市场近收入调查后,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立法,而且立法过程中也可以对一些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人员的建议进行采纳,实现监理市场的有法可依健康发展。

2.1.2在工程建设的实施中规范各方的行为

建设工程中首先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对责任的落实工作,在责任的落实的过程中,包括对施工各个单位的行为规范,从而保障建筑施工的有序进行,确保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以往的监理体系中的规范要求,我们可以进行借鉴,在借鉴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监理的创新。

2.2加强对监理工作人员的能力培训,提升其监理素质及能力

一个强大的监理队伍,首先就应该做到对队伍中监理工作人员的自身修养的重视,企业在监理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给予其一定的优质待遇,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在此方面,还可以设置一些考核和奖惩制度,使得每一个监理工作人员能够尽职尽责,认真的完成本职工作。

2.3提倡监理服务优质优价

在2007年起,我国的相关法律已经对监理市场进行了一些的约束,其主要包括监理工作的实施条件和监理收费的标准,新的收费标准不仅仅在保障监理公司的利益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对于工程的质量保障以及业主方也有很大的意义,从而促进监理服务市场的优质优价,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形势。

2.4监理企业改变原有的模式向新的方向发展

建设部2003年3月出台的《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对于依法必须实行监理的工程项目,具有相应监理资质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受业主委托进行项目管理,业主可不再另行委托工程监理,该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依法行使监理权限,承担监理责任;没有相应监理资质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只能受业主委托进行项目管理,业主应该另行委托监理。”工程监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和监理单位职能的合并,符合不断发展的建筑市场运作关系,监理企业应逐步向项目管理企业过渡。建设部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工程监理企业要发挥智力密集的优势,适应市场需求,注重人才培养,拓展服务功能,鼓励综合能力強、人才结构合理的工程监理企业,在提高工程监理水平的基础上,积极为工程建设提供全过程、专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可以预见,监理企业又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田成钢,严新兵,申桂英。我国工程建设监理的现状及发展展望[J]。建设监理,2007(1):6-8

上一篇:改变命运的话摘抄下一篇:高三写光棍节的由来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