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建设之感想

2024-08-13

廉政建设之感想(精选12篇)

廉政建设之感想 篇1

参观新农村建设之感想

宋楚桥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主义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它是一个很理想的境界,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寻,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

今天跟随肖港财政所支部组织的考察团,参观了的孝南区朋兴乡华光、建光、五红等五个村的新农村建设,一路走来,一路慷慨,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看到了咱们的基层干部通过辛勤劳作也干出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找到了工作中与兄弟单位之间的差距。忧的是这些差距太大了,简直是两重天,有村与村之间的差距,有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差距,有与兄弟乡镇的差距,有直观的差差距,也有内在的差距。在下步的工作中,要努力改进。

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概括地说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更简单地说,所谓“新农村”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尽管说只有五句话二十个字或者说十五个字,很精辟,但它包括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各个层面,包括工业、农业、社会稳定、小城镇建设、计划生育各个行业,包括生产、生活、邻里相处等各个环节等。这些所有的工作都是每一个村干部的职责,只有每个干部尽心尽责干好各自的工作,全村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会较顺利。因此我代表共二村承诺:自觉承担起在新农村中各自的工作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跑拼争抢的精神,坚持标准高、要求严、作风硬、效果实的工作原则,做大做强种养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廉政建设之感想 篇2

关键词:教育,财富,生存

一、矛盾的世界

翻开《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我成了无数振臂高呼教育民主与平等民众中的一份子。十四年前所预示的各种危机重重的世界, 在十四个轮回之后仍旧危机四伏, 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这是个矛盾的世界。

集权制虽然很脆弱, 但其影响仍持续存在。在民族国家走进衰弱的同时, 民族主义却在上升, 和平已经成为了时代主题, 而战争似乎更容易爆发———更确切地说是正在爆发, 它不仅仅指似乎没有尽头的苏丹内战和硝烟弥漫的阿富汗, 也不仅仅指索马里海域的海盗袭击和最近的中日之间的扣押渔船船长事件, 而是人类为了求知和生存之战, 为教育的崛起而战。团结意识从未像现在这么强烈, 但与此同时, 分裂和冲突可能也从未像现在这么多。

有时, 我选择了沉默, 看这些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共识的年代, 战争似乎也更多变成了舆论、民意与利益的拉锯场。可是, 谁究竟能胜出?当舆论打着利益的幌子牵引着民意的鼻子, 又是怎样的情形?教育, 是终极的目标, 也是唯一的答案。

在人类理性与道德上之团结的共同价值观的倡导下, 整个教育世界似乎在全球范围内有了进一步的融合, 国际交流似乎更加频繁, 所取得的成果也更加丰硕,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差距, 仍在进一步拉大, 北方国家仍然占据着更大的话语权。

在教育世界, 是有可能撇开经济地位, 而以人心道德论之的领域, 但现实却是政治经济地位决定着教育话语权, 因此很多弱小国家选择沉默, 或是等待援助。“伙伴关系”的建立一直在倡导, 但如童话般美好的世界在现实的名利场中立刻灰飞烟灭。因此, 要求解似乎只能向经济实力问路, 而世人似乎很清楚地明白, 一个国家的强盛, 必须靠教育一路随行才能获得永久的强国通行证。

教科文组织让很多赤贫之国发出了声音, 更让人欣喜的是其中还有一些让人感到欣慰的声音。这些声音虽然微弱, 但是足以表明这些国家和民族正在奋力拼搏———为了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二、教育的四大支柱

学会认知, 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 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 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 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 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1. 学会认知

认识教育才能更好地了解教育。回想我的启蒙教育, 老师该是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和希望的世界在我面前, 进而吸引我一路前行。倘若幼小的心灵在教育的初始阶段便遭扼杀, 那么我们不必幻想它能结出希望之果。

2. 学会做事

学会认知与学会做事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分的。知与行的争论从古持续到今, 孰先孰后、孰易孰难的探讨似乎仍未画上句点, 到马克思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与实践高于认识”似乎在其中打上了一个休止符, 但其争论远未结束。

在现代生活中, 学会做事已远不同以往。它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工具、手段和渠道, 使之更便捷, 但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耗费更多的脑细胞、精力和思考。追求一种高效却娴静的生活, 不被机器奴役, 才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3. 学会共同生活

我不得不承认与人相处是一种学问, 在以自我为中心主义且甚嚣尘上的时代, “发现他人”似乎已成为一种奢谈。可是竞争时代毕竟取代不了人间真情, 发现他人的长处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就在我们为彼此利益而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 双方是否可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有所追求?教育应该成为这样的目标。

4. 学会生存

在生活中我无时无刻不深刻地感受到生存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尤其当我看到那些在战火下不得安宁的生灵, 目睹那些在自然灾害下流离失所的人们, 甚至街头为一块面包而乞怜的孩童, 这种感觉都会强烈地刺痛我的心灵。

不要奢望这个世界会永远公平, 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活下去, 才能有改变这个世界不公平现状的可能。有时, 我们只顾指责教育, 却忘记了思考———我们从现有的教育中获得了什么?母亲是贫穷的, 落后的, 可她毕竟给了我们生命, 用自己的力量使母亲接受新时代的知识或许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三、我们该做什么

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需要进行一场渐进和彻底的改革, 以保证教育的平等和民主。教师在探索新的前景中也有更加繁重的任务, 学校、社区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周旋对他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政治当局对教育选择的作用也是不再受争议的话题, 但是加强学校自主权的呼声却从未减弱。

国际合作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却仍有很多人生活在贫穷与知识匮乏之中, 虽然妇女与青少年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大大超过以往, 可现状仍令人堪忧。掌握话语权的北方强国似乎也不愿放下倨傲的利器与南方国家建立更多的伙伴关系。巨额债务压得一些国家连残喘都成了奢侈, 这个动荡的世界给人们提出了更多的难题。

我们怎能不担心人口膨胀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压力?这是困扰着发展中国家且已造成并且不可抗拒地导致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人口问题直接导致有限的资源 (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自然环境资源) 立刻捉襟见肘, 令国家财政预算不知何去何从。是教育先行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相悖的论调总是能让决策者进退维谷。

除了人口的压力, 政治的无形手, 社会对教育的期待与愿景, 民众的强烈诉求, 正在给教育世界编织一张硕大无比的困扰之网, 教育系统自身也无时无刻不在挣扎。人们渴望教育系统能在如此厚重的压力之下奋而崛起, 然而,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已经在自我保存与追求创新的左右之路上前行了很久, 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人们总是指责教育系统用一种老套的框架束缚着未成年孩子的心灵, 丝毫没有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有的只是束缚与压抑, 让孩子从进入校园起就开始丧失天才的创造力。

这种指责在某种程度上是合理的。可是, 人们也要承认, 三岁以前的孩童的创造力是无人能敌的。一个教育系统的形成并非朝夕可就, 尤其当她担负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髓时, 那是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的社会构造的一部分了。

教育更新永远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正如《学会生存》中所得出的两个结论:第一, 教育改革要有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目标, 这一点在今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第二, 我们很难想象, 没有教育的更新, 社会也会发展。

当教育系统大把地吸收人类文明的精髓, 却生产出一批批畸形儿和怪胎时, 我们有时更像那些惊慌失措的父母, 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错而产下如此让人见怪的孩童, 而不能像沉着冷静的良医一样, 为这个思绪稍有些紊乱的母亲和无辜的畸形儿开出良方。

忠言还不够, 良药更是必需品。

道路总是经历过无数人的开拓才渐趋明朗与平坦。这曾经充满荆棘的坎坷路在变成阳关大道时, 很多人前赴后继, 至死不渝, 用他们良好的愿景, 积极的行动, 为这个教育世界构造未来, 正如执行光荣使命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做的不懈努力一样。所以, 我们有理由相信, 这条路的将来必是坦途。我们所做的就是改革和行动———沿着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中文科译.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写作教学之感想 篇3

感想一:要想训练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培养学生认识作文的重要性,我指导学生说:语文学得好不好,就看你的作文写得怎么样。教育学生明确训练作文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就为写好作文作了铺垫。

感想二:写作有了兴趣后,接着让学生多看书(课外书包括课文)多记,好的课文当然要熟练地记下来,又要从书中勾画出好词好段落,争取读熟背会,再摘录到摘抄本上,这样写文章就有了基础。

感想三:在这里同时布置学生每周写三则日记和一则周记,不管他写的内容怎么样,字数要一页左右,并且作业要整洁。另外,老师要不定期地批阅,最多不超过一周时间,目的:这种作业给学生留点自主轻松的余地。

感想四:在训练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重点,在授课中,抓住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落深入理解,把好的修辞手法展现出来,让学生去探讨感悟,并且能举一反三,熟练应用。学了生字,引导学生扩词,多多益善,并且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词说话。再把说的话进行描述,如:动作前面加上恰当的词,这样句子就变得具体形象,勾画事情时用上关联词语,使句子更生动、更精彩,这就体现了我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语文教学法宝。

感想五:写文章也好,写句子也罢,都离不开内心思想,每一句话、每个动作,都是由自己的心思表现出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比如:作者写一个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时,是喜出望外,专心地听,怕记不住还写下来。可写另一个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时,垂头丧气,她耳朵在那听,眼睛还在注视其他。所以,在写作之前,立意要鲜明,然后围绕“你”的意思来写内容。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血有肉,再加上优美的词汇、恰当的修辞和生动的语言,文章就会更精彩,更有骨头。

公司培训之感想 篇4

首先使我感触最深的收获就是心态的转变。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或许还沉浸在象牙塔的浓厚氛围中,对于公司,对于社会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意识到了学校与公司的不同,从一个熟悉的氛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给自己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份新鲜的感觉,更有一种责任感。在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种理念,专业知识只是工作的基础,实际的工作中,要实践的还有很多,我们将在社会这所大学中学习终身。成功只是一种态度,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安全培训课程使我收获的,是让我意识到了工作中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以及安全工作的习惯问题。要强化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一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这是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也是长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总结,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安全就是抓稳定,抓安全就是保护生产力,并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营、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正常生产组织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二要加大事故隐患的查治工作,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预防工作一定要经常化,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做好安全事故的隐患排查工作,积极鼓励职工帮助查找、发现事故隐患,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安全检查是落实责任、规范管理行为、发现事故隐患,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积极有效地消除生产现场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三要加强宣传培训教育,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培训教育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从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技能和意识等方面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有效的减少,甚至杜绝事故的发生。

在企业文化的培训中,让我明白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也就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这些精神文化来自何处?来自长期的经营活动,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只有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在员工中形成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才是企业真正的文化。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企业变革,抛弃

不利于企业成长的习惯和管理方式,学习和利用有利于促进发展的管理方法和制度,才能形成企业真正的文化。

虽然企业文化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为企业解决任何问题。但不一样的企业可能拥有截然不同的理念,我们■■公司也有着自己的企业文化,有着自己的精神和理念。在企业中最重要的是理念一旦确立,公司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其核心价值,并在关键时刻企业能为核心价值观赋予新的意义。

对于质量管理方面,我个人认为需要不断学习。就算是看了GMP的条款,了解点皮毛,也不能说理解GMP,就会做质量管理。学GMP,真正的融汇贯通简单条款蕴含的深刻思想理念,加上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才能融会贯通。虽然听了老师对GMP的讲解,只是刚刚了解了其最基本的定义,并不能真正领会GMP质量管理所体现出的实际意义。我希望自己今后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能够逐渐理解GMP质量管理规范所具有的含义和从中体现出的理念。

公司也安排了新老员工交流的时间,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赞成,这对于新员工和公司都是很需要的。每一个初入职场的员工,都会向往着美好生活,这也是每个人的天性。在未饱喑世事,未经历职场之前,梦想之火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是熊熊燃烧的。公司不仅仅使我们谋生的地方,也是职业生涯起航的地方,也许就是我们成就事业,实现梦想的地方。其实,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对企业的感性认识,更为需要的是对公司坚定无疑的客观理解。新老员工的交流正是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能够让大家了解到公司的实际情况,让我们今后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不同的能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我们感到他们可以,我们也一样能做到。

狂人之感想 篇5

————狂人总是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

盐官镇乔川九年制学校张恒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鲁迅语)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这篇小说受到俄国小说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影响。

这是一篇白话日记体小说,包括小序和正文两个部分。小序主要用文言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起;正文共有13则白话写就的“疯子”的日记。小说的主人公是日记的“作者”——狂人。狂人,从作品的叙述来看他确实是个疯子,他有种种疯子的病症:狂人总是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作品具体写出了他的狂态:

首先是反映他的变态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

”将别人善意的“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然后是“狂人逻辑”。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我不见他,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

“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狂人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与“月光”的不见都联系了起来,组成一个三段论。这种将部分前提省略的做法,造成了三段论的不成立。

“我想:再次是狂人的呓境。狂人即疯子,是生活在幻觉世界中的人。我同

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通过象征和暗示,从作品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发现,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

这可以从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种种表现看出来: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表现了狂人怀疑传统,研究一切得启蒙者的思想特点;“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是狂人对“吃人者”本质的认识;狂人在“歪歪斜斜的每叶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的“字缝里”,看出了“吃人”两个字,是他对封建礼教的实质所作的历史概括。作者中所提及的活生生的吃人的事实,则是这一历史和结论的旁证。虽然狂人把“把脉”理解为“揣一揣肥瘠”是混乱的臆想,但既然古代能够“易子而食”,现实中狼子村能够吃人,为什么自己的大哥不可能吃自己呢。荒诞的逻辑中自有逻辑的合理性;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对于吃人社会的“经典”“戒律”的蔑视和斗争。通过“古久”和“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意义,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是狂人

“我也未必没有吃过妹子的肉”。对未来社会的幻想和规划;这是对自我的估价和

“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反思,也是对自己前途的绝望。充满了自我忏悔的精神;

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性探索。现实中的人,文化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纯洁的,没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个美妙的未来,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就只能赶紧救救孩子。

总之,作品通过狂人的形象,尖锐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小说在艺术方面非常具有特色,就是鲁迅所说的“格式的特别”。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实行虚,以虚证实。小说选取狂人作为主角是个十分精心的安排。在黑暗势力陈陈相因地压在人们头上的那个社会里,一切都已经习惯了,一切都视为当然。鲁迅有意通过“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过他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从某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存在的“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是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了惊心动魄的概括。

2.独特的心理描写。变态的心理,混乱的逻辑和虚妄的幻觉。等等狂人 心理的描写和刻画。狂人见到所有的人都是像要吃人,就是一种典型的迫害狂患者的心理状态;狂人由女人骂小孩推导出女人要吃人,由女人的要吃人推导出大哥、母亲和自己都吃了妹子的肉,这是典型的逻辑上的混乱。

3.采用了一些诸如象征、暗示、变态心理描绘等现代主义手段。第一节:“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比喻黑暗的长久;第二节“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

子”——比喻、暗示中国几千年不变的传统文明。而第六节“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象征整个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凶险。读者通过作品中的这些关键性的词句所包含的象征、比喻、暗示的意义,通过联想可以体会到作品的实质内容。作者既把狂人写得完全象一个狂人,而作为体现作者意图得艺术手段,他使读者的理解完全超越于这个手段,不仅构思颇见新意,而且结合得又天衣无缝,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模拟审判之感想 篇6

模拟审判是作为我们法学院实践课程之一,其设立的目的就是希望法学院的学生能够学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理论结合实践”成为了我们这次模拟审判的追求方向。这次模拟审判共分成了四组: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中国的刑事案件、外国的刑事案件。这样每个同学都能够参入到模拟审判的实践中来。我这次模拟审判分配的角色是第四组的外国的刑事案件(辛普森杀妻案)中的第四个公诉人。

顾名思义,外国的刑事案件和中国的刑事案件是有很多不同的。不论是审判程序上,还是从断案依据上抑或是角色的分配上,都是具有着十分不同的地方。所以,实话说在准备这个角色的时候,真的绞尽脑汁的去尽量的完美这个角色。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真的存在很多的不足,不单单是因为我们并没有过多对于外国刑事案件的了解知识,还有的是因为我们对中国的刑事案件的了解层面转到外国的刑事案件上来,是很不容易的。稍不留神就会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一直都是按照自己对中国的刑事案件的了解思路分析案情的。所以,为了塑造好我这个角色的形象,我负责了结案陈词的写作和宣读任务。如果单单的按照查找的资料进行宣读的话,对于整个案件的了解以及整个的操作过程,或许只能过马观花了。结果我在制作这个结案陈词的过程中,不断的查找相关的资料,不断的修改关于我对外国刑事案件的程序要求和语言表达方式以及相关的衔接逻辑等等问题的解决上。

正所谓“台下一分钟,台上十年功”。我不仅仅在台下花了不少的功夫,我们小组还多次组合型的团结性的开展了好几次台下的模拟。无论是在台下还是在台上表演,我还是发现了很多我的不足和我们小组的不足。

一个组合型的活动要想开展的好,每个人就必须有团队意识,去协调好自己和其他成员的角色分工,做好协调工作。在太小的模拟时,总会有一些同学不是那么的团结,迟到早退或是态度不佳,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其次,在我们的台上表演时,由于没有做好衔接性的工作,出现了审判结果做出的无厘头现象。但是总的来说,我们这个小组,其他该注意的都注意了,比如人员位置的站法和做法,公诉人先发言,辩方后发言,以及法官在程序中应当充当什么样的消极作用等等。总结下我参与的和我看到的那些还存在的不足点和弥补的方法:

1.准备不充分,导致一些环节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一个程序的支撑都是得有基本的事实判断和法律适用的,如果事实表达不明,调取证据和辩论不够充分的话,势必会引起程序只是个躯壳,没有灵魂可言。程序价值除了本身的价值外,主要还得为实体服务的。如果法律适用不当,与之前的过程没有很好的衔接搭配的话,只会流于形式。所以,在准备的时候,一定得把事实和法律问题搞清楚,其次就是针对程序的衔接问题,有一个非常清晰的逻辑结构。

2.辩论不充分,导致事实不明,结论来源值得质疑。在我观看的第一组案件中,感想最多的就是辩护人没有足够的辩证机会,使得整个案件结论不知道从何而来,不仅形式,而且值得质疑。所以,要避免这样的问题,必须在诉讼过程中,给予控辩双方足够的时间。当然这也是一个准备不充分的体现。正所谓,事实不辨不明,如果一个结论是事先确定好了的,那么进行程序审理只是做样子罢了,没有丝毫价值可言了。

3.基本程序的先后顺序颠倒,导致整个诉讼缺乏必要的公正保障。如果基本的程序都没有正确,可想而知,案件的公正性还有几分。在我观看的第三组,我就感想程序的先后顺序是很重要的,如果颠倒会给我们的当事人甚至旁听人员很多怀疑的因素。所以,以后在模拟审判的时候,一定得做到基本程序的严谨性和正确性。

4.基本人员不够,使得程序不严谨。在我参与的和我观看的模拟审判中,我发现所以的法警都是不够的,位置坐的地方也是不正确的,虽然人数有限,但如果基本的人员都不够的话,会给整个诉讼活动不严谨。所以,以后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一定得把人员安排足够,这样完整的程序才有保障。

5表演人员对材料不熟悉,不排除照本宣读的嫌疑。这和第一点有相似处,就是想强调一下,表演人员除了准备不充分导致形式的原因外,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认为有了材料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了,可以照本宣读了。所以,以后如果要进行模拟审判,安排的表演人员对自己的材料必须十分的熟悉,尽量做到脱稿,这样就可以排除太假的嫌疑了。

6.法官对于提供的证据之后的总结和定性时常被忽视、省略了。这是所以模拟审判的通性。法官在我国的审判程序中充当的是纠问式的角色,而外国的法官是充当消极性的角色的,不需要询问原被告双方的。至于它们的区别是最值得注意的。所以,每个角色该做什么,围绕什么开展都是必须明确的。

7.表演人员的语言和声调过高或是过低,使得台下观众听的时候费力很累。记得第二组表演的公诉方,说话的声音太高,整个诉讼停下了,耳朵实在是难受啊,当然音响设备没有准备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

8.结论作出似乎事先确定,使得与前序过程衔接不够。这就是我第一点说的准备不充分的体现,我着重想表达的是,整个诉讼活动需要干很多事情,由很多的组成部分构成,衔接不充分的话,导致整个程序杂乱。所以,为了弥补这点不足就必须知道事先了解整个案件的所需程序。

中学英语生活化教学之感想 篇7

一、在进行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情景

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 学生的学习情趣就会被激发, 他们就可以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自觉地完成学习内容。我们通过实践发现, 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情景有很多, 嫁接到教学中, 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科技等知识的感悟,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使学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师生之间创建和谐的交流平台

英语是语言, 教师要与学生交流、沟通, 用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们用英语同学生交谈, 更能打开学生心扉。交流是将语言知识生活化的重要途径。心与心的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良好社会情感和乐观向上的个性, 这就是新课程后师生关系结构的新的内涵。师生交流应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下的民主关系;英语提升应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要求、共同参与的合作关系。

三、教育教学环境的健康化更有利于我们的英语学习

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英语知识与熟悉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班级的墙壁上布置一些与英语相关的格言,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形成活跃的班级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增进学生互助、谅解和相互信任的关键。良好的环境, 能为学生的社会交往、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由此可见, 中学英语生活化的教育教学环境很重要, 好的环境能使具有不同知识结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的学生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好的环境让学生有共同的语言、爱好, 便于互相启发, 相互实现认识的“copy”, 情感的“paste”, 共同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共同实现认识发展。

四、生活“编演”为英语学习注入活力

让学生在“编演”中认识生活、是增长才智、获得成功的快乐。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编演等形式来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如在基础年级英语教学中我们准备了诸如“Public Security Traffic Police”“Spacetrip”等生动有趣的“编演”进行教学,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我们将书本知识采用为中学生所喜爱的生活化编演进行教学, 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一大举措。

廉政建设之感想 篇8

【关键词】厌学心理产生原因 基本概况 方法

外界教学环境的缺陷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心理,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认知不足也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心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学生学习实际,找出学生厌学的基本情况,并且仔细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使学生的厌学心理得到针对性的防治。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积极引导他们自我学习和探讨,通过采取各种新颖的实验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样学生就不会始终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

一、初中学生厌学问题基本概况

学生的厌学心理的外部表现主要是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容易开小差,不能及时做好预习工作,课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无心完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些不好的现象不仅是学生个人心理认知不足导致的,外部教育体系的缺陷也是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因素。初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基本概况就是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比较迷茫,厌学心理严重的学生甚至还会出现早退、旷课等恶劣情况。学生厌学心理的膨胀不仅耽误了学生学习的进度,影响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还一定程度降低了学校教育的质量,拖延了教育教学的进度,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初中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厌学心理

(一)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不适应

学校新的教学设备的应用和新的教学环境的改变使学生无法一时改变传统的课堂学习心理。有时初中教师为了提高个人的业绩水平,往往会加快教学学习的进度,往往会加强教学学习的强度,在教师教学速度快、学生学习强度强的压抑气氛下很容易造成学生不想学习的心理。学生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感受到的是学习无边的压力,学生往往会感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少,感到学习很累,没有任何休息的机会和时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的教育学习方式显示出了更多人性化特点,比如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变多,自主学习时间变多,但学生已经习惯了以往的学习方式,一下子转变成这种方式,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没有老师的带头学生失去了学习目标,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么多的时间,因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学生没有找到强烈的学习动机,文化基础差

学生进去初中学校学习后,班级人数增加,教育内容扩展,教学方法增多,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从众心理,看到别人认真学自己就认真学习,看到别人不学习自己也就不学习,看到别人学什么自己就学什么,这样就导致了学生自我学习过程缺乏规划性,没有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设定学习目标。学生只是一味的盲从,找不出真正激励自己要认真学习的原因来,这样学生往往失去了学习的主心骨,认为成绩好坏都无所谓,不用那么认真地学习,认不认真都能考上高中,这样的学习态度就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心理,否认了学习的价值。

有的学生可能在小学学习成绩就不好,这种学习不好的状态一直延续到小学毕业,以这样的小学文化背景来进入初中学校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落在后面,文化基础水平差是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因素。从另一方面说,进入初中学习后,学业内容增多,学习难度加大,这更使学生产生不愿意再学习的心理。本来学习已经跟不上,现在学习难度又加大了,学生就更不愿意再学习了,这样学生一步学习跟不上就会步步跟不上,由此学生就产生了厌学情绪。

(三)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教育主旨冲突,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现代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大,人人都想拥有更多的名利,人人都想不用经过太大努力就能衣食无忧,社会的急功近利和拜金享乐思想往往会扭曲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学生认为学习不是那么重要,如何赚更多的钱和如何享乐才重要,学生一旦接受了这些消极的思想意识就难以提起学习的动力来,有的学生会认为现在学的文化知识对以后从事的职业没有多大关系,和自己的梦想实现也没有多大差距,这样学生就有理由不去努力学习了,学生就把思想重心转到以后如何增加经济收入上来,这种错误的思想意识导致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喜欢某一个学习内容时我们就会很投入,注意力就会很集中。有的学生可能喜欢对文科感兴趣,对理科比较排斥,这就导致了这部分学生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厌恶感。

三、转变学生厌学心理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生求知欲望高低是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学习达到的效果好,学习心情就会愉快,学习动力就强,学生就会想通过更大的努力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相反,如果学生的学习效果频繁的差就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心情苦闷,甚至产生强烈的焦虑心理和自卑心理,这就容易使学生采取对学习过程的冷漠处理,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随波逐流、听任失败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给予正确、科学的引导,要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有困难和曲折是很正常的事情。教师要传授各种对待困难的积极办法,还要帮助那些文化基础差的同学让他们尽快赶上课堂学习进度。各种各样新颖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设备的使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采用图片、视频、幻灯片等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和学科小组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重视学习效果的反馈

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教师要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承受和应变能力。学校要通过举办讲座、学习竞赛等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建立完善的奖罚制度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因为学生努力达到学习目标才能得到奖励。。教师要消除傲慢和偏见心理,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对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和总结能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能让学生感觉成功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能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对自身学习水平的认知。

(三)教师和家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生厌学现象出现来自主观原因也来自客观原因。教师要多用爱感化他们,经常鼓励他们和贊美他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家长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通过以身作则来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家庭氛围从而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结语:

厌学情绪是中学生成长中最具危害性问题之一,初中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展,心理变数大,甚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有厌学心理。因此,学校教育要找出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具体原因,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关注厌学同学的特殊心理要求,为他们提供舒适科学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厌学心理不再出现。

【参考文献】

[1]格来巴毛.浅谈学生厌学心理的转化[J].学园(教育科研),2012(19)

[2]贺敏超,班兰美.高职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J].广西教育,2012(39)

[3]韦开奎.学生厌学心理的分析及矫正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3(24)

[4]胡来明.转化农村留守学生厌学心理的途径[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5)

[5]马玲.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才智,2012(13)

“爱心教育”之感想 篇9

---学习陶行知教育论文有感

永济市城西中学姬常虹

[内容摘要]教育是师与生合作的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授业,更应该用爱心,用行动去感染,熏陶学生。如今,在素质教育和课改实践中爱心教育更为重要。譬如陶先生的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伟大的师爱,不仅对今天的教育现实有着强烈的针对性,而且与目前党和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息息相通,也正因为如此,每一位教育者重温陶行知有关师爱的论述,感受他那对孩子的一颗晶莹的爱心,不但应该而且很有必要。构筑心桥,融汇心灵,让我们用爱去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在师生真诚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共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新人。

[关键字]陶行知无私奉献平等相待理解宽容实现价值

每当谈到‚素质教育‛,我们往往就片面的认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的改革等等,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素质教育决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它更是一种充满真情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时,先生的一句话特别震憾我的心灵:‚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说得多麽贴切朴实,今天我们所呼唤的‚素质教育’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看,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伟大的师爱,不但对今天的教育现实有着强烈的针对性,而且与目前党和国家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息息相通,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重温陶行知有关师爱的论述,感受他那对孩子的一颗晶莹的爱心,不但应该,而且很有必要。没有爱心的教育,会培养出有爱心的人才吗?‚亲其师而信其道。‛没有师生间的心灵相通,没有师生间的默契,新课改会有把握吗?

一、不怕清贫,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师德爱为先,当老师最重要的是爱心和责任心。我们的老师要以校为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爱、来严管,对学生要动真性情。爱就是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今天,我们教师要把眼光放远点,时刻对地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我们影响的是十年后的中国,绝不能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至逐步丧失了崇高的精神境界。失去了陶先生所说的‚人格的长城‛,教育也因此失去了‚心心相印‛的情感魅力。陶行知于1928年在纪念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建校一周年的演说中,真诚地大声疾呼:‚乡村教育之能改造,最要紧的是要问我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儿童,……我今天代表乡村继而投向全国小学教师及师生上一个总请愿:‚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行知不但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说:‚只要是为老百姓造福,我们吃草也心甘‛。这是何等崇高的人生观,又是何等彻底的奉献精神!先生不仅自己有奉献之心,而且还反复强调教育学生要有奉献之心。他认为‚最重要的教育是‘给的教育’,教小孩拿出小小的力量来为社会服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培养出无数的爱心。这样的爱心,不也正是我们今天一些教育者缺乏的吗?‚金钱主义,最足以玷污教师职业的尊贵‛,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的立足于教育,服务于教育,以一颗真诚无私坦荡的心面对我们的青少年,立世自清,身正为范,不受世俗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互长,走进学生——‚拜孩子为老师‛

学习陶行知的师爱精神,感受最深的还是他的真诚和平易亲切。陶行知先生说过:‚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真正的精神上的沟通才是真正的教育,是一种人格精神的培养。老师要做有心人,要和学生交朋友,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心,把学生的心理揣摩透;要把

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传染‛给学生;要用生活化、情感化、交流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正是这样真诚平等的态度,不仅使先生赢得了他所有学生的由衷爱戴,也让他自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更重要的,是使他心甘情愿拜学生为师;他也因此而成为中国最伟大教育家,成为无数孩子及广大平民百姓的最真诚的朋友!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 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将会拥有一颗难得的童心,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你的回报将超过你的付出。‛爱的基础是平等的: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

在平日的工作中,我们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尊严‛,特别是在每个新学期初,为了在班级里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往往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给孩子‚下马威‛,以便在今后的课堂上,班级管理中得心应手。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该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例如上课时,面对学生的童言无忌,我们也不防‚放肆‛的大笑特笑,和学生一起体会一下失败的辛酸,粗心的遗憾;课余,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蹲下身子和不善言辞的孩子谈谈心里话……一句话,只要爱在我们的心间,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中,学生就会对我们产生亲切和依恋。

三、理解宽容——‚我们要舍身处地得为青少年着想‛

对学生的理解,用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懂得青少年。‛我想可以理解为一要懂得青少年特有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二要善于发现青少年潜在创造力;三要允许学生犯错。

陶行知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能做小孩子的先生。‛正因为陶行知先生真正既把青少年看作青少年,深入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特有的心理,同时又不仅仅把青少年看作青少年,因为他在和青少年心心相印的过程中发现了他们潜在的创造力。教育者有这样的童心,不正是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所必不可少的吗?先生曾这样深情地告诫师范生:‚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学生的队伍里吧!……‛针对那些无视学生创造力甚至用粗暴手段压制学生创造力的教师,他还这样愤慨地抨击道:‚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青少年?‛这些充满感情的话,仿佛就是针对今天我们的一些教育现实所说,如此看来,先生真是一位智者,他的每一句话一声声一阵阵在我们耳边回荡,是那么的振聋发聩。让我们来到学生的队伍里吧,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四、实现价值——‚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还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于一位有事业心的教育者来说,他更应该是学生的领路人,指明学生前进的方向,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引领学生前进的脚步。换句话说,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他能走进儿童的心灵,爱心使他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人‛。陶行知先生正是这样的教育家。‚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在先生看来,什么是‚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呢?首先,要有改造中国的抱负。第二,是‚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第三,要有科学的精神。第四,要有创造力。教育的重要性不在于它能创造什么,而在于他能启发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从事创造工作。让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是先生一生不懈的追求,这是何等崇高的理想,又是何等博大的胸怀!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不正在提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吗?对比一下先生当年的教育理想以及他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素质教育正是先生教育改革的继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越

来越深切地感到,培养学生高素质的前提,一是教育者的高素质,而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无私奉献,理解宽容、平等相待.实现价值等教师的‚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还是那句老话,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要想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使用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整个的心献给祖国人民和青少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陶行知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教学合一‛的前提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关切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以饱满的热情,充分的信任和强烈的责任感面对学生,时时关注学生的反映,并根据不同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法。只有这样才能造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思想意识才能打开,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起来。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改变那种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作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师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之中,设计分组讨论,互查互补,共同协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的表现。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

构筑心桥,融汇心灵,让我们用爱去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在师

体验作文之感想 篇10

今天下午,我听了傅春生老师给孩子们上的一堂观察课,收获颇多。

傅老师围绕蘑菇展开课题,先让学生说自己了解的蘑菇,学生说的片面、单一。然后老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蘑菇、形状、颜色都不一样,这让学生对蘑菇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接着又举了茄子、辣椒、豆角等,先让学生自己说出对这些事物的了解,然后一一出示实物,让学生自己用眼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和自己平常见到的做对比,又让学生对这些事物有了一个更全面、更直观的了解。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热情高涨,傅老师轻松的引导学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清楚,想明白,表达准确。

廉政建设之感想 篇11

现在喜逢《中华建设》这个良师益友作为向导,读了几期文章和论述,深受启发。这不由得使我回忆起当初在建设领域工作的情景。那时没有认真学习建设领域的系统理论知识,而只凭所见所闻和小型的实践来指导工作,多半是从感性认识出发,而缺乏理性的分析,这必有误,而且背离了创新的时代要求。

《中华建设》是从实践中来的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我反复地阅读,对照检查,感到受益匪浅,启示很多,大有恨杂志出版太晚之感。

《中华建设》是学习的园地又是交流的平台。交流是提高的起点,虽然各地都有其独特的经验,但要走出去才能获得“财宝”。闭关自守、闭门造车都是没有出息的,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各地有各地的实际,只有联系实际,才能出好经验。正所谓,不通过实践就不知其所以然,这也是《中华建设》提供的启示。

《中华建设》是建设领域的耳目喉舌,也是建设领域的文明窗口。过去只知干,不管什么理论,只凭感性认识,没有什么理性认识,这样的结果是只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盲目从事,结果出了问题,不知所措。有的上下埋怨、互相指责、互相推诿,在这种情况下是多么希望有一个“瞭望哨”和“交流平台”。《中华建设》正好充当了这样的一种角色,它具有全国性的指导意义,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既有系统性,更有群众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专业性的指导刊物。凡涉及建设系统的方方面面均有之。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互相借鉴,“双补互赢”。

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耳目喉舌,可以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可以了解各地的建设情况,可以交流各地的经验和做法,也可以把蕴藏在内心的话语和文章,投向《中华建设》园地。总之,我要为这块园地当好园丁, 耕耘好、保护好、推广好, 使它不断成长壮大、交流惠人、扩大影响, 使中华大地都来关注《中华建设》。冉�

拓展训练之感想 篇12

——北京密云拓展训练纪行

拓展训练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各成员能更好的培养和强化团队协作意识和互帮互助精神。它的意义和内涵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领悟的。

为更好的响应中建集团公司强化班组执行力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号召,经过精心准备,我们于8月21日组织事业其他单位到北京密云县举行“创先争优”拓展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强化执行抓落实,创先争优作表率”。的确,创先争优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恒久动力,创先争优的执行力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和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举措。这是通过这次拓展活动我作为一名新员工最大的收获和感悟。

在工程项目部的组织下,我们于8月21日上午到达北京密云县目的地,经过短暂休息便开始了为期两天的拓展活动项目,本次活动可分为四个部分,即南方各兄弟单位就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做交流汇报;组织各队进行猜字游戏;游泳接力比赛和真人CS野外训练。

一、各项目组交流汇报

在项目组交流汇报中,工程项目部首先发言,先介绍了自己通过开展争先创优举办的一些活动,通过争先创优,使基层党组织党性进一步提高。同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要求,包括普及创先争优知识落实党员责任性等,将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数字化和加强领导,全员参与等工作要求。系统展示的蓬莱项目组活动开展情况。随后,技术部作争先创优开展情况汇报,其汇报分三点,即活动概述,项目组争先创优开展情况和项目组活动亮点等,指出将先进党组织建设变成事业部战斗堡垒,进一步推动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工作方针。最后,作业部作了“争先创优,做最好自己”的详细阐述,他主要介绍了在实际行动中如何做到争先创优的措施,即快乐工作,没有任何借口做好本职工作和细节决定成败等三项要求,实事求是的介绍了作业部“创先争优”的具体措施,赢得了在场队员的一片掌声。

会后,工程项目部书记李太河和行政管理部门主管韩小雅作重要点评。李经理指出,本次拓展活动重在缓解工作压力,并分别对工程项目部、技术部及作业部三个单位的争先创优工作汇报作了概括。最后,他提出几点期望,希望每个党支部做好本职工作,抓好班组建设,及时跟上中建集团快速发展的步伐,明确目标踏实前进。

二、多项比赛活动促“创先争优”

接下来三个项目组举办了三项活动赛,分别是猜字游戏、游泳比赛和真人CS大战,在游戏中无不处处体现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如果中间有一环出错,结果就是输掉整个比赛或者被淘汰,通过拓展项目使各个小组的成员最终能够深刻理解“创先争优”活动的内涵并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争先争优,在活动和工作中寻找合作的黄金点,不断形成一种默契,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工作作风。使原来松散的个体衍变成为一个能够冲破任何防线的团体,团队的每个成员在活动进展中都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提高了面对困难却能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决心,更加锻炼了每个团员的胆识。

本次拓展活动中我获得的感悟主要有三点,一是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深刻领会和实践精心做好每一件事的行为准则,虚心学习,培养自身的争先创优意识,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二是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在以后的工作中只有与他人团结合作,与他人有良好的沟通,形成一个巨大的合力,才能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闭门造车永远都会落后与别人;三是快乐工作,在本次拓展中,我发现队员们不管做什么都以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去对待,他们面对困难不骄不躁,始终乐观。这是我应该主要学习的地方,作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努力跟公司一起长久发展,实现价值。

工程项目部

李飞燕

上一篇:菊花姑娘作文下一篇:诗歌:学会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