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发言稿

2024-10-15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发言稿(精选7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发言稿 篇1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发言稿

现代希望小学 曾长龙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主备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二年级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由于水平有限,说的过程中如有错误或不恰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正和指教。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并以《数星星的孩子》为例,做一个备课发言。

“第八组”教材单元主题是“走进科技世界”。分别由29课《数星星的孩子》、30课《爱迪生救妈妈》、31课《恐龙的灭绝》、32课《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和《语文园地八》组成。单元导语是这样写的:在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夏天下雨,冬天下雪,这是为什么呢?在炎热的天气中,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糕,会冒出白气,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吧!张衡在远古的汉朝“数星星”之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测地震的“地震仪”。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幼小的时候就表演出超凡的智慧,用镜子聚光救了妈妈。让孩子们津津乐道的恐龙竟然会跑到书本上来。阿德乘坐飞船到火星上去旅游,那可是小家伙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了。我们感叹编写教材者的韬光眼界、匠心别具。但实验教师在整体把握这组教材的前提下,在具体教学时,请大家不要忽视语文的本质──发展学生的语言。语文课要姓“语”,不要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常识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教学中,导入也是一堂课的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精心设计一个好的导入也是很有必要的。

情景导入:课件演示(夜空、闪动的星星、《小星星》乐曲)。师生随着课件演示,共唱歌曲。启发:同学们,你们喜欢星星吗?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喜爱星星,他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

激趣导入:课件演示(星空图)。启发:同学们,你们见过星星吗?知道天上星星有多少颗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数过之后问:数的清楚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认真地数过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

以上两种导入形式不一,却是向着同一目标前进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对课文内容充满好奇,激发兴趣。

到了二年级,识字依然是教学中的重点,但慢慢从教师教变成学生自主识字,低年级在阅读中随文识字是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完成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华丽转身的有效途径。我们在课前设计和课堂实施时,一定要从学情、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多方考虑,明确生字音、形、义的重难点,设计好生字学习的时机和方法,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有效提高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的能力。

比如在《数星星的孩子》一课中,“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师:老师想给大家读读行吗?请闭上眼睛想像,你看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觉。把你的感觉读到句子里。师:你们见过珍珠吗?是什么样的?

师:你有什么办法记住“珍珠”这两个字?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1)姓“朱”的“朱”字加个王字旁就是“珠”。

师引导:你给朱字加个偏旁这记住了“珍珠”的“珠”,这个办法不错。

(2)它们都是王字旁,只是右半部分不同。

师评价:你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记住这两个字,真聪明。

4、师:像珍珠一样的星星,美不美?美美地读读这句话。师:你这句话里,你感受到星星的美,还感受到什么? 师:你从“满天”,“无数”感受到星星非常多,读得很用心。我们一读读,也来体会一下。

师:星星就像珍珠一样美丽,这碧玉盘是指什么? 师:这个“玉”字看看挺眼熟,你看它像哪个字? 师:王字加一点,你就记住了玉字,真聪明。

师:静静地夜空就像这美丽的玉盘一样,让我们把珍珠撒在玉盘中吧!(学生做“撒”的动作)无数珍珠在玉盘中散开。手的动作用什么偏旁? 生: 提手旁。

由此可见,通过随文识字的方法,不仅能够让识字变得有趣,也能够在识字中理解课文,一举两得。

语文教学方法万千,从这千千万万中找到一种适合课堂教学,符合学生实际的,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做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行之有效,便是好法。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发言稿 篇2

其实, 文章中激起作家心灵之声的“寻常之物”并不寻常。在作家眼中, 它们充满灵气, 充满活力。因此, 作家们着力塑造它们, 使他们成了自己情感与理想的载体, 并借助它们展示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如鲁迅在《雪》中塑造的“朔方的雪”, 它“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如沙, 它们绝不粘连, 洒在屋上, 地上, 枯草上, 就是这样。”“在无边的旷野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这里的朔雪独立不羁, 昂扬向上, 充满斗志, 具有横扫千军、锐不可当的气势。我们知道鲁迅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 他对“自然美自恨并无敏感, 所以即使是良辰美景, 也不甚感动”, 却念念不忘记载这人间奋斗历史的“遗迹”。也就是说, 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 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 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因此, 鲁迅先生对朔雪的描写, 不只是对它质地、形态的摹写, 同时还透露出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 毅然决然地砍断了与社会现实极不协调的思想情绪。而对飞腾的朔雪磅礴气势、浩大声威之酣畅淋漓的抒写, 正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的人生观的形象的写照。而朔雪的孤独, 也映出了此期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而这“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雨的精魂”, 也是鲁迅先生自己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精魂!

再如《浪之歌》, 作者在文中极力塑造“浪”这个形象:“我和海岸是一对情人, 爱情使我们相亲相近……”“清晨, 我在情人的身边发出海誓山盟, 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 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 于是他将我亲吻。”“潮水涨来时, 我拥抱着他, 潮水退去时, 我扑倒在他脚下。”诗中的浪的形象是感人的, 他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 爱得热烈, 爱得深沉。透过浪的形象, 我们不禁想起了诗人自己, 想起他对祖国炽热而苦苦的恋情。熟悉诗人纪伯伦的人都知道, 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远在少年时代, 为了生存, 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 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 立志报国的诗人, 又被“莫须有”的罪名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 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不得不旅居异国, 身老他乡。然而, 这种因贫困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离别, 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 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 相反, 他爱之更深, 思之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 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 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 对祖国寄予深厚的恋情, 《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他借助海浪对海岸的热恋, 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同样, 巴金先生的《日》、《月》中的飞蛾、夸父、姮娥等形象, 也都寄托了作者追求光明温暖的人生理想。那么, 作家们是如何借助这些形象, 寄托自己人生理想, 展示自己心灵风光的呢?

一、运用象征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 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借助某一具体的事物形象 (象征体) , 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本体) 。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 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 而且化“抽象”为“具体”, 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在《雷电颂》中, 郭沫若就赋予了“风、雷、电”“土偶木梗的群像”及“洞庭湖、东海、长江”等形象以象征意义, 使它们分别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人民群众”, 并且通过对“风、雷、电”的歌颂和对“土偶木梗”的抨击, 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而《海燕》中, 高尔基给自己笔下的形象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海燕”象征着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形象;“风云雷电”这一组意象象征了反革命势力;“大海”象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而“暴风雨”则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因此, “大海与风雨雷电的殊死搏斗”反映的就是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终战胜乌云闪电”, 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前途。总之, 在文章中, 作者使用象征手法, 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二、紧紧抓住“寻常之物”的特点, 赋予它们人的灵性

换句话说, 作者在塑造这些形象时, 都抓住“物”自身的特点, 使用了拟人手法, 因此, 本单元文章中的这些形象, 除了具有人的特点外, 还有物本身的特点。如《浪之歌》中的“海浪”这一形象, 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的情感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样的举动等, 除有“海岸情人”的特点外, 都符合海浪的特性。《雪》中的“朔方的雪”的“如粉、如沙、绝不粘连”, 既是对朔雪质地形态的描写, 又映现此期作者的“荷戟独彷徨”的孤独。《雷电颂》中“土偶木梗”“端坐在神位上, 装腔作势, 没有德能”, 实际上是指世间昏君的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因此, 作者运用拟人手法, 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展示了自己的心灵。

三、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

第一人称的使用, 使“物”“我”融为一体, 物即我、我即物, 物之声乃我之声, 物之情乃我之情。这点在纪伯伦的《浪之歌》与《雨之歌》中尤为突出。“浪”“雨”即是诗人, “浪”对海岸的恋情、“雨”对大地的奉献精神, 也就是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心声。

总之, 本单元散文诗中, 作家运用各种手法塑造的这些形象, 都承载着作家的理想与追求, 其间跳动着作者的情感律动, 我们品读这些形象, 就能领略到每个作家的心灵风光。

摘要: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散文诗, 其内容都是由寻常之物激起的作家的心灵之声。品读这些形象, 可以捕捉到作家的情感律动, 感受到作家的心灵风光。那作家们又是如何借助这些形象展示自己的心灵风光的呢?1.用运象征手法;2.抓住寻常之物自身的特点,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三.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这样, 作家笔下的这些形象便充满了灵气, 物我合一, 物之声即我之声, 物之情即我之情, 作家的心灵风光便借助这些形象展现无余。

关键词:作品形象,作家心灵,象征,拟人,第一人称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第二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发言稿 篇3

[关键词]单元 整合 备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64

语文教学要真正还学生“轻负高效”的学习面貌,教师就要整体把握内容,获得阅读感受,迁移学习方法,拓展课外阅读,从而寻觅出一条省时高效,深受学生喜欢的学习路径,培植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与能力。

一、聚焦核心内容

人教版语文二下第六单元的课文,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感人肺腑,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确定这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学段目标

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突出强调了以识字、写字、朗读为教学要义,侧重考查学生能否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低年级课文教学无须太多理解,教师要把力气花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朗读以及适当的积累运用上,要创设各种机会,设计有趣、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有效朗读、规范书写、积累词句,并能在课内有效运用。

因此,有了课程阶段性目标的指引,就可以将语文课程的“是什么”转化成语文教材的“教什么”,从而确立起以识字、写字、朗读、积累为核心内容的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价值体系。

2.单元导语

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有学段意识,更要有指向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共性。而“单元导语”就好似一个瞄准器,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体现了编者意图,是教与学的出发点、着力点。第六单元是一组关于写人叙事的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现人物的品质。单元导语在主题上立意鲜明:“从古到今,有许多品质优秀的人。有的人十分谦虚,有的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的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品质优秀的好少年。”导语提供的信息与课文内容前后呼应,导语的指向也奠定了学习的基调:抓住“人物的优秀品质”,推敲人物的言行与内心活动。其实质就是让教材心理化,让教材更具可教性。因而,单元导语是不可忽略的备课要素。

3.文本特质

核心内容的确定要考虑学段目标、单元主题的统领,实施顶层设计,但同时要兼顾每一个文本的特质。这就好比木工制作家具时,虽“胸有成型”,但用料、美工、做法,仍需细细考究、独具匠心。一个文本有其独特的价值内涵,它的意义是在某个领域中被确定的,关键就要看教者能否从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抽丝剥茧,摄取精魂。如《画家和牧童》一课,故事在塑造戴嵩这个人物时用了这样的语言进行生动的刻画:“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足见戴嵩声名远扬。再看:“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表现了戴嵩轻车熟路、深谙绘画之道,画技不凡;还有:“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画活了,画活了……”这样形象直观、立体化的语言,凸显了戴嵩画技的高超,是开启儿童理解与想象最好的媒介。好的故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折,赫赫有名的画家居然也会有出错的地方,当牧童公开指出戴嵩的错误时,大画家虚心接受的态度为故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基于文本特质的个性化的言语结构,其对比、冲突的情节铺展深入文本内核,也使得戴嵩的形象跃然纸上、深入人心。

仔细研读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都有这样意想不到的情节变化和精彩的语言描写。如《我为你骄傲》,围绕事情发展的顺序组织文脉,两张便条的构思还原了故事蕴涵的人性之美,“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很不自在”等“言语秘妙”的发现强化了儿童的内心体验,实现了现实中的我与文中的“我”的精神相遇,自然形成了对言语所蕴涵的语用意义的理解。故事,正因为有了有趣的情节才有了耐人寻味的意义。故事的核心价值在于情节和语言。

二、整合教材资源

从资源入手,领悟编者情感,是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设计有效教学的依据。本单元围绕“人物品质”,分别在导语、插图、泡泡语、课后练习以及小资料中体现了编者的价值取向。如每篇课文的“泡泡语”就是很好的对话素材。像“大画家戴嵩多虚心哪!牧童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也很了不起。”这样的对话指向人物的客观评价,体现了文本的精神主旨。“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些学习提示提纲挈领,叩击着文本的关键点,直面文本的核心内容,完全可以拎出一条统整全文主线的关键问题,从而引发认知冲突,展开言语交际。而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均围绕“朗读”或“默读”这一训练目标展开,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整合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因而,这个单元的设计落脚点为:利用“泡泡语”设置问题情境,展开对话过程,确立读、悟、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联动学生个体、语言实践与人文思想的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识字、朗读与表达中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三、优化教学设计

1.情境解词:言语积累结构化

情境解词即根据词语构造规律或者几个词语间的内在联系,融合文本具体语境,借助情境化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记忆,由此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结,扩展记忆容量,促进学生的词汇积累,构建形象灵动的词语教学。

第一组词:纷纷夸赞 称赞 赞扬(选自《画家和牧童》

(1)同样是夸赞的意思,课文连续用了几个近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2)三个词语意思相近,但有一点不同,谁知道?

(3)“纷纷夸赞”表示很多人夸戴嵩,“纷纷”表示多的意思。那如果表示不停地夸奖别人,可以用AABC的词语形式说吗?

(4)齐读:连连称赞 啧啧称赞 频频称赞……

第二组词:走走停停(选自《三个儿子》

(1)你们来读,老师来演。这桶水到底沉不沉?看你们怎么读。

(2)沉吗?你从哪儿看出很沉?(学生自由交流,聚焦“走走停停”)

(3)怎么看出走走停停就是表示水很沉呢?(联系课文内容)除了关注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再看词语的结构,有什么发现吗?

(4)哦,两个叠词相加强调了水很沉很重,妈妈拎得很辛苦。我们再来想几组AABB形式的词。

(在学生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园地六”中六组同样形式的词语,指导学生读中积累)

低段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对词语的理解要设法从字面的抽象解释转化成具象的演绎,让机械孤立的语词扎根文本、触及内心。如艺术化、表演式、联想式的解词方式,都试图从词语本身抽取其特点、本质或者基本的东西,联结组块,产生聚合,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积累,促进学生言语的发展。

当然,本单元识字模块也可采用情境化手段,通过课题、图片、游戏、语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并通过排列组合等游戏进一步强化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依据特点区分形近字、同音字,掌握辨析方法,提高汉字使用的正确率。

2.情境对话:言语理解立体化

案例:《三个儿子》

(1)小朋友读书真认真!那么,在课文中你看到了几个儿子?用手势告诉我!

(2)答案是一个儿子的同学,和课文中的老爷爷想到一块儿去了。看,老爷爷也是这么说的——

(出示:“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这样说,妈妈可不同意啦,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再去书中找一找,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说的?

(4)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贴关键词:A既聪明又有力气 B好嗓子 C没什么特别

(5)孩子聪明又有力气,嗓子好听,最高兴的当然是妈妈了,想想妈妈会怎么夸自己的孩子呢?(引导学生加上提示语入情入境地读)可是第三个妈妈却没什么可说,想想她此时的心情,也来加个提示语读一读。

(6)这不是三个儿子吗?明明是三个呀,你们怎么说只有一个呢?是和老爷爷一样眼花啦,糊涂啦?(不是)是被第一个儿子迷住了?(不是)是被第二个儿子的歌声陶醉了?(不是)难道是他?什么特点都没有的,是他?(是)为什么?

至此,教师由“泡泡语”延伸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在感悟“三个儿子”和“一个儿子”的矛盾与统一后,再以“议儿子”“赏儿子”“悟儿子”的大写意、叠加式的结构组织教学,顺势把情感体验引入朗读实践中,以期达到语言、表情、心理三位一体的朗读效果。在最后一个环节的“悟儿子”中,结合第8自然段的表演读,再铺设一个情境对话的玄机:“哎哟,好辛苦啊,三位妈妈,此时你心里在想什么?你看,他来了——”出示第三个儿子的做法。“明白了,明白了,你们看到的一个儿子原来就是他!此时,这位妈妈还会像你们所说的是垂头丧气地说吗?是失望地说吗?那你就在这位妈妈面前,用上提示语夸夸他的儿子吧!”自然而宽松的因势发展,集中而完整的训练主线,形成了简约而丰盈的课堂效果,为学生的言语理解提供了立体化的场景。

同样,本单元另几篇课文都可以构建情境对话的言语实践板块。如《我为你骄傲》可聚焦两张便条的内容来引发故事冲突:一张被水打湿了的便条上到底写了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给小男孩写便条?上面写着“我为你骄傲”吗?《画家和牧童》可围绕故事结局“一个著名的画家却向一个牧童拱手致谢”来设置问题悬念,引发认知冲突,激起话语诉求。《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可创编故事结尾:当售货员阿姨再次见到小男孩时……话题的建构要不断策划“唤醒、满足与转化”学生内心需要的语文活动,这样才会扎实活泼地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语言。

3.语境推衍:言语表达整体化

语文课重在学习语言表达。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要达到规范妥帖,教材就是最好的例子。

案例:《画家和牧童》

(1)戴嵩的画技真是高超,你看,商人在称赞,教书先生在赞扬,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

(2)随机点拨:这位商人,你为什么要连说两个“画得太像啦”?(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

(3)你觉得怎样的画才是“绝妙之作”呀?(板书:绝妙之作)

(4)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夸赞他呢?别急,我们先去词语“加油站”加加油。出示其他词语——“上乘之作,神来之笔,活灵活现,出神入化,栩栩如生”,请小朋友用上这些词语夸一夸戴嵩的画,大家可以自己夸,也可以学学课文里的样子夸。

(同桌练习——指名夸——全体起立夸)

(5)看的人都在夸,这就是——(板书:纷纷夸赞)这么多人称赞他的画,可见他的画画得太好了。难怪说——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

这一个夸赞的场景从侧面烘托了戴嵩画技的卓越。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继续推衍的语境,让学生经历当下文本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怀,成功地“破译”由形式和内容组合成的语境信息,逐渐丰满对人物的认识并积累内化为有效的语言,实现言语表达训练的整体优化。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发言稿 篇4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项学习内容。有感受德国风光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为我们展示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风光的《威尼斯的小艇》。有让大家了解善解人意,勤劳能干之泰国大象的《与象共舞》;有带我们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的《彩色的非洲》。选读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也可结合本组学习适当安排。

走向世界、开放的中国既大力弘扬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也十分尊重世界多样文化,并注意从全人类优秀文化中吸取营养。这种思想也反映在课程改革之中。本组教材以“异国风情”为专题,目的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单元学习目标

1、会正确读出31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正确听写“莞尔一笑、姹紫嫣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抓住主要内容,懂得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

3、会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4、能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5、会关注热点问题和身边的新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会自由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法写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修改作文。单元学习重、难点

重点:

1、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2、学习合并几层意思归纳段意。认识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知道那里的风土人情。

3、比较各课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知道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难点:

1、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2、学习《威尼斯的小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学习措施及手段

1、本组学习伊始,教师向学生推荐异国风情方面的文章和书籍,布置学生课外阅读。

2、学习时,要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

3、还要适当考虑本组课文作为本册最后一单元,对本学期注重培养的阅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等,要加以复习与巩固。

4、整组课文在理解上的难度不大,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极好凭借,可充分利用学生过去学习写景状物类课文的阅读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感受异域风情,能够说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意思,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学法指导:

1、学会用“质疑法”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边释疑的过程得到新的知识。

2、学会用“连缀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审题归纳法”、重点段落归纳法”、“课后问题归纳法”归纳文

评估设计:

1.目标1字词的学习,课堂上通过教师检查读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要求读准词语读音、听写本课出现的生词。课下检查学生的抄写情况。

2.目标2朗读课文,通过指名读生词、长句、难句,使95%的学生达到读得正确、通顺、流利。通过指名背诵、集体背诵等方式使95%的学生对第三自然段背的正确、通顺、流利。

3.目标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通过课堂观察,看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通顺、连贯说出德国人的风俗习惯;通过课堂交流,课堂观察检测学生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思。

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准备

1.德国风光片。

2.“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画面。学习时数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其中那棵大树还记得是谁吗?对,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学家季羡林爷爷。早在 1935 年,25 岁的季羡林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图大志远赴德国,在德国 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1945 年才回归祖国。1980 年,三十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这第二故乡的土地时,感慨万千,于是就写下了这篇文章。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题目中有一对反义词,很有意思,注意读好,一齐再读课题。

今天我们就随季羡林爷爷,一起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欣赏这里独特的异国风光。

1.播放录像:德国风光片 2.谈谈观后感受。

二、再读课文,质疑批注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

(1)质疑。预习过程中你有什么地方不懂的?(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对不理解的内容质疑。)

(2)说说围绕着花,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爱花,养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赏花——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感叹)

师: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都有了,概括主要内容就方便了,现在老师教你一个办法,把重点段的意思连起来,二、三自然段是重点。谁来把两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德国人爱养花,他们养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2、课文哪部分是写他们养花是让别人看的,哪部分是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出示)

三、汇报交流

交流批注阅读后的感想与收获。(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1.词语质疑:文中较难理解的词语有: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应接不暇。

2.学生可能会提出的主要问题:

(1)爱花的民族有很多,为什么德国在其中占重要地位?

(2)“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这句 话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四、以学定教,品读课文

1.导语:是呀!爱花的民族很多,为什么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德国人种花有何独到之处?请快速浏览全文,用“──”画出相关的答案。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当学生从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时,教师可相机展示重点句: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请生个别读。正音:“脊梁”读作jǐ liang;理解“脊梁”的意思。

(2)德国人种花有何特别之处?(从“家家户户”一词可见德国人人爱花;而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外面,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感到惊叹。)

(3)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

(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却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赏,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在德国人看来是如此的平常。你从文中哪个词看出来了?──“莞尔一笑”(轻轻一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请你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补充、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二、以学定教,品读课文

1、学习第三自然段。

当学生从第三段中找到相关答案时,教师相机展示重点 句: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自由朗读。

(2)谈谈读后的感受。(花多,花美,爱花之真切。)(3)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课件展示一朵朵、一簇簇,许许多多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花团锦簇”;课件展示五颜六色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姹紫嫣红”。)

(4)有感情朗读,并背诵。(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当你来到德国,漫步在这花的海洋,你一定会惊奇地发现: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在街上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呀!

(6)小练笔,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适当运用课文语言:

假如我们来到德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理解“颇耐人寻味”。

人们走在这样的街道上,看到自己种的鲜花被别人欣赏,不由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像这种引起人们思考、值得人们回味的情形,我们可以称它为“耐人寻味”。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德国人爱花,还有哪些地方与众不同?

完成小练笔,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适当运用课文的语言:

四五十年后,我又到了德国,我发现很多东西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可当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没有变。

(2)理解句子:“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四五十年后,作者漫步异乡,置身于花的海洋,他被这个民族的崇高境界深深感动了,此时,作者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想,猜一猜,是什么?

(答案是多元的:可以是,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各国人民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可以是,希望祖国人民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可以是,希望祖国人民也能像德国人民那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身边也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举例谈谈。

(人永远不可能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是与别人一起构成这样那样的关系。一个人总是经常为别人做事,为他人服务,别人也在经常为这个人做事,为这个人服务。在一个家庭里,爸爸工作挣钱,养活全家;妈妈为爸爸洗衣做饭;我们有时也为爸爸妈妈端茶捶背。在社会上,无论从事什么行业,你总是在某一方面,为别人服务,而在许多方面,你都在接受别人为你服务。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这样奇特的民族,这样奇丽的景色,随着时间的流失,会改变吗?不会。“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理解“美丽”。引导:景美虽给人美的享受,心灵美更能打动人心,是永恒的。

3、回归课题,德国人是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呢? 说话:留给自己的是()。留给别人的是()

4、小结:德国之旅即将结束,但我想德国的美丽将一直定格在我们的心中。作业设计与练习:

背诵课文4-6自然段。总结与反思:

26威尼斯的小艇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3、会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4、能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学习重难点

重点:

1、学习合并几层意思归纳段意。

2、认识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

难点: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学法指导:

学会用“课题分析法”、“重点段落分析法”、“分析主要内容法”、“找文中总结、小结、过渡或议论等关键句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评估设计:

1.目标1字词的学习,课堂上通过教师检查读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要求读准词语读音、听写本课出现的生词。课下检查学生的抄写情况。

2.目标2朗读课文,通过指名读生词、长句、难句,使95%的学生达到读得正确、通顺、流利。在深入读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指名反复读,读悟结合、同学评价、教师点拨评价、指名背诵、集体背诵的方法,使80%能够背诵课文的4-6自然段。

3.目标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通过课堂观察,看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通顺、连贯说出文章大意。

4、目标4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检测学生是否能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描写小艇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的句子,学习作者的抓住事物特点的描写方法,并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学习准备

1.收集有关威尼斯小艇的图片、资料。2.课件。

学习时数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2.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课外搜集到的有关威尼斯的资料。

3.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录像 师小结: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又被称为“水城”“百岛城”和“桥城。”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柏油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自读课文,结合课后生字表和字典扫清障碍,读通课文,并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威尼斯小艇的?

2.指名朗读全文,纠正读中出现的错误

3.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威尼斯小艇的? 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知道课文从3方面介绍小艇的:小艇的样子(2-3自然段)船夫的驾驶技术(4自然段)小艇的作用(5-6自然段)

自由交流感悟。(河道纵横交叉,精巧灵活的小艇来回穿梭,形式不同的石桥,耸立于两岸的古建筑,夜色中的威尼斯。)

三、深入课文,感受小艇“形之美”: 1.出示描写威尼斯小艇样子的句子。

2.自由读这一段话,威尼斯的小艇美在哪里? 3.交流指导:“二三十英尺”大概有多少长?为什么把小艇比作“新月”和“水蛇”?

4.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城市建筑都是依水而建,所以,威尼斯成了以船代车的城市,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要想在窄小的河道中自由穿梭,小艇只能是又窄又长。

5.读出小艇的美。

四、再读课文,体会小艇“坐之舒”: 1.小小的一轮“新月”引起了我们的无限遐想。这弯“新月”飘进了清清了河里,也飘到了我们的身边,同学们想不想坐坐这种小艇呢?

引出第三自然段:坐在小巧玲珑的威尼斯小艇里,舒服吗?为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感悟。

3.坐着舒适的小艇,穿梭于古老的水城威尼斯之中,你 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4.小结:这真是“说不完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读写结合,复习引入

1.听写“小艇、操纵自如”等重点词语。

2.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读读描写小艇外形之美和坐着舒适的句子。

二、读、说、想、演,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美”

1.读: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画出中心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2.说: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在哪里呢?指名说,互相补充。(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3.想象、演: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演示,边体会想象。把桌面当作河面,把书本摆放在“河面”上作来往的船只,用自己的文具盒作小艇,自己当船夫,根据课文的描述,驾驶小艇穿梭河面。

4.作者为什么能把船夫的驾驶技术写得这样精彩呢?(作者一定留心观察,所以才写得这样好。)让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总结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5.教师引读:

师: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他操纵自如── 生: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毫不手忙脚乱。师:他动作灵活──

生: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还能做急转弯。

师:他速度极快──

生: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6.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进一步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美”。练习背诵。

三、感悟朗读,品味小艇与人们之间“和谐之美” 1.读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2.自由想象:人们还用威尼斯的小艇做什么? 用上“„„可以„„可以„„可以„„”说话。3.威尼斯人是海洋的儿女,懂得欣赏威尼斯水城之美的人,应是在月夜中,招手叫一只“冈多拉”,沿着运河曲折的水道,让自己迷失在迷蒙的夜色中,领略这座水上古城永恒的魅力„„

引出第六自然段,静静地朗读。4.引出课文“阅读链接”,自由读后说感受。5.如果请你为课文第六自然段配一首曲子,你想选择哪一类的音乐?(抒情的钢琴曲或小提琴曲)配乐朗读。

6.小结:白天的小艇像活泼的精灵,自由穿梭于水城之中,威尼斯是充满活力的;但晚上,当小艇载走最生一批威尼斯人,静静地停泊于码头上。整座威尼斯城就沉沉地入睡了„„小艇与威尼斯,与威尼斯的人们,与威尼斯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四、作业设计与练习

1.背诵课文4~6自然段。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板书设计】

┌小艇的特点 ┌外形:窄、深、翘

26.威尼斯的小艇│

└行动:快

│驾驶技术:特别好

└小艇的作用┌白天

└晚上 总结与反思: 27﹡与象共舞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知道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能找出具体的语段,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习重点

1.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2.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学法指导:

学会用“比较法”掌握不同类型课文的内容、结构、特点。评估设计:

1.目标1字词的学习,课堂上通过教师检查读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要求读准词语字音。

2、目标2朗读课文,通过指名读生词、长句、难句,使95%的学生达到读得正确、通顺、流利。在深入读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指名反复读,读悟结合、同学评价、教师点拨评价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3.目标3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检测学生是否能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描写泰国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的句子,学习作者的抓住事物特点的描写方法,并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准备

搜集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资料、图片等。【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

1.谈话:泰国有“大象之邦”称誉,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有泰国 人向游人炫耀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后,请学生读一读,读通顺说说:读了这一段,你对泰国的大象有什么印象?

3.出示课题:与象共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泰象

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读了课文,说说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比如:

泰国的大象勤劳、善良,有时调皮,有时乖巧,有时活泼。泰国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分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象。

三、抓住重点,深入了解泰象

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何以见得呢?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方面:

(1)象是泰国的国宝。

(2)象与人之间没有距离。

(3)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爱与人开玩笑。(4)看大象跳舞是一种享受。3.随机指导。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象是泰国的国宝。课文是怎么具体写的?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还为当地人做哪些事?

①驮着武士冲锋陷阵;为泰国人做工服役;充当旅游大使;表演杂技,带去欢乐„„

②你还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国,没有大象行吗?为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④读后说话训练: 在战场上,泰象与人是()关系;在舞台上,泰象与人一样是();在国际上,泰象充当的是()角色;当遇到困难时,泰象则是();在农场里,泰象就是();在„„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①哪些地方写出了大象的聪明、灵气? 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描写。

③如果你就躺在地上,让大象按摩,你敢吗?引导学生抓住“小心翼翼、轻轻地抚弄”等词:什么才叫“抚弄”?这个词写出了什么?

④出示大象逗女士的一段话:找出描写大象动物神态的词,读一读,这些词写出了什么?

⑤这一段是用哪几个句子把几层不同的事例连在一起的?

出示三句话:

◇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

◇有趣的是,它偶然也会跟人开开玩笑。

这三句话可以去掉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总结课文,领会写法:

1.读了课文,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有感情地朗读相应的段落。

2.透过泰国的大象,你看出泰国是怎样的国家?泰国人有怎样的性格?

3.从课文中,你学习到了那些写作方法? 学生发言后归纳小结:

(1)将思想感情融入到对物的描写之中。(2)层层深入地揭示出人与象的友好和谐。4.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写一道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 己写总起句,也可以选择:

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

泰国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

5.课堂交流。

作业设计与评价:抄写优美的语句。总结与反思:

28﹡彩色的非洲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重点

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学法指导:学会用“质疑法”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边释疑的过程得到新的知识。学习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文资料,有条件的教师可准备非洲风情风光的碟片或课件。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谈论非洲,揭示课题:你们印象中的非洲是怎样的?

(学生综合自己在电视、报刊等媒体获得的信息,谈对非洲的印象。)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非洲的课文《彩色的非洲》。(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明白,屏幕上的词语解释供大家参考。(出示:重点词语解释)

2.出示课文中难读的长句子,进行检测。

(学生读长句子,体会停顿、层次。)

3.读了课文以后,你觉得非洲是怎样的?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板书学生感悟到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介绍非洲的?(课件呈现)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那里的是彩色的,那里的是彩色的,那里的是彩色的,那里的是彩色的。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四、细读课文,感悟非洲: 1.赏读彩色的植物;

①语言文字是有色彩的,是有画面的。请你细细地读描写植物的语段,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朗读,自由想象画面。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

②引读:除了沙漠之外的非洲大地真是──(生接读)你们瞧,芒果树开花了──(生接读)仙人树开花了──(生接读)玉兰树开花了──(生接读)火炬树也开花了──(生接读)最妙不可言的是那叫花树的树,远远望去──(生接读)。

(概括描写部分可以全班读,具体描写部分可以开小火车,并可以循环进行。)

③(展示非洲植物图片,配乐)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乐 声,欣赏着斑斓的画面,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先欣赏图片,自由诵读书中语句;然后配乐朗读。)

④此时,你感受到非洲是一片怎样的土地? 2.比读彩色的食物:

①自由读相关语段,说说自己的感受。②语言比较:

(课件呈现)在富裕人家的餐桌上,有流着殷红的血的牛排,有五光十色的水果沙拉,有像是流动的颜色的各种饮料;在不太宽裕的家庭,有粉红的木薯,金黄的香蕉,红沙瓤的西瓜,黄中透红的芒果取之不尽。

(学生对比课文阅读,体会表达效果,交流阅读感受。)③引读:这是多么绚丽的色彩啊!你瞧──(生接读)

④我们再回过去看看写花的那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⑤朗读写花的句子。

⑤朗读写花的句子。

3.悟读彩色的非洲人:

①找出写非洲人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非洲人是些怎样的人?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②引读:

对于非洲人,我们不能认为他们只是些贫穷而丑陋的黑人,他们是多么热爱生活!你看──(生接读)

对于非洲人,我们不能认为他们只是些贫穷而丑陋的黑人,他们是多么富有活力!你看──(生接读)

③小结:无论是服装,还是住宅,无论是绘画,还是歌舞,无不流露出非洲人乐观开朗、富于活力的性格。4.感受“天”、“人”和谐:

①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似乎可以从非洲的自然环境中找到非洲人性格的某种联系。比如说── 赤道骄阳那么炽热、那么明亮,不就像非洲人乐观开朗的性格?不就像?(学生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感悟非洲的环境与非洲人的性格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1.收集、查找有关非洲的图片,并且运用课文语言给图片配上解说词,可以举办一个非洲风情展览会。

2.中国和非洲有着悠久的友好历史。可布置学生办一办有关非洲风情与文化的手抄报、剪贴报在班上交流展示,进一步加深对非洲的了解,增长见闻,开阔视野。

总结与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八

学习目标

1.能够关注热点问题和身边的新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能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自由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法写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修改作文。学习重点

把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抓住场景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

学法指导: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学习准备

课前从电影、电视、书籍、报刊等渠道去收集其他一些异域风情。【学习时数】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同学们,在这大千世界里,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 论是学校还是社区,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每天都会发生引起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或新闻。作为小学生,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道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现在大家就畅所欲言,来聊聊自己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或新闻。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读题目明确要求。重点指导学生明白题目中的几点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也可以谈对问题的看法,把理由讲清楚;通过讨论,争取对某一话题取得一致的认识。

2.学生说说自己在搜集资料时,关注到什么方面的话题。

3.选择学生比较关注的几个热点话题,作为重点讨论对象。

4.小组内畅所欲言聊话题,有感兴趣的话题可共同谈论,补充。

出示讨论要求:

(1)认真听别人说了什么,想想你从这件事中得到什么信息。

(2)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的见解。(3)学会提出问题,并学习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4)学会小组合作,互相补充完整话题。

(5)每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作为嘉宾上台发言。

三、召开热点话题座谈会

1.请热点话题发言人到主席台就坐。

2.推荐一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合作主持活动。3.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内容或事情的过程讲清楚。(2)在发言过程中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话题或对这一话题进行提问。发言人对同学的提问应作解答,如有不周全的地方,同组同学或对同一话题感兴趣的同学可进行补充发言。

4.各位代表分别发言。5.每位代表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6.评选“最佳发言人”“最佳热点话题”,要求说出评选理由。

7.主持人宣布发布会结束。

四、老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话题使我们的走出了教室,走向社会,迈向全国,放眼了世界,并从中了解到了许多众人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学会了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谈论话题。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必须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国内外大事,以此同时,我们还要学会能言善辩,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我们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适应社会的发展。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生活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有许多自己喜欢的活动和游戏,有做过的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也看到了深深印在脑海里的美丽景色,同时还有许多悄悄话要告诉大家,今天我们畅所欲言,把自己想说的话和事尽情地倾吐出来。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在学习上发生了什么记忆深刻的事;生活中家庭里发生了什么令人高兴或难忘的事;在与同学们的相处过程中又发生过哪些愉快或难过的事,在旅游观光时看到 了什么好景致,或者在看书或看电视时感触深刻的事,想想这些事情中哪一件是你自己最想说的?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纸上写上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说出自己最想写的一件事。

3.在这件事中你最想告诉别人的话是什么,请写在自己的草稿纸上。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要写一篇自由命题,自定内容的作文。我们可以把平时想说而又没处说,想写而又没写的事在文中写出来,尽情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不受约束地把整个事情经过写出来,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的写作方法:一篇文章要写得好,还需要有好的方法。在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有哪篇文章你最喜欢,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的?

指导学生尽量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写人:特点鲜明、事例典型,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写事:选材新颖、条理清晰,过程具体,融入感受; 写景、状物:抓住特点、融入真情、描写生动、情景交融。

2.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到的表达方法。

(从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等方面交流方法。)

3.谈谈你准备使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来写自己的文章。

四、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一)自由写片断并点评。

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定的内容写一个片断,选择适当的表达方法进行描写。

2.学生自由写片断,教师巡回观察,找出描写方法比较好的片断,准备讲评。

3.投影学生习作片断,师生共同点评:什么地方写得精 彩?用了什么写法?你对这一片断还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4.学生根据指导自选进行修改片断。

(二)学生完成整篇习作。

提示学生:自由作文无论写什么,都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朗读表达真情实感的习作 1.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习作,说说文章好在哪里?哪些方面使你感动?

2.找出精彩的之处,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描写,抒发了内心的什么情感?

3.再看看文章,说说你觉得有什么不够好的,提出修改建议。

4.教师总结:这是一篇自由命题,自定内容的好作文。小作者能够写得这么好,主要在于写出了平时想说而又没处说,想写而又没写出来的事。他在文中尽情地抒发了内心的感受,不受约束地把整个事情经过写出来了。

二、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对比别人的习作,看看自己的习作有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

2.检查一下自己的习作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3.看看语句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

4.看看文章中还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回顾·拓展八

学习目标

1.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能够在内容选择、顺序的安排语言的使用上,与他人有点不同,有新意。

2.积累更多的名人名言,并领会其深刻的含义。学习重难点

会归纳总结本单元及本学期的写作方法。学习时数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异域风情展示会 1.遐想回味

同学们在本组课文中我们领略了亚洲、欧洲、非洲的风情,平时在电视、电影、书报、或外出旅游中,也一定看到、听到、感受到了许多异域的风土人情,那儿的风俗习惯、独特的民族文化,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与众不同的风光、歌舞、民族服饰等,同学们一定难以忘怀,同时也一定很想把它们说出来与大家共享。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回忆回忆,在记忆的长河中,异国、异地的风情,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2.异域风情交流

(1)小组交流:请喜欢外国风情的同学自由组合为一组,钟情于国内风情的同学自由组合为一组,如果有对少数民族歌舞特别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另外组合在一起,可以说一说,也可以唱一唱,还可以跳一跳。

(2)班级交流:每组推荐大家感兴趣的节目上台表演。大体分为下面三大部分:

夸一夸我眼中的异域风情; 唱一唱我心中的异域歌曲; 跳一跳我喜爱的异域舞蹈。

二、阅读收获交流会 1.弹奏阅读交响前奏。

同学们是否发现,作者在描写异国风情时,用上了许多不同的表达方法,比如作者写威尼斯的小艇时,作者紧扣小艇,介绍了人们的生活与小艇息息相关,人和小艇奏成了一曲美妙的生活乐章。同学们在本单元阅读中一定还发现了许多巧妙的写法,有许多你们喜欢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本单元和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开一个阅读收获茶话会。2.召开茶话会。

老师出示第七单元课文片断:“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都连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同学们认真读读这段话,想想从这段话中,你可以尝到哪些表达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这段话中作者把花的美和人的心灵美紧紧结合在一起,通过种花这件事来表现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这一写法。)

3.小组交流收获。

(1)读读品品:学生回忆本单元课文内容,找出自己最受感动或最喜欢的精彩片断或篇章进行品读,看看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写得如此动人。

(2)畅谈本单元的学习收获。

4.全班交流学习收获。每组选派一至两位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5.交流完后办一份“异域风情”手抄报(或剪贴报、黑板报)。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一、日积月累 1.导入 同学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是取之不尽的源泉,用之不竭的财富。”“知识是有学问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这些脍炙人口格言名句,曾经鼓励了多少人去拼搏进取,发愤努力,成就了多少名人志士。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组中外名人的一组格言警句。这些句子会告诉我们如何树立理想,如何看待生活、事业,如何快乐地面对烦恼,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名言警句吧!

2.学生一边默读名言警句,一边思考含义。3.同桌交流读后的感想。4.班级交流,讨论。

5.课外拓展:共同交流平时积累的格言,或名言警句。6.抄录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

二、趣味语文 1.趣味导入:语言奥妙无穷,趣味横生。有一家钟表厂,为了说明自己的产品质量很好,打基础出了这么一条广告:“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各种各样幽趣味的语言。

2.学生默读《最短的科幻小说》《交通告示》,理解含义。3.交流读后的感受,说说读完后想到了什么。

4.拓展积累: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你还看到了那些趣味语文?

如:在美国西海岸一条公路的急转弯处,有一幅标语牌是这样写的:“如果你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在长岛公路路口,有一块警示牌上写道:“电线杆自卫时,会给汽车和司机带来伤害。”

5.激发学生自己编一两广告语,师生共同评议。作业设计与练习: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试卷分析 篇5

考试情况分析:

1、成绩分析:

参考30人,及格30人,优秀25人,高分14人。

2、试卷分析及存在问题:

本张试卷有十一个大题,题型多样,考察了本单元各方面的知识,不是很难,学生答的还可以。

第一题为看拼音写汉字,考察的是本单元要求会写生字的掌握情况。其中“碧波”和“坡度”、“类似”三个词出错最多。主要原因是不认真看题,对于易混的声母“b“和”d”、“sh”和“s”没区分清。

第二题为补充成语。也有部分同学丢分,都是会背不会写,知道是什么成语却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字,总有同音字乱用的现象。

第三题为词语和拼音连线,这种题比较简单,所以,学生没有丢分现象。

第四题为比一比组词,考察的是形近字区分的能力。学生对形近字区分掌握的还挺好,就是再组词时有错别字的现象发生。

第五题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只有个别同学因为不会写字丢分,大部分同学答的都很好。

第六题为按要求填空。其中大写字母学生有填错的。

第七题为选字填空。区分“漫”和“慢”“仿”和“访”的用法。第二组学生答的不错,第一组中,“漫长”这个词有做错的,写的是“慢长”。

第八题为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除了有两句同学落题外,其他同学没有失分现象。

第九题、第十题学生答的还不错。

第十一题为阅读题。这篇短文浅显易懂,后面提出的问题也不难,所以,大部分同学答的都很好,但学生在阅读时还存在短文读的遍数少,不细心的现象,还有的同学读题不认真,看错题或理解错题意。

3、提高措施:(1)、教学中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要让学生准确掌握字的音形义,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同时,在教学中要加强词句的训练,提高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词句的能力。(2)、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要注意读写结合。同时,要将阅读延伸于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水平。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发言稿 篇6

一、看拼音写词语 31分

chèn sh ān h ēi chén chén chén mén lì xuě

( ) ( ) ( )

é máo dà xuě zhǎn wò wū yán zhèn duàn

( ) ( ) ( ) ( )

wà zi cí xián à o sù jīn dòn là zhú

( ) ( ) ( ) ( ) ( )

sh ǎn diàn yuè lái yuè liàn, léi shēn yuè lái yuè xiǎn 馈

二、写出下列字的声母 7分

字 淹 切 容 等 疼 傻 网 惭

小写字母 y

大写字母 Y

三、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9分

忄 穴 火

衤 彳 ?

四、组词 16分

逃( ) 用( ) 容( ) 压( )

跳( ) 甩( ) 客( ) 庄( )

传( ) 袖( ) 蛇( ) 久( )

转( ) 神( ) 驼( ) 又( )

五、照样子写句子,再加上标点 7分

为了 尽快弄清问题, 他们 就 去请教老师。

不让*片毒害人民, 林则徐

让奶奶能晒到太阳,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分

1. 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鱼的尾巴能( ), 牛的尾 巴能( ),燕子的尾巴能( ),小壁虎的`尾巴能( )。

2.雨( )了。( )出来了。一条( )挂在天空。 ( )叫起来了,( )又坐在( )上了。池塘里水满了,明晃晃的像( )。这是( )的自然景象。

七、排列句子 4分

( )中午,我赶着小鸭到村边的小溪去游水。

( )星期天,我到农村奶奶家去玩。

( )可是,一到溪边,它们都高兴起来,“扑通!扑通!”跳进了水里。

( )路上,小鹅摇摆着胖胖的身子,好像要摔倒似的。

八、造句 6分

难过……

帮助……

九、根据要求写一张通知 8分

二⑵中队决定举行一次画画比赛。时间是5月6日下午3时。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发言稿 篇7

江城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29—园地八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星星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词语、北斗星、北极星图及其它星座图)

生:

1、收集一些关于宇宙、星空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2、收集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数星星吗?你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子和我们一样喜爱星星,他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弄清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你读了课文,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赶快和同学交流交流吧!

2、张衡仔细观察天空,在天上找到了好多有特点的星星,我们也学他那样,仔细读课文,找找课文的生字有多少个。

3、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己想办法读准它。(可问周围的同学,可查课文下的拼音。)

4、同桌互相检查识字。

5、请同学当小老师教大家识字。

6、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并说说是怎样记住它的。交流:你记住了哪几个字?是怎么记住的?

7、读词语:用词语卡片检查。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刚才我们认识了生字,这些生字宝宝都藏到了课文里你们还认识它吗?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3、组间朗读比赛,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评,交流体会。

四、指导写字。、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写的字。以便教师指导书写。

3、师范写“数、睡”两个字,强调重点笔画的写法。

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出示: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弄懂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二、朗读课文、探究新知。、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课文中哪一段直接告诉了我们呢?

2、默读第五段: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1)、出示:了解张衡。

(2)、出示:观看地动仪,了解地动仪的作用。

3、张衡小时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1)、展示夜空的美景:你看见了什么?课文中是怎样写 的呢?把文中的句子划出来。

(2)、比较句子:

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3)、这两句哪句写的好?好在哪儿?

4、观看:

(1)、画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会说些什么?

(2)、知道张衡和奶奶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看法。

(3)、指名读二、三小段,找出奶奶和张衡说的话。

a: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什么?

(“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张衡不止一次这样做。)

b: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

(第一句: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

c:帮助学生理解: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

d: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5、自读第四小段,爷爷告诉张衡哪些知识?北斗七星像什么?张衡听了爷爷的话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分组讨论、交流)。

6、默读第四小段,看看爷爷说了几句话。

(1)指名读爷爷的第一句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

(2)指名读爷爷的第二句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出示句子: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和“那七颗星叫北斗星”比较,使学生知道这句话把北斗星比成了一把勺子。再说说它们的运行规律。

(3)说说听了爷爷的话,张衡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用书里的话回答。再说说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什么。用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三、朗读感悟,完成练习。

(1)、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小组说说自己选择这些语句的原因。

(4)、出示“我会填”的练习填空。

四、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你还知道哪些星星的名字?

2、观看:了解牛郎星、织女星……

3、组间交流收集的关于宇宙、星空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4、把收集的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五、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29、数星星的孩子

仔细观察

天文学家

刻苦钻研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挂图或。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课、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题)

2、演示:利用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的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同座互读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3、(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4、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读通顺流利。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5、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7、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三、朗读想像感悟、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想想爱迪生是怎样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的?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话练习。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

四、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关于爱迪生的哪些资料?在全班交流。

2、收集爱迪生说的名言警句,积累下来。

3、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或做过哪些小实验说一说。

五、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爱动脑筋

30、爱迪生

救妈妈

聪明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

能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激趣:(或挂图出示恐龙)。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

(结合学生对恐龙的认知,启发谈话,尊重学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认知。在交流过程中,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

2、观察感知:教师准备恐龙的动物模型。同学们,现在我这里有许多动物的模型,我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谁能快速答出这是什么动物的模型?在学生抢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对恐龙的了解。

二、初读:

1、自由读文。边读边画,自主识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把生字词语读准确。

2、师生交流,理解字词。利用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及时正音并点拨“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的意思,重点交流识字方法。

3、互读课文。重点交流朗读中的重点(字音或长句子),师生共同练读评议。

4、交流在读书中了解到的信息。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在学生汇报中教师可组织同学就简单问题进行的解答。如:“恐龙历史比人类历史长远得多”“现在恐龙已经灭绝了”等。其他细致的问题,启发学生继续读书研究,进行解决。

三、朗读

1、指导默读课文,边读边标画。想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哪些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指导默读方法:不出声,不指读。)

2、学生边默读边动笔圈画,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读书。

3、读书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主要讲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及时评价学生读书情况。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亡、肉、耐、类”。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在书写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记忆方法。如“类”:一种大米等。

3、学生认为难的字,教师示范书写。(如“类”字书写时,米的最后一笔。)

4、学生练习,互相点评,展示佳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字词。指读、扩词、听写相结合。

2、指读课文,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收获。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谜、传染、严寒”。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书写中的注意事项。如:“谜”字三个部分的分布要合理。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三、研读

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恐龙灭绝的说法?

2、在课文2、3、4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自由结组学习。思考: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如果让你根据自己所学的内容,介绍恐龙灭绝的原因,你怎样才能表达清楚?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对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地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先要认真读书,有次序地交流各自的感受,结合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巡视指导,防止学习流于形式。

3、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汇报读书情况。如:有感情地朗读、复述、转换身份的介绍或演讲、组内扮演采访等方式。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针对同学的汇报,互动评价或质疑。

4、引导学生想像画面,有感情地读文。

四、拓展

1、恐龙灭绝的说法只有书上这五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除了这些原因以外,结合你收集的资料,想像一下还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2、你还想了解其他关于恐龙方面的知识吗?大家互相交流收集的资料。课后办一次“恐龙世界”的展览。

3、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的感受?

板书:

31、恐龙的灭绝

严寒

行星撞击

灭绝

偷吃恐龙蛋

流行传染病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会认12个字。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大意。

3、有科学幻想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从阿德的梦中,体会少年儿童对未来世界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1、板书题目,读题。(阿徳的梦)

2、大家想了解阿徳梦见了什么吗?

3、(播放录音),请大家一边听录音机一边了解,同时,找一找从哪可以明白阿徳是在做梦?

4、听后反馈,(从最后一自然段可以读明白或是从最后一幅图)。

请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

二、初读课文

1、请四人小组合作预习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反馈交流。

3、学习生字词。(出示词语)

(1)、请四人小组合作念读生字。

(2)、请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3)、开火车练读生字词。

(4)、抽读单个字。

(5)、齐读单个的生字。

(6)、同桌相互检查认字的情况,互相帮助。反馈相互学习的过程。

三、默读课文

1、请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插图与自然段之间的关系。(要求:读的时候不出声,读在心里。)

2、请学生把自己发现的秘密与小组交流。

3、反馈交流,谁来告诉大家呢?(每个自然段的描写都与旁边的插图有关。)

4、集体交流,讲评。

四、小结

1、主要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结构内容。

2、学习了本课的字、词。

3、抽读生字卡。

五、布置作业

1、默读课文,了解阿德的梦的内容。

2、认读词语,直到读准为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个别读生字、集体读生字。

2、阿德都梦见了什么呢?大家想知道吗?

二、学习课文

1、(播放录音)请学生边听边思考。

(1)“阿德梦见了什么?”

(2)“你想请教阿德什么问题呢?”

2、小组交流可以选择一幅图或者是多幅图的内容来表演。(学生准备)

老师的引导:

(1)请学生反馈回答。

(2)请学生讲评、补充。

(3)请学生表演。(选择一种方式)

(4)请学生评议。

(5)向阿德提问题。

(6)解答、补充。

(7)品读。

准备:(词卡:提供认识新的术语名词;图:提供学生了解的途径;解释;)

(1)21世纪最新的载人飞船。

(2)可视电话。

(3)无污染的太阳能汽车。

(4)掌上电脑。

3、引导发现“阿德的梦是一个什么样的梦?”讨论告诉阿德。(是一个科学技术先进发展的未来世界。)

4、说说你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讨论交流)鼓励用不同的方式表述。

三、小结

阿德充满科技气息的未来世界等大家一同努力来实现,大家心目中的未来世界也得靠大家好好学习本领去实现。

四、布置作业

1、把你心中的未来世界画出来。

板书:

32、阿德的梦

乘坐21世纪最新的载人飞船

拨通可视电话

已研制无污染的太阳能汽车

打开掌上电脑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能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2、巩固识字、区别同音形近字。

3、有积累好词佳句和名言警句的意识。

4、培养听说能力,愿意与同学交流,能把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假期打算用几句话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园地中“愉、榆、”等9个生字,会通顺流利地朗读“我会读”和“读读背背”中的句子。

难点:能发现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自读文中的三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内和同学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指名说说你的发现。

4、拓展练习:找个句子让大家来变一变。

今天又没有下雨,我们怎么不去春游呢?

你难道不知道他是少先队员吗?

(二)日积月累

<选选认认>、自读字词,看看谁能明白这项练习的要求?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指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你是怎样区别这几组形近字的?

4、哪些字容易读错?(注意“址、趾”“帐、账”的读音。)

5、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

6、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7、学生练习给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快,组得对。

<我会读>、自读句子,看看你会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同桌互读句子,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3、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知识宝典。为了把一个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往往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如,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5、你知道课本中的其他几个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了吗?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读读背背>、齐读名言,边读边想每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2、同桌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并说说你对这句的理解。

3、谁愿意来把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它的意思。

4、比赛背诵名言。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比如人们夏天要穿浅色衣服,是因为它们吸收太阳的热比深色衣服少,穿在身上就不会感到太热;常吃糖或甜食的小朋友,不但容易把牙齿吃坏,还会使自己变胖呢;电灯、电视开着的时候,我们是不能用湿毛巾去擦它们,因为那样很容易触电,发生危险等等。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可真不少!你们想把知道的和老师、同学交流交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交流身边的科学吧!

2、图片情境

多媒体展示身边的科学(或展示有关身边科学的图片),给学生以启发。

3、说一说

刚才我们看了身边的科学,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看到了哪些科学知识?我们身边的科学还有哪些?你能给大家交流交流吗?

4、交流身边的科学。(要求:说清楚、听仔细。)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作介绍。

(3)“科学博士”答“记者”问。(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科学博士”有答得不完整的地方,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加以补充。)

5、拓展延伸活动。(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我们身边的科学可真不少!课前小朋友们收集了有关科学常识的书,现在赶快向同学推荐自己的科学常识书吧!介绍时要简要地说说书的内容和特点;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2)看来,我们身边的科学不仅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而且还能从书中获得不少科学知识。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吧,交换时可以对书的内容作简单介绍。

6、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写一写)

、谈话导入

这学期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在这学期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放假后,在暑假里又有什么打算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学习伙伴给我们说了些什么吧!

2、明确要求

请大家读一读学习伙伴给我们提出的这次“写一写”的要求。想想自己写哪方面的内容。

3、交流收获或想法

想好了写哪方面的内容了吗?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吧!(小组交流)

谁来说说自己准备怎么写?

评一评谁说得好。

4、写一写

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向大家展示的作品,并作简单介绍。

5、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展示台、宽带网)

一、展示台:、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科普读物。

课前我们都去收集了许多科普读物,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也可以选你读物中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听。

2、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你了解到了我国古今有哪些科学家或哪些科学成就,你是怎么了解到的?给大家交流交流吧!

3、交流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给大家说说吗?

4、作品展示台

开辟园地展示学生办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

二、宽带网:、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古今的一些科学成就,激发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成就的愿望。

2、课外阅读相关书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更多的科学成就。

上一篇:小学数学上册教案下一篇: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部新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