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人用人识人读后感

2024-10-28

管人用人识人读后感(通用2篇)

管人用人识人读后感 篇1

有感于《识人用人管人大全集》

《识人用人管人大全集》是由陈荣赋编写的,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识人”,讲述了识人的基本方法和标准,提供了如何了解甄别企业需要的人才的技巧;中篇“用人”,以“人尽其才”为基线,透彻地论述了用人的种种情形,阐明了如何用好人的秘笈;下篇“管人”,以“人性化管理”为出发点,解答了如何管好人这个根本问题,指明了管人的若干原则和策略。

曾国藩曾说过: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是用人的基础,用人是识人的目的,管人则是用人的手段。识人,用人和管人,归根到底是为了利用和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为本企业创造最佳效益。用人必先识人,知人方能善任,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有长处也有短处;有优点也有缺点。识人,就是辨其长短,察其优劣,然后择优而用。选人用人同样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其内容丰富,涉及甚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全面的,历史的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人和选择人。

之前,我一直认为人才要的就是技术,没有技术的人是不会录用的,读了此书之后让我明白了如何挑选人才,选什么样的人才,也知道了企业文化对于员工和企业的重要性,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用战略的眼光看待纳才的问题,犹如一支球队,如果仅仅满足球场上的几个年轻力壮的年轻人,陶醉在他们所创造的成绩当中,而忘了后备人才的培养,一旦场上的球员退役,这支球队将陷入低谷。培养好接班人才能做到“人在用时不恨少”。

作为一名管理者,需要善于观察,具有能发现人才的慧眼,伯乐识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管理者要常带有发现的眼睛去看人,才能从大片的沙土中发现金子。虽然管理好一个团队,需要各型的人才,但不是所有有特殊才能的人都可以为之一用,选人才要选德行好的,诚实的人,否则他将成为害群之马。自古以来,德才兼备是最佳的选择。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管理者的事业成功与否,说到底还是用人,只有慧眼识人,善用人才,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善用”人才,为何不是“用”人才,“善”在字典中有“善于,擅长”的意思,指在用人方面有专长,此专长不是一日,读一本书就能学会的。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曾说过,自己的成功得益于识别人的眼力,根据个人的特点,把每个人安排到能发挥他最大潜能的位置上,实现人才的最佳配置。这一点在我多年的管理过程中也深有体会,但这本书告诉我的不仅于此,人无完人,即便是再有才能的人都会有这样或是那样的错误,不计较其细微的错误,才能留住人才,古人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团队的建设少不了各种各样的人才,有些人可以调节一个团队的气氛,让大家在愉快的环境中工作,有些人做事勤勤恳恳,他的这种特质多少也会影响别人,让整个团队都能努力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是用人的最高标准,秉公办事,如若亲此疏彼会让管理者失去民心。

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管理者,既需要有“才智”,又需要有“直觉”;既需要有“理性”,又需要有“感情”;既要善于在办公室中分析研究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又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任何管理者要成就一番大事业,不论他多聪明能干,仅靠个人的才能,智慧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能够发现,召集和使用其事业所需的各种人物,集众人所长,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能动性,才能取得成功。

如何管好一个团队?文中所写,要管好一个团队,必先管好自己。一个普通人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就必须具有他人所没有的优秀品质,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更是如此。如果自身不具有独特的风格,就很难获得下属的尊敬。中国人重视“以德服人”,就是要求管理者要用自己的高尚宽厚的人格感化对方,使其心甘情愿的服从自己。彼得.德鲁克主张:品格是发挥领导力的手段。破窗理论告诉我,小过错要“小题大做”的处理,防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亡羊”之后就要及时“补牢”。

一切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执作为行都需要靠人来完成。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做好“人的文章”,就显得至关重要。

古往今来,大凡成就大事业的管理者,无不深谙人才的重要性,此书使我受益匪浅。

管人用人识人读后感 篇2

“七观法”不仅是一个比较好的识别人才的方法,而且也是一个选择人才的很好的工具。所谓“七观法”,就是诸葛亮在识别人才和选择人才时所用的七种观察方法。“七观法”曰: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就是这么简单而有效的七种方法,很遗憾应用的人却很少。诚然,了解人才和使用人才往往比较复杂,有些人才甚至会受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才亦然。我们并不否认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认识的深度也有所不同,但不管有什么不同,选择任何一个人才都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也就是面试阶段、试用阶段、正式工作阶段。在这些不同的阶段中,我们都要善于运用“七观法”。

一、要善于“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就是说,问他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问他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子,听听他的意见,这样我们就可以了解他的观点、态度甚至人品、志向。甚至要多问问大是大非的问题,来观察人才的志向。或者可以通过刻意的搬弄是非,去试探、刺激、诱导对方,以此来观察其人的品性气质。如周恩来在小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有的说为了荣华富贵,而周恩来却回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之震惊。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穷之以词辩的意思就是通过出其不意的问答跟他辩论、把他问得没话说,这时你就可以观察他能采取哪些应变措施,于是也就给我们提供了判断他的雄辩能力、应变能力。从而观察和判断应聘人的机敏反应能力及其心境是否坦荡开阔。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讲的是纪晓岚等大臣在朝房等候乾隆皇帝来议事,久等不来,他就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迟迟不到?”这话正好被走来的乾隆皇帝听到,便厉声问什么是“老头子”,

在众人吓得战栗之际,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回答:“万寿无疆谓之老,顶天立地谓之头,父天母地谓之子。”乾隆皇帝听后转怒为喜。

三、“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就是指通过向他询问计谋和策略来了解他的学识。据说,前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德军大兵压境快要打到莫斯科了,斯大林召开国防会议,在会上,他问朱可夫如何御敌。朱可夫在短短的5分钟之内就回答了斯大林的问题,得到了斯大林的采纳和高度赞赏。后来朱可夫成了苏军的元帅。

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就是告诉他企业存在的大祸大难,或者面临的重大危机,(当然,这些祸难和危机不一定是真的),然后观察他的态度是否坚定、勇敢。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让他亲自经历灾难,只有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才是最真实的。比如电视连续剧《绝密档案 1950》和《战士》都充分体现了我军指挥员的勇敢和智慧。因此建议大家一睹为快。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酒可乱性”、“酒后吐真言”,“酒品如人品”等等,都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因此,对特殊人才要通过一起喝酒来观察其酒后的言论及其真实性情,诸如理智、诚信、品质、道德、意志等等,都可以在醉酒后得到较充分的观察。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古往今来,用金钱和物质来考验人的招数很多,大多是使其面临诱人的财富和利益,然后来观察其是否清正廉洁,是否不为财动。孔子曾说“君子见得思义。”我们常说“君子求财取之有道”。因此,在财物、利益这些“得”的诱惑下,足可以考验和观察一个人的品质是否廉洁。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人才能否委以重任,不只是一个信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基于才能之上的忠心和敬业的问题。诸葛亮的“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说交代给他一件事情,让他去完成,通过他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来观察其诚信和忠心。正所谓“人无信而无立,事无信而无成”。“人”和“言”组成“信”,就是告诉我们:信,是人说的话,不是牲口说的“话”。

上一篇: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关于笔记本电脑的广告创意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