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建设工作报告

2024-08-12

政务公开建设工作报告(共9篇)

政务公开建设工作报告 篇1

我办政务公开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九次党代会、成都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我市“两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实现服务基层、服务移民的工作目标。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切实提高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树立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及时成立了以主任蒲良全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单位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的组织领导,按照“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的各项制度

建章立制是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根据市上关于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移民工作实际,我办先后建立并完善了《机关工作人员服务规范》、《首问责任制》、《服务项目服务规范》、《政务公开制度》、《机关管理制度》、《重大行政决策调查研究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办事流程》、《车辆管理制度》等。设立了外出人员告知栏、干部职工值班执勤表,政务公开栏、宣传栏、学习园地、各科室工作人员职责职位说明等,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各种制度和栏目的设立,规范了机关的工作和生活秩序,提高了工作人员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能力,充分展现了机关人员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素质。

三、认真落实规定,促进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

为了使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我办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按照资源共享服务公众的要求,建立了电子门户网站,按照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的有关文件和要求,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做到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力地促进了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工作的良好性循环。

根据我办工作职能,我们不断完善规范化服务工作,努力做到“五个规范”,以保证正规有序地开展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工作。一是努力做到内容规范。按照既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又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原则。二是做到程序规范。我们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办公室的各种实施方案、办事流程和要求,都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讨论研究决定。三是努力做到范围规范。我们严格范围规范程序,根据需公开的内容、涉及面,按照乡镇、村组、移民的范围规范,如:移民安置补助标准向全市移民公布,后期扶持人口在各移民安置村组公布;涉及单位工作和职工利益的内容,按照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一般职工的范围规范,如:党员发展对象、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评选、调薪调职等。四是做到时间规范。对待不同的内容,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方式。日常工作按月、季度、半年、一年的时间规范。涉及移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阶段性工作一旦出台都及时公开。五是做到形式规范。我们遵循实用、方便、节俭、快捷的原则,采取新闻媒体宣传和印发宣传资料为主,政务公开栏、会议、培训公告、简报等形式为辅的规范方式,促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效性。

四、加强政务公开,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

移民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根据我办工作职能,重点加强对移民安置政策的宣传,增强政策的透明度,促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是印发宣传资料。为使移民充分认识和了解移民政策,我们组织编印了有关移民文件汇编10000多份、移民政策解答1000多份、公告4000多份、告移民书3000多份,发到各移民乡镇和移民户,宣传覆盖率达100%,同时印发移民动态、简报、纪要50多期,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发挥新闻媒体功能。每项移民政策、通知、公告出台后,我们都在广播、电视台进行广泛宣传,并在移民集中地张贴,增强移民政策的透明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举办会议培训。《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和《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17号)下发后,按照省、成都市的统一部署,我市迅速行动起来,认真组织学习,抓紧贯彻落实。一是及时召开移民干部学习动员会,组织各级移民干部对《条例》和《意见》以及省政府发政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明确了各类人员需要把握的重点,并就贯彻落实《条例》和《意见》,确保移民稳定提出了具体措施和要求。及时制定了《*市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兑现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广泛深入地进行政策宣传。采取印发资料、标语、黑板报等形式,

政务公开建设工作报告 篇2

(一) 电子政务对档案业务工作的影响。

电子政务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件, 贯穿于电子政务运作的全过程, 电子文件的存储、运转、传递和利用方式都区别于纸质文件, 它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方式也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档案。从收集方面看, 档案的收集工作瞬间完成且没有纸质文件的实物性。从整理方面看,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的整理工作可以高效率、多途径, 而纸质文件时代, 整理时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从鉴定方面看, 政务文件在归档的同时也需要进行鉴定。从保管方面看, 管理部门电子归档的保管模式得以根本改观。

(二) 电子政务对档案信息处理方式的影响。

在电子政务实施以前各类政务文件泛滥成灾, 机关档案室等部门都承受着保存文件和载体介质等工作压力, 而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给个部门办公自动化信息处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机关在办公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政务文件, 逐步与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技术融合为一体;信息用户只需在相关的操作界面上按动键钮, 就可以通过网络准确地获得所需的各种信息;作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 政务文件的形成中糅合了多种信息媒体技术;文书、档案的管理融入到一个系统之中。

二、电子政务对档案工作的挑战

电子文件作为电子政务过程中的伴生物, 在公务、科技、商务、教学等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由于行政部门在办公自动化过程的意识、管理、安全、技术等方面存在不足, 也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 意识问题。

电子政务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 在此环境下的档案管理信息化也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所以,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二) 管理问题。

传统的纸质档案, 大多采取了集中统一管理的方式, 而电子档案的管理方式还没有完全确立, 尽管做了些研究和探索性工作, 但离实际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使管理者无章可循, 无法规、标准可依。

(三) 法律问题。

档案的法律约束力就在于它的原始性, 然而电子文件的可更改性、信息和载体的可分离性, 使电子文件在生成和传输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这就给文件的真实性界定带来一定难度。

(四) 技术问题。

纸质档案只要保证载体安全, 信息的可读性不成问题。而电子文件却不同, 外表看来保存完好的介质, 由于环境 (软、硬件、编码、电子图章和加密技术等) 的变化, 信息却不可读。

(五) 人才问题。

现在的大多数档案工作者, 长期从事纸质档案管理, 对于电子档案管理还不能胜任。随着电子政务的建设不断发展, 档案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技术将会层出不穷, 对工作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六) 安全问题。

电子政务涉及的安全问题是多方面的。软件研发和技术加密工作还有待提高,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管理体制上不健全, 现有网络技术还很脆弱, 存在可攻击点多、病毒干扰问题严重等。

三、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 利用电子政务建设为契机, 推动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建设。

电子政务时代, 档案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电子政务实施与建设活动的绩效。电子政务系统中档案信息形成、收集、存储、检索、开发、利用的正常运作, 已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为此, 应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建设为契机, 推动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建设。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 要采用统一的标准规范, 从文件的形成、流转、收集和归档以及档案的整理、编目等各环节。制订和完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办法、实施细则、技术标准等关键问题。使档案工作在现代社会同样得到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 在电子政务的新环境的推进下不断创新发展。

(二) 利用电子政务环境, 提升档案馆服务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档案事业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档案资源的利用服务是档案事业的永恒主题, 档案工作的目的是便于社会各方面对档案资源的利用, 满足社会需求, 使档案用户足不出门就可在自己的电脑终端上查找利用权限范围内的档案信息,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开展信息交流、决策咨询、技术服务等业务, 对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发挥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还可以采用现行文件服务、举办主题展览、建立教育基地等形式, 通过多种途径开拓档案馆的文化、休闲、教育等社会功能, 把档案馆与社会和公众紧密联系起来, 使档案馆的信息服务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化管理, 提升档案馆在社会化服务中的核心竞争力。

(三) 利用电子政务信息化教育平台, 加速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

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电子政务教育水平, 加强信息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 是电子政务建设极其重要的问题。同时把档案业务工作结合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需要, 在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加强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 各单位要重视培养和配备相应的人才, 编制是兼职档案员的单位尽可能将文书和档案人员合一, 有专职档案员的单位要加强与部门的文书沟通联系, 文书人员要及时把电子文件传给档案人员, 以便于档案人员及时对电子文件进行鉴定归档。档案部门要加强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 以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在电子政务环境下, 档案人员必须学习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知识, 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四) 利用电子政务的宣传氛围, 重视档案意识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的信息化意识, 实现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息共享, 是推广、普及电子政务的重要宣传工作之一。在电子政务环境下, 电子文档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 也涉及到信息的归档、管理、保密、安全、利用等问题。因此, 档案管理部门在倡导电子文档信息利用社会化的同时, 还必须向公众宣传教育规范利用行为。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结合电子政务的网络宣传, 重视并制定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 采取多种措施规范利用行为, 倡导信息利用的社会公德。

总之, 在我国档案工作的未来发展中,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个十分重要的趋势。电子政务时代的档案工作需要我们用全新的观念、理论、体制和技术, 积极探索电子政务时代档案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 以电子政务发展为契机, 开拓进取, 使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等工作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 更新服务观念, 增加服务方式, 提高档案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把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全面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电子政务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 而且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电子文件的形成、利用、储存和管理, 也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电子政务建设对档案工作的影响不仅仅是载体上的变化, 还是传统观念、工作模式、标准规范等的变化。所以利用电子政务建设这个契机, 推动新一轮档案工作的创新显得极为重要。

论电子政务建设与档案工作发展 篇3

【关键词】:电子政务档案工作发展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服务型和企业型政府为核心,并借助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理念,以实现政务信息化、公开化、高效化和服务网络化等目标的过程。当前,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的逐步广泛和深入,作为公益事业的档案馆应该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以建立“两个体系”即建立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为目标,将档案建设纳入电子政务工作,积极拓展电子政务时代的档案社会服务功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笔者认为,档案工作者应以电子政务建设为发展契机,采取以下措施推动档案工作发展。

一利用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果。加快建设档案资源体系基础工作

我国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已经把电子政务建设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决定优先推行电子政务行动计划,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将会得到充足的物力和人力支持,进入黄金的发展时期。

我国党政机关及其相关部门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办公自动化普及过程,为多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和管理制度,这些都为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对于档案馆来说,应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果,将档案信息化建设放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大平台中考虑,充分利用本地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基础工作,以网络基础设施、安全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等作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服务的技术支撑。运用远程通讯、数据库、联机检索、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通过网上传输实现档案收集、编目的数据采集等环节接轨,使档案数据一次输入多次使用,减少重复工作量和数据转换误差,节约资源成本,有效提高档案收集、整理“三率”,即归档率、完整率、合格率的质量,改变手工条件下低效率封闭式的档案管理和利用服务环境。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建设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基础,利用电子政务的成果,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加快完成档案信息采集,为档案工作带来高效优质的管理效果。

二利用电子政务建设为契机,推动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建设

电子政务直接涉及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政务核心。所以各级政府单位实施电子政务工程的过程中必然要求针对各自的行业特点和业务功能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得各种系统能够基于通用的信息平台,所采用的数据结构、存储格式和传输格式都符合国家标准,能够顺利地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共享。

我国现在采取的是分阶段实施,分类别发布的建设方式。基于时间的维度整体规划的考虑,需要在当前的建设阶段为下个阶段做好准备,不但包括硬件系统的预留接口,而且要重视数据和经验的积累。如果采用了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传输格式,信息系统就具备了强大的扩展性,可以在利用原有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增加新的功能模块来适应不断发展的各种需求。因此,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和规范对我国的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就档案部门来说,电子政务时代的档案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电子政务实施与建设活动的绩教。电子政务系统中档案信息形成、收集、存储、检索、开发、利用的正常运作已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为此,应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建设带来的契机,推动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建设。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要采用统一的法规标准规范工作,从文件的形成、流转、收集和归档以及档案的整理、编目等各环节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的精神和要求,制订和完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办法、实施细则、技术标准、包括电子档案保真、保密和保存等关键问题。使档案工作这个“人类记忆工程”在现代科技时代同样得到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在电子政务的新环境的推进下不断创新发展。

三利用电子政务环境,提升档案馆服务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在电子政务时代,档案管理工作应当依托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的人力和物力支持,不仅可以实施网上移交、实时传递、联机编目,还可以利用电子政务的信息平台,实现馆藏资源优化整合与深层次开发利用。档案事业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档案资源的利用服务是档案事业的永恒主题,档案工作的目的是便于社会各方面对档案资源的利用,满足社会需求,使档案用户足不出门就可在自己的电脑终端上查找利用权限范围内的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因此档案馆的根本特征是向社会提供服务,使馆藏档案资源为全体公民所共享。

档案馆应根据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原始性、真实性的信息资源独特优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馆藏信息特点,为经济建设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选准若干个信息整合方向,对档案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从文献单元深化到知识单元,开发不同层次的知识信息产品。例如组织特色信息资源上网,开展有主题特色、用户特色的信息服务。通过开展信息交流、决策咨询、技术服务等业务,对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发挥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还可以采用现行文件服务、举办主题展览、建立教育基地等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开拓档案馆的文化、休闲、教育等社会功能,把档案馆与社会和公众紧密联系起来,使档案馆的信息服务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化管理,提升档案馆在社会化服务中的核心竞争力。

四利用电子政务信息化教育平台,加速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

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电子政务教育水平,加强信息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极其重要的问题。政府机构中所有使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及政府服务对象的相关人员都需要参加与电子政务工作相关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在这种提高全民信息化水平的教育活动推动下,无疑大大促进了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档案部门要特别注意把档案业务工作结合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需要,在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加强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

对于档案信息化人才,应注重以下方面的培养:一是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即具有制定有关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和标准、规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能力的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型人才。二是档案信息化实用操作型人才,即能够胜任运用文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收集,采集、存储,编辑,检索,利用等工作的实用操作人才。三是档案信息化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的技能工作是网络技术、档案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等有关IT技术层面的管理、开发、维护和培训。建设复合型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效的组织、培养和协调管理,并目有一个可行的目标,良好的运行机制。档案部门的管理者应当抓住机遇,依托电子政务信息化教育平台,加速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以便承当起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五利用电子政务的宣传氛围,重视档案意识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实现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息共享,是推广普及电子政务的重要宣传工作之一。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文档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也涉及到信息的归档、管理、保密、安全、利用等问题。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在倡导电子文档信息利用社会化的同时,还必须向公众宣传教育规范利用行为。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结合电子政务的网络宣传,重视并制定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多种措施规范利用行为,倡导信息利用的社会公德。例如,遵守信息公布相关法律法规,利用者行使利用权限但不得越权或篡改,不得利用档案信息进行违法活动,不得攻击档案信息数据库等。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广告等宣传媒体,教育公民认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重要性,严肃性,增强公众对电子文档关注、重视和管理的社会意识。

政务公开建设工作报告 篇4

一、抓重点,强服务,促进畜牧养殖扩量升级

(一)加大力度,扶持规模化养殖

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紧密结合市政府重项工作,抓好重点养殖场的发展。

1、沧州春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万头猪场。建设地点位于滕庄子乡杨春庄南,总投资已达1000万元,占地118.2亩。改建猪舍12栋,新建猪舍21栋。万头猪场建设已基本完成。

2、三合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地点位于XX市羊二庄镇大赵村,总投资1200万元,占地100亩,设计存栏660头,现已兴建牛舍13栋,建 2×10挤奶大厅一座。采取“统一饲养管理、统一防疫灭病、统一机械挤奶、统一鲜奶销售”模式管理。小区内发展成员13户,现存栏奶牛420头。项目建设已经完成。

3、兴源奶牛养殖专业生产合作社。建设地点位于XX市黄骅镇楼东村,总投资1050万元,占地50亩,设计存栏580头,已兴建牛舍6 栋,2×10挤奶大厅一座。合作社有成员3户,采取“统一饲养管理、统一防疫灭病、统一机械挤奶、统一鲜奶销售”模式管理。存栏奶牛已达346头。项目建设已经完成。

4、生猪产业主要集中于羊二庄、常郭,官庄、齐家务、吕桥等乡镇。年存栏50头母猪以上的户达80多户,有万头种猪场4个,分别是天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福鑫养殖有限公司、绿康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和春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其中,绿康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和春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今年新建。

5、以“公司+服务组织+农户”的模式发展肉鸡产业。我市肉鸡产业主要集中于羊二庄、黄骅、吕桥等乡镇。全市肉鸡饲养量达458.5万只。积极培育庆龙肉鸡合作社、六和合同鸡等组织,还积极扶持和顺伊城清真肉食有限公司的项目建设。和顺伊城清真肉食有限公司,总投资4000万元。目前,已投入资金多万元,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现正在对2个冷库、2个速冻库进行内装修,污水处理、给排水工程也正在紧张的施工中。目前,该厂已进行了试车生产。

6、杨二庄镇张八寨刘国政肉牛场,该场占地60亩,总投资400万元,年饲养量可达1000头。

(二)大力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

一是大力发展貂狐产业,提质创品牌。全市貂狐养殖户1200多户,貂狐养殖已从海堡发展到城关、羊二庄、杨庄、滕庄子等农业乡镇,并形成了以后徐、大辛堡、前徐、李家堡、赵家堡等五个养殖专业村为主的貂狐养殖基地。饲养总量45万只。为改善皮毛质量,我局专门组织南排河镇、羊二庄镇部分的养殖户代表到辽宁的庄河、金州、黑河等地实地考察参观学习,并引进美国短毛黑、金州黑等优质种貂3000余只,发放引种补贴20万元。

二是大力发展饲草产业。今年以来,抓住苜蓿发展的有力时机,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苜蓿产业。配合XX市财政局苜蓿种植补助资金使用的同时,苜蓿新种面积已达到2.7万亩,品种更新面积0.8万亩,全市苜蓿基地总面积为13.89万亩。全市实现收获面积13.09万亩,年亩均产干草1050公斤,纯效益995元/亩。到目前为止全市苜蓿已加工13万吨,外销数量12.5万吨。

(三)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

一是无公害产地定证工作。在去年18家畜牧养殖企业取得无公害产地认定的基础上,今年又有7家畜牧养殖企业申报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其中,天润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XX市绿源蛋鸡养殖有限公司、黄骅绿康种猪繁育有限公司、XX市丰利养鸡场、XX市冀祥养殖专业合作社、XX市红昌源牧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通过了省无公害验收组的验收。

二是按标准化模式发展规模化养猪。今年新增绿康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和沧州春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个万头种猪场,使我市万头种猪场达到4个。共有7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已通过省级农业厅的验收。又有8家生猪养殖企业申报了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的实施,使我市生猪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奶牛产业安全性生产。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河北省生鲜乳收购站建设标准》、《河北省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的要求,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生产记录、整治环境卫生,并加强管理监督,确保生产企业达标。针对收购企业对鲜奶质量的要求,使我市中小散户都进入小区奶厅进行饲养,散养奶牛转移率已达到100%。现全市奶站总数5个,整顿达标奶站数5个,发放许可证奶站数5个。目前全市奶牛存栏数达到2026头。

(四)大力开展服务工作

在做好平时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工作的同时,利用媒体做好新技术、好典型、好项目的宣传工作,并多次聘请外地专家来我市授课,今年以来围绕我市的主导产业先后组织了生猪培训3期,肉鸡2期,貂狐2期,蛋鸡2期,培训人员2000多人次。为“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组织养鸡、养猪、貂狐培训班人员95人。完善市畜牧养殖协会、市农牧合作社、饲料工业协会、特养分会及养猪分会的职能,真正发挥畜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做好科技推广、技术服务的同时,为养殖户进行送物资上门、提供市场信息、帮助联系销路等服务,使养殖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销售市场不断扩大,养殖户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五)大力抓好项目建设

1、奶牛胚胎移植扩繁项目。在去年完成120枚的基础上,今年又引了进奶牛胚胎移植项目140枚,争取省级补贴资金42万元。

2、万只蛋鸡场标准化建设以奖代补项目。该项目由黄骅金生养鸡场、裕华虫子鸡养殖有限公司和黄骅易昌科技养殖园等3个鸡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为承担单位。争取省级资金30万元。目前已通过省级农业厅验收。

3、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今年,新争取天润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XX市祥和生猪养殖场、XX市胜利良种猪养殖场、XX市华康良种猪养殖场、XX市同发良种猪养殖场、XX市明发良种猪繁育基地、XX市润祥生猪养殖场、XX市鑫园畜牧养殖场等8家养猪企业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争取中央补助投资金160万元。

4、奶牛奶厅奶罐补贴项目。该项目已争取到省级资金68万元。因为三廘奶粉事件后,我市于底前就已开始奶站整顿,奶厅落实早,机械设备购置已到位。均不在3月份出台的奶厅补贴所表注的投标单位中,因此都没享受到财政补贴。此项补贴已归到农业补贴中,省级农业厅正在协商中。

5、规模化奶牛场(区)的新、扩建补贴项目。我市5个奶牛养殖小区实施了新建、扩建,目前,全市第一批建设达标的奶牛小区3个,其中新建奶牛小区2个,分别是兴源奶牛养殖专业生产合作社,建设规模500头,存栏奶牛346头,申请补贴资金17.5万元。三合奶牛养殖小区,建设规模660头,存栏奶牛420头,申请补贴资金23.1万元;扩建奶牛小区1个,是渤海奶牛良繁有限公司,扩建栏位400个,申请补贴资金12万元。新建、扩建合计申请补贴资金52.6万元。

6、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按照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畜牧良种繁育项目申报指南》(冀财农〔〕42 号)精神要求,今年继续在XX市渤海奶牛良繁有限公司、XX市忠义奶牛场和XX市西胡庄奶牛小区三个单位实施优质奶牛冷冻精1液补贴项目,并按照项目规定,制定了《XX市奶牛良种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年内争取到5000枚冻精1液补贴。

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 篇5

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

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通知》(宜委办[2004]53号)和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目标办《关于印发2004电子政务建设单项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宜信息办[2004]7号)文件精神,我县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在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采 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健全了管理制度,加快了硬件建设,强化管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2004年的全县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明确职责

为更好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电子政务建设目标任务,切实推进我县信息化工作建设进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南溪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曾勇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县领导担任,相关单位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内网和外网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工作。其中:内网建设由县委机要局负责,局长陈全富兼任主任;外网建设由县招商局负责,局长王德彬兼任主任。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我县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的各项建设内容。

二、加快硬件建设,强化网络建设与管理

一是加快网络建设与管理。积极开展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工作,完成主机托管工作;建立健全由主要领导负责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具体责任人,制定岗位责任制。为快速推进我县的电子信息化建设,我县加大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财政投入,不断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县政府办公室新近又购置了三台电脑,专门用于信息报送和信息管理,并明确了专门的人员负责日常维护与信息报送。

二是积极开展网上应用推广。积极向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办公资源网报送信息;11月1目至今,我县坚持每日向市政府公共信息网上报信息,共上报了近60条信息,其中有25条在公共信息网首页“要闻”中发布,有56条在南溪县政府“县内要闻”中发布,“要闻”今年发布了涉及南溪的各类要闻共753条。基本保证了我县政府门户网站动态信息的日更新要求。同时对外难耐了相关的招商引资项目信息、优惠政策信息,另外还积极推开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栏目。

三是加强信息与网络安全建设。严格按信息发布制度进行信息发布;严格按照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实施网络安全管理,确保网络安全。

三、强化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

(一)建全信息发布制度,严格监控

我县电子政务外网的信息发布工作,在县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监管,健全了具体信息发布内容和程序要求:

1、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栏目由县政府办公室审定,由县政府信息中心主办和县级部门主办。县级部门主办栏目包括县长信箱、政务服务中心、采购招标、城市规划、投资指引,以及南溪经济和便民服务中涉及部门工作动态和部门政策的子栏目,其他栏目由县政府信息中心主办。

2、多方开拓信息来源。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通过国内官方新闻媒体,具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有ICP运营资格的中文网站,经相关部门审定的信息资源,县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乡镇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经县政府领导同意的县内重大信息,保障了信息的及时、真实、合法。县信息中心主办的栏目的信息采集主要采取从信息源中摘编和自主制作两种形式。

3、由县信息中心主办的栏目设立栏目编辑、网站主编和网站总编、栏目编辑主要由网站工作人员组成,网站主编由县信息中心分管领导担任,网站总编由县信息中心主要领导担任。栏目编辑、网站主编和网站总编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职责。

4、由县信息中心主办的栏目实行信息发布三级审查制。首先,栏目编辑人员按照栏目要求,根据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编辑,并注明信息采集日期、信息来源渠道(摘编信息要标明作者)、信息想发布时间、信息采集人等。拟发布的信息及时送网站主编;第二,网站主编按照有关规定,对拟发布信息进行审查后提出是否发布意见并及时送网站总编;第三,网站总编对拟发信息认真审核后确定是否发布。发布的信息要备份并归入数据库管理。对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的政务之窗栏目中的领导讲话、人事任免、法规文件、南溪大事记、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等栏目,以及涉及省、市、县领导、重大突出事件、自然灾害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信息,县信息中心编辑审核后,送县政府办公室初审,报县政府领导审核。

5、县级部门的栏目按照“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对上网发布的全部信息进行审查把关,市级部门主办栏目应确定专人管理和维护,需要发布的信息,采取两种方式传送。一种方式,需要发布的信息经分管领导签字后,以书面及电子文档两种方式交由县信息中心审核后发布;另一种方式,县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信息中心设定模块,统一制定编辑权限,交由相应栏目主办部门远程后台编辑,并由县信息中心审核后发布。

6、对在公告板等发布公共言论的栏目建立完善的审核检查制度,并定时检查,杜绝违犯《计算

[1] [2] 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情形出现。对一旦发现在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上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等9种情形的信息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删除本网络中含有上述内容的地址、目录或者关闭服务器。编辑、主编和总编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制止,并保留原始记录,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信息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规定的,产生不良后果或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实行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二)建立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认真防范

我县电子政务外网是全县重要的对外宣传阵地和舆论引导窗口,肩负着为县委、县政府和全县群众提供完善、密集、周到的信息化服务,因此,必须营造先进、可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杜绝和避免安全事故、安全责任的发生。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包括:

1、严格要求全县电子政务外网工作人员和用户,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和采取的必要措施。

2、规范单位和个人入网登记手续,认真签署相应的信息安全协议。严禁任何用户擅自连入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南溪县信息中心设专人负责审查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上网信息。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和用户在网络上发现有碍社会治安和不健康的信息,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机关报告。

3、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上传发布信息IP、密码指定专人掌握,信息经过审稿程序严格把关确定无误后,方能上传发布。对所有网络内的计算机安装了防火墙、查杀病毒工具,防止信息资料遭到破坏、盗用和其它意外损失。

4、对查阅、复制或传播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等各种违法信息,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信息;信息中心提出警告或停止其使用网络的决定,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5、严格落实保密规定,对国际互联网与党政网分别联接,实行严格的物理隔离,同一台电脑上使用,必须分别设置不同的电脑。

政务公开建设工作报告 篇6

为了切实做好2010年全镇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确保权力规范运行、阳光操作,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政务服务软环境,促进经济转型,按照县政府《2010年全县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以“项目建设落实年”和“全面效能建设”为契机,为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工作目标,促进全镇经济转型、以服务全镇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推进政务公开与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廉政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为促进全镇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服务软环境。

二、工作原则

2010年全镇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以巩固成果,开拓创新,培育典型,带动全面,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为工作原则,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线,按照“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确保实效”的原则,深化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转变管理方式,不断开创我镇政务服务工作新局面。

三、工作内容

将公开的覆盖面纵向延伸到各村,横向拓展到学校、卫生院、水电气暖等公共服务领域,基本消除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的盲点。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1、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公示公告等形式进一步提高镇村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甘肃省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以及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2、对政府信息由近及远逐年清理,将本年度政府信息认真编制,并及时通过政府门户网向社会公开。尽快在网站上开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和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完善网上查询功能。建立健全信息协调发布、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等机制制度,方便群众快捷查询

3、依据市、县有关规定和具体要求,进一步编制完善行政职权目录,并做到主体清晰、流程透明,对重要行政权力动态运行情况及时登记并在网上公开。

4、镇党委、镇政府将领导分工、办事职责、依据、条件、程序、纪律、结果和人事管理、经费收支、干部廉洁自律等作为公开重点,非保密类应当公开的事项要一律公开。

5、镇政府及各站(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所将涉农政策、民政计生、扶贫救济、财政转移支付、合作医疗、各种惠农补贴作为公开重点。

6、各村委会严格按照《景泰县村务公开目录》进行公开。镇属、驻镇各单位要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设政务信息公开专栏和公共查询场所,方便群众快捷查询。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重点

1、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市、县政府的部署,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对行政审批事项分门别类全面清理登记,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下放的全面下放,该简化的切实简化。清理结果由镇党政综合办公室审查核实后在镇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告。

2、创新审批服务机制。逐步推广“审监分离”的做法,探索推行“两集中、三到位”服务模式,将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按镇领导职权各自分管,实行一审一核制,集中开展服务;所有行政审批服务要通过镇党政综合办公室进行办公。

3、进一步开展审批服务流程再造。各站所、各驻镇单位、各村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各自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事项,科学设计,统筹安排,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模式。

4、各部门、各站所全面清理、及时上报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大力规范收费依据和收费行为。督促建立完备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名录,对涉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登记备案,严格管理。

(三)公开形式要求

1、继续抓好政务公开栏、办事指南、门牌、桌牌、胸牌等基本公开形式,各村要进一步完善固定公开栏,将各项政策及时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

2、对重大政务信息、政府重大决策等要及时通过会议、公示栏和下发文件向社会公布。

3、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加强网上电子政务建设。尽快建立与县政府门户网的畅通链接,并在网页上开辟“信息公开目录”、“职权目录”专栏,公布按要求编制的目录、指南和流程等内容;驻镇有关单位及要建立与县政府信息中心网络的畅通连接,将需要公开的内容

及时予以公开;促进政府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4、规范窗口工作。镇党政综合办公室、派出所、司法所、计生办、民政办、学区、中学、卫生院、水管所、农电站、粮管所、园林场、繁殖场、治沙站、工商所、汽车站、电信、移动、联通等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规范窗口办理服务工作,使窗口拥有一般事项的终审权,在窗口统一受理、审核和办结,有效解决群众“办事

难”的问题;要完善审批流程,拓宽快速审批通道,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环境。

5、加快便民服务窗口建设。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立足各自实际,明确便民服务窗口建设的工作目标、运行模式、服务事项、办事程序和保障措施,年内全面推开便民服务窗口建设工作。

6、保持传统公开形式,拓展其他形式。

(1)各中小学要用公开栏的形式公开“两免一补”政策。

(2)卫生院要实行“一日清单”告知住院费用;要通过公告、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公共卫生有关信息。

(3)公共企事业单位要采取通讯查询、指示牌、电子屏幕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

(4)所有部门和单位都要实行“一次性告知”,用“明白卡”等形式告知当事人办事程序、条件、交费金额和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健全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细化责任目标,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监督考核。镇纪委书记、镇党政综合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深化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政府目标考核和效能考核范围,制定监管措施,完善考核办法,对不作为、乱作为和效能差的各站所、各村,依据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三)加强社会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深化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全方位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监督作用,对各站所、各村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四)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镇、村两级干部下村,开辟专栏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报道,为我镇深化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工作要求

(一)各村、各单位、各站所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镇上的要求和统一安排,结合实际,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思路,扎实工作,认真做好2010年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二)各站所、各单位要加大审改力度,整合审批资源,使审批服务权力及事项向窗口前移,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政务公开建设工作报告 篇7

1.1 铁岭市自然情况简介

铁岭市系辽宁省14个省辖市之一, 位于辽宁省北部, 松辽平原中段。地处东经123°27‘~125°06‘, 北纬41°59‘~43°29‘之间。南与沈阳市、抚顺市毗邻, 北与吉林省四平市相连, 东与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吉林省辽源市接壤, 西与沈阳市法库县、康平县及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和通辽市为邻。全市东西最长134公里、南北端宽162公里, 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其中, 市区面积638平方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铁岭市先后隶属于辽西省、辽宁省、和铁岭地区。经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 截止2012年末, 铁岭市为辽宁省辖地级市, 下辖银州区、清河区, 调兵山市 (县级市) 、开原市, 铁岭县、昌图县、西丰县, 和铁岭经济开发区、铁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行政区, 三个县, 两开发区和两个县级市的区域格局。

1.2 铁岭市电子政务信息化发展概况

1984年, 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划委员会设立了信息化管理办公室, 负责国务院有关部委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1986年, 国务院又批准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中心, 负责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各个部委办局和地方省市县也相继先后成立了相对应的信息中心。随之铁岭市也成立了铁岭市信息中心, 隶属于铁岭市计划委员会, 负责全市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工作, 并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了对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 大大推动了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

2 铁岭市电子政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2000年以来, 随着互联网INTERNET的快速发展, 同时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 铁岭市及所辖各县 (市) 区的电子政信息化各项工作匀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得到了了规模型的建设, 这主要体现在:以规划为先导, 以电子政府信息化重点项目为依托, 各部门联动合力打造铁岭市委, 市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化办公系统。2008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变化, 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也有了新的格局中, 使铁岭市委、市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有了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 随后编制完成了《铁岭市信息化规划》、《铁岭市电子政务信息化系统工程项目建议书》、《铁岭市电子政务信息化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构划出了铁岭市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总体架构, 并提出了电子政务建设将在统一规划、各司其责、公共平台、共享资源、以点括面, 分批次建设的原则下进行。近三年来, 铁岭市信息中心协调市直各部门对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统一规划并, 共同打造铁岭市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建设。

3 铁岭市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3.1 信息资源极度短缺, 标准不统一

当前, 铁岭市电子政务信息化规划的总体设计已经完成, 设计中对各单位, 各部门电子政府系统中的数据库类型有着明确的要求, 但是运行起来, 有很多单位的数据库类型与规划不匹配, 或的资料不全, 而且实效性较差等原因出现, 甚至有些内容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采集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程度偏低, 这样就直接导致信息资源再次汇总制造了难度。特别是政务公开, 服务民生等群众急需了解的相关信息。另外, 动态信息采集时效环节还相对薄弱, 没有建成信息快速采集数据中心, 难以满足当前电子政务系统业务应用的需要。

3.2 信息资料共享度困难

由于目前我市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工程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基础设施并不十分健全, 某种程序中上防碍了电子政务信息化对于信息的交流, 其次, 人员配备上也不完善, 很多工作导致不能及时完成。这些都直接导致我市电子政务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再有市直各部门间由于意识上的不统一, 服务项目过于单一, 人为地导致了信息的不完善, 再加上信息上报制度的标准规范不完善, 也影响也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发展。

4 铁岭市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实践当中, 实现快速的信息、语音、图像等数据资料实时共享和传输和满足信息在英特网上的发布, 急需要培养和使用一些能满足电子政务信息化管理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实现铁岭市电子政务信息化管理的数字化目标, 需规范各部门政务网平台的建设, 加快各部门原有网络向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平移, 并筹划好原有业务系统平稳地向新的, 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迁移的方式和方法。同时要建设更加切合政府和社会公众实际需求的应用系统, 深层次开发已有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 。衔接好现有系统和新建系统间的关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内部办公软件系统。实施现有办公应用系统软件主程序和数据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 另外, 需要启动网上服务百姓等办事和在线业务受理系统和民生意见反馈平台的建立, 通过上述系统的建立和开通, 并逐步扩展到市直所有各部委办局相应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当中。同时在市本级门户网站上实现各类管理、审批、服务、交流、学习、反馈等事项的统一受理。最终对所有业务工作实现全过程管理和监督。更便捷和快速的, 为老百姓提供服务。

铁岭市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建设虽然已是初具规模, 但与发展较好的地市相比较还有相当大距离, 铁岭市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摘要:电子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 特别是当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电子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倍受关注的重点。在我国, 各级政府部门电子政务信息化工作的作用日显突出, 为了使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能、规范办公、沟通方便、工作协同开辟了崭新的局面, 更强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并正在逐步改变着政府部门运行的方式。电子信息资源的出现, 正在一步步取代传统的各种信息资源, 成为了新生的信息资源, 电子政务信息化技术的推广, 必将改变传统的机关工作模式。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郭辉, 陈平.铁岭市电子政务问题与对策[J].中国信息界, 2007.

[2]胡广伟.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管理路径研究进展[J].电子政务, 2013.

[3]沈晓宇.我国关于电子政务视角下政府信息公开的研究综述[J].中国外资, 2013.

政务诚信建设探析 篇8

关键词:诚信;政务;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9-0047-01

诚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来源,亦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政府在整个社会及社会信用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构建政务诚信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适应入世要求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政府必须带头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不断转变自身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一、政务诚信的涵义

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政务诚信,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权力和实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履约践诺、言行一致、忠诚于人民利益的一种世界观、信念、觉悟、情操等因素的总和。[4]政务诚信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政治道德体系,它是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所具有的诚信品格,能够对政务人员的从政行为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

二、政务诚信的重要意义

第一,政务诚信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保障。市场经济既是契约经济,又是法治经济,其本质是诚信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规范的信用规则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而政府是市场制度和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和监督执行者,它所制定的信用规则能否得到公众的认可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作用,其信用度至关重要。

第二,政务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诚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主要内容。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没有政务诚信,就不会有社会诚信,更不会有社会和谐。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对人民讲诚信、守诺言,就能实现政府与人民的和谐。良好的政风也必将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从而使人与人之间讲诚信、讲团结、讲友爱,进而实现全社会的和谐。

第三,政务诚信是我国适应入世的需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政府信用状况直接关系到其国际形象的树立。尤其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能否诚实守信,履行入世谈判中的承诺,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开展竞争。世贸组织规则是一个信用体系,它要求企业、社会和政府都是诚信的,要求政府公平地对待一切市场主体,按照公开公正的法律法规办事,否则就会因违背信约而被控诉,受到制裁。

三、政务诚信建设的途径

第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权力越大,市场的环境越不稳定,政府管得越多,利用权力谋求自己私利的可能性就越大,失信的机会就越大。所以,重新定位政府职能,按照新的定位来转变政府职能是构建诚信政府的前提。转变政府职能,最根本的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使之各司其职,实行有限政府模式。凡是市场和社会可以自行调节和管理的,政府就不要越俎代庖,政府要集中精力把应管的事务管好。

第二,增强政府诚信意识。构建诚信政府显然要求政府及公务员树立诚信意识,只有增强政府的诚信意识,才能为构建政府诚信机制提供思想基础。受传统权力观的支配,一些政府部门对政府诚信问题认识不够或根本缺乏认识,认为政府公共权力可以随意行使不受制约,致使政务失信现象泛滥。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在政府内部倡导一种诚信理念,强化政务人员的信用意识,把诚信的理念内化到政务人员的心中;另一方面应在全社会倡导信用文化,引导社会的信用价值观,净化社会信用空气,为政府诚信的构建与完善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第三,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掌握的公共信息理应向人民公开。要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参与到政府的各项政务活动中。各级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决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并建立相应的政务公开制度,如听证制度,增加政府法规和决定的透明度,树立“阳光政府”形象。[5]

参考文献:

[1]西美尔.货币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30.

[2]卢曼.信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

[3]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远方出版社,1998:35.

[4]涂永珍.诚信文化视角下我国政务诚信建设的法理思考[J].理论研究,2012,(3):6.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总结 篇9

为加强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加快乡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基层组织服务功能,提高办事效率,密切干群关系,高山乡政府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窗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促进服务型、法治型、效率型和廉洁型政府建设。

在落实建设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中,高山乡始终坚持领导带动、责任推动、考核促动三个原则,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

一是精心组织,服务科学发展。严格按照法定依据、法定程序办事,着力提升务水平、提高为民服务工作质量。严格执行政务中心工作标准,同时,广泛征求民意,合理安排工作,进一步提升中心工作人员素质,努力为办事困难群众开辟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

二是规范运行,提升服务效能。按照各项规定要求,切实做到态度到位,办理到位、服务到位。民政、社会保险救助、粮食补贴等事项实行专人专柜集中办理,对各类事项进行梳理和流程再造,减少办事环节;实行各分管领导定期坐班制度,落实分管领导行政负责制;加强网络互联互通建设,目前高山乡正在建设高山乡政府网,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工作的改革。

三是严格管理,推进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和效能评估等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加快推进乡镇事务“一站式”服务模式的运行;各政务窗口硬件要达到标识醒目、设施完备、卫生整洁的要求;办件流程要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程序;政务公开要做到透明彻底、形式多样、便于监督。

四是公开透明,深化政务公开。深化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坚持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监督的原则,通过公示、现场查询等形式,确保办事群众能及时、准确了解办事过程与进度,确保政务窗口人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履职尽责。

上一篇:采购部主管工作说明书下一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