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善良议论文(精选2篇)
论善良议论文 篇1
从善良出发浅议道德重建
本文试图从善良这一道德基本单位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而勾勒目前我们的道德现状,并进一步阐述道德重建的可行性与不可行性的.博弈.笔者认为,道德重建如同一场心动,不同于个人情感心动的是,这是一场群体悸动,是一种群体氛围下的蠢蠢欲动.文章最后分析这种跃跃欲试下的各种有效行为方式.
作 者:邵萌娲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刊 名:决策与信息(下旬刊)英文刊名:THE FRIEND OF THE HEAD年,卷(期):2010“”(7)分类号:G251关键词:善良 道德重建 全民心动
论善良议论文 篇2
一、善良风俗的内涵
善良风俗来源于现代民法公序良俗原则中的“良俗”二字,它表达了存在于社会一般观念中的,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伦理道德。从理论层面来讲,“善良风俗”的内涵大体就是法学家莱斯曼所说的“生活中的微观法律”。中国由于深受苏联法律的影响,在民法中没有直接规定善良风俗的原则,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此处的“社会公德”及“社会利益”按学界通常理解就包含了现代民法理论中的善良风俗。最高人民法院于2007年3月7日发布的《关于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善良风俗”这一词语。综上,善良风俗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人们公认、公信和遵从,在生活实践中反复适用,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且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习惯、惯例和通行的做法。
二、善良风俗融入民事裁判的必要性
1. 弥补成文法不足的客观需要
成文法在形式上是理性的,在逻辑上往往也较为严密,但它不可能将社会生活的所有情形囊括其中,而且现实中常常遇到的客观事实是法律条文的模糊和不完备,甚至是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得法律的确定性永远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善良风俗凝结了人们长期生产生活的实践理性,作为社会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深深地刻在了百姓的心上,并得到了人民普遍的自觉地遵守和执行,其鲜活的成分可以弥补成文法存在的不足与漏洞,使得法律更富有旺盛的生命力,进而使法律所调整的社会生活关系更加和谐有序。
2. 树立司法权威的客观需要
司法权威,是党的执政威信和国家法律权威在审判工作中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从形式上看,司法权威是靠国家强制力实现的,但其基础则是司法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公正与合理应当是为社会所接受的公正和合理,也就是说,民事裁判结果一定要有良好的社会效果,是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然而当前在农村的一些民事裁判中,法官严格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的裁判,却往往出现案了事未了、执行困难等尴尬现象,损害了司法权威。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对民俗习惯的选择,以及法官在民事裁判活动中对民俗习惯的运用,可以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保障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扩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增强民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最大限度的维护司法权威。
3. 增进社会和谐的客观需要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面对民事案件,如果简单地就案办案,一判了之,很可能导致一些案件在法院的依法裁判下当事人的矛盾不但没有化解,反而更加激烈。在目前民事立法不够完善,司法解释未能填补漏洞的情况下,一定区域内的人民法院,在不与宪法、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规相冲突的情况下,尊重民间的善良风俗,通过制定规范指导意见,软化裁判的刚性,这是顺应社情民意,理顺群众情绪,增加社会和谐因素的有效途径。
三、善良风俗的确认标准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甚至同乡不同俗”,如何从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领域的风俗习惯中甄别出哪些是善俗,哪些是恶俗,以便作为法官裁判的参考,这就需要有一个确认的标准。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量:
是否符合一般法理,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风俗是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留下的一种痕迹,蕴涵着人们追求自然正义的一种渴望。然并非流传时间久远的风俗就是善良风俗,时间的长短只能说明其存在的状态。流传下来的风俗中有些是人们朴素的公平正义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有些则是人们受历史局限而形成的一种错误认识。善良风俗必须是符合一般法理,体现着公平与正义价值理念的。
是否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受各种因素的作用,人们形成了各种信仰宗教和对某种事物崇拜的习惯。这当中有些是纯属迷信,必须加以祛除;有些则是人们精神世界里不可或缺的,符合人的某种精神需求或心理暗示需要的,且对整个社会无害,应该允许其继续存在。
是否有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弘扬,符合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人的存在及发展是要以一定的国家和社会为平台的,这是人的社会属性最本质的一种反映。在这种关系的作用下,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就必须是以不损害国家或社会利益为其最低要求的。长期形成的风俗也是如此,必须符合其所处时代、国家等特定历史元素的要求,否则就不可能成为善良风俗,而被法律所采纳并作为法官裁判的参考或依据。
是否体现社会所尊重的伦理要求,利于社会关系的调整。某一特定社会出于维护其某种信念或价值取向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伦理价值规范,并以风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其中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并为整个社会所尊重的风俗,才可以对其加以吸收,作为法官裁判此类社会关系的依据。
四、善良风俗融入民事裁判的前提条件
在农村地区,世代因袭、约定俗成、被人们称为“民俗”的一些习惯规范,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百姓的生活,在约束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地域、民族文化、传统观念等影响,这些“民俗”并非都是“良俗”,这就要求在民事裁判中,在参照民俗习惯进行裁判前,一定要对民俗习惯本身进行内容、目的、社会效果等方面进行整体考察,明确将善良风俗融入民事裁判的条件。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客观方面看,要求涉案的民俗习惯必须是确实存在,并长期沿用。
从主观方面看,要求被证明的民俗习惯已经得到社会一般人之确信和遵守,遵守习惯无须强制或者求得当事人的同意。
从价值方面看,要求该民俗习惯是善良的,不违反民法的精神和基本原则,须合情合理,符合公正的要求。
从适用范围看,要求该习惯必须事实上对争议之事项起着调整作用。
五、善良风俗融入民事裁判需遵循的原则
合法性原则。在法律有授权性规则、任意性规则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或规定模糊时,可将善良风俗融入民事裁判,调整民事纠纷。法律有强制性规则明文禁止的除外。
正当性原则。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善良风俗的正当运用是实现规则之治的一种具体回应方式。社会伦理道德、公平与正义价值和社会通行观念是判断善良风俗司法运用正当性的标准。
合理性原则。法官运用善良风俗平衡双方利益并确定纠纷解决方案,是有效解决纠纷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手段,有助于从源头上实现“案结事了”、“服判息讼”。
补充性原则。在社会转型时期,善良风俗是对法律规则的有益补充。基于有效解决纠纷的策略性选择,法官应自觉将善良风俗作为补充性的裁判依据,真正实现定纷止争。
六、民事裁判中运用善良风俗的具体方法
1. 民事裁判涉及的具体习俗应通过事实发现程序,由当事人举证说明,并经过法庭质证,由法官予以确认。
2. 注意善良习俗的地域差异性和个案差异性,本地善良风俗适用于本地区当事人。本辖区以外的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本地区善良风俗。当事人均认同善良风俗的,法官应当运用;当事人有不认同善良风俗的,法官酌定是否运用。
3. 善良习俗所蕴涵的规则能够从法律上得到恰当解释时,法官应予以释明,引导当事人提出法律上的请求或抗辩理由。
4. 当事人提出习俗上的主张不能成为民事裁判对象的,为了有效解决纠纷,法官可以附带处理或通过庭外解决纠纷机制处理。
5. 在案件事实认定或推定的过程中,法官应自觉运用善良风俗上的经验法则。
6. 诉讼调解时,当事人以习俗为由提出请求,法官应当着重围绕案件涉及的习俗来做工作,尽力促成调解结案。
7. 在法律规则不明确时,法官应依照法律原则,参考善良风俗规则裁判;在没有相应法律规则作为裁判依据时,法官应当按照善良风俗规则裁判。
8. 法官应注意在涉及当事人范围及诉讼主体、事实认定及事实推定、裁判说理及依据援引、判决义务的承担方式、诉讼活动的程序性安排等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善良风俗。
9. 法官裁判要尽量体现人性化,注意重大节日尊重,重视老百姓对传统节日的忌讳心理。
1 0. 加强对民事裁判工作的总结,本着“成熟一个、确认一个、宁缺毋滥”的原则,循序渐进,制定融入善良风俗的规范意见。
参考文献
[1]王天雁, 王明革.公序良俗原则民法地位及司法适用的初步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
[2]滕威.民事审判视野下的民俗习惯及其运用[EB/OL].民商法周刊:http://www.fatianxia.com/civillaw/list.asp-id=39401.
[3]陈世喜, 何骁.将善良风俗融入民事审判实务的思考[EB/OL].法治论坛, http://bbs.chinacourt.org/index.php-showtopic=249632.
[4]吴玫.善良风俗之司法适用[D].上海:华东政法学院,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