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上的讲话

2024-07-02

在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上的讲话(共7篇)

在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上的讲话 篇1

在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副州长 李为国 2012年3月19日

同志们: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近年来,我州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重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防灾减灾形势严峻复杂。因此,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刚才,周荣富副局长传达了省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通报了全省、全州2012年地震趋势意见。田伟局长总结了2011年全州防震减灾工作,安排了2012年工作,非常详细,我都赞同,希望大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如何加强防震减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强基固本,防震减灾成效显著

2011年,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科学监测在前、强化管理为先、保障发展为本,增添措施,主动作为,全州防震减灾机构逐步健全,管理职能不断强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经济恢复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防震减灾工作体系不断健全

近年来,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加强了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并通过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地震应急体系三大项目的建设,让全州基础防震减灾能力提升了一倍以上。去年,州人民政府印发了《阿坝州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州级相关部门将房屋抗震设防管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地质灾害防范治理等内容纳入了行业规划。同时,加大了对防震减灾事业的投入力度,设立了地震监测台网、地震应急设备购置、震情跟踪等专项经费,确保了防震减灾事业投入随财力的增长而增长。

(二)地震预测预报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设施改造和技术升级,全州地震监测台网建设日趋完善,并有两个县完成了全省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建设,覆盖全州的多手段、多层面监测系统已初步形成。目前,我州已具备了监测2.0级以上地震的能力,预测预报和震情跟踪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三网一员”(即:防震减灾网、地震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的监测、宣传、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工作不断加强。

(三)抗震设防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灾后重建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加强抗震设防工作管理,所有重要建筑及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都纳入了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积极应用新兴科技手段,建设了汶川第一小学等示范项目。在大骨节病易地搬迁、新农村和幸福美丽家园建设中,大力宣传抗震设防理念,推广抗震设防技术,开展基本技能培训,建设了一批抗震设防示范村,极大提高了城市及农村的抗震设防能力。

(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深入人心

紧密结合“科技三下乡”、“地震纪念日”等宣传活动,大力开展“进校园、进乡村、进企业”等多形式、多层次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增强了干部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面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救互救能力。目前,全州已建成省、州、县防震减灾示范学校49所,编印《防震减灾知识读本》、《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汇编》等多种宣传资料20万册。

(五)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

在认真总结“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经验的基础上,健全了应急体系,完善了应急预案,壮大了救援队伍,加强了物资储备,实行了应急联动机制,组织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应急演练,特别是中小学校的地震应急演练已经进入常态化。同时,逐步完善疏散场地和通道、固定避难场所、应急避险设施,自身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

我州防震减灾工作取得的成绩,既是各县、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的结果,也是全州防震减灾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不懈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防震减灾战线的全体干部职工,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防震减灾体系建设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二、把握机遇,开创防震减灾工作新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州防震减灾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新形势及新机遇。总体来说,地震多、灾情重、预报难、设防差、防御弱,是我州防震减灾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我们必须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找准防震减灾的薄弱环节,抓关键、破难点,坚守震情监测、震害防御的第一线,最大程度减轻地震灾害特别是地震引发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认清严峻的震情形势

我州地处南北地震带中段,地质构造复杂,境内有松潘地震带、龙门山地震带和马尔康、壤塘、若尔盖三个地震活动分布区,地震烈度普遍在7度,个别地方达到8度。多年来,我州一直是全国、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历史上曾发生5次破坏性大地震(即:1933年茂县叠溪7.5级地震,1976年松潘两次7.2级地震,1989年小金6.6级地震),特别是2008年“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损失最大、救援难度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全州2万余人遇难,7900余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23亿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州震情形势的严峻性,需要我们高度警觉,严加防范。

(二)认清面临的工作任务

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主要任务。“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防震减灾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围绕“惠民生、促和谐”的要求,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发挥服务和保障作用,努力缩小防震减灾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加快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步伐,不断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防震减灾事业的要求。

(三)认清事业发展的机遇 经历“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减灾就是增效”的理念深入人心。随着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人民群众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日益增强,社会各界对防震减灾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给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目前,参与防震减灾、认识防震减灾的群体逐步增大,防震减灾机构健全、队伍稳定,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高度重视,财政投入力度逐年增加,给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今年,省人大即将出台修订后的《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这又给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在“大机遇”中实现“大发展”。

三、明确任务,全面提升防震减灾能力

2012年是全州加快推进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信心,牢固树立“防大震、救大灾”的思想,坚持防震减灾与经济建设一起安排、一起落实、一起督查,夯实地震监测预报基础,突出防灾减灾这个核心和关键,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努力提升地震应急救援、救灾能力。

(一)抓基础,大力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一要加强监测设施建设。要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以“满足防震减灾任务需求”为第一导向,以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即:监测预报、抗震设防、应急救援)建设为重点,加强监测台网建设,整体提高监测能力,不断优化台网布局,充分发挥整体效能,逐步实现地震观测项目多元化、数字化和科学化。要强化震害防御工作,深入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等专业预测活动。

二要健全群测群防网络。要大力推进”“三网一员”建设,优化监测台、站功能,提升地震监测、速报能力和震前异常捕捉能力。加强群测群防队伍建设,扩大乡(镇)、村(社)防震减灾助理员队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其在异常现象收集、灾情信息报告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三要强化震情跟踪监测。要严格会商制度,对出现的地震前兆和重大异常情况,及时组织分析研判,力争对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作出有效的预测预报,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为公众逃生避险、重大工程地震应急处置等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在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内紧外松”的原则,对地震趋势要严格控制知情范围。

(二)抓预防,大力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一要依法科学规划。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能职责,依法管理防震减灾工作。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做好城区、乡镇的减灾规划和防震应急准备,结合广场、绿化带等配套建设,规划和设置必要的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配备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

二要强化工程设防。要把抗震设防标准的审批纳入基本建设程序,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和施工审批的必备内容,严格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特别要加强对高速公路、大型水库、电网设施等关系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抗震设防工作。要按照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继续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安全示范村(校)建设,切实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抗震能力。

三要强化农房设防。我州农村人口较多,占全州总人口的75%以上。虽然,在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全州农牧民的防震观念有所改观,但因为技术、资金等问题,绝大部分农房依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一旦有大灾发生,伤亡难以避免。各级各部门要抓紧落实省人大《关于加强农村村民住宅抗震设防管理的决定》,制定详细方案,落实具体措施,做到“地下搞清楚,地上搞结实”,全面提升基层防震水平。加强对农牧民在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中的抗震技术指导、宣传和服务,逐步把建设安全家园变为农牧民的自觉行动。

需要强调的是,农村民居防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选址规划、培训工匠、建示范村(户)等等。因此,在农房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综合防灾和应急疏散的要求,把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新建、改造、加固一批安全适用的农居,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见、学得会、受教育、得实惠。

(三)抓应急,大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完善地震应急预案。预案是应急救援的保障条件,要结合自身实际,及时进行修订,加以完善。要在预案中落实应急工作职责和工作措施,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反应迅速,救援及时。

二是加强救援队伍建设。要健全以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为主体、各有关行业救援力量为骨干、具备基本抗震救灾知识的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地震紧急救援体系,完善救援队伍调动程序,建立协调、统一的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整合应急救援资源和力量,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要加强对各类救援队伍的专业培训和实地演练,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队伍拉得出、用得上,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是强化灾情预测上报。州防震减灾局作为职能部门,要加强与省防震减灾局、省地震监测台的联系,共享信息和数据,确保灾害发生后,能第一时间向州委、州政府提供初步灾情评估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现实依据。同时,要加强与民政、统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相关信息快速、准确、统一上报。

这里,我再强调一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今年5月11日,我们将在全州范围内组织一次大规模的防灾减灾大演练。这次演练,既是对去年“6.22”演练的提升,也是对全州特别是重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检验。各级各部门务必抓紧筹备,做好、做细、做实工作方案,在演练中锻炼、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能力。

(四)抓科普,大力提高群众防范能力

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纳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教育计划,切实提高全社会特别是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推进地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和使用,充分发挥地震科技的支撑作用。

二要强化宣传教育。要加快建设防震减灾示范校和示范村,有条件的县还可建设相应规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要按照“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扩大宣传防震知识和减灾科学技术的覆盖面和普及率,提高宣传教育的时效性、持久性和影响力,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普及自救互救技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抓建设,大力提升减灾工作能力

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防震减灾工作,必须坚持学习,增强业务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要鼓励开拓创新,探索实践,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把握地震发生的规律。要关心和爱护防震减灾战线干部职工,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专业能力强的人才队伍。

二要加强工作机制建设。要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有效工作合力,构建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健全区域、行业联动机制,统筹兼顾,充分调动积极性,共同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健全军地联合机制,充分发挥军队的整体优势,提高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健全社会动员机制,发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抢险救灾,进一步增强防震减灾的全民参与意识。

三是加强保障能力建设。要建立防震减灾责任体系,把防震减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安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严格标准,严格考核。要建立防震减灾规划体系,加大防震减灾投入力度,建立稳定增长的长效投入保障机制,保障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

(六)抓引导,完善防震减灾信息发布机制 实践证明,在防震减灾工作中,舆论引导尤为重要。特别是地震信息的预测和发布,信息不畅和信息歪曲都会在社会上造成不利的影响。州、县宣传部门和防震减灾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做好防震减灾信息发布和管理工作。既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又要牢牢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同时,要严格信息发布程序,注意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该发的内容绝不发,坚决防范虚假信息和恶意炒作。

同志们,防震减灾工作涉及领域广、环节多、关注度高,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高全州防震减灾工作水平,为建设“五个阿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在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上的讲话 篇2

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今天召开第六次会议, 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特别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决定, 这个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纲。与此同时, 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安排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年初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 对今年全省“三农”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提出了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刚才, 红民同志汇报了去年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情况, 王义同志对今年试点工作安排意见作了说明。省发改委对兰州、金昌、嘉峪关3个试点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修改完善情况作了汇报。对今年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安排意见和3个试点市的《总体方案》, 我的意见今天审定通过。这项工作由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 请伟平书记组织领导, 红民同志具体来抓。

去年是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第一年, 总的看, 试点工作起步良好、进展顺利, 体现了中央精神, 贯彻了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工作成效是明显的。但也反映出改革创新意识还不强, 规划编制和资金整合等工作的力度还不够, 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城乡统筹等工作切入点还需认真研究探索, 这些方面的工作在今年的试点中要切实加强。

今年, 中央的一号文件把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到新的高度。在二月初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 中央又提出要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任务, 其目的就是要紧紧围绕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进一步统一思想, 统一行动。今天会议部署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是全省“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实现全省“三农”工作目标服务的。

下面, 我就做好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新农村建设工作部署

2004年以来, 中央连续印发七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这既是风向标, 也是我们整个“三农”工作的导向, 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具体体现。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以及“三农”工作的新形势, 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今年省委、省政府的一号文件, 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主题突出、部署明确、含金量也很高、针对性很强。我们要认真学习, 深入贯彻,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 进一步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 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 围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突出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 把深入试点示范与推进面上工作结合起来, 把农村制度建设创新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 毫不松懈地抓好新农村建设。

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 既然是试点, 就要允许大胆去试, 大胆去闯。要学习安徽小岗村的做法, 只要是能促进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法, 就要千方百计去试、去闯。农村现在搞小城镇建设, 这是拉动农村消费,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抓手, 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实事求是讲, 要让农民仅靠几亩地实现小康、富裕起来, 是不可能的。要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 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加快农村户籍制度改革,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以敢为人先的勇气, 大胆的试, 大胆的闯。

一是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中央的总体要求已经很明确。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 按照各地不同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 点面结合、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作出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在2008年底, 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确定了3个市、11个县开展试点工作。去年7月, 又部署3个试点市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并要求3个试点市制定总体方案。11月30日, 省委、省政府在金昌召开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 并要求兰州、金昌、嘉峪关3市试点工作要做到与全国同步, 率先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其它市州各抓好1个县 (市、区) 的试点。要求把规划编制作为推进一体化的首要前提, 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关键, 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着力点, 把建立一体化制度体系作为保障,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管理,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能力和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加强对农村社会事业、基础建设投入支持力度, 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劳动就业统一、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可以说,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 统筹城乡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对公共服务, 要按照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把人均财力、人均支出水平作全面深入分析, 财政转移支付要做到心中有数。省财政厅和省统计局要对人均综合指标尤其是财力支出作分析, 着力寻找我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还有新时期的扶贫工作, 究竟如何搞, 也要深入研究, 既要积极向国家争取支持, 又要立足实际做好自身工作。这里, 我想重点强调两个问题。一个是要推动资源要素合理配置。这是我们最基本的工作理念, 也是方法, 更是要求。我省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资源配置要着重体现城乡统筹和相对集中, 应该从县城、小城镇特别是有条件的建制镇、中心村三个层面做起, 把县城、小城镇、中心村统筹规划, 把人口分布、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统筹考虑, 带动人口向县城、小城镇、中心村集中和靠拢, 促进资源要素聚集,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框架。另一个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协调推进。努力探索适合我省省情的农村户籍转变为城镇户籍的相关政策。省公安厅要积极主动地在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上提出意见建议, 把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放在新农村建设试点市县来进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增强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吸纳就业的能力。把促进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作为城乡联动的切入点。要点面结合,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 让农村居民安居乐业, 同时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努力形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是要继续大力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把农民增收摆在新农村建设首要位置, 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关注民生、关注农村的战略思想。促进农民增收是试点的一项重要任务, 试点市县要在实施“六大行动”上起带头作用。据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试点市县统计, 新一轮11个试点县, 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预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首批省上重点抓的100个试点村, 2005年试点前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650元, 低于当时全省平均水平330元, 经过几年试点和巩固提高, 去年预计平均达到4327元, 高出全省平均数1277元, 增幅高出0.3个百分点, 显现出了试点促进增收的效果。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充分说明, 只要路子对, 措施实, 农民增收就会取得明显的成效。要继续把促农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 进一步实施好“六大行动”, 努力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确保今年农民增收12%预期目标如期实现, 试点县农民增收幅度要力争高于全省和所在市州的平均水平。要大力培育农业特色产业, 采取集中扶持和减免税收等政策, 支持大中型骨干龙头企业兼并、联合重组, 加快发展。大力扶持围绕主导产业的农民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要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从近几年我省农民收入情况看, 工资性收入在农民增收中具有显著的增长潜力。在3个试点市11个试点县中, 兰州市和西和、永靖等7个试点市县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到纯收入的35%以上, 这充分说明工资性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进一步加快劳务经济发展, 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 落实有关农民工问题的各项政策和保障措施, 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要加大培训力度, 整合培训资金, 拓展培训渠道, 大力宣传通过培训促进致富的先进典型。

三是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按照中央的要求, 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继续增加“三农”投入,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加大争取项目资金的工作力度。认真研究落实中央政策, 高度重视“三农”领域和城镇化建设方面的项目, 谋划论证一批农田水利建设、电网改造、生态改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 争取国家更多支持。尤其是抓好农村“六小工程”项目, 争取中央资金。要按市场机制用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调动各地积极性。

四是要抓好扶贫开发。要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实现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 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扶贫开发机制, 注重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同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行业扶贫和专项扶贫有机结合, 统筹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 积极探索基本生活靠最低生活保障、脱贫致富靠扶贫开发的新机制。转变扶贫开发方式, 促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向集中连片和重点地区扶贫开发转变, 落实完善倾斜政策。今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还要进一步扩大。

五是要协调推进各项建设。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 科学规划和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合理配置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资源, 注重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教育布局调整务求要搞好配套建设, 重点抓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完成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省委组织部、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要做好村干部报酬的督察调研工作, 这几年省财政连续预算投入, 也有量化的指标, 目前落实的情况怎么样, 要分片抓好落实。

二、围绕阶段性目标任务, 扎实推进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的目标任务。实现目标任务, 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 准确把握工作重点, 抓主抓重。

一是切实抓好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是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一定要取得新进展。省直各部门要按照支持试点市县创新发展的要求, 根据自身职能, 能简化的程序要简化、该下放的权力要下放, 鼓励探索试验, 建立政策支撑体系。去年第五次领导小组会议提出, 凡涉及农村改革的相关试点都要向试点市县相对集中, 截止目前, 已有以县为单位的5项试点工作和4项单项重点工作对1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县给予了倾斜。各试点市县要抢抓机遇, 充分发挥试点的平台作用, 用足用活政策, 从关键问题入手, 从深层次突破。要充分运用制度建设和创新成果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特别是要按照省上推进城镇化的要求, 从改革户籍制度入手,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就业、养老、医保、低保等配套衔接制度, 探索建立城镇化制度体系。

二是切实抓好规划编制与资金整合。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的要求, 第五次会议部署了做好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任务, 目的是节约资源, 发挥后发优势, 少走弯路。去年, 各试点市县全部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所有试点乡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及村镇建设规划。部分市县的规划工作抓得紧抓得实, 如瓜州县编制完成了全部行政村的建设规划;武山县完成了全县344个行政村的产业发展规划和158个行政村的建设规划;泾川县完成全县70%的乡镇规划和47%的村庄建设规划。但从面上看, 规划工作还远落后于发展的需要。按照领导小组对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 到2012年要完成全省所有乡村的建设规划。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重点支持, 规划经费对新农村建设试点给予扶持。今年, 3个试点市、11个试点县和其他市州所在地的区以及有条件的县 (市) ,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编制完成乡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和70%的村庄建设规划。其他县 (市、区) , 要编制完成乡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和50%的村庄建设规划。特别是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环境治理以及乡村清洁工程等建设项目, 都要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城乡一体化规划衔接。执行规划要做到制度化, 要通过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项目, 通过项目实施推动资金整合, 形成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整合资金新机制。要注重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框架,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制度, 把转变城乡分割的思想观念体现到新的规划中。要统筹考虑城乡生产生活, 高起点高标准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要积极探索建立各项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价机制。

三是切实抓好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是统筹城乡社会化服务,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今年, 各试点市县要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城市社区双进工程”、“农村县乡集贸市场改造工程”和“新网工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构筑城乡流通网络。加快实施农村广播电视、电话、邮政、网络通达工程, 实现广播电视、电话全覆盖。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 促进信息消费, 达到“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积极探索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供销社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 在农产品收储、农资供应等方面要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农村沼气后续管理的相关补贴政策, 制定村级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网点工作评估管理办法, 把沼气这项利国利民的实事办好。这里, 我再强调一下, 各试点市县要带头完成省上下达的农田基本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旱作农业增产计划等重点工作任务, 带头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四是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整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建立在抓好培训的基础上, 培训的重点放在培训资源整合上, 切实提高劳动力的培训率和培训效果, 提升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和技能素质。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部署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整合试点工作后, 全省共确定了1个市、22个县开展试点工作。两年来, 各试点单位采取“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机制、探索培训形式、完善培训网络”等有效措施, 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开发, 进一步加强领导, 理顺管理体制, 初步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新格局。今年, 要坚持以就业和增收为导向, 创新体制机制和办学模式, 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集团化办学。尤其要针对当前东南沿海农民工短缺的机会, 抓好短平快劳务培训和输出。

五是切实抓好村庄整治。借助于基础设施建设来整治村容村貌, 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突出亮点, 在一些试点县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把行路、饮水、垃圾污水处理、村庄建设统筹起来,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了村容村貌整洁。要继续坚持这些好的做法。目前, 乡村道路只规划建设到村头, 村内道路建设属于“盲区”, 有一些已经硬化了通村道路的村, 村外村内道路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群众要求改造建设的愿望很迫切。这项工作在部分县已经进行了积极探索, 取得了成效, 群众十分欢迎。从今年起, 要把村内道路纳入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项目, 交通、财政部门要有投入, 安排到试点村进行, 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同时, 要拓宽思路, 采取多种途径开展村内道路建设。

六是切实找准工作切入点。试点工作目标任务涉及方方面面, 如何去抓, 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从首批三年试点和新一轮试点一年来的情况看, 工作做得有成效的试点单位,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选准了试点工作的切入点, 找到好的工作方法。有了切入点, 就有了推动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如有的试点单位把群众急需解决的村庄道路硬化、改善基础条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受到了群众欢迎;有的立足实际, 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近期效果明显、长期关系重大的问题入手, 从中心村、小城镇、县城三个层面部署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 把推进中心村建设作为试点工作的着力点, 创新了做法, 取得了成效。今年, 试点市县要在找准着力点、找到好的工作方法推进试点工作方面, 下功夫研究探索。通过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部门的积极性, 改变面貌, 提升形象, 进而赢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三、加强组织领导, 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 也是克服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省委、省政府对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寄予厚望, 在去年成立了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地对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 目前已有10个市成立了党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具体抓这项工作。今年, 要以试点工作中期检查评估为重点,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顺应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 完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各级领导小组要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 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履行好主抓试点工作的职责, 加强协调、督导和服务工作。

二要强化政策扶持。去年,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资金项目和工作重点上对试点市县给予了倾斜。省委组织部通过实施“百乡党建整推”计划, 加大了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实施力度。省委宣传部加强了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省财政厅把试点县全部纳入省财政直管县范围。省交通厅对试点市县部署的试点村安排了通村道路专项补助资金。省新闻出版局优先安排了试点市县的农家书屋建设。农牧、扶贫、教育、卫生、文化、民政、国土、建设、水利、林业、气象等部门也强化了扶持措施。今年,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省直有关部门, 要继续把各类涉及农业农村的试点向试点市县集中, 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电网改造等各类涉农项目都要向试点单位倾斜。同时, 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帮助试点单位抓好制度建设和创新。各地要对照省上制订的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和量化考核体系, 切实抓好城乡一体化工作, 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要牵头抓好考核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对3个试点市的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从今年起, 省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给予扶持。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 抓好村内道路建设、培训资源整合、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危旧房改造工程。

在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这次全州农村工作会议,是继全州“两会”和全州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分析我州“十五”以来的农业农村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研究部署“十一五”时期和今年我州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具有恩施特色的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汤涛同志还将作重要讲话,振鹤、惠民同志还要作具体安排,希望大家认真领会,贯彻落实。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全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十五”时期,我州“三农”和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推进具有恩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较好基础

“十五”以来,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支持农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的良好氛围,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推进具有恩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较好基础。五年来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一)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六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十五”期间,全州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烟、茶、畜、果、药、菜为主的六大特色产业基本形成,其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达到;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由:调整为:,产值比由调整为:;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州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达到了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长期困扰农村的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通讯难等问题有所缓解。一大批交通、通讯、能源、电网、水利、生态建设项目相继实施,全州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全州建成沼气池万口;农村路网建设成效显著,全州通公路村达到;农村电网改造全面竣工,通电村达到;通自来水的村达到;完成基本农田建设万亩,农村人平基本农田面积达到亩;完成退耕还林万亩,天然林管护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平方公里。年,全州新建沼气池万口;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试点工程,解决了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电话村村通工程,农村电话混合覆盖率达到。

(三)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落实,通过实施义教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寄宿制学校改造工程等,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医疗卫生网络进一步健全,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基本建立起了覆盖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城乡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年,全州消除中小学级危房万平方米;解决了所中小学饮水难和所中小学如厕难问题;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校校通;新建村卫生室所,维修整顿村卫生室所。

(四)农村各项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各项农业农村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农业结束了“皇粮国税”的历史。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完成,取消了农业税和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结束了两千多年来农民交纳“皇粮国税”的历史,为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提供了契机;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基本结束,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为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五)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的持续实施,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重点贫困村的自我发展能力有所提高。“十五”期间,全州上下坚持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中心,增加扶贫投入,强化扶贫责任,合力扶贫攻坚,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州解决了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提高了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温饱,解决了万农村人口饮水难问题,基本消除了农村特困户的茅草房。年,全州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万人,解决了万返贫人口的温饱问题。

(六)农村民主政治不断推进,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十五”期间,全州广泛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在农村大力推行以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推进村委会直选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一事一议”的民主决策制度、村干部民主评议制度、村务公开的民主监督制度、村民理财小组的民主理财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广大群众的民主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开始懂得并能够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七)坚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恩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十五”期间,全州各地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广泛开展生态家园和文明新村建设,加强村容村貌管理,切实改变“脏、乱、差”的现状,探索出了以“五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和文明新村建设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恩施特色的新农村的新路子。五年来,共兴建文明新村个。

在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上的讲话 篇4

(颜 华)2009年1月2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同志: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团党委把大家请来,聚集一堂,共舒情怀,向大家通报2008年我团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形势,展望歌舞团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十分高兴。首先,我代表团党委、团领导和全团广大干部职工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为歌舞团创立和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良好祝愿。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兄弟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大家新春愉快、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举世瞩目的奥运年,是我团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

国兴万事兴。过去的一年对于歌舞团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团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团党委提出的工作思路,以深化“四型机关”为载体,以巩固州直机关级文明单位成果为主要内容,以大力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目标,艺表团体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党员、干部、演职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我团文化事业发展。

一、文化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演出机制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提高演员艺术创作能力和表演水平,特邀北京舞蹈学院杨瑞卿老师来团执教,通过规范科学的训练课程,重点对舞 蹈演员的基本功和声乐演员的台型、台风进行了强化训练。通过业务冬训,演员们在舞蹈技巧训练、现代舞、古典舞、民族舞等方面的整体能力再上一个台阶,演员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在舞蹈队的辐射带动下,各业务队室的演出、创作水平也提高到的一个新的水平,演员日常训练演出机制也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文艺作品推陈出新,民族文化事业稳步发展。不断充实州直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食粮,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用健康向上的文化精品占领他们的业余文化阵地。

1、文艺作品推陈出新。州歌舞团集中创编人员,群策群力,勇于创新,通过外聘老师指导,创作编排了藏族舞蹈《中**亲》、国外舞蹈《西班牙舞》、回族歌伴舞《花儿与少年》、汉民间舞《采茶舞》、哈萨克民族舞蹈《月夜情思》等节目,并在2008年春节电视晚会中演出部分新编排的节目,受到了各族群众和自治州四套班子领导的赞赏。

2、民族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截止目前,成功筹办了“春节”、“纳吾茹孜”节、纪念锡伯族“西迁节”244周年广场文艺晚会,开展文化下乡、慰问演出等各类演出126场次。其中:三下乡演出6场次,慰问演出7场次。组织接待州党委、政府、新疆电视台、伊犁州电视台和社会团体的一系列接待性演出活动81场次,并协助新疆电视台哈语新闻综合频道录制了MTV节目《美丽的阔克哈木尔草原》,参与演出了自治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晚会和新疆电视台2008年古尔邦节电视文艺晚会民乐、器乐部分节目的演出。商业演出32场次,实现收入5.421万元。

3、扩大对外宣传力度。伊犁州歌舞团作为州直文艺战线的一支生力军,在对外宣传上狠下功夫。在2008年10月,投入演职人员100余人,资金8万余元,把近几年来我团保留优秀歌舞、器乐等节目整理、汇集并新创部分歌舞有机整合,以哈萨克民族歌舞为主,维吾尔族、锡伯族、俄罗斯、汉族等多民族歌舞为辅,并租用先进的灯光设备,会同伊犁 州电视台、相关专家学者录制了一台以“多彩伊犁·和谐欢歌”为主题的大型歌舞团晚会,并制作了专题宣传片。筹备这台晚会旨在宣传伊犁,推广伊犁绚丽多彩的民族歌舞艺术,促进伊犁经济,社会及文艺事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增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树立新疆伊犁良好的城市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该台晚会宣传片节目录制已完成,将于今年乃至今后展示和宣传我们州歌舞团文艺节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4、“流动舞台工程”实现零突破。本着把优秀的舞台表演艺术和创作的精品奉献给广大农民群众,在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同时,用先进文化占领和巩固农村文化阵地的这一目的。在我团的积极组织、精心安排下,2008年6月30日,落户我团送文化下乡的流动舞台车,首次把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通过流动舞台的形式送到了特克斯县阔克铁热克乡,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促进了州直与乡镇文化的交流,扎实有效地推动“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

——全力备战舞蹈盛会,弘扬伊犁多彩民族文化。2008年,我团紧紧抓住由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这次难得的学习、宣传、展示、交流、提高的绝好机会和平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组织编排了一台以哈萨克民族舞蹈为主,维吾尔族、锡伯族、俄罗斯等民族舞蹈为辅的具有浓厚地域民族特色、风格和反映伊犁经济发展暂定名为《多彩伊犁·魅力草原》民族舞蹈晚会剧(节)目。后期,组委会对日程进行了变动,取消了专场晚会,但不丝毫影响我们的热情,我团又配合新疆军区歌舞团精心排练了哈萨克族男子集体舞《套马杆》、哈萨克民族音乐《巴力布拉吾》作为此次舞蹈节闭幕式的演出节目并成功演出。我团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5万元经费,组织20余人的观摩团,到舞蹈节现场观看演出,回来后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就此次观看的 《大梦敦煌》、《一把酸枣》、《八桂大哥》等一批精品剧目,谈感想,谈认识,大家积极发言,通过观看区内艺术团体的表演,使广大演职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在心灵上演绎了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

——努力培育文艺精品,加快落实舞蹈诗《四季牧歌》复排计划。舞蹈诗《四季牧歌》是我团于2004年作为团庆五十周年向全州各族群众推出的一部献礼剧目,历经数次修改磨砺,初立舞台时,就得到了州领导以及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好评。今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纪念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取得丰硕成果的辉煌之年,更是举世瞩目的奥运之年。借此机遇,为进一步打造伊犁文化品牌,把州直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成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化艺术产品发扬光大,促使州直“大宣教”格局和谐发展,不断提升新疆伊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文化软实力。我团计划复排该剧,努力将舞蹈诗《四季牧歌》打磨成既有开阔的演出市场、又倍受各族群众喜爱的两个效益相统一实现“双赢”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目前,已多次召开原创作该剧目的有关艺术家、文艺届人士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制定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复排方案,上报了州党委、政府及文体局。等待上级领导的批示。

——输送优秀演出人才,积极支持奥运发展。2008年是奥运年,为积极支持奥运事业发展,由我团选送的青年演员巴合提江成功入选并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56个民族的哈萨克族代表,同时我团推荐的4名青年舞蹈演员还应邀将参加了奥运闭幕式的演出,这不仅是以上5名同志个人的荣誉,也是州人民政府和我团的骄傲,更是伊犁各族人民的荣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工作全面铺开。积极推进哈萨克民族舞蹈、民间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工作。一是成立了以团党委书记为组长,团长、副团长为副组长,各专家专业演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二是初步拟 定了舞蹈类以哈萨克族舞蹈组合、民间舞《喀拉角勒嘎》、吾尔铁克,民间音乐类以哈萨克族民间乐器“沙孜斯尔乃”、哈萨克族民间乐器“切尔铁尔”、哈萨克族民间乐器“杰提根”、哈萨克族民间乐器“阿得尔那”、哈萨克族民间乐器“巴尔布特”为主要内容的申报项目,并由专家和专职演员负责逐项落实。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改善办公环境,加大危房改造步伐,争取的“附跨裙房”项目和申报的排练厅改扩建项目正在积极组织实施中,今年开春将动工兴建,将解决我团排练场地不足的问题。

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当的建设。以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建设为重点,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牢固树立“抓基层、打基础”的思想,把强化党员教育、加强支部建设、完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作风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成效。

——以深化“四型机关”活动为载体,文明单位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歌舞团党委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引路,大力巩固州直机关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通过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内容,以创建“四型机关”活动为切入点,深化“文明队室”和“文明职工”的评比,要求每一名职工都坚持以“为基层文化服务、为团党委服务”为工作出发点和立足点,立足本职,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厂矿、企业、军队,提高演出本领,多出文化精品,切实为基层和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用先进文化占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年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

1、扶贫帮困成效显著。一是民族团结教育深入人心,心系汶川灾区,为灾区人民解忧,同灾区人民共患难。2008年五月是第2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四川地震灾情发生后,州歌舞团的演职人员时刻牵挂着灾区人民,先后4次举行了 现场救灾捐款、捐赠御寒衣被活动,领导干部带头捐款,广大党员、演职人员、青年团员、离退休干部踊跃参加,特别是我团一名从国外探亲回来的老干部得知此事,专门到民政局捐助了200元现金,以送温暖、献爱心的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大家纷纷表示,要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精神,和灾区群众一起共渡难关。目前,州歌舞团已为灾区累计捐款(物)40300元。二是人人有善心,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走访慰问弱势群体,大力帮扶结队扶贫对象昭苏县洪那海乡、联系帮扶湟渠社区,在全团掀起关心、关注、关爱特困职工、困难群众的高潮。在节假日期间,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基层,走访慰问特困职工、贫困家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帮助其找寻脱贫门路,设身处地体会特困职工、贫困群众困难,为他们送去部分生活必需品,真正成为弱势群体感情上的贴心人。为对口扶贫对象昭苏县洪那海乡捐赠现金17160元,走访20余户次特困职工家庭和城镇困难群众,发放慰问金15675元,其中为城镇弱势群体捐款13075元,为文体系统因病致贫的特困职工夏德克捐款1000元,为我团长期患病职工帕提曼捐款1600元,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广大困难职工群众的心坎上。三是真心关心关爱老干部,慰问送温情。在春节、纳吾茹孜节、古尔邦节节日来临之际、团党委都组成慰问组,先后为州歌舞团37名离退休干部职工进行了节前慰问,同时慰问组还为他们送去了大米370公斤,清油185升,将党的关怀送到了离退休干部职工中。四是大力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实施文化帮扶。继续落实文化帮扶“三开放”,在第七个公民道德建设月和自治区第2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以“无私奉献、心系军营”、“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关心关爱老幼”、“畅谈辉煌成就、携手团结奋进”、“树民族团结新风、关心关爱低保家庭”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赴尼勒克县8663部队、州社会福利院、徨渠社区、红旗社区、特克斯县阔克铁热克乡大力开展文化 帮扶文艺演出6场次。特别是在五月“民族团结教育月”里,为共建单位红旗社区3户低保家庭、孤寡老人义务打扫卫生,并为红旗社区广大居民群众带去了丰富多彩“街头”文艺节目,受到了一致好评。

2、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成效。一是综治、平安建设、法治领导小组活动正常,各成员都能遵纪守法,警卫值班防控作用发挥明显,各项制度措施完善健全。二是配合公安部门形成了有效的保奥运、促稳定治安防范网络,组成20余人的安保队伍实行全天候24小时值班,覆盖面达100%,打了一场漂亮的奥运安保攻坚战,为维护伊犁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三是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力度,群防群治工作居民群众参与意识强。四是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声势浩大的继续开展揭批声讨热比亚等民族分裂组织活动,大力宣传国家、自治区和自治州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思想上筑牢防线。五是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制度,制定完善重大演出活动紧急预案,加大社会消防宣传力度,与市武警消防中队联合组织了一次消防演习,增强了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逃生自救能力,同时使团各族职工群众对消防知识及消防救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我们感到十分欣慰的是,团党委的每项重大决策都得到老同志的理解和支持,歌舞团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凝聚着老同志的心血和智慧。我们深深地知道:歌舞团今天的发展进步是在老同志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打下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你们当年的奋斗拼搏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变化。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歌舞团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老同志们十分关心、十分牵挂,主动介绍情况,出谋划策,提建议、谈想法,展现出老一代文艺工作者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任的胸怀,又表明老同志们对文化事业、对歌舞团这块倾注你们青春和热血的地方深厚的情感。对文化事业和歌舞团的每一点进步,你们都笑在脸上、喜在心间。我们为有你们这样的老领导、老同志感到十分骄傲和欣慰,我愿借此机会,向老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要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关键在于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经团党委多次调查研究和讨论,歌舞团2009年的奋斗目标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立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继承、发展和繁荣伊犁哈萨克民族文化,吸收各民族舞蹈音乐艺术精粹,探索新样式,形成新风格,研发新品种,创作有州直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艺术的崭新成果,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等为重点,成为代表伊犁州民族特色的重点艺术表演团体。

2009年是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新的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的重要一年。我们赶上了历史的大好机遇,赶上了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坚信:有州党委的关怀和州文体局的正确领导,有全团广大干部职工的勤劳和智慧,有老同志的关心、帮助和理解,我们团党委一班人将更加勤勉努力,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建设和谐歌舞团发奋工作,不懈奋斗,无愧于上级党委的重托,无愧于广大职工的期望,无愧于老同志的厚爱。

在全县医改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篇5

(2021年5月30日)

同志们:

这次医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至今年上半年我县医改工作进展情况,分析研判当前我县医改工作形势,研究部署全县2020年医改工作任务。刚才,刁生科同志通报了我县医改工作进展情况,塔娜同志传达学习了王玉虎州长在全州医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宣读了《囊谦县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我都同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医改工作进展情况

(一)起步扎实,开局较好

2020年,我县医改工作紧紧围绕医保、医药、医疗三方面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医疗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入乡村,公立医院改革初见成效,几项工作都走在全州前列。全县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改革红利逐步释放,受益群众12.8**人。这些成绩充分说明我县医改工作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起步稳健扎实、措施得当有力。

二、2021年医改重点任务

(一)研判形势,切实增强医改信心和决心

(二)切实抓好医保工作,提高医疗保障和服务水平

(三)切兴郝秀医药工作,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四)切实抓好医疗工作,全面提升我县医疗服务能力

(五)多措并举,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稳定发展

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上的讲话 篇6

经省委同意,我省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是领导小组的工作机构,起着上传下达、统筹协调,掌握动态、反映情况,具体指导、督促检查等重要作用。我们指导全省创先争优活动,自己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树立创先争优的意识,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领导小组办公室打造成先进集体、把工作人员锻炼成优秀党员,做到多出精品,多出亮点,对全省创先争优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要增强责任意识,尽心尽责,想得很深,抓得更实。既要用力工作,更要用心工作,达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要求。要增强创新意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注意发现基层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好的典型,对于那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经验,要不失时机地加以总结和推广。

王世华要求,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主动开展工作,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参与政务,认真办理事务,主动搞好服务,积极承揽工作,敢于承担任务,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出色地完成好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一是抓紧抓好学习,深刻领会政策要求。当务之急要学习中央和省委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文件,认真研读原文,吃透精神,重要的条目要熟记于心。同时,要了解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学习掌握基层党建工作有关要求。二是大力加强调查研究,积极辅助领导决策。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认真分析思考,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为领导小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是主动搞好综合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加强与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党建工作各职能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的职能作用。四是发挥指导督查作用,促进活动有序开展。重点检查各地、各部门的实施方案是否可行,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是否健全,工作力量是否到位,工作措施是否有力,工作效果是否明显,活动载体是否可行,突出问题是否解决,党员群众是否满意等。对工作不力的,要跟踪督查,促其落实,必要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通报。五是抓好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归纳整理各市州工作进展情况,以专报的形式及时报送省委各。要掌握各地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出了什么措施,跟踪了解整改落实情况。对各地抓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要适时组织党代表进行评议,对县(市、区)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的情况进行打分排队。

王世华强调,建立一支善于学习、精干高效、严谨细致、务实创新的办公室人员队伍,对于创先争优活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一要健全制度。要实行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制定工作规范,明确责任分工,提高工作效能。抽调的同志要克服临时思想,一定要把办公室作为“主阵地”,静下心来,多看书多研究基层的情况,抓好本职工作,用制度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完全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融入到制度的管理之中。二要严明纪律。要严肃政治纪律,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省委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要强化组织纪律,抽调的同志要脱离本单位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办公室的工作中去,坚决反对不服从组织领导、不遵守工作纪律、不按规矩办事的现象。要注意保密纪律,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尤其是不该做的不做。对一些不允许公开的内容,不能随意去传播,不能宣传报道,更不能跑风漏气,传播小道消息,造成不良影响。三要注意团结协作。一起工作要相互体谅,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建立起纯洁的友谊,使大家都能心正、气顺、愉快的工作。四要树好形象。办公室的同志要切实做到为基层同志办事不推托、不拖拉,不讲空话、大话,不打官腔,服务基层,解答问题,不做表面文章,真正为他们来办事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树立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五要加强考核。对每个组员的工作要有些考虑,明确岗位职责并加强日常考核。在办公室工作半年以上的,年底由办公室负责考核,考核结果反馈原单位。要把临时党支部建立起来,开展组织生活。

王世华最后强调,近期要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抓好创先争优活动的启动工作。要督促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或工作方案,做好上报方案的备案工作。要严格把关,对于照抄照搬中央和省委意见的,要求重新修改充实后再上报;对于内容太繁琐,不利于活动组织开展的,也要重新上报。要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落实好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及时对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二是认真做好创先争优活动的舆论宣传工作。要制定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宣传工作的重点内容、方式手段和阶段性任务。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信息简报、手机信息等媒介,采用评论、综述、答记者问等多种形式,宣传省委的安排部署和各地各部门贯彻省委部署的情况;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措施办法;宣传各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宣传各地这些年来创新载体、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好做法、好经验。要通过宣传动员,树立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石虹在会议总结时强调,这次会议之后,办公室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一要抓好自身的学习。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抓好学习,尽快领会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精神,熟悉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文件要研读,熟记于心,要把学习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努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综合组和秘书组要建立学习制度,结合工作例会等制度,定期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文件材料,也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使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政策、程序、方法和要求,确保全省创先争优活动一开始就有比较高的标准,健康有序更好的推进。

二要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任务。办公室人员的职责分工已经明确,各组要根据每人的工作情况,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个人的职责,全身心地投入办公室的工作。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在办公室内部形成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工作上要注意分工不分家,做好团结协作,相互及时“补台”,共同提高,达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工作要求。

三要抓好近期工作任务落实。近期,要重点抓好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各地区各部门工作方案的指导备案、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等工作。对办公室整体工作及自己的分工要做到胸有全局,心中有数,在吃透上情、摸透下情的前提下,大胆开展工作。特别是对创先争优活动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思考,提出意见建议,及时请示汇报。综合组和秘书组要根据职责要求,认真落实办公室的工作制度,要有周工作计划和月度工作计划,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度,同时加强对办公室各项工作的督查评价,切实抓好办公室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在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上的讲话 篇7

(2008年5月29日)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以来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两基”督导检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省“两基”攻坚成果。刚才,令中同志通报了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基本情况,与会同志还对“两基”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讲得都很好。

教育是为了明天的事业。农村的未来和农村孩子的希望都在于教育。吴邦国委员长最近在我省视察指导工作时特别要求,要“用两代人时间把贵州教育搞上去”,而搞好贵州的教育,当前的首要任务还是要进一步巩固“两基”攻坚成果,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根据大家刚才的发言,结合我省“两基”工作的实际情况,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我省“两基”攻坚工作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做好迎接“两基”“国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由于自然条件差、历史上发展较晚而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等原因,长期以来,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比较落后。2000年,在全国已基本实现“两基”的情况下,全省“两基”人口覆盖率仅35%,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针对这一状况,2001年底,省委、省政府把加快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来抓,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努力,我们在2006年实现了“两基”攻坚目标,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基础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近两年来,我们又把巩固和提高“两基”攻坚成果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来抓,根据国家“两基”督导检查的要求,针对我省“两基”攻坚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控辍保学力度,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切实抓好扫盲和中小学校安全等工作,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但是,由于我省“两基”攻坚目标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部分指标不稳定、易反复。特别是一些地方学生还在流失;生均校舍面积偏低,教学仪器设备和器材不足,师资力量缺乏,大班额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欠拨教育经费的情况仍然存在,中小学管理水平还较低。另外,今年年初我省又遭遇到历史罕见的严重雪凝灾害,一些中小学校舍严重受损,灾后恢复重建的任务比较重。考虑到这些实际困难,我们在申请教育部把我省“国检”时间从2007年6月推迟到2008年11月之后,今年又申请推迟到明年6月。

“国检”既是国家对我省“两基”水平和质量的一次检查,也是巩固提高我省“两基”成果的机遇和动力。“两基”攻坚目标一定要实现,“两基”“国检”一定要通过验收,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等、不能拖、不能含糊。尽管教育部对我省“国检”时间的宽延为我们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留出了余地,但是按照国家的标准,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任务还很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打好基础的高度出发,把迎接“两基”“国检”作为一场硬仗来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务实的态度和高效的工作,确保我省如期通过国家的督导检查,并以此为契机,把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坚持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进一步强化县级政府在义务教育管理中的主体责任

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省里抓什么,市(州、地)抓什么、县抓什么,一定要明确清楚。就义务教育来讲,《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根据教育部的解释,省级统筹,就是要统筹落实辖区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确定省以下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担责任,落实中央安排的转移支付和地方各级政府应承担的资金,承担与其职责和财力相应的义务教育经费数额,制定辖区内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就是要统筹省域内义务教育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本省义务教育政策、规划和义务教育的各项标准,统筹配置教育资源,促进省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应该说省政府在统筹规划实施方面是做了大量工作的,特别是在经费保障方面,我们一方面将中央转移支付的资金一分不少地交给地方,另一方面,还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十五”期间,每年安排1.69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助“两基”攻坚县,并安排一定比例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教育扶贫,2006年和2007年在此基础上又有了一定增长。下一步,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还将不断加大。

但在以县为主这个方面,我们的一些县做得并不到位,不仅该由县级财政落实的资金没有完全落实,甚至中央和省下达的农村学校公杂费也有个别地方没有完全落实到中小学。因此,抓好迎“国检”工作和巩固“两基”攻坚成果,必须进一步落实县级政府的主体责任。一方面,县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义务教育法》和有关政策规定,保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保证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50%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目前,中央已明确提出今明两年大幅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我省原来生均公用经费较低,对我省来说,新标准意味着到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比2006年翻两番,省里将按中央要求比例一分不少地投入,只要县级政府认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把资金安排好,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是完全有保障的。县级政府要管好用好资金,将义务教育的各项经费全部纳入预算,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另一方面,县级政府还要做好义务教育学校的规划、设置、布局调整和管理工作,指导学校教育教学,保障学校安全,抓好教师培养,均衡配置师资力量,并组织本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合理流动。当前,特别是要围绕迎接“两基”“国检”做扎实细致的工作,逐条对照“国检”标准,一个乡镇一个乡镇、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进行自查,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逐一制定措施,逐一加以解决,做到不留死角,万无一失。对于“国检”明确的指标,宁可超额完成,留有余地,也不能停留在“临界点”的水平上。

“两基”“国检”以县为考核的基本单位,但市(州、地)政府(行署)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一把手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检查,对照国家规定的指标,逐条抓好落实;对于还没有达到“国检”标准的工作,要制定工作计划,用半年时间把工作补上,确实有困难的,省里可以给予适当帮助;“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市(州、地)工作的情况,要进行巡视和督促检查。与此同时,省级各有关部门也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刚才大家讨论了“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责任,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省教育厅要对这两个文件作进一步修改。文件一旦定稿、责任一旦明确,各市(州、地)和各部门就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要主动承担相关任务,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具体的工作措施,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形成推进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对因推诿扯皮、失职渎职,给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三、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吴邦国委员长在我省视察指导工作时指出:“发展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师资水平。因为教育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遇到一个好老师让人受益终身;如果教师德才不行,也会影响孩子一生。”从我省实际来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充实农村教师队伍,尽快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缺额问题。根据省教育厅的测算,全省到2007年底还缺农村中小学教师近1万名。针对这一情况,晓凯同志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通过实施这一计划,今年全省可安排特岗计划指标8500多名,加上各县通过其他途径充实的农村教师,全省近1万名农村教师的缺口可以一次性得到解决。特岗计划涉及到的县,要按照分配的指标和规定的程序、条件,抓紧做好特岗教师的招聘工作。省、地、县三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特岗教师的招聘和岗前集中培训等工作。二是要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是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严把进人关,新进的农村教师必须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原有代课人员要积极稳妥地清退。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积极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当然,对需要实行“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地区,要适当放宽教师准入标准,允许中师毕业生担任教师。三是要关心农村教师生活。我省农村生活条件艰苦,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山区,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农村教师很难安下心来从事教学,成为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这一情况,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要切实关心农村教师,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农村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对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还要落实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同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要对农村教师给予适当倾斜。四是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的管理。总的来看,我省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是有序的,学生的安全也是得到保障的。但是近年来也发生了一些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事故,有的甚至让人触目惊心。对此,各级政府和教育等有关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不仅仅要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还要为学生提供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和周边的社会治安治理,切实保障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切实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对极少数道德品质败坏的害群之马,要坚决清理出教师队伍。加强学校管理关键在于校长,要选好、用好校长,真正把事业心强、管理水平高、政治素质好的人选拔到学校领导班子中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岗位上。

四、努力保证每一位学龄儿童少年都有学上

总体上来看,我省学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已经达到了“国检”规定的标准。这次邦国委员长在我省调研,问农民群众希望让孩子打工还是念书,他们都说要让孩子念书,这说明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在我省广大农民群众中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仍有个别地方入学率不稳定,存在学生流失的现象。我们开展“两基”攻坚,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学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因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继续把稳定入学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辍学率,防止学生流失。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使所有农民群众都能够认识到接受教育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重大意义,认识到没有知识就不能脱贫致富,就没有幸福生活。二是要把中央和省支持困难学生就学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要进一步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将提供免费教科书的范围扩大到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并适当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要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为偏远地区农村的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一门心思读书。三是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省将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帮助农民工解决好子女入学问题,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让农民工安下心来在城市定居、变成城市居民的一项基础工作。城市政府要把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作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并与所在地学生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免收借读费。与此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少年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学校要加强与其监护人的沟通,并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爱,使他们健康成长。

五、加快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

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是当前我省“两基”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两基”债务跨越时间长、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化解债务工作总体进展缓慢。为了加快化解债务的工作进度,去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开展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将包括我省在内的14个省(区)作为以省(区)为单位开展清理化解“普九”债务试点,并明确要求,试点省(区)要从2007年12月起,用2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同时建立起制止发生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稳定机制。目前,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正按照国务院提出的谁举债谁负责、先清理后化解、先化解后补助的原则,开展相关工作,并已基本摸清了底数,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大家要再接再厉,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和完善化解“普九”债务工作实施方案,分清化债责任,拟定化债计划,突出重点,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偿还对教师、学生家长等个人和工程业主的欠债。同时,要建立健全债务控管领导责任制和债务监控体系,严格控制学校的公用经费支出,严禁将用于偿还“普九”债务的资金挪作他用,严禁超标准发放教职工津贴补贴,坚决制止发生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

发展基础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扎实做好迎接“国检”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巩固“两基”攻坚成果,努力开创我省义务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省政府办公厅)

办: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办: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

6893198

上一篇:毕世祥简报下一篇:卓筒井阅读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