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屯小学“教育内涵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

2024-10-16

杨屯小学“教育内涵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精选4篇)

杨屯小学“教育内涵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 篇1

杨屯小学“教育内涵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教办教育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化杨屯小学教育的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的台阶,我校结合实际情况紧紧围绕会议内容和方案精神,进一步充实完善学校工作计划,不折不扣地把局里各项工作指标落到实处。为了把“教育内涵发展年”活动扎实的进行下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不断推进教育公平,不断提升“杨屯小学教育”品质,为全乡优质均衡教育作出杨屯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内涵发展年”活动,开创杨屯小学德育工作新思路,打造德育特色项目。以主题活动为抓手,扎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塑,创新学生评价形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探索减负增效新途径,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以“学会学习”课堂教学探索为重点,着力落实教学“五有四必”,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切实提高我校教育质量。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办学行为健康发展。加强学校党建工作,抓好教育行风建设,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强化校园安全管理,不断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领导

1、统一认识

开展教育行业“内涵发展年”活动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固提高的有效措施,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因此,我校特成立了“杨屯小学开展‘教育内涵发展年’活动组织实施领导小组”。

2、加强领导

“杨屯小学开展‘教育内涵发展年’活动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王其波 副组长:王德义

组 员:王凤丽 薛正瑞 楚现河

张利雪 商爱霞 戴璐璐

3、强化宣传

高度重视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运用橱窗、板报、倡议书、国旗下的讲话等宣传工具和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教育内涵发展年”活动的意义和要求,为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培塑德能并重,高素质师资队伍。

1、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建设,精心拟定学习内容,通过案例解读、视频、演讲、征文等多种途径弘扬优秀师德,大

力倡导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推广杨屯小学师德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和示范作用。并把教师的德能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评聘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完善是的建设的监督机制,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杜绝教师失范事件的发生,树立杨屯小学教师良好的形象。

2、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利用全体教师会议时间,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十不准》《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保证教师知法懂法,依法执教、从严治教。严禁体罚、变相体罚、以罚代教、以教谋私的现象出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爱校如家,精心育人,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塑造杨屯小学教师良好形象。

3、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研修。

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注重教师的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取决于教师的文化底蕴,学校本学年要向教师推荐2~3本必读著作,强调教师阅读、讨论与写作,将“网络阅读”及“教育名著阅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学校开展。将新理念、新理论、新信息、新经验、新思考传播给每一位教师,让教师们以参与者的身份去思考,讨论这些问题,实现同伴互动和资源增值。

4、实施青蓝工程,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

要引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带头读书学习,带头教学改革,带头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每学年要教好一门学科,带好一名教师,上好一节示范课,做好一次讲座,写好一篇论文。通过创设各种机制,为名优教师的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创建舞台;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影响力,使之成为课改大潮中的排头兵,以点带面,推动全校师资队伍的提高。

5、强化对教师的考核工作。

积极探索、创新绩效考核的机制与方法,规范考核程序,健全考核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完善教师绩效考核载体,全面反映教师的业绩和贡献。同时,在教师绩效考核中,还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充分发挥民主,增强绩效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和考核结果的公信力。

(三)注重养成丰富活动,实施有效德育教育。

1、认真策划主题系列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①要精心按照学校的传统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确立每月活动主题,围绕主题策划系列主题活动,活动要力求参与面广,有实效。让活动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确保每次活动师生都有收获。②要精心筹划校园文化艺术节,要推陈出新,丰富活动的内涵。③积极思考探索学校德育特色,创新学生评价方式,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个性、发展优势,引领学生好学向上,让学生在展示才华、活跃身心的过程中发展、提高。④开展好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特长,使学生开拓眼界、增长知识,强身健体,健康成长,使学生在德智体等

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继续加大班主任系列培训,提高管理育人水平。

继续班主任常规培训,培训的主题一定要紧抓我校德育工作、班级管理的薄弱点进行,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育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研究,方法科学、艺术,注意材料的积累,做到有预见性和针对性,提高目标达成度。

3、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关于推广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全面推进“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杨屯小学坚持走特色之路,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富有乡土气息的阳光体育活动,在保留“两操”和其他体育活动同时,认真上好体育课,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认真组织好大课间活动,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杨屯小学风采,高标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95%以上的学生达合格标准,认真组织好体育训练队,努力提高训练水平和成绩;认真组织开展各项体育竞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

4、扎实“实施爱与责任,帮扶结对”工作,关爱特殊学生成长。继续深入开展“实施爱与责任”活动,并扎实做好该项工作,继续发挥“帮扶结对”作用,对缺少家庭温暖的学生提供帮助,对学习上、品行上、生活上、心理上存在问题和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和多加关注,使这些孩子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5、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育人目标。

发挥学校工作主渠道作用,树立“三全”(全面、全程、全员)

教育思想,通过课堂教学、各种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对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我校实际开展“红色歌曲、文明礼仪、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实现三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

(四)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提升质量促内涵发展。

1、提高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水平,加强校本研训管理。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组织推门听课活动,深入课堂,引导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加强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并通过举办研讨会、交流会、示范课等多种形式,引领激励教师加强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形成“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个人反思、集体备课的校本研训模式,积极使用、推广先进教学手段,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制订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做到“三落实”(负责人、时间、地点)。

2、狠抓常规教学管理,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制订了详细的教学常规量化考核实施方案和细则,切实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形成良好的教风。教导处要坚持专项督查,每周安排查课领导随机查课,要求教师有教案,坚守课堂,做好查课记录,并纳入考核,让学校教学常规落到实处。继续开展随堂听课活动,随堂听课要注意学习和指导并行,课后要相互交换意见。每学期领导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并有详细的听、评课记录。

教师要加强以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为重点的各项工作①、教师备课要认真研究新课标,明确教学目标,恰当处理教材,体现课改精神,做到“五有”即:脑中有“标”(课标),胸中有“本”(课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②、教师上课要坚持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以学生为本,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实现“堂清双百”。

③、教师要优化作业的设计,提倡“四要”(作业要精,质量要高,格式要严,批改要快)、“四必”(有收必批,有发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实现减负增效。

④、对学生的辅导以强有力推行导师制为抓手,针对学生特点,将学生与任课教师建立互相联系制度,不仅要指导学生学法,还要指导学生言行,关注学生心理,关心学生生活。

⑤、做到讲、练、考一致性,发挥考试反馈、诊断、激励的功

能,在考试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德育教育,端正教风学风,试后要做好试卷分析,析生析题。

⑥、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发展之本。要进一步强化全员质量、全程质量的意识。教师除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外,还要真正树立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每个教师都要本着对每个学生负责,对每个家庭负责的态度来做好教学工作,交出让家长、学校满意的质量来。对每个年级主要学科进行质量检测,及时了解各年段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情况,然后和任教教师一起进行认真分析,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调整策略。

⑦、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

认真思考“十二五”新课题研究的方向,提高学校科研工作的档次。规范日常的小课题和公共课题研究。学期初要认真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规划,有计划开展日常的校本课题研究活动,使课题研究常态化、规范化,并实效化。积累课题研究成果,注重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思考、提炼、总结,形成丰厚的研究成果。

四、具体措施

1、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健全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并逐步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常规化、精细化。切实抓好制度的落实工作,通过制度落实,提高管理效益,构建起规范、科学、有效地常规管理运行机制,真正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2、重点加强教师考核评估体系的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 的教师考核方案,重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效的考核,完善考评办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大教师高质量的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3、加强校本培训,创新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继续加强抓好校本培训,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师德水平。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和个人发展计划,强抓落实,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内容,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先进教育思想、教学基本功和业务能力的学习培训,利用网络平台、教科研等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大力提升教育软实力

积极营造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树立“问题就是课题,教学就是研究”的思想,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将常规课题研究贯穿于常规教学之中,通过教师的广泛参与,提升教师的素质,带动广大教师的教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打造一批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5、加快特色学校的建设,加快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快我校的特色学校的建设力度,认真学习落实教学常规相关事宜,把落实教学常规作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开足、开全、开齐各门课程,加强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深入开展有效备课、有效作业、有效考核、有效反馈等因素,优化有效教学过程。创建“文化型”学校,坚持“思想立校,文化立校”,运用各种资源把学校办成“学生欢心、教师舒心、家长放心、社会各界关心的精神家园。”

五、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3月底前完成)

1、制定杨屯小学“教育内涵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

2、学习宣传。3月份,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本方案,开展以“教育内涵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明确活动目标,任务、意义和要求,提高干部教师的思想认识,要求全校教职工人人参与、广泛宣传。

3、自纠自查。我校对照方案,认真分析学校现状,查找存在原因,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和制度,制定了杨屯小学教育内涵发展年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4月至11月底)

组织实施(2012年4月至11月)。杨屯小学根据实施方案,采取得力实效措施予以推进实施。其间召开交流会等推动“教育内涵发展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对各阶段工作情况进行自纠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三)总结整改阶段(2012年12月底前完成)

1、整改复查。

2、总结经验。

杨屯小学 2012年2月

杨屯小学“教育内涵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 篇2

一、理解教学质量监控内涵, 夯实思想、认识保障基础

1. 多层面消除模糊认识

在我省施行“减负”及“五严”规定的背景下, 要让师生、家长、社会消除各种模糊认识, 真正清楚减“负”不减“质”, “教学质量”包括“教”和“学”两方面的质量, 质量监控不是只有“考试”, 学业检测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抽考”, 素质教育追求的不是“热热闹闹”, 培养的不只是“兴趣”“爱好”。

2. 深层次理解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多层面、多视角的检测与调控系统, 包括目标监控、过程监控、效果监控等。从“监控”本身的功能来看, “监”是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监测过程, “控”是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 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过程。“监”是基础, 是手段;“控”是反馈, 是目的。明确了“监”与“控”两个层面的职能和关系, 才可以提高监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教学质量监控, 不仅是指通过对教学质量高低的及时测定和准确判断, 使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获得反馈信息, 调节和改进教学管理与教学实施的活动, 而且是指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教学活动本身的监控。

3. 全方位界定质量监控的内容

学校管理方面注重学额巩固率、学校课程计划、教学活动、校本教研等的落实情况;教师教学方面注重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与评价、分层教学等的工作情况;学生学习方面注重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 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的达成情况。

二、架构质量监控系统, 建立组织、网络保障结构

我县小学的质量监控, 已初步形成年级备课组—学科教研组—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友好合作校—集团成员校—县教研室等多个层面;面向学生的笔试、面试、考评、考核、问卷、实践操作, 面向教师的听课、评课、说课、微型课考评、展示、交流、作业设计、基本功竞赛、课件制作、实验操作、论文评比、课题研究、教学月查、学业检测, 面向学校的听汇报、看现场、督导、视导、调研、统计、测量、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部分与群体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过程评估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等多种策略;学生、教师、家长、校长、教研员、领导等多角色参与的网络质量监控系统。系统内各个层次之间, 既相对独立, 又相互依存, 还相互交叉。初步构建了县域教育系统人、财、物、时、空各要素, 全员服从质量, 全面为了质量, 全程服务质量的网络保障机制。

三、充实质量监控队伍, 增强人力、智力保障资源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小学教学质量监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规范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信度和效度, 2013年4月, 在学校举荐和个人自荐的基础上, 遵循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 公开聘请了78名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兼职研究员, 隆重举行受聘仪式, 聘期为三年。其中, 教学管理质量监控10人, 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思想品德、科学、信息技术、劳动技术、书法教育等学科学业质量以及综合实践、课外阅读指导等课程质量监控68人。负责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的兼职研究员, 都是对教学管理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并且有丰富的教学管理实践经验, 学校教学管理卓有成效的校长和分管教学的校长;而负责学科学业质量监控的兼职研究员, 全部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 都曾多次获得过各种教育比赛的奖项。他们中既有公办小学的, 又有民办小学的;既有省级实验小学的, 又有县城一般小学和镇中心小学的, 还有农村定点小学的。如今全县形成了一支由教研员、校长、分管教学校长、各学科教学骨干、教科研骨干组成的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质量监控队伍, 为有效加强质量监控, 提供了人力、智力保障。

四、制定质量标准体系, 构建目标驱动保障系统

学生学习质量监控, 要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制定学生学业质量标准必须符合教育规律, 严格遵照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 要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监测, 充分发挥监控对象的主观能动作用, 既使学生在听课、作业、复习、学习等方面得到评价监控, 又使他们在质量目标驱动下自觉、积极地参与, 使学习质量监控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监控, 关键是教学过程的监控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监控。一方面, 要明确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 使教师在备课质量、上课、作业、辅导质量等方面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 要制定不同层次和类别学校、不同年龄结构教师专业成长的动态发展指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在充分调研论证、反复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 2013年5月, 制定了《射阳县小学教学质量考评细则》 (以下简称《细则》) , 作为全县小学教学质量监控的标准, 也是对各小学教学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的基本依据。以此促进全县小学进一步优化、细化、实化教学过程管理, 努力实现全县小学教学质量全面、健康、持续、稳定提升。

《细则》共设计10项一级指标, 35项二级指标, 56条考核要素, 对全县小学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分值总分为500分, 其中教学常规管理部分200分, 教学工作绩效200分, 教科研成果100分。教学常规管理的200分中, 包括教学程序管理、教学环节管理、教学制度管理、教学评价管理、教学档案管理、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教学环境管理7个方面;教学工作绩效的200分中, 以当年度小学毕业质量调研和非毕业年级质量调研测试数据以及师生获奖的数据为量化依据, 毕业年级占60%, 非毕业年级占40%。每次质量调研兼顾合格率、平均分、优秀率、低分率、参考率等综合要素设计分值。每学年对各小学进行一次量化评估。凡教学常规管理评估结果达不到相应分值的学校, 不得参与教学质量优胜奖、教学管理奖的评比。教学绩效与上学年相比, 上升幅度显著的, 可以评为教学质量进步奖。

《细则》还考虑到我县城乡学校师资力量、生源质量构成的实际, 分为城区规模学校、驻城一般学校及驻镇学校、农村定点学校三大类进行分类评估, 按比例分别设奖, 以促进同类学校之间的有序竞争。为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促进学校的个性化发展, 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 设定相关教学工作单项奖, 注重单方面的显著成效。

五、丰富信息资源储备, 满足监控物化保障条件

逐步建立县、集团、镇、校多层次、多类别教学电子信息资源系统, 包括学校信息, 如学校数量、班级数量、学生总数量、各班级学生数量、教师数量、课职务分工、总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大课间活动安排表、集体备课分工及时序安排表、教学进度安排表、获奖情况等;教师信息, 如文化层次、年龄结构、职称状况、专业成长、课务安排、教学特长、教学实绩等;学生信息, 如姓名、年级、班级、学号、学业状况等;资源信息, 如学科试题库、命题专家库、评委库, 活动、竞赛、评比、检测、调研、视导等过程和结果的信息数据库等各级各类信息资源。资源分门别类, 动态生成, 及时更新, 专人管理, 为实施质量监控提供快捷、准确、高效的物化保障基础。

六、完善质量监控制度, 落实监控运行保障措施

1. 建立学生学业质量检测与分析制度

县、集团、镇 (校) 要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学业质量检测, 每次检测都要掌控好命题、监考、阅卷、登分、统计几个关键环节, 确保组织严密、纪律严明, 以考风促教风、学风;每次检测结束都要及时、认真地做好统计、分析、反馈。分析包括试题结构分析、学生得分率统计、教师教学过程及行为存在的问题剖析, 坚持用数据、案例说话, 杜绝说大话、空话、套话。

2. 建立学生发展状况测查与分析制度

县、集团、镇 (校) 应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行为技能及学习习惯进行测查, 可采用问卷、访谈、听、说、动手实验、课堂观察评价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 例如语文学科口语交际能力、朗读能力、课外阅读能力的测查, 英语学科的听力的测查, 艺术学科的唱歌、视听、鉴赏能力的测查等。分析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学段、不同环境, 呈现的不同发展状况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3. 建立教学常规检查、视导、考核与分析制度

县、集团、镇 (校) 每学年、每学期都要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有策略地对教学常规, 尤其是课程开设、高效课堂、集体备课、教学环节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视导与考核。把各科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班主任工作、教学研究等整个情况, 纳入监控之中, 要特别强化小学技能科的教学评价, 要对照相关标准作深入、细致的剖析, 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 保证学校教学活动规范、有序、高质量地运行。

4.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训练与考评制度

县、集团、镇 (校) 应检查、督促学校对教师的远、近期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情况;详细了解教师的文化学历、教学设计、教学表达、教学测评、教学研究、学科专业技能、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专业基本功的训练与考核情况;深入调研各学校、教研组, 面向全体与分层推进、校本培训与个人研修、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培训等具体落实情况, 全力打造专业技能过硬、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

5.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结果通报与反馈制度

各种检测、考查、调研、视导、考核、考评等监控结果, 要及时、有选择地通过文件、会议、书面、口头等不同形式, 群体、个别等不同对象, 基层、机关、社会等不同场合予以通报、反馈。对工作扎实认真、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和教师给予肯定、表扬, 对工作不到位、教学质量差的学校、教师给予批评、指导。对单项、阶段考查, 要通过数据找出主要成绩和主要问题, 剖析具体实例, 提出改进措施。要把薄弱学科、薄弱学校列为重点, 并对其进行跟踪监控、跟踪指导。

6.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的评价、使用制度

评价采取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作为对学校表彰、奖励和校长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评价结果还可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交流使用、奖惩、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当然, 教学质量监控采集的数据、信息要妥善保管, 控制发布范围, 未经允许, 不得向媒体公布。

摘要:抓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的成效。提升质量监控认识、构建质量监控网络、充实质量监控力量、制定质量监控标准、完善质量监控制度是建立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提升县域小学教育内涵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近些年来, 我县小学努力建设面向所有教师和全体学生的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不断提升全县小学的内涵发展水平。

杨屯小学“教育内涵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 篇3

一、聚焦内涵发展,构建“智慧传递”目标体系

教育智慧,即学校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它包括教育者的智慧、受教育者的智慧和教育内容的智慧。“智慧传递”的目标体系必须聚焦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着眼于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善于发现、选择教育智慧,通过“传递”搭建平台,凝聚、传送、辐射教育智慧,构建区域教育的智慧生态。

“智慧”源于实践,“传递”旨在智慧增值。如今,闵行区正处于教育转型期,在教育“体量”大、内涵发展要求高的实际情况下,要解决教育发展变革过程中的复杂问题,需要有教育智慧来应对发展形势的要求,来激发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闵行区各级各类学校近年在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学校管理智慧和成功的办学经验,需要将这些教育经验提炼、凝聚成教育智慧,并且通过有效的传递、辐射,使智慧“增值”,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于这两大思考,闵行区教育系统进行了广泛研讨后,达成了共识,明确提出以“智慧传递”为载体,深入探索和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机制。

闵行区的教育目标定位于创新区域教育管理机制、学校发展机制、课程建设机制、教学行动机制、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教育评价机制等方面。该区通过“智慧传递”项目的实施,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机制,构建学校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共同体,形成管理有序、实施有力、务实创新的教育内涵发展项目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围绕“为了闵行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的核心理念,全力打造“幸福校园”,在解决区域性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方面有明显突破,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品质的提升产生持续的效应,使区域教育的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

二、完善顶层设计,明确“智慧传递”推进策略

闵行区地处上海西南城郊结合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口大量集聚、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对闵行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与机遇。面对地区居民教育需求多元化、学校发展差异化的现实,区域教育改革必须选择“智慧传递”为载体,整体规划“智慧传递”的目标系统、内容序列、推进策略、操作流程、效能评估和组织管理,形成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管理有序的区域“智慧传递”平台,以加大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形成良好的教育发展氛围,激发教育发展的生长力和生命力,打造智慧的教育生态,促进闵行教育内涵发展。

闵行区明确“智慧传递”的价值追求,整体设计发展路径,加强区校联动,明确实施“目标导向、项目推动、区校联动、前移后续、场线结合、评价激励”六大推进策略。

目标导向——确立区校两级“智慧传递”研讨展示活动目标,实行目标导引下的任务分解与组织实施,宣传报道活动中涌现的成功案例、宝贵经验,通过经验总结、科研报告、教学论文等形式或成果揭示教育教学规律。

项目推动——以项目化推进为主要路径,按照“智慧传递”项目的总目标和八大主要内容,选择八个子项目进行具体设计和实践,形成区域“智慧传递”框架,创新教育内涵发展机制。

区校联动——区级层面,即根据重大项目、特色工作,优选项目学校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区域“智慧传递”的展示和研讨,以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学校层面,即参考区级“智慧传递”内容,结合本校实际,优选典型案例,进行校本或校际的展示研讨,以解决学校在教学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辐射宝贵的经验。

前移后续——在区校两级“智慧传递”展示活动中追求全程效应,在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环节设计、效益评估等方面追求参与的最大值,在精心组织好当天的展示活动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参与该“智慧传递”活动前后的日常化学习、研讨、实践与反思活动。

场线结合——区校两级的研讨展示活动,既进行适量的现场研讨展示,又充分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场互动和网络互动两个平台,拓宽传递通道、丰富传递载体、扩大辐射范围,让更多的学校、教师交流经验,实现随时随地沟通、交流与分享。

评价激励——建立政府督导、第三方评估、学校共同参与的创新区域内涵发展机制的评估体系,设立学校内涵发展综合奖和单项创优创效奖,对区校两级的“智慧传递”研讨展示项目和活动,实施过程性质量评价激励。

三、创新传播模式,实现教育智慧增值共享

“智慧传递”力求突破传统的显性传播模式,探索基于主体体验的互动主导式传播,创新传播过程中主体间关系的变化,借助新技术应用,打通现场互动与网络互动的时空拓展,构建教育智慧“凝聚、传送、辐射、共享”的传播模式,实现区域教育智慧的增值共享。

凝聚——选择一些办学有成效、有影响力、有值得推广的经验的学校,通过学校内部研讨、交流与反思,对教育经验进行梳理和提炼。同时,还聘请区内外专家对所选学校的经验进行实践指导与理论提升,形成学校发展的亮点和教育智慧。

传送——对参加传递的项目通过目标聚焦,形成传递的亮点,再将经验形成过程再现成为可视性的成长环节,最后通过现场展示和网络平台展示等形式展现学校亮点和智慧。

辐射——通过交流、研讨,在一定程度上对所呈现的教育智慧达成共识与认同,从而在区域内营造研讨氛围,形成共同探讨与分享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智慧成果的社会环境。

共享——通过现场展示与网络研讨两个平台,让全区学校和全体教师知晓区域教育智慧内容,积极参与到区域教育智慧的开发与应用中,实现教育智慧资源共享。2011年9月闵行区教育局开通了“闵行教育移动微博”,作为“智慧传递”活动的在线交互平台,吸引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在开通的半年中,已有9571名教师成为实名注册会员,发表微博帖子达7000多条。借助微博,围绕“提升课程领导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两大话题,每所学校每个教师不仅可发表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看法和心得,而且还迅速汇聚了各所学校在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经验与困惑。

四、激发教育活力,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智慧传递”的价值指向在于每个教育者既是智慧的创造者,又是智慧的传播者。“智慧传递”的过程将成为智慧碰撞、对比、交融的过程,也是充满智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管理者的主体意识都被唤醒,形成了群体性的体验热情,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创造智慧、积极传递的热情与活力,促进了各类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群体性参与,营造了浓郁的研究氛围。“智慧传递”项目吸引了区域内所有学校的积极参与,纷纷寻找、发现自己的教育智慧,经过梳理、提炼,通过在场在线相结合的传递方式,将潜藏在学校之中的“教育智慧”快速直达于全区,形成了良好的推介、分享、学习、研讨的氛围,并借助“闵行教育视频点播网”、“学校课程领导互动平台”、“闵行移动教育微博”三个网络通道进行视频,以及文本和短信的直接互动,实现了网络平台与区域内的重大教育现场展示研讨活动前后呼应、前移后续,更广泛地释放与展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聪明才智。

主体性觉醒,唤醒了教育者的自信。“智慧传递”项目唤醒了普通教育者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的教育热情与激情。这使他们发现,原来普通学校也有不普通的教育亮点与智慧。在深度互动的过程中给每所学校提供了一个表达办学思想、描绘学校发展路线、分享办学智慧的平台。活动的成功举办,更激励提升了展示者和参与者教育改革的积极性。

关注真问题,引领教育团队快速成长。智慧的形成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破解问题的过程。智慧传播、分享的本身会带来对既有问题和生成问题的关注,引导教育者进行结构性思考,关注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关注教育者自己未曾发现的问题,让“智慧传递”的内涵聚焦于对问题的关注与破解,从而促进教育团队的不断成长。

体验性积累,凝聚成区域教育的大智慧。“智慧传递”的过程就是将每所学校、每个体验者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积累的小智慧,通过汇聚、提炼、升华为区域教育的大智慧。这种由点及面、由小到大的智慧凝聚过程,形成了区域教育特色的发展之路。

五、强化思想引领,助推教育管理成功转型

“智慧传递”的持续成效取决于教育管理的成功转型。上海市基础教育会议明确提出:“在教育管理方式上,要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转向更加强调思想和专业引领。”而“智慧传递”本身需要聚焦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型,以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和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抓手,倡导教育管理从行政领导转为思想领导,从行政命令改为专业引领,从具体指导变为宏观调控,从领导变为服务。

倡导教育家办学,促进学校自主发展。校长管理智慧成为提升区域教育品牌的活力源,成为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下的校长队伍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校长负责制、提升校长专业化水平的利器,同时通过“智慧传递”,打造教育管理智慧激荡、碰撞、交融的活力场,为倡导校长成为“教育家办学”和教师成为“教育家育人”营造土壤、环境和氛围,努力打造一支具有教育家精神和理想、依法办学能力强和专业化水平高的校长队伍,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让每一所学校都能实现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目标。

遵循教育规律,完善监控评价体系。遵循教育规律,用科学的思想和标准来要求、评价和激励学校办学,完善基于各类办学基础和发展环境的教育评价机制,着力构建多元化项目监控与激励体系,在项目实施与推进的整体过程中,聘请委托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对区域层面及学校层面项目进行评估,加强对教育标准的执行和目标达成情况的监督评估,为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和建议。

健全保障体系,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组织架构,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责任明确的项目推进组织系统。加大对研究项目的经费投入,提高学校内涵发展经费的投入,规范经费使用,提高奖励力度。完善项目管理及运行机制,建立区域层面及学校层面联动机制,构建区、镇、学校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共同体,定期研究探讨教育内涵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规范学校教育内涵发展项目的申报及审批,加强对学校教育内涵发展项目的指导与服务,提高主动服务的意识和效率,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闵行区“智慧传递”项目现已初见成效,即发现了教育智慧的光芒,形成了教育智慧发现、凝聚、传递的区域氛围;激发了广大教育者的教育活力,唤醒了普通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自信;加快了教育管理的成功转型,把“小智慧”凝聚了成区域教育的“大智慧”,逐步形成了区域教育特色。下一步,闵行区教育局将进一步思考如何整合各方力量,通过完善激励、评估机制等,拓展“智慧传递”的广度与深度,形成闵行特色的教育大智慧,力争打造闵行教育的特色。

作者系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局长

杨屯小学“教育内涵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 篇4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杨屯镇认真按照年初与县政府签订的“环境保护责任状”的有关要求,本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思想意识,紧紧围绕全镇经济发展中心工作,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努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的整体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级领导充分重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一是成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把环境保护工作列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形成一把镇长亲自抓,分管镇长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层层建立了由村居、镇直单位负责人为组长,环保员为责任人的生态镇创建工作小组。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的机制,严格考核,使生态创建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结合杨屯镇实际情况,制订了《杨屯镇2007年环保工作意见》,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人,做到人人头上有任务、人人肩上有担子。

二、宣传教育广泛深入,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我镇坚持将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充分发挥各社区(村)作用,利用宣

1传标语、主题黑板报及环保知识传单,围绕全县环保中心工作,推进环境宣传教育社会化进程。引导和发挥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开展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在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要针对群众关心的环保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宣传工作,并做好环保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二是继续搞好环境警示教育,把公众和新闻媒体参与环境监督作为加强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以正面宣传为主,突出报道我镇在环保工作的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三是针对少数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只计经济,不顾环保的企业进行专项整治,建立长效机制,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三、各项建设稳固推进,镇村面貌显著改善

我镇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在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成功实施了系列生态建设工程,改善了镇村面貌。农业方面:农业生产系统受灾损失率达到0.5%;全镇塌陷地118.9亩,复垦地105.2亩,复垦率达到88%;村镇森林覆盖率达到25.7%;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和农村污水排放设施投入力度,污灌达标率达到80%;积极引导农民进行无公害化生产和有机绿色产品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化食品的要求,土壤测土配肥,控制化肥农药用量,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237公斤/公顷,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的比重达到14%以上;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到91%;引导农民回收利用塑料薄膜,回收率达到99%;秸杆做到部分回收用作饲料,部分就地还田,综合利用率达到98%;对规模化养殖场的粪便进行综合回收,发酵处理后产生沼气,综合利用率达到98%;

工业方面:单位GDP能耗控制在1.4吨/万元以下;单位GDP水耗控制在203立方米/万元以下;项目建设过程中 “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全年无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无环境信访案件,全部工业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重点整顿了再生棉加工企业,对废料、粉尘、噪声等污染源进行了很好的控制;认真取缔了“十五小”、“新五小”企业。

社会事业方面: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28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沼气池用户达到1000多户,新能源所占比例达到10%以上;完成垃圾中转站建设,生活垃圾分片收回,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村民饮用水合格率达98%;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贫困人口560人,贫困人口比例达到1.1%小;积极开展生态村创建工作,西姚桥、卞庄、张街、彭屯、刘屯被评为市县级生态村;开展环境优美镇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镇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坚持“以人为本”,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原则,围绕加强生态保护,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等目标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全镇的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宣传范围还不够广,有关工程的投入资金还不够足,镇村面貌的综合整治力度还不够强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上一篇:成教工作计划下一篇:企业党委先进事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