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剂分类标准

2024-08-23

化学试剂分类标准(共9篇)

化学试剂分类标准 篇1

附件一:

中小企业分类标准

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全文如下: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本规定。

二、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三、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四、各行业划型标准为:

(一)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 1

为微型企业。

(五)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六)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七)仓储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八)邮政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九)住宿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餐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一)信息传输业。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三)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2

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四)物业管理。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8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六)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五、企业类型的划分以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为依据。

六、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本规定以外的行业,参照本规定进行划型。

七、本规定的中型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型企业标准的下限,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定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统计分类。国务院有关部门据此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不得制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企业划型标准。

八、本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修订情况和企业发展变化情况适时修订。

九、本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十、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附件二:

行业分类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标准的行业分类标准,将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分为如下20个行业。

A 农、林、牧、渔业

B 采矿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F 批发和零售业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H 住宿和餐饮业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J 金融业

K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T 国际组织

附件三:

贷款的分类方式

一、按担保物分类:

按照担保方式分类贷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信用贷款

信用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其特征就是债务人无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的。

 担保贷款

 保证贷款 :

保证贷款指贷款人按《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本息时,按规定承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保证人为借款提供的贷款担保为不可撤销的全额连带责任保证,也就是指贷款合同内规定的贷款本息和由贷款合同引起的相关费用。

 抵押贷款

押贷款是指贷款人按《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取得的贷款。

 质押贷款

押贷款是指贷款人按《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为质押物发放的贷款。

《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有5种方式: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实际主要考虑的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

1、保证: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主合同的义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2、抵押: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抵押财产的占有,将抵押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一)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二)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三)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四)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五)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

(六)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以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3、质押: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或者将其财产权利交由债权人控制,将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以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的价款优先受偿。

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下列权利可以质押:

(一)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

(二)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

(三)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四)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

二、按期限分类:

 短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

 中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

 长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5年(不含5年)以上的贷款。

三、按贷款的质量分类:

参考贷款五级分类办法,贷款根据贷款质量可以分为  正常贷款

 关注贷款  次级贷款  可疑贷款  损失贷款

化学试剂分类标准 篇2

目前国内化学试剂药品在分类管理还停留在相对粗放的管理状态, 尚缺乏清晰的分类管理体系。我国于2012 年颁布了《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有机过氧化物储运安全规范》 (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等分类管理的技术标准。总的来说目前危险化学品分类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GHS) 是以联合国分类标签制度的为基础[1], 创建的一套科学的化学品分类标签制度, 提出了适用于分类管理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化学品分类管理的整体思路。文章在此基础上, 检索万方医学网从建库至2015 年4 月相关文献, 对常用化学试剂药品的存放及使用进行归纳整理, 为化学品分类管理提供有益的思路。

1 化学试剂药品分类及管理

药品分类管理就是根据药品品种、规格、剂型、适应征、剂量及给药途径的不同, 对药品储存和陈列等进行分类的管理。化学试剂药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 文章按化学试剂药品的性能分为非危险试剂和危险试剂[2]。

1.1 按危险试剂和非危险试剂分类

基于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标签制度 (GHS) 原理, 参考《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包装技术》, 设计建立了化学试剂药品危险试剂和非危险试剂分类表 (表1) 。化学试剂药品的管理应根据其不同的特点, 以不同的方式妥善管理。这种分类既注意到实用性, 又考虑到试剂的特征性质, 既便于实验人员者使用时安全操作, 也便于安全存放。

1.2 危险化学试剂药品分类管理

根据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第一类: 爆炸品;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 易燃液体 (如乙醇、天那水、白电油等) ;第四类: 易燃固体、自然固体、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 有毒品;第七类: 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品。石燕燕等[1]结合GHS中化学品危险性分类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适用于分类管理的危险化学品有19 类:⑴爆炸品;⑵易燃气体;⑶有毒气体;⑷易燃液体;⑸易燃固体;⑹自反应物质;⑺自燃与自热物质;⑻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⑼氧化剂;⑽有机过氧化物;⑾腐蚀品;⑿有毒品;⒀生殖细胞突变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物质 (CMR) ;⒁刺激性物质;⒂呼吸或皮肤过敏性物质;⒃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毒物;⒄吸入危害性物质;⒅水环境危害物;⒆臭氧层危害物。通过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储存保管, 以减少或避免其对环境的影响及对人体的危害。

1.3 特殊药品和毒性化学试剂药品分类存放管理:从管理环节角度出发, 分类管理的应体现便于识别、记忆, 又便于贮存、取用[3]。根据特殊药品和毒性化学试剂药品的性质特点设计了分类存放管理 (表2) 。

2 管理策略

2.1 国外化学品分类管理体系

针对化学品的分类管理澳大利亚颁布氧化剂f AS4326) 、易燃和可燃液体 (AS 1940) 、有机过氧化物 (AS2714) 、有毒物质 (AS/NZS 4452) 等一系列标准, 对各类危险化学品分发、储存、处理和废弃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活性化学品美国化学品过程安全中心 (CCPS) 采用系统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1], 体系要素见图1。

2.2 国内危险化学品分类管理策略

根据每类化学品在使用、储存、废弃等环节中的特点, 在各类危险化学品管理指南的基础上, 通过体系管理的思路, 对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生命周期实施安全管理[1], 国内危险化学品分类管理策略见图2。

3 化学试剂药品分类管理要点

依据不同的试剂, 采取不同的方法[4], 主要包括: (1) 密封保管; (2) 避光保管; (3) 活泼元素的保管; (4) 易燃易爆剧毒药品应采取特殊方法保管。

3.1 化学试剂药品的储存

化学试剂药品保管不善, 就会容易失效变质, 影响实验效果, 并造成一定的浪费。化学试剂药品有的是易燃易爆危险品, 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毒性, 对于易燃、易爆危险品及毒剧药品实行专人专柜管理, 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法规。储藏室应保持低温、通风、干燥的环境, 室内应设有灭火器、湿度计、温度计[5]。

定期检查包装是否完好, 试剂有无变质及有无安全隐患等现象,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保管过程中必须保持瓶签完整无缺, 对没有标签的试剂未经确切验证之前不能使用。特别是剧毒、强腐蚀及易制毒化学试剂药品, 若保管存在漏洞, 稍有不慎可能会引发一些危害社会及他人的事件发生[6,7]。对易燃易爆试剂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发生泄漏、渗漏后或未及时清理干净, 外泄试剂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 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或遇到高温、明火可能引发爆炸或火灾, 造成严重后果[8]。对长期闲置、变质或漏液的试剂做及时的处理。

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GHS) 规定, 化学品存放时, 非危险试剂按分类特点存放于一般的柜体中。危险试剂一般应储藏特殊柜或地下室。对于易挥发性试剂, 为减少蒸发所致的挥发性组分的流失, 需要低温储存;对于相抵触或易发生危险反应的试剂应隔开存放;药品柜外应标明柜内存放的试剂名称及种类。

3.2 化学试剂药品入库管理及出库管理

化学试剂的储存单位:如工厂、化学试剂公司、高校实验室、药品检验所等在接收、发放、保管危险化学品时, 应将危险化学品使用指导书放置于使用现场, 并按要求进行标识、使用, 明确责任者。

化学试剂药品入库时应严格对试剂的品名、包装、品质、规格进行核对, 检查试剂瓶口有无破损、松动、标签是否清晰, 有无渗透, 粘贴是否牢固, 有无试剂变质现象。危险化学品出库时, 仓库管理人员须检查危险化学品包装容器是否密封完好, 若发现有异常情况, 不得对外发放。任何人使用试剂时必须严格登记制度, 需要登记的内容有:试剂名称、数量、取出时间、使用人签字, 以及归还时间、归还人签字、保管人签字等[5]。

化学试剂保管员每月应向行政中心提供一份危险化学品仓库管理状况报告, 以反映危险品贮存状况。报告内容包括:危险种类和每月进出库存量;存在的问题及所采取的对策。

香港基金分类缺乏标准 篇3

欧美经济影响香港基金销售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主席程剑慧日前表示,去年首10个月基金业总销售额337.38亿美元,期内净流入58.33亿美元,分别按年增长46.2%及12.2%,但自第三季欧债危机恶化,令环球股市大挫以来,9、10月基金销售大跌。

基金的分类销售情况显示,债券基金及股票基金的销售额各占行业总额约四成。与2010年情况相似的是,债券基金资金净流入远多于股票基金,占行业销售净额72.36%。

展望2012年,香港投资基金公会副主席兼摩根大通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潘新江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基金经理不但没有增加现金的持有量,反而采取更加积极的投资策略,希望在全球经济复苏之前提早建仓;另外,在减息预期下,投资者将会更关注以内需为增长点的经济体,比如印度尼西亚和泰国。

销售不当蕴含风险

博时基金管理公司香港分公司董事总经理赵小宝表示,在基金分类方面,香港的基金提供者已无所不用其极。大部分参与者都在“尽其所能地”把自己的基金归类为非衍生性产品,包括修改产品的某些特性。

赵小宝表示,在复杂基金领域,“当前的趋势是超越相关的限制”。这种趋势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投资者保护方面的担忧加剧,人们越来越对结构性产品感到担忧,也担心销售不当的风险。

目前,香港没有标准化的基金分类系统,市场参与者将此视为当地基金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全球市场部副总经理Jeffery Lam也表示,在香港,基金并不是根据风险水平进行分类的,有的时候,一些基金会被一家银行当作衍生性基金销售,而被另一家银行当作非衍生性基金销售,这会让投资者感到非常困惑。

赵小宝表示,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往往会制定原则性法规,而不是“说明性”的法规。“他們从不告诉你怎么做。”他说,香港证监会的做法一直让业界“为难”,因为基金提供者要自行对基金归类,这样的“主观”决定会让投资者无从选择。

“在产品数据概要方面,证监会一直采取说明性更强的做法,但在产品分类上就较弱。我想,他们已经把这个问题甩给了产品提供者。”赵小宝以博时2008年发起的一只Ucits III基金为例,说明证监会当时在审批时,在分类方面丝毫没有为难该公司。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在Ucits III方面有一些不错的经验。我2008年在香港发起第一只130/30(多/空)基金,这只基金被归在与香港其它股票型基金同一类型里,证监会没有提出任何进一步的问题。”他表示,这只130/30基金“显然”用上了“数量庞大的衍生工具”。

“我当时必须这么想,我要尽力去教导我的分销商,事情就是这样。”赵小宝指出,由于缺乏清晰的分类标准,要明确区分衍生性产品和非衍生性产品确实“相当困难”。

Jeffery Lam建议,在基金分类方面,提供者不应完全依赖法律方面的顾问,须全面理解一项产品的基本投资情况,以便将其归类,这一点十分重要。他表示:“这个过程你不能依赖外部或内部的法律人员来指引你,你必须和你的产品经理接触,弄清它们的用法。”

基坑分类标准 篇4

根据基坑(槽)支护结构周边环境条件基坑工程分为3级,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应根据工程情况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当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或开挖深度大于10m,或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以及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属于一级基坑;当基坑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坑属于三级基坑;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如果基坑周围已有的建筑、设施(如地铁、隧道、城市生命线工程等)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这些要求。

基坑(槽)土方工程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当设计有指标时,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如无设计指标时应按表1-5的规定执行。

基坑变形的监控(mm)

压力容器分类标准 篇5

A1 压力容器的分类 A1.1 介质分组

压力容器的介质分为以下两组,包括气体、液化气体或者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1)第一组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易爆介质,液化气体。

(2)第二组介质:除第一组以外的介质。A1.2 介质危害性

介质危害性指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因事故致使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发生爆炸或者因经常泄漏引起职业性慢性危害的严重程度,用介质毒性程度和爆炸危害程度表示。

A1.2.1 毒性程度: 综合考虑急性毒性、最高容许浓度和职业性慢性危害等因素。极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小于0.1mg/m3;高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0.1~1.0 mg/m3;中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1.0~10.0 mg/m3;轻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大于或者等于10.0 mg/m3。

A1.2.2 易爆介质: 指气体或者液体的蒸汽、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混合物,并且其爆炸下限小于10%,或者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20%的介质。

A1.2.3 具体介质毒性危害程度和爆炸危险程度的确定 按照HG 20660—2000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确定。HG 20660没有规定的,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参照GB 5044—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的原则,决定介质组别。

A1.3 压力容器类别划分方法

A1.3.1 基本分类

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应当根据介质特性,按照以下要求选择划分图,再根据设计压力p(单位MPa)和容积V(单位L),标出坐标点,确定压力容器类别:

(1)第一组介质,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见图A-1;(2)第二组介质,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见图A-2。

图A-1 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图—第一组介质

图A-2 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图—第二组介质

A1.3.2 多腔压力容器类别划分

多腔压力容器(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夹套容器等)按照类别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且按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但应当按照每个压力腔各自的类别分别提出设计、制造技术要求。对各压力腔进行类别划定时,设计压力取本压力腔的设计压力,容积取本压力腔的几何容积。A1.3.3 同腔多种介质压力容器类别划分

一个压力腔内有多种介质时,按照组别高的介质划分类别。A1.3.4 介质含量极小压力容器类别划分 当某一危害性物质在介质中含量极小时,应当根据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按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决定的介质组别划分类别。

A1.3.5 特殊情况类别划分

(1)坐标点位于图A-1或者图A-2的分类线上时,按照较高的类别划分其类别。

(2)本规程1.4条范围内的压力容器统一划分为第Ⅰ类压力容器。

A2 压力等级划分

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划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四个压力等级:(1)低压(代号L)0.1MPa≤p<1.6MPa;(2)中压(代号M)1.6MPa≤p<10.0MPa;(3)高压(代号H)10.0MPa≤p<100.0MPa;(4)超高压(代号U)p≥100.0MPa。

A3 压力容器品种划分

压力容器按照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具体划分如下:

(1)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釜、聚合釜、合成塔、变换炉、煤气发生炉等。

(2)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

(3)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洗涤器、吸收塔、铜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4-2009

(4)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如各种型式的储罐、缓冲罐、消毒锅、印染机、烘缸、蒸锅等。

化学试剂分类标准 篇6

一.氧气的性质

⒈制取氧气:

⑴过氧化氢溶液中添加入二氧化锰:⑵加热氯酸钾并添加二氧化锰: ⑶加热高锰酸钾:

⒉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⑴氢气在空气中燃烧:⑵碳在空气充分中燃烧:⑶碳在空气不充分中燃烧:⑷硫在空气中燃烧: ⑸磷在空气中燃烧: ⑹镁在空气中燃烧:⑺铁在氧气中燃烧:⑻铜在空气中受热: ⑼铝在空气中燃烧: ⒊化合物与氧气反应: ⑴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⑵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⑶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二.自然界中的水

⑴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⑵制取氢气:

⑶生石灰与水反应: ⑷二氧化碳溶于水:

三.质量守恒定律

⑴镁在空气中燃烧: ⑵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⒈碳的氧化化学性质: ⑴碳在空气充分中燃烧: ⑵碳在空气不充分中燃烧: ⑶木炭还原氧化铜: ⑷焦炭还原氧化铁: ⑸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⒉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化合反应):

⑴煤炉的底层:

⑵煤炉的中层:

⑶煤炉的上层(蓝色火焰的产生):

⒊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⑴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⑵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⑶碳酸不稳定而易分解:

⑷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⑸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检验二氧化碳):

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去除二氧化碳):

⒋一氧化碳的性质:

⑴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⑵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⑷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五.燃料及其运用

⑴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⑵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干粉灭火器的原理):

⑶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⑷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⑸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六.金属

⒈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⑴镁在空气中燃烧:

⑵铁在氧气中燃烧:

⑶铜在空气中受热:

⑷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

⒉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⑴锌与稀硫酸反应:

⑵铁与稀硫酸反应:

⑶镁与稀硫酸反应:

⑷铝与稀硫酸反应:

⑸锌与稀盐酸反应:

⑹铁与稀盐酸反应:

⑺镁与稀盐酸反应:

⑻铝与稀盐酸反应:

新盐+新金属:

⑴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⒊金属+⑵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⑶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⒋铁的炼制:

⑴高炉上层:

⑵高炉中层:

⑶高炉下层:

七.酸、碱、盐

⒈酸的化学性质:

⑴酸+盐+氢气(见上)⑵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①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

②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

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

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⑶酸+碱+水(中和反应):

①盐酸与烧碱反应:

②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

③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 ④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⑷酸+盐新酸+新盐:

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②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③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④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⒉碱的化学性质:

+水:

①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⑴碱+非金属氧化物②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③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三氧化硫气体: ④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⑤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⑵碱+酸盐+水(见上)⑶碱+盐新碱+新盐:

①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

②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制取波尔多液):

⒊盐的化学性质:

⑴盐+新金属+新盐(见上):

① 铁与硝酸汞反应:

⑵盐+酸新酸+新盐(见上):

①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

⑶盐+碱新碱+新盐:

①硫酸铜溶液与盐酸反应:

②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③硝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④硫酸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⑤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反应: ⑥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反应:

⑷盐+盐新盐+新盐:

①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

②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

⑸ 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

①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

②碳酸氢钙受热易分解:

八、化学与生活:

浅析《马氏文通》代字分类标准 篇7

一、代字分类的意义标准

《文通》对字类的划分首先是以意义作为标准的。《正名》卷中提到“字各有义……义不同而类亦别焉。故字类者, 以类其义焉耳。”又说:“字无定义, 故无定类。而欲之其类, 当先知上下文义何如耳。”[1]

《文通》根据意义标准将字划分为实字和虚字两大类, 并给它们下了明确的定义:“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 曰虚字。”陈望道先生说:“汉语文法研究中, 关于实字和虚字的区别, 有过种种说法, 大致可分为两路:一路着眼在意义 (概念) 上的差别, ……《马氏文通》把虚实之分定为有解无解, 便是一路。”[2]《文通》把代字划分在实字类, 即代字有事理可解, 又“界说三”:“凡实字用以指名者, 曰代字。”可以看出, 界定代字是以意义作为标准的。

《文通》代字章对代字下的定义是:“代字者, 所以指名也, 文中随在代名而有所指也。”结合《说文·人部》:“代, 更也。”[3]可知, 代字本义就代替, 可以替换名字, 指称名字, 具有名字的意义。关于名字, 《文通》说:“名字所以名一切事物者, 省曰名。”所以代字也可以名一切事物, 可以说是代名字。《文通》举了大量的例子证明代字有代名字的意义, 现举两例如下:

(1) 又公上:“管仲以其君霸, 晏子以其君显。”

(2) 汉高帝纪:“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 吾能尊显之。”

(1) 句中两“其”字是代字, “管仲”“晏子”是名字, 代字“其”分别指代管仲和晏子。 (2) 句中“之”是代字, 指贤士大夫中“从游者”。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代字具有指称名字的意义。

代字代名字的意义又可以把代字分为四大类, 《文通》说:“代字共别为四宗 :曰指名代字, 曰接读代字, 曰询问代字, 曰指示代字。”

1.指名代字更判两种, 一指所语者, 一指前文者。

2.接读代字, 顶接前文, 自成一读也。

3.询问代字, 所以求知未知者也。

4. 指示代字者, 所以指名事物以示区别也。其别有四 :一以逐指者, 二以特指者, 三以约指者, 四以互指者。

对这四大类代字, 《文通》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可以说是对代字从意义上的再分类。每一类代字又根据意义划分很多小类, 其中的小类在《文通》中不仅论述详细, 而且给予了很多例子加以说明。如, 《文通》说特指代字:“所以明注意之事物也, ‘夫’‘是’‘若’‘彼’‘此’诸字是也。”解释“夫”:“凡确有所指而必为提明者, 则用‘夫’字。‘夫’字或合乎公名。”现举一例说明“夫”, 尔雅郭叙:“夫尔雅者”邢疏云“‘夫者发语辞, 亦指示语。’盖近之矣。”从上面的例子分析可以看出, 无论是大类, 还是小类, 代字都首先以意义作为划分标准。

二、代字分类的功能标准

《文通》对代字的分类贯穿功能标准。这里所说的功能不仅指代字本身具有的功能, 还指代字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无论从定义阐述、举例还是代字诸用等方面都可以说明在代字分类中, 功能标准起了很大的作用。

《文通》说:“代字者, 所以指名也, 文中随代名而有所指也。凡行文所以用代字者, 免重复, 求简洁耳。”在给代字下定义的同时, 说明了代字的功能:指代名字, 避免重复, 效果简洁明了。接着进一步详细解释:“事物又在当前者, 不必名也。以‘尔’‘我’‘彼’‘此’诸字指之。其不在当前而其名称已称之于前者, 以‘其’‘之’‘是’‘此’诸字指之, 以免重复。”“界说三”给予了高度概括 :“凡实字用以指名者, 曰代字。”从这些界定代字的语句中可以看出, 界定代字, 其本身具有的功能是重要的划分标准。

《说文》:“代, 更也。”段玉裁注:“凡以此易彼谓之代。”“代”本义是“替换;替代”。可以看出, 代字本身就有替代的功能。所以代字不仅能代替名字, 表示名字的意义, 而且具有名字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但又不能说代字就等于名字, 代字是对名字的一种较高的概括。因为:“代字指前词, 则所指非特一字已也, 凡与前词攸关者胥指焉。故前词或为顿, 或为读, 或为句, 或为节, 举为所指。”也就是说, 代字可以指代一个字, 或几个字, 或一句话, 或一段话等。这说明代字与名字是有区别的, 代字的本身的替代功能决定了它对名字的高度概括性。

代字的功能又把代字分成了四大类:指名代字、接读代字、询问代字和指示代字。这四大类各有自己独特的语法功能, 据此又分出很多小类。对于这几类代字, 王海棻先生给予了很好的分析和解释, 他说 :“《文通》所说的指名代字, 其‘指所语者’, 即通常所说的人称代词, ‘发语者’‘与语者’‘所为语者’分别指第一、第二、第三人称 ;其‘指前文者’, 即通常所说的只是代词的一部分 (用作主语、宾语而有称代作用的指示代词) 。《文通》所说的接读代字, 即能‘顶接一文。自成一读’的代词, 包括‘其、所、者’三词。询问代字及通常所说的疑问代词。指示代字, 即通常所说的指示代词的另一部分 (用作名词修饰语, 仅有指示作用的指示代词) 。”[4]王海棻先生简单概括了这几类代字, 不仅解释了其定义而且说明了其具体用法。

这四大类及其每一小类在句中的具体用法可以更好地说明功能标准在代字分类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 《文通》根据代字在句中的具体功能把它们分成若干小类。现举两类字加以具体说明:

指名代字中发语者“吾”字, 《文通》说:“按古籍中用于主次、偏次者其常, 至外动之宾次, 惟弗辞之句则间用焉, 以其先乎动字也。若介字后宾次, 用者仅矣。”这里详细地说明了指名代字“吾”的在句中的具体用法。如, 孟公下:“吾甚惭于孟子。”“吾”在主次。孟梁上:“王曰何以利吾国。”, “吾”是偏次。

对于接读代字, 《文通》说:“接读代字, 顶接前文, 自成一读。字有三:一‘其’字, 独居读首。二‘所’字, 常位读领。三‘者’字, 以煞读脚。三字所指, 不一其义, 而用法殊焉。”这里给出了“其”“所”“者”具体的用法, 其功能标准显而易见。例如, “其”字。《文通》说:“其字领读, 独居读首, 用法有二。一在主次, 一在偏次。在主次者, 有前词为名而‘其’字顶接者。”如, 韩原毁:“古之君子, 其责己也重以周, 其待人也轻以约。”两“其”字皆顶指“古之君子”, 是主次。

询问代字和指示代字的具体分类和用法, 《文通》分析的亦是如此。每一大类及其小类无论从定义还是具体用法, 都可以看出它们在句中的分布和具体的语法功能, 功能标准的确不可或缺。

三、代字分类的合理性

《文通》代字分类的标准:一是意义标准, 二是功能标准。基于这两个分类标准, 《文通》把代字分成了四大类, 有的又分成了若干小类。对于其分类的合理性, 很多学者有不同的意见。吕叔湘先生说:“代词在总的范围方面和内部分类方面都一直有不同意见……现在比较通行的方法是把这些词归为一类, 只分人称, 指示, 疑问, 部分代名词, 形容词, 副词。这是继承《马氏文通》的传统, 至少在逻辑上较为一贯。”[5]虽然《文通》对代字的分类有不当之处, 但多数学者认为《文通》对代字的分类基本上是合理的。借用王海棻先生的话:“整个看来, 《文通》对代字的概括是全面的, 分析是细致的, 分类也大体上是合理的。正因为如此, 直到今天, 对代字的分类基本上沿用了它的体系。”[6]

参考文献

[1]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23—24.

[2]陈望道.文法简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8.

[3] (清) 阮元校.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375.

[4]王海棻.《马氏文通》代字章述评[J].张万起《马氏文通研究资料》.中华书局, 1987:194.

[5]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43.

化学试剂分类标准 篇8

1.平和质:此类体质的人具有面色和肤色润泽、头发稠密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唇色红润、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等特点。属于平和质的人只需继续保持平时良好的饮食习惯即可。

2.气虚质:此类体质的人具有语声低微、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等特点。属于气虚质的人应多吃黄豆、白扁豆、鸡肉等具有益气健脾功效的食物,少吃空心菜、生萝卜等性质滑利的食物。

3.阳虚质:此类体质的人具有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热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等特点。属于阳虚质的人应多吃牛肉、羊肉等具有温阳功效的食物,应少吃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的食物,并应少饮绿茶。

4.阴虚质:此类体质的人具有手足心热、眼睛干涩、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特点。属于阴虚质的人应多吃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的食物,少吃羊肉、韭菜、辣椒等性温燥烈的食物,并应适当进行打太极拳、练太极剑、练气功等体育锻炼。

5.痰湿质:此类体质的人具有面部皮肤油脂较多、汗多而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腻食物、苔腻、脉滑等特点。属于痰湿质的人应多吃山楂、醋、玫瑰花等具有疏利功效的食物,少吃肥肉等滋腻食物,并应多参加舞蹈、步行健身等体育锻炼。

6.湿热质:此类体质的人具有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阴囊潮湿、女性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特点。属于湿热质的人应多吃冬瓜等具有清热利水功效的食物,并应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育锻炼。

7.血瘀质:此类体质的人具有肤色晦黯、色素沉着或有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等特点。属于血瘀质的人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可多吃绿豆、芹菜、黄瓜、藕等性质甘寒的食物,并应适当地进行中长跑、游泳、爬山等体育锻炼。

8.气郁质:此类体质的人具有精神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等特点。属于气郁质的人应多吃黄花菜、海带、山楂等具有行气解郁功效的食物。此类人不可经常待在家里,应多参加集体性的运动项目。

9.特禀质:这是一类体质特殊的人群。在此类人中,有过敏体质者可出现哮喘、风团、咽痒、鼻塞、打喷嚏等病症。患有遗传性疾病者可出现先天性、家族性的各种病理特征。患有胎传性疾病者可出现生长发育异常等病理特征。属于特禀质的人要顺应四季的气候变化进行养生。有过敏体质者应少吃荞麦、蚕豆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并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的室内环境,经常洗晒被褥和床单。■

危险化学品分类 篇9

主要介绍资料

燃烧三要素

物质燃烧过程

液体的闪燃与闪点

爆炸、爆炸极限

粉尘爆炸

燃烧本质和燃烧三要素

一、燃烧定义和特征

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氧化还原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不必须是燃烧。

燃烧的特征

燃烧有三个基本特征:

①是一种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新物质;

②放出超多的热量;

③发光(或烟)。

三、燃烧的充分条件

1、可燃物和助燃物具有适当的浓度和比例。

A、少量液化气泄漏不能被点燃,浓度达不到爆炸极限,如天然气浓度低于5%。

B、氧气浓度低于14%时,燃着的木块也会自行熄灭。

2、点火源的能量足够。

物质都有各自不一样的点火能,点火源能量低于点火能则不能着火。有些物质点火能低,容易被点燃,相反,点或能高的物质不易被点燃。

在有化工原料(如:苯系物、氢气、乙炔、丙酮、汽油)的场所,人体静电火花就能够引发火灾或爆炸,但静电不可能引起木材着火。

电火花的能量比静电火花大的多,有其引发的矿山、工厂、住宅、办公室、宿舍的火灾事例很多。

电焊渣温度达1200℃,一个电焊渣不能引发木材火灾,但超多电焊渣就能够引燃,因为其能量总量大。

根据着火三角形,能够提出以下防火方法:

1.控制可燃物

在可能的状况下,用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材料;对工厂存在可燃气体或蒸气的地方,保证密封避免泄漏,也可采取通风换气的方法;在森林中采用防火隔离林等。

2.隔绝空气

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过程,应在密闭设备中进行;对有异常危险的,要充入惰性介质(如氮气、二氧化碳等)保护;隔绝空气储存某些物质等。

3.消除点火源

在易产生可燃性气体的场所,禁止一切引火源的产生和存在,如采用防爆电气、安装防雷装置、减少静电产生量并泄放静电电荷等。

根据燃烧三要素,能够得出以下灭火方法:

1.隔离法

将尚未燃烧的可燃物移走,使其与正在燃烧的可燃物分开;断绝可燃物来源等,燃烧区得不到足够的可燃物就会熄火。

2.窒息法

用不燃或难燃物捂住燃烧物表面;用水蒸气或惰性气体灌注着火的容器;密闭起火的建筑物的孔洞等,使燃烧区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火。

3.冷却法

用水等降低燃烧区的温度,当其低于可燃物的燃点时,燃烧就会停止。

燃烧过程

可燃物质状态不一样,燃烧过程也不一样。

闪燃与闪点

液体挥发速度与温度直接相关

在必须温度下,靠近液面处,或者是一个小的有限空间,蒸气浓度能到达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下,蒸气浓度固定不变

温度低时,蒸气浓度低于爆炸下限

温度太高时,蒸气浓度高于爆炸上限

随着液体温度升高,蒸气分子浓度增大,当蒸气分子浓度增大到爆炸下限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火源就能闪出火花,但随即熄灭。这种在可燃液体的上方,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的一闪即灭的瞬间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表面能够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液体温度高于闪点温度时,一旦点燃就不会再自行熄灭,燃烧能够持续。

闪点分为开杯闪点和闭杯闪点

采用开杯式闪点测定仪时,由于气相空间不能象闭杯式闪点测定仪那样产生饱和蒸气一空气混合物,所以测得的闪点要大于采用后者测得的闪点。

开杯式闪点测定仪一般适用于测定闪点高于100℃的液体。

闭杯式闪点测定仪适用于闪点低于100℃的液体。

闪点是表征可燃液体火灾危险程度的重要参数;

可燃液体的温度高于其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火点燃的危险。

闪点是液体的特性参数,但硫、萘和樟脑等固体在室温或略高于室温的条件下即能挥发或升华,在周围的空气中的浓度到达闪燃的浓度,所以也有闪点。

爆炸现象及其特征

一、爆炸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爆炸的分类

三、化工行业中常见的几种爆炸类型

一、爆炸的概念及其特征

爆炸是指物质的状态和存在形式发生突变,在瞬间释放出超多的能量,构成空气冲击波,可使周围物质受到强烈的冲击,同时伴随有声或光效应的现象。

注意:物理爆炸没有发光和烟雾现象。

爆炸的一般特征

① 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一次爆炸在瞬间即完成;

② 爆炸点附近瞬间压力急剧上升;

③ 发出或大或小的声响;

④ 爆炸点周围的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物体受到冲击破坏。

二、爆炸的分类

按照爆炸的性质分类:

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

按照爆炸的传播速度分类:

轻爆、爆炸、爆轰;

按爆炸反应物质分类:

气相爆炸、凝相爆炸、混合相爆炸。

(1)物理爆炸

物理爆炸过程是纯粹的物理变化过程,爆炸前后系统内物质只发生状态变化,化学组成及化学性质均不发生变化的爆炸。

是由于内部压力增大,超过容器的承受潜力的破裂,内部压缩的气体瞬间释放出能量。

物理爆炸的例子

1、蒸汽锅炉的爆炸

2、气瓶或压力储罐受热超压爆炸

3、压力管道腐蚀破裂爆炸

4、少量水急速汽化爆炸

注意:物理爆炸泄漏的可燃气体的二次爆炸不是物理爆炸。

(2)核爆炸

原子核发生聚变或裂变反应,瞬间放出巨大的能量而发生的爆炸为核爆炸。

本书资料不包括核爆炸。

(3)化学爆炸

化学爆炸是由于急剧化学反应造成的;

爆炸过程中产生超多新的高温高压气体,气体高速膨胀引起爆炸。

化学爆炸的主要特征——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化学爆炸后均发生了质的变化。

按爆炸反应物质分类

① 纯组元可燃气体热分解爆炸

② 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

③ 可燃粉尘爆炸

④ 可燃液体雾滴爆炸

⑤ 可燃蒸气云爆炸

三、化工行业中常见的几种爆炸类型

1、简单分解爆炸

2、复杂分解爆炸

3、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

4、粉尘爆炸

5、熔盐池爆炸

6、化学爆炸的三要素

1、简单分解爆炸

1 、乙炔铜、乙炔银、叠氮化铅、叠氮化银 等的分解爆炸

2 、气体的分解爆炸

分解爆炸的条件是:

(1)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2)存在火源或热源;

(3)系统初始压力大于分解爆炸临界压力P。

能够发生分解爆炸的气体包括:乙炔、乙烯、环氧乙烷、臭氧、联氨、丙二烯、甲基乙炔、乙烯基乙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氰化氢、四氟乙烯等;

当气体压力超过某一压力值时,受到触发,即可分解,生成更多摩尔的新气体,同时放出热量,一般说来,分解热在80kJ/mol以上,当压力降至此值时,系统便不发生分解爆炸,这个压力称作该气体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

为避免乙炔在高压状态分解爆炸,乙炔不是直接压缩进入钢瓶,而是将乙炔气充灌到以丙酮作为溶剂的瓶中。另外,乙炔瓶内装填料,将溶解于丙酮中的乙炔加以分割,进一步减少爆炸的危险。

通常所说的溶解乙炔就是因此而来的。

2 、复杂分解爆炸

主要指炸药类的物质的爆炸,其爆炸不需要氧气,自身分解出超多的气体,同时释放出超多的热量,局部压力剧增。

硝化甘油的爆炸反应:

发生分解爆炸的化合物大都具有如下基团结构:

—NO2 硝酸盐类物质

—N=N≡N 叠氮化合物

—O—N=C 雷酸盐类物质

—ClO3 氯酸盐类

NX3 氮卤化物

—C≡C— 乙炔类物质

=N≡N 重氮类物质

3 、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

可燃气体只有预先与空气或氧气等混合时才能爆炸;

预混气体从小孔中高速喷出时并点燃时,不爆炸;

爆炸是不可控的整体快速燃烧过程;

可燃气体只在必须浓度范围内才爆炸,爆炸燃烧速度与浓度有关。

在化工生产中,可燃气体或蒸气从工艺装置、设备管线、储存容器泄漏到厂房中与空气混合,或空气渗入装有这种气体的设备中,都能够构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种,便会造成爆炸事故。

化工生产中所发生的爆炸事故,大都是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事故。

防止泄漏、通风换气、室外布置是主要的防范方法。

5 、熔盐池爆炸

高温的熔盐、铁块、钢水等与少量的水接触的瞬间,水被气化,体积急速膨胀,压力骤然升高。

氧化性的熔盐与有机物接触、混合,发生化学爆炸。

少量空气骤然受热的膨胀爆炸。

6 、化学爆炸的三要素

(1)反应过程务必是放热的

(2)反应过程务必是高速的

(3)反应过程务必有超多的气体生成

混合气体、粉尘的爆炸反应速度都很快。

煤与TNT炸药相比,就是反应速度的差别。

1kg的煤块或1kg的煤气的燃烧热都是29000kJ;

煤块完全燃烧需要10min,而煤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只需0。2s就燃烧完全,所以煤气很容易爆炸。

炸药TNT的反应热只有4184kJ,明显低于煤炭的燃烧热,但其爆炸时光只有十万分之一秒,分解出的气体可被加热到~3000℃,在不大的空间内气体压力可达10~40000MPa。

预混气体的爆炸极限

一、爆炸极限及其机理

二、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三、爆炸极限的测定

四、爆炸极限在消防中的应用

一、爆炸极限及其机理

定义:爆炸极限是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 国家标准《消防术语》

最低浓度—— 爆炸下限(LEL )

最高浓度—— 爆炸上限(UEL )

一氧化碳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

遇火源时的燃爆状况

燃烧与爆炸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同等的概念

爆炸极限

燃烧极限

燃爆极限

液体在闪点温度下构成的蒸气浓度就是该液体爆炸极限的下限。

浓度高于上限时的混合气体并不是完全安全的气体 。

机理解释

浓度低于下限时,体系内内含过量的空气,产生的热量少,空气的冷却作用明显,活化中心的销毁数大于产生数,阻止了火焰的蔓延。

当浓度在上限以上时,内含过量的可燃性物质,空气(氧)不足,火焰也不能蔓延。

二、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1)体系的初始温度的影响

升温:下限下降,上限上升

降温:下限上升,上限下降

(2)体系初始压力的影响

压力增加,分子间距缩小,碰撞几率增加,更容易被引燃,所以爆炸极限随之加宽。

(3)惰性介质的影响

图3-2-2 甲烷爆炸极限随惰性气体浓度的变化

(4)容器直径的影响

机理与对燃烧的影响相同

——直径小,利于散热,不利升温

——直径小,利于自由基销毁

燃烧与爆炸都不能传播的最大直径称为临界直径。

(5)点火源能量大小的影响

能量小的点火源不能点燃的气体,用强的点火源就可能点燃;

在点火源强度较低的范围内成立;

最小点火能都是指某一确定条件下,比如接近化学计量比例浓度;

对电压为100V,电流强度为1A的电火花,不能引爆任何浓度的甲烷,当电流增加到2A时,爆炸极限为5。9%~13。6%,而当增至3 A时为5。85%~14。8%。

(6)点火位置的影响

不一样火焰传播方向时甲烷的爆炸极限

火焰向上——5。35%~14。9%

火焰向下——5。59%~13。5%

火焰水平——5。40%~14。0%

(7)混合气体中含氧量的影响

通常给出的爆炸极限值是指在纯粹空气中的测定值;

如果在空气中引入惰性气体,氧气浓度自然降低;

可燃气体与纯氧气混合极限范围宽;

空气可看成是在纯氧中混入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

惰性气体占的比例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自然越窄,高到必须程度时,爆炸范围消失。

三、爆炸极限的测定

图3-2-3 爆炸极限测定装置

1。循环泵;2。接水银压力计;3。电极;4。爆炸管;5。阻火网;

6。接空气;7。接试样;8。接真空泵;9。排入大气

四、爆炸极限在消防中的应用

(1)估计物质的燃烧爆炸危险性大小

(2)作为工厂设计的依据 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设计厂房的通风系统、防爆电气的选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值确定等,都需要明白所涉及到的燃爆气体的爆炸极限。

(3)作为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依据

爆炸极限的计算方法

一、爆炸极限数据的获取方法

二、爆炸极限的计算方法

三、三元组分爆炸范围图

一、爆炸极限数据的获取方法

(1)查阅手册或其他资料 查到的只是纯物质的爆炸极限数据。

(2)进行测试 采用《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进行实际测定,得到实际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值。

(3)进行计算 利用现有的计算公式计算纯物质和多种可燃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

计算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更有实际好处。

二、爆炸极限的计算方法

(1)根据闪点计算爆炸极限下限

(2)根据完全燃烧时化学计量浓度近似计算

(3)根据爆炸下限计算爆炸上限

(4)根据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估算爆炸极限

(5)多组分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的计算(Le Chatelier公式)

(6)可燃气体和惰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

(7)压力下爆炸极限的计算

(1)根据闪点计算爆炸极限下限

液体闪点温度下,液面上平衡的蒸气浓度就是液体的爆炸极限下限,蒸气分压与浓度成正比。

(2)根据完全燃烧时化学计量浓度近似计算

C 0 ——气体在完全燃烧时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浓度;

n o ——一个气体分子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分子(O2)数;

0。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百分数。

L 下 =0。55C0

乙烷完全燃烧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2H6+3。5O2—→2CO2+3H2O

所需氧分子数no =3。5,所以

爆炸下限为:L下=0。55×5。66%=3。11%

(3)根据爆炸下限计算爆炸上限

此法主要适用于链烷烃在空气中爆炸上限的计算。

(4)根据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估算爆炸极限

适用于脂肪族烃类化合物

碳原子数越多,下限越低

(5)多组分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的计算(Le Chatelier公式)

L m ——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上限或下限),%;

Li ——第i种组分的爆炸极限(上限或下限),%;

Vi ——第i种组分在混合气体中的摩尔分数或体积分数,%。

适用于只由可燃气体组成的可燃混合气体。

某天然气的组成如下:甲烷80%(爆炸极限5。3%~15%)、乙烷15%(3。0%~16%)、丙烷4%(2。1%~9。5%)和丁烷1%(1。5%~8。5%),计算混合气体爆炸极限。

(6)可燃气体和惰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

① Le Chatelier公式法

首先把每一种可燃气体的百分浓度变成在可燃气体中的百分数,再代入公式中计算即可。

例如:某回收煤气的组分平均含量为:

组分气体名称 CO CO2 N2 O2 H2

体积百分比,% 58 19。4 20。7 0。4 1。5

求该煤气的爆炸极限。

解:煤气中CO和H2为可燃气体,其它为不燃气体。CO和H2的体积百分比之和为:58%+1。5%=59。5%,它们占可燃气体的百分比分别为:

V(CO) = 58/59。5×100 = 97。48%

V(H2) = 1。5/59。5×100 = 2。52%

查表3-2-2得爆炸极限:CO为12。5%~74。2%,H2为4。1%~74。0%。把数据代入3-3-9式

② 经验公式法 包括惰性气体在内的极限

(7)压力下爆炸极限的计算

CH4 L上=56。0(p—0。9)0。040

C2H6 L上=52。5(p—0。9)0。045

C3H8 L上=47。7(p—0。9)0。042

C2H4 L上=64。0(p—0。2)0。083

C3 H6 L上=43。5(p—0。2)0。095

p为压力,单位为atm

(1atm = 0。101325MPa)。

三、三元组分爆炸范围图

图3-3-1 三元组分混合气体三角坐标图

图3-3-2 三种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图

图3-3-4 空气、甲烷、一氧化碳三组分爆炸范围图

在空气中,甲烷的爆炸极限为5。3%~15%,CO为12。5%~74。2%

粉尘爆炸

一、粉尘爆炸的条件

二、粉尘爆炸的特点

三、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

四、粉尘爆炸的预防与控制

一、粉尘爆炸的条件

(一)粉尘本身是可燃的(包括无机和有机两类粉尘)

(二)粉尘以必须浓度悬浮在空气中

(三)悬浮粉尘浓度处于必须的范围内才能爆炸

二、粉尘爆炸的特点

(一)粉尘爆炸的机理

1.气相点火机理

·粉尘点火过程分为颗粒加热升温、颗粒热分解或蒸发汽化以及蒸发气体与空气混合构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并发火燃烧三个阶段,

·首先,粉尘颗粒透过热辐射、热对流和热传导等方式从外界获取能量,使颗粒表面温度迅速升高;

·当温度升高到必须值后,颗粒迅速发生热分解或汽化构成气体;

·气体与空气混合构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发生气相反应,释放出化学反应热,并使相邻粉尘颗粒发生升温、汽化和点火。

·粉尘气相点火机理与可燃气体/空气混合物点火机理基本相同。

·有机粉尘就像“储存”可燃气体的质点,高温是释放条件。

2.表面非均相点火机理

首先,氧气与颗粒表面直接发生反应,使颗粒发生表面点火;

然后,挥发分在粉尘颗粒周围构成气相层,阻止氧气向颗粒表面扩散;

最后,挥发分点火,并促使粉尘颗粒重新燃烧。

(二)粉尘爆炸的特点

1。 粉尘爆炸比气体爆炸所需的点火能大、引爆时光长、过程复杂。

2。 粉尘爆炸的最大爆炸压力略小于气体,但爆炸压力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都较慢。

3。 易发生二次爆炸。

4。离起爆点越远、破坏越严重 。

5。燃烧不完全,易产生CO。

6。爆炸下限为20~60g/m3。

三、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

(一)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

(二)粉尘的粒度和浓度

(三)可燃气体和惰性成分的含量

(四)粉尘的爆炸环境条件

(五)火源强度或点火方式

(六)容器的容积

(一)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

可燃挥发份含量

燃烧热高低

释放挥发份的难易程度

挥发份的最小点火能高低

图3-6-2 粉尘的爆炸压力、升压速度与挥发份含量之间的关系

图3-6-3 粉尘燃烧热对爆炸性能的影响

1、2,4,6一三硝基苯酚;2、三硝基萘;3、蒽;4、萘

(二)粉尘的粒度和浓度

图3-6-4 不一样粒度的铝粉爆炸试验结果

粉尘粒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在空气中的分散度越大且悬浮的时光越长,吸附氧的活性越强,氧化反应速度越快,因此就越容易发生爆炸:

最小点火能和爆炸浓度下限越小;

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升压速度相应越大。

粒径大于400 mm的聚乙烯、面粉及甲基纤维素等粉尘不能发生爆炸;而多数煤尘粒径小于1/10~l/15mm(67-100 mm)时才具有爆炸潜力。

可燃粉尘务必在其浓度处于爆炸浓度极限范围内才能发生爆炸,其最易被点爆的浓度一般高于其完全燃烧化学计量浓度的2~3倍。

在必须粒径条件下,粉尘浓度越高,其着火温度越低,但这种影响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弱。

图3-6-5 浓度对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度的影响(苯甲酸粉尘)

图3-6-6 镁粉着火温度与浓度的关系

(三)可燃气体和惰性成分的含量

当可燃粉尘和空气的混合物中混入必须量的可燃气体时,粉尘的爆炸危险性显著增大;

具体体现为最小点火能和爆炸下限降低,而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升压速度提高。

丙烷含量对聚氯乙烯粉尘(125mm)

爆炸下限和最小点火能的影响

丙烷含量对聚氯乙烯粉尘(125mm)

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升压速度的影响

当可燃粉尘和空气的混合物中混入必须量的惰性气体时,降低氧含量,缩小粉尘爆炸的浓度范围,降低粉尘爆炸的压力及升压速度。

可燃粉尘中混入惰性粉尘也会使其爆炸性能削弱甚至丧失,这是因为惰性粉尘具有冷却效界和抑制悬浮效果,有的惰性秘尘还具有负催化作用。

氧浓度和爆炸压力、升压速度及爆炸速度之间的关系

惰性粉尘对可燃粉尘爆炸性能的影响

(四)粉尘的爆炸环境条件

环境的水分和温度

水分起着附加不燃成分的作用;

水分能粘结小颗粒粉尘,降低粉尘的分散度和缩短其飘浮时光;

水分蒸发要吸收超多的热,阻止粉尘的燃烧化学反应;

水蒸气占据空间,稀释环境中的氧浓度而降低了粉尘的燃烧速度。

水分的这种削弱作用随着其含量增大而增强。

(五)火源强度或点火方式

火源温度越高、与可燃粉尘/空气混合物的接触时光越长或其能量越大,则粉尘越容易发生爆炸。

表3-6-5所列的数据证明:火源较强时,粉尘的爆炸下限较低。

粉尘爆炸下限与着火源的关系

点火方式对粉尘爆炸特性的影响

(六)容器的容积

容器容积对煤尘爆炸时光的影响

对粉尘爆炸“三次方定律”有效性的验证

如果容器容积不小于0。04m3,“三次方定律”对粉尘爆炸也完全适用,即:

四、粉尘爆炸的预防与控制

(一)粉尘爆炸的抑制

(二)设置防爆泄压装置

预防粉尘爆炸,降低后果的措施

抑制粉尘的构成

消除引爆源

惰性气体保护

设置泄压装置

遏止爆炸发展

(一)粉尘爆炸的抑制

粉尘爆炸抑制装置能在粉尘爆炸初期,迅速喷洒灭火剂,将火焰熄灭,遏止爆炸发展。

由爆炸探测机构和灭火剂喷洒机构组成。

探测机构务必反应迅速、动作准确,以便快速探测爆炸的前兆并发出信号;

灭火剂喷洒机构理解探测机构发出的、并经扩大的信号后,立即启动,喷洒灭火剂。

爆炸抑制装置

1。压力传感器;2。扩大器;3。抑制器;

4。正常爆炸压力曲线;5。抑制后爆炸压力曲线

(二)设置防爆泄压装置

在设备或厂房的适当部位设置薄弱面(泄压面),借此能够向外排放爆炸初期的压力、火焰、粉尘和产物;

目的是降低爆炸压力,减小爆炸损失 ,保护建筑物和设备。

此类安全措施属于设置薄弱环节。

上一篇:火车站应急演练主持词下一篇:文件筐题目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