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乡镇创建会议纪要

2024-08-04

生态乡镇创建会议纪要(通用10篇)

生态乡镇创建之浅谈 篇1

关键词:生态乡镇;生态创建;生态文明;农村环保

一、生态乡镇创建的基本情况

(一)生态乡镇创建的基本概念。生态创建主要是对受到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是根据生态学原理进行人工设计,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然规律,达到高效和谐,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生态乡镇创建的背景。党的十八大同意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二、生态乡镇创建的原则

(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在进行乡镇生态创建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治理、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加大污染防治的力度,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全局观念,统筹规划,依据生态功能分区和各地特点,循序渐进地全面推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从各乡镇实际出发,发挥本地资源、环境、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引导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生态产业,把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不贪大求全,不盲目攀比。通过规划编制,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作为突破口,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三、生态乡镇创建的指标体系

(一)机制健全。建立乡镇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以乡镇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或配备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二)基础扎实。达到本省(区、市)生态乡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指标一年以上,且80%以上行政村达到市(地)级以上生态村建设标准。编制或修订乡镇相关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县级人大或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两年以上。

(三)政策落实。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乡镇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近3年内未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件,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草原地区无超载过牧现象。

(四)环境整洁。乡镇建成区布局合理,公共设施完善,环境状况良好。村庄环境无“脏、乱、差”现象,秸秆焚烧和“白色污染”等问题基本得到控制。

(五)公众满意。乡镇环境保护氛围浓厚,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95%。

四、生态乡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历史欠账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一是农村环保设施比较滞后。部分乡镇、村仍没有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饮用水源地未采取防护措施。二是农业面源污染的程度加剧。化肥、农药无序大量施用,绝大多数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倾倒至河渠,对区域内土壤和地下水、地表水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二)思想认识不深,农村环境面貌亟需改善。许多乡镇机关干部对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群众生态文明意识亟待提高。

(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整体效益无法显现。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在整合水利、交通、能源、林业等专项资金方面力度不大,资金使用十分分散,导致生态创建整体成效不够明显。

五、生态乡镇创建的措施

(一)统筹规划,加强领导。一是结合国家生态乡镇的相关指标要求,由各级政府、各部门代表共同参与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二是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实施计划并报县市区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政府对实施质量和进度进行跟进,并根据实施计划与各乡镇签署目标责任书。

(二)加强督导,严格考核问责。由与农村工作有关、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督导团,负责为各县市区提供创建规划、技术支持、解决实际问题及协助生态乡村的评选活动等。

(三)加大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统筹乡镇创建资金,各级政府按照行动方案纳入财政预算,并保障资金落实到位。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结合旅游、观光农业等产业发展融入生态村镇创建,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

(四)因地制宜,形成各地生态特色。生态乡镇的创建需要尊重并从村民对村庄发展的自身需求角度出发。对基础条件一般的乡镇村,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首先从一些花钱少、需求大、能见效的事情入手,与扶贫和产业发展等项目衔接,从经济发展角度着力推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互利共赢的良性互动。

(五)广泛宣传,营造创建氛围。加大对干部群众的培训和宣传力度,采取走访座谈、宣传培训、学习参观、工程示范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生态创建工作宣传力度,从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习惯入手,培育现代化新型农民,切实维护农民的各项环境权益,逐步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M].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出版.

[2]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S].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

[3]胡志刚.打造和谐人居环境 创建绿色美好家园[J]农场经济管理,2015

[4]張鹤丹.河北省乡镇生态环境规划技术体系研究——以霸州市东杨庄乡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2013.

[5]康琼.江泽民环境保护思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3

[6]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中央党校.2011

[7]姚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的实践和认识[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

乡镇平安创建会议记录 篇2

地点 记录人

综合楼中会议室

主持人 院长

日前,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平安医 院创建活动意见的通知”精神,我院领导班子召 开了创建“平安医院”工作会议,会议由院长主 会 持。会议要求每位员工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 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医 议 院实际,扎实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全体班子 成员要高度重视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的重 要性,要按照工作目标要求,迅速行动起来,制 记 定“创建平安医院的实施意见” ,要立即成立创 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职责到人,要将创建活动与和谐医院创建、廉政 录 文化进医院、医院管理年、人民满意医院等活动 有机结合, 有计划、 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创建活动,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确保广大职工的生命和财产 安全,保障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医院的稳定,促进 医院改革发展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平安医院”建设做出贡献。 会议指出,医

院将建立创建平安医院的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 究制, 严格督查考核, 落实各个部门的工作责任, 并将创建平安医院工作纳入医院的内部综合目 标考核方案,与各部门年终的评先评优挂起钩 来,要全面调动全体医职员工参与创平安医院的 积极性和责任心,使创建平安医院工作落到实 处。

★ 小学创建平安校园实施方案

★ 平安创建工作计划

★ 平安创建宣传材料

★ 平安创建承诺书

★ 小学创建平安班级活动方案

★ 小学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总结报告

★ 平安创建宣传标语

★ 年度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总结

★ 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计划范本

创建生态文明乡镇工作汇报 篇3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按照“突出特色、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工作思路,以天上王城景区为中心、沿线林果园区为基点连成一线,突出旅游资源和林果资源特色,不断加大对旅游沿线的改造提升,带动了全镇旅游特色村和生态农业旅游的强劲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生态高效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我镇主要通过以下措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开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健康有序进行。今年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启动之年,工作中,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会议精神,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将各项重点工作纳入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来,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责任、定时间、定进度,指标量化、措施硬化、考核强化,全面协调、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工作,确保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

二、健全组织,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工作中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争创“五个好”党组织为目标,以实施“五位一体”工程为载体,开展“三高三强”活动,深化“三级联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严格落实“四民主一考核”,为建设生态和谐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强化镇党委班子自身建设。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措施,完善制度,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责任制,将党建工作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二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通过村级组织的落实来体现,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工作中,通过严把“三个环节”(即:严把宣传引导,依法选举,民主权利)、突出“三项重点”(即:突出公平、公正、公开,突出选拔农村能人党员,突出搞好选举督查),圆满完成了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女性委员职数均有了较大的改善,提高了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抓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组织保障。目前,全镇达到“五个好”标准的村18个,占60%;村“两委”成员中“三高三强”型人员125人,比例达到85.6%;达到“八有”标准的村10个,占30%。

三、大力宣传,营造氛围,促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深入开展。为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通过报纸、电视、文艺演出、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宣传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重要意义,共悬挂横额105条,张贴标语80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组织干部群众到外地实地参观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环境综合整治整治带来的好处,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明确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工作原则、方法。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把告别愚昧、走向文明变成自觉行动。现在,全镇上下创建生态文明乡村的热情高涨,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创建活动,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技术报告 篇4

技 术 报 告

xxxxx镇人民政府 2011年8月10日

xx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技术报告

xxxxx镇位于xxxxxx,地处xxxxxxxxxxxxx。镇驻地距xxx城西南25公里,北临206国道和已开工建设的临枣高速公路和临枣铁路,省道沂台线南北穿过,郯薛公路横贯东西,交通条件十分便利。镇域总面积xx平方公里,耕地xx万亩,辖xx个行政村,xx万人口。

xxx地处鲁南低山丘陵南缘向平原的过渡地带,以平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大部分地区的海拔高程从北部的40余米到南部的30余米。境内有小山三座:温岭、花果山、鹰爪山,最高海拔200米,均为南北走向。

xxx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比较丰沛,具有春季多风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又旱、冬季寒冷雨少雪稀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湿13.2℃—13.4℃。年平均降水量为830.6mm。历年平均日照为2428.8小时,年太阳辐射热总量为120.2卡米/平方厘米。历年平均风速为3.2m/s,最大风速20m/s,年有效风能为529kw/m3。

xx镇作为鲁南重镇,历史悠远绵长,文化辉煌灿烂,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由于具有明显的区位、人文、资源优势,成为xxxxx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

根据《xxx城镇总体规划》(2010—2020)、《xxxxx环境规划》(2010—2020)发展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至2020年,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基本实现了现代化,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经济繁荣、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

优美、富有活力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城镇。

2009年初,镇党委政府根据省政府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生态的要求,依托本镇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优势,提出了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工作目标,并严格依照《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标准(试行)》和《xxxxx镇环境规划》总体要求,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改善环境质量,全面开展了生态镇建设。通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省级生态乡镇的考核要求,现将xx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技术指标达标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条件部分

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配备专门创建机构和镇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xxx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生态乡镇建设的组织领导,把建设生态乡镇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从战略高度进行组织部署。目前,xx生态镇创建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具体负责日常创建工作。将生态建设工作纳入镇综合目标考核,制订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奖惩措施,将创建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逢会必讲生态建设,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层层分解责任,落实人员,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2、已编制生态镇环境建设规划和创建实施方案,并认真实施。

xx镇在县、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委托中国海洋大学、临沂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了《xx县xx镇环境规划》,并

通过了临沂市环保局组织的评审论证。2010年,xx镇被列为市级生态建设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基本达到市级生态镇建设标准。此后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将建设省级生态乡作为关系xx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务来实施。

3、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镇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作为具有近3000年历史的古镇,xx镇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规定,加大对环境和文化遗迹遗存的保护力度。xx镇建设了xx县最大的乡镇级污水处理厂,实现了主要排污企业即酿酒企业的污水达标排放,工业固体废物得到适当处置并无危险废物排放;辖区内无其他国家明令禁止的污染企业;无坡地开垦、任意砍伐山林、开山采矿及乱挖资源等现象;无捕杀、销售、食用国家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辖区内也没有国家珍稀野生动物生存;近三年内没有发生过一般以上级别的污染事故或生态破坏事件。

4、城乡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城乡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

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发展、合理利用、保持特色、增强创新”的原则,坚持城镇空间结构体现人性化、知识化、景观化的特征,以开发区、旅游区和工业园区为载体,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促进产业集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经过不断努力使镇区建设实现与古城保护、环境生态保护相结合,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小城镇。城区公共设施较为完善,自来水管网、排水管符合省相关标准,文化娱乐、教育、卫生设

施齐全,防洪抗旱设施完备,镇区管理秩序井然、街道整洁、卫生状况良好。结合农村旧村改造、社区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重点实施以“五化”(美化、绿化、净化、硬化、亮化)、“四改”(改水、改厕、粪改、殡改)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建设,组织开展以环境卫生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倡导群众使用环保购物袋,秸秆焚烧和“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载体,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建设生态文明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乡村环境保护氛围浓厚,群众对环境状况满意。生态创建文化先行。xx镇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氛围的营造,宣教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教育面广,通过广播、横幅、固定标语、街头咨询、入户明白纸、举办生态环境保护进单位、进村、进校园、进企业等宣传教育活动,实现了宣传教育无缝覆盖。通过对各类人群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群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达到了96.8%。

二、考核验收指标部分

1、辖区环境质量

xx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由于辖区内无重度污染企业排污,其他污染企业排污达标,根据中国海洋大学以及县环保局监测结果,xx工农业生产地表水达到Ⅳ类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甚至优于Ⅱ类达到了Ⅰ类水质标准,xx的水质达到了符合功能区要求。

xx森林覆盖率较高,镇内工农业废气量极少,镇内的大气

环境质量总体较优,根据中国海洋大学以及县环保局监测结果,xx镇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符合功能区要求。

xx无重大噪音污染源,根据中国海洋大学以及县环保局监测结果,xx生活区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工业、居住混杂区达到2类标准;工业区达到3类标准,符合功能区要求。

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经县卫生、防疫部门水质监测,xx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

3、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

近年来,根据区域特点,采取建污水处理厂、稳定塘、人工湿地、土壤渗漏等形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

4、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

近年来,因村制宜,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目前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的村达到了58个,主要处理方式是建稳定塘、土壤渗漏、沼气池等,实现生活污水转化肥水。

5、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开展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的行政村比例

经过近年的不断努力,完成了镇区和全镇114个村环卫一体化建设,城区设置固定垃圾收集池和移动垃圾收集箱87个,成立了20人的环卫队伍,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建成了垃圾周转站和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95.5%。每个行

政村均设置了5-15个不等的固定垃圾池或移动垃圾桶(箱),配备3-10名保洁员,实现日产日清运,消除无乱堆乱倒现象,各村结合自身实际,落实管理制度,实行门前三包。集中收集处置率达95%。同时,在xx镇xx村建成垃圾中转站和一个大型无公害垃圾处理填埋场。

xx支柱产业为酿酒、石膏开采、蔬菜种植,基本上属于无污染或轻度污染企业,无危险废物产生,农村医疗废物已于2008年统一纳入城市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置体系。

6、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

xx镇鼓励广大群众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凡是能够再生或再利用的,通过售卖、转变用途等形式充分利用。目前有93个村实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占全镇行政村的比例超过81.6%。

7、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

辖区内重点工业污染源是大型酿酒企业山东xx美酒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园林式污水处理厂,实现了自身工业污水和周边村居生活污水的无公害处理达标排放,其他轻污染企业也已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其中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100%。

8、规模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和污水排放达标率 辖区内无大型畜禽养殖场,部分小规模化养殖场有的采取科学养殖,无公害化粪便处理,实现了生物降解;有的采用沼气池发酵化解粪便,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1%。

9、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xx镇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过秸

秆还田、秸秆青储、秸秆饲料、秸秆沼气池发酵等技术,基本达到了秸秆还田率53%,综合利用率90%,焚烧秸秆现象基本得到了控制。

1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结合新农村建设、沼气池建设和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大力推广农村厕所改造,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91%,部分农户使用上了坐式抽水马桶,个别村民家中实现了卫生间、洗浴间一体化设计。

11、农用化肥使用强度

xx镇土壤以潮土和砂礓黑土为主,土体深厚,质地轻,壤粒状结构,通透性好,肥力较高,农民使用化肥量较少。通过实施农业科技推广和田间管理新技术的应用,农村使用化肥量逐年下降,有的农户甚至只使用农家肥,截至2010年底,农民平均化肥使用量降至248公斤/公顷〃年。

12、农药使用强度

xx镇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又是闻名的优质粮食生产大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大镇,群众一直自觉地控制农业使用量,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和选择优质抗病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同时通过诱杀灯等方式消灭害虫,农药使用量逐年降低,特别是许多大棚蔬菜种植户,基本上不实用农业或仅使用适量的无公害可自然降解农药,截至2010年底,平均农药使用量已降至2.82公斤/公顷〃年。

13、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

近年来,xx镇大力推广电、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建成了5处液化气站,电磁炉、煤气灶、太阳能逐步走进

农家,并建成了2个沼气示范村,利用木柴、秸秆当做燃料的农户逐建减少,目前,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超过50%,使用煤炭的居民户数比例约40%,其中又有30%的煤用户在夏季改用液化气。

14、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xx镇水源丰富,村庄环境整洁,集镇建成区以道路、公园、村内绿地等绿化地块为重点。近年来,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加快了绿地系统的建设,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8平方米。

15、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

按照道路环境的建设要求,以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大力开展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对镇域内的xx路进行补植树木;对新修筑的xx路结合护坡,进行护坡绿化和绿化带内树木栽植;对xx路绿化带树木进行补植;对城区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大道、xx大道等路两侧进行大面积植树栽竹栽花种草,绿化普及率达到97%。村村通主要道路两侧栽植速生杨等树木,村内主要道路栽植绿化乔木或灌木,绿化普及率超过96%。

16、森林覆盖率

近几年,xx镇依托平原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植树造林,以速生杨等经济林、绿化乔木为主,果木为辅,广泛开展路边、河岸、沟渠边、村内空地见缝插绿、连片造林工程,全镇森林覆盖率超过16%。

17、水土流失治理率

xx镇全力做好全镇主干道公路护坡、河道护坡、空闲地的绿化和植被恢复,以及保护区内重点水土流失区域的水土流失治

理,防止污染水源。保护区划内涉及水土保护的交通、能源等项目建设,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报批、水土流失治理竣工验收制度。至2010年底,全乡水土流失治理度基本达71%以上。

18、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种养殖面积的比重 xx镇倡导无公害种养殖理念,不断提高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种养殖规模,不断降低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提高产品的质量,截至目前,全镇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种养殖面积接近2万亩(包括复种面积),达到全镇种养殖面积的53%。

19、基础扎实有效

乡镇创建生态文明村汇报材料 篇5

二是盘活村集体资产。松根村、杜村在办理好老龄残次林的砍伐手续后,把山地公开招标,收到租金8万多元,还通过集体山场采脂发包、鱼塘出租,预收租金3万多元,有效地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是积极争取挂点共建单位的扶持。各创建村的干部定期向县直挂钩共建单位汇报建设进展情况,县直单位领导也经常到挂钩共建村了解情况,指导创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县教育局采购水泥70吨和1.5万元资金支持水来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县国土资源局和体育局帮助杜村建设篮球场,赠送了价值1.38万元的篮球架。

四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减轻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水来村干部带领群众到村外小河沟采集麻卵石铺设小公园的路径,搬运河涌巨石堆设假山。村干部徐国英以成本价从自己的石场供应石料1600立方支持本村完善基础设施。外出搞建筑工程的徐新炎和徐国忠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实际行动回报父老乡亲,主动回到家乡负责村口凉亭的工程施工。仅上述几项就节约了4万多元。

生态乡镇创建会议纪要 篇6

@@@@乡创建省级生态乡工作纪实(电视宣传解说稿)碧水青山,鸟鸣花香。蓝天白云相间处,坐落着巍巍的玉皇山,清澈的淇河水奔流而下,境内山大林密,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一副山水和谐,生态宜居的特色场景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美丽的@@@@乡。

@@@@乡地处卢氏县城西南74公里处,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位于豫陕两省三县交界处,东接瓦窑沟,与五里川分界,西北与官坡相邻,西以老岭界山脊和陕西的丹凤、商南二县接壤,东西长17公里,南北长22公里,乡域总面积238平方公里,人口10468人,下辖11个行政村,85个居民组。

近年来,@@@@乡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工农业发展势头强劲,2011年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615万元,实现财政收入26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000元以上,稳定实现了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带动全乡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在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文教卫生、旅游资源开发、食用菌、烟叶发展、大鲵特色养殖发面得到了长足发展。为进一步做好省级生态创建工作,@@@@乡成立了以乡长陈文周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抽调村镇中心,国土等相关部门人员

具体开展创建工作的日常事务,实现了创建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乡党委政府定期召开班子成员会,乡村干部大会,安排部署创建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邀请上级领导专家莅临本乡视察,指导生态乡创建工作。为加强创建活动的有效开展,各行政村都成立了村级环保工作办公室,设一名兼职环保员,认真贯彻执行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了全乡无乱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未发生一起重大污染事故和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全乡形成了“党政领导、部门分工、环保监管、企业治理、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创建工作新机制。以《卢氏县@@@@乡环境规划》(2011-2020年)为发展方向,以发展生态农业为突破口,推广生态种养模式,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推行秸秆还田等措施,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鼓励群众建沼气池,使用沼气,改灶改厕,由过去烧柴的生活方式改变为使用沼气的现代清洁的生活方式,并鼓励群众使用太阳能,电磁炉等清洁新能源,在乡街道和各行政村均写有环保宣传标语,在全乡主要道路栽植绿化树木达58.6公里的长度,实施清洁工程、垃圾清运系统建设,建有垃圾池、垃圾桶18个,督促群众定时定点倾倒垃圾,乡街道配备由5人组成的垃圾清洁队伍,乡街道天天打扫,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由垃圾清运车拖运至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生活污水处理由氧化塘,天然沟沉淀方式,土壤渗漏,沼气池处理,灌溉农田等方式进行

处理净化。目前@@@@乡饮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空气声环境质量均达到了环境功能区的指标要求。

随着创建生态乡工作的深入开展,@@@@乡的“生态立乡”战略将会更加深入人心,@@@@乡广大干部群众以此次创建工作为契机,继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金投入,@@@@乡的明天更美好!

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篇7

XX镇位于XX县中部,辖2个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人,辖区面积15.86平方公里。是XX县政府所在地和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0年1月我镇开始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的标准: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地表水质符合Ⅲ类标准,城镇环境噪声达到功能区要求,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9.8%,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83.8%,城区绿化面积达到32720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12.5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6.4%,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无水土流失现象,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产品农药残留均控制在标准之内,2008年以来没有发生过重大污染事故和重大环境破坏事件。经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镇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促进了我镇经济、社会、生态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创建合力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搞好生态建设,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认识到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增创新优势,保持发展后劲,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镇把生态环保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导。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了做好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我镇专门成立了“XX镇创建国家级 1

生态乡镇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党政办、项目办、农业服务中心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村居书记、主任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各单位积极配合和各工作组具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领导对创建工作常抓常议,对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有效推动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落实责任、细化方案。在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镇政府与8个村(居)、3家规模企业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书,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定期召开了阶段性工作反馈会、布署会,确保了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三是强化组织,扎实推进。以《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为依据,制定《XX镇环境保护规划》,报请XX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明确领导职责和基本原则,明确各自分工和实施步骤。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

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电影宣传主渠道作用,共组织3次环保专题影片、5次电视专题讲座、5次领导专题讲话,并利用村居、企业的墙报、宣传栏刊登环保政策、环保科普宣传资料。在集镇主街道设立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营造创建氛围。二是举行环保培训。对干部主要是抓环保国策、政策法规培训,增强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对工业企业,主要是采取分行业抓“三废”治理操作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提高专业工作水平。共组织大小培训班25次,参加人次2200余人。三是开展宣传活动。以一年 2

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全镇上下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共贴标语365张,印发倡议书1万份,发宣传单1.5万份,做环保图片36张。使全镇人民懂得创建生态乡镇,是造福当代,涉及子孙的道理。做到全社会动员,人人珍惜环境,关爱生命,维护生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抽样问卷调查等方式,人民群众对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满意率达98%。

三、实施环保工程,建设宜居城镇

2009年以来,我镇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和自筹等方式,共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生态创建项目,重点做好以下四大工程。一是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镇新建垃圾池26个,新安装垃圾桶158个,新建垃圾中转站3个,全镇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机制,建立了一支以县环卫站为主体,各村居广泛参与的生活垃圾清理保洁队伍,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2010年,对镇区内主要河流——渔塘溪2.9公里进行清淤、清理河道垃圾,并在河滨路沿岸制作了温馨的提示牌,促进了人们更加自觉保护渔塘溪的卫生环境。二是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2010年8月,我镇对养殖业进行综合整治,拆除禁养区内全部3家规模养猪场,目前,全镇范围内没有规模养猪场,散养农户均配套建设沼汽池,并将沼液充分利用于养渔、种菜等。2010年10月,结合县城管网改造,在镇区范围内铺设了3.8公里的生活污水收集管道,将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到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确保了生活污水不直接排放到河水中,目前,全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三是环境美化绿化工程。2010年,对主要街道进行路面改造,铺设沥青路面3公里,美化了路面、降低了交通噪音,铺设农村通户水泥路面800米、居民生活小区水泥路面1000米,美化了居住环境。大力开展 3

绿化工作,通过街道绿化、庭院绿地、单位绿地、公共绿地“四管齐下”,构成以绿色家园广场为中心,新村公共绿地为重点,道路两旁绿化为骨干,专用绿地为基础的城镇绿化格局。目前,城区绿化面积达到32720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12.5平方米。四是宜居城镇建设工程。按照“小县大城关”战略,将环境保护与城镇建设有力的结合在一起,努力建设宜居城镇。近年来,聘请专家新规划了绿园新村、绿色家园、明珠御苑、万乘华府、阳光新城等一批环境优美的居民小区,极大的改变了城镇风貌,充分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理念,同时,不断提高XX、红岗、东门等新村建设的档次和品位。结合南关溪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县级重点项目,又规划建设了明珠御苑、阳光新城等5处和谐宜居的生活小区。

四、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生态经济

我镇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为契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生态经济,树立知名品牌,促进了全镇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目前,我镇生态公益林保护面积6163亩,我们从退伍军人、村干部中选聘10名护林员,加强监管力度,每月15号定期召开护林员例会,镇政府与各村签订管护责任书,各村与护林员签订管护合同,要求护林员每月至少巡山25天,林业站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纠正。严防乱砍乱伐、野外用火,确保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二是努力打造生态农业。在全镇范围内严禁使用六六粉、甲胺磷等17个农药品种,最大限度的减少农药使用量。大力实施生物防治工程,积极保护害虫天敌和推广生物农药。全镇病虫害防治面积2009年已扩大到 87公顷,农药使用度为211.5 公斤/公顷,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83.2%,4

获得较好的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我镇在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争创绿色品牌、无公害产品方面投入专项资金500多万元,依托三明市耿忠农业有限公司等大型农业企业,做好城区“菜蓝子”工程,建设生态蔬菜基地2000亩;以“南山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龙头,培植繁育的珍稀树苗木和药用植物达12种,引进、试验、推广新品种100多个,提供珍稀苗木300余万株,辐射带动全县各乡镇发展生态农业;三是突出提升生态工业。在发展工业方面,着重将工业企业引导进县生态经济区,按照不同功能区的要求,安排企业入驻。注重把好环境保护关,严格按照环保部门的有关要求,督促企业做好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工作。2009年以来,我们在县环保部门的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对镇区内的企业实施技术改造6项、循环经济项目3个,并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进行了专项治理,目前,我镇辖区内的企业污染物排放均达到国家的有关标准。四是加快开发生态旅游。我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重要抓手,取得了较好成效。我镇拥有“武夷三绝”之一的玉虚洞、有近千年历史的“惠利夫人庙”等独特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又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如:位于城西村的“水上渔村”,是一个集生态养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家山庄,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谐的生态环境,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一个观光休闲的好去处。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闽西八大干”之首的“XX肉脯干”,“八闽名石”的XX蓝宝石的热销,促进了我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镇开展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在以下两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构建生态和谐方面。要继续强化领导,进一步提升集镇环境生态水平。继续强化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继续加强污染控制,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继续加强环境管理,进一步增强环保执法力度。二是强化措施,健全机制。一方面努力提升XX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活力,完善社会事业,构建生态和谐城镇。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推进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在发展中共建和谐,在发展中构建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同步推进。

总之,我们决心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为新的起点,坚持走“生态立镇、科教兴镇”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低碳经济,朝着经济将更加发达、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目标而努力拼搏!

生态乡镇创建会议纪要 篇8

工 作 总 结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环境保护,着力生态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今的沅河镇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发展更加强劲,生机更加彰显。今年是我镇创建省级生态镇镇工作的最后一年,在过去两年工作的基础上,全镇上下继续努力,开展了环境专项整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系列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现将2012年创建省级生态镇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构建良好工作格局

今年,镇党委、政府总结过去两年工作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调配人员,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镇党委、政府对生态环保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常抓不懈,今年专题研究环保工作10多次。对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处理。我镇继续将创建与环保工作纳入村级目标管理,从而有效地强化了领导责任,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格局。

二、深入发动,强化宣传,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 我镇继续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推动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面向中小学,面向全社会,以宣传环保法律法规、环境知识为重点,充分利用“6〃5”世界环境日的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开展环保专题课及专题活动,评选环保小卫士专题活动

1等。同时我镇充分利用会议、广播、墙报、标语、发放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同时在辖区醒目地段设立创建宣传牌,使广大干群充分认识到抓生态环境创建就是抓经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保护子孙。近年来,全镇召开环保专门会议30多次,书写悬挂宣传标语1000多条。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提升创建质量

1、突出加强集镇建设,做美建大窗口形象。着力规划集镇扩大建设,健全集镇的各项功能,力图以集镇建设作为镇经济发展的突破点。

2、突出加强生态建设。在生态镇创建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三结合、三促进”:即将创建工作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经济发展;将创建工作和镇村建设相结合,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创建工作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促进对外形象的提升。

(1)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沅河镇森林覆盖率保持78%,但我镇每年仍造林1000亩以上。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初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落实、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逐步实现资源增长、生态改善、林农增收、林业增效、林区和谐的总体目标。

(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近年来,我镇坚持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主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树典型、建示范基地等方法,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绿色农产品生产。极力发展沅河柑橘、西瓜等多样水果,打造水果之

镇。

(3)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镇注重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加强溪流整治,加强病险水库治理,完成山塘治理和灌区配套工程建设任务,全面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4)在工业建设方面严格执行项目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三同时”制度等相关规定,严把项目建设管理关。在招商引资中我镇始终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凡是不符合我镇环保规划要求,有可能对我镇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

3、加强生态示范村规划建设。我镇会同洪江市相关部门对民主进行了村庄规划,通过规划的实践加强了对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4、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镇活动,丰富百姓生活,提高居民素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卫生典型示范户和优秀党员等评选活动。加强村级文化室建设,在各村开展流动文化图书活动。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培育民间生态文化队伍。

四、强化管理,切实抓好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镇创建工作在强化建设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环保工作的日常监管,确保建设成果发挥持久效应,生态环境不遭破坏、不受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1、加强污染源管理,确保各项环保指标达标。在抓项目建设引进时,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对环

保不达标的现存企业,要求限期达标。在农业生产方面大力支持推广绿色产品生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代替化肥;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改善了土质,提高了综合效益。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广“猪——沼——果”生产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应用,不仅使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卫生条件,而且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加强镇、村两级环境管理。(1)在全镇范围内实施改厕、改水工程,饮用水基本做到自来化,人畜粪便入厕或进沼气池发孝后进入农田作为有机肥,这不仅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还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倡少用农用地膜、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2)加强集镇建设管理。在集镇建设方面按照沅河镇小集镇规划要求,科学设计,各功能区布局合理,整体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集镇管理上,严格按照卫生文明集镇的要求,加强集镇管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成立了沅河镇环卫所,购置环卫车一辆,聘请环卫工人,集镇和农贸市场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统一运往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我们还加大对居民的教育力度,落实居民门前三包责任制和单位辖区卫生管理责任制。广大居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管理法规,自觉维护公共社会秩序,告别各种不文明行为,坚持做到: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乱停乱放,不损坏公共设施,不损害花草树木,不乱搭乱建,确

保集镇环境的优美整洁,文明靓丽。

总之,我镇今年在创建生态镇镇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镇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进步,基本上达到了省级生态镇镇要求的各项目标。在今后几年,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全面实施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战略,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促进我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生态镇镇创建的成果保持下去。

生态乡镇创建会议纪要 篇9

创建规划编制指南

二〇一五年六月

22.编制依据

按照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相关文件等分类给出编制依据。重点可参照以下依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

(3)《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环发„2013‟121号)

(4)《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环发„2014‟12号)

(5)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规划、专项规划。3.规划范围

乡镇(涉农街道)所辖行政区域,包括行政村数量、乡镇面积等。

4.规划时限

规划基准年:原则上以规划编制的前一年为规划基准年。

规划时限:根据乡镇创建工作现状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指标之间差距,确定创建周期,划分创建阶段。

(二)现状与问题 1.乡镇概况

乡镇的自然概况、经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等情况。

2.创建基础

近年来生态乡镇、生态村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作进展

地、河流和湖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等。

2.发展特色优势生态产业

可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特色优势生态产业的措施,包括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

3.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针对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提出水体、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

4.统筹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镇村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道路、用水、用电、用气、通讯、卫生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开展村容镇貌的整治。

5.完善生态文化制度

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建设的措施,包括弘扬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制定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等。

(五)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以附表形式附后,包括建设内容、实施地点、实施期限、责任单位等内容。

根据项目投资概算方法,参照已建同类项目经费投入情况,进行重点项目的经费测算,并按照重点项目类别汇总项目个数和资金预算。

(六)效益分析

从环境、经济和社会等3个方面分析规划实施后效益。1.环境效益

从节能减排、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分析规划实施后产生的环境效益。

2.经济效益

从乡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分析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

从政府管理、乡风文明、增加就业等方面,分析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

(七)保障措施

提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组织领导、目标考核、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公众参与等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包括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健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机制,加强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等。要把规划目标、任务、措施和重点项目纳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计划。

2.强化目标考核

包括建立规划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明确考核对象,落实责任主体;制定规划任务分解落实的实施方案;把规划执行情况作为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3.完善资金机制

创新投入方式,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包括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鼓励农民投工

附录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规划编制提纲 1.总则 1.1任务由来 1.2编制依据 1.3规划范围与时限 2.创建现状与问题 2.1乡镇概况 2.2创建基础 2.3存在问题 2.4形势分析 3.规划目标与指标 3.1规划目标 3.2规划指标 4.重点任务

生态乡镇创建会议纪要 篇10

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创建省级生态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镇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于提升乡镇生态文明水平,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推进省级生态镇的创建活动,XX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发展全局,注重环境保护,着力生态建设,打造“美丽小河”的口号,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健康就是财富”的理念,深入推进省级生态镇创建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镇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现将半年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心组织,严密部署,狠抓创建工作

在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目标确定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一是强化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创建“省级生态镇”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和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必须依赖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为此,我镇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成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部门有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亲自抓、各单位积极配合和各工作组具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机制保障。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镇党委、政府坚持把抓创建工作

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创建力量、创建经费、依法实施三保证。镇人民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干部考核和评优的重要内容,凡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造成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

(二)强化宣传,营造浓厚全民创建氛围

创建工作要搞好,宣传教育很重要。我镇始终把强化宣传,增强全民创建热情,作为搞好全民创建省级生态镇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一是发挥乡村阵地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宣传主渠道作用,组织观看环保专题影片、电视专题讲座、领导专题讲话。并利用村公布栏、学校画廊刊登环保政策法规,普及环保知识。二是开展环保知识培训。要求党员干部开展环保政策法规培训,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三是结合创建绿色学校等工作,在学校不定期举行环保知识讲座、让学生学习掌握环保理论,参与环保宣传教育,在学生中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意识。四是抓好“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以一年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全乡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人人珍爱生活之园,珍惜生命之水,珍视生存之土,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大力实施“六化”工程,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1、全力实施净化工程。坚持党员示范、干部带头的原则。落实周一、重大节日期间卫生大扫除制度,进一步规范居民良好卫生习惯。开展卫生评比活动。以最好、最差为标准当场公示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促进居民创卫创优意识。

2、全力实施绿化工程。我乡一直把绿化美化作为生态重点工程来抓,不断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美化的档次和水平。目前镇域内主要路段都种植了花草树木,绿化面积达401.4亩,绿化覆盖率达47%,人均绿化面积达12.74平方米。

3、全力实施美化工程。我镇加大集镇环境整治力度,规范集镇街道管理。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XX镇集镇环境卫生、街道树木管理规定》,确保集镇环境卫生。做好农村“三清三改、二硬”工作。三清:清路障、清沟渠、清垃圾。三改:改厨、改厕、改圈。二硬:村道、组路硬化。采取政府支持、部门指导农民参与,群众受益的方法,通过整改,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4、全力打造亮化工程。今年,我镇集镇建成区新装路灯8处,做到夜黑路灯亮,节假日通宵不熄灭。

5、全力实施居民行为规范化工程。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经常性开展“捡垃圾、除杂草、美环境”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爱卫月”创卫活动,使全镇范围内形成“人人讲文明,事事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

6、全力实施建设秩序规范化工程。2013年初,我镇便委托商洛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山阳县XX镇总体规划》。我镇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严格审批制度科学编制村庄规划。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创建省级生乡镇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任重道远。我镇

省级生态镇的创建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的目标、任务,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把我镇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要结合城乡一体化和村庄整治工程,全面开展创建生态村工作,扩大生态村创建面,要不断完善长效保洁机制,坚持绩效考核机制,深化垃圾收集,清运以及路面、河道的保洁工作,努力巩固农村洁化行动和村庄整治的成果,要切实加大生态环境的监管,确保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二、进一步发展绿色经济。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使生态环境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强化宣传,营造创建氛围。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离不开干部群众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需要各个部门、各方力量的协调和配合。

创建省级生态镇,工作重在实施贵在坚持,我们决心以创建省级生态镇为依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切实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古桑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并确保通过省级生态镇验收。

XX镇人民政府

上一篇:美丽的贺兰山作文下一篇:学生资助案例-如何做好学生资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