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XX村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2024-12-07

街道XX村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精选5篇)

街道XX村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篇1

XX街道XX村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实施方案

(经2012年4月24日社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完善新形势下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和分配方式,切实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温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本村实际,现就XX街道XX村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目标,以理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关系为基础,以创新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重点,以明晰和保障村级集体资产的产权主体及其成员的利益为核心,深化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非土地资产和土地资产相分开,社会成员和经济成员身份相分开,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和分配制度创新,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实现资产所有股份化、收益分配股红化、股权流动规范化、监督约束法制化。

二、改革后经济组织的名称和性质

本村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后,新的经济组织名称为永嘉县XX街道XX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其性质为集体经济组织,继续承担原有村经济合作社的有关职能。改制后的XX 1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量化到人的集体资产股权仅作为股东享受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依据,所有权仍属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所有。

三、清查核实现有的集体资产

我村目前的资产划分为三大类:一是资源性资产,以现有尚未征用的土地、山林为主;二是经营性资产,包括经营性固定资产、货币资金、应收款项等;三是公益性资产,主要是公共和公益事业设施。清产核资工作按照国家农业部、财政部《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办法》和农业部《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资产所有权界定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依法确定原村经济合作社集体所有的各种资产。清产核资结果在村务公开栏等地方公布,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本次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量化的资产为经营性净资产,资源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暂不量化。资产价值以原值为原则,确认集体资产权属关系。用以折股的集体经营性净资产计算方法:

1、经营性固定资产按原值计入股份,经营性在建工程按原值计入股份;

2、长期投资通过清理后,按实际入股;

3、流动资产按其有效额减去实际负债后,其余额计入股份;

4、其他资产,按实际投资额计入股份。

改制后,今后本社的集体土地征用所得的补偿费(不包括政策处理费及劳力安置费)和集体资产置换增值等收益,应足额追加到总股本中。

四、股权设置及股权界定

本社股权设置为单一形式的人口股,不设集体股。人口股股权份额占总股本的100%,股权界定对象的认定,遵循“依据法律、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公平合理”的原则,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股权界定基准日为2012年4月30日零时,基准日前死亡的和基准日后出生的人员不享受股东资格。具体股权享受对象界定如下:

(一)下列26种情形之一人口为股权享受对象:

(1)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基准日止在册的本村社员。

(2)正在服义务兵役的本村社员(已转为士官的人员暂保留人口股,待其退伍后,未享受部队或地方安置的予以配制)。

(3)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就读的在校本村社员。

(4)原就读全日制大中专院校1995年后毕业(含1995年)因国家取消统一分配政策而自谋职业的本村社员。

(5)正在劳教服刑的本村社员(股权证书由其委托人或股份经济合作社予以保留)。

(6)在小城镇综合改革中,户籍关系从本村迁入小城镇的原本村社员及其子女。

(7)因自己出资办理“农转非”的原本村社员及其子女。

(8)因购房原因,户籍关系迁入小城镇的原本村社员及其子女。

(9)与本村社员已办理结婚证书落户的对象及其子女。

(10)与本村村民已办理结婚证书但户口尚未迁入的对象(出具书面证明未在原籍地享受股改待遇,今后若发现原籍地已享受,本村将收回股权)及其户口尚未申报的子女。

(11)原与本村村民已办理结婚证书的离异妇女,该妇女及其随母迁入的子女(子女人数依据法院判决书)。

(12)与本村村民离婚,户籍关系尚未迁出的妇女及其依法

判决随母的子女。

(13)因离异将户籍迁回的原本村出嫁妇女,本人及其依法判决的随母子女。

(14)政策性移民落户的村民及其子女。

(15)原定销户及其子女。

(16)办理过合法领养手续在册子女和1992年4月1日《收养法》实施前领养而未办理领养手续的在册子女。

(17)户籍关系未迁出的本村出国(境)人员。

(18)原本村村民单方为劳动人事部门办理正式招工录取手续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在职、退休或已改制)的单职工,其配偶及其子女给予股权.

(19)独生子女(已领取独生子女证书)享受双份股权(如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本村将收回1份股权)。

(20)已办理结婚手续的二女户可享受1名上门女婿(入赘)及其子女。

(21)经社员代表会议表决,同意给予股权的特殊人员。

(22)劳动人事部门办理正式招工录取手续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现职工作人员及退离休人员。

(23)已享受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等改制待遇的人员。

(24)父母双方属劳动人事部门办理正式招工录取手续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作人员的子女。

(25)已在部队提干和转为志愿兵的人员。

(26)户籍关系已迁出的本村出国(境)人员。

(二)下列3种情形之一人口为股权不享受对象:

(1)与本村村民离婚,妇女重新嫁人的,户籍已迁出的妇女本人及其依法判决随母的子女。

(2)原买入本村户口未入社的外来挂靠人员。

(3)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或经社员代表会议表决不给予股权的人员。

五、股权管理

本社股权管理实行“生不增、死不减”的静态管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后,由股份经济合作社向股东发放股权证书,作为享受股份经济合作社收益分配的凭据。股权证书不准作为其他证书使用,遗失需及时报失,并申请补办手续。

股权可以继承、转让和赠与,但不得退股提现,具体操作办法按有关规定办理。

六、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与收益分配原则

1、财务管理。股份经济合作社继续贯彻实施财政部颁布的村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及上级有关财务规定,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自觉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

2、收益分配原则。实行股份合作社改革后,存量的土地和山林如部分或全部被征用,仍然按永嘉县农村土地征用后货币资产处置办法执行,货币资产处置后的盈余部分纳入股份经济合作社公积公益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年终分配时应兼顾国家、合作社和股东的三者关系,编制财务决算,搞好收益分配(土地征用款和上级专项拨款不列入分配)。社员福利、医疗保险及救助、经营性支出均在收益分配前列支。经营性净收入原则上按以下比例进行分配:

①提取公积公益金和福利费不少于30%;

②股东红利分配不超过70%(具体分配到人的红利与今后本村计划生育奖惩政策挂钩)。

本社的公积金主要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或者转增资本,公益金主要用于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福利费主要用于本社各项福利性支出。分配方案由董事会提出,报街道办事处审核后,由股东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七、组织机构

制定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明确股份经济合作社内部管理机构。

1、设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第一届股东代表由原村经济合作社社员代表(社员代表)直接过渡,董事会经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机构与村务监督委员会保持一致。

2、建立股东(代表)大会制度,股东(代表)大会一般一年一次,实行一人一票表决制。股份经济合作社的重大投资决策、经营方针、计划及执行情况,须经大会讨论决定。

3、董事会是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执行机构,监事会是股东(代表)大会领导下的监督机构,代表全体股东履行监督,检查董事会工作。董事会和监事会每届任期三年,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在董事会中产生,董事长是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法人代表。董事会和监事会互不兼任。可连选连任。

以上实施方案经社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报XX街道办事处核准后方可实施。

XX村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制工作小组

2012年4月19日

街道XX村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篇2

1 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 在对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对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上, 大部分成员甚至一部分村管理人员有一些错误认识:认为产权制度改革就是“分家产”, 就是把集体资产“分净吃光”,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产权制度改革后的红利也要全部分到成员手中, 不考虑产权的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如果不加以引导, 就可能会使新的股份合作组织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

1.2 改革后的合作组织管理水平不高

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村, 大多参照了股份公司的组织治理结构, 但普遍存在民主管理程度不高和水平不高的问题。表现在二个方面:

1.2.1 管理人员基本上是原来的村两委成员, 缺少相应培训, 缺乏高效的管理团队, 往往沿袭改革前的管理模式, 管理上相对封闭, 管理和决策效率相对较低, 不能很好地发挥新的合作组织的长处。

1.2.2 组织内其他成员的股利分红大多还是以福利的性质体现, 从而弱化了激励机制, 无法有效地调动起其他成员的积极性。

2 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

2.1 要坚持实事求是, 不能搞一刀切

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必须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能强制性推动, 不能搞一刀切。一般情况下, 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应率先在集体经济实力非常强且集体经济收益持续向好的村进行。要坚持成熟一个, 发展一个, 不搞一哄而起。

一般认为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集体资产中经营性净资产需要达到相当的规模;二是集体经济的整体实力比较强, 收益能够逐年提高;三是保证农民群众能够从改制中得到相应的实惠。

2.2 要搞好宣传发动, 实行民主决策

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全体成员的切身利益。改革前, 要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 使之明确改制的方向、目标、意义, 增强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 营造良好的氛围;改制过程中, 从方案的制定到每一个工作步骤、操作程序及各项决定制度的提出, 都要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广泛讨论, 保证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取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切实做到民主、公正、公平、公开。

2.3 要明确方向, 注重维护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从根本上说, 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是以产权制度创新为主线, 逐步建立与市场经营体制相适应的运营机制和分配机制, 进而建立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据此, 在改制中, 一方面要防止简单化和形式主义, 要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 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 要通过改制建立有利于发展的新机制, 保证和促进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要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 防止加重农民负担, 要通过改制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 使农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2.4 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要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突破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对有较多的土地和经营性资产, 并且其他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成熟的村, 要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对资产进行量化, 对股权进行分割和配置, 使得村级集体的资产由集体所有, 明确为全体村民按份共有, 使全体村民成为真正的股东。为了稳妥起见, 可以借鉴已经开展产权制度改革的地方的经验, 制定规范性的文件, 先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进行试点, 总结实践经验, 对规范性文件和操作步骤进一步完善, 然后再逐步推开。

2.4.1 多种方式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

一是鼓励村组织参与多种形式的商业街区的开发。鼓励村级以联合或者入股等形式, 参与商业街区等营利性项目的开发建设, 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整合, 通过联合开发建设一些稳定的经营项目来获取较高的经营性收入。二是探索和拓宽农村集体用地的新途径。落实好农村宅基地置换、建设用地流转和相关的优惠政策, 鼓励村级将非农建设用地以租赁、入股等形式参与到企业的经营中, 获取较高和较稳定的经营性收入。

2.4.2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和运营。

要促进村委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离, 向职能分开、财务分开方向发展。在如何完善其管理和运营方面可以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借鉴企业管理模式的主要方面就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引入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促进股份经济合作社逐步转变为现代企业, 具体说来, 需要参照公司制的管理办法, 改革现有的一人一票为一股一票表决制, 建立和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机构和职能, 提高经营者的管理自主性和积极性, 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决策、监督和分配制度, 达到高效运行, 公平分配的目标。

2.4.3 加强组织领导, 促进健康发展。

相关的主管部门要制定并完善帮扶政策和措施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 是一项系统工程。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产权制度改革的主体,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新事物, 很多人对它缺乏必要的了解, 如果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培训, 很可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 比如出现不必要的漏洞甚至违法行为。

在改革过程中, 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 提高认识, 加强指导和培训, 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资金的帮扶和配套、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积极开展业务指导、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 积极主动地帮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解决在产权制度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要在改制的基础上注重总结各方面的经验教训, 注重研究解决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 保证村集体经济组织较好地完成产权制度改革。

改革完成后, 要对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对红利的分配上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 保证红利分配合理, 为以后的发展预留必要的资金, 避免把红利分净吃光情况的出现, 保证新的组织形态能够正常运转。还要加强财务监管, 与内部监督相结合, 保证村集体经济持续和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爱明, 魏晓洁, 王德海.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变迁对策[J].农村经济, 2012, (5) :127-129.

[2]花照顺, 周岳胜, 庄洪伟.产权制度改革之奎文经验[J].农村经营管理, 2012, (8) :33-34.

[3]林建华.山东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 2012, (15) :49-50.

[4]刘爽, 郭舒缓, 李志伟.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研究[J].农业经济, 2012, (2) :39-41.

[5]苗新建, 孟全省.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13) :1-5.

街道XX村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篇3

根据农业部《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省农委《安徽省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力,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结合我村实际,现就我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

﹙一﹚、改革思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针,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界定、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决策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健全保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利益的长效机制,构建完善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运行体制。

(二)、基本原则。坚持勇于探索,大胆实饯,积极稳步推进的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多种形式并举的原则;坚持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统一的原则;坚持集体资产按份共有、同股同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合理、规范化改革的原则。

(三)、目标与任务。通过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实行产权改革,构筑农村集体经济新型产权制度框架,改革理顺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体制,确保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创新,实现集体资产所有股份化、收益分配股红化、监督约束法制化。

1、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构成股份化。将村集体生产经营性资产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的基础上,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经济贡献大小的基本原则,以股权形式明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个人所占份额,实现由共同共有变为按份共有。在明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个人所占份额基础上,吸纳组织成员个人适当比例的现金入股,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

2、实现集体经济收益分配股红化。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制改革后,村集体经济收益二次分配取消传统的分配办法,改为遵循同股同利的原则,按股分红。

3、实现集体经济运营监督约束法制化。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制改革后,建立健全股东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及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

二、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形式与政策措施

(一)、主要做法。村集体生产经营性资产在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的基础上,按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经济贡献大小的基本原则,折股量化配股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个人适当比例现金入股。依法改制为股份经济合作社。

(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

1、清产核资:清产核资范围,包括生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生产经营性资产。非农用土地并办理了变更使用性质手续的,要列入清产核资范围;农用土地暂不列入清产核资范围。要本着先易后难,先生产经营性资产,后非生产经营性资产的原则,进行清产核资。

2、资产评估: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由镇统一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生产经营性资产进行评估,以此做为量化配股基数和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册资本金。

(三)、股权设置。

1、主要形式。设集体股和个人股,集体股由集体经济组织或群众自治组织持有,其余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个人股(含个人现金入股),由其本人持有。两种股权设置形式的选择和确定,由股东 大会讨论决定,并报其所在镇人民政府批准。

2、集体股和个人股比例测定的基本原则。测定集体股比例,一是以前 3 年平均村办公经费占该年限平均收益的比例测算应提公益金的比例;二是根据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测算出应提公积金比例。

(四)、量化配股股东资格认定及时限。明确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持股人的范围,统一限定为 2000年 1月 1日起,到 2009年8月30日止,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分配关系,并还健在的人员内。

(五)、个人股配置与构成。本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村集体经济贡献大小和购股配股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按照基本股、劳力股两种股份一次性配股。配股之后,新生、新落户一律不再配股,只能购置现金股;此次配股持股人,不论其今后身份变化,是否居住在本地,其本人股东身份不变和收益权不变。一律不再对原始股东进行增股扩股,可在新上项目时,吸纳成员现金入股。

具体配股办法:

1、基本股:是指本村社区配股范围及时限内零岁(含零岁)以上的所有组织成员均享有的股份,基本股比例最高不得超过配股总额的 40%。

2、劳力股:是体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经济贡献大小的股份,在享受上述两种股份配股的基础上,年龄在 18周岁至男 60周岁、女 55周岁的再配给劳力股份,其比例不高于配股总额的 30%。

3、现金股:①本着配股、购股相结合的原则,在按照上述两种股份因素配股的同时,要吸收配股成员一定适当比例的现金入股,原则上不购股,不配股;②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过程中新上项目时,经股东会同意,持股人和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其他人,可以购买现金股。具体购股办法按《章程》规定执行。

(六)、改制后的经济组织机构设立、人员产生及职责。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设立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按法人治理结构实施管理。

1、股东会。股东会由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持股人组成,坚持同股、同权、同利的原则,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股东按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为限,依法承担有限责任。股东大会是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

2、理事会 和监事会。理事会是股东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决策机构,监事会是常设监察机构,其成员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对股东大会负责。

3、理事会、监事会的成员数额为奇数,理事会5-9人,监事会 3-5人。每届任期 3年,可连选连任。其成员产生采用直接选举或提名候选人差额选举产生,差额比例不少于 20%,以得票多当选。“两会”成立后,分别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理事长、监事长。

4、选举表决方法。股东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选举,一般实行一股一票制,集体股不列表决数。

(七)、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任职条件。“两会”成员必须拥护党的领导,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解放,开拓进取意识强,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两会”成员不得交叉任职,财会人员不得进入监事会。党组织和自治组织负责人是股东的,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两会”。候选人或当选人中如存在夫妻关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只能确定一人做为候选人或当选。

(八)、股权证、股东证的发放及管理。由该组织向股东发放记名股东证。股权证和股东证由县统一印制,并加盖认证章。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后,股东花名册及所持股份,交镇备案、托管。

(九)、股份管理。集体股由理事会持有,只享受分红权,未经股东大会讨论同意,不得增加、减少、转让、馈赠;集体供养的五保户的股份,由理事会代管,不得转让、继承和馈赠,具体事宜由集体经济组织《章程》规定。其他股东的股份转让、继承、馈赠,须经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并报镇审核备案,同时办理变更手续。

(十)、加强财务管理。改制后,财会人员必须持合法资格证上岗,也可对外招聘。会计人员任用和更换,必须经监事会批准。积极推行财务电算化管理,切实提高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

(十一)、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三、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步骤

工作步骤。整个工作从2009年10月10日开始,至12月底前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10月10日至10月31日)。主要任务是:制定工作计划,培训工作组人员,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2、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11月1日至12月20日)。主要任务:

一是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二是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分别登记造册;三是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审核确认资产,张榜公布;四是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决定合理确定折股量化的资产;五是股权界定、登记颁证;六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完善提高阶段(2009年12月21日至12月31日)。主要任务:一是总结经验,制定和完善产权改革后的集体资产管理办法;二是建立健全产权改革后的集体资产管理、监督机构;三是召开工作总结会议。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首先要在村两委班子中统一思想认识,在此基础上,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两委班子成员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组成的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下设宣传组、资产清查组、咨询顾问组等,具体负责改革工作。

2、搞好宣传发动,争取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村广大干部群众是改革的主体。要把宣传工作贯穿于整个改革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多种形式搞好改革宣传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这项改革的深远意义、目的、任务,深入了解具体改革措施和操作办法,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为顺利推进改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街道XX村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篇4

上海制定《实施意见》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作者: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中》2013年第09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上海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上海实际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的实施意见》。

街道XX村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篇5

第一章

第一条

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奠定乡村振兴坚实基础,根据XX省扶贫办等七部门《关于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X扶办发〔2020〕X号)和XX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规范完善扶贫资产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X市脱贫办发〔2020〕X号)精神,全面梳理我县历年来产业扶贫项目形成的经营性资产,进一步明确经营权、收益权、监督权、处置权等,提高经营性资产收益,实现保值增值,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经营性扶贫资产管理基本原则

(一)坚持群众受益原则。

引导贫困户参与经营性资产确权、管理、监督等。

(二)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针对经营性资产特点,采取相应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做到科学管理。

(三)坚持安全高效原则。

加强经营性资产监管,防范资产闲置、流失、损失、浪费等。

(四)坚持公开透明原则。

经营性资产确权、运营、后续管理及收益分配等,实行全过程公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

管理范围及程序

第三条

经营性扶贫资产管理范围。凡是历年来确权到村集体的经营性资产均纳入管理范围,并尽可能追溯资产状态,厘清权属关系,做好资产登记,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纳入经营性扶贫资产管理。

第四条

划分资产类型。经营性扶贫资产是指具有经营性质的产业类固定资产,开展资产收益扶贫中形成的权益性资产等,主要包括农林水牧渔业产业基地、生产加工设施,经营性旅游服务设施、经营性电商服务设施、光伏电站及扶贫资金直接投入市场经营主体的经营性资产,以及入股市场经营主体但不参与经营、管理,根据合同约定获得固定收益分红形成的资产(含返还入股本金)和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形成的股权、债权等权益性资产。

第五条

界定资产权属。依据有关政策规定,对扶贫资金投入形成资产的所有权归属进行确认。投入到户项目形成的资产归项目受益户所有,所有权确权到农户,无需进行登记管理;投入到村项目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所有,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将验收合格的到村扶贫项目,通过签定移交清单方式正式交付项目资产,所有权确权到村集体;跨村投入形成的资产要按股份确权到相关村集体核算。发改、教体、卫健、民政领域扶贫资产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产权归属国有资产,各行业部门为资产管理单位,如主管部门将产权移交到镇、村,镇、村则为资产所有单位。村集体扶贫资产确权发生纠纷的,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列为待界定资产,并按相关法律程序予以解决。

第六条

登记资产信息。在确定权属的基础上,对已形成的经营性扶贫资产应纳尽纳,分级分类、逐一登记造册,明确每项经营性扶贫资产的身份信息。登记信息要素结合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表述要求,做到内容无遗漏,数据无差错。县扶贫办负责牵头建立扶贫资产总台账,各部门负责牵头建立各自行业经营性扶贫资产总台账,镇、村两级建立分台账,完整反映扶贫资产的增减变化和使用情况,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2020年8月及以后新建扶贫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在三个月内办理资产移交、确权登记等手续。跨镇实施项目形成资产按照“谁用资金、谁实施项目、谁负主责”的原则,由各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登记入账;跨村实施项目形成资产由各镇办负责登记入账,产权、收益均按股份明确到相关村。县、镇、村三级要对已形成的经营性扶贫资产分级登记造册,并按有关会计制度完善财务账目。每年按照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要求,对形成的经营性资产要录入“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最终实现长期稳定收益。

第三章

资产运营

第七条

具有经营性质的扶贫资产由资产所有人负责经营,经营方式参照资产租赁型、生产服务型、农业开发型、企业股份型、联合发展型5种发展途径实施,经营程序按照XX县产业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XX县产业扶贫巩固提升扶持奖励实施细则政策导引的通知》(X产脱办发〔2020〕2号)精神,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在财政资金产业项目实施前要按照:“①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进行讨论研究产业发展项目并形成一致意见;②将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提交成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③产业发展项目方案进行张榜公示10天;④公示无异议后报镇办审查备案并进行批复后实施”的程序进行,必须做到程序规范、民主公开。

第四章

收益分配

第八条

建立健全经营性扶贫资产经营收益分配机制,镇村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扶贫资产收益分配办法,要按照《XX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办法》(X政办发〔2019〕X号)中第十七条规定的:“70%的资产收益原则上脱贫攻坚期内社员分配主要以贫困户为主,30%的收益由村集体用于公益事业和发展再生产,并鼓励向丧失劳动力或弱劳动力的贫困户倾斜。”具体比例或额度由项目实施镇、村结合实际经会议研究确定,不能平均分配给贫困户,更不能分配给非贫困户。脱贫攻坚期后,按中央和我省、我市有关政策调整收益分配方式。收益分配操作流程严格参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使用流程规范实施。光伏扶贫电站等其他行业经营性扶贫资产另有收益分配规定的,按行业规定执行。

第五章

资产处置

第九条

产权所有者根据扶贫资产运营状况,在县农业农村局统一指导下,定期开展村集体资产清查,并对上资产收益进行清算。扶贫资产确需处置报废的(或因自然灾害损毁的),按照有关规定,由产权所有者邀请镇级财政所或第三方清算、评估后,在村级公开栏等予以公开,报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农业农村局备案。跨镇资产需要处置的,必须报县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处置收入原则上归资产原产权单位所有,原产权单位确定不再继续使用的,应在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的前提下,按照有关程序另行安排。

第六章

监督机制

第十条

经营性扶贫资产所有者主要负责人离任,扶贫资产经营者发生改变时,需对相关经营性扶贫资产进行审计。经营性扶贫资产经营情况纳入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符合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规定的,纳入经济责任延伸审计范围。

第十一条

经营性扶贫资产相关情况,每年要在村公示栏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二条

经营性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方案、受益对象、实施主体、经营方式、经营期限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群众享有经营性扶贫资产及收益分配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第十三条

经营性扶贫资产收益调整、归属变更。数额增减发生重大变化前,应及时在村级公开栏进行公示,确保群众的知情权,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四条

经营性扶贫资产的确权、变更、经营、收益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方案、会议纪要、公示、资金拨付、图片等资料要及时归档,形成完整的档案,长期存档备查。

第七章

职责分工

第十五条

各项目主管部门要按照“谁下达项目,谁负责管理”工作要求,全面落实扶贫资产确权、变更、经营、收益分配等工作;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经营性扶贫资产统计、监测等工作;县财政局、扶贫办、农业农村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经营性扶贫资产日常监督和检查工作;各镇办负责建立本镇办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和收益分配制度,监督指导村级履行管护责任。

第八章

风险防控

第十六条

各使用产业经营性扶贫资产的镇办要强化产业扶贫绩效意识,强化产业经营性扶贫资产绩效评价,防止产业经营性扶贫资产闲置和浪费现象发生。经营性扶贫资产的产权责任主体应当及时对资产形成、使用等有关情况进行公示公告,定期盘点各类经营性资产,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执纪职责,对不作为、乱作为造成经营性扶贫资产流失的行为,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第十七条

本实施细则由县扶贫办和县农业农村局共同负责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对经营性扶贫资产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依法保障。

第十八条

上一篇:骆驼祥子读后感600字初中下一篇:“六一儿童节”活动主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