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共8篇)
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 篇1
三角镇搭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交易平台
三角镇大力搭建起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交易平台,加强规范村组资产交易,加强对交易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集体资产交易的公平、公开、公正,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成立专职工作机构。搭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交易平台作为三角镇“三资”管理的重要载体,成立了镇、村两级“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工作站”,落实了专职、专责人员,切实承担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和交易行为的指导和监管职责。有效解决村组集体组织的各种经营性物业的租赁、抵押、出售、拍卖、出让等资产交易业务日益增加的难题。
二是科学搭建操作平台。三角镇按照“一个平台,一套体系,村级交易,镇级监管,市级监督指导“的思路建设推进平台建设,积极进行交易平台的设备购置。该平台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集体资产监管和交易全流程网上留痕、全过程网上备案,全天候网上监控。通过搭建电算化、网络化的管理平台,设置科学合理的审批流程,将资产的台账管理、立项处置、民主决议、信息公开、合同鉴证、交易监管等交易程序晒在阳光下,让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的规范合理流转,积极打造农村“三资”高效管理的新模式。
三是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交易平台建设是一项管理机制的创新,三角镇通过电视、村务公开栏、组织村民议事等形式向老百姓广泛宣传,引导村民推进平台的建设。同时举办交易平台系统培训班,对村干部、平台系统管理人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切实发挥平台的信息化功能。切实把全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维护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三角镇组办)
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 篇2
(一) 从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看, 必需要加强监管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进集体企业改革, 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的要求, 这几年, 上海城镇集体经济、集体企业坚持深化改革改制, 使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上海市城镇工业合作联社 (以下简称“市城镇联社”) , 是一个城镇集体联合经济组织和城镇集体资产的管理服务机构, 其主要职能是推行民主理财, 管好集体资产, 维护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利益, 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全系统现有上海9个郊区联社, 170户企业。在新的产权格局下, 有的集体企业吸纳职工入股, 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有的吸收社会法人单位和个人资本, 改制为混合所有制的企业;有的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设备, 组建成中外合资企业;有的改制转制后, 成为大的集团公司正在争取上市。这些改革改制, 使集体经济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但是, 在经济利益多元化格局下, 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面临新的挑战。如果不加强监管, 集体资产不仅难以保值增值, 而且还会发生隐性贬值和逐步流失的可能性。
(二) 从集体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看, 必需要加强监管
市城镇联社自1985年成立以来, 资产规模不断扩大。1997-2007年10年间, 总资产由26亿元扩大到88.5亿元;净资产由15.8亿元增加到57.8亿元。虽然企业数量从328户调整到142户, 在岗从业人员从6.2万调整到1.8万, 但是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上缴税金分别增长155%、183%、787%、159%。2007年以来, 市城镇联社系统的集体资产规模继续扩大, 2012年全系统总资产118亿元, 净资产47.6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112.8亿元, 利润总额5.4亿元, 上缴税金6亿元。集体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意味着企业的业务范围、经营网点等大幅度扩张, 有的扩张到全国各地, 有的甚至扩张到国外。点多线长, 如果管理工作跟不上, 容易发生损害集体资产的现象。
(三) 从全面履行联社职能看, 必需要加强监管
作为集体经济的联合组织, 联社的职能是对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进行“指导、维护、监督、协调、服务”, 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就监督这一职能而言, 通过加强监督, 能够有效阻断侵吞集体资产等各种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 防止集体资产流失;通过加强监督, 能够减少和杜绝盲目投资等现象的发生, 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通过加强监督, 能够及时发现集体企业和集体资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促使它们生产优质产品, 提高服务水平, 自觉搞好环境保护, 依法经营, 照章纳税;通过加强监督, 能够促使企业合理制定职工收入分配制度, 认真解决好劳资矛盾, 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 从坚持反腐倡廉看, 必需要加强监管
长期以来, 城镇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的性质, 决定了它既不是国有经济的运作方式, 也不是民营经济的运作方式。在这个过程中, 集体企业同样要按照法律法规办事, 特别是从坚持反腐倡廉的要求来看, 集体资产的监督与管理首当其冲。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 党中央做出了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集体企业制订定贯彻落实的措施, 强调厉行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严禁奢侈浪费。要落实这些措施, 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按照相关规定, 持之以恒地坚持搞好资产监督管理, 除了靠企业干部的自觉性以外, 更要靠落实日常的监管, 及时制止不符合规章制度事件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要及时处置, 以儆效尤, 真正做到“抓铁有痕, 踏石有印”。
二、近几年市城镇联社加强集体资产监管的探索与实践
(一) 明晰产权, 厘清责权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蓬勃兴起, 城镇集体企业的经营受到极大挑战, 规模总量日益萎缩, 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受到严重影响。针对这种情况, 市城镇联社以明晰产权为核心, 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对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采取置换、转让等措施予以盘活;对有一定生存能力的企业, 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合作、引进外来资本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在改革中, 集体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企业单一的集体资产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有经过改革的集体企业, 有股份制合作企业和集体联营企业, 也有集体与非公经济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或者采取租赁、承包等多种企业组织形式。在明晰产权的同时, 建立和完善了法人治理建构, 各级联社和企业普遍组建了理事 (董事) 会和监事会等, 不同范围的集体资产所有者组建了资产管理部门。各级资产关系的联社和企业向投资企业派出董事、监事, 实行全程跟踪。每年将集体资产运行情况向理事 (董事) 会、监事会报告, 做到集体资产运作到哪里, 资产所有者的人员监管到哪里, 初步改变权责不明的现象。
(二) 健全制度, 规范运作
在企业投资主体和资产结构呈现多元化的情况下, 如何搞好集体资产监管, 确保资产所有者权益, 是一个重要问题。对此, 市城镇联社一是建立健全出资人制度、法人财产权制度、所有者权益制度等, 从制度上明确产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建立健全联社和企业资产授权经营和投资回报机制, 努力使集体资产投资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有更高的回报, 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制定城镇工业集体资产投资管理规定、三重一大事项规定、财务预决算制度和经济责任制等一系列运行制度, 做到按规矩办事, 按程序决策。四是对区 (县) 联社开展年度工作业绩评价, 对联社全资和控股企业每年签订经济责任书, 进行经济审计和经营者的考核奖惩。五是对侵犯集体资产的行为, 通过法律等途径进行维权, 确保集体资产不受损失。
(三) 盯住存量, 管好增量
加强监管的目的是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不论是存量资产, 还是增量资产, 都要分别加强监管。对存量资产首先是保证不流失, 特别是在资产重组、股权合作、置换转让过程中, 集体存量资产不能随意低估、贱卖, 集体企业不能轻易解体成为私人企业。其次是开发和盘活, 促使其增值。对增量资产首先在利润分成、收入分配等方面进行监管, 防止产生新的流失、浪费和侵吞等现象。通过盯住存量, 管好增量, 市城镇联社系统的集体资产不仅没有流失, 还大大增强了发展能力, 实现了保值增值。不断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市城镇联社虽然在集体资产监管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一是对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影响了对集体资产的监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集体所有制经济似乎成为了“弱势群体”。以工业总产值为例, 上海集体经济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据《2012年上海经济年鉴》统计,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987.44亿, 其中集体经济243.19亿, 占比仅为0.76%, 而在2000年占比为6.63%, 2005年占比1.82%, 2010年占比0.86%, 集体经济占比逐年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 有些经营管理者受社会上一些错误观点的影响, 认为集体所有制经济已经落伍, 只能让其自生自灭, 因此加强监管只是应景之作, 可有可无。
二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投入、轻监管的现象, 影响了对集体资产的监管。这几年, 市城镇联社系统的企业普遍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为了求生存求发展, 企业普遍加大投入力度, 注重项目开发和产业转型,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此同时, 一些企业领导人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抓投入、抓开发上, 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资产的监管。有的甚至认为, 项目开发是硬任务, 可以体现工作业绩和水平, 一定要着力抓好;资产监管工作抓得紧不紧, 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 因此有意无意地放松了监管。
三是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影响了对集体资产的监管。首先从部分单位检查考核来看, 其设立的考核内容、考核指标、奖励力度, 都是围绕着经营业绩来进行, 包括产值、税收、利润的增长幅度, 新项目的开发, 科技投入等, 基本不涉及资产的监管工作。其次从机构设置来看, 主抓集体资产监管的监事会等监督机构, 在个别联合经济组织中还没有全部建立起来, 已经建立监督机构的, 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真正发挥作用。加之缺乏精于监管的人才, 特别是深谙市场竞争技能, 又熟悉集体经济特性的领军人物。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集体资产监管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市城镇联社系统集体资产监管的设想
(一) 从新的角度审视城镇集体经济, 提高对集体资产监管的自觉性
集体经济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如果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框框来衡量, 目前城镇集体经济的体量在缩小, 集体经济的社会作用似乎在减弱。但如果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标准来重新审视, 城镇集体经济仍然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活力。
一是集体经济占比下降, 但绝对额大幅度增加, 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从市城镇联社系统这几年发展情况看, 原先传统意义上“纯”的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一样减少或消失了, 全额控股的企业少了, 集体资产在企业中占的比例相对下降了, 但是从集体资产的绝对值来看, 呈现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二是集体经济的产权形式多样化, 体制机制更加灵活。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市城镇联社系统的集体经济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新型的集体经济。具体表现为:产权清晰, 产权结构多元化, 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实行了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产权不清, 经营不活, 分配不灵”等弊端, 逐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三是集体经济的业态发生了深刻变化, 正在从传统手工业、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市城镇联社系统的集体企业经过这几年的创新转型, 淘汰了一批工艺技术落后, 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和企业。通过大力开发高科技产品, 取得多项国家专利;实行品牌战略, 多个品牌成为行业龙头品牌, 有的进入航天等尖端领域;开拓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贸易、房地产、工业园区租赁服务和小额贷款金融服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 形成了新的增长点。
四是在增加就业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方面, 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城镇联社系统目前有在职职工1.8万余人, 离退休职工、托管人员5-6万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 每年还产生相当的新增工作岗位。此外, 由于企业改制等原因积累的矛盾比较多, 每逢政策调整, 涉及到的个人利益也必须及时调整, 每年用在这方面的费用达9000多万元。2012年尽管经济形势严峻, 但是全系统就业岗位非但没有减少, 反而有所增加, 员工的工资水平普遍上升10%以上。
(二) 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建立集体资产监管的长效机制
1、清产核资, 搞清家底。
对集体企业拥有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 摸清集体资产的“家底”, 做到账、卡、物、现金等齐全、准确、一致。重点开展四查:一查资金, 是否存在多支少收, 借支挪用、白条抵库等现象, 分清责任, 分类处理;二查资产, 对集体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应用情况进行全面清查、核实、评估, 做到账实、账款相符;三查合同, 查清合同的承包金额、期限、履约情况, 对有悖法律法规或显失公允的依照法定程序予以变动调整;四查债权债务, 摸清债权债务的实际情形。通过清产核资, 为今后的集体资产监管打好基础。
2、完善财务管理, 健全统计体系。
要花大力气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 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推动资产监管的有效进行。同时还要完善城镇集体经济的统计体系和制度, 对涉及的企业数、人员数、资产数, 按照不同的时段, 进行快速全面的反映、分析和比较, 为加强集体资产监管提供有效的依据。
3、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完善集体资产监管的规章制度。
一是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监管规章制度;二是抓典型抓示范, 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 向系统内的各类企业作示范推广;三是检查落实监管制度执行情况, 针对有些企业执行监管制度缺乏力度, 存在着把制度挂在墙上, 留在纸上, 说在嘴上, 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严格执行的现象, 督促企业通过自查, 年终考核检查、评比奖惩等方法促进监管制度落到实处。
4、建立和完善监事会班子, 落实监管责任人员。
必须建立健全监事会, 应建而未建的, 要指导他们全部建立;对已经建立监事会的, 要帮助他们明确监管的职能定位, 学习监事会的工作理论和政策法规知识, 提高监事队伍工作水平。针对目前监事会存在的人员年龄老化、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 要着力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把一批懂得会计核算、懂得财务审计、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工作责任心强的中青年人才充实到监事会中。
(三) 明确重点监管的内容, 增强对集体资产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抓好企业产权改制过程中集体资产的监管。集体企业产权改制今后还将继续进行。根据以往的教训, 在改制过程中极易发生集体资产流失的现象, 有的甚至把几十年积累的家底毁于一旦, 因此特别要加强监管。要通过调查研究, 对改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监督性的意见和建议;要对改制企业存量资产的价值评估进行核实;要对改制后集体资产所占的份额和预期收益等是否能够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进行监管。
二是抓好企业领导的业绩考核和离任审计。企业领导对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负有主要责任, 为了防止在企业领导中出现冲动投资、盲目担保、铺张浪费、违法乱纪等现象, 给集体资产带来损失, 必须加强对企业领导的监管。日常的监管结合业绩考核来进行, 主要由上级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考核, 听取本企业监事会和职工的意见, 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在企业领导离任时要依法进行离任审计。
三是抓好参股企业经营分配的监管。目前, 市城镇联社系统一部分集体资产的产权形式是对外投资入股, 不直接参与入股企业的经营管理, 只是通过股权分红取得资产收益。从实际运作看, 如果不加强监管, 这一块资产的安全性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资产代表的选派, 全程跟踪参股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分配状况, 及时发现风险和漏洞, 做出正确的判断, 确保入股资金的安全和效益的收回。
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 篇3
关键词:农村;三资;交易平台
中图分类号: F28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21
1 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建设
1.1 规范制度建设
为规范农村集体资产交易行为,保证农村集体资产交易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实现农村集体“每一平方资产、每一寸土地”都能在“阳光”下公开交易,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结合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经充分调研和论证,出台建立规章制度、办法等,以明确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资产交易规则、交易评标守则以及一系列交易流程。
1.2 健全工作机构,完善网络平台建设
为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的指导和监管,需要经镇党委、政府批准,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局内设立农村经管站,具体负责集体资产交易活动日常组织管理和监督指导工作。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当下,可以搭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系统,通过专用光纤与全镇所有村(居)委会实现联网。
1.3 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全过程“阳光”操作
建设交易平台,可以有效将部门监督、群众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实现从事后静态监管向实时、全程、立体式的动态监管转变。为确保集体资产公平交易,需要取消村级自行交易的权限,规定所有交易不论交易标的多少均需在镇经管站监督下进行。镇农村经管站對每项交易从立项到交易进行全程的跟踪,每次交易现场,农村经管站工作人员必须临场监督交易,并进行录像和照相。对一些重大交易,须邀请镇纪检、镇人大代表等进行指导监督。为使交易“阳光”操作,除在镇政府网站、社区公布栏发布交易信息外,还需要建立农村综合信息发布平台,可以为每个村配备一台液晶显示器,安装在政务大厅显眼处,通过镇的操作平台专门用于发布农村集体资产公开招标交易综合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1.4 强化科技手段对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实行网络监管和掌控
一是结合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交易平台系统进行特殊设置,将村级集体对平台数据的修改权限进行限制,一经录入不得随意修改。如需修改,必须向经管站提出申请,经审批后由镇经管站来完成修改操作。同时,新出租资产完成公开交易流程,签订经济合同后须报送经管站进行资料归档备案,合同数据由村级录入,但合同确认由经管站核实后操作;二是为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要求软件公司经常对各村(居)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完善;三是完善农村经管、财政等部门沟通机制,强化协作联动。交易平台系统通过网络实现与镇财政结算中心数据共享,通过与结算中心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通过双方服务器的互访,对集体资产合同数据和财务收支数据进行相互核查,尤其是对于应收未收款的统计跟踪,保证对集体收益及时足额入账;四是实行农业、规划、国土和林业等部门联批制度。对于新开发的资产交易项目,尤其是涉及到用地出租的,应将立项资料呈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咨询,确保交易项目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五是加强与镇司法所协作,确保依法办理交易。镇集体资产公开交易所涉及到的合同样式均经过司法所多次审查修改。在完成交易后须将草拟好的合同再次送到司法所进行审定,出具法律意见书,核实无误后方可签订,并进行司法备案。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合同有效、合法,避免为村集体留下合同纠纷隐患。
2 亟需解决的问题
2.1 加强交流
加强与各村(居)委会的沟通,认真听取农民反映的问题和建议,不断完善相关的交易程序和办法。
2.2 做好宣传工作
采取各种宣传措施,进行大力宣传,让更多群众了解农村集体资产实现“阳光”交易的重要意义,从行动上进一步支持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管工作。
2.3 集体资产监管和交易平台需进一步优化及完善相关功能
交易平台建立起来后,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交易平台运行速度有所减缓,部分功能操作不方便,需要进一步优化;系统部分的查询功能、统计功能需要进一步扩展。
2.4 运用科技手段,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科学化管理
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的建立,能够让集体资产在阳光下“公平、公正、公开”交易,同时也能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长期以来农村基层的主要矛盾集中在集体利益受损或者利益分配不均上,村“两委”干部往往成为质疑、指责的对象,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的建立富有成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将集体资产、资源的出租经营放置在“阳光”下进行,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公开举牌价高者得的方式确定承租方,同时接受广大群众以及相关部门的双重监督,一方面使得集体资产得到保值、增值;另一方面使群众明白,干部清白,提升了农村干部在村务工作中的威信,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好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建设,为建设和谐农村共同努力。
南湖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总结 篇4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是当前农村基层工作的一个重点,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今年,区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南湖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实施方案》(南政办发„2011‟48号)文件,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将当前“农村经营管理计算机监管网络系统”升级为三级(区、镇、村)联网,构建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组织体系,力争实现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组织网络化、产权明晰化、运作阳光化、监督刚性化、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一、南湖区“三资”基本情况
全区共有60个行政村,农村集体“三资”主要以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和农村土地资源为主。截止2010年底,村集体资产总额达10.29亿元,其中货币资金3.24亿元,固定资产总额4.36亿元,应收款2.23亿元,应付款5761万元,2010年村集体收益总额达921万元。农村集体农用地32.85万亩,其中耕地27.83万亩。当前“三资”管理模式主要以镇会计委托代理为主,以自我管理为辅,镇会计委托代理达100%。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区、镇二级分别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协调“三资”管理工作的重大事项。各镇成立工作班子具体实施“三资”监管工作的日常工作,同时将原镇农村会计服务所更名为农村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具体做好各项业务工作,服务内容扩大到村级“三资”运作程序的监管。
(二)健全制度、落实监督
各镇通过召开“三资”推进会,研究制定《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三资”登记管理、定期清查、合同管理、民主监督、责任追究等环节的监管细则,进一步明确“三资”管理工作岗位职责和违反“三资”管理行为的责任追究,切实加强监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三)清产核资、界定产权
农村集体“三资”面广、量多。为了全面摸清农村集体家底,我们统一制定清产核资表格,组织指导各村全面开展“三资”的清查、登记、公示及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的核查、录入等工作。主要包括:
1、清产核资。对村所属“三资”进行清产核资,全面摸清家底,界定产权;
2、审核公示。对清查的“三资”现状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3、审议认定。对公示的“三资”进行村民代表审议认定。报送镇会计服务所备案;
4、拍照留存。对相关资产、资源进行拍照留存,报送镇会计服务所备案。
(四)平台构建、数据录入
1、升级三资管理网络。与杭州新中大软件有限公司购买三资管理系统软件,将当前“农村经营管理计算机监管网络系统”升级为三级(区、镇、村)联网,对镇会计服务所财务软件升级为“三资”管理系统软件,建立一套更便于管理和查询的“三资”动态网络平台。
2、建立三资管理查询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对各村配备触摸屏查询系统,将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的“三资”管理信息与各村的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直接对接,确保各村村民能及时查询、监督村党务、村务和三资公开信息。使“三资”管理工作做到在阳光下公示、开放式运行。
3、三资数据录入。镇会计服务所工作人员将各村上报的“三资”数据审核后进行集中录入,合同、票据等相关原始凭证及资产、资源的实体资料和照片逐一对应录入“三资”管理系统软件。
(五)规范管理、阳光运行
对村级触摸屏我们通过做到统一安装位置、统一硬件设施、统一信息平台、统一制度。规范村级触摸屏管理。同时,邀请新中大公司技术人员对各村“三资”触摸屏负责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主要学习“三资”触摸屏管理系统操作方法、数据导入,为“三资”监管村级触摸屏操作打下了基础。目前各镇“三资”管理服务平台都已基本搭建完毕,三资基础数据已基本输入完毕,建立起了运行公开、代理服务、程序规范、监督有效的“三资”管理服务平台。
三、主要成效
(一)摸清家底,加强公开。通过核实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摸清了村集体家底,理顺了村级财务关系,各村根据“三资”清理核实结果建立了“三资”台账,为规范管理村级财务,按程序经营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监督,创新监管。推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后,财权和事权的监管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变事后监管为事前、事中监督管理,使村集体的各项收支置于“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的监督管理之中。既有效地遏制了违规违纪现象,又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还约束了村集体非正常性的开支,减少了铺张浪费、贪污腐败以及随意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现象。
(三)盘活资产,实时预警。管理是基础,发展才是硬道理。“三资”管理系统推开后,将对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待使用和未使用的在“三资”网上进行动态管理,提醒村干部加大盘活和盈利力度,对使用率不高的实行实时动态监管。对村级债权进行分类管理,对追缴和待追缴的进行实时预警、限期追缴,增加“三资”存量,保证村集体的正当收入不流失,不断提高村集体资产的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促进农民增收。
南湖区农村经营管理站
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 篇5
情 况 汇 报
我市有**个乡镇办事处,辖**个村、社区、居委会,根据**发[2010] *号文件精神,这次全部纳入了‚三资‛清理的范畴。全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自**月下旬启动至**月上旬结束,历时**月时间,在整个清理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并重点在‚抓‛、‚促‛两个字上做文章,一是债权债务抓认定,促资金管理进‚笼子‛;二是资产清理抓核实,促资产有效使用;三是资源清理抓普查,促资源合理开发;四是清理程序抓透明,促村级财务公开。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委托监管代理工作,共清理账面现金余额****万元;核定债权****万元,核销呆滞债权****万元,核定债务****万元,核减债务****万元;清理固定资产****万元,核增资产****万元;清理经营性资产****万元;登记耕地、山场、水面、林地等村级可用资源****万亩,其中,耕地****万亩,水面****万亩,林地****万亩,园地****万亩,生活用地****万亩,公益性用地****万亩,四荒****万亩。
1、制定方案,成立专班
根据《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等10部委厅局<关于印发全省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发[2010] **号)等文件精神,我市于20**年**月**日召开了全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筹备会,市委书记**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会议下发了《**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从纪检、组织、农办、审计、财政、民政、林业、土地、经管等市直部门抽调**名中层领导干部组成了三个督导组,进行全程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办,确保了工作稳步推进。
2、宣传发动,组织培训
20**年**月**日,我市召开了全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动员大会,参加会议有各乡镇办事处、市直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督导组全体人员,部署了全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并进行了动员发动。市电视台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就全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工作对象和范围以及工作方法和步骤制成专题片进行专题报导,切实做
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月**日,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乡镇办事处财经所所长以及分管经管工作的副所长进行了两天业务培训,之后又组织乡镇办事处分管经管的副所长到**市**办事处参观学习。在进入全面清理前,各乡镇办事处请市督导组又对参与清理工作的乡镇办事处国家干部、村干部、村代表、党员代表、民主理财代表和财会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并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
3、强化责任,督办到位
**年乡镇机构改革后,我市**个乡镇办事处财经所在岗经管工作人员仅**人,且大多数是从行政岗位上转过来的,业务生疏,面对清理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和大工作量,少数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消极应付,工作严重滞后;有少数村干部怕清理和规范捅了马蜂窝,使本已紧张的干群关系雪上加霜,导致工作不积极、不配合,使清理工作一时陷于僵局。督导组发现问题后及时向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人进行通报,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令各地及时纠正,并以《督查通报》的形式对工作严重滞后的乡镇在全市通报批评。同时要求各地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严格实行班子成员包片、专班包村的包保责任制,并要求纳入乡镇办事处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日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纪委监督、财经部门负责的良好工作格局,并严格按照**发[2010] **号文件的要求,确保清理质量和工作进度。如,**镇采取‚四专‛‚两包‛四联动‚的**工作法,‚四专‛,即由镇纪委、经管、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名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调剂专门办公室**间,配备工作专车一台,拨给专项工作经费近**万元。‚两包‛,即确定由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人带队分组包片,每片一至三个村,其他国家干部根据业务量进行组合搭配,具体包村,全程负责清理工作的指导、督办和落实。‚四联动‛,即将相关的纪检、经管、财政和村等单位,明确职责分工,联动作业。镇纪委牵头协调联系,并负责全程监督;经管人员集中时间,主抓清理登记、报表填制以及建章立制工作;财政所全力配合,提供后勤保障;清理摸底和前期核查工作由村(社区)‚两委‛先行界入,支部书记亲自挂帅,‚两委‛班子成员全程参与,重点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实、计价和登记。整个清理工作始终接受村代表和村理财小组全程参与和监督。
4、全面清查,接受监督
根据我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状况,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依照**发[2010] **号文件的要求,将彻底盘清全市农村集体‚三资‛家底,不留死角全面清查。
一是对**至**年**年的村级财务账目进行清理。首先,盘点村出纳库存;其次,核消库存呆死账;再将村级现金纳入财经所专户代管。严禁村保存大量现金,严禁公款私存。
二是对债权债务进行再核实。对村级债权债务逐年、逐笔、逐人进行清理核实登记。严禁人情减免债权,弄虚作假虚增债务。
三是清理资产。对村级所有的资产,包括原来已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的,如房屋、办公设施、农业机械、交通工具、设备,及原未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的,如乡村道路、文化活动场地、农田水利设施都要认真核实登记;对上级奖励和部门及个人捐赠形成的资产要重点清理。账目中反映有的,要严格按会计账目登记台账;账目中没有的,要调查走访,查找其下落后按资产净值登记台账,做到应清尽清,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
四是全面清理资源。把耕地、林地、宅基地、自留地、公益事业用地、机动地、四荒、塘堰、水库、湖泊、渠道、茶园、果园等全部纳入资源清理范围,做到不留死角。
五是对经营性资产、资源合同清理。没有合同的,补充书面合同;标的金额未结清的,限期结清。并将合同全部录入微机,进行动态管理。
对各类清理的结果,统一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5、软件升级,微机录入
20**年,我市对农村村级财务全面实行了乡镇办事处财经所‚双代管‛,并实行了电算化。但原财务管理软件只能监管资金和资产,不能进行资源管理,为此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请**软件公司进行了软件升级,并对乡镇办事处财经所电脑操作员进行了三次培训,同时又组织乡镇办事处纪委书记和财经所分管经管的副所长到**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试点单位**县**镇财经所参观学习,确保了录入进度和质量。
6、完善制度,委托监管
为了巩固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成果,确保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工作迈入规范化轨道,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我市村级财务 的管理现状和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统一制定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切实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工作。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村‘三资’监督管理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农村财务审计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二是制定了‚票据管理制度‛、‚村级收入管理制度‛、‚村级付出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资金管理流程图‛,加强集体资金的管理。
三是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评估制度‛、‚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制度‛、‚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臵流程图‛,加强对集体资产、资源的监督管理,确保集体资产、资源不流失。
四是制定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定期公开制度‛,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接受群众的全程监督。
五是制定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中心职责‛,明确工作责任和任务,确保工作人员不渎职。
清理结束后,全市**个乡镇办事处财经所完善了村级‚三资‛委托监管代理手续,同时,各乡镇办事处政府行文 7
分别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中心‛。
7、百分考核,检查验收
为了确保全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月上旬,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百分制考核验收办法》,《办法》对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的五个阶段性工作任务细化为五大项、二十六小项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并制定百分制量化考核标准下发到各乡镇办事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监管代理工作小组办公室,要求各地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逐项落实到位。**月**日,根据工作进度,市纪委行文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检查考核验收的通知》,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乡镇办事处申请验收报告,分三个小组于**月**日至**日对全市**个乡镇办事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进行百分制考核检查验收,就检查验收反馈的情况看,全市**个村(社区、居委会)除**办事处**个社区因财务账目未归口办事处财经所代管而未完成外,其余**个村(社区、居委会)已基本完成
了‚三资‛清理工作,并全部委托乡镇办事处财经所监管代理。
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 篇6
一、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资金管理混乱一是库存余额过大。少的村数十万元, 多的村达上百万元, 且“白条子”借支和不合理开支单据抵库现象较为严重。二是私设小金库。有的村采取收入不入账或延迟入账, 以不合规开支或虚假开支抵顶收入的方式, 造成集体资金“体外循环”。三是村干部调整频繁, 交接不及时, 出现“断头账”。四是非生产性支出居高不下。招待费、租车费、业务联系费、赞助费名目繁多, 数额逐年上升。五是政策性资金很难专款专用, 个别地方出现挤占、挪用现象。
㈡集体资产监管不到位有的地方集体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 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会计核算不规范, 没有系统的资产台账, 造成管理责任不明, 直接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有的村在“三资”管理中, 尤其在资源性资产发包、租赁、变卖等方面没有实行规范的招投标或公开竞价制度, 个别干部暗箱操作, 随意处置。
㈢集体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管理混乱多数村集体承包合同没有完整、规范的台账资料, 没有使用统一文本。有的在工程项目发包时没有进行资产评估, 也没有进行公开招投标, 人情合同、口头合同大量存在;有的村“干部换合同、变合同”, 随意性大, 合同严肃性难维持, 合同纠纷多, 有的合同承包期限跨度长, 承包费收取难度大, 还存在以其他费用直接冲抵承包款和租金、收入支出均不入账的现象。
㈣民主管理不规范一是民主管理不强, 氛围不浓, 有的地方“一言堂”现象依然存在,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流于形式。二是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 有名无实, 长期不理财, 变成了村干部“御用”工具, 失去了监督作用。三是村务公开不到位, 公开时间不及时, 内容不完整, 导致公开和监管形同虚设。
㈤村级债务居高不下多年来, 由于村级垫交税费、拖欠干部工资、非生产性支出过大、超前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资金短缺靠高息贷款等原因导致村级债务逐年增加, 个别村账外债务未纳入账内核算, 不少村办事靠举债, 工作凭“脸面”。沉重的债务负担, 制约了村级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正常发挥。
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
㈠进一步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内控制度
1. 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长效机制。
要坚持清理与规范相结合, 研究制定具体措施,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实现“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一是建立完善定期清查制度。定期进行清产清查, 重点清查核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源以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做到账实、账款相符。二是建立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财务收入管理和票据管理, 明确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加强对农村集体收入、资金来源的管理, 防止集体收入资金“体外循环”, 从源头上遏制私设“小金库”问题的发生;严格管理使用支农惠农资金、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转移支付资金以及扶贫资金;进一步推进村干部岗位报酬发放合理化、规范化, 落实民主理财规定, 建立举债管理制度, 有效化解债务, 促进村集体经济良性循环。三是建立完善资产资源评估制度。明确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实行承包、租赁或出让经营的, 要实行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以招标投标方式承包、租赁、出让集体资产, 以参股、联营、合作方式经营集体资产资源, 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合并或者分设等, 应当进行资产资源评估。四是完善三资登记管理、专项资金审批限额控制、定期清查、经济合同、工程项目等环节的监管细则, 强化债权债务管理的规范和监督, 建立形成“三资”规范化操作规程, 从而构架起较为规范的“三资”监管制度体系, 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 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2. 加强征地补偿费和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
建立土地补偿费和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监管制度, 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按照“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 严格审批程序, 按规定进行分配使用, 定期将征地补偿费的收支、分配使用等情况及时逐笔、逐项地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公布, 接受群众的监督, 确保征地补偿费的保值增值。
3. 强化合同管理, 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招投标和项目实施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组, 坚持做到招投程序、合同签订、合同执行三到位。工程项目的实施应当编制项目计划书和预算, 把好施工资质审核关,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 对重大项目应当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验收, 确保项目建设工程质量。同时, 项目建设资金要全额纳入财务核算, 按照工程项目结算要求, 结算票据上除了需要经手人、证明人、审核人、审批人及民主理财小组签名外, 还应当提供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以及招投标过程相关资料, 并将招投标和项目施工全程公开, 接受群众的监督, 提升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4. 建立农村“三资”网络信息监管平台。
建立农村“三资”网络信息监管平台, 对全区各村的“三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实时区、街、村三级全方位监管, 设置便民电子查询触摸屏, 实现村务公开网络化, 这是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的重要载体, 也是一项新的工作。通过实行农村“三资”网络监管, 从源头上遏制了村级财务混乱、经济合同不规范、集体资产变相流失等现象, 最大限度地预防腐败。
5. 规范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
认真落实中央纪委等四委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财会[2010]4号) ,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规范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的有效途径。已经实行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的, 要着力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规范代理服务工作流程, 坚决防止和纠正截留、挪用集体资金、私设账外账逃避监督等问题。没有实行的, 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实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实行农村集体“三资”的全面委托代理服务。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的基础上, 按照程序合法、手续齐全、服务规范的要求, 拓展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的范围, 逐步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纳入委托代理服务的内容。
6. 抓好村 (社区) 会计的教育培训。
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 推行从业资格准入制和聘任制。一是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加强村财经委员的培训教育, 凡从事农村财会事业的人员必须通过考试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二是财会人员聘任制。建立农村财会人才储备机制, 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大中专毕业生, 鼓励他们通过培训、自学, 掌握专业技能, 取得从业资格, 一旦在换届选举中当选, 由街道予以聘任。
7. 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有条件但还未开展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村, 要加强调查研究, 有计划地开展试点工作;暂不具备条件的村, 要摸清底数, 完善制度, 强化监管。鼓励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实行股份制改造, 建立健全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 强化内部控制机制, 完善经营管理制度, 确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鼓励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资金、资产和资源, 以入股、合作、租赁、专业承包等形式进行联合和合作, 实现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 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
㈡不断强化农村“三资”监督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 区委是关键、街道是基础、农民群众是主体。建立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 农经、财政、审计、民政等部门共同参与, 形成上下联动、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组织协调, 强化监督检查, 推动工作落实。区政府要把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干部考核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之中, 细化工作内容, 落实工作责任, 严格责任追究。
2.加强民主监督。一是公开要及时。村级情况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 集体财务往来较多和条件许可的村, 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一次。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和群众普遍关注的集体资产去向、大额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征用补偿费到户明细等, 根据需要随时公开, 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二是内容要具体。凡是上级和村民要求公开的财务项目, 都要按照内容全面、详略得当、层次清晰、通俗易懂的要求及时向村民公开, 不能遗漏和隐瞒。三是程序要规范。四是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大事项, 要由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全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 并且决议要公开、实施结果要公开。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定期向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报告“三资”运营情况, 听取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接受全体成员的监督。
3.加强审计监督。农村经营管理站要按照《甘肃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实施办法》的规定, 进一步健全村级财务管理责任制, 强化审计职能, 实施村主要干部离任、任期审计和年度财务审计,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集体“三资”问题进行重点审计, 对集体资产和资源的运营进行专项审计, 同时加大对支农惠农资金、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转移支付资金以及扶贫资金的审计力度。审计结果及时公开, 对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行为, 抓好纠查整改落实, 做到财务运行各个环节都有人把关、有人负责。街道经济办要认真履行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两大职能, 切实加强对村级财务运行的监督管理, 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村主要干部要认真履行村级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严格按照要求, 规范操作。其他村干部和出纳要相互监督, 真正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4.抓好制度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有关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监督管理成效显著的及时给予肯定和表彰, 对工作不落实的及时督促整改, 推动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严肃查处贪污、挪用、侵占农村集体“三资”的案件, 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各项制度落实, 切实维护农村集体权益和农民合法利益。
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 篇7
县、乡两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在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依法履行其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职能,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好集体林资产的清查
集体林资产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区划界定的集体所有的森林和林地资源。包括林木以及依附森林生存的经济动物和经济植物,如人参、中草药材、林蛙等;还包括灌木林、灌丛林、荒山、荒坡等宜林地及被开荒耕种的林业用地。做好集体林资产清查工作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今后林资产管理的基础。因此,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初期,乡(镇)农村经济管理站应积极参与并组织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彻底清查所拥有的集体林資产,对林地面积、林木株数、森林蓄积量、林副产品数量、宜林地面积、开荒地面积等都应清查登记,分类汇总,乡(镇)农村经济管理站及村委会分别归档管理,为进一步实施林权制度改革,加强集体林资产管理提供详实的资料。
2.做好承包合同管理
做好承包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指导林地承包合同的签订。县、乡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机构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合同的管理机关,要对承包合同的签订进行指导。要与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共同负责这项工作,集体林资产承包合同要符合《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吉林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承包经营的标底、承包期限、承包林地用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合同的变更与终止等合同条款要进行审定,对不符合要求或不完善的要及时指出并纠正完善。
林地承包合同签订后,县、乡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机构要根据需要做好承包合同的鉴证工作。合同鉴证是合同鉴证机关依法审查、鉴定当事人的履约能力并证明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一项管理制度。所以林改合同签订后,乡(镇)农经站要对合同的合法性、合同的完整性、条款的公正性等内容进行审核,对当事人的合法资格和履约能力进行甄别,对完整无误,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包合同履行鉴证手续;对违法、虚假的承包合同要予以否定;对不完整或有缺陷的承包合同要提出修改意见。
抓好承包合同的档案管理是长期的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形成的承包合同、文本资料和影音资料等都是极为重要的档案资料,有些要保管50~7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是加强管理、处理纠纷的重要依据。所以要及时整理,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归集存档;并建立严格的保管、借阅、移交等档案管理岗位制度,确保档案完整、不丢失、不损坏;确保林地承包资料完整连续,有案可查。
3.依法监督管理
林改主要是明确集体林资产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因此乡(镇)农经站要充分发挥依法监督管理职能,防止借林改之机违反规定侵吞集体林资产现象的发生。对确权过程中,所依据的证明资料要严格审核,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尤其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突击变卖的集体林资产更要认真审核复查,对借改革之机侵吞集体林资产的行为要严肃查处,监督保证集体林资产不流失;对集体林资产承包过程中是否如数收缴林地使用费和林木承包费,是否按要求纳入帐内核算,是否按要求公布账目接受群众监督等进行依法监督管理;对当事人双方履行承包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无故变更或解除合同、违反合同约定改变林地用途开荒种地等行为要及时纠正,保证合同正常履行。
4.做好纠纷调解和仲裁
苏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 篇8
(第10号)
《苏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已经2000年3月21日市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
市长 陈德铭 二○○○年六月九日
苏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使农村集体资产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和营运机制,确保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进一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农村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国家法律、法规对农村集体资产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集体资产,是指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各种形式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以及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认定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
产。
第四条 乡镇、村(以下简称乡村)应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
第五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所有的集体资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
第六条 农村集体资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第七条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农村集体资产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集体资产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
国土、水利、林业、渔业、乡镇企业、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 权属范围
第八条 农村集体资产包括:
(一)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其他自然资源;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投劳(不含国家建设中使用的义务工)以及国家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形成的生产性设施和公益性设施;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或者兼并的企业资产,在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集资建设的项目中,按照投资份额拥有的资产及相应的增值资产;
(四)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占有或使用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形成的资产;
(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其所属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所获得的承包金、租赁费、投资分红、土地及其他资源使用费等资产收益和产权变更收入;
(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专利权、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
(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接受捐赠、资助等形成的资产;
(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现金、存款、有价证券等;
(九)依法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其他资产。第九条 农村集体资产属该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所有。乡镇集体资产属全乡镇农民共同所有;村集体资产属全村农民共同所有。其所有权分别由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属于组(生产队)集体所有的资产,仍归该组(生产队)农民共同所有。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切实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对其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效地行使其对集体资产的管理权、监督权和决策权。
第十一条 农村集体资产与国有资产以及农村集体资产不同所有者之间,应当明晰产权,禁止平调。
第十二条 农村集体资产转为国有或者其他单位所有时,国有或者其他单位应当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补偿。
第十三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并、分立或者转入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时,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妥然处理农村集体资产,不得平调或者私分。农村村、组等行政建制由于土地被征用等原因按照规定予以撤消后,该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剩余土地按照规定收归国有,其他资产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 农村集体资产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进行清产核资、产权登记。集体土地、林地的登记造册、核发证书,以及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依照有关土地管理、森林、渔业、水利等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章 经营方式
第十五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集体资产依法自主决定经营方式,可以实行承包、租赁、联营、股份制、股份合作、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及独资经营等方式经营。
第十六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组建集体资产经营组织,通过多种形式使农村集体资产合理流动,搞活资本经营。
第十七条 农村集体资产的资本经营,应当根据资本大小,形成资本出资者、资本运作机构和投资企业三个层次不同形式的农村集体资产营运体系。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以出资人的身份,将农村集
体资产委托乡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或企业)运作。村经济合作社,可以出资人身份直接对企业投资,或以投资、入股的形式委托乡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运作。资产规模较大的村,也可以单独组建资产经营组织,具体行使资本运作职能。
第十八条 乡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是农村集体资产的资本运作机构,其组织形式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乡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一般以乡镇集体资产为运作对象,对企业投资、参股,也可以吸收本行政区域内的村经济合作社入股,吸收跨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吸收城镇集体资产和其他社会法人、自然人资产入股,组成乡镇集体相对持有大股份、由多个投资主体形成的股份制企业。
第十九条 占有或使用农村集体资产的企业,应当依法经营和管理好农村集体资产,按照合同(或章程)的规定按时足额缴纳投资分红、租赁费、承包款、以及土地等资源使用费。
第二十条 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第二十一条 在不改变集体土地的权属关系,不改变农业用途的前提下,经发包方同意,承包方可以采用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租赁或者其他形式进行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推进土地适度
规模经营。
第二十二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荒山、荒地、荒水、荒滩,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经营,也可以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有偿转让其使用权,用于农业生产。转让收取的资金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的主要职责是:
(一)执行本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决议和决定;
(二)制定集体资产营运方针、战略、投资结构调整方案和投资发展规划;
(三)确定集体资产营运目标,考核集体资产营运状况,提出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和使用的原则;
(四)制定和执行集体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本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保障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五)负责集体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向本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第二十四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资产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经其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一)本组织财务预算、决算;
(二)集体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和重大变更;
(三)重大的投资活动;
(四)年终收益分配方案;
(五)主要资产处置和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五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以及投资责任、集体资产占用和经营责任、集体资产收益和产权管理、内部审计等制度,实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十六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企业,在实行资产重组等涉及产权变更时,应当尊重社区农民和企业职工的意愿,按本组织章程规定的程序讨论决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入股的企业,在实行资产重组等涉及产权变更时,应当召开企业董事会讨论决定。农村集体资产的转让,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村集体资产的拍卖,应公开竞标,不得暗箱操作,不搞人情转让,严格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第二十七条 占有或使用集体资产的企业,年终必须进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其利润分配方案必须经该企业董事会讨论批准。要坚持集体股和个人股同股同利的分配原则,维护集体投资的收益权。
第二十八条 农村集体资产实行租赁经营的,双方应当依法签订租赁合同,明确租赁期限、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事项。出租方要认真搞好出租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建立出租资产登记簿,— 7 —
对出租资产进行跟踪监督,切实加强租赁资产的管理。承租方要建立租赁资产登记台帐,确保租赁资产的安全完好。
第二十九条 农村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经营的,应完善约束激励机制,进一步规范承包合同。可以引入风险机制,实行资产抵押承包;可以公开竞标,选择经营者;也可以实行期值分配,合同期满结算后兑现,以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第三十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加强集体货币资产的管理。集体货币资产包括:
(一)农村集体资产收益;
(二)农村集体资产转让金;
(三)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四)其他集体货币资金。
第三十一条 农村集体资产收益和集体资产转让金,由乡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或村经济合作社统一收缴和扎口管理。收取集体资产收益和集体资产转让金时,必须出具专用的收款票据。农村集体资产收益和集体资产转让金,主要用于生产性投入,实行“专帐核算、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借口拖欠或占用;任何部门、任何组织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插手管理。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主要用于安置被征地的农民,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户储存和管理,严禁移作他用。
第三十二条 占有或使用农村集体非经营性资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进行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并
办理登记手续,签订责任合同书,不得擅自改变资产的所有权性质。
第五章 配套措施
第三十三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投资预决算制度,并于每年第一季度召开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上的集体资产投资决算方案,审查通过本的集体资产投资预算方案。
第三十四条 在投资预算计划内,乡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或村经济合作社应对本内的对企业投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兴建开发小区等投资计划,制订出详细的投资实施方案,并附上可行性论证报告,经公司董事会议或者村经济合作社社务会议集体讨论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五条 中间,乡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或村经济合作社若需追加投资项目或者修订预算计划,应当临时召开或者建议临时召开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讨论确定。追加的投资额或者修订后增加的投资预算数额不超过原预算计划的20%,也可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常设管理班子集体讨论批准,采取先预支后确认的办法,在下一的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
第三十六条 乡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和村经济合作社,应当按照财政部门和农村集体资产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制定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搞好建帐核算,编报会计报表。凡有农村集体资产投资、入
股的企事业单位,每月须向乡镇集体资产管理部门报送企业财务报表。
第三十七条 农村集体资产实行产权登记管理。占有或使用集体资产的企事业单位的产权登记管理工作,分别由乡镇、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工作,由县级市(区)农村集体资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证,由市或市以上农村集体资产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三十八条 资产年检是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占有或使用农村集体资产的企事业单位,均应于每年终了后3个月内,向原产权登记机关申报资产年检。占有或使用农村集体资产的企业,未经资产年检的,不得申报企业工商年检。
第三十九条 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考核,一般一年考核一次。也可采取考核与经营者任期目标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按核定的任期总目标及任期内各指标,在经营期内逐年进行考核,经营期末进行总考核结算。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考核的核心指标为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率。在做好核心指标考核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收缴率等考核指标。
第四十条 占有或使用农村集体资产的企事业单位,在发生下列情形之一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
(一)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投资、入股、联营、合资、— 10 —
合作经营;
(二)资产拍卖、转让等产权变更;
(三)企业合(兼)并、分立、破产、歇业清算;
(四)资产抵押及其他担保;
(五)国家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规定必须进行资产评估的。第四十一条 农村集体资产评估,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估结果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确认。
第四十二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占有、使用农村集体资产的企事业单位,其经济活动、财务收支和主要负责人离任,必须接受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农村集体资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集体经济组织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四十四条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违反本办法规定,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造成农村集体资产损失的,还应当依法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应建议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村集体资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
限期归还,并可以对有关责任人处以罚款:
1.哄抢、私分、破坏农村集体资产的,对有关责任人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2.侵占、挪用农村集体资产的,对有关责任人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
3.低价处理农村集体资产的,对有关责任人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
(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村集体资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并可以对有关责任人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1.在规定期限内不办理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资产年检和资产评估,或不接受审计监督的;
2.采取欺骗、隐瞒等不正当手段办理集体资产产权登记的; 3.在集体资产的年检、评估和审计中弄虚作假的;
4.伪造、涂改、出卖或者出借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证、登记表及其他有关集体资产的有效证件的;
5.伪造、涂改集体资产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虚报、瞒报集体资产的。
(三)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村集体资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建议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1.非法改变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
2.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农村集体资产的;
3.违反本办法规定签订集体资产的承包、租赁、转让合同的; 4.不按规定使用集体资产收益的。
第四十五条 农村集体资产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实施罚款时,必须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罚款收据,罚款收入上缴国库。
第四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七条 农村集体资产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其任免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对检举、揭发、控告违反本办法行为的人员,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为其保密。对检举、揭发、控告违反本办法行为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建议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农村中属于部分农民共同所有的集体产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推荐阅读:
农村集体资产监管12-21
农村集体资产11-04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09-06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基本内容01-20
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09-06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操作程序09-08
撤村建居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办法06-27
苏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办法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