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习俗礼仪

2024-07-12

斯里兰卡习俗礼仪(精选10篇)

斯里兰卡习俗礼仪 篇1

斯里兰卡习俗礼仪

2014-04-09 sl_tailormade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简称斯里兰卡,位于亚洲南部,是印度洋上一个风光明媚的热带岛国。有“宝石王国”、“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1660万。期里兰卡有众多佛迹,到处可见穿黄色袈沙的和尚。居民中佛教徒占69.3%,印度教徒占18%。僧伽罗语为官方语言,商业活动中英语使用也较普遍。首都科伦坡(Colombo)。

斯里兰卡原名锡兰(Ceylon),1972年5月22日改为现名。僧加罗族人占全国人口的多数。斯里兰卡是僧加罗文古名,意思为光明富饶的土地。公元前5世纪已建立王朝,16世纪和17世纪先后遭葡萄牙、荷兰入侵,1795年被英国统治。

1948年2月4日锡兰独立,成为英联盟的自治领域。1972年5月成立斯里兰卡共和国(由锡兰改称),根据新宪法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主权的国家。1978年8月,宣布斯里兰卡为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1957年2月7日同我国建交。斯里兰卡是个古老的佛教国家,全国有大小寺庙6500多座。寺庙不仅仅是人们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又是教育中心和医疗中心。大多数寺庙都设有佛教学习班,每个星期天均由寺庙长老法师讲授数理和佛教常识。

寺庙中的大多数僧侣还精通医道,特别是对中医和草药更是深有研究,因此,许多病人都去寺庙求医。在斯里兰卡,不可误认斯里兰卡人为印度人。不可歧视僧侣。在参观佛教寺院时,进院必须脱鞋袜和脱帽,赤脚而入,比较有身份的代表团参观时,还应对寺庙进行适当的捐赠。对一般人来讲,进寺庙时应买几朵洁白的睡莲献给神像,以示诚意。斯里兰卡人问候僧侣时没有握手的习惯(外国人除外),常是跪在地上合十问候,以此来表示敬意。

斯里兰卡农业人口占85%,以出产茶叶、橡胶、椰子为主,产品大部分供出口。工业以宝石开采为主,所产宝石驰名世界。大约从本世纪开始,这个拥有热带风光的海岛就成了旅游胜地。海水碧兰,地上姹紫嫣红。茶园满山,椰林遍野,素有“宝岛”之称。

斯里兰卡是个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农业国,茶、橡胶、椰子被人们称为“三宝”。三大经济作物出口收入占全部外贸收入的80%。

斯里兰卡中部山城康提(Kandy),是全国第二大城市,人口约10万,附近茶园风光绮丽,是茶叶集散地,也是游览胜地。

斯里兰卡实行5天工作日制,但一般私营企业则实行5天半工作日制,另外,每逢月圆日也体息。该国也是世界上节日较多的国家之一。节日如刚好遇到星期日,常常另外补假。如果包括周六和礼拜日在内,全年节假日长达170多夭。

除政府规定的一些节假日之外,还有宗教传统节日和特殊行业节日。主要节日和港口的公共假日是:1月1日(元旦)、l月14日泰米尔宗教节、1月份的月圆节、2月4日独立纪念日、2月份的月圆节、3月8日泰米永宗教节、3月份的月圆节和周五吉庆日、僧伽罗和泰米尔新年、4月份月圆节、5月1日劳动节、5月22日独立节、释迦佛生日月圆节、穆新林斋戒节、6月份的月圆节、6月30日银行例假日、7月份月圆节、穆斯林宗教节、8月份的月圆节、9月份的月圆节、10月份的月圆节、泰米尔宗教有、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生日、11月份的月圆节、12月份的月圆节、12月25日圣诞节、10月31日银行例假日。

斯里兰卡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直至今日仍保留不少英国约习惯,人们见面时也象英国人那样文质彬彬地握手问候,斯里兰卡人好客,讲礼貌,会谈或会议之前有向客人献茶的习惯。斯里兰卡人一日三餐,相隔时间较长,早餐在6点半左左,午餐在1点钟以后,晚餐在9点钟以后。斯里兰卡人喜欢社交,社交用英语,但会僧伽罗语,能使对方感列更加亲切。斯里兰卡人很乐予助入,你若不识路,他们就会尽量详细地给你指出路线,如果他们有时间的话,还可能陪着你到你要去的地方。要是一位家庭主妇在烧菜时缺少某一种佐料,只要对邻居喊一声,他们马上会给送过来。

斯里兰卡人很注重礼节。无论何时何地,人们见面时总要双手合十,或者在说“再见”的时候,都习惯地双手合十。当地人在双手合十时,习惯把双手举到脸部前才“合十”,这种招呼,显得比握手还要高尚、文雅、令人有一种“仙风道骨”之感,必须注意的是,切莫在双手合十的时候,也同时点头(外国人常有这种动作,引起当地人的嗤笑)那就破坏了亲切和气的气氛,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了。双手合十,微微笑道:“啊哟宝温”(你好)。这既是见面的问候语,又是告别的祝愿辞。

斯里兰卡人总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男于上身喜穿短袖衫,下身爱着“纱笼”(即由两块布拼成的筒裙,从胸口一直拖到脚面)。平日人们把它折成两折,在腰前打个活结。干活的时候,把“纱笼”从挎下撩起,掖在腰间,好象一条短裤,十分方便。大多数妇女喜欢穿一种薄如蝉翼、色彩艳解的民族服装——“纱丽”。“纱丽”虽然很漂亮,但穿起来非常费事。为了参加一次庆典或其他重要活动,妇女们往往要花2~3个小时来穿“纱丽”。一条质量上乘的“纱丽”,价值几百或上千卢比,最好的要上万卢比。

斯里兰卡人很好客。如果你渴了,热情的主人就会捧出清凉可口的椰汁,请你畅饮一番。若是饿了,他们就要端出具有民族风味的椰汁饭、香蕉、烤得香喷咦的面包果、或蒸熟的菠萝蜜来款待你。要是既不渴也不饿,那么主人就会请你尝尝香甜的芒果、熟透的草莓、清香的木瓜或刚刚泡好的奶茶。在斯里兰卡喝汤时不能出声音,喝咖啡时亦然。事关吃、喝都不能出声。甚至把吃东西时出声音列为禁戒之一。大米是斯里兰卡人的主食,他们还特另别爱吃带有辣味的莱肴。吃饭时,人们一般用右手抓着吃。

斯里兰卡人非常喜欢鲜花,特别是兰花,无论是在家庭的窗台上,还是在公园的花圃里,到处可见五彩缤纷的鲜花。斯里兰卡人喜欢大红色、白色、咖啡色、黄色、天蓝色、草绿色和黑色,而且还喜欢带有宗教和古代神话色彩的颜色和图案。乌鸦在斯里兰卡彼视为神鸟和吉祥物,因而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崇拜。斯里兰卡接待外宾时,一般是握手问候。但对他仍所尊敬的或地位较高的贵宾来访时,还要给客人戴上绚丽的花环,以示热情友好。

莫在佛像上拍纪念照。旅客如果对寺庙、佛像、和尚等做出轻率的行动,就会被视为“罪恶滔天”。拍摄佛像尤其要小心。有些不了解当地风俗的游客,曾经由于跨在佛像上拍纪念照,而彼课刑,这种玩笑实在开不得。进入寺庙参观或膜拜的时候,必须脱下袜子或草履。从进入寺庙的门口开始,你得赤脚而行,这种习惯跟其他地区的习惯截然不同。到当地人家作客,如果发现室内设有佛坛,你得马上脱掉脚上穿的鞋和袜,戴帽子的人也必须立刻脱去帽子。在斯里兰卡,你会常看到一般市民跟和尚交谈的场景。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般人绝不可坐在高过和尚的位置,他仍必定设法使自己的头低过和尚的头,即使你是总统或总理,也应严守这个原则,和尚在这些国家的地位崇高无比。因此,从事商务、旅游、观党的人须“入乡随俗”,不能大意。富裕人家有个习惯,动不动就请和尚吃饭。为了接待和尚,天大的要事他们也可队不管,包括洽谈商务,只得改期。

斯里兰卡的国花为睡莲(荷花),国树为铁木树。在斯里兰卡注意最好别吃生的蔬菜,不要喝生水。·出入境注意事项,人境时要申报所携的外币,入境后要妥善保管外币兑换证,以及高价值的购物收据,以备出境时可以提示。

斯里兰卡习俗礼仪 篇2

一、华锐藏区礼仪习俗文化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与传统旅游特点不同的是, 现代旅游比较注重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 不再是简单地将注意力集中于景点的游览与观光上, 而是更多地注重自己身心的愉悦以及眼界知识的增长, 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华锐藏区礼仪习俗文化中的相关佛教文化, 现已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层面。它代表着华锐藏区人民的思想观念以及人生价值观念的体现, 同时对华锐藏区人民的审美意向和道德观念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 华锐藏区的佛教礼仪习俗文化还通过物化作用, 展现在建筑、雕塑、音乐戏剧、舞蹈艺术等各个方面, 使得华锐藏区的旅游资源富含特别高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因此, 大力开发华锐藏区佛教礼仪习俗文化的旅游资源, 十分符合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市场需求。

二、华锐藏区礼仪习俗文化对社会稳定具有促进作用

华锐藏区的礼仪习俗文化包含着很多传统的博爱、良善以及积极进取的美德与思想。并且, 在华锐藏区都比较重情义、重情感, 也有着自己的民族信仰。在藏区这种自然环境比较差的条件之下, 他们有着比较粗犷但颇为厚道的民风。在礼仪文化习俗方面, 华锐藏区的人民有着特别丰富的友善、关爱、情义等深厚情感。在婴儿出生时, 从华锐藏区礼仪习俗中来看, 婴儿的出生礼、剪发礼以及喇嘛赐名等礼仪习俗都彰显了人们对于后代的祝福以及深深的期待。在孩子成年之后, 为孩子举办的成年礼代表着父母希望孩子能够了解自己在家庭以及社会中的责任, 让这些孩子成年后能够将自己看作社会中的一员, 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些优秀的礼仪习俗, 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人们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和深远的作用。同时, 这些礼仪习俗文化使每一个阶段的社会人群都能够受到较大的关注与重视, 有利于人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推动社会的健康稳定。

三、华锐藏区礼仪习俗文化具有较大的教育功能

社会的发展其实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一直都需要合格的新的成员对社会群体成员进行补充。那么, 在对这些人员进行教育时, 为了让他们能够拥有足够的能力来扮演社会成员的角色, 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不仅需要每个成员努力去学习、锻炼, 还需要社会对这部分人群进行文化熏陶以及道德培养, 华锐藏区不同的成年礼仪等方式便达到了一定的教育功能。从华锐藏区中比较传统古老的习俗来看, 一个人要想拥有一定的权利, 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就一定要通过藏区设置的成年礼仪, 只有如此, 他们才能够获得社会其他成员以及社会本身的认可。

四、华锐藏区礼仪习俗文化有利于藏文化的繁荣发展

首先, 华锐藏区中有关佛教的礼仪习俗文化以及较为深厚的宗教信仰与文化底蕴, 对整个藏族的文化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藏族人民大都信奉佛教, 这也使得宗教已经成为藏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贯穿于藏族人民生命的始终。而华锐藏区的出生礼仪、成年礼仪等这些特别重要的礼仪文化, 都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 在出生礼仪中, 为婴儿祈福的哈达以及酥油等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与藏传佛教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这些礼仪习俗都属于藏族文化的一部分, 使得藏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其次, 华锐藏区的礼仪习俗文化是各个民族融合的结果。在历史的发展之中, 处于河西走廊以及丝绸之路重要要道的华锐藏区, 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 形成了自己丰富独特的文化特色。因此, 华锐藏区的礼仪习俗文化使整个藏区的文化得以彰显, 同时也显示出了藏族文化的特色。最后。在华锐藏区的礼仪习俗文化有着特别明显的标志性功能。比如说成年礼中, 通过女孩的发饰以及发型的改变, 以看出女子是否结婚, 这个特征是整个藏区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华锐藏区的这些礼仪习俗文化极大地促进了藏民族文化的繁荣, 也使得藏区文化得到了更好地继承与发展。

五、结语

华锐藏区的礼仪习俗文化, 不管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方面, 还是在社会人群的教育以及藏族文化的繁荣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因此, 一定要注重对华锐藏区礼仪习俗文化的保护, 使其得到有效传承和健康发展。

摘要:华锐藏区的礼仪习俗文化是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反映, 也是藏区人民心理状态的一种表现。本文主要从华锐藏区礼仪习俗文化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希望对华锐藏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华锐藏区,礼仪习俗,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韩正康.多续藏族文化保护的可行性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2 (03) .

法国习俗礼仪 篇3

1.送花的时候不要送菊花、杜鹃花及黄色的花。

2.不要送带有仙鹤图案的礼物,仙鹤是蠢汉的标志。

3.也不要送核桃,而核桃是不吉祥。

法国人待人接物的习俗:

1.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2.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法国人不仅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的经历。

3.渴求自由,纪律较差。在世界上法国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自由、平等、博爱”不仅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而且在国徽上明文写出。

他们虽然讲究法制,但是一般纪律较差,不大喜欢集体行动,与法国人打交道,约会必须事先约定,并且准时赴约,但是也要对他们可能的姗姗来迟事先有所准备。

4.自尊心强,偏爱“国货”。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在此影响之下,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

5.骑士风度,尊重妇女。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

法国人的着装礼仪:

法国的男士和女士都穿戴极为讲究。法国人对于衣饰的讲究,在世界上是最为有名的。所谓“巴黎式样”,在世人眼中即与时尚、流行含意相同。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颜色多为蓝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则多为纯毛。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般要穿礼服。男士所穿的多为配以蝴蝶结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装套装;女士所穿的则多为连衣裙式的单色大礼服或小礼服。对于穿着打扮,法国人认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选择发型、手袋、帽子、鞋子、手表、眼镜时,都十分强调要使之与自己着装相协调,相一致。

吃法国菜的礼节:

1.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便可。

2.假如吃多过一道主菜,吃完第一道(通常是海鲜)之后,侍应会送上一杯雪葩,用果汁或香槟造,除了让口腔清爽之外,更有助增进你食下一道菜的食欲。

3.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应该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进食时身体可略向前靠,两臂应紧贴身体,以免撞到隔壁。

4.吃法国菜同吃西餐一样,用刀叉时记住由最外边的餐具开始,由外到内,不要见到美食就扑上去,这样十分失礼。

中国餐饮礼仪习俗 篇4

中国人认为饮食与个人命运几乎是息息相关的,用饭时犯了禁忌,便会惹来衰运。例如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转至另一面,他们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著渔船会翻沉,这是由于香港在开埠初期是一个渔港,渔民很关注船只的安全航行。

此外,中国人从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饭,因为葬礼后的“解慰酒“须有七碟菜肴;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碗饭的中央,因这样有点像在拜祭祖先;用饭后不可说“我吃完饭了”,这意谓自己已死去,不会再有机会吃饭,而应该说“我吃饱了”。

吃饭时避免筷子触碰饭碗而发出声音,这不单止是不礼貌,亦意味著无饭吃;要培养吃光碗中饭的习惯,一粒饭也不可剩余在饭碗,否则将来的太太或丈夫是痘皮脸的,亦不尊重辛劳耕种的农夫。这些迷信的饮食习俗流传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为中国人的饮食礼仪。

中国餐桌礼仪用筷禁忌:

吃饭用筷有八忌:一忌舔筷;二忌迷筷,拿不定主意,手握筷子在餐桌上乱游寻;三忌移筷,刚吃过一个菜接着又吃另一个菜,中间不停顿,不配饭,四忌粘筷,用粘了饭的筷子去夹菜;五忌插筷,把筷子插在饭莱上;六忌跨菜,别人夹菜时,跨过去夹另一菜;七忌掏莱,用筷子在菜中间扒弄着吃;八忌剔筷,用筷子剔牙。这些禁忌大都是与卫生、谦让、礼貌有关。

中国餐桌礼仪个人习惯禁忌:

打嗝:在席间打嗝是非常不礼貌的,若真是无法控制,则可以喝水,屏息方式使症状减轻,若仍无效,则最好去洗手间打个够,等废气消了之后再返回坐位。

打喷嚏:若只是暂时性之喷嚏当然可以以餐巾掩口方式,将污染减至最低。若是喷嚏不断则最好离席至它处处理,若真的无法处理则不妨先行离席,没有任何人会介意的。补妆:国人女性同胞有不少均不知此项礼仪,补妆应该在洗手间或是人较少之处为之。公开场合补妆就好比是在梳头发,穿衣服等一般是不妥的。

吸烟:几乎所有的餐厅均以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为了避免其它人吸二手烟,瘾君子最好尽力克制烟瘾,如果真的烟瘾太大则可利用正餐用完,在场人士已开始用甜点、咖啡时再离席前往室外吞云吐雾,如此既不算失礼亦不会妨害别人健康。

剔牙:剔牙也要注意,相当恶心,真的要吐也请以餐巾纸掩口,吐在纸巾上。牙签用完放在盘中即可,千万不要口中咬着一根牙签与人交谈,状似流氓无赖状,非常难看。有些人甚至用完餐后,口中仍叨着牙签到处走动,那更是离谱的举止了。

刀叉掉落:进餐时若刀叉不小心掉落地面,此时只需要告之服务人员换一干净的即可,不自行清理掉到的刀叉,更不可以用餐巾擦拭过再继续使用。

中国餐桌礼仪用餐形象禁忌

用餐的时候,不要吃得摇头摆脑,宽衣解带,满脸油汗,汁汤横流,响声大作。

可以劝别人多吃一些,或是建议品尝某道菜肴,但不要擅自作主,主动为别人夹菜、添饭。这样做不仅不卫生,而且还会让对方勉为其难。

取菜的时候,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近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要左顾右盼,翻来覆去,在公用的菜盘内挑挑拣拣,夹起来又放回去,会显得缺乏教养。

多人一桌用餐,取菜要注意相互礼让,依次而行,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取用适量。不要好吃多吃,争来抢去,而不考虑别人吃到没有。距离自己较远的菜,可以请人帮助,不要起身甚至离座去取。

用餐时要由尊者或尊者先动碗筷。在用餐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加食物,如有长辈,要尽可能主动给长辈添饭。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要道谢。吃饭要端起碗,应该用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是非常不雅观的。

进餐时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时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伸长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不能直接吐到桌面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如果宴会没有结束,但自己已用好餐,不要随意离席,要等主人和主宾餐毕先起身离席,其他客人才能依次离席。

如果需要为别人倒茶倒酒,要记住“倒茶要浅,倒酒要满”的礼仪规则。中国餐桌礼仪点餐禁忌

在安排菜单时,还必须考虑来宾的饮食禁忌,特别是要对主宾的饮食禁忌高度重视。这些饮食方面的禁忌主要有四条:

宗教的饮食禁忌,一点也不能疏忽大意。例如,穆斯林通常不吃猪肉,并且不喝酒。国内的佛教徒少吃荤腥食品,它不仅指的是肉食,而且包括葱、蒜、韭菜、芥末等气味刺鼻的食物。一些信奉观音的佛教徒在饮食中尤其禁吃牛肉,这点要招待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同胞时尤要注意。

出于健康的原因,对于某些食品,也有所禁忌。比如,心脏病、脑血管、脉硬化、高血压和中风后遗症的人,不适合吃狗肉,肝炎病人忌吃羊肉和甲鱼,胃肠炎、胃溃汤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也不合适吃甲鱼,高血压、高胆固醇患者,要少喝鸡汤等。

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偏好往往不同。对于这一点,在安排菜单时要兼顾。比如,湖南省份的人普遍喜欢吃辛辣食物,少吃甜食。英美国家的人通常不吃宠物、稀有动物、动物内脏、动物的头部和脚爪。另外,宴请外宾时,尽量少点生硬需啃食的菜肴,老外在用餐中不太会将咬到嘴中的食物再吐出来,这也需要顾及到。

有些职业,出于某种原因,在餐饮方面往往也有各自不同的特殊禁忌。例如,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不准吃请,在公务宴请时不准大吃大喝,不准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用餐,不准喝烈性酒。再如,驾驶员工作期间不得喝酒。要是忽略了这一点,还有可能使对方犯错误。

二桌礼仪

餐桌礼仪大致可分为:邀约与赴宴前的准备、入座与介绍礼仪、订餐与点菜礼仪、席间交谈礼仪、结账与离席礼仪。

一、邀约与赴宴前的准备。

㈠邀约:首先,要做到对请客吃饭的对象有足够的了解,以不让对方感到为难作基准。其次,在邀请时需要特别注重语言的斟酌,要千锤百炼,精于口才,以获赢得主动。此外,要使用得体的语言,提出约请要讲究礼貌礼仪。

如果遇到拒绝的情况,首先,需要我们注意把握好请柬上措词的使用是否得当,以及上面所提到的事件安排是否合适等等一系列因素。只有把这些因素把握好了,才有更大的可能不会让受邀者找到拒绝的机会或理由。

㈡赴宴选择服饰的“TPO”原则:

1.“T(Time)”原则即时间原则,主要是指穿戴服饰时应考虑时代特点、四季更替、早晚差异等。

2.“P(Place)”原则即地点原则,主要是指对赴宴者将要参加的宴会地点的选择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赴宴者对即将到达的场所有一个了解和估计,然后再选择自己应穿的服装和应戴的饰品,尽量做到在种类、质地、款式、花色等方面与所要赴宴的地点相协调。3.“O(Occasion)”原则即场合原则,主要是指服饰打扮应顾及宴会性质、场所的气氛、规格等。

二、入座与介绍礼仪。

㈠入席礼仪:在现代社会宴请中,桌次与座位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恰当的桌次和座位的安排能够显示出赴宴者的地位,表达对赴宴者的尊敬,将会为赴宴者的赴会好宴请增添礼仪之邦的风采,并取得特定的效果。在餐桌礼仪中,如何就坐非常重要,距离门口最远的正中央位置是主座,主座一定是买单的人,主座的对面坐的是邀请人的助理,主宾和副主宾分别坐在邀请人的右侧和左侧,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别坐在助理的右侧和左侧,让邀请人和客人面对而坐,或让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礼。邀请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辈也可被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分配座位,可以暗示出主人对客人的重要程度。

㈡介绍礼仪:介绍时要把握分寸,不要过分地颂扬一个人,要掌握分寸把握适度的原则。1.他人介绍:介绍者为被介绍者介绍之前,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切勿上去开口即讲,显得很唐突,让被介绍者感到措手不及。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应拒绝,而应欣然应允。实在不愿意时,应说明理由。介绍者和被介绍者都应起立,以示尊重和礼貌;待介绍者介绍完毕后,被介绍者双方应微笑点头示意或握手致意。为他人做介绍时必须遵守“尊者优先”的原则,还应该保持一定的姿势。2.自我介绍:要抓住时机,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自我介绍,对方有空闲,而且情绪较好,又有兴趣时,这样就不会打扰对方。应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还要注意简洁,言简意赅,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佳。

三、订餐与点菜礼仪。

㈠订餐礼仪:饭店要提前预约,预约时要说清人数、时间、宴会目的和预算。在预定时间内到达,是基本的礼貌。另外菜式的准备要查明主客所喜欢的口味,再决定准备什么菜肴。如果得知并可深红多有喜欢某种香烟或酒,即应多备此种香烟或酒。

㈡点菜技巧:1.确定请客对象。2.选择宴请酒店。3.把握消费标准。4.注意价格浮动。5.体谅付钱的人。6.菜的搭配要合理。7.点菜时,主人要征求客人的点菜意见。

四、席间交谈礼仪。㈠交谈:

第一,在语言方面要求文明、礼貌、准确。在与人交谈中千万不要使用粗话、脏话、黑话、气话等等,要说文明语言。要注意“四有”和“四避”。“四有”,即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时,“四避”,即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

第二,交谈不言深。交谈中选择的主题适合于双方,可以选一些内容文明、优雅、格调高尚、脱俗的话题。与人谈话要要自然随意,不要心不在焉,爱理不理的,也不要哗众取宠。如果谈话中出现矛盾或分歧,不必太当真,可以转移话题,闲谈要把握尺寸,适可而止。

第三,交谈时要神态专注,用词要委婉,礼让对方。㈡席间应注意的行为:1.打嗝。2.大喷嚏。3.补妆。4.吸烟。5.剔牙。6.刀叉掉落。

三不可忽视的餐桌礼仪

餐桌上有许多应注意的礼仪,而这些礼仪常被忽视。(一)就座和离席

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二)香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三)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

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6、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8、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9、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计,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呕气。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14、喝酒宜各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计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17、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

18、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

19、如吃到不洁或异味,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盘中。倘发现尚未吃食,仍在盘中的菜肴有昆虫和碎石,不要大惊小怪,宜侯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20、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

21、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

22、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帐,推拉争付,至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抢付帐。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帐。

23、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四其他比较常见的应有礼仪

敬酒:敬酒自然先从最长的长辈敬起,敬酒不能隔着他人,应该离开的席位,到他的席位上和他应该离开的席位,到他的席位上敬酒。人和人之间是不能代酒的。不能喝,嘴唇碰碰酒杯,就说明礼节已经到了。不要同时敬几个人,敬酒的时候杯沿要比别人的低。

礼仪习俗课教案 篇5

礼 仪习俗 培 训 讲 义

主讲人:李竺菁

礼仪习俗课教案

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一、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懂得什么是礼仪习俗,礼仪习俗有什么作用

2、能力目标: 掌握基本的礼仪习俗,并能够在生活工作中加以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举止优雅带给自己的乐趣,并在交往中积极展示自己的优雅礼仪。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懂得一般的礼仪习俗,并且能够在生活工作中积极运用。2、难点:讲礼仪习俗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

利用多媒体授课,创设情境,让学员在情境中体验、活动,学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机统一。

四、教学内容 导入:

礼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礼仪既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又与一个民族的传统相承接。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我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的礼仪习俗源远流长。今天座的都是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

一、礼貌、礼节、礼仪的定义

1、礼貌:在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中,应有的容貌方式和道德品行,是人们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具有情感性、规范性。

2、礼节:是礼貌行为的运用尺度,是对他人礼貌态度的外在表现,是礼貌、行为、语言、仪态的具体规范,是人们在交际场所,日常生活中,对他人表示尊重、问候、感谢、致意的一种形式。

3、礼仪:是人们为了表示礼貌行为和礼节而进行的礼宾形式,一般是在较为正式,隆重的场所,以及各种庆典活动中人们的礼宾形式。

4、联系: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二者相辅相成。

二、礼宾服务坚持原则

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先主要客人、后次要客人,以右为长为尊。

三、礼貌服务的原则和规范 规范:礼由我出、善待他人 原则:善待宾客而不是过于亲密

言之有礼、言之有趣 提供服务而不是受雇于人 举止得体、热情好客 礼让三分而不是低三下四 助人为乐而不求索取

四、常施礼节的运用 1、致意、寒喧

(1)握手礼:距离受礼者一步,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齐,拇指张开,不可用力过猛,时间过长。B、年轻的、地位低的是由主人、年长的、地位高的、女士先伸手。C、决不可以交叉握手。(2)点头礼:距离受礼者0.5米—1米,面带微笑,点头问好(3)举手礼、鞠躬礼„„

2、称呼礼节(日常工作)

(1)先生、太太、小姐、女士、老先生;

(2)得悉宾客姓名后,称呼与姓氏搭配使用,以示熟悉和重视“李先生”“王太太”“张小姐”;

(3)冠以职位或学位“总裁先生”“教授先生”。

3、问候礼节

(1)初次见面,主动说:“您好,欢迎您”

(2)不同时刻遇见可分别说“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3)道别送行时,“晚安”“再见”“再会”“祝您一路顺风”“希望您再次光临”;

(4)生日、喜庆日“祝您生日快乐”“祝您健康长寿”;

(5)宾客患病“您感觉怎么样,是否要我去请医生来,请多保重”。

4、交谈的礼节

(1)内容健康、符合环境,不涉及个人隐私。

(2)语言简单明了,语气亲切和善,表情端庄大方、自然得体。

(3)谈话时,保持与对方距离约两步,两眼平视对方面部三角区,谈话中尽量不用手势。

(4)谈话现场中,有三个以上的要顾及第三者。

(5)可于客人进行有关菜肴、天气、饮料、旅游风光、体育运动为话题的交谈,但不能问及客人的经济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年龄等情况。(6)语调缓和、清晰、降调、语气恭敬、热情。

礼貌 = 姿势 + 自信 + 微笑 + 好的仪容、仪表、仪态 + 准确的表达 好的礼貌 = 好的生意 + 自身素质表现

五、礼宾仪式: 1、礼宾的次序:

(1)两人同行,前者右者为尊;(2)三人进行,中者为尊;

(3)坐车,以后排中间为大、右边次之、左边再次、前排最小;(4)行路时,女士、尊者为先;(5)室内对门的位于为长为尊。

(6)上楼,上车或上电梯时,应让尊者、女士先行。

六、体态用语的运用

1、正确的站立姿势(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

“站如松”挺拔,站姿的优美和典雅,基本要领是站正,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中间。挺胸收腹、腰直、肩平、两眼平视、嘴微闭、面带微笑、双肩舒展、双臂自然下垂(男左背后交叉、女左体前交叉),两腿膝关节和关节展直。

2、正确的坐姿

“坐如钟”端正,坐姿的娴雅自如,其基本要领是:上身自然坐直,两腿自然弯曲,双脚平落地上,双膝并拢,臀部坐在椅子的1/2-1/3处,双手放在膝上、挺胸、收腹、挺腰、目平视、嘴微闭、面带笑容、头放正

行如风”轻盈,其基本要领:上体正直、不低头、眼平视、面带微笑、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肩部放松,重心可稍向前,挺胸、收腹、挺腰,正常的脚印应正对前方。

步位:脚下落到地上的位置,女士要踩一条直线。

步度:跨步时两脚间的距离,标准步度:男40cm,女30cm。步速:男110步/分钟,女120步/分钟。

3、手势

适当的手势可增强感情的表达。一般认为掌心向上的手势有一种诚恳、尊重他人的含义。攥紧拳头暗示进攻和自卫,也表示愤怒。伸出手指来指点是要引起他人

地注意,含有教训人意味。因此,在引路指示方向时,应注意手指自然并拢、掌心向上以肘关节为支点、指示目标,切忌用手指指指点点。同一手势,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含义不同。

在我们手势运用中容易产生的问题:(1)指不伸开并拢,呈弯曲状。(2)臂僵直、缺乏弧度、显得生硬。(3)手臂过于弯曲,不舒展。

(4)动作迅速,太快,缺乏过度,不能引起客人的注意。(5)手势与全身配合不协调。(6)手势运用不自信,缺乏热情。

4、总体举止: 不可以做的:

(1)站立时,不要靠墙柱子和柜台。(2)不要坐在任何物体上。

(3)当行走和站立时,不要将手放在口袋里。(4)工作时,不要双手抱臂。(5)不要随时随地看表。

(6)在被询问方向时,不可用手指指着别人后把手随意指向半空中,而不给予口头上的任何指引。

(7)如果你不明白客人的话或正忙着时,不要皱起眉头和盯视客人。(8)不要当众挖鼻孔、抠指甲、梳头或在公共场所吐痰,特别是,在与客人交谈时,不要当众打哈欠或伸懒腰。

(9)不要高声谈话和叫喊,任何人在任何场合不允许说脏话。

(10)决不可以当着客人用本地方言讲话,避免发出“啧”“吱”等声响。(11)不要敲挂有请勿打扰的房门。(12)工作时间不准嚼口香糖。(13)不要暗示向客人索取小费。

(14)不要在对方结束谈话前向放下听筒。应该做到的:

(1)站立时要站直,时刻保持机敏。(2)如果您的工作需要坐着则就要坐直。(3)要行走端直,步幅适中。

(4)用轻微的鞠躬和点头表示你的理解和感谢。(5)要用清楚轻柔的声音表示您的友好和真诚。

(6)永远注意到客人需要帮忙的信号,并准备达到客人的要求。(7)工作速度要快,但不要跑步。

(8)进客房前要用你的指关节轻轻敲门,略等一下,如客人还没有开门和应答,然后再敲三下。

(9)犯错误时总要说对不起。(10)要轻缓得开关客人的房门。

(11)总要首先主动问候客人,而不考虑他们的头衔、年龄、职位。(12)当被人接进时要示以友好的手势和微笑。(13)最后一个进电梯时,要说对不起。(14)开门时,总要将紧跟其后的人扶一下。

(15)细心得听客人讲话,不要四处乱看和只给客人一半的注意力。

七、礼尚往来的禁忌:

1、约会

(1)准时赴约仍是最高礼节(例如德国人讲究第一次准时赴约)。(2)早到三分或是迟到三分。(3)先约优先(日本人)。(4)约会要有足够的耐心。

2、送礼

(1)礼轻情义重。(2)礼品重于包装。

(3)不要给阿拉伯人送手帕、刀剑。

(4)不要给日本人送十六瓣菊花图案的礼品(这是皇室象征)。(5)不要给法国人送带有菊花式样的礼品。

3、饮食禁忌(1)宗教国家。

(2)欧美人不吃动物的内脏。

(3)东欧人不吃海鲜(前苏联、阿尔巴尼亚)。(4)波兰人不吃清蒸食品。(5)德国人不吃羊肉。

(6)日本人用餐时不能盛得过满,或只盛一勺就满。不能将筷子插在盛满饭的碗上。就餐时不能只吃一碗,第二碗是象征性的(无缘)。吃饭的时候不能用筷子敲碗,他们认为这样会招来恶鬼。

4、数字的风俗

(1)“三”是一种受尊敬的、神性、吉祥、尊贵的象征。

(2)褒贬不一的“四”泰国人认为四与宇宙同在,日本人认为“四”同“死”。(3)数字帝王“九”个位数的最大,象征帝王、极高或无穷尽的感觉。(4)十三号和星期五,欧美基督教认为“十三”意味着背叛与不幸。(5)“三”点烟忌讳,一般不允许连续点三次烟。

5、花木语言

(1)玫瑰花(蔷薇花)代表求爱的含义。(2)康乃馨在中国表示祝福,在外国表示谢绝。

(3)郁金香在土耳其认为是爱情象征,在德国认为是没有感情的花。(4)牡丹花在中国代表富贵吉祥的花;在德国表示拘谨害羞。

(5)菊花在日本是皇室的象征;在欧洲仅限于墓前祭奠;在中国是有气节的象征。意大利、拉丁美洲国家认为菊花是妖花。

(6)荷花日本人认为是不祥之物;在中国认为纯洁象征。

6、颜色

(1)红色代表热情热烈爱意。(2)粉红色代表好感和友谊。(3)白色代表纯洁。(4)黑色代表庄重。

(5)黄色有一种嫉妒的含义。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忌讳黄色;在委内瑞拉却用作医护救护标志,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6)绿色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7)橙色象征着希望。

7、动物

(1)大象——在印度和泰国被认为是吉祥、智能、力量、忠诚的象征。而在英国是愚蠢笨拙的象征。

(2)孔雀——在英国认为是自我吹嘘。

(3)蝙蝠——在中国代表“福”;在美国认为是凶神的象征。(4)仙鹤——在中国象征长寿;在法国意味蠢汉、淫妇。

八、礼貌修养基本准则

1、遵守公德

2、守时守信

3、真诚友善

4、谦虚随和

5、理解宽容

6、热情有度

7、互帮互尊

九、不良习惯

1、衣冠不整

2、服饰不适

3、礼貌不周4、礼节不妥

5、修养不足

6、精神不振

7、举止不雅

8、表情不佳

9、不讲卫生

10、化妆不当

十、服务行业职业用语 1、七声十七字:

七声:来有迎声、去有送声、服务宾客有称呼声、客人表扬有致谢声、客人批评打扰客人有致歉声、客人欠安有问候声、客人交办事宜有回声。十七字: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再见、欢迎再次光临。

2、服务语言的原则:

(1)主动(2)热情(3)真诚,特别是在语言交往中必定要真诚。(4)平等(5)友好(6)灵活

3、服务语言的要求:

(1)明晰准确(2)简明准确(3)态度和蔼(4)当好参谋

4、礼貌服务用语的正确使用:(1)首先学好用日常礼貌用语:

久仰 拜访 留步 劳驾 借光 请教 赐教 光临 高寿

失陪 恭候 包涵 打扰 久违 拜托 告辞 请问 多谢(2)注意说话时的举止:

与宾客说话时,应站立着始终保持微笑,用友好的目光关注对方,随时察觉对方对服务的要求,同时认真听取宾客的陈述,以示尊重,切忌口沫飞溅、手舞足蹈。(3)注意说话时的语气、语调和语速。

(4)注意选择适当的词语:例如用餐——吃饭、一共几位宾客——一共几个人、贵姓尊姓怎么称呼——你叫什么(5)注意语言要简练,中心要突出。(6)注意避免机械性的使用礼貌用语。

(7)注意不同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别:例如:祝您一路平安——祝您一路顺风5、5、礼貌服务用语:

(1)欢迎语:欢迎光临、欢迎您来这里就餐、欢迎您到——酒店来。

(2)问候语:早上好、中午好、下午好、晚上好、晚安、先生好、太太好、女士好、您好

(3)祝贺语:祝您生日快乐、节日快乐、新年快乐、圣诞快乐

(4)征询语:请问您有什么事情?我能为您做些什么吗?您的事情我马上就办,您还有别的事情吗?请问您还需要别的吗?您还有其它需要吗?

(5)答应语:是的、好的、我明白了、我知道了;请稍等、请稍候;马上就到、这是我应该做得;照顾不周的地方请多多指教(原谅)

(6)道歉语:实在对不起,请您原谅;打扰您了请原谅;感谢您的提醒对不起这我是的错误(过失);对不起让您久等了;对此向您表示歉意。(7)指路用语:请往这边走,先生请在这里上楼(下楼)请跟我来

(8)答谢语:感谢您的光临、能为您服务感到非常高兴(荣幸)、感谢您的支持

(9)告别语:再见欢迎再次光临;祝您一路平安;请走好欢迎再来;非常感谢欢迎再次光临。

(10)电话用语:您好——先生女士;我该怎样称呼您?请问您贵姓?请问您找哪一位?请不要挂断

闽南结婚习俗礼仪 篇6

闽南民间举行婚礼期间,总有一个能歌善唱的“送嫁妈”(主持婚礼仪式亦称“送嫁姆”),在高声诵唱,贯穿于整个婚礼,既庄重严肃,又诙谐风趣,为婚礼增添喜庆、祥和、美满气氛。

婚礼的第一个礼程是在厅堂中进行象征性梳妆打扮,新娘新郎让人在头上各梳三下。这叫“上头”,表明正式成了大人。

迎亲队伍的最前头有人抬一根连枝带叶的青竹,俗称“竹扫”,表明新娘有“节”(贞节)。竹上系一块猪肉,据说这是祀每于做喜事时来捣蛋的白虎神,可逢凶化吉。接着是新娘轿(或车),后面还有人挑一担用布袋装的“子孙桶”,表示新娘早得贵子,挑的人可得大红包,但要善诵祝福歌:“子孙桶,吊起起,前苑园后果子。”

新娘上轿(车)前必先哭几声,表示依依不舍,这样婚后才幸福,俗称“哭好命”。“送嫁妈”要替新娘盖上紫帕,并诵唱:“紫帕罩上头,新娘贤惠新郎能。罩于前,新娘好人缘;罩于后,夫妻吃到老、老、老。”轿行几步,新娘要从轿(车)上丢下摺扇于路,表示抛弃不好性癖,俗称“放扇地”(谐音“放性”),“送嫁妈”遂唱道:“放扇,放扇,新娘好生侍(生小孩顺利)。”

迎亲队伍回来了,但花轿(车)只能停在堂屋门槛外。这时男方侄儿手中捧两粒柑桔(谐音“甘吉”),引出新娘,并由伞或米筛遮日,俗称“过米筛”。

结婚第二日,新娘出洞房,走到厅堂会见家中亲人,俗称“出厅”,这是婚礼的尾声。随后,“送嫁妈”陪新娘熟悉今后劳动路径、地点、表明闽南新娘热爱劳动。“送嫁妈”象征性指示新娘熟悉每一项工作时,都要高声诵唱一支歌。

新娘到灶前时要唱:“启灶君,起火不会熏,煮粥快滚。”新娘到井边时唱:“水井清清,新娘手灵心灵;井水明明,生子传孙富不会停。”新娘到养猪饲料缸“送嫁妈”边呼叫猪“?啊?,?啊?……”,一边唱:“搅潘(泔水)搅会浮,喂猪象只牛。把潘泼上壁,一窝猪仔十二只。”

新娘出嫁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做“头次客”,时间各地不一,有第二、三日或十二日等,新郎也同行,须在黄昏才回来,俗称“暗暗摸,生查埔(男孩)”。女家会送一对带路雏鸡和两株连根带尾的甘蔗(意为从头到尾都甜),鸡、蔗表示子孙昌盛;还送米糕(意为步步高),供女婿带回去,结婚至此始告结束。从此,夫妻开始了新的生活。

风俗礼仪

所谓的“定婚”就是男方由其长辈或族亲长辈择个吉日,带上金银手饰、礼(聘)金、喜糖、香烟等礼品到女方家“压定”,或称订盟,宣告婚事已定。

闽南人是很注重订婚的,因为它是结婚前的必经手续,被看作是没有法律程序前的事实婚姻,在很大程度上等价于结婚。

年轻女子在定婚后就视对方为未来的终生伴侣,对外亦不必再羞答答、扭扭捏捏。更有甚者,让男方住到自已家中或自己住到男方家中也就天经地义,不必担心他人有什么闲言碎语,流言蜚语了。

定婚的金银首饰起早就该准备好了,一般是“从头到脚”都要有,包括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链、金脚链,上下珠光宝器,金光闪闪的。数量多少根据不同的家庭经济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人家量力而为。

除此之外,礼(聘)金是不可没有的。按照以前的说法,这聘金是男家给女家的“养钱”(养育姑娘的钱)。女家先出个价,男家则视自家的经济情况来还价,再由媒人从中说和。

早些年日子苦,女方父母会把聘金留一部分贴补家用。如今这样做就显得太过寒酸了。通常是聘金全部作为嫁妆费用,还得再加一些,以免显得小气,姑娘嫁过去面子上也好看些。

依现在一般情形,这礼金通常在五千元到一万元之间,最少的依据是够上买一部摩托车或彩电、冰箱、洗衣机之类来做嫁妆,最多就没封顶了。

订婚习俗

1.定亲

又称“过定”、“食定”、“下定”、“文定”或“送定”。男家女性长辈由媒人陪同,在择定的吉日将商定的礼品送到女家作为定聘。礼品一般为布料、香烛、冰糖、线面、橘饼、槟榔、?N叶、莲子、猪肉、礼饼、花生糖、烟酒以及戒指首饰,常凑成12色。

女家应以冰糖茶和糖糯米粥招待男方客人,待嫁女要上厅堂奉甜茶。客人接受甜茶时应送红包为“压茶瓯”礼。女方家长将男方送来的戒指戴到待嫁女的手指上,就完成“食定”的仪式。

男方客人离开时,女方应回赠联巾(两条连在一起的面巾)等礼品。同时,男女双方都要向亲友四邻分送礼饼、糖果等,表示婚事已经确定。

2.行聘

又称“提聘”或“送大定”。男家在择定的吉日将商定的彩礼送到女家。彩礼强调成双,包括送彩礼人也要偶数,挑彩礼的笼担和扁担都要贴上红纸,男家的长辈挑一担走在最前面。

壮族婚礼习俗礼仪 篇7

俗称上门,是男子入女家为婿的婚烟形式。历史上的上门,没有儿子的可以招婿,有儿子的也可以招婿。上门的来了,当儿子看待,更其姓,改其名,姓从妻。所以壮人称上门为“很栏”,直译为上门、进门。意译则是“加入另姓家族”,因为“栏”字在壮语中有“家”、“姓”两个含意。这显然是氏族可以接收新成员的遗风。不过少数地方认为上门不光彩,叫做“扛楼梯”,意思是低人一等。

改嫁

寡妇改嫁,虽然允许,但仪式凄凉。夫死,说是她克的。中年以后的寡妇,一般不改嫁,否则社会舆论耻笑。寡妇可以和男方见面,自己敲定。婚礼极简单,男方派一老妇去接即可。如子女年幼,可以带走,但必须改从夫姓。也有个别的改嫁是招夫上门。

续娶

壮族中年男子丧妻,一般均要续娶,但也有不续娶的,不续娶的,多是贫苦之家。被续娶的女方,多为接丧夫的中年人,往往有一两个孩子。若孩子年幼,可以随母到男家生活。续娶的礼仪也很简单,男家派两个妇女送去两套新衣服给女方。便把她接回来。女方从丧夫家出来只能走后门。

男女分行戏打球

广西壮乡,有的地方男女青年恋爱,至今还盛行一种抛绣球活动,壮语叫“飞沱”。这种互抛绣球择偶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柳宗元曾有“男女分行戏打球”的诗句。在歌场上,壮族小伙与姑娘们自然分成一群一伍,彼此先对唱一阵山歌,然后拉开适当距离离。姑娘们便将各自用花布精心做成的绣球,抛向自己心爱的小伙子。小伙子眼疾手快,一手抓住朝自己抛来的绣球的飘带,又抛回给对方的姑娘。如果小伙子认为合意,就会在绣球上系上赠物,抛给自己倾心的姑娘。赠物越多,表示小伙子追求姑娘的心情越迫切。姑娘若是收下小伙子抛回绣球上的礼物。一对青年男女,通过多次歌场对歌,相互认识,加深了解,甚至私定终身。这样通过对歌抛绣球择定的对象,不用媒妁,也无需重聘,使壮族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更回富有诗情画意。

新娘过河“水手”背

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是个高寒山区。这里崇山峻岭,林密路远,河道九曲十八弯,本来祗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挢。所以成亲时,为了确保新娘的安全,过河过挢都要请人来背。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虎背熊腰的未婚男青年,新娘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吹响。“水手”的两掌即刻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来,让蒙着面纱的新娘用膝盖顶着自己的脊背,双后扣稳自己的肩膀,身体往前倾去。“水手”即刻反手到后腰挽住新娘的小脚,妥当后,即起步入水过河(或过挢)。如象小孩摊开两腿时大人背着的姿势的禁忌的。背新娘特别讲究文明礼貌,行动上不能有半点的粗野,更不能调笑。所以背新娘的“水手”多是品德最佳者。过河时,“迎娘”(由未婚的女青年担任)在旁边给新娘打雨伞遮荫(不管天气好坏都要撑开伞),表示护住喜气,不给失散。整个队伍过完河上岸后,乖巧的“迎娘”把伞放得很低,挡住别人“偷看”蒙着面纱的新娘。此时火炮轰响,鞭炮齐鸣,乐队吹奏欢乐曲,岸上也挤满了观看热闹的群众。

风俗

不会对歌娶妻难

迪拜文化习俗礼仪 篇8

衣着

阿联酋是阿拉伯国家之一,国人信奉伊斯兰教, 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风俗。当地人传统服饰特点是:男人穿白袍,头戴白头巾;妇女穿黑袍,披黑头巾,有的面蒙黑纱。在公共场合,男女的活动场所是分开的。穆斯林每天必须做五次礼拜。即:日出前的晨礼、中午的晌礼、下午的晡礼、日落后的昏礼、晚间的宵礼。每周星期五午后要做主麻拜,也称“聚礼”。

迪拜全年大多数时候都可穿着夏季的轻便服饰。但逢冬季可能需要毛衣和外套,尤其是在夜间。

一年四季都必须注意避免穿着可能被认为不适当的或太过暴露的衣服而得罪当地人。游客们须穿着能恰当覆盖身体的衣服。一般来说,在迪拜服饰是相当保守的,这在外出用餐时也一样。各家酒店会有自行规定的服饰要求,大多数场合的标准时商务休闲装,无论是到高级餐厅用餐还是中午一顿便餐都如此。即使在海滩度假村也不允许穿着游泳衣进餐厅,因此建议游客备好替换的衣服。

语言

阿联酋的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但在商务及商业活动中英语也被广泛的运用。此外,由于国际大都会的文化以及旅游业在当地的重要性使得迪拜境内各种各样的语言都在被广泛的使用着,例如北印度语,乌尔都语,马拉亚拉姆语,孟加拉语和菲律宾语等。

婚姻

在阿拉伯国家,男人在法律上允许娶4个老婆的,这对全世界到处都是一夫一妻制的许多男同胞来说,是值得流口水的。不过,当地真的娶4个老婆的男人,还是占少数。因为这个国家虽然允许你娶4个老婆,却要求你既然要娶4个,就必须对4个老婆一视同仁,也就是说你不能专宠一位,所有老婆必须分开住,最起码你要有足够大的房子,而且,一位老婆有了什么,其余老婆也必须有,比如你特别宠其中一位,想买套高级别墅给她住,如果你还有别的老婆的话,你就得做好有几个老婆买几套的思想准备,只要你不公平不一视同仁对待,老婆可以去法院告你,那到时候你就只有倾家荡产的份儿了。

风俗禁忌

1、阿联酋是伊斯兰教国家,公共场合要尊重当地的穿着礼节。一般说来女士尽量避免穿露背、露肚、露膝、紧身、透明的衣服;男士不宜在公共场合穿短裤或光膀子。

2、除直系亲属外,孤男寡女不能在公共场所或可疑场合独处。

3、不得穿睡衣、印有图像或不当字词的衣服进清真寺。在清真寺内,应穿整洁得体的衣服。

4、尊重当地的饮食习惯,一般阿拉伯家庭仍是席地用餐,且系用手抓食,做客时最好入境随俗。

5、阿拉伯人宴客一般均在外面之餐厅,若是在家里宴客,女主人也多不出面。若以咖啡待客时,通常是由保温瓶中倒出滚烫的半小杯,喝完后,侍者会继续添加,除非以姆指及中指左右摇晃手中的小杯表示已足够了,不用再添加。

6、除在寓所或有住房的饭店可以喝酒外,其它的场所或大街上不许喝酒。

7、在与当地人交往中,与先生谈话不能主动问及其夫人的情况;与妇女交往只能简单问候几句,不能单独或长时间与她们谈话,更不能因好奇盯住看她们的服饰,也不许给她们拍照。

8、在西方社会被认为无礼和不被接受的个人行为,在中东地区一般也同样不被认可。然而,粗鲁和挑衅的行为或在公关场合穿着暴露衣服也必须避免。在任何时候,男女之间在公众场合都不能有公开的亲密行为,否则会被视为无礼并可能被拘捕。另外,醉酒驾驶以及在饮酒过多后的不当行为也在被拘捕之列。

9、问候会见一个海湾阿拉伯男子的时候,可接受的问候方式是站起来并握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名男子与一名穆斯林女子握手都被视为不可接受(反之亦然)

礼仪

与先生谈话不能主动问及其夫人的情况;与妇女交往只能简单问候几句,不能单独或长时间与她们谈话,更不能因好奇盯住看她们的服饰,也不许未经同意给她们拍照。

每年斋月期间,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允许在公共场所和大街上喝水、吸烟、吃东西。多数的餐馆和饮品店会在这个时间停业。

回族婚礼习俗礼仪 篇9

男方家长便会托请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辈

或阿訇(主持清真寺教务和授经的长者)

为媒,向对方家长求亲撮合

若对方应允亲事后,便选择吉日

(一般选主麻日)约定订婚结成亲家

和汉族四处印发派送请帖不同

回族确定结婚日子后

将请帖以告示的形式张贴在三亚市

各大清真寺内的告示板上

邀请阿訇、乡老和村民前来参加婚礼

由于村民每周都会去清真寺做礼拜

所以大家都不会错过婚礼邀请

这种邀请方式有些像古时候贴皇榜

将自家婚事昭告天下

宝鸡婚嫁习俗礼仪 篇10

送喜。女儿出嫁次日,家长携带礼品前来女婿家,向其父母道喜。

回门。俗称“请女婿”。一般结婚3日后,新婚夫妇到女家接受款待,去时还带一个小男孩,以表早生贵子之意。

换婚。它多出现于贫寒人家。男子常以姊妹相交换为妻,谓之“小姑换嫂”、“姊妹易妻”。这种形式解放前较普遍,不论川原、山区皆有。

招赘婚。父母年老,家资殷富,有女无子,后嗣无人,为了老有所依,招赘改姓上门,养老送终。今仍提倡男到女家,但不一定要改姓。

迎亲习俗

结婚当日一早,新娘子由梳头侍女(伴娘)梳妆打扮,等待男家迎娶。

新郎身穿长袍礼服(蓝色绸缎做),头带礼帽,披红插花,由本家叔(伯)、迎姑、宾相、轿夫、乐人等陪伴,骑马或坐轿(旧时世家、富户亦有新郎坐绿轿伴红轿迎亲的),携带“凤冠霞帔”及一面照妖镜、一把遮日伞等礼品来到岳丈家。

在奏乐中,新郎为岳父母行叩头礼,入宴席。女方伴娘为新娘戴冠披霞,穿红绣鞋,蒙红绸盖头,向祖先神位告别,向父母兄嫂行礼辞行。

此时新娘离别之情油然而生,哭声感人,叫“哭轿”或“哭嫁”。还有哭词叫《哭轿歌》:“娘呀娘您养我身,今日出嫁成客人,丢下弟妹谁照看,好比钢刀挖我心……”。

在乐声、炮声中由梳头侍女扶入轿中,轿门垂帘。照妖镜悬于轿杆,选二童扶轿护送叫“押轿”。乐人前头吹奏,“衣架”(摆新娘的妆奁等针钱活的木架)随后,紧跟“什罗”(专放新娘装饰品及生活用具的木抬箱),新郎骑马于轿前,梳头侍女之车随后,再后是娘家客人的乘车,形成一列长长的队伍,名为“吃筵席的”。

上一篇:留守儿童简报免费下一篇:酒店企业精神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