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义务植树实施方案

2024-10-17

乡镇义务植树实施方案(精选14篇)

乡镇义务植树实施方案 篇1

乡镇义务植树活动实施方案参考

按照西乡县林业局文件要求,镇政府决定在全镇组织开展 20XX年大型义务植树活动。现制定义务植树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活动氛围

各村委会要集中 2 个月时间,组织开展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的大宣传、大发动,通过宣传标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义务植树的法定性、全民性,宣传义务植树安排部署和义务植树活动开展情况。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到国土绿化这项关系到全民族利益的社会公益事业上来,在全镇上下树立“植绿、护绿、爱绿”的生态文明意识,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以此带动广大群众参与,保证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 95%以上,全面掀起全镇春季植树造林高潮。

二、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

今年,我镇要义务植树10万株,各村委会要全面完成义务植树目标任务。五间房村要建100亩以上的.义务植树基地一个,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主要责任人。

各村要抓住当前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结合全镇产业基地建设,把义务植树基地重点放在公路两边、河流两旁、集镇周围,组织力量科学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绿化任务。

三、精心组织实施,确保造林成效

全体机关干部由镇政府办公室统一组织,于20XX年3月8日上午,在五间房村喜洋洋房后参加义务植树活动,镇林业站要认真组织好场地规划、种苗准备、技术指导等工作;镇宣办要负责做好活动前期、中期、后期宣传报道工作;五间房村委会要负责做好放线打穴、标语书写、植树工具等准备工作;镇林业站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搞好组织、协调;各包村干部要积极联系好挂钩村,确定义务植树地点,自行购买苗木和工具,及时开展植树活动。

四、加强督办检查,确保措施落实

在义务植树活动开展期间,镇政府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全镇义务植树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确保造林绿化的进度和质量,重点检查义务植树的尽责率、植树造林的保存率和成活率等“三率”。坚持造管并重,建立健全管护制度,做到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责任落实、管护措施落实。

在义务活动结束后,各村要将义务植树活动开展情况书面总结及统计表报送镇林业站。4 月底以前,镇政府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各村20XX年义务植树活动情况开展检查验收。

乡镇义务植树实施方案 篇2

据了解,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涵盖义务教育一至九年级的所有19个学科。其中, 外语科目的课标还细化到英语、日语和俄语3种。

教育部指出, 各地要引导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 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要求, 调整教学观念和行为, 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控制好课业负担,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要充分整合专业资源, 建立专家咨询和指导系统, 围绕课程标准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 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学校的跟踪指导和专业支持。

乡镇义务植树实施方案 篇3

实施背景

近年来,大冶市实施“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推进乡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还地桥镇率先构建乡镇义务教育优质化均衡发展模式,实现“无择校生、无流失生、无重点班”的目标和教育质量的优质均衡。

创新内容

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办学条件的优质均衡。还地桥镇政府坚持把教育作为每年最重要的实事来办,坚持“教育政策优先落实,教育经费优先拨付,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的“三优”政策,打造适合乡村孩子健康成长的优质教育环境。近几年,全镇投入2000多万元对镇内中小学进行改扩建,配置多媒体教室30个、计算机教室27个、教学用计算机1400余台,所有学校建设了标准化功能室和学生活动场所,接通了互联网,满足了农村中小学生同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镇政府还投资四千余万元兴建镇中心幼儿园和新建镇小学。镇委、镇政府坚持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集中研讨、解决教育问题;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坚持蹲点联系学校,部门联动为教育保驾护航。

实施联动监控,促进教育过程的优质均衡。还地桥镇建立了学校立体式联动监控机制。纵向捆绑式评价以学区为单位,考核学区小学、初中衔接教育与管理;横向捆绑式评价以学段联盟为单位,考核学校间的资源互助与“一体式”管理,设立的“学科合作奖”“片区协作奖”体现了竞争中联盟、联盟中竞争。建立了教师团队浸润式联动成长与监控机制。从职初教师到骨干教师的成长机制实行“三三制”,即经过三年的青蓝工程走向成熟,再通过三年团队协作从成熟教师成长为校级骨干。建立了学生管理全覆盖式联动监控机制。从学生入校登记学籍起,一直到义务教育学段结束,跟踪管理整个学业全过程,确保每一所学校无重点班,每一个班级没有流失生、辍学生、择校生。

整体提升质量,促进教育结果的优质均衡。还地桥镇形成了以能力导向、发展为本、质量第一的“三环一体式”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成熟的“领头羊”干部任命、培养、管理、督导机制,均衡搭配和优化组合,让“能教”的干部引领教育质量提高。全镇通盘考虑师资调配,均衡教师力量。教学管理上,突出质量第一,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龙头来推进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先后经历了实施以知识为主要目标的高效课堂模式到推行以能力为导向的“三环一体式”教学模式,通过目标诊断、过程诊断、团队策略诊断,整体提升教育质量。2009年始,进行全镇初中学段导学案开发研究并推广到小学中高年级。该镇对整合课程资源、布置作业、复习考试等出台规定,特别是对滥编复印试卷加重学业负担的状况,实施负责人签字制度,通过定期、随机抽查和调研、访谈来系统加强过程监控,规范管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系大冶市教育局局长)

乡镇义务植树实施方案 篇4

与学校建设规划》的实施方案

乡各村委会、中小学: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我乡义务教育均衡、协调、持续发展,根据县政府会议精神,特制定本乡义务教育布局调整与学校建设规划。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乡适龄少年儿童人数连年呈下降趋势,义务教育出现规模过小、力量分散、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

1.生源格局出现新变化。主要表现为:①本地生源减少。每年有不少居民到异地就业、经商,孩子也随之在异地入学;②乡政府所在地生源增加。许多边远山区的居民移居乡政府所在地,导致乡政府所在地学校生源爆满。

2.布局调整任务艰巨。目前全乡在校生300人以下的小学还有9所,推进布局调整不仅任务重,而且困难多,主要为:①村干部、群众或思想保守,或担心增加经济负担,或担心孩子上学交通安全,在并校问题上持反对意见,很难与政府形成共识;②由于撤并后学校生源分散,需要建设一批寄宿制小学,还有多数保留下来的小学教学用房不够,教育资源不足,学生宿舍没有保证,学生管理需要加强。

3.办学条件发展不均衡。目前我乡9所小学离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有较大差距,不同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也比较大,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

准化建设难度较大。

4.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全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已基本饱和,但专任教师学科分布不合理。同时,由于部分骨干教师流向县城,造成优秀教师流失。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教兴乡的战略要求,围绕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教育强乡的目标,科学、合理、有序地推进全乡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力求提高办学水平,均衡教育发展,满足需求,让人民满意。学校布局调整要做到有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有利于教育设施和条件的改善提高,有利于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有利于交通组织和学校管理,有利于财政资金的平衡和科学使用。

三、基本原则

1.尊重实际、适度超前原则。以实际需求作为规划的基本前提和依据,同时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流动集聚。

2.体现公平、力求均衡原则。义务教育是公平教育,必须以高位均衡为目标。要采取多种措施,扩大优质资源,缩小校际差别。

3.规模适度、突出效益原则。要讲求规模办学,突出办学效益,合理确定施教范围和就学距离。

4.资金平衡、量力而行原则。要通过政府财政、社会力量多元投入,调整撤并、资源重组等形式,平衡建设改造资金。

5.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要着眼长远,总体规划,确保规划的全局性、科学性和稳定性。

四、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要按照“十二五”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创建教育强乡、推动我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坚持“以调整促均衡,以均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通盘考虑,合理布局,新建改造并举,撤并整合并进,加快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布局, 巩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全力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均衡发展。

(二)调整规划

2013年:

扩建XX中学(寄宿制学校)。

2014年:

XX小学、XX小学、XX小学并入XX乡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XX小学、XX小学并入XX小学(寄宿制学校)。

XX小学并入XX小学(寄宿制学校)。

扩建XX二中(寄宿制学校)。

2015年:

XX小学、XX小学并入XXX小学(寄宿制学校)。

扩建XX小学(寄宿制学校)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府办学责任

依法强化教育督导工作,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文件精神和《XX县教育督导评估方案》,促进政府落实义务教育办学责任,切实履行经费投入、发展规划、布局调整、校园建设、防流控辍、环境整治等方面职责,坚持教育公益性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优化教育结构和资源配

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乡义务教育持续均衡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1.依法增加财政主渠道投入。建立县乡两级财政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集中财力用于学校布局调整,集中财力办一些大事,办一些实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力求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2.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要通过土地资产置换、社会集资政府补贴以及爱国侨胞、国内公民、企事业单位(团体)捐资兴教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布局调整的推进步伐。

(三)完善管理体制

明确县、乡两级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职责,并促进村积极承担控流保学责任。明确县、乡两级政府是学校布局调整的责任主体,乡XX校、中学所属学校的布局调整,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各校负责。

(四)妥善处置闲置校舍

对于学校布局调整后出现的闲置资产,属于公有性质的,必须按照国家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明确乡政府所属学校由乡政府统筹,处置所得资金必须全部用于义务教育。

XX乡人民政府

乡镇植树造林情况汇报 篇5

一、领导重视,专班负责

2月16日,镇委召开党委会,研究201x年农村农业工作。会上对全年的植树造林工作进行了安排和布署,根据市三级干部会议精神,结合本镇造林面积的实际情况,党委决定今年从植树工作重点为移民新区、村公路、沟渠苗木更新、部分村的湾子林改造。并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书记黄孝贤同志为组长,四个片长为副组长,四个农村总支书记和经济发展办全体成员为拖市镇植树造林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具体抓,保证高标准完成植树造林任务。

二、明确任务,分片落实

2月18日,镇委召开了植树造林专题会议,制定了201x年植树造林的实施方案,将任务明确分解到村,并由各片具体负责,落实到位。新建的移民新区彭家沟新村、龙山新村、郧西村共安排植树造林任务1.8万株,村级公路旁植树有易河村、福南村、白土地村、徐集村、陈云村,沟渠苗木更新的村大桥村、金滩村、三当村、张丰村,湾子林改造的村有双河村。

三、强化责任,检查结账

乡镇义务植树实施方案 篇6

调研单位:上塘乡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世界各个国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不同历史阶段的共同话题之一,在现代文明社会和知识经济的语境中,教育更成为了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根本保证。而农村教育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奠基性工程,肩负着科教兴农、提高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缩小社会差距、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历史使命。

在2011年3月份—5月份,上塘乡人民政府组织人员对本乡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调查以座谈走访的形式,深入了解到本乡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工作现状,并就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建议。

一、上塘乡基本概况

上塘乡位于黄平县西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8公里,距旧州文化古镇23公里,跨东经107°55′至107°43′,北伟26°50′至26°57′,东南与野洞河乡交界,东北与旧州镇的红梅毗邻,西南和福泉市接壤,西北和瓮安相连,总面积153.2平方公里。东西长19.4公里,南北宽14.8公里,辖17个行政村,120个村民小组,151个自然寨,居住汉、苗、西、木、革等民族(家)4343户、17263人,其中:男9389人,女7874人,汉族人口11968人,少数民族5295人,占总人口的30.67%。

二、中小学的基本情况

全乡现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完全小学3所,一师一校教学点2个;在校初中生230人,小学生745人,学前在班幼儿142人。学校在编教职工数67人,35岁以下教职工数人,35岁—50岁教职工数,50岁以上教职工数人,中专教师人数,大专教师人数,本科教师人数;中级职称教师人数。

代课教师2人。与上学年学生人数比较: 教育拨款总额逐年增加,2009年万元、2010年万元、2011年万元。

二、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

1.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全乡实行“一乡一校”的管理模式,上塘乡中小学对教学点进行统畴管理,在教师分工、教育建设等方面的管理都由乡中心小学负责,这有效地促进了全乡学校规范化管理。

2.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小学高级和中学一级以上职称水平从2010至2011年分别提高了9.3%和4.7%。

3.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通过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全乡各项教育教学指标不断提高。其中小学升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也由2007年的68.9%上升到2011年的90.2%,初中入学率达100%,适龄儿童中小学毕业率连年保持在99%以上。

三、中小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上塘乡中小学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离高标准要求还有一些不足,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1、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近年来上塘乡中小学教育的投入基本上

是由县级财政教育拨款,学校的教育教学运行得到了保障。但绝大部分投入是教师的人头工资,增长也体现在人头工资的增长上,实际学校办学经费增幅不能满足学校办学需求,专项建设资金更是短缺。一是学校学生人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逐年减少,如果不加大资金投入,学校将面临住宿困境。二是学校设施陈旧落后,教学仪器和计算机等基础设施短缺。还有文体设施落后,图书资料短缺,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全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2、教师队伍结构不平衡。一是教师平均年龄偏大,中、青、老教师比例失调。目前,35岁以下的教师比例占19.1%、36-50岁教师比例占40.4%、51岁以上教师比例占40.5%,这种年龄结构呈现出教师队伍老龄化的特征。二是学科教师结构不平衡。有的学科教师超编,有的学科骨干教师奇缺,如英语、化学等学科出现教师短缺的现象,而其他学科出现人多现象。三是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现有的中小学教师与先进的学校教师相比,在学历、教育、教学成就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缺乏优秀教师带头人。

3.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一是大部分教师以升学率来衡量教学质量,往往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致使学生受教育面小,综合素质难以提高,这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二是部分教师教育方法落后,不会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往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措施生硬,造成教学质量差。三是不少教师教育不科学,不研究教材,不研究学生,不研究教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完全是老做法、凭经验,这导致教学没有创新,教育水平难以提高。

三、促进我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1.加大教学资金的投入力度。针对现有办学条件薄弱的情况,要尽快制定改造计划,集中力量加快改造进程,努力促进办学条件标准化。

2.加大对教学点的扶持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尽可能地缩小村小教学点与乡学校教学质量的差距,对村小教学点要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扶持,尽可能地把教育水平低的村小学校扶上去,尽可能地让优质资源得到迅速发展,在发展中求均衡,在形成特色中提高水平。

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一是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建议上级实施老、弱、病教师离岗待退制度,腾出编制吸收一批专业学科教师和青年教师。二是优化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启动“农村教育人才”工程,采取积极措施留住农村学校的教学骨干和优秀校长、中层干部。

乡镇义务植树实施方案 篇7

据了解,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涵盖义务教育一至九年级的所有19个学科。其中, 外语科目的课标还细化到英语、日语和俄语3种。

教育部指出, 各地要引导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 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要求, 调整教学观念和行为, 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控制好课业负担,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要充分整合专业资源, 建立专家咨询和指导系统, 围绕课程标准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 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学校的跟踪指导和专业支持。

教育部强调, 各地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尤其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引导学校进行教学评价改革。改进评价方式和方法, 注重过程性评价。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命题, 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有机联系, 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 特别重视对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考查。

乡镇义务植树实施方案 篇8

今年4月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这对我省义务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义务教育经历了校舍危房改造、薄弱学校改造、布局调整、农村学生免费直至全省城乡学生免费等几个重大的发展阶段,取得了瞩目的成果,正向均衡发展、教育公平迈进。此时,省政府出台《意见》,将使我省义务教育迈向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更高发展阶段。《意见》主要内容

如下。

关键词:实现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机会均等

坚持分级负责、以县为主和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原则,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尤其是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争经过3-4年时间全面实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机会均等,县域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相对均衡,地区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全省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和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关键词: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差距

在生源偏少的地区,积极探索联村办学模式,集中力量办好乡镇中心小学和规模较大的片完全小学。对生源不足的学校,可根据实际予以撤并,或将其高年级学生逐步引导到镇或片中心学校集中上学。继续推进寄宿制学校改造,为上学路途较远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认真解决人口集中的城镇学位紧缺问题,消除大班额特别是超大班额现象。城镇新建居民区的配套学校必须与居民区同步建设。

到2011年,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等以上城市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并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其余地区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基本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全省所有在布局调整中需要保留的农村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拥有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三室一场”,即标准配置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和运动场;生活设施实现“五有”,即有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厕所、可供教师工作休息的用房,寄宿制学校还要有符合安全标准的学生宿舍、符合卫生标准的学生食堂。

到2010年底,全省独立建制的中小学基本实现“校校通”,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实现“班班通”。完善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实施“优质资源下乡行动计划”,为全省农村中小学提供适应教与学需要的网络资源。推动现代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广泛开展中小学“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活动。

条件具备的地区可将位置邻近的义务教育学校划归同一学区,统筹使用教育教学资源。引导乡镇中心小学或规模较大的片完全小学将邻近村小学或教学点纳入本校统一管理,实行一校多区办学。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组织1000所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初中、小学结对帮扶1000所相对薄弱的初中、小学。

关键词:学校师资均衡配置

师范类院校要坚持面向、适应和服务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扩大师范专业招生比例,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改革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要确定一批师范教育基础较好的地方高职院校或综合性高等学校面向农村培养师资。

要按省编制标准核定教职员编制,边远农村和山区学校(包括保留的教学点)要按标准按时足额配齐教师,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需要。按照《印发广东省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在2010年底前通过录用、培训、转岗、辞退等具体措施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

县级政府要制定义务教育教师(含实验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规划。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从教育事业费中按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2%和教育费附加中不低于5%的比例安排。学校教师培训费在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范围内安排。继续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利用网络教育实施教师远程培训”,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提高学历水平。力争到2010年,小学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80%以上,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60%以上。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严格掌握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资格,改革和完善选拔任用办法,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

县级政府要建立中小学校长、教师定期轮岗制度,并逐步扩大轮岗范围和提高轮岗比例。建立和完善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制度,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或城镇薄弱学校挂职支教。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以及申报评选特级教师和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的,原则上应有在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

关键词: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切实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不得利用公共资源集中建设或支持少数窗口学校、示范学校。教育部门要合理划定义务教育学校服务网,按照公开透明、全面覆盖、相对稳定的原则,全面实行小学就近免试入学、初中电脑派位或对口入学。禁止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择校”行为和进行小学升初中选拔性招生。条件具备的地区可将优质普通高中部分招生名额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或由初中学校推荐优秀毕业生直接进入普通高中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不得设重点班,不得擅设实验班。

对义务教育学校的评价,要从侧重学生升学率、优秀率和文化考核向侧重学生合格率、进步率和综合素质转变,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对学习困难学生要采取各种措施给予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群体公平接受义务教育

各地要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大力扶持和规范民办学校,多种形式解决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努力解决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地级以上市和人口在30万以上、“三残”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区)要按照国家规定,建设1所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普通教育学校接受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办法。到2010年,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以上。积极创造条件,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少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

的未成年人开展义务教育。

关键词: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

政府一把手对本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负总责。市级政府负责统筹、指导和整体推进本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监督和考核。县级政府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负主要责任。教育部门负责本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规划、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发展改革部门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项目安排上给予优先和重点支持。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管理制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义务教育经费足额按时拨付。编制、人事部门要及时核定教职员编制和岗位职数,检查教师编制配置情况。国土、规划、建设部门要把中小学建设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优先保障教育项目建设用地。税务部门要加强教育费附加征收工作,确保足额入库。

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作为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省教育督导室定期对各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

关键词: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各级财政要依法足额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三个增长”。要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2009年秋季达到小学每生每年350元、初中每生每年550元,珠江三角洲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适当提高标准。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相关制度,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逐步达到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补助标准。

切实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各地要根据在校生人数、校舍面积,按一定标准在每年年度预算中安排资金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需要。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在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中,可尝试引入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机制,由政府购买校舍维修保险,由保险公司负责校舍维修。

完善装备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公用经费预算总额10%用于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

乡镇义务植树实施方案 篇9

我镇地处某县*、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全镇共有49个行政村,4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9万人)。现有中小学29所(含城区),其中初中6所,小学23所,在校初中生5889人,小学生7491人。1998年顺利通过了普九验收,xx年年接受了省政府“普九”“复查”,顺利过关。近年来,我们进一步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树立“科教兴镇”的战略思想,继续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一如既往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镇教育在快速运行中健康发展。

一、“普九”各项指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与教育质量

1.普及程度:

全镇适龄儿童7258人,已入学7258人,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少年5342人,已入学5175人,入学率为96.9%;其中残疾人口47人,已入学45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了95.7%;小学生年辍学率为0,初中生年辍学率为0.4%;小学毕业率100%,初中生毕业率99.8%;15周岁人口中文盲率为0,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9%。

2.教育质量:

由于我们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到省、市、县。

一是一批学校进入示范学校行列,长冲中学、温泉镇小学、莲花小学三所学校获黄冈市示范学校称号,占全县的3/8。

二是中考成绩全县领先。

优秀率、上线率、合格率连年稳中有升。

三是教育科研,成绩斐然。

长冲中学的“初中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已取得阶段成果,两次在市教科院会议发言。五月中旬,全市将在我镇长冲中学召开此项课题总结现场会。温泉镇小学、莲花小学的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饮誉全县。

(二)教师队伍建设与工资发放。

全镇小学专任教师281人,其中符合国家规定的学历和取得相应专业合格证书的281人,达标率为100%,现在岗的9名小学校长全部经过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初中专任教师205人,其中符合国家规定学历和取得相应专业合格证书的有195人,达标率为95.1%,初中校长全部经过岗位培训并取得证书。

全镇教师管理(包括教师工资、配备、考核、任职、资格评审、职务聘任等),均按国家和省定标准以及结合本镇实际执行。各项队伍建设制度齐全,运转良好。

义务植树实施活动方案 篇10

进一步提高对义务植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全民义务植树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对义务植树法定性、公益性、全民性的认识,限度地动员适龄公民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形成全民参与城市绿化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使义务植树这一法定义务家喻户晓。

二、实施方案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把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要确定专人负责,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在认真做好统计和规划工作后,科学合理地安排此项活动:

(一)时间:

(二)地点:1、山体北侧;2、水库

(三)主要树种:较大规格侧柏、柳树

(四)参加人员:区领导及机关干部、共青团组织、区园林局工作人员、辖区内市民和志愿者等

(五)参加人数:1000余人

(六)种植数量:10000余株

三、参加形式

1、将义务植树地点及报名电话在新闻媒体公布,由专人进行接听记录群众报名情况。

2、按报名情况,区园林局统一安排,按指定地点进行栽植,并填写“义务植树卡”。

3、大力宣传发动各办事处及辖区单位和市民积极参与“绿地认建”、“绿地认养”、“以资代劳”、“绿地管护”等各种形式的爱绿护绿活动,针对有意向的单位和市民加强日常指导,建立健全相关档案,确保活动的长期有序进行。

4、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结束后,区绿委将在4月和10月进行两次验收,对苗木进行全面的养护和管理。

四、具体要求

1、苗木及水源由区园林局统一安排。

2、参加人员自备工具(铁锹、水桶等)。

3、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种植。

乡镇农村垃圾治理方案浅议 篇11

一、乡镇农村垃圾的综合治理路线

乡镇农村垃圾治理方法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处理方法及维持治理意义上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政策、措施和程序,可分为软、硬两类方法。软方法主要指经济手段、科技手段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治理除包含垃圾处理外,还包括垃圾管理及政府与社会互动等层面对垃圾处理的作用,软方法虽然不能引起量变,但对后续回收、生物转换、热转换和填埋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应列入垃圾治理方法之一;硬方法主要指垃圾分流分类、物质回收利用、生物转换、热转换和填埋处置。传统上,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指生物转换、热转换和填埋处置三类,没有包括分流分类与物质回收利用,前者在以消纳垃圾为首要目的时代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后者因物质回收利用权属经贸部门而未被垃圾处理管理部门纳入垃圾处理范畴。由此可见,目前应综合评估的垃圾治理方法有经济手段、科技手段、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垃圾分流分类、物质回收利用、生物转换、热转换、填埋处置八种。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乡镇农村垃圾治理的主要准则依先后顺序为无害化、资源化、节约资金、节约土地、居民满意和减量化6项。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要求无害化和资源化,尤以无害化处理最为重要;提高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及解决垃圾处理资金短缺需要节约资金;资源节约与保护及经济与城乡可持续发展要求节约土地;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居民满意;循环型社会系统建设要求资源化和减量化。在此先后顺序条件下,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得到经济手段、科技手段、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垃圾分流分类、物质回收利用、生物转换、热转换、填埋处置八种治理方法的权重,并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1、物质回收利用、生物转换、热转换和填埋处置四种硬方法的权重相当,不存在谁先谁后或谁好谁差的选择问题,只要能落地,其中任何一种或几种都可选用。

2、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分流分类应优先于物质回收利用、生物转换、热转换和填埋处置。考虑到全面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需要举国机制及配套政策,非一座城市更非一个乡镇可以独立推动,当地政府仅能选择性地落实此制度,因此,当地政府的重点是因地制宜地推动垃圾分流分类,为提高物质回收利用、生物转换、热转换和填埋处置的效率效益创造有利条件。

3、经济手段和科技手段是最为优先选用的治理方法,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出台垃圾收费、奖励与惩罚等经济措施,出台政策鼓励垃圾治理科技创新与进步。

综上所述,乡镇农村垃圾治理应大力善用经济手段和科技手段,优先推进垃圾分流分类,因地制宜地推进物质回收利用、生物转换、热转换和填埋处置。

二、乡镇农村垃圾的综合治理流程

垃圾治理过程包含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流动就有方向,有必要理顺流程。尽管从处理效果来看,一些治理方法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选择问题,但从物流角度来看,还是存在排序问题的。根据上述综合治理方案,可给出乡镇农村垃圾的综合治理流程(见图1),该治理流程包含三方面信息:一是明确垃圾治理的各个环节及其衔接关系,二是明确各环节的主要内容,三是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和作业主体,没有给出资金等方面的信息。

垃圾治理流程涉及政府、企事业单位、村民和社会组织。政府是垃圾治理的责任主体,同时也可参与物质回收利用、生物转换、热转换和填埋处置等垃圾处理作业。企事业单位、村民和社会组织是垃圾治理的主要作业主体,应专业化、社会化和产业化。

乡镇农村垃圾治理涵盖源头减量与排放控制、垃圾收集与转运、物质回收利用与生物转换、能量回收与填埋处置五个环节,可能的物流共十八种方式(见表1)。

乡镇农村垃圾治理应建立专门的收运队伍,定时定点收运,大件垃圾及有毒、有害、危险废弃物也可采用电话预约收运方式。垃圾收运由生产者或生产者委托的收运单位、垃圾处理企业指定的收运单位和政府授权委托的收运单位三类承担。生产者或生产者委托的收运单位主要承担农资垃圾包装物和失效农资产品的收运;垃圾处理企业指定的收运单位主要承担无毒无害的一般废弃物的收运(有些地区由事业单位承担);政府授权委托的收运单位主要承担农药瓶等有毒、有害、危险废弃物及家具、家电等大件垃圾的收运(有些地区由事业单位承担)。

区(县级市)应合理规划乡镇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物质回收利用与生物转换设施宜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服务区域,宜以中、小规模为主。热转换(能量回收)与填埋设施宜以一个或几个镇为服务区域,宜以大、中规模为主。乡(镇)政府应保证适当处理能力的物质回收利用与生物转换设施正常营运,区(县级市)政府应保证适当处理能力的热转换与填埋设施正常营运。填埋作为一种应急措施,应具备一定的填埋库容。

三、落实乡镇农村垃圾综合治理方案的重点工作

(一)建章立制,促进乡镇垃圾治理法治化

建立健全乡镇农村垃圾管理机构,编制乡镇农村垃圾治理规划和管理办法、乡镇保洁与垃圾处理经费管理办法、垃圾计量管理办法、设施建设与营运需求执行办法、垃圾处理服务购买与分配办法、设施建设与营运监管办法、垃圾处理考核办法等,完善乡镇垃圾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理顺区(县级市)、乡(镇)、村委会和居民联动机制,建立垃圾处理服务购买与分配机制,建立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建立垃圾处理考核机制,建立垃圾处理设施监管机制,建立经济激励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乡镇垃圾治理法治化,推动乡镇垃圾治理稳步发展。

nlc202309040031

(二)因地制宜,推动乡镇农村垃圾治理方案具体化

一是建立农资垃圾收运队伍。供销社下属农资公司专营农资,有能力承担农资垃圾的收运,这是农村地区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有利条件。农村地区应理顺城市管理(环卫)部门与经贸部门(供销社)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供销社的优势,引导供销社代表农资生产者回收利用农资垃圾,鼓励供销社代表村民回收利用农产品垃圾。

二是因地制宜选择生物转换方法。可供选择的生物转换方法有饲料化、特种酶制取工业乙醇、蚯蚓(蟑螂)堆肥、堆肥和厌氧发酵制沼。餐厨垃圾饲料化处理的技术较成熟,机械化程度高,占地较小,资源化利用程度高,具有技术优势与经济优势,但生态风险难以预测。特种酶制取工业乙醇目前仍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有待对原料成分、操作参数等进行系统研究,商业化用于餐厨垃圾处理还有待时日。蚯蚓堆肥投资少,简单易行,但土地利用效率低,一般只适用于餐厨垃圾分散处理,1亩地每年只能处理100t有机垃圾,生产2-4t蚯蚓和37t高级蚯蚓粪,蟑螂堆肥也具有类似特点。好氧堆肥技术简单、成熟,广泛用于园林绿化垃圾、秸秆等农林垃圾的处理,但占地大、周期长、臭气难以控制、产品销路不畅,宜控制在中小规模,缺氧堆肥(沤肥)也具有类似特点。厌氧发酵制沼占地小,资源化与减量化效果好,臭气易控制,具有推广前途。各地可根据有机垃圾的产量、性质、土地及资金等情况,选择适宜的生物转换方法,对于人口较多的自然村、行政村或更大服务区域,可采用厌氧发酵制沼,对于人口稀少或偏远乡村,可采用沤肥或蚯蚓堆肥等适合于小规模处理的方法。

三是建立与治理流程相适应的资金流,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控制资金投入,确保资金链环环相扣。

(三)创新突破,建设乡镇农村垃圾治理试点

建设乡镇农村垃圾治理试点工程,探索垃圾处理各环节及其组合方式的优化,引入市场机制,引进社会资金及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开发与开放乡镇农村垃圾处理服务市场,创新垃圾处理服务模式,积累产业化经验。由试点晋级示范,再到推广,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形成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乡(镇)、一乡(镇)带一片的良好局面。

四、乡镇农村垃圾治理案例

(一)长沙市乡镇垃圾治理模式

长沙市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垃圾清运处理模式,在偏远山区、经济实力差的乡村,实行分类收集、就地填埋模式。要求农村做到“三有”:户有垃圾存放桶、村有垃圾收集池、乡(镇)有垃圾中转站;做到“三无”: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为了强化乡镇干部及村干部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的责任意识,长沙市决定每半年组织评出“十佳乡镇十佳村”和“十差乡镇十差村”,评比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同时纳入对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不讲卫生的乡镇,在评选中将被“一票否决”。

(二)江西省“3+5模式”

江西省在52153个自然村、564个集镇启动农村清洁工程试点,成功创造了破解农村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难题的“3+5”模式,并初见成效。这是一种多主体参与、多种技术路线并存的适合乡镇特点的就地处理模式。“3”指3个主体:农户(分类主体)、保洁员(回收处理主体)、理事会(管理主体);“5”指5种垃圾的处理方法:湿垃圾沤肥处理、干垃圾回收处理、有毒有害垃圾封存或焚烧处理、建筑垃圾铺路处理、其他垃圾入灶焚烧处理。

(责任编辑:赵静)

乡镇义务植树实施方案 篇12

主要解决学生营养不良、照顾不到、发育不好问题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中央有要求, 国家有规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就我市而言, 主要是解决青少年成长中的‘三不问题’。”周旭解释道:

第一, 营养不良。渝东南和渝东北部分地区处在高山地带, 地理条件相对恶劣,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部分家庭生活困难, 学生营养不良的现象较为普遍。

第二, 照顾不到。我市目前还有留守儿童97.7万人,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大多由年老多病的祖辈或委托他人照看, 孩子的身体健康及成长难以得到好的照顾。

第三, 发育不好。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营养状况, 不仅关系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全面发展, 也关系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从调查来看, 农村尤其是山区孩子的身高、体重等健康指标都不如城市孩子, 需要特别关爱。

周旭说, 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健康水平,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 就必须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确保每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 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校吃上营养、可口、卫生的营养餐。

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2017年全覆盖

“对于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 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确实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可是, 因为要请专人负责学生的伙食, 再加上用电、烧煤, 学校每个月要拿1000多元补贴营养午餐, 就现在的伙食水平, 我们已经入不敷出了。”去年12月中旬, 我市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没多久, 巫山县双龙镇花竹村小校长杨书银曾这样无奈地说。

“今后, 我们将想尽办法把这件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周旭表示, 重庆把“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项目”和重庆市开展的饮用奶、鸡蛋、爱心午餐等“学生营养促进工程”结合起来, 在做好14个试点区县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基础上, 分阶段解决国家试点以外的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问题。

具体而言, 未来几年, 重庆将分三步走, 最终实现我市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的全覆盖。

2013年, 重点解决14个试点区县实施计划的基本运行和从业人员经费问题, 督促区县 (自治县) 政府将营养改善计划增加食堂水电气补贴、从业人员、食品配送运输经费等, 纳入财政预算保障。

2015年, 重点解决涪陵、南川、潼南、忠县4个市级贫困区县和梁平、垫江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营养问题。

到2017年前, 解决其他20个区县 (含北部新区和万盛经开区)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营养问题。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民生, 关心青少年成长, 在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之前, 就完善了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普通高中学生资助、中职学生资助和高校本专科学生、研究生资助等一系列资助政策, 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 采取多项措施, 不断加大资助力度, 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此外, 为确保该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 我市将加大资金投入, 市财政每年将安排不少于2亿元的专项资金, 用于对区县 (自治县) 实行奖补, 鼓励试点区县以外的更多区县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确保学生吃饱、吃好、吃营养, 确保资金安全

“你看, 伙房里的操作台、大灶、消毒柜, 甚至碗橱和菜架, 全都是新的。”9月1日,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普子镇中堡村小教师刘运良心头乐开了花。

刘运良说, 这是今年新学期开学时, 县里给学校食堂新配的设施设备, 总计价值10来万元。

记者了解到,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保障学生食品卫生安全, 确保他们吃饱、吃好、吃营养, 以及如何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安全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对此, 周旭表示, 我市将推进“五个保证”措施, 强化管理。

首先,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 学校实行专账核算, 定期全面公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经费账目, 确保国家补助经费一分不少全部用于孩子的营养改善。

其次, 建立供餐准入和退出机制, 各区县对供应商实行公开招标, 统一供应, 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安全关。

第三, 加强对硬件的投入, 按照学校学生人数的多少, 新建或改扩建标准化食堂、简易食堂和小伙房, 提高供餐质量。

第四, 实行校长陪餐制, 成立由教师、学生、家长为代表组成的学校膳食委员会参与学校食堂的管理、经营和监督, 确保学生就餐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第五, 依照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 以及不同供餐模式和供餐条件, 科学合理地制定营养配餐指南和营养配餐建议食谱, 印发各中小学校参考, 加强质量保证。

义务植树造林示范基地实施方案 篇13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两个植树造林基地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采取多种形式发展社会造林,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的形式,提高适龄公民履行义务的覆盖面和尽责率,确保义务植树的实际成效,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植树造林工程的顺利实施,成立环保世纪行义务植树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易

副组长:丁

成 员:****

三、规划选址:

根据攸州公园和灵龟峰公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及目前开发建设进度,通过综合考虑,将攸州公园“狮峰亭”景点,灵龟峰公园“灵峰观涛”、“枫林”景点为中心的地域确立为植树造林基地的选址范围,总面积 亩。

四、土地使用:

攸州公园中的狮峰亭景点目前还未征收土地,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采取土地所有权归当地集体所有,林木管理权归攸州公园管理处所有进行管理。所在地不得随意占用和破坏植树造林基地,待国家统一征收后,给予当地一定金额的土地补偿。灵龟峰公园中的灵峰观涛和枫林两处景点土地已征收,植树造林基地的土地所有权和林木管理权归灵龟峰公园管理处所有。

五、苗木选择:

苗木选择将实行分区群植,充分体现树景的群体美。其中攸州公园“狮峰亭”基地将种植水杉、香樟、杜英、桃花,四种苗木搭配兼具常青与落叶、阔叶与针叶、观花与观枝等各种不同的景观元素。灵龟峰公园“灵峰观涛”基地将种植香樟、桂花、梅花,三种苗木搭配烘托出“落叶归根、八月桂花香、隔海观涛”等深厚的人文底蕴。“枫林“基地将分枫香林、青枫林、红枫林三个种植区,三种不同的枫树各具特色,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而且置身一片枫林之中,自会呤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佳句。

六、实施进度:

(一)xxxx年3月前,完成灵龟峰公园“灵峰观涛”景点基地20亩、1000株大叶香樟、杜英树种植任务。XX年年3月前,要把灵龟峰公园“枫林”景点的预制场撤消并起挖砼层,种植枫树。2010年3月前,要把灵龟峰公园植树造林基地基本建设好。

(二)xxxx年3月前,清理好攸州公园基地2亩土地,主要种植大叶香樟和杜英树。XX年年3月前,清理好攸州公园基地3亩土地,主要种植香樟、杜英、水杉树。2010年3月前,清理好攸州公园3亩土地,主要种植水杉和桃花树。2010年3月前,攸州公园要建好林间游道,清理好面积为3亩的土地,主要种植香樟、杜英、水杉和桃花树。2010年3月前,要把攸州公园植树造林基地基本建设好。

七、实施意见:

(一)组织实施单位:县环保世纪行组委会办公室牵头,由县城镇绿化管理办公室具体实施,县直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

(二)规划方案审批:

(三)宣传发动: 3月10日之前,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和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并利用新闻媒介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植树造林的浓厚氛围。

(四)养护管理:由义务植树相关责任部门委托攸州公园管理处和灵龟峰公园管理处进行管理和养护,确保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五)xxxx年植树造林安排:

1、活动时间:定于xxxx年上午9:00开始,11:00结束。

2、活动地点:攸县灵龟峰公园(规划面积为20亩)。

3、参加单位及人员: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人武部领导;县直机关、企业单位负责人;学校、共青团、妇联及广大市民参加。

4、资金来源:此项活动资金预计需要 万元,主要来源于城市绿化费、全民义务植树以资代劳费和财政贴补。

5、具体要求:

(1)县直各单位必须认真组织本单位职工履行植树义务,对因特殊情况经批准不能参加义务植树的,应在xxxx年3月5日前提出申请,由县城镇绿化管理办公室征收以资代劳费。

(2)苗木选购由县城镇绿化管理办公室负责,植树工具由各相关单位自行负责。

(3)对所有义务植树单位实行造册登记,挂牌联系。共设五个责任区:领导责任区、县直单位责任区、社会群体责任区、学生及市民责任区、新婚夫妇责任区,以确保植树成效。

2011年义务植树工作方案 篇14

各处室、年级组、行政组:

2011年是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3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根据市教育局、林业局文件精神,为全面构建绿色生态家园,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建设和谐黄石,我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特制订本方案,请各部门认真组织落实。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局关于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教育局、林业局《关于开展2011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方案的通知》,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30周年纪念活动,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植树义务活动,将此次活动与部门绿化、城市绿化建设相结合,推进校园增绿、身边增绿,着力打生态校园、绿色校园,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贡献力量,为黄石城市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活动时间

2011年3月12日—2011年3月18日,2011年11月1日—2011年11月7日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义务植树活动宣传工作

1、积极开展学习、宣传《湖北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的教育活动,在校园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横幅、宣传画。

2、利用黑板报的形式,营造宣传气氛,宣传义务植树的意义和重要性。

3、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义务植树活动,积极鼓励师生全民参与义务植树。

(二)校园绿化、植树、保洁工作

1、将校园内绿化区域,划分几个责任区,由各年级各班轮流负责日常绿化维护,2、组织学生参加校园义务保洁活动,并进行打分评比,3、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内义务植树活动。

(三)山地义务植树活动

学校将根据市教育局、林业局的相关安排,组织全体老师与3月12日—3月18日,11月1日—2011年11月7日前往义务植树地点参加黄石市义务植树活动。

(四)我为校园贡献一份绿色活动

学校将于10月份组织“我为校园贡献一份绿色”征文活动,并组织检查各班级学生开展“我为校园贡献一份绿色”的成果。

(五)总结表彰

学校将于年底进行总结表彰,对为校园绿化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进行表彰。

四、义务植树分组

高一年级组:负责人:邵崇春、汪鲁群、何云霞

成员:高一年级全体老师

高二年级组:负责人:杨洪波、汪自云、卢正良

成员:高二年级全体老师

高三年级组:负责人:曹慎春、王成林、戴镝翱

成员:高三年级全体老师

行政组:负责人:邢敏杰、万小毛、欧阳碧

成员:学校领导及行政组全体老师

学校的义务植树工作是一项建设生态家园,建设和谐黄石的重要工作,各处室、年级组、行政组要认真组织落实,确保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质量过关,圆满完成今年的义务植树任务。

黄石实验高中

上一篇:中班半日教学反思下一篇:网格员餐饮食品安全工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