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组织社会服务工作总结

2024-08-01

群团组织社会服务工作总结(精选8篇)

群团组织社会服务工作总结 篇1

**年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总结

我*共有社会组织*个,其中社会团体*个,民办非企业*个,社会组织党员总数*个,已建党组织的社会组织*个,已建党组织数*个,党组织覆盖率*% 2017年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县非公工委正确领导下,加强组织建设,注重队伍管理,创新工作开展,现将本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2017年对全县社会组织进行了全面摸排,实行平台动态管理,形成电子档案。*县非公工委制定了*县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社会组织 “四统一”工程,助推社会组织党组织标准化。一是活动场所建设统一做到“六个有”标准。二是活动开展统一做到“六规范”,三是档案管理统一做到“四个一”模式,四是党建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

健全社会组织党组织班子建设,深入开展“双培三帮带”活动。从全县*家单位选派*名第三批党建工作指导员到*家社会组织任党建指导员,开展了岗前培训,实行月提示月例会制度,严格落实党建指导员工作补贴,对党建指导员实行分组划片管理。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形成县委非公工委抓总,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抓面,各社会组织主管部门抓点的层级架构。工作实现“三个推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指导社会组织深入开展 “双比双争”。

2017年12月7日

群团组织社会服务工作总结 篇2

一、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困境分析

新经济组织是指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统称, 包括外商投资企业, 个体企业、私营企业, 非国家、集体控股的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 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经济组织, 等等。新世纪新阶段, 新经济组织迅猛发展, 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作为我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 新经济组织所接纳的日趋庞大的就业群体, 其从业人员阶层构成的复杂性、利益取向的多样性和思想观念的多变性, 表明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目前不可避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加之新经济组织党建是一种新生事物, 思想观念上价值认同的普遍缺乏、基层党建体系历史积淀的缺失以及直接经济效益和本身角色定位的的模糊, 使当前新经济组织党建的开展面临着诸多困境。第一, 价值认同的差异。在新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 首先要求价值认同上有明确认知和自觉意识, 在思想观念上能真正从内心接纳它。但从实际情况看, 新经济组织中的利益各方普遍对此存在价值认同的差异。一些企业主对设置党组织和开展党建工作充满了敌意, 认为在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是给自己套上枷锁, 是共产党要插手企业的生产经营, 所以采取不接纳、不认可、不支持、不配合的态度。而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因为既是党员又是企业雇工的双重身份, 所以更看重职业生涯和工作业绩而不是政治发展和政治前途。职工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观念淡薄、政治热情不高、政治参与不强, 对党组织工作接受程度低的问题。第二, 党组织基础的薄弱。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 新经济组织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高度开放和灵活的企业用工直接导致党员流动的常态化, 由于党员构成复杂、数量少、居住分散、流动性大, 无形当中增加了党组织管理的难度。加之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务干部几乎都是兼职, 由于要把工作重心和大部分时间用到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 他们很难有多余时间和精力去抓党务工作, 因此新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难度可想而知。第三, 日常工作的边缘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以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为前提, 但新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或者将发挥作用简单地理解为搞好党组织设置和多发展党员, 而不去专心探索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机制方法, 不专心去教育引导党员在职工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以实际行动服务生产经营;或者将发挥作用与生产经营对立起来, 在生产经营之外谈党组织活动和保持党员先进性, 使党建工作无法融入生产经营中, 甚至还有一些新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发挥作用时不是以“调停人”身份出现, 而是出于各种目的去“拉偏架”, 挑动职工群众与私营业主的矛盾纠纷, 甚至公开站出来与私营业主直接对抗。

二、社会资本与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耦合

从传统视角分析, 现实条件下党建工作在新经济组织中的开展确实存在诸多困境;但从社会资本视角看, 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又具备其他社会团体无法具备的比较优势。

(一) 新经济组织的社会资本分析

“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最早出自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1980年他把“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组成的持久网络或制度化关系所形成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 称做“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作为解释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等社会发展现象的关键因素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共鸣, 并迅速成为研究社会现象的新切入点。

显然, 社会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种无形资源形式, 它以社会关系中的信任、规范和网络为载体, 既包括社会关系中的制度、规范和网络化等组织结构特征, 又包括公民所拥有的信任、威望、社会声誉等人格网络特征。正是通过对人际关系的协调、互动能力与合作潜力的开发, 社会资本能发挥提高社会效率, 增加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收益的功能。

作为与经济领域各方面发生联系网络的一个纽节, 企业不是孤立的行动个体, 如何通过这些联系而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 对于企业而言即是社会资本[1]。企业正是通过构建广泛的社会网络结构来实现资源摄取, 进而促进其自身成长。从社会资本视角看, 企业的社会资本包括三类, 即企业与上级领导机关、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下属企业、部门发生的纵向联系, 企业与其他企业发生的横向联系, 还有企业经营者与社会发生交往的社会联系。这些联系的主旨只有一个, 即实现社会资源摄取。企业获取资源的内容与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信息、人员、资金、服务、建议、知识、机会等。按范围划分可参见表1[2]。

不难看出, 作为一个整体网络体系, 企业社会资是通过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获取稀缺资源, 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一方面, 企业社会资本有助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企业的社会网络建立在信任与合作基础之上, 网络间成员通过培育起来的良好伙伴关系来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 作为一种特殊资源, 企业社会资本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所需的各种市场资源, 如从网络成员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市场信息, 或者建立重要联系等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经营绩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无论外部还是内部, 我国新经济组织对社会资本的需求都是非常急迫的。从企业外部社会资本角度来看, 我国新经济组织的成长带有极强的机会色彩。新经济组织尤其是民营企业, 原始资本积累时期主要是基于血缘、亲戚和朋友间信任所构成的社会资本来加以维系和发展。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与社会变迁, 原有企业社会资本日益不足, 通过扩充社会网络使之更适合企业发展需求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有学者做过统计, 中国民营企业每年新生15万个, 但同时有10万个死亡, 60%的企业会在5年内破产, 10年内85%的企业将死亡[3]。激烈市场竞争所造成的社会资本匮乏是导致新经济组织衰亡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 如何培育和增进企业社会资本成为新经济组织存续乃至发展壮大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看, 除正式层级结构、正式工作关系与信息流动机制外, 企业内部通过咨询、友谊、信息传递渠道等形成的结构不同的非正式关系网络, 对于提高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是非常有效的, 便于增强企业竞争力, 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

(二) 新经济组织中企业社会资本党建工作的耦合路径

对新经济组织来说, 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是要构建起有效的社会网络, 基层党组织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社会资本优势, 成为新经济组织积累企业社会资本, 构建社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由于基层党组织与基层政权及上级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 新经济组织通过基层党组织可以将基层政权及更高层级的党组织纳入自己的社会网络, 从而可获得更加充足的资源保障, 为新经济组织积累企业社会资本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在此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充当中介者的角色, 将企业诉求纳入到政府决策范围。

其次, 基层党组织通过将企业与所在社区资源进行整合, 为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社会联系, 通过企业与社区的互动, 建立起良性的社会网络, 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

再次, 基层党组织与群团组织的联系能够为企业将这些社会主体纳入自己的社会网络提供有效的帮助。在我国,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 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也是代表、反映和维护不同社会群体利益, 参与社会协商和平衡的“缓冲器”。党组织与这些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企业通过基层党组织可以将群团组织纳入自己的社会网络。

最后, 基层党组织通过自身组织架构及不同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在不同企业之间建立起广泛联系。以基层党组织为媒介是新经济组织获取社会资本的有效形式。

三、党建工作在新经济组织中企业社会资本积累的实现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随着新经济组织的大量出现, 传统单位制基层党建发挥作用的空间和途径日益减少, 但是, 党的政治属性要求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发挥自己的政治职能, 履行自己的应有使命。这种情况下, 在新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 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在为新经济组织积累了企业社会资本的同时, 也可以实现党组织的各项目标诉求。

(一) 新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政治领导目标的实现

新经济组织中的基层党组织通过直接面向新经济组织中的广大人民群众, 结合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 向群众宣传先进的价值观念和合理的行为方式, 并使之直接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行为之中, 以这种方式可以进行共同理想教育, 建立良好的社会精神和社会风尚, 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建立良好的环境, 为党的政治领导的实现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 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通过理顺企业与员工的关系, 协调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的利益关系, 在企业中树立了威信, 确保了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的开展并且为基层党组织积累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在当今日益多样化的社会, 利益结构和利益差异呈现多样化、复杂化, 在新经济组织中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因此, 在平衡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和冲突方面, 具有联系广、覆盖面大、平衡力强优势的基层党组织就具有重要的作用。基层党组织通过其组织关系和党员关系, 沟通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促进了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 另一方面也为党积累着开展工作的社会基础, 实现政治领导提供条件。

最后, 通过将党建活动与企业经营相结合, 一方面为企业创造了利润,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 也赢得了企业主的信任, 使基层党组织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中, 让党组织的意见与建议能够影响企业的决策, 确保企业朝正确的方向发展。由于新经济组织的根本属性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因此在处理党组织与新经济组织关系上, 新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必须明确自身定位, 通过沟通交换意见, 配合好经营工作, 更好地服务于经营, 从而获得企业的认可和支持。要以“围绕经济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经济”为指导思想, 把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切入点和着眼点, 才能取得了新经济组织的信任, 使党组织能够参与企业决策, 通过对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方式来确保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 新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引导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资源配置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的前提下, 党组织的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也相应的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分配、强制命令式转变为引导方式, 尤其对于新经济组织而言, 党建工作首先表现在对新经济组织引导上的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方面。基层党组织通过为企业的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方式保证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方向就是紧密结合党的基本路线, 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 此原则反映在新经济组织中就表现为把握新经济组织经济运行发展方向, 使其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新经济组织中的基层党组织通过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做自己的政治任务, 将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来作为最终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的重要标准。这样就将基层党组织引导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促进企业经营关联起来。在保证、监督和促进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科学管理、实现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中引导新经济组织经济的发展方向, 将发展的目标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

(三) 新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协调社会利益目标的实现

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建立是社会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 利益分化导致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表达形式的多样化, 但是同时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并未形成共识, 也未形成有效的调节机制, 由此造成利益冲突危害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新经济组织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成为利益冲突的一个聚集地。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首先可以通过在企业与社区间开展的“社企结对共建”活动, 在促进新经济组织企业社会资本积累的同时, 也协调了新经济组组织与所在社区的利益冲突。这样的利益整合不但促进了双方党建活动的开展, 而且通过活动促成了企业与社区的资源优势互补, 使两者能够协调发展。其次, 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通过发挥与基层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 及时了解存在的矛盾, 并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找到各方利益的最佳结合点, 协调好各方利益, 缓和矛盾, 最终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的局面。

显然, 实现社会资本积累是新时期在新经济组织中探索党建工作, 构建党建工作与企业共赢的一种良性模式。

参考文献

[1]边燕杰, 氏海雄.企业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 2000, (2) :88.

[2]张方华.企业的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视野[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 (6) :60.

创新组织工作 服务科学发展 篇3

创新思维方式

一是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使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扎根。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维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破除那些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层面。在全区深化以“远学深圳高新区、近学苏州工业园”为内容的“双学”活动,学习深圳高新区发展理念、创新思维和苏州工业园区先进管理理念。

二是积极组织各类培训,不断强化创业创新意识。围绕领导干部规划理念新跨越展开培训工作:与东南大学联合开办无锡新区工程硕士培训班,进一步创新领导干部的规划理念、城市设计理念;拓宽境外培训渠道,在美国举办一期环境保护及规划管理培训班,派2~3批干部到新加坡培训。启动机关工作人员全员国外培训工程,到2015年全体机关人员全部到新加坡轮训一遍;加大对教育、社会事业、科技等条线人员的培训力度,分门别类地举办专题培训班。

三是大力拓建实践平台。不断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广泛拓展实践渠道,有效提高干部抓工作、促发展的能力。继续推进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定期选派一批干部下派基层锻炼、到艰苦岗位锻炼,有针对性地加强综合实践锻炼,培育项目建设的“后备军”。建立新提任干部到信访、拆迁等部门挂职制度,推进干部成长实践化。积极为干部的成长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进一步推进干部多岗位锻炼,今后新提拔的干部原则上要有在信访、拆迁等重点工作部门挂职或工作的经历。通过多渠道锻炼,拓宽各级干部的发展思路。增强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本领。

创新选人模式

一是明确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始终把善于不善于引领科学发展、适应不适应科学发展,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标准。重用那些思想解放、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敢于攻坚克难的十部,根据他们的特长,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配备领导班子,特别是重要岗位上的领导干部。扩大区管干部公开选拔渠道,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当前,还要把那些善于化“危”为“机”、破“冰”解“冻”的干部选任到重要岗位上。

二是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地考核评价干部,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前提。在考核导向上,切实扭转过去那种“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把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是否改善。能源资源消耗速率是否下降,区域生态质量是否提升,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环境污染治理是否达标等等这些“隐性政绩”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新型指标。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让有作为的干部有位子。

三是以全新理念选拔任用干部。坚持“以战胜困难论英雄、凭发展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彻底打破过去选拔任用干部看文凭、论资历的条条框框,不以一时成败把干部“定调”,不以一纸任命让干部享受终身。大胆创新,任人唯贤,真正做到以能力选干部,以作为聘干部,以业绩用干部,以创新评干部,形成全新的干部选任良性循环机制。加大对年轻干部、高学历干部、女干部的提拔使用力度。促进班子结构优化,建立一支300人规模的后备干部队伍。

创新基层建设

一是开展党建工作示范点和党员示范岗争创活动。在全区已经评出的40家党建工作示范点和30个党员示范岗中,通过PPT等方式将各自先进经验进行集中展示,共同学习借鉴,相互促进提高。此外,组织示范点党组织书记到省委党校、区外的党建先进单位开展集中培训、学习观摩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建示范点的争创水平,年内创新一批特色项目,打造10个“双示范”新样板。

二是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丰富“三结对”工程、“双百共建”活动新内涵。开展镇(街)配备干部差额票决试点、村(居)书记公推直选试点、中层干部公推竞岗等工作,推广村(居)级领导班子“公推直选”经验,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按照区机关部门与村(居)、干部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三结对”工程要求。组织开展100家已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和100个村(居)“双百共建”活动,实现企业先进文化、先进理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相结合。

三是扩大党组织的覆盖率,提高在“两新”组织中的影响力。广泛开展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园区”为主题,以组织满意、业主满意、党员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为核心内容的“五满意”党建争创活动,全力打造创新型开放式党建格局,使“两新”党建取得新突破、组织建设得到新加强、文明创建摘得新成果、党员职工素质得到新提高、企业经营取得新发展、和谐建设再上新台阶。今年完成100家新经济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党在“两新”组织中的影响力。

创新制度建设

科学发展要用完善的体制机制加以保障,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因此,必须在建立健全科学发展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放大高新区体制优势。发挥高新区先行先试的体制优势。率先启动综合配套改革,完善以无锡新区管委会一镇、街道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以无锡高新区一各功能同区为主的双轨制开发、管理模式。突出“精简、统一、高效”原则,在无锡新区并不回归传统行政区的创新体制下。探索出符合区域特点的全新路径,进一步发挥大部门体制优势,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合重组,整合一批部门或单位。

二是积极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择优竞争机制。深化“四破四立”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终身制,实行聘任制,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人随职走,职随岗变,岗变薪变。打破单一制,实行岗位竞争制,因事设岗,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机制。打破身份制,实行雇员制,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畅通机制。打破平摊制,实施绩效考核制,建立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完善综合考评办法,实行考核与努力程度挂钩、考核与薪酬分配挂钩、考核与发展导向挂钩。

三是加快基层民主建设步伐,落实群众“三权”。“三权”,即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充分调动基层党员群众代表参与基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锡新区今年将创新听政于民的机制和制度,在镇、街道普遍建立听政于民、问计于民的制度,明确凡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项。政府有关部门在做出决策前,由群众代表投票表达意见。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完善基层党(工)委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并对领导分工和职责及履职要求,议事决策的程序及决策的责任监督等方面作出规定。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在梅村、鸿山两镇开展人大代表缺额差额竞选工作,建立群众代表列席会议制度和群众代表考核干部制度,提高公民政治参与度。

四是加强干部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加强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既分工负责又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合力。建立和完善干部监督问责机制,对全区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问责,通过定期督查、暗访调查、组织测评、群众评议等形式,及时了解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问责和处理意见。

社会组织方案总结 篇4

为了认真贯彻志愿服务精神,丰富社区老年人文化生活,塔山社区组织金色朝阳秧歌队志愿者们开展了文化惠民的演出。

“金色朝阳秧歌队”

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文艺汇演的开展,大大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增强了社区居民热爱生活的情感,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为文明创建创造了良好的社区氛围。

“金色朝阳秧歌队”

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丰富和活跃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工作的有序开展,塔山社区决定开展“咱居民自己的文化节”文艺宣传演出活动。

“金色朝阳秧歌队”

活动总结

通过这台晚会,为居民带去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既有利于促进邻里之间的友爱和睦,丰富社区群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同时也给社区志愿者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

“金色朝阳秧歌队” 活动实施方案

为迎接国际妇女节的到来,彰显我社区妇女们的风采,充分调动社区广大妇女同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教妇女同志们的业余生活,社区联合金色朝阳秧歌队组织此次文艺汇演。

“金色朝阳秧歌队”

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文艺汇演,增进了妇女之间的团结友爱,和谐奋进的精神,也充分展示了社区妇女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

“金色朝阳秧歌队” 活动实施方案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关爱母亲为荣,倡导温馨和谐平等健康的文明家庭,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感恩母亲尊重母亲、热爱母亲、珍爱生命的良好氛围,塔山社区联手金色朝阳歌舞队的志愿者们开展了“欢庆母亲节”文艺演出。

“金色朝阳秧歌队”

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文艺汇演,进一步以和谐家庭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女性、尊重女性的良好氛围。

“滨城志愿者服务队” 活动实施方案 “滨城志愿者服务队”

活动总结

“歌声嘹亮合唱团” 活动实施方案

为关爱辖区老年人,丰富辖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让广大老年人生活的充实、快乐,社区为让老人过个有意义的双节,特组织此次文艺汇演活动。

“歌声嘹亮合唱团”

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为空巢老人带去一份快乐,献上一份孝心,送上一份关怀,让他们感到社区的温暖。

“歌声嘹亮合唱团” 活动实施方案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开展了“九九重阳敬老情”文艺汇演。

“歌声嘹亮合唱团”

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使在场的每位老人感受到了大家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爱老、敬老、孝老的氛围。

“歌声嘹亮合唱团” 活动实施方案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塔山社区的歌声嘹亮合唱团的志愿者们志愿参与了“庆三八”文艺汇演,为社区的同胞献上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祝福。

“歌声嘹亮合唱团”

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在丰富了老年人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带动了他们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来。

“歌声嘹亮合唱团” 活动实施方案

为欢度母亲节,“歌声嘹亮合唱团”

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

“活力夕阳歌舞队” 活动实施方案

为迎接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塔山社区的活力夕阳歌舞队的志愿者们精心编排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前去慰问干休所内的官兵们。

“活力夕阳歌舞队”

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联系,使官兵们从中深深的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他们崇高的敬意,从而加深了军民之间的感情。

“活力夕阳歌舞队” 活动实施方案

为庆祝九九重阳节,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在“九九”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塔山社区活力夕阳歌舞队的志愿者们为辖区居民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九九重阳节”慰问文艺演出。

“活力夕阳歌舞队”

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和谐文明友爱的氛围,使老人们感受到来自志愿者以及社会上的温暖,同时感染和号召更多的子女能够多关心常年在家独居的老人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

“活力夕阳歌舞队” 活动实施方案

为庆祝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为社区的女性同胞献上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祝福。塔山社区活力夕阳歌舞队的志愿者们自己编排,先后表演了腰鼓、歌舞、戏曲等不同类型的文艺节目,精彩的演出吸引了众多社区群众前来观看。

“活力夕阳歌舞队”

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文艺演出,再向妇女同胞们表达崇高敬意的同时,也推崇让更多的妇女朋友们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到社区大家庭中,倡导更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活力夕阳歌舞队” 活动实施方案

为。

“活力夕阳歌舞队”

活动总结

社区社会组织活动工作总结 篇5

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是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区自治的重要保证。2011年,社区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不断发展壮大社会组织,共新成立备案社会组织23个,这些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和居民生活中影响日益明显、作用日益凸显。

一、目前现状

目前,我社区新备案的23个社会组织中,涉及社区管理、志愿服务、公益服务、文化体育、社区教育、养老助残、困难救助等诸多领域,初步形成自主发展、门类多样、不同层次、覆盖广泛、作用明显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目前社区社会组织备案人员共计1400余人,其中党员100人,社团类组织的负责人多为居委会工作人员或一直关心社区建设的志愿者,这些社区社会组织大部分在社区活动室内开展服务活动。从活动开展情况看,上半年,社区提供开展服务10余次,参与活动的群众累计600余人。

二、主要问题

目前,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管理、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提供社区服务、方便居民生活,参与社区管理、推进社区自治,组织文体娱乐、丰富居民生活,开展志愿服务、弘扬文明风尚,推动公益慈善、促进社区和谐,反映利益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社会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尽管如此,社区社会组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活动场地有限、资金扶持力度不足、自身发展能力较弱等。

三、发展趋势

社区将继续打造书画社等社区风采展示特色组织,发展直接服务于养老、助残、救助、文体活动等基层急需的社区社会组织,创新管理服务,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支持和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社区管理和社区自治,扩大社区民主参与渠道,使其真正成为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社区 2011-5篇二: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总结

***居委会社会组织工作总结 ***居委会有42栋楼,2352户居民,5795人,有社会组织20个,几年来***居委会注重于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居委会自治的重要保证。

一、***居委会社会组织自然状况 ***居委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简称“百益荟”,是***居委会创新社会管理、增强社会自治功能而建立的“社会组织之家”,自成立以来,现有20家社会组织在中心登记备案,已有“星光”艺术团、“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和事佬”协会、“金翁”书画协会、***助老协会等5家社会组织入驻中心,中心为入驻的社会组织提供办公、活动、议事场所和电话、网络等服务,为规范发展已建社会组织和培育新生社会组织搭建了平台,其中在民政局备案社会组织有3个,这些社会组织在社区居委会建设和居民生活中影响日益明显、作用日益凸显,受到了居民欢迎。

二、搭建平台,培育社会组织健康成长。

通过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辖区内的社会组织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各种服务团队已涉及文艺体育、社区卫生、计划生育、志愿服务、老年娱乐等领域。辖区内组织的文体团队共10支,文体骨干80余人,文体队员600多人。居家养老服务团队有10支,其中以老助老服务团队4支。***居委会社会组织最初是以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制度和领导机构不健全,缺乏组织性,活动非常自由,没有严格的制度管理,现在***居委会成立了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把这些零散的社会组织组织起来,让他们在***居委会的组织下活动规范起来,组织机构健全,建立了管理制度,例如***居委会“星光艺术团”最初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领导频繁更换,成员活动散漫,缺乏严密的管理,在***居委会社会组织成立后对他们进行了精心培育,现在已经成长为一支深受群众欢迎的社区社会组织。该团始成立于2005年5月,从开始的13人发展到目前的180多人,“星光”艺术团下设合唱队、曲艺队、舞蹈队、模特队、健身操队、太极拳队、太极剑队等9支特色精品团队,其中,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24岁,是***居委会艺术爱好者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的群众性艺术团体。它的创建也是经居委会扶持,从个人爱好培育成为居委会社会组织的。居委会为艺术团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组织团员选举了团长和部门负责人,帮助制定了规章制度、排练和演出计划,还提供一间近百平的舞美厅作为艺术团排练场地。同时,还为其配备了音响、投影仪和道具等设备设施。自成立以来,艺术团共参加各类演出活动上百场,其中,合唱队、曲艺队等先后在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4个,丰富了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居委会精神文明建设,为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由4支志愿者服务队组成,志愿者达120余名,服务范围涵盖了公益民生、应急服务、精神文明、文化体育、帮扶救助、普法维权等多个方面。协会通过对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协调、管理,有效配置志愿服务资源,着力提升志愿活动参与率、服务对象普及率、问题有效解决率和居民群众满意率,以实际行动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使志愿服务成为***居委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生力量,共开展献爱心捐助相关活动16次,共捐献衣物、生活用品1800余件,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提供送温暖服务50余次,使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事佬”协会属于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组织,由辖区内熟悉法律知识、德高望重、热爱居民工作的社区居民、“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干部、在职或退休法律工作者、退休教师等担任。“和事佬”协会通过走访居民群众,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调解群众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收集、反馈和传递信息,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居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共调解邻里、夫妻等纠纷12起,收集民情、民意86条。

三、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大力探索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居委会社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了大批辖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居委会社会组织在辖区居民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居委会坚持对各个社会组织用心扶持,积极引导它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广泛开展各种活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组织星光艺术团参加了大庆第二届广场舞大赛获一等奖,“舞动龙江”大庆城市突围赛中荣获二等奖,油田物业公司举办广场舞大赛获第二名好成绩,***星光艺术团派出50名优秀队员代表让胡路区参加大庆市地企运动会开幕式健身操表演,受到领导和居民的好评。目前星光艺术团的健身操团队常年活跃在乘风广场,让美丽的乘风广场又填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08年合唱团获得第一届“弘扬大庆铁人精神、共建和谐家园”全市职工歌咏大会三等奖,2011年太极拳团队获得大庆市第二届健身气功比赛第一名,2012年“唯我独尊”健身操争霸赛中荣获季军,大庆油田第三届“激情永续,唱响辉煌”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秧歌比赛和大庆油田第三届“激情永续,唱响辉煌”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广场舞比赛的一等奖,2013年大庆市第二届广场舞大赛一等奖,2014年在乘风广场开展了“热闹让胡路”等大型文艺演出6场,为文明城市的创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存在主要问题 目前,我居委会社会组织在提供为民服务、方便居民生活,参与社区管理、推进居委会自治,组织文体娱乐,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公益慈善、反映利益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都做了一些工作,为社会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尽管如此,社会组织还处于发展阶段,还面临一些问题。表现为活动场地有限、资金扶持力度不足、自身发展能力较弱等。篇三:如何做好社区社会组织工作

如何做好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与管理工作

近期,突然觉得社区社会组织的话题变得十分的火热。不仅是政府在讨论这个问题,甚至居民都开始关心北京社区社会组织的建设,这与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居民的精神文明水准日益提高密切相关。

社区社会组织与一般的社会组织不同,它的地域性更强而且规模相对更小。本次的研讨会,听取了很多前辈和专家的发言,学习了很多。在这里,提出我个人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以求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的更好更快发展。

一、当前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政府经费逐年投入有一定差距。目前,大部分社区社会组织基本没有固定的经费投入,而且社区工作自筹经费十分有限,也抑制了社区为民服务的范围,影响了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更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

2、社区发展不平衡,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社区办公条件虽有改善,但社区活动用房严重不足,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开展较大的活动往往受到限制。影响了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

3、社区社会组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社区的社区组织大多数为社区内的中老年人,年轻人较少,因此根据我国教育水平,大多数社会组织成员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二是社区服务项目较少,难以对居民群众形成吸引力。

二、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对建设社区社会组织重要性的认识。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医疗环境的改善,居民平均寿命越来越高,因此,社区内老年人群逐渐增多。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社会组织年轻化是更好更快发展的前提

2、加强领导,逐步建立良好的社区社会组织机制。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是一项繁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绝非一蹴而就。要切实加强社区居委会对社区社会组织改制的领导,认真研究解决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整合社区资源,实行资源共享。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赋予社区社会组织一定的自主权、协管权、监督权,为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3、加强管理,进一步优化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一是要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人员素质,鼓励有特长的居民加入行列当中,改善社区社会组织人员的结构。二是要加强对社区社会组织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每年至少一次的集中培训,适当地聘请一些专业人士讲课等。

4、理清社区资源,实行资源共享。搞好社区与驻区单位的关系,实行资源共享,是双赢的项目。这样也能减轻社

区的行政负担,为和谐建设的顺利推进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浅薄讲解,不足之处,希望领导和各位同事指正。篇四:xxx社会组织情况汇报

xx街道社会组织情况汇报

近年来,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及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愈来愈大。社会组织不仅可以协调政府与个人的关系,而且可以在组织社会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下面汇报一下本街道社会组织发展情况。

一、社会组织基本情况

目前,全街已进行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xx个。其中,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x个,备案社会组织xxx个,其中:街道级x个,事业单位x个,村、社区xxx个(维权类x个,活动类x,慈善类x个,服务类x个)。

备案登记的社会组织主要有老年人协会、残疾人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志愿者协会等。有的村成立了法制服务站、治保协会,治安巡逻队,有的社区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站、帮困爱心协会、社区居民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协会,部分村、社区、单位还成立了具有特色的协会,如xxxx协会、xxxx协会、xxxx中心、xxxxx社团等。社会组织负责人主要由村、社区书记或主任担任,成员一般由两委会成员组成,极少数组织是由特长的群众组成。

二、社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

我街道社会组织活动开展仍局限于社区文体活动方面。近两年,xxx大开发大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村、社区有的协会成员经常参加活动、表演节目等。典型的社会组织有xxx老年人协会,xxx舞蹈队等,社区大爷大妈们跳健身舞,编排节目,参加各种活动,既锻炼了身体,也愉悦了身心。

同时,各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学校等,调解民间矛盾、宣传法律知识、进行青少年法制教育、组织法律培训、走进社区,让老百姓学习法律知识等,这些组织为龙潭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出了一份力。

三、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当前社会组织发展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社会组织发展滞后,具有xxx特色的组织较少,发挥应有作用的不多;部分组织有名无实,带有一定的政府条目,一级一级延伸,基层只负责备案或登记。

2、社会组织与日常工作联系不紧密。许多社会组织都是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来成立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联系起来,这样使得社会组织作用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有些组织成立了,也配了办公设施,但是群众参与的力度和热情不高,比如xxxx,按照3a级标准建设和管理,有独立办公用房,配齐了电脑,电视,床铺,活动室,还有专门工作人员,各项规章制度全部上墙,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养老等服务,但是老人生活观念难以转变,服务设施再好,还是没有自己的家好,很少有人光临。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社会组织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引导和激励广大群众参与。一是改变过去协会负责人由书记、主任担任的历史,选择有积极性、有责任心、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的人来担任协会负责人,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二是街道、村、社区为社会组织提供活动阵地和适当经费,使得群众有热情、有积极性参加,提高社会组织的质量,切实有效的组织群众开展活动,让广大群众真正了解社会组织的职能,得到自己需要的服务。

2、加大以村、社区为主阵地成立社会组织的力度。各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有实际意义、真正发挥作用的组织。如: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引导党员干部想法向前、言语向心、行动向民、对事向公、对人向善,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建章立制。村、社区要完善监督机制,制定相关制度、计划,定期开展活动,记录活动情况、进行工作总结,同时要扶持社会组织,开展相关培训、交流工作,请专业人员给社会组织成员培训技能,传授经验等,村级、社区级之间通过合作、切磋的方式多多交流,互相汲取长处,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

4、大力培育有特色的社会组织,在保证维权类、慈善类、服务类、活动类的社会组织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社区、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思维,挖掘潜力,成立有本村、社区特色的社会组织,创造品牌,进一步为村、社区经济、文明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篇五:社区服务活动总结 社区服务活动总结 今年假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假期社区服务活动,虽然短暂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三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高中生寒假社区服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在社会上用双手来收获什么。到底我能干什么?心理上总有这样的疑问,暑假社区服务就是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平台,迎接未知,考验自己,把想象和实际联系起来。看看自己是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可能高中生的我们还没有多大的本领,但是即将成为栋梁的我们在真正走入社会钱来一次预演。服务员,送报纸,送牛奶。一份简单的工作,却可以让我们认识自己。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假期参加社区服务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区服务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区服务,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区服务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区服务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区服务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通过这次的社区服务,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这一次社区服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的疑惑,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

组织工作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篇6

着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中共务川自治县委组织部

2011年,务川自治县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突出县乡换届、基层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年活动三项重点工作,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激励奖惩机制,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切实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各级领导班子是贯彻党委决策部署,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带领群众克难奋进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在第七届乡(镇)党委、政府、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我县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充分体现民主民意的方式,共配备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134名,其中女干部7名,党外干部7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52名。换届后领导班子呈现出老中青结合的梯队结构,提高了班子战斗力。同时,在换届工作中对乡镇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县直机关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及非领导职务干部进行届终考察,注重倾斜基层,体现实干用人导向,把很多懂经济、会管理、有头脑、愿奉献的优秀干部选进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后新班子中,留任55人,交 1

流转任32人,新提拔进乡镇领导班子47人,其中从乡镇一线提拔32人;现有30名党政正职中,都具有乡镇领导工作经历;现有的19名党委副书记中,从乡镇一线提名的有18名。通过换届工作,进一步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优化了引领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综合能力 我县按照“因需施教、补缺补弱”的原则,今年完成了省、市调训任务107人次,其中县级干部16人次,科级干部71人次,其他干部20人次。共组织选调参加省委、市委党校主体班培训44人次,其中县级干部6人次,正科级干部14人次;参加全省社区建设及管理赴港培训班、全省园区建设培训班、中等职校创新轮训班等调训32期共63人次。以县乡两级党校为培训主阵地,开展自主培训,全年共培训干部1880人次,其中利用县委党校培训干部550人次。选派了10名领导干部赴重庆、辽宁等地挂职学习,选派了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省经委、省财政厅、市委宣传部等省、市单位挂职锻炼;举办了文艺家赴四川文艺考察学习班、窗口工作人员赴成都政务中心考察学习培训班等外出考察学习18批606人次;为切实提高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创业带富能力,我县举办了村委主任西南大学农牧特色产业发展培训班、总支书记江苏省华西村教育与实践培训基地专题培训班,培训基层党员干部252人,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能力支撑,更好的服务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三、注重干部工作作风转变,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在今年开展的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始终坚持把干部要干、风气要正、作风要实作为全县干部作风转变的总要求,依托党务政务精细化管理“五大平台”,在重点加强对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监管的同时,对5个乡镇股级干部和部分县直机关重要科室干部实行了重点监管。通过调查、核查、公示和停发工资等措施,清理整顿占编不在岗人员,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吃空饷”现象。同时,全县各级党组织严格按照“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的要求,通过公开承诺、限时办结、定期不定期督查、明察暗访等措施,对存在作风不实、办事拖拉、松垮懒散等现象的党员干部及时进行了处理。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全县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切实提高了全县干部队伍素质。

四、建立健全激励奖惩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今年3月初完成了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提高了民选村干部待遇,基础工资从去年的每月450-500元增加到700-800元,并且建立了正常增长机制,现任村干部按人均月增加10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同时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机制;发放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180多万元,涉及2361人。根据市组通„2011‟92号和遵财行[2011]21号文件要求,制定了《关于2011年村党组织书记业绩考核奖励补助经费分配发放的通知》(务组通[2011]136号)文件,已对村党组织书记一次性增发1200元奖励资金,民选村干部配合党组织书记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也一并发放奖励资金1200元。同时,建立完善了《在任村干部业绩考核办法》。2009年制定了《关于调整财税体制分配意见》等文件,县财政每年按照13000元/村预算下拨各村(居)。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将村级运转经费提高到2—3万元,乡(镇)运转经费提高到60—70万元更加有力保障乡(镇)、村(居)党组织工作正常运行,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热情。

浅析非政府组织与民族工作社会化 篇7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民族工作社会化,民族工作

民族工作社会化是整合社会资源, 调动各方面力量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非政府组织是多元治理的主体之一, 能够利用自己拥有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 促进少数民族社会进步。

一、简述民族工作社会化的涵义

民族工作社会化, 就是要积极调动社会上各方面的力量、资源, 参与到民族工作中来, 使民族工作方式从传统单一的部门化向系统的社会化转变, 以充分发挥民族事务部门的服务、协调、综合职能。1

在新时期下, 民族工作社会化是促进民族地区建设发展、团结民族力量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力量与资源的帮助下, 少数民族的要求和需求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得以满足,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负担, 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在民族社会化中, 非政府组织是一支重要的民间力量, 承担了部分国家和政府民族事务管理的职能, 推动民族工作更高效、更科学的进行。

二、非政府组织在民族工作社会化中所起的作用

㈠非政府组织在民族工作社会化中所起的经济作用

经济的快速发展, 是民族地区进步的根本推动力。非政府组织在民族地区的活动无疑对其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首先, 非政府组织运用自己的策划、宣传能力, 投入资金和人力支持, 积极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特色旅游。其次, 非政府组织引进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 帮助民族群众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 维护生态平衡。2

㈡非政府组织在民族工作社会化中所起的政治作用

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和社会的桥梁, 能为少数民族成员提供意见表达、发泄不满的通道, 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协调民族关系的作用。是利益多元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中的利益表达作用。3

㈢非政府组织在民族工作社会化中的社会作用

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合作, 在民族地区开展了各种扶贫活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而西部地区, 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则较为落后贫穷, 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援助。在政府主导的“西部大开发”和反贫困大潮中, 多种多样的民间组织正通过深入基层的项目参与, 逐步融进民众的社会生活当中, 成为相互促进且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4

三、非政府组织在民族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㈠关于非政府组织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数量很少, 涉及的管理事项也不具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所面临的民族事务和民族问题越来越复杂, 非政府组织在推动民族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其活动范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

㈡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缺乏自治性和独立性

在管理体制方面, 我国对非政府组织实行“双重管理”, 即非政府组织要接受登记管理单位和业务主管机关的双重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加大了非政府组织的进入门槛, 限制了非政府组织的正常活动, 使得非政府组织作为“第三部门”, 调节国家社会生活, 弥补政府市场失灵的功能受到影响。

㈢非政府组织在民族工作项目中所投资金、人力和技术不够充足, 项目持续时间不长

民族地区所面临的生态和文化保护等问题, 需要投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较多, 花费时间也较长。对于国内非政府组织来说, 没有多种筹集资金的渠道, 资金匮乏。相比于其他收益明显的领域, 国内非政府组织对民族工作领域的投资较少。

四、解决非政府组织在民族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若干对策㈠加强非政府组织的法制化管理

非政府组织种类、性质多样, 活动内容和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需要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对其行为进行指导, 确保非政府组织的行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民族问题复杂多样, 民族间特色风俗各异, 非政府组织需要根据不同民族的特色来制定项目, 因此所涉及的民族工作事项繁琐, 需要有法律条例的管理, 否则很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状态。

㈡建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体系

在多元治理中,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处于平等、合作的关系, 共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作为“第三部门”, 非政府组织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优势, 与政府资源形成互补, 推动双方高效合理的在民族工作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不仅如此, 非政府组织应该积极寻求与政府的合作, 获得政府在政策、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宣传等方面的支持, 与政府共同筹集资源、公平分配资源。

㈢改革现行的非政府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

在“双重管理”的体制下, 非政府组织进入门槛被提高, 不利于非政府组织种类的多样化发展,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的渠道。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了压抑, 导致其对政府的依赖性越来性越强, 自身独立性不断降低。民族工作涉及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建设、科技教育发展等方方面面, 这些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繁多复杂, 不是几个主要的非政府组织可以承担解决的, 需要有众多专业性强的民间组织共同参与。

五、结语

尽管非政府组织在民族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但是随着自身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积极引导, 非政府组织将更加完善, 为民族地区提供更好的服务, 更有效的促进民族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小蕾, 董堃.将强沟通是实现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的必要方法.社科纵横, 2011, (2) .

[2].李妙然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研究——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09.

[3].王志强.非政府组织:我国政治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

群团组织社会服务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社会工作;义工;组织建设;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2-0052-05

收稿日期:2014-02-28

作者简介:徐从德(1979-),男,山东临沂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福利学博士研究生,青岛科技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volunteers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XU Cong-de1,2

(1.School of Law, Qingdao U

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Qingdao, Shangdong 266061, China;2.Division of Social work,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quality of Chinas volunteer service has been improved continuously, and all kinds of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are emerging. But these organizations have not yet formed a complete development system, nor have they sound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mechanisms or an effective attractiveness. These problems have hindered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As a major closely related to volunteer services, social work has a unique way of responding effectively to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ocial issue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applying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work in exploring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in the new situation has become a way and a new attempt to solv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Key words: social work; volunteer;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一、概念的厘清

(一)义工

“义工”是英文volunteer的中文译法,也称为志愿者,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100多年。关于义工服务的概念,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秉承助人的美德,自愿从事不收取任何报酬的福利活动[1];第二类是以帮助他人或改善环境的组织性利他行为[2];第三类是基于社会公益,响应社会责任及态度的一种不求回报的参与行为

[3]。

综上,义工的服务本质是服务社会,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分别是志愿性、非利益性、社会公益性和组织性。因此作为从事志愿服务的主体,义工的定义指的是在不索取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个体。

(二)义工组织

在社会学中,组织是指追求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是群体活动方式的一种类型[4]。在当前使用的概念中,与义工组织相近的词汇还有诸如“志愿者组织”“志愿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但这些词的含义是一致的,只是表述不同。在北欧和英国较为流行用义工组织的概念来代替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主要为了强调其志愿性的特征,认为义工组织就是指具有非营利性质、非政府性质和志愿性质的组织[5]。而萨拉蒙、奥斯本等专家学者认为只要符合正式建立的组织、独立于政府的私立组织,对组织的拥有者和董事没有营利分配、有自我管理并具有控制自己活动的能力、有一些有实质意义的志愿内容[6]的组织都可称为义工组织。由此,义工组织可以定义为,坚守志愿精神,以满足公共需求、实现社会公益为目标,独立自主地开展非营利性志愿工作和服务的社会组织。义工组织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它提供的是一种志愿性的服务,强调服务的自愿性;二是体现了无偿性,即非营利性;三是相对的独立性,独立地确定自己的运作方向和行为方式;四是服务内容灵活多样性。

(三)社会工作

根据民政部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开展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工作,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是现代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7]。

西方社会工作萌芽于18世纪后期,发展于19世纪,成熟于20世纪初期。这段时间正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

(社会转型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社会学术语,意指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8])。在这一个多世纪中,社会工作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以救济、解困和发展为其主要工作内容,对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自身也在这段时间中逐步完成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当前我国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如下岗、贫穷、人口老龄化等,大量的社会弱势群体出现,并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迹象。社会问题的调适,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从政策上予以宏观调控,调动政府各个部门予以解决,而且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来自社会民间的工作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9]。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来说,大量的社会工作空白点由此产生。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并引入社会工作的理论、教学和研究,并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尝试着开展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

二、当前我国的义工组织发展现状

在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义工组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从人数不多到数量和类型的不断壮大,从零散、随机性行动到比较规范的活动这样一个过程,并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壮大。

(一)我国义工组织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最早的义工组织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在社区服务的层次上,并逐步建立起为数众多的社区义工组织。90年代初期,另一支义工队伍在共青团系统中形成,并出现了全国性的青年义工组织——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这两个义工组织依然是目前“在中国最为活跃、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两支志愿者队伍” [10]。它们在实践层面带动了我国其他义工组织的发展。作为我国内地义工组织的发源地之一,广东省较早地

将“学雷锋、做好事”与义工组织“自愿、无偿、独立、多样”的理念相结合,创造了我国义工组织发展史上四个全国第一,即全国第一条志愿服务热线电话、第一个正式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团体、第一个地方性法规、第一个地方性公募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1987年,广州市十多名热心的青少年服务工作者建立“中学生热线服务”,成为全国第一条志愿者组织热线。深圳市的青年志愿者在1990年6月16日以“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的名义在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成为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正式登记注册的志愿者组织。1999年,广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部志愿者组织的地方性法规。2007年6月19日,广东省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宣告成立,称为全国首个地方性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在全国树立了义工组织建设发展的典范。当前,我国的义工服务事业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义工组织与人数规模不断扩大,来自共青团中央的201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有规范注册的志愿者3 392万人。自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累计已有超过4.03亿人次的青年和社会公众为社会提供了83亿多小时的志愿服务;90%以上地、市、州、盟,80%以上的县、区、市以及1 968所高校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我国注册志愿者达3 047万 应建立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参见广西新闻网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91212/newgx4b

234338-2488267-1.shtml。二是义工服务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为适应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需要,已有商务部、团中央和中国红十字会以及山东、福建、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湖北、浙江、北京、天津等18个省市制定了志愿服务的条例、规定、办法,还有多个省市准备对志愿服务进行立法或将志愿服务立法纳入立法计划。三是一批精品义工服务项目成为品牌。围绕我国国情,先后成立发展了西部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扶贫接力、环境保护、海外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应急救援志愿者、亚运志愿者、奥运志愿者等义工品牌服务项目。

(二)我国义工组织的类型

按照邓国胜的观点,目前我国的义工组织主要划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模式是自上而下型,这种模式的最典型代表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它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下属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从属组织,主要是配合团中央以及各级团委开展活动,而且活动主要是以项目性为主,并且和许多国家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的志愿者组织;第二种模式是自下而上发起,自上而下推广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第三种是自下而上发起,自下而上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民间自发成立的,旨在以推动社会公益为宗旨而提供无偿服务的民间志愿者组织[11]。

三、义工组织存在的问题

在各地义工组织不断壮大和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不断凸显,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王绍光认为中国发展非营利事业的社会条件、法律条件和资金条件还存在相当大的缺陷。社会条件方面的缺陷是指人们的志愿精神还不够强,积极参加志愿行动的人占总人口比重还不太高。法律条件的缺陷是指现行法规对民间非营利组

织约束有余、扶助不足。资金条件的缺陷是指几乎所有民间非营利组织都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有些甚至等米下锅,难以为继[12]。总体来看,目前义工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管理机制不健全。义工服务是一种志愿性服务,但是并不是说想去做义工,就去做义工,义工也需要管理和培训,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义工组织存在着自我管理不完善、人员招募与选拔机制不健全、缺乏对志愿者的科学培训和有效管理、志愿者流失率高等问题[13];二是资金缺乏。义工组织普遍经费短缺,虽然党政部门和社会机构对于义工组织资源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社会支持力度不足,义工组织资金存在重使用、轻支持,重付出、轻资助的现象,使得志愿者组织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志愿组织项目的社会效益受到了一定的制约[14],特别是志愿者组织的日常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策划缺乏必要的经费、场所等物资支持。严重制约其服务水平、服务能力的提高;三是公信力不足。由于我国政府部门对义工组织成立和登记的门槛设置过高,以双重管理体制加以严格控制和约束,义工组织的发展独立性不足,而且广大的义工组织缺乏相应的人员、财务、活动公开公示制度,公共关系建立、发展、维护方面的工作薄弱,义工服务组织的服务社会认同度比较低,导致组织的公信力不高。

四、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义工组织管理机制建设

(一)社会工作的视角

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为理念,帮助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促进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特点一是注重专业价值,在从事社会服务时遵循尊重、接纳、保密、注重关系、个别化等专业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伦理;二是强调服务过程中采取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直接工作方法和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等间接工作方法;三是注重实践,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社会工作要通过对科学方法的运用,与服务对象一起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困境,增进其社会功能;四是多方协同,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大多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常常既需要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分工,也需要他们之间的合作,很多时候社会工作者也要与其他人员合作,共同去解决服务对象所遇到的比较复杂的问题。以社会工作视角应对处理义工组织建设与发展的问题,需要用到社会工作行政的工作方法。这里的社会工作行政方法,也称社会行政,它包括计划、组织、人事、协调与控制等内容[7]1-16。

(二)义工组织的管理机制建设思路

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一个义工组织应该在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合理配置好人财物等资源,不断提升组织的公信力,争取机构的独立性运作,具体来说就是做好三个方面的管理。

1.义工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与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并行的一个重要管理功能,主要面对的是组织中的人这一要素,包括义工资源的招募、发展、激励和维持所组成的过程[15]。这种管理强调重视组织成员的价值,通过对义工的支持与鼓励,协助义工进行服务。根据这一观点,义工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设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招募,包括吸引义工进人组织、选取最佳服务人选、训练新人、分配工作和处理义工离开等;二是训练与发展,包括对义工进行训练,协助其学习助人服务的新技术、新方法,增进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能力[16];三是义工的绩效评估与激励[17]。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评判义工的服务质量,决定训练内容,改进组织的工作,决定奖惩标准。激励是指促使义工有意愿地追求组织目标,降低义工的疏离感、提升义工的服务满足感,常用的激励措施是表扬、颁发荣誉、评定星级等[18];四是义工经费的管理。义工服务不仅仅是无偿的,也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主要是包括交通、通讯补贴以及必要的服务活动组织费用;五是义工关系的维持。对于义工组织来说,义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而建立与维持与义工的良好关系,是留住义工的关键,包括公平对待每一名义工、提供充分的服务后勤支持、加强义工训练和义工辅导等。

2.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

义工组织的财务管理,是指确认、获取、有效使用和妥善记载组织管理与运作和义工服务活动所需的财、物资源的管理过程,目的是维持机构的收支平衡。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供经费,支持义工服务活动的实施;二是通过成本分析、监控预算等环节使方案执行更有效率,更节约成本;三是根据组织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预算,包括单项预算法、方案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其中单项预算法以当年的预算作为规划来年预算的基准并以渐进的方式为基础规划来年的预算;方案预算法以某项义工活动计划为基础,根据方案列明各项开支和资源设备等,编成一份预算方案;零基预算法是在制定下一年度预算方案时,以没有资金为基本出发点,根据机构在来年的实际需要而做出预算。

义工组织财务管理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组织资金的筹集。一般来说,义工组织的经费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政府资助和民间捐助。目前可以选择使用的筹资方法有三种:一是通过项目申请;二是街头劝募和电话募捐;三是特别事件筹资活动,指社会服务机构通过特殊事件的筹资活动,引起社会大众对组织和相关事件的关注,比如5.12汶川地震的义工服务筹资活动。

3.义工组织的公信力评估和公共关系管理。

公信力是指义工组织对社会负责和对社会的一种交代,也就是义工组织对其使用的公共资源的流向及其使用效果进行社会交代的过程,包括财政交代、政治交代、专业交代、服务交代和行政交代。具体来说,主要是对义工组织的评估,包括机构本身的评估和社会服务绩效的评估。公信力的功能在于帮助社会服务机构树立社会公信度。公信力评估性质上属于外部评估,是在政府或外界力量的强制要求下推行的。一般义工组织公信力评估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运作评估;二是服务和活动与组织使命和宗旨的一致性评估;三是财务与信息的透明化评估;四是规范的治理结构评估。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发展环境,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持续的传播沟通工作。公共关系管理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19]。义工组织的公共关系管理有助于建立和维持义工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理解、接受和合作。义工组织通过公共关系管理工作解决和处理各种公众问题,面向公众强调和认定组织以公众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管理责任,可让社会大众对组织的工作、服务和活动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可以建立良好的形象和关系,有助于义工组织在众多申请争取资助的机构中独树一帜,获得赞助机构或公众的好感;可以争取社会各界对组织的使命、新计划或新观念的接受;可以就政策的制订和立法的修订进行游说工作,让组织在较有利的环境下开展服务。义工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常用到的方法包括写新闻稿、开记者会、接受媒体采访、制作组织的刊物、公开演讲等。

五、结语

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义工服务及其蕴涵的精神,既与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又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主体自觉的道德要求。实践证明,义工组织的存在及有效运作,是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有益补充,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义工组织已经成为广大公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平台。在新形势下,借鉴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通过改进和加强义工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公信力评估和公共关系管理等,开拓义工组织建设与发展的新局面,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我国义工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坚信在社会热心公众的参与与支持下,在新的管理视角和方法的借鉴与使用下,义工组织将会渐渐成长、壮大,义工服务精神的鲜花也会在中华大地上绽放。

参考文献:

[1] Levin H.Voluntary organizations in social welfare[M].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7th ed.).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1977:1573-1582.

[2] Bills D & Harris M.Voluntary Agencies: Challenges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1996

[3] Smith M P.Taking Volunteerism into the 21st century: Some conclusions from the American Red Cross Volunteer 2000 Study[J].The Journal of Volunteer Administration,1989,8(1):3-10.

[4]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5.

[5] 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9.

[6] 叶雯.志愿活动中的政府治道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2006:9,10,22.

[7]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16.

[8] 郑杭生,李强.社会运行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5-30.

[9] 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18.

[10] 金晶.中国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现状和功能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07:7-36.

[11] 邓国胜.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J].社会科学研究,2002(2):108-110.

[12] 王绍光.促进中国民间非营利部门的发展[J].管理世界,2002(8):44-53.

[13] 陈佳.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J].理论界,2006(2):105-106.

[14] 徐柳.我国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学术研究,2008(5):67-72.

[15] 陈熙春,顾建健,马立.略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管理[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7(6):30-38.

[16] 保罗·杰·伊尔斯利.志愿者教育导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17] 丁元竹,汪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18] 胡蓉.我国志愿者的激励机制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70-72

[19] 映红.公共关系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1-5.

上一篇:中学委员会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总结下一篇:关于友情的经典说说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