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创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24-06-01

社会组织创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通用8篇)

社会组织创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1

社会组织创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省市县《社会管理创新工程项目任务责任分解方案》和领导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并要在创新管理上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将是我办社会组织管理的下一步工作的要点和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我办社会组织登记体制改革,制定落实扶持政策,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社会组织影响力为目标,不断创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理念、方式、方法,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为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主要目标是:完善和创新服务型重点人口管理体系,制定三大扶持政策、加强四项基础建设,提高社会组织服务社会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境外来华人员)服务管理

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管理规范、统一高效”的要求,联合公安机关建立村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建立以警务室为依托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要做到办公场所、人员、经费、制度、档案五落实。建立“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模式,健全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和境外来华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流动人口流入地流出地双向管理协作机制。

(二)三大扶持政策

1、制定落实扶持政策,争取、落实社会组织扶持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培育扶持公益慈善类、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大力培育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2、是建立社会组织健全专业培训、组织孵化、项目孵化、人才孵化、管理咨询等公共服务体系。对初创的社会公益慈善类组织,提供协调办公场地、活动设施、能力建设等服务,帮助其渡过初创困难期。

3、是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支持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养老助残、慈善帮困、就业援助等服务。并将社会组织评估结果作为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购买服务的重要条件和依据。

(三)四项基础建设

1、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社会组织评估机制。

2、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在建立社会组织培训基地开展社会组织负责人、项目化管理与实施等内容的培训班。

3、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按照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

4、完善执法工作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与公安、工商、税务和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联合执法的联动机制,依法查处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维护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工作措施

(一)研究制定《台侨办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导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二)开展服务调研,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社会服务目录。

(三)通过社会组织培训基地培育公益类社会组织3到5个、公益创投项目 10个左右;通过邀请专家开展培训活动,积极培育社会工作人才。

(四)联合组织部门、人社局加快推进各类社会组织与行政主管单位在机构、人员、资产、财务等方面彻底分开,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五)成立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会。搭建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立不同层次的孵化基地,为社会组织解决资金、场地等问题。制定出社会组织考核评估制度,开展评选星级社会组织活动,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全县先进社会组织进行奖励。

(六)在适当的时机召开全州社会组织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动员大会。

四、时间安排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分为研究部署、组织实施、总结验收和全面推广四个阶段。

1、研究部署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3月)。召开工作部署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制定《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职责分工。

2、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按照工作要求,制定出台具体方案,有序推进工作。认真梳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在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解决创新工作中突出问题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相关政策措施。

3、总结验收阶段(2011年11月)。局属各部门、各股室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查找工作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总结典型经验,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迎接市、县考评验收。

4、全面推广阶段(2012年1月)。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完善,确保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适时召开全办创新工作推进会,形成工作意见推动全办社会管理创新深入开展。

五、有关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局属各部门、各股室要充分认识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始终坚持把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作为解决社会问题、不断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利益的现实需要,切实把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全局工作,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周密部署,精心实施,务求工作落实。

(二)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艰巨的工作,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全力推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开展,按期完成各项工作,确保“整体工作有进展,重点工作有亮点,体制机制有创新,阶段性工作有成效”。

(三)落实责任,严格考核。按照县委工作要求,定期召开会议,对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考核。各部门、各股室要按照确定的工作目标,周密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四)培育典型,营造氛围。加强经验总结,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切实加大对社会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人人共享社会管理创新成果的良好氛围。

社会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是政府连接市场和社会的纽带,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我国政府下一步的重要目标。创新社会管理上,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能缓和社会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能化解社会结构改变所带来的管理难题;能弥补政府功能的不足。要在创新社会管理上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还应把握好如下问题:加大培育力度,扩大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规模;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外部机制;激发参与社会管理的自觉性,保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内动力。

社会组织创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2

2012年, 在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太原市委员会的监督支持下, 在全市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围绕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 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年太原市科技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获得新丰收。申请专利8 500件, 授权专利3 900件, 均增长30%。经山西省鉴定科技成果150项, 其中68%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太原市有6项科技成果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合同交易额12.3亿元, 增长5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8%, 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第二, 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山西华顿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和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晋升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山西中绿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太原市企业已初步呈现出科技投入、科研组织、成果产出及应用转化的主体地位。

第三, 科技金融结合迈出新步伐。与省城11家商业银行和3家担保公司开展科技金融战略合作, 组建太原科创信用担保公司, 建立太原科技创新投资基金, 57个企业获得科技信贷支持11.3亿元。

第四, 科技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省市县联动, 建设1个省级科技创新园以及5个市级转型综改试验先导区科技创新园。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初见端倪。

第五, 科技招商引智取得新成果。把招商引智纳入年度科技工作目标责任考核, 全年引进“千人计划”专家25名、企业急需高层次人才132名和高科技企业42家, 引进中关村科技成果100余项。

第六, 民生科技工作呈现新成效。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五大工程, 10万户农民实现科技增收。实施“明太原县城”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 千年古城与科技时代同步。实施蔬菜安全检测系统示范推广工程, 科技实事项目保障市民吃菜安全。

第七, 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新发展。钕铁硼磁性材料、高端包装装备及材料成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1家, 增长57.7%。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

第八, 科技管理迈上新台阶。科技计划80%的项目由企业承担, 80%的项目属新兴产业领域, 80%的经费支持了占计划项目总数20%的重点项目, 提高了科技经费集中度和科技项目显示度。争取国家和山西省科技经费3.9亿元, 增长21%。实施科技计划管理流程再造, 扎实推进“学习、服务、高效、廉洁、和谐”五型机关建设。太原市在全省科技依法行政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荣获先进, 并在13年来首次名列榜首。

在总结成绩、看到变化的同时, 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科技创新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转型跨越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还清醒地看到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如企业科技创新内生需求不足, 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以及具有较强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的科技企业家严重匮乏;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创新项目组织的模式以及策划凝练重大项目的能力亟待提高;科技管理队伍自身建设、作风转变与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任务和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标一流、奋力赶超, 大胆地试、扎实地干, 切实加以解决。

2013年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2013年太原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以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共太原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科技体制机制, 全力抓好1城 (太榆科技创新城) 、5基地 (钕铁硼产业基地、镁及镁合金产业基地、光电信息产业基地、高端包装设备及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 、10园区 (清华科技园太原分园、古交等5个市级科技创新园、煤机工业园、东山低碳工业园、精细化工园、中天信安防科技产业园) 重大工程;着力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研发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标准, 应用推广一批民生科技成果;努力实现专利申请与授权、技术合同交易、招商引智、科技信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6项主要科技指标大幅增长,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

2013年科技工作主要目标是: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12%, 争取国家和山西省科技经费增长30%以上。专利申请量突破10 000件,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企业专利申请量分别增长20%以上。培育2~3个国家级、3~5个省级创新平台。技术合同交易额15亿元, 增长20%以上。科技信贷资金增长30%以上。引进高科技人才、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项目均增长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 要重点抓好以下6个方面重点工作。

启动建设太榆科技创新城

建设山西工业技术研究院。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建模式, 构建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为入城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工业化试验、人才培养引进等专业化服务。

建设太原—中关村新兴产业工业园。吸引中关村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和高端人才来太原市设立研发机构、建立中试基地、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 促进产业梯度转移。

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建设综合性、专业化的科技成果集散、辐射、转化基地, 促进国家级高端人才、高端成果等创新资源落户太原, 并应用转化和产业化。

建设“太榆科技创新城”技术服务体系。充分整合“一网两库”、创新驿站、专利信息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各类科技资源, 为招商引智、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提供“一站式”服务。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所、山西汇镪磁材制作有限公司等为骨干, 加快建设国家火炬钕铁硼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打造中国“磁谷”;以中北大学、古交市银河镁业有限公司、太原市康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为骨干, 完善镁及镁合金产业链, 加快建设国家镁及镁合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打造世界“镁都”;以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山西傲维光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国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为骨干, 加快发展光电信息子科技产业, 积极申报国家火炬光电信息特色产业基地, 打造中国“光谷”;以山西瑞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西玛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等为骨干, 加快建设国家火炬高端包装装备及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分类指导、重点扶持、跟踪服务, 提档升级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型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促进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采取“以奖代补”方式, 引导激励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着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完善技术创新平台。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充分整合创新资源, 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加强企业专利工作。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专利申请“灭零行动”和“倍增计划”, 培育专利大户和优势企业。实施发明专利招标转化, 加快专利技术在企业的应用转化。

引深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组织省城科技人员深入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帮扶, 对科技人员与所服务企业联合申报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优先支持。

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建设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网络化、专业化的成果 (专利) 发布与交易服务平台, 探索成果拥有方、技术服务方、成果应用方协同创新、利益共享的成果转化新模式。启动建设生物技术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 催生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项目。

创新发展业态和商业模式。重点支持和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企业, 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转移、企业诊断以及发展战略研究、技术发展预测、专利布局分析等服务, 努力培育高技术服务业龙头企业。

加强民生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在人居环境、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城市交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 采取市县联动、集成示范等方式, 推广应用一批民生科技成果。推进智慧城市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实施一批科技文化融合创新项目, 积极申报国家科技文化融合示范基地。

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依托都市现代农业主题产业园, 建设农业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共建技术联盟。支持农村科技特派员以农业技术创新为纽带, 建立新型农民合作组织, 开展创新创业。

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创新科技投入方式。综合运用财政补助、风险投资、贷款贴息、股权投资、信用担保等多种形式, 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开展专利、成果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和融资担保业务, 以贷款贴息补助的方式支持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

创新科技计划管理。完善科学合理的项目形成机制和储备制度, 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经费预算评审, 建立科技创新评价标准, 不断提高科技经费使用绩效。

加强县域科技工作。市县联动, 集中力量抓好1~2项事关县域经济转型、涉及民生改善的重大科技项目。以科技创新园区建设为载体, 加快建设县域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促进招商引智、项目落地, 推动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创新人才及团队建设

大力引进高端创新人才。以重大科技项目、各类创新平台和专业科技园为载体, 采取引聘结合的柔性引才方式, 大力引进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省“百人计划”专家以及海外留学人才。科技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引进企业急需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加快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科技创新人才需求, 实施人才扶持专项, 为企业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青年科技人才,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建设作风硬、纪律严、素质高、形象好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

全市科技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深刻把握转型跨越发展对科技工作的新要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

一要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全面整治庸懒散奢。实行方针目标管理, 把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和山西省科技厅下达的年度科技工作目标任务量化分解, 责任到人, 确保完成。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取信于民, 造福于民。

二要加强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 在用好用足政策与破解发展难题的结合上下工夫;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 在项目策划、布局与项目推进的结合上长本领;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在深入企业摸需求、整合资源抓对接、促进产学研结合上有作为。

三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精神, 紧密结合科技创新实际, 不断完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加强对评审立项、经费拨付、鉴定验收等关键环节、重点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推进“制度+科技”的电子政务与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对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做到公开透明和廉洁高效。

社会组织创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3

一是创新便民服务机制,把经办工作重心前移。建立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层层责任体系,采取县乡集中办、村社灵活办、平时随时办的办法,携带电脑、照相机等设备,上门采集信息。对“双无”城乡居民,在相关部门出具证明后为其开设养老金存折;对户籍资料不齐全的,采取“先予参保、后补资料”的办法;对外出人员,电话联系征得同意后,由其亲属或村组干部先垫付保费。

二是创新推行城乡居保费银行代扣代缴制度,方便外出人员参保缴费。参保人或参保代理人凭银行储蓄卡到乡镇经办机构或村级代办点登记相关信息后,社会保险部门、参保人、银行三方签订协议,由代理银行按照协议规定从参保人银行账户中代扣代缴社保费,扣款成功后银行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告知参保人和社保经办机构,参保人凭居民身份证件就可以到乡镇经办机构打印收费凭证,既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又方便了外出人员参保缴费。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有效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通过开设宣传栏、悬挂横幅、信息平台、电视台、现场咨询点等多种宣传形式,共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1.5万多份,接受群众咨询1000多人。

四是强化督查指导,有效提高工作进度。建立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进度通报制度,每季度对各县(市、区)的进度情况进行通报,进一步推动各项考核指标任务顺利完成。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我市集中开展公共资源交易的有形市场,主要开展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矿权和产权交易等活动。整体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结合公共资源交易的特点,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理念,将做好公共资源交易作为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为我市重返“十强”行列,争创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目标任务

严格按照市纪委《2011年全市党风建设工作要点》(竹纪办【20111】12号)文件要求,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公开、公平、公正”这个核心,以行政效能建设为重要内容,着力构建“阳光平台”、“规范平台”、“专业平台”、“创新平台”、“廉政平台”、“满意平台”六大平台,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规范运作、公开公正、有序有效,从而树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环境。

三、主要措施

(一)坚持“两个公开”,着力打造阳光平台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在各项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着力狠抓两个方面的公开:一是不断拓展信息公开渠道。不仅在国家指定的媒体和网站上发布交易信息,还要利用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四川日报等省级媒体发布交易信息,使交易信息的知晓面最大化,从而确保充分竞争的效果。同时,完善中心交易市场的信息发布平台,增加短信发布平台,将交易信息及交易结果信息有针对性的发布给特定主体,中心互联网站也已顺利开通。二是做好交易活动过程公开。交易中心建成后,全市所有公共资源的交易活动统一纳入中心集中进行,交易流程及制度全部向社会公开,搬入新政务中心之后,进一步提高了硬件条件,交易大厅及开评标室监控效果得到提升,实行交易全过程监督,杜绝暗箱操作,确保交易活动在阳光下进行。

(二)强化制度机制,着力打造规范平台

健全的制度是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公正办事、公平竞争、公开监督、诚实信用”的前提。为切实做到有制可依、有章可循,中心狠抓了内部管理、岗位职责、交易流程、纪检监督、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机制建设,制订完善《XX市公共资源交易暂行办法(试行)》、《XX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流程(试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报名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公开比选现场管理流程(试行)》、《政府采购操作流程(试行)》和《土地一级市场拍卖工作操作细则(试行)》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了职责和纪律,对各类交易和招标活动进行全面规范,切实减少中心和相关部门人为因素对交易结果的影响,以规范的制度机制实现以市场规则配置公共资源。

(三)建设专业团队,着力打造专业平台

公共资源交易政策性强,专业要求高。中心工作人员来自不同单位,专业背景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为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的需要,中心以加强职工专业素质为根本,努力建设专业化工作团队,着力打造专业平台。一是加强开放式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向实践学习,向地方学习,不断开阔视野、博采众长。二是加强互动式学习。采取热点问题大家谈方法,每月举行一次1个小时的专题学习会,由一人主讲,大家讨论的形式,创建交流思想的课堂和研究问题的平台,通过平等参与、互动交流迸发思想火花,共享思想成果,增强集体智慧。三是加强反思式学习。每项工作特别是完成重大任务后,都要进行总结反思,把计划方案与实际行动进行比照,反思工作筹划中的问题;把行动过程的各

个环节进行反思,找出处置与协同上的问题;把实际效果与目标任务进行对比,反思决策是否科学、执行是否得力。通过反思,找出存在问题和差距,深刻分析原因教训,研究改进措施,变经验为智慧、变教训为财富。四是注重调研。工作中注重总结、分析,以工作简报和调研文章的形式向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五是加强专业技能测试与培训。抓住一切机会参加专业培训,鼓励职工积极参加相关资格测试。中心全体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专业水准。

(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创新平台

交易中心是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在中心的发展进程中,必须不断探索,攻坚克难,破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一是创新中介机构管理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代理机构的管理和约束,从严选择、从严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建立了拍卖机构库,实现拍卖工作的低成本、高效率和专业化的有机统一。二是创新专家咨询机制。组建咨询专家组,在重大项目招标活动中,邀请专家组核定参数,促进采购工作更加科学、高效。三是创新竞争机制。通过扩大信息公开媒体等级、丰富信息公开形式,扩大土地、矿权及国有产权交易信息的公开面,吸引来自省内外、市内外的投资者参与竞争。目前拍卖(挂牌)文件已经实现网上免费下载。四是创新招标管理机制。从比选项目开始承担自行招标工作,提高比选的公平性和质量。同时采取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标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绩效。

(五)强化监管手段,着力打造廉洁平台

针对中心业务的特殊性和高敏感性,中心通过调研,建立了“四位一体”的监管机制,最大限度的将中心各项工作至于探照灯下,照出公平和公正。一是市场监管。通过在相关网站公布中心的政务信息、工作流程、机构电话、招投标信息、中标公告等,开设主任信箱和投诉举报电话,接受交易市场的监督。二是执纪监管。在具体项目交易过程中,凡是关键环节,都邀请招监办、招管办及行业主管部门到场监督,必要时还邀请公证进行现场公证。三是纪检监管。不留死角,全方位、全过程主动纳入市纪委监督。中心纪检组长由纪委派驻,纪检组长不仅参与中心各项流程和制度的制定,同时也负责监督项目具体操作过程,所有中心对外发布信息的内容、渠道、方式等都需经纪检组长审核确认,纪检组长还定期或随时将中心运转情况向纪委监察做出汇报。四是社会监督。制订《社会监督员聘请暨管理办法》,聘请来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新闻媒体、企业代表等的11名社会监督员,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行政效能建设,强化社会监督,全面提升交易中心行风建设水平。

(六)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打造满意平台

交易中心作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是服务的主体,工作的最高目标是让服务对象满意、让社会满意、让市委市政府满意。服务对象既有行政机关,也有施工企业和采购供应商。中心要求全体人员必须树立服务意识,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努力为交易双方服好务。一是服务制度。建立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并建立了服务对象评价制度,随时搜集服务对象对中心工作的意见,及时整改。二是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和拍卖机构等中介组织的管理,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硬件上设施的完善,从办公环境上,增加群众休息椅,饮水机,电脑供客人使用,墙上制作各项业务的流程图,以及中心公示栏。配备了电子显示屏用于各类招标、挂牌,公告信息发布。由于中心工作涉及的行政主管部门、监督部门较多,中心积极主动地与项目建设单位、市招监办、市招管办、行业主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指导项目建设单位顺利完成业主职责;另一方面,认真查找问题,审核和修改招标文件,尽力减少质疑、投诉、流标,全力推动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社会组织创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5

综合协调中心负责协调安排街道社会管理工作的正常业务;指导考核社区村和辖区属地单位的综治工作;对街道辖区内的社会风险进行评估;研究制定辖区内的社会管理工作制度,并进行检查考核;对社会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动态管理;同时负责整个中心的管理运转。为深入推进街道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全面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协调发展,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影响街道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按照中央、省、市、区关于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的总体要求,协同公众参与加强及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格局,为街道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职责

(一)加强规范化建设,搭建社会管理创新平台。贯彻中央、省、市、区关于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的工作部署,研究制定街道工作计划,间断性工作方案和措施,提交街道党工委、政府讨论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加强网格化建设,有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掌握并分析辖区内稳定形势和社会管理动态形势,及时向上级反馈信息,重大问题提请党委和社会管理综合协调中心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三)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解决辖区内突出治安问题、社会管理服务问题和民意诉求民生保障问题。

(四)指导、检查、督促基层党支部、村委会和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存在问题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视情况提出行使一票否决的建议。

(五)组织督促有关部门指导社区、村社会管理服务站治保会、调委会和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开展工作。

(六)组织开展平安社区、村创建、评比、验收活动。

(七)办理上级交办的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工作的其他事项。

三、工作运行模式

综合协调中心由综治办牵头,综治办、信访办常驻办公。全面负责综治工作中心所承担各项职能的部署推进、检查指导、考核落实,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进驻、组织协调工作,及中心的日常管理、后勤保障工作,保证中心正常运转;全面负责街道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及突出治安问题,道路交通秩序、消防安全“五项整治”活动的组织协调、指挥督导工作;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组织推动工作。并统一调度各工作区综

治工作站和各社区村综治工作站以及各基础网格的工作。

各工作区综治工作站和社区村综治工作站作为综合协调中心的构成部分,在街道综合协调中心的指导下,及时掌握分析辖区内的治安、稳定动态,开展治安巡逻,有效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搞好区域联防、协防工作,落实防范措施,防止群众性事件和恶性案件的发生;及时收集上报治安动态和综治工作信息。以社区村居为单位,加强村居社区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按照要求建立健全治保会、调委会和普法、帮教、巡逻、社区矫正、流动人口管理、反邪教、安全生产、义务消防专项工作小组等“十位一体”的综治组织,带领指导他们开展巡逻防范、矛盾化解等工作。

三、加强领导

为扎实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街道成立了综治、信访等部门参加的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小组。主要负责社会管理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研究制定街道的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规划和工作重点,指导社区村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整理总结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工作创新的做法。工作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协调中心,有中心主任任工作组办公室主任,研究制定具体方案,试行领导联系点制度和包案、包化解制度,切实发挥综合协调作用。

四、考核办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案 篇6

发布人:网络中心 时 间:2011-04-15 字体: 【大 中 小】 点击:1395次 颜色: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的十七大面对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提出的一项新任务。作为全县人口大镇,农牧大镇和全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合试点镇,为加快社会管理创新,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跃升,根据中央和省、市、县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紧紧围绕促进全经济社会发展新跃升这个中心,坚持以“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为重点,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总体目标

围绕社会管理的重点领域,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工作盲区为突破口,创新工作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努力实现无重大群体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各类案件、信访总量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得到显著增强:

——实现社会管理精细化,使管理与服务的效能显著增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管理理念,服务与管理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建立完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把人、地、物、情、事、组织纳入网格进行管理,科学划分单元网格,科学配备社会服务管理力量,定位定人,定岗定责,实现由被动、粗放型管理向主动、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使管理与服务现代化水平显著增强。树立科技信息支撑理念,把科技化、信息

化作为创新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流动人口、重点人群等工作对象信息库,加强城市联网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力争实现与农安县综治维稳信息平台联网,打造现代化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提高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实现社会管理人性化,使预防和化解矛盾的能力显著增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法律援助体系和关爱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镇、村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努力做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实现社会管理法治化,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管理。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公平正义。努力营造人心稳定、社会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今年年底,全镇48个村全部达到“法制示范村”标准。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管理创新,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诸多方面,涉及现有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政策体系的完善和人财物的保障,必须坚持党委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坚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强统筹协调,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整合各部门各方面力量,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创新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把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作为衡量社会管理创新成效的根本标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坚持固本强基,健全网络。把创新的重点放在基层,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发展壮大基层组织,健全基层管理网络,创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夯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根基。

四、重点领域性工作分类

1、社区关于加强刑事解教人员的服务管理,严把管理流程关和人性化服务相结合。

解决刑满释放人员只在派出所登记备案而于所在社区信息断档问题,真正达到重点人口的信息社区与各派出所共享化,建立以镇司法所和各社区为主、镇内七个派出所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安置帮扶工作格局,在管理方面采取“三访、一评估”措施,责任对所包保的释解人员每月必访,重大节假日必访敏感时段和重要时期必访。通过访谈,掌握解释人员的思想动向,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在服务方面,以企业和用工单位为依托,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在技术方面的数据管理库并探索完善多种形式的过渡性安置载体。建立部门联合服务管理和社会帮扶机制,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生活就业、创业等问题。

2、进一步加强农村人防物防组织建设。

人防:建设镇、村、组三级综合维稳工作机构和镇成立综治维稳中心,各村成立综合维稳工作站,组建以派出所民警为主,村治保主任为补充的专业联防队,各村、组建立以治保主任为主,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治安巡逻队,各村民小组建立以组长为骨干群众为成员的自防自治巡逻队,分别负责镇、村组的治安防范工作。社区成立“大妈巡逻队”由社区委主任为组长、骨干群众为成员,发生群防、群治的队伍作用,提高农村人防水平。

物防:继续普及推广“平安之声”工程报警器的安装率覆盖全镇,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治安、预防、打击犯罪工作中的作用,扩大其在普及法律知识、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服务民生等方法的综合效能。

3、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加强城镇社区建设,依托南部新城开发战略,加强社区建设,增建新社区改造老社区,并根据区域特色打造特色社区,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社区公共事物服务中心以及相应的专业服务站,承接政府涉及民生的带动就业、社区保障、社会救助、便民服务、综合治理等公共服务工作,开展“一站式”服务、加强社区公益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加强小区保安的培训管理,增强小区保安室建设,普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让“平安之声”大喇叭、警报器进社区,加强对出行人员、车辆的管理。将社区科学划分成“若干单元网络,对每个单元网络内的人、地、物、情、事、组织等进行分类登记,把全部信息输入社区信息系统,通过五种网络管理力量(网络党支部书记、网络警员、网络管理原、网络治安员、网络志愿员)进入网络,实现基层社会管理力量配置的优化整合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五、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2010年11月—-2011年2月)

建立工作机构,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我镇社会管理工作现状,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起草《农安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动员部署(2011年2月_2011年3月)

召开动员会,对全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各村、社区、站、办、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措施和办法,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第三阶段:具体实施(2011年3月一2012年9月)

各村、社区及站、办、所要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全面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坚持突出重点,培树典型,示范引领,整体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全镇社区、站、办、所及各村的创新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2012年9月一2012年10月)

各社区、各村对创新工作进行自检和总结,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对全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全面验收和总结,并向上级部门提交工作报告,迎接市县对我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镇委镇政府成立农安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镇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相关副镇级领导为副组长,站、办、所、各村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办公室主任由曹政担任,抽调骨干力量成立相应工作组。各村、社区及站、办、所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2、制度保障。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对阶段性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建立汇报通报制度。

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每月要向办公室书面报告一次整体进展情况。建立督查督办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镇委镇政府督查室等相关部门,对重点工作、重大问题和领导交办事项进行督查督办。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作为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责任奖惩。设立全镇社会管理

创新工作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做出突出贡献的站、办、所及村和个人。

3、资金保障。加大社会基础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资金投入。采取“向上争取一块、镇财政列支一块、村投入一块、社会筹集一块”等办法,多渠道解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重点项目实施资金问题,确保重

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社会组织创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7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1]。“社会责任”理念也要求教师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一方面要将一批有创造力的学生培养成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各行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对于会计学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是学生运用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专业判断的必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适应就业市场需要,达到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的必经途径。

1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高校教师多自学校毕业即任教,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缺失;长期以来,教师普遍重视理论课的备课和教学,对于实践课,很少有充分认真的备课过程。以致于教师自已对实践技能掌握不牢,对实践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解释,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如何去进行判断,寻找正确的答案。

1.2 实践教学环境制约

校内实习缺少对与会计主体外单位的环境模拟;校外实习一是实习基础难找,二是接纳能力有限,三是实习岗位单一[2]。编排合理,内容经典的实践教材一书难求。诸多不利影响了高校的实践教学质量。

1.3 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满足培养需要

从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实践计划上看,其一,实践内容大多以在一般工业企业为例,缺少对特定行业(如金融企业)会计实践。有的高校还取消了会计手工模拟实习,这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的输入和处理、输出过程极为不利。其二,单课程实验较多,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各自为政,没有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三,实践教学体系没有根据高校的定位进行设计,教学研究型大学体系与研究型大学、高职教育没有区别。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目前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诸多不足,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解决问题要“纲举目张”,本文就实践教学中的“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并以四项基本实习为例说明实践框架的组织实施。

2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整体框架的构建

2.1 实践教学分类

笔者认为,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可分为基础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两类,前者为必修,后者为选修。创新性实践包括指导学生参加商业计划大赛,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进行社会调查及指导学生对会计某一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论文等,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基础性实践包括单项课程随堂实验,单项课程实验室实验,综合实训,以及毕业实习等环节,这些是每个学生毕业时都需要掌握的基础。在组织过程中,经过恰当的教学,同样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可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并非简单罗列,各环节之间有着逻辑的先后顺序。因此,有必要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分析,提出一个整体框架。下文主要对此进行探讨。

2.2 实践教学整体框架构建

本文结合南华大学会计系实践课程设置,对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分析,并整合成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整体框架(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会计实践教学分为两类,一类为基础实践,一类为创新实践。

基础实践教学中,又分为四个前后紧密联系的阶段。

2.2.1 课程随堂实验教学阶段。在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教师先把具体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介绍给学生,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动完成。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结合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讲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 单项课程实习阶段。是针对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如基础会计学,成本会计,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等)完成之后,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基础性实习,运用本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写出实习报告。

2.2.3 综合实训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坚持手工模拟实习与会计软件实习相结合,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南华大学这类教学实践型学生而言,学生毕业后面对的会计工作环境,可能是计算机环境,也有可能是手工环境;另一方面,手工模拟实习能让学生清晰得看到会计数据的中间处理环节,从而对会计信息的生成有深刻的感性认识。综合实训阶段,我们还安排了审计实习,审计实习虽然是从形式上看,虽然是审计课程的单项实习,但由于其内容的综合性,因此安排在综合实训阶段。

2.2.4 毕业实践阶段。综合实训结束后,学生掌握了会计的基本

理论与实务,理解了会计处理的标准和操作规范,并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此时,再进入毕业实习中的校外实习基地实践,就能有的放矢,迅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时,学生也可以评价实习企业的会计处理,学习与工商税务部门及与企业其他部门沟通的方式。这一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四年学习的总结与升华,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指导毕业论文时,并不能简单的视为基础实践或创新实践,指导应因人而异。

3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整体框架的组织实施———以四项基本实习为例

张五常曾指出:“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3]会计实践亦是如此,在组织实施中特别要注意各阶段的联系。

3.1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整体框架实施要点

高校会计学专业每种实践教学都应包括:实践教学的目的,实践项目设计,实践指导手册,实践环境布置及实验总结与评议等,并通过相应的形式组织实现。会计实践教学整体框架组织实施的要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统一的目标体系。实践教学整体框架的总目标是让学生运用理论,掌握会计行业操作规范。阶段实习有阶段目标。随堂实验是检验学生对理论的初步理解;单项实习让学生认识会计,财务管理及成本会计操作流程;综合实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系统的解决问题并进行模拟操作;毕业实践则是将学生与社会联系起来。

3.1.2 统一的实践基础资料。世界是一个整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为了方便教学,会计才会分为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进行讲解。最终,学生要对会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实践教学安排中,相关的实践基础资料要统一,并据此编写各自指导手册。

3.1.3 统一师资培训安排。除各课程的随堂实验由任课老师负责外,对于参加其他几个阶段实习指导的老师,要进行统一培训。使指导老师清晰了解每个阶段的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实习流程和实习考核方式。

3.2 会计四项基本实习的组织实施

下面以南华大学会计系的四项基本实习为例,说明整体框架的组织实施流程。四项基本实习指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会计手工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实习和审计实习。

3.2.1 会计认识实习

在《基础会计学》课堂教学中,主讲教师将账、证、表扫描,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了会计所用的载体,并在随堂让学生做了填制凭证,过账等实验,但学生对于会计循环缺乏系统认识。会计认识实习弥补学生认知不足。该实习属于第二阶段———单项实习,时间安排是《基础会计学》结课后的数周,其目标是加深学生对会计循环的认知。在实习组织中,南华大学会计系组织学生到实验室查阅以前年度学生手工模拟实习所形成的档案。阅读前,指导学生本次实习的重点在于了解会计数据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再到总账、明细账,最后经过分类汇总,形成会计报表上的信息整个流程;引导学生去追踪具体某些业务的来龙去脉;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会计实务中会计信息的载体。

3.2.2 手工模拟实习与会计电算化实习

手工模拟实习历来是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对所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主干课程的综合运用,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该实习中,学生3-4人为一组,分别模拟主管,会计,出纳等岗位,实习过程中实行定期轮岗,共同完成一家企业从建账到编报会计报表手工操作全过程。该项实习教学关键在于实习环境的布置。教师负有指导学生,模拟银行,税务机关部门等职责。

手工模拟实习结束之后,学生可以根据同一套资料,通过财务软件来进行处理,从而比较两种模式下的区别与联系。湘潭大学实行的“双重会计实习”[4],北方民族大学实施的“手工+EPR软件财务会计校内实习”[5]的组织实施正是如此。

3.2.3 审计实习

审计实习除了审计实践指导书之外,还需要有被审单位的基本资料。审计中的询问等方法,需得到被审单位的配合。渤海大学李玉珍认为应给学生一套特殊的账,有意识地设计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去审计[6]。但我们从会计师事务所和历届毕业生反馈信息来看,事务所一般不会将风险大的项目安排给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审计实习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各种审计程序,并规范地编制审计底稿。因此,在本项实习中,我们安排各小组交叉审计本班同学在前述手工模拟实习中完成的财务档案,包括各种明细账、总账、凭证和报表等,同时,教师模拟银行,客户等外部单位,接受函证并回函。学生在审计过程中,对账簿有疑问的,可立即与被审方联系。各组执行审计程序,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同时可以互相查证被审小组在手工实习环节是否有错误。

这四项实习中,所用基础资料统一。如06级学生进行手工模拟实习,再经过电算化实习验证实习结果,该学期审计实习以手工实习结果为基础进行交叉审计。修改后的手工实习资料又可作为07级学生的会计认识实习资料。组织实施难点在于实习所用教材的选用。教材应以会计事项为单元,从多个维度还原每个会计事项,让手工会计处理,ERP中的辅助核算及管理所需信息,审计调查等实习能从中调用数据,各取所需。然而,市场目前还没这样的教材,为此,南华大学会计系组织自编了一套。

学生在完成实验室的实习后,进入企业进行校外实践和毕业论文阶段。这部分实践组织另文规范,在此不再探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教高(2007)1号.

[2]樊千.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08,(2):81-82.

[3]张五常.读书的方法[M].香港:花千树出版社,2000,(5).

[4]黄昌勇,阳杰.双重会计实习模式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4):60-62.

[5]麦海娟,宋新欣.高校“手工+ERP软件财务会计校内实习”实践与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09-111.

社会分层理论与创新社会管理 篇8

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980年、1981年分别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办的全国社会学第一期和第二期暑期讲习班。曾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社会》杂志执行主编。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与分层、社会研究方法、青年研究等。若干成果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社会学研究》等刊物,或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记者:仇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创新社会管理》理论专刊的专访。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具体社会管理实践中,都对社会管理的创新有了切实的要求。您作为社会分层理论研究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如何评价当前社会阶层的现状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

仇立平教授:谢谢!创新社会管理对社会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实现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就需要对当下社会现状做一个较清晰的描述。自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改革进入新阶段,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同时,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出现强弱分野的阶级阶层对立,面临社会“断裂”,开始进入新的不稳定时期。在这一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纠缠在一起,各种利益群体包括经营性政府的牟利行为和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相互交叉,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资本”的力量再次出现,使得原来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出现了新型的“劳资关系”,即私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而且国有企业中原来的劳动关系也从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与管理者的关系,转变为劳动者和国家资本之间的关系。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当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和冲突。

从社会阶级阶层的角度看,和谐社会不是世外桃源,也不可能和风细雨,而是要在承认不平等的基础上,建构不同阶级利益的制衡机制。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只能通过其代理组织进行谈判、沟通和妥协才能得到解决,“共享、多赢、自治、合作”应该是和谐社会中不同阶级阶层或群体的最大公约数。不同的阶级阶层利益通过“谈判”和“对话”达到相对一致的利益和目标,阶级阶层之间才有可能由对抗走向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转型,即由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革命党,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且长期执政的党;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执政的党,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党。执政党转型改变了它与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即由代表一个阶级利益的政党转变为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利益的政党,或者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政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必然会引起执政党和工会等群众组织、各民主党派和各种利益群体关系的变化。這里隐藏的问题是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否还能像它宣示的那样自然而然地直接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什么样的机制才能使执政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记者:仇教授,您提到的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您能否详细谈一下?

仇立平教授:好的,在我国宪法框架下,由于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它必须要代表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所有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唯一的执政党,它所代表的人民利益的形式或者是方式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确了。在改革开放以前,它只是代表工人、农民这样的工农联盟的利益。作为革命党,它代表的是阶级的利益,讲阶级斗争,讲你死我活的斗争。当中国共产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执政党的思想和路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结果就是,党就不仅仅是代表某一个阶级利益的政党了,而是代表了全体人民利益的执政党。在我国,当把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理论写进宪法的时候,意味着为执政党的转型奠定了理论和法律基础。“三个代表”理论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中的重要发展。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就意味着,执政党不仅要代表工人的利益,也要代表农民的利益,也要代表资本家的利益,代表知识分子的利益,代表干部的利益等等。但是,每个群体或阶层,都有着利益上的冲突。比如说,资本家或老板和工人之间利益会有冲突;知识分子的权利意识同政府权力之间会有矛盾;底层民众和政府之间也有冲突。这些问题在以前是不存在的,或者即使存在也不是很明显,并且会在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下被打压下去。因此,社会管理创新首先面临的是执政党如何代表各个阶层群体的利益这样的问题,尤其是不同阶层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时候。

记者:是的,就如您前面提到的这些问题,就涉及在社会中存在的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就涉及您所研究的社会阶层理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我们发现了问题的存在,才能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去解读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质。

仇立平教授:很多研究发现,不同阶层之间会有利益冲突。那怎么办?这个问题涉及社会转型期一党执政下的社会重建。所谓的社会管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依赖于社会秩序得到了重建以后,才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社会管理是建立在社会有序性管理的基础上。现在的社会是处在相对无序或失范的状态下的。这是因为我们遇到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所没有遇到的问题。社会阶层研究,主要关注社会各阶层之间,各个群体之间的矛盾,利益冲突。因此,社会管理就有了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怎么来理顺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我们要提供一个平台,要让这些不同阶层的人自己讨论和博弈。这个讨论和博弈不是无序的、无组织的斗争,而是有组织的,有序的。比如,我是工人,我就依靠工会;如果我是农民,我就依靠相应的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如果我是知识分子,我也会有一个代表我的利益的组织。当不同的阶层形成自己的利益组织的时候,组织代言人进行讨论、妥协,在博弈过程中达到不同利益群体的双赢或者多赢。

社会管理和建设是可以在当下的既存的制度框架内进行的,当然这个制度框架要进行改革,赋予它在社会管理和建设中新的功能。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来就应该是不同利益群体的人民代表在这个制度下和平台上进行讨论和博弈,然后达到相对的一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制度也是如此。这样就能为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民主机制奠定基础。但是,这个在我们国家,有一个误解,以为民主就是搞运动,就是要我要打倒你,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这个实际上不是民主,如果是的话也是法国大革命或者“文革”时期的那种“大民主”。说到底,民主的本质就是一个妥协机制,也就是说,这个妥协是你我之间通过谈判和讨论后,达到一个相对公平的共识。目前,在已经形成不同阶层利益的情况下,如何建立这样一个平台,从而使不同利益的代言人进行讨论。虽然,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机制,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多数人民代表都是官员、公务员,这就变成了官员代表大会或地方代表大会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人民的利益,但是在代表的广泛性、程序性和合法性上往往会使民众有一种“被代表”的感觉。

nlc202309032317

所有的这些思考,都要回到一个根本的点上,即我们的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为我们的社会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理论和实践空间。然而,我们还没有很好认识到这个空间对于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另外,我刚才讲過,我们很多的社会管理是可以在目前的制度框架内实现的,关键是要重新焕发这些组织“群众性”作用,包括我刚才讲的政协、人民代表大会,工会,还有我们的共青团、青年会、妇联等组织。如果这些组织的作用能够发挥出来的话,我相信至少百分之六十的问题都能解决掉。现在的问题是这些组织被看成是执政党的工具。还是我们原先的这一套理论。把工青妇组织看成是执政党的工具,是在中国共产党是革命党的前提下,工会等组织才是共产党团结广大工人等各阶层群众的组织。现在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执政党了,这就意味着工会等组织不仅仅是执政党领导下的用来团结广大群众的组织,同时也要代表这些群体来维护他们的利益。

我曾经讲过,如果在革命党时期,工会组织对执政党的忠诚表现为,工会组织直接听从于执政党的领导,但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时期,工会组织对执政党的忠诚应该表现为,它应该自觉地反映和维护工人群体包括工薪阶层的利益,使之成为广大工薪阶层利益的代表。这并不违背执政党和群众组织的关系。恰恰相反,它将加强和维护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加强了执政党和它本来就血肉相连的工人阶层的联系。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包括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使得群众组织成为半政府组织,成为“官僚化”的组织,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

记者:仇教授,您前面讲了很多关于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为社会管理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并认为应当建立或者在现有的机制下,为不同阶层、群体提供一个沟通、协商的平台,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利益相对一致的共识。这个在美国法学家昂格尔的《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一书中,也提到了现代社会中,多元集团的出现以及共识是现代社会法律秩序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仇立平教授:是的,因为,我们是有这样的基础的。但是,由于我们把工青妇组织仅仅是当做了一个工具性的组织,而不是真正代表阶层利益的组织。我个人认为,即使存在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组织,也不会影响执政党的执政基础,相反,能加强执政党的执政基础。这些组织的自我管理,会更好地为执政党的执政、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必然会对社会建设起到反向建构的作用。

另外,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前提,就是要有相对的社会公正和公平,也就是说,不要把我们的底层老百姓逼到生存线上,要解决他们的基本的生活需要,这就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如果把人逼到生存线上,就会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就能避免这部分人成为社会秩序重建的障碍。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我们这届政府最近五六年来,一直在做一件大的事情,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解决社会的公正和公平的问题。

因此。社会管理创新要有三个基本的出发点或基础。

第一,当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时候,执政党如何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第二,我们现有的制度框架内,有很多的组织,包括人大,政协,工青妇组织等,是可以有效地发挥社会管理的作用,而非简单的工具。这些制度和组织的改革能给社会带来活力。第三,解决社会的公正和公平问题。只有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才能为社会管理创新奠定基础。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关系到社会重建。

记者:是的,仇教授,据我所知,您得到这样的研究成果,是和您做社会分层研究分不开的。那请您介绍一下社会分层理论?

仇立平教授:回顾20 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在研究社会分层时主要存在三种取向或范式:即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主义和社会利益群体。简单来说,我国大多数社会分层研究是以市场经济的假定为取向的。这类研究的最鲜明的特点是以职业为社会分层标准,或者以马克斯·韦伯的权力、财富、声望等,从多元的角度(这种多元有时还把职业、群体、收入混合在一起)研究中国的社会分层。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第二个取向是国家社会主义。由于中国的社会改革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其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和政府的力量无处不在,社会和经济资源的配置在市场的力量逐步发育并参与分配的情况下,国家对于社会资源的分配仍然具有很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个研究取向是社会利益群体。李强先生认为,中国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阶层,阶级阶层在涵义上应该是指利益分化已经完成、物质利益已经相对稳定的集团,采用利益群体范式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利益关系。

根据我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可以成为解读中国当下社会分层的另外一种视角。阶级和阶层的分层也可以理解为:阶级的社会分层反映了深层的社会结构,阶层的社会分层反映了表层的社会结构。但是,马克斯·韦伯对于社会分层的解释,为我们研究中国的社会分层提供了新的思考,即他认为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是一个历史的变迁过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社会变迁阶段。

第一,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体系的条件下,如何解读我国的社会阶级或阶层状况?第二,从什么意义上理解新的社会阶级分化?第三,阶级的产生是否会导致阶级对抗?

马克斯·韦伯把阶级和阶层(阶层在社会学分层研究中一般是指地位群体)的分析方法看作是一个历史过程,即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本身是一个社会变迁过程。并且在特殊的条件下, 这种历史过程并不一定是单向的,即它既可能是从阶级分层社会过渡到阶层分层社会,也有可能是从阶层分层社会转变为阶级分层社会。

在我国, 劳动要成为稀缺性生产要素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提高劳动的技术构成,使得那些只能掌握简单劳动的工人(农民工是对现代中国工人的一种误读和歪曲) 成为掌握现代科技的技术工人。第二,取决于劳动的组织,一个组织起来的劳动者阶级可以在市场中通过各种方法保障自身的合法利益,获得与劳动相适应的经济收入和保障。

nlc202309032317

记者:仇教授,那您怎么看待自己的社会阶层理论研究?

仇立平教授:我对社会分层问题的研究,最开始从马克斯·韦伯的研究做起,即从多元分层,权利,财富,声望这个角度来做的。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时候,我就转变到前面所说的,对马克思理论的研究上了。因为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我很担心出现马克思意义上的阶级斗争。最近几年我慢慢又回到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来做社会阶层研究,为什么又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做呢,有几个问题促使我在理论上的转变。最近几年自己也在反思自己所谓的学术研究,我认为要回到中国的实践来看十多年中国的变化。学术界和民间对于最近十多年来的政府工作评价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执政党和政府在做一件大事情,就把当代中国最容易引起大规模社会动乱、动荡的矛盾给慢慢地化解了。

第一个矛盾是农民和基层政权的矛盾,农民和基层政权的矛盾现在还不能说已经没有了,但是我们已经把容易触发大规模冲突的因素给消除了。从2006年开始,国家明确取消农业税,基本上化解了底层农民和基层政权直接冲突。几千年来,不论是历朝历代农民起义还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都是用发动农民作为一个最有效的武器,我认为这是执政党和政府做的一件大事。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且越来越大,已经开始了新农村建设,尽管其中还有问题需要我们研究,但是我们必须有一个客观评价。新农村建设意味着开始做到工业向农业反哺,支持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村得到较大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在提高。我曾经问过我的同事,他的老家在农村,我问他,你回家的时候,你对当地农民的感觉怎样,他说现在农民不错,没什么大问题。这样说,不是说我们国家没有贫困地区,在我们国家的边远地区还是有很多的贫困农民,贫困还是有的,但是至少我国农村是在逐步改善之中,農民的生活也在逐步提高。

第二个矛盾就是马克思意义上的两大阶级的对抗,它主要表现在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农民工能够享受到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使得劳动和资本的矛盾得到较大的缓解。我们可以想一下,马克思所说的两大阶级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就是当工人阶级处在绝对贫困化状态下,就会成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当然马克思所讲的两大阶级矛盾主要依据是生产资料的私有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但其中直接触发两大阶级对抗是因为当工人阶级处在极端贫困化的条件下,就是个你死我活的。因为当工人阶级的劳动收入已经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不能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可以使农民工等底层民众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并且这个本来就是他们的权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外来务工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从每年的春运高潮中看出一些端倪。近些年来,农民工回家过年所携带的行李的变化,就可以看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底层群体的生活已经有了较大改善。虽然我们不能说已经解决了所有的贫困现象,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说已经解决了大部分人的生存,基本上解决了绝对贫困化的问题,现在的贫困大部分可能是相对贫困化。另外,从每年的春运高潮也能看出一党执政的优势,在短短的几天里,我们要完成几亿人的地域流动,要为返乡的外来务工者提供服务,一方面说明执政党还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另一方面说明因为是一党执政,执政党和政府是没有选择的,它必须有责任做好这些事情。

以上所说的都为当下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根本性的条件。如果没有这两大基本矛盾的化解,就不可能真正解决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这些变化也促使我反思自己最近几年来的社会阶层研究,开始从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转变到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来研究中国的社会阶层问题。

记者:仇教授,您所指的文化资本理论是什么?

仇立平教授:通俗地说,文化资本就是文化素养,就是指不同阶层的文化素养。从文化资本的角度研究社会分层,实际上说明一个人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通过学校教育获得较高的学力也能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对于很多缺少经济资本平民来说,文化资本的积累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这就为普通平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创造了条件。举例来说,父母喜欢打麻将和父母喜欢看书学习对子女的成长会起到不一样的影响,那些在父母喜欢看书学习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取得成功的机会可能更大。文化资本的提高也能为民主政治的实现创造条件。可以这么说,民主政治比较成功的国家,这些国家整体上的文化资本水平相对也较高。民主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时不能妨碍其他人的民主权利,你要为其他人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义务。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资本的积累,民众的文化素质较低,民主活动就有可能成为“街头革命”,社会就有可能处在无政府状态。研究表明,文化资本水平越高,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相对比较缓和,就会较少采取极端化的方式表示对社会的不满,或者表示出极端的情绪和行动。现在阶层之间的矛盾依然很大,从长远来看,我认为,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会慢慢走向通过合法的公开的平台来解决他们的矛盾。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对于提高各阶层的文化素质,采用比较合理的方法化解阶层之间的矛盾会有积极意义。

从社会管理角度来看,我认为就是应当在一党执政的前提下,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进行社会秩序的重建。在西方国家,从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即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基本上完成了初步工业化时期,实际上也是社会转型时期,也面临着社会秩序重建问题。当我们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同样也是社会转型,也面临着社会秩序的重建。社会秩序的重建是与道德秩序的重建相关的。如果说早年西方道德秩序的重建是建立在宗教和法律的基础上,我们在社会秩序重建过程中的道德秩序重建的基础又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大问题。

社会秩序的重建不仅仅是社会的组织化,还要重建道德秩序。那么我们的道德秩序重建的基础又是什么?除了要加强法治以外,我们还要从中国的本土文化和信仰中即传统文化中找到重建道德秩序的基础,它既包括几千年来的大文化,也包括60多年来的“小文化”。同时,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汲取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这个过程也许会很长,因为10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走了一条很不寻常的道路,既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甚至殖民化,也受到从苏俄引进的列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重要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一个国家本来可以按照自身的社会发展逻辑,逐步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因此,现在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一个混合型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不能用一种社会发展逻辑进行解释。当下的中国社会既包括资本的逻辑,也有传统社会的逻辑和再分配经济的逻辑。各种因素混合在一起就对社会管理就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同地区社会发展可能是不一样的,不能用一种模式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特点很有可能在不同地区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上海等一些发达地区,现代化的发展水平较高,可以更多地发展社会自治性组织。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社会管理需要更认真地对待。社会管理的理想状态就如毛泽东所说过的,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我个人认为群众自己管理自己不是无政府主义下的自我管理,而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群众自我管理。政府主导下的群众自我管理意味着政府不应该直接介入具体的管理事务。凡是群众自己能管的都应该让他们自己来管,建立自治性的社会组织,根据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自我管理。在法律和法规框架下的群众自治性组织实行的自我管理,既是基层民主的一种形式,也是建立社会秩序有效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某些管理可以放开,让自治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比如,在上海外来务工者,或者大量的外来人口形成了新上海人,甚至是大量没有上海户口的在上海生活的这些人,都可以组织起来,让他们自我管理,参与居委会管理工作。还有,城管问题,能不能让这些摆摊者自己组织起来,依照城市管理条例自我管理,这样或许能避免那些小商小贩和城管之间的直接冲突。

记者:谢谢仇教授的解答。最后,您作为社会学专家,能否对十八大关于社会管理或建设方面,做一个前瞻性的预测?

仇立平教授:这个问题说不好,我觉得一个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的话,贸然启动其他任何改革,都是很危险的。因此,进一步落实惠农政策,巩固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仍然是执政党和政府应该做好的事情。在这个基础上,社会管理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与政治体制的改革有关,其中包括我在前面说的群众性组织真正回归到它的群众性,成为利益群体组织;加强社会管理的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提高干部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以及在此有关的一党执政下的权力制衡和社会重建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记者:感谢仇教授接受我刊的采访,谢谢!

上一篇:防火门采购及安装合同下一篇:县党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