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工作计划

2024-08-20

科技局工作计划(共8篇)

科技局工作计划 篇1

科技局工作计划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中心,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突出海洋科技创新、企业主体地位、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四大重点任务,发挥科技工作引领、支撑、服务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14%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0%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20%,授权量增长27%,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5件。

一、强化海洋科技创新,引领蓝色经济跨越发展

(一)推进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将蓝色硅谷列入国家科技部试点示范。加快海洋国家实验室、深海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实验室二期工程基本完工、三期工程主体封顶。重点引进建设710所、中乌特种船舶设计院、TSC海洋工程与装备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

(二)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围绕深海油气开发、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高技术项目,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在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建设3个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

(三)加快集聚军工科技资源。加强与国防科技管理部门、央企军工集团战略合作,重点引进船舶、航天、航空、电子等领域科研机构。支持我市单位参与国防预研和生产配套,推进西海岸经济新区古镇口国家级创新示范园、红岛经济区军民融合装备产业园等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二、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一)全力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在西海岸经济新区、红岛经济区、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大企业研发园,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总部或分部落户青岛。提升现有研发中心建设水平,组织申报建设智能交通等2-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建设20家以上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企业研发中心培育计划,新建企业研发中心培育基地60家。

(二)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企业牵头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产业链、创新链的上下游对接,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由联盟承担。重点在新能源、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领域,构建5-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择优申报国家级联盟。

(三)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服务,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结合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滚动培育计划。加大科技计划对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新认定市级创新型企业5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

(四)组织实施科技发展重大专项。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组织实施科技发展重大专项,重点支持重大战略产品的研发、中试、产业化及重大原创性成果的集成应用,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装备、3D打印、高功率LED功能照明产品、海洋生物医药、5兆瓦级风电机组等产业取得突破。

(五)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0项关键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激光显示、储能电池等4个产业链,形成50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战略产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3-5项重大科技示范工程。争创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六)推进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统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布局,重点建设软件与服务外包、页岩气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各类特色园区。从关键技术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集中力量予以支持,建立高新技术项目进入园区的绿色通道。

三、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一)全面推进孵化器建设。全年实现投资60亿元,开工建设170万平米,完成120万平米。全面落实孵化器建设优惠政策,推进中以国际孵化器、海洋生物医药等孵化器建设,重点打造工研院等3个标杆孵化器。加快孵化器招商引智步伐,重点引进100个创业项目入驻。加快橡胶新材料、软件与信息服务公共研发平台仪器设备购置,推进海洋设备检测、海洋药物等公共研发平台综合评审工作。

(二)推进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国家试点,发挥政策性担保公司作用,综合运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全面开展公共研发平台大型仪器设备融资租赁。设立科技金融超市,为1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设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投资机构共同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强化区(市)科技金融工作联动,年内与4-5家区(市)合作共建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为企业提供“低门槛、低成本”科技信贷支持。

(三)加快技术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建设青岛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市技术转移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于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5家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技术交易总额达到60亿元。

(四)提高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服务水平。拓展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建立科技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大型入网仪器设备达到2200台(套),科技文献数据量突破8000万篇。推进大型仪器共享协作和专家咨询服务,享受大型仪器补助的企业与科研机构达200家。

四、加快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培育,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一)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根据我市“青岛英才211计划”和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总体部署,制定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培育实施方案和细则,落实各项人才优惠政策,加快人才及团队引进步伐。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海洋产业等领域,引进10个创新团队和60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

(二)加快引进建设高端研发机构。重点引进建设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发基地、中国兵器集团特种化工研究院、中国家电研究院华北分院等国家级研发机构,以及正大生物研究院、以色列创新园等外资研发机构。筹建中美生物催化实验室、中德智能配电设备等研发机构,推进北美技术研发中心、澳新研发中心等海外研发机构建设。

(三)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以色列、俄罗斯、芬兰、德国等国家的科技合作,引进农业滴灌设备等关键技术20项以上,建设海洋气候环境效应、动物用保健品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中德橡胶材料及装备等国际科技合作园区。

五、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一)促进发明专利产出与产业化。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推行知识产权特派员制度,组织50家以上企业开展发明专利申请“清零”行动。支持企业构建“专利池”和推进专利标准化,构建专利技术产业化基地。对实施成效显着的专利产业化项目、专利权质押贷款和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给予资助。

(二)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多功能、一体化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引进知名品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推进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化、集聚化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六、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提高科技惠民水平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大沽河流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实施现代种业专项,建立农业种子资源平台,培育新品种5-8个。发展高端智能农业装备,推动农村与农业信息化发展,(二)提高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能力。加快建设黄岛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重点加强临床医疗和转化医学研究,加强食品安全检测、预警、溯源等技术支撑和保障,开发饮用水净化技术、生活垃圾处理及环境综合治理科技示范,提高疾病防治、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科技支撑能力。

七、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科技管理行政效能

(一)建立科技宏观统筹协调机制。积极对接科技部和山东省科技发展目标,争取更多上级支持。加强区市创新联动,集聚优势资源,培育区市特色科技工作。统筹协调驻我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资源,推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调整科技投入支持方向,重点支持公共创新载体建设、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加大对贷款贴息的比重。加强对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国家科技评价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多元化科技成果评价模式。发挥科技奖励的导向作用,重点鼓励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加强对优秀创新团队、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

(四)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加强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智库”的战略合作,启动建设“海洋科技创新战略合作研究基地”,围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开展前沿技术跟踪、技术路线图研究,为我市优化产业结构、配置产业创新链、集聚全球创新资源、遴选科技重大专项、引进创新人才等提供发展路径与决策参考。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完善科技项目管理电子监察信息系统。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加强作风建设,建设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培养清廉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科技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科技局工作计划 篇2

一、科技工作者离不开科技档案

积累、形成、珍视科技档案是科技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开发、利用科技档案是科技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科技工作者所从事的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试验、生产实践、科学技术总结、科学技术理论的形成,其形成的全部材料,经过归档程序,就是科技档案。科技档案不论就其内容,还是就其形式都是科技工作者完成的。没有也不可能有科技档案不是科技工作者参与完成的,这就是说科技档案是科技工作者智慧的真实记录,所以积累、形成、珍视科技档案是一致的,都是科技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全国著名的引滦入津工程,是众所周知的,从事这项工程的科技工作者们,不但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一大型工程,同时也完成了一套齐全、完整、系统的科技档案,他们完成勘测设计档案1021卷,竣工档案2008卷。据有关材料不完全统计,引滦工程竣工之后的仅三年时间里,这套齐全、完整、系统的科技档案先后被有关部门调阅利用300余次,发挥了很大作用。这是科技工作者积累、形成、珍视科技档案的一面。而另一面,科技工作者的活动不能不借助于他人的经验,不能不参考科技档案,正如马克思所说:科技劳动是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

科学技术史上,大科学家牛顿就说过,如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运动的三定律就是在参考了伽利略的一系列力学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是在德国人多内赖纳(1780-1849)对50种左右元素中的15种三个一组分为五组的分类启发下,在英国化学家纽兰兹(1837-1898)八音律借鉴下,在已发现63种元素的基础上才创立的,如果没有这些科技材料,就不可能发明出元素周期表。马克思撰写资本论,解释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规律就是靠英国博物馆提供的材料完成的。科技档案中存在的很多信息是其他材料代替不了的。同时信息如果不利用就一钱不值,科技档案的价值就在于它被利用。就是说科技工作者要善于开发和利用科技档案。

二、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档案意识是搞好科技档案的先决条件

科技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和认识科技档案的历史地位、作用性质,不断提高科技档案归档意识,这是做好科技档案工作的首要和先决条件。这是因为科技档案产生于科技工作者的活动之中,如果科技工作者的档案意识薄弱,不去积累、形成、珍视科技档案,那就无从去谈科技档案工作了。所以科技工作者必须不断增强档案意识。

档案资源是国家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孕育我们民族文化和民族文明的源泉之一,它已经并且继续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科技档案是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档案是继承、延续和发展科技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是科技工作者在科技研发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凭证;也是科技人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方法和手段。科技档案本身的这些属性说明,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档案是科学技术资源信息储备的强有力手段。做好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国家可以更好地发展科技文化事业,对于企业厂矿则可以创新工艺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保持市场竞争力,无论从国家民族角度还是从企业生存发展角度,做好科技档案工作都有着特殊而重要意义。这就是说科技档案的性质决定了科技档案的历史地位。

从档案工作来看,档案工作的好坏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领导者重视档案工作的程度,代表着领导者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一个科技工作者档案意识强不强,标志着科技工作者的科学态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万里曾经讲过:“要延续人类的历史,继续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技术,就必须重视档案工作。”他还说:“哪个党委,行政领导,技术人员不重视档案工作。就不像搞四化的样子,至少是文化水平低。”党和国家一贯重视档案工作,党中央国务院1985年就明确要求把档案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就是因为档案在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还不能说大家都重视了档案,都了解了档案工作,在档案工作时间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科技工作者和科学技术人员,对档案还缺乏了解和重视。他们往往重视科研课题、产品、设计等项目的硬指标的研究成果,却忽视或不重视科技档案资料的积累、形成和立卷归档工作,他们认为档案工作不那么重要,无关紧要。他们之所以不重视科技档案和科技档案工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例如,一些科技工作者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视为自己的劳动结晶,倍加珍惜,对档案馆保管科技档案的能力和保密性认识不足,认为自己保管这些科技资料更利于以后课题的研究,因此不愿上交归档。还有一类科技工作者对档案价值、性质、作用不了解,他们没有把建立科技档案视为科技工作者完成科技工作之后必须完成的分内之事。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攻克科研课题上,不重视对科研材料的归档,不愿意腾出时间和精力放在科技档案材料的归档工作上,即使碍于行政规定的要求归档了,也是归档的不够认真,出现归档材料遗漏、丢失、不系统的现象。科技工作者不重视科技档案归档工作也有客观的原因,例如,社会公众档案意识不强,科研部门对《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等档案法律法规重视不够,缺乏依法治档的观念。因此,做好科技档案工作,必须从提高科技工作者自身的档案意识入手。

党中央、国务院指出:“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1987年《档案法》颁布,标志着我国档案工作走向了一个新阶段。新中国的档案事业发展很快,2010年据中央档案馆统计,到2009年底,我国共有各级各类档案馆3987个,保存有各类档案资料3亿多卷(件)。同时,一个多门类、多层次、多载体科技档案管理体系已经形成。

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是适应改革开放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不是由谁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科技档案是一种社会事物,来源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等社会主体,科技档案所保存和管理的是上述主体在从事生产基建、科学研究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参考利用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科技档案应该由国家集中统一保管,这是我国《档案法》的明确规定。科技档案工作做得好,归档及时、完整、系统,保管科学规范,则会给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无限的有力帮助;如果科技档案工作做得不好,科技工作人员日常归档不及时、不完整、不系统,从而科技档案质量差,结果就会造成科技档案的参考利用价值大打折扣,无助于科技工作人员后续的科研工作,甚至对普通百姓的生活也会造成严重后果。下面,仅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科技档案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1985年6月12日凌晨,湖北省境内新滩镇发生过一次特大滑坡事件。顷刻之间,整个新滩镇被推入长江,但全镇1371名群众无一伤亡,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科技人员利用多年来积累的50多万字档案材料及有关历史资料,实地勘察、调查,及时作出准确预报的结果。

新疆石油管理局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档案室,在百口泵油田勘探开发会战中,主动提供地质档案600多卷,使地质工作者据此进行扩大勘探,发现了56.5平方公里的含油面积,储量可观。这是档案工作做的好,积极的一面。

另一方面,由于档案意识不强,不重视档案工作,无视档案的信息作用而大吃苦头的教训也不少。如:广东省科学院曾经研制出一种电子水平仪,在全国评定会议上,该电子水平仪被评为最好产品,其中有几项技术参数已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指标,但当时未能投产。近年来决定投产,由于当初没有归档,材料散失,不得不重新试验,补充数据,不仅迟迟不能生产,而且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这样的教训还不引起我们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吗?笔者认为,科技工作者没有理由更不应该不重视科技档案和科技档案工作。

三、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科技管理素质

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研究等活动中善于积累、形成、珍视科技档案,这是科技人员管理素质问题。管理素质也就是科学态度的问题。

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无论是在厂矿企业、科研院所还是在城市建设部门、高等院校,科技档案都是它们工作的一部分。总之,各项工作都有个管理问题,科技档案管理也是科技管理的一部分。

厂矿企事业、设计、研究等单位的科技管理主要是指科技成果的管理。对于厂矿、企事业、设计科研单位而言,他们的科技成果大多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出合格的各种产品,完成达到质量标准的某项工程项目,或者是完成具备一定水平的科研成果等;另一部分则是研发设计生产这些合格产品、标准工程、科研成果的过程中产生的设计图纸、实验记录、计算数据、技术鉴定、研究报告等材料,这些材料即是科技档案。对于厂矿、企事业、设计科研单位而言,这两个方面的成果是兼得的,都是科技工作人员付出辛苦劳动取得的。无论是成型的合格产品、标准工程、科研成果还是系统完整的科研材料,都是科技工作的一部分。科技档案本身具有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其归档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产品、工程项目的使用、日常维护或者是日后的再生产、重修,还是科研成果涉及的推广、应用或者日后的改进、提高,都需要有完备的科技档案作为其良好的技术基础才行。在生产基建、科学研究工作中,只有既保证产品、成果质量又保证了科技档案材料留存的系统、完整,才能说科技工作是成功的,否则,则是不全面不完善的科学工作。这就要求科技人员不但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研究工作,还要有严肃认真的管理素质对待科技档案的问题。

综上所述,科技工作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而科技工作者的每一分劳动、每一滴汗水都是科技档案的源泉。科技工作者如果万分珍惜和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那么就应该同样地重视起科技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科技人员档案意识强弱会影响到科技档案的归档质量。科研部门必须重视这一问题,按章办事,保证科技文件的来源系统、完整,只有这样,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实现规范、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军,蒋怡.试论档案意识薄弱的原因及对策[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3).

[2]贺玲.高校科技人员档案意识薄弱的原因及对策[J].兰台世界,2006(5).

[3]吕春华.科技人员的道德规范[D].大连理工大学,2006.

科技情报机构科技档案工作浅析 篇3

关键词:科技档案;收集工作;档案管理

科技档案管理是科技情报机构在生产建设、科技研发、行政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具备保存价值的科技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图表、文字、声音、影像、图纸、光盘、磁盘等文件资料。科技档案是对历史真实客观的记录,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客观事物活动的本来面目。因此科技档案在基层单位的工程管理、生产经营、设备检修、技术改造等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在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六个工作环节中,收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没有它就谈不上之后的任何环节,所以档案工作者应予高度重视并倾注更多精力搞好收集工作。

一、科技档案管理的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科技情报机构的科研项目管理还处于部门分管状态,各有各的办法,对科技档案资料的处理很不统一,大多还保存在业务处室和课题组中,也有保存在个人手中,极其分散,损坏和丢失现象较为普遍。科研项目有相当数量是多学科、多部门联合进行的,课题组往往由多个单位人员组成,属于临时性组织,由于编制、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很少配有专兼职档案人员,这很容易造成记录不准、不全,资料收集残缺不全,不符合归档要求。这就为科技档案后续加工,实现系统化、规范化设置了障碍。即便有了科技档案管理机构也是有名无实,形如空壳。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来看,大部分项目内容也很不齐全。有些只有正式公文形成的立项批复、项目指南等文件,而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调研资料、阶段性评审、验收意见等方面都缺少凭证,正所谓该归档的没归档,不该归档的倒有一大堆。另外在归档手续上也很不完备,大部分材料没有进行规范化的整理、编目,没有履行归档手续,还处于原始文件状态,很难受到档案法的保护。

二、科技档案整理的方法

(一)以“案卷”为单位整理

以“案卷”为单位整理就是立卷,即按照文件材料在形成和处理过程中的联系将其组合为案卷。所谓案卷,就是一组密切联系的文件的组合体。立卷是一个分类、组合、编目的过程。分类即按照立档单位的档案分类方案,对文件材料进行实体分类;组合即将经过分类的文件材料,按一定形式组合起来;编目即将经过组合以后的文件材料,进行系统排列和编目。以“案卷”为单位整理的档案,其基本保管单位是案卷。案卷卷皮有软卷皮和硬卷皮2种,硬卷皮型号有1.2,1.5,2.0cm三个规格,以软卷皮装订的档案必须按案卷顺序装入档案盒。以“案卷”为单位档案整理的依据是1987年12月国家档案发布的《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和《文书档案案卷格式》。

(二)以“件”为单位整理

以“件”为单位整理就是按照文件材料形成和处理的基本单位即“件”来进行整理。一般来讲,一份文书材料、一张图纸或照片、一盘录音带或录像带、一本表册或证书、一面锦旗、一个奖杯等均为一件。文书材料的正本与定稿作为一件,正文与文件处理单为一件(处理单包括:收文处理单、拟办单、发文稿头纸及领导批示的签批条等),转发件与被转发件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作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刊物等每册为一件,来文与复文及其他相关文件可为一件。以“件”为单位整理的档案,其基本保管单位是件。以“件”为单位整理的文书档案最后要装入档案盒内。以“件”为单位文书档案整理的依据是2006年12月国家档案局发布的8号令和2000年12月发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三、科技档案整理的对策分析

(一)扩大馆藏规模

按科技档案存放材料的性质, 分不同的密级, 专设保密科技档案库,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法。对没有得到当事人授权的情况下发生外泄或丢失机密材料要承担责任, 严肃处理, 要让科技人员放心归档, 方便使用。要努力开拓科技档案的服务项目, 在管理办法中要鼓励计划外科技档案、科研系统外的科技档案自觉归档或委托代管, 要让科技档案涵盖更广的领域, 扩大馆藏规模和种类。

(二)进行同步管理

严格执行“三纳入”制度, 即将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纳入科技管理工作程序, 纳入工作计划, 纳入科技人员职责。严格实行“四同步”管理, 即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 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 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技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技成果以及科技人员提职考核与档案部门出具专题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在制度上切实保证按质按量完成科技档案工作。为了发挥科技档案的监督作用, 在职称评定、项目验收评奖时, 必须要有科技档案部门出具的证明, 否则不予办理, 使科技档案成为科技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建立科技档案信息平台

尽快建设适应新疆实际的科技档案信息平台, 将其纳入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专项, 同时从经费划拨、人员编制及相关配套条件等方面予以保证, 逐步实现科技档案网络化管理和信息资料共享。众所周知, 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心也开始向信息化、现代化转移, 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将现代信息手段运用于科研管理工作, 也是提高科研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从会议的交流情况来看, 绝大多数省市已开发有自己的数据库, 有的省份在科技档案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做得相当成功, 比如福建省、北京市、安徽省等。它们在科技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开发与建设方面相对成熟一些。

综上所述, 辽宁应加大推进科研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 努力建起资料翔实、管理科学的科研档案系统, 对加强科研人员的横向联系, 实现学术资料的科学整理和便捷查询, 提高科研管理的科学化和透明度, 实现科研管理资料的共享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杨友秀.档案工作基本理论与方法[J].科技与世界,2014.

关于科技局工作计划 篇4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技局工作计划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技局工作计划 篇1

20xx年,我县科技工作将继续瞄准全省创新驱动“5511”工程的总体目标,突出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县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组织实施,重点抓好环境优化、平台夯实、能力增强和服务提升等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为建设创新型**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整合全县科技资源。挖掘整合分散在各条各线的科技资源,根据项目的创新水平、成果转化程度、企业成长情况、市场销售前景等分类储备,通过政策推动、项目带动、资金撬动,使现有科技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努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普遍建立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加快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增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的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研发活动,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快推进协同创新。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产学研技术合作交流,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基础研究,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科研成果,形成各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

四是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做好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好专利执法专项行动,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提高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以及发明专利在总申请量中的占比,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五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以龙头企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为主力,以工业园区、产业基地为载体,加快众创空间、创业基地等孵化机构建设,出台初创企业优惠政策,减轻创业者负担。强化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运用“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等融资模式,加强对创新创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扶持,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六是关注民生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热点民生问题推进科技创新,结合精准扶贫、包村挂点、科技下乡等工作的开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使科技真正走向民生、惠及百姓。

科技局工作计划 篇2

新时期赋予了科技工作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为更好的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特别是在促进××于更远中走向更强中的作用,科技局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创新管理方法和方式,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科技项目管理,提高科技项目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三是组织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重点是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攻关和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试筛选、推广。面对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我们组织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了枇杷根腐病的防治技术攻关、石榴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大棚蔬菜新品种的引试筛选、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运用等,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我县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户的增收取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创新科技宣传方式,着力提高科学技术的传播和运用率。

3.优化科技环境,促进科技创新。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推动××科技事业的新发展,我们把营造政策环境、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和任务来落实。

一是筹备××县第三次科技大会的召开。通过科技大会的召开,广泛宣传科技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发展氛围。目前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二是制定出台《××县科技奖励办法》和《××县专利资助办法》,为鼓励科技人员、鼓励全民的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措施;

三是筹备成立“××县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政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水平,提高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水平,奋力推进××于更远中走向更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县发展实际,科技局提出了在我县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相关建议。经多方征求意见,我局已向县政府提交了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请示及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办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推荐办法。

科技局工作计划 篇3

,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通辽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导方针,按照年初制定的“抓好两个中心、打造两项工程、实现两个推进、做好两项工作”的工作思路,全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创新服务措施,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能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荣获了“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科技进步示范市”等荣誉。

一、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强化服务措施,提高创新能力,两个“中心”作用初见成效。

二煤化工研发中心作用明显。,市政府与相关企业共同出资建立了褐煤研发中心并投产使用。为了切实发挥“研发中心”带动煤化工向产业化方向的示范引领作用,协助煤化工园区促成了市政府与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签定科技合作项目,提升了“中心”褐煤化工技术研发水平;切实抓好科技厅下达的褐煤科技研发项目落实和资金管理,保证项目和资金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整理收集“中心”相关数据和材料,为申报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做前期准备。

(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科技含量,两项工程成效显著

一设施农业种植水平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工程顺利实施。一是继续搞好校地联合,促进产学研结合。丰富与内蒙古民族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内容,创新服务手段。一年来,推广新品种20个、新技术7项,组织专家入户指导9次,现场解答农民的技术疑问30余条;二是发掘培养本地文化水平较高、实践经验较丰富的乡土人才,重点培养,一部分人己成为技术能手、科技带头人。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推进了设施园区种植水平整体提高。三是抓典型、搞示范、带整体、促发展。加大对科技示范户的培养和扶持力度。新增加科技示范户26户,总量达到达36户。通过提高科技示范户建设标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技术指导、加大物资投入和强化监督管理等措施,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有效地带动设施农业园区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区优化升级工程取得实效。深入企业加大对科技政策宣传解读和引导力度,企业科技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积极主动为企业联系科研院所,搭建科研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鼓励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展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发,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和名优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截至到11月未,新建企业研发中心三个。3月份,我们为工业园区申报的“自治区高新技术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材料已通过通辽市科技局初审,通辽市政府批准,上报到自治区科技厅。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开始起步。工业园区优化升级工程取得实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科技意识,两个推进工作成果丰硕。

二科技素质推进工作成效斐然。广泛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载体活动。围绕“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这一主线,针对当前社会热点和群众实际需求,开展了以“努力构建和谐霍林郭勒——科技创造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活动。举办各类科普讲座3场、科技培训班1期,参加人数约余人(次);发放科普图书100余册、科技宣传资料500多份;悬挂标语8幅,展出科普展板5块、科普图片(挂图)8幅;与相关部门组织“科技下乡”活动三次。通过现场设置科技成果宣传展台、科技咨询台等形式,向广大农牧民宣传科技知识。编印发放了各类种养殖适用技术资料1000余份。通过活动,全市掀起了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热爱科学新高潮。

以抓人才管理、服务和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重点,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专家信息库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做好贮备工作。目前,入库各类专家已达20位。认真落实市委、政府有关于人才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科技人才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对《霍林郭勒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宣传,不断优化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激发优秀科技人才创新动力。

(四)抓好项目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两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防震减灾工作。定期对我市数字地震监测台设备和院落进行维护修缮,确保监测台的正常运行、数据信息准确畅通。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出现地震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上报处理。根据市政府人事变动情况,相应地调整了“三网”工作人员。确保地震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规范抗震设防审批程序,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管理转变。实现工程审批、监督、验收全程管理。今年共审批项目50个,目前完成验收的19个。指导市内19个相关单位完善了地震应急子预案,完成了我市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提高了我市防震减灾的能力。

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的防震意识和应急能力。按照“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方针,以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重点,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

(五)建设“四型”机关,树立部门良好形象,工作效能明显提升。

以深入开展争先创优为契机,全力打造“四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年初制定了学习计划,规定周五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建设学习型机关;树立“规范就是形象”的观念,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法,做到诚信服务、文明服务,建设服务型机关;成立科技成果推广中心,构建适应跨越发展创新体系,从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到工作方法、管理体制机制,实施全方位创新,建设创新型机关;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以纪律约束人,树立“全局一盘棋,协力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建设和谐型机关。

一年来,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技工作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科技成果不能卓有成效推广;科技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不强;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亟待加强;政府及企业对科技的投入明显不足;领军型高科技人才和创新性团队匮乏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起步之年。科技工作将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加快建设创新型霍林郭勒为目标,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按照全市总体安排部署,工作思路是:“坚持一个战略、突出抓好二个中心、实施三项工程、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争创09-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普及应用,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型转变,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坚持一个战略

即:实施科技大开放战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积极开展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全面实施科技开放。在农业方面,继续抓好我市与沈阳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地校科技合作以及与辽宁北镇科协横向科技联合,不断丰富合作内容、拓宽合作范围、提升合作质量和绩效水平。在工业方面,坚持政策引导和推动,搭建产学研平台,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实现产学研的良性互动。突出科技招商,把招商目光盯在产学研相结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持续研发能力的`项目上,盯在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广的项目上,盯在应用高新技术嫁接传统产业项目上,达到既引资金又引技术、既引项目又引科技的目的,推动企业走集约型发展之路。全力做好煤化工园区和中钢鞍山热能研究院的科技合作项目管理与服务,尽快拿出科研成果并转化应用实现产业化,使褐煤化工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带领企业、科技示范户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博览会、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扩大宣传,开阔视野,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探索人口资源、环境保护、医药卫生、防震减灾等社会事业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建设。

二、突出抓好二个中心

即:高效设施农业工厂化育苗服务中心和褐煤化工研发中心。

科技局工作计划 篇4

20xx年我县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20××年,我局继续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工作计划如下:

(一)20××年主要目标任务

1.大幅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到20××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20%,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超过4家。

2.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和完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3家,市级专家大院16家,科技特派员125人。

3.大力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力争到20××年全县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4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1件。

(二)20××年重点工作

1.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宣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充分调动企业申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对符合条件企业的帮助和指导力度。加强各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

2.鼓励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着力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推进与**工业大学、**农业大学、**学院等产学研合作关系,鼓励企业购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持续加大科技投入,邀请专家教授来舒城考察指导,把脉问诊,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瞄准产业技术前沿,制定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和建设技术创新体系。采取专项支持方式,分层次、有计划地支持企业自建和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研发机构。扶持我县现有技术中心升级为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技术中心。

4.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坚持“政府规范引导、企业自主建设、实现多方共赢”的原则,基础设施及相应配套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生产性和经营性项目以业主和社会投入为主,多渠道增加园区建设投入,广泛吸引民间资本,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参与园区建设,创办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工基地,建立“政府引导、企业投入、社会参与、多方共建”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农业科技园区的生命力。

5.推动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突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为,采取双向选择,将有一定基础、有特长、有创办实体能力的科技人员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鼓励管理、经营、流通领域的人才和乡土人才、大中专毕业生加入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中来,科技特派员创业要以项目为载体,通过产业链带动,激活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科技特派员组织或参与组织实施的项目进行倾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引导和帮助科技特派员选好项目,实施好项目。通过项目的支持,带动我县经济发展。

6.加快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贯标认证、保护和激励。创造更有益于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创新融资方式,加快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进行融资,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导企业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指导和帮助企业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对知识产权的科学管理和战略运用,提高国际、国内竞争力;加快企业知识产权的认证,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使命;大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提高知识产权所有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的执法活动,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培育壮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大力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对符合国家和我县产业发展导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良好市场前景、能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励。对新建立的各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充分发挥专利权的融资功能,鼓励、引导和支持风险投资加大对知识产权实施和产业化的资金投入,推动知识产权商品化和产业化。

2007年工作计划(科技局) 篇5

1、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工农业生产的科技现

状,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为有的放矢的做好科技工作打好基础。我们拟拿出一定的人力和时间,为对区内有色金属压延、电子通信、有机化工、饲料兽药、水果蔬菜、花卉产销等几大主产业的人才结构、技术水平、研发创新能力、关键技术难题、展开摸底调查,对产业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及各项科技优惠政策的利用,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有的放矢地对特色骨干产业的提升指路子,开展技术服务。围绕结构调整的主方向,着眼于现有产业基础,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的谋划,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针对现有土地资源、自然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大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有机地整合各种农业资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我区的邮电器材、电子设备、有机合成等产业,技术水平较高,产品竞争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和产品申报了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年内将对天星通信器材公司的数学光线架、力圣电子公司的智能u电源、海明化工有限公司的新型合成树脂等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组织攻关,并积极准备申报立项,争取各级科技政策和基金的支持。年内争取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一家(省级),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有色金属压延、饲料兽药等产业是我区的传统特色产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迫在眉睫。年内我们将重点抓好以鑫源泰螺旋钢管有限公司,福到冶金公司为代表的制造业信息化改造工作,在示范的基础上加以推广,帮助企业引进、消化吸收高新技术成果,以此带动我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通过以科技为支撑、市场容量大、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群体的培育,以及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来带出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龙头企业,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和壮大我区的经济实力。

3、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以科技促进民营科技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帮助企业谋划项目,申报立项,争取各级资金支持,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以提高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培养拳头产品,增加企业的发展后劲。积极组织民营科技企业和产品参加各类新技术、新产品的展销活动,帮助企业展示自己的形象和产品,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引进企业急需的项目资金和人才,促进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组织相关科技政策和法规的培训,帮助民营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在科技方面的鼓励和支持政策。

4、加大信息工作的力度,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在03年工作的基础上,再加强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定期收集整理相关行业和企业人才、技术、融资、产品供求等方面的信息,通过沧州市科技信息网上网发布,为企业提供一个外联平台。二是利用互联网和国家科技信息数据库系统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定期对有需要的我区企业和社会各界发布。科技信息数据库系统包含工业信息、农业信息、科技成果、企业产品、专利信息、寻医问药等五大内容,容量大、内容丰富、更新快。在加强宣传的基础上欢迎和鼓励我区有关社会各界查询和使用该数据库系统。从而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5、继续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联系,通过项目、技术和人才的间的合作,提升区内企业的研发、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广交朋友、联络感情、密切关系来建立和完善科技研发的前沿跟踪机制,跟踪和挖掘一手科技研发信息。为我区企业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强化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间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牵线搭桥。

6、深入开展“八到户”和“千百万”活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强化科技培训、科技成果推广、科技信息发布等项科技服务工作。通过赶科技大集,专题培训和讲座,具体技术指导等各种形式,将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送到农民手中。在这个过程中,重点推广以小麦节水、省肥、简化、高产四统一为代表的一批农业新成果、新技术。同时,利用联网信息优势,定期发布农业实用技术信息。年内组织大型活动10余次,培训人数3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推广实用技术成果5—10项,发布技术信息1000余项。通过我们的服务,要使“八到户”和“百千万”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所抓村、户的经济状况要有较大改善。

在抓好农业技术培训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有关科技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培训,重点抓好技术合同法、专利法、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等一批法律法规的培

训,年内拟聘请有关专家举办专题讲座1—2次,以帮助企业提高科技法律意识,用足用好国家的科技法规和政策,使企业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科技局工作思路及计划 篇6

(一)实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培育产业竞争新动能。一是主动对接省市重点战略。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x城西科创大走廊等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构建跨区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强项目人才招引力度。二是加强产业项目引导。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加强省级重大项目引导,力争省尖兵领雁计划实现新突破。三是强化科技强农惠民。立足我市农业产业优势,协调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开展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系列活动。

(二)实施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行动,构建支撑服务新载体。一是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紧扣我市x+x+X产业发展布局,以促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为目标,积极创造条件推进高水平研究院建设;推动与__大学共建植物补光实验室,赋能农业科技发展。二是完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加大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培育力度,着力引进优秀的众创空间管理团队、运营团队,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源对接和专业化服务,实现以平台聚集创客、以服务培育企业、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积极探索沪杭飞地建设。持续推动沪杭飞地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双招双引,精准完善飞地运营管理机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产业化落地在__。

(三)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激发创新发展新活力。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与解读。按照关注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的原则,建立镇企联动,多部门配合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体系,继续抓好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培育,力争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__家以上。二是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通过靶向精准扶持引导,促使创新型领军企业做大作强、成长期企业提质升级、初创期企业加快成长,全面提升我市企业质态,力争全年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__家以上。三是继续紧抓研发投入指标。继续实施重点企业研发归集攻坚计划,加强培训指导,推进农夫山泉、青岛啤酒等大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加快兑现科技创新政策,抓好企业发展难题解决,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RD经费投入达到x.x%以上。四是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坚持省级为重点、市级为基础,全面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加快形成体系健全、功能完备、开放竞争、富有活力的企业研发机构发展格局。力争新增x市级企业研发机构x家以上。

(四)实施产学研合作行动,构建联动创新新格局。一是做好技术需求的征集。坚持技术需求来源于企业、发展于企业、服务于企业为出发点,收集企业有效技术需求,为各项产学研活动开展奠定基础。二是务实开展产学研对接。深入开展__英才系列活动,举办好小型专项产学研活动和重大品牌科技活动。依托创新挑战赛、成果发布会等活动,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先进实用技术高效对接。加强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吸引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三是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瞄准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发展领域,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骨干企业等,培育和甄选项目,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中心运营考核机制,引导科技成果对接特色产业需求转移转化,全年推荐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__个以上。

科技局工作计划 篇7

高校科技管理是对科研活动全过程的管理, 主要包括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对外学术交流等。科技管理工作者不仅要贯彻和制定必要的科研工作政策和规范, 还要科学合理地组织科研工作、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科学决策、把握学科研究方向, 努力提升学校科技管理层次, 促进高校科技管理水平提高。

由此可见, 高校科技统计工作始终贯穿于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之中, 它的指标体系真实的反映出科技活动的性质、特点和规律,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可根据科技统计所提供的信息对科研活动进行综合评价。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应按照科技统计指标和规范, 采集、积累各种必要的科技资料和信息, 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数据积累等基础工作, 并随着科技指标体系的日趋完善, 不断改进科技管理工作。只有使高校科技管理工作满足高校科技统计的要求, 才能使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高校科技统计在高校科技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科技统计是科技管理工作的基础

科技管理是通过对管理科学的运用, 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管理行为, 也就是对科研人员、科技经费、科技条件、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等进行的过程管理。因此,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不仅仅是贯彻落实科技政策, 还应了解、掌握科技活动的投入、产出等全过程。高校在针对现有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的分布、配置进行调控时, 应根据自身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等一系列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科技统计报表中所显示的人员结构、项目执行情况、科技研究机构建设情况、学术交流情况和科技成果产出、成果推广情况, 将反馈信息和计划信息进行对比, 及早发现问题, 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加以调整, 才能提高科技管理效率, 促进科技管理的科学化。

2.科技统计是科技体制创新的依据

科技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科学决策。高校制定正确的科技政策、建立创新机制的重要科学依据, 就是科学的数据统计分析。因此, 准确、及时、全面、有效的高校科技统计意义重大, 我们必须对学校的科技现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这就依赖于对大量的科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依据。通过对本单位科技数据统计分析, 不仅能够在宏观上把握本单位科技工作的态势, 而且通过对统计数据结果的分析, 作为管理和监督科技工作的重要依据, 并正确评价过去科技政策和规划的实施效果, 吸取经验教训, 改进工作状态, 使高校科技管理工作更好的为科研人员服务。

3.科技统计是定量考核、评价科技工作的重要尺度

科技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定量考核、评价科技工作。高校科技管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 要制定一些能客观反映科技工作数量和质量的量化指标, 并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量化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绝非易事。以高校科技统计数据为标准, 通过多指标对比、定量分析、综合评价等方法, 来保证考核、评估的客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科技统计除了在定量考核、评价科技工作中运用, 还可在诸如职称评等其他工作中发挥作用。因此, 科技统计是定量考核、评价科技工作的重要尺度。

►►三、优化高校科技统计工作, 促进高校科技管理创新

1.稳定科技统计队伍, 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素质

科技统计工作是科技管理工作中一项贯穿科技管理信息全过程的工作。因此对科技统计不能简单地看成数据累计的问题, 应把它当作反映高校科技工作业绩、科技水平、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了确保科技统计年报准确、详实地反映高校的科技状况, 必须提高高校科技统计人员的素质, 加强其培养和培训。

2.强化科技统计意识, 提升科技统计责任感

科技统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大力配合, 才能高质量地完成统计工作。高校科技统计年报是提供给上级进行科学决策及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同时是涉及法律意识较强的工作。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的科技统计工作薄弱, 与高校科技活动迅速发展的形势很不适应。因此, 高校负责人应关注科技统计工作在本单位的开展情况, 提高个人执行力, 带领并监督科技统计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知识, 增强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3.建立健全科技统计运行机制, 促进指标完善

在高校科技管理中, 应根据本单位科技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 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统计制度, 重视科技统计工作。在科技项目、科技经费、科技成果、学术交流等科技管理工作中, 都应重视对科技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类等工作。加强对高校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立覆盖全部科技管理工作信息的基础数据库, 涵盖数据包括科技人员人事信息、项目及项目经费、论文、著作、知识产权、应用成果及获奖等多个方面。

4.加强科技统计过程管理, 提高科技统计质量

统计工作包括调查设计、数据采集、录入、处理、管理、分析等各个环节。我们应积极探索适应现阶段科技管理体制下的科技统计管理制度, 修正和克服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明确科技工作的努力方向, 以便于科技统计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 达到改善和加强科技管理的目的。同时, 通过统计分析, 结合实际, 对统计指标的体系的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 促进科技统计质量的提高。

摘要:科技统计工作是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贯穿于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之中, 科技统计指标全面反映科技活动的各个环节, 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本文通过高校科技统计工作与高校科技管理的内在联系分析, 指出了高校科技统计在高校科技管理中的几点作用, 并进一步提出要采取措施不断优化高校科技统计工作, 以促进高校科技管理创新。科技统计作为科技管理创新的前提, 只有做好科技统计工作, 才能使科技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北京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 篇8

2009年3月28日,北京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促进自主《创新行动》(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进步总结推广奥运筹办工作特别是“科技奥运”成功经验,加快推进“科技北京”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北京”对“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的支撑作用,依靠科学技术实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惠民生目标,而制定《行动计划》。

实施“2812科技北京建设工程”

《行动计划》强调,动员全市力量,认真实施“2812科技北京建设工程”,即“两个对接”、“八大产业”,“十二个工程”。通过该工程的设施,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核心引领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12年,“科技北京”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投入保持较高水平,全社会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力争达到50%,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承接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数占全国的36%以上。掌握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共性关键技术,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达到13件。首都科技辐射和扩散能力明显增强,技术交易额达到1300亿元。

——科技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驱动力,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快速成长。科技对首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和改善民生等各方面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对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以及污染物排放水平持续下降,继续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资源密集的独特优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入推进股权激励,科技金融、政府采购等改革试点工作,努力培养和聚集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批国际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中关村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中关村的科技发展和创新在本世纪前20年再上个新台阶。

——全社会科学素养显著提升。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等先进理念深入人心,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进步增强。科技人才高度集聚,各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大量涌现,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达230人以上。科普工作深入开展,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广为传播,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据了解,“两个对接”是指通过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八大产业”是指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和环保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服务业,都市型现代农业。通过大力实施科技振兴产业工程,推动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到2012年,力争新增产值超过5000亿元。

“十二大工程”是指信息基础设施工程,食品安全工程,农业科技工程、医疗卫生与健康工程科技交通工程、节能与新能源工程,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程、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城市安全与应急保障工程。

推进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的创新体系建设

《行动计划》强调,推进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的创新体系建设,

是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9]28号),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加快推进各项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开展股权激励的试点,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八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完善中关村非上市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相关制度,扶持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允许按规定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经费中核定一定比例的间接费用。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和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支持创新创业的税收政策。深入实施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组织编制发展规划。争取到2012年,推动中关村的创新发展再上个新台阶,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基础。

二是在市属单位率先推动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在市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中,选择批试点单位,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的要求,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试点。开展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的试点,进 步激发广大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三是进一步推动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园)的创新要素集聚,包括推动技术交易要素聚集,推动科技金融要素聚集,推动科技中介服务要素聚集。

四是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北京地区现有的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等公共科技资源密集的优势,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科技条件资源的开放共享,整合形成面向企业开放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创新管理和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在重点产业,选择一批转制科研院所和大型优势骨干企业技术中心,作为产业振兴的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深入实施“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进一步扩大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的覆盖领域,争取到2012年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总数达到100家。引导实验室和高科技企业瞄准国家战略和重大科技计划,联合开展研发,承担一批国家项目。

五是积极推动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

六是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主动服务企业。加

大科研院所向企业开放的改革力度。提升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整体服务水平。积极支持和引导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探索“专业孵化+创业导师+天使投资”孵化模式,推动孵化联盟和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大学科技园在人才培养。技术转移,专业咨询和投融资等方面的专业服务能力。探索和总结大学科技园服务自主创新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将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成为大学技术创新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七是促进产业技术联盟发展。

八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七举措保障《行动计划》实施

一是加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政府投入资金的整合机制,今后4年北京市政府财政用于支持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的资金投入不低于500亿元。

三是加快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创新。建立具有有机联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积极支持中关村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深入推进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继续促进中关村企业集合发债。选择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在中关村设立为科技企业服务的支行,作为利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试点银行,创新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手段、组织形式和产品,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及小额担保贷款等业务。支持地方性金融机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设备租赁服务。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形成覆盖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集小额贷款及融资担保,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及并购重组为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立科技保险保障机制,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试点,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保险服务。

四是强化政府采购政策。

五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营造有利于区域创新的法律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一系列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及其应用的公共政策,逐步完善规范化和层次化的,适合首都特点的科技政策体系。鼓励市民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等活动,进步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六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认真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强知识产权深度开发与经营,引导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对具有推广价值的专利技术进行深度开发和集成推广,促进专利成果产业化。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完善首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协调,提高执法能力,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保护知识产权的首善之区。

七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北京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市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工作小组,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研究“科技北京”建设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统筹推动“科技北京”建设,协调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北京市科委负责日常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合理配置资源,组织联合攻关,着力解决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各区县,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科技北京”建设,设立相应领导机构,将科技北京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将“科技北京”任务细化分解,列成“折子工程”,逐条落实,并纳入业绩考核。

中关村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启动

2009年4月6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旨在落实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全面启动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京仪仪器仪表研究总院等14家单位被列为首批股权激励试点单位。

根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单位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激励对象是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参加试点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可以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等激励方式;院所转制企业和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折股、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份期权、分红权、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等激励方式。

试点单位代表认为,实行股权激励改革试点,是贯彻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发挥中关村创新优势,以自主创新和体制改革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也是北京市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促进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一定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到创新活动中,产生和转化出更多的科技成果,将会促进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上一篇:光纤通信教学改革研究论文下一篇:城市总体规划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