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技工作(共12篇)
林业科技工作 篇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重大决策, 进一步提高林业财政工作水平, 根据《2012年财政部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财政部农业司与干部教育中心及国家林业局计财司联合举办了林业财政政策培训班。借此机会, 我就完善林业财政政策和做好林业财政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 现行林业财政政策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近年来, 中央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支持林业重点工程, 开展林业补贴试点,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扶持林业产业发展, 推进林业体制改革, 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提升抗灾减灾能力, 逐步构建了现代林业发展财政政策框架体系和经费保障机制。“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现代林业发展保障投入达 5 829亿元。具体来看,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支持林业重点工程,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一是支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 有效保护森林16.19亿亩, 工程区森林蓄积量净增7.25亿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增加3.7个百分点, 促进森林资源从恢复性增长进一步向提高森林质量转变。“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763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140亿元。二是支持退耕还林工程。该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工程实施以来共造林4.15亿亩, 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 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2.76亿亩, 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多百分点, 涉及面达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2 279个县、3 200多万户的1.24亿农民。“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 2 289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270亿元。三是支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计投入156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12亿元, 主要用于对工程区域内实行退耕农户的粮食补助、现金补助、禁牧舍饲补助及基建投资。从总体上遏制了沙化土地的扩展趋势, 明显改善北京周边生态环境。四是支持“三北”防护林等建设工程。“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计投入180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34亿元, 支持包括长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珠江防护林等工程建设。其中, “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3.67亿亩, 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一倍, 治理沙化土地27.8万平方公里, 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8.6万平方公里。
(二) 建立林业补贴制度, 努力实现“双增”目标
为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万公顷, 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目标, 中央财政创新支持方式, 先后启动了森林抚育补贴、造林补贴、林木良种补贴试点工作。一是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129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53.5亿元。抚育任务量达到 4 874万亩, 通过对中幼林实施间伐、修枝、除草、割灌等, 改善了林分结构, 提高了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二是开展造林补贴试点。中央财政累计安排造林补贴试点资金34.35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25.4亿元。通过在非工程地区安排造林补贴资金, 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植树造林积极性, 加快了我国造林绿化步伐。三是开展林木良种补贴试点。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林木良种补贴试点资金8.48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4.48亿元。通过对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育苗单位给予补贴, 加快了我国林木良种化进程。
(三)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中央财政于2004年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用于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 从2010年起, 对属于集体的国家级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从5元/亩提高到10元/亩。“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偿基金432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109亿元, 纳入补偿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达13.85亿亩。二是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为配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 中央财政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下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 1 104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371亿元。通过明显提高转移支付补助系数, 加大对青海三江源、南水北调中线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涉及的451个县的转移支付力度。
(四) 扶持林业产业发展, 积极推动“绿色经济”
一是积极推进木本油料产业发展。2011年, 中央财政统筹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等十项资金共28亿元, 2012年预计达到37亿元, 支持优质种苗培育、基地建设 (新造、抚育和低产林改造) 、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龙头企业种植加工以及金融支持等环节, 较大程度推动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二是支持林业科技推广。“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安排国家林业局部门预算内林业科学技术研究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专项资金35亿元, 其中2012年已安排6亿元, 进一步支持了林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转化为林业生产力。三是引导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林业贷款贴息资金42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9.7亿元。通过将社会资金有效地引领到林业领域, 缓解了林业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资金压力。四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在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关税方面, 对林业产业实行了减征、免征等税收优惠政策。此外, 为使成品油价格改革不对林业生产产生大的影响, 中央财政还安排相应补贴, 以保障林业生产生活用油。
(五) 推进林业体制改革, 焕发林业生机活力
一是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7-2010年, 中央财政对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省市, 安排集体林改工作经费35亿元。截止目前, 全国已确权的集体林面积占所有集体林的97%, 已发证面积占已确权面积的87%。二是改革育林基金征收管理办法, 安排育林基金减收转移支付资金。2009年6月,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修订的《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 从2009年7月1日起, 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由林产品销售收入的20%降至10%以下, 具备条件地区可将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确定为零。为缓解育林基金征收标准降低后地方财政的收支压力, 2010-2012年, 中央财政共安排育林基金减收转移支付资金42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14亿元。三是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近年来, 中央财政就国有林场改革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提出了相关意见。目前, 中央财政正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方案。
(六) 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保护区能力建设
一是支持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补助资金及基本建设投资共31.06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2.5亿元。通过支持保护区能力建设, 加强监测和救助能力, 有效地支持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二是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从2010年起, 中央财政设立了湿地保护补助资金, 用于加强国际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等建设。此外, 逐步加大了湿地保护工程的投入力度。截止目前已累计安排12.8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2亿元。
(七) 强化灾情预防控制, 提升抗灾减灾能力
一是支持森林防火。“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补助费、森林防火补助经费、森林防火基本建设资金共68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12亿元, 进一步健全了森林防火组织体系, 提高防火应急水平。二是支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安排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及林业有害生物基本建设经费35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5亿元, 进一步支持基层林业管理单位做好疫情监测、检疫防灾、防治基础设施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三是支持抵抗旱涝和冰冻等自然灾害。“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安排林业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补助资金10亿元, 用于受灾林地、林木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清理, 灾后林木的补植补造、因灾损毁的林业相关设施修复和设备购置等。四是安排森林保险保费补贴, 提高林业经营者抵御风险能力。2009年开始, 中央财政陆续在江西、湖南、福建、浙江、云南、辽宁等省开展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 并扩大补贴区域, 提高补贴比例, 2009-2012年共安排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6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7亿元。
二、研究制定林业财政政策需要正确把握的几个问题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发展越来越重视, 以及林业发展面临着更多新使命、新要求、新任务, 需要进一步完善林业财政政策, 使其更好地为林业发展服务。结合对现行林业财政政策的梳理及思考, 研究制定林业财政政策需要正确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 遵循林业发展规律
研究制定林业财政政策必须要遵循两个规律, 即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1.遵循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
林木生长过程本身, 是通过光合作用, 将二氧化碳和水分、养分转化为木质木材, 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林木高大的树冠覆盖, 减少了土壤表层水分的蒸腾。林木较长的生长周期, 减少了对林地表层土壤的频繁扰动, 进而形成较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可以大大减少水土流失。一是从时间上看林木生长具有长周期性。从种植到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 获得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需要几代人长期持续不断的培育才能实现。任何过分强调经济利益, 特别是以追求短期利益为目标的体制机制设计, 都不利于林木生长及生态公益效益的发挥, 甚至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性利用。因此, 对林业的投入扶持政策必须稳定。二是从空间上看林业生产的广域性和区域性并存。首先林业生产具有广域性。尽管我国幅员辽阔, 气候、地形等条件差别很大, 但林业作为生态建设与保护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各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不少地区的主要领导把造林绿化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因此, 林业财政政策要以广覆盖、普惠制为目标。其次, 林业生产的区域性很强。我国不同地区适生的树种在生长周期、性状等各方面差别很大, 各地也有传统的优势树种和林业产业, 在林业生态建设所处的阶段也不一样。因此, 林业财政政策要注意突出不同地区的特点, 对某些地区予以倾斜支持。三是林业发展的其他某些自然规律。除了林木生产以外, 林业发展还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荒漠化防治等诸多内容。这些方面也有其特定的自然规律, 需要在制定林业财政政策时准确理解。
2.遵循林业发展的经济规律。
无论是产出经济产品还是生态产品, 林业发展还具有明显的经济规律。一方面林业产品具有显著公共性。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现代林业主要提供生态产品, 而生态产品大多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防护林体系、绿化带、森林防火等。即使是商品林在未采伐前也具有公共性, 这些公共产品对维护社会的生态环境是必需的, 但通过市场机制又难以保障供给。另一方面林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效益外部性。林业生产的基本内容是森林经营和森林利用。以经营为例, 经营者付出巨大劳动和投入后, 产出首先是空气、水源等被全社会利用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经济价值难以衡量, 经营者不能凭此进行市场交换, 也无法成为收入, 因而经营者为自身谋取的利益远远低于为他人和为社会所创造的利益。以利用为例, 经营者采伐森林后生产出木材等物质产品, 尽管通过市场交换可以获得销售收入, 但森林生态效益却随之消失, 这一损失也由全社会来承担。上述两种情况均造成了较大的外部效益溢出, 且难以经过市场价格得到表现, 因此, 各级财政要逐步加大对林业生产的投入力度, 并且投入的主要内容是对其公共性的补助和外部性的补偿。
(二) 把握制度基本要求
林业的各方面发展, 涉及到权属、资源、区位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做好林业财政工作不能在真空中和实验室里, 而要把握好国家各项制度的要求。
1.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完善林业财政政策、做好林业财政工作, 必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不仅分析林业发展的状况要有历史的眼光、有辩证的态度, 而且制定扶持林业发展的政策要从实际出发, 从解决问题入手。近年来, 各级林业和财政部门出台了若干项很好的政策和做法, 但与林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很不够。
2.把握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要求。
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是我国各项基础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理好林业发展中的不同权属关系, 是林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 集体林地已经基本承包到户, 集体林已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农民个人财产, 因此集体林地和集体林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功能相应更加突出。作为保护和管理国有森林资源的国有林场, 要强化其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突出其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功能。国有林场管理的8亿多亩国有林地及其上面的几十亿立方米木材蓄积, 是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管理的重要的公共资源和资产。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对全体公民而言十分珍贵, 坚持其国家所有、公共享有的特征非常必要, 改革过程中应该保全这部分资源和资产, 任何人不能随意处置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 尤其不能以改革的名义私分林地, 或确权给小集团、部分人, 导致本属公共所有的资源资产的流失, 更不能通过私分和变卖等方式将其私有化。
(三) 提高政策设计质量
政策设计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要把政策设计好, 仅仅有理念、目标和要求是不够的, 需要设计者充分调研、不断学习, 还要考虑政策设计的系统性、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政策边界清晰、简便易行。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来看, 政策的设计过程, 就是在既定的政策目标和价值体系下, 以最佳途径和环节达到最佳政策效果的过程。政策设计的科学品格, 体现在四个方面, 即: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用理论思维整理材料、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和逻辑一致性、注重简单性原则。根据上述四点要求, 纵观当前林业财政政策, 设计质量方面有三点需要进一步提高:一是要加强政策的系统性。经过“十一五”高速发展后, 我国林业发展的某些系统性问题进一步凸显。这就要求在政策设计时注意相关政策的避让与衔接, 即各项政策之间既不能重复, 也不能脱节。这对政策设计者们而言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十一五”时期, 中央财政在加强政策的系统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如建立补贴体系, 实现了林业生产的全覆盖;制定出台多项措施, 统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但这与我国林业发展的需求和全社会的期望相比仍有差距。今后, 中央财政将继续把加强政策的系统性作为提高政策设计质量的重点之一。二是要加强政策的简便性。林业财政政策既面对千家万户, 又贯通各级政府, 政策体系要简单易懂、方便易行。在研究时可以有复杂的论述和推理, 但是出台的政策措施应当好理解、好执行。如果出台的政策标准繁多、计算麻烦, 干部和群众们难以理解, 则不能说政策是成功的。三是要建设政策的评估机制。现在各项政策很多, 哪些实现了预期效果, 哪些产生了别的效果, 没有进行过全面、基础、量化、客观评价, 很多是靠领导的评语或是社会的反响。以后在研究出台新政策之前, 首先要反思现行政策, 要对照当初的政策目标梳理评估, 在此基础上, 再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研究。政策执行时, 要不断监督, 及时纠偏。执行完后, 要马上检验, 保证时效性。
三、完善林业财政政策, 做好当前几项林业财政重点工作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一) 抓紧研究支持荒漠化防治的财政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5]29号) , 2005年以来, 国家启动了一批沙区的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包括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据2011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 “十一五”期间, 全国沙化土地年均减少 1 717平方公里, 实现了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但是, 我国土地沙化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监测结果显示, 全国仍有173.11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 占国土面积的18.03%。我国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老、少、边、贫”地区, 沙化导致生态恶化,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并危及生存。目前我国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仅52.3万平方公里, 仅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30%, 而面积广阔的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目前尚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
林业“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肺”,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肾”,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之“免疫系统”, 荒漠化生态系统是地球之“癌”。四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不能厚此薄彼。长期以来, 国家高度重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并投入了大量资金, 对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逐步走上了正规。因此, 完善林业财政政策的当务之急是抓紧研究支持荒漠化防治的财政政策。
(二) 关于支持国有林场改革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是贯彻中央文件精神,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改善林区民生, 促进国有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国有林场改革不是为了单纯的甩包袱和搞活林场经济, 而是要通过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 使广大的国有林场职工得到实惠, 使这部分珍贵的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国有林场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思路应该是, 从当前以及今后国有林场在我国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出发, 将现有国有林场全部界定为公益型事业单位, 明确其主要职能是保护和培育国有森林资源,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根据公益型事业单位改革要求, 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 分离办社会职能, 重新核定事业编制。在此基础上, 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即国有林场人员经费和机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国有林场抚育采伐、森林旅游等经营收入上缴同级财政。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要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1.要坚持公益性质, 明确国有林场改革方向。2.要坚持生态优先, 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3.要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4.要遵循自然规律, 确保林场经营体制与林木生长规律相契合。根据上述思路和原则,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行事社分开, 分离林场办社会职能。二是理顺管理体制, 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三是创新经营机制, 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四是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国有林场自身效益。五是加大投入力度, 实施积极扶持政策。六是实行科技兴场,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七是严格依法治林, 加大林业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三) 关于造林补贴
近年来, 开展造林补贴试点并逐步扩大补贴规模是完善林业财政政策的重点工作。实施造林补贴,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实现林业“双增”目标的迫切需要。2009年9月22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了我国林业发展“双增”目标, 即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 4 000万公顷, 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措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获得了林地等生产资料, 加上木材等林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农民普遍感到造林有利可图。三是克服造林绿化“重造轻管”的有效保障。一直以来, 我国部分地区存在“年年造林不见林”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重造轻管”的弊端难以有效克服。实施造林补贴政策, 有利于将造林绿化的主体从政府转变为社会, 将“拿钱替政府造林”转变为“自己造林政府补贴”, 切实增强社会造林主体的权利和责任意识。四是各国增加森林资源的普遍做法。造林活动具有初期投入大、收益周期长及效益外部性等特点。在森林资源增加阶段, 各国政府普遍实行了造林补贴政策。造林补贴政策在四个方面实现了政策创新:实行了普惠制, 凡是有需求的造林主体都可以申请;扩展了补贴地域, 林业重点工程覆盖不到的地区, 均可成为补贴造林地块;造林主体自主决定是否造林、造什么林、怎么造林, 没有指令计划;财政负担合理, 补贴标准以引导和激励造林活动为目标, 不负担全部成本。
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和林业财政工作的不断深入, 我们对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弊端的认识逐步全面。克服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弊端, 也是我们大力推动造林补贴工作的重要原因。因此, 下一步, 中央财政将逐步扩大造林补贴规模, 建立健全造林补贴政策, 使其成为我国造林绿化主要扶持政策。
(四)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近年来,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我们日常的调研、检查等过程中, 要求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呼声也很多。对于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各地干部群众的反映, 我们高度重视, 不仅积极倾听各方面的呼声, 而且认真研究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究竟是多少?我们认为, 集体或个人的林地被区划界定为国家级公益林的, 其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并没有发生变化, 国家只是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不允许对公益林木进行采伐, 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在每年获得国家补偿的情况下, 不仅仍然拥有公益林林木所有权, 而且可以利用公益林地发展林下经济, 增加收入。退一步讲, 即使对国家级公益林进行租赁, 其租赁价格分摊到轮伐期内每年当中, 每亩也只有几十元。此外, 区划并管护好生态公益林, 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不能单纯地强调经济利益。当然, 就整体而言, 目前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还是偏低的。下一步, 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高度重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二是进一步提高补偿标准。三是开展绩效评价试点。
2.研究推进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来源。当前森林生态效益生态补偿基金的来源渠道单一, 也是补偿标准偏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 部分省区在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来源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福建省制定了《江河下游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案》, 以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量为依据, 综合参考生态公益林数量及其对流域的贡献大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按每年每吨用水量承担生态补偿金0.1元、0.05元、0.06元三种标准测算, 承担期限三年, 所筹集资金用于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目前该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已达到每年每亩12元。广东省从2010年起统一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标准, 并逐步提高标准, 2010年为每亩14元、2011年为每亩16元、2012年为每亩18元。目前来看, 这种补偿主要限于流域间、省域内的生态效益补偿。下一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8]10号) 提出的“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及“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鼓励、引导和探索实施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的要求, 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和推进多渠道筹集资金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政策。
(五) 关于支持发展林下经济
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各地区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 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 取得了积极成效。如广西、江西、北京、甘肃等省已正式出台促进林下经济发展文件。安徽、北京、广西、甘肃等省制定了全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辽宁、江西、广西、福建等省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其中:广西2011年安排1亿元, 辽宁每年安排 5 000万元, 江西省2011年安排 1 000万元, 福建省2012年安排 3 000万元。在各地积极推动下, 林下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2011年全国林下经济产值已达 2 081亿元。
为加快林下经济发展, 经国务院批准, 2012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12]42号) , 明确要求“加大投入力度。要逐步建立政府引导, 农民、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 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林下经济优势产品集中开发, 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业、商务、林业、扶贫等部门要结合各地林下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相关资金渠道,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对此, 中央财政高度重视, 并采取了多种措施贯彻落实。下一步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要探索解决准确划分部门职责、确定政府的扶持边界、注意区域特点等问题。
林业科技工作 篇2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县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全力建设生态**县,努力实现生态平衡,结合我县实际,现就2009年林业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2009年我县林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高森林覆盖率,以大力营造林和保护现有天然林资源为重点,以生态强县、生态**民为目标,巩固造林成果,加强资源保护,优化人居环境,努力开创我县林业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二、工作任务
1、完成新造林5.0万亩,其中:三北防护林2008年扩大内需新增2.0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飞播造林3.0万亩;做好2008年造林地块的检查验收和补植工作。
2、严格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并做好兑现工作,完成历年退耕还林工程补植任务38300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115亩,荒山造林34185亩。
3、完成育苗600亩,做好留床苗木的管理和销售工作。
4、全民义务植树65万株。
5、加快“三化一片林”工程建设步伐。
6、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城区“五山”绿化美化工程。
7、加强现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严格依法治林,规范征占用林地审批程序,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8、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全年不发生森林火灾。
三、工作重点
(一)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今年我县林改按照省上统一安排着手巩固提高,完善基础改革,进行配套改革,确保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关于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现有天然林资源(集体林)保护工作,县天保办与乡镇天保站、乡镇天保站与农村护林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和管护合同,夯实责任,落实措施,切实做好天然林保护工作。严格农村护林员管理,实行一年一聘,对工作不负责的要及时调整。
(三)关于退耕还林工程。以巩固成果为重点,切实解决好造林成活率、合格率、保存率低和树种结构单一等问题;抓好历年退耕还林地块补植补栽工作,3月15日开始,4月10日结束。
(四)关于城区“五山”绿化美化工程。根据《**县城区“五山”绿化美化工程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城西山区域的绿化美化工程,绿化造林726.3亩,补植抚育491.7亩。
(五)关于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工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凸显特色的要求,重点抓好庭院、村庄、路渠绿化和村周一片林建设。县林业局要严格作业设计,搞好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工作,4月底完成。
(六)关于种苗生产。认真落实育苗面积,按照乡土树种的需求量合理搭配比例,于五月中旬完成全部育苗任务。各乡镇造林要优先使用本乡镇苗木,确需调剂要从邻近乡镇调运。
(七)关于全民义务植树。全民义务植树任务65万株,全民义务植树适龄公民登记率达到95%以上,义务植树公民履责率达到90%以上。各乡镇都要建立不少于500亩的义务植树基地。
(八)关于森林防火。按“六个一”和五项防火措施的要求,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巡查检查监测制度和防火责任追究制度,杜绝林区内的一切野外用火。特别是在清明、端午、中秋等主要节假日期间对重点区域要加大监测巡查力度,重点防范,专人看守,确保全年不发生大的火灾。
(九)封山禁牧。封山禁牧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坚决防止出现反弹,对已出现反弹的乱牧现象要严肃依法查处。严厉打击非法征占用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案件,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案件,要从严处理,公开曝光。
四、工作措施
一是要提高造林质量。严格技术标准,加大监管力度,严把苗木、整地、栽植关,落实造林质量追究制度,切实提高造林质量。
二是强化资金管理办法。要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切实做到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挪用、滞留、截留等各种违纪行为,严肃财经纪律。
三是严肃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退耕还林、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管理等重点林业工作的责任追究制度,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尽职尽责,勤政务实。
四是加大林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继续抓好林木良种繁育、地膜造林等林业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各种类型的示范样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县、乡两级三位一体管护体系建设,稳定和加强乡镇林业站队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注重调研,求真务实,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认真排查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经济社会安全稳定。
如何做好现代林业营林工作 篇3
关键词 现代林业;林业营林工作;营林方法;防治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1-0166-02
做好现代林业营林工作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生态平衡助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做好现代林业营林
工作。
1 用轻质网袋容器育苗造林
在营林工作中,最常见的是用裸根苗造林,即把在苗圃预先培育好的苗木移植到造林地上。采用这一方法,会受到造林地的限制,例如山高、山陡、石砾含量高、气候干旱,造林成活率就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受天气季节的限制。
我们德兴推广采用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造林,从根本上克服了以上所述的不足。优点:①不受立地条件的限制;②不受天气季节的制约;③提高了林木的年生长量;④种植后网袋会自行溶解,无环境污染;⑤造林时:从运输到完成种植省工,降低了造林的运输费用和人工工资。这标志着全年性林业造林工厂化、规模化造林的开始,标志着现代林业造林进入了新的阶段。
2 现代林业营林工作中应采取的方式方法
做好现代林业营林工作,营林造林是主要的内容之一。因而必须注重营林造林的方式方法,以下笔者结合实际,谈谈现代几种主要的营林造林方式方法。
2.1 植苗造林
在林业营林工作中,营林造林的最常见方法就是植苗造林,即把在苗圃预先培育好的苗木移植到造林地上。采用这一方法由于对造林地没有条件的限制,因而这样造林方法被广泛应用,特别适合在干旱和水土流失地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等造林地,对于那些冻拔害高发和鸟兽害严重以及播种难以成功的造林地,采用这一方法更为有效。其中,这一方法可以分为裸根苗和带土苗两种栽种类型,二者的区别就是带土与否。但对于一些大面积的造林主要采取裸根苗的栽植方式。对于平原、草原、沙地可采用机械化的植苗方式,但诸如穴植、缝植、靠壁植等人工植苗方式仍为主流。
2.2 分殖造林
所谓分殖造林,主要就是把树木的干、根、枝等营养器官或者地下茎作为主要造林材料并进行直接造林的方式方法。采用该造林方法具有节省育苗时间和成本的有点,其技术系数低、易操作并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和生长速率,还能基于遗传的性能保留原有的母本优良的性状。但这种造林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较高,且原材料的来源受到母树的数量及其分本情况的限制,主要适用于诸如杨树、松树和柳树等营养繁殖的有关树种。
2.3 播种造林
所谓播种造林,顾名思义,就是把林木种子直接在造林地上播种的造林方法。采用这一种播放方法不仅施工简便,而且有利大面积的造林地造林,尤其是省去了麻烦的育苗程序。但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严格,且对造林之后的幼林抚育管理工作要求也极高。采用这一方法主要是应用诸如核桃、栎类、山杏等中粒粒径大、易发芽且种源多的树种进行栽种,对造林地的土壤水分要求必须充足,较适用于人烟稀少的地区造林,可采用诸如块状播、缝插、穴播、撒播、条播等播种方式,但在播种之前必须对种子进行消毒、浸种以及催芽等处理措施,在确保春播、早发芽、幼苗抗旱性能以及鸟兽危害的防治方面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3 探讨现代林业营林工作中相关的病害防治策略
在现代林业营林工作中,除了做好造林工作外,还应对所造林地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尤其是对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同样是做好现代林业营林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以下笔者就现代林业营林工作中常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和病虫鼠害的病害防治
策略。
3.1 雨雪冰冻灾害防治策略
所种植的林木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雨雪冰冻灾害的袭击,进而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自然灾害的的防治,确保林木的正常生长。因而我们在防治之前必须找到这些病害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更好的做好现代林业营林工作。雨雪冰冻灾害给林木带来的影响,不仅与灾害自身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林地所在的海拔以及地形地貌有着密切肯定关联,更与林业营林工作者的林木经营技术水平、造林所用的树种和林分质量和健康状况以及林业营林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且种类不同的林木遭受这些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和程度不同。就拿天然林与人工林来比较,天然林的抵御能力就要强很多,特别是人工纯林,如果遭受这些自然灾害,那么后果的最为严重的,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基于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注重林木品种的选择,结合造林所在地的气候和水文等因素,尤其是注重树种具有的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在抵御这些自然的能能力。方能在林业营林工作中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二是在林业经营技术方面,必须注重数目林分质量,高二健康的林分具有较强的风雪灾害抵御能力,而且不管是天然林或是人工林,其林分密度都不能过大,否则就会导致林木冠幅小、高径比不合理以及木质化程度不高的情况出现,一旦遇上这些自然灾害,就会导致折断、折稍以及倒伏等情形的出现。
3.2 病虫鼠害的防治策略
病虫鼠害是林业营林工作中遇到的又一灾害防治重点,基于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林木的速产
丰产。
3.2.1 认真规划城市森林的栽种事宜
在美化城市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栽种物种,并注重长远病虫害的解决,结合本地区的害虫种类,尽可能的不种植或种植少量其喜食的植物栽种规模,可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强度植物,降低有害生物的栖息地。
3.2.2 基于提升植物抗逆性能为主要目的的加大养护管理力度
病虫害的出现和危害与植物长势有着一定的关联,因而在现代林业营林工作中的病虫害防治,应基于提升植物抗逆性能为主要目的的加大养护管理力度。如长势差的植物就应及时准确的施肥、松土、浇水、除草等养护工作,提升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并在秋冬修剪过程中将呈病害状的枝条剪掉,既调节了植物的养分,也减少了病虫害的来源,增强树的透光度,营造一个病虫害不易过冬和反映生殖的环境条件。
3.2.3 大力推广并应用无公害防治措施
一是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二是尽可能的选择病虫害防治效果明显、对人畜影响小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三是科学、合理使用低毒、污染小的化学农药。
4 关于进一步做好现代林业营林工作的几点建议
4.1 不断优化现代林业经济结构
做好现代林业营林工作,应始终坚持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下的发展现代林业经济。这就需要不断优化现代林业经济结构。因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第一产业应以市场的需求为发展方向,加快周期短的工业木材原材的速丰林的建设;二是第二产业应以促进低层次原材料向高层次原材料的加工步伐的转变为目的,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三是第三产业应以调整生产力的布局为目的,将落后的产业淘汰,实现产业重组,改变当前的林业经济结构,促进现代林业营林工作发展的可持续性。
4.2 完善林业方面的法律制度
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5 结束语
总之,现代林业营林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既要注重林业造林工作,加强林业管理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又要基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发展现代林业经济。因而作为现代林业从业人员,应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做好造林工作的同时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郎广林.现代林业营林方法与措施[J].北京农业,2011,27.
[2]邢玉斌.关于营林生产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
[3]李哲.浅谈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J].吉林农业,2010,12.
[4]张世军.浅析林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7.
[5]杨楠.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1,10.
林业科技工作 篇4
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2015年《江西林业科技》更名为《南方林业科学》。本刊主要刊发林业科学领域学术研究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动向。稿件形式:研究论文、专题综述、实验报告、简报等。凡属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及各类基金项目论文优先录用。
本刊收录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林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万方、维普数据库。从1992年至2000年为中文核心期刊。入选江西省自然科技期刊“先进科技期刊”。
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下旬出版,公开发行,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9818,国内统一刊号CN 36-1342/S。单价10元/册(免邮费),全年60元。电话:0791-83833691,传真:0791-83833284,电子邮箱:jxlky@163.com,地址:江西南昌经开区省林科院内《南方林业科学》编辑部,邮政编码:330013。
县林业局林业工作自查总结 篇5
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对xx年xx农业农村工作责任目标进行检查考核的通知》(昭办发电(08)121号)文件精神和县政府的要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对xx年xx的林业工作进行了逐项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根据省、市的统一安排,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积极稳妥、分步推进“的工作思路。
去年,先行在旧城镇、庙沟乡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启动了第一批双河、高田两个乡的大面林改工作;今年6月,又启动了剩余6个乡镇的林改工作。全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外业勘测工作基本结束,共确权勘界宗地199276宗,涉及农户74945户,确权到户率达97.2%,纠纷调处率(协议调处)达80%以上。主要做法:一是抓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进。
为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县、乡(镇)、村、组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二是积极统筹县、乡人力资源,合理调度工作力量参加林改,县、乡、村、组直接参与林改的人员达8698人。三是抓经费投入。全县共投入林改工作经费392万元,其中省、市投入88万元,县级投入300万元,乡级投入9.2万元。四是抓宣传发动,坚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我们采取“十个一“、“三个必须“的宣传方式开展林改宣传,使林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五是明确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落实,要认识学懂林改政策是根本,制定科学完善的林改方案是基础,确权定界是重点,纠纷调解是难点,相互配合是前提,完善资料是保证,经费保障是关键。六是抓制度建设,坚持有序推进林改工作。落实林改培训制度、情况汇报制度、检查指导制度、督查督办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通过督查,对工作表现好、业绩优的人员进行评先评优,对不遵守工作纪律、不能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的人员实行责任追究。七是搞好调查研究,做好配套改革。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深入林改现场研究解决林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配套改革措施。二、林产业基地建设暨营林生产
(一)林产业基地建设一是结合全省山区综合开发战略,及时完成了**县山区综合开发发展规划。
二是结合全县的旅游产业发展之路,完成了水田花房子至弯角塘公路沿线5000亩竹子(风景林)的作业设计,正组织实施。三是完成了罗布乡1万亩核桃特色经济林建设规划,待上级批复后组织实施。四是充分抓住我县列为30个竹产业基地县的大好机遇,完成了《**县竹产业发展规划》,力争用5--8年的时间发展20万亩竹子,把我县竹产业做强做大。(二)营林生产一是苗木培育和管理指导培育造林苗木850万株,其中杉木500万株,柳杉50万株,檫木200万株,竹苗100万株,完全可以满足全县造林需要。
二是天保工程今年共实施森林管护面积81万亩,完成了xx年xx天保工程建设任务3.0万亩、xx年年11月下达的林业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天保工程项目建设4万亩的作业设计,并及时上报市级评审,正组织实施;并将天保工程项目损失情况进行清理统计(全县共损失面积3.08万亩),及时予以上报,准备工作充分,只待上级审核批复后组织实施。三是退耕还林严格按照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要求和补助标准,严格各项纪律,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完成xx年3.2万亩退耕还林县级自查,及时向财政等部门提供有关补助政策兑现依据,以便及时足额把退耕还林各项补助兑现到退耕农户手中。同时完成了退耕还林0.32万亩到期面积阶段性检查验收工作,为省厅和国家局核查提交了相关材料,确保了我县退耕还林到期面积圆满通过国家局核查验收。另外,对xx年年退耕还林1.0万亩荒山造林(含灾后重建)进行了施工作业设计并报上级批复,目前正组织实施。四是义务植树根据省、市绿化委员会的有关要求,我们把全民义务植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切实抓好全民义务植树建设,共组织完成义务植树65万株。五是扎实抓好各项工程造林为掀起今冬明春造林高潮,扎实推进天保公益林3.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退耕还林(配额荒山造林1万亩)等工程造林项目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林业局、各乡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高田乡率先于11月25日在钨城村高寨坡召开造林现场大会。整个造林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六是幼林抚育浅谈当前林业工作的重点 篇6
【关键词】林业工作;重点;不足
1.林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1协调工作存在不足
林业工作任务量大,通过各方面协调落实,如期完成目标责任,但是,从工作的过程当中发现,当某些问题存在异议时,通过各方协调不能及时解决落实,任务的落实过程中存在严重不足。
1.2整体工作兼顾不足
部门在完成业务工作的同时还要配合完成中心工作,由于部门人员少,在配合完成中心工作过程当中明显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所包村组任务量大,缺少人手,包村工作不能及时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
1.3业务后续工作顾及不暇
林业工作需要经常下去看、下去管,由于工作头绪多,事务繁杂,有时不能及时到各村查看苗木的生长状况,有些村存在管理疏忽,不能好好管护新增苗木,造成苗成活率下降,因此,不能够确保工作在质上达到相应的保障,缺失责任问责的有效实施,造成管理疏忽大意。
1.4与上级部门联系不够紧密
平时忙于业务工作,疏与上级部门协调、及时回报当前工作,造成上级部门对工作进度不明了,某些工作存在的现实性问题不了解,导致给工作增加了难度。
1.5队伍建设任务繁重
林业部门近10年未安排大中专毕业生,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急需优化。现有队伍大中专学历人员比例不高,中层干部年龄偏大,技术人员青黄不接,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2.当前林业工作的重点
2.1落实森林防火工作
落实好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责任制建设,着力提升火源管理工作水平,加大森林火灾处置能力,重点督查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和责任追究的落实情况,着力提升防火半专业队伍建设,督促每个乡镇必须建设一支防火半专业队伍,提升打“早”打“小”的能力。确保年度森林防火工作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2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认真做好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各监测点的布局,进一步明确监测对象及其活动点;对野生鸟类重点分布区、停歇地实行重点巡护和监测,掌握野生鸟类活动动态,监测鸟类异常情况,防止周边群众,家禽与野生鸟类直接接触,严防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发生。
2.3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一是抓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范工作,尤其是做好林业产业和通道绿化病虫害监测预报,及时监测和发布松树、杨树、柳树等主要造林树种病虫害发生情况、种类、危害特点,做好防治技术指导;二是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大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推广应用科学防治方法和技术,降低松褐天牛虫口密度,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三是抓好森林植物检疫执法工作。全面推行检疫登记制度,加强涉木单位的检疫管理,对大型加工企业、供电、移动和农网改造等经常使用松木包装箱的涉木单位进行跟踪检查,严格防范松材线虫病通过松木及其包装材料传入。四是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服务,探索建立病虫害防治联防联治机制,为林农及时发布虫情预报、指导防治和提供信息,由社会组织开展一般病虫害的具体防治工作。
2.4创新林业体制机制
一是发挥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平台作用。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和小额贷款流程,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大力推动林权流转,改变粗放经营和分散经营方式,引导有资金、有实力、有技术的农民或企业集约经营、规模经营、产业经营,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加强林权交易服务,对国有和集体的林木采伐实行“招、拍、挂”制度,逐步引导私人林木采伐进入中心交易。二是抓好森林火灾政策保险。积极配合保险部门做好生态公益林的火灾清册登记和理赔工作,确保森林火灾及时理赔。按生态公益林入保标准,在商品林进入森林火灾政策保险。三是推进合作组织建设。提供政策、金融、项目和技术等全方位服务,将优质苗木合作社作为标准化合作社建设,引导发展一批林业合作组织。
2.5提高林业建设支撑保障能力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大幅度提高林业生产力、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措施。完善林业人才引进、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加大人才教育培养力度,进一步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结构。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增加林业科技投入。组织开展重点攻关,力争尽快在良种选育、森林经营、灾害防控、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健全林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狠抓高优示范基地的建设与推广。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现有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快林业实用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全市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2.6加快林业融资平台建设
按照“依法依规、产权明晰、保护权益、发展产业、规避风险、良性发展”的要求,采取政府扶持、民间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组建市、县二级出资的林业投资公司,促进森林资源资本化运营,推进造林规模化、加工产业化建设步伐。不断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落实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创新贷款经营模式,加快推进林权直接抵押贷款、信用+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小额信用贷款等业务,拓展林权抵押担保物的范围;积极创造条件争取省里支持,组建多种金融机构参与、合作的贷款市场体系,引导和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开办林业融资担保业务,营造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与保险机构共同积极探索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保险业务,重点推进龙头企业,造林大户参加森林保险,鼓励和引导散户林农、小型林业经营者参与森林保险,做到应保尽保,降低森林经营风险,保障林农利益。
2.7完善林业要素市场建设
大力促进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完善森林资源交易平台,督促已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的县市区,并入到当地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没有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的在当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内搭建森林资源交易平台;不断完善产权交易,规范森林资源转让的信息发布、资产评估、林权变更等服务体系,推进国有、集体森林资源交易的招、挂、拍环节在森林资源交易平台进行。
3.总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应坚持围绕国家战略大局谋划发展,坚持用科学方法指导林业发展,坚持以深化改革推动林业发展,坚持以工程项目带动林业发展,坚持以先进典型引导林业发展,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才能够确保林业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刘峰.浅谈我国林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赤子,2012,06.
[2]段彦阳.针对林业现状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分析[J].科学之友:下,2012,05.
林业科技工作 篇7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基层林业站工作越来越重要。森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村屯绿化等林业工作的重担都是由基层林业站所肩负的, 如何正确的发展林业站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基层林业站缺乏必要的建设资金, 工作环境、基础设施, 难以跟上建设步伐。林业两大建设工程 (森林资源保护以及退耕还林工程) 的任务都是由基层林业站所肩负的, 与此同时, 基层林业站还担负着科技推广、林政执法、社会服务、资源管理等多项任务。黑龙江省省内地区的基层林业都是通过财政拨款来取得一定的经费, 虽然国家已经对乡镇林业发展工作站配备了简单的办公基础设施, 如电脑、GPS定位仪等硬件设施, 但是仍然存在财政拨款不足的问题, 而虽有相应基础条件, 但是不够先进使得工作人员没办法传达科技知识, 不能够及时掌握最新信息, 因而林业的社会化服务就更加难以实现。
2 缺乏技术人才 , 社会服务队伍需要强化
林业所承担的服务工作主要包括宣传法律以及政策、推广科学技术、传达林业信息、指导造林技术等等。这一系列的工作都具备很强的技术性、专业性, 然而基层林业站在技术人员的配备上是相当薄弱的, 很多的林业站里几乎找不到中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 要找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就更是谈不上。同时, 林业站干部队伍的人员素质不能够达到一致, 有很多人员都是不具备专业技术的, 要想在基层林业站找出一批专业的、优秀的科技人才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在多种因素的限制之下, 即便是一些具备极大潜力的人才也无法在工作中发挥其潜力。此外, 现在基层林业站的服务意识是较薄弱, 不能够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 造成严重的服务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总之, 服务型林业站建设的推进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
3 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的基本措施
3.1 健全基层林业站机构 ,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都明确了基层林业站的主要职责就是行政执法, 就是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这对于稳定林业站机构并依法管理森林资源,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应进一步加大地方立法力度, 明确林业站的地位, 应逐步理顺管理体制, 对由县乡共同管理的林业站管理体制, 林业站作为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实行垂直领导, 主要工作职责监督指导各乡镇林业工作的开展。对于林业行业管理和政策上传下达, 使林业站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真正做到基层林业工作有机构抓, 有人管。应进一步强化基层林业站保护管理森林资源的行政执法职能, 完善的林业站行政执法制度, 落实林业站人员执法责任制。
3.2 提高基层林业人员的技术素质
虽然大多数的基层林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 但是他们对于经常要接触到的技术问题却有着自己的理解, 而且也有掌握这些技术的想法。因此, 要着重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提高基层林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必须要考虑到他们的工作时间问题。首先林业领导层必须要根据林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讲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工作纳入到林业的发展规划中去。尽可能的将各种技术培训搬到林业的实际操作上去, 通过现场示范能够让基层林业人员对这些技术有更深的理解, 同时还应该形成制度, 从制度上来提供保证。如集体林采伐调查设计编写的规定、伐前公示制度、采伐作业中的监管、作业后的验收、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造林管护措施的加强等等。对现有的技能鉴定制度进行完善, 并要为基层林业人员的技能鉴定提供方便。要建立起动态的职业技能鉴定模式, 尽可能的打破工作年限、学历等因素的限制, 这些限制对于基层林业人员来说事的技能鉴定成为了他们无法逾越的屏障, 而没有通过相应的技能鉴定, 他们本身的待遇也会受到影响。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对已经取得了相关林业职业技术资格的人员进行考核, 对经考核不合格的就必须要降低其职称资格。通过完善鉴定制度尽可能的为广大的基层林业人员提供更多的机会, 并且让他们能够有足够的内在动力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实现他们的自我超越。必须为基层林业人员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技能与智慧的舞台。很多的基层林业人员都只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工作, 没有展示自己技能与智慧的机会。作为林业部门领导必须要帮助他们, 让他们能够看清楚自己的职业道路轨迹。要尽可能的为他们提升技能提供条件和空间。
3.3 社会化服务的积极开展 , 才能够确保林业站良性发展
在当地政府部门, 林业主管领导层得领导、指挥之下, 林业站联系到当地的生产实际需要, 找准侧重点, 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 投身到基层林业站的两大体系建设当中, 全力的参与到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在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当中, 做好科技服务活动的开展, 积极为广大的林农提供一系列如优质种苗、造林的设计与调查、虫害防治等。吸引、抓好各种投资经营, 建立林业生产基地, 创办经济实体。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 拓宽服务领域, 为农民脱贫致富当好参谋。基层林业站工作经费来源少, 数额明显不足, 可以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 充分利用林业站现有条件, 积极开展生产经营和规划设计等有偿技术服务, 改善基础条件, 增强林业站的服务功能, 使林业站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林业科技工作 篇8
1. 林业科技档案在林区总体规划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在黑龙江大小兴安岭传统林业开发建设时期,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形成了大量的林区总体规划设计项目档案文件, 如“黑龙江鹤北林业局总体设计工程”档案材料齐全、价值珍贵, 为后来的设计项目, 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实施方案”、“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山河屯林业局移民动迁工程”等的设计工作, 提供了规范的参考蓝本, 缩短了设计周期, 提高了设计质量。另外, 林业科技档案还为编制黑龙江森工总局发展规划提供了真实有效、科学可靠的技术依据。总之, 由于林区总体规划项目档案等林业科技档案对林区区域经济现状, 作出了符合实际的分析;明确规划了林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合理确定了林区城市化水平;科学规划了居民点等级规模结构;明晰了局址及林场职能分工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对局域基础设施规划所确定的标准、规模及线路走向做出了合理部署, 为林区的总体规划、综合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2. 林业科技档案在森林保护工程中的作用。
近年来, 我院先后建立了《黑龙江小兴安岭汤旺河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省镜泊湖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东方红湿地保护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珍宝岛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多项成果档案。其中, 森林防火项目档案明确记载了安排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林区道路、通信系统、航空森林消防、国家级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内容和可行性实施步骤;森林公园、湿地规划设计档案, 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活动提供了依据, 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高端生态旅游基地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3. 林业科技档案在林产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林产工业项目档案是指各类木材加工厂、人造板厂、林化厂、制浆造纸厂等林业工业生产单位在林产工业项目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如“大兴安岭恒友家具集团呼中分公司改扩建工程”项目档案、“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落叶松原木综合利用”项目档案、“东京城林业局集成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档案等。这类科技档案, 根据我国国情和林区实际情况, 为林区林产工业的建设发展, 提供了齐全的基础资料和专业调查资料, 在促进林产工业技术升级、有效利用木材资源、整合产业资本、延伸产业链、促进林产工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 林业科技档案在林业地质普查、设施建设中的作用。
林业地质勘察档案包括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查、物理探测等文件材料, 可以直接为林业经济建设所利用, 在地质资料中所蕴藏的信息还可以对以后开展地质工作提供了再次开发利用的可能, 节约了社会经济成本。如“铁力林业局改扩建工程地质勘察”、“伊春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韩家园贮木场水源地工程地质勘察”、“大兴安岭世行贷款防火工程微波通信站址工程地质勘察”等等。这些林业科技档案, 是林业地质资源的真实准确反映, 是一种具有巨大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一是对林区生产、生活用水供水工程的基础设施信息作了科学揭示, 对地下水源的来源、走向、结构、补给、水量、水质等作出了具体数字分析说明和科学论断;二是对林区基础设施、工业、民用建筑等各方面建设活动, 提供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成果资料, 使各项规划建设的操作有了地质构造科学数据的有力保证。
5. 林业科技档案在林区基础建设中的作用。
我单位在黑龙江林区开发建设过程中, 设计了大量林区道路、森林铁路、运材公路及桥涵, 在这些基础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中, 我院据林业部要求, 为林区路桥设计制定的行业标准规范, 如:“林区窄轨铁路桥梁标准图”;“林区公路钢筋砼简支梁上部构造标准图”等现在依然在执行使用。这些设计研究成果档案对我国林区的交通、林业生产木材采运、森林防火、森林保护等都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992年设计完成的“牡丹江铁岭河大桥”项目档案, 在2008年该大桥进行加固维修时, 为其提供了全套图纸档案资料, 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大桥主体结构的基础数据, 对大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论证,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修缮实施方案, 最终保证了大桥修缮工作的顺利完成, 从而保障了牡丹江林业局柴河地区唯一大桥的畅通。
《江西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篇9
1 来稿要求
1.1 内容须兼具真实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文字精炼、条理清晰。一般篇幅不超过5 000 字。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 (A) 、实用性成果学习实践总结 (B) 、业务指导管理类文章 (C) 均要在正文前附200 宇左右摘要及3~8 个关键词和英文题名、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
1.2 请附第一作者或主要执笔者简介, 格式为:姓名, 性别, 专业技术职务, 学位, 研究方向 (任选) 。
1.3 作者名下应标明工作单位, 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 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 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
1.4 A、B、C三类文章请标注中图分类号;获得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 并加注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
1.5 来稿务必字迹清楚, 简化字以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表为准;度量衡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面积单位请用hm2 (公顷) 或m2 (平方米) , 材积用m3 (立方米) 。公式、外文及其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以及希腊文和拉丁文学名等务必用印刷体书写或打印, 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有明显区别;植物、树木病虫名称后请附拉丁学名。
1.6 稿中图表请尽量简明扼要;表格须画在白纸上采用三线表不用竖线。插图用黑墨水在绘图纸上清绘, 图中文字请剪贴印刷体小号字;原稿上须留出插图的相应位置。
1.7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序号左顶格, 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 如[1], [2], …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
1.7.1 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1.7.2 期刊文章[J]
[序号]自主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 年, 卷 (期) :起止页码.
1.7.3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任选) .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1.7.4 报纸文章[N]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 出版日期 (年—月—日) (版次) .
1.7.5 国际、国家标准[S]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1.7.6专利[P]
[序号] 专刊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 出版日期 (年-月-日) .
2 投稿与稿件处理
2.1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征稿简则》和本刊近期文章, 并逐项修改、补充有关内容。
2.2 文稿要求发电子稿, 以计算机A4 纸型通栏排版, 并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到jxlky@163.com, jxlykj@yeah.net, 并留下详细联络方式。
2.3 来稿请勿一稿多投, 由于本编辑部人力有限, 稿件恕不退还, 倘2 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者, 可自行处理。
林业科技工作 篇10
1 林业类毕业生就业走向
近5年来, 林学院有林业专业毕业生215人, 主要就业走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考入林业行业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占1%;林业基层技术单位招聘占31%;涉林企业占57%;约11%的毕业生进入教育系统、中小企业工作。在林业基层单位的毕业生, 主要在林业工作站和林场一线从事造林及采伐设计和资源管理工作。随着近些年江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和社会造林积极性的提高, 学生进入知名油茶企业和大型林业企业就业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林业基层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多, 同时也加大了对林业专业学生招录的力度, 2013上半年, 仅崇义、遂川2县就一次性招考10名林业专业技术人员。
2 林业类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林业基层单位缺乏林业专业人才, 林业专业毕业生又难于到基层林业单位就业, 形成“分不进、留不住”的就业困局, 究其原因主要有:
2.1 心理上的几个误区
2.1.1 盲目求高心理。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 希望找到高薪工作是无可厚非的。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其期望值难以实现, 而且还会受到现实无情的打击, 加剧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2.1.2 攀比心理。
部分学生在求职中往往显得缺乏主见, 自信心不足, 拿自己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择业标准。
2.1.3 眼高手低心理。
与自卑心理相反, 因林业基层单位缺乏林业专业人才, 有些学生无论专业学习, 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 凭自身较为优秀的条件为不少林业企业和基层林业事业单位垂青, 而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种目空一切、高人一等的自负心理, 就业中出现“这山望着那山高”, “挑肥拣瘦”。
2.1.4 依赖心理。
有部分学生, 虽然接受了几年的教育, 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一个大学毕业生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现在就业、择业中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 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判断, 而是依靠听取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 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
2.2 不恰当的就业期望值
目前,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林业类专业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就业观念比较狭窄;缺乏行业视野;缺乏到基层艰苦行业长期工作的精神准备。很多年来, 林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方向性比较强, 就业形势一直较好, 大都是用人单位几番找上门来和学生做思想工作, 部分学生有优越感, 使他们缺乏竞争意识, 没有紧迫感。部分毕业生把择业定位在城市单位, 反映出毕业生追求舒适、追求名气的心态, 就业的期望值过高。
2.3 林业基层工作环境所限
林业公务员及事业单位“逢进必考”, 进入有一定难度。但林业基层工作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不高、娱乐活动偏少, 极大影响了年轻大学毕业生望考的兴趣。近些年, 学校积极开展一些考前培训等活动, 但有些毕业生重视程度不足, 有些学生只注重报考家乡林业单位, 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报考, 造成当年毕业生考取的不多。相比而言, 现代大型林业企业给出的工资待遇, 对刚入职的毕业生有更大的吸引力, 不少毕业生不愿意报考林业行业事业单位, 前往大型林业企业找工作。
3 加强林业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引导学生面向林业基层单位就业
3.1 林业优秀典型进校园
林业专业大都面向基层林业单位就业, 针对学生对艰苦行业和基层就业的认识不够, 对行业的了解不多。林学院每年都邀请部分优秀校友或全国林业先进模范集体, 走进学校开展林业职业坚守成长对话, 破解学生就业困惑, 提升专业学习信心, 解读行业形势, 激发学生对林业专业的热爱。
3.2“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一方面在林业专业学生中大力开展“知省情、识林情, 把青春奉献在基层, 把文章写在大地上”的系列林业行业就业指导教育, 有效指导学生转变观念充分就业, 适当降低期望值, 教会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市场规则和新的求职理念。另一方面正如武来成校长在2014届毕业典礼寄语所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积极引导学生正视林业行业是艰苦行业的现实, 提倡吃苦耐劳, 能耐寂寞的奉献精神, 树立“行行出状元”的信心和决心, 帮助学生准确定位, 为人生的新起点建立起事业的初始平台。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近些年林业专业学生大都愿意到基层林业场、站或涉林企业的造林基地工作, 对口率较高。
3.3 加大考前培训力度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推进课程改革, 突出林业行业事业单位招考考前免费培训, 促进学生到林业基层就业。这些年, 通过考前免费培训活动, 我们发现经过了正规专业思维培训的考生往往回答问题更能切中要害, 提升了林业行业事业单位报考通过率。近年来, 有50多名同学考入信丰、遂川、南康等县、区林业局及官山、九连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省属高速木检站。
4 加强与林业基层对接, 全力做好林业基层技术人员“三定向”工作, 畅通行业就业渠道
根据江西省林业基层人才状况, 江西省林业厅、教育厅、人社厅今年联合下发通知 (赣林字【2004】19号文) , 计划自2014年起先用5年时间, 依托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定向培养1000名左右林业发展急需的林业技术和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人才, 补充到基层林业部门。定向培养工作实行“三定向”原则, 即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各县 (市、区) 根据基层林业事业单位编制空缺及林业人需求情况确定招生计划, 实行自主招生, 定向招收有本县户籍的应、历届高中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年龄不超过28周岁。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面向有招生计划的县 (市、区) 自主招考, 并根据各县 (市、区) 林业发展急需的林业技术和工程测量与监理 (林业工程方向) 专业进行定向培养。定向培养的毕业生经考试合格后, 由生源所在县 (市、区) 人社部门根据签订的定向培养协议书和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办理正式聘用手续, 聘用到县以下基层林业事业单位工作。今年首批林业定向生招生考试非常火爆, 有1878人参加, 最后择优录取了205名定向生。
5 建立林业行业关键、特殊岗位资格准入制度
建立林业行业关键、特殊岗位资格准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正如会计、教师、医生等岗位的资格证书考试考级一样, 提高行业职工的专业性。建立林业行业关键、特殊岗位资格准入制度:一是与政府人保等部门协调, 林业行业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必须是林业专业人员方可报考, 杜绝“林业基层人员学历越来越高, 技术越来越低”的现象。二是凡建立“双证上岗制”, 即进入林业行业关键、特殊岗位的人员必须持有专科以上林学类专业毕业证及至少初级以上林业职业技能证方能上岗。
参考文献
基层林业工作站的职能定位 篇11
关键词:基层工作站;职能定位;林业
基层林业站是中国林业的“细胞”和发展的基础,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直接面向广大林农宣传贯彻林业方针政策、落实林业管理措施和开展林业服务的窗口。林业站的作用发挥得如何,事关我国林业工作大局。林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就是林业站。实践证明,基层林业站为推进林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林业进入了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基层林业站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愈来愈重要。
一、基层林业站职能定位的变化
(一)管理与服务并重
在林业计划经济时期,林木采伐的设计审批、木材运输证的办理、木材加工许可证的审批等,是林业管理重要的行政手段,现在,这些依据林业法律法规的管理事项,均按照规范的程序,由林业工作站服务窗口统一办理,在实施管理的同时,也被定位为林业的服务项目,为林农和木材生产经营业主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二)林业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凸显
过去,林业科技推广十分被动,请林农来培训,村里要付误工补贴。现在,许多林农主动要求技术培训。由于森林资源培育的积极性高涨,广大林农群众和林木生产经营业主对林业科技的需求明显提高,特别是对林木种苗、速生丰产林培育、竹类生产开发等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林业科技推广和林业科技服务工作成为新时期林业工作站的一个工作重点。
(三)引导代替组织
过去,林业工作站干部职工要不断督促集体经营单位的木材生产进度、造林抚育进度,监督造林质量、抚育间伐质量,现在,造林面积年年增加,造林抚育质量不断提高,广大林农群众和其他社会主体培育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组织实施林业生产已不再是林业工作站工作的重点。如何为广大林农和经营业主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指导服务,引导广大林农和业主不断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林业增效、增收,是今后基层林业站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引导广大农村走兴林致富之路
多年来,林业站发挥懂技术、会管理、信息灵的优势,积极为林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通过指导林农发展经济林、花卉、森林食品、林产品加工等绿色产业,通过向林农提供市场信息、法律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为培植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林农增收致富的途径,另外,引导林农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林经济效益,调动社会和个人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推动乡村业的市场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进林农增收节支、脱贫致富,促进农村林业产业发展,加快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二、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站职能定位应该加强的重点
(一)生态公益林的监管、保护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保护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能否顺利实施。基层林业工作站作为生态公益林保护监管的主体,责任重大。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建立有效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切实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的监管,监督生态公益林限制性利用的实施,组织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强化林木、林地的林权管理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林地、林木的林权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强化基层林业工作站林权勘验、林权证的变更、注销等职能,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维护林权证的法律效力。
(三)强化林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
林业改革推动了林业科技需求的提高。林业工作站作为最基层的服务单位,应努力建立切实有效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当地推广的林业科技项目进行推广,建立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培养林业科技推广人才,加强林业科技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四)强化社会化服务
积极引导护林联防体系建设,对护林联防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整合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合作经济组织和民间护林联防协会等的护林联防职能和作用,共同构建多层次协同配合的护林联防体系;加强护林员队伍的管理和培训,特别是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护林员队伍素质;充分利用林业服务中心这个平台,为林农和木材生产经营业主提供优质高效的林业生产经营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强林业政策、法规、管理制度的宣传,提供咨询服务,特别是林业改革出台的新政策、新制度等的宣传与咨询服务。
(五)加强专业技术和肉位培训
由于近年来合乡并镇,人员流动频繁,林业站现有人员许多人未经过专业技术和岗位培训,随着林业的不断发展,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已远远跟不上当前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加强专业技术和岗位培训,以适应当前林业发展的需要已是当务之急。
三、结束语
基层林业站职能的定位与职能的发挥,与林业管理体制及林业各项管理制度密切相关。基层林业站要适应林业发展形势的需要逐步转变职能定位,不仅需要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管理制度、工作方法、工作重点等,也需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积极推进林业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林业管理体系,推动和促进基层林业工作站的职能建设,以满足林业发展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罗小华.基层林业工作站[J].林业勘察设计,2008,(2).
如何做好林业统计工作 篇12
一、加强沟通协调, 确保统计工作高效准确
当前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之间在统计上还没有形成相互合作的良好机制, 使很多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浪费。政府统计部门作为组织、指导和监督部门统计、行业统计和社会组织统计工作的机构, 既要切实加强对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统计的组织、指导和管理, 规范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的统计行为, 又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整合和利用好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的各项统计信息资源。
本溪市林业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同各个相关部门的联系、协作, 理顺好统计部门内外之间的关系。2004年市局计财处积极与统计局农调队协调, 联合下发了“本溪市林业产值统计表”, 理顺了我市林业统计指标的口径和范围。按照国家林业、森林工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 同时我们又结合我市林业产业发展、林业及相关产业产值统计口径的实际, 制定了“本溪市林业及相关产业情况统计报表”, 对全市林业一、二、三产业统计指标进行详细统计。为保证统计数据来源的真实性, 2005年我们制定了林业社会总产值和全部林业生产情况统计台账, 对林业统计指标体系中52个重要指标进行经常性统计, 对各项数据来源的途径和计算口径进行了统一规范, 真正做到不虚报, 不瞒报, 不漏报, 不少报。同时, 我们又积极与局内各业务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 做到“年初有计划, 中间有督促检查, 年终抓落实”, 保证了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
二、加强统计基础工作, 规范统计工作制度化和标准化
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基石, 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保证林业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目前, 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的是林农增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热点问题, 只有加强统计基础工作, 提高林业统计质量, 才能及时地从数字上反映其进展情况, 为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林业统计的核心功能才能得以体现。
建立统计台账、基层测算表是我市近几年来统计工作的创新。基层测算表作为统计原始记录是对林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结果所做的最初记录, 是编制统计台账和统计报表的基础资料。全市各国有场圃、乡 (镇) 林业站都按照统一格式建立了“林业社会总产值”统计台账、基层测算表, 对林业统计报表的主要统计指标及计算口径进行统一规范, 按月统计、按季上报, 随时了解各项生产情况。首先是根据统计制度规定和生产建设实际情况进行产值测算, 原始记录中反映数据的收集途径和方法, 要有从本部门取得的相关原始凭证和报表, 从农户或企业取得的全社会范围统计指标要说明数据的来源和计算的依据。然后将测算数据作为统计原始记录登记到基层测算表, 再根据基层测算表登记统计台账, 这样就能做到数据真实、收集齐全、填报及时。同时, 合理分类, 统一编号, 设专人保管, 真正做到了“全面收集、真实统计”, 保证了产值测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一) 明确各类统计指标的统计范围
根据各项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及时测算产值, 记录统计台账。第一产业中山野菜采集产值计算包括出售和自食自用, 以山货野果、林下参为原料进行加工的林副产品业计入第二产业的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产值, 鹿、熊、林蛙等所产的副产品如鹿茸、熊胆粉、林蛙油等应计入第一产业的野生动物训养里, 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产值仅指林业系统内产值, 森林旅游业产值统计范围为全社会。
(二) 明确产值的计算方法及收集数据的方式
按月测算产值, 登记统计台账。明确个别统计指标的换算关系, 农民烧柴统计指标要明确按捆或公斤折合为立方米 (大柴或薪材) 的换算关系, 秋冬二季和春夏二季农民烧柴量的标准应不同。确定林下参产出计量单位中每帘或每亩的标准, 食用菌产出计量单位每盘或每亩的标准。确定本地区各项林产品的现行价格, 林下参、干果类、水果、林蛙及山野菜等的市场交易价格, 营林造林、抚育管理等每亩投入的定额成本均做为测算产值的依据, 山野菜采集产值可以按有林地面积估算, 或按平均每户农户采集量测算, 将两个测算结果相互比较, 测算出较为科学准确的数据。产值测算表和台账的数字填写要规范准确, 测算表中涉及到业务部门提供的数据要有业务部门负责人签字, 并经统计负责人审批后, 方可登记统计台账。测算表及台账的制表人、业务部门负责人、统计负责人、报出时间及单位公章齐全。
(三) 及时掌握生产情况和产值完成情况
基层统计人员要主动与业务部门沟通, 根据年度的生产计划, 及时掌握各项生产进度和实际完成情况, 按月统计各产值测算表, 然后及时登记统计台账, 保证统计指标及时登记、产值与生产同步。对具有季节性的春季造林、山野菜采集、林蛙等产值一定要按照时令来统计, 不能就简单地按全年平均计算。统计员要对业务部门提供和上报的数字进行审核, 根据各产业项目现有发展规模及年初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 审核业务部门上报的实际完成量, 根据产出量标准、现行单位投入成本和现行价格, 对产值测算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并与上年同期相对比, 与年初计划数字比较等。根据各项产业的年度计划发展规模及实际完成情况, 全面收集统计数据, 并注重对加工等龙头骨干企业生产销售情况的定期调查, 并与同级统计部门沟通, 掌握林产品加工、林副产品加工产业产值完成情况, 做到不漏报, 不瞒报。对林业系统内产值计算, 要以经上级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为依据。
三、搞好农民人均收入调查, 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好务
近几年, 我局按有林地面积占本地区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对全市34个乡镇进行了测算, 按多林、中等、少林乡镇划分, 全市二县五区进行统计调查, 通过设置调查点、科学选定调查对象等措施, 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辅之以抽样调查方法。结合全市本年度林业各项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在本溪、桓仁、南芬区随机选定9个乡镇中的9个村民组做为调查点, 按做为调查点的每个村民组平均人均占有林面积数, 选定90个农户做为调查对象, 对90个农户来自林业产值的现金和实物进行全面调查。林业一、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劳务收入及自食自用等收入情况做为统计数据, 测算林业产值、增加值及农民人均林业收入。同时我们通过计算全市林业产业经济增加值, 测算全市农民人均林业收入情况, 大大提高了随机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设立作为农民人均收入调查点的乡镇、行政村建立统计台账, 按月统计农民产值收入, 特别是九个行政村要按照本地区产业发展和农民林业来源的实际, 细化产量和产值指标。为了科学分析本地区农民收入情况, 各乡镇林业站根据年度生产计划, 对主导产业产值进行摸底调查, 测算全镇农民林业收入情况, 客观分析调查点上报的数据的真实性。通过提升统计数据的质量和林业统计工作实效证明, 林业发展在保障山区农民增收致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林业科技工作】推荐阅读:
应用林业科技10-14
林业科技体制08-12
林业科技项目05-28
林业自然科技资源11-02
林业科技大学论文12-03
富裕县推广林业科技05-26
科技创新与林业发展06-2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食品营养协会07-17
塞罕坝精神为林业科技工作导航06-0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审计业务公文审批单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