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工作者(共12篇)
现代林业工作者 篇1
现代化的林业经营是既要提倡对原始林的保护, 同时也允许对木材和林副产品的开发, 这对于收获木材和木材采伐之间的冲突得到有效的缓解。特别是近年来, 林业的重要性越发的体现出来, 国家也对林业从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了更多的扶持, 这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使营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使森林蓄积量和面积都得到有效增长, 所以加强营业工作的各项措施的落实, 对推动林业更快、更好发展将起到现实的意义。
1 营林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实现水土保持
植树造林是营林工作中重要的内容, 而通过植树造林工作也有效的坚固了土壤, 使土壤中水分被树的根系吸收和储存, 这对于减缓水土流失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一些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地方, 极易在雨季时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 所以在这些地方进行树木的栽植, 可以有效的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1.2 能够防风固沙
近年来, 风沙对我国的村庄和城市的危害不断加剧, 一旦没有阻挡风沙的屏障, 则会使村庄和城市变为废墟。所以为了有效的抵御风沙的侵袭, 加强造林和护林工作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不仅可以有效的减缓风速, 而且能够将刮起的沙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1.3 获取额外价值
森林是一个聚宝盆, 在营林工作中, 不仅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 而且还可以收获更多的额外价值, 如药材、水量、橡胶及茶叶等。
1.4 可以净化空气, 美化环境
树木不仅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同时还能吸收灰尘及有毒气体, 使空气得到净化, 减少病菌的传播。同时森林可以有效的减少城市的噪音, 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确保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为人们提供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所。
2 营林整地
2.1 营林地的清理
在进行造林过程中, 对营林地进行清理是整地造林的一道重要工序, 通常都会采用割除、火烧及使用化学药剂来对造林地的杂物进行清除, 可以利用人工割除或是采用机械方式进行, 清理后的杂物和杂草推在一起利用火烧来进行清理。对于有条件的地方, 也可以利用喷洒除草剂来进行清理。
2.2 营林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的方式一般会分为全面和局部。局部的整地则能够分为带状的整地或者是块状的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的全部土壤, 一般使用在平坦的地区。局部整地其实是对于翻垦的造林地部分土壤进行的整地行为。带状整地对于呈长条状翻的垦造林地土壤进行翻整。山地带状的整地方法可以分为反坡梯田、水平的带状、水平沟、水平阶、撩壕等;平坦地可以使用的整地方法为带状、犁沟。块状的整地可以使用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来整地。山地块状的整地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在平原的方面所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3 强化营林工作的具体策略
3.1 积极落实林业工作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的营林管理工作都对造林较为重视, 而对营林管理工作较为忽视, 所以需要加强这种观念的改变, 严把营林工作的质量关, 通过对植树造林进行验收检查, 加强造林后的管理, 特别是对于幼林更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 而且在建立长效的机制, 通过调查和摸底工作, 确保林地档案的完整。造林需要有科学的规划, 同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从而使各项重点项目做到早安排最落实, 而且充分发挥绿化工作的作用, 加强对城镇周边的绿化工作, 对于公益林, 更要加强资金的发放工作, 确保林业和政府的信誉, 从而实现林业建设的全面开展。
3.2 加快营林工作基础地位的巩固
营林工作应坚持把培育、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作为发展林业的立足之本。对陆地生态系统和林业生态建设中森林的主体作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森林保护的内容包含禁止滥砍乱伐、森林防火和对病虫鼠害的防治。营林工作开展中, 强调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与发展, 这是营林工作的责任, 并将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监测积极地纳入到工作范畴中。当前, 是林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必须对其营林工作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营林工作必须夯实基础, 认清国际规则, 结合地方实际, 理清并制定相关的营林制度、办法和规程, 从而使其尽快同国际接轨。
3.3 对生产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
全面将营林推向市场, 是其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大趋势。对于营林生产结构的调整, 应以较为完备的生态体系为前提, 通过发达产业体系指导, 按照分类经营和保护天然林的原则来实施。应尽可能地实现造林的多元化投入, 外资造林、义务造林、自费造林与常规造林相结合, 有效落实造林、抚育与管护的统一。在造林面积下降、育林资金减少的情况下, 强化森林抚育力度的意义十分重要, 通过对天坛幼林的合理抚育来进一步提高营林生产力, 实现人工纯林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增加。
3.4 加快营林产业化进程的发展
营林工作并不是单一的一项工作, 在营林工作中不仅需要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更需要对森林质量进行不断的完善, 这是营林工作的重点内容。只有不断的加强对优良树种的抚育, 对天然进行合理的经营, 才能确保优质苗木的生产, 所以可以说营林工作需要产业化的形式,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集合林业的各项资源, 实现优化配置, 从而使营林工作得到不断的完善。另外营林工作在生产过程中, 还需要不断强化的其市场推广, 从而实现优质苗木的生产。
3.5 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强调科技运用
将营林工作纳入到生态环境建设中来, 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提高林区灾害的有效监控, 从而最大程度避免自然灾害所导致的损失。对林区气候进一步细化, 使营林生产、多种经营等同自然规律更加符合。强调对于林区内病虫鼠害的有效自控, 充分发挥生物防治有效性, 将化学防治比重间可能地减少, 有效杜绝其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强调营林工作中科技的运用, 增加科技投入, 进行专项资金的设立, 来保证科学研究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推广先进技术, 抓好科研转化, 使其最大化地转变为生产力;进一步提升营林队伍的综合素质, 来使其同新时期发展的需用相适应, 更好地完备营林工作。
4 结束语
营林工作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所以加快营林工作的开展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当前的营林工作, 要加强其工作内容具体落实和执行的基础上, 还要对市场环境进行充分的考虑, 结合其工作实际, 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 实现营林工作的目标, 使营林工作得到不断完善, 对推动林业的更快、更好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长清.浅析加强我国营林生产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17) .
[3]佟建民.我国林业的发展及现阶段发展的对策[J].改革与开放, 2010 (4) .
[3]王晓花.加强和改进我国营林工作的策略与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 2010 (12) :33-36.
[4]刁继彬.试论营林工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8) :115-117.
现代林业工作者 篇2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前,在发展现代化林业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依托于林业技术的创新。
基于此,文章在简要叙述林业技术创新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当前我国发展现代化林业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林业技术创新的角度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加快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现代林业;技术创新;发展;产业
1 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我国现代化林业的发展过程中,林业技术创新能够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在我国现代化林业的发展过程中,林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我国多数林业产品的生产,仍旧是沿袭着传统林业产品的种植模式,并没有较好的应用科学技术。
传统的种植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传统的种植模式在林业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传统林业品种表现出繁衍期过长、生命强度较低、抗病虫害能力较弱等缺点。
因此,发展现代林业要紧跟科技水平提升的步伐,通过林业技术创新,用新技术培育出新的品种,从而提高林业产品的质量。
与此同时,通过对旧品种进行更新换代,有助于提高林业产品的产出,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使得我国的林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1.2 推动林业绿色化进程
在我国现代化林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实现林业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林业绿色化进程,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方面,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应用新技术与新方法,有助于转变过去传统的林业粗放型管理模式,完善我国林业的发展环境。
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由于缺乏先进技术的有效支撑,导致其对于温度、养料、日照以及水分等缺乏精确的测量与控制。
因此,林业产品成活率低、授粉率低、花期受损、水腐烂根、光合作用不充分等问题层出不穷,林业产品质量的低下,极大地妨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
林业技术创新有助于加快集约型管理模式的有效落实,使我国林业管理逐步向数字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新型林业管理过程中,应用集约型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实现对水分、温度、养分及日照的精确测量。
通过精确的测量,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重要的数据进行采集,并选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判断出该阶段林业作物所需的外部环境和化肥供应。
有助于相关管理人员对林业作物进行调节所缺或过剩的元素,实现林业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另一方面,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应用新技术与新方法,可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经营。
举例来讲,荒漠化防治技术、森林资源培育技术、生态系统恢复、重大森林灾害有效控制技术、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方面的林业技术创新,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这种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了林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使得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1.3 优化林业产业人员结构
传统林业产业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相对来讲比较大,无论是工作的重复性还是不可控制性都比较高,为相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而林业技术创新的融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工作重复性,有助于提高工作的可操作性。
传统的林业产业相关工作,需要林业工作人员累积大量的工作经验,如果相关工作人员经验不足,不仅不利于林业工作的有效开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业产品的质量。
而科学技术的有效融入,将会为林业带动一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提升林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
2 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现代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然而,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对林业技术创新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发展现代林业的过程中,有时仍然摆脱不了旧有的经营理念,即“林业靠天吃饭”。
受这种理念的影响,在林业经营过程中,多数仍采取粗放型管理模式。
通过上文的分析了解到,粗放型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适用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林业技术创新的必要认识,导致了我国林业产业普遍忽视林业科技投入、研究开发与应用,使得我国林业的现代化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与挑战。
2.2 林业科技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不相称
近年来,我国林业的科技创新一直依托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于林业的科技创新贡献出了重要的力量。
但是,由于科研经费的结构不合理,未能将林业的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导致了大量的林业科研成果难以得到有效的转化。
由于未能与市场实际需求相匹配,使得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有效实现。
在林业的科技创新中,应当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将林业技术创新融入企业生产,推动林业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3 优秀林业科研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
我国的林业技术与林业经济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4%。
另外,我国林业技术储备也不足,缺乏优秀林业科技人才,尤其是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的人才, 严重制约我国林业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和转化。
3 我国现代化林业的发展对策
要想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型管理模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实现我国林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林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文章从林业技术创新角度提出了发展现代林业的相关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完善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为了不断提高林业生产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建立完善的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应当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确立林业企业在林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科技活动的方向,推动科技力量进入林业产业。
3.2 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化林业,必须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
为了加快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步伐,应当进一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改变传统的林业生态科技创新的研究模型。
通过引入必要的竞争机制,加大科研和管理制度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3.3 加强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人才是林业科技创新全面展开的必要条件,创新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在现代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建立林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林业教育的改革,普遍提高林业工人质量,形成林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林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4 结束语
我国在推进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林业的现代化发展被提上日程。
任何领域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该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而发展现代化林业,构建优美的林业建设环境,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有效支撑。
研究林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治强.林业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北京农业,2015(33).
[2]周湘南.探析林业技术发展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J].现代园艺,2016(16).
[3]王占龙,徐天华.新时期林业推广技术应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产业,2016(09).
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 篇3
我国林业发展相对缓慢,而且我国的森林资源相对匮乏,因此,林业技术的创新对于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林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紧跟经济增长的步伐,关键就在于林业技术的创新。因此,现代林业的发展必须研究技术方面的创新工作,积极主动地研发林业技术,实现技术创新型的现代林业。所以,林业部门或企业应该注重加强林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林业技术,同时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不斷创新出适合我国林业发展的林业技术。与此同时,我国林业技术创新方面存在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技术创新经验的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林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影响了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林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士的思考。
我国林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林业技术创新的意识欠缺。加入了WTO以及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以来,我国林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了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林业都集中在比较偏远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在这里仍然采用传统的经营模式,林业技术的意识非常淡薄,创新意识比较缺乏,使得这些地区的林业发展出现严重滞后的现象。尽管有的地区意识到了技术创新的对于林业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技术人才和资金支持,使得相关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林业技术创新的资金不足。我国林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而林业产业比较集中的大部分偏远和落后地区都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开发新技术,这样就造成了这些地区林业发展的恶性循环,缺少技术人才和资金支持,林业的生产效率上不去,企业就更没有资金来引进先进的林业技术和人才,根不能进行技术创新和改革。因此,资金不足是各地林业尤其是偏远和经济落后地区技术创新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林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明确。我国林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林业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的科研机构,而实际生产的林业部门或企业很少参与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中,这就使得理论和实践相脱离,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由此可见,林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于生产者本身,而不是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所以,林业部门或企业应该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技术创新研发中,才能将林业技术创新与林业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
林业技术创新的人才的短缺。目前我国林业技术的科研成果比较少,而且林业技术的利用率也比较低。林业技术发展中存在的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林业生产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国家缺少对其的资金投入,进而导致了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没有技术创新的人才,就不能发挥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因此,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林业技术创新人才。
林业技术创新的建议和措施
培养技术创新意识,加大资金支持。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行为和习惯。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林业工作者们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意识到技术创新对于林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使其能够自觉地转变工作思路,积极主动地研发林业新技术。各地区的林业部门或企业可以通过开办技术创新领域的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大对林业技术创新的宣传力度。国家还可以建立林业示范园,展示国内外最新的林业技术及其成果,让林业工作人员来到园区参观和学习,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行动。
另外,政府应该加大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保证林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成果,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种政策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明确主体地位。林业部门或企业是林业发展的主体,因此,在林业技术创新等研发工作中,林业部门或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在研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林业部门或企业的具体需求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才能有效研发出适用于实际生产的林业新技术。
培养技术创新人才。针对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人才短缺的现状,林业技术创新工作首先要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人才。林业部门或企业需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在职教育。例如林业部门或企业可以邀请林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为工作人员讲解林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相关知识;也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去先进的企业参观学习、参加在职培训课程等;林业部门或企业还可以通过调整薪酬结构和奖惩机制等方法,来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和挽留力度,使更多的高素质科研人员参与到林业技术创新的工作中来。
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的影响
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林业技术的创新,使得林业的发展从过去的粗放型向数字化方向转变,并逐步实现了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在新的林业技术应用后,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光照、温度等都得到了合理化、精确化地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而且林业的创新技术还有培育技术、林木恢复基础以及荒漠化防治技术等,这些林业技术有利于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的密切结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通过林业技术创新,推动了林业产业的结构调整,通过新型林业品种代替传统林业品种,提高了林木成活率,进而有效地优化林业的发展结构,增加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浅析现代林业档案整理工作 篇4
档案是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真实纪录具有资源作用、凭证作用和查考作用。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 保持文件之间有机联系, 区分不同价值, 便于保管和利用。在实际操作中就是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或直属上级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 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 明确立卷归档重点, 分清主次。
2 加强学习, 提高水平, 做好整理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 这就要求档案整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档案整理工作是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 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2.1 装订
一般以每份文件为1件, 正文与文件处理单为1件;文件正本与定稿 (发文稿纸) 为1件;正文与附件为1件;原件与复制件作为1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1件;重要文件的正文与历次修改稿可各为1件;来文与复文 (指请示与批复, 报告与批示, 函与复函) 为1件;报表, 名册, 图册等按其原来的装订方式, 1册 (本) 为1件;会议纪要以1次会议为1件;介绍信存根可以1本为1件;调资表以1次为1件。
对于文件的修整必须去掉金属物, 并对破损的文件加以托裱。
确定装订顺序, 即件内排列:正文在前, 文件处理单在后;正文在前, 定稿在后;正文在前, 发文稿件在后;正文在前, 附件在后;原件在前, 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 被转发文在后;来文与复文为一件时, 复文在前, 来文在后。
装订方式和要求:以件为单位装订, 按三孔子一线装订。
2.2 分类
保管期限———年度———机构 (问题) 分类 (三级分类) 。
2.3 排列
遵循“事由原则”, 同一事由的相关文件应集中排列, 不同事由间的归档文件排列, 按事由具有的共同属性分别集中排列。
2.4 编号
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逐件编写归档号。归档号包括:
全宗号:档案馆给各立档单位的代号。
年度:填写文件归档年度, 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保管期限:永久、30年、10年。
室编件号:按归档文件的排列顺序进行编号。一般都按三级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的, 所以同一年度, 同一保管期限, 不同机构 (问题) 需要编写从1……开始的流水号。
页数:填写每一件归档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的总数。
盒号:按同一年度同一保管期限编写从1……开始的流水号。
馆编件号:不用填写。
2.5 编目
归档文件的编目应该依据归档文件的分类方案和室编件号顺序编制文件目录, 归档文件应当逐件进行编目, 来文和复文为一件时, 只对复文进行遍目。
2.6 装盒
装盒的具体要求:不同形成年度的归档文件不放入同一档案盒;不同保管期限的归档文件不放入同一档案盒;分机构的情况下, 不同机构形成的归档文件不放入同一档案盒。
3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增强档案开发利用
档案实行集中管理后, 木兰围场按照局要求统一装具, 统一培训, 统一方法, 统一标准, 有力地保证了案卷质量。同时对文件借阅、复印等环节都分别进行了登记造册进行控制, 切实做到了规范化管理, 并且为满足档案管理现代化需要, 配备了微机、打印、复印、扫描仪, 购置了科怡档案管理软件, 形成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存共用的管理机制。同时, 用科学的检索方式, 强化了管理效果。现在林场的档案存储信息大大满足本单位和外单位查找和利用的需要。尤其利用计算机检索工具后, 大大提高了查阅准确率及查阅速度, 并做到借阅有登记, 利用效果有记录, 归还有手续。
现代林业工作者 篇5
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这个主题,回顾总结近五年来的林业工作,部署安排今后一个时期林业生产和当前抗灾救灾、恢复重建工作。等会,杨松副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同志们抓好贯彻落实。我先讲几点意见,供大家讨论。
一、近几年来林业建设的成绩和经验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的五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林业系统坚持以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得力措施,加快林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通过狠抓营造林重点工程,大大提升了造林绿化的速度。五年来全省累计造林2000多万亩。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 453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830万亩,有170多万农户、60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不仅使大批的宜林荒山、陡坡耕地和疏林地披上绿装,森林郁闭度明显提高,不少过去曾经是生态脆弱的地方,现在生态恶化的局面得到了有效遏制,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开始得到缓解,而且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林业产业步入加速发展快车道,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作出县域经济发展“一主三化”的战略部署后,我省林业坚持把生态工程建设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面向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后续产业,林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特别是以杨树、国外松为代表的产业基地建设、林产加工一体化经营发展迅猛。*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440亿元,比*年的155亿元增长183.7%。全省人造板加工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去年全省人造板产量突破了190万立方米,林产工业总产值达到165亿元。花卉苗木、林果加工和森林旅游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截至*年底,全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小)区225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有5个,保护(小)区总面积达到110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9%,神农架、后河、星斗山、龙感湖、洪湖、梁子湖等重点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管护明显加强,特别是实施天保工程后,极大的促进了森林蓄积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如昔日鄂西林海的秀美森林景观正在得到逐步恢复和重现。
——林业基础工作得到有力加强,为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防火扑火能力显著加强。*年以来的5年,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受害率始终控制在0.2‰以内。科教兴林不断加强,科技进步对林业的贡献率提高到30%左右。建立了一批林木良种壮苗生产基地,良种使用率从*年的20%提高到目前的30%左右,苗木生产能力也从8亿株提高到10亿株。
从我这两年接触林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林业部门的一些重点和亮点工作给我印象很深刻: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势头良好。集体林权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是林业发展由靠输血向自身造血的根本性转变。省委、省政府对林改工作十分重视,林业部门逐级开展试点工作,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林权制度改革不仅调动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盘活了森林资源资产,增强了林业发展活力。而且使林地经营水平和林地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二是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成效明显。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前,林业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省林业局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活动,找准了林业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彰显了林业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去年,全国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在我省召开,是对这项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极大地提升了湖北林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三是低产林改造工作开始纳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我省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全国排名靠后,主要原因是低产林比重较大,还有大面积的山地和丘陵岗地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发展林业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林业部门适时提出实施低产林改造,并将其作为今后我省营造林工作的一个重点,思路很对,时机很好,顺应了当前发展设施林业和效益林业的需要,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决定用5-7年时间全省完成800万亩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任务。从去年黄冈、孝感、随州、咸宁等地“双低”改造试点情况来看,效果不错,反响很好,林地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真正实现了地当田种、树当粮管。四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猛。全社会办林业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全民搞绿化的局面初步形成。通过深化经营机制改革,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了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步伐。全省非公有制造林比例逐年提高,去年达到了87%。特别是民营林业异军突起、发展很快,已成为许多地方林业建设的主体,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五是林业队伍素质明显提高。近几年来,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结合部门实际和行业特点,先后开展了行风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年活动,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力推动了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我们的国有林场职工,在目前林场改革相对滞后、经济比较困难、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尽心尽职,努力工作,实属不易。
可以说,十六大以来的这五年,是我省林业改革力度最大、发展变化最快的五年,也是建设投资最多、综合效益最好的五年。我省林业既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状况的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又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工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扎实工作的结果。实践证明,林业系统干部职工是一支素质高、大局观念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林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这五年的实践,有不少好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林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才能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提高林业的社会影响。二是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新思路,采取新措施,才能解决好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林业发展新局面。三是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集中精力办好事关全局发展的几件大事,才能紧紧抓住全盘工作的关键,带动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四是必须牢固树立务实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干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五是必须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尊重社情民情林情,才能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林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不利条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着力解决。一是思想不够解放,发展机制不活。主要表现为林业凝聚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强,体制不顺、流转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束缚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二是森林经营方式粗放,生态质量不高。突出表现在单位面积蓄积量偏低,林分质量较差,林地产出率不高。三是林业科研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手段滞后于林业生产。四是生态产品、物质产品、生态文化产品有效供给明显不足。此外,国家集中投资林业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以往依靠大工程项目带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和相应的工作方法也需要进行调整。对于这些问题和不利条件,我们要认真审视,理性分析。既要正视问题,增强忧患意识,明确努力方向;又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坚定信心,强化措施,克难奋进。
二、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努力推进湖北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省林业同全国林业发展形势一样,正在进入一个极好的战略机遇期。首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党的*大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了了全党的面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倡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减缓气候变化,并将森林减排和发展森林生物质能源纳入了国家行动方案。这一系列的重大战略决策,使林业成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重点,成为维护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物种安全、能源安全、淡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对发挥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为林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其次,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务林人艰苦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我省林业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森林资源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城乡绿化环境明显改善,已经奠定了比较好的生态基础。第三,我省地处三江(*)四山(*、*、*、*),特别是作为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两大世界级工程所在地,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国家林业局和有关部门一直以来都把我省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省份给予支持。社会各界对林业工作也越来越理解,越来越关注,这一切都为林业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外部环境。第四,我省林业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全省可利用的林业用地约为1.29亿亩,是耕地的两倍多,其中相当部分林地的潜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在耕地潜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充分利用非耕地资源发展林业,不仅将极大地提高林地产出率,而且将创造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去年开始实施的“双低”改造,已经在部分地方掀起了新一轮的林业开发热潮,呈现出非常可喜的局面。第五,随着林业改革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制机制逐步放活,全社会造林的积极性日益提高,造林主体日趋多元化,社会投资林业的热情正在不断高涨,这将成为林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省九次党代会和上个月闭幕的省“两会”,提出了今后五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就是要通过努力,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向全省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林业工作就是要以这个大的目标为指导,分析形势,准确定位,进一步增强加快林业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加强林业建设的决心不动摇,扶持林业发展的力度不减弱,强化林业的各项工作不松懈,切实推进湖北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林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提高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林业聚集社会资源的能力,努力实现全省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2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圆满结束,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林地最低保有量达到84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到3.2亿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到650亿元,森林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林业三大功能明显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逐步树立。*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200万亩,低产林改造75万亩,义务植树 1亿株,实现林业产值480亿元。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大对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进行部署,印发了两个重要文件加强指导,并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初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服务监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年,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的一年,也是推进这项改革最关键的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今年全省集体林地确权发证率要达到80%以上,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得到落实。围绕实现这一目标,各地要在学习借鉴去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力抓好明晰产权和发证到户工作,对纳入改革范围的集体山林,因地制宜搞好确权到户,并及时签订合同,进行林权勘验,做好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认真落实“两金”减征政策,切实减轻林农涉林负担;抓好林业要素市场建设,完善森林资源评估体系,逐步规范森林资源流转行为;完善森林资源抵押贷款办法,扎实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工作,不断拓宽新形势下林业融资渠道;加快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探索适应林改新形势的林业管理方式;完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把林改与“双低”改造和林业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林改真正实现资源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需要强调的是,林改工作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地在林改中必须严格执行政策,规范操作程序,确保改革既积极又稳妥地向前推进。目前,各地推进林改的主要政策依据就是省委省政府下发的两个文件(鄂发〔*〕23号和鄂办发〔*〕27号文件),而在具体操作上,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各地必须把握好“确权、减负、流转、配套、管理、发展”等关键环节,充分尊重历史,听取农民意见,切忌行政命令,更不能包办代替、强制执行。对改革方案的制定、利益的分配、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等重大问题和事项,都必须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者农户表决同意后方可实施。同时,要认真做好林权纠纷调处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历史遗留问题,防止因工作失误而出现不稳定因素和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省林业局和省林改办要加强对全省林改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确保林改工作顺利推进。
对国有林场改革,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也很重视,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改革步伐。目前看来,总体上有进展,但改革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还有不少国有林场仍然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务必予以高度重视,要真正重视林场改革,真正支持林场发展,真正关心林场建设,帮助林场尽快走出困境、加快发展。今年,要选择一批重点国有林场开展改革试点。各地要认真开展调研,摸清底数,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划分好两类林场(生态公益型和商品经营型),科学制定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林场发展方向。要尽快落实林场职工的各项社会统筹政策,妥善处理好人员分流、安置等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进林场经济发展,发挥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持力度,真正把国有林场建成生态建设的骨干、兴林富民的示范、科技兴林的样板、生态文明的典范。
(二)高标准实施“双低”改造。“双低”改造是省委、省政府迄今为止对林业投资最大的一项工程,也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清泉书记、鸿忠省长对这项工作高度关注,专门作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杨松副书记一直是亲自抓,年前在红安县专门召开了现场会作了动员部署。在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从*年起,用5年至7年时间完成“双低”改造800万亩。其中:低产林改造500万亩,低丘岗地改造300万亩。省财政每年将安排5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低产林改造。省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推进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并准备将这一工作纳入政府责任目标,实行年度考核。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起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机制。各级财政也要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用于开展规划设计、工程监理和检查验收,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今年是“双低”改造的起步年,全省要完成低产林改造75万亩。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必须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严要求推进,高质量落实。要严格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严把种苗、整地、栽植、管护质量关。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低产林改造一定要因地制宜,规范管理,坚决防止出现“剃光头”和“一刀切”的现象,必须是“头上戴帽子,腰里系带子,脚上穿鞋子”,确保不出现乱砍滥伐,不出现林地流失,不造成环境破坏。同时,要注重统筹安排,协调推进,重点是抓好“六个结合”,着力打造生态工程、惠民工程和致富工程。一是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着力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人居环境。二是与能源林和碳汇林建设紧密结合,促进节能减排。三是与林业特色板块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发挥资源优势,体现地方特色,突出规模效应,重点发展名、优、特、新品种,实现高产高效。四是与推动林产工业发展紧密结合,建设一批工业原料林和速生丰产林基地。五是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紧密结合,着力增加集体收入,增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六是与放活林业发展机制紧密结合,制定有利于“双低”改造和林地流转的相关政策,鼓励参与主体多元化、资金筹措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合理引导社会资源向林业建设聚集。
(三)着力抓好林业碳汇和生物质能源开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强化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开发替代能源的功能,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是林业部门服务于全党工作大局的着力点,也是拓宽林业建设领域的一个新亮点。当前,我省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重工业比重很大,在超排放、高耗能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之前,重工业一方面支撑着我省经济的快速运行,另一方面又给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节能减排任务变得异常艰巨。面对重重困难,正确的抉择就是在抓好工业降耗减排的同时,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和节能减排作用,以有效缓解工业增长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一是要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着力推进碳汇造林项目。实践证明,碳汇造林是目前间接节排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去年,省林业局在争取碳汇项目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后,要继续坚持多条腿走路,加大争取力度,抓好世界银行碳基金项目,开发京都、欧盟碳汇造林市场,多渠道筹措林业碳汇项目资金。*年,要组织技术力量着手编制碳汇项目的管理办法和有关技术规程,严格按照项目方案和作业设计实施好现有的中国绿色碳基金武汉市碳汇林项目。二是要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我省气候温暖湿润,乌桕、黄连木、油桐、油茶等高能量的木本油料植物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的有利条件。各地要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战略机遇,着手开展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的调查工作,并结合本地区林业生产力布局和技术支持基础,制定发展规划。同时,积极开展能源树种选育和种植模式研究,优选出最适合我省种植和产油率高的能源树种,因地制宜地开展能源示范林基地建设。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建成300万亩、年产量达50万吨生物柴油的能源原料林基地。省林业局提出今年计划在全省新造10万亩的乌桕能源示范林,示范带动,试点起步,并鼓励相关企业参与原料基地建设,我认为思路很对。今后,就是要充分发挥林业的行业特点,不断创新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模式。要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要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的战略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与开发利用优势,加快推进能源林基地建设,积极探索从原料培育、加工生产到销售利用的“林油一体化”、“林电一体化”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新模式。
(四)全面加强资源培育与经营管护。一是要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林业血防等重点工程,以大工程推动营造林,扩大森林面积,提高资源存量。要进一步规范对重点工程的管理,提高建设水平,确保建设质量。在依托大工程带动营造林的同时,继续办好义务植树基地,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要深入推进“绿色家园”创建,继续开展四旁植树和“万树村”活动,加快“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强森林经营。加强森林经营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我省林业发展的潜力所在。要切实把森林经营贯穿到林业建设的全过程,推进林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坚持良种壮苗,全面推行造林专业化和造林业主制,加强造林监理,提高造林质量。要全面推进抚育改造,制定《全省重点公益林经营工程规划》,实施森林经营工程,重点强化中幼林抚育。要建立健全森林经营政策体系,加强技术研究和应用,规范森林经营行为,要科学编制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将不同类型森林的经营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引导经营者科学经营。要抓好森林经营试点示范工作,开发和总结多种森林经营模式,全面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三是着力抓好资源管护。要采取最为严格的措施,加强林地用途管制,实行林地定额管理,切实防止林地非法逆转,尽快建立“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供地、节约用地、占补平衡”的林地管理机制,切实保住全省林地资源“红线”,抓好林权登记发证管理。今年,要组织力量严肃查处一批林地管理失控的典型案件,以遏制当前非法侵占林地案件日益上升的高发势态。要继续完善森林采伐利用管理政策,严格控制不合理消耗,使该采的能够及时采,不该采的严格保护好。在采伐审批上,要减少中间环节,简化申报手续和审批程序,方便林农群众,实行采伐公示制度,依法保障中小经营者和林农平等获得采伐的权利。要认真组织开展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完成林业发展三级区划编制和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规划,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要切实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扩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沙区植被面积。继续完善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预警及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防控体系,尤其要防止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群死群伤事故。
(五)加快发展林业产业。林业产业链很长,从林木种子到苗木花卉,从木材供给、干鲜果品,再到林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可以实现多次增值,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我省林业产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产业发展的总体规模、质量和效益仍不尽人意,必须下大力气来抓,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突破。一是继续抓好板栗、食用菌、森林药材、油茶、油桐、五倍子、白果、桂花、木瓜、栀子等十大特色林产品优势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快特色优势林产品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步伐。二是加快对传统林业产业改造步伐,逐步淘汰小作坊式的木材加工企业,提高林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三是重点支持林桨纸一体化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大规模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办好“第一车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四是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开展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评选,用活用好用足支持政策。五是加快培育特色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步伐,挖掘一批具有原产地特色的企业和品牌,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六是进一步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切实把好食用林产品安全源头关。七是扶持林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提高林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鼓励社会力量在大中城市和林产品集中产区建立林产品专业市场。八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生物质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生态旅游、林产品流通、森林资产评估、技术推广咨询等服务业。今年,全省林业产值要在去年基础上增长10%,达到480亿元,新增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个。
三、切实抓好灾后恢复生产,确保今年各项林业建设任务全面完成1月中旬以来,受极端天气影响,历史罕见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我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林业的损失尤其惨重,全省林业受灾面积2310.34万亩,压断林木4.27亿株,受灾及被困人数20463人,从林木、种苗到房屋、道路、输电线路、监测设施等,林业基础设施普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3.65亿元,占到全省经济损失的30%。特别是楠竹、柑橘、苗木、中幼林等遭受严重损毁。丹江库区、三峡库区等退耕还林区75%的柑橘损毁,去年秋冬“双低”改造新植80万亩幼林全部损毁,30%的楠竹被折断、撕裂,15%的楠竹被连根拔起,准备用于今年春季造林的苗木遭受毁灭性打击,近几年新营造的竹林、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甚至中龄林被冻死、冻伤的情况十分严重。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省林业局党组和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紧急行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科学救灾,努力把林业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夺取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阶段性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出林业系统干部职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真挚的爱民情怀。在这场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全省各级林业部门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据我了解,省林业局和有关县市林业局的许多干部职工在春节期间没有休息一天,主动加班加点,以超常规的姿态、超常规的措施全力投入抗雪救灾,率先在全国制定了《主要造林树种雪灾救护技术要点》,并派出了137个林业科技小组深入基层,培训指导林农救灾减灾。这种积极主动、迎难而上、无私奉献、高度负责、开拓创新、一心为民的精神,是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政治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展示,是推动湖北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始终坚持、大力发扬,进一步把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精神振奋起来、潜力激发出来、力量凝聚起来,力争把灾害对林业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当前,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由应急抢险抗灾转入全面恢复重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把握抢险抗灾工作进展情况,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部署。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实际,明确要求突出抓好“救灾、复产、保目标”三件大事。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思想上、行动上继续高度重视。要深入林业灾区一线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毫不松懈地抓好林业抗灾救灾和恢复建设工作,确保今年各项林业生产既定目标的实现。
一是要全面做好灾害评估。由于灾后恢复林业生产所需周期较长,这次雨雪冰冻灾害不仅给当前的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还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林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各地必须结合本地抗灾救灾工作的具体安排,科学制定林木、竹林、经济林、花卉、野生动植物种群灾害评估方案和操作细则,尽快组织专家和技术工作人员开展调查评估,争取早出结果。要进一步核实雨雪冰冻灾害对林木种苗、林区基础设施、林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和林农经济损失。林木资源受灾评估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资料,在实地详查的基础上,落实到山头地块,既要有对现有损失的统计,又要考虑对长远发展的影响。评估分析结果要定性定量、真实准确,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科学制定重建规划。春节期间,省林业局的同志们克服困难,夜以继日研究制定了我省《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林业生产重建规划方案》的初稿,并按期上报有关部门。国家林业局和有关部门明确表示,将对我省林业救灾工作给予优先考虑和大力扶持。省林业局要对《重建规划方案》初稿进一步细化完善,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和救灾资金上的支持。各地林业部门也要科学制订本地林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突出重点、着眼长远。要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各级政府要统筹部署,安排林业抗灾恢复重建工作。
三是全力抓好灾后重建。关键是要抓好“一清理、三恢复、五加强”。“一清理”,就是要科学清理受灾林地林木。要尽快制定雪压倒木竹的清理方案,确保在不破坏现有存活树木、不影响来年竹笋正常萌发的前提下,及时清理倒木倒竹,减少木竹经济损失。全面实行“六禁止三防止”:即禁止重灾县市采伐非受损木竹,禁止采伐能继续生长的受损木竹,禁止采伐补植补造更新困难的林木,禁止采挖春笋,禁止重灾林分采割松脂,禁止采挖古树名木;防止无证采伐,防止超限额、超计划采伐,防止越权审批,严防借机乱砍滥伐和偷砍盗伐,尽可能让森林休养生息,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三恢复”。一要尽快恢复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抓紧修缮因灾受损的供水、送电、通讯及房屋设施,确保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二要尽快恢复林区基础设施设备,重点抓好国有林场、国有苗圃、自然保护区、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防火、防虫、野外生态监测以及集体林区基础设施等恢复重建工作。三要认真做好受灾林地恢复。要结合林地清理和抚育管护,切实抓好造林更新和补植补造,确保受灾林地得到及时有效恢复,林业建设成果得到切实巩固。“五加强”。一要着力加强种子、苗木调配供应。要大力开展容器育苗和大田育苗,抓好苗木的余缺调剂,保障种苗生产和造林所需。二要着力加强造林管理。当前,正值春季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要抓住高强度降雪带来的有利墒情,认真抓好造林前的组织协调、计划安排和作业设计,严格全过程质量管理。受灾严重、苗木生产供应短期难以恢复的地区,要及时调整造林绿化生产计划和作业设计,提前做好育苗、预整地等工作,为秋季造林做好准备。三要着力加强动植物资源监测、保护抢救和繁育。四要着力加强次生、衍生灾害的防控工作。冰冻融化后林业灾情和损失还可能进一步扩大,各地丝毫不能松懈麻痹,要制定预案,严防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严防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灾害发生、蔓延。五要着力加强灾后重建的管理。要继续完善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各类侵占林地资源、盗伐滥伐森林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严格监督管理救灾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一旦发现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要严肃处理。
四是切实抓好科技救灾。科技兴林是林业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科学技术对于林业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具有关键作用。在前一阶段的抗灾救灾中,我省林业科技队伍为全省林业救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围绕林业工作重点,做好全方位的科技服务。要抓紧重建受灾的科研、推广试验示范基地,确保科技项目的正常开展。要继续开展“科技下乡进村入户”活动,已经派出去的专家组和科技小分队要深入重灾区,了解和掌握林业冰雪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灾后重建的技术需求,遴选和组装现有科技成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方案,做好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基层林业生产单位和广大林农解决生产自救的技术难题。要选择好样地、样本,对受灾树种进行救治性试验、开展抗冻优良树种和品系调查,为冻灾防治和树种选择积累经验。
五是加紧研究惠民利林的救灾政策。这次雨雪冰冻灾害给林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暴露出我省林业抵御特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很低,特别是一些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不利于保障林农群众的利益。为此,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林业应对灾害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加强林业抗灾能力的途径和办法,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惠民利林政策,充分调动广大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省委、省政府对林业救灾重建非常重视,鸿忠省长已经要求省直有关部门研究林业减免政策,并提出将对种苗、低产林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省政府原则同意将补助6000万元,用于解决灾后容器育苗2亿袋和损毁新造林的补植补造。如果可能的话,今年将全部减免两金,切实减轻受灾林农负担。各地也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支林惠农政策。要把救灾资金重点投向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林木、竹林、经济林的培育管理问题。要合理调整并优先保证受灾地区的采伐指标,优先保证林农清理因灾损毁木竹的需要。要鼓励竹木加工企业收购受灾林地清理的竹木,特别是受损严重的竹木,支持企业开展灾害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要指定和公布收购加工企业,对林农销售受损木竹实行临时保护价。要研究和制定灾害产品收购加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价格监督,禁止压价伤农。要引导林农建立各种防灾减灾的合作经济组织。省林业局要抓紧组织修订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快建立和实施林业灾害保险制度,提高林业抗御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林业生产风险,确保林业经营者的利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六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抓好林业抗灾减灾和灾后重建,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福祉,事关林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为此,要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大力宣传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和各项政策,大力宣传林业抗灾救灾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灾后重建的好经验、好做法,为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营造良好氛围。要把宣传林业抗灾救灾与宣传林业发展结合起来,广泛宣传林业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广泛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增强国民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切实加强森林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好风景林、古树名木和革命纪念林,建设一批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林业、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七是继续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林业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部门干部队伍的素质和作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党委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因此,必须始终绷紧加强队伍作风建设这根弦,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尤其在大灾之年,要更加突出地把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地抓实抓好。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建立行政责任制、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要进一步倡导“亲民、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真心贴近群众,心系群众疾苦,增强服务意识,认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要倡导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坚决克服办事拖拉、推诿的不良习气,增强大局意识,确保政令畅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林业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发挥好带头作用。广大林业工作者要勇挑重担,乐于奉献。要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培训,鼓励干部职工加快知识更新,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要不断完善县乡林业管理与服务组织,认真落实好森林公安、林业工作站的定机构、定编制、定岗位等工作。要深入推进规范化管理活动,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把各项工作置于严格的制度约束和监督之下,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树立林业系统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面对严重灾情和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排除万难,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科学谋划,扎实工作,坚决夺取林业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确保全年林业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推进我省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现代林业工作者 篇6
【关键词】现代林业;基层林业站;重要性;有效措施
基层林业站工作复杂而繁琐,却会对林业产业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林业站作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中基层林业管理核心,国家的林业产业政策,以及具体的林业管理工作均是依靠基层林业站来执行的。在我国林业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基层林业站的作用,对搞好现代林业产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1、在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中发挥基层林业站的重要性
1.1森林资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国土面积大,但林业资源相对贫乏的大背景下,若没有很好的植被保护,占国土面积很大部分的多山地和平原地区,荒漠化情况就可能越来越严重,肆虐的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更加频繁,农田荒芜状况可能更加严重。不重视林业资源发展和保护产生的后果如此严重,需要调动起基层林业站的积极性,发挥其实际作用,使国家林业政策和具体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起到应起的作用。
1.2在肯定我国现代林业产业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我国的基础林业建设尚不健全,很多工作也没作到位,甚至部分地区还发生林地资源流失的问题。可以说,区域林业资源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复杂的,只有发挥基层林业站的作用,才能使林业管理人手短缺、工作量不匹配的现状得到改善。此外,现有林地树木生长状况不佳,会直接降低林业产业生产能力,使林业产业的树龄结构搭配不合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使林业资源保护和采伐更加合理,就必须让基层林业站工作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宣传林业政策,讲解林业知识,指导林业生产,这样才能使林业产业始终走在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1.3随着我国林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很多林地归属于个人所有,林农可依据需要变更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这样林地资源防火等相应保护体系与传统体系也有较大不同,这对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基层林业站的服务对象剧增,宣传服务范围及对象更加广泛,这也扩大了基层林业站开展林业知识培训工作的范围,对林业政策宣传和林业法律法规讲解的要求更高了。所以,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林业站作用,才能为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2、发挥基层林业站作用搞好现代林业建设的有效措施
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基层林业站工作的有力支持。而要发挥基层林业站作用,搞好现代林业建设应采取如下措施。
2.1合理地设置相关机构
随着林业产业的发展,基层林业站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要按照平等竞争、公平合理的原则,以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相关编制问题的解决,进行有条不紊的改革,推动基层林业站机构人员编制问题合理解决,如实行竞争上岗、能者居之的用人原则,切实提升基层林业站人员的基础素养和技术水平。同时,改革基层林业站编制,使之更加符合现代林业产业发展实际,从而推动基层林业站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林业建设的目的。
2.2进一步明确我国基层林业站的具体职能
进一步明确我国基层林业站的具体职能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提高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基础。我国的基层林业站职能是:宣传国家林业政策,以及林业生产建设中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林区群众林业基本常识和环境意识得到有效增强;通过对林业区域的管理和行政执法,保护既有林业资源,以及林区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资源,协调林业资源征管和采伐的具体工作,及时调节林业资源采伐中可能出现的纠纷和矛盾;对区域林业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区域林业资源现状;负责区域林业产业的发展规划及组织实施,组织林农学习优秀的育苗种树与绿化造林工作;还应对绿化美化工作监督指导;基层林业站还肩负着推广林业方面科学技术的职能,引起和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并为广大林农提供科技培训和指导。
2.3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层林业站基础建设
林业工作千头万绪、责任重大,从封山育林、营林改造到生态林保护,从林木病虫害防治到森林防火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若相关经费资金到位不够及时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相关工作顺利的开展。因此,应考虑建立一个多渠道的林业投入机制,加大林业管理资金投入的力度,并确保投入资金渠道来源稳定、畅通,使基层林业站的基础建设更有保障,这样才能为现代林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2.4通过培训提高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的素质
新世纪要求林业工作目光要放长远。特别是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原有的基层林业工作方式、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林业工作的需求。因此,应加大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尤其要加强岗位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林业法律法规、森林防扑火等能力素质。努力将具备一定业务理论知识和水平的人员补充到基层工作当中来。
2.5继续保持基层林业站机构及人员队伍稳定
林业产业的发展,没有基层林业站等机构是不行的,抓好基层林业站建设这一基础,整个林业工作就有了依托。而基层林业站的基础建设必须要保持林业站机构及人员队伍的稳定。因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基层林业站的稳定,确保其工作的稳定和持续性,避免因机构和人员的不稳定发生管理混乱、工作脱节的现象。当然,基层林业站也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职能作用,用突出的工作成绩证明基層林业站的重要作用,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重视。
2.6进一步开展林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
基层林业站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广大林农提供林木育种、苗木嫁接、更新造林、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增加林业科技含量。各地基层林业站还应通过开展横向经济、技术合作,相互交流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地方林业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要不断转变职能,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为广大林农的兴林治富发挥积极作用。
结语
搞好基层林业工作站相关工作,才能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打下牢固基础,然而,基层林业站的原有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不断发展林业产业需求,所以,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基层林业站高效、合理地开展工作,进而推动我国的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其伟.基层林业站工作探析[J].北京农业,2013(3)
现代林业工作者 篇7
科学技术是将生产力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坚实桥梁与基础, 其对于促进当前我国林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今, 我国林业的技术水平已经逐渐接近世界水平, 这不仅提高了我国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对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 要根据我国当前的林业发展状况, 制定有利的措施促进我国林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从而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当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从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来说, 我国的森林资源丰富, 且木材种类繁多, 呈现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 丰富的森林资源总量相较于我国的人口数量来说, 人均占有的森林资源还是比较贫乏的。同时, 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1 森林资源支持能力弱
尽管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丰富, 但是用总量除以我国的13亿人口数量, 森林资源就相对不足了。同时, 当前我国森林中树木的质量也在下降, 其各项指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我国森林呈现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但是还不足以支持当前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我国林业发展缓慢, 使得当前我国林业中人工林树种单一, 其稳定性较差, 这又进一步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发展。
1.2 林业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从当前我国林业的管理体制来看, 不仅管理模式落后, 并且运行机制也不够健全, 从而使得我国的林业企业经营能力不足, 发展缓慢。同时, 中国当前实行的林业经济体制还存在着林权不清的情况, 使得企业的经营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与创新性, 也就缺少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 制约我国林业技术改革的因素
尽管当前我国具有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 其对于我国林业的稳定发展以及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 在我国当前的林业技术改革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制约着我国林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2.1 林业技术改革的资金不足
从我国林业发展的整体来看, 科学技术水平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我国林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科技所带来的林业发展往往集中于当前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对于我国大部分的林业待发展地区, 由于林业技术改革资金的不足, 使得其自身的技术得不到有效的改革与创新, 从而不能促进林业的进步与发展。
2.2 林业技术不具有创新力
尽管我国林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 但是, 从客观方面来说, 在林业技术的创新发展方面, 我国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明显不足。当前我国的高水平林业技术, 大都是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真正属于我国的林业技术还是比较少的。同时, 对于这些由国外引进的技术, 我国还存在着应用效率不高、缺乏整体认识的问题, 从而使得我国林业技术水平以及经济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3 促进我国现代林业技术改革的有效措施
3.1 加大林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训力度
充足的资金投入以及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林业技术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对于当前我国林业技术的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 我国林业建设方面的工作人员, 其所拥有的知识体系比较陈旧, 已经不能适应现今我国林业发展需要。因此, 对于这部分林业技术人员, 要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 使他们能够提升理论知识, 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 承担起现今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林业技术工作, 从而促进我国林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3.2 瞄准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
林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其根本目的在于对林业经济的提升与促进。因此, 当前市场的林业需求对于林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林业企业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对林业技术改革、创新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资金投入会促进我国林业发展, 也使得林业企业会得到有效的利润回报。因此, 林业技术创新对于市场需求的瞄准, 不仅能够获取有效资金的支持, 对于林业的稳定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3.3 建设林业技术推广网站
林业技术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动我国现代林业产业的发展。而对林业技术进行推广, 对于提高林农与林企的林业生产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其在推动林业技术快速传播的基础上,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符合当今林业发展需求的林业技术的创新与改革。
网络作为当今时代中传播速度最快、涉及范围最广的传播途径之一, 对林业技术的推广有着推动作用。因此, 建立林业技术的推广网站是现今加强林业技术推广、促进我国林业技术改革的有效方案。
4 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4.1 林权改革
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林权的改革, 传统的林权使得林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不高, 从而影响了林业的总体发展。同时,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速度下, 提高林农收入, 保障林农生活水平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因此, 对于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基础与关键。
4.2 提高林业技术的推广效率
林业技术的有效推广与使用, 是促进当前林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但是, 要使得林业技术的推广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就必须建立一套高效完善的推广体系, 同时还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因为当前我国市场对树木的需求量较大, 且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市场导向的推广体系使得林农、林企获取信息的效率明显提高, 同时, 这对于提高林农收入, 改善林农生活质量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4.3 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
无论林业如何发展, 低效的森林资源利用效率对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 保证现代林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森林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因此, 对于当前我国林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 同时还要在森林利用中注意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从而实现我国林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以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4 加强林业的信息化发展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 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了世界上多个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同时其对于我国林业的发展同样具有推动作用。比如, 林业部门可以建立相关平台, 定期发布林业政务信息, 并提供林业问题的在线咨询服务。这样就能够提高林业部门与公众的互动性, 从而也提高了林业信息的流动效率。
林业的信息化发展对于我国林业保护也有着现实的意义。如今我国森林防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信息化的林业管理能够利用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 例如, 遥感卫星、互联网技术等来对林火进行监测、报警等, 从而为消防部门提供各种及时、有效的信息, 确保救援工作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最大限度地保护林业资源。
5 结语
森林资源作为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 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 尽管我国林业技术水平较高, 但是其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足, 限制了我国现代林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因此, 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必须注重林业技术的改革与发展, 通过林业技术改革, 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的利用率, 促进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恒刚.推进我国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33) .
[2]何志辉.浅谈林业改革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22) .
[3]吴远志.现代林业技术推广的改革与发展[J].科教创新, 2011 (05) .
[4]蒲梅林.探讨林业技术创新中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园艺, 2013 (18) .
[5]郝彦惠.试论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J].现代园艺, 2013 (20) .
[6]刘艳春, 冯彦.林业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49) .
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 篇8
关键词:现代林业,技术创新,发展状况
随着节能减排, 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以此为机遇, 林业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为保障林业的长远发展, 必须对林业技术进行创新, 采用更加高效、合理的手段对林业进行创新管理。
1 林业技术创新的重大意义
1.1有利于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目前的林业发展, 无论是不充足的光合作用, 还是不合理的管理造成的根茎腐烂,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传统林业不合理的经营模式有关。只有合理的经营, 我们才能对林业作物的基本要素如营养、日照时间等有一个合理的估算与控制[1]。而林业技术创新, 则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 运用先进的设备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精确的测量, 让作物的成长可见化、可控制化。在让林业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的同时, 也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1.2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林业地区的就业情况
传统林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天气, 毫无疑问, 当天气变坏的时候, 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最大的。在林业技术创新带来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 也给林业就业机构带来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可以减少工作量, 也就减少了工作时间。而且, 林业发展中科技力量的加入, 对于掌握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工作经验的高端人才来说, 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相信有了科技血液的涌入, 林业的发展会更加现代化。
2 目前林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2.1未能清楚地对林业技术创新的重大意义有一个完整的认知
传统林业的发展一直是严格遵循自然规律的, 即“靠天吃饭”, 这种理念经营下的林业发展直接结果就是对林业的创新, 尤其是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 更不用说对于林业的研究开发与使用了。落后的经营理念, 对我国目前的林业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2.2林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虽然说改革开放以来, 相比较过去落后的林业经济体制, 我国的林业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我国林业的技术创新还是片面地依靠一些科研机构或者是一些院校, 而不能充分发挥企业或者个人的积极性, 长此以往, 林业的经济效益很难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而且, 林业科技与企业甚至市场的需求也不完全吻合, 林业技术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2.3林业的科研发展水平与欧美国家差距较大
据相关统计, 当欧美国家农业科技获奖成果的转化率有70% 的时候, 我们国家只有50% 左右。而且, 我国林业人才极度缺乏, 专门的林业院校不是很多, 学习林业的人也较少, 更不用说从事林业方面的高新技术研究方面的人才了。而这些, 对我国林业成果的转化情况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3 林业技术创新举措
3.1逐步扩展林业技术创新队伍, 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对于林业发展, 科技与人才从来都是必不可少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而现代林业的发展片面依赖一些科研机构与院校, 而且林业的重要性始终也没有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而林业技术创新是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做支撑的。因此, 一些高等院校就必须着力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尤其是通识教育。林业技术创新是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作支撑的。在注重对高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 对农民和普通技术人员的教育也必不可少。把林业的发展与教育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深化林业教育改革, 才能让改革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3.2逐渐完善林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体系
对于林业技术创新投入体系的完善, 首先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因为就算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也是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响水县通过加强对林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在县镇2 级成立林业领导小组, 对绿化重点工程实行镇一把手包干负责制。政府可以通过完善林业相关的法律, 使林业技术创新有稳定的创新机制。同时, 尽量加大或者至少稳定对于林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同时, 与林业相关的企业, 也可以通过加大林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方式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此外, 农民和普通技术人员也可通过学习一定的林业技术创新知识使自己更好地从事林业生产。
3.3注重运用新技术
江苏响水县在林业管理中, 注重新技术, 高科技的运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森林资源及林业有害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大大提高了精确度和工作效率。
由于目前林业发展尚停留在粗放式经营模式上, 林业技术改革必然是一个长远的工作。无论是为了迎合现代科技的发展, 还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林业技术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以教育为基础, 让更多的人参与林业技术创新, 同时, 尽量加大相关方面的投入, 让现代林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分析 篇9
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林业是目前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社会的稳步前进提供动力。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林业必须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实现科技型林业, 这也是林业发展转型的突破口。因此, 林业单位开始加强对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视, 并在引进先进林业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林业技术。不过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和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经验的欠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使得林业技术创新很难推动现代林业的发展, 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相关人士的思考。
1当前林业技术创新中面临的问题
1.1创新意识欠缺, 资金投入不足
自从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以来, 林业实现快速发展, 并且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外部发展环境的需求, 林业单位必须重视林业技术创新, 但是由于我国林业都集中在比较偏远的地区, 使得创新意识比较缺乏, 而且林业工作人员已经适应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 所以没有兴趣进行林业技术创新, 始终还是沿袭着过去的林业发展模式。虽然有些林业单位已经认识到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而且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技术创新, 但是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和高素质人才的帮助, 使得相关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1.2体制建设滞后, 主体地位不明确
当前我国林业基础创新主要依靠林业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的科研机构, 而在具体的工作中林业单位参与度不高, 而且只投入比较少的科研经费, 这就导致整个创新过程比较混乱, 使得科研成果和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不一致, 这不仅不会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 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 作为林业单位必须确定林业技术创新在整个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把林业技术创新和林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才能够帮助林业产业快速地实现经济转型, 实现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
1.3科研成果过少, 成果转化率过低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 我国林业的科技成果比较少, 而且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比较低。这已经成为林业技术创新的限制因素。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林业对创新意识的提升并不重视, 而且国家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也比较少, 缺乏相关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 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林业技术创新队伍, 以及提高林业单位人员的素质, 已经成为林业部门应该关注的重点课题。
2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2.1转变观念, 加大资金投入
思想观念决定着行动。培养林业工作者们的创新意识, 转变传统工作模式理念是落实林业创新工作的首要问题。为此, 各地区的林业工作站可以通过开设讲座, 发放林业技术宣传单等方式加大林业技术创新的宣传力度, 也可以建立林业示范园, 将林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新技术应用其中, 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林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 帮助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为了保证林业技术创新的质量, 政府要加大相关的财务支持, 并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吸引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
2.2完善机制, 确立主体地位
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完善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当前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经营效果不佳、林业人员收入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林业单位应该建立并完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 进而解决所存在的这些问题, 进一步提高林业的市场竞争力。林业企业是林业经济发展的主体, 林业企业的相关需求和林业发展的目标紧密相连, 在现代林业发展中融入林业技术创新, 能够有效地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2.3加强培训, 建设创新队伍
针对我国林业技术科研成果较少、高素质的科研和管理人员欠缺的现状, 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先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建立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并且技术创新能力过硬的技术队伍。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工作。例如以林业工作站或林业企业的名义邀请林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讲授林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知识。也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社会和网络上的培训课程, 加深对林业技术创新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调整薪酬结构和奖惩机制等提高林业企业和林业工作站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和挽留力度, 使更多的高素质科研管理人员参与到林业技术创新工作中来。
3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3.1帮助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为了促进林业更好的发展, 国家提出了林业应该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 这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要措施, 但是当前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病虫害的威胁以及林业产品不符合市场等现象。在实现林业技术创新以后, 林业的发展从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数字化方向转变, 并逐步实现了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对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光照、温度等的合理化控制, 进一步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 而且林业技术创新还包含很多培育技术、林木恢复基础以及荒漠化防治技术等, 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的密切结合, 帮助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2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传统林业模式下林业种植的品种都是传统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成活率低、生长时间长、易发生病虫害等缺点, 很难满足当前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所以, 林业单位要想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就必须创新林业技术, 培养新型林业品种, 进而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林业技术创新, 可以实现新型林业品种代替传统林业品种, 提高了林木成活率, 进而有效地优化林业的发展结构, 增加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不断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3.3优化林业产业的人员结构
人员是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的主体, 所以作为林业单位应该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的人员结构。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中人员主要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开展相关的工作。自从实现林业技术创新以来, 不仅减轻了林业人员的工作量, 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林业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 在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 使得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完善。当前新型的林业发展模式不仅体现在人员素质的提升, 还体现在人员结构的优化, 帮助当地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为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帮助。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尽快实现林业的绿色化和规范化。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林业技术创新, 进而实现了现代林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出了当前林业单位的指导地位。尽管在林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足, 影响到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所以林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林业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团结意识, 共同进行林业技术创新工作, 进一步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 促进现代林业的稳定发展, 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晓梅.浅谈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J].科学与技术, 2014 (10) .
[2]李家琳.林业技术创新的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1) .
[3]郭明, 曾书平.加快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发展[J].华东科技, 2012 (11) .
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 篇10
目前我国大多数林业产品都是根据传统的种植模式来进行生产和发展的, 但是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导致当代林业的发展更加需要多方面品种来配合市场方面的需求, 并以此来提升其产品所拥有的的质量。林业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够有效地帮助林业管理模式的转变, 促使林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化和网络化的发展, 这对于我国林业管理者来说, 都是比较有效的环境问题处理方式。我国的林业系统也可以适当地吸收一些数量基数较为庞大的从业人员, 并以此来提升林业就业方面的压力。林业在技术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劳动方面的强度, 同时有效地改善林业产业内从业者们的工作量, 降低工作的可控制性。
2 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
2.1 林业技术的发展体制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规律不符
由于目前科研机构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已经成功地成为林业技术创新和工作开展和发展的重要地点, 因此这两者之间很难在进行科研工作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发展经费和其本身所具有的结构问题等。导致研究出来的大量科研成果都和社会企业方面的实际发展要求形成了一种相互违背的情况, 导致林业产业在应用过程中根本无法获得比较好的收益产业, 影响林业的正常快速的发展。
2.2 对林业技术方面的创新不够重视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和束缚, 因此在如今的林业经营发展工作当中依然沿用着传统的经营理念和营销发展模式来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2]。高层管理通常在科学技术引用在林业的生产过程中, 并没有获得其高度的重视, 导致林业科技的研究和发展受到各方面严重的阻碍和制约, 因此阻碍了我国当前的林业技术创新改革的发展。
2.3 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
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利用, 能够有效地推动林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应用价值方面的提升, 然而我国当前的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我国普遍偏低, 再加上在林业技术方面我国与之相对应的技术储备也不够充足, 因此就严重缺乏林业方面的科学技术人才, 对于能够真正进行高新技术开发和研究以及在经营管理领域当中表现出色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普遍比较大。所以, 导致我国林业高新技术成果很难获得有效的转化。
3 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问题的措施
3.1 强化技术设备的研发力度
为了能够有效地强化对如今现有的林业装备技术的研发力度, 需要将有限创新性资源以及相关的体系做出全面化的整合操作。同时还应完善其中的创新管理机制所具有的公平竞争、开发以及动态性, 以此来实现对林业科技使用装备的有效更新和升级, 并对如今现有的一些创新性科技成果做出合理科学的转化行为, 并以此来为林业装备技术的创新工作开展相应的良好氛围。最终建立起创新知识产权和合理的技术创新性机构, 通过对内部成员之间的经验和技术交流方面的强化, 来有效地提升林业创新研究能力的科技成果。
3.2 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
需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渠道, 同时将政府方面的投入和林业本身方面的资金投入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再通过辅助性的融资和多风险还有银行贷款等多方面的投资形式来开展多渠道和多层次化的研发工作, 并以此来解决林业产业技术由于创新资金不足而导致出来的问题。其次, 政府方面需要颁布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 能有效提升对林业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的作用, 引进外资的力量较为容易, 直接为林业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营造出一个非常有利的环境, 有利于林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发展和提升。
3.3 培养林业创新科技人力资源
在现代的林业发展过程中, 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到人力资源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在林业技术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 必须要借助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来展开合作和研究, 全面地促进现代化林业生产和发展的主要模式的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证。林业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的真正发展和展开, 能够促使大多数更加优秀的人员真正参与其中, 有效提升整个工作团队所具有的综合性素质,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4 结语
综上所述, 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之间的问题需要强化技术设备的研发力度、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培养林业创新科技人力资源等, 真正促使现代林业技术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先宝.林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 2012 (8)
一个现代林业的范本 篇11
德清地处浙江北部,林业用地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3.5%。这样一个“四山一水五分田”的半山区县,2005年林业产值46.6亿元,占当年县域经济总量的1/3,亩均林地产值763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德清林业“长绿”又“长钱”,以发展现代林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种植早园笋,促进农民增收。早园笋是德清名优竹种,栽培历史悠久。德清县因地制宜,立足特色,发挥自身优势,靠一支早园笋,一个“山伢儿”品牌,做大做强一个产业,富裕了农村一方百姓。以笋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栽培为重点,以品牌、质量和市场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早园笋的品质和市场占有率,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早园笋产区。2006年种植面积6700公顷,产量8.2万吨,产值3.6亿元,实现农民纯收入2.26亿元,人均733元,全县农民纯收入的9.8%来自早园笋,从业农民10万人以上。早园笋已成为德清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以武康镇郭肇村为例,2006年种植面积520公顷,占村林地总面积的52%,产量6100吨,产值4500万元,人均早园笋纯收入5830元。
壮大竹木加工业,形成企业集群。上世纪80年代,德清竹木加工还处于数量少、规模小状态,形不成产业。90年代中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发挥‘两头’在外优势、质量兴业、科学布局、做响品牌、做强产业”的发展方针,竹木加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现有竹木加工企业160多家,企业集群初步形成,年产值27.6亿元。竹木加工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县有2.4万农民在竹木加工企业务工,占农村劳动力的12.1%,务工总收入达1.9亿元。
培育花卉苗木业,推动农村经济。莫干山现代林业示范园区是德清县实施规模林业、生态林业、精品林业、效益农业的重点工程,园区占地2600公顷,集花卉苗木生产、原料林基地、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实现年产值3000多万元。该县以莫干山现代林业示范园区为平台,发挥园区辐射效应,有效带动了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现有花卉苗木1334公顷,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38家、苗木大户40余户,许多农民走上了花卉苗木生产致富之路。同时,园区建设给周边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2005年近650人全年或季节性在园区务工,务工总收入140余万元。
开展森林旅游业,带动关联产业。德清以优越的生态环境作支撑,充分挖掘森林旅游潜力,除莫干山风景名胜区外,近年来新开发了下渚湖湿地公园、碧坞龙潭风景区等景区。莫干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余万人;新开发的下渚湖湿地公园投入运营当年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森林旅游还带动了农家乐、旅游纪念品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
现代林业工作者 篇12
自“十一五”以来, 我国传统林业建设工作开始逐步转向为现代化林业建设, 随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重视, 现代化林业建设不断贴合生态保护的环保原则, 不断尝试科学有效的方法, 结合传统经验, 尽可能实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林业建设目标。而林业建设发展方向的宏观调整离不开基层林业站的微观变化。如何有效运用科学发展的建设理念, 推进林业建设, 成为每一个基层林业站工作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基层林业站的工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基层林业站作为我国林业建设大旗之下的冲锋队, 在多年的工作过程中, 不断积累各类工作问题, 相关行业研究者们也不断开始重视基层林业站工作问题的有效解决。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可以发现, 就基层工作站所出现的问题而言, 大致可以分为技术方面及人力方面两个主要类型。技术方面的问题包括专业领域知识不足, 造成的对林地生产力高低较难有效控制、林木年龄及结构出现不合理现状、林地珍贵资源的流失不可控现状等。而人力方面主要是指由于基层林业站的工作任务量较大, 但现有基层林业站的工作人员数量相对较少, 很难实现工作任务量的有效分配及快速完成,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林业建设基层工作的堆积与推迟, 这难眠会影响林业建设的发展步伐与目标实现的速度。此外, 人力方面的问题还包括上传下达的障碍性现状。由于基层林业站多数处于乡镇级领域, 信息传达不流畅、周围资源相对匮乏等客观环境的限制, 对相关信息的及时传达或多或少会形成阻碍。与此同时, 由于人手不够的基层林业站工作现状, 与林业开发有关的工作, 如发放采访证、设计采伐规划、采伐过程中的监管监察以及采伐完成后的有效验收等内容的实现具有一定困难。在林改之前, 这部分体系工作的完成主要依靠乡镇政府、村级防护对等人员。加之以往我国在林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不完善, 所以造成基层林业站工作存在诸多问题的较难改善的工作模式。
在国家林业建设发展过程中, 相关政府机构意识到了基层林业站工作的弊端及改善的迫切性, 林业建设改革的发生可以说, 对传统基层林业站工作模式做出了本质调整。具体表现为, 国家制定的相关林地采伐计划通过县级林业局向基层林业站的所属职能部门--乡镇级政府进行传达, 巷镇政府再将政策要求及指示信息传达到村落。这期间可能会造成信息方向的变更及重要信息的遗漏。而在林业改革之后, 在政策信息传达方面做了完善性调整与变更, 巷镇政府必须按照新的要求将包括采伐计划在内的政策要求全面落实到林地产权所有者手中, 换言之, 即落实到林农手中。另外, 在相关监管体系的完善方面, 林业改革的内容中也做出明确规定, 原来以乡镇政府和村组为主的护林防火体系变成以林农个体为主, 重新建立以前的基层林业站的工作体系, 对以往系统予以去粗取精、进一步完善。
由于林地分到千家万户, 林业所有权、经营权多种多样, 林业站的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服务的对象多了, 内容广了。林农对林业方针政策的知晓、实用林业知识的培训、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林地权属纠纷的调处、自我权益的保护等等, 对林业站提出了更高要求, 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
因此, 作为乡镇林业站, 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政策宣传、规划设计、资源管理、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职能和作用。
2 基层林业站工作模式转变的未来趋势及方法
2.1 加强资源管理
现代林业建设的第一目标是建设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通过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 着力保护和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在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的循环发展中, 充分发挥林业的基础性作用, 努力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效益显著的林业生态系统。
乡镇林业站要认真贯彻“严管林”的要求, 切实把辖区内的森林资源管好。 (1) 狠抓采伐限额管理。林业站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林区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 尤其是要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序, 积极配合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抓好农民自用材、培植业用材和烧材的采伐管理, 坚决杜绝无证采伐和超限额采伐。 (2) 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乡镇林业站要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 发现非法征、占用工程区内林地行为的, 要及时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并协助查处防止林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 (3) 强化林权管理。乡镇林业站要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 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 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 保证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4) 加强木材流通领域和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乡镇林业站要严格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 依法查处非法运输木材的行为。同时, 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 加大对天然林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 发现非法经营加工木材的, 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2.2 增强服务能力
林业站是提供市场信息、推广科学技术、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的“服务站”。掌握市场信息和林农的需求是最基本的要求。政府的职能就是服务, 林业站的职能之一就是服务林农。现在的林业, 是多种形式、多种经营主体的林业, 在市场经济中林农需要服务, 尤其是需要林业信息和林业技术方面的服务。想林农之所想, 急林农之所急, 帮林农之所需, 是对林业站最基本的要求。通过科学技术的推广, 切实加强第一产业, 全面提升第二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 积极转变增长方式, 努力构建门类齐全、优质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
林业站要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建设, 提高林业站职工的整体素质。同时切实抓好科技推广和林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积极创办科技示范基地, 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把科技兴林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要积极组织果农、林农参加技术培训, 不断提供农民参与林业建设和产业开发的能力, 培养造就一批懂政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林人才。
2.3 搞好宣传活动
林业站就是林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站。应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会议、宣传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用通俗的语言和群众可以接受的方式, 普及林业知识, 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
3 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不难发现, 在继林改后对基层林业站工作的持续加强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就林改后基层林业站的工作现状而言, 欲进一步改善、加强现代化林业建设, 需要相关工作者从资源管理、人员服务体系完善及基层林业站宣传活动的加强三方面入手。通过对基层工作的有效性提升, 完成现代化林业建设的宏观目标。
摘要:林业建设在中国历史时代背景的影响下, 在我国发展历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 包括林业建设在内的五项综合农业的全面发展, 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大跃进。而基层林业站作为林业建筑体系中的最小单位, 其良好作用的实现, 对于林业建设的整体目标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旨在对基层林业站的之能作用予以分析, 从而对林业建设如何协调现代社会特征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现代化,林业建设,基层林业站,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芳顺, 等.林业工作站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现代林业工作者】推荐阅读:
现代林业理论07-18
现代林业管理05-20
现代林业经营06-30
林业产业现代化05-30
现代化林业苗圃07-26
现代林业工程管理09-02
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自查报告09-07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构建现代林业体系12-08
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论文08-19
林业局林业工作总结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