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站工作计划

2024-10-06

林业站工作计划(精选8篇)

林业站工作计划 篇1

林业站工作计划

林业站20工作计划 一、年主要工作 落实并抓好以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基地建设,葡萄新植面积3600亩,以发展规划确定的专业村、专业组为重点。建成肃州庙村十一组300亩的示范片,河州堡村八组200亩的示范片,各村建成100亩以上的葡萄示范片;建成河州堡村设施葡萄百亩示范片一个。 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1、“千米”防护林工程:新建、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36公里,建成示范点5个。 2、绿色通道:新建6公里,建成1公里以上的示范点2个。 3、按照市主管部门要求抓好一个500亩以上的义务植树基地,完成治沙造林1200亩。 三、学习计划与工作实施步骤 1、要把学习贯穿始终,坚持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相结合,认真领会中央1号文件精神,努力提高全站职工业务技能,要求每个职工做学习笔记2万字以上,强化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2、第一阶段 (1)、人员分工,包村划片,落实责任制。同时做好全年培训计划,要求每个示范片不少于8场次,并做好培训登记。上报农民技术员培训审定工作。 (2)、认真落实林业各项重点工程。要求示范点确定到村组、地块。有作业设计。 (3)、杀虫灯的.普查、悬挂。督促检查做好球坚蚧壳虫的防治,树干束草、缠膜的运用工作。 (4)、各类苗木的调运、假植。定植前的准备工作。 (5)、设施葡萄栽培在3月25日前结束。 3、第二阶段 (1)、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要求巡回指导,全面落实 (2)、枣树栽培、葡萄定植。要求召开现场会,全力以赴强化技术服务指导。 (3)、切实抓好“两虫”的防治工作。 (4)、做好林业年报表统计工作。 4、第三阶段 (1)、幼林抚育管理、检查验收,重点是葡萄的夏季管理。 (2)、退耕还林工程复核,粮、款兑付工作。 (3)、杨树蛀干天牛普查和监测。 (4)、葡萄秋季和越冬前的管理,要求逐户逐块检查指导。 5、第四阶段 (1)、成立葡萄协会。 (2)、做好林业年报表工作,接受相关部门工作验收。 (3)、年终总结。 二九年二月十三日

林业站工作计划 篇2

1基层林业站

所谓基层林业工作站, 就是指在1 个乡镇或多个乡镇联合建立的林业中心站。它是林业行业所设立的, 对乡镇群众进行组织并指导林业的建设工作点, 是最基层的林业组织。因为基层林业单位设立在乡镇上, 同时它也是林业的宣传点, 基层林业站是整个林业行业的根本。

2基层林业站存在的问题

2.1 职能弱化、虚化

基层林业站的工作主要以“宣、管、执、组、服”这几项进行开展。由于集体林业的改革以及农村林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 基层林业站变得形同虚设, 不能为农村林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2.2 服务能力不足

从目前看来, 基层林业站在进行科技宣传推广这方面显示出了不稳定趋势, 表明了基层林业站在科技推广的服务上还处在初级阶段。

3基层林业站工作的管理

3.1 森林防火管理

森林火灾的发生有很多因素造成, 主要是人为和自然2个方面。森林的火灾问题是目前林业行业管理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它关乎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 不仅设立了森林防火的指挥中心, 还有基层林业站。但由于森林面积广, 分布也相对比较散, 人员以及设施都很有限。坚持安排全天防火值班人员以及领导随时检查制度, 增强森林防火宣传, 实施森林防火工作指定责任制, 把任务一定要分配到人, 深入考察重点林区以及火灾易发生区域, 不仅要张贴标语, 还要进行防火宣传。林业站的工作人员要深入到农村中去, 对人民群众开展森林防火教育宣传工作, 讲述防火的重要性以及火灾带来的危害, 让人们群众都能够深刻明白, 从自己做起保护森林, 严禁烟火。在火灾的多发季节, 工作人员还要向群众传授遇到火灾怎样及时灭火的方法。

3.2 森林砍伐管理

森林的砍伐要严格遵守森林资源的限制砍伐管理体制, 坚决执行树木砍伐设计、监督以及验收这3 项要求。砍伐树木之前分析树木种类、年龄是否符合要求等。在砍伐中要有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 检测施工是否达到要求, 监督该地的水土流失状况, 防止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砍伐过后, 工作人员要进行树木的验收, 还要作出相关评估和必要的经济分析。

3.3 木材运输管理

树木砍伐之后会被运送出去, 这也就意味着森林资源开始流失。在装车时严格检查每根木材, 做好清点工作, 进入加工厂之后, 详细记录木材的出入状况。增强木材的运输管理, 例行检查车辆, 严禁不法行为。

3.4 森林病虫管理

森林在的地方就会有病虫的存在, 针对森林的病虫害, 基层林业站要深入勘察现场, 搜集资料,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病虫的侵害。

3.5 服务群众管理

基层林业站除了要做好管理工作, 还要从实际出发, 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对于来访的人民群众, 耐心听取他们的问题, 并给予正面解决。对于人民群众之间出现的矛盾, 做好调解工作, 从群众的利益出发, 为他们解决问题。

4结语

基层林业站在今后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应该重视基层林业站建设的理论研究, 为基层林业站建设提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发展策略。由于是直接面对农村和乡村林业生产经营者, 所以乡镇林业站更要站在群众的角度, 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 服务于群众。基层林业站要做好管理工作, 保护好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推动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

摘要:基层林业站工作的管理是基层中很繁杂又很重要的工作, 它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也牵动着社会经济的利益以及人民群众自身的利益。管理工作的执行, 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区域内的生态稳定以及森林资源的利用。本文阐述了基层林业站的含义, 针对基层林业站工作的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最终提出了管理对策。

关键词:基层,林业站,管理

参考文献

[1]贾菁莉.我国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历程与发展对策[J].林业经济, 2012

林业站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宜君县;林业科技;推广;主要问题;意见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8.053

宜君是一个山区县,林业在我县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占重要地位,围绕当前实施的林业生态建设和全县已建成的大面积干鲜果经济林后期管理,工作任务很重,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非常规范的思路发展林业,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现代林业的建设更需要科技的支撑,必须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按照国家林业科技工作的布局,地市级以下的林业科技部门和基层林业组织既是林业科技的组织者,又是林业生产的服务者,更是林业科技的具体实施者,要切实加强林业科技推广,更好地服务于我县林业生态建设和当前实施的干鲜果经济林建设,推动林业更好的发展。

1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现状

科技推广工作开展多年来,我县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紧紧围绕林业各大工程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了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极大地提高了全县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近年来,我县先后实施了优质核桃高产无公害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造林采用了四大一膜,阔叶树截杆、套袋和核桃管理技术,应用了核桃苗嫁接技术、容器育苗、ABT生根粉等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通过这些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林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提高了全县造林良种使用率和林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了广大林农的经济收入,改善了我县生态环境。县(区)林业主管和科技推广部门,结合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建立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群众技术水平。

在今后的技术推广中,首先要加大科技培训,在培训中,一是编写有机核桃栽培技术资料,统一教材,统一技术,达到全县栽培管理技术的统一性;二是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举办县乡级技术培训,县级培训聘请专家教授对全县栽植大户、农民技术员进行封闭式集中培训,转变思想观念、讲解技术,乡级技术培训由本县技术员完成,以现场示范为主。每年抽调林业技术员到乡(镇)实行技术包乡责任制,以技术培训为主要包乡工作形式,采用理论学习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园地科学管理技术,培训乡村农民群众;三是选派技术能手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短期培训,使技术培训真正起到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推广新技术,提高产业管理水平的作用。

2 结合我县核桃发展实际需求,做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

一是按照林业科技推广计划,推广林木良种丰产栽培技术。ABT生根粉、生长调节剂、截杆、覆膜等适用抗旱造林技术,提高核桃栽植成活率、保存率及质量;二是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推广核桃大水、大肥、大穴、大苗、地膜覆膜等“四大一膜”建园技术和嫩枝嫁接、暗光愈合硬枝接改良及施肥、套种、修剪等综合配套管理六项关键技术;三是引进核桃优良品种,丰富我县核桃种质资源。

3 防控家畜等啃食苗木,巩固新造幼林地造林成果

近年来,我县加大了三北五期工程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步伐,年均造林在万亩以上,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但在工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是被牛、羊、鼠、兔等啃食明显,严重影响了新造林地的苗木保存率和成林进度。为了解决牛、羊、鼠、兔啃食问题,我们在工作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摸索,并在今年春季选取了100亩牛羊易出入的造林地进行涂抹自制防啃液,另选取立地条件类似相邻地块作为对照试验区域。试验地块设立以来,经过对照观测,涂抹自制防啃液的100亩造林地无牛羊啃食现象,而对照地块有牛羊明显啃食现象,苗木损毁严重。

涂抹自制防啃液措施应用以来,在工作中有以下优点:一是成本低廉,防啃液由宜君县林业工作站自行研制,成本较低,目前每亩不足20元;二是便于操作,在施工中操作方便,单人即可实施,无作业难度,施工效率较高,将此成功防控技术推广全县,将提高造林成活率。

4 认真做好科技试验和科技推广项目的申报与管理工作

一是根据我县林业发展及主导产业需要,组织开展了核桃的抗霜冻试验、修剪试验、系列产品深加工开发,鼠兔防治试验、肿腿蜂引进与防治青杨天牛试验,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了核桃保鲜贮藏试验;二是组织科技人员自主汇编了《有机核桃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了有机核桃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管理标准手册,该标准已通过铜川市科技局、技术监督局专家组评审,现已颁布实施,成为全市的地方标准,并荣获铜川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5 取得的成效

5.1 科技推广机制得到创新

一是推行技术包乡责任制。为了确保科技推广成效,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制定了《技术包乡考核办法》,推行主管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乡责任制,由站长与包片领导、包乡技术人员签订三方责任书;二是实行技术服务卡和工作日志管理制度。要求技术员在下乡服务期间每日填写技术服务卡和工作日志,并要求接受服务群众在服务卡和工作日志上签名,全面落实包乡责任制。

5.2 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技术普及率进一步提升

一是由县林业站组织对县、乡林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不定期的业务技能培训。先后培养了50名能独立操作核桃综合配套技术的农民技术员;二是由技术推广人员分别到10个乡(镇)开展技术培训,把培训班办到村上,示范到田间地头;三是利用集会开展技术宣传、技术咨询。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培训,现已有一批懂技术、用技术的乡土林业技术人员,为我县林业技术推广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5.3 科技推广工作与林业生产的结合更加紧密

县林业站紧紧围绕我县林业生产实际,集中力量开展林业科技推广,进行了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了一批技术先进的林业科技成果。先后开展了林木良种及丰产栽培、核桃丰产培育及综合管理、低产改造、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核桃品种选优、有机核桃生产等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其推广运用已取得显著效果。endprint

5.4 科技推广工作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近年来,我县把以核桃产业列为富民强县的重点产业,县政府把核桃建园、综合改造纳入乡(镇)考核指标。

6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1 林农对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

林农的认识问题是林业技术成果最终能否转化为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由于思想观念、劳力、经济条件、交通条件、个人知识水平、信息传播等因素的限制,对林业科技推广的认识差异较大,接受能力差别也很大。近年来,县林业站尽管多次开展核桃栽培管理和嫁接技术培训。但是,群众参加学习培训时,听专家、技术员讲解核桃前景及技术要领时林农学习积极性不高。

6.2 林业科技推广网络体系不建全

全县林业科技推广的大多数工作都由县林业站承担,主要负责全县10个乡(镇),36.8万亩核桃综合管理的技术推广与指导和4个国有林场的万亩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工作,仅靠县林业站人员推广普及林业科技,力量显得严重不足。而乡(镇)又缺乏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专职人员,乡(镇)包村干部大多对林业科技推广学习和应用重视不足。

6.3 科技推广投入不足

我县作为林业大县,每年投入林业科技推广的资金少之又少,无法开展各项林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已成为制约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6.4 科技支撑力量不强

促进科技推广的良好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技推广限于林业科技推广人员单打一、一阵风的推广模式;受林业科技推广人员自身素质的限制,推广人员重视理论学习,而动手操作能力较弱,知识更新较慢,影响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专职推广人员数量少,按实际需要生产关键时段,甚至1个村、1个组需要1名技术人员,按现有条件1人包10~20个村甚至30多个村,技术推广仅仅停留在个别点上,没有推广到面上。

7 对开展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7.1 要整合资源,加大科技推广服务力度

林业部门作为林业技术推广的有生力量,要充分发挥林业专业技术的资源优势,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林业技术推广队伍,根据季节、农时做好经常性的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的准备,为林农及时、准确地提供技术服务。同时鼓励科技人员以资金、技术入股等方式与林业生产经营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我县林业事业。

7.2 要加强对林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

通过再教育、外出参观学习、举办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全面提高林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大力培养优秀的科技推广人才,不断提高林业技术推广人员科技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3 要增加投入,确保科技经费逐年增长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增加科技投入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增加林业科技推广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推广投入体系。

7.4 以人为本,加强科技推广网络和队伍的自身建设

结构合理的推广网络是做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基本保证。要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同时建立乡(镇)林业技术推广机构,购置必要的科技推广设备,改善推广手段和办公条件,为全县林业发展和农村的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7.5 做好有害生物防控、提高新技术推广和森防科研工作

积极开展测报、检疫、防治技术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林业有害生物测报、检疫、防治人员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采取举办培训班及发放培训教材、培训册等多种形式,培训护林员、基层监测人员及村级森防员,使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基本的监测预报方法及防治技能;支持和鼓励专业防治技术人员通过开展林业科技承包、试验示范和下乡支农等活动培训林农;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新技术和新农药、新机械的推广应用,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提高林农的防治技术水平;积极引导和扶持林农建立形式多样、自律互助的防治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成效;大力推广应用生物药剂、无公害农药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重点推广有害生物人工与生物防治技术,使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加强与科研、院校单位的密切协作,开展病虫害防治试验,如蛀干防治试验、生物防治试验、综合防治试验等,在红脂大小蠹、林业鼠兔害等我县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应用上取得突破,提高了防治科技含量和成效。

参考文献

[1]农韧钢,金颐熙,谢玲.加强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为林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撑[J].广西林业,2007,(04).

[2]王前,徐赛香.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1).

[3]陈杰,张晓凡.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岛东林场林业技术推广为视角[J].热带林业,2009,(02).

[4]于效丹.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家科技,2013,(11).

[5]陶文峰,戴熙党.浅析林业技术在林业工作站中推广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3,(10).

[6]缪长.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2,(22).

[7]黄鹏,凌晓明,翁鸿燕,陈卫军.浅谈林果科技普及与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林业科技,2001,(1).

[8]马凯.林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3).

[9]江淑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完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思考[J].福建林业科技,2007,(2).

林业站20xx年工作计划 篇4

20xx年,我站将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大扶贫、大生态为抓手、以森林增长建设为核心,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在造林绿化、森林防火、林政资源管理保护工作等方面狠抓落实,不断规范管理,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其工作计划如下:

一、全力抓好造林绿化工作

(一)根据上级下达的造林目标任务,加大对坡耕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域退耕还林地的调查,落实地块,积极动员群众参与退耕还林,力争按时完成20xx—20xx年退耕还林目标任务xx亩。完善退耕还林土地测量、数据汇总、合同签订等事宜。

(二)落实20xx年植被恢复xx亩造林管护及验收工作。严格苗木栽植情况、对保存率及成活率采取实地勘察,以实际情况进行验收。

(三)按照上级规划指明的小班地块实施林地造林,造林任务数xx亩。我站将采取实地勘察,对各小班地块现类别进行了解,再采取措施进行造林。

(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力争完成义务植树造林任务50亩。

二、加强林政管理、确保森林资源

(一)全镇xx个行政村x个村民组,我站将聘用护林人员x名,落实森林管护面积x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x亩、地方级公益林x亩,与各护林人员签订管护合同,明确责任,明确管护对象,我站会以村为单位用1:1万的地形图实地勾绘,将管护小班落实到图纸上,护林人员将按照所签订合同的小班、面积履行好护林职责。

(二)严格执行采伐限额管理,农民自用材的办法严格执行“农户本人申请—村组签出意见—林业站审核—镇人民政府意见—林业站监伐”的程序。

(三)严格按照县局下发方案开展病虫害越冬代调查和松材线虫病监测春秋季普查工作。认真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搞好虫情预测预报。

(四)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林政资源的管理工作,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加大对疑似图斑、违法占用林地、森林火灾、盗伐滥伐林木行为、乱捕滥猎、乱挖滥采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我镇森林资源不受损失。

三、森林防火

(一)落实森林防火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村规民约,与各村委会签订目标责任书。组织建立镇级xx人以上、村级xx人、组级5人的森林防火应急分队,进入防火期,督促并巡查各卡点人员守卡情况。

(二)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做好巡山设卡工作。组织护林员深入林区开展巡山护林工作,及时发现并制止野外用火行为;划定重点林区、重点地段、重点时段、制定防治方案,设立防火检查卡点,加大巡山力度。

(三)制定或修订森林火灾扑救应急预案,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制定重点时段专项火灾扑救应急预案,发生森林火灾时,启动本级应急预案。加大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应急分队的管理及森林防火扑救演练。

四、其他工作

(一)积极排解纠纷隐患。由于林权能为群众带来效益,林农对林地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使之纠纷增多,我站将加强林权界纠纷排查,做到心中有数,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及时解决各种纠纷,加大林权纠纷调解力度,确保林区社会稳定,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二)联村工作。配合做好所联村的慰问走访、群众安全感测评、治安巡逻、农业精准化扶贫、低保户评审、贫困户精准识别等工作。

(三)稳步推进林业工程建设,不断完善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按时兑现国家级、地方级集体(个人)生态林补偿款。

(四)加强队伍建设,充实林业工作力量,提高工作效率。

林业站工作计划 篇5

一、20xx年工作总结:

1、20xx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在去年建设“秀美荆河”的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葡萄采摘园建设、古城区精品桂花园景观园建设、二月兰种植园景观段建设、传统村落改建等,对涉及景观内东滕城村的农户坟头进行了迁离,对文公台前两棵古槐实施了支撑保护。

对于今年实施的景观绿地,我们切实按照“精细、精致、精美”的原则进行细化管理,使之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景色宜人。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的绿化进行提升、补植,体现特色,突出主题。

2、工作中采取的有效措施:

(1)、早谋划、早着手,为全年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造林绿化工作时间短、任务重的特点,我镇超前谋划,春节前就拿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出台了相关政策,明确了任务目标,制定了奖惩措施,为“秀美荆河”建设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秀美荆河”建设工作全面推进。重点推进了三大景观绿化工程建设,一是在大彦南新建300亩高标准葡萄采摘园农业观光项目,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目前,园区内品种有10多种,主要为绿手指、夏黑、长野、巨峰等。二是“秀美荆河”特色林景观绿化工程,该特色景观林桂花公园与二月兰种植园景观段占地约100亩,栽植30多个品种的桂花1500余株,3万余株二月兰,其它各类绿化苗木4万株,用大理石硬化道路平方米,同时配置了景石、假山等景观,与秀美荆河整体效果融为一体,深受游人的一致好评。三是传统村落改造工程。该项目总投资200万元,立面改造5600平方,粉刷1.2万平方,美化3000平方。改造注重形象实效,利用东滕城村的优越地理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恢复原生态的建筑,使幸福美丽村庄建设长远发展。同时,我镇不断加强绿化工程所植苗木后期管护,两条景观道路配备了专业护林员,把绿化苗木管护责任落实到户、到人,确保栽植一片,成活一片,最大程度巩固绿化造林成果。

3、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在20xx年的秀美荆河绿化管理工作中,我镇虽然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渠道护坡缺苗现象普遍,需要花大力气进行整改、补植;我们需要在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关心和支持下,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做细。

二、20xx年工作安排:

1、工作思路和目标:

在20xx年,我镇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团结协作,真抓实干,不断强化目标责任制,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水系景观品质,完善主题功能,丰富景观内涵,将秀美荆河景观带建设成为滕州市的一条靓丽的绿色景观长廊,呈现出水清草碧,绿水成荫的新景象,全力打造景观品牌,共同推进滕州水系整体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2、工作重点和措施:

(1)全面完成东滕城村传统村落改造建设。

(2)水系内道路硬化建设,农家乐建设。计划硬化7000米道路,新建两处总计投资40万元农家乐。工程预算88.2万元。

林业站工作计划 篇6

一、全力抓好造林绿化工作:

1.绿化苗木基地:成立了森鑫园、盛世绿化、良福农林、兴屯果园等绿化公司,面积达200余亩,以引进培育市场潜力大的新品种苗木、优质花木为主,提升产品档次,带动全乡绿化苗木、花卉业快速发展。

2.经济林基地;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名、特、优、稀、新等优良经济林树种,大力发展经济林基地。在张飞垓村新扩建了800亩核桃基地和1000亩韩国梨基地,刺激了经济的快速发展。3.丰产林基地,充分利用河道及非耕地资源,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在南总干渠、中心路、王楼干沟、中心东路两侧及东李庄风沙片等7处高标准栽植苗木10万余株,绿化2600亩土地。

此外,在乡金城路、黄金路两侧栽植绿化苗木2460余株,有力的推动了乡绿色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步伐,并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打下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二、美国白蛾疫情得到有力控制:

在白蛾防治工作中,统筹安排、科学防治,确保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树。各村成立了不少于3人的防治专业队,并购置高压喷雾机8台,高枝剪48把,药物100箱,保证了防治工作的需要。经过积极防治,我乡美国白蛾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成灾率为零。

三、林改工作顺利进展。

我乡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全乡集体林地共4905.2亩,已初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的林业产权制度,为勘界发证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圆满完成党建、信访、村村通、管区安排的工作。

2011年工作计划:

1.协助乡党委、政府制定2011年度全乡林业发展规划及美国白蛾防治计划;

林业站工作计划 篇7

一、 现行林业财政政策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近年来, 中央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支持林业重点工程, 开展林业补贴试点,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扶持林业产业发展, 推进林业体制改革, 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提升抗灾减灾能力, 逐步构建了现代林业发展财政政策框架体系和经费保障机制。“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现代林业发展保障投入达 5 829亿元。具体来看,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支持林业重点工程,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一是支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 有效保护森林16.19亿亩, 工程区森林蓄积量净增7.25亿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增加3.7个百分点, 促进森林资源从恢复性增长进一步向提高森林质量转变。“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763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140亿元。二是支持退耕还林工程。该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工程实施以来共造林4.15亿亩, 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 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2.76亿亩, 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多百分点, 涉及面达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2 279个县、3 200多万户的1.24亿农民。“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 2 289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270亿元。三是支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计投入156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12亿元, 主要用于对工程区域内实行退耕农户的粮食补助、现金补助、禁牧舍饲补助及基建投资。从总体上遏制了沙化土地的扩展趋势, 明显改善北京周边生态环境。四是支持“三北”防护林等建设工程。“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计投入180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34亿元, 支持包括长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珠江防护林等工程建设。其中, “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3.67亿亩, 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一倍, 治理沙化土地27.8万平方公里, 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8.6万平方公里。

(二) 建立林业补贴制度, 努力实现“双增”目标

为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万公顷, 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目标, 中央财政创新支持方式, 先后启动了森林抚育补贴、造林补贴、林木良种补贴试点工作。一是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129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53.5亿元。抚育任务量达到 4 874万亩, 通过对中幼林实施间伐、修枝、除草、割灌等, 改善了林分结构, 提高了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二是开展造林补贴试点。中央财政累计安排造林补贴试点资金34.35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25.4亿元。通过在非工程地区安排造林补贴资金, 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植树造林积极性, 加快了我国造林绿化步伐。三是开展林木良种补贴试点。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林木良种补贴试点资金8.48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4.48亿元。通过对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育苗单位给予补贴, 加快了我国林木良种化进程。

(三)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中央财政于2004年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用于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 从2010年起, 对属于集体的国家级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从5元/亩提高到10元/亩。“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偿基金432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109亿元, 纳入补偿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达13.85亿亩。二是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为配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 中央财政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下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 1 104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371亿元。通过明显提高转移支付补助系数, 加大对青海三江源、南水北调中线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涉及的451个县的转移支付力度。

(四) 扶持林业产业发展, 积极推动“绿色经济”

一是积极推进木本油料产业发展。2011年, 中央财政统筹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等十项资金共28亿元, 2012年预计达到37亿元, 支持优质种苗培育、基地建设 (新造、抚育和低产林改造) 、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龙头企业种植加工以及金融支持等环节, 较大程度推动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二是支持林业科技推广。“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安排国家林业局部门预算内林业科学技术研究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专项资金35亿元, 其中2012年已安排6亿元, 进一步支持了林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转化为林业生产力。三是引导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林业贷款贴息资金42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9.7亿元。通过将社会资金有效地引领到林业领域, 缓解了林业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资金压力。四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在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关税方面, 对林业产业实行了减征、免征等税收优惠政策。此外, 为使成品油价格改革不对林业生产产生大的影响, 中央财政还安排相应补贴, 以保障林业生产生活用油。

(五) 推进林业体制改革, 焕发林业生机活力

一是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7-2010年, 中央财政对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省市, 安排集体林改工作经费35亿元。截止目前, 全国已确权的集体林面积占所有集体林的97%, 已发证面积占已确权面积的87%。二是改革育林基金征收管理办法, 安排育林基金减收转移支付资金。2009年6月,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修订的《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 从2009年7月1日起, 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由林产品销售收入的20%降至10%以下, 具备条件地区可将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确定为零。为缓解育林基金征收标准降低后地方财政的收支压力, 2010-2012年, 中央财政共安排育林基金减收转移支付资金42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14亿元。三是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近年来, 中央财政就国有林场改革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提出了相关意见。目前, 中央财政正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方案。

(六) 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保护区能力建设

一是支持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补助资金及基本建设投资共31.06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2.5亿元。通过支持保护区能力建设, 加强监测和救助能力, 有效地支持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二是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从2010年起, 中央财政设立了湿地保护补助资金, 用于加强国际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等建设。此外, 逐步加大了湿地保护工程的投入力度。截止目前已累计安排12.8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2亿元。

(七) 强化灾情预防控制, 提升抗灾减灾能力

一是支持森林防火。“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补助费、森林防火补助经费、森林防火基本建设资金共68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12亿元, 进一步健全了森林防火组织体系, 提高防火应急水平。二是支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安排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及林业有害生物基本建设经费35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5亿元, 进一步支持基层林业管理单位做好疫情监测、检疫防灾、防治基础设施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三是支持抵抗旱涝和冰冻等自然灾害。“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安排林业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补助资金10亿元, 用于受灾林地、林木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清理, 灾后林木的补植补造、因灾损毁的林业相关设施修复和设备购置等。四是安排森林保险保费补贴, 提高林业经营者抵御风险能力。2009年开始, 中央财政陆续在江西、湖南、福建、浙江、云南、辽宁等省开展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 并扩大补贴区域, 提高补贴比例, 2009-2012年共安排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6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7亿元。

二、研究制定林业财政政策需要正确把握的几个问题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发展越来越重视, 以及林业发展面临着更多新使命、新要求、新任务, 需要进一步完善林业财政政策, 使其更好地为林业发展服务。结合对现行林业财政政策的梳理及思考, 研究制定林业财政政策需要正确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 遵循林业发展规律

研究制定林业财政政策必须要遵循两个规律, 即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1.遵循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

林木生长过程本身, 是通过光合作用, 将二氧化碳和水分、养分转化为木质木材, 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林木高大的树冠覆盖, 减少了土壤表层水分的蒸腾。林木较长的生长周期, 减少了对林地表层土壤的频繁扰动, 进而形成较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可以大大减少水土流失。一是从时间上看林木生长具有长周期性。从种植到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 获得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需要几代人长期持续不断的培育才能实现。任何过分强调经济利益, 特别是以追求短期利益为目标的体制机制设计, 都不利于林木生长及生态公益效益的发挥, 甚至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性利用。因此, 对林业的投入扶持政策必须稳定。二是从空间上看林业生产的广域性和区域性并存。首先林业生产具有广域性。尽管我国幅员辽阔, 气候、地形等条件差别很大, 但林业作为生态建设与保护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各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不少地区的主要领导把造林绿化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因此, 林业财政政策要以广覆盖、普惠制为目标。其次, 林业生产的区域性很强。我国不同地区适生的树种在生长周期、性状等各方面差别很大, 各地也有传统的优势树种和林业产业, 在林业生态建设所处的阶段也不一样。因此, 林业财政政策要注意突出不同地区的特点, 对某些地区予以倾斜支持。三是林业发展的其他某些自然规律。除了林木生产以外, 林业发展还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荒漠化防治等诸多内容。这些方面也有其特定的自然规律, 需要在制定林业财政政策时准确理解。

2.遵循林业发展的经济规律。

无论是产出经济产品还是生态产品, 林业发展还具有明显的经济规律。一方面林业产品具有显著公共性。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现代林业主要提供生态产品, 而生态产品大多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防护林体系、绿化带、森林防火等。即使是商品林在未采伐前也具有公共性, 这些公共产品对维护社会的生态环境是必需的, 但通过市场机制又难以保障供给。另一方面林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效益外部性。林业生产的基本内容是森林经营和森林利用。以经营为例, 经营者付出巨大劳动和投入后, 产出首先是空气、水源等被全社会利用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经济价值难以衡量, 经营者不能凭此进行市场交换, 也无法成为收入, 因而经营者为自身谋取的利益远远低于为他人和为社会所创造的利益。以利用为例, 经营者采伐森林后生产出木材等物质产品, 尽管通过市场交换可以获得销售收入, 但森林生态效益却随之消失, 这一损失也由全社会来承担。上述两种情况均造成了较大的外部效益溢出, 且难以经过市场价格得到表现, 因此, 各级财政要逐步加大对林业生产的投入力度, 并且投入的主要内容是对其公共性的补助和外部性的补偿。

(二) 把握制度基本要求

林业的各方面发展, 涉及到权属、资源、区位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做好林业财政工作不能在真空中和实验室里, 而要把握好国家各项制度的要求。

1.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完善林业财政政策、做好林业财政工作, 必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不仅分析林业发展的状况要有历史的眼光、有辩证的态度, 而且制定扶持林业发展的政策要从实际出发, 从解决问题入手。近年来, 各级林业和财政部门出台了若干项很好的政策和做法, 但与林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很不够。

2.把握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要求。

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是我国各项基础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理好林业发展中的不同权属关系, 是林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 集体林地已经基本承包到户, 集体林已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农民个人财产, 因此集体林地和集体林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功能相应更加突出。作为保护和管理国有森林资源的国有林场, 要强化其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突出其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功能。国有林场管理的8亿多亩国有林地及其上面的几十亿立方米木材蓄积, 是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管理的重要的公共资源和资产。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对全体公民而言十分珍贵, 坚持其国家所有、公共享有的特征非常必要, 改革过程中应该保全这部分资源和资产, 任何人不能随意处置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 尤其不能以改革的名义私分林地, 或确权给小集团、部分人, 导致本属公共所有的资源资产的流失, 更不能通过私分和变卖等方式将其私有化。

(三) 提高政策设计质量

政策设计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要把政策设计好, 仅仅有理念、目标和要求是不够的, 需要设计者充分调研、不断学习, 还要考虑政策设计的系统性、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政策边界清晰、简便易行。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来看, 政策的设计过程, 就是在既定的政策目标和价值体系下, 以最佳途径和环节达到最佳政策效果的过程。政策设计的科学品格, 体现在四个方面, 即: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用理论思维整理材料、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和逻辑一致性、注重简单性原则。根据上述四点要求, 纵观当前林业财政政策, 设计质量方面有三点需要进一步提高:一是要加强政策的系统性。经过“十一五”高速发展后, 我国林业发展的某些系统性问题进一步凸显。这就要求在政策设计时注意相关政策的避让与衔接, 即各项政策之间既不能重复, 也不能脱节。这对政策设计者们而言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十一五”时期, 中央财政在加强政策的系统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如建立补贴体系, 实现了林业生产的全覆盖;制定出台多项措施, 统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但这与我国林业发展的需求和全社会的期望相比仍有差距。今后, 中央财政将继续把加强政策的系统性作为提高政策设计质量的重点之一。二是要加强政策的简便性。林业财政政策既面对千家万户, 又贯通各级政府, 政策体系要简单易懂、方便易行。在研究时可以有复杂的论述和推理, 但是出台的政策措施应当好理解、好执行。如果出台的政策标准繁多、计算麻烦, 干部和群众们难以理解, 则不能说政策是成功的。三是要建设政策的评估机制。现在各项政策很多, 哪些实现了预期效果, 哪些产生了别的效果, 没有进行过全面、基础、量化、客观评价, 很多是靠领导的评语或是社会的反响。以后在研究出台新政策之前, 首先要反思现行政策, 要对照当初的政策目标梳理评估, 在此基础上, 再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研究。政策执行时, 要不断监督, 及时纠偏。执行完后, 要马上检验, 保证时效性。

三、完善林业财政政策, 做好当前几项林业财政重点工作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一) 抓紧研究支持荒漠化防治的财政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5]29号) , 2005年以来, 国家启动了一批沙区的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包括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据2011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 “十一五”期间, 全国沙化土地年均减少 1 717平方公里, 实现了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但是, 我国土地沙化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监测结果显示, 全国仍有173.11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 占国土面积的18.03%。我国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老、少、边、贫”地区, 沙化导致生态恶化,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并危及生存。目前我国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仅52.3万平方公里, 仅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30%, 而面积广阔的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目前尚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

林业“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肺”,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肾”,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之“免疫系统”, 荒漠化生态系统是地球之“癌”。四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不能厚此薄彼。长期以来, 国家高度重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并投入了大量资金, 对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逐步走上了正规。因此, 完善林业财政政策的当务之急是抓紧研究支持荒漠化防治的财政政策。

(二) 关于支持国有林场改革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是贯彻中央文件精神,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改善林区民生, 促进国有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国有林场改革不是为了单纯的甩包袱和搞活林场经济, 而是要通过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 使广大的国有林场职工得到实惠, 使这部分珍贵的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国有林场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思路应该是, 从当前以及今后国有林场在我国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出发, 将现有国有林场全部界定为公益型事业单位, 明确其主要职能是保护和培育国有森林资源,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根据公益型事业单位改革要求, 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 分离办社会职能, 重新核定事业编制。在此基础上, 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即国有林场人员经费和机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国有林场抚育采伐、森林旅游等经营收入上缴同级财政。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要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1.要坚持公益性质, 明确国有林场改革方向。2.要坚持生态优先, 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3.要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4.要遵循自然规律, 确保林场经营体制与林木生长规律相契合。根据上述思路和原则,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行事社分开, 分离林场办社会职能。二是理顺管理体制, 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三是创新经营机制, 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四是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国有林场自身效益。五是加大投入力度, 实施积极扶持政策。六是实行科技兴场,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七是严格依法治林, 加大林业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三) 关于造林补贴

近年来, 开展造林补贴试点并逐步扩大补贴规模是完善林业财政政策的重点工作。实施造林补贴,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实现林业“双增”目标的迫切需要。2009年9月22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了我国林业发展“双增”目标, 即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 4 000万公顷, 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措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获得了林地等生产资料, 加上木材等林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农民普遍感到造林有利可图。三是克服造林绿化“重造轻管”的有效保障。一直以来, 我国部分地区存在“年年造林不见林”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重造轻管”的弊端难以有效克服。实施造林补贴政策, 有利于将造林绿化的主体从政府转变为社会, 将“拿钱替政府造林”转变为“自己造林政府补贴”, 切实增强社会造林主体的权利和责任意识。四是各国增加森林资源的普遍做法。造林活动具有初期投入大、收益周期长及效益外部性等特点。在森林资源增加阶段, 各国政府普遍实行了造林补贴政策。造林补贴政策在四个方面实现了政策创新:实行了普惠制, 凡是有需求的造林主体都可以申请;扩展了补贴地域, 林业重点工程覆盖不到的地区, 均可成为补贴造林地块;造林主体自主决定是否造林、造什么林、怎么造林, 没有指令计划;财政负担合理, 补贴标准以引导和激励造林活动为目标, 不负担全部成本。

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和林业财政工作的不断深入, 我们对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弊端的认识逐步全面。克服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弊端, 也是我们大力推动造林补贴工作的重要原因。因此, 下一步, 中央财政将逐步扩大造林补贴规模, 建立健全造林补贴政策, 使其成为我国造林绿化主要扶持政策。

(四)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近年来,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我们日常的调研、检查等过程中, 要求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呼声也很多。对于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各地干部群众的反映, 我们高度重视, 不仅积极倾听各方面的呼声, 而且认真研究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究竟是多少?我们认为, 集体或个人的林地被区划界定为国家级公益林的, 其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并没有发生变化, 国家只是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不允许对公益林木进行采伐, 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在每年获得国家补偿的情况下, 不仅仍然拥有公益林林木所有权, 而且可以利用公益林地发展林下经济, 增加收入。退一步讲, 即使对国家级公益林进行租赁, 其租赁价格分摊到轮伐期内每年当中, 每亩也只有几十元。此外, 区划并管护好生态公益林, 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不能单纯地强调经济利益。当然, 就整体而言, 目前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还是偏低的。下一步, 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高度重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二是进一步提高补偿标准。三是开展绩效评价试点。

2.研究推进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来源。当前森林生态效益生态补偿基金的来源渠道单一, 也是补偿标准偏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 部分省区在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来源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福建省制定了《江河下游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案》, 以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量为依据, 综合参考生态公益林数量及其对流域的贡献大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按每年每吨用水量承担生态补偿金0.1元、0.05元、0.06元三种标准测算, 承担期限三年, 所筹集资金用于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目前该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已达到每年每亩12元。广东省从2010年起统一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标准, 并逐步提高标准, 2010年为每亩14元、2011年为每亩16元、2012年为每亩18元。目前来看, 这种补偿主要限于流域间、省域内的生态效益补偿。下一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8]10号) 提出的“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及“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鼓励、引导和探索实施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的要求, 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和推进多渠道筹集资金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政策。

(五) 关于支持发展林下经济

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各地区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 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 取得了积极成效。如广西、江西、北京、甘肃等省已正式出台促进林下经济发展文件。安徽、北京、广西、甘肃等省制定了全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辽宁、江西、广西、福建等省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其中:广西2011年安排1亿元, 辽宁每年安排 5 000万元, 江西省2011年安排 1 000万元, 福建省2012年安排 3 000万元。在各地积极推动下, 林下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2011年全国林下经济产值已达 2 081亿元。

探讨如何加强林业统计工作 篇8

【关键词】 林业统计 统计核算 统计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时期,加强对林业统计重要性的认识,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是改善林业统计工作现状、使林业统计的整体效能得以提高的必然要求,是林业统计体制完善、林业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础工作。

1. 林业统计工作现状

1.1对林业统计重视不足

一方面,宏观报表制度同各单位的微观管理所需要的统计资料发生脱节,导致单位的统计工作将上级主管部门所布置下来的统计任务作为主要目标,而将本单位生产经营需要防在了次要的地位。统计服务外向性使得统计内容单一、工作方式机械,无法满足企业的内部管理需求。

另一方面,统计工作所需要的经费无法得到满足,统计硬件建设投入匮乏,统计工作的建设迟缓,发展乏力。

1.2统计职能弱化

统计工作缺少专门的资金支持,而且统计部门的权利非常有限,各种监督检查工作都是以资金流量作为主线的,统计工作人员负担着提供真实统计数据的一系列义务,然而其监督权却根本得不到有效落实。由于权力义务的不对等,导致统计工作监督实物工程量的作用呈现弱化趋势,甚至有时只能够根据资金流量对统计实物工程量进行推算,统计监督根本无法起到应有作用。

1.3人才缺失

统计队伍不稳,人员流动频繁,使得统计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统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降低。企业由于经费原因,无法筹集培训资金,国家林业局以及省统计局带头组织的统计培训参加率少,统计工作人员不能获得业务知识的更新,导致对于统计指标出现理解误区,对统计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另外,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涉及内容非常广,要求统计人员在熟悉本行业的统计知识基础上,要对相关行业统计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是由于业务培训滞后,使得很多统计工作人员无法胜任统计工作。

1.4激励手段缺失

统计工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难以调动统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统计工作出现差错的几率非常大,相关的业务部门对统计资料进行核对的工作量也相应加大,不能实现协调配合。没有统计工作的效果建立考评机制,或者即使建立了相关的考评机制,但是由于物质奖励难以兑现,评比形式化严重,使统计工作人员积极性受挫,工作缺少主动性。

2. 加强林业统计工作相应措施

2.1完善统计指标体系

林业统计服务的方向要坚持内外兼顾,以内为主。一方面,林业统计工作要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求达到统一,能够满足企业的运营需求。另一方面,林业统计工作要符合上级统计部门的要求,能够满足上级部门的宏观管理需要。

对林业统计的指标体系要采取分级管理,分级设置的方法,对于林业部门,可以采取三级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及省林业厅所采用的统计指标要尽可能精炼,企业采用的指标要尽可能细致,各级指标的设置应当粗细有度,与实际统计需要相适应。

统计指标和各业务的衔接方面,应当围绕实物运动全过程,对统计指标与会计部门的指标设置同质性的特点加以充分考虑,然后再具体考虑统计指标在设置上的特殊性。争取做到统计指标的设置既符合上级的宏观管理要求,又能够很好地满足基层单位的管理需求。

2.2强化统计工作职能

企业的内部管理应当在计划统筹的前提下,注重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并行,强化协作,加强沟通与配合,建立相互依存的关系,保证企业的统计核算与财务核算能够将企业的价值运动及实物运动过程完整地反映出来。比如,企业在营造公益林、开拓延伸道路、建设房屋等活动中,要形成严密的监督机制,应当对实物的工程量完成情况及时进行统计,提供实时的进度报表,以实物流量最终的终结,形成相应的质量验收报表,企业的会计部门根据进度报表进行资金的拨付,根据最终的质量验收报表核算资金。因此,企业在制定各种政策的同时,应当强调统计、会计核算体系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只有充分发挥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两种不同监督机制的互容性与不可替代性,才能够强化统计监督职能,保证企业的各项计划任务顺利完成,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3进行统计手段现代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我国各行业强烈要求加快信息化的建设,同样,林业工作上也应该改变传统的统计信息分析、汇总、审核、传递依赖手工的方法,进行统计信息化的建设。但是在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之下,统计的信息化仅依靠各单位去建设并不现实,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统计信息化建设措施:

2.3.1缺少资金来源的单位,由上级主管部门为其配备计算机;有一定资金来源的单位则自行配备计算机,在硬件的建设上创造良好的统计信息化环境。

2.3.2强化对统计人员的计算机技能培训,使统计人员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工作的处理,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统计工作的质量。

2.3.3国家林业局要建立林业统计的信息服务专门系统,国家局和省之间实现计算机联网,同重点森工企业通过计算机联网,实现对林业统计的信息资源网络化的管理,方便数据直报及信息共享。

2.4支持统计业务培训

统计工作必须具有告诉值的复合型统计人才,才能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充分发挥统计只能。所以,必须加强统计培训和再教育,加大统计人才的管理力度。

首先,统计工作人员的变动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避免统计工作部门人员流动性大带来的统计质量下滑。其次,要做好统计的职称考评工作,由于职称考试能够刺激统计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强化专业知识,促进统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再次,要做好计算机基础应用技能的培训,提高统计工作的信息化程度。然后,各单位要从经费方面支持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在相关业务书籍上进行资金投入,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扩大知识面,提高綜合素质。最后,制定奖励措施,鼓励统计人员利用各种机会进行业务深造,参加自学考试获得专业合格证书的或者取得相关专业文凭的可以获得书费、学费的报销政策优惠及物质奖励等。

2.5采取激励措施

应当保证统计所需的原始记录真实、可靠,做好统计台账。从统计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统计报表的及时、全面、准确性等方面出发,设置系统的统计考核指标,保证统计日常工作稳定、有序地进行。

从统计的专题分析、信息提供、历史资料整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支持统计人员能够出信息、出资料以及优秀的专题分析报告,提高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为了鼓舞统计工作者的士气,对优秀的统计工作者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并提供深造机会,激发统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结语

总之,准确把握林业的发展形势,及时对林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相关措施,强化林业统计工作,对于科学判断林业的发展趋势,保证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林业统计工作的有效措施还需要通过林业统计工作的实践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晓光,高艳华.中国林业统计调查体系问题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9(2).

上一篇:我痛恨撒谎500字作文下一篇:工程监理资料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