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林业工作汇报(精选7篇)
国有林场林业工作汇报 篇1
新疆林业厅直属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
10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直属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自治区有关国有林场体制改革精神,安排部署厅直属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厅直属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机构委员会办公室日前研究决定,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直属25个国有林场由企业转为事业单位。林场改为国有林分局,机构规格均相当于县处级,核定事业编制999名,领导职数116名,经费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其职责主要为承担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等工作。国有林场转为事业单位后,林业后续产业从林场剥离,整合组建公司。
新疆是少林省区,生态环境脆弱,天然林资源极其珍贵。1998年,新疆在全国率先启动天保工程试点工作。经过天保工程区林场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努力,天保工程一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新疆森林覆盖率为4.24%。从2011年起,国家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建设工程,但是,随着天保工程深入推进,国有林场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其职责由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以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主,承担着公益事业单位的职能。因为国有林场属于森工企业性质,不具备林业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严重制约了林场依法保护森林资源职能的发挥,难以适应新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同时,随着森林分类经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国有林场的经营和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政企不分,职责定位不清;经济困难,社会负担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失老化现象普遍;林场经济发展缓慢,干部职工收入偏低。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林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只有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必须加快国有林场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由国有林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森林资源管理职能。据林业厅党委书记张小平介绍,国有林场改为国有林管理分局后,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实现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坚持科学合理确定干部职工工资待遇,暂执行现行的工资制度,待条件成熟后,结合自治区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方向,各国有林管理分局执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其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干部人事管理都要按照事业单位相关规定办法进行管理,对现有资产进行清理、登记、评估、核资,在此基础上分类管理。对非经营性资产,严格按照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定管理。对投入到后续产业项目中的资产,在各分局监管下独立经营。属于各分局独资的后续产业项目产生的效益,全部上缴各分局,用于各项发展、管理及提高职工收入;投入到股份制项目中的林场资产产生的效益,要确保按股份比列上缴各分局。后续产业项目要实行公司法人管理,确保各单位投入的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也要确保职工个人和其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绝不允许在改制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稀释。
张小平要求林业厅有关部门和各国有林管理局党委要加强组织领导,把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推进;要做好宣传教育,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改制的各项政策上来;要紧紧依靠群众,把广大干部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这次改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改制工作经得起历史、实践和职工的检验;要充分借鉴、大胆实践,准确把握政策,严格落实各项规定,注意政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要严明工作纪律,加强对国有林场改制全过程的监督检查;要积极推进地州管理的天保工程区国有林场改制工作,主动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协
调,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制定改制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所属国有林场的改制工作。
新疆林业厅厅长尼加提·马合木提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说,要认真学习传达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深刻认识国有林场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国有林场体制改革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客观要求,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环保优先、生态立区”、“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理念的重要举措。
尼加提·马合木提要求,会议结束后,各直属单位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和领导主动汇报,争取对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工作的支持,及时将本次会议精神向所在单位干部职工进行传达,让大家了解当前新疆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形势和国有林场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增强国有林场体制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用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按照这次会议确定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和各项工作部署,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具体实施方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变化、变革、创新,狠抓落实,确保我厅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尼加提·马合木提强调,各国有林管理局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强化清产核资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在清产核资期间,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相关规定和办法对现有资产进行清理、登记、评估、核资,要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绝不允许出现国有资产流失和稀释现象。否则,将依纪依规追究有关单位和领导责任。尼加提·马合木提说,推进国有林场体制改革是深入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改善民生、促进新疆林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虽然改革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以对党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新疆精神,创造新疆效率,提升新疆能力,扑下身子、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切实把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我区国营林场体制改革顺利推进,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礼。
会上,新疆林业厅副厅长侯翠花宣读了《自治区编委关于自治区林业厅直属国有林场体制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自治区林业厅直属国有林场体制改革机构编制方案》;总工程师谢军宣读了《自治区林业厅直属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自治区有关部门领导、林业厅直属各单位党政、厅机关各处室主要领导、有关地州林业局主要领导110多人参加会议。
国有林场林业工作汇报 篇2
关键词:地连国有林场,生态林业,途径,探讨
1引言
生态林是人类为了协调与大自然的关系,通过保护物种资源或有意培育的林木,以维护生态平衡,例如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提岸防护林、有害气体过滤林、休闲林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位于通道县中部,始建于1958年,距通道县城16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1′53″~110°43′17″,北纬26°8′15″~26°11′50″。林场南北长10km,东西宽8km,总面积1145hm2,有林地面积1142.8hm2,累计完成造林1723hm2,成林1645hm2,保存率90.5%,森林覆盖率94.58%。现有干部职工93人,设金竹、坪溪冲、水南、长塘4个工区。209国道贯穿全场。2015年5月,通道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湖南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将通道县国有地连林场改革工作列为重点工作,在改革中着重解决了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责权不分问题,将林场职能由“生产木材”向“培育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安全,提供生态服务”过渡,完成由“自收自支”向“全额财政”的身份转变,确保国有地连林场生态林业发展奠定基础。
2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自然概况
林场位于通道县中部,境内渠水上游的通道河从东南向西北贯穿,把林场经营的林地分为东西两大区域,东部的狗头山海拔682m和猪婆界海拔683m,西部的梅花界海拔649m,九层界海拔694.5m,等山峰由南向西北延伸,构成四周山峦环抱的低山区。最低的金竹滩海拔340m,相对高差354.5m,平均海拔450m,坡向以东、西为主,坡度在15~35°之间,境内属中亚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16.3℃,年降水量1222.8~1480.7mm,降水天数145d,多集中在4~9月,年均蒸发量1320mm,年均相对湿度83%,年均日照1880h,无霜期平均298d。境内成土母质母岩为板页岩,土壤以山地红壤为主,土层厚度在40~120cm,多为厚土,占80%,腐殖质层2~20cm,土壤肥力高,pH值为5.4~6.4之间。这样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大,无霜期长,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土壤条件等特点,极利于林木生长。
3生态林业发展现状
3.1生态林业用地
据通道县“十二五”森林二类调查结果,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林业用地1142.8hm2,其中森林面积1017.6hm2,占林地面积的89%;灌木林地24.61hm2,占林地面积的2.2%;苗圃地2.2hm2,占林地面积的0.2%;未成林造林地78.6hm2,占林地面积的6.9%;无立木林地19.8hm2,占林地面积的1.7%;商品林地面积147.3hm2,占林地面积的12.9%。
3.2人工生态林
地连国有林场造林主要是小块状采伐迹地更新造林,从2011年至今采伐迹地更新造林面积133.6hm2,分年度造林见表1。
从表1上看,长江防护造林累计16hm2,珠江防护林25.6hm2,中央财政补贴造林20.4hm2,速生丰产林(商品林)71.6hm2。
3.3生态公益林
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面积930.6hm2,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542.6hm2,省级公益林面积388hm2。在国家级公益林中,幼林面积257.4hm2,中龄林面积282.4hm2,近熟林2.8hm2,分别占国家级公益林面积的47.4%、52%和0.5%;蓄积46137m3,其中幼林蓄积5031 m3,中龄林蓄积39073 m3,近熟林432m3,分别占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蓄积的11.7%、84.6%和0.9%。在省级公益林中,幼林面积180hm2,中龄林面积208 hm2,分别占省级公益林面积的46.3%和53.6%;蓄积74585m3,幼林蓄积3518m3,中龄林蓄积4067m3,分别占省级公益林蓄积的46.2%和53.6%。
3.4商品林
地连国有林场商品林面积87hm2,占林场有林地面积的0.76%,蓄积22473m3,占林场总蓄积的21%,其中中龄林面积7.2hm2,蓄积量710m3,占商品林蓄积的3%,近、成、过熟林面积70.8hm2,蓄积21763m3,占商品林蓄积的96.8%。
3.5生态林业建设管理
根据林场的林业生产、经营特点,结合林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森林资源情况,特别是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后,林场职能由“生产木材”向“培育森林资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重点,更新采伐利用相结合,森林分类经营为关键,至今林场防火线维修24km,新建防火林带10km,新建和恢复了望台各一座,幼林抚育1635hm2,竹林垦复48hm2,中幼林抚育间伐672.8hm2。强化森林保护,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保持林场的森林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4.1林业建设管理力度不足
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要想顺利开展这项工程,首先必须明确划分管理人员的职权和责任,提高场内自身的管理力度。目前,林场还停留在过去以木材生产时期的管理方式,还没有一套林业生态管理制度,没有设置生态林业管理机构,不能对本场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分工,使得生态林业建设的规划、设计以及具体的分工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流于形式。
4.2营造生态林树种单一
近年来,营造的长江防护林、珠江防护林、速生丰产林,树种主要是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生态林中,纯林、单层林多,混交林、复层林少,易发生病虫害,特别是通道县地连林场,每年马尾松毛虫危害比较严重,生态效益低,严重影响了生态林建设。
4.3公益林班块多,监管不力
地连国有林场与4个乡镇14个村接壤,而插花山也较多,林地分散,国家级、省级公益林有114个小班,最小的小班,只有2.8hm2,公益林面积小而分散,管护难度大。林场生态公益林监管机构不健全,目前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办事机构,大多数由林场业务股负责,各工区负责人代管,业务股还要负责造林生产。因此,生态公益林管理力量薄弱,监管手段落后。此外,多年来,造林投入较多,管护投入较少,在公益林经营中“重栽轻管”较为普遍。
4.4生态林保护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森林管护分散,边界线长,森林管护设备落后,管护区内没有林区道路,交通不便,通讯设施也落后,致使护林巡逻工作人员相当困难,不利于森林管护和森林防火的工作,也影响林业生态建设。
4.5山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
地连国有林场有林地面积1142.8hm2,有4个工作区,每个工作区只确定2名护林员,人平管护142.8hm2,管护难度大。同时,由于侗族农民有着传统的烧田埂、清明节上坟烧香纸的习俗,近年来人为因素山林火灾时有发生,造成一些森林资源被烧毁。另外,杉木采伐迹地营造马尾松,马尾松毛虫的危害在通道年年发生,林地也不例外,近几年林场每年马尾松毛虫危害面积近300hm2。
5林场生态林业建设措施
生态林业建设是建设生态经济的重要力量,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对地连国有林场生态林业建设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几点措施。
5.1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森林经营管理
地连国有林场通过管理体制转型后,改善了干部职工的生活待遇,解决了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今后林场的主要任务是以森林培育、森林保护为主,确保生态安全,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为进一步强化森林管理,特别是生态公益林的管理,目前林场生态公益林面积930.6hm2,占林业用地的81.4%,林场应设置生态公益林管理机构,因为公益林建设与传统的森林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是不相同的,公益林建设不仅要加强对生态系统保护,还要加强对森林产业的建设。加强对本场干部职工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培训工作,树立生态林业建设思想意识,把生态林业建设纳入林场综合绩效考核,坚持绩效考核与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挂钩的原则,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创先争优,打破过去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确保国有林场生态林业建设,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5.2增加公益林面积
随着林场81.4%的林地区划为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林场的森林资源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使得森林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自然环境条件等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通道县促进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带动和促进周边农村林业事业的发展。根据《湖南省林业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省级以上公益林区划调整工作的通知》(湘林资[2016]9号)、《湖南省林业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的通知》(湘林资[2015]25号)及《湖南省林业厅印发<全省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林资[2015]32号)、《通道侗族自治县新增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实施方案》(通政办发[2016]39号)等文件精神,将现有商品林87hm2区划为省级公益林,增加公益林面积,提高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3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之外,还要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地连国有林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可以开展林下种植养殖业、森林生态旅游等林业产业。一方面,增加干部职工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减少森林病虫害。同时,林区经济实现了由“独木支撑”到“生态林业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林业”的转变,生态林业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林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5.4加强森林抚育间伐
场内区划的生态公益林中的杉木、马尾松人工中幼林,为了发挥其生态功能,尽可能不使森林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而郁闭度达0.9以上的中、幼林进行抚育间伐,间伐强度15%,间伐后有利于提高森林资源数和质量,有利于满足森林的各项功能的需要,有利于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减少病虫害发生。
5.5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力度
由于林场山林插花于当地侗族村民的10多个村寨,而侗族农民有着传统的烧田埂的习俗,近年来人为因素导致的山林火灾时有发生。因此应加强对林场周围村民的用火宣传力度,搞好护林防火工作,提高林场周围村民防火意识,控制和减少森林火灾,扩大林场干部职工防火队伍,提高防火队伍整体素质。林场杉木采伐迹地,营造马尾松面积增多,易发生马尾松毛虫的危害,应坚持预测、预报、防治的原则,加强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应把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责任落实到各工区,各工区又落实到人,层层落实到位,切实保护林场的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林场的森林多种效益,以实现林场森林可持续发展。
5.6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提高护林员护林水平
国有林场护林员队伍的建设应常抓不懈,一是增加护林员队伍,除了在本场内增加护林员外,还要在林场接壤的14个村村民中聘请护林员,保证每个村都有一名护林员;二是对护林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护林员整体业务素质,更好地适应护林工作岗位;三是严格监督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表现不好或不称职的应给予处罚或解聘,有利于森林保护效果。
5.7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的宣传
“保护环境、创建生态”是一项关系到我国发展与国民福祉的重大事业,不能只仅仅依靠本单位领导的力量,很难完成这项工作,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调动全场干部职工和周边接壤的4个乡镇14个村的群众积极性,鼓励周边群众共同参与生态林业建设的工作上来。为了调动群众保护林业生态的积极性,林场应加强宣传,采用深入到周边侗族村寨与村民共同学习保护森林法规、文件的学习,以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认识到生态林业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从思想上加强侗族村民的环境意识,从行动上鼓动侗族村民投身生态林业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1]通道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通道侗族自治县志[R].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
[2]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2004年通道县林业调查报告(内部资料)[R].通道,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2004.
[3]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内部资料)[R].通道,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2014.
国有林场林业工作汇报 篇3
关键词:林场改革;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引进人才;保障民生
2015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要求各省(区)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新体制。为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确保我省国有林场改革顺利推进,我们与省林业厅对全省国有林场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在省内选取部分市(县)的基层林场进行了调研,省林业厅还到浙江(先行试点省)进行了学习考察。我们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本调研报告,为制订我省《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提供了依据。
一、我省地方林业国有林场发展状况
(一)历史沿革。我省国有林场是地方国有林区的主体。一部分是在新中国第一代森林经营机构(森林抚育站)基础上建立的;另一部分是由于森工企业任务繁重,逐步将无力经营的天然次生林交给市县林场经营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由国家投资在荒山荒岭上通过大规模造林形成的。
(二)基本情况。目前,我省有425处国有林场,占全国8.7%,分布在13个市(地),78个县(市、区)内。林地面积726.1万公顷,为全省林地面积的28.75%,为全国国有林场的12.74%;活立木蓄积4.1亿立方米,为全省的22.58%,为全国国有林场的17.27%。职工78382人,其中在职职工51872人、离退休职工26510人。2014年度全省国有林场收入25.33亿元、支出28.76亿元,收支差额为-3.43亿元。
(三)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国有林场为主体的地方国有林区与龙江森工、大兴安岭并称黑龙江三大国有林区。重点公益林297.7万公顷,占国有林场林业用地面积的44.7%;一般公益林221.8万公顷,占国有林场林业用地面积的33.3%。全省享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312万公顷,被纳入中央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的国有林场327个,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国土安全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战场。我省在国有林场经营区内建设的各类型自然保护区92处,占全省自然保护区的45%;63处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在国有林场经营区内,总面积155.1万公顷,占国有林场林业用地面积的1/4。可以说,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在维系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二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重要屏障。地方国有林场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和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及三江平原腹地,多为次生林和天然原始林,既有边境县(市)的国防林、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特种用途林,又有以嫩江、松花江为主的五大江河水系和多处大中型水库周围的防护林,是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绥芬河等五大水系的发源地和涵养地,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区,成为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生态屏障重要组成部分。三是维护国土安全的重要基础。我省拥有边境线3023公里,18个边境市县有84个国有林场,其中有38个国有林场沿边境线上与俄罗斯水陆接壤,为维护国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管理体制。自1952年成立第一个国有林场以来,地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经历数次收放、合并,形成了目前以市县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按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可划分为省、市、县(区)和企业管理四类。省属18处林场;市属48处林场分别由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和黑河八个市林业局管理;县(市、区)属332处林场,大部分由县(市、区)林业局直管,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市所属县(市、区)的部分林场,林业局与其是业务指导关系,人权和财权由县政府直接管理;其他行业林场分别由龙煤集团和佳木斯造纸厂等管理。按照隶属关系:省属18处,市(地)属48处,县(市、区)属329处,其他行业30处(龙煤集团28处,辰能林业公司2处)。按照单位性质:事业368处(其中全额6处、差额51处、自收自支311处),企业56处(其中原事业转制为企业的林场19处、行业部门所属企业林场30处、原市县区属的企业林场7处)。
(五)经营机制。自2001年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以来,国有林场的中心任务从培育、经营、管护、利用森林资源转为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部分国有林场停止了采伐活动,国有林场的性质应由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但国有林场一直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经营模式。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定位不清晰、体制不顺畅。国有林场从事的是公益事业,但企业化的管理使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国有林场各项工作时受到误导,影响了对国有林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也制约了国有林场的发展,国有林场逐渐形成了“不城不乡、不工不农、不企不事”的局面,使国有林场发展陷入困境。
(二)经济总量小、职工收入低。全省国有林场2014年经营收入25.33亿元,场均经营收入596万元,与国内经济发展较好的浙江等省相比差距较大,与拥有资源总量不相称。国有林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大,既没有形成适合本地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无力引导和发动职工因地制宜发展自营经济。2014年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21541元,仅为我省社会平均工资42700元的50.4%,低于森工国有林区,大部分林场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黑河市国有林场职工2014年人均收入仅为1.84万元,低于当地农民收入水平。全市国有林场在职职工中兑现全额岗位工资的仅占总数的19.8%,档案工资的占38.8%,以田抵资的占9%,还有32.4%没有工资收入。林口县国有林场场长月工资1880元,副职领导月工资1650元,主要职能人员月工资1490元,管护员月工资1350元,工资性收入低下导致林业职工家庭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有的出现因病、因灾返贫现象。
nlc202309042253
(三)社保能力不足。国有林场在职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2581人(其中:参加事业单位的有29975人、参加企业的有12606人),未参保的有9291人,参保率8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3826人(其中:参加机关单位的有26214人、参加企业及城镇居民医疗的有7256人、参加新农合的有10356人),未参保8046人,参保率84%。大多数林场参加的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为当地统筹,缴费比例偏高,最高达40%。同时,还要负担离退休人员生活费非统筹部分(约占退休人员生活费50%)。一些林场只能参加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社保缴费已经成为林场沉重负担,净收入全部被吃掉还不够。鹤岗市林业局所属单位承担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达40%,还要承担离退休人员生活费非统筹部分,2014年核定缴纳养老保险2690万元,医疗保险540万元,合计3230万元,超过其木材生产纯利润。
(四)人才匮乏、冗员较多。在我省国有林场5万多在职职工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2.57%,其中获得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只占9.6%,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明显不足。国有林场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待遇低下,新毕业的大中专学生不愿到林场工作,严重制约着国有林场的发展。由于林场营林工作量的减少,用工量也相应减少,平时在岗职工只有林场管理人员、森林管护人员及后勤等,占林场职工的30%—50%,其余人员有的从事季节性劳动,有的在自己分得的“工资田”中从事种植业,有的外出打工。齐齐哈尔市发展林场402名在册职工中,在岗职工仅为66人,种工资田269人,内部退养67人。
(五)林权问题不容忽视。由于国有森林资源产权主体不明确,管理权和经营权混淆,出现省、市、县政府都是国有森林资源产权主体的问题,一些市县政府和林业局甚至个别国有林场随意将森林资源抵押、流转。据不完全统计,国有林场已有95万公顷林地产权发生变化。其中:承包44.26万公顷、占流转总面积的46.5 %(下同);转让13.10万公顷、占13.7%;租赁9.42万公顷,占9.9%;股份制11.24万公顷,占11.8%;合作9.66万公顷,占10.1%;抵押1.59万公顷,占1.6%;其他类型5.72万公顷,占6%。按流转对象看:流转到企业和个人79.45万公顷,占80.4%;流转给本林场职工15.52万公顷,占19.6%。其中除了省政府批准的流转试点外,其余均属各地自主非法流转。哈尔滨市政府将市林业局胜利林场、呼兰区黄土山林场、阿城区的两个林场抵押给国家开发银行。
(六)脱离同级财政预算管理。1996年国有林场管理体制下放市县管理后,全省只有少数行政编制人员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绝大部分林业局所属事业单位经费主要依靠国有林场上缴利润弥补,为自收自支管理方式。东宁县林业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一直维持自收自支方式,未纳入财政预算。
三、意见建议
(一)准确把握国有林场改革方向、原则和要求。国有林场改革要坚持走公益性改革为主的方向,以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各方面关系为主线,坚持生态导向、保护优先,坚持改善民生、保持稳定,要明确市(县、区)政府是国有林场改革的责任主体。
(二)理顺管理体制,搞活经营机制。一是推进国有林场政企、政事、事企、管办分开。理顺政府部门与国有林场的关系,市、县所属国有林场作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还国有林场事业法人地位,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林业部门负责资源监管、业务指导和党务管理,解除林业部门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实行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二是推进国有林场从事的经营活动实行市场化运作。对于商品林采伐、林业特色产业和森林旅游等暂不能分开的经营活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鼓励职工联合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投标、承包、租赁等形式取得林地经营、国有资产运营、森林资源培育管护、生态建设等工程施工或经营权,在竞争中自求发展。林场承办的企业要从林场剥离出来,成为独立法人,国有林场可作为出资人,享有出资人权益。有条件的可整合国有林场经营性资产和资源,引入战略投资者,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份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
(三)全力保障民生。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林场职工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国有林场改革后,职工统一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按照政策规定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改革前国有林场拖欠的社保费一次性补齐,免收滞纳金。改革后,国有林场职工社会保障统筹缴费纳入财政预算。鉴于改革前国有林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问题复杂,建议由省人社、财政、林业部门联合制定政策措施,对此进行规范。完善国有林场社会救助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和遗属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
(四)积极引进人才,妥善安置富余职工。针对目前国有林场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对有意愿到国有林场工作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出台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提高国有林场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安置富余人员:一是通过财政专项经费采取购买劳务的方式安排其从事森林抚育、造林和管护等工作;二是对接近法定退休年龄的富余职工,可利用林辅用地安置,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三是利用现有经营项目组建新的法人经营实体方式安置或由林场为富余职工提供林业特色产业等工作岗位逐步过渡到退休;四是鼓励国有林场职工离岗创业,对经单位同意的可在3年内保留原职工身份,对符合条件的享受相应优惠政策。
(五)完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按照中央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要求,明确由省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人职责,按照林地性质、生态区位、面积大小和对社会全局利益影响程度,建立省、市、县分级监管资源体制,实行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明确产权主体和监管责任。将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情况纳入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国有林场场长实行森林资源离任审计。实施以提高森林质量和严格控制采伐为核心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森林经营方案的执行力度,严格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采伐限额、制定年度经营计划和开展森林经营活动。
(六)完善林业财政政策。以此次国有林场改革为契机,捋顺林业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国有林场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切断国有林场与林业主管部门的经济联系,重新核定林业主管部门的人员和机构经费,避免由国有林场养林业局的局面。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农业处)
责任编辑:洪峰
国有林场林业工作汇报 篇4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5)10-0155-01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是保护林业,绿色环境的修复和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林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管理体制落实欠缺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国有林场对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科学开发。深入探讨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主要研究课题。国有林场现状
根据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表明,全国森林面积20769万公顷,约有4882个国有林场,分布在30个省,1600多个县市。其中林地面积5700万亩,占全国林地面积的18%[1]。森林覆盖面积较之前相比,有了一定程度提高。国有林场天然次生林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南部、大小罕山、贺兰山等地区。由于林场受地势和气候影响较大,林场的森林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高望界国有林场6万亩的原始次生林,它们分布在大溪、金龙溪等地区,形成了多种植物群落。其中例如珙桐、水杉等25余种,受国家保护树种颇多;而褒忠山国有林场则是以杉木、柳杉等为主要树种。虽然近年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但由于国有林场现有管理机制严重滞后带来的问题,制约着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同样,国有林业面临消费人群日益增加,前景发展更加不能忽略可持续发展必要性。国有林场问题
2.1 可采资源减少
长期以来,国有林场由于经营机制死板,林场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国有林场性质上来看,是以生产性事业发展为主要特点,以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这就预示着三者本身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之前社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严重影响着林场森林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导致林场森林资源质量水平下降,这是全国大大小小林场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人员缺乏(社会职责分工和大学生就业选择偏爱),或者研究理论老旧,导致不能很好服务于当今林场情况,虽然森林覆盖率部分增加,但不能充分地、有效地最大限度扩大国有林场可采资源。环境不良循环和开采不科学对植被的二次生长造成了一定损害,以至于树木数量锐减,甚至有些树种数量急剧下降。
2.2 管理分类不顺
国有林场分类界限模糊,包括经营目的混淆(功能分类不恰当)、劳动手段不合理、管理不完善。而部分地区的林场面临着基础建设不完善,阻碍了森林生态开发。在员工积极性方面,职工工资‘三无’状态间接地影响了林场经济效益,甚至有些林场还处在为工作人员解决温饱问题的困境,优劣林场分布不均性有待改善。监管机制不明确,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影响着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而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对于木材产品严重偏好,主要以松树和杉树为主,造成了产品单一性,阻碍了其他树种发展力度。进而分析,产品加工时出现的种种问题消弱了木材本身的价值性。有效措施
3.1 改革方案
2015年国家政府最新颁布了有关国有林场改革方案,首先在态度上,严谨工作作风和国有林场急待解决的重要性,进而顺应了全球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领导层要切实抓紧推进改革力度,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林权制度是林业政策的根本,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案:一是国有林区林权制度的改革,二是国有林场林权制度的改革,三是集体林区林权制度的改革[2],这三个方面是改革面对的主要问题。国有林场管理机制和分层阶梯式工作分配方法,跨地(市)、县(市、区)国有林场由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管理,从而可以有效地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工作人员手中。从根本上,国有林场构建科学合理的新造林体制,探索林场经营模式,采用先进林业生产技术,对于过去的经验取其精华,发展和创新。近期部分林场进一步采用了互联网管理林场模式更是体现了新时代新思路的创新。与时俱进的改革才能推动林场的遗留问题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改革地区的范围。林场经营方针是“以林为主,林副结合,综合经营。”而森林资源的分类管理、天然林保护措施的制定必定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必将使提高国有林场效率。
3.2 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不损害后代子孙其需求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3]。首先要研究分析旧的国有林场发展遗留问题,然后主要精力集中在森林资源培育,提升优质生态产品质量,并控制国有资产流失。在保证林场生态环境前提下,充分发挥生产潜力,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对于林场干部、职工培养,掌握更加全面科学专业知识。加强宣传建立与树木生长规律周期和连续性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有助于森林质量的显著提高。对于木材产品加工及其使用后处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林木资源利用率。国有林场发展不仅需要有关部门跟进,还需要人民落实和监督,有效改善环境对于森林生态发展有重要作用。另外,对于乱伐林、占林等相关案件,要严惩,依法处置,尤其是高层管理的加强,围绕党中央的政策实行。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单一发展,它需要各个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例如近日贵州省凤冈县林业行政执法工作提上日程,这将是一个好的开端,扩大对林场的执法范围。
参考文献
国有林场林业工作汇报 篇5
【发布文号】湘政发[1998]13号 【发布日期】1998-08-14 【生效日期】1998-08-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湖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林业厅关于加快
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
(湘政发〔1998〕13号1998年8月14日)
娄底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直机关各单位:
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林业厅《关于加快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加快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省林业厅)
省人民政府:
我省国有林场自50年代初创建以来,在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事业、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林场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新的情况和问题。为尽快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并体现国有林场特点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形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促进国有林场持续、健康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就加快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一、实行分类经营管理
根据国家《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和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对现代林业的需求,以森林分类经营为基础,综合考虑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将国有林场划分为生态公益型、商品经营型、混合经营型等三类,实行分类经营管理。生态公益型林场属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事业性支出,在稳定有关扶持政策、维持原有投入渠道的同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财权、事权划分的原则,通过逐步增加财政预算安排、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社会多方筹集等多途径解决。混合经营型林场属生产性事业单位,按照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实行经济核算,维持原有的投入渠道和优惠政策,经营的生态公益林投入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通过社会多方筹资等途径解决。商品经营型林场属生产性事业单位,以经营商品林为主,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按基础产业给予扶持和政策优惠。
国有林场类型的划分,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规范提出划分标准,由当地县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划定,并报省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二、二、加快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取消国有林场固定用工和自然增长招工制度,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确定劳动用工数量,采取多种用工形式。职工与林场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格履行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对林场富余人员,通过兴办二三产业、发展职工家庭经济等多种形式安排就业,并鼓励富余人员自谋职业。
精简国有林场内部管理机构。管理人员一般不得超过在职职工总数的10%。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打破干部与工人的界限,建立平等竞争、择优上岗、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主要负责人由林场职工选举或民主推荐,经主管部门审查,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命。其他管理人员由林场或林场主要负责人聘用。
改革国有林场分配制度,根据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打破现有固定工资制度和单一分配形式,把职工工资与林场经济效益挂起钩来,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多种分配形式共存的分配制度。使工资收入向生产第一线倾斜,向生产和经营能手倾斜。
三、三、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国有林场要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使林场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鼓励国有林场以其资产为资本控股、参股,与其他企事业单位或外商联合,组建股份制企业或股份合作企业;鼓励国有林场与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林农联营。林场的荒山荒地、经济林、竹林以及不便集中统一管理的用材林,可以长期承包、租赁或转让给职工经营;林场所属的各类多种经营项目,要积极实行股份合作、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经营形式,也可以转让、拍卖给职工个体经营。国有林场要支持和鼓励职工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家庭自营经济,因地制宜地兴办家庭养殖场、种植场、加工场。对经营面积小、经济效益差、独立经营难以维持的国有林场,可以就近并入规模大、经济实力强的国有林场;也可以实行承包、租赁、联营,或股份合作经营。对过去在乡村基础上将当地农户转为职工后组建的国有林场,可进行整体改制,建成股份合作制林场;也可以参照农村改革的办法,将生态林和用材林基地之外的山林、田土长期承包到户,分户经营。
四、四、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调整产业结构
国有林场要十分重视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良好的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要围绕林业的产业化和山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搞好科技攻关和科研成果推广,大力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要优化第一产业,重点搞好速生丰产林基地、名优特新经济果木林、工业原料林基地、珍稀树种基地建设;强化第二产业,加大木竹资源、水电资源、矿产资源以及其他林区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森林旅游业、花卉业、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等。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到国有林场开发资源,兴办产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五、五、稳定和完善扶持国有林场发展的经济政策
当前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凡按规定适用于国有林场的都应落实到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安排相关资金时,对国有林场要给予支持。国有林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所得要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1997〕49号文件精神免征所得税。当地财政应从征收的农业特产税中返还部分资金用于国有林场建设。对张家界、金洞、莽山等三大国有林场,由当地政府决定试行新的财政分配体制,按照“确保基数,增量分成”的原则,林场的财政收入仍由财税部门依法征收、全额上解,林场超收分成应得的部分由各级财政与林场通过年终结算办理。
对国有贫困林场,要纳入当地扶贫计划,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扶持,帮助其尽快脱贫。对贫困林场职工参加当地职工养老统筹保险、交纳统筹金有困难的,当地政府要给予适当补贴。
要逐步分离国有林场办社会职能,减轻双重负担。对国有林场担负义务教育而承办学校的,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逐步移交给当地有关部门管理;尚不具备条件暂时不能移交的,各地要将对国有林场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如数返还。国有林场办的医院原则上应分离出去,移交给当地政府承办,也可作为社会办医疗机构。
要坚决杜绝对国有林场的乱集资、乱摊派。地方办电、城镇建设、通信建设、市场建设等,不得向国有林场摊派资金。未经省人民政府以及省物价、财政部门批准的任何对国有林场的收费项目都应当坚决予以纠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占、平调国有林场的土地和资产。
六、六、切实加强对国有林场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促进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计划。要加强国有林场领导班子建设,保持国有林场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加强对林场领导班子的管理和监督,实行定期政绩考核和离职审计制度,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国有林场持续、稳定发展。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国有林场防火工作总结 篇6
去冬今春以来,XX林场紧紧围绕林场各项目标工作任务(特别是森林防火工作),以林场提出力争全年无火灾年为奋斗目标,认真按各时期的工作重点及工作环节去开展森林防火的具体工作。现将森林防火特别期森林防火工作总结如下:
据统计,在森林防火特别期内共发生森林火灾1宗(2亩),发出整改通知书5份,签订森林防火安全责任书20多份,火险隐患排查共10多个段、块。
一、领导重视,成立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
森林防火,是林业工作的头等大事,防火工作到位,林业的效果才能体现到实处。为此,林场领导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成立了以场长为组长,分管森林防火领导为副组长的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在不断细化的森林防火管理中,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与资源分配,并认真地具体抓落实。
二、切实加强森林防火的巡防工作
全场动员,进入森林防火高火险天气,以场长挂帅,具体划分责任地块,全体管理人员积极投入到森林防火的巡防工作,在高火险天气期间,从白天坚持巡逻到晚上10时。
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对护林队伍的管理进行了改革,护林办人员划分两个中队管理,各负其责,深入一线,认真开展森林防火的宣传及隐患排查等一系列工作,起带头和引导工作作用。护林员实行“山头地块到人”的护林管理,各自在责任地段范围加强管理,定期(按季度)对片区及护林队员进行考核,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促使护林队伍充分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管理意识,队伍趋于稳定,今后将不断完善和规范。
三、火险隐患排查
进入防火期以来,护林办、派出所以及各护林线的人员对辖区周边进行火险隐患排查工作,对在林区边缘作业的石场、果场、等单位进行防火生产检查和宣传教育。日常巡护加强对林区、林缘的闲散人员、精神病人的监控,一旦发现就将其带离林区,防止其不正当行为引起森林火灾。另外防火办还对辖区周边山的油站、油库、易燃易爆仓库进行防火安全隐患检查及登记,并督促其在经营范围清理好防火隔离带,在隐患排查工作中对存在隐患发出整改通知书以及复查,避免因此类引发的火灾。
四、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努力提高综合防控能力
1、森林防火宣传方面工作。加强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牌的方式深入乡村、山边一带的工厂、学校开展多层次宣传教育,发放宣传单张等。进入防火时期,共增设翻新防火宣传牌共20余块,宣传横幅共300多条,书写标语500多条,另今年还针对四大景区及一些入山主要路口新增设入山人员火种放置箱,防止进山人员带火种入山,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森林防火的意识。
2、制定森林防火工作防护工作方案。在春节、清明等重大节日,防火办结合林场辖区的工作实际,根据各片区的重点部位、地段科学合理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工作方案,组织林场管理人员、护林员、消防队的值班、设卡防守。
针对清明期间的森林防火工作,林场根据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总场及端州、鼎湖两区的工作部署,制定具体的防护方案,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并在重点的防护区域作以下措施:
① 为安全、有序给群众提供便利,在山下安全的地点设置燃烧点、祭祀点;
② 办理进山扫墓人员的登记;
③ 做好防火宣传教育,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及火种进山; ④ 把守进山路口。
通过一系列的防火措施,在整个清明期间无发生火灾。
3、在区防火办的支持和配合下,充分调配人员实施具体防护,对在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分别作不同的工作部署,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五、扑火物资
扑火物资储备方面,定期对扑火工具及食品的更新及补充。今后努力方向:继续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保平安、促工作,为林业生产创造稳定的工作氛围;二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认真真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防火特别期将要结束,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举措、共创佳绩,绝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更应提高观念意识,时刻不忘把森林防火工作排在在第一位。齐心协力,为共创宜居生态、绿色肇庆而奉献一份力量。
国有贫困林场脱贫工作总结 篇7
我省属南方集体林区,现有**1个国有林场,分布15个市57个县(市、区),其中市属20个国有林场,县(市、区)属121个国有林场。职工总数17699人,其中在职职工1**06人,离退休职工6393人。现有经营总面积418.79万亩,林业用地面积395.23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296.19万亩,公益林面积占林地面积的74.9%,活立木总蓄积量1500多万立方米,全省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总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截止目前,全省国有贫困林场达119个,占国有林场总数的84.4%,国有林场普遍处于贫困状况。
二、扶贫工作成效
“十一五”以来,在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国家共下达我省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7350万元(不含20**年度扶贫资金),省财政配套安排国有贫困林场扶持发展资金2240万元(不含20**年扶持资金)。 根据扶贫工作的总要求,我省各级林业和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国有贫困林场的扶贫工作,认真加强指导和有效监督,国有贫困林场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国有贫困林场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林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8年来,共有68个国有贫困林场利用国家扶贫资金改善和提高了路、水、电、职工住房等基础设施条件,其中43个国有贫困林场新建和维修林区公路261.5公里;2个国有贫困林场架设了8公里供电线路;9个国有贫困林场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改造,解决了1750人吃水困难问题;12个国有贫困林场新建职工住房6900平方米,维修职工旧房3600平方米。这些涉及国有贫困林场民生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改善了国有贫困林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2、林业发展后劲得到增强。8年间,我省国有贫困林场利用国家扶贫资金建立了一批种、养殖业基地,进一步夯实了林业发展基础,增强了林场发展后劲。据统计,有70个国有贫困林场营造林51010亩,其中营造商品林6350亩,毛竹林8430亩,经济果木林5570亩,绿化大苗8160亩,低改经济果木林1500亩,毛竹等林分抚育21000亩;有2个国有贫困林场养殖医学实验猕猴和林下生态灵芝乌鸡;有1个国有贫困林场发展天湖山名优茶120亩;有4个国有贫困林场种植西洋参、天麻等。
3、脱贫致富信心得到增强。“十一五”以来,国家一系列支持政策开始惠及国有林场。一是国家财政和省财政加大了对国有贫困林场的扶贫力度,扶贫资金逐年加大;二是国家民生工程把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并于年正式启动建设;三是国家财政对包括国有林场在内的林业企事业生产单位用油实行弹性补贴;四是国有林场纳入森林抚育试点。通过这些政策的逐步实施,广大国有贫困林场职工深受鼓舞和倍感振奋,极大地增强了脱贫致富的坚强信心。
4、生产经营机制得到活化。我省国有贫困林场在实施扶贫项目时,除基础设施扶贫项目投资在50万元以上按规定开展招投标外,各国有贫困林场把扶贫项目实施与转换经营机制结合起来,把扶贫项目实施与林场发展结合起来,建立扶贫项目实施目标责任制和奖惩办法,把扶贫项目任务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歙县、金寨、霍山、金安、全椒、来安、东至、黄山等县区国有贫困林场扶贫项目,林场职工积极踊跃参加项目建设,不仅节约了项目建设投资,而且还能够有效保障项目实施质量。
三、扶贫工作主要做法
在实施扶贫项目工作中,我省坚持把实施好扶贫项目作为贫困国有林场脱贫解困的重要内容认真抓紧抓实,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的完成。
1、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抓好扶贫项目实施和管理。首先,审核批复每年扶贫项目。我厅会同财政厅,组织相关专家对各项目单位上报的项目实施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其次,根据项目批复,财政及时下拨扶贫项目资金,确保项目早施工、早见效。第三,加强检查督促。项目建设期间,厅领导多次深入项目建设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其他有关人员经常到实施单位督察项目实施情况。根据我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各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均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扶贫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扶贫项目的实施,并严格加强监督和管理。各项目林场,在林业和财政部门的具体指导和支持下,始终把扶贫项目的实施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为保证项目如期启动和顺利实施,歙县、霍山、东至等县林业局专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扶贫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专职指导、督察、监管项目的实施,及时研究、协调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帮助和支持扶贫项目建设。为明确责任制,一些县林业局还与林场场长签订了扶贫项目实施责任书,规定场长是扶贫项目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凡建设任务没有按期完成或施工质量不达标,将追究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责任。
2、强化质量意识,着力推进项目的施工管理。各项目林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把好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杜绝影响项目质量的任何隐患,确保扶贫项目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几年来,各贫困国有林场始终将严把质量关贯穿于扶贫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实施单位确定专人负责抓项目施工质量,一旦发现施工有质量问题立即责令施工人员停止施工,直至整改达标后,方可继续施工,杜绝出现“豆腐渣”工程。一是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市县林业主管部门确定分管同志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同时主动配合财政部门,切实做好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各项目林场均成立了扶贫项目实施领导组,林场场长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分工负责。项目实施期间,一些国有贫困林场场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参加扶贫项目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有效降低了扶贫项目的建设成本,提高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认真抓好项目施工每个环节。在实施毛竹林分培育、绿化苗木基地建设等经营活动中,各有关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的技术规程,从清理造林地入手,依次把好作业设计、整地、苗木、栽植和非目的树种清理、垦覆关等各环节,切实保障造林质量和抚育作业质量。同时,相关项目建设单位还建立了造林后期和森林经营管理制度,实行经营管理成效与工作业绩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如滁州市沙河集林业总场、管店林业总场等专门与管理人员签定苗木管护责任书。
3、坚持项目带动,着力增强广大职工凝聚力。各贫困国有林场积极通过实施国家扶贫项目,广泛动员和组织林场职工投身扶贫项目的建设,努力从思想上把广大职工的认识统一到发展林场经济和彻底消除贫困上来,形成建设林场和发展林场的合力,尽快使林场走出困境,重新焕发生机。歙县石门林场在项目启动之初,就专门召开职工大会,向广大职工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说明扶贫项目的来源、规模以及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鼓励职工发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紧紧依靠国家的扶持政策,努力把扶贫项目做成致富项目。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激发了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全场职工全都积极参与到项目的建设之中。霍山县马家河林场,为了认真实施好林区道路建设项目,场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精心研究和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在不降低标准和不压缩项目建设规模的前提下,想方设法节省项目建设资金,为此,该场确立了项目施工必须坚持立足自身的原则,充分依靠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尽快把项目建设好,让其发挥作用。根据确立的项目建设原则,场领导班子成员分片深入到户组织发动,向职工介绍项目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并与职工共商项目建设计划。由于发挥了职工的工作主动性,该场扶贫项目不但节省建设资金近6万元,而且建设的速度快、质量好。
4、严格资金管理,着力保障扶贫资金有效使用。各项目林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安徽省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和国库支付的各项规定,按照项目批复的建设规模、内容和要求,在资金使用上精打细算,做到专款专用,不挤占、不挪用。各项目市、县财政部门,着重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在分期拨付项目资金时,严格审核项目资金使用范围和工程进度,确保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地林业和财政部门还亲临项目实施现场,检查和指导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帮助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霍山、歙县、裕安、金寨等县区财政部门根据项目施工进展及时拨付资金,有力地保障了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明细规定,要求国有贫困林场切实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支出,做到支出明细清晰,努力把国家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好,确保扶贫项目出成效。肥东、霍山、金安、裕安等县区,在扶贫项目竣工后,及时组织审计部门介入开展项目审计。
5、积极转换机制,着力推进项目经营方式的转变。我省国有林场导致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机制僵化、思想守旧、缺乏改革创新意识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国家对贫困国有林场实施扶持政策,一方面广大林场干部职工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另一方面也强烈地感受到一味依赖着“输血”是不可能消除贫困的,惟有自身形成“造血”功能才能告别贫困,走向小康。霍山县茅山林场从项目实施之前,就把改革扶贫项目的经营和管理方式摆到突出的地位,专门出台了毛竹林分改造经营方案,明确规定了毛竹经营分地块管理到人,责任到人,并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分户实施,实行职工的工资和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直接挂钩,从而把职工的经济收益和项目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项目建设、资源培育有人抓、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四、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国有林场林业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周宁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情况汇报10-20
国有林场工作总结05-20
××年国有林场工作总结11-17
国有林场年度工作总结12-09
国有林场08-25
国有林场改革政策10-20
国有林场木材材积01-14
国有林场会计监督08-20
国有林场改革发展11-28
国有林场经营管理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