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精选5篇)
产褥期 篇1
产褥期护理常规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复至非孕期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h后至10天内用口表每天测量4次,体温有两次到达或超过38℃.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不同在于产褥病率还包括生殖道以外的其它感染,如泌尿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及乳腺感染
一、护理评估
1、病史 认真阅读产前记录、分娩记录、用药史,特别注意异常情况及其处理经过,如产时出血多、会阴撕裂、新生儿窒息等。
2、评估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恶露情况及膀胱充盈:排尿、排便情况。
3、新生儿喂养情况。
4、心理社会反应:产褥期是产妇的心理转换时期,如果受到体内外环境的不良影响、刺激,易发生各种身心障碍。
二、主要护理问题
1、便秘
2、尿潴留
3、舒适改变
4、母乳喂养无效
5、有产后出血的危险
三、护理措施
1、产妇返回病房,值班者应热情接待,介绍产后注意事项,注意保暖。
2、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产后4—6小时内,应随时检查,如出血过多,先按压宫底压出积血,或遵医嘱注射宫缩剂,如出现会阴部疼痛加剧,有排便感,下垂感时,应考虑是否因血肿引起,需作进一步检查处理。
3、产后4—6小时,鼓励产妇排尿,不能自动排尿时,采用诱导排尿,无效时,遵医嘱在无菌操作下导尿。
4、正常分娩者,每日测T、P、R、4次,24小时内以卧床休息为主,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5、产后出汗多,要勤换内衣,防止受凉。
6、指导进食富有营养、高热量易消化、少刺激性饮食,鼓励产妇多吃蔬菜,防止便秘,产后3日未排便者,遵医嘱给缓泻剂,开塞露或肥皂水低压灌肠。
7、协助产妇早吸吮及早开奶,哺乳前洗手、洗乳头,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挤奶手法,按需哺乳,喂奶后将余奶挤空,防止奶胀。
8、外阴冲洗每日2次,注意观察恶露性状、色及气味。并注意会阴伤口有无渗血、血肿、水肿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9、集中治疗时间,保证产妇睡眠充足。
三、健康指导
1、进行母乳喂养指导。
2、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指导。
3、进行预防接种指导。
4、产褥期护理的注意事项。
5、产后复查及性生活指导。
四、护理评价
1、产妇产后及时排尿、排便。
2、产妇主诉舒适,没有痛苦表情,用正确方法减轻疼痛,睡眠良好。
3、产妇能正确复述和回答自我护理及孩子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4、产妇在喂养孩子后感到舒适,新生儿体重增长理想。
5、产妇在护士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护理并表现出自信和满足。
产褥期 篇2
1 产褥期处理
1.1 产后2h内的处理
产后2h内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如产后出血、子痫、产后心力衰竭等, 故应在产房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 并注意宫底高度及膀胱是否充盈等。若发现子宫收缩不良、宫底上升者, 提示宫腔内有积血, 应挤压宫底排出积血, 并给子宫收缩剂。若产妇自觉肛门坠胀, 多有阴道后壁血肿, 应进行肛查确诊后给予及时处理。此期间还应协助产妇首次哺乳。若产后2h一切正常, 将产妇连同新生儿送回病房。
1.2 饮食
产后1h可让产妇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 以后可进普通饮食。进食应坚持以高蛋白, 低脂肪, 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水及膳食纤维的平衡为主并要保证热量, 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饮食原则。各种营养素平衡搭配, 保障供给, 才能保证乳汁的质量, 满足婴儿的需要, 使产褥期妇女的身体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1.3 排尿与排便
产后5d内尿量明显增多, 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产后4h内让产妇排尿。若排尿困难, 除鼓励产妇坐起排尿, 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外, 可选用热水熏洗外阴、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诱导排尿, 也可以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若使用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应予导尿, 留置导尿管1~2d, 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产后因卧床休息、食物缺乏纤维素, 加之肠蠕动减弱, 产褥早期腹肌、盆底肌张力降低。容易发生便秘, 应鼓励产妇多吃疏菜及早日下床活动。若发生便秘, 可口服缓泻剂。
1.4 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
每日应于同一时间手测宫底高度, 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测量前应嘱产妇排尿。每日应观察恶露数量、颜色及气味。若子宫复旧不全, 红色恶露增多且持续时间长时, 应及早给予子宫收缩剂, 若合并感染, 恶露有腐臭味且有子宫压痛, 应给予广谱抗生素及甲硝唑控制感染。
1.5 会阴处理
用0.05%聚维酮碘液擦洗外阴, 每日2~3次, 平时应尽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会阴有水肿者, 可用50%硫酸镁液湿热敷, 会阴部有缝线者, 应每日检查切口有无红肿、硬结及分泌物。于产后3~5d拆线。若伤口感染, 应提前拆线引流或行扩创处理, 并定时换药。
1.6 乳房护理
推荐母乳喂养, 按需哺乳, 废弃定时哺乳。母婴同室, 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指导正确哺乳方法。于产后30min内开始哺乳, 哺乳的时间及频率取决于新生儿的需要及乳母感到奶胀的情况。哺乳前, 母亲应洗手并用温开水清洁乳房及乳头。哺乳时, 母亲及新生儿均应选择最舒适位置, 一手拇指放在乳房上方, 余四指放在乳房下方。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入新生儿口中, 用手扶托乳房, 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儿鼻孔。让新生儿吸空一侧乳房后, 再吸另侧乳房。哺乳后佩戴合适棉质乳罩。每次哺乳后, 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min, 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出现乳胀、乳头皲裂者, 应及时处理, 乳汁不足者应鼓励乳母树立信心, 指导哺乳方法, 适当调整饮食
1.7 观察情绪变化
经历妊娠及分娩的激动与紧张后, 精神极度放松;对哺乳新生儿的担心;产褥期不适等, 均可造成产妇情绪不稳定, 尤其在产后3~10d, 可表现为轻度抑郁。应帮助产妇减轻身体不适, 并给予精神关怀、鼓励、安慰, 使其恢复自信。
2 产褥期保健
2.1 饮食起居
产后妇女身体虚弱、活动减少、食欲不佳并有组织受损, 所以此时饮食应以高蛋白、低脂肪为主, 保持身体清洁, 居室应清洁通风, 注意休息。
2.2 适当活动及做产后健身操
产后尽早适当活动, 避免或减少静脉栓塞的发生, 且能使骨盆底及腹肌张力恢复。
2.3 计划生育指导
若已恢复性生活, 应采取避孕措施, 原则是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 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
2.4 产后检查
社区医疗保健人员在产妇出院后应行产后访视, 了解产妇及新生儿情况, 若发现异常应给予及时指导。产妇应于产后6周去医院常规随诊, 了解盆腔生殖器是否恢复至非孕状态。
总而言之, 加强产褥期管理, 对预防产褥感染、晚期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率有极其重要意义。
摘要:产褥期母体变化很大, 正确处理及保健指导的目的是防止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促进产后生理功能恢复。
浅谈正常产褥期护理与产褥期保健 篇3
摘要: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到恢复或者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时期,过程大约为6周。在产褥期内,一般产妇都有很大的心理变化及一系列心态和情绪适应过程,是产妇身体与心理恢复关键。良好的护理能帮助产妇身心恢复,因此,做好产褥期护理十分重要。产褥期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疼痛、感染、会阴护理、子宫恢复及产后休养、饮食及母乳喂养等。产后康复对于母儿的健康和妇女产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如何促进产妇在产褥期康复,从而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并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是产科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产褥期 护理 保健
1、护理措施
1.1生活护理
产妇怀孕临产前,身心都非常疲惫,加之心理和情绪因素,十分需要充分休息和睡眠,以贮存精力等待分勉。护理人员要为产妇提供一个整洁、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床单被褥清洁、整齐、干燥,保证产妇的身心舒适。
1.2心理护理
1.2.1产前心理护理
一般初产妇都对分勉充满恐惧和担忧心理。经产妇因了解分勉过程,心中也充满紧张和不安。医务人员应以亲切、热情、和蔼的态度接待产妇,详细介绍有关分勉知识,耐心回答产妇的问题并予以认真解答,以消除和减轻产妇的紧张和恐惧感。产妇发生宫缩时因紧张和恐惧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此时医护人员应帮助产妇做好心理调适,嘱其保存体力和精力。
1.2.2分娩后心理护理
婴儿娩出后,产妇会感到精疲力竭,情绪波动,急需好好休息,调适情绪。护理人员应为产妇提供一个安适、温暖、清洁的环境以利于产妇休息,有利身体恢复。护理人员应依据产妇身体和心理的改变,以及初为人母所需的情绪重整等,帮助产妇调整心态,顺利度过产后适应期。为不影响产妇情绪和身体恢复,护理人员应先告知产妇婴儿健康状况。对于性别或有新生儿畸形等其他异常情况者,则暂时不宜告之,应待胎盘娩出、子宫收缩良好、产妇情绪稳定后,再选择适当时机告诉产妇,同时给予适当安慰。
1.3会阴护理
产妇分娩后,子宫腔内有较大创面,宫颈口松弛,阴道粘膜有擦伤,因此做好会阴护理,预防感染十分重要。产妇会阴切口有渗血、血肿、水肿时,可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湿热敷,或远红外灯照射。会阴部每日2次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1:5000的稀释络合碘液冲洗或擦洗。保持会阴部清洁。若切口有感染可提前拆线引流,并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由于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影响痔静脉血液回流,加之分娩时用力,常易诱发或加重痔疮。对有肿痛症状者应做湿热敷或50%硫酸镁热敷。分娩7~l0天后亦可热水坐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产后由于恶露产生,阴道分泌物增多,以及会阴切口伤口等,易并发产褥期泌尿和生殖系统的感染,应指导产妇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液进行会阴冲洗。休息时采取伤口对侧侧卧位,并适当行物理疗法以促进伤口愈合。
1.4子宫和乳房护理
产妇在分娩时精神一直处于过渡紧张中,常导致子宫收缩力不良,延长产程,或者剖宫产使用镇静药过多以及麻醉过深等,均易造成胎盘收缩无力以及胎盘滞留,导致产后大出血。故应随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每日在同一时间测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并教会产妇自行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必要时可按医嘱给予宫缩剂。产妇第一次哺乳前,护理人员应认真检查产妇乳房的形状、轮廓、对称性等情况,注意有无发红,充血,充盈或乳漏情形。并协助产妇减少乳房胀痛,有效刺激泌乳。发生乳头皲裂时,指导产妇每次哺乳前做湿热敷和按摩,或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因乳汁有抑菌作用并富含蛋白质,可帮助修复皮肤。乳房出现红、肿、热、痛或有结节者,是乳腺炎发生,应每天湿热敷并按摩乳房。哺乳后充分休息,体温高者多摄入水分,并按医嘱给予止痛剂或抗生素药物。
2、产褥期的保健
2.1休养
产后应指导产妇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以利于子宫复旧和恶露排出。行会阴侧切或剖宫产的产妇,待拆线后伤口不感疼痛时可作产后健身操。产后2周时开始做胸膝卧位,以预防或纠正子宫后倾。避免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站立及蹲位,以防子宫脱垂。产后4小时内应排尿,对无力排尿或无尿感者,可给予诱导排尿或遵医嘱给予肌注甲硫酸锌斯的明甚至导尿。产妇有肌肉酸痛、下身疼痛、头痛甚至乳房疼痛者,可指导产妇热水淋浴、全身按摩或冰袋冷敷、坐浴等减轻疼痛刺激。
2.2饮食和哺乳
产妇产后能量消耗巨大,加之需要给新生儿哺乳,因此产妇身体恢复十分重要。应指导导产妇增强营养,多摄入富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多饮汤汁饮食,促进体力恢复。产妇最初哺乳时间为3—5分钟,以后逐渐增加哺乳时间。指导产妇待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对乳房。若发现乳房肿胀,乳头皲裂,每次喂奶后用乳汁涂抹乳头,并让产妇增加哺乳次数。
2.3产后检查
产后检查能及时了解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和哺乳情况。嘱产妇产后42日携带婴儿去医院做产后检查以及婴儿健康检查,便于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嘱产妇每日用温热水漱口、刷牙、洗脚、淋浴等。若自然分娩且无侧切伤口者,产后即可淋浴;有侧切伤口者可于3天后进行淋浴;剖腹产术后待伤口愈合后淋浴为宜。严禁盆浴,以免上行感染。产褥期内禁忌性交。于产后42日起应采取避孕措施,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
产妇产褥期感染相关情况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病例资料,并对其发生产褥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1)适龄生产:纳入的产妇年龄20~34岁[3];(2)足月分娩;(3)排除妊娠前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损伤、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等,排除妊娠期发生宫内感染;(4)病历资料完整。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共计1263例,年龄22~32岁,平均27.91±2.85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4±0.87周。其中发生产褥期感染78例(产褥期感染组),未发生产褥期感染的孕妇1185例(产褥期无感染组)。
1.2 诊断标准
参考谢幸主编的第8版《妇产科学》教材中产褥病率的诊断标准: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测量体温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口表温度≥38℃,且排除其他疾病,则认为发生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疼痛及异常恶露三大主要症状,以及局部伤口出现红肿、伤口裂开及宫体压痛等体征[1]。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查阅产妇病历资料,搜集产妇的基本信息、诊治资料及产褥期感染相关资料,统计对比产褥期感染组和产褥期无感染组的临床资料,对可能与产褥期感染发生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产褥期感染与产前贫血、分娩方式、胎盘残留及产后出血的关系
产妇产前贫血、分娩方式、胎盘残留和产后出血与产妇产褥期感染有关(P<0.05),见表1。
2.2 两组血红蛋白、破膜时间、产程时间及卧床时间的比较
产褥期感染组血红蛋白低于产褥期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期感染组破膜时间、产程时间及卧床时间均高于产褥期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产前贫血、分娩方式、胎盘残留及产后出血与产妇产褥期感染有关(P<0.05);产褥期感染组血红蛋白低于产褥期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期感染组破膜时间、产程及卧床时间均高于产褥期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贫血和产后出血可使产妇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受病原体的感染;部分地区还受传统观念影响,产妇出院回家后门窗多紧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长期卧床使感染的机会增多。而且由于女性生殖道的结构特殊,病原菌易于侵入,剖宫产、胎盘残留可损伤产妇的生殖系统,容易导致机体防御功能损害,增加产褥期感染的发生几率[4,5]。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也较大,若产程延长或滞产则使机体进一步消耗,产妇会出现体质虚弱及抵抗力下降,减弱产妇生殖道和全身防御能力,易于病原体入侵与繁殖。完整的羊膜也可以抵御病原体,阴道也具有自净作用,若胎膜早破则使羊膜的防御能力被破坏,羊水流出冲洗阴道,也破坏了阴道的自净作用[6,7]。产褥期感染是产妇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其发生受产妇机体防御能力及入侵的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大小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注意产妇产褥期感染的预防。
结合本文讨论的易感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产前进行宣传教育,加强监护,预防产褥期感染的发生,做好优生优育的宣传政策。产前向孕妇宣传正确、科学的分娩知识,临产前的两个月内让产妇避免盆浴、性生活,并指导产妇做好产后护理,积极监护产妇的生理指标,避免贫血等情况的发生。(2)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避免对孕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尽量缩短第三产程,对于破膜时间超过12小时未见分娩或人工给予胎盘剥离的患者一定要给予预防性的抗生素治疗,待胎儿娩出后检查胎膜、胎盘、软产道,发现有损伤要立即缝合。(3)产后密切观察产妇的状况,如有感染则应尽快将感染灶清除,并加强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待产妇机体有所恢复后,鼓励产妇早期活动,适量运动,这样有利于子宫的复旧和预防产褥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与产褥期感染有关的因素较多,且产褥期感染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医务人员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多方面、多角度地减少产褥期感染的发生,为产妇及婴儿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褥期感染相关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1263例,其中并发产褥期感染的产妇有78例(产褥期感染组),没有发生产褥感染的患者1185例(产褥期无感染组),分析产前贫血、分娩方式、胎盘残留、产后出血、血红蛋白、破膜时间、产程时间及卧床时间等因素与产褥期感染的关系。结果:产褥期感染与产前贫血、分娩方式、胎盘残留、产后出血有关(P<0.05),产褥期感染组血红蛋白、破膜时间、产程及卧床时间与产褥期无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在临床实践中应针对产褥期感染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产褥期感染,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主编.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6-227.
[2]Kim ID,Chang HS,Hwang KJ.Herpes simplex virus 2 infection rate and necessity of screening during pregnancy:a clinical and seroepidemiologic study[J].Yonsei Med J,2012,53(2):401-407.
[3]姜亚平,林海燕,祝樟珠,等.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8):221-222.
[4]吴水妹,高玲娟,胡芝仙.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3062-3063.
[5]Hussein J,Ramani KV,Kanguru L,et al.The effect of surveillance and appreciative inquiry on puerperal infections:a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in India[J].PLoS One,2014,9(1):e87378.
[6]Dior UP,Kogan L,Elchalal U,et al.Leukocyte blood count during early puerperium and its relation to puerperal infection[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4,27(1):18-23.
产褥期的保健与护理 篇5
产褥期内以生殖器官和乳房的变化最为显著
生殖器官的观察与护理:⑴子宫的收缩:①首先应严密观察宫缩恶露情况,每30分钟~1小时观察1次。产后子宫收缩呈硬球行。即收缩到脐平,以后每天下降1.5~2cm,产后1周缩小为孕12周大小,仅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产后10天左右经腹部检查已触不到子宫底,检查子宫底高度的同时应注意及子宫双附件有无压痛。⑵恶露的变化:产后随子宫脱膜脱落的血液,坏死脱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恶露分为:①血性恶露:约持续3~7天,②浆液性恶露:约持续7~14天,③白色恶露:约持续14~21天。产后恶露3周左右干净,如血性恶露持续2周以上说明子宫复旧不好。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如恶露有臭味提示可能有宫腔感染。
乳房的护理及母乳喂养指导:⑴乳房的护理:乳房在分娩后将进一步发育,乳房应保持清洁、干净、经常擦洗。禁忌用肥皂。每天哺乳前用温水毛巾擦洗干净。同时还要检查乳头有无皲裂,乳腺管是否通畅,乳房有无红肿、硬结。乳汁分泌是否正常。⑵母乳喂养指导: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它含有出生后4~6个月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即糖、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水)。母乳有免疫功能,能保护婴儿免受感染,母乳具有无菌、温度适宜、喂养方便、价廉无美等优点,所以,需不断给产妇以鼓励、支持和指导,使她们能至少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指导的重点是:①按需哺乳:根据婴儿的需要喂哺。②掌握正确的喂乳姿势,即母亲放松、舒适、婴儿的头和身体呈直线、面向乳房、身体紧贴母亲、下颌贴乳房、嘴巴含住大部分乳晕。③学会观察和判断婴儿吸吮是否正确,哺乳后应将婴儿竖直抱起轻拍1~2分钟,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婴儿溢奶。④学会挤奶。坚持纯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子宫复旧和减少产后出血,还利于恢复产妇体形。
产褥期的注意事项
室内温度需把控:产妇生产后,毛孔和骨缝张开,很容易感受风寒,因此要避免空调直吹、穿堂风。产后洗澡需注意水温控制在37℃左右。避免水温过热,洗澡的时间尽量要短,不要泡澡,洗后要注意及时擦干。
会阴的护理:分娩后应做好会阴护理,以防止感染,促进会阴伤口愈合,增加产妇的舒适感,产后每天用温水或尽量选择配方是植物中药、pH值适合弱酸性外阴环境的洗液。会阴冲洗2次/日,大便后亦应冲洗。冲洗前应先排空膀胱,冲洗时应由上而下的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沙球擦干外阴,垫好消毒会阴垫。
全身情况:了解一般情况如睡眠、饮食、精神、心理、大小便等。①生命体征的观察:测血压、脉搏、呼吸以及了解产后恢复情况。②预防产后尿潴留和便秘:经产钳、剖宫产、滞产的产妇要特别注意排尿功能是否通畅,以预防尿潴留。指导产妇多饮水,一般产后4小时排第1次尿。产后产妇多饮水、多食蔬菜和水果,尽早下床活动,防止便秘发生。③注意个人卫生:每天用温热水漱口、刷牙、保持产妇口腔的清洁卫生。
产褥期的保健与护理
产后营养:由于分娩时体力的极度消耗及产后机体的恢复和哺乳需要,加强产后的营养十分重要。产褥期每天需要热量2700~2800千卡,蛋白质100g,比妊娠前的饮食量增加约30%左右。①产妇忌过多吃鸡蛋:医学研究表明,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因为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耗能力也随之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鸡蛋,就会难易消化,增加胃肠负担。分娩后数小时应吃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为宜。油炸食物也较难易消化,产妇也不宜多吃。②产妇应多食一些瘦肉、鱼、蛋、牛奶和新鲜蔬菜,哺乳期应多吃一些半流食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少食多餐。此外有下列情况者,在饮食方面要有所控制或倾斜: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后遗症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要控制盐的摄入。有便秘者应多吃纤维多的蔬菜和水果,早晨可喝点儿淡盐水或蜂蜜水。
心理保健:心情舒畅,可使乳汁增加,在近年的报道中,有50%~70%的产妇会发生产后郁闷,原因是体内荷尔蒙浓度的突然变化所致,还与分娩后体内内环境自行性调整,性激素比例重新调配以及家庭关系、环境因素等有关,所以做好产褥早期产妇的心理适应工作非常重要。家属要多给予关心、支持、帮助等。另外,产妇的休息要与婴儿同步,婴儿睡觉时抓紧时间休息,这样既可得到充分的休息,又可保证足够乳汁。产褥期以后才可恢复性生活,并要采用适宜的避孕方法。做一些產褥体操也是帮助母亲恢复机体的一项有效运动。
参考文献
1 中外健康文摘.
2 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