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褥感染

2024-06-18

产妇产褥感染(精选7篇)

产妇产褥感染 篇1

产褥期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者全身感染[1]。其发病率高达6.00%,是临床上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产妇在经历妊娠和分娩后,机体生理、心理均发生较大变化,致使其机体虚弱,局部和全身的防御能力减弱,易引发产褥期的感染,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人们对孕产期保健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要了解影响产妇产褥期感染的有关因素并加以预防,以降低产褥期感染的发病率。本文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娩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63例产妇中的78例产褥期感染病例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病例资料,并对其发生产褥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1)适龄生产:纳入的产妇年龄20~34岁[3];(2)足月分娩;(3)排除妊娠前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损伤、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等,排除妊娠期发生宫内感染;(4)病历资料完整。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共计1263例,年龄22~32岁,平均27.91±2.85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4±0.87周。其中发生产褥期感染78例(产褥期感染组),未发生产褥期感染的孕妇1185例(产褥期无感染组)。

1.2 诊断标准

参考谢幸主编的第8版《妇产科学》教材中产褥病率的诊断标准: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测量体温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口表温度≥38℃,且排除其他疾病,则认为发生了产褥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疼痛及异常恶露三大主要症状,以及局部伤口出现红肿、伤口裂开及宫体压痛等体征[1]。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查阅产妇病历资料,搜集产妇的基本信息、诊治资料及产褥期感染相关资料,统计对比产褥期感染组和产褥期无感染组的临床资料,对可能与产褥期感染发生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产褥期感染与产前贫血、分娩方式、胎盘残留及产后出血的关系

产妇产前贫血、分娩方式、胎盘残留和产后出血与产妇产褥期感染有关(P<0.05),见表1。

2.2 两组血红蛋白、破膜时间、产程时间及卧床时间的比较

产褥期感染组血红蛋白低于产褥期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期感染组破膜时间、产程时间及卧床时间均高于产褥期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产前贫血、分娩方式、胎盘残留及产后出血与产妇产褥期感染有关(P<0.05);产褥期感染组血红蛋白低于产褥期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期感染组破膜时间、产程及卧床时间均高于产褥期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贫血和产后出血可使产妇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受病原体的感染;部分地区还受传统观念影响,产妇出院回家后门窗多紧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长期卧床使感染的机会增多。而且由于女性生殖道的结构特殊,病原菌易于侵入,剖宫产、胎盘残留可损伤产妇的生殖系统,容易导致机体防御功能损害,增加产褥期感染的发生几率[4,5]。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也较大,若产程延长或滞产则使机体进一步消耗,产妇会出现体质虚弱及抵抗力下降,减弱产妇生殖道和全身防御能力,易于病原体入侵与繁殖。完整的羊膜也可以抵御病原体,阴道也具有自净作用,若胎膜早破则使羊膜的防御能力被破坏,羊水流出冲洗阴道,也破坏了阴道的自净作用[6,7]。产褥期感染是产妇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其发生受产妇机体防御能力及入侵的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大小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注意产妇产褥期感染的预防。

结合本文讨论的易感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产前进行宣传教育,加强监护,预防产褥期感染的发生,做好优生优育的宣传政策。产前向孕妇宣传正确、科学的分娩知识,临产前的两个月内让产妇避免盆浴、性生活,并指导产妇做好产后护理,积极监护产妇的生理指标,避免贫血等情况的发生。(2)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避免对孕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尽量缩短第三产程,对于破膜时间超过12小时未见分娩或人工给予胎盘剥离的患者一定要给予预防性的抗生素治疗,待胎儿娩出后检查胎膜、胎盘、软产道,发现有损伤要立即缝合。(3)产后密切观察产妇的状况,如有感染则应尽快将感染灶清除,并加强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待产妇机体有所恢复后,鼓励产妇早期活动,适量运动,这样有利于子宫的复旧和预防产褥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与产褥期感染有关的因素较多,且产褥期感染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医务人员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多方面、多角度地减少产褥期感染的发生,为产妇及婴儿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褥期感染相关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1263例,其中并发产褥期感染的产妇有78例(产褥期感染组),没有发生产褥感染的患者1185例(产褥期无感染组),分析产前贫血、分娩方式、胎盘残留、产后出血、血红蛋白、破膜时间、产程时间及卧床时间等因素与产褥期感染的关系。结果:产褥期感染与产前贫血、分娩方式、胎盘残留、产后出血有关(P<0.05),产褥期感染组血红蛋白、破膜时间、产程及卧床时间与产褥期无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在临床实践中应针对产褥期感染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产褥期感染,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主编.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6-227.

[2]Kim ID,Chang HS,Hwang KJ.Herpes simplex virus 2 infection rate and necessity of screening during pregnancy:a clinical and seroepidemiologic study[J].Yonsei Med J,2012,53(2):401-407.

[3]姜亚平,林海燕,祝樟珠,等.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8):221-222.

[4]吴水妹,高玲娟,胡芝仙.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3062-3063.

[5]Hussein J,Ramani KV,Kanguru L,et al.The effect of surveillance and appreciative inquiry on puerperal infections:a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in India[J].PLoS One,2014,9(1):e87378.

[6]Dior UP,Kogan L,Elchalal U,et al.Leukocyte blood count during early puerperium and its relation to puerperal infection[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4,27(1):18-23.

[7]张桂秋,闫树英,杨晓燕,等.健康管理对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293-297.

产褥期产妇的家庭保健 篇2

1 一般保健管理

1.1 活动与休息指导

产褥期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有利于产后机体恢复。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 产后6 h~12 h即可起床做轻微的活动, 24 h后可下床在室内活动, 有助于较快恢复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 促进体力和精神恢复。也可以增加食欲利于乳汁分泌, 促使产后子宫复旧和恶露排出, 同时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行会阴侧切或剖宫产的产妇可适当推迟活动时间, 指导产妇做健身操, 避免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 以免发生子宫脱垂, 运动量由小到大, 循序渐进, 并逐渐增加起床时间和活动范围。

1.2 饮食指导

产后第1天进清淡易消化食物, 以后饮食以多样化富于营养为原则, 多进汤汁食物及含钙、铁、碘多的食物, 如骨头汤、猪蹄炖汤、海带等, 适量的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以促进乳汁分泌, 为婴儿提供丰富的营养。多饮水, 多进含粗纤维多的食物、水果, 以促进肠蠕动, 预防产后便秘。切忌忌口和偏食, 也不宜进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1.3 个人卫生与居室环境指导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夏季注意开窗通风降低室温防止中暑, 冬季不可紧闭门窗, 每日开窗通风1~2次, 每次15 min, 要防止空气对流, 注意保暖。产后出汗多应勤换内衣裤及床单、被褥, 选择透气、吸汗良好的棉织品为佳。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利于身体恢复及母婴健康, 哺乳前、饭前便后要洗手, 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要用清洁消毒的会阴垫, 每次大便后要清洗肛门及会阴部, 防止粪便污染阴道和侧切口, 以预防产褥期感染。

2 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

每日应观察恶露的数量、颜色及气味, 一般在按压子宫底的同时观察恶露情况,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 连续4周~6周总量约500 m L, 产后第1~2天可有小血块, 血性恶露约持续3 d后转为浆性恶露, 约2周后变为白色恶露, 再持续2周~3周后干净。如恶露有臭味且有子宫压痛, 提示有宫腔感染可能;若持续性深红色恶露, 往往提示宫缩乏力;子宫软, 恶露多, 提示可能胎盘残留;子宫收缩好又有鲜红色恶露且量多, 提示有会阴软组织裂伤。

3 会阴自我护理

自我评估会阴切口, 有无渗血、红肿、水肿等, 嘱产妇向会阴切口对侧侧卧, 如遇切口感染或愈合不佳者, 可在产后7 d~10 d起给予高锰酸钾坐浴。

4 心理变化与社会因素

经历妊娠及分娩的激动与紧张, 产妇精神极度放松, 对哺育婴儿的担心、产褥期的不适等均可造成情绪不稳定, 尤其在产后3 d~10 d, 可表现为轻度抑郁。及时的护理、指导和帮助能纠正这种抑郁, 应帮助产妇减轻身体不适, 并给予精神关怀、鼓励、安慰, 使其恢复自信心和自尊感。良好的支持系统如:丈夫及家人的理解和帮助有助于产妇的心理适应, 医院的热线电话、保健人员、社区支持组织的具体联系方法和人员, 尊重其风俗习惯, 提供正确的产褥期生活方式。

5 乳房的保健

5.1 一般护理

推荐母乳喂养, 按需哺乳, 废弃定时哺乳, 乳房应保持清洁干燥, 经常擦洗, 重视心理护理的同时, 指导正确哺乳方法。

5.2 乳房胀痛和乳腺炎

(1) 尽早哺乳; (2) 哺乳前热敷, 使乳腺管通畅, 两次哺乳间冷敷, 以减少局部充血、肿胀; (3) 按摩乳房, 从乳房边缘向乳头中心按摩, 使乳腺管畅通减少疼痛; (4) 佩戴乳罩, 扶托乳房, 减少胀痛; (5) 用生面饼外敷乳房。

5.3 乳头皲裂

增加哺喂的次数, 缩短每次哺喂的时间, 哺喂后, 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 短暂暴露使乳头干燥, 乳汁可抑菌且含丰富蛋白质, 起到修复表皮的作用, 疼痛严重时采用乳头罩间接哺乳或吸奶器吸出。

5.4 平坦及凹陷乳头

(1) 乳头伸展练习:两拇指分别放在乳头上下侧, 由乳头向上、下纵行拉开; (2) 乳头牵拉练习:一手托乳房, 另一手拇、中、食指抓住乳头向外牵拉; (3) 配置乳头罩:从妊娠7个月起佩戴, 对乳头周围组织起稳定作用; (4) 婴儿饥饿时, 先吸吮平坦的一侧, 因此时婴儿的吸吮力强, 易吸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6 产后检查及计划生育指导

产妇出院后由社区医疗保健人员在出院后3 d内、产后14 d、28 d分别做3次产后访视, 了解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产后42 d产妇携同新生儿来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 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 特别是生殖器官恢复的情况及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给予计划生育指导及性生活形态指导。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措施 篇3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

产妇从胎盘娩出后,全身各器官恢复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间,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8周,这期间对产妇实施的护理措施是否得当、合理、科学,关系到产妇健康状态的恢复程度,其一般主要应包括4个方面。

1 向产妇介绍有关产褥期保健知识

1.1 饮食

刚分娩后稍事休息,给易消化半流食,以后逐渐增加蛋白催乳汤类,如鱼汤、鸡汤等。添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含铁食物,夜间增加点心。

休息和活动:产妇分娩当日卧床休息,正常分娩24h后鼓励起床活动,第1次下床时应有人陪。

1.2 大小便

产后4h应提醒和鼓励产妇排尿,以免膀胱膨胀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对产后6h小便未能自解产妇,可采取鼓励和帮助产妇下床排尿,用温开水冲洗外阴诱导排尿,下腹部正中放置热水袋,肌注新斯的明,中医针灸,这些方法无效时给予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若便秘可口服缓泻剂或肥皂水灌肠等。

1.3 清洁卫生

产妇因出汗较多,故必须勤擦浴,更换内衣裤及床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坚持每日洗脸、刷牙、梳头、洗脚。每次饭前、哺乳前、大小便后应洗手。

2 预防感染

(1)观察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2)观察子宫收缩和恶露:每日测量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每日观察恶露量、颜色及气味。若子宫复旧不全,恶露增多,色红持续时间长,应给予宫缩剂。若合并感染,恶露有臭味且子宫压痛,给予抗生素。(3)会阴护理: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消毒液冲洗或擦洗外阴2次;外阴水肿者,可用95%乙醇湿敷;外阴伤口红肿者,可局部红外线照射促进愈合。若有感染可提前拆线引流。伤口愈合不佳者,在产后7~10d用高锰酸钾坐浴;会阴伤口3~5d拆线。

3 减轻疼痛

宫缩痛影响休息或睡眠时,遵医嘱给止痛剂。会阴伤口痛按会阴护理,乳房胀痛按乳房护理。

4 乳房护理

基层产妇产褥期的家庭护理 篇4

1 临床资料

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 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产妇256例, 其中初产妇188例, 经产妇68例;年龄最小20岁, 最大42岁, 平均26.7岁;大学文化程度10例, 高中5例, 初中206例, 小学30例, 文盲5例。经产褥期的家庭护理,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无1例发生产褥期感染等并发症。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产褥期的休养环境

产妇的休养环境应冷暖适宜、安静、舒适。要每日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新鲜, 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健康。但产妇不宜直接吹风, 冬季注意保暖, 尽量减少接触外来人员, 预防呼吸道感染。被褥要清洁松软, 睡床以硬板床为宜不可太软, 否则易造成骨盆损伤[1]。

2.1.2 产褥期的休息和活动

产后24小时内以卧床休息为主, 24小时后如是正常产妇, 无手术助产、出血过多、阴道撕裂等特殊情况, 即可起床作轻微活动, 有利于加速血液循环, 组织代谢和体力的恢复, 促进子宫收缩, 恶露、淤血排出, 也可增进食欲, 促进肠蠕动[1]。产后2日可按时做产后健身操, 锻炼骨盆底肌及筋膜的缩肛动作, 锻炼腰肌的腰肌回转运动。行会阴后一侧切开的产妇, 可适当推迟活动时间, 待拆线后伤口不感疼痛时再做产后健身操, 能使骨盆底及腹肌张力恢复, 避免腹壁皮肤过度松弛。产后2周时开始加做胸膝卧位, 以预防或纠正子宫后倾。产后健身操的运动量应由小到大, 循环渐进[3]。

2.1.3 产褥期的饮食

产后胃肠功能减弱, 蠕动减慢, 故应少量多餐, 食物以营养丰富、易消化、干稀搭配, 如各种肉类、鱼类、蛋类、蔬菜、水果、豆制品等[1], 保证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及无机盐的摄入量, 多喝排骨汤、鸡汤、菜汤, 多吃新鲜水果, 改变农村沿袭的不能吃蔬菜的观念, 新鲜水果含大量的维生素, 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还含有较多的食物纤维, 可促进肠蠕动, 有利于产后通便, 产后应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2.1.4 产褥期的清洁卫生

帮助产妇树立科学的保健理念, 抛弃不正确的旧观念, 鼓励产后刷牙洗澡, 指导产妇坚持每天早晚刷牙1次, 每次饭后漱口。刷牙要用软毛刷和温水或温开水, 以减少对牙齿的刺激, 保证口腔清洁舒适, 增加食欲。产后汗腺活跃, 容易大量出汗, 及时地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环增加, 加快新陈代谢, 保持汗腺孔通畅, 有利于人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还可调节植物神经, 恢复体力, 解除肌肉和神经疲劳。正常分娩的产妇产后2-5天便可以洗澡, 以淋浴为佳。产后6周内不宜洗盆浴, 以免不洁澡水逆流入生殖道, 引起感染[1]。水温要适宜, 一般以35℃~3 7℃, 以免受凉。

2.1.5 保持小便通畅

孕晚期由于增大了的子宫压迫膀胱, 使膀胱肌肉的张力降低, 分娩时, 胎头又长时间压迫膀胱, 致粘膜水肿、充血、肌张力降低, 以及会阴切口疼痛等原因, 容易发生尿潴留[1], 因此产后2小时内鼓励产妇主动排尿, 不要等到有尿意时再解。如不能排出尿液, 可在下腹部用热水袋热敷后用温水熏洗外阴和尿道周围, 也可用滴水声诱导排尿。

2.2 心理护理

妊娠和分娩是妇女一生中重大改变, 产褥期妇女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 产妇需要从妊娠期及分娩期的不适、疼痛、焦虑中恢复, 需要接纳家庭新成员, 协调夫妻间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等, 这一过程要求产妇进行多方面的心理调节, 逐渐适应心理、社会的变化。此时, 丈夫及家人的关心呵护和医务人员耐心地讲解产褥期的相关知识, 能够帮助产妇顺利地进入母亲角色, 促进新家庭的生活形态并开始运作[4]。

2.3 产褥期会阴的护理

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会阴, 由前往后, 每日2次, 持续至产后14天或恶露干净为止, 注意观察会阴切口有无渗血、血肿、水肿、就、硬结等。水肿者, 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湿热敷;血肿者, 症状轻可用湿敷, 症状重需配合医生切开处理;硬结者, 用大黄、皮硝外敷。产妇以会阴切口对侧侧卧位休息为宜[4]。

2.4 观察恶露情况

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 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 称恶露。观察恶露量、颜色、性质、气味的改变, 正常情况下, 产后的3~7天为色红、量多、内含大量血液、小血块及坏死组织的血性恶露;两周左右为色泽较淡, 含血液较少, 有较多宫颈及阴道粘液的浆液性恶露;以后为白色恶露, 色较白或呈淡黄色, 量逐渐减少, 约3周左右干净。如在一个月后, 恶露不净, 同时伴有臭秽气味或腐臭气味时或伴有腹痛、发热, 说明可能有产褥感染, 如排出恶露量逐日增多, 颜色逐日变红变深, 出现淤块等, 都属于异常现象, 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2]。

2.5 产褥期乳房的护理

产褥期内乳房的尺寸及重量均增加, 因此应佩戴合适棉制乳罩.每天更换内衣[1]。推荐母乳喂养, 按需哺乳, 废弃定时哺乳。重视心理护理的同时, 指导正确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要洗手, 用温开水清洁乳房及乳头。哺乳时, 母亲及新生儿均应选择最舒适位置, 需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在新生儿口中, 以防因含吮不正确, 引起乳头皲裂, 如出现皲裂时可于哺乳后挤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 短暂暴露和干燥[3]。

2.6 产后检查

产妇应于产后42日去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 包括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重点检查子宫收缩、恶露性状、伤口愈合、乳汁分泌等情况。如果发现异常, 应及时处理, 以免导致后遗症, 女性的生殖器官经过妊娠和分娩的变化, 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而产妇身体的全面恢复需要56天, 因此在正常分娩56天后, 才能开始性生活。产钳及缝合术者, 在伤口愈合, 瘢痕形成后才能开始性生活;剖宫产者至少要3个月以后[1]。

总之, 产褥期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产褥病率, 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从而保证产妇的身心健康, 有效地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孟春兰.产褥期的家庭护理[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2008, 5 (1) .

[2]章凤彩.基层产妇产褥期的护理[J].中华现代临护理学杂志, 2006, 1 (4) .

[3]薛凤霞.正常产褥.妇产科学[M].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82-88.

产妇产褥感染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278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40例, 年龄22~38岁, 平均28.2岁, 其中顺产89例, 剖宫产51例, 初产妇128例, 经产妇12例。对照组共138例, 年龄21~39岁, 平均27.8岁, 其中顺产87例, 剖宫产51例, 初产妇127例, 经产妇11例。两组均无严重产后并发症,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观察研究指标

1.2.1 产妇全身情况的观察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产后24h以后体温超过37.5℃视为异常;发现血压下降, 脉搏变快, 应注意是否有继续出血倾向。

1.2.2 恶露

注意恶露量, 包括有无血块, 色味等变化。正常恶露有血腥味, 但不臭, 持续3周左右, 其中血性恶露持续3d, 逐渐变为浆液性, 约2周后变为白色恶露。如果恶露超时不净而增多, 持续长而有臭味, 且有腹痛、体温升高提示产褥感染。

1.2.3 会阴伤口

会阴伤口若有红、肿、痛需注意是否为会阴伤口感染。

1.2.4 乳房护理

观察产妇的乳房是否出现红、肿、痛的症状, 留意是否患有乳腺炎。

1.2.5 心理状态

分娩后的产妇可有各种不同的心态, 如分娩顺利、新生儿健康、性别理想, 产妇会感到兴奋愉快而满足, 这种心态有利于产妇的身体康复为良性心态;如遇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 如新生儿畸形, 产伤甚至死亡等导致悲痛、忧伤、焦虑、不安等情况视为不良心态。

1.3 护理方法

1.3.1 实验组

由专职护士向其讲解产褥期有关知识, 给产妇一些图文并茂的手册, 并且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健康和心理问题, 制定相应的健康指导, 护士要在床头进行实际操作指导, 解释做好产褥期护理对产妇恢复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在产后随访中继续做好有关产褥期知识的宣教。

1.3.1. 1 乳房护理

母乳最富于营养, 易消化, 是婴儿最理想的饮食, 应提倡母乳喂养。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 刺激排乳反射;哺乳中注意吸进大部分乳晕, 以防乳头皲裂;两侧乳房交替进行, 并挤尽乳汁, 促使乳汁分泌, 预防乳腺管堵塞。哺乳期注意乳房的卫生[1]。

1.3.1. 2 心理护理

护士应在谈话的态度、方式、语音、语调上下功夫, 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 帮助产妇迅速从分娩不适和疲劳中恢复;提供母乳喂养和婴儿护理知识;对产妇的积极行为及时表扬和鼓励, 以增强产妇自信心, 保持愉快心情, 顺利度过产褥期。

1.3.1. 3 环境及活动护理

给产妇安排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一般顺产产妇如无会阴伤口, 6~8h可坐起。如有会阴切口或剖宫产者, 24h亦可坐起, 以后每日增加起床时间及活动范围, 应根据产妇的健康情况而定。

1.3.1. 4 饮食护理

产妇产后2~3d内宜进半流食。饮食以富于营养易消化者、高热量、高蛋白为宜, 必须有足够热量和水分, 忌食刺激性食物, 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以保证产妇自身和喂乳需要[2]。

1.3.1. 5 生活方式护理

产后应注意个人卫生, 如勤洗脸、刷牙、梳头、洗手。产后褥汗多, 可用温水擦洗, 不宜盆浴。勤换衣褥, 以免感染。产后会阴部经常受恶露的污染, 应每日用0.2%高锰酸钾溶液擦洗会阴2次。

1.3.2 对照组

不对产妇进行详细的产褥期知识讲解, 任其自然护理, 询问时再做解答, 但产科处理均与观察组一样。

1.4 调查方法及统计学处理

由护士在1、3、7、14、28d到产妇处访视, 并对产妇的全部情况进行记录, 产妇在产后42d回医院作健康检查时, 对其产褥情况进行评估。对收取到的数据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中, 乳腺炎的发生率、产褥感染率、会阴伤口感染率、产后抑郁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见表1。

表1数据经统计处理χ2检验表明, 经过产褥期全方位护理, 实验组产妇患乳腺炎、产褥感染、会阴伤口感染和产后抑郁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产妇产褥期整体护理对母乳喂养及产妇身体康复的影响。在产褥期, 产妇因分娩, 生理及心理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研究通过耐心表1实验组、对照组产褥期康复指标的比较细致的健康知识讲解和护理指导, 让产妇掌握产褥期相关知识, 可明显减少产妇乳腺炎、产褥感染、会阴伤口感染和产后抑郁的发病率 (P<0.05) , 提示产褥期的全方位护理对提高母乳喂养率, 促进产妇身体的康复和预防产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探索产褥期的有效护理途径及护理方法, 观察产褥期母体的变化康复情况。方法将278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实验组 (140例) 和对照组 (138例) , 对实验组进行整体护理, 并观察和护理子宫复旧、恶露排泄、会阴伤口及做好心理护理。对照组按照一般功能护理。结果经过产褥期全方位护理的产妇, 乳腺炎的发生率、产褥感染率、会阴伤口感染率及产后抑郁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做好产褥期的全方位护理对产妇的身体康复、产后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褥期,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1]郑修霞, 周昌菊.妇产科护理学[M].2版.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65-70.

产妇产褥感染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206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03例。观察组产妇年龄最大39岁, 最小24岁, 平均年龄 (29.7±4.2) 岁, 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 (39.9±2.0) 周, 产后住院时间3~8 d, 平均住院时间 (4.35±1.85) d, 初产妇67例, 经产妇36例, 分娩方式为剖宫产38例, 自然分娩6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最大40岁, 最小23岁, 平均年龄 (30.0±3.3) 岁, 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 (39.7±2.3) 周, 产后住院时间2~7 d, 平均住院时间 (4.14±1.78) d, 初产妇69例, 经产妇34例, 分娩方式为剖宫产40例, 自然分娩63例。所有产妇均无神经疾病和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以及住院时间和产次、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后运用常规护理服务方法实施产后护理服务, 在产妇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和康复治疗, 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加用产后护理延伸服务, 具体的护理内容和方法如下。

1.2.1产后康复治疗仪的运用产妇处理在产后24 h, 运用产后康复治疗仪进行连续3 d的催乳和子宫复旧治疗外, 还应该在产妇出院后给予产后康复治疗仪的延伸服务。在产妇出院后15 d, 首先通过电话预约的方法由专门的护理人员携带便捷式的产后康复治疗仪为产妇提供上门的延伸服务, 进行子宫、卵巢复旧、腹部形体恢复、大小腿形体恢复、臀部形体恢复、产后疲劳恢复、乳腺疏通等产后康复治疗, 1次/d, 25~30 min/次, 连续进行延伸治疗15 d。

1.2.2个人档案的建立产妇具有一定的个性化, 所以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各个产妇的实际情况建立个人档案, 其中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入院后的诊断情况、有无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分娩的日期、分娩的方式和出院日期等。同时, 应该制作电话和家庭访视记录表, 根据随访情况随时更新产妇和新生儿的信息, 全面掌握新生儿和产妇的实际情况。通过这样的方法和手段为产妇提供最佳、合理和具有针对性的产后护理延伸服务。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分娩42 d后的泌乳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 评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泌乳情况比较观察组中乳量多的产妇58例, 占56.3%, 乳量适中的产妇33例, 占32.0%, 乳量少的产妇12例, 占11.7%;对照组中乳量多的产妇42例, 占40.8%, 乳量适中的产妇40例, 占38.8%, 乳量少的产妇21例, 占20.4%。观察组产妇分娩42 d后的泌乳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分娩42 d后发生乳腺炎、产褥期感染、产后便秘以及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几率分别为0、0、2.9% (3/103) 、1.9% (2/103) ;对照组分娩42 d后发生乳腺炎、产褥期感染、产后便秘以及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几率分别为4.9% (5/103) 、3.9% (4/103) 、10.7% (11/103) 、9.7% (10/103) 。观察组产妇分娩42 d后发生乳腺炎、产褥期感染、产后便秘以及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两组产妇EPDS评分比较观察组产妇入院时EPDS评分为 (1.3±1.1) 分, 分娩后42 d EPDS评分为 (3.2±1.5) 分;对照组产妇入院时EPDS评分为 (1.2±0.8) 分, 分娩后42 d EPDS评分为 (5.7±3.0) 分。观察组产妇入院时EPDS评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妇分娩后42 d EPD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产后护理延伸服务是在传统医院护理模式上发展和延伸而来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 指的是在产妇出院后依然给予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 让产妇在出院后依然能得到全面的护理和照顾, 进而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和有效率[1]。产后护理延伸服务在产褥期产妇中的运用和实施, 让产妇得到了更好的护理和照顾。通过个人档案的建立更好的掌握产妇的实际情况, 通过产后康复治疗仪的使用促进产妇各个器官的复旧, 让产妇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最佳的状态[2,3]。在此基础上产后延伸服务中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的实施, 让护理人员更好的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 疏导产妇由于角色转变不及时和各种因素所导致的不良情绪, 让产妇更好的掌握自我护理方法和新生儿的护理技巧, 满足了产褥期产妇的实际护理需要, 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法。在本次试验研究中, 观察组产妇产后42 d的泌乳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妇入院时EPDS评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产妇分娩后42 d EPD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对产褥期产妇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 产后护理延伸服务的运用提高了临床护理的质量, 降低了产妇分娩42 d后的不良泌乳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改善了产妇EPDS评分情况, 是一种积极、理想的临床护理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日清, 施月秋.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21) :1981-1982.

[2]李华.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 (7) :195-196.

产妇产褥感染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5~8月所在医院产科住院的116例产妇为调查对象。其中顺产83例,占71.6%,剖宫产33例,占28.4%;年龄18~44岁;大专及以上22例,占19%,中学52例,占44.8%,小学及以下42例,占41.4%;合并糖尿病3人,合并高血压病9人,产后出血1人。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3部分:(1)产妇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2)营养知识认知率,营养与妊娠的关系、产褥期营养基本知识等。(3)产妇对营养的需求情况,包括需求的内容和获取途径需求。(4)营养与运动的关系。调查时间自产后第1~30 d,产妇出院后由访视员定时调查。调查前线进行解释说明,使产妇充分理解后再填写。对填写有困难的产妇,由笔者向产妇宣读、讲解后根据产妇的选项代为填写。共发放问卷116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产妇存在的主要营养问题

产后饮食受生活习惯及传统风俗的影响,主食过于精细,食物肉类过多,糖类、汤类90%,较平时有大量的增加,谷类、蔬菜摄入少,水果明显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产妇体重增长过度,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增加,对产后机体的回复和患慢性病的风险加大。大部分产妇活动量明显不足,调查中发现,有90%的产妇有1~2名的护理者,日常生活有人照顾,缺乏有效的体力活动。

2.2 产妇产褥期营养知识的需求情况

见表1。

2.3 获得营养知识途径

见表2。

3 讨论

3.1

产妇在产褥期一方面要注意休息,适当劳动;另一方面要逐步补偿妊娠、分娩时所损耗的营养素储备,促进各器官功能的回复,促进乳汁的分泌。如果营养不足,不仅影响母体健康,减少乳汁分泌,而且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因此应根据产后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膳食,保证营养均衡的供给。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营养知识知晓率及需求情况分析调查表明,产妇对事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不清楚。饮食习惯基本是主食精细、杂粮不足;忌食水果、蔬菜品种不够丰富。部分产妇产褥期引用黄酒。所有产妇无吸烟及引用咖啡、浓茶等情况。部分家庭中存在间接吸烟情况。

3.2 重视产妇产褥期营养护理的必要性。

适合本人情况的营养指导的需求率为57.8%,而需要医务人员指导的比例高达94.8%,说明有不少产妇对产褥期营养基本知识欠缺,产妇对产后吃什么,如何吃并不清楚。对产褥期营养知识有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不同途径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对适合本人情况的营养指导,尤其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指导。因此,在产褥期需要护理人员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耐心细致及针对性的营养指导。

无论什么疾病,营养都是最基本的支持疗法,其中患者自己进食是最简单、经济而安全的营养支持方式。合理的营养可提供能量和必要的营养素,全面调节体内代谢,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有助于产妇产后的康复和乳汁的分泌。而不适当的营养则不利于健康,甚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调查发现,在营养摄入方面,不少产妇以鸡肉、鸡蛋、猪蹄、红糖摄入量最高。甚至一次性吃数个鸡蛋,其实鸡蛋虽然营养高,但并不包括所有的营养素,而且过多的食用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摄入,甚至还会造成消化不良。有少数产妇认为营养补品吃得越多越好,其摄入的营养不是炖老母鸡就是炖猪蹄,甚至食用胎盘。其实,摄入过多的动物性食物会加重消化和肾脏负担,特别是合并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同时也降低产妇对谷类、蔬菜和水果类等其他营养素的摄入,是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的摄入量减少,导致营养不均衡,也极易导致肥胖。同时会使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增多,易引起产妇的婴儿脂肪泻,肥胖还能引发其他疾病。而另一方面,调查发现,产妇受父母的影响,旧的营养习俗至今仍在沿用。如忌食水果、某些调味品等食物,缺乏科学饮食的旧习俗,易导致营养品种单一,营养设伏不平衡,引发贫血或者便秘等多种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对产妇的产褥期营养指导。

3.3 护理对策

3.3.1 加强对孕产妇营养知识的指导。

营养知识宣教是为了提高产妇对产褥期合理营养重要性的认识,要求医护人员掌握孕期及产后营养知识。除做好必要的孕期检查外,医务人员还要根据孕产妇的营养和胎儿的发育情况做出营养指导。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内容:(1)及时了解孕产妇机体健康状况,营养认知和需求情况,主动提供营养知识。(2)根据产妇个体情况提供科学膳食指导,医务人员对富含这种营养素的食物要了解,根据产妇身体状况提供食谱便于参考。如有营养师制定专门的营养食谱则更具有科学性。(3)营养指导应有针对性。要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疾病特点、心理状况、需求程度等进行指导。如产后前3天,应告知产妇宜摄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日后的哺乳做好准备;宜多食用芹菜、山药、芋头等多纤维膳食以预防因便秘而引起伤口开裂;指导糖尿病、高血压产妇食用低糖、低盐、多钾多钙食品;引导剖宫产或者孕期有贫血现象的产妇多吃一些含血红素铁的食物等[1]。

3.3.2 及时评估患者需求。

(1)按整体护理程序,分阶段了解、动态指导产妇的营养,包括了解产妇有无营养禁忌、有无不合理的营养习惯、有无违反营养原则等情况,如果有,则及时给予纠正。(2)密切观察营养对产妇产后恢复的作用和影响,认真履行告知义务,维护产妇的知情权,让产妇了解营养与产后恢复的关系。(3)在整个住院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及时检查分析,了解宣教及营养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若有产妇需特殊检查和治疗或者病情出现特殊变化,应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做好相应的膳食指导[2]。

3.3.3 加强护理人员对营养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患者能否在医疗保健活动中获得接受教育的权利,满足健康教育需求,取决于护士的教育意识和履行教育职责的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但要做好患者的疾病护理,还要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其他健康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患者的营养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应不断充实健康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3点措施:(1)科室定期举办与产褥期有关的学习班及讲座,加强本病区护士营养知识的学习,要求其熟悉食物的营养素及产妇的代谢特点,深刻理解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当活动对产妇产后恢复的重要性,以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2)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认真履行有关营养情况的告知义务,了解不合理营养对产妇恢复的危害性,护士通过与产妇及家属的交流,掌握第一手资料,将产妇的饮食习惯、进食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然后再将关于营养的合理建议及时反馈给产妇,注意既要尊重当地习俗,又不违反营养原则,因人而异。指导家属营养要合理搭配,不断更换品种、花样,以保证产妇均衡营养。(3)按照整体护理程序,全面熟悉产妇情况并及时评估,定时检查产妇产褥期的遵医行为和营养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对出院产妇利用访视机会提供营养指导,纠正不合理饮食,对于特殊产妇的特殊营养要求,要注意与医生和营养师沟通。对特殊饮食患者,护士应及时根据医嘱及病情向产妇和家属讲解有关饮食对疾病的重要性。(4)除了为产妇制定科学的膳食,还要让产妇在获取高能量饮食的基础上适当活动,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容易造成生育性肥胖症。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乳母超重活肥胖率为28.2%,国外多项研究表明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及产后不能成功减重,是导致女性肥胖发生的重要因素[3]。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影响外表美观,甚至影响到心理健康。哺乳期妇女进行一定强度、规律的身体活动和锻炼,不会影响母乳喂养的效果。建议产妇定期检测体重增长情况,对体重增长迅速,超过正常体重10%以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总之,产妇的营养作为产后康复最重要的一部分,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多样式、多途径的营养知识宣教等措施,推荐合理的膳食模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必要时给予由营养师指导的配餐,做好产妇的营养护理,对促进产妇产后的健康回复,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了解产妇产褥期营养知识的需求情况,更好的对产妇进行营养指导。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86名产妇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62%产妇存在膳食搭配不合理,20%产妇体重增长过度;产妇对营养知识有不同程度的需求;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以家人朋友的经验为主。结论 加强产妇产褥期营养科学指导,是产妇正常度过产褥期,有利于母婴的健康。

关键词:产褥期,产妇,营养知识,护理

参考文献

[1]林中慧,张运平,廖冬青.312例产妇膳食营养调查结果分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6(3):212-213.

[2]陈利敏,黄奕.产前针对性宣教对产妇产时遵医行为的影响.医学与社会,2009,22(5):13-14.

上一篇:审计整改检查下一篇:英美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