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班级体育的活动计划

2024-07-05

大学班级体育的活动计划(精选12篇)

大学班级体育的活动计划 篇1

11级建筑学“三走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团结、友爱、合作、拼搏

二、【活动目的】

在2014年响应学校号召,《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大学生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体育周是一个新的开始。为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们锻炼身体的意识,同时促进同学们之间团结、友爱、交流,进而提高我班凝聚力而举办的。

三、【举办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11级建筑学全体人员

四、【参加对象】:11级建筑学01班与02班全班同学

五、比赛项目

1乒乓球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乒乓球混双

3羽毛球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

4羽毛球混双男女混合制篮球

六、【比赛时间】 第八周和第十一周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八周周一 下午放学之后 进行单打羽毛球球初赛

周三下午在羽毛球场地进行羽毛球单 双打初赛

周五下午放学之后进行羽毛球决赛

第十一周周一下午放学之后 进行单打乒乓球初赛

周三下午放学之后 进行乒乒球双打预赛

周五下午放学之后 进行乒乓球双打决赛

七、【比赛地点】

校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

八、【参赛要求】

◆参赛队员必须是本班学生。

九、【流程】报名

第七周开始报名,尽量做到让每个同学都参加。一个报名者至少填报一项。在抽签决定混双的组合情况以便留取时间给参赛者练习。2 比赛流程

乒乓球男单和女单以及羽毛球男单和女单一二班分别进行,选出单项前三名再在两个半之间进行角逐一二名。

羽毛球混双和乒乓球混双由一二班混合进行。

篮球采取四男一女进行比赛,注重趣味性。两个班的参赛人员共同参加分为两组进行比赛。宣传

在比赛之前宣传委员以及组织委员要做好宣传和组织,在“三走活动”的两个周每一个周至少三次要向同学以飞信的形式发送宣传体育锻炼好处的信息。达到体育周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提高大家的体育锻炼积极性。颁发奖品

在比赛完之后对各奖项胜出者和参与者颁发相应的奖品。

九、【奖励制度】乒乓球男单女单以及羽毛球男单女单决赛后对一二名进行奖励,混双一二名进行奖励,奖励是一人一个笔记本。对于每一个参与者都会有鼓励奖。

建筑学11级策划4月22日

大学班级体育的活动计划 篇2

关键词:体育活动,班级管理,作用

班级管理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学校“维稳”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级管理对维护学校稳定,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班级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树立自尊和自信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努力抓好班级体育活动工作,让体育活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并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1 班级体育活动概述

班级体育活动是指在学校教育中,班级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科学的活动过程,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班级体育活动既是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要区别于课余体育锻炼。班级体育活动除具有与课余体育锻炼相同的作用以外,还有其特殊的形式及价值。班级体育活动是以班集体为组织机构,具有一定的主题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

2 班级体育活动的内容及组织方法

2.1 班级早操

早操是清晨或课前进行10~15分钟的体育锻炼,班级应要求每个学生参加,并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坚持早操,能养成早起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能振奋学生精神,使其头脑清醒,并有组织地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班级早操内容应根据季节变化选择适宜的项目(可进行跑步、做广播操、健身健美操、练武术或发展身体素质的简单练习)。运动负荷不宜过大,身体发热微汗即止。

2.2 班级课间操

课间操是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的休息时间内进行,时间20分钟左右。课间操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疲劳,调节精神,保护脑力,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保护视力,防止近视眼和调节课堂空气。课间操的内容除了做广播操外还可以安排游戏、舞蹈和功能性的体操(如防脊柱弯曲操)、眼保健操等简便易行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课间操的负荷量不宜过大,使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激发活泼愉快的情绪,得到积极地休整,以饱满热情迎接下两节课的学习。

2.3 班级课外体育活动

班级体育活动是以班或锻炼小组为单位,在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班体育委员和锻炼小组长主持进行的体育活动。班级体育活动是组成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其意义极为重大。

2.3.1 班级其他体育活动的内容

班级体育锻炼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体有:(1)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项目;(2)复习、巩固体育课上所学的基本技能;(3)结合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和竞赛项目,组织锻炼,开展小型群众性比赛;(4)根据季节、场地器材等条件,开展象征性长跑、游泳、跳绳、踢毽子、游戏、健美操、武术、舞蹈等多种多样的活动。班级体育活动要列入班级活动计划内,不得随意占用。每周至少保证两次,每次1小时左右。

2.3.2 班组体育活动的形式

班级体育活动的形式是:班委会设体育委员,负责领导和组织全班的课外体育活动,将全班同学按性别、体质状况、技术水平、体育爱好组成若干个锻炼小组。各锻炼小组设正、副组长,锻炼小组长全面具体负责其小组成员体育锻炼指导及监督。体育教师应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帮助小组长订好锻炼计划,指导组织实施,注重培养能力。

校内班级体育活动,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等活动条件,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校外班级体育活动可组织郊游、旅行、登山、游泳、远足、野营等活动。在进行校外活动时,要加强领导,做好审批及组织工作,注意安全和卫生,防止伤害事故。

3 开展班级体育活动对班级管理的作用

3.1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

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年轻气盛不服输是他们的性格特征。他们都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规则,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作风,经过互相配合养成学生团结协作的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合作意识是整个国民素质中较为淡薄的一种意识,合作意识很难通过说教、讨论的得到培养。通过各种体育活动,人与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合作,一场球赛,一次接力赛,一个游戏,如果同伴间没有合作意识,就很难取得胜利。在班级管理中,通过这些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加强团结,加深友谊,加强合作,克服困难,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3.2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人要以更积极的心态主动迎接各种挑战,参与各类竞争,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激烈的竞争性是体育活动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它可以酿造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对竞争的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潜力,使学生焕发热情,追逐成功。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遵守规则,对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对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竞争的重要意义还在于竞争过程中参与者得到各种心理体验与心理调整,特别是紧张、落后的情况下,心理承受能力得到的锻炼与提高。可以这么认为,体育活动的竞争就是互助和友谊的竞争。

3.3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班级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别是结合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能较全面地实现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个性培养。如田径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勇敢、坚忍不拔的精神;集体性的球类项目,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等具有显著的作用;体操、武术等项目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沉着、机智、果断和自控能力。

3.4 使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和他人

在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加上家长对孩子们的百般呵护,过度疼爱,养成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能正确地自我评价或以公正的态度去评价别人,造成班级管理松散、混乱。体育比赛是一种公平、平等、道德的竞争。当学生从事体育活动时,在愉快、公正的体育情境下,通过亲身体验,容易使公正精神得到内化,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能正确地自我评价,在评价别人时能尊重客观事实和奉行公正的原则。

3.5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运动的技术和运动方式的高置换率,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体育活动多为群体性的活动,许多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都将获得顺利和挫折、成功和失败、欢乐和痛苦、优势和劣势、个体和群体、平等和差别、公正和偏袒、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学生可以透过这个窗口去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学会如何直面人生、如何对待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6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体育活动会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大量研究表明,锻炼活动具有平衡效益,可产生“情绪改善”现象,参加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能够使个体保持良好的心境,可以减轻个体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对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

(1)调节情绪,陶冶情操。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在从事繁重的学习后,全身心地投入体育活动,紧张、烦恼、焦虑的情绪会一扫而光,并在体育活动中锻炼筋骨,使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消除疲劳,增进健康。还可以陶冶情操,使人精神振奋。

(2)加强友谊,发展人际关系。在体育竞赛活动中,特别是一些集体项目的竞赛中,人与人、队与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繁,对加强友谊,发展人际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必然为实现共同目标倾尽其力;必须以大局为重,协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不能呈一时之勇,或好出风头,而要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学会互相关心、照顾,理解他人,帮助他人,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3)提高自信,完善自我。在体育锻炼和竞赛中,特别是参加个人擅长的运动项目,能在身体完成各种复杂动作的过程中,与同伴默契配合中,在与对手斗智、斗勇的拼搏中,在取得胜利的喜悦中获得自我满足,提高自信心,并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得到自我完善。

综上所述,班级体育活动具有其特殊的形式及价值。班级体育活动是多种教育与身体运动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青少年一代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维稳”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开展班级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健康的心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正确评价自我和他人等方面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乃至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大力加强班级体育活动工作,让体育活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服务,为学校的“维稳”工作和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卿,谢翔.学校体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2]叶冬茂,郭戈.体育课程对大学生心境及自信心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

[3]董大校,赵庆明.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手册[M].临沧市印刷有限责任公司,2008.7.

[4]杨铁黎,陈钧著.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

[5]刘永峰.东方传统体育锻炼对心境状态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3.

课间体育活动对班级管理的作用 篇3

关键词:课间;体育活动;班级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245-01

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不仅具有健体的功能,而且能够发挥其德育、促智、益心的重要作用,还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为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作为班主任,有义务和责任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抓好班级管理,配合学校及各任课老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鉴于长期以来学校、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对于课间活动疏于管理和引导,致使学生“疯玩”,既“无序”又“无趣”。于是,我便利用自身体育教师的“长处”,积极开发“课间休息”这块“风水宝地”,在学校领导和体育小组的指导下,学生全员参与,以开放、快乐、积极、向上、创新、多样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学生无论是体质,还是精神面貌,学业成绩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转变,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产生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班级面貌焕然一新。现就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以期得到广大同仁的理解和支持。

一、增强学生体质

课间体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为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体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了健康,学生才可以全副身心地投入学习,才可以快乐的成长。在上午大课间,伴随着集合铃声,我带领全班学生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到指定位置做操,每周一、三、五做中学生广播体操,二、四、六做韵律操或武术操。我们的口号是“做得最好”,所以,每个学生的动作都标准到位、整齐有力。小课间,我们就做眼保健操和活动四肢及脖子的小游戏。下午大课间,我们就开设一些具有新颖性、娱乐性、合作性、观赏性、竞争性强的活动项目。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经常生病的少了,近视眼也少了,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了,思维更加敏捷了,长时间学习、整理内务、打扫卫生也不觉累了。

二、增强班级凝聚力

课间活动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缺少玩伴,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敏感、过于自尊,更不知道谅解和主动帮助别人,以至于不习惯集体性的活动,集体意识淡薄,缺乏协作意识,对人、对事冷淡,没有热情,凡事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没有爱心,自控力差,抗挫折能力差,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的课间体育活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所谓“小操场,大社会”,学生在活动中同心协力,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容忍,获取了更多的人生体验。沉默寡言者找到了朋友,有了情感与思想的沟通和交流,说话不再脸红了;以自我为中心者,得以有机会与他人通力协作交流,也能够为别人着想了。特别是在一些游戏性的集体比赛中,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更是体现了同学们之间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同学们更爱自己的班级、学校和老师同学了。

三、促进质量提高

课间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课业成绩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学习活动是脑力劳动,学生若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出现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从而导致理解力和记忆力下降。心理学理论认为:大脑皮层兴奋区和抑制区、工作区和休息区不断轮换,镶嵌不断形成,促使大脑皮层上的各个区域轮流休息,这就使大脑皮层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工作能力,减少疲劳发生。适量的课间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全身血液加快循环,提高视听能力,还能改善大脑皮层的协调指挥能力,让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堂的学习中去。部分学生课堂听课不专心、思考不积极的状况得到了有效遏制,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上来了,上课状态好了,各科老师的兴致和积极性也相应的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所以,我们班的文化科成绩很快由年级倒数上升到了前三名。由此可见,课间体育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而且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促进了体育与智育的结合与提高。

班级科技体育活动计划 篇4

为贯彻落实学校的体育,从本学期起,我校决定按计划开展系列体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成为实际行动,让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受益。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拟订以下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安全第一”为指导,把学校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工作重点

1、激发体育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关键在兴趣。对此,紧紧抓住学生活泼好动、追求新鲜的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2、处理好活动与学习的矛盾。

①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玩规定的体育项目。

②不规定的活动项目必须在完成作业或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玩,否则,发现后前两次批评,第三次就把他从体育兴趣小组中除名。

三、具体措施

健康是学习的保证,本学期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1、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口号,掀起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潮,努力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理念,保证让每一名学生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2、每天课间操外,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自由参加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如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下棋、踢毽子、仰卧起坐、扳手腕、跳绳、跳高、跳远、赛跑等等。体育兴趣活动我们做到“三不五尽量’’:不轻易否定学生,不挖苦斥责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尽量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率,尽量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尽量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教材外那无边无际的运动空间,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锻炼的空间,尽量宽容对待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合理的挫折失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体育锻炼和成功的快乐。

3、按时让学生做好两操,检查人员进行巡视,确保两操的顺利进行。

4、上好体育课,加强体育课的监查力度,确实上好体育课。

5、每天进行自由体育课外活动。

6、把坚持锻炼这个习惯的养成列入班级的好习惯评比之中。

7、在日常工作中,切实依法保证学生睡眠的权利,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把课外时间留给他们,确保每个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班将开展以下体育活动。活动计划大体如下:

(一)、乒乓球赛

乒乓球素来就有国球之称,是一个传统的比赛项目,也是大家都喜欢的运动之一。我们借这次比赛的机会,全面调动起同学的积极性,从班级中选出一名优秀的男生参加比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广播操比赛 响应学校的号召,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组织全班参加学校的广播操比赛。做好宣传训练工作,争取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学校春季运动会

借这次学校春季运动会的机会,做好宣传工作,全面调动起同学的积极性,从班级中选出优秀的学生参加比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除此之外将根据学校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开展以下具有班级特色的体育活动

(一)、托球比赛

托球比赛时间定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分别定为男生15分制、女生11分制为一局,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安排比赛。

(二)、跳绳比赛

跳绳比赛定于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学生自带跳绳,以每分钟跳最多者为胜利者,预赛男女生各十名进入决赛,(三)、做好每天的日常工作

1、每日的查操工作

2、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工作,践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保证每次有比赛活动的时候,首先在赛前都会对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做好动员工作,不仅要赛出成绩也应赛出风格;其次,将“文明比赛”的精神传达给每个参赛队员,保持我们学校道德风尚突出的优良传统;再次,我们还将在每次活动之前开展前期宣传工作,使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最后,在活动结束后,给同学以鼓励,班级小干部还会进行总结,为下次活动积累经验。总之,我们不仅要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还要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个学生的健康受益。

班级体育活动方案 篇5

一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希望我们班集体能够在大四来临之际,拥有活跃的班级气氛,留下美好的记忆;更希望活动可以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让我们在融洽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有更好的心情去面对即将面对的社会上的各种事物,通过我们精心策划的游戏,了解我们这些初出茅庐者面对社会应该注意的社会规则,规划方案《班级体育活动方案》。祝愿活动圆满成功!

二 参与团体:xx级 电商班 全体学生,共52人。

三 活动时间:根据我们班的课程表,以及同学们自身情况安排,我们班会在未来三周内可以举行活动的时间如下:5月5日下午,5月12日下午,5月19日下午(注:基本都是每周周二下午)。

四 暂定活动地点:西区体育场草坪上。

五 活动类别:我们暂定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游戏。

六 游戏道具:绳子数根,九个阄儿。

七 活动流程:

1、告知游戏名称:“两人三步走接力”,接力棒为绳子。

2、事先找同学专门负责我们游戏场地的准备:确定行动距离30至40米,用红色标志物做标记。

3、分组:我们排除负责人,有事同学人数暂定为7人,余下的45名同学排队站成一排,数数,从一至九,然后分成九个小团队,每团队五个成员,每组要选一小队长,负责组织管理。最后平均分成三个队,进行三轮比赛。

4、游戏规则:

(1)、分别给团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怎么进行组合到目的地。

(2)每个团队五个人,要两两组合绑腿,其中有一名成员需要有两次配合,只有当第一小组返回时,将绳子解开,递给第二小组,第二小组同样行动,最后前面四个人要再选出一位与最后一位配合,帮其完成一个来回,最后看那一组最先完成整个行程,为赢。

(3)活动过程有全体同学和主持者监督,如果绳子散开,一定要重新绑好,才能行进。在秩序上,原则上不能打扰到另外一组的行进。

5、奖惩措施:我们每对三个小组,要分出1、2、3名,第一名接受奖励,第三名接受惩罚;

奖励:每队的每个成员,男生(女生)可以要求全班的`任何女生(男生)做一件事,做的事不可以和其他的同学雷同,不可以通过金钱获得,不可以违背常理。(举例:男生可以让女生说他帅或者印象缺点什么,女生可以让男生说他漂亮或者提水等等。)时候要有人监督直至下一次游戏时来宣布完成情况。

惩罚:我们每队输的队员惩罚的措施不一样:

第一队中:学鸵鸟跑。要跑够刚才的比赛距离。

第二队中:学卡通跳。分为男式和女式,相同的都是跳起时大腿和膝盖要并拢,小腿要分开,就像漫画中的姿势。不同在于:男式的向上跳起时左右脚前后分开,双手自然前后摆,同时嘴里要发出“呦吼”的声音;女式的向上跳起时左右小腿要向两旁分开,双手食指和中指在胸前做“V“的姿势,同时嘴里要发出”耶”的声音。

班级阳光体育活动总结 篇6

为全面落实学校关于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要求,切实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体育文化素养,促进班级班风、学风更加健康地发展,我班认真落实学校阳光体育活动计划,积极开展了主题为“阳光体育,快乐成长”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班级获得学校长跑比赛优秀组织奖,多名学生获得个人优胜奖。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1.贯彻要求,制定计划。认真组织学生学习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精神,成立了以班级为单位,由班长和体育委员组成的“阳光体育,快乐成长”工作小组,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根据班级实际,制定了班级活动计划,组织本班学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我班充分利用班报宣传等阵地,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广泛地向学生宣传“健康第一”的理念,使“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使“长跑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对全身各器官系统都能产生良好的影响”等道理人人皆知、提高了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扩大了阳光体育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强化落实,积极开展冬季长跑活动。

我班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按照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做到人员、时间、器材设备“三落实”,师生共同参与。

1.明确要求。把开展长跑运动与《学生体质健康达准》测试相结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并把测试报告书作为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的重要内容。把开展冬季长跑运动和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相结合,通过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精心组织。把长跑运动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结合实施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广泛组织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和各种主题鲜明的体育活动来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具体措施如下:

(1)坚持利用每天大课间时间绕学校大操场跑步 1000米。(2)坚持利用体育活动课时间绕学校大操场跑步1000米/节。(3)学生做到利用课余、双休日时间自行锻炼,每周跑步不少于4000米。

(4)利用寒假学生自觉跑步,1000米/天。

(5)积极开展跳绳、踢毽子、乒乓球等阳光体育活动。(6)制定了学生长跑记录表,每天完成情况有记录登记。(7)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体育成就,了解我国长跑项目发展水平和为国争光的体育明星的爱国精神。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报纸、电视了解世界长跑明星。

(8)及时表扬先进,在班级开展评比“长跑每周一星”活动,并利用宣传栏开辟专栏,宣传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及事迹。

3.做好服务。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的身心特点,在组织长跑活动中注意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根据气候环境,提醒注意事项。注重过程,确保安全。1.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以小组单位,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不要到路面不平整的道路上活动。不仅保证活动有序开展,而且保证取得实效。

2.班主任坚持与学生在校园内共同活动,及时了解学生运动情况。关心每一位同学的身体健康,做到科学锻炼,并教育学生同学之间相互关心,体现团队精神。如,长跑前应做“热身”活动,如深呼吸,做做下蹲运动,让上肢、下肢关节和肌肉都放松、有弹性,防止运动损伤。起跑时,不要骤然加速,应先慢后快。对于那些体质差、不经常锻炼的学生,刚开始可走一段跑一段,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长跑时要保护好足部,一律穿运动鞋;跑步过程中,如感到不适,腿发沉、胸发闷,要适当降低跑速,调节好呼吸等。

三、总结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大学班级体育的活动计划 篇7

关键词:新媒体,团体辅导,人际关系

一、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 它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渠道, 人际交往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在社会各类人群中, 广大的青少年, 特别是大学生, 由于学习能力强、对新生事物接受程度较高, 成为了新媒体时代受到影响最明显的一个群体, 这种影响具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是更多的呈现出了消极的方面。比如, 在新媒体环境中, 由于传播载体的多元化和信息交流的交互性, 青少年逐渐习惯于发表率性言论, 自由主义膨胀, 社会责任感普遍缺失;更加严重的是, 新媒体带来了一个充满诱惑的虚拟世界, 青少年长期置身于此, 很容易把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进行混淆, 沉溺于虚拟社会的互动而回避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 仅仅停留在图像和符号的表层, 使得现实交往能力弱化 (1) , 认知水平下降, 思维逻辑简化, 并且会造成人际交往淡漠、人际信任缺失, 最终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在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王艳红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 在校大学生中有80%的心理问题是与人际问题有关 (2) , 可见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具体来说,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社交焦虑,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感到自卑、害羞、紧张甚至恐惧, 从而导致回避社会交往, 性格逐渐孤僻。第二, 社交技巧缺失, 在人际交往中不善于表达, 缺乏沟通技巧, 容易产生交往误解。第三, 以自我为中心, 不尊重信任他人, 自私冷漠, 团队意识缺乏。第四, 两性关系障碍, 在与异性交往时感到羞怯、敏感与困惑, 两性交往发生障碍。

二、新媒体背景下通过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依据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承载着社会发展的未来希望, 因此全社会必须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发展历程。然而近些年, 人际关系问题屡屡困扰着大学生群体, 复旦投毒案、电击治网瘾等悲剧一次次将他们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而如何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和社会性热点问题。笔者认为, 在新媒体背景下, 团体辅导仍然是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它具有扎实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 理论依据

首先, 团体辅导与其他工作方法相比, 具有短期回报性和可复制性。一方面, 团体辅导通过短期内的互动、学习、体验、分享等, 可以对活动过程和效果进行直观的观察, 了解活动氛围和进展情况, 并且可以通过前测和后测的方法对活动成效进行及时评估, 获得可衡量的定量结果;另一方面, 团体辅导的介入门槛较低, 工作方法的标准较为统一, 结构化程度高, 可操作性强, 因此具备较高的可复制性和推广性, 这些都能够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需求进行高度匹配。

其次, 团体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础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生存依赖于周围的三类系统, 分别是非正式系统、正式系统和社会系统, 如果个人出现问题, 那么必然是个人与系统的互动出现问题, 而人际关系问题尤其体现出这点。因此, 要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就必须修正系统内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模式, 建立新的联系, 这就需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团体辅导方式来发挥作用。此外, 人际沟通理论、团体动力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等都是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 为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 现实依据

面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 很多学者采取了团队辅导的方式助其改善, 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杨彩霞通过班级团体辅导使大学生在信任和容纳他人方面都获得了改善 (3) ;陈菊珍则在团体辅导后发现,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进取性、自在性、支配性、社交性、幸福感等均发生了显著差异 (4) 。

这些研究纷纷表明, 在新媒体背景下, 团体辅导是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有效方式。

三、通过团体辅导方式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情况及效果分析

(一) 团体辅导的过程及基本情况

根据预期目标, 本研究采取班级团体辅导的方式, 选取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大一年级5个班共180人作为实验组辅导对象, 另从同年级其他4个班选取121人作为对照组。自编前测与后测调查问卷, 涵盖个人基本信息、人际关系综合量表两个板块, 其中人际关系综合量表分1至10分十个等级, 包括人际信任程度、接纳他人程度、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得分越高则人际能力越强。此外, 实验组后测问卷还增加了团体辅导满意度评估板块。

此次班级团体辅导紧密围绕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人际能力的主题, 把目标聚焦于团体氛围的营造和个人的探索成长, 在一个月的时间中, 针对实验组的5个班级分别开展了3个单元共计9小时的团体辅导活动 (见表1) 。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运用了团体辅导的技术, 充分体现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特点, 比如通过热身游戏打破隔阂, 利用问题解决类任务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信任感, 通过情感体验和分享环节引导学生加深自我认知和提高人际能力。同时, 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 还实现了人为情境与自然情境的结合, 即前两个单元的活动以人为设置情境为主, 引导学生体验不同角色, 而第三单元则是自然情境的活动, 使学生在放松、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成长。

(二) 团体辅导的效果分析

效果评估是团体辅导的重要环节, 它能够帮助了解项目的实际成效, 了解项目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此次团体辅导中,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辅导过程进行评估, 具体包括现场观察、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 以此了解活动效果并获得反馈意见。其中定量数据全部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发现, 班级团体辅导在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人际能力方面效果明显。

1. 有效的提高了人际信任程度和人际沟通能力

首先, 对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的结果进行分析 (见表2) , 可以看出, 在经过团体辅导之后, 学生在愿意信任他人、愿意包容他人、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这几个维度上的前后测得分均有显著差异, 得分数值明显增加, 由此凸显团体辅导的效果, 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差异。

注:*p<0.05;**p<0.01;***p<0.001

其次, 将实验组后测结果与对照组后测结果进行对比后可见, 实验组后测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后测结果, 团体辅导确实有效的提高了人际信任程度和人际沟通能力, 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发展。

此外, 通过团体辅导中的分享环节和活动结束后对参与学生的访谈也可发现, 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通过丰富的活动, 自己能够更加信任和包容他人, 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做到共情, 并且发现了自己在沟通方面的不足, 学会了倾听, 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 有效的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归属感

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加入了一些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活动环节, 这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亲身参与合作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互助互利。通过活动后测的满意度评估发现, 有高达97%的学生认为通过活动对班级和团队产生了归属感和增强了团队精神, 也有96.5%的学生认为通过活动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效果十分明显。

在分享和访谈中, 有学生谈到:“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 因为害羞所以不太喜欢参加团队活动, 只是愿意一个人待着, 但是通过这几次团体辅导, 我忽然发现融入团队和班级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只要自己敞开心扉, 那么团队的同学都会接纳和帮助你, 我想以后我会经常参加班级和集体活动。”

3. 加深了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管理能力

团体辅导中的大部分活动都会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分享、情感体验以及自我评估, 从而加深学生的自省性, 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各方面表现和能力建立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促进自我探索和自我表露, 加深学生对自我的积极概念。通过对实验组的后测结果分析, 有91.5%的同学认为通过活动扩展了对自己的认识, 有90.6%的同学认为通过活动提升了自我管理能力。

在分享和访谈中同学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 意识到自己和其他同学之间存在着如此多的不同, 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 我很感恩这个活动。”由此可见, 团体辅导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自我认知, 提高个人控制与管理能力。

四、团体辅导的改进建议

综上,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 开展班级团体辅导对于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但同时笔者也发现该项工作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具体如下。

(一) 因人而异, 根据大学生人际问题类型开展团体辅导

如前所述,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包括社交焦虑、社交技巧缺乏等几大方面, 因此可以在实施团体辅导之前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社交问题的类别, 从而针对不同类型的社交问题设计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团体辅导内容, 使团体辅导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更具针对性和效果性。同时, 还应当完善团体辅导的评估内容, 并重视对评估结果的分析、总结和反思。

(二) 顺应时代潮流, 根据社会发展改进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活动不应该停滞不前, 而应当顺应时代潮流, 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改进活动方式。例如, 应当继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 将其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团体辅导的过程中, 使活动内容更加新颖、活动方式更加多样,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新媒体带来的利弊, 指导大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 避免新媒体在人际交往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何瑾, 樊富珉.团体辅导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3) :397.

[2]张改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4) :288.

大学班级体育的活动计划 篇8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07-02

大学体育课程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为目的的课程。如何根据学校体育开展的实际及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和竞赛是值得研究探讨的。本文通过对柳州师专在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深化高校体育竞赛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抽取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2800名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级800人;2011级1000人;2012级1000人。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调查表2800份,有效回收28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访谈法:利用课余时间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

(3)统计分析法: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分类、整理和数据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体育活动动机是指在运动需要的推动下促进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表1可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中为喜欢体育活动的百分比最高,占有27.6%,为增强体质占26.7%,为考试达标占13.5%,为调节紧张学习占10.4%,为掌握锻炼方法占10.3%,为健美形体占9.1%,说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绝大部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是积极的,这符合大学体育课程的目的。

2、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程度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从表2可见大部分的学生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感兴趣的,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9.9%和73.2%。2010级和2011级喜欢上体育课人数的百分比最高,分别是81.8%、77.8%,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喜爱体育课,大三年级(2010级)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人数仍然占有最高的比例,建议在大三年级开设体育任选课以满足部分学生的对体育课的兴趣。大一年级(2012级)的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占有24.6%,而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占有80.3%,通过访谈可知这种现象与学生在高中时期的上体育课的情况有关,现在有大部分的高中不重视体育课,教师上

体育课时采用放羊式的教学,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一种可上可不上的心理,并且将这种心态带进了大学体育课堂上,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视大学体育课,体育课是学校进行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锻炼,而课外体育活动是巩固和扩大体育课的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经常锻炼完成体育任务必不可少的组织形式,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应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上好体育课,能使学生更好的自觉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大一的学生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另一原因是在高中阶段几乎没有课外活动的时间,进入大学后此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是个新生事物,就积极参与了。从大一至大三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是在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体现。从表2还可以看出有少部分的学生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感到讨厌的,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选择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表3可见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选择性广泛且比较分散,原因是该阶段的学生心理上走向成熟,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从实际出发选择符合自身锻炼的体育运动项目。三个年级选择篮球项目的人数百分比最高,分别是2010级为24.8%;2011级为22.8%;2012级为21%。因为篮球项目作为集体项目,它既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又可以充分地展现自我,同时,我校篮球运动的基础较好,各种各样的篮球比赛经常开展,尤其是学校男女篮球队在众多的比赛中成绩不俗,更能带动广大篮球爱好者的参与热情,因此备受学生的欢迎;其次是羽毛球、乒乓球和健美操项目,分别占20.4%、20.5%、19.9%。羽毛球和乒乓球较易开展,活动场地不太受限制、运动负荷较易控制等特点,因此,学生对羽毛球和乒乓球项目的选择率亦较高。另外,通过访谈得知羽毛球和乒乓球项目的选择率较高的另一个原因是该些项目的教师上课要求不严,在考试时非常容易就通过了,这就对有关的教师提出了忠告,希望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健美操项目的选择率也是较高的,究其原因是与我校的女生人数比较多有关,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点培养学生的柔韧性和灵敏性。而学生对武术和田径项目缺少兴趣,这实际上反映了某些学生怕苦怕累的思想,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此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4、参加空余时间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4是对各年级学生在空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在访谈调查得知,大一、大二学生大多数参加体育锻炼,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81.5%、79.1%。从表2得知大三学生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还占有一定的比例(57.4%),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参加锻炼的学生是不多的,仅占17.6%,在访谈调查中得知其原因是面临毕业,压力较大,要么是走出校门为工作

奔波,要么就是沉醉于其它的事情,没有心情全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柳州师专大部分学生的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正确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很希望能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来掌握锻炼方法以调节紧张的学习,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由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心理上走向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从实际出发选择符合自身锻炼的体育运动项目。

(3)大学三年级仍有对体育课感兴趣的学生。

(4)有怕苦怕累而导致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

(5)有些教师对待体育教学不能尽职尽责,敷衍了事,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不主动性。

2、建议

(1)应提高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健康的理性认识。

(2)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计划的贯彻落实。

(3)建议在大学三年级开设体育任选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4)建议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5)体育教师要进一步加强思想认识和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甘健辉 杜宝拴.新编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8(12).

[2] 祝蓓里.丁忠元.体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162-165).

大学班级的管理计划 篇9

(二)出操、到课、寝室卫生检查及团组织生活出勤和综合测评相结合,按照《湖北经济学院学生综合测评办法》,我班在评定综合测评时会在“操行表现”分基础上对个人综测进行加减。

一、早操

早上6点45分后到场的为迟到。副班长做好记载。每旷到一次扣个人考勤分4分,扣综合测评0.02分;迟到一次扣考勤分2分,扣综合测评0.01分。

二、点名

上课老师点名、学习部查课未到的,学习委员负责做好记载。每旷到一次扣个人考勤分4分,扣综合测评0.02分。

三、卫生

(1)寝室卫生检查生活部定于两周一次。凡在院寝室评比中前五名的`除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外每人加考勤分两分(累计加分不超过八分),加综合测评0.01分(累计不超过0.04分);倒数五名的扣考勤分两分,扣综测0.01分。

(2)包干区卫生,由生活委员安排,由于工作难度大,班委要积极配合。

四、团组织生活及班级活动

团组织生活由团支书负总责,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艺委员协助。凡表演节目的同学加考勤分两分(每次团组织生活只能加一次);一次旷到扣考勤分四分,扣综测0.01分;迟到扣考勤分两分(不扣综测)。

班级自己组织的活动。未到扣考勤分两分,迟到扣考勤分一分。

五、班级博客

(1)根据宣传部要求,团支书为班级博客第一负责人,宣传委员负责更新(每周至少一次),内容应该多样化。博客更新内容由每个寝室提供一周,团支书和宣传委员要负责通知到位,(每人至少一篇,思想汇报不计入此数)

六、班级文艺建设

文艺委员负责组织,宣传委员配合。对于参加了院或校文艺活动(如团展、朗诵比赛、元旦晚会等)的队伍或个人,每人加个人考勤分两分。

七、报刊杂志管理

男生由金雄负责,女生由胡晴莹负责。借阅人要保证书籍完整,损坏或遗失的照价赔偿。

浅谈大学班级活动的开展 篇10

“泱泱海阔凭鱼跃,朗朗天高任鸟飞”,大学班级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在这里我们尽情地释放青春的热情,谱写当代大学生的精彩华章。

众所周知,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班级活动是在导员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发展的催化剂。同时,班级活动也是我院“创建一流学风,培育一流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班级活动内容更多样,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式更加活泼,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给班级带来了勃勃生机,是良好的班集体形成的重要途径。班级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活动和学风建设相辅相成,对于学生的发展、班集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大学生班级活动任受到诸如经费各种禁锢,因而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学院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指导就显得弥足的重要。

一、班级活动的类型

按照班级活动的内容,结合大学班级工作的实际,可将班级活动划分为以下几类:

(1)班级例会

引导全班同学对班级实行民主管理的例行班会(详见后面的有关内容)。

(2)主题班会

围绕一个教育主题而召开的班会。

(3)学习活动

为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应定时开展班级学习活动。主要方式有: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方法指导、知识竞赛、成立学习小组等。

(4)团组织活动

团的组织生活是全面提高团员素质、发挥团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保证。组织本班团员过好团的组织生活,是共青团组织先进性和严密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团内生活与青年活动有所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团支部必须把严格团的组织生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和健全团的组织生活制度,不断提高团的组织生活质量,并将团组织活动和班级其他活动有效的结合起来,使班级的凝聚力得到提升。

(5)科技活动

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科技活动,培育科技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志向和理想,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主要方式有:科技参观、科技班会、各种科技兴趣小组、社会实践调查小组。

(6)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观察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的有效途径。班长应有计划地、系统地、适当地组织本班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考察风土人情,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接触工人、农民及社会各阶层人士,让大学生正确地了解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主要方式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远足、拜访敬老院、嘉陵江边检垃圾等。

二、开展班级活动的原则

班级活动的开展具有多样性,每种活动要取得预期效果,除考虑其自身特点之外,还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共同的要求,以保证班级活动的整体水平和质量,这些基本要求就是开展大学班级活动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开展班级活动的目的在于使本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更好的融入班集体,促进班集体奋斗目标的实现。

(2)针对性原则

班级活动的开展要有针对性,针对性越强,收效越大。要针对美的价值追求、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以及班级里实际存在的问题。

(3)自主性原则

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施展才华,享受大家庭成功的温馨。这样,才能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并提高学大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

(4)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既包括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也包括活动形式和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如果班级活动内容单一,无变化,形式呆板、不灵活,学生就会兴趣索然,活动效果就会大为降低。

(5)易操作性原则

开展班级活动要注意它的易操作性。首先要注意班级活动的规模。一学期里,班级主题活动的次数不能过多,也不能没有,要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一次大的班级活动,事前都要事先安排,要制定详细的方案,这样操作起来才能有条不紊,顺利进行。

(6)主管班委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专门负责原则

通过三学期的班级组织活动历史经验可知,针对各项班级活动,主管班委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专门负责比主管班委主要负责的工作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三、开展班级活动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1)制定活动计划

做好活动计划是提高活动效果的重要保证。班级活动计划要精心设计,周密安排。班级活动计划包括学期计划(或月计划)和每次活动计划。每次班级活动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活动的基本方式、活动的组织领导、活动的时间安排、活动的具体准备工作、活动的地点、活动的总结。

(2)落实组织准备工作

班级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哪一个环节考虑不到,准备不周,都会使所有努力和计划落空,因此必须做好准备落实工作,才能使活动顺利地开展。

(3)处理活动中的偶发事件

班级活动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并非都完全依照班长和班委制定的计划进行,活动中常有始料不及的偶然事件发生,都需要班委头脑冷静,妥善处理,并因势利导,使活动顺利进行,实现预期的目的。

(4)活动总结

总结是为了吸取班级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便于不断进行工作,提高活动质量。

大学生班级活动是校园里的文化、体育等各方面素质拓展活动的补充,每个班级都积极参加校园活动,但是这样容易使班级部分同学有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耐心的向班级成员悉心的讲解争当优秀班集体是我们每一个成员义

不容辞的责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只有我们这个大家好,作为个体的我们才会更好。

班集体是在班级成员参加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班级活动得以实现的,每顺利地完成一个活动,就是向目标跨近了一步。实践表明:活动开展的很好的班级,班级成员的学习成绩热情、成绩、班级归属感,幸福感都明显比那些活动开展地不好的班级要好很多。通过加强分工协作,使班干部得到充分的锻炼,全班成员的参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从而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在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班级活动激发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而使班级成员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学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班级活动关系着我们每一个成员,然而班级活动的建设绝不是高屋建瓴,一天两天就建成的,只有不断的策划,实施,测试,改进,一步一步才能最终建立起符合自己班级的活动体系,使班级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大学班级体育的活动计划 篇11

[关键词] 体育活动 大学生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团体中,人们之间直接的、间接的、可觉察到的并受心理特征所制约的相互交往关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活动过程中结成的一种人际交往,是高等院校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校园里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益于大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为将来处理社会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达到健身、健美、健心的作用,而且具有大量的社会功能,其中就包括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作用。体育活动既要要求个人能力的发挥,更重要的是要求集体能力的协调一致,配合默契、良好的心态、顽强拼搏和优良的品质。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形成的合作、竞争、坚韧、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社会学习、生活进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由此,笔者结合体育活动的各种特点从不同角度来探讨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中起到的作用。

一、体育活动能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具备的心理素质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一代,受社会、家庭、传统教育观念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让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与以往的学生有较大差别。这种差别具体表现在不少学生的狂妄自大、极端自私、自我中心、孤傲不合群等,这一特点让大学生在社交场合感到孤寂或失落,不善于与别人和睦相处,被他人排斥等人际交往不适应的现象,诱发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多疑、害羞、自卑、孤僻等的心理健康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之间充分的交流、沟通的基础。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健康心理状态,才能与老师,同学以及朋友间友好相处,和相同志趣的朋友们一起做对社会、对学校有益的事情。而体育运动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尤其是中小型公共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人与人面对面间交流的平台,认识和见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人和事,让大学生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生活圈和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体育活动过程中不只有语言的交流和沟通,还有通过肢体接触等带来另类情感交流,给师生间或同学间带来更多的温情。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放松心情,促进了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等,从而扩大彼此的情感交流,增加人与人之间地相互了解,改善彼此间的友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共同创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二、体育活动能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具备的自信心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俗话说,自爱才有他爱,自尊而后有他尊。在人际交往中,自信的人总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决非孤芳自赏、盲目清高。体育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了自我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展现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从而获得其他人的肯定,也提升个体的自信心。例如有位女大学生在上大学前从没跑过1500米,教师上课安排1500米训练时,她非常担心不参加,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第一次跑完1500米后意识到自己具备实力缺乏自信,在以后的训练中她信心实足越跑越勇,并一次一次的超越自己、超越对手从一个胜得走向另一个胜利,并从胜利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找回自信。大学生可根据自身体质特点扬长避短,选择其最为爱好方面的体育活动加以培养,从而提升其成就感,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自信心,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三、体育活动能形成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具备的团队精神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合作的社会,合作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团体成员对团体目标的认识相同的基础上,合作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行为。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和成就,就需要与他人合作,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孤军作战,即使个人有再大的本事,终难成大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集体活动、大型实验、公益事业等活动都需要群体的友好合作才能完成的,大学生须要在这些活动中相互交流的、相互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我。体育活动特别是集体性的体育活动需要个体与他人通力合作,并且以各自不同的角色,达到协调配合的目的,如足球的前锋、后卫,排球的主攻、二传等各自在不同位置作用的发挥,达到提高比赛群体作战效率,使每个成员都感到满足。大学生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需要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协作,这就有利于大学生之间的友谊建立。大学生经常性地参加这些集体性活动过程中,使个体学会了尊重个体差异,取长补短,认识自我,相互帮助和相互提高,有利于个体加强合作的意识,有利于个体培养团队精神,同时培养个体间的友谊和信任。因此集体运动项目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有效工具,对于将来大学生走入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体育活动能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具备的社会竞争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竞争观念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也是大学生社会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只有自身具有一定的能力才能赢得别人尊重,这恰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大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我才能在未来社会立足。虽然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但是这种差异很多时候不是绝对的,是可以通过培养来减少差异之间的差距,从而培养他们良性的竞争精神,这些都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竞争意识,通过良好的竞争来减小自身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竞争既是体育的特征之一,又是体育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口号:“更快、更高、更强”就是竞争的体现。如在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田径运动中个体不断地展现自我能力或者自我努力锻炼从而获得其他人的肯定,同时在这过程中个体可以与对手、教练、观众展开多方面的交流。在一些集体比赛中,一个团体代表一定的集体,如班、系、学院等,通过不同队伍间的竞争,可以培养小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促使小集体中个体的和睦相处和相互鼓励。

五、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优良品质

优良的品质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巩固基石,大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品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才能建立起牢固、长久、和谐的友情。当代部份大学生受家庭、社会和西文思潮的影响对我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淡漠,缺乏社会责任、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无边的自由,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自然就存在了些问题。而体育活动有利于改变他们这些个性,不同的体育课程、课余体育以及体育竞技项目都有一定的规则,体育活动中每一个人都必须按照相关的方式去煅炼、展示或者相互竞争,规则在人人面前都一样平等,这样自然就培养了大学生平等和自觉遵守规章意识;大学生参加竞技过程中须要尊敬教练、服从裁判、尊重对手、回报观众,此外,在前面讲到在体育活动中需要不同程度的合作与竞争,在合作过程中需要相互帮助,这样大学生在充分享受体育活动带给自己的乐趣的同进还培养了大学生礼节、宽容、大爱的品质;大学生观看各类比赛一方面提高了对比赛的欣赏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大学生作文明观众的美德。

总体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决定作用,是大学生心理是否正常发展、个性是否保持健康和生活是否幸福的必要前提。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给大学生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在老师或者相关组织者的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改善和提高处理学习、生活中相互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学校的和谐建设以及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为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处理好社会人际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友谊,促进工作能力的提升和社会的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论[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2]李永刚。体育运动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作用[J].平原大学学报.2004.21(6):93-95.

[3]欧阳柳青。杨梅。奥林匹克教育与中国大学生体育教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2): 66-69.

[4]颜世富.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袁磊.赵克俭。杨世局.肖毅志.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6]曾仕强.刘君政。人际关系与沟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张建平。试论体育的社会适应功能[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3(9):131-134.

[8] 张又新.徐国营。大学体育与健康[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大学班级体育的活动计划 篇1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明确指出:“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所选用的指标可以反映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的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等要素的基本状况”。《标准》的实施将使学生和社会能够对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和理解, 引导人们去积极追求身体的健康状态, 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目前我院学生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较好, 但有关课外活动的制度和研究较少, 鉴于此因素, 希望能通过调查研究对高校的课外体育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为其更好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贡献一份力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部分院系大学生, 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与本次调查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为本次研究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对陕师院的学前教育系、中文系、外语系、政经系、生物系、教科系、数学系和体育系八个院系部分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20份, 收回问卷1000份, 收回率为98%。其中男生为318, 女生为682。

1.2.3 数据统计法

将收回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后,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 并绘制出相应的图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陕师院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相关情况

2.1.1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概况

从对陕师院的八个院系发放的问卷中了解到:在发放的问卷数据中男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为286人, 占调查男生总数的89.94%, 调查表明:男生在课余时间比较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女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为293人, 占调查女生总数42.96%, 调查显示:女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

2.2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度

2.2.1 陕师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每周的次数

根据表1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我院虽然是师范类院校女生比例占全院人数接近6:2的比例, 但是女生在上表的分析中显示, 一周内女生远远没有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高, 进一步说明男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远比女生高, 且自发性比较强;当然女生天性没有男生好动, 但是提醒我们体育工作者要鼓励女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运动, 增强身体体质。

2.2.2 陕师院大学生平时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所持续的时间

陕师院学生平时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持续的时间段集中在30min到1h之间。然而调查发现, 男生在锻炼的时间方面比女生花费的更长;调查还表明平时女生基本上都很少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并且在运动时间的花费上明显少于男生, 且倾向于强度小、时间短的运动项目。与此同时, 也有一少部分男生很少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2.2.3 陕师院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

篮球运动是男生比较喜欢的课外体育运动项目, 其次是羽毛球、游泳等项目, 这也和男生的性格有关, 喜欢有竞争和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女生则更加喜欢慢跑、健美操、舞蹈、定向越野等非对抗性的运动项目。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男、女生都是比较喜欢参加篮球项目的活动, 喜欢篮球运动的男、女占到本次调查总人数的65.4%。这也表明我院在每年一届的篮球比赛开展的比较深入, 学生基础比较好, 参与度比较高;同时调查还表明, 我院篮球场地比较多, 且都是软化过的塑胶场地, 为学生进行课外锻炼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其次, 男生喜欢羽毛球运动的人数占到本次调查男生总人数的68.6%, 男生夏季经常游泳的人数占到本次调查男生总数的66.4%, 再一次表明男生喜欢具有对抗性和挑战性的运动项目。再次,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女生在项目的选择上大多数都是偏向于非对抗性的, 能够体现出项目的难度、美度、欣赏性的运动。这也体现了女生的性格和生理特点, 女生的参加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健美操占到调查女生的60.9%, 舞蹈占到调查女生的54.3%;参加定向越野的女生人数占到了52.9%, 其主要原因是定向越野要求不高, 项目难度不大, 没有对抗性等特点, 适合女生参与。总之, 男、女生在参与运动项目时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能力, 以及喜好有选择性的参与其中。

2.2.4 陕师院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现阶段在我院, 学生还是以参加学校、各种社团组织的活动为主, 其中以女生表现得最为突出。自发锻炼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在我院男生中表现得到比较突出, 男生参加自发锻炼的体育活动人数占到本次调查男生的73.9%, 表明男生自觉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比较高。调查发现:在进行社团组织的体育活动, 以及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中, 缺乏老师的专业指导, 我们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以及自觉地去参加体育运动。以此不断的提高我们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广度和积极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各系体育经费的不均衡, 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等不足, 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就得不到有利的保障, 专业教师课余时间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女生体质测试状况不容乐观, 也与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 激励女生参加运动的措施不够有关;还与女生参与的运动项目的强度、时间较小有关, 学校应该根据我校女生多的实际情况, 设置一些具有我校特色的项目, 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与此同时, 我们应该加大体育社团在学生锻炼方面引导作用。

3.2 建议

1.增加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器材的使用率

我们应当尽快完成相关体育场馆的建设步伐, 以保证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学校相关部门应根据各我院的当前实际情况, 将体育场馆所必须的经费纳入学院财政预算中, 以此保障学生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提升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热情, 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适当的面向全体学生免费开放相关体育设施。

2.增强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知

我们要使学生从本质上了解, 为什么要进行体育锻炼。并不断提升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只有学生真正透彻的知道了体育锻炼的意义, 才会加强学生自觉参加体育的意识。

3.加强学生体育社团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的发挥学生自己的组织体育社团的作用。我校学生社团的数目比较多, 且每一个体育社团都有各自的规章制度, 也都有自己的组织与管理人员, 若能利用学生社团的优势,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氛围就更加浓烈, 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当中, 提高身体机能。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

[2]韩毅等.现代高校课余体育形式与特点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 (4) :90-100.

[3]吴冰.“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宜春学院学报.2009, (6) .

[4]赵云.河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大家.2011, (3) .

上一篇:亭兰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不足及整改方案下一篇:附:新闻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考试热点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