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人防办内部监督制度(精选7篇)
无锡市人防办内部监督制度 篇1
无锡市人防办内部监督制度
为了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防止和减少行政过错,保证政令畅通,推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公正、高效实施行政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结合我办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监督职责
1.监督、检查市人防办机关及直属单位工作人员执行依法行政规定情况;
2.受理市人防办机关及直属单位工作人员违反依法行政规定的检举、控告;
3.调查市人防办机关及直属单位工作人员违反依法行政规定的行为;
4.提出市人防办机关及直属单位工作人员违反依法行政规定处理意见的建议。
二、监督重点
对市人防办机关及直属单位工作人员的以下行政行为实行重点监督:
1.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为; 2.行政执法行为;
3.自建人防工程维护管理行为; 4.组织人事管理行为; 5.执行财经纪律行为; 6.作风与效能建设工作。
三、监督内容
(一)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为
1.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为是否合法;
2.行政审批(行政许可)是否落实限时办结规定; 3.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为有无不按法定程序或不认真审核有关材料,造成错办的;
4.行政审批(行政许可)文书是否规范;
5.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中是否有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的行为。
(二)行政执法行为
1.行政执法主体是否合法; 2.执法中认定的事实是否准确; 3.执法程序是否合法;
4.执法活动中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否准确; 5.行政处罚中自有裁量是否恰当; 6.执法人员是否风纪严整,文明执法; 7.执法文书是否规范; 8.行政执法中是否有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的行为。
(三)自建人防工程维护管理行为
1.自建人防工程开发利用是否经集体研究决定; 2.自建人防工程开发利用是否按规定进行招投标; 3.自建人防工程维修、改造是否经集体研究决定; 4.自建人防工程维修、改造是否按规定进行招投标; 5.自建人防工程维护管理是否有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的行为。
(四)组织人事管理行为
1.公务员及直属单位人员招录是否按规定经党组研究、报批;
2.公务员及直属单位人员晋升、调动、奖励、处分有无违规行为;
3.直属单位人员招录有无违反公开、公平、择优原则的行为;
4.组织人事管理中是否有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的行为。
(五)执行财经纪律行为
1.是否严格执行预算管理规定;
2.大项开支是否经党组集体研究决定; 3.有无违反政府采购规定的行为;
4.执行财经纪律中是否有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的行为。
(六)作风与效能建设工作
1.是否严格按“准军事化”建设要求规范行为;
2.有无对法律法规及办党组决定、人防办规章制度执行不力,影响政令通畅,导致单位、处(室)工作及目标任务受影响的现象;
3.有无未及时准确上传下达,组织协调不力影响工作或导致失误的;
4.有无擅离岗位、擅离职守或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电脑游戏的现象;
5.有无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在规定时限内不完成工作任务的现象;
6.在保密、信访等工作中,有无因不慎和疏漏,造成失泄密和不良影响或产生后果的现象;
7.是否有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的行为。
四、监督方式
1.规范程序,定期检查。坚持依法依纪开展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的重点,以完成任务的时序进度计划、质量要求为检查标准,以责任单位为检查对象,按照《行政监察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监察立项、备案,定期进行检查。
2.突出重点,跟踪检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由纪检监察部门组织监督检查。检查以办党组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落实为重点,深入工作一线,跟踪重点工作进度,掌握真实情况,准确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确保重点工作部署贯彻落实。
3.整合力量,联动检查。采取公开监督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接受来信来访等形式,发挥各类监督主体的职能优势,形成检查合力,将监督检查与群众评议、工作考核有机结合,努力形成进度把握准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议科学、推动工作有力的工作格局。
4.加强督导,随机抽查。
五、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
对违规违纪行为,依据《无锡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机关部门工作问责办法》和《无锡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责任追究办法》进行处理。
六、监督部门
市人防办监察部门,联系电话:85080111。
七、本监督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无锡市人防办内部监督制度 篇2
关键词:独立董事,内部监督制度,立法完善
现代公司, 作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典型企业组织形式,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司财产的原始提供者远离对公司运营的控制。“这种模式提高了公司的效率, 但同时也导致了产权分享的不一致:经营层拥有决策权, 股东承担决策的后果, 这就可能出现权力滥用问题。”鉴于此, 笔者提出可以借鉴英美法系的独立董事制度来进行经常性监督。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现状及缺陷
1. 现状
我国在《公司法》中规定了监事及监事会作为我国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 但是由于立法过于简略, 缺乏可操作性, 在制度上存在漏洞, 并且从现实的角度来看, 现有的这些立法规定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 因此, 我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工作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不少公司的监事会还未进入角色, 绝大多数监事根本不会‘监事’”, 事实上, 在许多公司中, “主要由工会主席,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财务科长组成的监事会, 无法独立于董事会”, 因此, 期望其切实行使监督权力颇有些勉为其难。此外, 受知识、阅历所限, 有些监事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
2. 缺陷原因分析
具体而言, 导致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体制上的原因。我国目前规模较大的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主要出资者仍为国家或国有法人企业, 股东选出的监事多为国有资产或国有法人资产的代表, 监事会往往“成为安排行政人员的摆设”, 更有甚者, 一些公司的监事会“成了安排即将退休干部的老干部局”, 此外, 有些公司的监事会主席 (或监事长) 和监事长期从事政工或行政管理工作, 不具备基本的财务知识, 他们审计财务报告走过场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2) 监事和监事会缺乏必要的独立性。首先, 监事与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大都来自同一单位, 仍残存一种上下级关系, 如职工监事、党委书记监事等, 使之不敢进行大胆的监督。其次, 监事会在组织上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监事的任职均为兼职, 无自己的常设办事机构, 监事会的日常监事职能根本无法正常发挥, 最后, 监事会行使监察权所必须付出的费用, 在实践中受制于经营管理人员, 这也严重影响了监事行使职权的独立性。
(3) 监事或监事会的职权不全。我国《公司法》给了监事会“监督”的权力, 却把“怎么监督”留给公司章程去解决, 在我国现代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现象的情况下, 由股东大会制定的公司章程能否规定监事会完善的职权行使机制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这也在实践中造成了监事会无法行使其法定职权, 如临时股东大会的召集权就是一例。
(4) 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信息不对称。实践中, 公司的经营信息掌握在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手中, 监事会所得到的是经营管理层所提供的甚至是筛选后才提供的信息, 因此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独立董事制度的评析
独立董事制度发端于美国。所谓独立董事, 是指那些除了董事身份和董事会中的角色之外, 不在公司内承担其他职务, 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 与公司、股东无产权关系或关联商务关系的董事。“他们通常是商界名人、专家学者以及专业人员, 他们与股东之间没有利益冲突, 因此被股东大会聘任为公司董事, 负责对内部董事业务和公司财务的监督”。近几年来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法学专家、学者建议、呼吁应借鉴国外公司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在国内上市公司中逐步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我国监管机构对此也非常重视, 早在1997年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112条已规定“公司根据需要, 可以设立独立董事”。但该条为选择性条款。证监会又于2001年8月制定了《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设立做出了硬性的规定。《指导意见》要求:“在2002年6月30日前, 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两名独立董事;在2003年6月30日前, 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三分之一的独立董事”。所以在我国的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乃是大势所趋。
三、我国引入独立董事会结构问题
1. 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结构问题
在美国, 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的结构比较合理, 内部董事只占董事会成员的少数, 而独立董事则占董事会成员的多数。我国则正好相反:一是绝大多数的董事会是清一色的股东董事, 他们受股东委派, “屁股指挥脑袋”;二是公司董事会的运作通常被控股股东所控制, 而不是以集体决策为基础。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是结构性的和普遍性的;三是很多公司的董事会成员都兼任着经理, 董事会对经理层的制约就逻辑的演变成为自我监督。而监事会监督作用的弱化乃至虚化, 结果控股股东几乎大权独揽, 为所欲为。于是股东董事代表股东利益——大股东董事控制董事会——董事会代表大股东的利益。
2. 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
美英国家的公司董事会是单层制, 其经营与监督集于一身, 故其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报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 以加强董事会的监督职能, 这与其公司治理结构是相容的, 有会产生制度职能的重叠与冲突。而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 设有专司公司监督职能的监事会制度。若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两者的监督权限如何划分, 值得研究。在我国, 独立董事必须要与我国现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无缝”接入, 既要发挥独立董事的效用, 又要避免功能上的冲突和无人负责的尴尬。一方面, 由于《公司法》已就监事会制度进行了明文规定, 那么就应该着手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权;而另一方面将独立董事发挥效用集中在就内部董事的提名、内部董事经理人员的酬薪以及就公司财务信息的审核和控制方面对监事会进行协作的作用上。
3. 独立董事的资源和市场问题
在英美国家, 其经理资源十分丰富, 选任市场也十分完善, 挑选的余地也很大。在我国, 目前出任独立董事的大多为一些专家学者。就独立董事个人来讲, 其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尤其要精通财务、法律、管理及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专门知识。并且出任独立董事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条件和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保障。独立董事在经济上不能依赖于出任独立董事所能得到的报酬。所以在我国还必须下大气力培育独立董事人才及市场。目前不妨大胆从国外引进独立董事, 以解燃眉之急。
4. 独立董事的法定义务问题
在英美法系国家, 公司与董事的法律关系一般认为是信托关系和代理关系。公司董事必须承担信义义务, 包括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注意义务是指董事履行义务必须是诚信的, 行为方式必须是他合理的相信为了公司的最佳利益并尽普通谨慎之人在类似的地位和情况下所应有的合理注意。忠实义务是指董事必须积极维护公司的利益, 不得从事任何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在我国, 公司与董事之间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在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有限公司中, 投资主体的性质决定了公司与董事的关系分属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国有投资主体选举的董事与公司表面上构成委托关系, 大陆法系国家着重强调董事的竞业禁止业务。我国也不例外。但对董事的注意义务, 我国则未作相应的规定。因此, 当董事由于疏忽而作出有损于公司利益的决议时, 公司据此主张董事个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欠缺公司法上的依据。所以在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赋予独立董事权利时, 还必须对独立董事滥用权力和怠于行使权力所应承担的责任及追究其责任的程序作出相应的规定。
参考文献
[1]臧晓阳:论公司内部权力机构的立法完善[J].山东法学, 1990.5
[2]林忠:现代公司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6
[3]李石泉:国有股份分散论[J].财经研究, 1994.4
[4]殷少平:关于独立董事的思考[N].中国证券报, 2001.4.25
[5]毛亚敏:公司法比较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我国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的法律建构 篇3
在我国,无论是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还是2011年发生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都严重的损害了相关者的利益,不得不引起反思。
在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前,三鹿这个作为全国百强企业之一的食品业巨头曾号称其产品是经过“1100道检测”的。与之有惊人类似一面的是双汇的“瘦肉精”事件。“瘦肉精”事件爆发后,被双汇人引以为豪的“十八道检测”遭到了外界的一致质疑和嘲笑。号称“一滴瘦肉精掉进西湖都能检测出”的双汇,如今“十八道检测”却形同虚设。这些都表明企业的监控活动中,除了日常的监控活动外,还应该有一些专项的、非常规的监控活动,从而达到发现控制缺陷的目的。
二、我国公司内部监督不足的原因分析
现代公司权力结构基本定型化,被分为了决定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部分。但在每一个公司内部,这三股力量的分配又是各不相同的。据此,公司内部如何分权与制衡,成为了公司治理中的一门大学问。从早期监事会作为公司唯一监督机关德日公司内部监督模式,到2001年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并存的公司内部监督模式的确立,探索的脚步沉闷而坚决。但是纵观我国公司,我们恐怕仍然要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我国公司的内部监督职能远未成熟。究其原因,本文认为存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体制上的原因。这个原因主要在上市公司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目前的状况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公司同时存在职代会、工会、党委会(即旧体制下的“旧三会”)和董事会、股东会、党委会(即新体制下的“新三会”),二者之间的关系得不到很好的协调,以至于两者的职能都无法正常的发挥。
其次,监事会或监事职能不全。我国的法律给了监事以及监事会表达的权力,却没有什么行动的权利。只能“说”而无法“做”,以至于监事以及监事会被戏称为“跛脚鸭子”。比方说,监事会可以对董事、经理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请求纠正,也有召集临时股东大会的提议权,但是有关人员拒不纠正,拒不召开怎么办?类似的权利残缺有很多,这种无制裁的法律规范又如何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三,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信息不对称。实践中,公司的经营信息掌握在董事会和经理人员手中,监事会完全依靠经营管理层提供的信息进行监督或根本得不到应有的信息而无法监督。
三、我国公司内部监督不足的法律建构
(一)公司内部监督的理论评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不难发现,目前关于公司内部监督的理论主要存在三种: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权制衡理论。以下对这三种理论进行简要的分析。
1、关于委托代理理论
最早对代理问题做出专门研究的是Ross,Jensen&Meckling第一次对代理理论做出了详细的理论阐述。他们定义公司的管理者为“代理人”,股东为“委托人”。也即是,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和“委托人”,将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权委托给公司经营者,即公司的“代理人”。委托人和代理人不是同一人时,所有权和经营权便产生了分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特认为,代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信息不对称;二是契约不完备。所以,如何实现对代理人的有效制约、监督、激励,成为了当代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课题。
2、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早由Freeman提出,他提出了一个广义的公司治理,将公司的问责制扩展到了广泛的利益相关者范围。随后,许多学科都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了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曾被形容为由“多门学科调制而成的观念上的‘鸡尾酒’,融合了吸引人的社会和组织特点”。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独立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外部监事制度等外部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理论依据。
3、关于分权制衡理论
西方分权制衡的思想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当我们想要简略地提起这个理论的时候会发现“简略”很困难。这个最初出现在政治中的理论被运用到公司治理中,便成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股东会享有决策权,董事会享有执行权,而公司的监督权由谁享有,则略有不同。在英美法系国家,一般不设监事会,公司的监督权由独立董事享有。独立董事由公司外部人士担任,以此形成独立性,对公司进行监督。独立董事监督权的行使主要是通过董事会下设的各委员会的决议完成的。以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则把公司的监督权授予监事会,监事会直接对股东会负责,负责公司运营整个过程的监督。
(二)公司内部监督的立法不足
我国现行《公司法》在旧《公司法》的基础上就股东及股东大会监督方面对原《公司法》进行了较大的完善,如规定股东会的召开请求权、股东会召集权和主持权、股东提案权等。但仔细探究起来,会发现其仍存在不足之处。在很多方面仅仅是“中看不中用”:
其一,对独立董事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且未对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的职能进行明确分工,导致两者存在不少矛盾和冲突。两者在职能上存在重叠之处,主要的监督职能都集中体现在对公司的财务监督方面。另外对于独立董事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与监事会之间也存在混乱的关系。根据我国《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稿)》中的第40条规定,监事会由董事会中的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来监督,这与监事会和董事会是平行机构的公司法定机关的理论是相悖的。
其二,对于监事和监事会的职能规定较为粗疏,对于监事和监事会的独立性没有确保,对于监事和监事会的行使权力的程序规定不健全。正如前文所言,《公司法》扩大了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如监事和监事会的提案权、罢免建议权、质询权、股东会议召集和主持权、诉讼权、业务监督检查权等,但是如何实现其职权缺乏操作性。
(三)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的法律建构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逐渐形成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两者并存的公司内部监督模式。其原意是想结合两者的优点,在制度上兼容并蓄,但从效果上看,并不如预期那么理想,这种公司内部监督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善我国监事会制度监督职能弱化的颓势,独立董事制度也出现了水土不服。任何一种制度的引进都不能指望它能够单独地发挥作用,而需要其他相关的配套。要想独立董事制度能够发挥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把美国发达的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和极度分散的股权结构等相关配套制度环境都建设好。显然,在独立董事制度本身不能解决公司治理难题的情况下,这种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途径无疑是非常艰难而不必要的。而单独依靠监事会进行监督或许是更为可行和经济的方式。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篇4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从《会计法》规定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看,其本质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说是吸收和借鉴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精神和内容。
内部控制是指一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不仅包括单位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内部控制的目标,最根本的是保护单位财产、检查有关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贯彻既定的管理方针等四个方面。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度重构研究 篇5
一、监事会成员人数
监事会人数应保持一定数量,这是监督机制发挥效力的前提,我国仍可延用现行法规的规定,即其成员不得于三人。同时可借鉴德国公司法的做法,即以公司规模大小来决定监事会成员的人数,以保证监事会有必要的人力去实行监督。
二、监事会成员组成
由于我国的现实情况,股东和职工代表参与监事会的现实无法改变。但是我国可以吸收独立董事制度的思想,即在法律上建立独立监事制度。这点在日本和(外部监察人)澳门特区行政区(独立监事)已有了成功的经验。为加强监事会的有效监督,独立监事在监事会的比例应占半数以上。另外,为了贯彻股东待遇平等的原则,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监事会应有少数股东代表参加,以平衡各方利益。
三、监事会成员
监事会的职工代表仍可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股东代表的选举可以借鉴日本、台湾地区的方法,即采用累积投票制,以保证少数派股东有机会参与监事会。关于监事的资格问题,现行公司法的规定可予以维持,但应对独立监事的资格作出明确的界定。独立监事的资格可参考美国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以及台湾、澳门的有关做法。具体而言,独立监事不能与公司董事、经理有“重要关系”。即其一不应是公司的雇员或前雇员,亦不得为公司股东;其二不应是上述人员配偶、三代以内的血亲或姻亲;其三不应与公司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超过一定数额的交易关系(这个数额可由公司章程规定);其四不应是为公司服务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的职员;其五独立监事应有至少三年从事商事、法律或财务的工作经验。
上市公司监事会的独立监事必须由股东会选举,不得由董事会任命。为保证独立监事的监督,独立监事应占监事会成员的半数以上。独立监事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满三年后,独立监事可以继续作为监事留任,但失去其独立监事资格。为防止监事与董事相处日久,感情日厚,致使监督不力,我国也可考虑监事任期短于董事或长于董事。
独立监事除享有普通监事的职权外,还应有独立的特殊权力,这些权力应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董事会必须有独立监事列席。且独立监事有权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以及职工工资、福利、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提出建议或发表意见,董事会必须如实记入董事会会议记录中,如不同意,则需说明理由并应在会议记录中载明,但独立监事不享有董事会会议的表决权。二是公司的利益冲突交易必须向监事会公开,并得到多数独立监事的批准。三是董事、经理的报酬应当由独立监事来决定。四是独立监事有权批准对董事因遭到指控而付出的费用给予补偿。五是独立监事可单独行使监事会的职权,但召集临时股东须有至少两个独立监事同意。
四、监事会职权的改革
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了监事会的职权,但这些规定过于泛泛,也有点残缺不全,也就是说告诉了监事会可以行使的职权,但没告诉监事会怎么用。在职权的重构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扩大检查公司财务的权力,即监事会可以随时检查或调查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查核帐簿文件,并可以要求董事会、经理提出报告。(2)赋予通知纠正权,对于董事、经理执行职务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或者其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监事会和监事有权制止,并要求予以改正。监事会有义务向董事会、股东会作出书面情况说明。(3)赋予监事会的股东大会特别召集权,监事会有权提议召开股东大会,董事必须立即召开,不得延迟。董事会怠于召开时,监事会可以行使特别召集权,并由监事会主席(召集人)担任会议主席。(4)赋予监事会核对权,监事会对董事会提交给股东的各种表册,应进行核对,并将调查情况向股东大会报告。(5)赋予监事会对董事的任免权。鉴于股东大会对董事的任免机制无法在以董事会为中心的现代公司中有效行使,股东大会可以将此权力让渡给监事会,以加强对董事的监督。即监事会有权对董事进行任免,但必须向股东大会提出报告。(6)增加监事会设置下设委员会的权力,即监事会可以根据监督情况设置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任命委员会或专门委员会。但委员会成员大多数应为独立监事。各类委员会成员也可以是临时聘任的律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士,其发生的费用由公司负担。(7)延长监事会监督的时间长度,我国的上市公司在设立过程中的违规现象已成了公开的秘密,问题相当严重。如红光实业、大庆联谊等上市公司,无不是在设立时便出现了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因而有必要将公司成立后设置的监事会的监督权,延伸至公司设立整个过程。如规定监事会可以在公司成立之后设立专门委员会,对公司设立过程进行专门监督,并有义务向股东会提出报告,说明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8)赋予公司代表权,上市公司原应由董事长对外代表公司,但在特定情况下,监事会亦应有权代表公司,如公司与董事间的诉讼,除股东大会有权另选公司诉讼代表人或法律另有规定外,可由监事会代表公司起诉或应诉。另外,监事会也可代表公司委托律师、会计师,也可代表公司与董事交涉;参酌我国台湾地区的作法,也可应少数股东权股东的请求为公司对董事的诉讼。
五、完善监事的义务和责任
基于大陆法系较为通行的看法,监事与公司之间系委任关系,因此,监事在执行其监督职务时,应对公司负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义务,否则,对公司应负损害赔偿责任。另外,监事当选后,应负有申报持有公司股份的义务,公司股份不应限于所任公司的股份,申报机关为主管机构和公司。
监事对公司负损害赔偿责
无锡市人防办内部监督制度 篇6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的工作主题。曹建明检察长多次强调:“检察机关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必须高度重视对自身的监督,不仅要自觉接受外部监督,而且要切实强化内部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把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放在重要突出的位置”。本文试从构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制度方面来探讨如何构建强而有效的内部监督。
1、完善对受理线索和初查的监督制度。具体而言,就是要使受理线索与初查相分离,实现受案环节与查案环节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举报中心是集中行使举报线索管理职权的部门,除个别难以归口的疑难线索外,不应行使初查权。举报中心要加强对举报、控告的受理、审查、分流和举报线索的跟踪管理监督,保证举报线索按性质及时转到相应的侦查部门。对举报中心分流到自侦部门的案件线索,自侦部门要及时初查,并将初查、立案的情况及时反馈举报中心,成案的要说明情况,没有成案的要说明原因。举报中心应对分流线索,尤其是重要线索跟踪监督,及时催办,并将查处情况回复举报人。同时,要建立案件的初查警示制度,在案件初查事项期限届满前,发出警示,督促承办人员抓紧办理,及时回复,如有特殊情况,应打延长报告,报院领导批准,并通知控申部门。
2、完善对自侦部门侦查活动的监督制度。刑检部门宜根据侦查工作的特点,积极开展多形式的监督活动:(1)提前介入,既监督又引导侦查活动。自侦部门立案后,应将立案情况和简要案情通知刑检部门,以便刑检部门介入侦查,开展监督。刑检部门可以对重大、复杂的职务犯罪案件提前介入,实行动态的全过程的监督。可以参加侦查部门对重大案件的讨论,共同研究完善侦查方案,提出侦查建议,协助侦查部门确定侦查、取证的思路方向,立足于公诉的需要,及时制作《提供法庭证据意见书》,供侦查部门参考,引导侦查部门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固定证据,使案件侦查终结后,有利于对犯罪进行有效的指控和审判。(2)监督审讯等侦查活动是否合法。着重监督侦查人员是否履行对犯罪嫌疑人、证人的告知义务,是否具有诱供、刑讯逼供等违法取证行为。(3)监督决定逮捕的执行。对逮捕决定的执行情况,侦查部门要及时告知刑检部门。自侦部门拟对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应书面征求刑检部门的意见。(4)审查其他强制措施。着重审查逮捕以外的其他强制措施的决定、执行、变更、撤销情况,从中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5)审查撤案决定。侦查部门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应及时通知刑检部门,刑检部门经审查认为撤销案件有错误的,可以报请检察长或检委会决定。
3、进一步完善对审查批捕、起诉环节的监督制度。在自侦案件中,刑检部门对自侦部门进行侦查监督,相应地刑
检部门的审查批捕、审查起诉活动也应接受自侦、控申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制约。自侦部门对于刑检部门的不逮捕决定、撤销案件建议有异议的,可以书面要求刑检部门复议,刑检部门在收到复议意见书后应及时答复。刑检部门变更有关强制措施(如拟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时应事先征求自侦部门的意见。刑检部门对自侦部门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审查后作出的处理等意见和建议,自侦部门有异议的,可以提请刑检部门复议,刑检部门应及时答复,认为有错误的,应报检委会研究决定。自侦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判决后,刑检部门应及时将法院的判决书送达自侦部门;自侦部门认为法院判决存在有罪判无罪、重罪判轻罪等严重问题的,可以向刑检部门提出要求抗诉的建议。控申部门要完善不起诉、撤案的个案复查制度,凡有不起诉或撤案的案件进行一案一复查,有了就复查不要等到年终。要纠正过去那种案件作不起诉或撤案处理的,群众反映后或上级要求进行复查时才复查的情况。
4、完善对廉洁办案的监督制度。这一监督主要是以制度化的形式监督检察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使其符合法律、法规和纪律所规定的廉洁执法的要求。(1)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的随案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应重点加强对干警执行办案纪律的监督,坚持重点监督与日常监督相结合,可通过经常深入办案现场检查或随时抽查办案中执法执纪情况,坚持走访案件有关当事人、单位、证人制度,重点加强对作不立
案、不捕、不诉、撤案处理的案件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防患于未然,对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查处。(2)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扩大监督力量。在专职纪检监察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可考虑在各业务部门聘任兼职纪检监察员,协助监察部门履行一定的监督职责。(3)将监督“关口”前移,并贯穿于办案全过程。对内应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定期自查、互查、抽查和调查等制度,即围绕廉洁办案问题,要求检察人员定期进行廉洁办案的自我总结检查、不同部门开展相互间的总结评议、纪检监察部门对各业务部门的廉洁办案情况进行复查等。对外应建立、健全公安机关、审判机关、社会监督反馈等制度,使检察人员既能保证自我监督,又能得到社会的全方位监督。
5、健全和完善检察机关领导体制。认真落实高检院《关于加强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工作领导的意见》,切实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执法规范化体系,使每一执法环节和执法行为都有章可循。加强对下级检察院领导班子特别是检察长的监督,制定并落实巡视制度、上级检察院派员参加下级检察院民主生活会制度、上级检察院负责人与下级检察院负责人谈话制度。
6、完善和落实检务督察制度。遵循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原则,探索建立以纠正违法办案、保证案件质量为中心的检务督察制度,重点抓好八类案件的督察,突出把执法办案的过程纳入检委会及检察长的监督视野,并从监
督机构、监督范围、监督方式上与人民监督员制度以及纪检监察部门的检风检纪督察互为补充、衔接,保证督察工作监督职能的有效实现。
无锡市人防办内部监督制度 篇7
一、会计监督的含义
会计监督的含义是指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根据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 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 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来进行监督, 使之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的过程。可以看出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企业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企业而言, 监督是对企业财务权利的约束方式,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要在单位管理人员的准许下, 在法律法规的允许下进行会计监督。可以将会计监督分为内部会计监督系统和外部会计监督系统两个组成部分。其中内部会计监督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规范单位财务会计行为, 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力求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正确有效的执行, 还有要求能够保障单位相关权利主体的权益, 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发现, 现今许多单位受利益的驱动, 单位的会计工作时常有违法乱纪、弄虚作假行为发生, 导致了单位会计工作的会计信息失真和管理秩序混乱, 这种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更严重的是这一现象客观上阻碍了国家对会计工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工作的运行。现今我国会计监督职能在很多时候不能正确的发挥其应用作用的原因并不是因会计监督作用的薄弱, 而是我国的会计监督制度不够完善, 与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在界限上出现了混淆。将当前我国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不现实的逆向监督。
许多单位的内部监督系统都存在着不现实的逆向监督问题。从《中华人民国和国会计法》可以看出国家对单位内部监督的重视, 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些不现实的因素, 该法规包含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的监督, 但是现实情况下, 这是不可能的, 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职责是受单位负责人委托之后才能施行对单位的监督作用的, 单位负责人管理着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因此, 现实情况是单位内部监督反而是在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监督基础上, 审计人员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对单位内部部门和经济活动的监督。这一情况就会导致单位负责人可以对外界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而从外界来看这些信息又是“合法”的, 这些虚假的信息就会阻碍国家和社会对单位的正确监督。
2.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据大概统计, 现今我国的企业单位中有着近千万的财务工作人员, 这些工作人员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财务工作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的知识、新的观念和新的法律法规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也相应出现, 这就需要企业的会计人员跟上时代, 努力学习新的会计知识, 了解新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会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培训, 让他们能够形成新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诚信的会计观念。
3. 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根据调查, 现今我国很多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相当不完善, 如对企业内部控制力弱, 没有完善的授权、分权控制、企业业务程序控制等方面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施行。而有一部分单位虽然建立了企业管理制度, 但是这些制度形同虚设, 没有任何具体的实际的约束作用, 根本没有有效的执行。企业对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大影响了企业对会计工作应有的监督作用, 往往因为利益许多相应管理人员就会出现贪污、挪用公款等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现象。
三、对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加强与完善
1. 培养和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企业要搞好会计监督制度, 首先必须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会计人员必须要具有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业务素质, 强烈的责任心, 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勤于监督, 恪尽职守地做好监督工作, 这样才能够真正让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此, 企业的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对企业的会计进行培训、考核活动, 要不断的培养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养, 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 让他们形成强烈的责任心, 真正做到为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工作。
2. 形成会计人员互相监督的制度
俗语有云:“日防夜防, 家贼难防”, 现今有很多的会计人员监守自盗, 不仅不做好本职的工作, 反而自己去贪污、挪用公款和中饱私囊。这些恶劣现象的产生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这些会计人员被利益所蒙蔽了双眼,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企业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会计人员互相监督制度, 或者说虽然建立了但是只是一个形式, 没有真正的执行力。为了保证财经法律法规能够在单位正确的贯彻和执行下去, 必须要建立一个会计人员互相监督制度, 对会计人员有一个约束, 让他们互相监督。
3. 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有的作用
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是企业为了强化其对内部控制而设立的一个部门,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不仅包括审计会计做出的账目, 还包括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稽查和评价。内部审计工作就是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和企业内部各组织部门执行其职能和是否违反企业的制度起一个监督和评价作用, 在得出结果之后对企业管理人员做出汇报, 从而让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能够及时的了解和完善。
4. 政府的支持
政府的支持能够极大的促进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有效执行。对政府而言, 要让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得到正确的执行, 需要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 再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 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当地有利于促进和督促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 从而促进企业内部监督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有了政府的支持才能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改善经营, 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四、结语
随着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对国家、对企业来说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健全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重点在于严格要求会计管理和设计一个有效的会计机构与职务分工, 而企业自己的经营行为不能超出国家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 必须是正确且合法的, 必须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正确性。每一个企业都必须要尽快把各自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和完善起来, 然后通过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来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摘要: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企业会计监督管理系统中的极其重要的部分, 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会计监督的基础工程。对企业而言,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管理制度, 对于遏制企业各种违反乱纪问题的发生, 增加企业的财政收入, 规范企业的输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简单阐述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分析影响我国内部跨级监督制度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一些加强和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有效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栋梁.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主要方法[J].湖南农机, 2010, 37 (7) :152~153.
【无锡市人防办内部监督制度】推荐阅读:
无锡市锡山区委宣传部管理制度09-25
无锡纪检部考核制度10-02
无锡市购房合同07-09
无锡市教育网08-11
无锡市中医医院科研05-29
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07-14
无锡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06-17
无锡市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08-21
无锡市新型墙体材料管理办法11-07
无锡市交楼标准样板房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