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07-14

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共8篇)

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1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2003年1月就职,任期届满。现在,我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向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后五年及2008年政府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无锡历史上重要而特殊的一年。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无锡市委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胜利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8亿元,同比增长15.3%;财政总收入706.9亿元,同口径增长37.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00.6亿元,同口径增长3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进出口总额增长27.6%,其中出口增长30.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8%和11%;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411亿元和324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30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成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过去的五年,是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时期,我市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实现了良好起步,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顺利迈进。

(一)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区域竞争力全面提升

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534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3858亿元,年均增长15.7%,实现翻番有余。五年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超过2266亿元,年均增长28.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超过942亿元,年均增长30.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445亿元提高到9000亿元左右。无锡进入全国综合竞争力十强城市行列。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4:58.5:40.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传统产业加快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6%提高到38.2%左右。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光伏等优势产业集群逐步发展壮大。五年新增中国名牌产品30个,中国驰名商标16件,国家免检产品历个,阳光精纺呢绒成为全省首个中国世界名牌,无锡跻身中国品牌经济城市行列。

新兴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经济比重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43.6亿元提高到1130亿元左右,人均消费水平居全国城市前茅。旅游业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十强城市行列。国际招商城、新世界国际纺织服装城、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大型现代化市场蓬勃发展,全市百亿元市场增加到7家,总数占全省一半。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到2007年,全市高效农业面积累计突破5万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8%。“一村一品、一村一企”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成果丰硕,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增加到25个,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阳山水蜜桃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隆元大米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节能减排强力推进。综合运用结构调整、源头控制、能源计量和末端治理等多种措施,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落实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耗管理和污染治理措施。预计2007年,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圭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有望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8%的目标。

(二)城市化水平稳步攀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功能布局调整优化。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修编完成,以总体规划为核心的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城市发展空间拓展,太湖新城、江阴临港新城、宜兴环科新城和城市重点片区建设改造加快推进。

蠡湖新城突出休闲区功能定位,沿湖36公里岸线及十八湾沿湖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建成全省最大的开放式景区,成为山水城市核心标志。全市城市化水平由2002年的59.1%提升到2007年的67.3%。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以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拉开城市框架,两轮“城市建设行动纲要”圆满完成。市区快速路网系统基本构成,市域高等级公路网初步成型,高速公路密度居全省前列。五年来,新拓建高速公路20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292公里,新建农村道路1550公里,市区累计建成城市道路205公里。全市自来水日供应能力超过220万吨,市区长江引水一期工程即将完工。

按“百年一遇”标准设防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全面建成。500千伏梅里、惠泉等重点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2004年无锡机场开通民航,通航香港、澳门地区及内地20个主要城市,2007年新航站楼竣工投用,进出港旅客人数近136万人次。预计全社会港口吞吐量由2002年的2000多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1.5亿吨,无锡(江阴)港吞吐量跃居长江沿线港口第5位。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第一轮农村五件实事工程全面完成,新五件实事开局良好,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八项重点工作加快推进。86.4%的乡镇建成了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建设用地实现占补平衡,五年全市土地整理面积累计1.8万公顷。节约集约用地成效突出,累计建成多层标准厂房1500万平方米。全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环境质量急步提升。把太湖综合整治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截污调水、清淤控藻、生态修复等工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逐步提高。五年来,市区污水日处理能力由近31万吨增加到近80万吨,铺设污水管网2100公里,预计城镇污水处理率由56.6%提高到84%。建成2座日处理能力一千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大力植树造林,实施惠山青龙山显山透绿工程,积极推进生态湿地和绿色景观建设。五年累计绿化造林3.3万公顷,新增城市绿地3697万平方米。

200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5%,空气良好天数占比达到93%,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2。全市已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江阴成为全国首批生态市。

(三)开放型经济,陕速增长,全方位开放格局趋于完善

外向经济集聚效应凸显。大力引进培育先进产业集群,五年累计到位注.册外资近135亿美元,新批各类外资独立研发中心15个,新增世界五百强企业投资项目51个。海力士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成为迄今全省最大的外商独资项目,博世、柯尼卡美能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达产。新区建成全国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园区,无锡工业设计园被批准为全国惟一的国家级工业设计园,无锡软件园建成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外贸结构不断优化。

2007年,预计进出口总额达到500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1倍;其中出口总额280亿美元,增长5.4倍。创立国家级出口品牌6个,列全省第一。无锡成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开放发展层次提升。

服务业开放取得突破,日本瑞穗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沃尔玛购物广场等落户无锡。服务外包发展势头强劲,日本电气、中科院软件研究所、软通动力等成功引进,“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无锡太湖保护区”得到国家四部委联合认定。预计2007年全市服务外包业务总额5亿美元。新批境外投资项目数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柬埔寨太湖国际经济合作区成为全国首批境外工业园,开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国际影响扩大。密切与世界各地的经贸、文化交流,与无锡缔结友好关系的城市增加到20个。精心组织太湖博览会、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徐霞客国际旅游节等重大会展活动,积极塑造城市品牌。无锡荣获中国经济活力城市、福布斯内地最佳商业城市等荣誉。

(四)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把握应用技术自主研发和先进技术自主应用两大重点,加快建设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和区域性创意设计中心,成为全省惟一的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和国家技术标准试点城市。全面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实施领军型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狠抓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和科技创业型企业孵化。尚德电力进入世界光伏产业前三强,法尔胜集团被列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试点。至2007年,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突破100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7家。全社会研发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2年的0.92%提高到2007年的2%左右。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面落实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任务,五年累计完成一级企业改革改制599家,完成自收自支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改制367家,理顺职工劳动关系近27万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及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和社区股份合作社改革全面推开。落实民营企业百强计划,实施“小巨人”工程和“金摇篮”工程。2007年,预计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8.5%,比2002年提高34.7个百分点。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资本经营,五年新增上市公司27家,上市公司总数达45家,上市公司数量和募集资金量连续多年在全国地级市中居于首位。行政体制改革加,陡推进。全面实施行政许可制度改革,五年累计削减行政审批事项66%。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加大对公共服务的保障力度。积极创新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推行管办分离改革,社会事业发展机制进一步健全。

(五)惠民政策有效落实,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推进城乡统筹就业,鼓励群众自主创业,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63.635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8万人,促进本地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20.5万人。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和欠薪清理机制,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覆盖面达85.6%。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2002年的9988元和5860元提高到2007年的20700元和9860元,年均增长15.7%和11%。社会保障逐步健全。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农村保障制度建设和维护困难群体利益为着力点,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各类群体的多层次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以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为特征,施行新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无保障老人养老补贴办法和城镇无医疗保障少年儿童、老年居民及其他非从业人员医疗保险制度。目前,城镇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8.1%,农村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达87.5%。市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由2002年的688元提高到2007年的1197Z。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慈善救助覆盖面不断扩大。

实事项目惠及市民。坚持每年办好一批市民普遍关心、群众受益面广的实事项目,切实改善市民生活条件。五年来,经济适用房交付使用237万平方米,农民拆迁安置房建成3500万平方米,符合廉租房政策家庭实现全覆盖。市区改造背街小巷355条,整治老新村312万平方米,市区公交线路扩展到128条,农公班线公交化改造全面完成,镇镇通公交目标顺利实现,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

(六)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城乡文明程度日益提高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五年政府性投入累计达160亿元左右。社会发展综合指数自2003年以来一直位居全省首位。市体育中心、急救中心、疾控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及江南大学新校区等全面建成。强化教育资源整合,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残疾儿童免费入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五年新增高等院校4所。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市人民医院整合投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竞技体育水平有新的提高,江阴、宜兴、锡山建成全省体育强市(区)。

计划生育奖扶政策全面落实。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素质有所改善。社会管理全面加强。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深入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治理,城管创优考核持续位居全省前列。社区基础建设加强,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增强。依法治市全面推进,平安创建深入开展,荣获全省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市和首批社会治安安全市称号。严格安全生产监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五年下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稳定有序。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体系,成功应对了非典、禽流感等突发事件。尤其是在处置去年市区部分地区供水危机中,我们把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围绕改善水源地水质、制水技术攻关、维护社会稳定三大重点,落实一系列应急机制和长效治理措施,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用最短的时间恢复了正常供水。

文化建设成果显著。弘扬“尚德务实、和谐奋进,’城市精神,以文化力提升城市竞争力。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发展现代先进文化,繁荣艺术精品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舞剧《红河谷》囊括国家舞台艺术所有最高奖项,锡剧《江南雨》荣获第十届中国戏剧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五连冠。审计、统计、农机、史志、档案、侨务、信访、接待、对台、人武、人防、民族宗教、气象、新闻出版、防震减灾、无线电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有了新发展。

过去五年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性要求,强调工作的连续性、开拓性和操作性,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回顾丰富生动的发展实践,有以下体会:

——宰宰把握“两个率先”奋斗目标,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率先”不仅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总目标,也是提升无锡发展水平的内在需要。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总要求,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更加注重社会和谐,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率先”,为第二个“率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牢牢把握结构调整工作主线,推进产业现代化进程。步入工业化中后期,加快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是无锡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主攻方向,大力引进培育,积极嫁接改造,狠抓结构转型,全面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服务业能级提升,推动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

——牢牢把握城乡一体发展导向,实现区域共同进步。无锡城乡发展水平落差不大,具备统筹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我们以城乡规划全覆盖为先导,围绕“七区一体、一体两翼”格局,以城乡布局完善为切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以城市功能提升为重点,大力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农村综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

——牢牢把握环保优先科学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基础。在无锡这样一个资源匮乏、人口密集的地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面临的首要制约是环境的容量、生态的底限。我们贯彻环保优先方针,积极强化环保调控作用,全力落实节能减排措施,破解环境资源瓶颈制约,实现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和提高,努力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牢牢把握以人为本核心要求,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富裕群众、造福人民。我们努力提高发展的普惠性,把扩大社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公共服务、强化社会管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大力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力求让更多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全体市民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建社服务型政府。繁重而艰巨的现代化建设任务,要求政府始终保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始终保持廉洁高效、求真务实的作风。按照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总要求,市政府坚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市人大议案决议,全面加强行政能力建设,规范从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努力为无锡的发展恪尽职守,尽心尽力。

五年征程,五年奋斗,无锡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取得了新的进步与成就。这五年,是无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和市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城市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的五年。五年的成就,是中央和省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这里,我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及在锡创业务工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界人士,向部省在锡单位、驻锡部队和公安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市内外一切关心与支持无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回顾五年发展,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不成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不强,经济结构现状滞后于发展阶段要求的矛盾较为明显;城镇体系还不完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偏弱,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面临许多新的课题;环境污染的危害仍较突出,节能减排任务繁重,环境保护特别是太湖治理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依然明显,消除城乡制度差异任重道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住房保障、交通出行等仍是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面临新的挑战,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时有显现,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较繁重。同时,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仍有待进一步深化。

这些问题,有的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有的是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中难以避免的,有的是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造成的,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深入研究和切实解决。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无锡由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转型、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跨越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正确把握新阶段新特征,深刻认识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市情特点的优化发展之路,率先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一当好三争创”目标,始终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和“市场导向、创新导向、规划导向、法治导向”方针,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突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三大主题,加,陕建设“五中心”,努力打造“五名城”,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建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新无锡。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规范,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越,开放水平更加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继续位居全国城市前列,社会发展指数保持省内领先地位。到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8%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48%左右,全社会研发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左右。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到2012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7吨标准煤左右,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在90以上。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镇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区域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体系较为完备,城市管理机制和网络进一步健全,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显著提升。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12年,城市化水平达到80%左右。

——公共服务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人人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国民体质监测网络覆盖全社会。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市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更好保障。

——人民生活殷实宽裕。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更加完备,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得到完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在工作中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更加重视扰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发展的整体水平。实现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全面转型,是新五年发展的根本要求。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延伸,推动服务业在高端突破,全面提升产业层次;优化生态环境,落实环保先导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优化城市功能,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凸显区域城市格局;优化人文素质,培育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开放文化,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是更加重视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能力。创新是发展进步的灵魂。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强化自主创新,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素质,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综合集成;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强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三是更加重视统筹发展,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协调性。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大发展,需要处理好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关系。要坚持好宇优先方针,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一二三次产业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三级城镇体系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逐步形成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是更加重视和谐发展,进—步提升全体市民的幸福指数。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着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努力为市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共享化的社会保障和生态化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形成全体市民各尽其能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创造惠及全体市民的美好生活。

2008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综合素质来看,我市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发展形势和发展环境都有了新的变化。多年改革发展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市产业能力、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构成的比较优势依然明显,初步构筑了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较高平台。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纵深推进,为我们加快发展、转型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要看到,宏观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势头尚未缓解。中央着眼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进一步实施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强化节能减排约束力,给我们推进转型发展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和压力。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贸易保护、汇率变动等情况复杂交织,无锡经济平稳增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要全面科学分析形势,善于审时度势,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发展信念,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调控指标为: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削减12%;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达到8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5%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

(一)实施创新战略,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决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竞争力。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积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一手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一手抓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孵化,努力使企业在自主创新中成为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强化政府科技投入,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创新成果与市场和资本加速对接。继续实施海外领军型创业人才引进"530计划”,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全社会研发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培育优势产业。立足于雄厚的工业基础,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向高端延伸,促进与之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培育集成电路、光伏、软件、动漫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力争在创意设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以休闲名城建设为统领,加快旅游、商贸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努力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提升企业素质。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切实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大力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有效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全面实施质量和知识产权立市方针,推进品牌战略、商标战略和标准化建设。发展规模经济,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改善内需结构。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着力提高投资效益,着力使消费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扩大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投入,增加技术改造和技术设备投入。努力创新服务业态,积极引进国际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市场建设水平,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有效改善集贸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粮油、肉类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措施,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国家及省调控目标之内。

(二)着眼城乡一体,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

走区域城市化发展之路,是无锡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取向。要进一步深化城乡规划体系,加快建设开放共享、配套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扩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半径。统筹城乡布局。

按照最适规模、最适密度、最适分工的思路,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清晰的现代城镇体系。严格落实城乡规划全覆盖,深化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保护规划,完善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相结合,集中力量建设太湖新城、锡东新城等五大新城,进一步提升城市重点片区功能。

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围绕“建设东西通道、连接新老城区、形成快速路网”目标,全面启动第三轮“城市建设行动纲要”,新拓建人民路、永乐路、红星路、吴越路等城市道路。着力培育苏南国际航空港,积极实施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无锡站及配套项目,推进会议中心、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工程建设。加强供水、电力、燃气、信息、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力度。按三级航道标准,全面实施苏南运河无锡段升级整治工程。全力推进长江引水工程,确保一期供水工程4月底前建成投运,并开工建设二期工程,保障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加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惠山、清名桥等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加快阖闾城遗址考古发掘和鸿山遗址公园建设。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网络,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全面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制。有效协调日常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加快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实现城市管理常态化、长效化。加快农村发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推进现代农业综合创新试点,积极探索苏南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之路。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和计划管理,合理安排建设用地,积极开展大规模土地整理。加快农村“三集中”工程,大力开展以治乱、治脏、治污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再现江南水乡秀丽景色。

(三)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全社会创业动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进一步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国际化程度,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激发对外开放带动力。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好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区,大力吸引海内外研发机构聚集,加速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实现利用外资向产业链高端环节攀升。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关键,重点落实“123”计划,大力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加强与世界知名认证机构合作,推动服务外包企业开展国际资质认证。加快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力争进出口总额增长13%。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继续兴建各类境外企业和特色园区。继续结交一批国际友城,加强对外交往与合作,加快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开放步伐。激发民营经济爆发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强化创业服务中心功能,完善流程服务和辅导培训,建立健全会计、公证、融资等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作用,重点投向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创业企业,大力扶持中小型成长企业。加快培育民间投资市场,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激发体制机制原动力。把发展壮大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多元资本相互融合,增强微观经济发展动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扩大金融开放,整合金融资源,提高金融市场活力、金融服务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努力建设金融强市。加快多层次融资体系建设,推动各类企业上市融资,进一步壮大“无锡板块”。

(四)打谴强势环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是发展的基础。要切实把环境保护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位置,突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全程控制,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狠抓节能减排。积极扶持生态型、节能型产业优先发展,严格限制并坚决淘汰环境资源依赖程度大、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完成“三高两低”和“新五小”企业整治任务,持续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5%。建立环境污染赔偿和资源利用奖惩机制,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保证金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制度。加速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强化环境治理。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严格执行大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确保实现太湖治理规划确定的治理目标。强化污水接管措施;切实保证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入网。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狠抓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全面完成排污口整治。完善“河长制”管理,确保断面水质达标。

切实加强面源污染整治,严格落实保护区种植、养殖限制规定。加快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普及推广节水器具,实施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全面治理机动车尾气,积极控制城市扬尘,扩大烟尘控制区覆盖范围,加快城市清洁能源区建设。严格噪声控制和管理,建设宁静城市。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收集体系建设,形成以焚烧为主的处理方式。完成桃花山垃圾填埋场扩建一期工程和渗滤液预处理工程,开工建设日处理能力两千吨的锡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强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推进资源化循环。加大环境监测、监控力度,完善环境应急机制。建设绿色家园。改善和加强大湖、长江和横山水库等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全面推进太湖一级保护区生态防护林、湖滨生态湿地、水生植物示范工程建设,加快退耕还湖、还林、还湿地,改善水域自然生态环境。加大森林保护和城乡绿化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绿色村镇、绿色家园、绿色单位创建,加强太湖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提升环境整体水平和景观质量。全年完成造林绿化67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2%,新增城市绿地600万平方米。

(五)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完善公共服务、改进社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建设教育强市。确保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学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高标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低成本收费,方便群众就医,减轻就医负担。施行基本药物制度,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加快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推进国家级全民健身基地及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建设,率先建设体育强市。提升城市文明素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建设无锡博物院新馆、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等工程。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加快培育富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工作。承办好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工作,进一步理顺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全面推进社区事务工作站建设,确保基层管理必需的人员和经费投入。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功能,拓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内容,推进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

(六)着力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改善民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做到以民为本,以民为先,惠民为重。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3%以上。继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加大对参保人数、缴费基数的监察执法和稽核力度。确保企业养老保险扩面12万人,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均扩面5万人以上。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逐步向普惠型的社会福利过渡。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提高对困难群众的及时保障能力。积极发展老龄事业,逐步实现高龄、贫困老人无障碍进入养老机构安度晚年。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活动。改善市民生活条件。全力为民办好十件实事。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将廉租房保障对象扩大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加快经济适用房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多渠道解决困难群众住房保障问题。着力推进城区危旧房、城中村和老新村改造整治。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维护和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围绕“公交优先、企业优秀、服务优质”目标,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公交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运行监管,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处置能力。拓宽和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提高防汛抗旱、防震减灾等综合能力。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七)切实转变职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需要我们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创新行政体制。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努力形成权责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机制。扩大政务公开,发展电子政务,建立健全政府新闻发布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的行政执法体制,强化对决策和执行等环节的监督,确保各级行政管理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提高公务人员法律素养,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强化作风建设。

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规范行政行为,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教育、培训和管理。完善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切实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公仆意识,努力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政风。

各位代表,无锡的前景美好而光明,我们的使命光荣而神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无锡市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往开来,坚韧不拔,奋力拼搏,开拓进取,为率先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建设和谐幸福新无锡而努力奋斗!

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2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更严峻。江苏省受到老龄化的冲击,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型省份的行列。老有所养是人口老化产生的最大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好养老问题,对江苏省社会保障事业提出挑战。已步入老年性的无锡,解决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二、对无锡市养老机构调查结果逐一进行分析

(一 )机构数量 、规模及分 布。

近年来,无锡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加大对公办老年养老机构的创建和改造, 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建养老机构, 全市养老机构数量增加。截止到2015年1月,无锡市已有养老机构132家,六成养老机构规模在200张床位以下。从区域分布上看,崇安区有6家,北塘区有2家,南长区有8家,锡山区有14家,惠山区有12家,滨湖区有26家,江阴有31家,宜兴有33家。

(二 )建 设 情 况和 资 金 特点 。

无锡养老机构多建于2000年以后, 特别是民办机构近年来发展迅速。公办养老机构资金来源或为政府拨款,或以入住费用为主;民办养老机构创建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资金、银行贷款。

养老机构各有各的特点。一是社区养老院,这类养老院建大多属于公办,收费合理,养老贴近社区居家生活环境,方便子女看望。二是休养院,这类养老院大都有自有的医院或依附医院,有护士专门照顾,就医便捷。三是郊区养老院,这类养老院大都环境优美、空气新鲜,令人身心愉悦。调查的30家养老机构中社区养老院有14家,休养院有8家,郊区养老院有8家。

(三 )设 施 配 备 和 服 务 内容 。

从建筑面积看,大、中、小型养老机构的占地面积一般为10000平方、1000平方、500平方左右 , 房屋建设以二或三层楼房居多,楼上多为失能老人,楼下多为能自理老人。多数机构设有无障碍设施,院子里建有健身器材和公共休闲活动区域。大部分养老机构的设施为中档。所有养老机构都有相对应的医生和护士,七成机构内设有独立卫生诊所,养老机构的房间设施及功能均比较完善。92%的养老机构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电视,75%的养老机构房间内设有独立卫生间,。

休闲服务基本由供给能力决定。除了每日电视、棋牌和不定期文化娱乐演出外,12.8%的养老机构可以经常放映电影,少数养老机构可以经常组织健康讲座和不定期的外出旅游。

(四 )入 住 条件 和 收 费 标准 。

养老机构对入住人员没有户口和年龄限制, 只要没有传染病、精神正常、能够按时缴费的老年人,都可以申请入住,大多数养老机构不需要排队等候。调查的30家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为90%左右,其中最高的入住率达到99%,最低的入住率为81%。

各养老机构根据地理位置、环境、规模、知名度、房间设施等条件定位自身的市场价格, 总体看来各区街道或民办的敬老院基本费用在每个月700~900元左右。而养老院如果卫生间和电器配备较齐全的房间一般在1000~1200元左右。护养院的养老价格则比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更高些,除伙食费外,护理等费用每月在1700~1800元左右。

(五 )人员 配 备 和 服 务 负担 。

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配置存在人员数量少、年龄大、素质低等问题。一是数量少。养老机构中,平均每1位工作人员要服务14名左右老年人。二是年龄大,年龄偏大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素质低。养老机构的负责人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很少,一般都是高中学历以下。在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中,只有少数人是护理专业毕业或经过护理培训的,大部分没有这方面的业务知识。但大多养老机构会不定期举办护理人员知识培训。

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工资在2000~5000左右,几乎全年无休,医生、护士大都是临近社区医院的,定点治疗。还有些医生、护士是聘请的下岗医生、护士再回归岗位。

(六 )政 策 落 实 和 社会 支 持 。

近年来,无锡市财政逐年加大投入,从财力上支持我市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设立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补助专项资金。对达到《无锡市养老机构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的社会办养老机构,按照实住床位,每月分别给予全护理100元、半护理80元、自理60元的日常运营补贴 ,资金由市区两级分担。

所有养老机构都会得到志愿者的服务,服务频率比较高,多为生活服务、文娱演出、健康体检,但讲座类和有技术含量的服务内容比较少。

(七 )养 老 机 构 运 营 分析 。

根据调查的30家养老机构来看, 大多养老机构只能保持收支平衡, 盈利较少, 甚至存在个别养老机构亏损的局面 ,这就需要 政府的财 政支持 ,这样才能 使这些养 老机构长存。

三、入住老人对养老机构评价

(一 )入 住 老 人 多 为 高 龄 、独 身 者 或 夫妻 。

在调查的30家养老机构中, 大多数老人是被自己的儿女送进养老机构的,很少是自己要求进养老机构的,很多养老机构的老人不是身体出了状况就是年岁已高,需要专人照顾,据调查,80岁以上的老人占39.5%。70~80岁的老人占52%,剩下的都是70岁以下的老人。

(二 )入 住 老 人 对 养 老 生 活 普遍 感 受 较好 。

调查显示,90%的老人能够适应并习惯养老机构生活,8%的老人感觉“生活一般”,仅有2%的老人“不太习惯”养老机构生活。84%的老人入住后心情感觉“挺好”,10%的老人感觉入住养老机构后“心情一般”,仅有6%的老人感觉心情“不好”。

四、探寻养老机构良性发展的思路

(一 )简化资金 申请流程。

政府部门应当对公共养老事业资金的审批流程进行简化,给予此类项目资金优先处理权。同时还应规定具体的审批时限,安排专门人员处理这类事务。另外可以采取一次性拨款政策,对于每次事物的相应支出都出具相关票据凭证。同时还需设置监督人员,时时监督。

(二 )护 理 人员的 补 贴 与 培 训 。

作为服务性行业中较为苦累的一类, 政府应对护理人员进行一定经济或生活上的补贴, 如可以定期拨款给养老机构让他们组织护理人员休假旅游,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还应大力实施护理人员培训工程,培训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的养老护理人员,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五、总结

纵观这30份问卷, 可以形象地看出无锡市公共养老制度的建设情况,同时反映出无锡养老机构的现状。希望政府能完善政策,大力扶持无锡的养老机构,把行动落到实处。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加剧,养老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走访无锡市养老机构,了解无锡市公共养老体制的建设现状。

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3

《意见》提出,2012年市科协各级学会组织要在4个方面开展具体工作,即推进学术活动开展,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发挥科普工作主力作用,大力促进公众素质提高;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完善制度建设,夯实学会工作基础。为此,学会要深化软科学课题研究,畅通“科技工作者建议”渠道,通过举办高端报告会等形式,活跃学术活动氛围。同时,学会要经常参与或者开展科普活动,发挥学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要加强和完善制度,为学会开展工作夯实组织基础。

按照要求,无锡市科协各级学会组织将在4个方面的建设取得突破,即建章立制,打好基础,规范办会,提升能力;打造学术交流平台,创造学术碰撞环境,推动学术成果涌现,畅通建言献策渠道;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产品创新创造,服务社会科学发展;树立良好学术风尚,遵守公共道德规范,保证学术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学会对会员的凝聚力、吸引力。(许娟 编辑:沈禁)

(江苏省科协)

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4

(总结)

2013年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我校继续是严格按照无锡市、宜兴市人社局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积极开拓创新培训项目,继续推行逐级培养工作,夯实基础,逐级推进,稳步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后续更高级别的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宜兴市职业培训定点机构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考核评估工作的要求,现对2013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力度

2013年我们着重从四个方面加大了新时期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力度:

1、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建立健全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逐步提高技能型人才在企业职工中的比重,提高知识技术在产品或服务价值中的比重。

2、切实加强培养工作

为了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学校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把电焊、化工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成为与企业技能岗位对接的示范专业和品牌特色专业。通过培训和考核,使培训学员成为企业欢迎、市场认可的高技能人才。

3、不断创新培养模式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推动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结合培养制度,切实增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营造人才成长环境

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工作协调机制,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环境。

二、具体工作

1、认真制订培训计划

化工、环保、机械等是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这些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大,特别是有一些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十分紧缺,企业迫切需要我们为他们培养一批化工、环保、机械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根据这一情况,我校在去年底就到企业特别是到机械企业调查摸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确定今年需新开拓培训工种冷作钣金工等。在确定培训工种的基础上,年初就制订了切实可行的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并把整个的培训任务分解到每一个月,分解到每个有关教师。学校由培训处负责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的落实,并指定丁国强、潘介强、王洪泽、侯正飞等老师负责具体的培训安排工作。

2、积极组织培训学员

在积极组织培训学员上,我们主要是做好了宣传发动工作:(1)教师分头亲自到有关企业对企业的领导、职工进行宣传发动;(2)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发放培训广告;

(3)在岗位培训班上有目的进行动员,并通过在我校培训已经取得技师、高级工资格的学员进行幅射宣传。

通过以上卓有成效的深入宣传和发动,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今年共招收了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学员750人左右,成功举办了起重高级工二期、化工总控高级工二期、电焊高级工一期、冷作钣金高级工一期。

3、严格落实培训课程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工作与培训时间互相矛盾的问题。首先我们摸清各单位、企业生产“忙”、“闲”季的规律,一般在工厂“闲季”进行培训;其次我校克服困难,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培训都是在晚上和星期天进行;第三我们在学员集中的、有条件的工厂进行送教上门,直接在厂里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

我们严格执行有关职业工种培训考核的规定,认真聘请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同志担任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实际操作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做到了三个确保:

一是确保每个内容的培训教学课时数要充足; 二是确保每个学员参加培训的课时数要充足; 三是确保每次考核(考试)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4、努力改善培训条件 为了更好地进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最大限度满足学员的培训需求,学校通过合理规划、全面统筹、落实培训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对电焊实训室、化工实训室的仪器设备等进行完善和补充,可以满足高技能人才培训和考试的需求。在培训期间向学员开放,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受到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

5、严格把握鉴定质量

首先,要求学员必须按“管理规程”填好申报表,学校把好第一关,然后市鉴定站对照“管理规程”逐一审查,特别是把握好报考条件与申报等级是否符合“管理规程”要求这一关。对需要通过理论考试的或理论考核可以免试的要作出明确的界定,即把好资格认定关。

其次,在考试考评中我们严格遵照无锡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考核要求进行考核。为了提高鉴定质量和鉴定考核合格率,我们根据培训工种认真制订培训项目的教学计划,聘请有关方面的教师进行认真培训,在鉴定考核前对全体学员都组织进行考前培训。实践考核中我们一如既往坚持实行“人人动口、人人动手”的原则。为了使考核操作规范易行,我们制定了考核鉴定程序并形成制度:

(1)考评前:每次都要召集考评小组成员开会:推荐考评小组长;统一考评标准,统一考评尺度。

(2)考评时:请考评点分管领导和鉴定中心负责人宣讲国家有关职业技能鉴定的方针政策,宣传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可行性;并当众宣布考场纪律和考生须知;审查验证学员准考证。

(3)考评后:立即完成和做好相关鉴定材料并及时上报给上级鉴定部门,同时认真写好培训和考评的总结。

三、培训业绩

2013年,我校根据2012年中共宜兴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宜兴市财政局、宜兴市教育局“关于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的实施办法”的指示精神,同时结合周铁地区的实际和企业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开拓新的培训工种;今年举办了化工总控中级工一期、起重高级工二期、化工总控高级工二期、电焊高级工一期,另外,今年我们还开拓了一个新的培训工种冷作钣金高级工,共培训了中、高级工945人:其中化工总控中级工216人、起重高级工277人、化工总控高级工185人、电焊高级工133人、冷作钣金高级工134人,可以说2013年我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又是一个丰收之年。

四、存在问题

2013年我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做得还不够,离年初的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1、理论参差不齐

学员都是一线工人,他们实践操作能力很强,但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高新技术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

2、工学矛盾突出 因为培训项目多、内容广、时间长,学员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的确很大,很难保证学员参加每次的培训和考核。

五、工作设想

2014年,我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的设想是:

1、工作原则

宣传力度要大,发动层面要广,培训内容要细,考核考试要严。

2、工作重点

(1)继续电焊工、化学检验工、化工总控工、冷作钣金工的高级培训,新增凹版印刷工、塑料成型制作工的高级培训。

(2)继续电焊工技师培训,新增化学检验工技师的培训。(3)积极开发和拓展其他职业工种的高技能人才的培训。

3、工作目标

培训电焊工技师和化学检验工技师150人左右,培训各种高级工500人左右,考核(考试)过关率90%以上。

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5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王立晓

弹指一挥间,2011年在繁忙的工作中悄然而去。伏案回眸,总结一年来的教育管理和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进行梳理和反思,这既是一种理性思考,也是一次感性回溯,更是接受领导指点、同行帮助的良机。

述职部分

一、分校管理:务实中求创新

虽然先锋小学处于过渡期,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其方方面面的管理丝毫马虎不得。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校内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地向前推进着。在实小一体化管理的大背景下,作为负责人,我主要做好教育管理、安全卫生等具体的工作,同时因地制宜地尝试一些特色化的管理实践。

1、教育管理

绩效考核。实施绩效的本意是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工作的效度享受相应的待遇,以求在教师队伍中形成良性竞争的新局面。因而,在当前的绩效工资背景下,客观公正地做好教师的绩效考核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多年来,我们能坚持做好教师的月度考核,结合“学期评价”努力做实绩效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反思和改进,听取合理化建议,对教师违规行为进行即时提醒,借助这种书面对话,来纠正个别记录失真的情况,使得教师考核走向科学化和透明化。

教育科研。各级培训、教师轮岗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但从长远来看,要全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必须重视教师的教育科研。因此,一方面,我们认真组织好教师的教研活动,在学期初制定好教研计划,并严格执行,作为负责人,我能在每学期第一个进行公开课堂教学。我们注重营设民主融洽的研讨氛围,努力探索高效的研讨机制,提倡教师三言两语说优点,畅所欲言提建议。另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带着课题研究,做到教科研一体化。青年教师能扎实进行小专题研究,撰写研究笔记,活动重过程,求实效。学校区“十一五”立项课题《实施全纳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已经顺利结题,十二五课题也已经上报。一 1

年中教师有20余篇论文在市级以上比赛获奖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上半年,我们还全力配合实小对博闻楼的抗震加固工作,做好了三年级两个班的分流工作,妥善安排好教室、添置了电教设施,安排好高负荷的学生用餐等工作,为分流学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服务,使各方都比较满意。

2、安全卫生

安全工作无小事。从学生上学到课间活动,从饮食饮水到体育锻炼,只要学生在校一分钟,学校就要为学生的安全负责任。根据上级要求,我能对全体教职工一以贯之强化安全意识,同时,借助红领巾广播、板报、晨会、班队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保证学生人身安全。

饮食饮水是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十分重视食堂食品的采购,严格把好质量关,杜绝变质食品、过期食品,对食堂餐具等认真做好消毒工作;对学生饮用水器具,也按规定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在季节变化的时期,我们每天做好学生的晨检工作,对体温不正常的学生,联系家长及时就医,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学期中途,我们认真组织好安全训练活动,在配备好灭火设备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灭火器操作培训,利用课间组织好学生的紧急疏散演习等。对外出的实践活动,认真制定好应急预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上半年动物园春游电梯失灵导致学生受伤事件发生后,我能及时组织好学生的救治工作,并与相关教师一起,放弃多个休息日,多方联系协调,走访学生家庭,最终,圆满地解决好善后工作。

本学期开始,先锋有了6名乘坐接送车的学生。学生虽少,但是工作却一点也不少。一方面要对学生乘坐接送车的需求进行摸底,并向街道反映;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超出运力范围而造成矛盾。几经周折,在街道指示下,校长室协调客运公司,统筹安排好了先锋小部分学生的接送问题。就为这6名学生的接送,我们专门召开了班子会议,商议并制定了学生接送的方案,通过教师们的努力,此项工作进展顺利,杜绝了安全事故。

3、特色探索

开放课堂。自2008年起,我提出了开放课堂的建议,每周三的所有课堂对所有教师开放,人人公开教学、人人随班听课,解决了教师听课机会少任务难达标的问题,又能促使教师用心钻研业务,认真备课上课,一定

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时至今日,此项活动已经形成了学校的常态制度,也成为了查小的亮丽风景。

错时用餐。在教师用餐期间,学生处于真空状态,为保障学生安全,我起草了《关于加强中午时段学生管理的暂行规定》,实施教师错时用餐制度,提前用餐的值日教师尽早地到教学大楼巡查,及时处理偶发事件,降低学生安全风险。

放学看护。每天放学后,部分学生因家长无法及时接走而逗留在中学校门口,并在马路上玩耍,安全隐患大,同时也影响中学的教学秩序。我们把这些学生集中到一个教室,并安排教师轮流去看护他们,等家长来接时,利用对讲机进行传话,既方便又安全。

二、科技条线:协作中创佳绩

对于我负责的科技条线工作,我能全面负责,认真落实。在校内,能组织好社区的各类科技活动,与各分项的负责老师团结协作,高效完成各项工作。另外,我根据区级的要求,全面落实科技工作,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各项赛事,如各类省市级科技竞赛、一年两次的无锡市航模比赛等,每次航模比赛都能获得多项团体一、二等奖的佳绩。

每次的科技节活动,历时长,项目多。在近一年的科技节比赛中,在校长室规划下,我协调建立科技节领导小组,两校联动,统筹安排。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在锡山区第四届科技节比赛中几百名学生获奖,多名教师被评为先进个人,学校也获得了先进集体称号。

三、个人业务:钻研中争提高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能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虽然事务较杂,但我还是努力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平时能深入课堂,积极参与各级教研活动,一年来,共听课60余节,每次听课后,我总是认真进行思考,及时记录感想。评课能实事求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真心与老师交流。除了每学期的校级研究课,下半年还积极参与学术荣誉学科竞赛,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教学之余,我能撰写教学论文,1篇文章获无锡市2011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1篇文章发表在省级杂志《教师教育》上,手记《真情守望,他乡的天空也蔚蓝》获得江苏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的征文比赛三等奖。

述廉部分

对待学生是否关心,对待学校是否公心,对待工作是否尽心。我想每个人心中自有一杆秤,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直以来,无论作为教师、党员还是管理者,我都力求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同事以诚相待。

1、严于律己,为人正直。平时,我能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约束言行,凡是自己的事都能自己完成,且努力做得更好,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我也能带头做好。对老师能公正、公平地评价,言行举止不违背做人的原则。

2、豁达大度,坦然处事。作为一个团体的负责人,在工作中难免会与个别教师产生冲突,或者被教师误解,但是,我会学着去克制,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能用平常心、宽容心去分析问题,努力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做到对事不对人。

3、勤政廉洁,以身作则。在学校管理中,我能以身作则,努力为教师服务、为教育服务,在几次教职工文艺汇演中,我与教师一起认真进行古诗文诵读排练和表演,活动也比较成功。学校内的重活、杂活能亲自动手,带头做好。在经费使用中,及时向校长请示和汇报。在教师评优评先等工作中,能坚持民主集中制,不独断专行。

述学部分

政治思想上,我能积极参加党员的教育活动,学习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平时关心国家大事,能及时落实各项政策法规。利用教师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

业务学习也是我的必修课。我注重阅读,认真自学。平时,我能带头到学校阅览室读书,摘记,常常登陆校长远程培训平台,聆听专家讲座,及时完成学习任务。下半年还参加了江苏省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活动,经过6天的集中学习,顺利地结业。

为期2个月华东师范大学的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经历是最难忘的。两个月中,我们聆听了崔永漷等著名教育专家的前沿理论学术报告,加入了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完成了主题内容的研习;参加了全国第六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课堂评价国际研讨会等几项大型活动。借助博导的专业引领、点拨,通过与大师的对话交流、思考,经历名校教育实践的考察体悟、反思,有了很大的收获和启迪。通过培训我知道,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学校教育;通过学习我知道,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切忌带着主观意念去评说教师;通过研修我知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需要革新;通过交流,我结识了区内的多位优秀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是充实而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完成了近1万字的学习笔记,撰写了1份学校考察报告,在课题研修中也完成了8500字的专题论文,最后还总结了2个月学习的心路历程。在此,要感谢专家的指点和领导的关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将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地、创新地开展工作。

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学习,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要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学校的生命力;

3、努力提高领导力,要为教师创设更多的平台,深入关心教师身心,要更多地为教师服务。

回顾一年的工作,虽问心无愧但也有不足。俗话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将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认真听取领导、老师的意见,使自己能更进一步,把工作做得更好。

对无锡教育考察报告 篇6

西苑二小吴高峰

在基础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无锡”。无锡的基础教育,究竟如何呢?带着这一疑惑,我受徐州市教育局的委派来到了江苏省无锡市,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无锡教育考察实践活动。

无锡是全国首批基础教育课改示范区。课程改革工作无论是组织形式还是经验成绩已走在前列。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主要走访了惠山区、锡山区、滨湖区等十余所知名学校,向那里的老师与学生了解了一些情况,拜访了几位著名的特级教师并采访了教育局的一些领导。通过实际采访与座谈、参与活动,我们获得了一些比较真实、可靠的信息,对无锡的教育现象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一、“崇工、善文、重教”的文化理念

无锡的政治、经济、教育之所以走在全国的前列,其主要原因应是无锡人从古至今的一种“崇工、善文、重教”的文化理念和育人模式。实际上也就是几千年来所积淀的“吴地文化”滋养了这一方人。“崇工、善文、重教”是吴地人重视教育,注重实践与创新,不断总结,加大改革开放与宣传力度的高度概括。更是吴地文化的精髓。这一理念也指导着当前的教育改革工作,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也是十分吻合的。

在无锡感受较深的是无锡的教育人对家乡的热爱和以家乡为自豪的精神,以及对无锡的未来充满信心。初到无锡,市教育局组织处的言处长在介绍无锡教育时,就先谈到无锡的历史、政治、经济。言谈举止中,无不透露出对无锡的热爱与自豪,到了堰桥中心小学,胡校长在介绍学校情况时也是这样,到其他学校考察、参观,那里的校长们也是这样做的。而且很多学校都建起了校史陈列馆与名人厅,以此来激励师生们热爱家乡,奋发向上。

我认为:正是这些教育人对家乡的这种感情,才使得无锡的教育得以现在的成果。由此,我又想到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工作。在新课程实施中,无锡市自上而下的相当重视,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政府行为,而不是单纯的教育行为。在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时,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为组长,以协调、理顺各种关系,并提供人力、物力、资金等各种保障。并由政府出资聘请高校的教育专家,给予理论上的把握与实践中的指导。他们认为,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教育的低投入,只能以教育的低水平为代价。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领导者先进的理念,与广大教育人的积极参与,同时还有社会各界对教育的理解、重视与支持配合,加上整个无锡已经形成了“崇工、善文、重教”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那无锡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定是必然的。

二、严谨、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

在无锡考察期间,我们一行9人走访了十几所学校,了解了校长们先进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虽各具特色,但我们有着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无锡教育人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敬业精神。

水秀中学的秦校长向我们介绍:教育科研坚决不能搞“空中楼阁”,要让教师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我们搞的是教研而不是科研。提出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发现的实际问题为原则,并鼓励把教学中产生的问题结合新课程理念写成案例。他们反对学术规范,主张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体会与思想。堰桥中心小学的胡志强校长对教师们提出:事情要做,做了要说,说了要写,写了还要发表。特别是堰小的各种会议及活动,从筹划到开展,各部门都能分工明确,但又团结协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每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随时产生非常真实、详细的系列资料。无锡六中的领导更认为;现代管理要从过去的硬管理转变为现在的软管理,把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即首先要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再谈学校的发展。鼓励教职工先谈职业再谈事业。引导每位教师先上好每一堂课,提高每节课的质量,把经验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目标是使教师增值。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上,更能体现他们务实的思想:第一个5年计划是办象一个学校;第二个5年计划是办好一个学校;第三个5年计划是办特色学校;第四个5年计划是办成一流完中,后来又提出办成重点中学;无锡一中也提出要求,35岁以下的教师要有3年奋斗目标,要新秀—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特色。滨湖区峰影小学更是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加速教师的发展,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我认为:只有这种求真务实的思想、踏踏实实地做事,才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校际结对,建立课改发展共同体

在无锡的很多学校之间,以校际结对为形式,建立起课改发展的共同体,并以此为载体,构建起“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的课改协作机制,达成荣辱共担,携手发展的目的。

我所考察的堰桥中心小学与西漳、长安三所中心小学,为了进一步交流课改经验,共享优秀资源,以教育创新为导向,以教育科研为手段,以课改促进师生素质、能力的提高。三校达成共识,建立了课改发展的共同体,做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了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的关系,真正达到了共同发展的目的。在合作中,三所学校依据目前现实情况,与课改推进的客观需要,和多年来自己学校形成的优势,自主决策,实施课改实验。需要协作、研究的项目,则打破界限,实施跨“地方”、跨“层次”的互助。他们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建立起平等协作的关系,形成推进课改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不存在主客双方,而强调互补、竞争、都赢。在活动中,他们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教师们寻找高手过招、研练,开展主题观摩、经验介绍、联谊等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和职能部门的参与积极性,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不断创新教师培训的手段和方法,使结对活动真正成为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舞台,最终达成课改实施效益的目的。并取得教育局对共同体活动的指导、调控与支持。另外,校长之间也建立起了“校长沙龙”,经常开展活动。他们在一起畅谈办学思想,探讨课改方法,交流管理经验。校长们在活动中先进的理念得以提升,在争论中又产生新的思想。

四、模式?样式!

在无锡考察的这段时间里,作为惠山区堰桥中心小学领导班子成员之一,我全方位地感受了堰小的办学宗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方法、课堂教学以及教育科研等。同时走访了十几所学校。的确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通过这次考察锻炼活动,使我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经历、获得了经验,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也使我对教育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也学到了很多工作的方法。懂得了什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什么是凝聚人心的管理,体悟到学校的发展系于老师,学校只有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学习乐园、自身发展的学园,才能真正带来孩子们纯真活泼天性的释放、身心潜能的开发。

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惠山区35~64岁的适龄妇女为筛查对象, 每2年一周期, 每年各完成目标人群的50%。

1.2 检查内容

1.2.1 乳腺癌筛查内容

对接受检查的妇女进行乳腺的视诊、触诊和乳腺彩色B超检查;对B超检查可疑或异常者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

1.2.2 宫颈癌筛查内容

对接受检查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HPV检测;对HPV检测阳性对象再行宫颈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检查 (简称宫颈TCT) ;对TCT检测结果异常或可疑者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或可疑者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

1.3 主要做法

1.3.1 加强领导, 健全组织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结合笔者所在区实际提出工作目标和要求, 确保项目工作有效落实;二是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 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与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困难, 技术指导小组定期组织督查与质控, 保障项目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加大部门配合协作力度。利用计生、妇联、公安、居委网络广泛调查摸底, 宣传发动,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妇女“两癌”防治模式。

1.3.2 强化培训, 提高质量

通过全员培训, 使每一位参与项目管理、筛查及相关工作人员均明确项目工作的意义, 掌握筛查对象、流程、实施时间、技术操作规范及信息管理等要求;组织临床医技人员分批到上级医院进修, 以规范服务行为, 提高筛查质量。

1.3.3 积极宣传, 营造氛围

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宣传栏、展板、小区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 进行两癌筛查项目宣传, 印制“两癌”筛查健康处方等宣传资料发放到每位育龄妇女手中, 提高了广大妇女健康意识与知晓率, 促进广大妇女主动参与“两癌”筛查的积极性, 营造一种“要我筛查”转变为“我要筛查”的良好氛围。

1.3.4 调查摸底, 精心组织

一方面从公安、计生、社保等网络系统采集符合筛查条件的对象, 通过妇女主任、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居民小组长等将“两癌”筛查通知书发放到受检者手中, 让每一位妇女明明白白了解筛查全过程。另一方面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集中检查的形式, 每天下午安排60~80位筛查对象, 所有临床检查人员必须是受训过的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执业医师, 乳腺检查由外科医师承担以确保质量。

1.3.5 严格质控, 督导到位

区卫生局组织区技术专家组成员定期进行“两癌”筛查质控, 重点检查筛查流程是否合理、检查内容是否全面、设施装备是否完好、人员配备是否到位、技术操作是否规范、疾病诊断是否符合以及台账资料记录是否齐全等, 抽查10%妇女或标本进行复核, 对符合率低于90%的项目分析原因, 提出整改意见。

1.3.6 电子建档, 重视追访

重视对筛查对象乳腺与妇科疾病的治疗、可疑或确诊患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追访是真正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提高妇女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关键。各筛查单位对筛查出的阳性患者负责通知并转诊至上一级医疗机构作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追访结案后将每位“两癌”筛查对象的信息及时录入无锡市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两癌”筛查模块, 实行实时动态管理。

2 结果

2.1“两癌”早诊早治率提高

2013年3-12月, 全区宫颈癌筛查45 230人, 筛查率为51.82%, 筛查出宫颈癌24例, 宫颈癌前病变273例, 发生率分别为53.06/10万、60.35/万;乳腺癌筛查47 508人, 筛查率为54.43%, 筛查出乳腺癌22例, 发生率为46.30/10万。筛查出的阳性病例均得到了及时治疗, 治疗率为100%。

2.2 妇女健康水平提升

筛查中发现的生殖道感染17 636例、子宫肌瘤1391例、其他妇科良性疾病1360例、乳腺良性疾病15 600例等妇女常见病与多发病均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有效改善了项目实施地区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2.3 健康知识知晓率升高

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增加广大妇女对“两癌”的认知, 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 增强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检查走访中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25%。

2.4 筛查机构的服务能力得到改善

为确保项目规范实施, 各筛查单位选派业务精、医德好、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筛查工作, 同时加大了对设施设备的投入, 添加了彩色B超、钼钯钼靶等仪器, 大大提高了基层单位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2.5 群众满意度提高

“两癌”筛查项目作为国家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之一, 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举措,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精心部署, 有效实施, 使广大妇女享受到了免费服务, 电话抽查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3 讨论

目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在逐渐增长, 女性需要充分了解罹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及降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策略, 寻求最佳的一级预防保健[3]。其中钼钯摄影图像质量高、对比度清晰, 在乳腺癌普查中拥有独特的优势[4]。宫颈癌的治疗在于早期诊断, 越早治疗, 临床疗效越好, 生存率越高[5]。TCT检测是目前临床中对于宫颈癌前诊断最为精确的一种检测手段, 该方式可很大程度缩小阅片范围, 有利于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检出率[6,7]。而阴道镜是提高宫颈癌检出率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其结合病理学检查在妇科防癌检查中有极高的临床价值[8]。做好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主要依赖于宫颈刮片、宫颈活检、阴道镜等检查相互结合, 可提高检出率, 减少各自的假阴性和假阳性, 降低漏诊率, 提高诊断率[9]。何一雄等[10]通过开展社区妇女乳腺癌筛查工作发现, 合理选择项目单位, 明确各级、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职责, 加强培训, 开展健康教育等有利于提高筛查工作的效率和可行性。

3.1 领导重视是前提

项目实施过程中, 各级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 区政府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 解决存在问题, 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工作;确定目标任务, 层层签订责任书, 上下联动, 为保障妇女健康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3.2 部门协作是保障

两癌筛查需要多部门的协作配合, 形成强大合力, 才能得到落实。妇联、计生部门发挥网络优势, 积极组织协调, 履行牵头职能;财政部门积极筹集资金, 保证两癌筛查的顺利开展;宣传部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 开展两癌知识的宣传;建立了卫生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的协调工作机制, 为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3 优质服务是关键

通过举办项目管理培训班、进修, 使基层项目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充分掌握项目管理要求、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提高了项目管理和服务能力。技术专家指导组定期深入基层和工作现场进行质量控制和现场指导, 从而进一步规范了项目内容、操作规程、服务流程等, 提升了项目工作质量。

3.4 完善随访是抓手

两癌筛查的重要目标是早诊早治, 降低死亡率, 因此尤其要重视筛查后可疑患者及确诊患者的追踪随访工作。通过电话或上门等方式, 督促可疑患者及时进行确诊治疗, 提高患病妇女的生存率, 改善其生活质量。

3.5 健康教育是基础

妇女是否自愿参加免费筛查一定程度上反映妇女对筛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 也间接反映筛查工作的宣传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应大力宣传“两癌”的危害性及国家开展此项目的目的, 提高她们的主动参与度与自我保健意识, 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眭茜.2010~2011年无锡市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28) :4347-4349.

[2]曹霞, 吴春玫, 朱爱勤, 等.如东县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流程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1) :8-9.

[3]廖洪叶, 郭巨江.乳腺癌预防性治疗的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3) :147-149.

[4]覃爱同, 权建渊, 蔡秀花等.计算机钼钯摄影的规范化管理在乳腺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4) :71-72.

[5]何龙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36) :115.

[6]李薇.早期宫颈癌的病理诊断取材方法及手术方法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32) :48-49.

[7]黄瑞虹.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筛选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13) :19-20.

[8]尹桂珍.阴道镜在妇科防癌检查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6) :124-125.

[9]杨璐, 张夕梅, 张晓飞.宫颈刮片、阴道镜、宫颈活检在女性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9) :119-120.

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8

然而,虽然政府网站群的整合代表了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一种趋势,但如果把握不准方向或方法,匆忙上马政府网站群整合项目,极有可能造成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政府网站群整合建设“无锡模式”的成功因素,除了无锡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外,其整合建设的四大基础,亦缺一不可。

基础一:架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网络

为了从“地基”开始就为网站群的整合打好基础,无锡市政府按照中办所发[2002]17号文件的要求,建立了面向无锡市所有政府部门与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的政务业务专网——“无锡市政府电子政务外网”,主要用于运行政府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如政府网站、行政审批等,以及不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无锡市政府电子政务外网网络的成功架设,为无锡市所有市级部门在统一、安全的网络平台中共同管理网站、协同处理公众咨询投诉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基础二:采用集中式的网站群基础设施整合模式

无锡市政府从基础设施资源开始对各政府部门网站的基础设施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通过在无锡电子政务外网中建立统一的网站群IDC,成功达成了以下目标:

1)使市级各政府部门网站(除部分有特殊需求的部门)的基础设施在统一的物理位置实现统一管理,并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2)使市级各政府部门网站的基础设施形成了统一的底层技术标准;

3)使市级各政府部门网站的基础软硬件性能、网络接入速率到达了统一的建设水平;

4)使市级各政府部门网站的网络及系统安全建设达到了统一的技术水平;

5)降低了市级各政府部门对基础设施资源长期的整体投入,充分提高了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

为了保障网民对无锡市政府网站群访问速度的要求,无锡市政府还在IDC中接入了多运营商的互联网链路,同时为了确保网站群能稳定地为网民提供服务,IDC还专门采用了負载均衡等设备。同时,从网络链路到硬件防火墙、核心交换机、负载均衡器、数据服务器全部采用了双机热备的方案。

基础三:采用统分结合的网站群基础软件平台整合模式

无锡市政府考虑到,在整合之前,由于各政府部门的基础软件平台建设水平不一、采用的软件技术标准各异,造成了各政府部门网站绩效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无法集合各部门的力量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服务职能。因此,无锡市政府在成功整合网站群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对网站群基础软件平台进行了全面的整合。

整合后的无锡市政府网站群基础软件平台采用了基于SOA的架构体系、MVC分层模式以及WCF的分布式框架结构,以“政务快车”政府统一身份认证与用户管理平台、政府内容管理平台、政民互动应用平台、政府业务信息交换平台为基础,以政府网站群全文检索、政府网站群统计分析、政府网站群信息安全保障等系统为补充,从而实现了以下目标:

1)使各政府部门在统一的基础平台上对网站进行维护和管理,并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实施流程,大幅提高了政府在线服务的效率;

2)使政府部门网站形成统一的基础软件平台标准,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消除了“信息孤岛”;

3)使各政府部门网站的基础软件平台建设达到了统一的先进技术水平;

4)降低了全市政府部门对基础平台资源长期的整体投入,提高了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回报率;

5)对于税务、社保等有特殊应用需求的部门,采用了独立分散模式的基础软件平台系统,实现了网站群整合的“统分结合”。

基础四:采用网站群统一外包服务模式

根据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无锡市政府坚持“做自己最专业的事情”的理念,提出了网站群建设采用统一的外包服务模式,即将市级政府网站群整合与运维中所需的所有技术性工作、常年日常运维工作统一外包给第三方的专业服务供应商提供长期、快速、持续的本地化服务。

上一篇:幼儿园的教与学下一篇:高考作文观点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