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1学案(共8篇)
高中物理必修1学案 篇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力学单位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2.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3.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自主探究
1.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也确定了物理量
间的关系.2.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
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它们的单位叫做
.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和
一起组成了单位制.3.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量共有七个,力学的基本量是、、,它们的基本单位是、、.热学的基本量是、,它们的基本单位是、.电学的基本量是,它的基本单位是
.光学的基本量是,它的基本单位是
.合作探究
一、单位制
问题探究:(1)什么叫做单位?(2)力、质量、长度、时间、速度、加速度的单位都有哪些?(3)72km/h与20m/s两个速度相比较,哪个大? 1.选来作为标准的同类量称之为单位,比如:1790年巴黎会议约定,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定义为
;1dm3的水在其密度最大时的温度(约为4℃)下的质量为
.2.位移常用的单位有
等;质量的单位有
等;时间单位有
等;速度单位有
等;加速度的单位有
等;力的单位有
.3.常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m=
m;1cm=
m;1g=
kg;1t=
kg;1km/h=
m/s;1N=
kg·m/s2.二、国际单位制
提出问题:(1)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一共有几个?名称分别是什么?符号分别怎么写?(2)在国际单位制中,这些物理量的单位名称和符号分别怎么写?(3)利用这些基本量和基本单位,写出其他物理量的导出单位.至少写出三个.【例题】一辆质量为2t的汽车以54km/h的速度行驶,关闭发动机,经15s停下来,求刹车过程的阻力是多大?刹车过程中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1.在计算过程中不必把各物理量的单位一一代入,只要在计算式末尾写出待求量的单位就可以了,这样可简化计算过程.2.可对计算结果的正、误进行检验.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种单位制的单位来表示,计算结果也必定是用这种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的.如果所求物理量的单位错误,那么结果一定错误.课堂检测
1.关于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一个物理量和物理概念都具有相对应的唯一单位 B.物理公式中的物理量也可能没有单位,这样的量也没有数值 C.物理量之间单位关系的确定离不开描述各种规律的物理公式 D.物理量的单位均可以互相导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中的基本单位是米(m)、千克(kg)和秒(s)B.牛顿(N)是力学的基本单位,但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帕斯卡(Pa)、焦耳(J)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D.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3.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是导出单位()
A.力的单位N B.压强的单位Pa C.长度的单位m D.加速度的单位m/s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不确定时,a一定正比于合外力F B.对于不同的合外力,a一定反比于m C.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作单位时,F必须用牛顿作单位
5.在一道文字计算题中(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x=(t1+t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A.可能是正确的 B.一定是错误的
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6.一物体在2N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cm/s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洁而又规范的是()A.m=kg=0.2kg B.m==20=20kg C.m==20kg D.m=kg=20kg 7.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为了纪念牛顿,人们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1N/kg=1m/s2 D.“米”“千克”“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国际单位制中,若采用cm、g、s作为基本单位,力的单位是N B.在国际单位制中,若力的单位是N,则是采用m、kg、s为基本单位 C.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D.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导出单位
9.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当用F1=5N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1m/s2,当用F2=8N的水平力拉物体时,加速度为a2=2m/s2.求:(1)物体的质量;(2)物体所受的摩擦力.10.一辆质量为4×103kg的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某个时刻关闭发动机,经过20s滑行40m而停止下来,求汽车所受阻力为多大?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1.单位
2.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基本量 基本单位 导出单位 基本单位
3.长度 质量 时间 米 千克 秒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开 摩尔 电流 安 发光强度 坎 合作探究
一、单位制 1.1m 1kg 2.cm、m、km g、kg、t s、min、h m/s、km/h m/s2、cm/s2 N、kg·m/s2 3.103 10-2 10-3 103 3.6 1 课堂检测
1.C 解析:任何物理量都有单位,但单位并不一定唯一,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物理公式导出.2.AC 解析:力学中三个基本量为长度、质量、时间,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米(m)、千克(kg)和秒(s),选项A正确;牛顿(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选项B错误;帕斯卡(Pa)和焦耳(J)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选项C正确;长度是物理量,不是单位,选项D错误.3.ABD 解析:力学单位中除了三个基本量——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外,其余的单位均为导出单位.4.D 解析:物体的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选项A、B错误;只有F、m、a三个量的单位都取国际单位制单位时,公式F=ma才成立,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5.B 解析:在x=(t1+t2)式中,等号左边的单位是长度单位,而等号右边单位推知是速度单位,所以结果一定是错误的,单位制选得不同,不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故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6.D 解析:在进行数量运算的同时,也要把单位带进运算过程.带单位运算时,可以将数据均带上单位,且单位换算要准确.也可以把题中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制表示,计算的结果就用国际单位制表示,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以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A、C错误,选项B解题过程正确,但不简洁,只有选项D运算正确,且简洁而又规范.7.ACD 解析:力学中的三个基本量是长度、质量和时间,选项A正确;“牛顿”的定义指的是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所需要的力,即1N=1kg·m/s2,故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米”“千克”“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选项D正确.8.BD 解析:当采用m、kg、s为基本单位时,力的单位才是N,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N是导出单位,而非基本单位,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9.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Ff.当用F1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1-Ff=ma1.当用F2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2-Ff=ma2.联立解得Ff=2N,m=3kg.答案:(1)3kg(2)2N 10.解析:根据题意可判断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在阻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阻力F.选汽车为研究对象,则根据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可得: 0=v0-at 根据位移公式得x=v0t-at2 由以上两式解得a= 这时只要正确确定已知量的单位(要统一),可不把各量单位代入,则 a=m/s2=0.2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汽车所受阻力 F=ma=4×103×0.2N=800N.答案:800N
高中物理必修1学案 篇2
在新课程人教版必修1、2中, 对“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三个典型实验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 但在实际教学中, 仍然感到有待完善, 现将笔者对其重构的方式呈现出来, 期望能抛砖引玉.
一、对“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的重构
1. 教材分析
相比于以前人教版教材, 新教材作了如下改进.
(1) 变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且由原来的独立设置变为有机嵌入教学内容, 使实验探究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 有利于学生全面体验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建构过程.
(2) 渗透原型启发的思想.在新教材中, 多处运用原型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用图1所示的现象原型, 引入了合力、分力的概念, 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但是教材没有就此引导学生进行方案设计, 而是直接呈现探究方案, 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又如, 在建构平行四边形定则之前, 作了如下提示:“建议用虚线的箭头端分别与两个合力的箭头端连接, ”试图以此原型来促进探究过程的顺利进行, 但是这种呈现方式, 仍然是停留在找出结论的层面上, 学生缺乏类比、猜想等理性思维过程, 没有真正体验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建构过程.
2. 重构方案
基于前面的分析, 建议对此实验的方案设计、数据处理按如下方式进行重构.
(1) 对探究方案呈现方式的重构
(1) 原型构建
原型1:图1所示的原型.
原型2:两学生用力拉悬挂于天花板上的健身器材拉力器, 使之伸长到某一位置;再由一位同学用力拉它, 使之仍伸长到同一位置.
以上两实验, 为学生呈现了两个现象原型, 它在丰富学生的原型储备的同时, 也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情境和气氛, 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但要由此转化为探究方案的设计, 还需构建起原型与方案设计之间联系的桥梁.
(2) 方案设计
以上两个原型与方案设计之间的联系纽带是实验设计中的模拟思想, 为此, 通过下面的问题来构建原型与方案设计之间的联系.
“根据模拟思想, 设计一个实验, 探究F1、F2、F间的关系.”
实践表明, 按此重构, 学生能依运动状态及形变的等效性, 设计出了图2、图3所示的探究方案.
(2) 对实验数据处理方式的重构
基于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考虑到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建议在教学中, 把探究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构建原型, 第二阶段是构建联系的纽带.
(1) 原型构建
先对F1、F2与F的大小关系进行定性研究, 要求学生按表格中的两力夹角进行实验, 将测出数据填入表格中, 归纳几种情况下F1、F2与F的大小关系.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 构建起|F1、F2|<F<F1+F2这一原型.
(2) 数据处理方案
要使原型发挥启发作用, 可用如下递进性的问题链来构建其与所探究问题之间的相关联系, 从而实现问题原型与数据处理之间的“无缝对接”.
“F1、F2、F之间的关系与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知识相似?对此你能提出什么猜想?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实践表明, 按此方式重构后, 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思维, 进而发现所构建的原型与三角形边长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边长间关系具有数学形式上的相似性, 最终提出如下假说:“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其所夹的对角线即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至此, 学生在构建了原型后, 又运用物理科学方法, 全面参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建构.
二、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重构
1. 教材分析
相比于以前人教版教材, 新教材在呈现方式上作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改进.
(1)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2) 重视实验思想及方法的渗透.在新教材中, 首先详细介绍了实验的基本思想及数据处理方法, 然后是讨论获得恒力的方法, 最后是呈现图4所示的参考案例, 这样的处理方式, 突出了实验思想、方法的渗透, 并在为学生进行方案设计示范的同时, 又留有思考的空间.但问题是这一方案中的恒力大小确定依据是牛顿第二定律, 因此它更适合于作为验证性实验.
2. 重构方案
基于前面的分析, 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重构, 一是对获得恒力的方式;二是变真实实验为理想实验.
(1) 方案一
关于恒力的获得方式, 除了图4所示的方案外, 还可以借助于斜面来获得恒力.对此, 运用以下几个原型来引导学生进行方案设计.
(1) 原型构建
原型:物体沿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下滑, 物体所受合力等于多少?加速度如何测量?
(2) 方案设计
此原型与实验方案设计之间存在较大距离, 可通过以下递进性的问题链来构建原型与方案设计之间的联系.
A.如何在实验中获得近似于光滑的斜面?
B.如何改变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
C.如何在改变质量的同时保持合外力不变?
实践表明, 按此方式重构后, 学生能运用气垫导轨等器材进行方案设计, 具体的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 可通过改变垫高物块的数目来改变滑块所受的合力, 由 (h为垫高物块的高度, L表示斜面的长度) 可知, 在保持L不变时, 滑块受到的合力F正比于h, 如果垫高一块物块时, 合力为F, 垫高了两块物块时, 其合力等于2F, 从而运用倍增法把力的大小关系直观地体现出来, 这样可更方便地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
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 由可知, 在保持L不变的同时, 改变滑块质量及所垫高物块的数目, 以保证mh的数值不变, 则其所受合力也不变.
这一方案的优点是:实验操作简单、方便, 实验的误差较小, 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缺点是:所需的实验器材限制性较强, 条件较差的学校难以开展分组实验.
(2) 方案二
针对实际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运用理想实验进行探究, 从而把真实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理想化, 这样, 在探究过程中, 就不再考虑实验条件的限制.
(1) 原型构建
原型:伽利略关于惯性的理想实验.
(2) 理想实验的构建
如何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出发, 构建新的理想实验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是重构中面临的困难, 建议采用以下问题链来构建起联系.
问题1:如图6所示, 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无初速滑下, 它能运动至右侧光滑斜面的等高处C, 则物体在两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之比是多少?合力之比是多少?
问题2:如何在B点右侧构建一光滑斜面, 使得质量不同的两物体在其上运动时, 所受合外力保持不变?
根据问题1的启发, 把伽利略关于惯性的理想实验中的曲面改为平面, 并在底部用一很小的曲面把它们连接起来, 则可构建新的理想实验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小球从倾角为α的左侧斜面上A点无初速下滑, 则它能滑到右侧倾角为β的斜面上的等高处C点, 设小球在左侧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1, 合力为F1=mgsinα, 在右侧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2, 合力为F2=mgsinβ, 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 则有
由此得出:在质量一定时, 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根据问题2的启发, 为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可以构建如下的理想实验.
如图7所示, 质量为m1小球由左侧倾角为α斜面上的A点无初速滑下, 则其能滑到右侧倾角为β1斜面上的等高处C1点;质量为m2小球由左侧倾角为α斜面上的A点无初速滑下, 则其能滑到右侧倾角为β2斜面上的等高处C2点.为保证小球在斜面BC1和BC2上滑动时合外力不变, 只需满足即可.
小球在斜面AB上的加速度为a, 在BC1上的加速度为a1, 在斜面BC2上的加速度为a2, 则有
由此得出:在外力一定时, 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在运用理想实验方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 需要对牛顿第二定律这一单元的教学体系进行重构, 具体安排是:
第一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第二节:牛顿第二定律
第三节: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重构后的教学体系, 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即先由理想实验提出假说, 再对假说进行演绎, 最后对演绎的结果进行验证.从而引导学生象科学家那样, 运用物理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三、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思考
1. 教材分析
相比于以前人教版教材, 新教材所作的最显著的改进是:没有列出具体的实验步骤, 而是呈现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并设置了问题讨论, 以突出科学探究的思想, 引导学生体会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择原则.但在教学中发现, 这一实验对于学生体会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效果并不理想, 原因是学生没有主动参与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建构.
2. 重构方案
针对学生在理解、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中存在的问题, 其有效策略是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探究的重点是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1) 原型构建
原型1:如图8所示, 用一根细线悬挂一小球, 将摆线拉开一定角度后释放, 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
原型2:将上一个实验中的金属小球换为塑料泡沫小球, 重新观察其运动情况.
(2) 方案设计
原型1、2的对比实验, 在为机械能守恒建立了感性认识的同时, 又意识到其守恒量是有条件的, 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激情.但要转化为探究方案的设计, 需通过下面的递进性问题链来构建原型与其之间的联系.
(1) 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使之便于测量重力势能、动能的变化量.
(2) 如何运用比较思想, 探究阻力对机械能转化的影响.
实践表明, 按此方式重构后, 学生能设计出如下对比实验, 其实验装置如图9所示, 在纸带下所挂的重物分别是同体积金属重锤和塑料泡沫 (近似认为两种情况下物体所受阻力相等) , 以便比较阻力对机械能转化带来的影响, 比较的内容是:
“比较同体积金属重锤和塑料泡沫动能变化量与对应重力势能减少的比值的大小.”
在设计了上面的实验方案后, 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来建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比较, 学生能够得出:阻力相对于重力越大, 其损失的机械能所占的比例就越高.为了引导学生建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再以如下的问题为原型, 引导学生构建假说, 具体内容是: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如果物体不受阻力作用, 你能作出什么猜想?”
实践表明, 按此方式重构后, 学生运用外推法提出如下猜想:
“如果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为0, 则其机械能守恒.”
当然, 按此方式重构后, 需要对“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单元教学体系进行重构, 具体的方案是:
第一节:“探究阻力对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的影响”
第二节:“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必修1学案 篇3
(1)课程性质。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2)课程基本理念。
①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②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③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④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⑤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对高一物理教学而言,是急功近利的要分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注入式”式教学(实践证明效果不好);还是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去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标准应该说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指明了方向。
2.分析课程结构,合理构建知识框架
必修1模块是高中物理的第一个模块,是共同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
本模块划分为以下两个二级主题:
运动的描述
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1)本模块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核心依然是“力和运动”的关系。
说明:本模块的教学要十分注意与初中物理的衔接。在教学中要时时注意降低台阶,引导学生从初中已经学过的内容过渡到高中要学习的新内容,进而逐步适应高中阶段的教学要求。切不可盲目追求一步到位,否则必然是欲速则不达。
由初中到高中,认识上的一个台阶:矢量。我们清楚力是运动改变的原因,运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对学生而言,运动是形象的、具体的,通过物体的运动去渗透矢量的观点(只是引入矢理的概念)学生易于接收、易于理解。因此教材的安排是从“运动的描述”开始的。
(2)突出了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要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
本模块中的实验,根据它们在物理学中和物理教学中的地位、难易程度、用时长短、学校的器材条件,分成学生实验、实验、演示、做一做,在问题与练习中也有实验性的题目,还安排了很多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要有意识地运用本模块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典型的实验方法来思考和研究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总之,学生将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受到熏陶。
(3)课程的呈现方式具有开放性。
普通高中物理教学要实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三个维度的具体目标,就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要努力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逐步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开放的课程呈现方式就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教材的几个栏目还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例如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本册至少12处要求学生“思考与讨论”);介绍科技,让学生增长见识激发学习热情(本册有6处介绍科学漫步,两处介绍STS(科学—技术—社会));适时提醒,让学生对易错的问题和重点的问题理解更加准确深刻到位(教材旁边的注解共有34处,教师教学时和学生学习时都容易忽视)。
3.了解高考走势,准确定位教学起点
高考试题中必修1的内容占比并不大,这一点很好理解。必修1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应该搞得难;但并不是说必修1不重要,相反必修1涉及到物理学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而这一点可以以选修的内容为载体进行考查。
我认为把握教学的起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基本概念的教学。
物理概念是物理科学知识的基本组元,是物理知识结构的基础。物理概念的准确建立,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也是发展物理思维的出发点。有针对性的物理概念教学(并注重讲练结合),能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加强概念教学是完成好规律教学的前提。
(2)重视基本规律的教学。
物理规律是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的反映。物理规律可分为定性和定量的两类。只揭示物理过程中各物理概念间的联系及物理过程发展趋势的规律属于定性规律,如惯性定律等。能够揭示各相关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制约关系的规律属于定量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等。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法则和公式等。
物理规律是建立在物理概念基础上的更深一层次的物理知识,它反映了物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物理规律的教学是物理现象教学和物理概念教学的归宿,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3)加强物理实验的教学。
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4.把握重点难点,有效渗透科学方法
认真分析教材,要把握重点(难点)章节,而每一节又有重点(难点)概念或重点(难点)规律。在充分认真备课、备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重点难点的有效突破。
(1)矢量的教学。
高中接触到的第一个矢量是位移(第一章第二节)。它指明了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重要特点。在这里暂时不宜对矢量及其运算作太多的扩展,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到有一类物理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并且会用正负号来表示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要用实例来启发引导学生认识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2)加速度的教学。
对加速度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逐步加深。通过图象去认识理解加速度,在本节不宜过多地提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当然这个理解也是逐步的。关注教材第一章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的“思考与讨论”;第二章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说一说”,对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的规律、加速度的特点及其关系有很大帮助。
(2)匀变速运动和变加速运动中的加速度。
引入加速度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研究物体运动就包含了研究加速度这个重要因素。对匀变速运动的几个公式的理解也是对加速度的理解的一个方面。
(3)牛顿第二定律与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加速度产生的原因,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决定的因素。
3.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
牛顿第二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它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也是学习其它动力学规律的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新授课的教学分两课时进行的。
(1)第一课时是“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的关系,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
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①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或实际问题中,常有多个因素在变化,造成规律不易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它是高中物理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再如探究电阻率、安培力等都利用了控制变量法。②物理归纳法是指“从特殊到一般”,即从各种实验事实的分析中,归纳出自然规律。亲历规律发现历程,让学生参与互动,通过分析加速度与质量、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归纳出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体验和感悟,培养创新精神或创新意识。③图像分析法。通过图像分析处理数据,易于发现规律和消除误差。分别作出表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通过定律的探究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运用、实验归纳法研究三个变量的关系),是整个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④等效处理思想。该实验应在光滑水平的水平面完成,简单明了。但并不存在真正光滑的平面,在此将平板倾斜“平衡摩擦力”就是一种等效处理的思想。
本节课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亲身体验,体现了“做中学”和“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探究的思想,训练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及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
(2)第二课时“牛顿第二定律”。应使学生对于牛顿第二定律有深入理解、能全面掌握,即理解几个物理量和公式的内涵和外延,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解决问题。关于这一点高中物理教师都很清楚,在此不再赘述。
高中物理必修1学案 篇4
【思维激活】
右面1955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蒋介石,名字前面没有任何头衔。背景是一个国民党的士兵孤单的守望着大海,对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蒋的脸上是无奈,还是失望?
请思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人民打败蒋介石反动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课标点击】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基础梳理】
一、内战的爆发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背景:①国内外要求和平。②由于内战准备尚未完成,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2)表现:①重庆谈判: 目的:中共为争取和平。时间:l945年8月底。
结果:国共双方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②政协会议召开 时间:1946年初。地点:重庆。
意义: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2.全面内战爆发
(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国民党军队被迫转为重点进攻。
(3)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从l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被人民解放军粉碎。【阅读思考】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和平舆论的压力;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
(1)时间:1947年6月。
(2)标志: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2.战略决战
用心
爱心
专心
(1)概况:①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后长春解放;11月初,解放军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②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人民解放军首先在碾庄地区歼灭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十余万人,在宿县西南围歼援敌黄维兵团十余万人,1949年1月发起总攻,淮海战役胜利结束。③平津战役: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解放军同华北解放军一起发动。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l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2)意义:三大战役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阅读思考】
陈毅在《吟反攻形势》中写到: “江汉飞传刘邓捷„„辽吉猎虎布火雷。”(1)涛句反映的主要史实有什么?(2)这些史实有什么意义? 答案:(1)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2)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为淮海、平津战役胜利奠定基础。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1)背景: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中国共产党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2)结果: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作战:l949年4月21日,横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接着,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
(2)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阅读思考】
国民党和谈代表刘斐对中共和谈态度存有疑虑,就找个话题试探毛泽东:“毛先生,您会打麻将吗?”毛泽东不知他话中的含义,随口答道:“晓得些,只是晓得一些。”刘斐问:“您是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泽东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大笑起来,话中有话地说:“平和,只要平和也就行了。”毛泽东不仅在口头上多次表示出和谈的诚意,而且电令处于长江沿线的人民解放军缓期渡江,勿攻安庆,和谈期间不发生任何进攻性战斗。
从当时的兵力和民心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必胜无疑,为什么还要与国民党和谈? 答案: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减轻人民痛苦。【核心突破】
1、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的变化(1)社会性质: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转变为阶级矛盾,由中日矛盾转变为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2、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的不同。
(1)背景不同。前一次国民党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占有较大优势,迫于国内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独裁的舆论压力和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的现状,于是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后一次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国民党内部分裂,败局已定,不得不发出求和声明。
用心
爱心
专心
(2)目的不同。前一次国民党是为发动内战争取准备时间,共产党则是为了尽力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团结和教育人民;后一次国民党是为争取喘息时间以继续进行内战,共产党则力图尽早结束内战,减少人民痛苦,并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面目。(3)内容不同。前一次谈判的焦点是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后一次焦点是革命是否进行到底的问题。(4)结果不同。前一次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但最终都被国民党撕毁;后一次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被国民政府所拒绝。
3、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1)客观上:国民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统治腐败,贪官横行;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2)主观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典例剖析】
考向一 对抗战胜利全国人民愿望的考查
【例1】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朱自清语)这说明当时人们的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答案:B 考向二 对重庆谈判的考查
【例2】2009年,影片《建国大业》热播,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句句经典的台词,一个个熟知的人物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出现了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一起的画面(如右图),当时二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合作抗日 B.军队国家化
C.和平建国 D.政治民主化
解析:图中照片拍摄于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国共双方谈判的主要话题为和平建国的问题。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是双方争论的焦点。答案:C 【纠错笔记】
易错点一 对抗战胜利后国内两党斗争的主题本质认识不清 典例1 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毛泽东所说的“斗争”的实质是
A.国共两党的斗争 B.内战与和平之争
C.建设什么性质的国家之争 D.统一战线是否继续存在之争
解析: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选择:一是国民党的独裁、内战建国,一是中共和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建国。因而中共为了减少人民的痛苦,争取国内和平和民主,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表明看是内战与和平之争,实质上是可是建立什么性质国家的斗争。A明显错误,D在抗战结束后就不存在了,故答案为C。答案:C 【名师点拨】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又上升为中国
用心
爱心
专心
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为欺骗舆论,他们一开始就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为了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的真面目,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在重庆举行了和平谈判,并签署了包括坚持避免内战等内容的《双十协定》;1946年初召开了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是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而斗争的焦点在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易错点二 错误地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标志性意义 例2 右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照片。据图中反映的历史信息判断,你认为这件事的主要意义是
A.标志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B.表明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总决战的伟大胜利 C.表明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判断这副图是反映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史实,南京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所在地,这表明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垮台。但全国并没有全部获得解放,故D说法是错误的,A、B明显错误。答案:C 【名师点拨】为了彻底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政治阴谋,我党从1949年4月1日开始在北平与国民党的代表团进行谈判。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午夜,红旗插上了总统府,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南京宣告解放。南京的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覆灭,标志中国的人民解放战争基本结束,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优化考题演练】 【夯实基础】
1.1945年8月到1946年6月的中国
①处在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的过渡阶段 ②国内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 ③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④斗争的焦点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D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结束到解放战争爆发前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结合教材分析即可。2.1946年,中国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在重庆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确认避免内战及和平建国方针。并确定了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等的建国道路,这说明,A.中华民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努力争取和平建国 C.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制度 D.共产党和人民对国民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解析:B 解答本题注意时代背景。1946年,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和平民主是中国人民的一致呼声,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利益,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一系列的斗争,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就是其中之一。A项是指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项是1949年的政治协商会议;D项应为“民主党派”对国民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正确答案为B项。
3.“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陈毅这首诗所指战役的意义是
A.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使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C.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结束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 解析:C 此诗写的是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军整编74师3.2万余人,击毙
用心
爱心
专心
敌中将师长张灵甫,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江苏是革命老区,江苏人民积极支援革命战争,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战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并与江苏有关的是
①淞沪会战 ②徐州会战 ③淮海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解析:C 淞沪会战是在上海,排除①,徐州会战尽管是在江苏,但那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②。
5.读右图,你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 B、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的任务已经完成 C、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解析:D 图示是渡江战役的相关内容,1949年4月渡江战役结束后,4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6.1945年—1949年,国共两党强弱易位、政权易手,其中起了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内部是否团结一致 B.外援是否始终一贯 C.政治基础是否广泛 D.军事决策是否正确
解析:C 共产党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因而具有广泛的政治基础。
【能力提高】 8.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签署了“双十协定”
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解析:D 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的经典成就应该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完成抗日斗争的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9.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
A.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B依材料可知是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10.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解析:D 故宫、颐和园、雍和宫都在北京,联系时间1948年底可判断是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
11.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 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用心
爱心
专心
C.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D.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 解析:A本题的关键词是“1949年4月”、“大江”和“ 金陵”。故选A。
12. 2010年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52周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 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1)请分别 指出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2)图
一、图二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根据图
三、图四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图四所反映的史实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请依据改革开放以来表现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设计一幅浮雕作品(只要求提供作品名称)》并说明理由。解析:本题以近代不同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1)虎门销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渡江战役。
(2)共同点: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意义: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斗争对象的变化:由反帝到反国民党反动统治。
变化的原因: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影响: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4)(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教材问题全解】 [学思之窗] P79答案提示:①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广大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②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使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基地。
一、本课测评
答案提示: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粉碎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全面内战爆发后,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取得战略反攻和决战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在北平谈判破裂后,发动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
用心
爱心
专心
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二、学习延伸
答案提示:“两个务必”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用心
爱心
高中物理必修1学案 篇5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主要知识点:
1、天体的类型有、、、、、等。
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3、请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星系
4、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5、请用图示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
6、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7、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 行星(包括、、、)、行星(包括、)、行星(包括、)。
8、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行星的原因是。
9、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1)太阳光照 ;(2)八大行星。内部条件:(1)适宜的(原因:日地距离);
(2)适合生物呼吸的(原因:地球有适中的 和 ;
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
(3)有 水(原因: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产生,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不断产生的水汽逸出地表,形 成,最终形成原始的)。
用心
爱心
高中物理必修1学案 篇6
【知识拓展】
1、解放战争时期划分
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夏,蒋介石撕毁政协协议,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的援助下先后向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等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了。战争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力量方面占着明显优势。面对严峻的形势,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同美蒋反动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解放区军民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经过八个月的作战,人民解放军歼敌七十多万人,敌人的机动兵力大为减少。国民党全面进攻的计划被粉碎了。
全面进攻被粉碎后,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主动撤离延安,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人民的人民解放战争。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队三万余人。华北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美械装备的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74师三万余人。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被粉碎了。
在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期间,即从1947年3月至6月的四个月内,解放军在东北、热河、冀东、豫北、晋南等地也开始局部反攻,收复和解放了一百五十多座城市。从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在一年的作战中,平均每月歼敌八个月旅,共歼敌一百多万人。解放军的总兵力发展到一百九十多万人。至此,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结束。
战略反攻阶段:解放战争第二年,根据中共中央部署,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主攻方向是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的中原地区。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随后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南渡黄河,挺进豫陕鄂边区;不久,陈毅、粟裕率华北解放军主力进攻豫皖苏地区。三军形成品字阵势,驰骋中原,像三把尖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中原防御体系,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其他解放军民也转入反攻,收复失地。聂荣臻指挥华北解放军解放了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林彪、罗荣恒指挥东北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广大地区,迫使东北敌军退守长春、沈阳等几个孤立的城市。彭德怀、贺龙领导西北解放军收复了延安。这一年,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也是人民解放军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国民党军队由于兵力不足,只能重点防守一些战略要地。对东北地区是撤是守,国民党举棋不定。中共中央经过分析,认为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被包围的长春守敌,一部分起义,一部分投诚,长春解放。11月初,解放军乘胜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又开始了。华北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与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华北解放军首先在徐州以东歼灭黄百韬兵团十余万人。蒋介石调兵增援徐州,中原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一部在安徽将援敌黄维兵团十余万人包围歼灭。“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见大势已去,率三十多万人弃徐州南逃。解放军迅速将其包围,于1949年1月发动总攻,全歼敌人。淮海战役结束。
辽沈战役结束以后,东北解放军秘密入关,同聂荣臻领导的华北解放军一起发动平津战役。他们以神速动作将华北敌军分割包围于北平、天津、张家口等据点,切断了其西逃南窜的去路。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天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2、三军配合、两翼牵制
解放战争第二年,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不但在军事上丧失了大量有生力量,政治上也日益孤立。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作出了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转变的决策:举行全国性反攻,由内线作战 转入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了实现这一战略计划,毛泽东作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署。即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渡黄河南进,直趋大别山。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为左后一军挺近豫皖苏,陈赓、谢富治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为右后一军,由晋南渡黄河挺近豫西。在三路大军布成“品”字形阵势,互为犄角,逐鹿中原时,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调动胡宗南部北上,华北野战军内线兵团在胶东发动攻势,将进攻山东的敌人引向胶东。这种周密的部署,保证了战略转变的实现。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吸引和调动了国民党军南线全部兵力160个旅中的90的旅于自己周围,打破了蒋介石在中原的防御体系,也极大地支持了其他战场解放军的反攻。这样就迫使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来决定性作用。
1947年12月14日陈毅发表的《反攻形势》诗,描绘反攻盛况:
百万旌旗大展开,蒋匪到处成飞灰。
空心战术今已矣,重点进攻安在哉? 江汉飞传刘邓捷,中原重见李郑回。
陈谢挥戈下宛洛,聂杨立马薄燕台。
关陕彭贺长攻略,东北林罗巧安排。
谭许胶河收一战,苏鲁前线逼两淮。
反攻形势见远略,动员群众赖雄才。
举国艳说新民主,土改狂潮遍地来。
南天民变羽书急,准备审判蒋独裁。
3、战略反攻为什么首选中原?
(1)从地理位置看,中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原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大别山,进可攻,退可守。难怪有“自古谁得中原谁可得天下”之语。从中国革命的斗争史上看,红军时期,这里就是一重要的红色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在大别山一带活跃着新四军的一个师。如果解放军经营了地跨苏皖豫浙鄂五省。地处江淮之间的中原地区,就可以向东威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最终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2)从战役目标上看,可以达到将解放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目标。我军进军中原,直接威胁到了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这样就可以逼迫进攻山东,陕北的国民党军队回援。这个计划一旦实现,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战局,达到将战争从解放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目的。
(3)从兵力部署上看,国民党在这里的兵力空虚.敌人主力已深深地陷入在陕北、山东二个战场上,攻势遭到重大挫折。其联系东西战场的中央——晋冀鲁豫战场的防御力量大为削弱,战略上更加被动。蒋介石妄图指望其所谓能代替“四十万大军”的黄河天险阻挡我军。敌之战略纵深的中原地区和江南大后方,只有13个旅的兵力防守,兵力十分簿弱。所以突破中原,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
(4)从政治上看,可以振奋人心。我军挺进中原地区,我军挺进大别山,象一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腹地,预示着蒋介石政府及其反动军队的灭亡命运不可避免了。可以大大坚定了解放区军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信心,并在蒋管区产生了巨大影响;澄清了一大批中间人士的模糊认识,扩大了反蒋爱国统一战线,并有力地推动了蒋管区人民的反蒋斗争。
(5)从战争的胜利进程看,如果我军挺进中原胜利了,能为后来我军进行淮海战役,彻底消灭敌人主力于江北准备了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大大缩短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加速了蒋介石反动政府的彻底崩溃。
(6)从军事态势上看,有利于形成全国反攻的形势。我军进军中原,不仅可以减轻陕北,山东两上解放区的压力。而且便于战略进攻的展开。三路大军进入中原后,布成品字阵势,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调动和吸引蒋军南线的全部兵力,迫使蒋处于被动地位,从而有利于其他解放区转入战略反攻,进而构成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态势。
4、战略决战为什么首选东北?
首先,东北战场最早呈现出我强敌弱的态势。早在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中央就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从各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军队今日东北,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日本投降后又接收了日本关东军的大批武器装备。按照“让开大陆,占领两厢”的方针,人民武装以广大的农村为根据地,孤 立包围敌人,在打击敌人中不断壮大自己。在决战前,东北野战军以拥有12个纵队、17个独立师及步兵、骑兵、坦克团约70万人的强大军事力量,加上地方武装,总兵力超过百万,军事装备也有了很大改善。相比之下,国民党力量相对薄弱,仅有四个兵团和一个增援兵团约60万人。东北战场成了全国战场上共产党兵力超过国民党兵力的唯一战场。
其次,东北战场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东北地区背靠苏联、蒙古,南临大海,和关内的唯一通道就是锦州到山海关一线,占领锦州就割断了东北和关内的联系,东北问题就可以就地解决。和东北毗邻的华北地区驻扎的主要是傅作义集团,而傅作义集团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一心保存实力不愿卷入东北战事,作壁上观。而国民党在各个战场的机动兵力早已捉襟见肘,留个东北军队的海上通道不再是一条救生之道,只能是一条逃亡之路了。
再次,东北国民党军坐困愁城,国民党对东北是撤是守游移不定,为共产党战略决战提供了绝好的时机。中共中央决意发动辽沈战役,就地消灭东北守军,防止东北敌军撤入关内,既有对东北战局的客观分析,也有促成全国战局根本性改变的通盘考虑。决战前,人民军队已经控制了东北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国民党军队固守长春、沈阳、锦州等几座孤城,形成被围之势。
最后,解放东北可以使解放战争有一个稳固的战略后方基地。从后勤保障看,东北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拥有沈阳炼钢厂、四平炼油厂、阜新煤矿等重工业企业,占领东北能够以重工业支持全国的解放战争;从军事上看,解放东北后,百万东北野战军作为全国战场的机动力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全国战场上敌我力量的对比,加速全国解放的进程;从发展生产看,东北解放后,东北地区将经历由战争向和平建设的过度,东北发展生产和接管城市的经验必然为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借鉴。
【课程标准】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难点:深入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互动探究】
一、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斗争史、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曾经作出过努力,各举一事例说明。
(2)革命的行动需要革命的理论,指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纲领。
(3)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的结果如何?
(4)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什么?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在二大上制定的纲领是什么?
(5)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国民政府反动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回答: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当堂训练】
1、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原点,按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①“外辱需人御,将军赋采薇。”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2、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发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是:“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从北面威胁徐州。”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3、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的命运应付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件应是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1946年政协会议 D.北平谈判
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 5、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
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 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6、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其中的转折点指 A.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7、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当时,此“斗争”主要集中在
A.建设什么性质的国家之争 B.国共两党的关系之争
C.统一战线是否继续存在之争 D.国民党与民主党派的权力之争 8、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9、下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再次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A.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B.日军占领南京,血腥大屠杀的历史见证
C.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南京光复,日本无条件投降 D.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消失。10、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以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当时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抗战胜利后,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1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洪秀全在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②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③侵华日军代表在南京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2、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度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线,支援淮海战役 D.强度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共将尽心尽力和蒋主席合作,已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1945年9月27日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问
材料二 “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方针下,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现三民主义的方针下,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
---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的演说
(1)材料一、二中,毛泽东都提到要彻底实现三民主义,这是什么意思?毛泽东的这种说法的政策依据是什么?(6分)
材料三
在重庆谈判中,国民政府采取以下方针:“
一、不得与现在政府之外来谈政府改组问题;
二、不 得分期或局部解决,必须现时整个解决一切问题;
三、归结于政令,军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中心。”
---《蒋总统密录》
(2)材料三中蒋介石强调“政令、军令之统一”的实质是什么?(4分)
材料四 “今年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蒋介石作伪总统,就是他快要上断头台的预兆。打到南京去,活捉伪总统蒋介石。”
---中共中央1948年劳动节口号
(3)材料一、二和材料四,中共对蒋介石的态度决然不同,这是为什么?(4分)
【本课小结】
【我的疑问】 6 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导学案参考答案
【互动探究】
一、(1)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2)三民主义或同盟会纲领
(3)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都失败了(4)五四运动;民主革命纲领或最低纲领
(5)标志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历史从此结束;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的斗争;也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二、(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
北洋军阀
南京国民政府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
【当堂训练】
1—5 ACBAD 6—12 AABDA DA 13、(1)中国当时进行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毛泽东在这里提“彻底实现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其政策依据是中共“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
(2)蒋介石要坚持独裁专制统治,要取消解放区的政权和军队。
高中物理必修1学案 篇7
一、必修课程内容应该紧扣“力与运动”、“功和能”这些核心内容,专注一维情况下的规律应用,删去繁杂的矢量运算
1.现行课程内容与数学教学衔接不畅、数学应用要求太高
必修课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现行新课程共同必修部分仍延续“用力的合成与分解(不同夹角)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较高要求,使得数学处理的教学比重超过物理规律的教学,这里所涉及的数学经验与学生数学学习也没有衔接好,如:不在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所需要的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4》等等。这些物理必修所需要数学的教学滞后,是高中物理难学、难教的最主要的原因。大量数学应用的教学“喧宾夺主”,使很多学生没有抓住力和运动的分析要领。
2.改革的历史实践
与初中相比较,高中物理课程无论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不同,要增强学生学好物理学的自信心,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和学会学习的过程。国家教委在1990年3月印发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中,对物理必修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要求高一、高二上“必修物理课”,高三学理科的学习“选修物理课”。这一改革开放以来要求最基本,学生最容易过度到高中物理学习的“必修物理课”,只要求应用力学规律解决一维情况下的问题,在当时却遭到猛烈的批评。很多老师感到“话到嘴边留半句”6,很多学校都是抛开教材必修选修“打通”教,然而又普遍反映学生在学习高一物理时感到困难。这一矛盾心态反映出缺乏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该保留的就得留,总不能为了“清楚”把理论物理都一并教下去,不能只顾自己讲“清楚了”,而不管学生犯“糊涂了”。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教师应该克制高大上的教学癖好。
3.修订建议
课程标准应该坚定地服从、服务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任务,定出恰当的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妥善解决学生认知规律和物理知识逻辑结构的关系,妥善解决数学等相关学科教学的衔接。建议物理必修课程要紧紧抓住“力与运动”“、功和能”这些核心内容,专注一维情况下的物理规律应用的教学,删去繁杂的矢量运算。对“内容标准”进行修改:《物理1》仍然设两个二级主题: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只要求会用正交分解法和直角三角形等有关知识解简单一维的力学问题,降低矢量运算的要求。《物理2》设三个二级主题:机械能和能源;电场;电流。电场着重于一维情境下的电场力和电势能的教学;电流着重于利用电场力做功分析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解决简单闭合电路的问题。这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既排除数学学习滞后的困扰从而降低教学难度,又学到“较完全的物理知识”。特别是紧紧抓住“力与运动”“、功和能”物理学核心内容,让学生树立力学现象、电学现象遵循相同物理规律的观念,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的分析思维习惯。待到选修3系列时学习多维的力学和电学,着重分析二维的矢量运算及曲线运动。选修本系列模块的同学具有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和较强的分析能力,加上高一的数学基础,利于学生对力和运动、功和能规律应用的巩固提高。
二、调动一线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应用的积极性,使物理课程“接地气”,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特色、不同水平的学生需求
1.当前课程资源的应用上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很有限
现行的教材和教辅材料,尽量使教师方面所作的决策最小化。保姆式的教材、教辅材料是课程资源的主体,挑战其出版团队所塑造的权威性是相当困难的,敢于删去其中的偏题、难题、怪题需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造成对所有学生都进行同样的培养,使得教师难以因材施教,使优秀生和后进生都觉得上课是煎熬。建议构建公共的“教育云平台”,广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平台上取来资源,由“取来”替代“删去”,给人以自主和从容。
2.缺少一线教师参与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容易脱离教学实际的设计
探究程序化。例如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在2004年初审通过的一些教材里“实验与探究”后马上给出胡克定律,学生在预习时都已经认识胡克定律,而在课堂上还大搞“作出实验图象“”以弹簧伸长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这样的“探究”大都流于“程序”,不仅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使学生认为“科学研究”也不过是走走过场。
媒体虚拟化。例如在2002年审查通过的教材里作为学生实验:用可调内阻电池来探究闭合电路中内电压和外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其直观的电池结构,改变电池内电解液的横截面积可以调节电池的内阻,通过它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了闭合电路。但是2004年初审通过的教材删去了这个实验,而是以“滑滑梯”“、抽水机”等代为类比。教学中许多老师还设计生动的动画模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无法达到实验演示所能达到的效果。事实证明实验器材是最好的媒体,清晰的实验现象胜于雄辩。
实验魔术化。有新教材在引入“库仑定律”时利用“迷你实验室———看谁能赢”:给气球充气后,在头发上摩擦,将气球靠近空易拉罐,即使气球未接触易拉罐,易拉罐也会朝气球方向滚动;再用另一只气球摩擦头发,从相反方向靠近易拉罐,观察易拉罐的运动情况———看谁能赢。设计趣味十足,然而操作起来很难成功,特别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下是不可能完成。科学实验首先要严谨,要用最直观简洁的方式把自然界的内在联系展现,不能为了“趣味性”把学生弄得“懵懵懂懂”。
3.课程资源的需求是多元的
物理学教育相对于横向的地域差异,纵向的学生个体差异更为显著。虽然当年甲种本、乙种本的探索不是很成功,为适合学生个体差异的努力方向是值得肯定的:同一地区学生也有不同层次的教材需求。一个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比学校教育的其他任何可控因素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设计精良的课程资料的功能之一,是在教学中解放教师,发挥他们的独创机智、灵活性、自信心。国家课程作为基础、纲领作用,不应大包大揽,只提出最一般的统一要求。像例题、习题、案例等等都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去补充,让教师积极参与到这些资源开发中来,既满足横向地区差异的需求,更可以满足同一地区不同特色、不同难度的需要。
4.课程资源应该源于教学实践
教师主要任务是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与评价的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以自己的认知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切磋和合作建构,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的观念转变与发展。当前大量的习题教学“掐头去尾烧中段”,没有给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只侧重于演算环节和推导环节,缺少了问题的始末两个环节,直接导致了科学思维开始和终结直觉思维的缺失。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结合研究性学习,利用本地特色的教学资源,开展实实在在的探究教学。应该说,这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践性事例,选国外的,就不如选我国的;选外地的,就不如选本地的;选历史的,就不如选当今的。基于本地的、当今的原始问题解决,才能显示出思维的内涵、色彩,品质,才能显示出思维内在的理由、作用和功能,学生学习过的概念和规律才能真正活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所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去量身打造教学平台,给各地、各校、各位教师和学生体现特色、发挥个性留有空间,是激发教师特长和学生学习兴趣的保障。
总之,高中课程改革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相结合,共同必修内容要突出基础性,调动全体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应用的积极性,以课程多样化来推动高中教育多样性,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要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摘要:普通高中物理必修课程要紧紧抓住“力与运动”、“功和能”这些核心内容,专注于力、运动的分析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删去繁杂的矢量运算,促进学生培养用力的规律、能量的观点去科学分析力学、电学等现象的思维习惯。调动一线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应用的积极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特色、不同水平的学生需求,使课程“接地气”。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指瑕 篇8
一、总星系是不是天体系统
在必修1教材第3页图1.2中,关于“总星系”有如下描述:它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我们都知道,天体系统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次不同的系统。很显然,总星系的范围受限于人类的观测水平,它并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所以笔者认为,总星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天体系统,而应该是某个未知的天体系统的一部分。
二、太阳风暴袭击地球
必修1教材第12页的案例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中说: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众所周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而每小时300万千米其实是太阳风暴爆发时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流的速度,所以说,“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这句话的表述是不合适的,容易引起误解。
三、“时”与“小时”的争议
“时”与“小时”这两个单位有没有区别?笔者以为区别是有的。一般而言,“时”指的是时刻的单位,比如“现在是上午8时”,而“小时”是指时间长度的单位,如“会议持续了2小时”。对此,我们在生活中都能很好地区分,但在很多教材中却非如此。如必修1教材第13页中“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叫做恒星日。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叫做太阳日。”还有第19页图1.23中的白昼长短亦是以“时”为单位。教材为什么会如此表述呢?其实,教材中将“时”与“小时”混为一谈并非编者失误所致,因为从1993年起,我国量与单位标准中就明确规定,时刻和时间长度必须都用“时”作为单位。但有时候,我们按此表述很容易引起误解,如“飞机7时能到达北京”,这句话是指飞机会在7点钟到达北京,还是飞机需要7个小时能到达北京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以避免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认识。
四、海滩的形成
必修1教材第71页图4.5中,关于沙滩的形成有如下解释: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对此,笔者质疑如下: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否一直在减慢呢?我们可以将海岸视作一个粗糙的坡面,波浪在向岸运动的过程中,受坡面和摩擦力的影响,速度是在逐渐减慢的,直至静止后,再向海回流,回流过程之初,波浪肯定是在做加速运动的,然后才在摩擦力和海水顶托作用下速度逐渐减慢。因此,教材中所说的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慢是不合适的,而且沙滩的形成也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沙滩是波浪及其派生的沿岸水流综合作用的产物。外海波浪传入近岸浅水区,受到海底的摩擦作用,波锋变陡,波谷变缓,水质点运动轨迹呈现往复流动,而且向岸进流速度通常大于离岸回流速度,导致底部泥沙向岸搬运,并被上冲水流帶至海滨线上堆积,从而形成沙滩。
五、火山锥的形态
必修1教材第75页中关于火山锥的形态描述如下: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这种说法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可以从本页中图4.15“日本的富士山”中得到验证。但本页的图4.14“火山示意”中所显示的火山锥形态却非如此。图中的火山锥坡面是一个典型的凸形坡,即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陡,这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很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直观印象。
上述“教材”即教科书(课本)显然是取其狭义。作为师生共用的核心教学材料和课程载体,教科书理应具备本源性、学术性、权威性等众多属性,而其对知识表述的准确性乃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故此,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出,当是教师的务实之态。
【高中物理必修1学案】推荐阅读:
高中物理必修1复习课08-14
高中物理第三章磁场1磁现象和磁场学案选修3-1教案10-19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08-26
高中物理必修一总结09-05
高中物理导学案全10-12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总结07-16
科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09-12
高中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09-13
高中物理必修2说课稿10-18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