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商考察报告(精选7篇)
承包商考察报告 篇1
非洲三国工程承包市场考察报告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商务厅赴非洲工程承包市场考察团
2009-12-2 10:54:45对外经济合作处
南非、马里、肯尼亚等国进行了实地考察。
考察团先后参观考察了正在建设中的南非开普敦绿点体场(2010年世界杯举办场地),由湖南交通国际经济工程合作公司承建的马里巴马科至岗口卡巴公路(全长86km)、巴马科市和平碑立交桥、AC1小区道路及该公司已交工投入使用的五个项目,由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承建的肯尼亚境内的A104国际通道(由乌干达首都通往蒙巴萨港)的419和420两个标段公路项目(位于距内罗华180km的纳库鲁,两标段119km,标价1亿美元);考察参观了我省郴州驻南非商务联络处和湖南交通国际经济合作公司、湖南路桥集团公司分别在马里和肯尼亚建立的碎石拌和场,办公和生活基地;看望和慰问了在一线工作的湖南员工。先后拜会了南非豪敦省政府负责商务和经济发展的副议长Uhuru Dikgang Moiloa(吴福鲁)先生和马里国家公路局局长先生,并与之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拜会了我国驻马里大使张国庆同志。通过考察交流,了解了非洲工程承包市场和中国建筑企业尤其是湖南建筑企业的在非洲市场的运营情况。在马里期间,考察团还祭扫了牺牲长眠于当地的中国员工。
一、非洲工程承包市场的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的三个国家在非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南非位于南部,是其发达国家;马里位于西部是后发国家;肯尼亚位于中东部,是其发展较早且发展较平稳的国家。从总体上看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承包市场蕴藏并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对我国工程建筑类企业走去出发展有着极好的机遇。现在,非洲国家都把新建或改善公路、铁路、机场、码头、水、电等交通能源基础设施作为振兴经济的优先发展方向。据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非洲地区经理埃文斯·奥桑诺2007年预测,未来10年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耗资2500亿美元。仅南非电网改造一个项目2012年全国实现电联网、户户通电即耗资65亿美元,开普敦绿点体育场的造价即超过7亿美元,比国内同类规模体育工程造价高出一倍。
非洲工程承包项目的资金主要来自两块,一是国家自筹,二是国际金融组织及国际社会的资助。这些项目一般规模较大,付款有保证,也易于索赔(国内局势不稳的国家另当别论)。从市场情况看,相对而言,以南非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市场比较成熟规范,但建筑市场已趋于饱和,大中型基础设施较少,以在原有设施基础上的改造、完善和维护为主,以莫桑比克、安哥拉为代表的战(乱)后重建的国家,资源较丰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量大,中国企业进入的空间也较大,但市场规则不尽完善,政治经济环境还不十分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以博茨瓦那、马里为代表的后发国家,中国公司进入相对较多,竞争激烈,甚至畸形,很多是中国企业间的价格竞争,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尽管有较大的新建或改善基础设施的需求,但国家财力有限,力不从心,例如由我国援建的马里国议会大厦,已竣工使用多年,现在仍由中国进行管理和维护。但无论哪种类型的国家,其建筑工程承包市场都非常激烈,都要求承包者(投资者)的资金实力雄厚,管理能力超强。
从市场管理上看,非洲这几个国家政府部门对工程现场的监管比较超脱。以南非为例,建筑企业承接施工业务只要甲乙双方接受条件签订合同即可施工,一般性的工程无需报批(规划、土地手续由业主事先办好),只到协会登记交纳一定的费用即可。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以当地的注册工程师为主,有该工程师对工程主体部位的质量签认即就可以到相关协会办理房屋使用证。除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外,非洲国家一般不欢迎外籍企业带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劳务人员,而且当地劳动力价格相对于中国要便宜许多,南非普工工资较高,日工资约70兰特,约合人民币63元左右,而马里的普工日工资是中国内地普工日工资的五分之一左右,当地聘请人员也比较好管理;除当地不能生产的建筑材料(尤其是高档装饰材料)外,也一般宜在当地采购。在我省企业承建的工程项目中,也有部
分使用了国内特别是湖南的工程机械(如中联、三一的产品),但由于售后服务不到位,导致这些企业不敢大量使用。
从投资兴业环境来看:一是大多数非洲国家对中国有着传统的深厚感情。这次考察的几个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我省企业的合作伙伴,包括普通的老百姓,都对中国人表现出由衷的友好与尊重,这是中国企业走向非洲的良好基础。二是目前非洲的政治日趋稳定,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推动下,非洲大陆一些长期受战乱影响的国家,如卢旺达、利比里亚、安哥拉、布隆迪、科特迪瓦、乌干达等,相继结束了武装冲突,呈现了由乱到治的趋势,走上探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道路,目前尽管仍有局部地区存在不安定因素,但整体上已形成“摒弃暴力,寻求和平”的势头,这是我国企业走向非洲的另一个重要的良好前提条件。
二、我省企业在非洲工程承包方面的基本情况
非洲是我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的主要市场。我省企业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承担援外任务开始进入非洲,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而开始大规模进入非洲开展工程承包业务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近十年则是发展最快的。目前我省有15家企业进入非洲近30多个国家进行工程承包,主要有:
1、湖南省交通国际经济合作工程公司。在马里、加蓬、科特迪瓦等西非国家承接工程。该公司1995年进入马里,主要是与中国海外工程承包总公司合作,近年来已基本占领马里的公路和市政工程市场,已完成工程量约4亿美元。
2、湖南建工集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从事海外业务的经营、足迹遍及非洲30个国家,目前主要在坦桑尼亚、利比里亚、几内亚等国承接工程。胡锦涛主席2007年访问利比里亚时,对该公司承建的体育场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
3、湖南路桥集团。主要与中国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肯尼亚、刚果(布)承接工程,除上述2个标段外,该公司在刚果(布)有一个项目约1.2亿美元,最近又在肯尼亚A104国际通道投中一个标段,标价8000万元美元,即将授标。
4、湖南环达路桥公路,在埃塞俄比亚先后承接了6个项目,3.2亿美元。
5、二十三冶建设集团,先后在乌干达、毛里求斯等国承接了7个项目,金额7400多万美元,其中乌干达总统府为该公司承建。
6、水电八局在加纳承接了3.37亿美元项目。
7、中南水电勘测设计院,在利比亚、埃塞俄比亚先后承接了3个项目,8亿多美元。
8、郴州建工集团,主要在南非、利比亚承接工程约1亿美元。
我省企业在非洲承接的工程中,主要从事路桥、市政、房屋、水电等项目施工,大部分是工程承包的方式。我省企业进入非洲工程承包市场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通过我国的经援项目进入,这是最佳途径,风险较小,进入当地市场较快,如湖南建工集团、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湖南建筑设计院等,但从总量上说,我省企业承接的援外工程项目同其它省市比相对较少;二是“借船出海”,通过与央企或其它有实力有海外工程承包经验的企业合作形式进入,如交通国际经济合作工程公司、湖南路桥集团等,这条途径对于初出国门的企业来说比较方便可行,可以较快熟悉当地市场,积累海外工程施工经验,但一旦形成合作模式后容易固化,所施工项目的业绩只能算合作伙伴的,很难再独立承包工程;三是通过技术优势开展境外工程总承包,或通过其它途径独立开展工程承包,如水电八局、郴州建工集团、中南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等,这条途径开始时很艰难,一旦迈出第一步,后面的路就比较顺畅了。
已经进入非洲工程承包市场的我省十多家企业目前均对非洲市场前景看好,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熟悉了当地的市场规则,建立了良好的信誉,有的已经交出了一定的“学费”,更多的是尝到了甜头,他们都表示要在此前打下的基础上扩大经营领域,扩大经营规模。有些“借船出海”的企业在尽力争取独自驾船出海,如湖南交通国际经济合作工程公司,最近即将取得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颁发工程总承包资质,就打算独立门户拓展西非及其它国家市场;湖南路桥集团也打算独闯江湖。有些积累了多年海外工程承包经验的企业准备在非洲扎下根来,步步为营,扩大规模。如湖南建工集团已在坦桑尼亚注册分公司经营东非市场,在此基础上,打算明年再在南非和利比里亚(西非)注册分公司,实现本土化、属地化经营,同时准备创新经营方式,探索投资经营与施工经营相结合的道路,抢占高端市场,目前该公司正在洽谈的加纳电网改造项目,即为25年BT融资承包方式。
尚未进入非洲市场的我省企业也跃跃欲试,尤其一些民营建筑企业,表现出对非洲工程承包市场的强烈憧憬,如长沙望新集团公司即打算再次派人了解非洲市场,伺机进入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行业。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对开拓境外工程承包市场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本省企业走出国门,尤其是早日跻身非洲工程承包市场,以省政府的名义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开拓境外工程承包市场成绩优异的企业和个人予以表彰。
二是争取更多的援建项目份额。这是我省企业走出去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在落实北京峰会八项举措的基础上,温家宝总理最近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宣布,今后三年,中国政府将采取八项新举措推进中非合作,其中包括向非洲国家提供一百亿美元优惠贷款,援建20个农业示范中心,30所医院、30个疾病防治中心、50所中非友好学校等……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但作为中部地区的企业,中标援外项目异常艰难,需要省政府层面与商务部等有关机构沟通和协调,至少要争得与湖南在全国建筑业地位相适应的援外工程份额。
三是加大走出去企业人才培育的力度。人才匮乏是我省境外工程承包企业普遍的感叹,要通过校企合作、集中培训、建立本科生或硕士生流动站的等形式,培育境外工程承包的复合型人才。四是加大信息网络建设和行业服务力度。这是已经走出去和将要走出去企业的共同需求。建设、商务两厅拟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加强合作,完善工程信息发布平台、企业沟通交流平台、企业协作平台、金融支持平台、咨询服务和应急安全保障平台等服务体系。
五是适时建立非洲工程承包市场服务管理机构。目前可在一些地区(如郴州市驻南非商务联络处)或企业(如湖南建工集团坦桑尼亚分公司)设立的境外机构的基础上,加挂省级办事机构的牌子,省直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管理,行使我省企业在该地区工程承包过程中的协调服务职责,以减少我省企业尤其是新进入企业进入该地区的运营成本。
六是协调省内建筑机械企业和工程承包企业统一设立和分布售后服务网点,以工程承包带动工程机械的出口。
承包商考察报告 篇2
一、德国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德方专家把物流园区 (Logistik Park, 简称LP) 和货运中心 (Guterverkehrszentren, 简称GVZ) 看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物流园区的服务对象是某一行业或企业, 具有专业性和特定性;而货运中心服务的客户是所有的企业, 具有通用性和社会性。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 也为了表述的方便, 本文把这两个概念统称为物流园区。
(一) 德国物流园区发展历程
德国是物流发展最好的欧洲国家, 在物流园区建设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德国的物流园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 到现在全德已有33个物流园区。
1984年, 德国第一个物流园区——不莱梅物流园区建立。1992年, 当时的联邦铁道部和过去东德铁路局合作, 提出了物流园区建设的总体规划。1993年, 德国货运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D G G) (即德国物流园区协会) 在不莱梅成立。1994年, 德国邮政在园区内建立了邮件处理中心, 随后铁路公司也在园区内设立了货运中心。2001年, DGG参与制定了联邦政府交通部对物流园区建设的一些相应法规。2002年, 物流园区的规划并入德国交通网络规划。
(二) 德国物流园区发展模式
在物流园区的建设和经营上, 德国一般采取联邦政府统筹规划, 州、市政府扶持建设, 组建发展公司企业化管理, 入驻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德国现有33个物流园区中, 有11个物流园区的公铁联运中转站是德国联邦铁路投资修建的, 政府资助最高可达80%。
州及地方市政府主导前期规划论证及基础设施建设。由当地政府出面, 组织企业、协会与开发商等, 共同开展需求调研及可行性分析。政府与土地拥有者进行谈判, 先期投资购买土地, 完成“熟地”建设, 每平方米前期费用约为120欧元 (含30~40欧元的地价) ;然后, 按照每平方米80欧元的价格卖给物流企业;垫付的价差, 政府通过以后的税收收回。
(三) 德国物流园区功能定位
德国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是根据物流需求来确定的。物流需求主要来自当地居民消费需求、生产需求和中转需求三个方面。从德国发现的规律来看, 为满足居民消费的物流需求, 一般50万人口应该有1个物流园区;生产需求和中转需求数据, 可分别从当地生产企业和港口等处取得。如不莱梅50万人口设1个物流园区, 占地1.7平方公里;柏林350万人口, 设3个物流园区。德国许多物流园区的面积都超过200公顷。
德国物流园区选址, 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转运方便;二是交通便利;三是经济合理;四是生态环保。
(四) 德国物流园区管理体制
由入驻企业共同组建非盈利的发展公司 (类似于协会组织) , 负责物流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发展公司运转所需费用, 政府负担25%, 其余部分由入驻企业分担。
德国货运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对德国货运中心提供服务。其目标是将货运中心在地方和区域等级产生的积极影响转变至国家及欧洲等级。主要服务领域有:促进货运中心之间的多式联运, 组织货运中心的业务合作;制定货运中心的服务标准, 主持货运中心的考核评价;承接全国与国际研究和咨询项目, 推动货运中心可持续发展;参与欧洲货运中心协会的工作, 扩展欧洲及全世界物流平台。
(五) 德国物流园区的绿色环保措施
运输方面的节能环保措施。运营车辆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使用节能环保设备, 政府给予补贴;对驾驶员进行节能驾驶培训, 经过培训可以节油10~20%, 节约成本的一半奖励司机;运用信息化手段, 优化运输组织, 对不同物流企业的货物重新组合, 增加满载, 减少空驶;对多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 超过3 0 0公里运距, 就要考虑铁路或水运;采用甩挂运输, 用四个拖车就可以完成100多个集装箱的移动工作;大量使用带支架的桥式集装箱, 移动时收起支架拖走, 到位后放下支架可当临时仓库, 减少了多次搬倒;在公路集装箱运输中, 大量使用中置轴挂车列车, 一台拖车可同时牵引两个集装箱或两个汽车商品车挂车, 运输效率成倍提高, 碳排放量显著减少。
物流园区的节能环保措施。建设物流园区必须按照1∶1的比例, 在园区外购买绿地, 园区内还要留出25~30%的绿地。绿地不仅是景观, 而且充当吸纳雨水的作用, 使雨水能够渗入地下。利用仓库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 所发电力进入统一电网。我们在奥格斯堡一家物流企业了解到, 企业入网电价高于用电价格。这家企业100万欧元的发电设备, 利用发电和用电价差, 大约10年可收回投资。
德国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到2020年, 在保证物流量直线上升的同时, 温室气体排放要比1990年降低40%, 高于欧盟设定的指标。目前, 德国的大货车普遍适用欧Ⅳ排放标准, 开始研究是否采用欧Ⅴ、欧Ⅵ标准。有8个实验区正在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为汽车充电。园区的规划建设, 执行噪声控制标准, 并注重风景视觉效果。
(六) 德国物流园区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贡献
物流园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近年来, 物流业是德国增长最快的产业, 增速超过了G D P的增长, 排在汽车产业、医药健康产业之后, 超过机械制造业位列第三。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和高效运行的物流园区, 带动了海运业特别是集装箱运量的增长。物流业不仅增加了当地税收, 减轻了政府负担, 而且帮助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优化物流系统,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物流园区对社会的贡献。有资料显示, 不少于1200家企业在物流园区设立了办事机构, 提供了40000多个就业岗位。
二、德国物流园区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虽然中德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自然环境、资源秉赋、经济体制不尽相同, 物流发展模式也有很大区别, 但德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经验, 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一) 物流园区的设立要以需求为基础
物流是生产性服务业。物流园区一定要以需求为基础, 以产业为依托。我们参观的勒沃库森化工物流园区占地11平方公里, 70多家公司的100个生产车间及研发机构分布在三个厂区, 来自50多个国家的45000名员工在这里工作。我们在另外一个城市, 还参观了一家与工业园区配套的物流园区。上世纪90年代初期规划80公顷土地, 到现在只开发出24公顷, 主人指给我们看的还是白纸上的蓝图和绿色的田野。这家园区独家ONLY
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是缺乏足够的有效物流需求量。通过对比分析, 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物流需求的规模、结构、特点, 是物流园区设立的重要基础和首要条件。离开了对物流需求的分析和把握, 就失去了物流园区建设的基础和条件。中国是这样, 德国是这样, 其他国家也是这样。
(二) 物流园区的运作应贯彻供应链管理理念
德国专家把物流园区看作是供应链的中心环节。通过园区, 实现海港与内陆的连接, 远程运输与城市配送的连接, 生产企业上下游之间的连接, 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的连接, 直至生产者与最终消费者的连接。大企业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把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 物流园区因此成为物流外包的良好载体。由于无缝连接的硬件设施和高效可控的信息系统, 使得精益化物流成为可能, 大大提高了供应链运行的效率。
(三) 物流园区应是多式联运的枢纽
多式联运是德国物流园区的显著特点, 每个园区至少有两种运输方式连接。我们参观的科隆物流园区, 内河、铁路和公路三种运输方式构成了多式联运体系。一部大型吊车, 横跨三条线路, 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换装。
近年来, 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超常规发展, 特别是线路建设突飞猛进。但相应的节点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节点与线路不配套, 各类节点不连接, 多种运输方式无法实现有效衔接。
(四) 物流园区在绿色环保方面大有作为
物流业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 物流园区在绿色环保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物流园区的多式联运功能, 优化了交通布局, 可以把公路运输转移到铁路或者航运, 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德国经验, 从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入手, 推动我国绿色物流体系建设。
(五) 物流园区的管理须体现合作协同精神
物流园区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合作协同的精神。奥格斯堡物流园区的占地, 分属三个行政区域管辖, 由三家政府出面组成一个委员会, 统筹协调规划和建设问题。这在我们看来, 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德国的行业协会在与各有关方面的协调、协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组织行业培训、会议研讨、代表企业与联邦铁路部门沟通, 参加联邦以至于欧洲协会的活动。
(六) 政府应明确在物流园区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德国政府在物流园区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统筹布局。二是规划设计。三是投资赞助。四是营造环境。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企业按照市场的需要, 依法经营, 照章纳税。
三、对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建议
12年前, 在深圳出现了第一家叫做“物流基地”的基础设施。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物流园区 (基地) 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把物流园区列入九大工程之一, 各地掀起了新一轮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的热潮。但总体来看, 我国物流园区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促进我国物流园区健康发展, 参照德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我们提出以下关于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建议。
(一) 从转变发展方式的角度支持物流园区发展
我们要充分认识物流园区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物流园区和供电、供水、供气及公交系统一样, 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创造的价值, 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整体优化, 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上。物流条件也是投资环境的有机构成, 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物流业高效有序运作, 同时也会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物流业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我们要按照《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 构建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园区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 资源的有效整合, 业务的流程优化, 能够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减轻能源和环境的压力, 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枢纽性设施。
建议采取多种措施, 支持物流园区发展。中央政府层面, 应抓紧制定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 尽快确定全国物流园区的基本布局。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把物流园区纳入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政府应该像投资其他基础设施那样, 支持物流园区建设。物流园区产生的自身效益比较低, 不宜笼统地按照亩均投资、亩均税收等标准设置准入门槛。由于这些项目投资大、回报慢, 不宜收取过高的土地费用, 并要拓宽物流园区建设的投融资渠道。
(二) 研究制定我国物流园区设立的标准和条件
当前, 各地建设物流园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再加上我国土地资源紧缺, 增值预期强烈, 各类企业积极要求参与建设, 物流园区规划占地规模迅速膨胀。如控制不好, 有可能出现盲目投资和圈占土地的问题。
我们建议, 应在做好现有仓储类物流设施 (物流园区、配送中心、货运场站、各种仓库等) 情况调查的基础上, 抓紧建立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物流园区设立标准和条件。要明确多么大的需求量, 设立多么大的物流园区;要设置居民消费、生产配套和中转物流量的核算标准;要有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配套的硬性规定;要有节能环保的具体要求;把这些标准和条件, 作为规划布局, 批准立项的依据。
(三) 务实构建我国物流园区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们建议, 借鉴德国的做法, 结合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特征, 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减少城市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布局、促进资源整合、减少环境污染等各项指标, 建立社会化的物流园区评价体系和方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深入开展物流园区综合评价工作, 从行业自律层面强化对物流园区的管理, 引导物流园区健康发展。
(四) 积极推进我国绿色物流园区建设
在绿色物流方面, 我们与德国相比差距较大。全面推进, 困难较大, 但有几项工作可以先做起来。如, 选用节能环保车辆, 加大对企业更换车辆的补贴力度, 限期淘汰老旧汽车;开展驾驶员节油培训, 拿出节约部分奖励驾驶员;加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优化运输组织, 减少空驶浪费;制定桥式集装箱行业标准, 积极推广甩挂运输;允许中置轴挂车列车在高速公路行驶, 提高货车运行效率;研究提出仓库屋顶太阳能发电进入统一电网的可行性, 制定优惠政策, 促使企业自发地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探讨入驻物流园区的企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交易碳减排量, 而获得节能减排收入及政府补贴;加强物流园区和企业的绿色物流检查与评价, 运用政策杠杆, 调动企业节能环保的积极性;随着铁路建设进度加快, 客货分线快速推进, 铁路运能紧张问题得以缓解, 要抓紧研究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分流的问题;扩大铁路和水路运量, 发挥公路集疏运与城市配送的功能;加强联运转运设施的规划建设、信息系统的对接和管理体制的协调, 促进多式联运发展。
(五) 加强地区和部门间物流园区的合作与协调
我们建议, 中央政府层面, 应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牵头, 吸收相关部门参加, 制定有关的规划与政策, 加强对物流园区发展的指导、协调和宏观管理。各级各类物流园区应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重要节点城市的物流园区应该纳入全国统一规划。地方政府要服从于全国统一规划, 指定专业职能部门分管物流业及物流园区相关工作。要加强物流园区规划、立项及专项资金投入的后评价工作, 对于改变土地用途, 挪用专项资金的, 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六) 与德国有关方面建立物流园区联系机制
承包商考察报告 篇3
临清官办砖窑场,设于明朝永乐初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后,决定将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遂着手在北京营建宫殿、陵寝及内外城池。这是一项长期而浩大的工程。为保证充足的建筑材料,明政府在“山东、河南并直隶河间诸府,俱建窑烧砖”,这就是工部在各地开办的官办砖窑场。山东的官窑场设在运河重镇临清一带,明政府在此设“工部营缮分司”督烧,名之曰“工部厂”。分司署建筑“颇甚宏壮,岁征城砖百万”。
明代临清砖窑的经营管理,前后有所不同。明初,沿袭元朝的匠户制度,手工业者都编有匠籍,采取轮班、住坐、存留等形式,到官办手工工场服役。永乐初年在各地开办的窑场,当是这种由各地在籍工匠轮班服役进行生产的,这可从临清窑址中发现的旧砖上的刻字得到证明。例如,明代成化和弘治年间烧制的砖上,刻有“成化十七年临清窑造”、“成化十八年成武县造”、“弘治八年辉县造”等字样。因为山东的成武县与直隶的保定府(直隶的官窑场设在河间府靠近运河诸县),从来就没有开办过官窑场,所以临清旧窑址中刻有成武县造、河南辉县造、保定造的砖,不可能是外地窑烧制的砖在运输过程中遗留到临清窑场的,而只能是各地在籍工匠到临清窑轮班服役的产物。但是这种由各地工匠轮班服役的官办窑场,不能很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生产效益不高。明代文学家于慎行在《司空大夫刘君陶政记》中说:“尝观县官举事,费往往倍蓰民间,而功不能半,自古亦然。”这种情况,迫使明政府不得不对工匠服役制度进行改革,将河南、直隶的砖窑皆“停罢”,由“部发砖值”,在“临清开窑招商”,被招承办砖窑的商人称为“窑户”。所以自明朝嘉靖年始,临清砖上的刻字,不再单纯是某年某县造,而出现了“窑户”、“匠人”或“作头”的名字,如“嘉靖六年春,窑户郭绍为,保定”、“嘉靖十年春,窑户刘经为,河南府造”、“康熙十五年,临清砖窑户畅道,作头郭守贵造”、 “乾隆八年,临清砖窑户畅道,作头盛邦现造”等等。上述事实说明了如下问题:
第一,明政府在“临清开窑招商”,说明窑场还是官办的,只是招商承包。承包砖窑的商人被称为“窑户”,他们不占有生产资料,不仅窑场所用土地仍属国家所有,甚至烧窑所用的柴草,也是由官府采买的。史料记载,烧窑所用柴草,“每烧一窑,约需八九万斤不等”。“办柴州县,自东昌府属外,有东平、东阿、阳谷、寿张共十八处,每年领价办柴,运送各窑。”凡靠近运河的州县,所办柴薪俱由运河运送,而清平、茌平、博平三县,虽距临清不远,但不通水路,“官悯其陆运之艰,往往挟赀就(临清)州境采买”,于是临清州就遭受了“薪桂(贵)之弊”。这说明,临清砖窑场的改革没有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只是采取了由窑户组织生产砖的简单承包制,或者说是承包制的萌芽。
第二,承包砖窑的窑户,并不限于本地人,其中既有河北保定的,也有河南府的。这些外地的窑户,有的可能就是以前各地到临清窑场轮班服役的造砖工匠,他们有技术,自己可以直接招雇工人组织生产,无需再招雇匠人或作头,故砖上的刻字只有窑户,没有匠人或作头的名字;而那些非造砖工匠出身窑户,则必须另雇匠人或作头,来招雇工人组织生产,所以砖上的印记就出现了窑户与匠人或作头名字并列的情况。
第三,匠人或作头在窑户承包的窑场中,不同于以前无名无姓的轮班匠户,他们的名字竟能与承包商窑户一起刻在砖上,既说明其责任,也是其名誉和身份地位的体现。他们有技术,是砖的实际设计者和组织生产者。
第四,所谓“部发砖值”,就是政府向窑户计砖付值。明代临清窑烧制的砖,有大小两种。大砖长1尺5寸,宽7.2寸,厚3.6寸,清乾隆八年奉文加宽0.3寸,宽度成了7.5寸;小砖长1尺3寸,宽6.5寸,厚3.3寸。
窑户生产的砖,经过官府严格的验收,“以体质坚细色白声响者方入选”。这样的砖,在清乾隆年间,“砖价每块给工价银二分七厘,如挑出哑声者,每块变价银一分七厘,不堪用者,每块变价银一厘七毫”。窑户就依靠政府付给的砖价银,来招雇匠人和工人,进行生产和分配。
第五,从临清砖上的刻字来看,明弘治八年(1495)以前,刻的都是某年某县造,说明临清砖还是各地在籍工匠轮班服役烧制的;而从嘉靖六年(1527)起,砖上的刻字出现了“窑户”、“匠人”或“作头”的名字。由此推断,临清官砖窑由匠户轮班服役制改为窑户承包制,就发生在弘治八年到嘉靖六年的30余年间。其改革的关键因素,是成化二十一年(1485)对在籍匠户实行“输银代役”的改革,虽然当时名义上还没有废除匠籍,然手工业者可以用交钱的办法代替服劳役了,从而为他们成为自由经营者和个体自由劳动者提供了条件。手工业者的这种人身解放,一方面促进了民间工商业的资本主义萌芽,另一方面也为官办手工工场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明政府在临清窑场实行的这种改革创新,有力地调动了承包商和手工业者的积极性,再加上河南、直隶的砖窑皆“停罢”,于是临清的砖窑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视昔加倍”的情况。清乾隆十四年(1749)的《临清直隶州志》说:“按工部陶人,明时几二百户,受值辄数千金,匠氏家倍之。”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清楚:一是属工部管辖的“陶人”的身份问题;二是“匠氏家”分的钱为何比窑户还多一倍?
有论者认为,陶人既包括匠人、作头、工人,也包括窑户,他们加在一起,每座窑共约50人左右。这恐怕并不符合实际。据《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的作者傅崇兰先生调查,明清两代,临清一带共有官砖窑场192处,每处有相邻的窑两座,192处窑场共有384座窑,其中有清乾隆十三年(1748)新建的六处12座,按每户陶人承包一处二座窑,即使减去后者,也不影响关于明时陶人“几二百户”的估计。否则,如果“陶人既包括匠人、作头、工人,也包括窑户”,这些人每处窑场按50人计算,明代186处窑场,就有9000多人,那就不是陶人“几二百户”了。所以,临清州志上所说的陶人,只能是官窑承包商“窑户”。
所谓“匠氏家”,自然指的是受承包商窑户雇佣的匠人或作头,他们的称谓虽有不同,但工作是一样的,都是懂技术并组织工人实施生产的人,所以这里的作头,也必定是匠人出身。但为何匠氏家比老板窑户分的钱还多一倍呢?合乎逻辑的解释只有一种,那就是窑场的工人是由匠人和作头招雇的,他们所分得的比承包商多一倍的钱,恐怕大部分是要分给工人的。只是我们目前只发现了窑户与匠氏家的大体分配比例,还没有看到匠氏家与工人如何进行二次分配的资料而已。
窑场生产的朝廷用砖,经官府派员逐一验收合格的,先进行包装,然后装船解运通州。明代用砖量大,先就漕船搭解,后遂沿及民船装运。清代,仍复以漕船运解。
临清官砖窑从明朝中期开始实行的承包制,无论从雇佣关系还是生产组织来看,都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是生产关系改革的一大进步。但是这一新生事物,至晚到乾隆初年就遭到了失败。究其原因,据记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清政府压低了砖的价钱。乾隆十四年(1749)刊印的《临清直隶州志》说:“今则工费价省,尤多赔累,名有窑户,实乃官办矣。”这就是说,从明朝永乐初年到清朝乾隆年间,各窑场经过300多年的开发,到后期采土、搬运等更加费工,提高了砖的成本,而清政府所付砖值反而比明时为少,使得窑户“尤多赔累”,因而他们不再承包了,所以又出现了“名有窑户,实乃官办”的现象。不过,因为嘉靖四十一年(1562)已经对匠户普遍实行了征银制,并且不准私自赴部当班;到清顺治二年(1645)更完全废除了匠籍制,手工业者彻底获得了身份自由,所以这时的官办,已经不是过去的工匠轮班服役的形式了,可能是窑户、匠人等向政府领取工资报酬了。
第二是政府官员的极端腐败。明朝前期陶政比较清廉,且窑场实行工匠服役制,官员也无从勒索。但自从实行承包制后,负责验砖和监运的无赖官吏,便使尽伎俩,欺诈舞弊,大肆索贿受贿,使窑户蒙受了重大经济损失。明万历九年(1581),刘伯渊以“起部大夫”身份调署临清工部营缮分司,曾对陶政弊端作过调查,得知前大夫为了保证所收砖的质量,便委派自己所带的随从去验收,陶人则有贿;又派军尉去验收,则又有贿;水陆转运,佣夫、舟人为了省却麻烦,多赚点运费,则又有贿。结果是,大量粗劣不合格的砖被装船解运,以致到天津后复加挑选,“驳换颇多”。其挑出哑声及不堪用砖,俱存贮天津西沽厂。刘伯渊从官方立场看问题,认为这种情况是陶人、佣夫、舟人行贿造成的;而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如果陶人不进行贿赂又怎样呢?验砖的官吏就会毫不客气地故意刁难,把大量合格的好砖也打入废砖之列。尽管清代对临清官砖窑管理验收机构进行了一些改革,例如顺治十八年(1661)裁撤了工部营缮分司,改由山东巡抚领衔,监办官为东昌府同知,承办官为临清州知州,分管官为临清州吏目、税课局大使、临清仓大使、夏津县巡检、清平县巡检。以后又专归临清州管理。机构虽改,官吏亦换,但各级官员索贿受贿、贪污腐败的种种行为,却从明朝后期沿袭下来,一直没有改变。乾隆十三年(1748),为修建“万年福地”陵寝,急需用砖40万,并“立限本年七月全数解津”。山东巡抚阿里滚急忙委派济南府同知、东昌府同知、临清直隶州知州,紧急开辟窑场六处,建新窑12座烧造;另一方面,朝廷亦派工部郎中和临清直隶州同知,从临清窑被打入“不堪用”的20余万废砖中,“复加敲验,随经选出堪用砖十二万五千有奇,仍准二分七厘之数”。由此可见,当时的陶政是何等的腐败!
承包商考察报告 篇4
去年11月30日至12月5日,我们组织各镇(街道)的党(工)委组织委员一行17人,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闵卫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俞敦谦带队,赴粤考察党建工作。在广东省委组织部的帮助安排下,我们考察了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中山市小榄镇和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南岭村的党建工作,并和当地组织部门及三个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了工作交流。
一、一街一镇一村的基本情况
北京街地处广州市越秀区中心,面积056平方公里,有82条自然街巷,是广州市老城区传统的商业中心,名闻遐迩的北京路商业步行街贯穿其中。辖区内有13万户计43万人,设有14个居民委员会。近年来,北京街在社区党建工作中成效显著,先后荣获中国街道之星、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城区街道乡镇发展委员会委员单位、广东省街道之星、广东省文明单位、广州市文明街道标兵等光荣称号。
小榄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是中山市的工业强镇、区域商贸中心。全镇面积75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万人,另有长年在镇内生活、工作的外来人口约15万人。小榄镇的经济以工业为主体,至2002年底,全镇有工业企业46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340家,形成了五金制品、电子电器音响、食品饮料、服装制鞋、化工胶粘、印刷包装六大支柱产业。工业产品有300多个种类,涵盖了轻工业品的大部分门类,并催生了一批象华帝燃气具、乐百氏、固力门锁等中国名牌产品。2003年1-10月,全镇经济总收入189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164亿元,税收近11亿元。
南岭村是龙岗区布吉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深圳市中部,面积412平方公里,有村民190户、800人,外来劳务工3万多人。2002年,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9亿元,纯收入8000万元,人均纯收入10万元。目前村集体固定资产已达10亿元,人均占有集体固定资产100万元。村里实行工资制,年老农民享受退休金,村民享受公费医疗,学生和儿童公费入学入园,村民全部住上别墅式楼房,是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一街一镇一村党建工作的主要特点
作为全国、省、市先进及社区党建的重要试点单位之一,北京街面对社区建设这一崭新课题,从“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地区”的目标出发,营造良好环境,造福社区百姓,构建社区服务网络。街道投入100多万元建立起“社区服务中心”、“劳动和保障服务中心”、北京街社区信息网站,使社区居民可在办事处所在地集中办理社会救助、社区医疗、计生服务、失业登记、暂住登记、法律援助、职业介绍、家政服务等各种事务和享受社区的各种便利服务。街道利用文化站的场地,率先建立起“北京街地区紧急灾情庇护中心”。在原有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建立起北京街地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医务人员志愿者服务队、越秀区个协西湖分会志愿者服务队等8支志愿者服务队。两大服务中心与分布在辖区内的各种有偿、无偿的社区服务点,以及活跃在街头小巷的社区志愿者,组成了覆盖全街的服务网络。他们认为,社区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把社区变成“百姓之家”。于是,他们率先建立广州市第一个社区信访网络,设立了人民来访接待室和领导接待室,设置开通信访热线,并在全街14个社区居委建立起社区信访工作接待站,使信访延伸进社区。社区群众有了一个联系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联络点”,有了反映呼声、表达愿望的“传声站”,群众的各种小事、难事有了一个倾诉和解决的地方。他们还把党建工作拓展到新经济组织。在全面摸查的基础上,坚持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片,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工作方针,以“独立建支”和“联合建支”的形式,先后建立了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党支部等8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在区委的支持领导下,他们又于去年10月13日成立了北京街非公有制企业党委,由街道党政办主任兼任党委专职副书记,实现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的突破。他们以党建为龙头,全面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工、青、妇等群团建设,把强本固基工程落到了实处。与此同时,他们指导转制企业党支部根据自身的特点,抓好提高党员、员工的综合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作用,促进企业的壮大和发展。
小榄镇是国家建设部确定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村镇建设示范镇。稳步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为城镇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镇党员5800名。镇党政领导班子在坚持“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基础上,以建立“学习、民主、高效、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为目标,一心为公,掌权为民,依法办事。他们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你为群众做了些什么实事”为评判干部是否称职的标准,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建立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注重挖掘历史资源,并以此为抓手推进党建工作。充分利用本镇菊花文化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的特色,举办镇“菊花文化艺术节”,创建“中国民间(菊花文化)艺术之乡”;根据书法绘画蔚然成风的镇情,弘扬传统书法艺术,实现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推动作用。2000年,该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
南岭村共有党员82名,村党总支部下设村、消防、治安三个支部。20年来,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村党总支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求干部树“三心”——公心、责任心、事业心;群众过“三关”——思想关、文化关、劳动关。与此同时,以“四个倡导”(倡导富而好劳,艰苦奋斗创大业;倡导富而崇德,破旧除陋树新风;倡导富而好学,重教求知育新人;倡导富而思进,超越自我再向前)培养塑造现代南岭人。“穷时有志气,富时没毛病”,成为现代南岭人精神的真实写照。2000年2月22日,江泽民同志在视察该村时发出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重要指示。2003年4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南岭村时,勉励南岭村要“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
三、体会
尽管本次考察的时间较短,学习交流的深度有限,但留给我们的记忆很深,体会颇多。
一是党员干部是关键。如南岭村在短短的20年,人均收入由不足100元到今天的10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由7000元到10亿元,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在9名村两委干部的家属中,有6人在村清洁队当清洁工,其中就有南岭村的带头人——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村党支部书记张伟基的爱人,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多年来,南岭村的党员干部没有一家私人小店,没有一平方米的私家厂房,他们和村民一样按时签到上班,和村民一样同股同利,没有任何特殊。村干部掌握着10亿元资产,迄今没有发现一个干部违法违纪,出现经济问题。正是村干部的“公心、责任心、事业心”,才使干部和群众“贴心”。正如张伟基所说的那样,南岭人不但要眼前富,还要长久富;不但要物质富,还要精神富;不但要个人富,还要共同富!
二是群众利益无小事。在被评为广东省、广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和“羊城公德公益百星”中的“勤政为民之星”的北京街党工委书记甘国锵看来,关系到群众根本利益的,没有一件是小事。为官一任,就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他为了改进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改变窗口办事人员与居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提出了六个“多一点”和六个“少一点(多一点笑容,少一点木讷;多一点爱心,少一点急躁;多一点到民宅,少一点坐科室;多一点称我们,少一点讲彼此;多一点办实事,少一点喊口号;多一点讲服务,少一点提管理)的要求,通过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改变了机关工作人员的作风。
学习考察城市建设考察报告范文 篇5
学习考察城市建设考察报告
为借鉴学习兄弟县市在城市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6月3日,我县组团到等地考察了城市建设工作。考察团由县委副书记为团长,县政府副县长为副团长,部分县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部分重点乡镇的党委负责人等共28人参加。考察团先后学习考察了等地的城市建设,通过学习考察,使大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识,学习了经验,看到了差距,启迪了思维。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二、主要体会与感受
这次学习考察,我们深切感受到兄弟县市强劲的发展态势、浓厚的建设氛围和大胆创新的实干精神。他们科学务实的城市规划理念、灵活高效的征地拆迁模式和令人瞩目的城市建设业绩,发人深思、催人奋进,主要感受有五点:
(二)征拆模式新。把补偿当作“了断”,把安置限于安居,这是目前许多地方开发建设、征拆补偿较为普遍的作法。征地拆迁往往是一锤子买卖,一次补偿、钱地两清,开发建设主体总是把利益的天平倾向自己一方,把征地拆迁补偿和失地农民安置,作为利益的对立面来看待,很少考虑失地农民的后路,这种利益上的本位主义,使征拆对象和失地农民既伤利更伤心,造成用地方和供地方的情绪对立,导致征拆工作成为“天下第一难”。如何有效化解征拆难题?县以迎宾大道项目为试点,改革传统的拆迁安置方式,全面推行产权调换房安置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做到“四个一”:
1、树立了一个好理念。一是拆迁让群众说了算。改变以往拆迁由政府说了算的做法,把决策权交给群众,充分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走访群众、问卷调查、会议座谈等形式,就项目规划建设、房屋征收补偿标准等重大问题,反复征求群众意见,特别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补偿安置问题,专门召开听证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拆迁户代表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征收补偿方案。二是利益让群众最大化。在拆迁补偿标准和安置政策的制定上,找准政府与群众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在确保群众合法利益的前提下,让群众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受益。三是服务让群众最满意。改变以往拆迁工作,政府既当指挥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把更多的政府职能转向服务员的角色,通过与拆迁户交朋友,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以诚动迁、以情拆迁。
2、制定了一个好政策。一是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在制定征收补偿方案时,改变以往政府与拆迁户相互争利的做法,既考虑到群众的利益,又结合本地市场行情,在多次调研、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安置方式、返购价格和市场均价。二是适当出台优惠政策。实行拆迁店面同等面积安置店面,对在限定时间内签订拆迁协议的,除按相关文件规定进行补偿外,按其合法有效建筑面积的25%增加奖励安置面积,产权调换房两年内自愿转让的,可直接办理到受让人名下等。三是公平公正执行政策。针对以往拆迁工作中存在“早签吃亏、晚签得利”现象,建立了“五公示一监督”新模式,即对政策依据、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奖励措施等进行公示,成立专项监督审计小组,有效确保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消除了群众对拆迁的疑虑。
3、组建了一支好队伍。一是党政领导勇于担当。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总指挥,部分人大、政协副职任副总指挥的项目指挥部,把整个拆迁战线分成若干个责任段,分别由指挥部副总指挥分段负责,并成立综合协调、规划编制、征地拆迁和工程协调等若干个工作组,负责协调解决拆迁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抽调人员集中攻坚。从27个责任单位抽调了84名素质高、能力强、具有拆迁工作经验的干部充实到拆迁一线,所有抽调人员与原单位脱钩,统一接受指挥部办公室管理,实行集中办公、统一签到,一边倒开展工作。三是责任单位包干负责。对所有拆迁户分别落实包干县领导、包干单位和相关乡镇,由包干单位与指挥部签订《征地拆迁包干责任状》,实行“六包”,即包政策宣传、包安全稳定、包协议签订、包弃房、包拆除、包后续工作。
4、建立了一套好机制。一是建立定期例会制。每周三、周五定期召开指挥部副总指挥、工作组组长、办公室成员单位参加的专题调度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建立定期通报制。每天对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总,每周按完成工作任务量,对各责任单位进行排名,并将排名情况,以手机信息的方式通报给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三是建立考核奖惩制。出台了《县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锻炼考察选拔干部暂行办法》,对拆迁任务完成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对表现优秀的干部给予优先提拔重用。同时,对未完成任务且排名后3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四是建立倒计时推进制。对各项工作限定完成时限,制定倒计时时间表,明确目标、量化任务和落实责任,实行倒计时推进。五是建立以拆违促拆迁制。集中精力、人力和物力,对金塘返迁安
学习考察城市建设考察报告
为借鉴学习兄弟县市在城市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6月3日,我县组团到等地考察了城市建设工作。考察团由县委副书记为团长,县政府副县长为副团长,部分县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部分重点乡镇的党委负责人等共28人参加。考察团先后学习考察了等地的城市建设,通过学习考察,使大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识,学习了经验,看到了差距,启迪了思维。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二、主要体会与感受
这次学习考察,我们深切感受到兄弟县市强劲的发展态势、浓厚的建设氛围和大胆创新的实干精神。他们科学务实的城市规划理念、灵活高效的征地拆迁模式和令人瞩目的城市建设业绩,发人深思、催人奋进,主要感受有五点:
(二)征拆模式新。把补偿当作“了断”,把安置限于安居,这是目前许多地方开发建设、征拆补偿较为普遍的作法。征地拆迁往往是一锤子买卖,一次补偿、钱地两清,开发建设主体总是把利益的天平倾向自己一方,把征地拆迁补偿和失地农民安置,作为利益的对立面来看待,很少考虑失地农民的后路,这种利益上的本位主义,使征拆对象和失地农民既伤利更伤心,造成用地方和供地方的情绪对立,导致征拆工作成为“天下第一难”。如何有效化解征拆难题?县以迎宾大道项目为试点,改革传统的拆迁安置方式,全面推行产权调换房安置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做到“四个一”:
1、树立了一个好理念。一是拆迁让群众说了算。改变以往拆迁由政府说了算的做法,把决策权交给群众,充分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走访群众、问卷调查、会议座谈等形式,就项目规划建设、房屋征收补偿标准等重大问题,反复征求群众意见,特别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补偿安置问题,专门召开听证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拆迁户代表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征收补偿方案。二是利益让群众最大化。在拆迁补偿标准和安置政策的制定上,找准政府与群众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在确保群众合法利益的前提下,让群众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受益。三是服务让群众最满意。改变以往拆迁工作,政府既当指挥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把更多的政府职能转向服务员的角色,通过与拆迁户交朋友,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以诚动迁、以情拆迁。
2、制定了一个好政策。一是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在制定征收补偿方案时,改变以往政府与拆迁户相互争利的做法,既考虑到群众的利益,又结合本地市场行情,在多次调研、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安置方式、返购价格和市场均价。二是适当出台优惠政策。实行拆迁店面同等面积安置店面,对在限定时间内签订拆迁协议的,除按相关文件规定进行补偿外,按其合法有效建筑面积的25%增加奖励安置面积,产权调换房两年内自愿转让的,可直接办理到受让人名下等。三是公平公正执行政策。针对以往拆迁工作中存在“早签吃亏、晚签得利”现象,建立了“五公示一监督”新模式,即对政策依据、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奖励措施等进行公示,成立专项监督审计小组,有效确保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消除了群众对拆迁的疑虑。
3、组建了一支好队伍。一是党政领导勇于担当。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总指挥,部分人大、政协副职任副总指挥的项目指挥部,把整个拆迁战线分成若干个责任段,分别由指挥部副总指挥分段负责,并成立综合协调、规划编制、征地拆迁和工程协调等若干个工作组,负责协调解决拆迁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抽调人员集中攻坚。从27个责任单位抽调了84名素质高、能力强、具有拆迁工作经验的干部充实到拆迁一线,所有抽调人员与原单位脱钩,统一接受指挥部办公室管理,实行集中办公、统一签到,一边倒开展工作。三是责任单位包干负责。对所有拆迁户分别落实包干县领导、包干单位和相关乡镇,由包干单位与指挥部签订《征地拆迁包干责任状》,实行“六包”,即包政策宣传、包安全稳定、包协议签订、包弃房、包拆除、包后续工作。
4、建立了一套好机制。一是建立定期例会制。每周三、周五定期召开指挥部副总指挥、工作组组长、办公室成员单位参加的专题调度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建立定期通报制。每天对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总,每周按完成工作任务量,对各责任单位进行排名,并将排名情况,以手机信息的方式通报给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三是建立考核奖惩制。出台了《县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锻炼考察选拔干部暂行办法》,对拆迁任务完成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对表现优秀的干部给予优先提拔重用。同时,对未完成任务且排名后3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四是建立倒计时推进制。对各项工作限定完成时限,制定倒计时时间表,明确目标、量化任务和落实责任,实行倒计时推进。五是建立以拆违促拆迁制。集中精力、人力和物力,对金塘返迁安
置区77户违章建房户进行了强制拆除,彻底扭转了拆迁拆违工作的被动局面,促进了拆迁工作的开展。六是建立一户一策制。由包干责任单位负责,对全部拆迁户建立工作台账,全面摸清拆迁户的家庭基本情况、社会关系、主要诉求,采取“一户一策”的办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四)融资渠道活。如市为破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20xx年组建了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将收储土地和其他国有资产打包作公司资本金,以项目为依托向银行融资投入城市建设,实现融资、投资、资产管理和资本的市场化运作,为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可持续的来源。同时,还积极经营城市无形资产,采取bt、bot、tot和ppp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目前相关模式已成功运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县在采取bt模式运作新区开发中,要求项目投资方在项目建设中,首先建设好新区的绿化景观及部分基础施设,前期投入资金待新区开发用地拍卖后支付,有效地解决了政府投入资金紧缺的难题。
(五)推进机制实。如县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成立重大项目推进办,并下发了《县20xx年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意见》。坚持一周一督查。各项目责任乡(镇)、单位及时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困难、问题,并于每月初将情况报县推进办。坚持半月一小结。每半个月县分管领导召开阶段小结会,总结项目推进情况。坚持一月一推进。原则上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召集县推进指挥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一季一调度。由县委常委会每季度对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情况进行分析通报,重大问题不定期向县委县政府专报,并将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坚持一年一考核。每年组织一次项目建设考核工作,并进行全县排名。年内组织一次全县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巡回观摩,在年底前组织一次“看特色、看变化”活动。实行一项目一档案。逐个建立重大项目台帐,确保项目情况的真实度;市为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专门出台了《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从部门职责、项目确定、开工准备、项目实施、工程验收、资金管理、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了具
体的规定,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和管理。
三、几点启示和建议
兄弟县市城市建设的实践证明,要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我县的城市建设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的做美城市,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加大投入,全面掀起上项目、兴产业、促发展的高潮,切实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有力促进全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质、提速、提效。
(一)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要在加强与瑞金都市区规划融入与对接的基础上,高起点展开规划编制,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操作性。加快“东进南扩”战略,走组团式、片区化的路子,打造月亮湾新区、城南、城北等城市综合体,快速拉开城市框架,合理优化城市结构,科学布局城市功能。待市人民政府批复后尽快实施好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并在第四轮总体规划的指引下,尽快完成各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坚持内引外联,激活资金。城市建设没有资金投入,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必须善于经营好各类资产,做强城市。一是要经营好土地资产。必须做到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城区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供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二是要经营好增量资产。要以县城投公司为平台,探索城市开发建设新机制,对新上的城市建设项目,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鼓励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吸引投资者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三是要经营好存量资产。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现有城市基础设施资产通过产权出让、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资产运营,实现存量资产的保值、增值、变现。四是要经营好无形资产。要将城市的街道和桥梁的冠名权,公共场所和建筑物的广告发布权等无形资产,通过公开招标、竞价拍卖使用的方式,使之具有资本属性,产生新的价值。
(四)坚持体制创新,和谐征拆。要实现和谐征拆最核心的还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变应变,顺应发展新形势和群众新期待,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一是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拆迁难”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至有“拆迁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但只要我们平时加大规划法律、法规宣传,找准与拆迁对象的切入点,坚持和谐拆迁理念,政府不与被拆迁户争利,不与被拆迁户对立,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拆迁户需求,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也是可以积极推进的。二是要构建切合失地农民切身利益的长效保障机制。结合我县经济发展水平,遵循“低标准、全覆盖”的基本原则,继续科学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逐步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失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全面确保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通过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服务、创造就业机会保障失地农民充分就业;通过
承包商考察报告 篇6
报告
赴老挝、缅甸考察医疗卫生情况考察报告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并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我省周边国家医疗卫生合作,促进我市大健康产业发展,2017年2月20至27日,市卫生计生委张必明副主任、市第一人民医院赵永恒副院长、泌尿外科孙洵主任、血液净化中心伍云松主任及市卫生计生委健康服务业办公室负责人王国华一行5人到老挝卫生部、老挝马洪素医院,缅甸医疗协会及缅甸卫生体育部医疗卫生研究所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老挝、缅甸医疗卫生基本情况
老挝
1.总体情况: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地处热带,气候炎热潮湿,最高平均气温31.7℃,最低平均气温22.6℃,为热带病多发地区,肝炎、肠道疾病也较普遍。由于经济落后,医疗卫生条件条件较差,普遍缺医少药,条件较好的人大多到临近的泰国、中国就医。人口680万,居民平均寿命约为65.2岁,孕产妇死亡率470/10万、新生儿死亡率21‰、婴儿死亡率4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4‰;每万人拥有医师、口腔医师、护士及助产士分别为3人、1人和810人。
有医院165所,其中公立医院150所,分别是卫生部属医院8所、省属医院17所、县级医院135所和民办医院15所;有乡镇卫生院1020所;床位共8000张。
2.老挝玛洪索医院基本情况:医院建立于1903年,为老挝最大的公立综合性医院,床位450张,医务人员840+200
多人,共设13个科室,特色科室有肝胆科、肛肠科、心内科、呼吸科、热带病科、急诊科等;能自主完成腹腔、胸腔手术,传统手术占手术总量的2/3左右,腔镜手术仅占手术总量的1/3左右;2016年急诊量为10000多人次,热带病患者每年门诊量10万余次,出院患者20000多,平均住院日5天,;人医院现有设备较陈旧,院区分散,与韩国、越南、中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开展了医务人员培训领域的项目合作,希望通过合作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整体水平。
3.中老合作肝肾病专科医院进展情况:中老合作肝肾病专科医院,是2014年7月13日《**市卫生局与老挝卫生部合作谅解备忘录》确定的合作项目,也是中老双方合作的首个医院建设项目。目前缅方已初步完成该项目完成规划设计,将落地于玛洪索医院综合楼内,预计202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缅甸:
地处热带,气候炎热潮湿,为热带病多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医疗卫生条件条件较差,肝炎、肠道疾病较普遍。医院分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公立医院就医价格较便宜,但药物缺乏;私立医院条件较好,就诊费用及药物费用较高;缅甸实行低水平的公费医疗制度即到公立医院看病实施全免费,没有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因为公立医院缺医少药,有钱人均到私立医院看病。
至2015年底,国土面积676578平方公里,人口53897000万,人均收入1308美元,人均期望寿命68岁,孕产妇死亡率178/10万、新生儿死亡率26.4‰、婴儿死亡率39.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0‰;目前,全缅甸共有公立医院1068所,农村医院1696所,村级卫生所8700所,其中,农村医院仅能覆盖全缅甸12%的农村地区,而仅有13%的农村地区设有村级卫生所,全国医疗卫生设施的覆盖率令人堪忧。
至2012年底,每万人拥有医师、口腔医师、护士及助产士分别为6.1人、1人和8人,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6张,人均卫生费用14美元。
二、我市医疗卫生基本情况
有各类医疗机构4400个,卫生技术人员6.4万人,其中,医院28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7个、乡镇卫生院110个、村卫生室1283个。有病床5.5万张,每千常住人口有病床8.27张、卫生技术人员9.67人、执业医师3.61人、护士4.21人。2016年,总诊疗量4670万人次,比2015年同期增长4.47%;出院人数157万人次,比2015年同期增长5.59%。
市属医院有11个在全省处于先进地位优势专科即:儿童医院的儿科,延安医院的心脏外科、眼科,市一院的器官移植、呼吸科,市中医院的肛肠科,市二院的老年病科,市三院的传染科,市四院的脊柱外科,市妇幼保健院的产科,省精神病院的精神科,还有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
三、工作建议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并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与我省周边国家医疗卫生合作,促进我市大健康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医疗卫生实际,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加强沟通,推进中老合作肝肾病专科医院建设
中老合作肝肾病专科医院项目,是2014年7月13日《**市卫生局与老挝卫生部合作谅解备忘录》确定的合作项目,也是中老双方合作的首个医院建设项目。此项目有利于增进中老睦邻友好,推动云南省提前布局、参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发挥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桥头堡”辐射功能,更好地服务驻老挝中资机构,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医疗服务保障。项目实施后,对扩大**市医疗卫生机构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增进老挝医疗机构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具有积极影响,将帮助老挝医疗机构快速提升肝病治疗水平,造福老挝民众。因此,双方
在前期对接工作的基础上,应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共同推动这一项目实施,并争取按期按质完成项目建设和投入使用。
探索建立合作机制
一是加强与周边国家卫生领域高层互访,签署卫生合作协议。逐步形成“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集政府间政策合作、医疗机构间技术交流和健康产业深度融合为一体的立体式合作体系。二是开展传染病防控。逐步建立与周边国家的常见和突发急性传染病信息沟通机制,强化传染病跨境联防联控机制。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通报制度和卫生应急处置协调机制,提高传染病防控快速响应能力。加强传染病防治技术交流合作。三是开展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加强与周边国家卫生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建立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并开展多种形式、长短期结合的进修和培训项目,以帮助相关国家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及公共卫生管理和疾病防控能
力。四是开展卫生应急和紧急医疗援助。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在卫生应急领域的交流合作,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开展联合卫生应急演练。建立短期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处置协调机制,根据有关国家的实际需求,派遣短期医疗和卫生防疫队伍,提供紧急医疗援助,并提供力所能及的防护和救治物资。
实施中医药“走出去”战略
巩固并拓展与周边国家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去”。根据周边传统医药及民族医药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及产业等领域合作。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积极扶植和鼓励我市中医药企业“走出去”,拓展国外中药市场。
发展大健康产业
广西蚕业考察报告 篇7
1 广西蚕业基本情况
2000年广西桑园面积20000hm2, 蚕茧产量2.9万t, 列全国第7位。2011年全区109个县 (市、区) 中, 有73个县 (市、区) 共88万农户种桑养蚕, 桑园面积16.8万hm2;全区29个蚕种场, 生产蚕种437万张;蚕茧产量29.6万t, 鲜茧收购均价34.78元/kg。农业板块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从2005年至2011年连续7年蚕茧产量居全国第1位。2011年全区有缫丝企业81家, 缫丝规模29.3万绪, 绸机600台, 消化本地蚕茧量由原来的10%提升到70%以上;生丝等级4A以上, 部分5A、6A;生丝产量1.76万t, 批绸549万m, 丝棉被40万床。工业板块综合产值约90亿元。
广西发展蚕桑产业具有一定的自然优势。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16.5~23.1℃, ≥10℃积温5000~8300℃, 是全国积温最高的省区之一。年降水量为1080~2760mm, 大部分地区在1300~2000mm。年日照时数1169~2219h, 较湘、黔、川等省偏多, 比云南大部地区偏少。广西光、热、水资源丰富, 且雨热同季, 为因地制宜发展蚕桑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土地资源优势。根据2011年广西统计年鉴, 2010年末广西人口5159万,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897万hm2, 人均面积为1141m2/人。根据2011年四川统计年鉴, 2010年末四川人口8042万, 实有耕地面积401.1万hm2, 人均面积500m2/人。广西土地资源较四川丰富, 人均耕地面积多近667m2。
比较效益优势。广西蚕桑生产在当地和全国具有明显的比较效益优势。蚕桑、甘蔗和木薯是广西主要经济作物, 近年其产量均在全国排位第一。根据黄贤帅资料, 2006年广西每667m2桑养蚕、甘蔗和木薯的投入成本与收益比较见表1。
全年蚕桑、甘蔗和木薯种植收益分别为4080元、1180~1475元和875~1050元, 其中纯收益分别为2083元、264~559元和445~620元, 种桑养蚕收益最大, 分别是种植甘蔗和木薯的3.72倍和3.36倍以上, 说明每667m2土地种桑养蚕比较效益最高。根据曾森等资料, 广西2011年上半年具有代表性的主产区9市县养蚕成本和效益分析见表2。
按照广西主产区平均年667m2桑养蚕4.5张计, 667m2桑养蚕产值7200元。扣除成本940元/667m2 (不含人工成本) , 667m2桑毛利润6260元;扣除成本5058元/667m2 (含人工成本) , 667m2桑净利润2142元。
根据2011版《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2010年全国主要省区桑蚕茧成本收益调查见表3。
综合表2、表3数据, 广西667m2桑养蚕比较效益全国最高。
2 广西蚕业基本做法
2.1 管理方面
一是建立了蚕业管理体系。桑、蚕、种的行政管理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中:蚕种生产许可证, 跨市和跨县级蚕种经营许可证, 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变更等, 由区农业厅核发;经营范围不跨县 (市、区) 的县级蚕种经营许可证, 由经营者所在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报自治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销售区外母种、原原种、原种, 报自治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共育商品小蚕, 报所在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茧、丝、绸的行政管理由经信委负责。其中:鲜茧收购资格认定、缫丝绢纺企业生产经营资格认定, 由区经信委负责认定。二是建立了政府主导的蚕桑技术推广体系。在政府主导下, 广西形成了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栽桑养蚕技术指导推广网络, 建立完善了蚕桑管理及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技术服务推广体系。三是建立以小蚕商品化为中心的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政府统一建立小蚕共育基地, 聘请懂技术、会经营的蚕桑技术人员, 实施租赁经营, 开展商品化小蚕共育,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小蚕价格随市场蚕农需求而调整。小蚕共育场指导大蚕农户饲育, 培训栽桑养蚕技术, 提高大蚕户养蚕单产, 增强对共育蚕的认可和信任, 提高小蚕共育场的信誉, 提高小蚕共育经营效益。目前, 全区小蚕共育面、方格蔟推广面均60%达以上。四是建立了完善的市场化供应、收购服务体系。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等规范引导, 逐步建立并完善了蚕茧收购、蚕需物资供应、茧丝交易等市场化服务体系。同一区域允许多家蚕茧收购企业存在。具备蚕茧收购经营条件的, 经申请同意后均可参加蚕茧收购经营服务, 收购主体间的市场竞争, 防止了区域性蚕茧收购垄断。蚕需物资供应市场化服务网点较完善。取得兽药、农资经营许可证企业或个人即可经营蚕药及蚕需物资, 并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服务。茧丝交易市场。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建在南宁, 开展干茧、生丝现货、期货交易, 每5t为一个交易标的, 合同交易周期1周。2011年干茧交易1.5万t, 生丝1500t。茧丝交易市场的建立, 为蚕茧的商品化提供了平台。
2.2 技术方面
一是推广桑树良种良法。现主推桑品种有“桂桑优12”、“桂桑优62”、“桑特优2号”等, 不需嫁接, 667m2产桑叶4000kg, 667m2桑产茧量250kg。通过育苗、密植移栽或种子直播、一步成园技术, 实现当年育苗、栽桑、投产。桑园盛投产期通常可持续约5a。桑树育苗中667m2播种量0.75~1.00kg。育苗后移植, 667m2栽5000~6000株, 行距0.6~0.8m, 株距0.13~0.20m;深耕翻松土地, 施入基肥;按规格植入桑苗, 踩实、淋足定根水, 剪留苗高10~20cm, 加强管理, 不久即可产叶养蚕。或可按照栽植规格, 用杂交桑种子直接播种, 一步成园。
桑园管理。桑园每年剪伐两次:冬至前后冬伐, 冬伐留长枝 (即留下半年生枝条高30~60 cm) ;6月下旬至7月下旬夏伐, 即离地面20cm处剪伐。大蚕用成熟叶。桑园冬施有机肥, 及时追肥, 除草、排涝抗旱、防治病虫害。
二是推广养蚕良种良法。广西充分利用光热土地资源, 养蚕布局与桑品种选择、桑树栽培紧密联系, 最大限度地提高亩桑养蚕量和均衡用工, 确保亩桑效益。每年3月初春蚕第1批出库催青共育, 其后每间隔约20d出库共育1批, 至7月下旬约150d, 可养蚕6~8批;其后桑树夏伐, 秋蚕从8月中下旬至11月约100d, 养蚕6批。全年养蚕12~14批。春蚕第1~2批, 秋蚕最后1~2批, 因气温不高, 选用多丝量蚕品种“桂蚕一号”;其余养蚕批次, 选用抗高温多湿蚕品种“两广二号”。亦有全年使用“两广二号”。共育规模150~200张/户, 通常共育至4龄起蚕发蚕。大蚕饲养户从共育室领回4龄起蚕, 多采用地面育及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家有桑园0.33hm2的大蚕户, 春蚕每批养2张, 秋蚕每批养1.5张, 可基本不请人, 一年养蚕21~25张, 养蚕茧款收入约3~4万元, 667m2桑产值约6000~8000元。收购企业根据生丝现价确定鲜茧收购价格。随行就市的价格在目前鲜茧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农户养蚕收益高。较大型茧站多采用“川西牌”、“创艺牌”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 多收购毛脚茧, 但通常需扣2%~5%的水分。干茧质量一般可达到:毛折303、茧丝长700~900m、解舒率50%~60%、清洁96.5分、洁净92分、万米吊糙4次以下。
3 广西蚕业发展的思考和启示
3.1 效益优势, 调动了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在全国桑园面积锐减、蚕茧产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下, 广西蚕业能逆势而上的主要原因, 就是栽桑养蚕的比较效益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是667m2桑比较效益高。现行栽桑养蚕方式, 极大地提高了667m2桑养蚕数量和产茧效益。二是规模效益高。广西人均耕地较多, 在以户为主体及其现有劳动力条件下, 实现了户均养蚕规模、户均养蚕效益的最大化。三是用工效益高。多批次滚动养蚕, 一年四季均衡用工, 避免了季节性、突击性用工, 确保了从事栽桑养蚕人员数量和素质。
3.2 市场开放, 保证了农民栽桑养蚕的收益
广西蚕鲜茧收购价格高于国内其他蚕区, 其市场化运作发挥了主要作用。具有资质、从事鲜茧收购企业均可在同一区域收购蚕茧。其与蚕农的关系就是市场中的买卖关系。蚕茧收购企业鲜茧收购价格紧跟生丝现价, 上季收茧价格若偏高, 下一季则偏低收购, 因年收茧12~14批, 茧价调整周期短, 在目前丝价情况下, 茧价普遍较四川高。企业在鲜茧收购环节通常微利, 但不会亏损, 其效益主要在干茧加工及缫丝环节体现。
由于广西鲜茧收购资格准入门槛低, 市场化程度高, 收购主体间形成了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 防止了区域性蚕茧收购的垄断, 鲜茧收购价格随行就市, 极大的保护了蚕农的售茧利益, 提高了蚕农经济效益和市场经济意识, 增强了蚕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稳定了蚕桑产业的发展。
3.3 技术引领, 体现了科技对栽桑养蚕的贡献
广西因地制宜, 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技术创新, 总结推广了杂交桑种育苗、合理密植、一步成园等栽桑技术, 及抗高温多湿蚕品种选育推广、多批次养蚕、商品小蚕共育、大蚕地面省力化饲养、方格蔟自动上蔟等养蚕技术, 促进了养蚕稳产高产, 品种抗性及茧质解舒率优势等得到充分体现。
3.4 服务到位, 确保了农民栽桑养蚕的需要
广西蚕需物资供应市场化服务网点较为健全, 配套服务逐步完善。同时, 省、市、县、乡、村5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政府部门设立的技术服务网点健全, 确保了农民栽桑养蚕物资技术的需要。
3.5 政策引导, 促进了广西蚕业持续发展
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广西蚕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其过程中, 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引导广西蚕业规范、科学发展。一是规范蚕种生产经营、商品小蚕共育等行为。二是降低鲜茧收购资格准入门槛低, 允许多家企业在同一区域收购蚕茧;三是对蚕种场改造、基层蚕桑技术服务站建设等提供补贴, 支持桑蚕品种选育、栽桑养蚕技术及机具的研发和推广。
4 借鉴意义
如何因地制宜、学习借鉴广西蚕业先进经验, 如何正确认识、准确定位、科学发展四川蚕业, 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4.1 四川重点蚕区气候及产业特点
4.1.1 攀西蚕桑产业带。
气候特点:地处川西南山地雅砻江、金沙江流域海拔1000~1400m的河谷地带, 属局地河谷南亚热带。日温≥10℃日数在280d以上, 积温6000~7400℃, 年日照2200~2700h;年降水750~1100mm, 90%集中在5-10月;四季不明显, 干湿季分明, 冬干夏雨, 干、水、热矛盾突出, 形成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
产业特点:全国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蚕茧质优价高。
4.1.2 川南、川中北 (偏南部分) 蚕桑产业带。
气候特点:属中亚热带。日温≥10℃日数在250d以上, 积温5000~6000℃, 日温≥10℃的时段较长, 年日照1000~1600h;年降水量1000~1400mm, 春、夏、伏旱频率均较大, 秋多绵雨。
产业特点:全省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4.1.3 川中北 (偏北部分) 蚕桑产业带。
气候特点:属山地北亚热带。日温≥10℃日数不少于220d, 积温4000~5000℃, 日温≥20℃时段结束较早, 年日照1000~1400h;年降水量1000~1200mm之间, 多春、夏、伏旱, 秋多绵雨。
产业特点:全省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在养蚕水平高、收购市场规范的部分蚕区, 是全国优质蚕茧产区。
4.2 四川蚕业借鉴意义
4.2.1 立足质量, 提高优茧效益。
四川现有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优势蚕桑产业带, 其中攀西蚕区、川南及川中北部分蚕区, 因气候干燥适宜, 是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与广西相比, 四川蚕茧具有较大的质量优势, 每年广西从四川购进蚕茧缫丝做织绸的经线。因此, 做强四川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做大优质蚕茧产量, 充分发挥优质蚕茧的优价效益和品牌效益, 是四川蚕业发展的基石。
4.2.2 因地制宜, 提高667m2桑效益。
借鉴广西经验, 因地制宜, 利用科研院所及国家蚕桑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 在我省川南或攀西部分蚕区光热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地区, 研究探索桑品种选择、桑树栽培方式改革;研究探索养蚕布局改革, 实施多批次养蚕;研究探索蚕品种选择, 推广抗高温多湿蚕品种;推广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高667m2桑养蚕产茧量, 提高667m2桑综合效益。
4.2.3 适度竞争, 提高规模效益。
借鉴广西经验, 适度降低我省鲜茧资格准入门槛, 通过分类指导, 在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的地区, 允许同一区域内多个收购主体, 收购环节让利蚕农, 调动蚕农养蚕积极性, 促进栽桑养蚕数量规模扩大, 提高规模效益, 稳定产业发展。
4.2.4 政策扶持, 促进持续发展。
【承包商考察报告】推荐阅读:
项目总承包单位考察内容清单06-18
承包商管理工作报告11-03
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调研报告10-23
分承包商08-24
秘鲁工程承包行业员工薪酬福利水平评估报告07-11
预选承包商制度09-13
承包合同 荒山开发承包合同10-19
承包商索赔问题论文08-25
承包商安全知识培训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