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2024-10-23

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精选10篇)

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篇1

农村承包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村最核心的问题,它不仅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更是影响现阶段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近期我院在审理农村土地纠纷案件中,发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当前,土地流转通常

是以土地转包或转租以收取承包费或租金的形式进行承包经营。由于这种土地流转处于初级阶段,尚不完善,在流转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引发的问题

当前农村一般是通过将土地转包或转租以收取承包费和租金的形式进行承包经营,这种土地流转形式衍生出许多问题,应引起重视。

1、租金收取难度大。

农业面临着自然灾害和市场的两大风险。农业属于弱势产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高,而各级政府部门对农业的投入有限,导致农田基础设施不到位,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市场机制下,农产品价格呈无规则波动,而农民信息不灵通,难以进行有效的微观决策以适应变化莫测的市场。两种风险的相互交织作用,加上农业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导致农民很难获得社会平均利润,有时甚至连成本也难以收回,因此,农业面临巨大的风险。而承包户几乎都是以粮食收成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一旦粮食欠收,土地流转的租金就很难及时缴纳,由此很容易引发纠纷。

2、土地流转过程中自发性和强制性并存。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不健全,缺乏相关服务机制,土地流转信息闭塞,信息供求和反馈机制尚未建立,转出与转入之间缺乏联系。一方面,有的村组织工作不到位,宣传指导乏力,对农民土地流转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由于信息辐射面狭小,散户将土地转租给他人的信息匮乏,大多是土地自发性流转,无法使土地大规模、高效率地聚集,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规模、速度和效益,而农民土地流转获得的收益不高,削弱了继续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有的村组织热衷于将土地流转收益作为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手段和突出地方政绩的形象工程,不尊重农民意愿,越俎代庖,运用行政手段随意收回农民的承包地,强行进行重新发包或出租。对于土地租金的流向,村组织并未向村民公开,农民也无法切实感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益处。有的村组织甚至将外出务工农民弃耕的承包地、五保户的承包地、或集体未分配的土地反租倒包或对外发包给其他人,有的甚至与承租者串通蒙骗群众,违反了土地流转的自愿原则。还有的村组织为了化解历史原因造成的大量村级债务,以土地流转为噱头,一谈发展就在土地上做文章,依靠土地作交易,暗箱操作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情况既使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虚设,损害了农民利益,打击了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又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人为制造了不安定因素。

3、土地流转协议不规范。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土地流转超过一年的,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实践中,散户一般是私下流转土地,有的仅仅是口头约定,并未订立书面协议,出现纠纷时,有关部门在解决纠纷时缺乏证据,最终损害的还是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即便是订立的书面协议,也大多是双方自行草拟,合同条款不具体、不完整,对租金的缴纳方式及期限等语焉不详,对双方权利义务约定不明,为日后纠纷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影响了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有序流转。

4、土地流转缺乏科学规划。

土地流转期限短,一般是三到五年。村组织及各级政府只图眼前的政绩,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缺乏长远的统一规划,土地经营者也只图眼前利益,往往进行掠夺式经营,既不利于地力的提升,又阻碍了当地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流转的土地用途单一。由于当地农业发展水平不高,流转的土地一般仍是传统种植业唱主角,又缺乏科学完善的农业经营理念和制度创新,农民因土地流转带来的收益不能较大幅度增长,原有的收益增长预期不能得到满足,土地流转难以持续发展。

5、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

土地使用权转让一般都是有偿的,这个价格要能够准确反映土地使用的市场价值。然而,实践中在确定土地流转价格时,不是由双方协商约定,而是由村组织或政府人为决定,农民始终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只能单向接受,丧失了参与定价的权利。土地流转价格的确定既缺乏国家的统一标准和规定,又缺乏市场机制,现在的土地流转大都由县乡村三级组织来承担,由于政府不是利益主体和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不可

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篇2

关键词: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效益及问题,建议

为加快翼城县农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笔者对该县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1 基本情况

1998年, 按照中央农村土地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 翼城县开展了土地延包工作。当时全县有16个乡镇, 212个行政村, 总耕地面积28 625.2 hm2, 其中家庭承包面积为27 449.2 hm2, 集体机动地面积为1 176 hm2, 涉及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有63 654户。由于个别乡镇的少数村延包工作未能完全到位, 全县共签订土地延包合同60 603份, 占应签订农户数的95.2%, 同时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基本完成了土地延包工作。

截至2013年4月底, 翼城县农民承包地流转面积达到2 920.9 hm2, 占农民承包总耕地面积的10.6%, 其中转包2 100.6 hm2, 占流转面积的72%;出租671.8 hm2, 占流转面积的23%;转让2 100.6 hm2, 占流转面积的5%;互换的面积很少, 只有11.2 hm2。签订书面流转合同4 829份, 流转面积950.87 hm2, 占流转面积的33%。规模经营主体流转66.67 hm2以上的有1家 (里砦镇老官庄的富华奶牛养殖公司) , 流转面积101.67 hm2;流转33.3 hm2以上的有2家, 流转33.3 hm2以下的有19家。

2 土地流转的背景和效应

2.1 流转背景

1998年—2005年, 由于种地要上交“农业税、三提留、五统筹”等税费, 农民种地收益不大, 相当一部分农民外出务工, 把自己承包的耕地进行转包、代耕代种、互换等, 流转费用很少, 甚至没有什么流转费用, 只要承担了国家、集体税费就可耕种。流转合同大部分只是停留在口头协议上, 土地流转随意性强、规模散而小;2004年, 国家开始实行粮补政策, 并逐步提高了补贴标准, 2006年又全面取消了农业税、提留、统筹等各种税费, 农民日渐重视土地的收益。2011年以后, 尤其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扶持后, 部分种地能手、资源型企业转产, 企业家以及少数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人士有意流转农民的承包地, 从事规模化种植、养殖等产业, 通过个人投入和国家政策扶持来追求土地产出效益最大化。

2.2 流转效应

土地流转最直接的效应是土地和劳动力两大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据调查, 由于种植大户改善流转地的水利设施, 精心耕作, 粮食单产要比一般农户高30%~50%。流出土地的农户从事其他非农产业, 促进了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流转的土地向种粮大户和农业企业集聚, 产生了一批新型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建成了一批农产品基地。规模经营更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不但提高了单产, 而且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统计结果表明, 翼城县目前有59个经营面积在6.67 hm2以上的农业经营主体, 60%都是土地流转形成的。如老官庄富华养牛公司在2007年经过与当地农民协商, 从230户农民手中流入101.67 hm2耕地来作为饲料基地, 并改善了水利设施, 降低了本公司养牛的饲养成本, 增加了效益;2010年, 菁铧公司流转附近村136农户的12.4 hm2耕地, 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土地转出户在不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 既可获得相对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 又可放心外出务工, 取得劳务收入, 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同时, 通过土地流转, 部分专业大户、龙头企业、民营企业等转型主体投资开发农业, 不但解决了农业科技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 而且逐步实现了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发展。

3 当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流转速度偏慢

从总体情况看, 全县耕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0.6%, 比全市的16%和山西省的17%都低, 流转速度偏慢。主要原因是多数农民外出打工尚未站稳脚跟, 经济疲软又导致许多在外的农民工失去工作而返乡务农, 目前农村的养老、社会救助等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农民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来源, 担心土地一旦流转出去, 缺乏长远的生活保障, 因而不敢流转。

3.2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效益偏低

据调查, 由于流转土地的前期投入比较大, 既要出流转费用, 又要对分散的土地进行整理, 以及购买机械、改善水利设施等,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而且种植粮食的比较效益不明显, 部分种粮大户甚至有亏损现象。

3.3 乡村两级对土地流转的宣传和指导工作难以到位

流转行为不规范, 目前67%的流转面积还处于农民自发流转中, 无明确的书面合同和协议, 没有在乡村两级备案, 一旦出现纠纷, 解决难度很大, 多数纠纷在乡村基层不能够妥善解决。主要原因是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大多数土地流转处于无监管状态, 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有名无实, 难以有效维护受损农户的合法权益。

3.4 土地流转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 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管理职能由县乡两级农经部门承担, 而翼城县经管站仅有5名工作人员, 10个乡镇仅有15名经管员, 在其承担的农村财务、农村合同、农民负担监管, 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等工作中, 土地流转指导管理工作仅是其中的一项, 任务多、人员少, 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 管理和服务滞后。

4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建议

4.1 理顺管理机制

尽快理顺县乡农经机构。县农委经管站虽然2012年被县编办批准为副科级事业单位, 但内部科室和编制尚未理顺, 乡镇要设立股级建制农村经营管理站, 每个乡镇至少应配齐3~5名专职人员。同时, 在土地出让金中, 县政府应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土地流转专项扶持资金, 支持县和乡镇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大厅, 配置信息设备, 为农户开展本辖区内土地流转信息的发布和流转合同的管理工作, 以及法律、政策等咨询服务。

4.2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对将土地流转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 且符合土地承包政策法规、流转合同手续完备、连片规模经营面积6.67 hm2以上并签订3年以上流转合同的, 给予土地流出方一次性的奖补;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 入股土地面积在6.67 hm2以上且运作规范的, 给予奖励;对流转年限在10年以上至二轮承包期末的, 一次性给予流出户一定的资金补助;鼓励各类工商企业、种养大户等承租土地, 对其创办的承租土地面积在13.3 hm2以上、投资规模200万元以上且合同手续齐全的农业经营主体, 给予奖励支持。

4.3 加大项目和用地支持

鼓励规模经营主体投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对受让面积6.67 hm2以上、流转期限较长并符合相关条件的经营主体, 优先享受财政、农业、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安排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机购置补贴等财政补助项目。

4.4 强化金融和保险支持

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篇3

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解决好土地资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镇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根据县、镇会议安排,我站对全镇16村委会138个村民小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全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基本情况

1.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模及现状。长期以来,我镇土地流转主要以乡村组织提供信息流转为主,土地流转总体规模不大、速度缓慢。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镇土地承包农户为12297户,承包面积为47446亩,全镇土地流转总面积为4630.1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9.8%。农户自发流转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7.5%,乡村组织提供信息流转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89.9%, 农户委托乡村组织流转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2.6%。土地流转期限5年以下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2.2%, 土地流转期限5至10年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74.1%, 土地流转期限10年以上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23.7%。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农户占流转土地农户的98.9%。

1.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我镇土地流转的形式有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等形式。在全镇4630.1亩承包土地流转面积中,转包396.5亩、转让4233.6亩。转包和出租分别占我镇家庭承包土地流转总面积的8.6%和 91.4%。按流转对象分,外地业主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75%,本地业主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25%。按土地流向分,种养大户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73.7%,农业企业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20.7%,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 5.6%。按流转用途分,用于粮食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2.5%,用于蔬菜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67.5%,用于花卉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5.2%,用于苗木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13.9%,用于养殖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3.7%,用于其他用途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7.2%。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2.1从强化宣传入手,加强了法律法规政策的普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村基层宣传专栏、黑板报、标语、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承包土地的相关法律政策,正确引导农民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土地流转并实行适度土地规模经营。

2.2从实际情况出发,促进土地流转形式多元化。坚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原则,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灵活选择流转形式。有的采取转让、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有的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了土地流转。

2.3从依法行政做起,开展了农村土地专项治理。根据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等七部门《关于开展全国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农经发〔2007〕14号)精神,按照省、市、县政府安排组织开展了全镇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土地承包管理机制,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的合法权益,为土地流转奠定了坚实基础。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思想认识不到位,现代农业意识不强。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村组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一是认为土地流转不流转无所谓,与已无关。二是认为土地流转是市场行为,怕惹麻烦。三是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事,我们这里条件不具备。部分农民思想认识上有“三种担心”:一是担心土地流转出去,一旦在外打工不行了,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二是担心自己土地长期流转后,可能会失去土地。三是担心土地流转出去后,拿不到种粮补贴。部分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思想认识上有“三点害怕”:一是怕农村土地政策不稳、不敢大胆投入。二是怕农业生产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压力大,不敢大规模搞开发。三是怕规模经营后涉及农户多,易产生纠纷,影响其正常生产经营。

3.2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流转行为不规范。全镇土地流转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流转信息不畅,鼓励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二轮土地延包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引导服务不到位,缺乏对土地流转合同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许多流转都没有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流转期限短,双方口头约定多,绝大部分没有签订正规的书面合同。有的即使签订了书面合同,也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一旦发生纠纷,调解缺乏依据,这些都是产生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根源,埋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隐患。

3.3流转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监管机制不完善。土地流转属于市场行为,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流转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大多数农户还没有因为土地流转而获得更多的收益,还没有因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動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流转监管机制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及纠纷仲裁、调解机构,发生流转纠纷时,没有权威的调解仲裁机构来及时处理,流转双方矛盾难以解决。

4正确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的对策和建议

4.1切实提高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和各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要继续做好《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不断提高各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积极引导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实施土地流转,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得到实惠。

4.2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农村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管理,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信息库,做好日常监管、政策调研和信息发布工作。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咨询,贯彻落实土地流转政策,指导流转双方签订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做好登记、审批、备案、合同鉴证、档案管理和信息发布、纠纷调处等工作。及时掌握各村组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解决土地供需双方因不能及时沟通而使流转受阻的矛盾,提高土地流转的成功率,降低交易成本。

4.3加快推进二、三产业发展。以加快园区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扶大扶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形成助推土地流转的强大动力。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促使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土地的流转。目前,要着重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土地流转后续能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直接参与农村的土地流转市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确保每一个劳动力都拥有一技之长,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拓宽就业门路,加快农民转向二、三产业,为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4.4切实搞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一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安全、高效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土地效益,构筑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积极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和流转成功典型,宣传土地流转产生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给农民带来的效益,帮助农户分析流转后的经济收益,消除农民的思想顾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支持流转、参与流转的良好氛围。

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篇4

至200*年底,全市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446119份,签订家庭承包合同452788份,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3155份,流转面积17.7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8%。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1、有偿流转租金不高。尤溪县调查,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以实物支付或以实物折价支付租金那一世小说网 http://为主,以实物或实物折价支付的占75%,以现金支付租金的占22%,不付租金的占3%。租金支付差距大,每亩租金最低为10元,最高为980元,多数在100元以内。

2、流转以短期为主。据调查,全市土地流转期限在1年以内的占58%,1-5年的占37%,5-10年的占3%,10年以上的占2%。说明经营权流转的短期及非稳定性。

3、转包和出租居多。全市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别为6.91万亩、1.28万亩、1.34万亩、7.53万亩,分别占流转总面积的38.9%、7.2%、7.5%、42.4%,其中转包和出租的占81.3%。说明农民流转的大多数是有偿的。

4、农民自发流转为主。从承包地流转的过程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是在农户之间进行,但农户与企业连片出租、规模经营的比重正在提高。从尤溪县调查来看,农村中有90%土地流转操作是在农户与农户之间进行,且流转土地数量小,只有10%是成规模的土地流转,操作发生在农户与农业企业之间。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成效与主要做法

去年我市在**、将乐县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信贷试点工作。至200*年底,**县农村信用联社通过公司、基金担保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各类形式共发放15.6万元贷款支持红豆杉规模种植户,涉及土地流转187亩。将乐县已发放以14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的贷款20万元。其主要做法是:

1、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条件和范围。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是合法流转取得或通过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等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并拥有具备法律效力的权属证明材料;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关系清晰、合法,村委会或发包方对土地未做“禁止抵押和再流转”限制。承包经营租赁协议和手续符合国家法规政策;三是抵押期限为《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的承包期以内,同时抵押人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应为3年以上,截止信贷抵押之日起,剩余期限不短于2年。

2、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价值认定和抵押登记制度。由贷款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价值进行认定,认定的一般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价值=年租地平均收益×经营期限+种养物价值。同时明确了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信贷业务的抵押登记部门。抵押登记后,还要将情况抄报乡(镇)农村土地管理部门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备案,以方便农村土地管理。

3、设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一是把好贷款用途关,防范信贷风险和用地政策风险。借款人取得贷款必须用于农业开发项目及抛荒地复耕;二是合理确定贷款金额与期限。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金额不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认定价值的70%。贷款期限由贷款人按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确定;三是建立担保机制,创新贷款模式。①“公司+土地经营权抵押”,即农业产业化企业是承贷主体,并将企业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同时企业负连带责任;②“基金担保+土地经营权抵押”,即行业设立基金,由基金担保和经营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共同担保以获得贷款,担保责任由基金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约定比例分担;③“土地承包经营权作股权抵押”,即两个以上经营户以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成立联营公司,把股权作抵押申请贷款;④直接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取得贷款;⑤其他符合法规的贷款模式。

4、政府支持,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提供组织保障。**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规范,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在试点区域建立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以协助抵押权人对经营权抵押的土地进行管理和流转,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信贷业务试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利弊分析

(一)有利因素

1、增加农村融资渠道,突破农业融资的“瓶颈”制约。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突破了农村土地不能作为抵押物的瓶颈制约,使经营户认识到土地不仅是一种生产生存的资源,还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融资,既可提高农户保护土地的意识,也可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

2、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现土地、金融等各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通过流转,改变了传统简单生产模式,农村土地逐步向集约和规模方向发

新徐懋公传奇 不同凡想 七重变 国运红颜 超越立方体 末日家园 http://

展,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同时,一旦抵押人出现贷款违约,银行可以将经营权及附着物一起进入土地流转市场拍卖转让,土地资源的配置将更加合理。

3、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实现了双方互利多赢。土地经营权抵押信贷业务的开办,一方面促进了土地的合理流转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另一那一世小说网 http://方面,引导金融机构改变了过去以小额信贷为主的单一信贷模式,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中去,从而推动了集约化金融模式与小额信贷等农村金融发展多元模式的形成。

4、解决了农民特别是种养大户担保难的问题。由于经营大户生产成本投入大,资金缺口较大,对信贷资金需求迫切,通过设定土地经营权抵押信贷,可以支持其开展生产种植,从而方便土地集中使用,使抛荒的耕地重新得到利用和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不利因素

1、金融风险加大。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业保险业务尚未全面展开,如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或市场因素影响,将给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影响了金融部门对这项业务的全面开展。

2、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手续繁杂。金融部门为了保障其既得利益,最大限度降低金融风险,设立了防范信贷风险的有关措施,手续繁杂。加上评估机制不健全,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户要实现以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困难很多,部分农户宁愿以更高的利息通过商业贷款或民间融资的方式更为便捷,影响了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四、土地流转和抵押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转程序不规范。目前,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主要以转包为主,流转形式比较单一,且大部分是在亲戚、朋友或相互关系较好的村民之间内部、私下流转,流转规模较小,且当事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也未向发包的村委会或村小组登记备案,或未经发包方同意,合同条款的公平、完整、规范等也较欠缺。即使个别签订了书面合同,也都是农户间的不规范合同,极易产生土地纠纷。

2、中介组织及流转市场发育缓慢。由于农民思想观念守旧,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及流转市场的发育。如**县沙溪乡于2001年组织到浙江等发达地区考察土地流转工作后,成立了土地信托服务站,但至今都没有正常运作。尤溪县反映,目前全县15个乡镇都没有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构不健全,导致全县绝大部分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出现自发性无序流转。

3、乡村组织越俎代疱。一些乡村组织不尊重农民的意愿,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搞强制性的土地流转。有的把土地流转收益中的一部分作为乡村集体收入,损害了农民和集体利益。三元区反映,尽管国家规定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但个别地方依然以村规民约的形式规定每3-5年对承包土地进行调整。有的地方不顾客观实际,以产业化规模经营为由强行流转,严重侵害了农户利益。

4、农村保障机制不健全。当前的农村土地担负产出农产品的经济功能和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他们不愿将所承包的耕地的经营使用权长期地转出去,而是把耕地转包给兄弟姐妹和亲戚;在转包给“非自家人”时,一般宁愿把耕地转包给外村人或同村不同组的人,也不愿给同村同组的农户。同时也造成想种地的没地种,有地的不想种的粗放式经营,降低耕地的利用率。

5、农村土地抵押价值认定不够科学。农村价值评估权威机构尚未建立,对农村土地抵押价值认定不够科学,贷款人主观意愿成份比较大,抵押权人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这个抵押物的价值也相对比较困难。

五、对策与建议

1、稳妥推进,保障权益。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的农村土地政策,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在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过程中,必须十分明确和做到:在30年承包期内,除非农民主动放弃土地的承包权,否则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通过任何手段使农民失去承包的土地(国家需要征用除外)。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感到自己是土地的主人,才能真正使农民在土地制度上形成长期稳定的预期。要进一步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权利,让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让农户对承包的土地享有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权利。同时,要采取政府、村集体和个人合理负担筹集保险费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换保障”的办法,逐步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对承包期内将承包土地全部流转进城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居民,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参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保等福利待遇,并在进城镇经商或办企业或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和方便。对受让经营土地的外地经营主体,在农业技术培训、户口、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照顾。

2、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建议及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范围及操作程序,构建适应市场化及农村实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要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体现土地经营权流转中自愿原则。流转时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签订流转合同,报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备案。土地流转的期限应由双方协商约定,但最长的期限不得超过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应签订流转的合同,以合同的形式将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固定下来,流转合同应标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址、流转期限、流转土地的用途、流转价款以及违约责任,使双方一旦发生纠纷,调处有据。

3、创新机制,培育市场。一是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后,业主每年应交纳一定数量的风险保证金,如合同到期无纠纷发生,风险保证金如数退还。二是要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在有条件的村组组建生产企业,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的方式,组织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试点探索工作,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开。三是要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流转市场的培育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确立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农户作为流转市场主体的地位。乡村组织应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条件和自愿、有偿原则,不应强行集中土地。政府部门应着重做好法律政策宣传、制定流转规则、发布流转耕地供求及价格信息、监督土地流转公开公正和保护正当交易,不要轻易干预农民的市场选择行为。要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

4、宏观调控,严禁包办。一是政府要对土地流转有宏观上的调控。完善产权登记制度,建立科学的农地资产评估体系,合理评价农村土地价值,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二是要建立约束政府行为过度干预的机制。准确定位政府在推进土地流转中的角色,监控土地供需总量的动态平衡,而不是运用行政手段去调整土地资源,与民争利。三是加强宣传力度,增加农民对有关法规和政策的了解,使土地流转由自发逐步转向自觉。

5、积极探索,推动抵押。要强化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互动作用,以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创新为契机,加大试点力度。要抓紧研究制订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用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操作性意见,让更多的农民在稳定承包权30年不变的基础上,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方式,使农民较为方便地获得急需的启动资金。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价值评估制度。应建立农村土地价值评估机构,可以委托有资质中介机构来承担,使土地流转、抵押、清偿等行为做到公正、合理。

6、加强引导,优化服务。要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摆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加强党的农村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教育,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发现与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对二、三产业发达、就业门路较多、农民收入比较稳定、部分农民不再以土地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地方,要积极引导,做好工作,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切实执行党的土地承包政策,为土地流转及时提供法律、政策、信息服务和搞好协调服务,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篇5

题目:比较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流转政

策对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影响(农村)

学院:

专业:

成员: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调查过程:

一:调查方式:访问村民、发放问卷、向村委了解 二:调查对象:持有土地的农民

三:经费预计

四:按照调查方案展开调查

五:记录调查的过程

问卷调查的问题设计:

对于村委会:

1、您对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土地制度

有个什么样的了解和看法?

2、那个时候我们村这边的土地利用情况是什

么样的?

3、你是如何看待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

土地流转政策对我们这个村生产力的影响的?

4、我们村现在对土地是一个怎样的利用?

对于村民的问卷调查:

1、你们家现在的土地是自己耕耘还是承包出去给别人?

A、自己耕耘B、承包出去

2、(如果是承包)您承包出去的原因是什么呢?

A、没人在家种B、这样子比较赚钱C、要外出打工,两方面都不误D、家里劳动力较少

3、(如果是自己种的)您为什么选择自己种而不承包出去呢?

A、自己种比较尽心尽力,收益才高B、地比较少,承包不划算C、粮食有保障

4、你觉得以前的大锅饭比较好还是现在这样自己有自己的土地比较好?为什么?

A、大锅饭,集体生产,人多B、自己,种多少,得多少

5、(对于承包)在您看来,承包出去有哪些好处呢?

A、有什么风险是承包者担当,自己照样有钱收

B、自己外出打工时,家里的田地还可以增加收入

C、不用为守农忙,在家耗费时间,而工作不稳定

D、不想干农活

6、(对于不承包)在您看来,自己耕耘较承包,有哪些好处?

A、自己种,粮食得到保障,不用担心买粮食吃

B、承包不划算,没自己种的得钱多

C、因为不外出,自己在家耕耘自己家的土地

7、对于土地流转,对土地的亩数有什么要求?

A、没要求 B、5亩以上C、10亩以上D、20亩以上

8、你觉得对于我们这个村来说,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好,还是土地流转好?

A、联产承包责任制B、土地流转

9、您觉得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流转政策对发展农村生产力有怎样的影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 篇6

(五)其他违约责任 。

第十一条 在本合同履行期间,若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灭失的,双方约定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

第十二条 本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由双方协商解决,也可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市(州)人民政府调解。协商调解不成的,按下列方式解决:

(一)向武汉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向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三条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按指印)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向乡(镇、街道)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备案一份。

甲 方: 乙 方:

身份证号: 身份证号:

住 所: 住 所: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签约日期: 签约日期: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范文三

甲方(转包方、出租方): 住所: 联系电话: 乙方(接包方、承租方): 住所: 联系电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经双方协商一致,就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事宜,订立本合同。

一、转包(租赁)土地基本情况及用途

甲方愿意将其承包的位于 镇 村 组的 亩土地(详见下表)承包经营权租赁给乙方,从事早、晚水稻生产经营。流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甲方通过以下方式取得:

1、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耕地;

2、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号为 。

土地转包(租赁)期限为 壹 年,自 月 日起至 月 日止。

三、转包(租赁)价格与支付方式

租赁价款按每亩每年支付人民币 元,共 元(大写: )

四、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将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后,甲方与发包方的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甲方继续向发包方承担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2、甲方有权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并有权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期限到期从乙方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

3、有权监督乙方合理利用、保护租赁土地,制止乙方损坏租赁土地和其他农业资源的行为,并有权要求乙方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4、流转土地被依法征收、占用时,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土地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

5、尊重乙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乙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五、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依法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产品处臵权和产品收益权。

2、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

3、依法保护合理利用土地,应增加投入以保持土地肥力,不得随意弃耕抛荒,不得损坏农田水利设施,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

4、依法享受国家和当地政府提供的各种支农惠农政策补贴和服务。

5、流转期间土地被依法征收、占用时,乙方应服从,但有权获得相应的青苗补偿费和投入建设的地面附着物补偿费;

6、租赁到期时,及时向甲方交还租赁的土地或者协商继续租赁。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六、合同的解除或终止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本合同可以解除或终止:

(1)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本合同;

(2)订立的本合同所依据的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

(3)一方违约,使合同无法履行的;

(4)乙方经营状况显著恶化,有证据表明合同将无法履行的;

(5)因不可抗力(重大自然灾害)使合同无法履行的。

(6)合同期内,如因国家及农业基础设施占用或征用该土地的,本合同自动终止,甲乙双方均不负违约责任。

2、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并追究乙方的违约责任。

(1)不按合同规定用途使用土地;

(2)荒芜土地,破坏土地上的附着物,破坏水利等基础设施;

(3)逾期交纳土地流转费,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的。

七、违约责任

1、因变更或解除本合同使一方遭受损失的,除依法可免除责任外,应由责任方负责赔偿。

2、甲方非法干预乙方生产经营活动,给乙方造成损失的,应予以赔偿。

3、乙方不按合同约定使用土地,改变土地用途、破坏水利等基本设施或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

八、其他约定

1、本合同订立后,双方应将合同报发包方、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备案;乙方对土地进行再流转,需经得甲方书面同意。

2、合同期满后,若甲方继续流转该土地的,乙方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权;若不继续流转的,乙方对土地进行投入提高地力的,及在当时为生产经营需要而设立的相关设施及地上附着物,能拆除而不影响流转土地生产的,由双方协商采取作价补偿或恢复原状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果拆除会降低或破坏流转土地生产的,不得拆除,通过协商折价给予乙方经济补偿。

3、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调解,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选择以下第贰 方式解决纠纷:(1)提交土地所在地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2)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本合同自双方签字后生效。经协商,决定鉴证。未尽事宜,双方经协商一致后可订立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本合同一式伍份,双方各执一份,发包方和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各备案一份,鉴证单位一份。

甲方(签字):身份证号:20 月 日 鉴证单位:(签章)

乙方(签字): 身份证号: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看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的人还看了: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

2.农村土地流转合同范本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合同模板

4.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

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合同范本

6.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范本

7.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模板

8.2016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范本3篇

9.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范本3篇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分析 篇7

1)目前,我国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呈现出规模扩大和加快发展的态势。

2009年全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0.1亿hm2,超过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2%,较1992年的2.3%提高9.7%,年均增长0.57%。其中,黑龙江流转面积达到187.2万hm2;广东省流转面积为34.93万hm2;天津市流转总面积为4.91万hm2;浙江省土地流转面积为42.23万hm2;江苏省土地流转面积达68.26万hm2;四川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55.13万hm2;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39.29万hm2;贵州省农村土地流转达14.89万hm2[1]。由此可以看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表现出一定的地区间差异性。从流转数量上来说,是南方和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2)从土地流转情况来看,土地流转出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农民们外出打工,大量农民奔走于城镇与乡村之间,土地无法及时照料,导致土地转包等流转。殷海善等[2]对山西右玉县土地流转的统计结果显示外出打工导致的土地流转占全部流转数量的88.30%;二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科技人员也把农业、土地作为一个投资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构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一股新生力量。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受到农业劳动生产率低、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的诸多影响。

2 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土地流转范围很小,流转方式单一、费用交付方式不等。一般仅在农户之间自发进行,主要集中在同村、同乡镇范围内部。同一农村集体内部,流转方式大多仅限于转包、租赁,一般不改变土地用途。关于费用支付,一般以现金结算为主,也有给予一定量农作物的。一部分流转是发生在农民亲属之间的,不在乎流转的收入,但土地的支配权仍由原承包户保留。

二是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收益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农户在土地流转中处于被动地位。乡村集体组织,忽视农户的流转收益主体地位,强制截留、挪用收益,有些甚至演变为暴力纠纷,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给承包经营权流转蒙上阴影。

三是流转程序不规范。集体内部的小规模流转或与集体外部熟人间的小规模流转一般都没有书面合同,主要以口头协议居多,发生纠纷后没有处理依据[3]。而流转规模较大或者集约经营的一般都有完备的书面合同,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概念模糊、条款过于简单或过于繁琐、双方权责约定不明确等问题。

四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农民仍然是“农业户口”,各项社会保障还没有建立健全起来,外出打工者尽管居住在城镇,但普遍把土地看作最后的生活保障,对土地流转有一定的后顾之忧。“宁可抛荒,不可失地”成为外出农民的普遍心态,特别是部分年龄较大的农民,尽管没有精力和能力经营承包地,也不愿流转出去。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农用地流转的法律政策宣传,发挥典型流转实例效应

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宣传 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仅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还是一种资产,具有商品属性。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行流转,实现市场化经营是土地的内在属性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各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条例等法律法规,让农民们自己把握政策。同时,要宣传农用地流转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利用典型流转得到收益的农户的例子鼓励周围农民效仿,加快流转速度和扩大流转规模。

3.2 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应该认识到,对待土地流转,政府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可过多干预,必须尊重农民自主选择的权利。一方面,要广泛宣传政策法律,提高农民与基层干部两个群体的认识,让农民群众分清“流转”与“失地”的区别,帮助乡村干部纠正土地流转工作的认识,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土地流转服务,鼓励引导盘活土地资源[4]。另一方面,要切实把承包户摆在土地流转的主体地位,对是否流转、流转给谁和怎样流转充分尊重承包户的选择,决不允许用行政手段包办代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流转中的引导作用,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宏观引导作用,用市场手段调节流转行为,使农民真正获得土地流转的价值和收益。

3.3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规范流转程序

一是培育中介组织。市场中介是市场发展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充分借鉴城市国有土地市场的发展经验,积极发展和培育价格评估、政策咨询、委托代理、合同公证等方面的中介组织。政府应该提供多样化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农村中已经形成的中介服务组织壮大,同时,要出台对农用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管理办法,如组织的资质许可、人员资格认证、业务收费标准等,以保证中介组织的规范运作。二是构建市场机制。农用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应该包括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投资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五个方面,它们有机地融为一体,自发地、分散地和间接地调节农用地流转,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职能。通过中介服务组织开展对农用地分等定级,收集和发布土地流转市场价格,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标准,成片土地流转,引入竞价承招标租赁等交易方式,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三是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监督机制,约束农村集体权力对流转的干涉,严禁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粗暴干预流转。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集体农用地流转收益的民主财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益权。

3.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土地流转后顾之忧

一方面,农民就业虽已显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外出打工农民大多都不能享受城市现有的各种社会保障,就业稳定性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不健全,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相对不足,保障制度也不够完善。这种局面使得农民把自身保障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所承包的土地上,从而造成了土地流转的尴尬,因此必须更进一步地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一是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村的最低保障制度。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发展农村养老、医疗保险事业,解决农村养老、看病问题。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落实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二是做好农民的就业安置工作,建立失业保障制度[5]。通过提供技术培训,提升农民自身素质,为再就业打好基础。

摘要:通过对目前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原因和现状分析,得出了流转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加强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规范流转程序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土地流转后顾之忧。

关键词:土地制度,土地流转,农村

参考文献

[1]杨光.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和流转率同创新高[J].农药市场信息,2011,21(1):24-26.

[2]殷海善,赵鹏.右玉县家庭承包土地流转调查[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84-87.

[3]刘晓霞.甘肃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调查报告[J].西部法学评论,2011,22(1):95-100.

[4]温如春.加强土地流转促使进湖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9,28(1):89-9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浅探 篇8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浅探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50-1

1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1 流转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是土地流转管理不规范。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致使土地流转管理职责不明,土地流转的合同管理和跟踪服务难以到位。二是缺乏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因人员不足、工作经费无保证,从而影响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机构的建立,致使流转中出现的纠纷得不到及时化解。三是缺乏土地流转平台。由于没有面向公众的流转服务平台,土地流转信息多半在亲戚和朋友之间传递,传播的速度及范围受到限制。形成了农户有地找不到人耕种,经营者有钱找不到地耕种的不正常现象。四是缺乏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机构,导致实际操作中没有可供参考的土地流转价格标准,从而影响了土地流转价值的确定,容易出现竞相压价,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也存在个别农户漫天要价、阻碍土地流转的现象。

1.2 流转操作不规范

一是流转程序不规范。一些农户在采取转包、出租等方式流转承包的土地时,没有按规定报发包方备案。一些受让单位先与村委会签订面积不确定的流转协议,再由村委会与农户补签流转合同或土地流转委托书。二是订立的流转合同不规范。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流转协议口头化、合同条款简单化、流转期限超过二轮延包期、流转价格无递增比例、权利和义务约定不明确等问题。大部分流转合同没有通过职能部门鉴证和备案,存在纠纷隐患。三是流转合同档案的管理不规范。个别乡、村对土地流转合同档案的立卷归档以及保管缺乏严密的措施,遗失、损毁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农村土地流转纠纷的解决更加困难。

1.3 农民进城就业难

只有为农民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获得比经营家庭承包的少量土地更高的收益,农民才会自愿流转土地。然而,由于文化知识和技能偏低,多数农民只能进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务工,劳动报酬低。加之受到国家产业发展规模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制约,农民面临进城就业难的困境,延缓了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

1.4 农村社会保障法律缺位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在没有得到国家相关法律保证的情况下,农民只有依靠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收入维持生存。如果没有新的就业渠道和稳定的收入,或者转移就业的收入低于土地经营的收益,农民的生活、养老、医疗、子女上学等基本生存需求得不到保障,势必对土地流转产生重重顾虑,从而决定了农民不会轻易的离开土地。这种有土地就有保障的现状,在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步伐。

2 应对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的建议

2.1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

一是统一管理服务模式。以农经管理机构为依托,组建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以此对土地流转实施管理和服务。利用云南省“数字乡村”网络平台,提供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服务。二是完善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以土地资源的质量、投资经营者的综合实力、流转的综合效益等为参考因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定价,定期发布。三是健全土地流转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应建立乡村调解、县级仲载、职责分明的调解仲裁机构。各级政府要为土地流转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提供人员和经费保障。四是建立和发展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中介组织,为土地流转提供市场信息、咨询、预测等服务。相关部门应制定必要的措施,支持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发展。

2.2 规范流转行为,强化监管职能

一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多方利益,需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操作程序。相关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土地流转所必须的程序、手续,使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二是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对已经签订的合同进行清理完善。新增的流转土地,严格按照全省统一的合同范本签订流转合同。三是明确职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各级农经管理部门对农村土地流转负有指导和管理的职能,应加大对土地流转过程中合同签订、登记和备案等重要环节的监管力度,健全土地流转的信息档案,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乡村干部和村集体组织在土地流转中应依法为流转双方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2.3 完善农民进城就业的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上岗培训,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二是转变就业观念和方式,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三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切实加快县乡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业。四是接收农民就业的城市应逐步改革农民工在就业、户籍、居住、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待遇不平等的制度,为农民入城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4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推动农村土地流转

土地对农民所具有的社会保障特性,成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健全与否,决定了农民流转土地积极性的高低。因此,在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框架内,健全以全体农民为被保障主体,以农村低保、医疗、养老为核心内容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用该制度为农民提供法律保障,从根本上消除农民流转土地的顾虑,才能让农民逐步摆脱土地的束缚,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政策是法律的必要补充。当前,在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各级行政部门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农村社会保障配套政策,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环境,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篇9

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

承租方:(以下简称乙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甲方将本村社有关农户委托流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给乙方,并经甲乙双方协商,订立本合同。

一、出租标的(地块)

甲方将位于丰都县高家镇汶溪村六社亭子坝的土地45.708亩,出租给乙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二、出租年限

出租年限自2013年10月 1日至2028年 9 月 30日止。

三、土地出租金标准

土地出租金按每年每亩稻田生产稻谷700斤乘以当年稻谷市价计取。

四、付款方式:一年一付(即第一年于2013年10月1日支付,第二年于2014年10月1 日支付,依此类推),出租金由甲方社长统一领取,再由社长按每户应得数额分别支付到户。

五、甲、乙双方权利

1、乙方依法享有该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自主生产经营权,实施各种合法经营活动。乙方同时享有该土地出租期内的处置权。

2、在该土地范围内修复和修建的设施归乙方使用和所有。

3、在出租期内若遇国家征用及政府整体规划该出租土地,土地补偿费用归甲方,地面构建筑物和附着物等补偿费归乙方所有。

4、乙方享有甲方农户同等优惠政策和外来投资优惠政策。15、乙方自主用工,当地农户不能做霸王工。

6、出租期满后,乙方享有财产自主处置权。

7、出租期满后,乙方拥有优先承包权。

六、甲、乙双方义务

1、乙方应按合同约定期限及时足额支付土地出租金。

2、甲方应协助乙方搞好治安管理,不能在乙方流转的土地范围内开采沙石、放牧和其它有损乙方利益的活动。甲方尽力为乙方提供方便,负责出租期内的纠纷调解工作。确保乙方项目不受损失。

3、在土地出租期内,甲方不得干涉乙方所从事的经营活动。

4、甲方负责落实整个土地片区的完整性和面积的真实性。

七、甲方提供甲方与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委托书作为本合同的附件,甲方确保真实有效。

八、违约责任

1、甲方因农户的界址不明确和户内分地而造成的纠纷一律由甲方自行处理。若因此对乙方造成损失的,由甲方负责赔偿。

2、在出租期内,如甲方和农户在乙方流转土地范围内开采沙石、放牧和其它有损乙方利益的活动,甲方赔偿经济损失。

3、如一方违约,应向守约方按出租期的剩余年限的出租金总额两倍支付违约金,造成损失的,还应向守约方赔偿全部损失。

九、争议解决方式:先协商,协商不成提请高家镇人民政府调解。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条款

1、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经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2、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方和乙方签字后生效。甲方、乙方各执一份,鉴证单位存查一份。

甲方:乙方:

甲方代表(社长)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签约日期:年

鉴证单位:丰都县高家镇汶溪村村民委员会

鉴证人:

鉴证日期:年

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篇10

1、我国现行土地承包与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国现行土地承包与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一是宪法。二是法律。《民法通则》规定了调整土地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制度;《土地管理法》全面规定了调整土地关系的主要法律制度;《农村土地承包法》全面规定了调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主要法律制度。此外,《农业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渔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拍卖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城市规划法》、《刑法》、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了调整土地承包关系的内容。三是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制定,并在全国施行。四是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在本地区适用。五是土地、农业管理部门行政规章。六是地方政府规章。

2、“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大稳定、小调整”政策是否与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相一致?

回答是肯定的。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土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咱农民承包的土地,既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最重要的生活保障。因此,党的农村政策的核心内容,就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为此,1993年,党中央提出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1997年,党中央又作出了“大稳定,小调整”的决策,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目的,就是党的这一政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党的这一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

3、为什么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举。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改变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高度集中的经营方式,构筑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家庭承包经营是在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把土地使用权承包给农户,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形成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有效经营方式。

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还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只有农村经济繁荣昌盛了,才能形成对城市的有效供应,只有农民富裕了,工业产品才有更加广阔的销售市场,才能带动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只有不断地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才能为农村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保持其长期稳定。

4、为什么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赋予了农民自主经营权,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

(1)、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使农户获得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方式既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3)、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不仅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种粮、种棉的积极性,而且使他们从当地的实际和市场的需求出发,一方面,积极调整生产结构,种植适销对路的其他经济作物,饲养优质的家禽家畜,开发新的产品,大力发展农村多种经营。

(4)、土地既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

(5)、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功,为城市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顺利进行积累了重要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5、家庭承包方式与其他方式的承包有哪些区别?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条第2款规定,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我国法律规定的家庭承包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人人有份的承包,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家庭为单位承包,不是以联户、专业队或者个人为单位进行承包。二是确定每户的承包地数量时,采取按人口平均分配的方法,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人有份,体现公平原则,发包方不能选择承包方,承包地具有强烈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功能。三是家庭承包的土地主要是耕地、草地和林地。除家庭承包以外,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称为其他方式的承包,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既可以是联户、专业队、个人为单位进行承包,也可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承包。二是承包方不限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和个人。三是承包的方法不是人人有份的平均承包,而是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由最有经营能力(即出价最高或者经营条件最适宜)的人承包。发包方按照“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的原则选择承包人。四是承包的土地主要是“四荒”以及果园、茶园、桑园、养殖水面等不太适宜按照家庭承包方式进行承包的土地。综上所述,家庭承包与其他方式的承包在承包的主体、方法、原则和承包地的功能等方面,都存在重要区别。准确理解和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家庭承包方式与其他承包方式的区别,至关重要。

6、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有没有变化?

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农户通过承包取得的是对集体土地的使用权。首先,这种从集体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土地使用权,并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不是处分土地的所有权,而是在不改变土地的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的前提下进行,一是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需要发包方同意;二是只能转让给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三是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土地承包关系终止,受让方需与发包方签订新的承包合同。其次,家庭承包经营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不能把它和集体统一经营对立起来,实践证明,只有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才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形式。

7、农村土地承包中的发包主体是谁?

《土地承包法》第12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发包;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的,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国家所有的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由使用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发包。由此可见,在农村土地承包中,发包主体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

8、农村土地家庭承包中发包方的权利是什么?

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中,发包方应当享有以下权利:

1、发包本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本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这是发包方的发包权,是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

2、监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

3、制止承包方损害承包土地和农业资源的行为。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9、农村土地家庭承包中发包的义务是什么?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4条规定,发包方应当承担下列义务:

1、维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

2、尊重承包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承包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3、依照承包合同约定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服务。我国实行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统”的含义,就是要求集体经济组织要做好为农户提供生产、经营、技术等方面的统一服务性工作。中央文件多次提出,要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实力,更好地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

4、执行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10、农村土地承包中的承包主体是谁?

1、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承包权,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国家政策的规定,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该规定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承包的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以及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

二是有权承包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土地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三是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所有成员。

2、关于家庭承包的承包方的确定。《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5条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承包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

3、关于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的确定。强调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主要是针对农村集体所有的耕地、草地和林地等宜家庭承包的土地的承包。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不宜采取家庭承包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给农户,也可承包给单位或个人,这里的单位或个人可以来自集体经济组织以外,但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承包权。

11、农村土地承包中承包方的权利是什么?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6条规定,承包方享有以下权利:

1、依法享有承包地的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权利,有权利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

2、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2、农村土地承包中承包方的义务是什么?

在家庭承包中,承包方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承包方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7条规定,承包方应当承担以下义务:

1、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

2、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13、农村土地承包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是什么?

农村土地承包的原则是指在农村土地承包过程中发包方和承包方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对农村土地承包起规范、指导作用。《农村土地承包法》在总则中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家庭承包一章中规定了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应当遵循的具体原则。

(一)农村土地承包的基本原则

1、公开、公平、公正。“公开、公平、公正”是农村土地承包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2、遵守法律、法规。

(二)除了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外,在进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时,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自愿的原则;

2、民主协商,公平合理;

3、家庭承包方案应当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4、承包程序合法。

14、农村土地承包的程序是怎样?

为防止农村土地承包过程中的随意性、从程序上确保土地承包的公平、公开、公正,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9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应当依照以下程序进行:

1、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

2、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3、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4、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5、签订承包合同。

15、什么是土地承包期?

土地承包期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存续期间,在这个期间内,承包方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依照法律的规定和合同约定,行使权利、承担义务。承包期是土地承包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农民是否可以得到长期的且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关系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16、国家法律对土地承包期是怎样规定的?

我国《农村土地法》第20条根据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用途的土地的承包期及其上限做出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这一法律规定做出这种区分,主要是依据不同性质土地的投资收益期限的差别,更有利于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

17、“新官不认旧账”怎么办?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4条规定,承包合同生效后,法宝方不得因承包人或者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者解除,也不得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立或者合并而变更或者解除。可见,“新官不认旧账”的做法是一种违法行为,发包方违反规定擅自变更、解除承包合同,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8、农民迁入小城镇落户后,原承包的土地怎么办?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思,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所以国家法律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承包方愿意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发包方应当予以保留,不得收回;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发包方应当允许流转,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就业或收入来源,愿意将承包地交回的,发包方应当接受,并依法另行安排承包。

19、农民迁入设区的市后,原承包的土地怎么办?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这里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并且转为非农业户口,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才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发包方才可以收回承包方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二是应当交回的承包地只限于耕地和草地,不包括林地。

20、哪些土地可以用于个别(小)调整或承包给新增人口?

承包期内,在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或家庭人口状况发生变化自愿交回的,可以依法对承包的耕地和草地进行个别调整。应当用哪些土地来解决需要依法进行的个别调整(或“小调整”)和解决新增人口的承包地呢?《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8条规定了下列土地应当用于调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给新增人口:(1)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预留的机动地。(2)通过依法开垦等方式增加的土地。(3)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

21、党和国家对保护农村妇女的承包地是怎样规定的?

党和国家对保护农村妇女的承包地历来高度重视,200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通知(即厅字[2001]9号文)。通知要求,要切实提高对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重要性的认识。强调,在农村土地承包中,必须坚持男女平等原则,不允许对妇女有任何歧视。《妇女权益保护法》第30条规定,农村划分责任田、口粮田,以及批准宅基地等,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不得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权。针对一些地方在土地承包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歧视妇女、侵害妇女权益的问题,《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0条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中央强调,不管采取什么办法,都要确保农村出嫁妇女有一份承包土地。有女无儿、儿子没有赡养能力或者女儿尽主要赡养义务的家庭,男到女家生产和生活的,应享有同等村民待遇。

22、承包地可以继承吗?

首先,关于承包地继承问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5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根据这一条规定,家庭承包是以户为单位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期内家庭的某个或部分成员死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发生继承问题。家庭成员全部死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消灭,由发包方收回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依据这一法律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人人有份的家庭承包,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一项权利,原承包人死亡的,继承人如果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并依法取得了承包地再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将获得两份承包地,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失公平。继承人不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显然应当享有土地承包继承权,否则会损害其他成员的权益。如果继承人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又暂时没有取得承包地,可以考虑由其继承承包,但需要重新订立承包合同,在这种情况下不属于继承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1条同时规定,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这主要是考虑到,家庭承包的林地,不论是不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承包期内均可以继续承包,直到承包期满。其次,关于承包收益。《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1条规定,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的规定继承。这一规定是考虑到,承包人的承包收益属于其遗产,应按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

23、承包期满,在同等条件下原承包方有优先承包权吗?

有。优先承包权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当原承包人与其他承包人同时对原承包物进行投标时,发包方应当将承包物交给原承包人承包。《农业法》第13条规定“承包期满,承包人对原承包人的土地、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享有优先承包权。”

24、服刑犯人的承包地应当怎样处理?

犯罪服刑被依法注销户口的农民,已经不属于当地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他的承包地一般都应当收回。但是,对服刑时间不长,一两年至于几个月就将刑满释放的人,他们行满释放后回家继续务农,应当给予其生活出路,对他们的承包地可以不做调整,由其亲属耕种。

25、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农村籍学生还保留承包地吗?

根据《民法通则》和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大中专院校农村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依靠家庭供养,且学习费用较高,绝大多数家庭的收入来源主要靠承包经营土地。他们的承包地,应当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的法律规定以及中央关于“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规定,保留他们的承包地。这也是合乎情理的。至于他们毕业后承包地是否继续保留还是收回的问题,应当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他们毕业后迁入城市,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收入,完全脱离了农村父母的抚养,应当收回其承包地,如果他们毕业后仍回原籍待业,或者只是在城市“打工”,没有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收入,承包合同又尚未到期,应当继续保留他们的承包地。

26、义务兵提干或改志愿兵后家里的承包地能保留吗?

根据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为主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由于家在农村的义务兵服役期满后,仍回原籍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因此,他们服役期间继续保留其承包地是十分必要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24条规定“义务兵入伍前是农村户口的,他们在农村承包的责任田和分得的自留地(山、林)等继续保留;入伍前是企事业职工的,其家属继续享受原有的劳动保险福利待遇。”义务兵提升为军官或者改为志愿兵后,由于改变了义务兵尽义务的服役性质,而属于职业军人性质,享受了工资待遇。对此,根据军队的有关规定,部队应当及时通告地方人民政府,对其家属停发优待金,由其入伍前所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承包地。

27、父亲承包果园的债务儿子有义务偿还吗?

《民法通则》第29条规定“个体工伤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依据这一规定,如果父亲是以个人名义与发包方签订的承包果园的合同,其家庭成员,包括儿子都参与了生产经营活动,既共同管理果园事务,也共同享受了果园收益,因果园产生的债务,儿子当然应当依法偿还。

28、如何理解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的规定?

第26条第1款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这一规定对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这一规定,除法律对承包地的收回有特别规定外,在承包期内,无论承包方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只要作为承包方的家庭还存在,发包方就不得收回承包地。如承包方家庭中的一人或者数人死亡的;子女升学、参军或者在城市就业的;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承包方在农村从事各种非农户家庭产业的;承包方进城务工的等,只要作为承包方的农户家庭没有消亡,发包方都不得收回其承包地,但因承包人死亡,承包经营的家庭消亡的,为避免已有的承包地的承包方的继承人因继承而获得两份承包地,允许发包方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29、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承包权的怎么样继承?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0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该承包人死亡的,其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续法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这一条规定了家庭承包以外的其他方式的承包的继承问题。30、什么是土地承包合同?

土地承包合同是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达成的,关于农村土地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31、土地承包合同有什么特征?

⑴合同的主体是法定的。⑵合同内容受到法律规定的约束,有些内容不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⑶土地承包合同是双务合同。⑷合同属于要式合同。

32、土地承包合同的主要条款有那些?

⑴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这是承合同必须具备的的条款。⑵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⑶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⑷承包土地的用途。⑸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⑹违约责任。

33、土地承包合同的效力?

土地承包合同的效力是指土地承包合同成立之后,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发生相应的法律效果。已经成立的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就产生合同的法律效力,凡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即使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亦不能产生合同的法律效力,而可能属于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或者效力待定合同。土地承包合同的生产,是指符合法定生产要件的土地承包合同能够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并受到法律保护。

34、土地承包生效的条件有那些?

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土地承包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是:⑴土地承包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有相应的行为能力。⑵土地承包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⑶土地承包合同不得违反法律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⑷土地承包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35、什么是可撤销的土地承包合同?其有什么主要特点?

可撤销的土地承包合同,是指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土地承包合同归于无效。可撤销的土地承包合同的主要特点有:⑴可撤销的土地承包合同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⑵是否行使撤销权,由撤销权人自行决定。⑶可撤销的土地承包合同在未被撤销前,应为有效。

36、可撤销的土地承包合同有几种情形?

⑴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土地承包合同

⑵显失公平的土地承包合同。

⑶因欺诈而订立的土地承包合同。

⑷受胁迫而订立的土地承包合同。

⑸因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土地承包合同。

37、什么是无效的土地承包合同?

无效的土地承包合同是指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合同。订立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只有在其符合《合同法》和有关国家法律、法规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双方的经济目的才能实现。无效的土地承包合同由于其违反了国家法律的要求,法律不予承认和保护,从其订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38、无效的土地承包合同有几种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承包合同无效:第一,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土地承包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第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第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第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第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关不得收回、调整承包地等的强制性规定。

在土地承包合同中,这些强制性规范有:⑴发包方违反民主议定原则越权发包或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土地承包合同无效。⑵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同意擅自转包、转让的无效。⑶代理人超越代理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土地承包合同无效

39、什么是土地承包合同的变更?

土地承包合同的变更是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合同依法进行某些必要的修改、删节、补充合同效力的行为,这种行为应当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的利益。

40、当事人在变更土地承包合同时,应注意什么?

⑴变更的土地承包合同必须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⑵被变更的土地承包合同必须尚未履行或者正在履行过程中。⑶土地承包合同变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变更是指土地承包合同的客体和内容的变更,即对土地承包合同标的、数量、质量、履行期和地点、履行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条款的修改、补充或删除;广义的变更还包括土地承包合同主体的变更,即土地承包合同的转让。⑷土地承包合同的变更,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法律行为,因此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土地承包合同的变更应达成协议,协议未达成前,原土地承包合同仍然有效。

41、变更土地承包合同应具备什么条件?

⑴原已存在土地承包合同关系。⑵土地承包合同的变更须依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⑶土地承包合同变更应当遵守法定的方式。⑷必须有土地承包合同内容的变化。

42、什么是土地承包合同的解除?

土地承包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土地承包合同订立之后,履行完毕之前,对合同规定的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提前终止。土地承包合同解除后,当事人通过订立土地承包合同所确立的全部权利义务关系或者尚未履行的部分权利义务关系将不复存在。土地承包合同的解除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土地承包合同的解除只对未履行部分发生效力,不能导致合同自始消灭。

43、土地承包合同解除有几种情形

⑴土地承包合同的约定解除:一是事后协议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二是约定将来享有解除权,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⑵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定解除:一是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土地承包合同目的。二是在土地承包合同履行期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三是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土地承包合同主要义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是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土地承包合同义务或者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土地承包合同目的。五是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六是承包方丧失劳动力,无力继续耕种或者经营土地,本人自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的。七是承包人在承包期内死亡,且无第一顺利继承人继承承包的,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八是承包方在承包期内,违反法律、政策的规定和承包合同的约定,闲置、荒芜承包的耕种,由发包方解除承包合同,收回所发包的耕地。九是承包方进行破坏性或者掠夺性生产经营,经发包方劝阻无效的。十是承包方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经发包方劝阻无效的。十一是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承包方所承包的土地全部被依法征用或者批准占用的。十二是承包指标所依据的国家定购任务或者税收、价格等发生重大变化而严重影响一方利益的。

44、如何认定土地承包合同的违约责任?

《土地承包法》第5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作。”《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土地承包合同中,只要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土地承包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土地承包合同义务不符合规定,即存在违约行为的,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除非当事人能够证明因不可抗力导致不能履行土地承包合同。

45、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或者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长期使用的土地的使用权,享有占有土地自己使用、收益和在一定范围内处分经营权的权利。

46、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在农户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承包方将自承包的村集体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的条件转移给第三方经营,原承包方或第三方向村集体履行原承包合同的行为。

47、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什么必要性?

在我国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具有以下必要性:

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促进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业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需要。

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需要。

4、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48、我国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我国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思想是: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在长期稳定的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进行。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进行。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应当在农户之间进行。

4、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依法进行。

5、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必须坚持有偿原则。

4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有哪些?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2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

1、转包。转包主要发生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户之间。

2、出租。出租主要是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

3、互换。互换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之间,为方便耕种和各自需要,对各自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交换。

4、转让。转让是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给他人,转让将使农户丧失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

5、入股。即承包方将承包土地使用权入股,参加农业股份制、农业股份合作制或实行“股田制”,并以入股股份作为分红依据。

6、退包。是指承包户在承包期内把承包土地退交给集体,由集体重新发包的行为。50、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有哪些?

1、平等协商、自愿有偿原则。

2、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的原则。

3、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剩余年限的原则。

4、受让方须有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原则。

5、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原则。

51、哪些做法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侵权和违法行为?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5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不得将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依据这一法规,以下四种做法,属于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侵犯农民权益和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一是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特别是发包方。二是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是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四是将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

52、村委会能要农户土地流转收益吗?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6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扣缴。”第58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擅自截留、扣缴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的,应当退还。”村委会即使作为发包方,也不能收取作为承包方的农户的流转收益,收取了必须退还。

53、政府官员变更或解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应负什么责任?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1条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承包,变更、解除承包合同,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或者强迫、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给承包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由上级机关或者所在单位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54、《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第二轮的承包还有效吗?

《农村土地承包法》是在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完成了二轮承包的情况下,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制定的。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农村土地承包的稳定,充分考虑到与已经完成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相衔接的问题,防止个别地方利用《农村土地承包法》变更已经签订的承包合同,调整承包土地,侵犯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2条专门规定了第二轮承包的效力。“本法实施前已经按照国家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规定承包,包括承包期限长于本法规定的,本法实施后继续有效,不得重新承包土地。未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林权等证书的,应当补发证书。”

55、国家法律对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是怎样规定的?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第1款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

56、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第2款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应当具备以下主要条款:(1)流转方、受流转方的姓名、住所。当事人是农户的,户主的姓名可代表全家;(2)流转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期间,即流转的年限和起止时间。这里需要指出,流转的期限不能超过承包合同的剩余期限,即不能超过承包合同的承包期扣除已经履行的时间后剩余的时间期限;(4)流转土地的用途;(5)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6)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7)违约责任。除此之外,当事人还可约定其他内容。

57、什么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和出租?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9条规定:“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或者出租给第三方,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所谓转包,主要是指承包方将自己承包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内全部或部分转交给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耕种。所谓出租。主要是指承包方作为出租方,将自己承包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内全部或部分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并收取租金的行为。

58、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

从农村土地承包的实际需要出发,《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0条规定:“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给他人行使,自己行使从他人处换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59、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其拥有的未到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的方式和条件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受让对象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也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农户。

60、转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1条规定:“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同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来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土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按照该条规定,转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转让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稳定的收入来源。

2、经发包方同意。

3、受让方应当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61、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是指在承包期内,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份,以股份入股的形式与他人合作生产,按股取得效益。62、当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

1、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个别基层干部特别是村级干部对土地流转工作不够重视,在调整种植业结构时,没有运用土地流转这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形式去操作,仍然沿用行政干预和强迫命令的办法,引起群众不满;有的地方放松了对土地流转的管理,不闻不问,自行发展;不少群众对土地流转不重视,不了解流转程序,不了解如何流转其行为才合法有效,因而在流转中未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土地流转不规范。从调查看,土地流转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口头协议多,缺少书面的材料,发生纠纷后没有处理依据;不经发包方同意,私自流转,致使流转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流转合同不统一,个别地方条款繁琐,操作性不强。

3、档案管理不规范。表现在:合同签订不及时,合同签订率低;土地流转情况未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内登记;没有建立土地流转台账,乡村两级不能及时掌握了解流转情况;合同入档率低,整理建档不及时,容易造成丢失和损坏。

4、组织机构不健全。由于人员变动,合同仲裁员在岗的已所剩无几,不少县市区合同仲裁机构已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严重影响了合同纠纷的及时调解仲裁。

63、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强化管理是规范土地流转的一个重要手段。必须通过实现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起合理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

1、指导和服务要规范。

2、流转程序要规范。

3、流转合同要规范。

4、管理方式要规范。

64、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主要是指在土地承包过程中发包方与承包方发生纠纷,也包括土地承包当事人与第三人发生的纠纷。65、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有哪些?

1、经济纠纷。在土地承包合同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过程中,发包方和承包方发生大量的因为经济目的而产生的纠纷。

2、民事纠纷。农户之间发生纠纷,村组之间发生纠纷以及农户与村组干部个人之间发生的纠纷多是民事纠纷。66、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反映出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1、发包方非法变更、解除合同。

2、擅自将土地用于非农建设。

3、因自然灾害、水利电力设施等原因拒交承包费用。

4、因土地征用补偿、退耕还林补偿问题发生的争议。

5、部分已放弃土地承包的农户提起的确权之诉。

6、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承包方与当地村民关系紧张,诱发不稳定因素。67、引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原因有哪些?

1、发包方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干部的原因。

2、承包户的原因。有的承包户以村组账目不清、其他农户未交承包费、村组欠其往来款等为由不按合同规定交纳承包费,或者拒绝承担合理的劳务、费用。也有的承包户在签订承包合同后,未经发包方同意,又随意将土地转包、分包给他人,从中获利或帮助没有承包权的人取得承包权。还有的承包户随意改变承包土地用途,在承包地上挖鱼塘、取土甚至烧窑,还有的破坏性使用承包的自然资源等等,由此产生种种纠纷。

3、第三者的原因。

4、情况变化因素。

5、由于不可抗力因素。

6、土地承包合同的内容及签订、变更、解除程序不规范。

7、乡镇政府工作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村社干部行政规范指导,造成农村承包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中不必要的失误。68、如何预防和减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发生?

1、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宣传。

2、加强管理和指导。

3、司法部门加强对土地承包关系的法律调整。

4、乡镇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规范农村土地承包行为。

5、乡镇干部的观念要逐步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69、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1、协商。协商,是由发生争议的土地承包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解决承包纠纷的一种方式,这是解决承包纠纷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2、调解。土地承包纠纷的调解,是指土地承包当事人双方发生纠纷后,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讲理劝说,分清是非,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依据法律规定,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这也是解决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重要方式。

3、仲裁。仲裁是处理合同纠纷的有效途径之一。所谓仲裁,是指土地承包合同当事人双方根据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的事项交给仲裁机构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后,按照一定的程序作出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的仲裁裁决,从而解决双方的争议。70、行政调解土地承包纠纷应遵循什么程序?

1、当事人申请。土地承包合同当事人持双方同意调解的协议并交付土地承包合同文本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供主持调解的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掌握情况。当然,在一方向该部门反映情况时,该部门在征得其他当事人同意之后,也可以开始行政调解。

2、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受理。如果土地承包合同当事人提供的材料齐全又在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法定权限范围内的,即可被受理。

3、进行调解。主持调解的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依据自由、自愿、平等、合法的原则,分清双方的是非责任,然后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4、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写明当事人的名称;合同纠纷的主要事实;当事人各方的过错责任;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最有由当事人签字,调解部门盖章。71、承包方违法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对于承包法违法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权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即行政机关对违反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行政制裁。违法《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具体处罚有: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在非法征用或占用的土地上建造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责令缴纳复垦费;责令退还或者交还非法占用的土地;责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等。72、承包方给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损害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承包方把土地改作他用,如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甚至建设小砖窑、小煤窑等,就会占用和破坏大量的良田,破坏土地的种植条件,甚至会给承包地造成永久性的损害。为此,《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0条第2款规定:“承包方给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损害的,发包方有权制止,并有权要求承包方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73、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有何意义?

《农村土地承包法》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符合我国农村实际和农民心愿,对于稳定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74、制定《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制定《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指导思想和立法宗旨是: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本目的是:依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75、《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提到的“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没有区别?

《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提到的“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属同一概念,没有区别。土地使用权是法律上比较规范的说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报告中也是用土地使用权的概念,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相对应。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后,农民手中拿到的都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已普遍被广大农民所接受。76、农村土地是指哪些土地?

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主要包括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四荒”,以及养殖水面等。77、农村土地承包有哪两种方式?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条的规定,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二是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的承包。78、什么叫家庭承包?

家庭承包,是指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公平分配、人人有份的原则,统一将耕地、林地、草地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一种承包方式。其特点:(1)承包双方当事人不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发包方是集体经济组织,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2)承包对象主要是耕地、林地和草地,具有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3)根据公平分配和人人有份的原则承包,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发包;(4)承包期较长,耕地30年、草地30~50年、林地30~70年,林地经批准还可以更长;(5)承包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法定的,承包方享有经营自主权、产品处置权、土地流转权、土地被征用占用的补偿权等;(6)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林权证;(7)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8)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物权方式予以保护,有权提出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要求;(9)承包收益可以继承,耕地、草地的承包经营权不能继承,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79、什么叫其他方式承包?

其他方式承包相对于家庭承包而言,是指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将“四荒”地、养殖水面等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一种承包方式。其特点:(1)承包双方当事人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发包方是集体经济组织,承包方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联户和成员,也可以是经本集体经济组织大部分成员同意的外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甚至是城市企事业单位和职工;(2)承包对象主要是“四荒”地、养殖水面,及其他零星土地,没有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3)根据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承包,采用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市场化方式运作;(4)承包期有长有短,由承包双方协商确定,既有长期承包(如50年),也有短期、临时承包;(5)承包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承包双方协定;(6)土地承包经营权需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林权证后才能流转;(7)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方式;(8)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债权方式予以保护,通常只享有债权请求权,请求损害赔偿;(9)承包收益可以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可以继承。

80、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指哪些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所有成员。只要一出生,不论年长年幼、是男是女,没有年龄和性别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理由,剥夺和非法限制成员的土地承包权。

81、妇女与男子是否享有平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82、什么叫公开、公平、公正?

公开,是指土地承包过程中,必须保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知情权,防止暗箱操作,包括信息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公平,是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享有、行使承包本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的权利。公正,是指在承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办事,同等地对待每个承包方。83、如何确认土地所有权?

根据《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民集体所有有三种形式:一是村农民集体所有;二是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三是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土地所有者或者发包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确定农民体所有的土地的权属性质、面积、坐落,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确认所有权。如有争议,可要求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所有权,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确权之诉。84、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关是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依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

85、《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什么职责?

其职责是:(1)指导、监督农村土地承包的管理。不仅要指导、监督家庭承包的管理,而且要指导、监督其他方式承包的管理;不仅要指导、监督流转的管理,而且要指导、监督调整、收回的管理。(2)指导、监督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和履行。(3)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不仅要及时核发、变更、补发、收回家庭承包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还要及时审核通过其他方式承包的承包人要求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4)批准家庭承包土地个别农户间的调整。(5)调处和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6)参与征用、占用农村承包土地的管理。(7)指导、监督土地补偿费的管理。86、《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乡(镇)人民政府哪些职责?

其职责是:(1)指导、监督农村土地承包的管理。不仅要指导、监督家庭承包的管理,而且要指导、监督其他方式承包的管理;不仅要指导、监督流转的管理,还要指导、监督调整、收回的管理。(2)指导、监督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和履行。(3)申领、分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4)批准家庭承包土地个别农户间的调整。(5)批准其他承包方式将土地承包给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6)调处和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7)参与征用、占用农村承包土地的管理。(8)指导、监督土地补偿费的管理。87、农村土地应由谁来发包?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的,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由使用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发包。

88、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包括:(1)农田水利建设,如防洪、防涝、引水、灌溉等设施建设;(2)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用材林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3)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等。89、什么叫农业用途,什么叫非农建设?国家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所以,农业用途是指将土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非农建设是指将土地用于农业生产目的以外的建设活动。如不得在耕地上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不得占有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90、什么叫征用,什么叫占用?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用。也就是说,一定条件下,农户承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被依法征用。所以,征用是指国家为了保证社会公共事业或者公益事业的发展,体现全社会的长远利益,将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主要用于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对土地的征用一般需要满足四个条件:(1)征地必须是一种政府行为,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征用。(2)征地必须依法取得批准。(3)征地行为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地方案必须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公告和公开。(4)征用土地必须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占用是指为了兴办乡镇企业、建设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和村民住宅等,经依法批准使用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91、承包地被征用、占用后如何得到补偿?

《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政策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看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土地补偿费,按被征地原用途补偿,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归土地所有者所有,纳入公积金管理,用于被征地农民参保、发展生产、公益性建设,不得平分到户,也不得列为集体经济债务清欠资金。安置补助费,按被征地原用途补偿,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最高不得超过15倍,归需安置人员,用于被征地的承包人的生活安置,已被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归安置单位。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最高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按照附着物的实际价值和当季作物的产值计算,归承包人所有。92、家庭承包后承包方如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是确认承包方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凭证,是调解、仲裁和审理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证据,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就是说,承包方与发包方签订承包合同后,不用主动向有关部门申请登记发证,而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同时将土地的使用权属、用途、面积、坐落等情况登记在专门的簿册上,以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

93、家庭承包中发包方和承包方应遵循哪些原则?

农村土地承包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家庭承包中发包方和承包方应遵循以下原则:(1)按照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也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权利;(2)民主协商、公平合理;(3)承包方案应当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规定,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4)承包程序合法。

94、家庭承包中承包方何时起能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物权的范畴,物权通常需经依法批准或者登记后才能取得。为了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土地权利,根据我国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同时为减转批准、登记可能给农民带来的负担,《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实行家庭承包时,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就是说,在家庭承包中,依法签订的承包合同一经成立,立即产生法律效力,不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承包方就可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95、家庭承包期内,发包方能不能收回承包地?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随意收回承包地,是农村土地承包立法的关键条款和核心内容。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首要的一点就是,在承包期内,发包方原则上不得随意收回承包方的承包地,从而使广大农民真正感到他们承包的土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受法律保护的,是有保障的,从而使他们在土地上进行长期投入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同时,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又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把这一规定作为原则上不能收回的补充。所以除法律对承包地的收回有特别规定外,在承包期内,无论承包方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只要作为承包方的家庭还存在,发包方都不得收回承包地。当然,因承包人死亡,承包经营的家庭消亡,为避免已有承包地的承包方的继承人因继承而获得两份承包地,允许发包方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96、家庭承包合同一般包括哪些条款?

(1)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2)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3)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4)承包土地的用途;(5)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6)违约责任。

97、什么叫承包合同的变更,什么叫承包合同的解除?承包合同的变更,是指承包双方在履行承包合同过程中,经协商,对原承包合同的条款进行修改或者补充,并达成新的协议。承包合同的解除,是指承包双方在履行承包合同过程中,经协商或者因土地征用、自然灾害等法律规定无法再继续履行合同时,提前终止承包合同。也就是说,除承包双方协议或者法律规定可以变更或者解除承包合同以外,一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承包合同,否则就是一种违约行为,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所以,《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承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不得因承办人或者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者解除,也不得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立或者解除,也不得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立或者合并而变更或者解除”。第二十五条又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承包或者变更、解除承包合同”。

98、什么叫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什么叫永久性损害?

依法保护土地,是指对土地生产能力进行保护,保证土地生态环境的良好性能和质量。合理利用土地,是指承包方在使用土地的过程中,通过科学使用土地,使得土地的利用与其自然的、社会的特征相适应,充分发挥土地要素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产、生态的综合效益。永久性损害,是指使土地不再具有生产能力,不能再被利用的损害。99、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由哪些人组成?

村民会议是村民集体讨论决定全村村民利益问题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村民行使自治权的根本途径。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农村土地承包方案等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原则上应由本集体经济组织18周岁以上的村民参加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但在外出人员较多或者村民居住分散,全体村民不易召集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选派代表参加会议的形式。所以,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简单地说,是指土地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中18周岁以上的村民参加的会议。100、为什么对耕地、草地、林地的承包期限要分别作出不同的规定?

承包期限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存续的期限,在这个期限内,承包方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依照法律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承担义务。《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还可以延长”。之所以做出这种区分,主要是考虑到不同性质土地的投资收益期限差别较大。一般来说,在耕地上进行投资见效比较快,大多数情况下,当年投入当年就能取得收益。草地的投资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取得收入,而且一般能够持续多年获得收益。林地的投资回报期限更长,通常需要数年、十多年才能取得收益,有的林木的生长期长达七八十年,在幼树成长阶段基本没有收益,必须规定更长的承包期,才能更好地保护承包方的收益权,调动承包方植树造林的积极性。101、如何理解和执行承包地的调整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承包期内,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对个别农户之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承包合同中约定不得调整的,按照其约定”。这里需要把握的是:(1)特殊情形是指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后不要安置补助费、人口增减导致人地矛盾突出三种情况。(2)只限于个别农户之间进行调整。(3)调整只限于耕地和草地,不包括林地。(4)必须坚决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即首先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然后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再报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5)凡是承包合同已经约定不调整的,不能以其他任何理由调整承包地。102、哪些土地可以用于调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给新增人口?

(1)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预留的机动地;(2)通过依法开垦等方式增加的;(3)承包依法、自愿交回的。103、承包方在承包期内交回家庭承包土地,为什么要提前半年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方?

承包期内,承包方家庭成员发生重大变化,没有能力继续耕种承包地,又不愿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或者承包方家庭和主要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并且获得比较稳定的非农收入等情况,要求自愿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的,发包方应当接受,并要求提前半年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方。主要是因为:(1)土地的耕作有很强的季节性,为了不误农时,承包方决定自愿交回土地时应当给发包方一段合理的时间,以便发包方寻找其他承包人,及时将交回的承包地另行承包给他人种植。(2)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每年两季播种的耕作制度。(3)承包方在承包期内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承包方放弃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应当慎重,不宜以口头方式作出决定,必须采取书面形式。104、如何理解家庭承包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同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土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为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把握:(1)承包方要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2)必须经发包方同意;(3)受让方只限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4)受让方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也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农户。105、如何理解家庭承包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入股?

上一篇:新概念73---96 内容总结下一篇:农村公路养护巡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