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0课(精选9篇)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0课 篇1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需遵循客观规律;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用毛泽东的两段话导入。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提问:哪位同学能够跟我们解释一下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讲授新课】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课件1---12)
1、“双百”方针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在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被当成政治问题,伤害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3)1956年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会议指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双百”方针的提出
“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
首先要明确“双百”方针的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
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使学生明确,“双百”方针的针对性。
3、“双百”方针的影响【合作探究】
“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第一,在学术领域:第一个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的会议,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学生可以通过“历史纵横”了解这次争论产生的过程,老师讲解这一事件的意义:会议打破了几年来我国遗传学派形成的“一家独鸣”的僵硬局面,促进了不同学派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这也是“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为贯彻落实这个方针,突破苏联模式而召开的一次影响巨大、效果很好的会议。“双百”方针的提出使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了,自由讨论的风气浓厚了。
第二,“在文学艺术领域: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文学艺术界的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以不同的风格,生动地描绘了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各方面的创作成就都很突出,硕果累累。话剧、电影、文学作品、文艺期刊等等。建议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多幅照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体裁、风格、内容和题材的多样性。
通过几组图片加深学生印象
二、曲折的年代(课件13---28)
1、原因
①.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 ②.国内文革的发生极左思想盛行
2、表现:(老师讲述)
①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阶级斗争; ②一些正确的甚至优秀的作品当作错误的受到批判;(如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来的人》,艾青的诗《蝉的歌》,昆曲《李慧娘》,电影《北国之春》
《
早
春
二
月
》)
③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一些学有专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受到长期歧视和压抑。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⑤树8个样板戏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文化事业发展情况如何?老师归纳下:(1)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文化领导机构几乎瘫痪,文化部门的领导权被林江反革命集团所把持;(2)报刊大部分停刊,出版业几乎停顿,造成人们精神食粮的匮乏;(3)文艺舞台上百花凋谢,万马齐喑,一片萧条残破景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江青等污蔑建国17年来文艺战线被修正主义文艺黑线专政,整个全国只有八个“样板戏”一统天下
(4)以致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利亚电影莫明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思考: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中国只放映样板戏合适吗?为什么?(不适合,八个样板戏根本满足不了人民多样的文化需要。)为什么江青要全力推广样板戏?(借样板戏满足其文化专制的政治目的。)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之后,进一步提问: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文革”期间国内电影创作不再是“百花齐放”,而是“百花凋零”,样板戏“一枝独秀”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学生分析,老师归纳:
(1)科学文化领域内受到前苏联在学术批评中的粗暴作风的影响。(2)在长期的战争年代,党习惯于用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3)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严重偏差,“左”倾思想日益严重。(4)60年代,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国内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致使此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出现了严重挫折。
由此产生的危害,不仅仅在电影事业上,还表现在: 文化大革命中迫害致死的部分学者专家等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致死.吴晗: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范长江:名记者、曾任人民日报社长, 1970.10.23 在河南确山跳井身亡 翦伯赞: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上官云珠:著名电影演员, 1968.11.22 病中跳楼身亡
三、文艺的春天(课件29---33)学生阅读课文,解决这一子目的两个问题。
1、春天来临的原因
①“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②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他还强调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③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为内容。
2、春天的表现
①出现了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②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艺创作欣欣向荣
③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合作探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简析这两个高峰产生的主要原因。老师最后总结:
⑴两个高峰:一个是在“双百”方针提出之后;另一个是在文革结束之后。
⑵主要原因:A、前者:①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的需要,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②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活跃、紧跟时代、积极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创作了大批文艺作品。B、后者: ①“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党总结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②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他还强调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③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为内容。【本课小结】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双百”方针的执行,直接影响着文学艺术的发展。正确处理政治与科学、文艺工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双百”方针是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科学文化繁荣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迅猛而健康地发展。【板书设计】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二、曲折的年代
三、文艺的春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教案 篇2
1、知识目标:了解梭伦改革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2、能力目标:理解梭伦改革应对贵族反对的策略及现实性,财产等级制度改革不能带来真正的平等、以及公民权利提高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为什么说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情感目标:通过对改革背景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顺应潮流,实事求是,改革就能成功;通过对改革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进行一场社会变革来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从而更好的促进生产力发展。
【学习重点】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知识链接】必修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知识导学】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一)雅典的自然条件(梭伦改革的背景1)
(1)环境优越:位于 ,有小块平原;多山靠海、多天然良港;
(2)资源丰富:盛产 、、优质陶土和 等;
(3)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 港。所有这些对农业、工商业发展十分有利。
(二)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梭伦改革的政治背景2)
1、城邦国家的雏形:
(1)在“ 时代”,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大约在公元前9~前8世纪,这些部落逐渐统一,设立以 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出现了 的雏形。
(2)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
①政治上, 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还把持了作为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公民大会(代表平民)没有实际权力。
②经济上, 掌握了大部分财富,他们盘剥平民。许多平民无力还债,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因此被称为“ ”。 如果还不起债务或交不起地租,他本人及家属就会沦为债务奴隶。
平民的反抗:贵族的专横和压榨,激起了平民的反抗。公元前632年, 发生主要由平民参加的武装_,这次_虽然最后被镇压,但给贵族统治敲响了警钟,雅典统治者后来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
(三)工商业发展(改革的经济背景)
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工商业得到发展。随着经济实力的日益壮大, 对旧贵族的政治专权越来越不满,展开了要求 的斗争。社会各阶级出现分化: 因为占有平原地区的大片沃土,被称为“平原派”,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以巩固自身的既得权益。 深受债务奴役之苦,他们大都住在山区,被称为“山地派”,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0课 篇3
【教学目标】
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知道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是本课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辅以列表分析归纳法、情境再现法。【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神七”及宇航员的话导入,再让学生看一段材料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但自1840年以后,备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制定了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科学技术振兴的伟大历程。古代(辉煌)——近代(衰弱)——新中国(振兴)导出本课。(课件1--3)【讲述新课】学生看书,完成表格 老时间19641964师总结
地位、意义加强了…打破…,提高…。和平利用核能已经取得…。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核技术两弹一星成就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航天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91-1994秦山、大亚湾核电站“东方红一号”卫星1970世界第五,航天时代1999起“神舟”号无人飞船4次成功2003、2005、世界第三个“神五”、“神六”、“神七”2008开辟…的时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世界第一)大大提高…有助于解杂交水稻南优二号1973决…20世纪末参加人类基因工程研究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居世界前列,加速1983巨型计算机“银河-Ⅱ号了国家信息化发展1992 表格上内容老师进行逐步分析: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课件5---13)
1、“两弹一星”:
(1)概念:“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为什么能成功?(2)背景(原因)及目的:
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b.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c.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中国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d.为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武器和空间技术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目的)(3)成果: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 1964年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实验成功 加强了国防力量 1970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 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世界第五个)
① 原子弹的研制与和平利用: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中国人终于迈进了原子核时代。A、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意义: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核武器的发展有利有弊,关键看这个国家怎么应用,比如说我们可以把核和平利用,如建立核电站。步入九十年代,我国作出从1996年7月30日起暂停核试验的决定,并把我国的战略目标转向“载人航天”。但“载人航天”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B、1991年和1994年,我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并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导弹的研制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10月,我国发射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③、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迈入航天时代。
2、载人航天的发展:
(1)2003年起,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2)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以上内容讲完让学生看ppt上的图片,尤其强调邓稼先、钱学森两位科学家做出贡献和爱国精神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课件14)
1、简介: 袁隆平(1930.9—)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00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分等级。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该奖项2000年设立。)
2、贡献: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于是,袁隆平受到启发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
3、意义: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不仅大大提高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享有很高的声誉。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我国计算机的研制:
(1)背景: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2)开始: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3)成就: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名为“银河一I号”。
(4)地位:此后,越来越先进的银河系列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5)意义: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2、生物技术
(1)成就:A、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B、中国还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到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意义: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知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目前已经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板书设计】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篇4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
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
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 2.(2010年唐山4月模拟)《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 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
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
3.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
A.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B.对平民进行教育
C.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不应分类别
4.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
A.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B.维护奴隶制度
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
D.主张“百家争鸣”
5.(2010年高考上海卷,3)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6.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7.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制天命而用之”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儒家思想创立并完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A.“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 B.“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 C.“三纲五常”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9.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A.儒家、墨家
B.道家、法家
C.法家、儒家
D.道家、儒家 10.“少治《春秋》„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这位思想家应该是()A.朱熹
B.顾炎武
C.董仲舒
D.程颐 11.下列哪一言论不是董仲舒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的体现()A.“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
B.“塞兼并之路”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春秋大一统”
12.封建儒学不断发展,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核心是
A.克己复礼
B.“三教合归儒”
C.君权神授
D.人无有不善 13.下列属于董仲舒的思想观点的是()①春秋大一统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三教合归儒”④“三纲五常”、“孝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的主张是在()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明清时期 15.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16.下列各项中,发挥和光大儒家思想的是()
①“制天命而用之”②“焚书坑儒”③“天人感应”④“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2005年珠海深圳三校4月模拟)关于理学的演变,不正确的是 A.理学和心学是明清两代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B.明朝初期程朱理学盛行
C.明朝中期王阳明创立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即心学 D.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使理学走到极端
18.儒家思想开始受到近代社会思潮的批判,始于()A.明朝后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维新运动时期 D.新变化运动时期
19.下列哪一项不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的主张()A.黄宗羲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B.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C.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 D.三人都尖锐地揭露道学家是“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20.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的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1.这维护君主的至尊地位,历代统治者不择手段控制人民的思想,西汉、南北朝、隋唐与秦、明、清显著不同的是()A.借助宗教,神化君权 B.重视发展官方教育
C.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D.制造冤案,消除异己 22.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一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A.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论语·颜渊》
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章句下》
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材料四: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008年9月27日至29日,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孔子文化节期间在山东曲阜隆重举行。儒学经典《论语》中的五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具有鲜明的人文性。请回答:
(1)四段材料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
(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么做?
(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4)《论语》中的五句话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理念?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二:“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三: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王阳明怎样的观点?材料三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怎样的哲学观点?王阳明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主要相同之处?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他又说:“气者,理之依也”。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的独到之处何在?
(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提出了哪两者之间的区别,后人是如何高度概括他的这种主张的?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B 5.C 6.A 7.D 8.A 9.C 10.C 11.D 12.C 13.B
14.B 15.D 16.C 17.D 18.A 19.D 20.B 21.A 22.C
二、非选择题
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能力。第(1)问在把握每个材料中心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第(2)问材料强调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第(3)问材料体现了“君”与“民”的关系。第(4)问在理解五句话的含义的基础上分析。答案:(1)民本、人文思想。
(2)关键:取信于民。统治者应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
(3)“民贵君轻”的观点。统治者应“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4)理念:团结友爱,崇尚道德,和睦相处,和平发展。
2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第(1)问把材料信息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回答。第(2)问利用材料并联系教材中关于王阳明的内容回答。第(3)问应主要从内容及实质两方面分析。
答案:(1)格物致知。“穷理”。
(2)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唯心主义观点。其特点是认识到天理就在自己心 中,无需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都承认“理”的存在,实质都是用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 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第14课学案 篇5
2014级历史必修(3)第5单元第14 课
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姓名()
班别()
学号()
评价()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目标重难】
重点: “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基础自修】(《优化学案》P60)
【结构整合】
【问题探究】
问题一: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背景)学习西方什么?有什么影响?
问题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想?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思想?
问题三:概括总结维新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意义。
探究一:阅读P69【学思之窗】,思考: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
探究二:维新变法思想为什么要把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效果测评】
1. 《海国图志》一书的核心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发展资本主义 2.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梁等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是()A.将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B.倡导民主和科学
C.确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方针 D.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更没有付诸实践 3.19世纪末,维新思想的积极宣传者包括()
①张之洞 ②梁启超 ③严复 ④王韬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4.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A.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B.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统治
C.提高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与能力 D.赋予传统儒学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 【反思总结】 收获:
疑惑:
————————————————————————————————————————————————————————————————————————————————————————————————————
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荀况)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0课 篇6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苏州学业水平检测)下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党派很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图中的数字可以得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实际上执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2018·浙江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叙述,确切的是(C)
①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②讨论了国名、国旗、国歌等问题 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排除③,答案选C项。
3.(2018·莱芜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民主政治史上一个伟大创举。这主要是指人民政协(D)①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②始终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③以各党派平等合作为和平建国的途径 ④是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A.①②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民政协的认识。人民政协在1949~1954年代行人大的职能,之后变成统一战线组织,因此②不正确,③与史实不符,故D项为正确答案。
4.(2018·湘潭高一联考)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大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B)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解析] “人民大宪章”指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制定其他各项法律法规的依据。《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5.(2018·东莞高一联考)1933年,出生于昆明的普通工人王德厚,因其有丰富的锻造技术经验,改造锻造设备,改进工艺工装,年年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工作任务,1954年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
(B)A.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普选产生 C.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
B.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 D.我国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没有涉及人大代表选举的程序,不能得出“普选”的方式,A项错误。材料中的王徳厚是普通工人,因工作表现突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说明了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党派,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民族问题,D项错误。
6.(2018·信阳高一期末)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亿5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1954年宪法(C)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落实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由1954年宪法的制定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意见共138万条”等信息,可以看出1954年宪法的制定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7.(2018·无锡高一联考)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
(B)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解析] 1949年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1954年全国人大已经建立,全国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故B项正确;政协成为政治协商的机构,故C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D项错误。故选B项。
8.(2018·新疆学业水平测试)我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参加,讨论并表决由国务院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各项法律、法案等,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坚持的原则是(B)A.民主集中制
C.依法治国
B.人民民主 D.政治协商
[解析] 由题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参加,讨论并表决由国务院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各项法律、法案等”,这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B项与题意相符。
9.(2018·银川高一检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废除了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地名等。这一做法(B)A.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需要 C.是巩固新中国统一的主要手段 D.主要是为了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对地名等进行修改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各民族的一律平等,故选B项。
10.(2018·四川学业水平测试)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B)A.民族平等
C.共同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 D.团结互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A项是处理民族关系的目的,C、D两项是发展民族关系的政策。
11.(2018·江苏学业水平模拟)海南省的行政区划中包括4个黎族自治县和2个苗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B)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由“黎族自治县”“苗族自治县”等信息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设立西藏自治区。这一举措对形成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意义在于(A)
A.实现了自治区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B.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 C.促进了自治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D.实现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要侧重的是“民主”意义。B项错在“先例”;C项是经济意义;D项是政治意义。A项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看体现的是民主意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2018·四平高一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叔通委员讲,做了这个工作,可以使人民民主更加发扬。确实如此,北京郊区乡政府民主选举的结果,百分之五十的乡长被选掉了,因为这百分之五十的人做了坏事,人民不高兴他们。为了发扬民主,对政权组织,特别是县、乡两级,来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这对促进经济建设,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就是对于抗美援朝也有好处,傅作义委员说可以加强抗美援朝。……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人民民主更加发扬,经济建设搞得更好,抗美援朝的力量更加增强,那是可以使它放弃侵略的。
——毛泽东《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的几点说明》(1953年1月13日)材料二 全国人民在讨论中热烈地称赞我们的宪法草案,因为这个宪法草案正确地总结了我国的历史经验。这个宪法草案是我国人民利益和人民意志的产物,是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产物。
人民称赞这个宪法草案,还因为它正确地吸收了国际的经验。……显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先进国家的经验,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宪法草案结合了中国的经验和国际的经验。我们的宪法草案不只是我国人民革命运动的产物,而且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产物。
材料三 宪法草案序言中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材料二、三摘自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看法。
[解析] 根据“使人民民主更加发扬”“来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加强抗美援朝”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答案] 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需要制定宪法,举行选举;开展全国普选,有利于基层政权建设的加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能提高人民群众进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便于加强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宪法草案受到人民称赞的原因。
[解析] 根据“正确地总结了我国的历史经验”“人民利益和人民意志的产物”“吸收了国际的经验”“人民革命运动的产物”等组织答案。
[答案] 原因:正确总结了我国的历史经验;符合人民的利益与意志;借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既是中国革命的产物,也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部宪法制定的重要意义。
[解析] 首先联系有关1954年宪法的意义,然后结合材料“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等信息进行分析总结。
[答案] 它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它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我们国家的国体与政体,也指明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这就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
14.如何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我党为此做出了成功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1年3月4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民族区域自治试行条例》(草案)。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西北局民族事务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条例》(草案)征询意见的调查提纲。这是建国后我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举措之一……同年8月9日,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8月22日,举行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决议》。就在这次会议上,宣布正式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主任是包尔汉·沙赫德拉,副主任是高锦纯、我、安尼瓦尔·加库林……党中央关于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指示,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进程中的重要步骤。
——《我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材料二 民族的区域自治是毛主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的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遵循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依据这个总原则和大前提,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都有权利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志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这就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请回答:
(1)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答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之一,不可能规定具体实施的详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制定,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详细办法,使制度的实施有章可循,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国家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的细则。
(2)从材料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成员上看,这一制度有何特点? [答案]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少数民族的领袖人物起着关键的领导作用,他们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保障少数民族实现真正当家作主的权利。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在我国发挥了怎样的重大历史作用?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0课 篇7
教学重点:
1、理解生动细腻的人物心理活动刻画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通过心理描写、情节布局等分析玛蒂尔德夫人的形象,从而透视当时的社会。
3、分析小说的艺术魅力之一——精巧的构思;
教学难点:全方位的评价玛蒂尔德这一复杂人物,从而领悟小说所表现的深刻主题,探究隐藏于“项链悲剧”之后的社会根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消费+欲望。从经济学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多,所谓知足常乐。反之,一个物质消费有限,欲望无穷大,那将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泊桑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项链》(板书课题),从中寻找答案。
(二).速读:英语课本中也有这篇课文,译做〈首饰〉。结合课文内容,试比较一下,哪种译法好?
“首饰”包括耳环、戒指、项链等,是一个大概念。用之范围太大,指代不确。
“项链”是属概念,是具体的物,在文中是与人物命运息息相关的物件。它是本文的线索,贯穿了全文的始终。人物的命运遭遇是靠“项链”连缀在一起的。
(三).抓线索理情节以玛蒂尔德身份复述这个故事: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得知项链是假的
(开端)
(发展)(再发展)
(高潮与结局)列出情节结构。
七个“梦想
四个“陶醉”
十年青春
一个“回想”
4.边读边思:玛蒂尔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联系生活,说说女主人公十年的艰苦值不值得?对于她的遭遇,你持什么态度?作者对玛蒂尔德到底是一种什么态度?造成主人公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
过渡:.通过赏析主人公玛蒂尔德其人,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理性思考。即通过作品语言领会作者的用意。作者可能“用意十分,下语三分”,读者要能将另七分用意也领悟到,不受作者创作意图束缚,不受既定结论影响,充分发挥自己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见仁见智,自由评说。
(四)问题探讨,分析人物。
一)心理描写:
1、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请同学们想一想玛蒂尔德的悲剧结局是由她的哪些性格决定的? ——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思想。
2、课文哪些地方揭示了她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思想?——课文开头整个部分都是证据。要求做新衣,伤心没有饰品也是,舞会上的陶醉也是……等等
3、开头部分的文字是从哪个角度着重介绍玛蒂尔德性格的?——心理描写。4.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哪一个?(梦想)
5、“梦想”一词有两个义项
妄想、空想;渴望。
作者为什么用“梦想”二字,而不是用“联想”、“想象”、或者“向往”等词。——玛蒂尔德“梦想”的词义既是“空想”又是“渴望”,首先她在妄想、空想,从她的出生、地位、和家庭环境来看,想象的事情不可能实现;其次,虽然不可能实现,但她“渴望”实现。
6、“梦想”一词为什么反复使用? ———“梦想”使用达7次之多,反复使用,表明她不切实际,爱白日做梦,充分地展示了她卑俗的灵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她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思想。预示了悲剧的必然性!
过渡:除了从心理描写的角度表现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之外,课文还从 哪 些 角 度 反映了她的这一性格?——(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二)语言、动作描写:
1、要让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最好让人物走到前台,直接面对观众。所以小说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最能直接地反映人物性格。同学们,让我们以“欣喜借项链”这一情节为例,来分析人物的言行,体察人物的性格。
2、请三个同学分角色演读这一部分,(课代表指定 旁白、玛、佛)(形式多样化,好)
3、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的时候说:“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达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借项链”一节,作者描写得非常精彩,其中有很多“最准确”的句子,“最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请同学们找出来,仔细品味,看看他们是如何准确传神地表现玛蒂尔德的心态和性格的,然后向大家介绍你的体会。——给学生2-3分钟的时间思考品味,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学生发言谈体会。(1)、玛蒂尔德在试这些首饰的时候,“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而且还不断地问着:“再没有别的了吗?”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一个贫穷却又对珠宝情有独钟的妇女见到日思夜想的珠宝首饰时特有的激动、惊喜。(2)、当她忽然发现青缎盒子里的一挂精美钻石项链时,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双手拿着那挂项链“发抖”。表现她的又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激动,是因为她发现这里竟有如此精美的项链;紧张,是她很想借到却又担心对方不借给她。(3)、她把这串项链挂在脖子上,对着镜子“出神好半天”——她发现自己配上这副项链太美了,美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镜中这位高雅迷人的贵妇人竟然就是自己,这不正是自己日夜梦想中的富贵形象吗?展示了她空虚爱做梦的内心世界4)、可是要开口借了,却又显得“迟疑而焦急”——担心借不到,所以“迟疑”;可又很想借到,所以又“焦急”。这种心情只有玛蒂尔德自己才能真切地体会到。5)、她的问话也特别讲究:“你能借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这里“这件”、“只”、“这”,三个词必须重读,才能体现她此时的心情。“这件”、“这”,强调自己对这串项链情有独钟;“只”,表明自己要求不高,别无他求。她问得如此迟疑而焦急,如此讲究问话“艺术”,是担心对方不借给她。6)、对方却爽爽快快四个字:“当然可以!”她兴奋得简直要发疯了,“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这可太意外了,得到首饰的极度兴奋的心情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来。
总结:莫泊桑真不愧是得到老师真传的语言高手,场景不大,着墨不多,却把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描绘得栩栩如生,把她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三)玛蒂尔德的性格仅仅是“爱慕虚荣、追求享乐”吗?作者对她仅仅是讽刺吗?你能从玛蒂尔德身上看到哪些闪光点?
(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让学生联系现实来谈。)例如:(1)赔项链的过程中她不说明,不拖、不逃、不赖、不买一挂假的去骗,这样做都可以逃避责任,但这样也是极其自私的,她没有这样做,表明她勇于负责、诚信的一面。2)她不通过出卖色相这条捷径来既保全美貌,又偿还掉债务。她不愿以牺牲尊严为代价去换取那种生活。可见,她对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是很爱护的。(3)她“一定得去告诉佛莱思节夫人”的心态。十年贫穷生活的磨练,不仅改变了她的容貌,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她的精神。此时的她没有了十年前见佛莱思节夫人时的自悲自怨、自惭形秽和低声下气,可让学生自己概括总结)玛蒂尔德的性格具有不同的侧面,且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如果说前半部分表现其“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格,那么,后半部分这侧重于表现其“勇于负责、诚信、维护人格尊严”这一侧面,作者对她的态度也由讽刺进而变得同情、赞美。
板书:勇于负责、诚信、维护人格尊严。玛蒂尔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观点应该是多种多样,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正反面兼有的。四)作者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情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那么,你们认为丢项链这件事情对玛蒂尔德来说,是败坏了她,还是成全了她呢?在文中这一件“极细小的事”是什么事? 玛蒂尔德借项链的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丢项链这件事情对玛蒂尔德来说,是败坏了她,还是成全了她呢?(.为偿还这些债务,路瓦栽夫妇又是怎样做的?
齐读“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到“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 齐读“她丈夫一到晚上就给------书稿。” 此中可以看出他们作为普通人有什么可贵的地方?
诚实守信,讲信用,重承诺。
他们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 做人要讲诚信,讲道德,即使地位低微,也不能人格低下。面对灾难贵在一种精神,一种修养,一种奋斗的力量。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要齐心努力,一定会度过难关。
“可以败坏你”是针对谁说的?就什么而言的?
是针对过去那个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说的。是就她的生活的今昔对比而言。昔日:有小女仆,有住所,有“好香的肉汤”
现在:一切自力自为,住在租赁的小阁楼里,生活艰难,其实被败坏的是她的生活,使她与丈夫衣食住行的水平逆转直下
“可以成全你”是就什么而言?
是就她做人而言。她由一个爱慕虚荣、奢望富贵、贪图享受的小妇人成为一个勤劳能干的大女人。她与丈夫共同努力,一起奋斗,用十年的时间挣得了两万多法郎,还清了债务,证明自己是富有责任感的人。艰难的生活也使她能面对现实,懂得了生活的艰难,并培养了她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她的人格与精神变得十分高尚和美丽,让她成熟坚强朴实能干,让她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变得可敬可爱。也使她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五)探究悲剧原因:
玛蒂尔德为了一夜的狂欢,换来的却是十年的辛辣,最后又得知项链是假的。那么,造成主人公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请用层层挖掘的方法找出一连串的根源,并依次排列。注意用文中的语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讨论时以小组为单位,边讨论边找相应的语句,用层层挖掘的方法将一连串的根源逐层清理出来,以进一步理清思路,取得共识。全班同学经过讨论,取得的共识如下(教师稍加润色):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是“极细小的一件事”;这“极细小的一件事”又源于她强烈的虚荣心;强烈 的虚荣心又源于她错误的人生观——“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而错误的人生观又源于她生活的社会环境。在那个社会里,人们崇尚金钱,贪慕富贵(“我费了多大的力气才弄到手……你在那儿可以看到所有的官员”);而且女子是男子的附属品——“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言外之意,美丽动人就应该有好命运,就应该嫁个好丈夫。在晚会上,“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受到男人赏识,她就觉得是最大的幸福。可以说,主人公玛蒂尔德个人的悲剧就是法国当时社会的悲剧。
(六)、主题的探讨:
1、人应不应该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玛蒂尔德的追求错误吗?你怎样看待她的追求?
2、那么作者创作这个人物的意图是什么呢?小说的主题怎么归纳?
出示投影:鲁迅先生曾一针见血地说:“在女子充当男子附属品的社会里,娘儿们的颈项上、耳朵上的链儿、环儿都 是古代奴隶身 上的链铐演化来的。它们好像是富贵的象征,其实是苦难的标记。”可以说,主人公玛蒂尔德个人的悲剧就是法国当时社会的悲剧。
“项链”是文章的物线索,同时又富有深刻的内涵:爱慕虚荣,追求享乐是套在玛蒂尔德脖子上的一挂“项链”。其实,又何尝不是栓在我们人类精神上的一根“项链”或者说是一根绳索。
《项链》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马蒂尔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她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肯定。当然小说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也进行了批评。同时,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暴露。
(七)体会本文精巧的构思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1.本文构思非常巧妙,体现在结尾。结尾有两个特点,一是似乎在意料之外,可掩卷回思,却又发现在情理之中;二是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自由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
2.《项链》中有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情节。小说写女主人公一直向往上流社会,可是接到部长舞会的请帖后,却“懊恼”“发愁”。她在舞会上大获成功,眼看要时来运转,却又丢失项链。赔了项链,最后才得知项链是假的。然而这些情节看似出人意料,却是合乎情理的,这与作者作了一系列铺垫是分不开的。小说开端,作者大段大段介绍玛蒂尔德想望过上流社会生活的心理,这就为下面描写人物懊恼发愁、遭到挫折提供了依据。小说还提到女主人公与她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的关系,看来无足轻重,却是下文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女主人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发现项链是赝品,都与此有关。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0课 篇8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基础知识目标:理清诗歌的行文脉络,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境、声韵等。
2.能力培养目标: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运用想象、夸张的特点。
3.情感培养目标: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奇绝的诗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从朗诵入手,领会诗歌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读诗见人,探究诗歌的语言和艺术特色。
3、理解赏析,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的诗风。
【教学难点】
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2、情感主旨的把握。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导入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若论浪漫的才情,飘逸的诗风,几乎没有人能与李白并肩。李白是我国诗坛璀璨的一颗明星,他具有豪迈的气势、飘逸的情怀、洒脱的身影、不羁的灵魂。他蔑视权贵,热爱大自然,钟情山水,为我们留下了瑰丽的诗篇和宝贵的文化遗产。《蜀道难》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瑰丽的色彩、大胆的夸张,融神话故事、逸闻传说于一炉。今天,我们通过诵读和鉴赏共同感受诗歌的奇特之处,感受李白的浪漫之风。
二、诵读感知
1、学生对照注释,初步诵读。
2、老师诵读,学生感受诗歌风格。
3、初步感知这首诗歌的风格。[明确] 雄浑、豪放。
4、阅读理解:第一段
噫吁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
点拨:“噫吁„„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读时要读得有声势。这里用散文化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的感叹和对山势高危、蜀道之艰的感受。“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之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加上“乎”“哉”,极言“蜀道之难”,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点名了全诗主旨。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点拨: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调把时间推向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年代,勾勒出一个悠远而又封闭的古蜀国,叙述了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何”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极言时间悠久。诗歌开头充满浓郁的神话传说,奠定了浪漫主义基调。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点拨:“鸟道”,写路之艰;“横绝”,写路之高险。“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化用“五丁开山”这个神话传说故事,写出了开蜀道的难,写出了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和改造自然的强烈的愿望,以及改造自然的困难,传说故事使诗歌极富浪漫主义的色彩。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点拨: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说明蜀道难行。写出山势之高,绵延接天,连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意象可谓阔大雄奇。万仞之深,河道之深,迂回曲折。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攀缘”
点拨: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道路之险。以虚衬实。“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点拨:押韵,朗朗上口。写出了蜀道山势迂回,地势复杂的特点。“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点拨: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通过摹写神情、动作写出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想象奇特,以虚写实,感受真实。
【小结】这节有大胆的夸张,有丰富的想象,引用了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5、生齐读第一小节,并注意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激情。
第二学时
一、继续赏析课文: 1.赏析第二小节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点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描写了蜀道的险。“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点拨】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此处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点拨】使人再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复出现,构成全诗感情主线,起伏跌宕,使诗歌具有回环荡漾的音乐美。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
【点拨】诗人先拓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开始是远景,接着是枯树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是万壑雷鸣的音响,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而下文发出“其险也如此”的感叹。
2.赏析第三小节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点拨】诗人化用晋人张载《剑阁铭》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非亲勿居”的句子,大肆渲染剑阁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写出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渲染出阴色幽邃的氛围。
所守或匪亲,化为豺与狼。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点拨】由剑阁之险引出对政治形势的分析,意在劝诫唐王朝,要警惕战乱发生,体现出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点拨】这首诗是为送别友人而作,“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但整首诗同样没有一点送别的哀婉之情,而是极写蜀道难,目的是为了劝有人不要去,言外之意有两点:劝友人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不如放浪形骸,回归精神家园;并借此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作者对时局的隐忧。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点拨】再次发出蜀道之难的感叹。
二、学生齐读全诗。
三、小结:《蜀道难》是李白的名篇,充分展现了诗人无与伦比的浪漫气质。诗中无论写河川之壮观,林木之荒寂、绝壁之险峻,皆能摄人魂魄。诗人将神话、传说与他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结合,融为一体,使整首诗散发出浓郁的浪漫色彩。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作报告一篇:《浪漫的李白》 板书:
开篇:
主旨句一见
一
叹高
蜀道之艰
(难行)蜀道高峻
二
叹险
景物凄清 主旨二见
(可畏)山水险恶 蜀道自古可畏
三
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惨象寰生。(申诫统治者)早还家(劝友人)
高二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练习 篇9
一、选择题
1.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
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 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
2.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了特大粗黑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 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3.下图(图略)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4.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5.有宪法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这部宪法是
6.有外国记者报到:“(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场面让人们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种场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7.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B.经济特区的设立 C.多种经济所有制的发展 D.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 8.1997年6月30日23点50分许,英国查尔斯王子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一百五十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C.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9.按照大陆公安部出入管理局的统计,1987年11月至1988年4月,办理台胞证登陆者中,旅游经商人数占31.4%,而4月之后的半年里,比例已上升至60%以上。材料中相关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 B.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 C.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D.九二共识的积极推动 10.右图为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的照片。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两岸领导人历史性的握手时间长达70秒左右。“习马会”翻开了两岸关系新的一页。能够实现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的最重要前提是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两党平等谈判 C.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干涉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1.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汪辜会谈”受到海峡两岸的一致欢迎 D.“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二、判断题
()12.一国两制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提出的完成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首先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
三、材料解析题
13.实现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1月1日)材料二(1984年6月22日邓小平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近20年中国大陆、台湾服务贸易总额变化(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大陆商务部台港澳司“历年两岸贸易统计”
材料四 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和平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习近平会见马英九致辞》(2015年11月7日)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政府对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构想的“新办法”,并概括这一构想的依据。(3分)
(3)据材料三,概括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据材料四,指出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2分)17.(1)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1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建交;对外开放等。(任意两点2分)(2)“一国两制”。(2分)国家统一的实际要求;台湾的历史和现实情况。(2分)(3)不断增长。坚持“九二共识”。(2分)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0课】推荐阅读: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7《启蒙运动》教学设计(共1课时)09-22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9课07-09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11-15
必修三第五单元历史06-19
高二历史05-11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2008-17
历史总结:高二历史备课组小结05-30
下学期期末高二高二历史(理科)试卷10-20
高二历史教案优秀09-16
高二历史午练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