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4-06-18

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精选14篇)

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1

中国重大机械装备网:.cn

中国重大机械装备网最新发布《2011-2015年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根据中国重大机械装备网发布的 《2011-2015年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称报告),报告指出: “十二五”期间现代煤化工规划总投资达到2.5万亿元。但受中央调控以及现有技术和资源条件限制,最终实际投资将在8500亿元左右。煤制烯烃和煤制天然气已有或将有大规模工业化示范项目运营,将带动多个同类项目启动,使整个煤化工行业投资增速在2012~2013年达到高峰。

报告披露,煤化工装备占项目总投资的45%左右,“十二五”期间煤化工装备市场总需求为3800亿元左右。煤化工设备中压力容器占45%,换热器占20%,机泵占15%,管系占5%,空分设备占5%,以及其他装备占10%。我们测算压力容器和气体机械行业年复合增速超30%。

报告分析认为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核心装备向大型化、高参数化和成套化发展,制造难度大。目前占装备投资30%金额的高端装备主要从国外进口。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制造能力近几年快速提升,中高端制造商将从进口替代和总需求增长两个方面得到利好。我国装备行业集中度偏低,有产能弹性的公司有望获得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

目前,我国具备煤化工中高端产品制造能力的厂家不断增加。在下游投资未充分展开之前,行业可能出现产能相对过剩的情况,进而导致厂家低价竞标。我们认为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装备行业的毛利率有下滑的风险,我们将继续密切跟踪以做判断。

报告认为,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市场需求空间广阔,下游客户支付能力强,公司盈利有保障。报告同时指出,国家政策、行业技术、资金及国际油价等因素给行业带来较大不确定性。若需要深入详细了解“十二五”期间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前景及主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话,可登陆中国重大机械装备网官方网站详细了解相关情况。

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2

一、行业生产情况

生产增速呈加快回升运行态势。1~4月, 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其中4月份增长10.6%, 增速已连续两个月保持在10%以上水平。4月份, 重点监测的30种主要化工产品中超过七成的生产增速快于一季度 (包括部分产品降幅趋缓) 。

1. 基础化工原料生产

4月份主要基础化工产品的产量基本上呈恢复性增长态势。4月份, 在无机化工产品中, 硫酸、纯碱产量同比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扭转了产量持续下降的局面。其中硫酸产量为477万吨, 同比增长1.97%, 纯碱产量165万吨, 同比增长5.27%。但盐酸、烧碱、电石产量比上年同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 盐酸产量65.1万吨, 同比下降1.16%, 烧碱产量163.1万吨, 同比下降3.44%, 电石产量116.1万吨, 同比下降16.23%。

在有机化工产品中, 纯苯产量继续保持增增长, 乙烯、精甲产量下降速度放慢。其中, 4月份纯苯产量为34.3万吨, 同比增长1.36%, 乙烯产量为85.7万吨, 同比下降0.16%, 精甲醇产量为88.1万吨, 同比下降0.47%, 冰醋酸产量为16.3万吨, 同比下降3.92%。

2. 化肥生产情况

4月份, 随着用肥旺季的到来, 主要化肥和农药产品产量增长情况明显好转。据统计, 2009年4月我国化肥总产量598.3万吨, 同比增长10.51%。其中, 氮肥产量433.6万吨, 同比增长12.86%;磷肥产量为130.4万吨, 同比增长4.23%;钾肥产量34.2万吨, 同比增长6.79%;磷酸铵肥 (实物量) 产量146.4万吨, 同比增长14.62%。

4月份, 我国共生产化学农药22.34万吨, 同比增长14.22%。其中, 杀虫剂产量8.1万吨, 同比增长16.25%;杀菌剂产量2.3万吨, 同比增长19.67%;除草剂产量8万吨, 同比增长19.67%。而杀菌剂产量则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3. 合成材料产量

在合成材料中, 4月份, 国内合成树脂产量349.8万吨, 同比下降1.2%, 降幅明显收缩。其中, 聚氯乙烯70.6万吨, 同比下降9.22%;聚乙烯出产量66.1吨, 同比下降4.74%;聚丙烯产量124.8万吨, 同比下降0.54%。

二、化工市场需求情况

随着房地产、汽车、家电行业的持续回暖, 化工行业的市场销售情况明显改善。同时, 多数产品需求回升价格上涨。在下游行业需求回升、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等因素作用下, 4月份, 多数化工产品价格延续了前两个月的上涨态势。据统计, 当月主要化工产品价格比上月回升7.3%。中国化工网重点监测的42种主要化工产品价格比3月末上升的有25种, 占59.5%, 其中16种产品价格上涨10%以上;9种与上月末持平;仅有8种下降, 除硫磺价格下跌24.4%以外, 其余降幅均在6.3%以内。从工业销售值看, 2009年1~4月, 化工行业共实现产品工业销售值9687亿元, 同比下降1.86%, 市场库存进一步下降, 行业发展出现探底回升趋势。其中, 基础化工原料制造完成工业销售值2409.7亿元, 同比下降12.17%, 肥料制造完成工业销售值1 41 5亿元, 同比增长6.33%, 农药制造完成工业销售值3 9 8.2亿元, 同比增长7.17%, 合成材料制造完成工业销售值15 67.5亿元, 同比下降11.24%。显然, 肥料制造、农药制造已基本走出市场销售的低谷, 基础化工、合成材料销售下降的势头也开始缓和。

三、利润总额增长情况

由于化工行业的周期性较强, 因此宏观经济的下滑, 对化工行业的利润造成了巨大影响。2008年以来, 化工行业在收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 利润总额增速迅速下降。2009年1~2月, 化工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7.6亿元, 同比下降49.27%, 整个行业基本上处于微利和亏损经营状态。

化工行业本身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 一旦宏观经济增速放缓, 扩张带来的支出加大、融资成本的上升、产品毛利率下滑以及销售的放缓等因素在增速下降的宏观经济下将可能加倍放大, 行业的亏损压力很大。2009年1~2月, 化工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13亿元, 同比增长65.39%。但在行业分化特别是农用化工行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的情况下, 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了44.66个百分点。从子行业情况看, 亏损程度明显加大的主要是基础化工原料制造和合成材料制造两个行业。

四、产品进出口情况

1. 农用化学品

因国内供给能力持续扩大, 再加上钾肥产品进口谈判延迟的影响, 我国化肥产品进口数量继续减少。今年1~4月累计, 我国共进口肥料206万吨, 同比下降9.9%。

2. 化工原料进口

2009年1~4月份, 受国内化工市场回暖的影响, 基础化工原料进口出现逐月上升的态势。1~4月累计, 我国共进口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二醇、异氰酸酯30.37万吨、146万吨、105万吨、199.6万吨、6.75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191.5%、-4.5%、1.8%、12.9%、-15.3%。

3. 合成材料进口

由于国际合成材料价格下跌, 进口增长较为明显。今年1~4月累计, 全国合成树脂进口723万吨, 同比增22.8%。其中, 聚乙烯进口164.6万吨, 同比增长66.8%, 聚丙烯进口121.1万吨, 同比增长44.5%, 聚氯乙烯进口82.8万吨, 同比增长101.9%。

4. 化工行业出口增长情况

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3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以下简称《装备史》)是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原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持和策划的专题研究性重大项目。2010年10月,该课题正式上报申请国家教育部研究课题;2011年7月22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正式批复《装备史》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DCA110188)。

《装备史》立项是我国教育装备战线的一件大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装备史》的编撰可以全面总结回顾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程、地位、规律、作用,填补教育装备理论建设上的一个空白,所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次开题会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编撰《装备史》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重要理论问题,是不断完善教育装备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项目内容与组织

核心概念界定

《装备史》研究是教育装备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挥历史及关键作用的实证性研究。教育装备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支持承载和传递知识信息的配备物,是教育资源(自然资源、人力物力资源、人工资源)中的人工资源部分,或者可更加具体地表述为:教育技术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仪器、设备、资料、教具、学具、设施以及相关软件的总称。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家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按照目前中国GDP的平均增长速率(年增长率为8%)计算,到2012年教育经费中央投入就会达到1.6万亿人民币,加上地方财政和社会力量办学投入,教育投入必将大大增加。

表1列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30年的相关数据。2000~2010年,全国高校教育装备投入2 00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200亿元以上;中小学教育装备投入1 200亿元,平均每年100亿元以上;职业技术教育装备投入每年100亿元以上,且呈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随着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从基础薄弱、条件落后的状态转变为体系健全、规模宏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新局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保障作用。教育装备的高速发展,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开发、使用、管理、评价等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将记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技术装备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的发展历程,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和总结。该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可以展现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巨大成果,全面反映教育技术装备与近现代教育教学发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与科学发展规律,同时可为决策者提供对中国教育发展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

作为学科,教育装备学已经形成和发展近10年,并于2010年正式列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由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观构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它的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应该是统一的。所以对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也是教育装备学科建设的必要内容。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教学工作联系紧密又有区别,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门类,专业性、技术性特点比较突出的大的范畴和体系。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教育改革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已形成一个建设、配置、管理、应用比较完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行业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完整格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迅猛发展和进步,既彰显出党和国家对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反映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机构包括学校领导同志不断转变观念,把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纳入教育事业的整体格局,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理念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同时也折射出整个教育技术装备领域各级领导同志、专业技术人士、众多企业勇于开拓进取,不懈努力,为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科学发展理念。

为促进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可持续科学发展,全面展现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成就、基本经验和发展规律,重温改革开放30年党中央深谋远虑做出的一系列重大教育决策的深刻背景,回顾改革开放30年并由此上溯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历史发展轨迹,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包括很多具有开创性的发展教育技术装备的具体工作实践,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视角,全面深入具体地记录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过程。期望通过这一项目,进一步明晰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发展规律和重要地位,为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已成为教育大国,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正在向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成就有目共睹。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表现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计划经济模式到市场经济模式,从简单教具到高科技装备,机构经过多次调整,到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从业人员数十万、年投入数百亿规模的专业化体系,表明中国教育事业成就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发展有着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技术进步,投入增加,行业规模扩大和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有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几乎是个空白。在教育部网站上尚未有完整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信息公开,仅公布了年度资金投入情况的信息。在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网站上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在数千条搜索结果中,没有发现真正意义上符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条目,说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是一个空白。目前,有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类似研究工作,仅有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于2006年组织编写的一部《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但是这仅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部分历史资料,而且仅限于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本身的工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有关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的全部情况尚需填补空白。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的研究,探索教育技术装备发展与教育发展关系的规律,发现教育技术装备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的科学投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内容:教育装备实践发展变化史;教育装备理论研究史;教育装备体系的构成、沿革和发展史;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史;教育装备与教育均衡发展史;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信息化装备史;实践教学体系教育装备建设与配置史;各类功能实验室及各学科教学装备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装备研发、生产的转变史;教育装备标准化史;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民族地区教育装备建设史;教育装备国际交流与合作史等。

研究方法

以时间为主线,在全国各省按时间、地点、事件、关键人物、可靠数据调研和记录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和使用情况,并根据数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成果进行相关分析;在国家和地方图书馆、政府档案馆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信息与数据;对退休和在职的教育技术装备人员进行访谈,记录相关事件;确定变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遵循史学研究客观、系统、联系的基本要求,时间大体划分为建国前、建国后至“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33年3个历史阶段,以改革开放以来为重点。

组织形式

采取三级课题组的形式(核心课题组、分课题中心组、子课题项目组)开展研究工作。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将建立专家委员会和专家数据库,将教育装备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业人员吸收进来,发挥各自优势,为研究工作做理论和技术支撑。共15个分课题,在开题会议期间进行分工,由分课题中心组认领任务,组织实施。

项目组构成

核心课题组(一级课题)

课题负责人:李兴植

课题主要参加人:夏国明、王长毅、王兴乔、艾伦、钟元生、张杰、施建国、何智

总顾问:主管过装备工作的部领导

顾问:王富、刘济昌

15个分课题中心组及负责人

分课题一:中国教育装备发展综述(王兴乔)

分课题二:现代教育装备的理论与实践(艾伦)

分课题三:教育装备管理及实践研究(罗一华)

分课题四: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装备事业的跨越性发展成就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哈达)

分课题五: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与发展(张永昌)

分课题六: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施建国)

分课题七: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管理发展研究(陈峥嵘)

分课题八: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装备建设(陈建平)

分课题九:新时期教育装备研发、生产、配置体系的转变(郭金宝)

分课题十: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信息化装备(张杰)

分课题十一: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与重点工程/高教部分(李万德)

分课题十二: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与重点工程/职教部分(李瀛)

分课题十三:图书馆建设与应用沿革(张晓凌)

分课题十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持续加强各类功能实验室/教室建设(杨立湖、何智)

分课题十五:世界教育装备发展的一般情况(王长毅、薛鹏)

分课题与子课题项目组详见课题分工。

课题进度

2011年7月前做各项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研究计划;

2011年10月召开开题报告会,进行各分课题分工,贯彻研究计划;

2012年3月底完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各卷的三级目录;

2012年12月完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的30%;

2013年10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统稿;

2013年12月完成研究报告,出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配套经费支持。

(本文根据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兴植同志于2011年11月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开题报告会上的发言摘要整理。)

鲁西化工装备集团调研报告 篇4

鲁西化工装备制造工业集团属鲁西化工集团的二级集团。成立于2010年元月,下辖五个分公司:设备制作一公司、设备制作二公司、工程安装一公司、工程安装二公司、电气装备公司。鲁西化工装备制造工业集团属鲁西化工集团的二级集团。成立于2010年元月,下辖五个分公司:设备制作一公司、设备制作二公司、工程安装一公司、工程安装二公司、电气装备公司。现有职工2500余人,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资产7.8亿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2005年通过了职业健康安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技术能力:企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0余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00余人;具有Ⅱ级的RT(X光探伤)、Ⅱ级UT(超声波探伤)、Ⅱ级MT(磁粉检测)、PT(渗透检测)资格人员20余人;人员持证焊工人员400余人。

装备能力:企业具有健全的锅炉、压力容器设计开发、工艺、生产、质检、服务等部门,拥有先进精良的材料切割机、立式车床、焊接操作机等大型专业设备,现有起重设备共计30台,卷板设备共计16台,切割、铣、弯管、压缩机大型设备16台,通用电焊机500余台,物理实验、化学分析、金相及无损检测仪器53余台(套)。生产厂房面积近28000平方米;起重能力400吨,可以卷制厚度160MM的板材,制作近400吨,高度50M的大型设备。目前集团正在建设新的装备重型车间,届时将大大增加企业的装备制造能力。

资质能力:现具有B级锅炉、A1级(单层、多层包扎)高压容器、A2级压力容器制造、A3级球罐现场阻焊,GC1 级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GB1级燃气管道、GB2级城市供热管道和Ⅰ级锅炉安装资质;机电设备安装Ⅱ级、钢结构制造、起重机械制造、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等资质。

主要产品:0.2~20t/h燃煤(油、气)蒸汽、热水锅炉;0.1~2t/h 电加热蒸汽、热水锅炉;A1级(仅限单层、多层包扎)高压容器、A2级压力容器、GB2级和GC3级压力管道安装、非标设备的制作安装以及电器仪表安装,静电除尘器、气力输灰系统、静电除焦器等环保产品的制作及安装;自行研发、制作、安装了整体多层夹紧式尿素合成塔;制作安装了塔直径3.0 米的氨合成塔。

2011年鲁西化工装备制造工业集团站在新起点,确立了在安全、现场、质量、技术管理和基本队伍建设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不断规范和完善装备制造队伍的优秀文化的工作方针。我们秉承“忠诚敬业,勤奋严谨”的精神和作风,开拓进取,争取用3年的时间,销售收入达到30亿。

工业生产中具有特定的工艺功能并承受一定压力的设备,称压力容器。贮运容器、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和分离容器均属压力容器。

为了与一般容器(常压容器)相区别,只有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容器,才称之为压力容器:

(1)最高工作压力≥9.8104Pa(1Kgf/cm2);

(2)容积≥25L,且工作压力与容积之积≥200L.Kgf/cm2(1960104L.Pa);

(3)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压力容器的分类方法很多,从使用、制造和监检的角度分类,有以下几种。

(1)按承受压力的等级分为: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

(2)按盛装介质分为:非易燃、无毒;易燃或有毒;剧毒。

(3)按工艺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

①反应容器: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容器。

②换热容器:用于完成goewnom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容器。

③分离容器:用于完成介质的质量交换、气体净化、固、液、气分离的容器。④贮运容器:用于盛装液体或气体物料、贮运介质或对压力起平衡缓冲作用的容器。

(4)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科学管理和安全监检,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中根据工作压力、介质危害性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并对每个类别的压力容器在设计、制造过程,以及检验项目、内容和方式做出了不同的规定。

压力容器已实施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未取得进口安全质量许可**的商品不准进口。

压力容器的用途十分广泛。它是在石油化学工业、能源工业、科研和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起着重要作用的设备。

压力容器一般由筒体、封头、法兰、密封元件、开孔和接管、支座等六大部分构成容器本体。此外,还配有安全装置、表计及完成不同生产工艺作用的内件。压力容器由于密封、承压及介质等原因,容易发生爆炸、燃烧起火而危及人员、设备和财产的安全及污染环境的事故。目前,世界各国均将其列为重要的监检产品,由国家指定的专门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法规和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和技术检验。

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将新压力容器划分为1、2、3级三个等级,在用压力容器划分为2、3、4、5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划分原则如下:

1级:压力容器出厂技术资料齐全;设计、制造质量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在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设计条件下能安全使用。

2级:(1)新压力容器:出厂技术资料齐全;设计、制造质量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要求,但存在某些不危及安全且难以纠正的缺陷,出厂时已取得设计单位、使用单位和使用单位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在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设计规定的操作条件下能安全使用。

(2)在用压力容器:技术资料基本齐全;设计制造质量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根据检验报告,存在某些不危及安全且不易修复的一般性缺陷;在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能安全使用。

3级:(1)新压力容器:出厂技术资料基本齐全;主体材料、强度、结构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但制造时存在的某些不符合法规和标准的问题或缺陷,出厂时已取得设计单位、使用单位和使用单位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在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设计规定的操作条件下能安全使用。

(2)在用压力容器:技术资料不够齐全;主体材料、强度、结构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造时存在的某些不符合法规和标准的问题或缺陷,焊缝存在超标的体积性缺陷,根据检验报告,未发现缺陷发展或扩大;其检验报告确定在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能安全使用。

4级:主体材料不符合有关规定,或材料不明,或虽属选用正确,但已有老化倾向;主体结构有较严重的不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缺陷,强度经校核尚能满足要求;焊接质量存在线性缺陷;根据检验报告,未发现缺陷由于使用因素而发展或扩大;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腐蚀、磨损、损伤、变形等缺陷,其检验报告确定为不能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或在正常的检验周期内安全使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

修复和处理,提高安全状况等级,否则只能在限定的条件下短期监控使用。5级:无制造许可证的企业或无法证明原制造单位具备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制造的压力容器;缺陷严重、无法修复或难于修复、无返修价值或修复后仍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压力容器,应予以判废,不得继续作承压设备使用。

实施进出口压力容器检验的依据是《商检法》和《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压力容器的检验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对压力容器结构的合理性,受压元件强度、制造和安装质量的优劣,内外部存在的缺陷以及安全附件的准确、可靠程度进行全面检验,作出鉴定性的结论。进出口压力容器检验涉及的标准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法规性的规定:这类检验标准是国家颁布的,具有强制性的,是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管理上必须遵守的规定、规程或规范。

这种法规性的规定,是压力容器检验的重要依据。在我国有《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的设计规定》以及《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等。

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出口的容器,若某项内容不符合这类规定,该压力容器就不能使用。

(2)具体的技术性规定:与压力容器检验有关的技术性标准较多。这类标准包括:材料标准、材料试验标准、材料验收标准、零部件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工艺质量检测标准等。粗略统计,我国约有20余个。这些标准是产品质量特性的一系列技术参数和标准明确化的,为特定性的技术文件,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尺度。

在我国这类标准,有国标(GB)、行标(JBYB)等以及企业标准。

(3)合同规定的标准:鉴于压力容器的特殊性,我国ZF规定:进出口压力容器的质量,特别是安全性能,不能低于我国现行标准的规定。因此,签约双方在进行技术谈判和签约时,对于低于我国标准内容予以注意,避免因不符合我国标准而无法使用。

压力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1)检验范围:进出口压力容器检验包括下列范围:压力容器设计的审查、压力容器运行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安装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返修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运行质量的检验。总之,凡是能影响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项目,都是检验的范围。

(2)检验项目和方法:进出口压力容器的检验,一般包括两大项内容。即设计资料审查和实体检验。根据检验需要,出口的可以派员驻厂检验监检,进口的派员出国进行监造或监检。

①设计资料的审查:设计、制造资料的审查,不仅是审查资料是否齐全,还要审查资料是否符合要求。

资料审查包括如下内容:

设备图纸、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等是否齐全、合格。其中应包括主要受压元件的材质证明及强度计算、施焊证明、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试压报告等与安全性能检验有关的资料。

结构合理性的审查。其中包括安全附件的设计和计算书。

②实体检验:采用直观检查、量具检查、无损探伤检测、理化性能检验、水压试验等方法,压力容器本体和主要零部件进行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查。

检验的主要项目有:受压元件材质、外观尺寸和成形质量、焊缝质量、组压质量、内部装置及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胀管质量、各受压元件相互的几何位置和耐压性能等。

③性能:技术资料审查和实体检验合格的压力容器视需要进行性能检验,检查其规定的技术和经济指标。

除以上检验项目外,对于进出口压力容器,还要依据标准进行整体外观、数量、包装等检验。

目前,列入检验检疫“法定检验商品”的进出口压力容器的具体品种为:工作压力>0.1Mpa的各种贮运容器、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和分离容器,总计四类58种。此外,对于糟车和气瓶另有规定,关于这两类商品的情况另述。

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5

2014年中国制药装备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制药装备的技术还体现出装置的密闭性、装置设计与工程设计相结合程度不断提高、模块化设计的大量应用等发展趋势。

制药装备是实施药物生产操作的关键因素,制药装备技术的先进性直接影响药品质量及药品GMP 制度的执行。制药装备的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药装备日趋大型化、高速化。制药装备的容量、规模、加工能力向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装备的运转速度、重要参数的运算速度、反馈及在线调整速度不断加快,从而不断提高制药企业的生产效率。

(2)制药装备日趋精密化。制药装备的加工精度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下游制药企业对制药装备加工精度、热处理工艺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3)制药装备日趋电子化。电子控制将逐步取代机械控制进行自动微调控制偏差,提高加工柔性。微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在制药装备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制药装备机电一体化的程度将不断提高。

(4)制药装备日趋自动化。制药装备的自动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实现各生产工序的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对设备工作状态的在线实时检测、报警及反馈处理;先进的在线清洗及灭菌技术、无菌监控与无菌对接技术、产品自动检测与甄别技术、可追溯的标识技术等将在制药装备制造中广泛应用。

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6

探索中国飞机制造装备技术的发展道路(二)

3现代飞机制造装备技术的发展特点 世界上现代飞机制造技术融合了许多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理念,与传统的飞机制造技术相比,数字量传递的元素越来越多,模拟量传递的元素越来越少;自动化的`成分越来越多,手工工作成分越来越少;柔性的东西越来越多,刚性的东西越来越少;…….综合起来,现代飞机制造装备技术具有以下发展特点.

作 者:王建华  作者单位: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33 刊 名: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ISTIC英文刊名:AVIATIO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年,卷(期): 46(2) 分类号: 关键词: 

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7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体育装备分会于2015年1月15-16日在北京紫玉饭店召开了2014-2015年度工作会议。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刘培俊,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王富,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驻会副会长王长毅,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处长王龙龙,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幼儿教育装备分会副秘书长程平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北京京海体大体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智勇主持。会议上,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学校体育装备分会理事长唐勤勇,宣布了体育分会常务理事会新增人员名单并颁发了聘书;刘培俊向获得“中国教育装备产品创新奖”的单位颁发了证书以及奖金;王富和王长毅分别向获得“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2013-2014年度的先进会员单位和先进工作者”颁发了证书。

唐勤勇对2014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体育装备分会的工作不足之处,对2015年的相关工作提出了设想,并提出当前形势下学校体育装备行业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如何更好的把握现有机遇是所有与会代表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随后,王长毅在讲话中肯定了体育分会一年来的工作,感谢了所有会员单位对体育分会的支持,对体育分会工作和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期望。刘培俊对当前国务院和教育部相关的学校体育政策、发展形式以及校园足球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利好阶段,需要大家把握机会,共同发展,对参会企业家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同期召开的还有会员单位工作经验交流会,三家先进的会员单位介绍了各自的优秀工作经验,与各会员单位分享共勉。会后,全体与会代表50余人合影留念。

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8

环渤海地区:北京为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辽冀鲁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河北、辽宁和山东等省市,是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其中北京是全国航空、卫星、数控机床等行业的研发中心,辽宁、山东和河北依托其海洋优势,在原有装备工业基础上已逐步发展成为海洋工程装备、数控机床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的产业聚集区。

长三角地区:上海为国内民用航空装备科研和制造重点基地,江苏海洋装备工业发达。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省市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开发和生产基地,在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在内较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链,在航空、海洋工程、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特色较突出。

中西部地区:以川陕湘为中心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中西部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四川、陕西。湖南和山西等省份。湖南和山西分别以株洲和太原为中心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重要制造基地。在航空领域,湖南和江西作为国家重点航空产业基地所在地区也有快速发展。四川、重庆,陕西,贵州和云南五个省市,也逐渐形成了航空、卫星、轨道交通装备和机床等产业的集聚区。

未来中国要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必须要实现三大集聚:向园区集聚、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向专业智力密集区集聚。“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端装备产业仍将进一步集聚于东部沿海地区科研院所集中和创新能力较强的省份,以及少数中西部和东北的中心城市,区域发展差异化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首先,地域分工更加明确。一方面,研发要素将进一步向北京、上海集聚。北京与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两大中心,已逐步成为我国高端装备企业研发。营销和投资的中心,未来还将吸引国内高端装备研发要素的进一步集聚。

另一方面,江苏、辽宁将首先开始加速实现制造环节的产业集聚。江苏省和辽宁省凭借其优越的沿海地理优势和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未来将重点打造船舶制造、新型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和数控机床及工具附件等四大产业链。

其次,产业发展热点区域将持续涌现。例如齐齐哈尔市创建的以中国一重,齐重数控,齐二机床为龙头,以齐车公司,三大军工为支柱,以80余户规模装备企业为骨干的齐齐哈尔数控重型装备产业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湖南省将重点建设长株潭工程机械、汽车及电动汽车产业基地,长沙、株洲航空航天产业园。株洲、湘潭轨道交通产业基地等,着力将现代装备制造业打造成主营业务收入过万亿的巨型产业。广东省则重点推动汽车、石化。钢铁、船舶、铁路机车和动车组、海洋工程装备。航空制造、核电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力主在珠三角和粤东、粤西沿海地区建成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9

按照分公司安排,这些天,断续把《中国石油化工发展历程》读完。我石化六十年卓绝奋斗历史细节,犹在眼前一幕幕浮现,使我感慨万千,抚案沉思。

建国初期,我国原油产量仅仅12万吨,不到旧中国产量的40%,主要依赖进口。通过恢复西北老油田和东北人造石油,积极开展石油资源勘探,壮大职工队伍,积极开展恢复生产,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43.5万吨。随着石油勘探的突破,先后开发了克拉玛依等油田初步形成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到1959年,全国原油产量达373万吨。

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退专家,外援濒于断绝,油品紧张,加上“大跃进”和“反右倾”等错误,国民经济十分困难,形势极其严峻。在这关键的时候,国家统一部署,全国支援,进行了历时3年多大庆石油会战。到1963年,累计打井1178口,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占全国产量68%。“中国贫油”的说法从此成为历史的陈迹。

大庆石油会战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会战是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几万人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无房、无运输工具。特别是冬天即将来临。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领导干部亲临第一线,在这今天这和平的年代里,我们衣食无忧,物质极大丰富,工作环境优越。但重新学习石油老前辈的感人事迹,使我深刻认识到,我似乎还缺了一些什么。是的,那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自觉地、努力的提高自己党性修养,在社会实践中自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品质和能力;要时刻牢记党的纪律,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要深刻认识到,个人利益要服从党的利益,要把个人利益溶化在党的利益之中;要牢记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责任就是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10

先介绍一下历史背景:

过程装备专业是化大的老牌专业了,这个专业的历史和地位可以百度一下“化机专业的历史+潘家帧”文章写得很详细,是07年咱们学校举办过程装备专业教学论坛时,潘家帧教授应邀做的报告,当时我有幸作为工作人员参与了论坛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对这篇文章印象很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这个专业的毕业以后的工作方向比较宽泛,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种单位

1.中石油和中石化下属的炼油厂和化工厂——主要做设备维修和养护,一般情况下事情不多,大修的时候比较忙,也就在这时候你能够学到东西,化工装置的操作轮不到装备专业的人,工艺专业和自动化专业才是工厂里的主流,永远打下手,最多混到副厂长(厂长一定是学工艺的),再说说待遇,给出几个经常来学校单位,燕山石化,南京扬子石化,镇海炼化,茂名石化,大连石化等。。个人推荐南京扬子石化,待遇在炼厂里比较高(06年有同学签约);茂名石化也不错(工作三年左右年薪8万左右);燕山石化(除了有北京户口,待遇很一般,工资2300,环境不好);大连石化(中石油旗下炼厂,06年同学签约,工资3000);镇海炼化不推荐,特别是北方的同学,不要去,待遇一般(06年同学签约,第二年就辞职,也有环境不适应的原因)。总之,在炼厂里装备专业的人很难有大的作为,但是这类工作比较稳定,如果有想回家发展的同学们不妨多关注一下家乡附近的大炼油厂。

2.化工设备制造厂——这里工厂的范围比较宽泛,但是在这里装备专业的毕业生才是主人翁,不管你是从事设计,制造,还是检验,都和学校里学的知识很贴近,也能学到东西,如果能耐心学几年,以后的前景会很好,这类企业总体来讲待遇不高,推荐1家,上海森松(日本企业,从事化工容器设计和制造,技术先进,相对于同类型国企来说待遇不错,装备本科生强烈推荐,但是没上海户口);国内知名的企业有一重、南化机、锦西化机、金重、哈锅、上锅等单位。

3.设计院——是化机专业毕业生最向往的地方,工作环境好、待遇好。。总之已经令人神往了,呵呵

我将倾其所有,介绍一些设计单位的情况,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若有不对请指正 先说石化系统的单位

SEI——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是中石化北京石油设计院和化工设计院两院合并后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联合重组后成立的,是中石化直属的最大的设计院,强项是炼油工程设计,国内70%以上的大型炼油工程都出自这家单位,所以说绝对是国内炼油设计的老大目前国内外炼油项目很多,所以SEI总体来讲任务量很饱满。相对于炼油,化工设计部分稍弱(记住只是相对而言);其中设备一室(炼油)、设备二室(化工)、工业炉室三个部门都需要化机毕业生,最近也有去采购部的(我个人不看好,因为学不到专业的东西),个人强力推荐工业炉室,待遇最好(非官方消息一般员工年薪20万以上不成问题),设备一室其次,最后是设备二室,设备室里有许多行业专家坐镇,水平很高(可以看GB150和GB151的前言部分介绍)。最近SEI北化的化机毕业生很难进了,每年也就2、3个(有关系进去的不算),研究生都对她望眼欲穿,本科生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HQCEC——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是中石油旗下最大的设计单位,现在经过扩张已经有8000多人了,其前身是化工部设计公

司,想当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国内很多化工设计院的骨干都是从这走出去的,但是后来因为时运不济而没落了,直到被中石油收购,才又有了发展契机。现在有了兰州、辽宁、华北、新疆等都叫什么寰球,这些是中石油收购后硬塞给寰球的,也造成了寰球现在人员庞大,各单位待遇相差很大。就北京寰球而言,还是不错的,以前的强项是化肥和石油化工,现在中石油着重打造她的炼油设计能力(因为中石化有一段时间拒绝SEI为中石油的下属炼厂提供技术服务,现在看来目光短浅),现在寰球有中石油这个亚洲最赚钱的公司撑腰,底气很足,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在最近几年项目很多,中石油掌握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丰富,所以寰球现在重点做大型原油储罐和LNG(液化天然气)储罐,任务量也很多,但是据其内部人员透漏,和SEI相比还有差距。主要有设备室和管道室需要化机毕业生(有时候工艺室也会要但是比较少),推荐设备室,专业对口,部门内行业专家也很多(校友也很多),提高很快。现在北化的化机毕业生很难进,研究生的话每年可能会去1、2个,前提是足够优秀。洛派克——中国石化洛阳工程公司

也是中石化直属设计院,规模仅次于SEI,炼油是强项,大型原油储罐也有很强的设计能力(国内首家设计12.5万立方米浮顶油罐),本人对其了解不多,最近这家单位有迁往广州的打算,待遇应该很不错,想在业内有发展但是SEI又去不成的同学可以考虑。下面介绍原化工部直属的九大设计院

这九大设计院的历史和强项网上有详细的介绍,大家可以百度,我挑几个来咱门学校宣讲的来说一说

化一院——天辰,本部在天津,地理位置不错,每年都来咱们学校,相对来说待遇算中等,研究生毕业工作1年转正以后10万以上应该不成问题,天津消费也不高,房子也没有北京贵,所以是个好选择;

化三院(东华)——在安徽合肥,位置一般,咱们学校学生去的很少,具体待遇也不太了解,据说第一年6万,转正后未知;水处理,煤化工的设计比较强;

化四院(五环)——在湖北武汉,位置相对不错,咱们学校学生去好像也很少,待遇和三院差不多;氮肥设计能力强;

化五院(中化宁波)——这个单位也经常来咱们学校,貌似本科生去了派驻现场,研究生才能做设计,待遇一般,也是做石化项目为主。

化六院(华陆)——在古城西安,有军工资质,精细化工设计能力很强,最近几年从咱们学校招了一些人,貌似去了都分到了管道室(工作辛苦,待遇相对不高);

化八院(成达)——在四川成都,这个单位重点推荐,绝对是好单位,收入水平在程度绝对可以潇洒的生活,由于涉足海外市场很早,其海外总承包项目很多,是国际知名的工程公司。这几年也开始从北化招人了,本人一同学09年签约,现在很是满意,过得很滋润;

另外化二院、化七院、化九院现在也都改名字了,因为不常来咱们学校这里就不介绍了。到此第一部分结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辽宁果业技术装备融合发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果业;农机;农艺;技术;装备;融合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10-0073-03

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不仅体现在大田作物的生产上,也贯穿于果业生产的全过程;不仅关系到关键环节机械化的突破,也关系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不仅影响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应用,也影响果业的发展和果农的增收。实践证明,只有农机农艺协调发展、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果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促进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生产。

1 辽宁果业技术装备融合发展现状

果业是辽宁五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之一,也是辽宁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十二五”期末,全省果树栽培面积65万hm2(975万亩),产量达750万t,分别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6%和25%,呈现出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和销售品牌化的发展格局,建立起一批规模化优势水果生产基地,形成了各具特色、各具优势的区域布局,在推动全省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务农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2015年果业创农业产值172亿元,全省农民人均果业产值850多元,果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仅从技术视角把脉辽宁果业发展水平,应该说在果树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上已有很大进展,尤其是2010年开始实施的全省优质水果提质增效工程,加速了果园标准化建设,提升了果品整体质量。在品种改良方面,全省良种覆盖率达70%以上,果树新品种育种、引种位居全国前列。在栽培技术方面,果树无毒矮化密植栽培、苹果模式化整形修剪、抗寒果树育种、果品贮藏、果树设施栽培等技术管理水平国内先进。但在果业机械化方面,辽宁果业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年生果园的传统栽培模式严重限制了果园机械装备的运用,尤其在费工、费力、费时的果树挖坑(沟)、割草、灌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生产管理关键环节,机械化的高效作用远未发挥出来,全省果业主产区大多依靠手工完成,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难以达到标准化栽培要求。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提升速度遠远落后于大田作物,农机购置补贴等利好政策在果业机械化领域的实际效果没有得到凸显。加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带来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导致果业生产人工成本大幅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果业增产带来的收益,直接影响果农的整体经济效益,并由此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在农村劳动力奇缺且用工成本大增的双重压力下,果业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农民对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装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此,农业部提出了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对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辽宁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亟待深化农机农艺有机融合,实现果树技术与装备的协同发展。具体而言,就是从苗木培育、果树定植、整形修剪、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埋土防寒和环境监控到果实收获等果业全产业链管理出发,系统研究与示范推广果树新技术新装备,最终实现轻简化、高效化作业,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2 辽宁果业技术装备融合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2.1 选择适于果园机械化生产的果树品种及砧木品种

在果树品种及砧木品种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其产量与品质,还要注重能否满足机械化作业的要求。重视果树新品种选育应用基础性研究,在果品主产区选定优质果树品种繁育基地,发挥机械化在果树砧木繁殖圃、母本繁殖圃、成品苗繁殖圃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中的高效作用。在辽南、辽西地区水肥条件好的地方,应大力推广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矮化砧模式,推行肥水一体化及简易节水灌溉技术。实践证明,选择利于机械化生产的果树品种及砧木品种,可对辽宁水果品种改良和树种、品种结构调整起到事半功倍的推动效果。

2.2 在标准化建园和中低产园改造中兼顾机械化作业要求

在全省开展的高效精品果园建设和中低产园改造工程中,应把机械化应用水平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以真正体现出“高效”和“精品”。在果树挖坑(沟)、割草、灌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有先进适用机械化技术装备运用。标准化建园和中低产园改造时,行头要预留4.0 m以上的机械转弯空间,行间保留1.5 m以上的作业空间,棚架高度设定在2.0 m以上,果树定植和架设立柱要充分考虑机械行走及其作业方便。有条件的园区应建有农机库房,方便作业机具的维修、维护与保养。

2.3 采用适于果园机械化生产的规范化整形修剪技术

以葡萄栽培为例,目前在埋土防寒地区大多采用直立龙干形、多主蔓扇形、独龙干形等传统树形,再配合直立叶幕或水平叶幕,但这种传统树形和叶幕形普遍存在埋土防寒不便、通风透光差、副梢管理费工、果实品质不一致等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王海波等就此提出了适于埋土防寒地区露地栽培葡萄的高光效省力化树形和叶幕形,并介绍了其树体结构参数。同时,给出了设施桃的高光效省力化树形,即架式栽培主干型和V型。在果树整形修剪环节,如能按照规范化整形修剪技术规范操作,将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实现轻简化。

2.4 在果园管理各环节更多依靠机械化作业

1) 生草与除草。果园生草是指在果园行间或全园长期种植多年生植物的一种土壤管理办法,分为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两种方式,适于年降水量较多或有灌水条件的地区。当草高 在20~30 cm时,留茬5 cm收割,并将割后的草覆盖于树盘或行间,通过自然分解腐烂还于田地,可用来增加土壤肥力。可采用背负式、牵引式割草机及果园碎草机等作业。其中果园碎草机分为行间碎草机和行内碎草机。行间碎草机用于生草果园行间绿肥的粉碎,可适应各种土壤条件和栽培形式的果园,作业道宽度1.5 m以上,留有4.0 m以上行头。行内碎草机用于生草果园树盘绿肥的粉碎或树盘的划锄松土作业,适于各种栽培形式的果园。人工种草通常在秋季深翻后播種草种,这样可以减轻除草工作量。果园生草具有减少土壤冲刷、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减少管理用工等优点,并能方便机械化作业,提高果园综合效益。

nlc202309090125

2) 水分管理。通常采用滴灌或微灌方式进行水分管理。安裝滴灌管或微灌管时应将其悬空绑缚在距离地面50~100 cm的固定铁线上,避免机械绞碎管线,便于树盘杂草机械化作业。

3) 越冬防寒。土壤覆盖是北方葡萄周年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越冬防寒的主要方式,其用工量占全年用工总量的30%左右。通常采取保温材料覆盖防寒方式和土壤覆盖越冬防寒方式,埋藤机和防寒土清除机是北方葡萄产区必备的机械装备。在采用埋藤防寒机越冬防寒作业前,葡萄树体下架绑缚后要顺直,树体上覆盖彩条布,为防寒土的机械化清除创造条件。埋藤机作业道宽度1.5 m以上,留有4.0 m以上行头,所需动力不小于36 kW,送土距离1.0~2.5 m,土壤散开半径1.0 m左右。防寒土清除机伸缩范围500 mm,可将防寒土回填到原取土位置。

4) 土壤管理。果园的土壤耕作和土壤改良培肥在果树周年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壤耕作方法包括清耕法、生草法、覆盖法、免耕法、清耕覆盖法等,尤以清耕法和生草法应用较多。土壤改良培肥方式分为增施有机肥和种植绿肥两种,可通过碎草机和有机肥施肥机加以实施,进而为果树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水、肥、气、热环境。有机肥施肥机和农家肥施肥机可分别完成商品有机肥、化肥和农家肥的机械化施肥作业,作业道宽度需1.5 m以上,留有4.0 m以上行头,所需动力不小于66 kW,开沟深度30~60 cm、宽度30~50 cm,开沟位置距主干40 cm,施肥深度20~50 cm,适于无较大石块的各种土壤和各种栽培形式的果园。合理施肥是优质果品的生产保证,应将肥料施在离根系集中分布区稍深、稍远的区域。

3 结语

与辽宁水果大省的地位、与果树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与当前农机化高速发展形势相比,全省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极不相稱,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有机融合,全面提升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辽宁果业提质增效。在果树生产实践中,开沟、施肥、覆土、除草、打药、剪枝、套袋、摘过、摘袋、运输、筛选等作业环节诸多,仅除草每年就需4次以上,打药甚至达10次之多,费工、费时、费力比大田作物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劳动力短缺且用工成本增加的新常态下,果业机械化无疑是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根本手段。这就需要大力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注重农机与农艺结合,解决果业突出问题,满足果农现实之所需,大幅提高劳动效率,全面改善作业条件,极大减轻农民负担,为辽宁果业提质增效提供装备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海波,刘凤之,王孝娣,等.关于果园机械化生产农艺农机融合的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3):16-20.

[2] 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科学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推进辽宁果业快速发展[J].中国果业信息,2009,26(3):11-13.

[3] 高希君.辽宁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5(12):52-54.

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12

据了解, 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峰会 (英文简称:CLTES) 是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物流技术装备行业盛会。由物流搜索网主办, 峰会以“寻找行业正能量”为主题, 围绕中国物流技术装备的高速增长时代是否结束, 2013年及未来市场如何展望?市场需求不断变化, 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现在企业服务模式如何改变适应新趋势, 行业将凝聚哪些共识?未来行业如何演变?面对中国巨大市场和全球机会, 企业如何行动, 把握中国机遇和进行全球布局等问题展开激烈的思想碰撞, 带来一场高瞻远瞩程的盛宴, 为行业的发展找到方向和标准。

“从物流大国走向物流强国, 是物流业的中国梦。”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峰会主席、中国物流业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在致辞中表示, “今后20年, 我们一定要创新发展, 实现我们的梦想, 而且我们完全有能力也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丁俊发认为, 从现在开始中国物流业要实现三大转变:一是从主要靠政府推动, 转向主要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二是从引进消化吸收转向自主创新;三是从为制造业、流通业、农业、建筑业提供物流服务, 向高度融合发展。

在经济下行与高成本的双重压力下, 物流企业也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 甚至一批企业会被淘汰出局。不过, 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定一在开幕演讲中指出, “在痛苦的市场压力面前, 物流业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值得期待, 要坚定发展信心, 看到春天的萌动。”

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13

开设机械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院校名单

中国高校指南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石油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业大学

[天津] 天津大学、天津轻工业学院、天津理工学院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学院、辽宁工学院、抚顺石油学院、东北大学

[吉林]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大学、大庆石油学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石油化工学院

[浙江] 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福建] 福州大学

[江西] 南昌大学

[山东] 山东大学、青岛化工学院、山东科技大学

[河南] 郑州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

[湖北] 武汉化工学院

[湖南] 湘潭大学、南华大学

[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茂名学院

[广西] 广西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四川轻化工学院、西南石油学院

[贵州] 贵州工业大学

[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 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西安石油学院

[甘肃] 甘肃工业大学

[青海] 青海大学

[宁夏区] 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

[新疆] 新疆工学院、新疆石油学院

郏县机械装备制造行业调查报告 篇14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要求,按照县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郏县机械制造(铸造)产业促进局会同县招商局相关人员组成工作调研组,通过发放调查表、深入企业了解等形式,对全县机械装备制造产业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郏县机械装备制造行业投资规模157788万元,年产值244797万元,企业实现利税65316.2万元,从业人员4546人。

郏县灰铁铸造行业,主要集中在广天乡赵花院村、薛店镇胡村。广天乡赵花园村主要生产铁锅制品,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并已形成产业相对集中的产业集聚区。薛店镇胡村集中有四家颇具规模的铸件公司,主要生产拖拉机用灰铁铸件,主要销往洛阳周边地区。由于灰铁铸造行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生产技术含量低、利润相对较高,企业纷纷上马。郏县县委、政府因势利导,进行政策、资金扶持,是灰铁铸造行业规模迅速发展。一些铸造生产企业通过原始积累和滚动发展,技术力量不断增强,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形成自身的产业优势。近几年来,郏县灰铁铸造厂家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开发为新型农用车、汽车、工程机配套的新产品,企业先后与全国20余家农用车及机械厂家建立了长期的供求关系,企业生产呈现产销两旺局面。

郏县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塚头镇、白庙乡、王集乡,主要产品为轴承、变压器、环保设备、矿山用钢构件及液压支柱。这些企业在我县虽然起步较晚,但其生

1产技术、生产设备相对较先进,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

磨料、磨具制造是我县一个传统行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城东新区和广天乡,产品有棕刚玉冶炼、筛粉、金刚砂带、砂轮及砂轮片。企业投资规模合计38010万元;从业人员1265人;年产值81770万元;实现利税14720.3万元。

医疗器械制造是我县的新兴产业,主要生产企业是河南圣光医药集团。集团以圣光医用制品有限公司为母公司,下辖三恩药业有限公司、圣光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圣光爱心大药房有限公司、豪嘉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现有员工3800人。集团总资产14.8亿元,固产资产11.1亿元,年销售收入15.3亿元。集团拥有现代化设备480多台(套),产品有医疗器械六个系列60多个品种,药品有片剂、丸剂、颗粒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五大剂型28个国药准字品种,两个保健品种。圣光集团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严谨规范,创新求实”为质量方针,曾荣获 “河南省高成长型民营企业”、“河南省诚信民营企业”、“ “AAA级信用企业” 等称号。医疗器械荣获“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河南省名牌产品”、“河南省优质产品”等称号。并已通过了ISO9001:2000及ISO13485:200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欧盟CE认证。目前产品已成为行业龙头,在全国位居前列,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区),并出口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圣光集团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企业已发展成为集医用制品、药品生产、批发、零售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

二、突出问题

一是大企业不大不强,小企业不精不专。目前,大多数机械装备生产加工企业仍实行家族式、作坊式的小门小户经营方式,大企业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成套系统集成能力不强,小企业专业化生产优势不明显,没有建立起“以大

带小,以小保大”的合理产业结构,行业生产集中度相对较低。

二是价格方面的无序竞争比较严重。以灰铁铸造行业和变压器生产企业为例,由于厂家众多,各企业在进货渠道、管理水平、产品质量、销售区域等方面的不同,价格一直高低不一,比较混乱。这种无序竞争,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眼前利益,但从长运利益来看,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甚至阻碍我县灰铁铸造行业和变压器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产品标准不统一。特别是矿用液压支柱产品,目前企业生产的是非国标产品,各企业在同一类产品生产的标准有多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质量难统一、产品互补性差等特点。

四是企业经营场地小,融资困难,企业所用的土地多数是集体用地,未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土地证不能抵押贷款。行业间未形成互信互保得担保关系,形成企业贷款难。有的企业借高利贷,增加了企业财务费用,影响了企业发展,使企业难以扩大规模,阻碍发展。

五是争创品牌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到目前,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和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只有“圣光”获“省级著名商标”,部分机械企业经理品牌意识不强,不注重利用品牌设计提升产品的“含金量”,缺乏争创著名商标(品牌)的胆略和勇气。

三、对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在确保总量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扶持现有优势产品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以资产为纽带实行跨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联合,突出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做大,企业做强,促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集中,培养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是坚持走“质量求兴业、品牌促发展”的道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在机械行业培养、树立全省乃至全国的著名商标或驰名商标,形成一批拥有著名品牌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明星企业,全面打造“品牌”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

三是产品市场定位由中低档转向中高档,整体发展水平由单一的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注重新战略性产业门类的开发和储备,蓄积发展后劲。突出我县机械制造(铸造),磨料、磨具生产行业优势和特色,结合关键技术设备的引进,依靠技术创新和提高服务能力,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大力发展矿山机械、汽车部件的装备配套生产;利用“平煤机”等大型企业的生产平台,促进小企业形成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

四是大力推广信息应用技术,形成企业综合创新能力。增强市场反应能力;引进先进设备,通过设备更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引进关键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运用已有的适用技术,生产国内外市场需要适用的产品,全面提高产品形象。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科技开发人才,进一步提高产品科技技术含量。

五是加强技术监督与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的相互协作。制定机械装备产品技术标准,大力实施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实行各行业内的质量认证制度。

六是要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组织的服务、约束、协调、沟通的自律性管理职能作用,逐步消除同行业内部的竞相压价、互相排斥等恶性竞争。

七是探索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上一篇:企业卫生管理制度下一篇:鞭炮声声又过年5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