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报的请示

2024-07-08

转报的请示(通用5篇)

转报的请示 篇1

大新寨中学信息专报

2014年6月第3号

向污染宣战 从我做起

今年的6月5日是第4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

日前,大中开展了环保系列活动,要求全体学生人人做到“五不”即人人爱护校园环境,保持校园洁净,不损坏树木,不践踏花草,不乱丢纸屑,不乱涂乱画,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开展清洁校园大行动;开展“三个一”活动即班班开展一次环保知识讲座,班班办好一期环保专栏,人人当一次环保小卫士。

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牢固树立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初步形成了呵护环境要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为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信息员:张海山

2014年6月6日

转报的请示 篇2

转报终端线路测试器主要由200m V数字电压表头;负电压产生电路;比例读数电路;LED数码管驱动显示电路;200V数字电压表产生电路;200m A数字电流表产生电路;双向环回电路;外部接口电路八个主要部分构成, 通过逐一设计电路, 分别实现各个功能, 最后将其整合在一起完成所需所有技术指标。

转报终端线路测试器的设计目的是给人以直观的数字化显示, 所以最为基础的部分是将转报线路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精度高低问题。且转报终端线路测试器对稳定性、精确度及抗干扰能力要求比较高。由于ICL7107集成电路, 包含3 1/2位双积分型A/D转换器, 可直接驱动LED数码管, 内部设有参考电压、独立模拟开关、逻辑控制、显示驱动、自动调零功能等。所以我们选择ICL7107作为转报终端线路测试器的核心部分。

2 开发研制

2.1 200m V数字电压表头电路及制作要点

200m V数字电压表头被广泛应用在许多测量场合, 它是进行模拟-数字转换的最基本, 最简单而又最低价位的一个方法, 是作为数字化测量的一种最基本的技能。

(1) 管脚的辨认:芯片正面朝上, 芯片的左下方为第1脚。然后按照逆时针方向, 依次为2至40管脚。

(2) 关键节点的电压:芯片第1脚是供电脚, 理论电压为DC5V。第26脚是负电源管脚, 理论数值是负的, -3V至-5V范围内都是正常的;第36脚是基准电压管脚, 理论电压是100m V;第31管脚是信号输入管脚, 可以输入±199.9m V的电压。开始时, 可以将它接地, 作为“0”信号输入, 用于测试。

(3) 芯片的第27、28、29管脚的电容组成积分网络, 它们的数值是0.22u F、47K、0.47u F, 不能使用磁片电容。第33和34脚接的104电容也不能使用磁片电容。

(4) 接地管脚:芯片的第21脚是电源地, 32脚是模拟地, 30脚是信号地, 35是脚基准地, 通常情况下, 这4个管脚都接地。

(5) 在上面的所有连接和电压数值都是正常的情况下, 可以利用测试电路调出0-200m V的电压, 把它们依次输入到芯片的第31脚, 数码管应该分别显示出相应数值, 允许有2-3个字的误差。

(6) 以上测试全部成功, 则200m V数字电压表头制作完成。

2.2 负电压产生电路

负电压可以直接利用电路外部来提供, 但这使得供电需要正负两种电源, 通常采用简单方法, 利用一个+5V供电就可以解决问题。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六反相器CD4069来实现-5V电压, 得到的负电压供给ICL7107的26脚使用。

2.3 LED数码管驱动显示电路

ICL7107是驱动LED数码管作为显示, 并且要求此数码管为共阳极。数码管与ICL7107的接法按照七段译码的方式连接即可。由于电源提供的电压为5V, 数码管的工作电压为3V左右, 所以为了避免数码管烧坏, 在数码管的共阳端与电源正极直接串联200Ω的电阻。

2.4 200V数字电压的表的制作

200V数字电压的表 (如图1) 是通过选择合适的电阻进行分压后接200m V数字电压的表头实现的。如果外接电压100V, 经过如图分压后, 200m V数字电压的表头得到的电压为:100*1/ (1+1000) =0.0999V, 即99.9m V, 误差为 (100-99.9) /100=0.1%, 满足日常工作所需精度。

2.5 200m A数字电流表的制作

200m A数字电流表 (如图2) 是通过选择合适的电阻进行分流后接200m V数字电压的表头实现的。如果所测电流为10m A, 则1Ω两端的电压就为10m V, 这样200m V数字电压的表显示的数值也就为10。

2.6 整合成型

通过接口电路, 连接上述电路, 并增加双向环回电路及外部接口, 完成电路设计工作, 最后再制作测试器表壳, 安装电源, 实际测试, 实现预期所有功能, 完成项目研发。

3 功能测试

转报终端线路测试器利用现有的转报线路配线系统, 采集每路异步单元端口提供的发线电压、收发电流、用户终端发线电压和收发电流值, 用电压、电流表直观显示转报机异步单元端口和用户终端的工作状态;并通过电子开关实现转报线路在线断开、环路功能, 方便测试转报线路的工作状态。

摘要:我单位目前使用的DMHS—M航空电报及信息处理系统, 通过6部异步智能单元与48路双流环电报终端用户相连。转报线路没有电流、电压监视功能, 不能及时、直观监视用户终端和转报机异步单元端口工作状态;并且在测量线路质量和为线路做环时, 非常的不方便, 不但需多人配合, 而且稳定性很差。我们准备开发一套转报终端线路测试器, 解决上述问题。

请示汇报折射老板的问题 篇3

有些老板特别喜欢听下级的请示汇报。确实,请示汇报有时非常必要,老板能够通过下属的请示汇报获得较多的信息,了解组织运作的全貌,也能够通过向下级发指示而对组织进行有效地控制。

不过,有些老板对下属频繁的请示汇报极为忧虑。大量非计划性的请示汇报打扰了老板的工作程序,本来应该由自己支配下属的工作,由于大量时间用于听取下属的请示汇报,结果反而被下属所支配。老板不能干自己想干的工作,反而被迫去干请示汇报者要求自己去干的工作。

请示汇报是一面镜子,它能折射出一个老板管理水平的高低,也能从中发现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果一个老板只是习惯于接待源源不断的请示汇报者,只对老板请示汇报的内容做出反映,而不对请示汇报工作本身做出评价,则可能被请示汇报所误。

对一个优秀的老板来说,当下级来请示汇报时,首先需要关注的不是汇报内容本身,而是要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是否应该听他汇报?”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应该拒绝听取请示汇报:第一,非直接下级的请示汇报。在一般情况下,下级不得越级向上级请示汇报,这是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上级不能接受非直接下级反映问题。反映问题与请示汇报的区别在于:请示汇报者要求从被汇报人那里得到指示,而反映情况并不要求得到指示,而且反映的问题应该仅仅限于通过正常渠道不能有效解决,而不得不通过越级反映问题这一非正常渠道解决的问题。如果非直接下级经常反映问题,则表明公司管理存在问题和缺陷;第二,下级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已经授予下级全权处理和决策的工作,不应该接受下级的请示汇报。

当一个老板经常接待下级的请示汇报时,就应该对请示汇报进行一次全面的反省和评价,要问自己一个问题: “下属为什么经常来请示汇报?”

下级经常请示汇报,原因可能在下级,也可能在老板本人。无论原因在。哪一方,都表明管理中存在众多问题与缺陷。

表现在下级的问题,有三种可能:第一,请示者自己没有工作能力,自己不知道拿主意,需要通过请示从上级那里获得帮助,否则自己就干不好工作;第二,请示者虽然有能力,但不愿承担责任。通过请示汇报,让领导拍板定案,万一到时干不好,可以推脱责任——是上级让我这么干的,领导也不好追究责任;第三,请示汇报者希望通过请示汇报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让领导知道自己干了多少事,想了多少办法,甚至还可以借此与领导拉近关系。

转报的请示 篇4

1 ZB系列自动转报机系统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ZB16/64D型转报机有三大系列:多用户卡系列、前置处理机系列和异步控制器系列。系统主要部件有数据集中器、线路备份切换器、异步控制器、前置处理机、电报处理机等。

1.1 数据集中器

数据集中器主要实现输入、输出数据的集中分配、电平转换、主备机切换控制和收发线路断线报警。

1.2 线路备份切换器

线路备份切换器可将两套自动转报机连接起来, 实现收发线路的快速切换或接收线路的备份和发送线路的快速切换。

1.3 异步控制器

异步控制器与数据集中器连接, 处理来自转报机终端设备的异步串行数据, 并进行格式转换, 使之成为可以在以太网中传播的数据帧;对来自以太网的数据帧进行判断, 并转换成异步串行数据送达转报机的终端设备, 实现异步串行数据与IP数据的转换。

1.4 前置处理机

前置处理机与数据集中器连接, 其功能等同异步控制器。

1.5 电报处理机

电报处理机实现全系统的数据存储、网络控制、双机同步、用户界面等功能, 是自动转报机的控制中枢。

2 自动转报机系统的连接方式

(1) Z B系列自动转报机可通过基带MODEM、路由器接入DDN、ATM、X.25、FR、卫星链路网, 实现多个自动转报机的互连。连接方式见 (图1) 。

(2) ZB系列自动转报机具有与多种终端连接的能力, 可支持普通串口 (异步RS-232、±4MA电流环) 终端、MODEM终端、IP终端等。主机与终端的连接见 (图2) 。

目前, 各机场局域网应用已非常普遍, 通过网络终端服务器, IP终端实现在局域网环境下的AFTN/SITA电报收发, 不受RS-232连接方式的距离限制。而对于远距离应用的终端, 可使用MODEM通过PSTN网与转报机连接, 实现和普通终端同样的应用。

3 ZB-16/64D型自动转报机的特点

ZB-16/64D型自动转报机是遵循国际民航组织附件10标准和国际航空电信协会SITA电报处理程序标准, 根据中国民航业务要求设计的功能强大的AFTN/SITA电报信息自动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3.1 高可靠

系统采用双机热备份工作方式, 数据实时同步, 实现双机自动切换;系统对所有故障都采用软、硬件两种手段同时进行监测报警;系统所有电路板相互独立, 相互备份, 支持带电插拔;处理机采用工业级的设备, 具备7*24小时的工作要求, 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3.2 高性能

系统采用数据库管理电报, 提供多种电报查询方法;系统电报日吞吐量>60万份, 电报数据保存30、60或180天, 每条电路最高支持57600BPS的通讯速率;系统所有电路都可工作在RS232、±4MA电流环或IP状态, 具有灵活的网络扩展能力, 可通过异步及IP的方式接入X.25、DDN、ATM等民航现有网络。

3.3 易维护

系统采用WINDOWS2000操作系统, 一般人员不需培训即可操作;具备远程管理与控制能力。

3.4 易操作

值班员在一个界面上即可完成日常的电报处理, 省去了烦琐的窗口切换。

3.5 易配置

每条电路有多达26项的功能设置, 用户可以灵活运用这些功能控制每条电路。

3.6 易升级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 以8路或16路为模块无限升级电报路数。

4 安装试运行阶段的故障及调试

在工程安装试运行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平常无法接触到知识, 通过实践加深了线路布置, 系统组成, 信号走向等的记忆, 对整个转报系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为今后的维护工作积累难得的宝贵经验。下面就说说工程安装调试中碰到的两例故障。

(1) 终端机安装过程中出现通信的故障。由于终端机与转报机不再同一机房, 线路为综合布线, 中间经好几个机房线路转接, 通讯距离约250米。我们挑出两对普通电缆线, 其中一对为收发线, 另一对为地线。一端经配线架与集中器连接, 另一端由房间的信息点出, RJ45头接终端, 收、发、地三线分别对应终端通讯盒的发、收、地三线连接。通讯盒与终端机正确连接。线路连接方式见 (图3) 。

将通讯盒和集中器用户通信接口板的通信方式都设置为±4mA模式。通电工作, 通讯盒工作指示灯正常。开启终端机转报程序进行发测试报, 主机未给回复, 几秒钟后, 通讯连接报错, 检查主机未收到终端机发送的电报。检查连接线路, 用电话语音信号进行测试, 线路连通正常。在测试过程中收到主机发送的电报, 但电报内容混乱。经厂家指导, 要求检查通讯盒指示, 终端机配置 (速率、字长、停止位、来去代字等) , 终端机系统时钟时区。经查, 除时区其余配置都正确。更改终端机时区, 保持与主机一致。再测试故障依旧。更换一只使用正常的通讯盒, 故障依旧, 排除通讯盒故障。再次检查线路, 测量电路电阻为342Ω, 估计阻值较大。解决方法:可以并接线路减小线路电阻或者调节通信线接口板提高线路电流。我们通过增加一对线, 减小线路电阻成功排除故障。

(2) 在试运行中发现转报机状态区1、2号机显示与切换报警板显示、处理机标签不一致, 系统未报警, 不影响正常工作。初判为集中器与1、2号处理机的连接线出错。关闭两台处理机, 互换集中器背板两个COM口的连接线后开机, 处理机无法正常收发报文, 主界面状态区显示1、2号机已经互换, 但仍然无法与切换报警板相对应。仔细查找原因, 发现处理机信息设置出错。解决方法:关闭两台处理机, 恢复原来连接, 脱开1、2号机与交换机的网络连接后开机, 互换1、2号机计算机名、IP地址, 重启后接入网络。双机工作正常, 主备切换正常。

5 结语

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电报系统将不断采用新的技术, 逐渐形成包含多种传输媒介如卫星、DDN等为基础在功能上具备多网合一的共享信息资源网。本文就本单位使用的转报系统谈了谈自己学习的一些认识, 通过学习实践认识到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通过新知识的学习, 跟上时代的步伐, 通过工作实践不断累积经验掌握迅速排除故障的能力, 保障民航通讯的畅通。

摘要:本文分别介绍了ZB-16/64D型自动转报机系统主要部件及其功能、ZB系列转报机系统连接组网方式、ZB-16/64D型转报机的特点, 并讲述了安装试运行中碰到的故障及其调试。

转报的请示 篇5

罗宾:在文书档案管理中,有的单位把上级部门的批复放前面,本单位的请示放后面装订为一件。而外单位来文和本单位相应的复文一般还是分为两件管理的吧?是不是也可以把本单位的复文放前面,外单位的来文放后面装订为一件呢?请问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应为一件还是两件?

一井水:请示、批复,来函、复函既适合本单位请示、去函,外单位批复、复函;也适合外单位请示、来函。本单位批复和复函。均作为一件保存。沧海:一井水先生所说从理论上讲是行得通的,但在实际当中。将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管理保存的恐怕大多是请示单位、来函单位;至于批复单位、复函单位,将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管理保存的恐怕风毛麟角!

濮档人:俺见到的情况恰恰相反,有一个单位,几乎所有的请示都是关于设备与经费方面的,都差不多列为短期(10年或30年)保管。问他们批了没,回答有的批了,有的没有。但批复文件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就是比较重要的人事方面的批复也大多以通知形式发文:另外一个权力单位。多以批复单位、复函单位出现,却大多是将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管理保存的。一井水:请示、批复的保管期限要根据内容而定,肯定不都是永久保管的。批复也不一样,有的专门行文、有的在请示上直接签字、有的电话答复。因此要想保存完整的事件情况,就不能分开,电话或口头答复应该在请示文件上注明,批复文件直接放在请示的前面,也就不肓而喻了。

茂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规定“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请注意措辞:可为一件。言下之意可以作为一件,也可以不作为一件。

沧海:王老师对“可为一件”的解释可谓经典之至。我个人认为,对于来文单位而言。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管理保存相对比较妥当(据我了解,实际当中大多来文单位都是这样做的),因为有复文的请示、函一般比没有复文的请示、函价值要高,即保管期限要长,有复文的请示、函如果不与批复、复函放在一起保存的话,会给我们造成此请示、函没有复文的错觉。对于复文单位而言,我认为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不一定都要作为一件管理保存(据我了解,实际当中大多复文单位都没有作为一件管理保存)。因为对于复文单位而言,复文是其本身形成的,价值一般要高,即保管期限要长:而来文价值一般要低。即保管期限要短。复文与来文放在一起似乎不太妥当,这恐怕是大多数复文单位没有将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管理保存的原因吧!

茂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规定“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我以为还是作为两件管理好。就请示和批复而言。如果作为一件的话,那么归档文件目录中题名的填写就存在问题:该以谁为主?也许有人说。以批复为主,那实际上是将请示当作了批复的附件。其实,《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实施是有前提的,必须要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因而将请示和批复作为两件,并不影响今后的管理、检索和提供利用。

田润:结合自身搞利用工作的经历谈点个人看法:众所周知。快捷、准确地搞好检索利用是我们档案部门主要目的之一。从这个角度而言,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应该作为一件。因为对于利用者而言,只有批复和复函才是他们日后所要查阅的,没有批复和复函,请示和来函基本没有查阅的意义。我们在归档时批复(复函)在前,请示(来函)在后作为一件。检索目录上只需显示批复和复函即可。利用者只需检索到批复(复函),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果作为两件,尤其是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不在同一年份的情况,势必增加检索的时间和难度。这就与我们所追求的快捷,准确的利用目标相背。

兴利:如果还是手工检索,作为一件好处多一些:如果实现了计算机检索,各为一件利大于弊。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问函与复函等来往性文件应各为一件。在排列编号时,如果是同一年度,应作为同一事由排在一起,回复性文件在前,报请性文件在后。其理由有二:其一,来往性文件作为一件,在编目时只对复文进行编目,可能会造成文件的漏检;其二,有些报请性文件报出后,由于种种原因,主报单位迟迟未作批复,有的也就可能不批复了。如果要等复文来了再一起归档,在跨年度的情况下,就会造成一些重要的请示因为没有复文,而人为地变成了零散文件归类不当或漏归。

一井水:现在说的就是针对计算机管理说的啦,跨年度的放在一个年度,计算机不认可,归档文件目录打不出来,必须按年度打印,所以,过去立卷讲针对年度,现在讲文件形成年度。我们在业务指导中掌握的原则是:对于同一年度的请示与批复不论请示单位还是批复单位都应该视为一件保存,批复是根据请示形成的,保管期限应该是一致的,如企业改制方案的申请和体改办的批复。如果不存方案、只保存批复(一般就是同意此方案),文件就不完整。对于上一年度的申请、下一年度的批复就只能视为两件存档了,然后再在备注中注明参见号。

赛维:我个人认为:对于请示和批复、来文和去文(或往来文件)应当尽量摆放在一起。跨年度的,应该以批复文件形成年度为准,将请示摆放过去。如果是计算机进行管理,且实现全文或目录级检索的话,可以在系统内进行关联,实体则可以不摆放在一起(可以提供电子版本使用的前提下)。在著录时,个人认为还是分开著录相对好一些,摆放的先后次序,我还是习惯按时间顺序,因为就同一件事情可能会有多次请示或者申请,而最后,可能会有批复,也可能没有批复。批复在前,请示在后的摆放方法,较适合按“一件”装订这种方式,著录时,建议对批复和请示文件都进行著录:如果是分作两件进行装订,著录方面则可以更为详细。实际工作中,使用批复的概率要大于请示,从借阅和复印的角度,显然“件”越小,使用就越方便。当然,在使用中,按“件”管理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按“卷”(同一事项涉及多份文件)查阅,且那些文件不在一起的情况下,调“件”很繁琐。所以有些单位采用了虚拟“组卷”的这个称法,虽然是以件为单位,但是同组卷类似,相同相近的事项在实体上尽量放在一起。

张奇明:在现实工作中,有些请示领导只是在处理笺上批示。或者一些请示事项并没有单独的批复文件出现,很多时候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告知结果。我个人认为还是各为一件好,不过在整理时应相对集中。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它们是内容联系非常紧密的文件,没有“请示”与“来函”电就无从说起“批复”与“复函”。之所以主张它们各作为“一件”处理,正如王茂跃老师所言:“毕竟。这是两个责任者形成的文件,作为两件

对待,在整理时便于整理。在检索时,多一个检索条件,便于检索。”再则,在实际工作中,有同一事由或问题多次请示情况出现,但往往还是没有批复或最后一次才迟迟批复,如果我们把其作为“一件”处理,是把N次的请示与批复作为一件处理,还是只把最后一次的请示与批复作为一件处理呢?至于相对集中。就是说将“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在排列时排列在一起,做到批复在前、请示在后;复函在前、来函在后。

濮档人:请问你说的“相对集中”和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归档是不是一回事?

张奇明: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各作为一件时,排列得相对集中与只作为一件是不一样的。从装订而言,前者是分别装订,各为一个保管单位:后者是把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装订在一起的。就排列而言,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保管时,我们一般是将批复在前、请示在后,复函在前、来函在后:而两者各为一件时,我认为无所谓谁在前在后的问题,只要能够尽量做到这一组文件相邻就行。

濮档人:我基本同意张老师的看法,但对于张老师所说的“两者各为一件时,我认为无所谓谁在前在后的问题,只要能够尽量做到这一组文件相邻就行”观点不敢苟同。我认为两者各为一件时,不仅仅要尽量做到这一组文件相邻就行,还应该按行文时间先后排列,即请示或来函在前、批复或复函在后。

档童刃:关于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应为一件还是两件问题,我是这样想的,一件也好,两件也罢,都不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重要的是两者应集中放在一起,就好像一对夫妇一样,你说是生活一起好哪,还是两地分居好哪?答案不言而喻。当然对于一些跨年度的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放在一起的情况还是很多的,但这毕竟不是主流,就好像两地分居的“夫妇”不是夫妇生活的主流一样。至于集中放在一起的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谁放在前面、谁放在后面问题。我想也不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重要的是两者集中放在一起就好,就好像生活在一起的一对夫妇一样,只要在一起生活,不管谁老大、谁老二都没有关系,总比两地分居好吧。

一井水: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保管也好,两件保管也好,只要放在一起,保持二者联系,方便查阅就行。茂跃:实际上,作为一件或两件。都是可以的。还以请示和批复为例,如果作为一件,在填写题名(即文件标题)时。是以批复作为题名,还是以请示作为题名呢?还是对请示和批复进行概括再得出一个新的题名呢?无论怎么处理。都是有点问题的。毕竟,这是两个责任者形成的文件,作为两件对待,在整理时便于整理,在检索时,多一个检索条件,便于检索。《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在当初制定时规定“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没有强调必须作为一件,我的理解就是考虑到了实际整理过程中,有的认为一件好,有的认为两件好。其实,作为一件或两件都不是原则问题,只要便于保管和利用都是可以的,没有必要什么都搞成“一刀切”、绝对化,全国所有的机关单位都是一个做法。因为《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规定“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另外,有的批复不在同一年度,比如第二年6月份以后批复的,甚至还有时间更长的(如机构暂时冻结可能两三年后才有批复)。因此绝对地说应为一件,不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说。特殊情况必须作为两件,即使是正常情况(在同一年度的请示与批复)作为一件可以,作为两件也可以。这样说绝对不是墙头草。其实,我更倾向于作为两件的。由于档案一般是按年度分开的,对不是同一年度的请示和批复、来函与复函而言。肯定是要作为两件对待的。同一问题的档案被分割保存在不同年度的不同的档案盒中,是否割裂了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了呢?是否不便于利用呢?以件为单位,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当然。在实体管理时。我们最好在归档文件目录的备注栏上都加以标注。具体可以这样操作,如在请示所在的归档文件目录的备注栏中注明该件批复的档号。同样,在批复所在的归档文件目录的备注栏中也注明该件请示的档号。

金玲:从目前的全宗内事由原则的基础上考虑,请示与批复是一件。从实际工作出发来看。整理为一件对整个事件是个全面过程的反映,有利于文件在利用时,对同一事件反复核对有没有批复,批复是什么。至于不同年度内的同一事件的请示和批复,在计算机检索中,有附件情况说明这一项,并不影响计算机对内容的不支持。如果对于同一事件进行多次的请示,又因为批复时间隔很长。这个情况倒不多见,就是作为几件来对待,也可以在备注上写明以前的请示情况,标明存址。这个也是对文件的特殊处理。

崔松飞: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问函与复函等来往文书,原则上作为一件。如果报请性文件归档整理后才收发回复性文件,也可各为一件。并在“归档文件目录”的备注栏中加以说明。

魏新: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在数量上是两件。但就其内容来说,它们是针对某一问题所形成的材料。将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视为一件可以保证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完整性。对于日后了解和查考这一问题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为解决相似的问题提供方便。

丁从建:新的《规则》采用“件”作为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对归档文件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最终实现对立档单位归档文件的有序化管理。为此。准确地把握和界定“件”,就显得尤为重要。《规则》明确以自然件作为一件。并由此适度延伸,将关联性较强的正本与定稿、正文与附件、原件与复制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来文与复文以及装订完好的报表、名册、图表等也认可为一件。作为归档文件整理的基本单位,体现了《规则》的灵活性,而且兼顾了后续检索的需要。我认为,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还是应作为两件处理,其一。它符合《规则》中的对“件”的要求;其二。能准确填写归档文件目录,便于后续的准确检索;其三,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条件下,档案人员可以轻松实现文件的“实时归档”,实现“随办随归”、“办结即归”,不必等到复文后才一起归档。

上一篇:冬季大练兵方案下一篇:未来二期参观刘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