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浅议

2024-11-01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浅议(共8篇)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浅议 篇1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浅议

摘要:对新型墙体材料的兴起,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并针对建筑业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对新型建筑材料的需求,分析了新型墙体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前言

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材料是建筑和建筑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对建筑材料品种、质量、性能、数量和建筑材料生产技术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而在我国建筑材料行业,流行着3个70%的说法,即房建材料的70%是墙体材料;墙体材料的70%是实心黏土砖;而建筑行业节能的70%有赖于墙体材料的改革。这种说法一方面是国内墙材应用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墙材革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1.新型墙体材料的兴起

随着人类建筑文明的进步,建筑中使用的墙体材料也随着发展。在众多的建筑材料中,由于粘土砖可就地取材,使用方便,因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曾是各国墙体材料的主要品种。

新型墙体材料是在传统墙体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墙体材料。它要具有节能、节地、利废、轻质、高强、抗震、绝缘、耐火、隔音、隔热、防水、保温、耐久等多种要求。目前,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是用混凝土、水泥或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生产的非黏土砖、建筑砌块及建筑板材。实际上,新型墙材已经出现了几十年,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砌块就在欧美各国普遍使用;而建筑板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就占到了墙材总量的64%,美国占到47%。如表一所示[1],由于这些材料在我国没有普遍使用,所以仍然被称作新型墙体材料。

表一墙体材料产品结构对比表

2.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迅速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我国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系统工程是从1988年组织实施的。1988年我国墙体材料的产量是4687.79亿块,其中粘土实心砖占95.42%,包括粘土空心砖和非粘土材料占4.005%,新型墙体材料仅占0.575%。1988年墙体材料总量比1978年增长2.646倍,其中,粘土实心砖增长3.24倍;1988年与1985年相比较总产量增长59.3%,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8%,其中:粘土实心砖增长60.15%,增长速度为17.0%,各种新型墙体材料增长50.1%,增长速度为14.5%[2]。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全国新型墙材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例由1992年5%提高到了目前的35%。但是,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工业的发展与革新仍然任重而道远。

2.2加速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2.1支持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需要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建筑业得到很大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从1979年到1994年,全国新建住宅总量达120亿m2,15年年均竣工量为8亿m2。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5年前的3.6m2,提高到7.7m2[3]。

建筑材料是建筑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产量的70%用于建筑业。建筑工程中许多技术问题的突破和创新,常有赖于建筑材料的解决,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又将促进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的革新。所以,建筑业的大发展必须有建筑材料的革新与发展做为基础和支撑。

2.2.2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

尽管我国地域辽阔,资源总量大,我国的资源总量虽仅次于原苏联、美国,而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决定了资源的分配和耗竭速度。从人均占有量来说,我国是一个资源“穷国”,排在世界第80位。而且人均资源数量和资源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和恶化[3]。

而我国传统建材的生产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破坏已经达到难以承受的程度。

我国每年墙体材料生产能耗和建筑采暖能耗一亿五仟万吨标准煤,约占全年能源消耗总量的15%。我国墙体材料产品95%是实心粘土砖,每万块砖的能耗为1.03~1.46吨标煤。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能耗是0.7吨标准煤/万块,节能率50%。使用传统材料的建筑采暖能耗是31.5kg标煤/m2,节能建筑的能耗是11.8~22kg/m2,节能率30~50%。如果我国的新型墙体材料达到30%,节能建筑达到50%,那么每年就能节约5500万吨标煤,这对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贡献[4]。

另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渣的排放量日益增多,目前全国工业废渣的排放重6000万吨以上,综合利用率仅23%,堆放废渣占地面积5.6亿m2,其中占用农田面积达0.67亿m2,治理废渣每年的投资2亿元左右。而许多工业废渣和粉煤灰,煤矿右、尾矿、沪渣、磷石膏等都可以作为新型墙体材料和保温材料的原料可以用它生产加气砼、建筑砌块,石膏制品,矿棉制品等。据计算,利用工业废渣,生产相当于1000亿块的粘土实心砖新型墙体材料厂,每年可消耗7000万吨废渣,节约耕地6.6万亩,节约生产能耗100万吨。

因此,为了大幅度节约墙体材料的生产能耗、减少毁田烧砖和保护环境,墙体材料革新是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

2.3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1墙体材料产品结构不合理

墙体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有很强的地域性,其发展受到各国(地区)的资源、自然条件、工业和科学技术水平、建筑风格、民族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国外墙体材料在遵循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绿色产品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的情况各有侧重,形成了合理的墙体材料产品结构。而在我国,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材料总量的1%,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40~50年。

2.3.2墙体材料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

我国虽然在引进国外的先进产品及技术的国产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是比较落后。存在着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不稳定,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高等问题。如加气混凝土,国内规模大的生产线(年产20万m3)仅有4~5条,多为年产10万m3的生产线,而且产品质量不稳定,再如,新型墙体材料中的纸面石膏板,由于它具有质轻、防火、抗震、施工方便、透气性能好等特点,可采用发电厂及化工废弃石膏为原料,而使之成为现代工业发达国家推行绿色循环经济的最佳建材产品。目前,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年产总量和人均消费量都很大。而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不足1平方米。这也说明了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缺乏高档次产品。

3.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趋势

从发展的角度,我国墙体材料总的发展趋势是:

3.1产品品种向多样化发展,产品结构趋向合理

以黏土为原料的产品大幅度减少,并向空心化和装饰化方向发展;石膏制品以纸面石膏板为主,增长迅速;建筑砌块持续增长,并向系列化方向发展,产品以混凝土砌块为主且向空心化发展,装饰砌块和多功能、易施工的砌块也将得到发展;质量轻、强度高、保温性能好的功能性复合墙板将迅速发展。并且,由于现代化建筑功能多样化,强调建筑风格、造型、艺术效果,对建材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用方便,适应各种不同的建筑要求,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必将向品种、花色繁多,规格齐全、分类细致的方向发展。

3.2企业向大型化发展,生产技术向自动化、节能化发展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是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一个目标。要达到此目的,必须使得生产设备向大型化、生产向规模化、生产过程向自动化和节能化发展。而高新技术,单靠引进技术是不行的,因引进不可能获得第一流最新技术。我们只有通过大型企业每年投入大量的研究经费进行研究,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提出新工艺,进行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研究,使自己的技术处于发展的领先地位。

3.3产品性能向轻质、高强、多功能复合化发展

墙体材料密度不断下降,强度、力学性能不断提高,是发展的趋势,而将不同性能的材料复合,制造出更有特性和大型化的墙体材料是近代最流行的生产手法之一。国内外均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标号水泥,提高加气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密度。采用复合的方法将两层薄薄的金属板或水泥纤维板之间,夹一层轻质、隔声、隔热、防水的材料,复合成各种不同厚度的复合板,可采用连续成型工艺,生产长达6m以上的复合板,采用的芯材密度为60~120kg/m3,且防火性能优良。

3.4广泛利用工业废弃物

由于工业废渣排放量日渐增多,充分利用废渣为原料生产墙体材料是当今世界各国墙体材料发展的又一共同特点[5]。利用工业废渣生产墙体材料可以节约能像、节约土地、改善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也是一个国家生产水平和文明的标志,是一举多得之事,特别是对我国人口众多、发展快速、能源与资源缺乏的国家,更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4.结论

21世纪的建筑设计师追求的是大胆、创新的个性化的建筑风格,建筑造型的变化将更加丰富多彩,建筑结构更为新颖,除了高耸入云的建筑外,所谓的“新黄金时代建筑”、“高智能建筑”、“动态建筑”、“生物形态建筑”等都将出台。与之相适应的高科技建材亦在酝酿发展之中。它除了包含墙体材料必备的轻质、高强、多功能特性外,还要求它能与智能建筑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相适应;与通电彩色节能玻璃幕墙相配合;与动态建筑能改变外形或能整体旋转的功能相匹配,特别是未来建筑的造型变化,很大程度都依赖于外围护结构—墙板的变化,以及内墙结构的灵活性。很明显,进入21世纪,新型墙体材料的革新任务更加迫切,也更加艰巨。

参考文献

[1]戎培康,张福来,赵军.国外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动向.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J],1996(3):44-45.[2]刘昭平.墙体材料的变迁,江西建材[J].2005(1):33-34.[3]陶有生.从人口、资源、环境论墙体材料革新的紧迫性,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J].1996(3):23-24.[4]王正,郭文静.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世界竹藤通讯[J].2003(3):17-19.[5]路关生,湛轩业.建筑废料回收利用的新途径,砖瓦[J].2004(7):36-38.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浅议 篇2

1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现状

近些年来, 我国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主要应用的材料包括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黄金尾矿等。合理应用这些材料不仅节约资源, 还有利于降低成本, 保护环境。

1.1 砖类新型墙体材料

房屋工程建设中, 实心砖的应用越来越少, 逐渐发展为空心砖, 再过渡到工业废渣砖, 这是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技术发展和节能环保工作需要, 实心砖和空心砖逐渐被取代, 以工业废渣为原料的烧结砖、免烧砖在墙体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 蒸压粉煤灰砖、烧结煤矸石砖、煤渣砖、黄金尾砂砖等, 在墙体施工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这些新型墙体材料应用不仅能节约成本, 还有利于保护环境, 为人们日常生活营造良好氛围。

1.2 块类新型墙体材料

例如, 水泥混凝土砌块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小型空心砌块以水泥、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 不仅生产设备简单, 工艺流程简单, 而且投资少, 方便墙体施工, 受到施工单位的普遍青睐和重视。此外, 应用水泥混凝土砌块还能节约土地资源, 降低能耗, 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有效保护,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益。一般与粘土砖相比而言, 小型混凝土砌块可以节约10%~30%的成本, 有利于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经济效益较为明显。又如, 加气混凝土砌块, 主要组成材料包括粉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等, 不仅对废料实现有效利用, 而且质地较轻, 具有保温节能的特点。另外还能降低结构自重, 保证墙体结构强度, 通过对粉煤灰、石膏、微矿砂的有效利用, 避免对周围环境带来污染, 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要求。此外还有应用较为广泛的石膏砌块, 生产工艺简单, 成本低, 具有较为显著的节能效果, 实现对石膏的有效利用, 变废为宝, 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总之, 块类新型材料质地轻, 强度高, 生产制造过程中应用粉煤灰、石膏等工业废料, 提高废弃物品利用效率, 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1.3 板类新型墙体材料

例如, 空心隔墙板是从较轻墙板发展而来的, 主要包括水泥空心条板和石膏空心条板, 前者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 以水泥轻质砂浆为基材, 形状为条形板, 并且存在若干圆孔。后者是以石膏为主要材料浇筑而成的空心条板, 按照添加材料不同分为石膏珍珠岩、石膏粉煤灰、石膏矿渣空心条板。在非承重内隔墙以及活动房屋工程建设中, 其应用十分广泛。其次是轻质复合墙板, 得到施工单位普遍重视和关注, 它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承重、防水、防潮、隔热、隔音等多项功能, 包括复合内墙板和外墙板, 外墙外保温板和内保温板。常用产品包括水泥聚苯外墙保温板、金属面夹芯板、水泥/粉煤灰复合夹芯内墙板等。此外还有众多轻质板材, 包括纸面石膏板、GRC薄板、植物纤维水泥复合板等, 这些材料质地轻, 性能良好, 节能环保, 其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2 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与创新, 新型墙体材料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不仅性能进一步提升, 而且更加节能环保, 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2.1 注重工业废弃物利用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 墙体材料应该向着节土、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粉煤灰、煤矸石、石膏、钢渣、黄金尾砂等工业废料不仅占用大量土地, 还对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甚至危害人体健康。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有效利用, 将其加工制作成新型墙体材料, 不仅能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还能变废为宝, 有利于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2.2 发展功能性墙体材料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为更好满足人们需要, 新型墙体材料功能应该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发展多功能墙体材料成为一种趋势。例如, 要求墙体材料具有质地轻、强度高、隔音、隔热、防水等综合性能, 以更好满足人们需要, 为人们营造更为舒适的环境氛围。此外, 随着施工机械化趋势的进一步明显, 为满足机械化施工需要, 墙体材料朝着大块型方向发展。

2.3 应用绿色墙体材料

发展绿色墙体材料是一种趋势和必然, 要注重对天然石膏的合理利用, 将其作为墙材制品原材料, 发挥石膏安全、舒适、快速、环保的特点和作用。还可以对工业副产石膏合理利用, 避免石膏堆放带来环境污染, 节约资源, 提高产品综合效益。

2.4 重视农业废弃物利用

新型墙体材料制作过程中, 通过农作物秸秆纤维的合理利用, 可以增强材料性能, 提高产品机械性能。秸秆来源广泛, 价格低廉, 新型墙体材料制作中对其进行合理利用, 能避免秸秆焚烧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促进生物资源合理利用, 将其制成纤维, 用于墙材的增强材料, 不仅能保护环境, 还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和应用试验, 新型墙体材料取得较快发展, 不仅产品种类在不断增加, 产品性能也在进一步提升, 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今后应加强研究, 从国家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采取措施, 推动墙体材料的革新与发展, 更好满足人们需要。

摘要:目前,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 主要材料包括砖类、块类、板类材料。随着技术发展和进步, 新型墙体材料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注重工业废弃物利用、发展功能性墙体材料、应用绿色墙体材料、重视农业废弃物利用, 其应用将对保护环境, 改善人们生活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型墙体材料,砖类墙体,块类墙体,绿色墙体

参考文献

[1]简娜.论新型建筑节能墙体材料应用现状与发展[J].江西建材, 2014.

[2]王爱迪, 祝英杰.我国绿色环保墙体材料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J].建筑节能, 2010.

[3]曹万智.新型墙体材料的特性及发展趋势[J].砖瓦, 2012.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浅议 篇3

摘要: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由过去的追求吃饱穿暖开始向享受型环保型过渡,特别是建筑装修装饰行业显得尤为明显。近些年来,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精神生活的丰富,人们对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建筑装修装饰行业不断兴起壮大,并且朝着不同于传统装修装饰市场方向发展。通过对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现状分析,从而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与分析。

关键词:建筑装饰材料;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与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走绿色环保道路的装饰装修材料正成为建筑行业中的朝阳产业及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现状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加大对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研发与进口的投入力度,从而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首先,在建筑材料的研发方面,我国高级科研人员通过不懈努力与拼搏,研制出了一大批新型、高端的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与突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国际的水准。其次,我国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设备、材料,大量的要素投入推动了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快速发展,使装饰材料行业更加充实、强大。

二 、我国的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生产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产品的质量不稳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处于激烈的竞争地位,从而导致市场主体的无序、不正当竞争,在建筑装饰装修材料行业表现为质量的混乱。我国装修装饰材料的质量问题,究其原因是多个环节的漏洞所致,主要原因在于生产厂家的产品配方管理不严格,生产者出于生产陈本或其他利益考虑不按照生产标准进行生产,企图通过偷工减料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加之相关部门缺乏监管或监管不到位等因素也导致所生产的装饰装修材料质量不合格。

(二)产品的市场结构不科学

尽管近些年来国内在建筑装修装饰材料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不论是建筑装修装饰材料的技术发展还是相关设备、资金、人才的投入都获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特别是高端新型材料的研发成功,但这些所有的突破都是相比较于我国过去传统建筑材料行业而言。在装修材料的市场构成上,我国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别,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市场构成存在不均衡发展的趋势,以高能耗为主要发展模式,缺乏对新型、集约、环保材料的研发与投入。

(三)产品的更新换代不及时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走出去”战略以后,世界各地的联系与交流更加紧密,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许多国外的建筑装饰材料流进国内建筑市场,从顾客的购买力度与销售额我们不难发现,某种程度上外国的建筑产品更加物美价廉,更容易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追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建筑装饰材料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存在滞后与不及时,当国外企业把眼光放在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庞大市场需求的时候,国内企业仍不能根据市场潮流改变生产策略,依旧把目光放在国内仅有的市场需求及旧款式上;并且国内有相当多的企业在生产配备及有机材料的投入力度仍旧不足。

三 、我国建筑装修装饰材料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

我国建筑装修装饰材料的发展随着市场及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升级变化,由于现在环境问题的严重与土地资源的相对紧张,人们选择建筑装修装饰材料更注重于环保、绿色、轻型、高端化等特点。加之人们审美观念的提升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多的消费者追求现代装修材料的国际化标准。因此,我国建筑装修装饰材料未来发展的趋势可以集中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化学含量降低化

随着当前环境污染的加剧与现代人对健康重视度的提高,更多的人开始追求家居装修装饰材料的安全化。然而,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装饰材料大多是人工化学合成,纯天然的材料极少。大多数的装饰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具有负面作用,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或是人类患上病症,例如:甲醛、苯、 氡、 二甲苯等等。所以,未来建筑装修材料化学污染物含量的降低必然是一个发展趋势。

(二)追求标准国际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深入,加强国际联系与世界接轨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要求,从而促使中国更好的融入国际市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建筑装饰材料生产的国际化,国外在中国的大市场进行投资建厂,生产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第二是各国交流合作增多的国际化,更多的企业为利益冲破国界走到一起进行合作,制定一定的标准总而达成一致。不仅促进了各国资本的流动,而且从根本上推动合作国家建筑装修装饰材料行业的革新与发展。

(三)注重节能环保化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对地球资源的不断挖掘,人类各项活动的频繁,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近几年地震、洪涝、雾霾等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关注环保被提上很高的议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行业作为环保改造的重点行业,国家在法律和制度上都出台了一列政策来来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距离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承担了更过的国际职责与任务,节能减排更是我国长期奉行的国策。因此,今后我国的建筑装饰装修材料行业更要走环保节能的道路,抛弃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改走新型产业化道路。在市场准入方面将来更加严格,在保质保量的同时更加追求节能环保,这就要求生产企业树立环保节能的大局观念,更好地把节能减排落到实处。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开始关心自己生活所接触的建筑装修装饰材料。因此,企业只有认识到未来装饰材料发展的大方向,才能更好地在市场中立足长青。

【参考文献】

[1]林伟军.浅谈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装饰(理论),2012,05:135-136

[2]庄剑英.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消费现状及需求预测[J].新型建筑材料,2005,06:37-41

[3]庄剑英.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建材发展导向,2005,01:73-78

[4]王少南.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现状与发展[J]. 建筑技术,1997,07:486-490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浅议 篇4

环工1002班 陈威 101306218 摘要 简要介绍了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其对建材业节能环保的重要意义,并对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 了 展 望。

关键词 植物纤维 ;墙体材料 ;节能环保

2l世纪以来,保护环境以及合理、高效地开发与利用资源已成为世界瞩 目的热点 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作为典型资源依赖型工业的房屋建筑业在推动国

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由于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迫使其继续发展受到制约。各类建筑其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 占全社会总能耗 的近30%。而墙体材料又是建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值接近建材工业总产值的1/3,耗能占建材工业总耗能的 1/2 左右因此,加速发展节能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不仅是调整建材_[业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 而且对改善建筑功能,节约土地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 义。此外,使用新型墙体材料,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效,降低能耗,是我国高速发展国民经济的根本需要和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随着农业连年丰收,秸秆产量也大幅度上升,产量大约为6.5 亿 年。农作物废料秸秆等的处理已成为社会问题,除了少部分被当作饲料、肥料等开发利用外,大部分被付之一炬,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严重危害了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废弃农作物的综合利用意义重大。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诞生恰好解决了废弃农作物的利用问题,同时又适应了国家建设节能型社会的需求,促进了可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我国高效、低价、环保、实用的节能建筑产品 的研 发和应用。1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特点及来源

植物纤维墙体材料是 以植物纤维为原材料的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生态建筑材料。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原材料可以再生、废弃且无害。②节能利废,改善环境。生产该类材料将尽可能减少矿产资源的过度利用,降低生产能耗,并可大量利用农业废弃物作原料,减少由对其处理处置不当而引发的环境污染。③节约土地。既不毁地(田)取土作原料,又可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年限。④可实行清洁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渣、废水、废气的排放,大幅度降低噪音,实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⑤可再生利用。产品达到其使用寿命后,可再生利用而不污染环境。植物纤维来源广泛,可分为棉纤维、麻纤维、棕纤维、木纤维、竹纤维、草纤维。而用于墙体材料的植物纤维主要来源于木材、竹材和谷壳、秸秆、棉杆、高梁杆、甘蔗渣、玉米芯、花生壳等农作物废弃物。目前,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的主要墙体材料包括麦秸均质板(图 1)、纸面草板、植物纤维水泥板、麦秸人造板和秸秆镁质水泥轻质板等。2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发展状况

2.1国内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发展状况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20 世纪 80 ~90 年代,利用蔗渣制造硬质纤维板、刨花板的工厂体系在我国南方逐步出现。随着我国建筑业 的革新与进步以及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环保利废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以麦秸、稻秸、棉秆等非木质材料作为原料生产制造墙体材料的技术与工艺已成为国内多所科研院校致力研究的项 目课题。其间制造出的刨花板和中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可以达到国家有关人造板的标准技术指标。我国广西、广东和福建地 区也是植物纤维的盛产地,许多学者就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开发进行了探索。章希胜等研制开发了价格低廉、防渗 防漏、性能优异的植物纤维水泥复合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针对内含钢渣的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李国忠等 探讨 了其基体结构和界面状况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建材产品结构合理化以及先进生产技术 的传人与发展,国内涌现出大批生产秸秆板材的厂家,其产品市场逐步由国内拓展到海外。植物纤维墙体材料开始稳步发展。

2.2国外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发展状况 国外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发展由来 已久,草砖建房技术在北美已有百年历史。早在 20 世纪初就出现了利用秸秆加工生产人造板材的技术;1920 年美 国路易安那州建立 了蔗渣制板厂 ;英 国Com pak 设备公司最早开始研究采用麦秸和稻草作为板材原料,经过 10 年努力,成功制造出性能高于木质刨花板的 C om —pak 板;波兰天然纤维研究所利用亚麻、黄麻和大麻的下脚料、甘蔗渣、芦苇秆、棉秆、香草根、油菜秆、麦秸等外加锯末为原料,制造出高质量的人造板。目前,全球已有 20 余个 国家开办了以农作物为原料的人造板生产厂家,美国和加拿大超 过 50%。其 中,美 国 PRIM L BOARD 公 司,加 拿 大ISO BO R D 公司生产线产量均在 10 万和 20 万 m 以上;美 国的麦秸板全年产量约为 1 600 万 m。由于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需要,各国开始致力于开发非木材植物纤维建筑料。自20 世纪 80 年代 以来,利用非木质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研究和利用成为不少发展中国家致力研发的热点。由于作为水泥基增强材料的天然植物纤维,使用较多的是只经过粗加工或未加工的原料,如稻草、芦苇、棕榈叶、竹子等,因此发展 中国家从经济的角度考虑,特别注意开发这方面的资源,主要研究本国盛产的植物纤维。印度政府于 1993 年 4 月实施 了一项禁止将实木用于建筑的法律,旨在推广以农业废弃物,如棉花秆、甘蔗渣、豆秸和稻秸为原料的廉价的建房材料。埃及盛产棕榈树,20 世纪 9O 年代中期,埃及科学家选择以资源丰富的棕榈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棕榈树叶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的研究,通过试验得出,棕榈树叶纤维混凝土材料的实用可行性,并且发现由于棕榈树叶独特的内部结构,经过水泥溶液浸泡,其纤维变得更加稠密,使得经过水泥溶液浸泡的棕榈树叶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未经水泥溶液浸泡的抗拉强度高 ]。近年来,一些发达 国家 的科研单位,也配合发展中国家进行非木质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世界不少国家已经生产与应用非木质植物纤维增强 水 泥基材料。据 美 国 AC1544 委员会 的报告¨,全球约有40 个国家有可能将该材料应用于建筑物中。具有百年历史的澳大利亚的 Jam es Hardie公司,专业从事植物纤维水泥制品研制,1981年起开始生产压蒸式木纤维增强水泥,并将该项技术推广至美国以及亚洲与非洲的某些国家。迄今为止,其植 物纤 维水 泥制 品遍布 全球,前 景良好。3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优势

3.1来源广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植物纤维墙体材料以来源广泛的农作物废料秸秆等作为原材料,不失为一种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有效措施。其低廉的建筑造价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及产业政策。在避免对木、竹材等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同时,为废弃农作物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使秸秆等农作物废料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的根本解决成为可能。3.2性能较好、实用性强

植物纤维墙体材料是在 国家推行墙材改革,出台禁用粘土砖政策后,出现的性能较好、实用性较强的产品之一。其性能与粘土砖接近,且舒适性高,使用后能再次回收或 自然降解为环境消纳物质,对生态环境几乎无影响。为墙材改革的平稳过渡和未来高性能住宅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3.3施工安装便捷,缩短建筑工期,降低建筑成本及能耗 植物纤维墙体材料安装便捷,可按图制作,按号拼装,砌体和保温的全部工作可一次完成,与建筑框架同时施工,按序跟进,同时完T,打破了我国建筑长工期、跨施工的传统模式。并且将可能实现建筑轻体化、高能化、省地化。

3.4实现建材生产 的低耗高产 以植物纤维外墙保温板为例,在生产成本中,该墙体材料耗电0.142 kW /m,耗水1.5L/m,不用 l g 燃料,电和水的成本为 1m。与其他墙体保温材料相比,其产出量与能耗比极低。植物纤维在使用中的节能效益很高。如,200 rlln 规格的该墙板与 370 nlnl规格的粘土砖墙相比,其保温系数高出粘土砖墙 4 倍,取暖热耗降低4 倍,取暖成本减少 4 倍,每年可节省大量的能源消耗,减少取暖支出。4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发展前景

(1)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及国家保护耕地相关法规的出台和建筑本身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住宅墙体建设将逐渐杜绝使用实心红砖。同时,一些建材因其 自身缺陷将逐渐退 出市场。以石膏墙板、粉煤灰墙板为例,由于这 2 种产品的强度低、容易潮霉,一般 2 —3 年即 自行返潮解体,在南方地区尤为严重,因此,这些建材产品已逐渐被建筑商所淘汰。墙材市场对像植物纤维这种新型墙体材料的需求存在巨大空间。植物纤维新型墙材以其轻质、高强、保温性能好、吸水率低、抗冻融性能高等优点和诸多特性,势必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未来墙体市场发展的主流。

(2)作为世界上农作物秸秆纤维产量丰富的国家,我国很有必要对植物纤维建筑材料加以研究与探讨,以开拓对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领域。同时,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可再生资源,符合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其作为墙体材料原料也不失为节能利废,有效处置农业废弃物的途径,而且发挥了农村资源优势,增加了农民收入。采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墙体材料的原料,开辟了新的原材料来源,缓解 了各地发展墙体材料资源短缺的矛盾,更推动了各地墙材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墙材产品结构 的变革。同时,随着墙材品种的增加,也将有力地推动房屋结构的变革和观念的更新,促进建筑产业化的实现。节能利废型植物纤维墙体材料作 为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将具有广阔的T 程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并且对于今后的国计民生有着深远的意义。5结语

随着人们对节能及环境问题的广泛重视,研制新型环保墙体材料已成为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建筑墙体材料必须更新换代,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势在必行。植物纤维新型墙体材料由于其本身具备的极为突出的优势,不仅符合未来建筑材料需求的方向,而且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方向,同时顺应 了世界环境保护的主流趋势,势必在 建材发展市 场 中占有 重要 的一 席之地。

环境工程1002班 陈威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浅议 篇5

根据省人民政府第95号令的精神,我市年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工作的目标要求是:坚持以政策法规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各部门各司其责,严格把关,全面、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应用工作,开创我市新型墙体材料工作的新局面。

为达到上述目标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对该项工作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要完成省人民政府确定的“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目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县(市、区)要予以高度重视,在今年底前设立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管理机构,负责本地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应用和组织协调工作;编制当地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规划和计划;开展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研制、生产、认定和推广应用工作;按规定征收、管理和使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组织开展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工作的信息交流;研究解决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等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工作的认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认识到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是一项关系到保护耕地,节约能源,造福子孙后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使人们在思想上更新观念,使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工作从一种行政行为逐步转变为一种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强化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工作。按照《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发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2]55号)以及省人民政府第95号令的精神,凡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未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设单位(个人),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前,按每平方米8元的标准预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五、强化新型墙体材料监督管理力度。建设与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工商、经贸、税务等部门,要加强对现有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按照省政府《规定》切实做好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的转产工作,不得增加新的粘土采掘用地,不得异地搬迁生产实心粘土砖,禁止任何单位(个人)新建、扩建、改建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或者生产线。经贸部门要动员大中型砖厂进行技术转型和工艺改造,生产经营非实心粘土砖以及新型墙体材料,尽快建立起我市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基地。

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计划责任编辑:陈老师 阅读:人次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浅议 篇6

关键词:变压器产业;发展现状;趋势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我国投入巨资进行电网改造、轨道交通系统提速升级、城市地铁、城际高铁等项目,在此带动下,我国变压器行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中国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国际电力公司在中国进行投资。中国的变压器制造企业在这种大好形势下飞速地前进着,在设计能力、生产能力、试验能力等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变压器行业也保持了稳步增长,我国变压器总销量从2005年的6.31亿KVA迅速扩大至2009年的12.65亿KVA。2010年1-11月,我国变压器总销量达到12.23亿KVA,同比增长3.99%。“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逐步提高电网投资的比重,加快推动特高压和各级电网协调发展,2012年前后将建成特高压“两纵两横”骨干网架,输送能力超过5000万千瓦,每年可输送电量3000亿千瓦时,因此,我国的变压器行业仍然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从经济规模及增长速度来看,我国变压器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盈利能力较强。

二、国内变压器行业现状

1.规模庞大,中小企业居多,低端产能过剩。目前,国内变压器生产厂家较多,但大部分厂家的产品大都还集中在110kV以下的低端产品,以致中低端变压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多数企业微利甚至亏损。国内有1000多家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1亿的只有130多家,员工人数超过2000人的也只有20家左右。按照工业总产值划分,中小企业所占比例达到84%。产业集中度低,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

2.变压器类产品的生产能力供大于求。进入本世纪,中国每年的装机容量在逐年递增。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单台容量不断增大。我国变压器类产品的生产能力通过技术改造大幅度提升,以特变电工、西电集团、保定天威集团为例,通过技术改造、兼并有一定基础的工厂、建新厂等方式,使其生产能力成倍地提高。特变电工拥有沈阳、衡阳、新疆、天津生产厂;西电公司拥有西安、常州生产厂;保定天威拥有保定、秦皇岛、合肥等生产厂。三个集团变压器类产品的生产能力均接近或超过80000MVA。与此同时,以华鹏、达驰、青岛、钱江等企业为代表的生产企业也在逐步地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另外,一些其他行业有实力的大公司也看到变压器类产品的广阔市场前景,纷纷制定规划准备新建具有高起点的变压器生产厂。近年来在我国建立的變压器合资生产企业,在中国变压器市场上尤其是在高电压等级产品上占有一定的份额,从生产能力上看,目前是供大于求。

3.电力设备制造水平低,高端研发不足,竞争力低。中国的电力设备制造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国际知名电气制造商相继进入中国的输配电设备市场,并在高端输配电设备领域占据技术优势及较大份额。加入WTO以后,国外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更是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并抢占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成为变压器行业的重要竞争力量。我国电力变压器技术处于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少量处于世界20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我国变压器行业在新材料研发与应用、专业设备制造、生产工艺、人才储备等方面,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高端的变压器领域,变压器行业技术如电磁场分析技术、金属材料和绝缘材料技术、机械加工和制造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等成为我国变压器生产企业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

4.盲目投资严重。由于进入门槛较低,过去几年我国变压器行业新进入资本和企业呈快速上涨趋势,并延续一段时间。对变压器行业的盲目投资,也导致了变压器行业市场集中度低、无序竞争、企业亏损面大等非健康现象。1995年之前,我国全国的变压器企业只有100多家,2000年“两网改造”的时候,国内变压器企业是400多家,而到2010年,我国变压器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2035家,新增149家。盲目投资不但加剧了我国变压器行业中低端产能的过剩,也加剧了市场竞争,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价格战”,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变压器产业发展趋势

(一)变压器产品发展趋势

1.制造技术不断改进。随着我国“节能降耗”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家鼓励发展节能型、低噪音、智能化的配电变压器产品。目前国外变压器企业已经在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上取得一定成果,开发研制了全自动绕线机自动排线、自动张紧、直流换流变压器制造技术,变压器技术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2.电压等级向特大型超高电压发展。输电电压等级将由220V、330V和500千伏向750千伏、1000千伏等高压、超高压发展。3.产品向节能化、小型化、低噪音、高阻抗、无油化、防爆型发展。4.超高压大型变压器向大容量(超过1000MVA)、轻结构、三相式和组合式方向发展。5.城网用变压器向高阻抗方向发展。6.配电变压器向小型化、卷铁心、非晶合金、常温超导方向发展。

(二)行业标准提高,市场秩序规范。经历了前期的粗放型发展之后,我国变压器行业将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合理引导资本进入,引导企业合理扩张,坚决杜绝企业盲目扩产,坚决抑制过度投资,及时淘汰落后产能,规范电变压器行业市场竞争秩序。将引导企业合理扩大规模和扩充产能,采取措施坚决抑制200千伏以下变压器、750千伏以下导线等产品的过度投资,推动行业企业由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向提高核心技术和产品质量,大力推进变压器行业向高端制造业发展。

(三)行业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产品出口。国内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重组以达到产业结构的调整,资金、生产规模、科研实力的增强,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实力,与国际领先跨国企业相抗衡。随着我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及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的落实,我国变压器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变压器的内需市场依然广阔。国内变压器生产企业在积极应对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亚非拉美等地市场,努力扩大出口,投身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作者单位: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振岩.中国变压器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器工业,2008.12.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篇7

发表日期: 2011-02-11

来源:

“十五”期间,在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十五”期间发布的《国家计委关于组织实施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公告》,通过100多个产业化专项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在电子信息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电池材料、磁性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商性能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高技术新材料核心产业。“十一五”期间又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按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趋势预计,新材料需求增长速度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按10%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10年我国新材料市场可达6500亿元。新材料产业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在国际产业布局中正处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随着对外开放和与全球业界的广泛交流合作,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状态,在一些重点、关键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工艺技术、新产品开发及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一批新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1.新一代钢铁结构材料

迄今为止,钢铁结构材料依然是国民经济各支柱产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撑材料和应用范围最宽、使用量最大的材料,其生产和应用过程对全球资源、能源和人类生存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去年为例:

2007年生产钢材46719.3万吨,比去年增长16.2%。同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品种钢材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年生产冷轧薄宽钢带1740.27万吨,同比增长31.8%;冷轧薄板1563.83万吨,同比增长25.2%;镀层板(带)1754.58万吨,同比增长37.9%;涂层板(带)317.21万吨,同比增长36.1%;电工钢板(带)415.57万吨。同比增长23.5%。以上5个品种钢材合计生产5791.487吨,比上年增长31.28%,高于钢材生产总量增幅8.59个百分点。全年生产不锈钢720.6万吨,比上年增加190.6万吨,增长35.96%,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世界一流工艺装备的生产量达到7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全行业已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体系,形成了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投入增加的良好格局。全行业在高效采选技术、钢铁冶炼技术、轧钢新技术、高端产品开发、大型冶金成套装备技术集成、节能节水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和进步。

2007年宝钢试制成功X120管线钢,实现电镀锌机组全面无铬化生产,年产150万吨生铁的COREX3000熔融还原工艺装置投产;鞍钢继续完善冷连轧自主集成成套工艺技术,开发成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在相关企业投入使用;武钢新一代取向硅钢、高效电机硅钢的研发和装备技术集成,高强度桥梁钢生产技术提高;太钢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不锈钢生产基地;攀钢转炉铁水提钒和半钢炼钢连续工业性试生产成品钒渣等均取得了工艺技术的新突破。

2007年在研发和扩大生产市场需求的短缺产品方面,船用高强度宽厚板、高强度海洋结构用钢板、高档汽车用板和汽车零部件用钢、工程机械和高层建筑用高强度厚钢板、X80以上高等级管线钢板、百米在线热处理钢轨和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钢轨、高速动车组用钢、高端压力容器用钢板、高牌号取向和无取向硅钢、高档不锈钢新品种、高强度角型钢等均实现了重大的突破。2007年6月,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项目全面启动,组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14个子课题全面开展工作,研究并建设21世纪新型现代化钢铁生产流程。

2.电子信息材料

随着电子学向光电子学、光子学迈进,光电子材料、光子材料将成为发展最快和最有前途的电子信息材料。电子、光电子用功能单晶将以大尺寸、高均匀性、晶格商完整性为主要发展方向,而新型元器件将向低维化、多功能化、片式化、超高集成度和低能耗方向发展。

2004年,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计划的推动下.我国牛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迅速,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十五”期间,功串型芯片和功串型白光封装达到国际产业化先进水平,发光功率和发光效率分别达到? 120mW和301m/W,改变了过去蓝光芯片主要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863’计划在上游原材料、衬底、MOCVD关键装备研发等方面已初见成效,研制成功新型InxGal--xN/GaN多量子阱有源区结构;MOCVD已完成整机工艺调试,GaN蓝、绿光外延片和芯片的所有技术参数达到台湾主要企业的技术水平,包括LED车灯、矿灯等四大类140多个新产品陆续开发成功,大部分已实现了批量生产。2005年国内半导体照明行业销售值约133亿元,国产芯片市场占有率27%,2001—2005年市场销售颧增长率48%,其中高亮度芯片从无到有,2005年国产高亮芯片市场占有率37%。预计2010年项目完成时,国产高亮度芯片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我国半导体照明及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预计本末我国LED下游主要应用产品市场将达到540亿元,其中景观照明200亿元,背光源150亿元,显示120亿元,汽车灯10亿元。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链的下游应用产品中,交通信号灯,手机、数码相机等小尺寸背光源、景观照明等特殊照明市场稳步增长,北京、上海、厦门、重庆等地纷纷推出应用示范工程,在城市景观照明中大规模采用半导体照明。大屏幕液晶背光源、汽车灯、功率型白光应用等逐步成为LED的重要应用领域,北京奥运、上海世博规模化系统集成,为LED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平板显示技术在信息产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主要的显示技术有阴极射线管(CRT)、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TFT—LCD)、等离子体显示技术(PDP)、发光二极管(LED)、有机发光显示技术(OLED)、场致发射显示技术(FED)、单晶硅液晶显示技术(LCoS)、数字微镜显示技术(DLP)、电子纸显示技术(E—PAPER)等等。与传统的CRT显示相比,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以TFT—LCD和PDP为主的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已形成一个高速发展的巨大产业。随着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发展,LCD电视和PDP电视迎来了巨大的市场发展机会。目前产业界中,42英寸以下平板电视市场由TFT—LCD主导,50英寸以上平板电视市场由PDP主导,42英寸级平板电视市场暂由PDP占据优势。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TFT—LCD将取代CRT显示器件而成为显示领域的主力军。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二条五代线TFT—LCD生产线,初步具备了生产大尺寸TFT—LCD的产业基础。在PDP方面,在“十五”863计划的支持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荫罩式PDP技术(SM—PDP)获得重大突破,并已成功实施成果转化,使得SM-PDP向产业转化成为可能。

纳米电子学是当今电子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固体器件朝着小尺度、低维方向的发展,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纳米子结构。由于纳米子结构中受限电子呈现出许多与它们在三维结构中十分不同的、物理内涵十分丰富的新量子现象和效应,它一直在源源不断地被人们用来研制具有新功能和新原理的电子器件,不断地从最基础层面上为开拓电子信息技术的潜力提供新机遇。因此,世界上的科技大国和大财团都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投入大量资金,组织大型研究项目,力求在电子学的新时代占据制高点。其中准一维材料纳米管、纳米线和分子、电子功能器件成为研究热点。纳米电子学近年来的主要进展有定向排列的纳米管和纳米线、可集成在塑料上的薄膜晶体管、纳米线交叉电路等。3.新能源材料

新能源材料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包括高能储氢材料、聚合物电池材料、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等。世纪将面临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各国对新能源材料发展的高度重视,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材料的发展。

2007年洛阳中硅在节能型多晶硅还原炉成套装置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该装置单炉年产量可达一吨。电耗指标每公斤192千瓦时,解决了我国千吨级多晶硅产业化的核心技术,标志着我国多晶硅大规模产业化技术再上新台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设立的“多晶硅材料产业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大型三氯氢硅合成、提纯工艺技术与关键装置研究”、“高效加压还原炉系统研究”、“大型四氯化硅氢化技术与装置研究”等技术是重点突破方向。此外,配套多晶硅产业化技术开发的耗材、设备也成为国内一批企业的研发焦点。

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前景看好,技术日趋成熟,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不断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用硅量极少,更容易降低成本,每瓦成本可降到1.2美元。同时它既是一种高效能源产品,又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更容易与建筑完美结合。2007年5月,无锡尚德在上海启动了一条年产6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8月,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与美国联合太阳能公司(Unied Solar Ovonie)签署合同,共同投资建设年产25兆瓦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11月,新奥集团牵手美国应用材料,高达140亿元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落户廊坊。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电池体系,将是未来二次高能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的充电电池,近十年来迅速发展,以其高性价比优势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电子终端设备领域占主导地位。2007年3月,北大先行科技产业公司的“新一代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中试研究”项目顺利完成,解决了从实验室技术至批量生产技术中的一系列工程问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试生产技术。同年在深圳高交会上,中国电池生产巨头比亚迪公司高调发布了名为“ET--POW—ER’的铁电池,并表示随着以铁电池为动力之一的双模混合电动汽车预计于2008年推向市场,铁电池将实现成熟商用,而比亚迪铁电池正是磷酸铁锂电池。2007年12月,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动力型锂电池生产基地五期扩建工程开工,该工程预计总投资16亿元,产能约为1亿只左右,主要生产圆柱形动力电池、方形动力电池和聚合物动力电池,该生产线设计用材料也是磷酸铁锂。

在锰酸铁锂产业化之后,磷酸铁锂批量生产技术的突破使得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这奠定了我国动力锂电池发展的良好产业基础,也进一步印证了我国今后将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的可能。4.超导材料与技术

超导技术是21世纪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超导材料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探求更高温度超导体,实现高温超导材料产业化技术在能源、电力、移动通讯、国防领域的应用。

铋系高温超导线材目前已实现商品化,主要产业化核心技术被美国、日本、中国、德国等少数国家所掌握。我国铋系高温超导线材已实现了产业化,在超导电缆、超导滤波器等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7年12月,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研发的35kV/1.2kA超导限流器在昆明普吉变电站挂网运行,这是世界上挂网运行的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超导限流器,也是该公司继研发成功中国第一组、世界第三组超导电缆之后,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的又一项世界领先研究成果。35kV超导限流器挂网样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超导电力应用技术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完成应用于主干电网的高电压大容量220kV高温超导限流器奠定了基础,对超导技术应用和电力工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超导弱电应用技术方面,高温超导薄膜及其应用器件的研究也大大促进了无源微波器件(滤波器、谱振器、天线、延迟线等)应用研究的发展。2004年3月26日,由清华大学研制的两套高温超导滤波器系统在中国联通唐山分公司的CDMA移动通信基站进行了现场通信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超导滤波器系统已安装于基站长期实际运行。这是我国高温超导历经18年的研究首次实现的实际应用,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超导滤波器在移动通信中应用的国家,标志着高温超导技术已经进入应用时代。2005年12月,高温超导滤波器系统在CDMA移动通信基站上的小区应用示范计划投入运行,各项移动通信技术指标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作为最灵敏的弱磁测量工具,在医疗、军事、大地探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世界上目前已知有六家公司提供包括DC和RF在内的高温超导SQUID产品,其中高温超导SQUID心磁图仪已有初步产品,高温超导无损检测装置和SGUID扫描磁显微镜的研究也已向实用化方向迈进。5.纳米材料与技术

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纳米产业主要包括特种纳米碳材料、纳米粉体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改性的纺织品及医疗保健等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利用纳米粉体材料的功能特性,对传统产品进行升级。在纺织行业.纳米材料改性的功能纤维产品相继问世;抗菌抑菌、红外保温、负离子释放、自清洁、阻燃和防水防静电产品已进入市场,纳米涂料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纳米技术将在生物医学、药学、人类健康等生命科学领域有重大应用。与医学和健康领域相关的纳米技术的研究与进步,可望在未来30年内对疾病的检测、预防和药物制造工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纳米科技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主要为纳米探测器件、药物和基因载体、以及人造器官和组织等。预计到2015年,仅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全球市场将达到2000亿美元。

纳米技术还能够极大地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纳米环保材料是利用纳米材料的各种效应和性能,对环境净化。例如,水净化纳米材料可以有效降解含有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废水,使被污染水体(饮用水源)得到有效净化;空气净化纳米材料只需要微弱的光源就可以催化空气中0.01-10Ppm程度的有毒有害物质。

我国“十五”863计划纳米材料专项在纳米信息、生物医用、环境、能源、结构和特种功能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布局,对纳米信息与生物两个领域进行了重点投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发展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

新材料产业在发展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新材料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和趋势。

1.新材料多学科交叉发展,促进产业进一步融合

随着新材料在信息工程、能源产业、医疗卫生行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材料科学工程与生物学、医学、电子学、光学等领域交又合作研发日益扩大,世界各国都致力于跨越多个部门,把新材料的开发纳入到产、学、研、官一体化的研发平台,以满足各个部门对新材料的种种需求,因而助推了新材料产业的超前发展。

2.新材料发展驱动力向经济需求转变

从20世纪来看,国防和战争的需要、核能的利用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是新材料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在21世纪,生命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将成为新材料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工业的全球化更加注重材料的经济性、知识产权价值和与商业战略的关系,新材料在发展绿色工业方面也会起重要作用。未来新材料的发展将在满足军事需求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围绕如何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展开。3.创新性是新材料发展的根本所在 21世纪,新材科技术的突破将在很大程度上使材料产品实现智能化多功能化、环保、复合化、低成本化、长寿命及按用户进行订制。这些产品会加快信息产业和生物技术的革命性进展,也能够给制造业、服务业及人们生活方式带来重要影响。新材料的发展正从革新走向革命,开发周期正在缩短,创新性已经成为新材料发展的灵魂。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联系更加紧密,针对特定的应用目的,开发新材料可以加快研制速度,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便于新材料迅速走向实际应用,并且可以减少材料的“性能浪费”,从而节约了资源。4.高性能,低成本及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

21世纪新材科技术的突破将使新材料产品实现高性能化、多功能化、智能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新材料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如新型结构材料主要通过提高强韧性、提高温度适应性、延长寿命以及材料的复合化设计等来降低成本功能材料以向微型化、多功能化、模块集成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来提升材料的性能。面对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巨大压力,生态环境材料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短流程、低污染、低能耗、绿色化生产制造,节约资源以及材料回收循环再利用,是新材料产业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7年我国材料产业开始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路了,着手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绿色环保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把生态环境意识贯穿于产品和生产工艺设计中,不断提高材料产业的资源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成为2007年材料产业发展的突出特色。“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材料领域节能减排方面安排的国拨技术项目经费超过十亿元,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LED(发光二极管)照明、二氧化碳合成全降解塑料、节能型高保温建筑用高分子墙体材料和内墙高分子涂料技术、低能耗低成本纤维加工新技术等一批高效节能减排技术项目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浅议 篇8

对中国大陆工具产业而言,2003年不啻为关键的一年。2003年中国大陆手工具出口值已超过中国台湾成为全球的新霸主,出口总值达13.8亿美元,屈居第二的中国台湾为12.9亿美元,第三名仍为德国约11亿美元。从全球出口前10名及其成长规律来看,其中中国大陆、荷兰及瑞典各晋升一名,中国台湾、法国及日本各退一名,而前十名中除日本为负增长外,其余全部为正增长,2003年全球一般手工具的出口总值增长14%。

作为中国出口工具生产基地的金华,工具产业已成为金华市的支柱产业,并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均有一定的知名度。目前,我国工具出口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10。金华市则是国内电动工具、量具、手工工具、成套工具、园林工具、挂锁的主要生产基地。金华市工具业的优势来自于集群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生产企业近2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300家、年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以上企业160余家、亿元以上企业15家。去年主要产品产量:金属切削工具799万件、手工工具3404万把、电动工具5979万台、锁具1.63亿把、量具近900万件。五金工具出口交货值占全市制造业的21.40%,是制造业中外向度最高的行业。经过多年发展,金华市工具生产的区域特色日益明显,以市区的工量具、永康和武义的电动工具、浦江的挂锁为主,门类比较齐全。永康是全球著名的电动工具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市的56%,占全国的1/5,年产值已达55亿元。金华市区主要发展水平尺、电动工具、成套工具等,拥有企业近200家,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30亿元。浦江已成为全国铜铁挂锁的生产基地,现有挂锁及配件生产企业近600家,年产值超过20亿元。武义的五金工具业近几年异军突起,年产值已达18亿元左右。据有关方面介绍,“中国出口工具生产基地”称号之所以授予金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拥有了一大批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势产品和龙头企业。就国内市场而言,水平尺和工作台的占有率已高达80%,其他如挂锁60%、剪刀和刨刀50%、电动工具35%、成套工具25%。在出口方面,榔头、锯弓出口名列全国第一,锉刀出口占全国出口的80%。华丰电动工具公司年生产角向磨光机200多万台,已连续几年出口居全国第一。东精工是国内最大的水平尺生产企业,去年生产水平尺900余万枝,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其中高档激光系列产品约占国际市场的10%。天球公司的水平尺、康达公司的成套工具、振飞公司的热胶枪和华港、精工、永生的工作台等,均是省内乃至全国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因此从各方面来说金华市的工具产业具有竞争的比较优势。一是在行业内已形成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据不完全统计,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即有17家,涌现了华丰电动工具、恒友、嘉禾、弘大、海阔、工力、梅花锁业、东精工等一大批为行业的发展起了重要支撑作用的8个省级名牌,东精工水平尺等40余个高级名牌,部分企业已具有创建国家级和国际品牌的基本条件。

二是营销网络健全,具有较强的协作配套能力。以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及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依托,产品辐射全国以及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许多企业频繁参加国内广交会、德国科隆工具博览会、美国芝加哥工具博览会等著名的工具交易盛会,对世界工具产品的需求动态有着广泛的了解。产品的协作配套能力强,各道工序均能在本地完成。永康、兰溪两地的金属压延业发达,年产值超过50亿元,为金华市工量具的发展提供了充实的原材料。三是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大,新产品研发能力强。近年来,金华市工具行业注重技改投入,通过技改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档次不断提高,2002年就有华丰的电动工具、东精工激光水平尺、嘉禾清洗机、梅花锁业的中国挂锁中心,并同成才量具研究所、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中科院、浙江大学等保持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如高档次的电动工具、激光测风仪等,充分适应了市场竞争的需要。

四是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待业内成立质量检测中心,仅市区就有8家通过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谁,各企业已通过了美国UI、德国GS、欧盟EMC/CE等国际安全谁,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市检验检疫局根据金华市工具产业出口量大的情况,在市政府和省检验检疫局支持下,专门成立了出口电动工具检测中心。

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与劣势,调研报告指出,金华市的工具生产有强的一面,但软肋也十分明显。行业总体的技术、装备水平比较落后,出口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偏低,缺乏自主品牌,尤其缺少国内外知名的品牌。由于企业规模偏小,内部协作配套能力不强,许多企业靠外购零件进行组装。而金华市零配件生产企业较少,绝大多数配件要从江苏、宁波等地购入。与该行业密切相关的模具行业还欠发达,许多模具只能到外地加工。由于中低档产品过于集中,产品同质化倾向十分明显,价格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整体效益。全球五金产品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金华市出口工具的80%都集中在这些地区。随着我国步入“'入世’后过渡期”,发达国家纷纷将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国外著名的工具厂商如德国的博世、麦太保,美国百得,日本牧田、日立工机等已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些企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都很高。金华市工具生产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竞争环境,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迫在眉睫。

金者,指金、银、铜、铁、锡五项金属材料之称,五金为工业之母;国防之基础,五金材料之产品,通常只分为大五金及小五金两大类。大五金指钢板、钢筋,扁铁、万能角钢、槽铁、工字铁及各类型之钢铁材料,小五金则为建筑五金、白铁皮、锁类铁钉、铁丝、钢铁丝网、钢丝剪、家庭五金、各种工具等等。就五金之性质与用途,应分钢铁材料、非铁金属材料、机械机件、传动器材、辅助工具、工作工具、建筑五金、家庭五金等八大类。永康五金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黄帝曾在现永康城南的石城山上生活居住、炼丹,并铸就了黄帝鼎。从那时起,冶炼就在永康这块土地上播散下了种子,一直延续下来。从宋代起,永康就有许多铜匠、铁匠、锡匠走南闯北。建国初期在外谋生的永康工匠就有2万人,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随着竞争的深入,五金产业链各阶段的利润空间均在压缩,降价的空间日趋减少。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单靠价格竞争不能建立核心竞争力,不是长远发展的方向,从而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许多五金企业加大了技术投入,开发新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将产品的差异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寻求新的市场需求,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进入如小家电和其他相近行业),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五金之乡——永康

永康市现有各类工业企业近1万家,产品达1万多种,其中国优、部优、省优产品40多种。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23家,无区域性企业集团4家(鹰鹏、星月、王力、步阳)。基本上形成了与工具化中期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工业是永康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项所在。

永康是闻名僵的“百工之乡”、“五金之乡”改革开放以来,五金产业迅猛发展,五金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占GDP的60%,年纳税615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80%以上,从业人员20多万,占全市劳动力总量的50%。

永康现有五金机械企业7000多家,从业人员达20多万人,产品涵盖机械五金、装潢五金、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工具五金、小家电等1万多个品种,其中出口创汇产品100余种,主要有八大支柱行业:包括电动工具、金属冶炼压延、衡器、小家电、汽摩配、不锈钢制品、防盗门、滑板车。民营经济迅速崛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一大批小巨人企业如“星月”、“王力”、“新多”等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已成为永康经济的骨干力量。

目前,永康全市有个体工商户2.1万多户,私营企业近4000家。在全国私营企业500强中,永康独占了8强。

永康目前有各类商品专业市场67个,其中五金专业市场12个。近年来,永康五金市场发生了三方面的可喜变化,一是从小市场到大市场。中国科技五金城是国内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浙江省20家重点市场之一,国家国内贸易局全国重点联系批发市场之一,年市场成交额已超过了100亿元;每年9月下旬举办的中国五金博览会盛况空前,成为“永康五金走向世界,世界五金洪永康”的重要舞台。二是从市内市场到市外市场。在贵阳市成立“中国科技五金城贵州升宏五金机电交易中心”,在广西凭祥筹建“中国科技五金城东南亚物流中心”;拥有外贸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达75家,永康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和80多个国家、地区。三是从有形市场到无形市场。“人才、技术、资本”等现代市场要素不断发展,网上交易广泛开展,上规模企业基本实现上网,大部分建有自己的网站,拥有“易网五金”、“今日五金”、“永康信息港”等专业网站,极大地拓展了永康五金类产品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永康的五金企业日益重视科技创新,“求创新、讲质量、创品牌”已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2003年授权专利达311项,比上年增长51%;国际专利2项,实现了国际专利零的突破;并有4家企业跻身浙江省30家专利示范企业行列。拥有浙江知名商标7个,浙江名牌产品9个。金华市第一个跨入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和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先烈,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0%,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的称号。

中国五金制品工业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和雄厚的实力,产品类别分为日用五金、工具五金、建筑五金三个部分,共有1600多种产品,是中国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3年五金制品行业产值就以突破2200亿元,出口创汇220亿美元,形成了集生产、科研、经营、配套等为一体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出口体系。目前我国年产值500万元以上、有一定规模的五金企业超过4万家,除此以外还有十几万家规模较小的企业。其中至少有70%为民营企业,可以称之为中国五金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20世纪90年代,五金制品行业在历经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企业所有制逐步转变成为以民营为主体,企业所在地开始向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市场发育较早的地区集中,同时这些地区的政府也开始认识到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与收入的增加,对于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也认识到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有利于行业的结构优化,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1996年,根据地方的要求,协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授予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镇“五金之镇”的荣誉称号。这是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的全国第一个五金制品产业基地。随后在1997年,协会又授予浙江省永康市“五金之乡”的荣誉称号。

1824年英国工程师阿斯普丁(AsPdih)获得第一份水泥专利标志着水泥的发明。水泥的发明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 础,使其由陆地工程发展到水中、地下工程一。水泥发明至今已有一 百多年的历史,它始终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多的一种胶凝材料。

近几年,浙江省水泥产量已超亿吨,其中干法回转窑和机立窑水泥的产量分别是7000多万吨和4600多万吨。由于没有集中度,这些产量分散在300多家企业中。然而,浙江正常年份水泥使用量是8000万吨,产能超过需求1/3还多。

作为水泥大市的兰溪,水泥生产能力已超过1500万吨。据了解,兰溪有“立马”、“红狮”、“金圆”三个国家免检产品。但由于行业协会无法发挥自律作用,这些国家级品牌在低质低价的市场漩涡中无法发挥品牌效应。

上世纪90年代末,兰溪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人才优势,走向全国拓展水泥产业,至今已创办企业200多家,年产水泥2500万吨,销售收入约70亿元,水泥厂家数和产销量居全国县级市之首。

由于市场不同,技术含量不一,这些企业除了1/3亏损外,其他的运作状况良好,不少企业还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立马”去年在北京投产了年产100万吨的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线,吨水泥成本仅160元,销售价维持在260~280元/吨上下,公司今年至少可创利5000万元。得资源者得市场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去年“立马”投资3.8亿元,在兰溪新建了年产200万吨的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线,今年上半年将投产。红狮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两条年产200万吨的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线和一条年产100万吨粉末线也将点火投产。其中浙江三狮集团兰溪特种水泥有限公司(原浙江力顿特种水泥公司)是浙江三狮集团的紧密层企业,1978年由国家计经委拨款兴建、国家建材局生产双快水泥定点企业,是中国特种水泥协会理事单位,中国防水协会成员单位。公司占地面积10.07公顷。公司技术依托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等国内一流科研单位。主要技术引进日本GTM技术。是我国最大的特种水泥生产研发基地之一。公司特种水泥年生产规模100万吨,总资产3.5亿元,职工360人,专业技术人员57人,公司主要产品有:AEC膨胀特种水泥,双快水泥,MEC海工水泥,低碱早强硫铝酸盐水泥,UEA— Y高效混凝土膨胀剂,RMA海水耐蚀剂,力顿堵漏王等快硬、膨胀、防水特种水泥系列产品。多种产品评为金华市名牌产品、浙江省优质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产品销往国内21个省,广泛应用于国家级、省级重点工程。公司于2001年评定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特种水泥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是我国重点特种水泥生产企业。

水泥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及现状:

在全球范围内,水泥都被称为建筑业的基础。虽然它的价格很便宜,但在建筑成本中占有很重要的份额。当前,水泥工业己具有很多全球化特征。全球水泥工业预计每年增长3%,目前随着水泥消费量以接近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稳定增长,全球水泥产量预计约为22亿吨。中国的产量已占到总量的44%。从水泥消费量看,中国名列第一,印度及美国紧随其后。美国为满足其需要去年从加拿大、中国及泰国共进口水泥量超过3000万吨。一些水泥企业热衷于建新厂和扩大现有产能,这种热潮预计终止于2010年前,它将使产能增长超过1400万吨,预计自今年到2007年美国国内水泥还要大量进口。通过美国市场可看出,少数发达地区水泥产量的增长明显快于多数北美及欧洲地区成熟的市场。可以说水泥在发展中国家还是朝阳产业,而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则是具有一定周期性的。今天,水泥工业关注的焦点除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有新兴市场同样也引起业内大企业集团的关注。通常人们认为新兴市场是位于中东/北非、亚洲、拉美及东欧地区,还有非洲的部分地区

被中东海湾地区可观的利润和潜在的快速发展所吸引,世界水泥巨头有望很快进驻海湾市场。现已有跨国代表进驻黎巴嫩,以及北非的埃及、摩洛哥和突尼斯等国家。

中东地区水泥占世界水泥工业的6%。每年的水泥产量超过1.15亿吨,其中埃及、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水泥产量占该水泥总产量的77%。值得一提的是,据估计海湾地区的水泥消费量在2000年到2004年期间以平均超过13%的增长速度在递增。很多人认为年人均水泥消费量多是繁荣和发展的预示。海湾地区(GCC)是世界水泥消费量最大的地区之一,每年的人均消费量超过1000kg。海湾地区大部分企业正在建设新的工厂或者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今年将会有1500万吨的新产能投产,而且到2007年底还将会增加940万吨的产能。

在亚洲,经济学专家预言中国和印度将很快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有预言称继美国、中国之后,在亚太地区的第三大经济强国印度在以后的十年中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经济发展和水泥需求经常有很大程度的相关性,因为GDP和水泥需求之间有正相关性。

印度水泥产量近两年相比于10年前,已经从6400万吨增长到1.26亿吨,翻了一倍。假设水泥的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平行,印度水泥工业仍将需要增加一千万吨到一千二百万吨的产能。目前,在建水泥项目在今后两年内将仅增加600万吨的产能。长远来看,后面五年,如果水泥增长速度保持在8%的水平,水泥工业则需要增加0.6亿吨的生产能力才能满足需求。所以水泥市场需要投资。有事实可以证明,去年Holcim首次进入印度市场,通过与Gujurat Ambuja水泥建立战略联盟,从而成为印度第二大水泥集团。

南美洲水泥生产的增长速度与其他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相比非常微小,而且其水泥消费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很低,这一地区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市场将持续吸引国外的投资。在全球水泥生产巨头中,Cemex对南美洲的投资最大,其次是Holcim和拉法基。在90年代,南美洲曾代表了世界上水泥工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但是由于政局剧变和经济问题导致了几年的低速增长。到2003年市场又重回轨道,并有发展到接近历史水平的趋势。

东在欧,世界水泥生产巨头拉法基、豪西蒙、海德堡水泥和其他的私人企业,已经大举介入了自90年代末一些国家对于水泥工业现代化和升级改造的项目,这些国家包括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2005年5月,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文尼亚,以及爱沙尼亚的波罗地海、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塞浦路斯和马耳他成为欧盟的成员国,因此使欧盟的人口增加了15%,地域增加了25%。下一步的发展将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加入,很可能是在2007年。水泥市场也会充满竞争。这次欧盟扩大对欧洲的水泥生产商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在后面的20到30年中,中欧将像一个“大建筑工地”,在那里欧洲委员会已经计划投资2200亿欧元的项目,例如在扩展的联盟国家新建高速公路和铁路。欧盟国家水泥工厂的一个重要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向环保方向发展。这包括增加替代燃料的使用,减少能量消耗,安装最先进的控制系统。

自从1998年经济危机后,水泥产量明显增加的国家是俄罗斯。由于住宅和工业建筑业的复苏,该国几乎所有地区对水泥的需求量都在增加。在过去的几年中,水泥产量以每年7%的速度在递增。到2010年,该国的房屋发展计划需要建筑量翻一倍。这将是9000万吨的水泥需求量,而目前的水泥产量是5800万吨,在四年中达到这一目标是很大的挑战。俄罗斯公司欧洲水泥2005年到2007年的投资计划估计约为5.88亿美元,其中5.6亿美元将投入到俄罗斯市场,其他的分配给乌克兰。集团计划增加520万吨的新产能,使每个工人的生产率提高35%,燃气消耗量降低 9%。

面对全球水泥行业的情况,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来引导水泥行业健康发展。

首先,大调整力度,使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趋向平衡。当前,新型干法水泥华东地区平均已达60%,高的超过75%,而其它地区多数还不到10%。因此,要坚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也要防止局部地区短期内新增生产能力的过快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新型干法水泥快速发展一方面必然加剧市场竞争,导致行业整体效益暂时下降,另一方面也为淘汰落后,加速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国家应重点支持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发挥其在技术、管理、人才和资金方面的优势,通过市场运作收购兼并合适的小水泥企业,以加速淘汰落后小水泥,提高行业生产集中度。

三.严格市场准入,完善和落实结构调整相关政策。重点是严格水泥市场准入,加强监管,对自有资金不足、没有矿山和交通运输受限的新型干法水泥建设项目,地方投资主管部门一律不予核准,金融机构不予贷款。

四.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针对当前国内水泥市场出现暂时供大于求现象,应鼓励大型水泥企业扩大新型干法水泥出口,开拓国际市场,这不但有利于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平衡国内市场供求关系,而且可以促进国内水泥工业技术进步和加速结构调整。

上一篇:灯饰行业发展现状下一篇:《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典型例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