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幼儿老师对话》有感

2024-10-04

读《与幼儿老师对话》有感(共11篇)

读《与幼儿老师对话》有感 篇1

为幼儿教师教育技能寻根溯源——读《与幼儿教师对话》有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受到幼教领域的关注,成为大家研究与讨论的核心话题。在假期我认真拜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丽莲·凯兹撰写的《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一书,作者关于儿童发展与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等的许多观点与建议,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将在这本书中为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寻根溯源。

一、观察从何处入手。

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所感、所思、所为,是实施教育的前提。根据幼儿教育的特质,学会观察幼儿更是幼儿教师一项重要的技能。观察什么,针对一个儿童或一个现象,观察需要持续多久,这是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书中分别陈述了以下11项观察指标:睡觉习惯、饮食习惯、大小便习惯、情绪的变化、游戏的变化、好奇、对权威的反应、友谊、兴趣、自发的情感、享受生命中美好的事物。成人可以根据这些方面观察到的现象,对儿童的发展是否正常做出评估。至于观察的时间,书中这样陈述:“对于3岁的儿童,需要先观察他们在这些指标上的行为3周,提供充足的行为样本,作为以后评价的标准;4岁儿童则需要4周左右的观察期,5岁的儿童则再加上一周的观察时间„„成人可以按此公式计算收集行为样本的时间。”

通过对我们一线教师平时工作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大多数幼儿教师虽然也重视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对幼儿的观察,但观察的内容不够广泛,观察持续的时间也没有达到过这样的标准,更是从未这么系统地观察、分析与记录过,好多时候的观察是处于一种无意识和下意识状态,能看到多少是多少,真正有意识、有系统的观察很少。确实,也只有通过如此详细与持久的观察,才能真正地了解一个儿童,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去努力实践的。

二、处理问题行为的策略。

幼儿出现一些问题行为是在所难免的,如何来有效地处理这些行为,还必须探究产生这些行为的根源。本书以“幼儿的扰乱行为”为例,分析了行为起因的三种类型:制约型、情感型、社会型,并分别论述了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治标又治本”的改善。对制约型的幼儿,使用“行为改变技术”,即当孩子出现扰乱 1

行为时,成人忽视他的行为,或改在他出现良好行为时,才赞赏或鼓励他。对情感型的幼儿,需要使用宣泄情绪的方法,成人必须提供机会让幼儿发泄或表达自己不能控制的恐惧及紧张感,同时也要提供机会让幼儿习得新的技巧与信心。对社会型的幼儿,直接教他如何应付、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就足够了。

其实幼儿的每一种行为的背后,都有其产生的缘由,或复杂,或单纯,当我们的教师面对这些行为时,专业的技能就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分析幼儿的表现,思考产生行为的原因,实施“对症下药”的策略。

三、坚持教育适量的原则。

凯茨教授认为,在讨论促进幼儿发展的要素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不管提供什么东西,只有“适量”才能产生好的结果,这就是教育的适量原则。适用此原则的例子包括:对孩子的注意、爱、刺激、独立、好奇、活动的选择等。只有当数量、频率与强度适当时,才会对幼儿有益。她还举了很多实例,如:要发展幼儿“适度”的自尊,避免幼儿出现“自恋”的倾向;强调幼儿发展的目标不只是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注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情感态度、行为和性向的培养等等。教育的“适量原则”对我们日常的幼教工作应该是很有启示作用的,如: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不等于把墙面贴满,空间挂满;要让幼儿有适度的自我肯定(即自信心),但过度自信就会使幼儿自傲狂妄;教学活动中要让幼儿有一定的兴奋度,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但过度的兴奋就是烦躁,就如凯茨博士书中所说:“(过度)兴奋是毒瘾反应模式,把师生之间的关系局限于永无止境的提供与接受上„„一个具有教育性的活动或游戏,应该能长期引起幼儿的兴趣,并能鼓舞幼儿参与的热忱„„而不是仅仅引起幼儿的兴奋与趣味。”;对孩子的爱也要适度,过分的爱就是溺爱。教师在教育中凡事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做到“适可而止”,切忌“矫枉过正”,这也许很难,但教育的水平也许就体现在这个“度”上。

四、什么是适宜的教学。

凯茨教授对适宜性教学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等都有全面而深刻的分析。长期以来,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一直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幼儿园的园长、老师该如何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幼儿园、自己幼儿园孩子的课程与教学呢?凯茨教授有关适宜性教学的识别的论述对我们很有启示。凯茨教授认为,要识别适宜性教

学,首先要回答下面三个问题:一是“要学什么?”,二是“什么时候学好?”,三是“如何学最好?”。第一个问题涉及到幼儿园教育的目标;第二个问题则与儿童发展相关,有关儿童发展的理论与知识可以协助幼儿园解决“什么时候该教什么”的问题(作为幼儿教师应该了解儿童发展理论,特别是各个阶段的动作、语言、思维等发展特点及相对应的学习方式);第三个问题则与教学方法有关,必须考虑整个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以达成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在“要学什么”中,凯茨教授提出了四种学习目标,即:知识、技巧、气质、情感,这里的气质指的是一个人相当持久的心智习性或在不同场合中所表现的典型回应方式,如对工作的坚持、好奇、慷慨、尖酸、阅读和解决问题的倾向等。可以看出,凯茨提出的四种学习目标与我们新课程中的三位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相吻合的,也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相一致的。凯茨教授认为,“原则上,如果教学能平等地且同时涵盖上述四种目标,就属于适宜的教学;如果教学只强调习得知识和掌握技巧,而忽略须同时加强儿童使用该知识与技巧的气质,就属于不适宜的教学。同样的,如果知识与技巧的学习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对于该知识与技巧或学校的厌恶与排斥,且这种消极情绪不断累积,那么这样的教学就是不适宜的。类似的,如果教学能成功地带给儿童喜悦、欢愉、有趣、好玩、兴奋的感觉,但是却没有习得我们想要的知识和技巧,也不能算是适宜的教学。”这段话论述得多精辟、多清楚啊!看到这里,我又想到了华师大李季湄教授所说的一段话:“教育就必须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为之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他们是因此变得越来越热爱学习还是越来越厌恶学习?是越来越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还是越来越依赖教师、懒于思索?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相互尊重,还是变得越来越自卑、消极、自我中心?是变得越来越热爱生活,不断增长对社会的爱心和责任,还是变得越来越悲观、畏缩、情感冷漠?这些都必须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关键标准之一。”这四种学习目标,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考虑,四方兼顾,可以说,四项缺一,质量大打折扣,甚至为零和负数。

对于“什么时候学做好”,凯茨教授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两个层面,一个是发展的常模层面,另一个是发展的动态层面。发展的常模描述的是有关儿童在某个年龄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如什么时候了解时间概念、守恒概念等。发展的动态层面则并不把儿童与同年龄层儿童的行为做比较,而是比较儿童自己在不同时间的成长,它又可细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次层面:第一个次层面处理有关个人如何

随时间与经验改变的部分;第二个次层面是有关延宕的影响,也就是早期经验如何影响幼儿日后发展;第三个次层面是有关重复或经常经历的经验长期累积所造成的影响。“延宕影响”和“累积经验影响”值得引起我们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例如,幼儿偶尔几次对学习中的问题感到困惑,如果反复经历,就会影响他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幼儿偶尔和同伴一起玩几次具有创造性的游戏,最多产生一点点的效果,但如果经常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游戏,就会对他今后的发展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由此又想到,一个孩子能做什么并不表示他就应该做什么,决定某个年龄段的儿童“能做什么”的是属于常模的评量,而决定某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做什么”则应视对于个别孩子可能产生的动态的长期的影响而定。现在好多家长,甚至个别幼儿园提早教孩子进行读写识字等活动,也许孩子能学得很好,有时似乎还很感兴趣,但是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又有什么良好的影响呢?凯茨指出,以儿童的意愿与愉悦作为判断教学是否适宜的标准有其潜在的危险,我们必须思考教学与活动所可能产生的延宕的影响与累积的影响。„„原则上,适宜的教学应该在考虑如何教授某种知识与技巧时,同时考虑如何加强儿童使用该知识与技巧的气质和对该知识与技巧的喜爱。看来,像“教学活动只要幼儿开心就行”之类的想法是值得推敲的。

对于“如何学最好”,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学法,包括教学所用的方法、活动、材料及其一切为达到学习目标并考虑儿童发展后所涉及的事宜。凯茨认为,知识与技能可以经由教导与其它过程促进,但是,气质与情感确无法由直接教导中习得,气质与情感可以看成是“附带的学习”。凯茨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幼儿良好气质和情感通常是在学习知识和技巧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它不可能通过单独的“教”传授给幼儿,必须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的培养而得。幼儿年龄越小,越需要在生活中学习和应用,花在非正式活动的时间应该越多。

五、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

在幼教改革中,我们关注最多的、谈论最多的、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莫过于是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那么,什么是 “专业的幼儿教师?”“专业的幼儿教师有哪些行为规范和准则?”“怎样区分幼儿教师专业与非专业的行为?”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这一章里,凯茨教授为我们做了独到的阐述。难能可贵的是,她没有进行空泛的理论阐述,而是通过幼儿园中一个教师经常会碰到的事例(两名幼儿同时抢骑一辆三轮车,其实这个例子在《幼儿教师与专业发展》一书中已经看过),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专业幼儿

教师的行为标准,并以非专业人员的行为反应,从反面来说明非专业人员的行为问题。当两个孩子都要抢一辆三轮车骑时,老师会作何反应的?凯茨例举了一位专业的幼儿教师整个判断思考即反应的过程,此过程牵涉到三个相关的问题,包括:“1.此情境可以教导幼儿什么?2.老师对事件中的幼儿所做的诊断是什么?

3.课程与管理应如何处理?”思考问题一,专业的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此事件教导幼儿下列技巧:轮流、协调、克服困难等社交技巧;明确的词语、对话等语言技巧;社交认知、正义观念、旁观幼儿的理解与技巧的学习等社交知识;同情心、助人、避免抱怨和搬弄是非等气质的培养。思考问题二,专业的幼儿教师可以做很多临床诊断,即拿幼儿在事件中的行为与他们以往的行为作比较:宝宝的行为在过去是否经常发生?宝宝在这个时候能接受的挫折有多少?如果让两个幼儿自行处理这件事,他们会不会学到“适当的概念或行为”?„„争抢玩具的事件在幼儿园经常发生,但很多时候,我们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怎样马上搞定这件事?”由此就采用或大声喝止,或拿走三轮车“谁也别玩”,或威胁,或将幼儿隔离,或许诺给予某种好处,或说教等方法,这样简单的方法多么缺少专业性啊,因为一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都会使用这些方法。凯茨教授说,专业包括:在工作上运用高级缜密的知识;依据该知识作判断;采用专业行为的准则三个反面„„在处理事件上,专业人员的反应包含了运用可靠的专业知识及见解来作判断,其目的着眼于儿童长远的发展利益。教师专业不专业,就体现在很多细小的事件中。

不管是从促进幼儿发展的角度,还是从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角度,以及改变幼儿教师工作的现状,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显得至关重要。最后,与大家重温书中的一段话:“我们所教育与照顾的每一位幼儿,其幸福与世界上其他幼儿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当我们的幼儿需要动生命攸关的大手术时,开刀的医生是别人的孩子;当我们的孩子受到攻击时,犯罪的是别人的孩子。因此,只有当其他幼儿的幸福受到保障时,才能保障我们孩子的幸福。去照顾与爱护别人的孩子不应该只是为了一些现实的理由,而是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做,因为这么做是对的。”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能从保障孩子的幸福中,得到专业的发展,享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

读《与幼儿老师对话》有感 篇2

1.实践和知识以及教育的内在联系

实践是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 具有目的性、对象性、制度性、技术性、文化性和历史性特征。由此实践决定了人类的价值观、生存方式、社会地位、生存能力、生存环境和发展成果。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化, 对丰富、系统、完整和符号化的知识需求也愈加强烈;伴随着人们对知识的日益重视和依赖, 知识社会呼唤教育对知识的性质、恰当的教学方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实现等一系列问题的重新思考, 也就是说实践、知识和教育三者之间是辩证的关系:知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教育在为知识的有效应用提供重要途径过程中推动实践的发展, 并由此使实践提出更多、更高、更为复杂的知识需求。

2.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的相互作用

19世纪西方哲学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对于知识的概念并肩对立, 但实质上都是主客相分的历史虚无主义认识论;基于对这两种知识概念的批判, 19世纪末出现了将知识看作是行动工具的实用主义知识概念, 将能够产生令人满意的行为结果作为知识的标准;此外后现思想家、知识社会学家也从不同角度批判前人的观点并试图总结出知识的定义。虽然说知识的定义是开放观念, 并没有真正被各界一致认同的确定概念, 但谈及“知识是什么”总会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与认识者的关系”“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知识作为一种陈述本身的逻辑问题”以及“知识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四个方面,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要真正阐释知识概念问题的“结”, 就要了解知识的结法——知识型。作为“知识的模型”或“知识的范式”, 知识型是一个时期所有知识生产、辩护、传播与应用的标准, 是那个时期所有知识分子都共同分享的知识问题、范畴、性质、结构、方法、制度及信念的整体。知识型是知识观和知识类型的上位概念, 具有规范性、共同性、历史性、先验性、文化性的基本特征。当知识性质或标准不能回答知识分子的追问与反思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发生巨大变动, 知识型就会出现危机, 需要知识转型。知识转型推动着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也对知识转型有着反作用, 因此知识转型既是社会转型的先决条件, 也是社会转型的最终结果。

知识转型除了对社会转型有重要作用, 还通过对社会转型和教育理论的影响影响教育实践活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是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教育通过发现知识危机→普遍或泛化质疑→分析建立新知识型→强化新知识型→稳固新知识型的地位来实现其在知识转型中的作用。

3.后现代知识转型与现代教育的危机

后现代知识型 (文化知识型) 的逐渐形成建立在对现代知识型 (科学知识型) 质疑的基础上, 这种质疑伴随着20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性发展不断展开, 在20世纪下半叶达到高潮。

现代教育的许多特征即“教育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现代教育的科学知识型所塑造的。是建立在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和客观主义上的“压迫式教育”。而后现代知识型的基本观点是: (1) 知识是文化的要素和产物; (2) 认识者具有文化境遇性; (3) 知识是认识者的主观选择, 任何知识都可被证伪, 不存在客观绝对真理; (4) 知识的陈述形式多样, 允许不同的陈述形式彼此独立共存; (5) 没有“纯粹客观”“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知识, 知识都是基于社会文化建构的。

伴随着人们批判和自主意识的增强和对新生事物的理性思考, 教育的现代性在人类第三次知识转型的过程中受到了批判, 现代教育缺乏精神价值, 过多追求工具理性而陷入了人文精神、社会价值、教育机会均等、教学、教育科学或教育理论方面的严重危机。而这些危机已经无法通过科学知识型的修正来克服。

4.现代教育危机中的科学教育变革

实现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的转变, 首先要实现现代知识性质向后现代知识性质转变:从客观性到文化性的转变;从普遍性到境遇性的转变;从中立性到价值性的转变。这三个向度的转变清除了认识问题的绝对权威, 解构了西方中心主义, 知识世界不再为知识分子专属, 所有人都拥有了平等的知识传播、解释甚至生产权。作为缄默知识或者说隐性知识的“本土知识”逐渐凸显其合法性, 并为文化的多样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人文知识作为“反思性的知识”在理解和塑造人的内心世界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二、对本书的思考

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作者对本土知识和人文知识合法性的揭示和重要价值的强调。

1.本土知识的定义让我们认识到西方也存在本土知识, 但西方拒绝承认自己地方性的地方性知识体系, 甚至试图生产超越地方性的知识;

2.地方性知识只有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保存, 充满生气;只有本土知识结合本土语境才能解决本土问题, 没有普适的方法;

3.音乐是人文学科, 而中国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和萎靡正日益渗透到各领域, 音乐教育应当重建人们的精神人文世界, 这一点音乐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音乐教育强调生活世界的教育, 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为个体建构和谐完整的“生活世界”, 而人文教育正是为这一目的打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后现代的观念去看待教育, 通过对话、交流实现跨文化理解, 认识并理解他人的人文世界, 进入他人的视阈理解他人的理解, 达到视界融合。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5.

[2]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

读壮壮老师与乱乱班有感 篇3

怀着好奇的心情打开这本书,却没想到合上时,已是深夜。一口气读完《壮壮老师与乱乱班》此时在心中对“老师”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看似简单的俩个字,却代表着伟大。

老师的伟大在于坚持。优优小学第一乱班六年八班被“救火队长”壮壮老师接手了。训练、送礼课、闯禁区、家长会、缓冲期、珍珠港„„这一切的一切在壮壮老师的带领下,让这个班级更有凝聚力了。语言大师侯宝林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十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正是这种坚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巴斯德把科学的发展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为了能使其他人活得更好,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做一次试验。正是这种坚持,感动了港口的检疫人员,为科学医疗事业贡献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壮壮老师不因学生的表现糟糕,就对他们失去信心。始终坚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正是这种坚持点亮了孩子们的生命之路。

老师的伟大在于欣赏。“概不受理”使壮壮老师深受孩子们内心的喜欢。每说他人一件坏事的同时,还必须说一件关于他的好事,搭配着来,单纯的告状,概不受理。哺育我们的老师常常以发现的目光欣赏我们、以公正的态度呵护我们、以宽广的胸襟体贴我们。此时的自己,除了感动更有一丝羞愧,老师发现我们身上的“可爱”之处,宽容我们的“破坏”行动。但我们大多时候却更肆无忌惮,不知悔改。诸葛亮对黄月英才华的欣赏,留下千古美名。林清玄先生对小偷的欣赏,改变了他的一生。壮壮老师对我们的欣赏,让我们更有朝气,更有自信。被欣赏的我们因着老师的欣赏更加快乐!

老师的伟大在于付出。壮壮老师为了完成乱乱班的蜕变,不辞劳苦,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莫振高——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死后千人送行;支月英——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为了孩子付出了她的青春;张丽莉——最美女教师,失去双腿仍然奋战在一线教学„„不知道、也不可能可以统计出老师为我们流下的汗水,牺牲的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值得我们的尊敬与爱戴。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选择如此付出,老师们的不言之教,已经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良知,什么是操守。壮壮老师的如此付出,也让乱乱班得以越来越棒。

读《教育中的对话艺术》有感 篇4

冰心说:儿童是天使;耶稣说:在天国里,儿童最伟大;泰戈尔说:在人生中童年最伟大。生活中有很多活着的,关注学生童年的伟大教师,他们在学生心智成熟的道路上,建立着一座座心灵的丰碑,这些丰碑化作了孩子们心中智慧的明灯,照亮了孩子们童年的心路,照明了孩子的美好未来,孙建峰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用心呵护学生童年的伟大老师。

孙建锋是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他致力于对话教学研究,是对话教学的开拓者与先行者。在他看来,对话,是个体与他人之间与生俱来的以语言为载体的交流互动的过程。人的存在意味着交往对话,对话是优秀课堂的本质性标识。而我们今天所要交流的这篇《教育中的对话艺术》就是他的一部代表作之一。

本书主要写了四种对话艺术:即与学生对话的艺术;与教师对话的艺术;与文本对话的艺术;与自己对话的艺术。无论是有声对话还是无声对话,语言都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教师与学生沟通是其中一种特殊的沟通关系,因为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还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但是这几个角色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学生的发展。

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他在一次公开课开始前,蹲下来,目光与学生放平,与学生人格对等,然后怂恿学生直呼姓名,学生无拘无束,畅快呐喊:从最初的三个字,两个字,到一个字,字数越喊越少,孩子们也越来越”放肆“,但孩子和老师却越来越亲,一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悄然度过,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对话的魅力,缔造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意味着生命与生命的温情对话。

通过对话我们还能唤醒童心和童趣。最不和谐的教学,莫过于游离童心。游离童心,教者的心与孩子的心则如同隔着一座山。最失败的教学,莫过于扼杀童趣,扼杀童趣,孩子编造鬼话,唤醒童趣,孩子盛产童话。以往我推门听老师们的常态课,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一节语文课,他们在上《巨人的花园》一课,这是一篇童话,孩子们看到这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课文,一个个都兴致勃勃,问老师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巨人有多高,比天高吗?“”巨人一顿要吃多少饭,会不会一顿饭就把我们一年种的粮食都吃了啊?“”巨人要是有孩子的话那他的孩子会有多高?“等等,类似于这样有趣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也感觉越听越有意思,正当这个时候也许是被孩子们奇奇怪怪的问题问烦了,那位老师冲他们说:”你们怎么那么多问题,这些问题跟我们的课文无关,我们还是赶紧到课文中来吧“,听到这句话孩子们的问题越来越少,直到下课铃响孩子们再也没有问过问题。虽然这位老师的.课告诉了孩子们是巨人的自私、冷酷剥夺了孩子的快乐,气跑了美好的春光和快乐的花草树鸟,教学生懂得分享,但没有将孩子们的自主探究意识、情感体验充分发挥,而是把孩子活跃的思维扼杀了,按照老师自己的教学思路主导了课堂,如果这位老师能多一点耐心,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思考,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得以开掘、真情都得以催发、智慧得以唤醒,他们变得更加聪慧、更加灵动、更加舒展,有了教师的用心期待,课堂上便有了花开一般美妙的声音。

读《与幼儿老师对话》有感 篇5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最难面对的就是家长。怎样与家长沟通,怎样有效的与家长沟通,怎样才能把家长工作做好,一直困惑着我,有时候觉得无所适从。我们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又有着不同生活背景的各种各样的家长,怎样才能有方法、有技巧的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而这本书恰巧解决了我的困惑,让我受益匪浅。

在浏览书目时,这本书的名字就一下吸引了我,就迫不及待的买回来,细细品读起来。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在我困惑时指引我。读这本书的时候给人一种很轻松的感觉,因为书中没有让人感到意思很深或者要很费神去理解的那些个大道理,它所讲述的都是一个个现实教育中的案例,作者自始至终都通过大量的案例来告诉幼儿园老师各种沟通之道,让我学习了其中的沟通方法。

书中主要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与家长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与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与不同从业背景的家长沟通――与存在不同教养误区的家长沟通――与不同年级幼儿的家长沟通――与有特殊需求的幼儿的家长沟通长沟通――与难以沟通的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的多种途径,这九大方面展开讲述沟通的各种方法。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会碰到很多难题,家长有时会不理解我们,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和家长的沟通中,通常会说一些孩子在园的表现,如果是反映好的方面,家长自然会非常高兴,如果反映的是缺点,我就要慎重考虑如何说,说的不好会伤害孩子自尊心,遇上脾气暴躁的家长,说不定还会让孩子受皮肉之苦,家长也会不高兴,对我们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意见。通过学习晏红老师《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这本书,使我从中感悟,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表现时,我们应考虑不同家长的情况,就像书中分析的有各种类型的家长,每个类型的家长都有其特点,要抓住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沟通。

还有书中的一些案例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而这些案例也是我平时工作中也遇到的。比如书中有一例子:一位家长为自己的女儿“不被教师重视”苦恼:如拍活动照有的孩子拍进去了,自己的孩子却没有拍进去;如坐小椅子,有的坐在老师面前,她的孩子却在边上等等,她就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缺乏关注和爱心,心里很不舒服。这样的事情在我的工作中也时有发生。就像平时在活动时,老师都会拍一些孩子在活动中的照片发给家长,而这时候有的家长就会问老师,“怎么没有看到我的孩子”,“为什么我的孩子在最后面”,“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参与活动”等等诸多问题,而我要一一的解释,老师不可能每个孩子都照顾到,照相时也不可能把孩子都放在中间的位置,当时我是很不理解家长的。但现在看过这本书之后我知道了。作者告诉我们相互理解是家园沟通的第一个目标,家长主要是从个体角度看,教师主要是从集体角度看,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调整看待幼儿教育的视角。比如告诉家长孩子在家庭相册里永远都是中心和主角,但在幼儿园里总有孩子这次没有被拍到,可能下次就会拍到,这是不定性的.,座位也不是一直不变的,有时候会调整,总有孩子在中央,有的孩子在边缘。同时要以理解并接纳家长的心态,以宽容的态度配合家长的需求,在无损原则、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先满足家长的个性化要求,因为得到理解的家长更容易理解教师。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家长和老师之间必须建立信任,而信任是‘相信而敢于托付’的意思”。读完之后,这句“相信而敢于托付”一直在我的脑中回荡。信任在家长与老师之间弥足珍贵,对于家长来说,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幼儿园,托付给老师,他们心中不是百分之百信任老师的。当孩子在幼儿园开开心心,健健康康时,她可能是信任老师的,但当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一些事,出现一些情况时,那家长可能不再信任老师。这让我想到曾经班里发生的一件事,孩子因为拉裤子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妈妈就对此事非常不满,当我们给他解释说明情况时,家长不听任何解释,而还给老师却是恶语相加。家长的极度不信任,造成了我们之间的沟通不畅,当时的自己也很生气,真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去弄得家长和老师都两败俱伤。好在我们没有放弃跟家长的沟通,虽然最后的事情是解决了,但是我觉得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感却缺失了。一旦这种信任丢失,那家长工作就很难做。怎样能重新赢得家长的信任,那就是爱孩子,用爱孩子的心去赢取家长的信任。信任是相互的,只有双方的信任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就要赢得孩子对老师的热爱,孩子越爱你这一位老师,家长也就越信任你这一位老师。虽然孩子的家长对我们有些不如意或者不满,甚至对我们恶语相向,但是对孩子的爱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更加爱这个孩子,让家长从孩子生活点滴中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从而重新信任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许还会遇到棘手的问题,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想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每一个家长的合作意识不同,教师也是需要因人而异的,这本书作者密切联系幼儿教师的工作实际一一举例、一一剖析,所给出的解决方法都是那么恰到好处,给我一种豁然清晰的感觉。

读《非常老师》有感 篇6

如果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那老师便是那勤劳的园丁;如果我们是轮船,那老师便是那帮助轮船行驶的大海;如果我们是在蓝天上飞翔的小金雕,那老师便是那耐心教导小金雕的老金雕。

《非常老师》,这本书讲述了新潮老师罗伊的与众不同,偶像老师舒昂的创意想法,神秘老师蜜儿的前所未有等。她们的“非常”给学生们以“非常的感觉和印象。

在我们班里也有这么些与众不同的老师。语文老师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体育方面的才能突出。就拿踢键子来说吧,赵老师的脚就特别神奇,她可以毫不费力地把控忽上忽下的键子,当我们还在欣赏它落下的美丽弧度时,赵老师已稳稳将它接住,又一个循环开始。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她竟然是穿着高跟鞋的哦!数学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她上课的方法完全脱离了常规老套的死记硬背,而是将公式等变成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她总是耐心引导我们方法,这样我们在学习上更主动了,学数学也更有劲了。对了,数学老师每天穿的漂亮衣服也是特别吸引我们的哦!说到英语老师,可认真细心啦,她总是尽心尽责地上好每一堂课,改好每张试卷,我们作业中那些小小的错误她总能“捉”出来;我们的英语课总是那么活跃,大家对英语课总是那么期待。

读《老师您好》有感 篇7

其中令我最佩服的是在地震中遇难的袁文婷老师,她那边发生了地震,她为了抢救学生们,她的身体被倒下的建筑物砸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连她的样子也看不清了。袁文婷老师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26岁。

张米亚老师也值得我们去敬佩,地震时,张米亚老师在教学楼倒下的那一刻,他跪扑在废墟里,双手各紧搂着两个小孩,像一只雄鹰!他气绝了,手臂也僵硬了,以置救援人员将他的手据掉才把孩子救出。这正应了“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这句歌词。

昨天,他们还是普普通通的老师,今天,他们却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段永远不倒的爱长城。

读《老师》有感 篇8

在读完了《今天怎样做老师》,感触颇多,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职业被世人赋予的比喻会比“老师”这个职业来得多:“园丁”,“蜡烛”,“领路人”,“导航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可能是对老师最感慨,也是最真实的人生写照了。老师老师,你有怎样的教学水平和师德行风,在积极倡导师德建设的今天,已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小学老师在这支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是属于比较特殊的群体。也许,在许多人眼里,我们只是一群“小萝卜头”而已,其实,我们肩头的担子,不会比中学老师来得轻,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甚于他们。都说做老师难,做小学老师更难,做一个校长信任、家长放心、孩子喜欢的小学老师更是是难上加难!这一切的一切,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做一个好老师!一个好老师,应该是爱每一个孩子的。记得有一首歌的名字叫《因为爱,所以爱》,我把它引用到了我们的小学教育工作中,感觉很贴切。大家都说,老师吃的`是良心饭,我认为一点都不错。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中,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把孩子教育好这样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及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一些事情:一年级孩子不会吃饭,老师一口一口喂;孩子尿湿裤子,老师帮他换洗;孩子感冒发烧,老师帮他量体温,喂药;孩子午睡起床,老师又帮他穿衣叠被;孩子学不会本领,老师手把手儿教;孩子做错事,老师又和风细雨地进行说理教育;孩子晚来接,老师更是把他护送回家。虽然这些琐事看似保姆做的,但这一切的一切都充分说明了老师爱孩子的那颗心。

读可敬的老师有感 篇9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我读过不少优秀的文章。当然我也读过不少形形色色描写老师的文章。其中,《可敬的老师》最能撞击我的心灵。

《可敬的老师》主要讲了一位新来的老师如何管理好小作者所在的“臭名昭著”的问题班级。文中举了这么一个事例:新老师上课时发现有个同学上课听讲不认真,就把这个同学严厉的训斥了一顿。而这个同学却是他们学校最有名望的一位教师的子女。小作者由此对这位新老师充满了敬佩之情,觉得这位老师真是勇敢,居然敢这样教训教师子女。

从小作者的笔墨中,我感受到了教师子女在小作者以及他们班同学眼中的“特殊性”,这让我感到悲哀,我也更可怜起文中被特殊化了的教师子女。而我就是这可怜人之一。

我是我们班班主任的女儿。小学六年里,我受到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同学们对我的态度真的令我很不是滋味。不论班上出了什么事,我都会被牵扯进去。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上的几个男生与其他班的男生打架,被我撞见了,他们叫我别告诉我当班主任的妈妈。我答应了,对此事守口如瓶,没对我妈妈提起过一个字。可后来不知怎么的,这件事还是被我妈妈发现了,我妈妈把他训斥了一顿。这几个男生把所有的怨气一股脑的往我身上撒。还在班里大肆宣扬:我人品不好,爱打小报告,不守信用。我找他们解释,他们不但不听,还说我虚伪。我真是百口莫辩,只能将所有的委屈埋藏在心里,托付于眼泪。哎!

谁叫我是老师的女儿呢?这样的事情,不止这一件,我为此常常郁郁寡欢。我多想自己的妈妈不是个老师啊!

读永远的老师有感 篇10

《永远记住你,老师》里面海伦·凯勒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教导下学会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虽然海伦·凯勒一出生就什么也看不见、听不见,但是他没有退缩,在沙利文老师的教导下,海伦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当她在沙利文老师离开人世的时候之后,仍然照着老师的话顽强的走里下去。

是沙利文老师给了海伦勇气。让她对生活重新有了信心。老师对我们的关心、爱护、责骂都是为我们好。老师无私的教会我们许许多多的知识,这不惊让我想起了我现在的语文老师——吴老师。

记得有一次,我考试考得不好,吴老师就叫我去她的办公室,我以为吴老师会“大发雷霆”可是当我来到他的面前时,没有看到一点生气的样子,她平静地对我说:“汪屹天,你这没考好不要紧,只要你基础不错,就能考好的。”吴老师的.话让我吃惊,我知道吴老师不骂我不是对我没有信心,而是想让我更加的努力。

优秀:读《非常老师》有感 篇11

这本书是杨红樱老师的作品,主要内容是讲述了许多很特别的老师。

在这本书中,蜜儿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对红宫学校的教育理念非常不满,她认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发现他们的潜能,行动的目的应该是发挥他们的潜能,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鼓励他们善于运用自己的潜能。我也非常认同蜜儿老师的说法。

现在,中国的教育不就像红宫学校吗?老师只注重孩子们的`分数和名次,却忘记了他们背后有多少烦恼。

现在,许多孩子都已经忘记了去感受生活与大自然的美丽了。蜜儿老师说:“生活是美丽的。能发现这种美丽,感受这种美丽的人,也是美丽的。如果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享受生活中的美丽,那么,他今后一定会是一个幸福的人,一个知道感激的人,感激生活给了他这么多的美好。”没错,生活的确是美丽的,可这种美丽,他们能感受到吗?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的功课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几乎已经感受不到生活的美丽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上一篇:快乐的暑假作文350字素材下一篇:房地产植树节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