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冷链物流开题报告

2024-10-24

食品冷链物流开题报告(通用9篇)

食品冷链物流开题报告 篇1

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 与冷链食品安全食用指导方案(2 2 篇)

01 范围

规定了 在食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交接、运输配送、储存、人员和管理制度、追溯及召回、文件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管理准则。

适用于各类食品出厂后到销售前需要温度控制的物流过程。

02 术语和定义

2.1 食品冷链物流以温度控制为 主要手段, 使食品 从出厂后到销售前始终处于所需温湿度范围内 的物流工程。

2.2 交接冷链物流过程中 的环节, 包括人库交接、出 库交接和配送交接等。

03 基本要求

3.1 应配备与冷链食品 生产经营相衔接的冷库、运输工具或其他符合冷链食品 储存温湿度要求的设施设备。

冷库、运输工具等设施设备应配置温湿度监测、记录、报警、调控装置, 监控装置应定期校验并记录。

设施设备应易于清洗、消毒、检查和维护。

3.2 冷库应具备配套的制冷系 统或保温条件缓存区的封闭 月 台, 同 时与车辆对接处应有防撞密封设施。

冷库门 应配备限制冷

热交换的装置, 并设置防反锁装置和警示标识。

3.3 运输工具厢体应使用 防水、防锈、耐腐蚀的材料,厢体内 壁应保持清洁卫生,无毒、无害、无污染、无异味。应定期对运输工具的冷藏性能进行检查并记录。

3.4 应建立与储存、运输相配套的信息化系 统, 信息化系 统应有储存、运输管理相应的模块。

3.5 需温湿度控制的食品 在物流过程中 应符合其标签标示或相关标准规定的温湿度要求。

3.6 当 食品 冷链物流关系 到公共卫生事件时, 应及时根据有关部门 的要求, 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置措施, 对相关区域和物品 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清洗消毒, 对频繁接触部位应适当 增加消毒频次, 防止与冷链物流相关的人员、环境和食品 受到污染。

04 交接

4.1 交接环境应符合食品 安全要求,并建立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4.2 交接时应检查食品 状态, 并确认食品 物流包装完整、清洁, 无污染、无异味。

4.3 交接时应确认食品 种类、数量、温度等信息, 确认无误后尽快装卸, 并做好交接记录。

4.4 交接时应测量食品 外箱表面温度或内 包装表面温度, 并记录;如表面温度超出规定范围, 还应测量食品 中心温度。

4.5 交接时应严格控制作业环境温度并尽量缩短作业时间,以防止食品 温度超出规定范围 , 如无封闭 月 台, 装卸货间 隙应随时关闭 厢

体门。

4.6 交接时应查验运输工具环境温度是否符合温控要求。

人库和配送交接时,还应查验全程温度记录;出 库交接时, 还应查验在库温度记录。

当 温度或食品 状态异常时, 应不予接收。

4.7 当 食品 冷链物流关系 到公共卫生事件时,应进行食品 外包装及交接用 相关用 品 用 具的清洁和消毒。

05 运输配送

5.1 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 应建立清洁卫生消毒记录制度, 定期对运输工具清洁、消毒。

运输工具不得运输有毒有害物质, 防止食品 被污染。

当 食品 冷链物流关系到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增加对运输工具的厢体内 外部、运输车辆驾驶室等的清洁消毒频次, 并做好记录。

5.2 应根据食品 的类型、特性、季节、运输距离等选择不同 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 同 一运输工具运输不同 食品 及多 点装卸时, 应根据产品 特性, 做好分装、分离或分隔,并存放在符合食品 储存温度要求的区域。

5.3 装货前应对运输工具进行检查, 根据食品 的运输温度对厢体进行预冷, 并应在运输开始前达到食品 运输需要的温度。

5.4 运输过程中 的温度应实时连续监控, 记录时间 间隔不宜超过 10min, 且应真实准确。

5.5 当 运输设备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 应立即采取纠正行动和应急措施, 并如实记录超温的范围和时间。

5.6 运输过程中 运输工具应采取安全性揩施, 如铅封或加锁等。

运输过程宜保持平稳, 装卸时应行动迅速、轻拿轻放, 并尽量减少车厢开门 次数和时间。

5.7 配送前应确认食品 物流包装完整, 温度符合要求。

5.8

需 冷冻 的食品 在运输过程中 温度不应 高于一 18℃;需冷藏的食品 在运输过程中 温度应为 0-10℃。

06 储存

6.1 冷库的温度显示、区域划分标识应清晰规范, 并做 好 温 度 记 录 , 确 保 准 确 真 实 , 记 录 间 隔 时 间 不 超 过30min。

6.2 冷库温度记录和显示设备宜放置在冷库外便于查看和控制的地方, 温度传感器或温度记录仪应放置在最能 反 映 食 品 温 度 或 者平均 温 度 的 位 置 , 建 筑 面 积 大 于 100m2 的冷库, 温度传感器或温度记录仪数量不少于 2 个;应建立库房温度记录保存制度。

6.3 当 冷库温湿度超出设定范围时, 应立即采取纠正行动和应急揩施, 并如实记录超过的范围和时间。

6.4 不同 品 种、规格批次的产品 应分别堆垛, 防止串味和 交 叉污 染。

储存 的 食品 应 与 库 房 墙壁 间 距不 少 于10cm, 与地面间 距不少于 10cm。

6.5 冷库机房应 24h 不间 断运行并有应急措施。

6.6 冷库作业区应建立清洁卫生制度, 并建立记录机制。

食品 冷链物流关系 到公共卫生事件时, 应加强对货物转运存放区域、冷库机房的清洁消毒频次, 并做好记录。

6.7 需冷冻的食品 储存环境温度应不高于一 18℃ ,需冷藏的食品 储存环境温度应为 0℃~10℃。

对于有湿度要求的食品 , 还应满足相应的湿度储存要求。

07 人员和管理制度

7.1 应符合 GB 31621 的相关规定。

.7.2 从事食品 冷链物流各环节工作的人员,应接受运输、储存配送.交接及突发状况应急处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相应的能力 , 并有明确的职贲和杈限报告操作过程中 出现的食品 安全问 题。

7.3 应建立食品 运输、储存、配送、交接等环节温湿度及操作要求制度。

7.4 应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7.5 当 食品 冷链物梳关系 到公共卫生事件时, 应按照有关部门 的要求, 加强人员 健康状祝管理, 根据岗 位需要做好人员 健康防护。

08 追溯及召回

8.1 应符合 GB 31621 的相关规定。

8.2 当 食品 冷链物梳关系 到公共卫生事件时, 对受污染的食品 应按照有关部门 的要求进行处置。

09 文件管理

9.1 应符合 GB 31621 的相关规定。

9.2 文件保存期限应不少于食品 保质期满后 6 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 保存期限应不少于 2 年。

9.3 当 食品 冷链物流关系 到公共卫生事件时, 应按照有关部门 的要求执行。

篇二:

冷链食品安全食用指导方案

一、“关注冷链食品”

尤 其 对 于 进 口 冷 链 食 品,“ 购 买、储 存、加 工 ”这 三 个 节 点 要 注 意 :

1.购买

✪去正规超〇〇或〇〇场选购冷链食品,关注食品产地、来源、进口 食品检疫等相关信息以保证来源安全。

✪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可使用一次性手套,接触后也应及时洗手,同时戴好口 罩。

2.储存

✪最好采用独立封闭包装。

✪冷冻冰鲜食品放置冰箱冷冻室保存,不要存放过长时间,与熟食要分层存放。

3.加工

✪ 遵 循 “ 生 熟 分 开 ” 原 则,刀 具、砧 板、餐 具

(盆、盘、碗)

等 器 具 单 独 放 置,与 熟 食 的 分 开,使 用 完 后 及 时 清 洗 消 毒,清 洗 或 接 触 冷 冻 生 鲜 食 品后,应 洗 手 再 接 触 器 皿 或 熟 食。

✪ 肉 蛋 海 鲜 类 食 物 一 定 要 烧 熟 煮 透。

✪ 在 此 过 程 中,牢 记 不 摸 眼 口 鼻!

二、“关注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快递、

货物” ”

怎 么 做 ? 记 住 三 点 :

❶ 查 收 来 自 高 风 险 地 区 的 快 递、货 物 时,可 戴上 塑 胶 手 套 或 一 次 性 手 套。

❷ 收 到 来 自 高 风 险 地 区 的 快 递、货 物 时,可 先用 75%的 酒 精 或 含 氯 消 毒 液 等 擦 拭 消 毒,但 需 要 注意 酒 精 是 易 燃 物 品,切 勿 进 行 大 面 积 喷 洒 消 毒。❸ 拆 完 快 递 后,要 及 时 用 流 动 水 加 肥 皂 或 洗 手液 洗 手,或 使 用 免 洗 手 消 毒 液。

三、“继续做好手卫生”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提 示,正 确 洗 手 包 括“ 三 要 素 ” :

❶ 洗 手 时 使 用 流 动 水 冲 洗。

❷ 使 用 肥 皂 或 洗 手 液 等 清 洁 用 品。

❸ 洗 手 时 间 不 少 于 20 秒。因 为 新 冠 病 毒 有 脂 质 包 膜,难 以 被 水 破 坏,而 皂液 在 作 用 一 定 时 间 后 可 破 坏 病 毒 包 膜,从 而 瓦 解 病 毒。所 以,洗 手

需 要 保 持 一 定 时 间,充 分 搓 揉 不 少 于 20 秒。

同 时 提 醒,肥 皂 应 保 持 清 洁 和 干 燥,减 少 共 用,并 定 期 清 洗 肥 皂 盒(架),以 免 成 为 微生 物 的“ 摇 篮 ”。

食品冷链物流开题报告 篇2

一、研究对象与假设

从冷藏食品的供给来讲, 食品冷链应急物流在不同的区域设有多个制冷仓库, 食品供应商有多个, 其物流量较一般企业更大, 这种情况适合于用多级库存管理。食品冷链应急物流运输的物资较一般商品更为特殊, 一般是自然灾害发生时或临时重大活动的紧急食品供应, 从而保障灾区灾民或临时重大活动参与者的饮食所需。

在冷藏食品的供应过程中, 首先是供应商向各生产地冷库供货, 生产地冷库对冷藏食品进行预冷和初加工, 然后冷藏食品流转到中心冷库进行深加工和储藏, 之后再经过不同地区的分级冷库发送到目标受众手中 (见图1) , 不同节点的库存形成了一条仓库通道 (见图2) , 这是多级库存中冷藏食品实体转移的路径。食品冷链应急物流的正常运作需要信息流的辅助和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物流系统的控制中心一方面搜集目标受众需求状况, 另一方面与供应商沟通供应策略, 同时还监控和管理各库存节点的库存状况。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冷藏食品在各节点库存之间的物流以及整个食品冷链应急物流系统的效益优化, 这里的食品冷链应急物流系统是指各节点库存仓库组成的整体。

为了简化模型便于研究, 现对食品冷链应急物流系统的有关状况作如下假设:将多级库存的库存节点设为k (k=l, 2, …, K) , 多级库存中冷藏食品的物流方向是从 (k+l) 级到k级节点, 没有冷藏食品的逆向流动;系统各节点库的进货不占用时间, 即冷藏食品的供应是瞬时的, 订货提前期为0;系统采用中心化库存控制方法, 由核心库存对系统的库存进行控制, 协调上游和下游库存的活动, 即各节点库存冷藏食品的订货并不由自己决定, 且各节点库存对最终需求信息都很了解;采用 (s, Q) 库存控制策略, 即当仓库中的冷藏食品储备量为0时k级节点向 (k+l) 级节点订货, 没有安全库存;上层节点库存有冷藏食品储备的情况下, 下层节点库存不会缺货;只考虑一种冷藏食品的情况;假设不同仓库冷藏食品的持有成本是相同的, 表现为整个系统范围内单位冷藏食品的总成本一致。

二、建立模型

(一) 参数设定

x:一段时间内的需求量,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且非负。

Q:一段时间内的订货批量。

P:单位冷藏食品的售价。

C:单位冷藏食品的获得成本。

S:单位冷藏食品的残值。

B:单位冷藏食品的缺货成本。由于缺货而带来的额外损失, 如违约金、失去部分信誉造成后期销量减少等损失。对于食品冷链应急物流而言, 缺货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 更重要是会减少社会满意度, 引发群众不满, 因而这里B的取值应该较大。

H:供过于求时单位冷藏一个时期内的持有成本, 供不应求时为零。

SL:服务水平。

C0:供过于求时单位冷藏食品的总成本, 且C0=C-S+H。

Cu:供不应求时单位冷藏食品的总成本, 且Cu=P-C+B。

(二) 单库模型分析

在周期T内, 需求量x是一个随机变量, 假设x的取值为x1, x2, …

xi出现的概率p (xi) 已知, 最优存储策略是使在T内总成本的期望值最小或收益期望值最大。

1、当订货批量Q≥x时

2、当订货批量Q

综上可得, 总收益期望值:

求出满足f (Q-1) ≤f (Q*) 和f (Q+1) ≤F (Q*) 的Q*。

也就是说, 需求量为Q*时, Q*即为使库存收益期望值最大的最佳订货批量。

式 (2) 是为顾客提供服务所要达到的水平。

(三) 系统模型

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冷藏食品在各节点库存之间的物流以及整个食品冷链应急物流系统的效益优化, 这里的食品冷链应急物流系统是指各节点库存仓库组成的整体。由于食品冷链应急物流的特殊性, 在注重经济效益最优的同时, 还对系统的供货及时性、供货数量等提出了要求。要达到系统整体效益最优, 不仅要考虑单个节点库存效益, 还要考虑整个冷藏食品供应的状况及其供应给目标受众带来的满意度。

从以上分析可知, 在食品冷链应急物流中, 系统的整体效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所有节点仓库组成的整体经济效益最优;二是系统服务给社会带来的满足感, 这种满足感通过订货批量和供货及时性来体现。

用订货批量Q来描述系统的经济效益。由于已经假定冷藏食品的供给是瞬间完成的, 也就是不存在订货点和安全库存的问题, 这样仅用订货批量Q可以描述库存管理的动态过程。设系统整体的经济效益为TQ (Q) , 则有:

社会满足感反映的也是可供应量是否充足以及缺货时间长短的问题, 用订货批量Q和时间参数T来描述系统带来的社会满意度, 其中供货数量对社会满意度贡献的权重为w1, 供货及时性对社会满意度贡献的权重设为w2, 设单个仓库的社会满意度为αi, 则K级仓库的社会满意度为:αk (Q, T) , 则有:

其中, xk为K级仓库分配的需求量, Tk为K级仓库能忍受的缺货时间, T为K级仓库实际缺货的时间。

在级数为K的多级库存中, 不同级库存带来的社会满足感是不同的, 分别设它们的社会满意度为α1, α2, .., αk, 用这些值当中的最小值来表示整个系统的社会满意度S, 则:

设系统整体效益为Z, 则系统效益优化问题就转化为一个多目标求解问题, 目标之一是经济效益, 目标之二是社会满意度。在这两个目标当中, 后者的重要性要远胜于前者, 因此设定后者的优先级为P1, 前者的优先级为P2。设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满意水平为α, 系统整体能达到的最低经济效益为L, 系统允许的最大缺货量为Q0, 系统允许的最长缺货时间为T0, 列出该问题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如式 (3) :

并进一步列出该问题的目标规划数学模型如式 (4) :

解式 (4) 即可求出使整体效益最优的订货批量Q*和系统可接受的缺货时间T*。

三、单库模型的试算求解

A冷链物流公司2009年某冷藏蔬菜的20天以内的市场需求信息如表1所示。当时该蔬菜的市场售价是13元/kg, 每千克蔬菜的获取成本是9.7元, 若蔬菜卖不完, 可按3.2/kg的价钱将蔬菜退还给供应商。下面运用前面的单库模型来分析最优订购批量及其总收益期望值。

由以上信息可知:C=9.7, S=3.2, B=1.7, P=13。

由式 (2) 得:

计算频率和累计概率, 销售量取各区间的中间值, 频率为天数除以20 (见表2) 。

由表2知, 需求量等于124时累计概率等于0.6, 大于0.38, 则最佳订货批量为124。

由式 (1) 得此时总收益期望值:

四、总结

本文对单库模型的建立和试算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确定最佳订货量和估算期望收益的方法, 并在单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模型, 采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对使整体效益最优的订货批量Q*和系统可接受的缺货时间T*求解。系统模型不同于以往库存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它不仅考虑了经济效益, 还考虑了以往经常被人们忽视, 但是灾害管理又高度要求的社会满足感, 它从系统总体效益最优的角度进行求解, 这在以往的模型中探索得较少。

模型的建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 单库模型最优订货批量的求解需要先找出服务水平, 并参照累计概率来确定, 而无法直接列出订货批量的公式进行求解, 使得运算不够快捷直观。其次, 系统模型忽略了缺货频率对社会满意水平的影响, 这是因为如果缺货时间很短, 所缺货物可以马上补足, 不会对食品的供应产生显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熊伟.运筹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鲍长生.冷链物流运营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 2007.

[3]、KILC, LEEHL.The inventory benefit of shipment coordination and stock rebal-ancing in a supply chain[J].Management Sci-ence, 2002 (2) .

冷链物流给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篇3

杨毅斌 麦德龙供应链管理及物流总经理

王曦 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上海)秘书长

吴箐 通用磨坊品控部负责人

谢 晶 上海市制冷学会副理事长

高海东 上海宏泉丽笙酒店采购经理

江 新 麦德龙中国质量部总经理

随着对食品新鲜度的不懈追求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人们开始关注冷链物流。完善和大力发展中国食品冷链的呼声越来越高,冷链物流正成为一种社会热潮。2011年1月13日,“冷链管理与食品安全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上海制冷学会、上海市物流协会等行业协会权威专家以及麦德龙与双汇的公司代表就“国外冷链物流发展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启示及借鉴意义”以及“如何打造全程新鲜、安全的食品供应链”等课题进行了探讨。

我国目前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食品腐烂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可是我国食品冷藏链这一环节常被忽视。根据我国食品工业协会资料显示,中国由于冷链的问题造成每年约有20%的果蔬的浪费,损失的总价值在100亿美元左右。另据了解,全国约有80%左右的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均以传统的常温和保温车进行运输,没有按照国家有关食品冷藏冷冻的规范进行操作。当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服务的质量、运输的质量、缺乏可靠的物流服务商、成本高、运输和储存的基础设施不足等。

上海市制冷学会副理事长谢晶教授介绍,在我国,冷链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仅侧重于数量保证,对品质的要求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冷链物流应如何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冷链技术的质量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

在谈到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这个问题时,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的王曦秘书长介绍,冷链技术的应用对于保证食品品质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与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息息相关。经过冷冻链运输的水果蔬菜能较大程度延长保鲜期。如今,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日本等国的食品冷藏运输率已经达到80%~90%,而中国的食品冷藏运输率大约在10%。如果冷链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将显著地减少食品和其他资源的损失。

谢晶教授解释,我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与标准来保证食品的安全,但这些政策及标准更多地关注冷链物流以外的其他方面,如产品的产地、卫生问题等,对冷链运作本身的关注还不够,并且缺乏强制执行的力度。因此,是否严格执行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冷链标准,基本取决于企业自身对消费者的态度。

麦德龙供应链管理及物流总经理杨毅斌介绍,麦德龙为了保证商品持续不断地冷链控制,专门设立了冷冻、冷藏品的收货检查制度,并且在收货的过程中,设有独立的质量团队,对温度进行监测。当生鲜产品运输到麦德龙商场后,冷链还是不间断地在工作。从收货时的操作到摆进冷柜再销售到消费者手上时,麦德龙还会给消费者提供保温袋和保温箱。

为了保证整个冷链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麦德龙2010年10月与本土高水准的冷链物流企业——双汇冷链物流强强合作,精细对接,通过标准化和跟踪技术,保证冷链物流顺畅流转,希望能对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食品冷链物流开题报告 篇4

流企业家跨年联谊会

邀 请 函

为了增强行业导向,夯实基础、探讨发展方向,全面反映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动态,分析预测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宣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推动中国食品工业与冷链物流两业联动发展,产业良性互动与融合发展,产业集群规模化建设,配套园区功能与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区域战略统筹与兼容现状发展,召开行业年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与此,中国冷链物流联盟拟定于2012年12月26-28日在天津举办2012行业年会和企业家联谊会。年会是行业一年一度的盛大集会,是行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企业与冷链物流企业交流合作的最佳平台,也是冷链物流行业最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活动。年会在广大会员和业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下,规模逐年壮大、水平不断提高、模式不断创新。

借此年会,旨在实现四个目标:(1)通过政府部门对宏观经济走势及冷链产业政策的分析报告,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政策理论依据;(2)号召我会食品类会员单位、示范基地、定点企业等组织众多知名生产商贸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总结盘点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交流经验,展望2013年的发展前景和规划;(3)围绕当前企业迫切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专题演讲和互动交流,为各企业释疑解惑,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质量;(4)将此次年会办成冷链物流行业全国性、专业性,高规格、最具权威的行业里程碑式盛会。

中国冷链物流万里行系列活动自举办以来,已连续在全国不同城市成功举办了十七届不同专题论坛会议。自2008年起“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已连续举办了四届,第五届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是中国冷链物流万里行第十八次盛会。历届来,会议对于行业发展建设、政府深入了解行业状况、宣贯学习国家政策、搭建企业交流平台、传播冷链行业概念经验、推动冷链市场信息流通、提高企业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引导企业奉行绿色冷链与低碳节能提供良好的产学研交流平台。

附件1 第四届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

中国冷链物流万里行系列活动第十四届会议

主办单位:中国冷链物流联盟

北京农合同力物流技术研究院

联合主办:天津市中心渔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

组织单位:中国冷链物流万里行管理办公室

中冷联合(北京)企业管理中心

承办单位:中交百企(北京)企业管理中心

支持单位:农业部冷库及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

协办机构:中国冷链物流网、中国冷库资源网、中国冷链年鉴编辑部

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编委会、全国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全国食品冷链物流定点企业办公室、中国冷链物流50强企业测评办公室

时间地点:2012年12月26-28日,天津(具体见会议报到通知书)

官方网站:.cn,.cn和中国冷库资源网了解,全国统一热线:400-600-7919。

食品浪费开题报告 篇5

课题实施条件及成员分工

●实施条件:我组所有成员均认同本次课题研究的深刻意义并团结一致参与其中。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调查。必须在时间上得到保障,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工作展开,学习、集体活动、和每周一次的研通课都要充分利用。有一定的资料保障,以调查问卷、网上查阅、实体勘测等方式完成本次课题研究。

●成员分工:

查找相关资料:

发放问卷、调查采访:

实地考察:

数据统计、分析:

总结、整理:

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年度报告,2010年全球饥饿人口为9.25亿,虽比2009年峰值10.23亿有所下降,但世界上每7个人中仍有1人在挨饿。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家长期关注的议题。近几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同时,粮食和食品在生产、储存、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还存在损失浪费现象。

我国的粮食机收率除小麦能达到82%以外,水稻只能达到15%,玉米甚至不到2%,加上收获时烘干能力不足,逢雨天致使谷物发芽霉变是常有的事,机械质量参差不齐,也造成收获损耗。在肉类和水产品方面,仅由于屠宰综合利用和水产捕捞船上缺少保鲜装置的问题,就能造成肉类和水产品的损耗分别为1.9%和2%。受包装技术、装卸方式、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的损耗比例分别为:0.8%、6.5%、11%、3%和3.2%。我国食物在储存过程中的损耗也相当高。目前我国粮食70%以上分散在亿万农户家中,储存条件低下;加上由于我国储存机制形成的新旧粮食更替和粮食储备管理造成的发霉变质的粮食较多。根据测算,以上原因造成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损失浪费比例为5%。目前,我国果蔬储藏保鲜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仅有25%,且保鲜技术也欠发达,致使我国水果在储存过程中的损失比例达7.8%。大致同样原因,使我国肉类和水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的损失比例分别达到3.8%和4%。因设备陈旧、加工不当、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食物的加工能比率不高,加工能力不强,加工过程中的浪费比例较高。在销售过程中由于不能及时销售,加上没有良好的冷藏设施等因素,其损失率也不低。另外,涉及到我们每一位国人的就是餐饮消费过程中的浪费,造成这种浪费的主要原因:一是菜量大小不一致,导致人们在点菜时难以把握,从而形成浪费;二是饭菜的质量导致的浪费;三是传统的消费习惯,饭菜不和口味,易于造成浪费。所有方面的食物损失和浪费,综合来看,按5年平均值计算,每年大约损失浪费粮食6192万吨;水果2195.7万吨;蔬菜25362.9万吨;肉类1212.1万吨;水产品824.4万吨。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12.9%、28.6%、47.5%、17.4%和17.5。

● 研究意义: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从表面上看,浪费只是个人的消费方式,但是从本质上讲,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颇和瑕疵。毕竟任何资源都是一种劳动的结晶,浪费资源就等于不尊重劳动本身,作为解决温饱的粮食,自然也不例外。因此,需要社会好好强调“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节约粮食”的口号应该重新叫响。作为现代中学生的我们,更要总身边做起。因此,我们作了这次的研究,宣传节约粮食,让大家了解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同时用自己的行动感染身边的人

课题实施办法

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资料查阅、结果统计

实施步骤

• 第一阶段 : 2013年3月8日~2013年3月24日明确课题,方案设计,撰写开题报告。负责人:

• 第二阶段:2013年3月30日~2013年4月 3日设计问卷及访谈提纲,查阅相关资料。负责人:

• 第三阶段 : 2013年4月4日~2013年4月14日

发放问卷、实地采访学生来了解食物浪费的现状。负责人:

• 第四阶段 :2013年4月15日~2013年5月5日实地走访大中小型餐馆,实地调查。负责人:

• 第五阶段 :2013年5月8日~2013年5月20日收集资料,数据分析。

负责人:

• 第六阶段: 2013年5月21日~2013年5月25日全组分享讨论调查成果。

负责人:

• 第七阶段 : 2013年5月26日~2013年3月30日整理资料,结题报告,反思并撰写心得论文。负责人:

所需条件及可能存在的困难

●所需条件:

家长、老师、同学们的帮助

书籍、网络、相应的经费

●存在困难:

应该如何更好地向他人宣传节约粮食。

预期成果及表达方式

●预期成果:

1.了解我国、我们身边食品浪费的现状;

2.分析出产生食品浪费原因;

3.做好节约粮食的宣传工作。

● 表达方式:

结题报告

● 创新之处:

切合实际、与时俱进

特邀专家:

物流专业开题报告 篇6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问题的提出

从历史发展来看,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分别是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在这两个利润源泉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人们致力于寻求新的利润空间。

彼得德鲁克于1962年提出“黑大陆”学说,认为“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随后,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于1970年提出了物流成本冰山理论,认为物流便是一座冰山,其中沉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并指出,在黑大陆中冰山的水下部分正是物流尚待开发的领域,通过实施物流合理化,向流通领域要效益,能够找到继前两个利润源泉之后的第三个利润源泉。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己逐渐被企业界所重视,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有效地管理与控制也己成为现代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企业不断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则以其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低廉的人力成本,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中国制造”风靡全球。随着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国内各企业纷纷从“手工作坊”、“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向“大规模生产”模式靠拢,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也使企业在传统的“开源节流”措施之外,必须把成本的全面降低作为系统性的工程加以深入挖掘,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和成本管理体系,以发展的观念去研究成本管理方式,用战略的眼光去分析降低成本的途径,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式,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研究意义

物流成本是指伴随着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由三部分构成:

1.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流通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费用;

2.完成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和设施费用;

3.物流综合管理所发生的费用。

在过去数年中,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如何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仍是其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中国的物流成本占整个GDP的比重高达18%,而美国仅为10%;同时,中国的物流成本占其商品制造总成本的25-30%,大大高于全球10%-15%的平均值。

可见,物流成本控制在制造业的生产经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正是由于在物流领域存在着广阔的降低成本的空间,因此物流被看作是经济的黑暗大陆,物流问题也引起了制造业经营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可见制造业物流管理开始于对物流成本的关心。

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降低物流成本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构成企业物流管理最基本的课题。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物流成本管理的前提是物流成本计算,只有搞清物流成本的大小,才能够实施物流成本分析,编制物流成本预算,控制物流成本支出。物流成本的内涵在概念上是明确的,问题的关键是,在实践中如何正确规定和划分物流成本的范围,如何将物流成本准确计算出来。在物流成本计算方面,我们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操作经验。由于缺乏对物流成本的准确把握,给企业的物流管理带来许多障碍,不利于发现企业物流运作中存在的非效率活动,也难以对物流成本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因此,认识物流成本,不能只停留在概念本身的理解上,还必须对物流成本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以及物流成本分析方法等有一个全面掌握,这也是我们的企业在物流成本管理中急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国内外己提出了“物流冰山说”、“第三个利润源”、“黑大陆学说”和“效益背反论”等理论。

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应用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缺乏规范的核算,但近几年有不少企业己在探讨和摸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理论界也在积极探讨关于建立统一的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的问题。通过对物流成本的管理来改善物流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己经成为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张令荣,杨梅提出基于价值链的作业成本法分析一体化物流成本的数学模型。可以根据各项作业在价值增值过程中贡献比例的历史数据以及生产作业的流程分析,详细确定各个矩阵,输入有关决策结果,以此预测或模拟成本数据,并通过有关矩阵对应的变量,求取较优解或最优解,以便于进行物流成本控制。但此模型仅仅是理论上的假设,有待进一步的分析和实证。

李慧(2004)对物流作业成本法中的物流成本与作业量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引入线性回归预测与控制原理对物流作业成本预测和物流作业量的优化控制,提出多作业正态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实证了利用线性回归原理为物流成本计算、预测和物流作业量的优化控制提供一种新的.管理和决策手段。但是,在实际应用线性回归模型时,由于物流成本计算、预测和控制是一个系统工作,涉及物流运作的方方面面。作业成本法本身在分析成本动因时就不可能做到全面化,况且在财务上成本与费用又没有一个绝对明确的划分标准,这限制了该模型的普适性。

柳键,马士华(2004)从供应商缺货对购买方的影响为出发点,引入有效库存水平的概念,构造了在供应和需求都不确定的情形下仓库和零售商的库存模型。提出了安全因子整体优化的思路和方法。但局限于对两阶序列供应链的安全因子整体优化进行了研究,并且基于需求和提前期都服从正态分布,且采取定期检查补货模式,待补定货在后续各期中补足的假定。

三.研究目标、内容、拟重点解决的问题、技术路线

研究目标

通过对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目前在企业内部还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也还仅仅局限于物流成本中的一小部分,以至于企业对那些隐藏在“冰山”下的物流成本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使得企业物流成本始终居高不下。本文拟通过对制造企业物流系统以及物流成本构成的深入分析,结合目标成本控制理论与作业成本管理理论 ,研究基于作业的物流成本目标控制的系统思路和基本原理,构建基于作业的物流成本目标控制的基本模式。

研究内容

(1)对制造企业中物流成本构

成的界定

(2)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

(3)寻找适合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案

(4)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5)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所带来的机遇和效益及未来前景

论文关键解决的问题:

研究在制造企业内部基于作业的物流成本目标控制系统的方法,从整体上实现制造业物流成本水平的降低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四.论文的结构框架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物流成本

2.1 物流成本的含义

2.2 物流成本的构成

2.3 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3章 制造企业内物流成本控制现状

3.1 制造企业中物流成本构成

3.2 国外制造企业中物流成本控制状况

3.3 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4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原因分析

第4章 研究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

4.1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发展

4.2 物流成本控制的各个决定要素

4.3 各个环节物流成本的局部控制

4.4 整体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

4.5 实施对策需克服的困难

第五章 可行性研究

5.1 实施成本控制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5.2 实际可操作性研究

5.3 可能导致的后果研究

第六章 研究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意义

五.支持论文完成的条件

(1)已经查阅了一定的相关资料,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且本人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

(2) 我的导师郝国英老师对物流成本管理方面有比较深的研究,物流成本控制一直是关系到企业乃至社会的重大问题,我会在遇到不懂得问题时向郝老师请教,郝老师可以给我很大的帮助。

(3) 学院里比较好的科研条件,管理学院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为我做论文,提供了便利条件。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孙茂竹姚岳:成本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WuJianHua: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method in enterprise logistics management application [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5 (7) : 3 ~ 12

[3] bao new: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 Beijing: electronic industry press, 2006

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研究 篇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亦越来越高。食品冷链物流作为食品品质与安全的重要保障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升,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各类易腐食品总产量达8亿余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易腐食品生产和消费国,约占全球产量和消费量的四分之一,而且总量仍在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食品消费方式正不断变化:从传统的家庭操作型消费转向方便、熟食、个性型消费。大型量贩店、中型生鲜超市、小型便利商店、食品专门店等成为我国食品流通的主渠道。由于食品消费方式、结构的变化,对食品物流过程的食品品质保证、食品卫生保证、食品前置期保证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食品卫生、品质、前置期的核心保证因素是物流,食品流通产业管理、技术、效率的95%取决于物流。因此,尽快开展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以有效提升食品物流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物流效率,是提升我国食品流通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

目前由于整个物流过程缺乏规范监管,各项操作混乱,技术手段使用不当,货主为利润忽视食品品质等造成各类易腐食品的腐损率高达15%~30%,年经济损失达千亿之巨。正是由于食品物流关没有把好,国内食品常有“一流原料、二流加工、三流包装、四流运输、五流价格”之说,不仅浪费巨大,也制约了食品业和农业的发展。同时,食品安全已经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食品原料种植和采购、生产、流通加工、运输和配送每一环节都影响到食品安全,但目前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对食品物流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关注较少,因而导致食品中毒、污染、变质、腐烂事故不断发生。可见,食品冷藏链是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重要保证,因此,严格规范食品冷链物流操作,完善管理制度是保障食品物流安全的关键。

2 发达国家食品冷链标准体系的建设

鉴于其重要性,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对食品冷链的建设和完善十分重视,在易腐食品的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等方面均有严格的法规相配套。典型的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 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体系及其应用指南”;美国的“联邦食品运输指南”、“肉、家禽、蛋类运输及分配安全指南”、“农产品水运指南”等;此外还有欧盟的“93/43/EEC食品卫生指南”、英国的“食品安全法”、爱尔兰的“食品供应链安全操作规程”、法国的“食品配送法”、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食品标准”、澳大利亚“冷链指南”等。此外,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美国等针对具体品类,制定了多种果蔬的储藏、运输标准,就新鲜水果和蔬菜陆路运输进行了规定,就某些果蔬的运输方式也作了详细要求和严格的规定。在其研究约束下,西方国家的食品冷藏运输率和完好率保持在90%以上,在保证人们健康安全的同时,扩展了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冷链装备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从冷库的建设到运输装备的应用,直至零售终端设备的要求均有明确规定,并从能耗的角度给予分级,在节能的同时促进冷链技术的不断进步。

从食品食品冷链技术的角度来看,由于各国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生鲜冷藏食品的品质,必须有良好的冷藏链管理体制和冷藏技术来支持。为此,发达国家采取了众多积极举措,在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与外部环境的最佳协调、可追溯的食品原料、更好的接口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规范,取得了较大进展。如美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欧洲从2002年开始,围绕着“从农田到餐桌”整个流程的食品安全,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此而导致的国际上对进口食品物流安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也是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很大的制约。

3 我国食品冷链标准体系的建设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食品流通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在源头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安全法》,在食品生产、加工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国家标准规范,对食品品质和生产加工企业做出了明确要求。如整个食品链方面的《GB/T 19538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体系及其应用指南》和《GB/T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针对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等;在食品包装方面,提出了《GB/T 3561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等一系列要求;在食品冷冻储存设备方面,我国制定了《GB50274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协议规定;就某些具体的农产品冷藏技术,也制定了相应规定,如《蒜苔简易气调冷藏技术》等;在冷链终端,对“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商用电热食品保温柜”、“家用制冷器具冷藏冷冻箱”、“家用制冷器具无霜冷藏箱、无霜冷藏冷冻箱、无霜冷冻食品储藏箱和无霜食品冷冻箱”和“家用制冷器具冷藏箱”均提出了强制性要求。但是也因看到,由于时间仓促,标准体系仍不完善——我国食品质量标准近3000个,与食品物流和流通有关的仅100多个,标准体系对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不足。

以广东为例,生鲜食品(蔬果、肉类、水产品)是粤菜的主要取材,也是广东饮食文化的精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鲜食品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餐桌上的常客。而广东的气候条件,使得生鲜食品流通时易于腐烂变质引起食物中毒,这使它成为广东省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关注的重点危险源。广东地区还是我国亚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据统计,2005年全省水果种植面积达1400余万亩,荔枝、龙眼、香蕉等特色水果的总产量达7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仅以广州市为例,目前共有800余家肉菜市场和农贸市场,有全国第三大海鲜批发市场,其生鲜、易腐食品消费量巨大。但就目前而言,由于储藏、运输等方面技术条件运用不当,经常出现干耗及腐烂变质等现象(温度过低则易引起冻伤,过高则易腐烂;湿度过低干耗严重,过高则细菌滋生,易于腐烂等),给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带来极大影响。

近年来,我国开始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工程。通过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领导,由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卫生局等部门联合监管,逐步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监督体系,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的食品安全。在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中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法规,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应看到,生鲜食品进入市场后的食品安全控制主要集中在事后检验检测环节,但是从食品物流角度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体系仍然没有建立起来。食品物流存在着超标严重(食品卫生平均不合格率达8%,农药残留量超7%,瘦肉精检出率达1.2%)、安全法律法规缺失(食品物流法律条框粗糙,市场准入制度缺乏上位法支持,食品安全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食品冷链物流标准缺乏)、安全信用体系不强等众多问题。

4 小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指出,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挑战之一就是食品安全和质量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生鲜、易腐食品物流环节多、作业复杂,包括食品原料的采购、运输、加工、贮藏、配送、销售等,各环节的技术、设备、能力、作业及其协调性对食品安全均有重要影响。由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得知,要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有合理的食品冷链物流运作标准为其提供指导和规范,指导行业有序、规范发展,保障食品品质与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针对常见的生鲜、易腐食品,从其采摘过程开始,在储藏、运输及物流全程监测分析其品质劣变机理,寻求最佳控制策略,制定冷链物流运作标准和监管措施,在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同时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针对我国生鲜食品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在保障食物安全质量上存在处理不规范、责任不分明的情况,必须依据供应链编制食品冷链物流的标准规范,对各环节的服务资格条件、服务规范和行为准则、工作流程和过程规范、质量控制和测量方法、服务质量要求、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予以明确,使供应链相关各方在共同保证食品安全方面标准统一、依据明确、责任分明,以有效推动食品物流行业的行业规范、行业自律、行业发展,促进区域性食品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如鹤.食品物流安全告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5)

食品冷链物流开题报告 篇8

【关键词】食品冷链物流;运输服务网络;优化

一、前言

随着我国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冷链物流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的分析冷链物流运输工作的现状,并结合当前我国物流市场的发展需要,对冷链物流服务网络的优化设计方案进行设计,是当前我国很多物流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冷链食品物流运输网络的主要优化策略

1.完善食品冷链物流运输网络的调查统计机制

要根据运输网络的具体需要,对运输网络的优化方案进行设计,并根据方案的设计理念,对网络优化方案的技术进行完善。可以尝试拓展网络表格的制定形式或采用电子表格的方式完全取代传统形式的表格。也可以使用加权评分的方式对表格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使表格能够更好的根据加权评分的方法对物流状况进行整体评估。例如,福建省某食品冷链物流企业,根据现阶段运输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了物流运输网络的构建,通过大量物流运输网络的信息资源,对具体的运输程序进行研究,使运输成本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要加强对图表制作团队的关注,保证相关从业人员能够具备足够的洞察力,使数据网络的应用可以通过调整统计方法的方式进行网络优化方案的设置。现代化手段和传统手段的对接,是提升冷链物流整体管理质量的重要方式,要使用人工记录和电子记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基础性数据的调查,使技术尚不完善的环节可以实现新旧技术的逐步转换,当电子技术完全实现冷链物流的控制之后,操作团队可以更好的进行运输网络优化等级的设置,使运输网络的运行质量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

2.构建冷链物流运输网络模型

要将运输网络模型的构建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使运输活动能够更好的利用随机处理的方式进行相关信息资源的统计。在进行物流环节各项因素分析的过程中,运输网络模型可以保证对各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连接处理。因此,网络模型需要很好的处理使用过程中的一系列变量,并根据这些变量进行冷链物流质量的判断。要对冷链物流运行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使相关问题能够得到全面的掌控,尤其要加强对物质中转地点的关注,使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的经济成本能够得到完整的呈现。要在模型当中对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具体运输方式进行调查,使运输活动能够更好的通过运输量的控制实现运输质量的提高。可以根据计算机网络的具体运行需要,对专业人士的分析情况进行研究,使分析活动可以更好的促进冷链物流网络模型质量的提高。要将各类物品的库存量情况使用模型进行完整的呈现,以便分析人员可以根据库存量对后续的物流规划方案进行设计,提升设计活动的合理性,为物流团队节约更多的资金成本。

3.完善冷链物流优化模型

服务网络的优化模型是在原有模型基础上的一种拓展,因此,要正确的将运筹学作为提升优化模型质量的主要理论依据,要将数学模型作为模型构建的基础,使冷链物流运输服务网络的具体优化方案可以通过优化模型进行基础性信息数据的录入,以便模型能够更好的对运输状况进行明确。要将数学方法作为提升冷链物流运算质量的基础性方法,以便物流优化模型可以通过相关标准的调节实现评价机制的完善。要在基本完成优化模型构建之后,通过多种分析方法进行模型科学性的研究,首先,要对工程技术实施分析研究,确保工程技术能够适应冷链物流领域的实际需求,还要注重对模型的机构进行分析,使优化模型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冷链物流的运输质量。还要将模型的成本分析作为一项重点任务,通过优化模型的状况,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统一研究,使优化模型的科学性能够通过成本进行判断。

三、食品冷链物流领域的主要优化方法

物流领域要加强冷链物流方面的管理,将冷链物流作为物流领域的一项独特的因素进行分析,使冷链物流领域能够更好的提升管理质量,促进物流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要将提升冷链物流领域的基础设施水平作为重要的任务,使用信息化手段对冷链物流领域的信息服务系统进行完善,使信息交流活动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交流质量的提高。例如,浙江省某食品冷链物流团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未来一个月内的食品运输环节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并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各类复杂的运输因素进行了完整的分析,使冷链物流团队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掌握最新的物流信息,提升经济效益。提升食品冷链物流的整体质量,不仅需要对运输环节的技术性因素实施分析,也需要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要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正规化处理,以便冷链物流领域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能采取统一的标准进行。

四、结论

目前,海鲜食品和一些药用物品需要使用冷链运输的方式进行转移,而我国公民的饮食需要已经不能简单的凭借传统的物流模式进行运输,因此,从运输服务的网络优化途径入手,对冷链物流的具体优化方案进行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物流运输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静,张歆祺,宗传宏.连锁超市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22:166-169.

[2]黄纯辉,张庆年,周兴建,徐亚,赵志强.基于FCND问题的食品冷链运输网络优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4,01:105-108.

食品冷链物流开题报告 篇9

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第一章

项目单位概况

一、企业简介

(一)概况:成立时间、注册资本、资产状况、股东构成、企业性质等

(二)主要经营业务

(三)获得荣誉情况: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A级物流企业等

二、现有物流设施及运营情况

(一)现有主要冷链物流设施:如冷库设施、停车场、运输车辆等(附实景照片)

(二)运营情况:冷库利用率等情况

三、企业近三年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

(二)财务状况:包括主要财务指标数据,如近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未分配利润等

第二章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总投资及构成

二、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需要有量化的指标,如项目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建设冷库***平方米,库容***万吨,购置***冷冻冷藏车辆等

三、项目建设总平面图 包括已有设施和拟建设施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市场前景分析

一、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本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的供需情况

二、上、下游对接服务企业的协作意向

三、项目建成后的辐射带动效果预测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一、审批(核准、备案):已于**年**月**日取得****发改委的审批(核准、备案)(文号:****)手续

二、土地:已于**年**月**日取得****国土局出具的土地预审意见(或土地证)(文号:****)

三、规划:已于**年**月**日取得****规划局出具的规划选址意见书(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文号:****)

四、环评:已于**年**月**日取得****环保局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文号:****)

第五章

项目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

一、项目投资估算及构成

包括分项详细的投资估算或概算,特别是与农产品冷链物流核心建设内容相关的投资情况。

二、融资方案

三、资金落实情况

第六章

项目进展情况

一、项目实施进度

二、工程实景照片

附件: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上一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850字作文下一篇:结清证明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