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精选12篇)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篇1
摘要:文章从农产品冷链物流规模、冷链基础设施、冷链物流技术、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标准和冷链物流发展环境等角度阐述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优化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需要越来越大,而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性、易损耗等特点,因此在流通过程中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存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冷链物流的行业标准缺乏、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等问题,使其在物流过程中浪费严重,据统计,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 000 亿元以上[1]。因此,发展冷链物流体系,不仅能保证产品质量,而且能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提高农业效益。
1 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冷链物流是指易腐产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各个环节产品始终必须处于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品质和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根据冷链物流的定义,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根据农产品的特性,为保证肉、蛋、禽、蔬菜、水产、水果、花卉等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无损耗、无污染,在冷冻工艺学的基础上,采用人工制冷技术,使产品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分销,一直到零售终端等环节,一直处于适宜低温环境的特殊供应链系统[2]。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组成如图1 所示。
作为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冷链物流除了具有一般物流的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前期投入大,标准要求高;第二,农产品冷链物流需要专业性的物流设备,保证生鲜农产品的品质;第三,农产品容易腐烂,时效性强;第四,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组织协调性高。
2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起步于20 世纪,自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生鲜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及运输等环节逐步得到应用。进入21 世纪,我国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迅速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较快发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1]。
2.1农产品生产规模。
我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农产品种类繁多。近年来我国新鲜蔬菜、水果的产量和水产品总产量、肉类禽蛋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牛奶产量居世界第3位[4]。2014年蔬菜产量76 005万t,水果产量26 142万t,水产品总产量为6 461万t,肉类产量为8 706万t,牛奶产量为3 724万t,禽蛋产量为2 893万t。近5年六大类农产品的产量见表1。
单位:万t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5]
2.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主要有冷库和冷藏运输两个方面[6]。我国自1955年开始建造第一座贮藏肉制品冷库,1968年建成第一座贮藏水果冷库,1978年建成第一座气调库[7]。截止2010年,全国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t,其中冷却物冷藏量140万t,冻结物冷藏量740万t;机械冷藏列车1 910辆,机械冷藏汽车20 000辆,冷藏船吨位10万t,年集装箱生产能力100万标准箱[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具体体现在我国冷链物流设施整体规模不足,人均冷库容量小,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比例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现有冷链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且呈现区域性不均衡发展。
2.3冷链物流技术。
冷链物流技术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上,冷链标准和认证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核心技术;微观层面上,有冷链冷藏技术,冷链保鲜、包装技术,冷链节能技术和冷链的自动化技术及信息技术。长期以来,我国的冷链物流缺乏先进的国际认证、良好的管理技术及冷链物流技术基础,导致冷链流通率和全程冷链率一直处于低位运行,效率低下。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尚未普及,运输环节温度控制手段原始粗放,发达国家广泛运用的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1]。。但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生鲜农产品出口企业已率先引进了国际先进的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等管理技术,一些大型肉类屠宰企业也开始应用国际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从生产冷链,逐步发展到储藏、运输、批发和销售冷链。
2.4冷链物流企业。
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小、实力弱,服务单一,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只能从事单一的冷藏运输或冷库储存业务,且服务水平不高,缺少对整个冷链物流过程的掌控能力,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5冷链物流标准。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订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在实践中所使用的还多是企业标准和行业推荐标准,很少有国家行业标准和国家强制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办[2009]160号文件,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简称“冷标委)成立,负责我国冷链物流领域技术、管理、服务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已于2012年发布了《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2014年发布《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等国家标准。尽管近几年国家已加快制订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但要想打造全程化冷链,急需在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上不断发力。
2.6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
随着我国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鼓励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政策有: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冷链物流,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要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同年6月,国家发改委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了2010~2015年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加快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中心,支持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2014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加快发展主产区大宗农产品现代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同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20年物流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所部署的12大工程中,第一大工程就是冷链物流;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加快构建跨区域冷链物流体系。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说明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正处于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中。
3 优化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措施
从国际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的经验看,发达国家已建立起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受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动,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预测,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未来将保持年均25%的高速增长,至2017 年,市场规模将达4 700 亿元[8]。在庞大的市场规模基础上,应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冷链物流技术及标准体系,培育冷链物流企业,促进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确保农产品品质和消费安全。
3.1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的冷链基础设施正在迅速增长,但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础而言,冷库和冷藏车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仍然偏低,部分基础设施陈旧且分布不均。在国家相继颁布一系列鼓励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之后,我国的冷库已经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但结构并不十分合理。据资料显示,在冷库类型方面,冷冻库占比超过50%,而超低温冷冻库却占比不到1%。同时,超过60%的冷库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冷库却占比不足;在储藏商品品类方面,果蔬类产品占比超过30%,而水产品、肉禽类产品占比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冷藏运输设备也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冷藏车的保有量严重低下。因此,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各类保鲜、预冷、冷藏、冷冻、运输、查验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布局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配备冷链运输车辆,对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非常重要。
3.2加快冷链物流技术升级。
首先,推广国际先进的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GAP(良好农业规范)等专业质量认证;其次,生鲜农产品从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各环节,普及冷链物流技术,实现全过程冷链。一方面,农产品生产企业利用冷链物流技术在生产、加工、包装环节实现低温控制,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冷链对接;另一方面,农产品流通企业运用冷链物流技术实现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一体化冷链运作。
3.3培育和壮大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
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的重要力量。通过冷链物流外包,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而目前我国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仅占20%左右,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行业竞争力,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一批大型电商与物流行业巨头纷纷加大在冷链物流领域的投资,如天猫、京东、顺丰;另一方面,加快国内外冷链物流企业的合作,如中外运普菲斯在上海外高桥、天津港冷库相继投入使用,天津滨海泰达物流集团与日本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合作的泰达行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运行良好。
3.4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
近几年在冷标委的推动下,冷链基础、冷链管理、冷链设施、冷链人才、冷链技术等层面的标准得以不同程度地制定、补充和完善,企业对于标准认知越来越深入和全面,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和市场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是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是由部门、地区条块分割管理,制约了冷链物流各相关行业标准化之间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尽快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才能促进冷链物流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0-07-30)[2015-10-30].http://www.gov.cn/zwgk/2010-07/30/content_1668124.htm.
[2]邵瑞银.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问题与对策[J].企业经济,2013(6):127-130.
[3]杨君.深圳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孙春华.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395-39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年度数据2010~2014年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牛奶、禽蛋产量[EB/OL].(2015-01-05)[2015-10-30].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6]张建军,杨艳玲.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物流科技,2013(2):102-105.
[7]佚名.冷库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EB/OL].(2015-06-23)[2015-10-30].http://www.clb.org.cn/zt/lengkuzt/01.html.
[8]佚名.宏观政策及市场推动,冷链年增长将达25%[EB/OL].(2015-01-16)[2015-10-30].http://www.chinawuliu.com.cn/information/201501/16/297631.shtml.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篇2
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屠宰、捕捞后,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促进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条件
(一)现有基础 1.应用规模逐步扩大
冷链物流技术逐步推广应用,设施条件不断完善。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冷库达到972座,容量56万吨,专业化冷藏车辆900多辆,温控加工及分拣设备2800多套。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普遍加大冷藏、冷冻、低温加工等设施建设,大型商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商业企业的生鲜、冷冻食品营业面积大幅提升,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生产企业,普遍建立起标准化生产车间和低温运输车队,推动了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冷链迅速兴起,集冷冻、冷藏、加工、配送、销售为一体的冷链物流体系正在形成。
2.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我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产销地,标准化种植水平日益提高,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准则等60多项强制性地方标准得到推广应用,覆盖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到2009年,全省种植业无公害产地707个、畜产品产地1377个、水产品基地139个,共有231个农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形成了47个无公害蔬菜品牌。农产品标准化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为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3.市场网络日益健全
我省农产品商品市场体系较为发达,目前各类农副产品市场达到607个,年交易额接近10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83个,10亿元以上19个,20亿元以上9个,初步构建起辐射全国各地,集收购、加工、储存保鲜、流通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为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物流体系创造了条件。
4.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工作,专门制定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把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省高度重视鲜活农产品快速流通通道建设,构建起通往京津等主要城市的农产品绿色通道,为鲜活农产品跨区域长途运输提供便利,有力推动了冷链物流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的重视,全社会对优质优价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二)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相比,我省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总体发展水平不高,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偏低,除肉制品、水产品外,多数农产品物流主要以常温或自然形态为主,损耗严重;部分在屠宰或储藏环节采取低温处理的产品,在运输、销售环节出现“断链”,缺乏完整独立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链;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冷链物流手段尚未普及,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二是市场化水平较低,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缓慢,大量冷链物流服务资源分散于食品、农产品初级加工等领域,资源整合与增值服务能力较弱,致使农产品产后损失较大,附加价值未得到深度挖掘。三是市场主体规模偏小,服务标准不统一,缺乏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品牌优势的大企业。四是硬件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信息化水平低,现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提供系统的低温保障,各环节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农产品追踪溯源技术支撑能力较弱。
(三)面临形势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满足消费供应和市场流通的客观需求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生鲜农产品安全性、新鲜度和优质营养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冷冻冷藏生鲜农产品的消费比重大幅提高。与此同时,消费方式的多样化和消费需求的便捷化,对于农产品温控处理、保鲜加工、快速配送等冷链物流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适应农产品流通大规模、长距离、反季节的新趋势,为进一步降低损耗、减少营养流失、调节市场供求和促进产品增值,冷链物流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形态,加快发展已成大势所趋。
2.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我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猪肉、牛羊肉、果蔬生产基地,以生产基地为依托的专业化农产品产业链逐步形成,迫切需要发挥冷链物流组织协调作用,构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安全高效产业链条。发展冷链物流,既能通过减少产品损耗,间接地节约耕地等农业资源,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又有助于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品牌优势,已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3.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发展冷链物流,不仅有助于减少农产品产后运输、仓储等环节的损失,提高农产品产出率,而且有利于推动农产品跨季节、跨区域保鲜销售,实现优质优价,减少农产品价格波动,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同时,发展冷链物流,对于培育壮大冷链加工、冷链仓储、保鲜加工等新兴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是开拓市场的重要举措 随着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的不断提高,相关质量、技术标准已成为我省农产品开拓省外、境外市场的主要障碍,加快对接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构建全程监控、质量优先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已经成为提高农产品质量、突破绿色壁垒、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二、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围绕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和满足城乡居民供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重点突破、技术引领,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设施,推广冷链物流技术和装备,培育冷链物流企业,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打造“一带两基地”(即服务京津市场的环京津冷链物流聚集带,以石家庄为中心的冀中南冷链物流基地、以唐山为中心的沿海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四大”冷链物流体系(包括肉类、果蔬、水产品、加工食品等),构建多品种、广覆盖、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服务网络。
(二)发展原则 1.突出重点,逐步推进
选择规模大、产地集中的肉类产品和水产品,优先发展冷链物流。着力推动果蔬产品根据消费需求变化和国际市场要求,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冷链物流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销售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构建覆盖农产品全产业的冷链物流体系。
2.技术引领,管理创新
鼓励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加大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投入,扩大农产品低温处理范围,提升冷链流通率。加强跨区域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信息引导。支持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模式,优化产业链条,构建以冷链物流为重点的供应链体系。
3.强化特色,分类指导
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重点建设预冷、低温储藏保鲜和低温加工包装设施,配备低温运输工具,提高农产品品质,推进错季上市。大中城市依托农产品物流节点,加快低温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形成以专业市场为节点,对接超市、大卖场等销售终端的冷链物流网络。针对不同物流品种,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务,促进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专业化发展。
4.市场主导,政策推动
积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培育壮大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公益性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基础服务,进一步优化冷链物流发展环境。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紧密衔接、运行管理规范的冷链物流发展格局。
——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农产品冷链商品流通量占商品流通总量的比重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冷冻(冷藏)食品生产企业实现冷链加工全程化。
——空间布局显著优化。建成一个全国性冷链物流枢纽、三个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多个地区性冷链物流基地。
——市场主体逐步壮大。培育3—5家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冷链物流企业。
三、重点领域 1.肉类冷链物流
发挥全国重要猪肉、牛羊肉和水产品产地优势,建立以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产品产地与销售终端无缝对接的冷链物流体系。
一是推进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石家庄双鸽、石家庄凯隆达、秦皇岛宏都等猪肉类,廊坊康达、承德华都等禽类,廊坊福成、保定瑞利等牛羊肉类加工企业改造屠宰生产流水线及温控设施,提高肉类屠宰加工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强肉类屠宰后产品排酸、预冷等低温初加工设施建设,依托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建立产销对接的肉类初加工冷链物流基地。三是提高冷却肉销售比例,大力推广冷藏运输车辆和运输全程监控技术,鼓励和支持超市、大卖场及农贸市场等销售终端采用冷柜销售方式。
2.果蔬冷链物流
依托我省水果、蔬菜产业优势资源,建立以专业市场为载体,具有较高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的冷链物流体系。
一是改善生产基地冷链设施条件。加强果蔬生产基地的冷藏、保鲜、储存等设施建设,逐步推进果蔬分级分拣及包装、预冷处理。二是完善大型市场冷链设施网络。依托石家庄桥西蔬菜、邯郸农科贸城、承德果菜等销地集散型市场,建设集冷藏、质检、加工、配送为一体的城市配送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依托乐亭冀东果菜、沧州红枣等产地集散型市场,建设集分拣、包装、冷储、冷运为一体的产地集散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三是推进出口型果蔬加工企业冷链系统升级。支持唐山鼎晨、衡水绿色大地等企业加快应用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技术、设施和设备,完善冷链链条,扩大冷链物流规模。四是壮大市场主体,鼓励大型果蔬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果蔬储运营销企业,整合冷链设施、服务资源,培育大型第三方果蔬冷链物流企业。
3.水产品冷链物流
着眼深化水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建立以养殖基地和大型水产品市场为支撑的冷链物流体系。一是加大冷链设施投入,鼓励和支持重点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冰鲜、冷冻等冷链设施,引导水产品捕捞企业健全速冻、冷藏等冷链设施。二是建立快运网络,针对水产品易腐特点,积极推广冷藏、冷冻等冷链运输方式,全面提高水产品快速通达能力。三是强化配送功能,依托黄骅中捷等养殖基地和石家庄由由海鲜城等大型水产品市场,加快速冻库、冷藏库、精深加工车间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仓储、配送、定制加工等物流业务。
4.加工食品冷链物流
围绕加工食品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等产前、产后环节,着眼构建全程冷链运作方式,建立集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和冷冻销售等功能为一体,以龙头食品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冷链物流体系。
一是加强流通加工基地建设,依托林果、牛奶等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具有分拣、清洗、切分、冷藏等功能的流通加工基地,构建以品牌食品加工流通基地为节点的冷链物流网络。二是积极推进食品加工企业冷链物流业务外包,整合社会冷链物流资源,构建以订单为核心的一体化冷链产品配送模式,全面提高共同配送水平。三是加快改造提升专业市场、连锁超市、大卖场等食品交易平台,完善冷链服务功能,加强食品采购、销售流程控制,建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四、空间布局
发挥比较优势,结合农产品优势产区,依托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重点打造“一带两基地”,即服务京津市场的环京津冷链物流聚集带,以石家庄为中心的冀中南冷链物流基地、以唐山为中心的沿海冷链物流基地。
1.环京津冷链物流聚集带
发挥比较优势,着眼对接京津市场,围绕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唐山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在环京津一线地区形成一批直供京津市场的肉类、果蔬、水产品冷链物流基地。依托农产品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完善“基地+农户”的产销模式,逐步减少小规模交易。加强全程无缝隙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冷链流程的封闭运作。
2.冀中南冷链物流基地
发挥石家庄国家二级物流节点城市作用,围绕果蔬、牛奶、猪肉等产品,建设以石家庄为中心、辐射带动邢台、邯郸、衡水、保定等地的冀中南冷链物流基地。重点依托大型专业市场,加快冷冻仓储、低温加工等冷链设施建设,形成带动冀中南市场、对接全国网络的冷链物流基地。3.沿海冷链物流基地
发挥唐山、秦皇岛、沧州等地水产、食品、生猪等产业优势,依托重点水产品产业基地和大型水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冷冻保鲜、低温存储、冷冻配送、流通加工等业务,形成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冷链物流基地。
五、重大工程 1.冷链设施建设工程
鼓励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农产品流通企业及生产基地,在改造和利用现有低温储藏设施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适应现代流通和消费需要的冷冻、冷藏和保鲜仓库。在大中城市周边或依托销地集散型批发市场,布局建设一批综合性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完善城市配送供应体系。引导各类购置低温分拣加工、冷藏运输工具、温控销售柜台等冷链设施设备,提高冷链处理能力,减少断链现象发生。2.冷链技术推广工程
加快推广冷链物流新技术的应用,逐步普及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温控标签和实时温度监测控制技术。加快节能、环保的各种新型冷链物流技术的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和吸收,重点支持各种高性能冷链物流技术及设备的研发与推广,不断提高冷链物流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3.冷链物流企业壮大工程 培育发展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冷链物流大型骨干企业。鼓励大型肉类屠宰企业从屠宰开始进行温度控制,发展冷链物流;鼓励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地批发市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选择高附加值蔬菜、水果和农产品,在产地建设低温保鲜库,从生产源头开始发展冷链物流,错开生鲜农产品上市高峰;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和销地批发市场在销区建设低温保鲜库,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无缝对接;鼓励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加快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在做好企业内部配送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
4.全程温控示范工程
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运作的要求,选择10-20家大型农产品生产、流通或物流企业,率先建设全程温控和可追溯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企业管理和市场交易信息平台,建立快捷、高效、低成本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追溯系统。
5.信息化标准化工程
积极推广质量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建立各类生鲜农产品原料处理、分选加工与包装、冷却冷冻、冷库储藏、冷藏运输、批发配送、分销零售等环节的保鲜技术和制冷保温技术标准。制定冷链各环节有关设施设备、工程设计安装标准,加快建立区域性各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优化冷链物流资源配置。大力推广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条形码、电子标签、卫星定位系统等物流技术。
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对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进行统一规划,协调相关政策和部门工作,形成合力,解决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二)加大政策扶持
对于落户于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环首都和沿海重点物流园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建设新增用地,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给予优先保障。参照保障快递车辆顺利通行的政策,放宽对冷链运输车辆的城市交通管制,对于跨区域冷藏运输车辆,在车辆审验和管理方面提供便利支持。对冷链物流企业的用电、用水、用气价格与工业企业基本实现同价。进一步畅通农产品绿色通道,推广和普及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提高农产品车辆通行效率。
(三)加快资源整合
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参股控股等方式,整合现有生鲜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地型批发市场、中心城市冷冻冷藏企业及批发市场等资源,加快升级改造步伐,建立区域性的大型低温物流中心,并采用现代经营理念、管理手段和运作模式,提高冷链物流整体质量与效率。
(四)加大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投入,以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对冷链物流企业的冷藏保鲜设施、冷藏运输工具、产品质量认证及追溯、企业信息化等重要基础设施予以适当扶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加大融资支持,做好配套金融服务。
(五)加强基础工作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篇3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建议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性
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物流形式,其主要对象是易腐食品(包括原料及产品),本文所指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果、蔬菜、鱼肉、禽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
网络电商的迅猛发展,全国涌起一股“全民创业”的浪潮,许多农民也加入网络电商销售行列,越来越多农产品掀起销售热潮,狭义的新农人,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工具,从事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的人,其核心是“互联网+农业”,新农人的崛起让农产品冷链物流物流的发展显的十分迫切。
二、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问题
(一)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目前,福建省物流产业的发展显现出“四快二好”的良好局面,即“物流规模增长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运作基础设施进展快、物流企业发展快、物流项目建设进展好、区域物流合作势头好”。但就农产品物流而言,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整体滞后,福建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近来,我省冷链物流越来越受关注,在各种发展物流的战略规划中都提到了农产品物流,同时关注到了冷产品流通中的物流问题。福建省至今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的发展滞后制约了农产品的流通,无法适应“互联网+农业”时代的到来,损失加大。
(二)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农产品冷链体系,损耗成本制约“新农人”的创业需求。全省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微乎其微。硬件基础设施落后,支撑“新农人”工作的速递行业众多,仅顺丰物流有相对匹配的冷运,但冷运环节衔接不紧密,需低温运输的农产品在天气炎热的季节里依然损耗较大而且成本较大,不利于冷产品流通。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效率取决于冷链物流各节点的有效衔接。供应链中任一环节的操作不规范都会最终导致产品质量受损。例如超市的冷藏车卸货时间慢就會导致冷藏品温度不符合要求产品最终到消费者消费环节时,产品的质量和口感都发生了严重的变化。
2.农产品冷链中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随着“互联网+农业”时代的到来,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要,对冷产品的流通过程中整个供应链的监控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由于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造成冷链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失成本很难估计。农产品市场上几乎没有一个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虽然构建了电子商务平台,但许多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够,信息平台仅停留于最基础的功能如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以及展示企业形象,大多数农产品物流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以人工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阻碍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3.人才匮乏。福建省各所高校中福州大学拥有我国第一个并且唯一的物流管理博士点,省内11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类本科专业;45所院校开设物流类专科专业7个,现有在校生16400余人。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维护工程师、农业专家和物流运输的监管者,每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产品的质量和流通效率的降低。根据福建省的物流教育可以看出物流市场的还不够发达,尤其缺乏冷链物流的高端人才。
4.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目前,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市场主体行为还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还处于初步阶段,没有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无法监控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整个过程。
三、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分析
基于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本文认为应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从系统的角度加强农产品集散网点建设、重视物流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入手,来制定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
1.构建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新制定国八条的内容可以看出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农产品物流,因此要联合各方的力量,通过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组织的协调,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整个供应链角度考虑,冷链物流的上游如养殖或种植基地、冷藏仓库、生产加工基地等,冷链物流的中间环节如冷藏仓库、配送中心、分销商和供应商等,冷链物流的下游如农贸市场、超市、零售商、餐饮店、个体消费者,冷链物流涉及的环节很多,要保证整个流通过程产品的质量的流通效率,可以考虑成立一个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构建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大力发展支持“新农人”创业需求的冷运物流网点,适应大数据经济时代的到来。同时省份之间物流组织要联盟,让省内的需冷运的农产品安全可靠的送达省外。
2.放宽信贷条件,鼓励农民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弃农转工,福建省许多地区又属于侨乡,经济条件比较好,从而导致许多农地的荒芜,这为农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创造了条件。政府也开始承包土地给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政府可考虑放宽信贷条件,鼓励农民进行大规模生产,引进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展农民培训,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农业的大规模化有助于缩短农产品冷链的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流通效率。
3.利用“互联网+农业”,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管理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使用信息化管理,可以简化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实现信息共享。具体做法是可以在冷链物流中使用JIT配送模式,加大科技力度,推广使用“互联网+农业”技术,按订单信息在供应商、物流服务商、销售商之间实现信息共享,能够做到按单配送减少农产品初级产品的损耗以及农产品冷链物流流通中的损失。同时,通过使用网络信息管理,实时跟踪农产品在冷链中的位置,实现每一个环节的实时对接,可以保证货品的运输质量和效率。
4.进行人才的知识与管理培养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引进人才,从其他省份以及其他国家引进高端人才进入高校进行教学,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在教育中进行产学结合教学理念,福建省出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对物流整体行业的人才培养,但培养的范围广,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建议可增加冷链物流的专门人才培养。在福建省高校外围可以进行开展相关的冷链物流的培训,面向社会。
四、结论
发展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配合。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冷链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建设有福建本省特色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作者单位: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玉侠.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
[2] 杜冉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证券期货,2013.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篇4
一、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 保证食品质量, 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是伴随科技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建立起来的, 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适用范围:初级农产品———水果、肉、蔬菜、水产品、禽、花卉等;加工食品———肉、水产等包装的熟食、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化工产品、生物制品、医药用品等。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速度比较快, 但科学完备的冷链物流体系还未形成, 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1. 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落后, 冷链设施装备欠缺。
当前, 我国在农产品出口中存在许多问题, 如保鲜技术不好使产品腐烂, 包装比较粗糙影响产品外观。而且,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欠缺, 冷库数量和冷藏运输资源短缺, 现有设备比较陈旧, 运输工具比较落后。
2. 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当前, 在对很多农产品进行运输的途中不能保证对整个冷藏供应链进行温度控制, 使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基本由供应商或厂家自己完成, 而且冷链物流服务网络不完善、服务体系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冷链物流的服务水平不高, 这些问题导致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3. 缺乏冷链物流上下游的整体规划与整合。
因为我国农业的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低, 在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整体的规划协调, 无法进行有效配套, 而且物流综合性人员短缺, 存在比例失衡, 产品从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过程得不到整合控制, 产品冷链的资源整合在整体发展上欠缺。
4. 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市场上许多企业存在低价竞争, 冷链物流在对温度控制、设备设施和操作规范等环节上缺少健全的法律法规, 如在冷链运输环节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中途换车、关闭制冷设备等许多不规范操作, 严重影响了运输农产品的质量。
5. 专业性的冷链物流人员短缺。
现在很多物流企业由于重视度不够或者资金不足, 忽略了对物流人才的教育, 从而影响了企业整体水平。
三、发展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对策建议
1.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采用信息技术。
由于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落后, 影响了出口农产品的质量, 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改善保温技术, 改进低温包装。加快引进冷冻冷藏的先进技术、推进冷链设备发展, 采取多种运输方式。在供应链中要及时了解冷冻冷藏产品生产加工信息及数量和位置的变化, 提高冷链物流的作业效率。
2. 加快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在农产品的配送过程中有些产品对配送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只让一个企业独自去完成配送服务是不可能也是不经济的。而且企业的产品若要发展壮大, 就必须借助提供完整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 可以促进冷链物流的资源整合, 使信息准确性、时效性更高。
3. 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 多式联运。
我国农产品冷链没有整套完备先进的冷链物流设施, 因此我国农产品可以建一个联盟, 包括运营商、投资者和客户。联盟按照销售计划, 采用公路、铁路等多种方式共同运输。
4. 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 而我国不健全的农产品法律法规影响了冷链物流的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应出台与国际接轨的冷链物流指导准则和标准,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5. 加快综合性专业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
为了加快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应重视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 高校开设与冷链物流相关课程,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理论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的物流实务操作能力, 同时企业应对物流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培养高级的物流人才, 解决我国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匾乏的问题。
总之, 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使市场对冷链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 其发展潜力不可估量。虽然农产品冷链物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硬件设施、物流标准化、技术人才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前一段时间发生的白菜事件足以凸显出我国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差距。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积极面对, 找到有力的解决措施, 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使农产品冷链物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实现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促进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金盛楠.冷链物流分析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J].现代食品科技, 2012 (6) :31-35
[2]匡勇, 张晨.国内外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比较研究[J].科技和产业, 2008 (08) :1-2
[3]郝书池.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前景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0 (7) :74-75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篇5
以蔬菜为例,近年来,河北省蔬菜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市场占有率在稳步上升,辐射到了全国大部分的省市区,北京市场占到50%左右,天津的40%以上,居外埠进京津蔬菜市场份额之首,但是其效益却大大低于山东省。尤其是在精特菜和包装菜的品种份额上。目前京津市场鲜活农产品以无公害食品为主,约占50-60%;绿色食品为辅,约占20-30%。京津市场鲜活农产品总体发展趋势是高质量、高档化、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对农产品的安全性、内在品质的改良、花色与用途的多样性、方便食用性、时间和空间上均衡供应甚至外观等都有较高的要求,除集团消费外,多数直接进入超市经营。而河北省供应的产品仍以不加工或粗加工的产品为主,如蔬菜供给的60%-70%都是销售在农贸市场的。
河北省永清、青县、固安实际供应的蔬菜虽然很多,并且直接送入京津超市,但很多用了北京的品牌。其实河北省共有中国名牌农产品3项,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72项,优质产品42项。如“青青”、“青健”、“绿野”、“绿龙”等蔬菜品牌,“潘官营”、“福成”、“千喜鹤”、“双鸽”等畜产品品牌,“居海”、“海赏”等水产品品牌。但是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生产基地区域性强、品种单一。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低,产品监控成本高,产业链条各环节的服务不到位。基地市场小、带动作用不强,缺乏大型对接京津市场的鲜活农产品物流园区。
目前河北省鲜活农产品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缺乏强有力的部门协调,资金分散,效率低下,政策、资金、技术、信贷等各方面政策不统一。如蔬菜生产归农业厅技术站管理,基地产品市场归农业厅市场处管理,各种农产品物流园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归商务厅管理。现在全省仍没有对市场、生产、物流全程监控的统一机构,商务厅不知道生产信息,农业厅不知道市场需求信息,更没有对市场需求的整体追踪分析。各委厅局依据各自标准资助所管环节的建设,产业环节不能形成有效对接,产业支持力量分散。同时,河北省目前缺乏针对当地地方特色与优势的农产品区域规划与布局,造成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不能很好地发挥区域优势与产品优势。
针对现有跨省生鲜农产品物流运作过程中冷链的不足情况,基于实际调研分析,得到基于冷链的生鲜农产品跨省物流模式。通过冷链物流的有效整合,能够使得生鲜农产品全程处在低温环境中。生鲜农产品的各类初级生产主体都能得到有效的集中、集散和配送,整个物流渠道得到了有效的规范,相邻节点之间的有效协调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生鲜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精品、高档品类变得不再难以实现。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收入。
3 发展对策
从以上物流模式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发展对策
3.1 尽量缩减中间环节,建设连接农产品主产区和消费地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主干网络
不管是省内还是跨省的物流运作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成本就会相应的减少,冷链设备就可以删繁就简。
要缩减冷链物流的中间环节,“产销直挂”就是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运作模式,生产者或者生产者的联合组织,不经过中间环节,直接为零售企业大批量的`供应。而主产区与消费地之间一般由于某些原因不易做到产销直挂,物流配送中心的出现则可以很好地中和这个问题。
(1) 建立以物流园区为核心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地缩小。将城乡连接处发展为蔬菜、水果、水产等鲜活农产品的集散地,建设起冷链仓储配送中心,对生鲜农产品进行储存、配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储运成本,缩短了物流时间
(2)构建以合作社为核心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散户农民不管是生产蔬菜,还是水果,都无法形成规模效益,专业的合作社,可以将大家整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也能获得更为可观的收入。
(3)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为中心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相较于传统的第三方物流,在处理鲜活农产品上,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更加具有优势。
3.2 加强冷链物流系统的整体规划研究,建立多方联动机制。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涉及面广,单靠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有效推进的,它需要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和农民通力合作。
我省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借鉴经验,向先进省份学习,向发达国家地区取经,完善技术管理手段和监管措施。从实际出发,制定农产品冷链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鼓励措施。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提高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上狠下功夫;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机制,增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
政府应加强冷链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制定并落实行业规划和行业规范。行业组织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加强与政府与相关企业和农村中介组织之间的联系。相关企业和农村中介组织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力推动农产品冷链的逐步发展。
3.3 采取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
优先发展特色鲜活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先打响品牌,再带动普通。建立多种形式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将我省的生鲜农产品市场做活、做大、做精。
参 考 文 献
1 杨光华,林朝朋,谢小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与对策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第6期
2 鞠红. 商业储运与养护[J].北京:科学出版社,
3 王方舟.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篇6
关键词:互联网+;冷链物流;生鲜农产品
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农产品生鲜的质量及营养价值都极为重视。生鲜农产品是农业生产者或者企业养殖或种植出来的初级农产品,它们大多数没有加工或者只进行了少许初级加工。因此,易腐易损难以保存是生鲜农产品的主要特征。“新鲜”与否是衡量生鲜农产品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一直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生鲜农产品的产量与需求量也再不断增加,市场对冷链物流的储运、保鲜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增值空间、潜在市场巨大。
同时,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人们已进入到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里互联网发展的新型业态,正深度融合于经济、政治、文化这三大领域中,为社会的改革创新提供一种强大的生命力。“互联网+”为冷链物流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将向规模化、标准化、网络化方向创新发展。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基础上,分析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问题,并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杭州市生鲜冷链物流的发展战略和行动具有借鉴意义。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和特征
(一)冷链物流。冷链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形式,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应用科学,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其主要由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这四个方面构成,由低温和冷冻生产加工、低温和冷冻贮藏、冷藏运输、低温和冷冻购销、终端处置这五个环节构成。保障食品安全、减少损耗、延长保鲜期、减少污染等都是冷链物流的重要作用。
在物流领域中,冷链物流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物流方式。因此,除了物流技术装备之外,冷链物流还有其独特的系统化装备设施和某些环节专用的装备设施。在汽车运输、水运及火车运输中都有冷链的专门设施。保温车、保险车、冷藏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等。
(二)生鲜农产品。广义的生鲜农产品主要包括初级生鲜农产品、冷冻冷藏生鲜农产品以及加工生鲜农产品;狭义的生鲜农产品是指由企业或农户经营、种植、养殖、未经加工或只进行初级加工的,可供人类食用的产品。生鲜农产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花卉、肉、蛋、奶以及水产品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易腐易损性是它的主要特征,因此生鲜农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其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三)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特征。生鲜农产品的冷链运输在冷链物流中占得比重较大,12015年蔬菜、水产品占冷链食品物流总额分别48.8%和31.9%,远超于其他产品的冷链总额。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生鲜农产品易腐易损性造成了其冷链运输相较于常温下的物流系统有着更高的要求和资金投入的特征。第二,由于农作物的自然属性,生鲜农产品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季节性,但消费是常年存在的,因此为达到供求平衡,产品在保险技术和贮藏要求十分严格。第三,生鲜农产品的冷链运输还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由于生鲜农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地区分散。市场需求大的同时,受到天气、交通、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也很大,且很难及时把握市场全部信息,因此最后成本很难确切估算。
二、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作为浙江省省会城市,一直是浙江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2015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901.8万人,杭州市人口众多,生鲜农产品作为杭城居民必不可少的日常食用产品,仅靠杭州市本地农户生产完全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依靠外省供给,因此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同时至2014年末,杭州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6024.48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81.68千米,说明杭州交通发达,为城市冷链物流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外省生鲜农产品供应商直接进行合作,由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者或供应商提供运输车或者物流外包给其它企业进行运输。这样的物流方式虽然交易环节简单,农产品量大且价格低廉,但远距离直接运输受各方面影响较大,若遇到突发情况未能及时到达,将会导致市场某些农产品无法供应,出现缺货现象。而且批发市场通常位于地价便宜、交通顺畅的郊区,大多城市消费者不会选择直接去批发市场购买。基于这样的情况,便产生了最常见的第二种城市冷链物流运输方式,即大型连锁超市或地方农贸市场个体经营者与当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消费者再到当地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这样的物流方式虽然保证了货源的稳定,使消费者购买更加便利,但经过二次运输会增加物流成本与运输时间,生鲜农产品的新鲜程度基本与时间长久呈正比,因此这种模式下的冷链物流也比上一模式更为严格。
三、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问题
杭州市经济发达、交通枢纽便利、区位条件优越,生鲜农产品潜在市场巨大,杭州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物流行业总体上呈较快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很多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硬件设施陈旧落后。杭州市电商发展迅速,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了巨大市场。但冷链系统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并没有形成规模化系统化、信息化的冷链系统。在冷链技术、设施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满足现代居民生鲜农产品需求相比仍有差距。经济日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公路冷藏车保有量为7.6万辆,美国为25万辆。同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我国冷链流通率不足20%,远低于美国90%的水平。就运输设备来说,杭州市大型农贸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大型连锁超市等仍用大卡车的形式常温运输,“塑料箱+冰块”的标配也随处可见。就储藏设备来说,生鲜农产品对温度要求严格,而且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温度要求。但杭州市地区的冷库,设备老旧、功能单一、空间利用率和年利用率低,在淡季,冷库处于闲置状态,储藏量低,效用低下。而在旺季,冷库储藏量饱和,可能造成部分产品无法储藏的损失。且冷库成本高,自动化控制水平低。在向社会开放后,营运管理水平低,加剧了冷库的损坏,导致食品质量下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二)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我国信息化平台正处于起步阶段,先进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不足,缺乏冷链物流的全程监控和无缝对接,大大影响了生鲜农产品在运输途中准时、准点、准确性,也造成了巨大的产品损耗和冷链物流成本浪费。杭州市绝大多数生鲜农产品批发中心难以做到信息的高效处理和准确传递。像是电子车载地图、电子订货系统、自动温控及检测设备、卫星定位系统、车载GPS、RFID(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等利用互联网技术很少能够普及和合理利用。杭州市大多数物流运输时仍以人工为主,缺少自动化的信息系统,企业与冷链物流联系的紧密度不高。例如在网上购买生鲜农产品,消费者下单后,企业自身的冷链物流平台不能快速响应,导致消费者收货时间延长,产品也可能因时间增加而质量下降。
(三)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滞后。冷链物流较普通物流相比,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难度大、成本高。因此,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若完全由销售商负责的话,投入成本过高,供不应求,必然导致后期价格上升、产品质量难以控制。这个时候就应该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但杭州市第三方物流中的冷链发展不齐、缺乏设备、人才、政府相关法律法规也尚未成熟,销售商更多的会选择将物流外包给一家或者多家物流公司。正是因为体制和行业的封闭性,大大阻碍了杭州市第三方物流展开专业、高效、高质的冷链物流服务。
(四)杭州市生鲜农产品销售商和消费者对冷链物流运输
知识不足,且在冷链管理上缺乏专业人才。在调查中发现,杭州市很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销售商对冷链运输概念模糊,认为冷链运输仅限于部分进出口商品,像水果、蔬菜这些产品常温运输不会改变其本来性质。销售商的运输方式决定着产品到消费者手中的质量,而消费者则因为缺乏一定的冷链知识而被动的接受常温运输下的高价低质产品。与此同时,冷链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形式,其涉及的知识面、专业性、操作性远高于一般物流。杭州市更多的是从事传统物流,缺乏懂物流又懂冷链的复合型人才。杭州市各个大学的物流专业中,对冷链物流的深度剖析较少。要了解冷链物流相关知识,还需要自身从课外书籍、网络上学习,缺乏专业引导和能动性。
(五)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在交通上缺乏政府支持。杭州市交通拥堵是一直以来的问题。政府也采取了相关限行政策,针对外地车辆进城也有严格规定。(2016年杭州外地车限行规定:时间:周一到周五,早高峰七点到九点,晚高峰四点半到六点半。区域:除了包括老的错峰限行区域外,还包括绕城高速合围区域内的其它高架道路)这样的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环节了杭州市交通压力,但城市配送车辆存在“进城难、停靠难”等问题,阻碍了物流业的发展。此外,冷链物流的上下游之间必须有较高的组织协调性,这样才能保证冷链的稳定、高效运输,这也真是杭州市冷链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四、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杭州电商的不断壮大,电商四要素之一的物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物流如果不突破传统思维和体制上的桎梏,改善原有运输缺陷,谋求创新转型发展,将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物流需求,立足于当下的信息社会。下面是针对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一)由于冷链物流较一般物流相比,需要齐全的设施设
备,成本也将大大提高。杭州市政府可积极引导,并给与资金补贴或政策引导。例如,冷链物流公司在购买冷藏车时给予一定优惠、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冷链物流中、将强市内冷链物流运输的监管,严厉打击未按冷链要求运输车辆、建立相关监督平台,使消费者能针对自己购买的生鲜农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监督、开通冷链物流的绿色通道等措施。企业要在自备物流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冷链技术,积极引进外国先进冷链设备。在设备的使用上,规范操作,合理养护,避免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物流损失。
(二)构建以信息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平台中跟踪生鲜农产品从生产地出发的一些列物流环节。如规划冷藏车的最优路线、记录冷库的实时温度、储藏容量等,在冷链平台上公布这些信息,做到信息的透明化。这样一来,能做到生产者、消费者、物流企业信息和资源共享,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冷链物流的监督中。与此同时,也可由专门人员采集不同地域、不同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将这些信息及时发布在冷链平台上,避免农户盲目生产而导致的产品滞销和浪费。除此之外,农户可利用互联网直接发布产品信息,物流公司可根据自己企业冷链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与该农户合作。物流公司也可发布自己空闲的物流资源,由冷链物流平台充当中间者加以筛选,选择适合的物流需求方进行合作交易。供求双方借助互联网及时获取信息,避免了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传递出错问题,这样既减少了双方时间成本,又能使资源合理利用达到最大效益,互利共赢。
(三)发展“互联网+第三方冷链物流”的新模式。杭州市经济发达,电商数量庞大,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迅速,但其中核心业务为冷链物流且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的企业少之又少。政府同企业可联合打造,将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冷链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中。政府积极引导或者给予相关政策补贴,鼓励杭州市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企业要高效利用“互联网+”资源,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发相应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在配送环节通过互联网的智能分析,确定最优路线,合理高效的将产品安全新鲜的送到消费者手中。做到合理高效的配送、实时准确的货物跟踪、快捷高质的服顾客服务。在运输过程中,以开发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实时跟踪神鲜农产品的运输情况,及时反馈双方,保证运输过程的迅速、透明化。在后期,提供高质量的顾客服务,建立消费者投诉机制,针对消费者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虚心接受、合理整改。
(四)利用互联网普及冷链知识,培养冷链专业人才。包括杭州市人民在内的消费者都因为缺乏一定的冷链知识而被动消费着,有些消费者则存在错误的冷链认识,认为冷链技术的应用只会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加,导致最终产品价格上升。针对这样的现象,政府要大力普及冷链知识,研究创新冷链技术。[2]例如,国家农产品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电磁声场辅助快速冷冻技术、农产品品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移动式果蔬精准储藏保鲜库、多温区冷库温湿度环境监控报警系统等。此外,可发挥互联网普及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引导消费者全面认识冷链物对生鲜农产品的必要性,引起消费者的重视和高度关注,培养消费者参与冷链物流监督体制的责任心。杭州市冷链物流正处于起步阶段,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不仅要普及消费者的冷链知识,还要大力培养冷链专业人才。政府应鼓励各大高校开设低温技术、冷链物流的相关专业课程,与企业合作,毕业后的冷链专业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去相关企业实习。从企业角度出发,企业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展开相关冷链专业技能方面培训,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制定优秀员工奖励机制,吸引优秀人员为企业服务。引进专业人才、技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五)政府放宽对外地物流车辆的运输规定,同时物流车辆在进城时进行登记和检查。确认真实为物流运输车辆而不是一般外地车辆,避免一些一般外地车辆鱼目混珠。此外,要将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开展联合运输。通过开展公、铁、航、水运联合运输,加强交通方式之间的相互衔接,弥补各种运输方式自身的缺陷,发挥运输方式特长,实现更大范围的物流服务综合化。
五、研究小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分析杭州市生鲜农产品运输模式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给出相应建议。“互联网+”为冷链物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冷链物流进行转型升级。互联网作为冷链物流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信息链,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附于“互联网+”便于实现销售商、物流企业、消费者三方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产品监控和后期服务等。毋庸置疑,新的商业运营模式给传统物流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互联网+”的发展前景广阔。如何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把“互联网+”与冷链物流完美结合,解决消费者需求问题,提高冷链物流行业的附加值,开启冷链市场新格局,是当代政府、企业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互联网+”在冷链物流领域的渗透、融合,发挥着的巨大作用,必会给冷链物流行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冷链物流运营实物/邓汝春编著.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8(21世纪行业物流发展理论与实务系列)ISBN 978-7-5047-2696-4
[2]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难做 想要破冰应从何入手.供应链时代,2016-3-30.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1603/30/310849.shtml
[3]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14/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编.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4.5 ISBN 978-7-5047-5189-8
[4] 傅俊,龙华,陈磊,海峰.江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第1期,第34卷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探讨 篇7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问题,发展
一、前言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促使下, 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消费观念有所转变, 从而增加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 且对生鲜农产品的营养程度、安全卫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可知, 冷链物流体系在生鲜农产品中的重要性。近几年, 随着冷藏技术的发展,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不断完善, 但由于缺乏专业人员以及基础设施未得到及时更新, 导致我国冷链物流仍处于初级阶段, 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 构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势在必行。
二、基本现状
(一)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
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 全国范围内的低成本生鲜农产品运输网络得到初步建立。近年来, 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管理, 重视对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的构建。全国生鲜农产品流通“五纵二横绿色通道”网络于2005年基本建成, 为我国生鲜农产品发展提供坚强后盾。其中2007年出台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必须积极发展以生鲜农产品冷藏以及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 为构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提供文件支持。
(二)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快速路已初具规模
近几年, 在生鲜农产品的发展促使下,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快速路已初步形成, 其基本流程如下:生产者或者代理商——专卖店——消费者;生产者或者代理商——生鲜农产品经销公司——超市——消费者。
(三) 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雏形形成, 不断加强生鲜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
生鲜农产品市场较大, 其物流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在建设低温供应链配送系统以及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过程中, 得到诸多企业、单位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 诸多大型连锁企业逐步开始建设拥有较高技术的生鲜食品、果蔬配送中心, 实现了绿色食品供应链及物流体系的初步建立。在建设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基础上, 在采用先进物流技术和设施的前提下, 为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专业化程度提供了物质条件, 为更好地构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三、现存问题分析
(一) 缺乏完整独立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目前, 常温物流以及自然物流是我国生鲜农产品的主要物流方式, 未建立连贯性的冷链物流, 导致包装、运输等多方面存在问题, 迫使生鲜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影响生鲜农产品的发展。
(二) 市场化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程度偏低
供应商和销售单位是完成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业务的重要主体, 但由于市场规模较小, 且区域性特征明显, 加之生鲜农产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相对滞后, 未建立健全的网络服务和信息化系统, 使其准确性不高, 缺乏应有的及时性。与此同时, 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低, 导致冷链物流配送效率难以提高, 致使冷链物流成本逐渐增加, 使得商品损耗程度高。
(三) 缺乏相应的硬件设施
目前, 诸多冷链物流使用的设施设备较陈旧、落后, 且发展、分布不均匀, 导致难以实现易腐食品的低温冷藏。
(四) 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匮乏, 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 缺乏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是影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立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之缺乏供应链上下游间的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 导致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整合程度不高, 影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四、发展探讨
(一) 政府加大引导力度, 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提供保障
在构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
第一, 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进行整体规划,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提供法律保障。例如, 制定冷链物流业绩评价标准、冷链物流环境监控方法等, 以达到冷链物流发展需求, 促进生鲜农产品行业的发展。
第二, 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相关企业联合建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更新冷藏车辆和技术, 从而构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系统, 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从而推动生鲜农产品发展。
第三, 构建健全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检测体系, 全面实施危害分析以及控制关键点政策, 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程度。
(二) 更新冷链物流技术与设备
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与设备是构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保障。因此, 相关单位、企业应不断引进先进技术, 改进冷藏冷冻技术, 实现冷藏技术的高效率。在更新技术的基础上, 应积极研发功能齐全的冷藏车, 更新冷藏物流设备。与此同时, 在运输与储存生鲜农产品的过程中, 优化运转方式, 改革运转途径, 达到运输工具的专业化、现代化, 为构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提供内在动力。
(三) 加强冷链物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冷链物流专业人才是构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关键与核心。因此, 一方面, 针对管理工作人员而言, 必须在学习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 熟知冷链物流体系的工作流程以及相关专业技术, 培养出既懂得物流知识又懂得冷藏技术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另一方面, 就冷链物流工作人员而言, 必须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知识、技术培训, 使其掌握冷链物流相关的理论知识, 提升其物流能力, 更好地投入工作, 促进我国冷链物流体系的发展。
(四) 树立物流企业的服务意识
企业是冷链物流运转的主体, 因此, 相关部门应培养企业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 在丰富服务内容的同时, 提升服务质量, 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 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发展。
五、小结
总而言之,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 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保障, 是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 相关部门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 更新技术与设备,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 构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1]赵秋坡.漯河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13.
[2]魏国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探讨[J].商业时代, 2009, 02:24-25.
[3]吴敏.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出路探讨[J].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8, (07) :13-16+53.
[4]朱仕兄.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 2012, (23) :133-135+138.
湖南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发展研究 篇8
我国是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在逐年递增, 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加之冷链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居民膳食结构及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善, 农产品消费开始由普通消费向绿色消费转变。农产品冷链物流必须在遵循经济绿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降低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对环境的负影响, 提高效率。湖南省作为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 农产品资源丰富,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潜力巨大。本文通过湖南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研究, 对湖南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期有助于湖南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2 湖南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果、蔬菜、肉、禽、鱼、蛋等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 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减少农产品的损耗, 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 湖南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了迅速发展。
2. 1 冷链物流的需求量大
冷链物流的需求是推动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动力。湖南是个农业和人口大省, 农产品生产量与消费量在全国占有较大的比重。近年, 湖南省对生鲜农产品产量、需求量和物流量不断增长。据统计, 2010 年, 湖南省的肉产品产量494. 8 万吨、蔬菜产量3122. 9 万吨、水果产量788. 4 万吨、水产品产量105 万吨, 奶制品产量7. 8 万吨。主要农产品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分别是: 肉产品6. 24% 、蔬菜4. 80% 、水果3. 68% 、水产品3. 69% 、奶制品0. 21% 。全省肉产品、水产品与果蔬的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15% 、18% 和6% , 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8% 、22% 和10% ( 见表1) 。因此, 湖南省的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 需求量大。
注: 本表内容主要根据2010 湖南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2. 2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冷藏库、冷藏车辆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是开展冷链物流的基础。近年来, 湖南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更好地满足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营养化的需求, 不断加大对冷链基础设施投入, 逐步提高了农产品冷藏、冷冻与冷链运输的能力。目前, 全省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超过450 家, 拥有冷库481 座, 冷链总容量105. 39万吨, 其中冷藏库24. 25 万吨, 冷冻库45. 25 万吨, 肉类加工型企业冷库容量27. 55 万吨, 水产品冷库6. 32 万吨, 蔬菜批发市场的冷藏气调库为1. 82 万吨。全省运营型冷藏车辆308 辆, 主要是大型连锁超市配置的冷藏冷柜设施。冷库和冷藏车数量不断增加, 冷链物流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 3 冷链物流发展的环境不断完善
为了完善冷链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 近几年, 国家颁发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等相关文件。在此基础上, 湖南省也相应出台了《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并在其中提出了发展绿色物流, 实现低碳发展的物流发展方向, 在政策上加大了冷链物流的引导和支持。规划还指出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库, 在重要农产品的主产区建立重点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 在大中城市周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低温条件下中转和分拨功能的配送中心, 购置一批冷藏运输车辆, 大力培育冷链物流人才的政府冷链物流工程行动目标, 冷链物流发展的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
2. 4 冷链物流发展还比较落后
近年来, 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迅速,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农产品的冷链通过率不断提高。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与国家平均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离实现湖南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冷链物流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如表2 所示, 全国的肉类、水产品、果蔬冷链物流率分别为17. 24% 、25. 16% 、6. 6%[1], 湖南现在仅有15% 、18% 、6% , 而湖南“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值则分别设为30% 、35% 、20%[2]。全国冷藏运输率10% 左右, 湖南只有10% 以下, 其“十二五”规划目标值设定为肉类50% 、水产品55% 、果蔬30% 。全国流通损耗率15% 以上[3], 湖南高达17% 以上, “十二五”目标值要求将这个指标降到低于11% 。
3 绿色物流
随着环保意识的唤醒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物流对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逐渐凸显。因此, “绿色物流”成了近年来学者讨论的热点。“绿色物流”是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理论”发展而来的, 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和成熟的理论。国外学者吴建豪和史蒂芬[4]认为“绿色物流”是对环境负责的物流系统, 包括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仓储、最终用户等顺向物流的绿色化, 以及废弃物回收、处置等逆向物流的绿色化。AM布鲁尔、DA亨舍尔及KJ巴顿合著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手册》一书中定义, 绿色物流是绿色 ( green) 和物流 ( logistics) 的合成词, 它是指与环境相协调的高效的运输配送系统, 它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基础上的, 强调在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中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一切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合成目标。我国在2001 年,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 GB/T 18354 - 2001) 》中对“绿色物流”做了明确的界定, 指出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绿色物流的作业和管理内容包括: 集约资源、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逆向物流、绿色流通加工、绿色信息处理[5]。绿色物流的作业和管理区别于传统物流, 它是在低碳环保循环的绿色理念指导下, 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尽可能的降低物流运作各环节对环境的负影响。
我国物流业已在逐步由传统物流向绿色物流转变, 但在转型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绿色物流认识不足、绿色技术研发力度低、企业转型驱动力缺失、政府调控力度不够、绿色物流标准模糊等问题亟待解决。农产品冷链物流, 为了提高其资源利用率降低腐损率, 增加环境的友好性, 也逐渐朝着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发展。后文将具体分析湖南省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拟解决的策略。
4 湖南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步较晚, 规模小, 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也在湖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存在并阻碍了其发展。此外, 湖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在绿色发展转变中还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
4. 1 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的认知不够
湖南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步晚, 政府和消费者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在食品保鲜和保质方面认识不足。其次, 绿色发展理念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发展缺乏政府引导和消费拉动, 这就使得农产品冷链上农户、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企业的运作从传统向绿色转变外推力不足。
4. 2 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利用不合理
湖南农产品冷链运输还很落后, 农产品普通运输远超过了冷链运输; 随着城市的发展, 原有的冷库区域布局随着城市的发展已不合理, 个别冷库拆迁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如长沙的黑石铺、上大垅和五里牌已由原来地处近郊转变为长沙中心城区, 造成这些地区冷库出入库运输压力大。由于冷库建设年代早, 还存在着设备老化严重、能耗高等问题。这些都已不适应绿色发展的需求。
4. 3 断链现象严重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个链条很长的系统工程, 对各环节的协调性, 连贯性要求高。而我省冷链系统断链现象严重。从农产品生产到销售阶段, 农产品未进行分级加工、运输前缺少预冷处理、装车装船露天进行、流通环节多、产地和销地冷库以及保鲜场所较少、整个冷链衔接不畅, 造成全省农产品产后损失率超过了17% , 农产品腐损率高, 浪费严重。
4. 4 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专业化程度低
湖南省现有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多是从传统的运输企业或仓库租赁企业转变而来的, 规模小, 冷链储运能力较差, 很难满足农产品的时效性和专业性要求。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物流外包力度不够及农产品冷链绿色消费理念的缺乏造成市场需求不足, 导致了冷链物流市场小、乱、差 ( 小型冷链物流公司大量存在、市场竞争混乱、服务质量差等现象) 的出现。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化的运作。
4. 5 未形成统一的农产品绿色冷链物流标准
国家虽然在逐步完善冷链物流运作标准, 但湖南尚未建立冷链物流市场准入制度和统一的冷链物流操作标准。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运作缺乏引导和约束, 导致冷链物流市场混乱, 冷链物流公司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环境污染资严重, 资源利用率不高。
5 湖南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发展的对策
湖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如浪费现象严重、资源利用率不高、与高水平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省份的差距还很大等问题。但随着湖南“十二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出台, 农产品冷链物流必将得到巨大的发展。本文从政府、企业、社会, 技术四个层面入手, 提出相关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发展的相关建议。
5. 1 政府层面
要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的重视力度, 推广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理念, 让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发展理念深入整个行业。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 优化冷链发展的宏观环境, 引导冷链物流向冷链绿色物流转变。要重点培养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冷链物流企业, 发挥企业的标杆作用。其次, 政府要不断完善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政策法规, 制定适合我省的冷链行业市场准入制度以及冷链行业标准, 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的政策法规和评价标准。如限制冷链运输车辆的排污量、开展夜间和近距离配送, 对农产品加工中废弃物和包装材料进行集中处理、回收利用等。真正实现农产品绿色生产、绿色流通加工、绿色仓储、绿色包装, 绿色运输。
5. 2 企业层面
为实现整体链条利益的最大化, 冷链物流企业要站在供应链的高度, 运用全局的观点, 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企业要合理规划自建冷库, 购入企业自有的冷藏运输车辆, 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把自身做大做强。在企业内部运作上面, 要建立内部冷链操作标准和技术标准, 提高操作的科学化和高效化。如建立基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 HACCP) 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对运作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其次, 为提高企业的作业水平, 要加大对员工的冷链物流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 积极引进冷链专业人才, 利用专业化的人才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和操作, 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企业高效专业的储运要求。
5. 3 社会层面
发挥湖南省农产品冷链行业协会的作用, 利用协会的力量督促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制定绿色经营管理目标和实施方案, 帮助企业整合农产品冷链绿色发展的资源, 为企业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从而推动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快速发展。食品的购买量是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 由此提出了健康环保、安全快捷的绿色消费理念, 绿色消费理念提出的同时也要将其付诸于实践。作为消费者, 要有意识的选择绿色农产品作为消费的主导产品, 维持和扩大冷链市场的绿色消费需求量, 引导企业由传统运作向绿色运作转变。
5. 4 技术层面
企业要建立从“田间—餐桌”的食品溯源系统, 利用条码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即3S技术、SPC ( 统计过程) 传感技术等建立农产品质量的全程监控信息系统, 实时公布监测情况, 尽量做到生产者和消费者信息的对称, 让消费者了解食品生产到购买的各环节, 保证食品安全, 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值。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 推广农产品预冷的先进技术, 加大冷库、冷藏车和冷柜的使用力度, 使整个链条连通, 高效运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建立全省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 对冷链市场资源进行整和, 公布省内、省外及国际冷链物流市场和行业相关信息, 实现农产品相关信息的快速和双向流动。
6 结束语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绿色化随着环境的恶化和人们对食品营养安全的要求, 必将成为整个冷链行业的发展方向。为顺应这一趋势, 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 需要以节能、低耗、绿色、健康的理念为指导, 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 把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从概念变成实践, 以行动助推美丽中国, 美好生活的实现。
摘要:随着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 农产品冷链物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中通过分析湖南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从政府、企业、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 提出了有利于湖南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绿色物流,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 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编.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11[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1.
[2]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编.湖南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M].2012.
[3]中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 国家发改委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J].铁道货运, 2010.
[4]许红莲.国外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问题讨论综述[J].中国流通经济, 2012, (1) :27-31.
[5]胡江虹.绿色物流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 2011:10-20.
[6]方威, 李冲.湖南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对策[J].农业经济, 2010, (9) :56-57.
[7]王志刚, 王启魁, 钟倩琳.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展望[J].农业展望, 2012, (4) :55-59.
[8]洪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呈现新趋势[J].特别关注, 2012, (9) :18-19.
[9]洪涛, 钱春燕.加快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一) [J].黑龙江粮食, 2011.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篇9
1 农产品冷链物流内涵
1.1 冷链物流概念
冷链的起源要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冷冻机的发明,随着电冰箱的出现,各种保鲜和冷冻农产品开始进入市场,进入消费者的家庭[1]。
我国关于冷链的定义: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首先冷链是一条供应链,它涉及各个不同的节点和不同的主体,既有供应的源点也有消费的终点,即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其次冷链对温度有控制,要适于物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最后冷链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硬件即是在整个冷链过程中涉及到的冷链设施和设备,软件即在整个冷链过程中涉及到的冷链物流操作流程和规范、冷链物流标准、冷链物流技术和对整个冷链过程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的人。
1.2 冷链物流的适用对象
冷链是以保证冷藏冷冻或有温度控制的物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物品所需的生理温度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通过对温度进行控制,以保证物品的品质、营养、安全性等要求。目前,冷链物流的使用商品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初级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等;二是加工后的食品,如速冻食品、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及冰激凌和奶制品等;三是特殊商品,如药品、血液、疫苗以及部分工业用品[1]。从中可知,冷链物流的使用对象绝大部分都是农产品。
1.3 农产品冷链物流概念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2]。农产品冷链物流即将农产品作为冷链物流服务对象所进行的冷链物流活动。由于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绝大部分都是农产品,因此,没有特殊说明的冷链物流即指农产品冷链物流。
2 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构建和管理,现已形成完整的冷链体系。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在运输过程中全部使用冷藏车或冷藏集装箱,并配以EDI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铁路、公路、水路等多式联运,建立了包括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在内的新鲜物品的冷链,使新鲜物品的冷藏运输率及全程冷链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1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过多年发展,已建起了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协调发展的综合冷链物流体系,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实现了较好的衔接和配合,已形成了与加拿大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冷链物流网络,并且冷链流通率和冷藏运输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2.2 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美国是最早提出物流管理的国家之一。美国拥有一个庞大、通畅、复合、高效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其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设备非常发达,公路、铁路、水运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遍布城乡,公路网络连通度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运用冷链技术设备,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损耗率。
2.3 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日本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各个环节的技术装备都相当完善。在大中城市、港口、主要公路枢纽都对物流设施进行了合理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包括高速公路网、新干线铁路运输网、沿海港湾设施、航空枢纽港、流通聚集地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较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
3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冷链运输率和全程冷链率都较低、冷链物流技术较落后、冷链物流设施设备能耗大。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肉类农产品冷链流通率仅为15%,果蔬产品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5%和23%,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3]。
3.1 冷链物流设施设备落后
冷链物流设施设备落后是我国冷链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冷链物流设施主要表现在冷藏运输和冷库两个方面。我国冷链运输主要集中在公路和铁路运输方面,水路、航空所占比重较少。而我国的公路、铁路冷链物流设施都比较短缺,部分设施陈旧且分布不均衡,亟待更新改造。我国的铁路冷藏车占铁路货车总量的1.1%,公路冷藏车占公路货运汽车总量的0.3%,运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困扰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冷库总容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冷库结构布局不合理,重视城市经营式冷库,轻视产地加工冷库建设;重视大型冷库,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重视东部沿海地区冷库建设,轻视中西部地区冷库建设,导致冷库总规模和结构分布都不能满足需求。
3.2 冷链物流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不高
冷链物流技术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冷链物流技术落后、冷链物流设备简陋会直接影响冷链物流整体水平的提高。由于冷链设备和冷链技术前期投入较大、回收期较长、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多数企业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上来,导致我国冷链流通率和全程冷链率一直在低位运行,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
3.3 专业的冷链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
由于农产品涉及种类庞杂,不同种类的农产品的性质不同,对温度和时间性的要求不同,且物流运作模式也大相径庭,况且,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不大,因此专业的提供某一种或几种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数量严重匮乏。现有冷链物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实力弱、经营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
3.4 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较低
冷链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其运作难度大,对信息化的要求较高,而我国目前普通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冷链物流行业的信息化现状更是不容乐观。运营人员绝大部分都是从普通物流转过来的,不仅不熟悉产品的特性,而且对冷链物流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缺乏基本的了解,极大地阻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3.5 冷链物流管理和服务人才匮乏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最严重的短板就是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与普通物流相比,冷链物流要求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在物流人才培养中,对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力度不够,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开设冷链物流管理或农产品物流管理专业,导致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极其缺乏,能够胜任现代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的复合型人才较少。由于冷链物流的复杂性,懂冷链技术和管理、冷藏物流操作的专业人才更是严重不足。冷链物流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冷链物流的发展。
4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冷链体系,但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冷链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在逐年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并且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新鲜度和营养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这就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4.1 农产品冷链物流政策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向好
随着我国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如表1所示。未来国家会继续出台一系列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细化政策,这一系列物流政策的密集出台将为我国农产品冷链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冷链物流的发展与社会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在经济繁荣的情况下,消费者才会对易腐产品产生大量需求,因此经济环境对冷链物流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平均GDP增长率近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为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一定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冷链物流的发展与一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性。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1.27%,与发达国家通常城镇化率达到80%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依然偏低。未来随着我国城镇体系的逐步完善,城镇化水平将逐年提高,而城镇化水平与冷链需求之间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城镇化水平越高,居民对冷链的需求也越大。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对冷链物流的需求量是农村居民的4.5倍,随着城镇经济的蓬勃发展,城镇居民对冷链易腐食品的需求量会迅速增长。
4.2 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步伐
物流是一个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顺利开展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作支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到要“重点加强批发市场等重要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加快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未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逐步提高。
4.3 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将逐步完善
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建设不仅影响着冷链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更关系到冷链物流服务对象的流通效率,尤其是会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我国,冷链物流尚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将极大地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朝着标准化、合理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制定和推广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积极推行质量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2009年11月“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全国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迈上了法制化建设轨道。未来,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将稳步推进。
4.4 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信息是冷链物流的“灵魂”,没有通畅的信息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效率就不可能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可追溯体系和服务质量就不可能改善[2]。《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推广应用条型码、RFID(无线射频识别)、GNSS(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技术、移动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标签等技术,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系统平台。”目前,我国已规划建立一批冷链物流示范工程,使物流企业可充分利用RFID、GIS等技术,以实现冷链运输监控数据透明化,以此来保证冷链过程的安全性。未来,随着RFID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将逐步提高。
4.5 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将发展壮大
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的重要力量,通过将冷链物流业务外包,企业可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降低企业成本、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将决定整个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的服务质量,由此可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重要性。《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未来国家会出台一些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并做大做强的优惠政策,加大对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培育力度。
4.6 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加速
农产品冷链物流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做好人才培养才能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坚强后盾。《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引导和推动高等学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并建立交叉研究机构鼓励扶持行业协会、企业及有关高校结合国内外实践开展冷链物流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未来,我国将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理论的研究,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农产品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业务运作,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人才。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概念;紧接着以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为例介绍了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之后论述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情况,最后结合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优势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实际总结出未来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1-10.
[2]国家发改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EB/OL].(2010-07-28)[2012-08-30].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0tz/W020100730635829888837.pdf.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篇10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发展瓶颈,建设思路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引发物流模式的新变化,为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事实上,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不乐观。国内以天猫、顺丰优选、1号店、中粮我买网、沱沱公社等为首的大中型电子商务网站存在配送业务不成熟、配送成本高、效率低、服务水平难以保证等问题。所以,为了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多渠道发展,探索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 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瓶颈及原因
1.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滞后
生鲜农产品物流比其他领域的物流更需要基础设施支持,但国内对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发展。
从硬件上来看,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整体规模不足,市场缺口较大,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同时,在交通运输方面,农村车况路况较差,由于没有专业的车辆运输队,导致公路的冷藏运输量只占25%,铁路的冷藏运输运量占55%。
从软件上来看,我国关键物流节点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周转中心等缺乏冷藏冷鲜技术。同时,我国在自动化冷库保鲜技术、贮藏技术自动化、高密度动力存储(HDDS)、多温控车辆制造、RFID电子标签及GPS/GMS相结合的物联网技术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1]
1.2 生鲜农产品流通率低,配送成本高
《2013—2017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储藏等过程中的损失率高至30%,食品冷藏的运输率低至10%,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而发达国家的生鲜农产品损失率则降低至5%,美国在物流环节中的损耗率只有2%,冷链流通率达85%。[1]
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冷链流通率明显较低。而且,我国冷藏车投入大,农产品物流时间长,导致配送成本及销售价格上升,这种“优质难优价”的现象影响企业竞争力。
1.3 生鲜农产品信息市场发展不均衡,法律法规不健全
生鲜农产品信息市场反应速度直接影响物流配送的时效,稍有延误便造成大量生鲜农产品腐烂、变质。由于市场上大多数农产品供应主体仍通过传统方式和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容易出现信息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同时大部分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导致其物流配送调配能力不足,无法高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不能及时解决相关问题,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2]
我国虽然已有《冷链物流企业服务条件评估》《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等法律法规,但大部分不适用于现在的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尤其针对电商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规范工作还处于议程之外。[3]同时,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监管十分混乱,工商部门、公路运输管理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多头管理,导致监督不够、责任推诿等问题。
1.4 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生鲜电商要想实现发展就需要一批结构合理、数量丰裕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但由于冷链物流的复杂性和电子商务的特殊性,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相较于普通常温物流对从业人员的业务流程管理和网络营销等方面的操作技能要求更高。
目前,大多数生鲜电商企业的物流人员和管理人员只熟悉普通物流操作技能和管理业务,缺乏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选型、应用分析、需求调研以及实施规划等能力。企业所需人才存在很大缺口,主要是因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不符,学校不能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冷链物流专业化人才。同时,该专业普遍没有上岗的资格认证,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的需要。
2 生鲜农产品电商选择的冷链物流模式
对于生鲜电商企业来说,对冷链物流的要求较高,“最后一公里”的冷藏又是重中之重。物流的重要性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物流模式的选择,现在主要的生鲜电商企业物流模式分为三种: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以及两者混合型物流模式。
2.1 自营冷链物流模式
生鲜电商自营冷链物流模式,即生鲜电商企业自建冷库、配送中心,购置运输设备及配备专业的人力资源,掌握整个供应链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由于我国目前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很难灵活地操作配送地点分散、配送批量小、配送时间不稳定等问题的生鲜网购业务。因此,一些有实力的生鲜电商企业会选择自营冷链物流模式,对物流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顺丰优选有自建的冷链队伍,他们将大号冷藏车换成小号冷藏箱,节约了运输成本,使“最后一公里”实现最优化,并最终将有品质保证的生鲜全程冷链配送到消费者手里。目前,顺丰自建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已覆盖全国11个城市。
2.2 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
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是指专业物流公司向委托企业提供系统的物流服务的模式。但全部采用第三方物流会使生鲜电商企业对产品在运输途中的状况和质量难以有效控制,将风险的控制、问题的处理全部转移到第三方物流公司上,容易出现责任的推诿、用户的体验度降低等问题。
1号店是选择第三方冷链运作的代表,但由于建设冷链物流的成本高,1号店初期将生鲜冷链配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并承租第三方冷库。其生鲜业务目前覆盖北京和上海地区,均是通过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模式。
2.3“自营+第三方”混合模式
生鲜电商发展自营冷链物流体系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可控性、配送灵活高效性,但是额外的人力资源、冷库设施设备等成本阻碍生鲜电商的发展。所以为了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共同承担这些成本,很多企业采用“自营+第三方”混合模式。
京东虽然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完善的全国物流网络,但由于生鲜食品的配送难度,前期的京东只作为一个平台商,管理着全国300多家生鲜商家,然后由第三方快递公司配送,京东则负责全程监管。
3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思路
3.1 推进冷链物流技术与设备的发展
发展现代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必须依托现代冷链物流技术与设施。针对国内冷链物流现状,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和发展:一是更新现有冷藏设施。大力发展适应冷藏速运业务的冷藏车、控温范围广、适合小批量运输的小组份机冷车,以及能够适应货物多样化和长距离运输的冷藏集装箱等设备。二是研发新型冷藏设备。改善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温控设施,开发和应用保鲜储藏新技术,不断提高鲜活产品保鲜和储藏能力,降低生鲜农产品的损耗。同时,完善与冷链物流相配套的查验与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快速准确的检测设备和试剂。[4]三是加强重要节点设施建设。注重批发市场等重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
3.2 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冷链物流需求,打破物流企业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的优势。另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建立专业生鲜农产品物流企业,拓展物流业务范围,发展增值物流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3.3 政府细化扶植政策,规范行业标准
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法规和制度,确定不同生鲜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推进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和质量管理体系等专业认证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满足冷链物流不断发展的需求。同时,各地政府应对物流企业冷库用地建设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其信息化建设以及冷链运输车辆的购置给予资金补贴。通过建立政府、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的联动机制,构建联盟型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3.4 建立健全生鲜农产品信息平台
一方面,利用信息平台系统提供的生鲜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信息,帮助农户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平台系统的物流信息分享,方便农业种植户选择适合生鲜农产品运输、配送要求的物流企业。同时也能够对生鲜农产品物流企业进行监督,督促物流企业提升物流配送组织能力和配送效率。
3.5 加快培养冷链物流复合型人才
重视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冷链物流有效运转的关键,因此,应培养既懂物流又懂冷藏技术的高级管理人才。首先,建议在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课程,定向培养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复合型人才。其次,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冷链运营的主要模式、了解冷链发展的前沿知识,掌握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最后,通过政府的大力推广,让农产品供应主体意识到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使其掌握基本的电子商务技术和品牌营销等知识,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1]李征,刘宏宇,刘永悦.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5(2).
[2]陈乐天,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研究[J].价格月刊,2015(10).
[3]任庆林,王明宇.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5(10).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篇11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物流产业园;市场流通
一、项目建设背景及概况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人类就把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看作是生命延续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为了加快推和完善进承德地区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立足于承德“一市连五省”这一特殊的区位优势,承德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于2015年7月份开工,预计工程于2017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二、项目建设进展及与其展望
承德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自2015年7月建设以来,截至到2016年12月份,项目已完工建筑面积26850平方米,在建建筑面积28059平方米,未开工建筑面积225805平方米,并计划2017年全面开工建设,下半年实现园区部分试运营。
承德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28万平方米设施全部建成达产运营后,可实现年交易量100万吨,年交易额50亿元,税收1.5亿元,吸纳进场经营户1500户,提供社会就业岗位5000个。按照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口粮、食用植物油、豆类、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蔬菜、水果消費指标估算,可满足300万人肉蛋奶、鱼菜果、粮油豆的全部日常消费需求。
三、园区基本情况介绍
承德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已落实建设用地483亩(规划用地面积434亩),规划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
展示展销设施7.2万平方米。主要功能是展示农产品特色和进行商户交易。包括展厅、交易场所和临时仓储设施。可容纳进场经营商户1500户;
普通仓库6.7万平方米。主要功能是供经营商户储存不需要冷藏的各类农产品,可储存各类农产品9万吨;
气调库、冷藏库5.8万平方米,库容量33万立方米,可储存菜果鱼、肉蛋奶6万吨;
分装配送车间3.3万平方米。农产品初加工、分拣包装、配送的区域,供应消费终端客户、超市的农产品在此进行净化、分包、配送;
办公设施2万平方米。该区域为信息中心、园区商户和采购、销售、金融单位和电商、经纪人提供办公的场所,可容纳2000人办公;
生活服务设施3万平方米。该区域设有住宿、餐饮和商户公寓,可容纳1500人生活需要。
四、项目建设意义研究
(一)通过园区引领,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供销社具有点多面广的经营网络优势,通过组织大型农产品订货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实现产销对接,打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利用此方式把农民引进市场,直接参与到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建设中来。通过园区引领,建立与农村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二)充分发挥承德“一市连五省(市区)”的区域枢纽功能
承德具有“一市连五省”的特殊的区位优势,因此,把园区打造成南菜南果北运,地产农产品外运的中转站,是具有操作意义的。
园区将建设冷藏库、气调库和普通库房12.5万平方米,总库容量达15万吨,这些仓储设施的蓄水池作用,不仅为实现农产品南北互通,季节生产长年销售提供了设施保障,而且能有效解决承德地产蔬菜季节性生产、应季销售,时令性强的问题,延长了地产蔬菜的供应期。与此同时,园区为冬春季节承德对南菜南果需求量提供了储存条件,园区的冷链设施能交替得到利用,并且可以减少商品损耗、保证产品品质、降低运营成本。
(三)充分发挥电商在市场流通中的作用,建立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为区域农产品生产、经营提供指导
园区的建设和运营,融入了“互联网+”概念,拟实现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店双轨运行模式,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各层面的消费者,帮助广大中小生產者,特别是偏远地区的生产者,实现足不出户直接参与到大市场、大流通体系的可能。
长期以来,农产品市场存在着生产供应和需求消费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在物流园区中建立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定期发布农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及区域性农产品价格指数,将为农民们的生产经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信息来源,极大的解决了农民们不知道种什么、种什么赚钱、种了东西如何销出去、市场预期怎样的问题。
(四)助力推进承德农业、农产品品牌建设
第一,培育区域品牌,通过展示、展销、推介把品牌做活。打造优质农产品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有机农产品基地;打造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区域农产品品牌。第二,培育园区品牌,建立优质、安全的品牌形象,建立检验检测体系。着力推广、全面落实农产品检验检测和质量追溯制度。从而打造园区品牌形象,创建有影响力的承德农业、农产品品牌。
(五)发挥承德比邻京津的区位优势,成为京津“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的供应基地
抓住北京市区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年底前全部外迁的机遇,适应北京市区农产品供应全面由初级产品向净化、分装的加工产品转型需求,与京津对接,解决北京农产品批发市场疏解后的供应问题。发挥冷链作用,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发挥承德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的蓄水池作用,改变承德蔬菜季节性生产、供应的旧格局,把承德建成北京、天津的农产品外阜生产、加工、配送、储存基地。全市供京蔬菜达到260万吨,肉鸡1亿只、生猪200万头。承德的菌类、胡萝卜、洋白菜分别占北京新发地市场当期上市70%左右的份额。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篇12
生鲜农产品的消费终端大多以家庭形式分散在各个城市中,使得配送点多且分散。而且单位配送需求少,城市的配送线路限制多,很难规划。而且生鲜农产品的水分多、易变质,对温度反应灵敏等特性,要求生鲜的配送不仅要配备相匹配的冷藏设备如冷藏车厢等,更要注重生鲜在运输配送的时间控制上,必须优化路径,提高效率,保持时效性。生鲜农产品从原产地获得后,到包装、装卸搬运、储存到最后运输到消费地,在这所有的环节中,鲜农产品都需要全程处在相对适宜的低温控制下,而不同种类的生鲜产品对温度的控制都不一样,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其质量,增加损耗进而增加成本。
二、生鲜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模式和存在问题
1. 冷链物流模式
(1)以乡村站点为纽带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在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组织形式多样,例如日本的农协、美国的“全球农场主联盟”、“美国农业联合会”,有涉及全国的,也有涉及区域的。我国也应该建立多种形式的乡村站点,促进生鲜农产品高质量高效率地在市场上流通。
这种模式增加了生鲜农产品的流通率,促进了“三农”的发展,但乡村站点规模小,一体化程度低,且法律标准不完善,与市场不完全相适应。
(2)以大型连锁商场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在发达国家,一半以上的生鲜农产品都是通过大型超市卖场流通的。目前我国大型商场的生鲜经营已初具规模,但小规模的中间商由于资金有限,缺乏配套的技术设施设备,很难运用于此物流模式。
这种模式需要标准化、配套的基础设施,并进行全程追踪,在我国面临很大的阻碍,且有很大的局限性,不适合中小规模的企业。
(3)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导向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以专业的物流企业为向导的冷链物流模式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门的物流服务,充分利用物流系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供需平衡。这种模式优化系统资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冷链物流尤其是配送成本,但对电子商务的技术要求更高,需要更完善的标准化的法律规范,维护供应链上各成员的利益。
2. 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生鲜产品的流通率增加而损耗率大
由于没有良好的冷藏条件,食品的流通损失率高达30%,损耗量居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则控制在5%以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崔忠付在《中国经济周刊》说道:“如果生鲜农产品损耗率降低25%,则平均每年可以节约大概1000多亿元。”
(2)冷链基础设施落后,监督缺位
我国很大部分农产品都是通过常温车运送到消费地。即使是易腐食品有时也是露天操作,用棉布代替冷藏车厢,导致“断链”。当前最先进的冷库就是气调式冷藏库,采用控制环境的湿度和空气中的温度和空气成分占比的手段来抑制生鲜产品的呼吸,这种方式储存下的生鲜产品的保质期会延长2倍到3倍。
(3)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针对冷链物流目前已经出台了200多条标准,但种类繁多,缺乏标准化的法律规范,国家、行业、企业等制定的标准相互交错,大多是出于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制定的,所以标准内容不够有效统一,最终不能强有力地对冷链物流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4)冷链物流人才断档
物流人才有基础和高端人才之分。普通的技术人才需要一到两个月的培训才能适应冷链的基本相关操作,且这种岗位的流动性大;国内设置物流专业的高校很少,每年只有20多万的专业毕业生,难以满足市场上100多万的岗位需求。
三、冷链物流的发展路径
1. 增加产品多样性,提供“客制化服务”
从生鲜产品到半成品的食材,在物流成本相对减少的同时还会增加产品的多样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提高用户粘性。例如将果蔬如猕猴桃晾晒成猕猴桃片,能够延长其保存周期,也增加了品种类型。
2. 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相关标准和准则,完善物流体系
我国可以借鉴“归口管理、相互协作”的管理模式,供应链上下游各自管理,相互制约与合作。实施GAP、GMP等对生鲜农产品进行质量监控的技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配送。此外,应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专门的认证制度,从而为生鲜品质量与安全的建立提供保障。
3. 实现共同配送,加强多式联运等转运建设
效仿京东,苏宁电商下乡的模式,利用政策红利在县乡及农村设立多个联络点快递公共取送点(如小卖部等小型店铺),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代理业务,将农产品集中收购,实现大规模地共同配送,在返乡时可以担任快递员的角色,从而避免了空载返程导致的资源浪费。
4. 推行体验式果蔬基地,加速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
尼尔森研究表明,超过七成消费者在购买新鲜果蔬时最关注的就是新鲜度。对于消费者而言,判断生鲜产品的优劣标准就是眼见为实。因此集观光和体验于一体的果树农产品基地拥有采摘的乐趣的同时也是一种线下的体验,有助于促成线上交易的完成。
5. 加强应用型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创新和改革培养模式,开展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等,如成立“校企共建冷链物流专业”项目。此外,在加强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学校应设立冷链物流专业,并加强实践教学,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符的专业性人才。
四、结束语
生鲜农产品电商蓬勃发展,不同的电商模式如B2B、B2C、O2O等应用于冷链物流中,生鲜农产品电商模式下更好更高效地运作冷链物流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迫切的一件事。文中对生鲜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的运行模式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迫在眉睫的制因提出了对应的解决路径,生鲜农产品电商与冷链物流相结合是冷链物流发展的新方向。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农村”和“快递下乡”等政策推动,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日渐进入了“春天”时期。但我国冷链物流仍然存在着体制不完善、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数据分析等,探讨了生鲜农产品电商的物流特性,冷链物流模式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路径,生鲜农产品电商与冷链物流相结合是冷链物流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现状,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宋娟娟.农产品物流特性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6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推荐阅读:
农产品冷链物流06-15
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项目实施方案08-24
中润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商业计划书05-18
农产品物流发展趋势10-22
加快发展农产品物流08-26
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意义08-16
中外农产品物流比较及发展对策研究05-31
循环经济下的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研究论文12-07
农产品物流模式07-20
农产品物流企业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