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专题计划

2024-05-26

小班专题计划(共8篇)

小班专题计划 篇1

小班常规教育专题计划

(2013.9---2014.7)

班级:小六班教师:雷萍

一、指导思想: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此我们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的目标是调查了解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探索家园配合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的最佳途径,与家长达成共识,让幼儿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和开展正常的教育活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2、情况分析:目前许多小班幼儿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在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方面存在着不少模糊认识:如他们普遍认为幼儿吃饭、穿衣这些生活琐事,大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帮着做何必让孩子劳神费力;有的认为孩子太小,缺乏这种能力是很自然的,待孩子长大以后就可无师自通了等等。因此,长期以来孩子自我服务能力获得的机会处于被剥夺的状态,阻碍孩子独立能力的发展,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3、研究背景: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如今的幼儿,基本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各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却忽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以致于进入幼儿园后,许多小班的孩子不会独立进餐,不会自己洗手、擦脸,不会自己解小便,穿脱简单衣服等。这种状况不仅会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而且也会给孩子将来学习、生活、处事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培养自理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让幼儿较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和开展正常的教育活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研究的内容:通过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生活活动中自我服务能力的专题研究。

三、研究的目标:

1、根据本班幼儿在生活活动中自我服务能力自理现状,三位老师共同讨论实施方案。

2、发挥幼儿园的教育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3、幼儿园要帮助家庭实施素质教育。

四、研究的方法:

1、运用调查表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

2、每一次活动的开展均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于更好的掌握每一位孩子在实施阶段的情况;

3、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进行对比,让孩子更有自信的去完成每一项活动。

五、研究的步骤以及措施:

一、准备阶段:

措施:

1、幼儿在家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表。

2、在一日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情况。

3、制定班级专题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

措施:

1、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

2、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3、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4、家园合作,形成合力。

5、利用各种方法,帮助家长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六、研究的成果:

1、幼儿在组室内交流,经验分享;

2、完善材料,以视频的形式对幼儿的一日常规进行分析总结;

3、撰写专题小结。

小班专题计划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培训学员均来自我院各临床科室, 要求中级以上职称或大专以上学历, 临床工作5年以上, 由本人报名, 经护理部选拔确定。正式学员共88人, 年龄26~45岁, 平均年龄35.4岁。参加师资培训学员一般情况见表1。

1.2 方法

1.2.1 培训目标

经培训后, 通过专家考核评审, 能承担临床护理教学工作, 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护理专业临床教学师资合格证”, 作为临床教学的准入资格。

1.2.2 培训理念

突出“教你去教而不是去做”“你怎么教比你教什么更重要”的培训理念。

1.2.3 培训模式

每班20人左右, 集中安排在2天内进行培训, 整个过程严格控制时间, 紧扣主题。第一阶段为教学相关内容及技巧, 包括如何提问、反馈、准备演讲及使用不同授课方式等内容, 使学员了解基本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第二阶段为实践技能培训, 指导教师先对学员进行讲座、小组讨论、教授技能、场景演练4个环节基本技能及程序讲解和示范, 然后对各环节进行实训, 充分运用“四步骤”培训法, 轮流主持负责, 人人参与互动, 通过自评、互评及指导教师总结反馈, 达到掌握教学基本技能的目的。第三阶段采取角色转换方式, 由每位学员完成担任教师进行小讲课、组织小组讨论、教授技能和场景演练4个方面的训练和考核。

1.3 评价指标

1.3.1 学员对培训课程进行评价

培训结束后围绕课程内容、培训形式、效果及需改进的方面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88份, 回收有效问卷88份。

1.3.2 学员总体满意度

评价项目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全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在相应空格内打钩。

1.3.3 学员学习效果评价

分别于培训前、后以相同内容对其进行测试, 对比测试合格率。教师对学员小讲课、教授技能、组织小组讨论、场景演练4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1.3.4 学员临床教学情况评价

对于参加师资培训考核合格的学员, 在其开展临床护理教学一年后, 自编问卷, 调查全院临床护士对其的评价。共发放问卷403份, 收回366份, 其中有效问卷343份, 分析学员培训前后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学员对培训课程的评价

调查显示, 学员普遍认为师资培训非常必要, 对自己工作和自身素质提高非常重要, 具体评价见表2。

2.2 学员对培训总体满意度

结果显示, 有82人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满意, 总体满意度达93.18%, 认为在教学理论及能力方面有较大进步和提高, 无不满意学员。具体见表3。

2.3 学员学习效果评价

分别于培训前、后以相同内容对学员进行测试, 60分为合格, 培训前测试合格率为45.00%, 培训后为100.00%。针对小讲课、教授技能、组织小组讨论、场景演练4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成绩最低88.50分, 最高95.75分, 平均91.50分。开展小讲课时, 学员全部自制多媒体课件授课, 充分运用示教工具以及临床病例和图片, 90.00%的学员采用病例讨论教学法, 较好地发挥了其临床护理教师的优势, 达到了培训效果。

2.4 学员临床教学情况评价 (见表4)

注:n=343

3 讨论

(1) 小班制三段式培训模式适应了现代护理教育需求和临床护理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3]。由于历史原因, 目前各医院临床护理师资队伍总体素质较低, 高年资骨干护士虽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但学历普遍偏低, 理论知识匮乏, 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能力较弱。他们一般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能力培训, 教学理论、实践不足,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教学水平。当他们履行教师职责时, 呈现出明显的知识和能力不足[2]。而高学历护理人员大多毕业时间不长, 临床经验相对缺乏, 虽然理论方面占优势, 但也影响临床培训效果。所以, 对临床带教教师总体素质进行培训刻不容缓。一方面医院积极争取外出进修、培训机会, 帮助临床带教教师更新知识、开阔视野, 激发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医院管理者要创造机会并适当增加压力, 多方面培养其教学能力[4]。因此, 要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关键是培养高素质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临床护理教师[3]。

(2) 该培训模式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创新性等特点, 避免了传统培训模式的封闭性、单一性、被动性。传统的护理培训以集中讲座、示范观摩及师带徒粗放式培训模式为主[5], 护理师资能力不够, 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系统性, 培训方法机械单一, 教师照本宣科, 缺乏技巧, 多为单方面讲解或演示, 且一次培训人员过多, 学员只是观摩者, 不能主动参与和亲自实践, 缺乏对系统理论及操作重点环节的深刻理解与理性认识, 不能将其转变为实际能力。培训缺乏吸引力, 致使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不能达到预期临床教学效果。此次师资培训采用讲座、教授技能、小组讨论、场景演练多种方式, 具体包括讲座时的提问、反馈技巧, 教授技能时的“四步骤”法, 小组讨论时组内互动和头脑风暴, 场景演练时的案例真实化, 切实考查和训练了学员的综合能力、心理素质及相互协作能力, 实现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目标。培训学员的“教学者”身份, 使其在参加培训活动时对教学实践具有了更多的热情。这也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培训过程中, 要以学员为中心, 运用灵活直观的教学手段, 加强信息交流与反馈。

(3) 该培训内容针对性强, 学员少、时间短、效率高, 提高了培训效果。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 也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制作幻灯片等教学能力培训, 既有补充又有转型, 补充所缺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 适应了临床护理人员自身发展需要。考虑到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繁忙, 难以长时间脱产进修学习, 故利用两天时间让更多临床护士有机会参加培训, 且不影响临床护理工作。每班设置20人左右, 保证各环节人人参与, 便于师生交流互动, 提高教学效果。

(4) 评价方法实用性强, 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该培训采用小讲课、教授技能、小组讨论、场景演练方式, 学员表示在许多方面均有很大收获。在每一个学习环节中都融入过程评价, 学员试讲或操作完毕后先进行自我评价, 其他学员再对其进行评价, 分别提出优点和不足, 教师进行总结。特别在教授技能方面设计了“四步骤”培训模式, 使学员在学中做、做中学, 通过做来评价学得如何、教得如何, 使教与学、学与做、评教与评学相结合, 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帮助学员准确掌握知识技能, 有效提高其教学能力。

该培训不仅提高了临床师资教学能力, 还使其开阔了眼界, 拓展了思维, 转变了观念, 更新了理念。这样既有利于突出护理特色, 保持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 也有利于理论与实践互补, 培养护士综合能力。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师资培训效果, 以期提高护理师资总体素质。方法 采用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师资培训, 围绕教学形式、方法、步骤及基本技巧等进行理论授课和实践培训。结果 学员总体满意度达93.18%, 相关知识测试合格率从培训前的45.00%提高到100.00%, 综合考核成绩平均为91.50分。结论 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有利于临床护理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的提高, 对提高全院护士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师资培训

参考文献

[1]马玉侠.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当代护士 (中旬) , 2011 (10) :7-8.

[2]王艳梅, 李小寒.本专科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师行为的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1) :59-60.

[3]李惠萍, 王维利, 周利华.临床护理师资培训方法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2C) :7-8.

[4]侯桂玲.本院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 (下旬) , 2010 (5) :194-195.

小班专题计划 篇3

笔者以为,身处新课程一线的教师,要将国家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并让前者引领后者,离不开基于课程标准的三项设计——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单元教案)、课时教案。继拙作《新课程教学:从制订“模块学程纲要”开始》后,就连接“模块学程纲要”与“课时教案”的桥梁——专题计划(单元教案/单元设计)作论述,以期为读者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一、专题计划:设计的必要性

1,从“单元”的性质看

根据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在《Curriculum inquiry》(课程探究)的五种课程理论和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的课程运作系统(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教师理解的课程、师一生运作的课程、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各地开发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材属于“正式的课程”。单元(专题)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匠心”,不管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都有必要尊重“正式的课程”的组元方式。不同的单元组织方式,往往体现着教材编写者的不同学科思想和编辑理念。即使是变革所采用的教材架构,重建新的组元方式,可以超越“正式的课程”却无法回避“单元”自成为系统的性质。教学设计就不能无视“单元”(系统)的存在,不能从“模块学程纲要”直奔“课时教案”。这对语文学科来说,更是如此!

2,从语文学科的特点看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如数学、政治等)比较,内在缺乏逻辑性。语文教材的最小单位是选文及相关学习资料,但其编写不是将几篇文章简单排列在一起,而是有结构要求。如果没有一定的依循,语文教材和教学都必将流于无序状态。语文教材组织单元的方式有多种,或按文体/流派组织单元,或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组织单元,或按能力(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等)组织单元,或按主题组织单元,每一种组织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无法回避语文学科和教材的“单元”存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就不能逃离“单元设计”,否则语文教学永远走不出“脚踩西瓜皮式”的孤立地教单篇课文的教学困境,也无助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等课程价值的实现。

3,从“苏教版”教材结构看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5套高中语文实验必修教材(苏教版、人教版、广人版、鲁人版、语文版),使用最多的是“人教版”和“苏教版”。“人教版”偏重于范文的语体和体裁形式,白话文和文言文分开单元编排,相同的文体编在一个单元,可称之为“文体单元”。“苏教版”以范文的主题内容为依据编排,只要主题内容大致相同,不论古今中外,也不论什么体裁,都可以编在一个单元中,可称之为“主题单元”,但编写者和使用者习惯称之为“专题”。

“苏教版”采用“选文及相关学习资料一学习板块一专题一模块”的结构方式,突出“整合”这一编写理念。实施这种“整合”的关键便是选文及学习资料的人文内涵。编者注重对文本及学习资料的人文性挖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分类、归纳,最终以“专题”和“学习板块”的形式有机地呈现到教师和学生面前。

4,从基本的教学现象看

无需借助宏观教学理论的分析,乔治J.波斯纳《学程设计》说得好:“教学不是独立的、日复一日的活动或任务的集合。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些教师,他们认为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的前一个晚上制订目标和设计活动。这样的教学过于简单化了。学生的学习不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如果我们的意图包括认知在内的话,这点就尤其重要。日常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来做,但是这些日常方案必须来自于一个一般性的、基于对课程广泛综合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教学策略。”这个“来自于一个一般性的、基于对课程广泛综合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教学策略”,可以指“专题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在《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一文指出,从课程标准到课时目标必须经过多重转换:课程标准(一个学段结束后要达到的结果)——学年,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既然“目标”要经多重转换,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又何尝不需要多重体现,我们不仅需要“模块学程纲要”和“课时教案”,也需要连接两者的桥梁,即单元(专题)计划。

中学语文学科是如此,其他学科也是如此。

二、专题计划:基本框架

解决了“为什么”要设计专题计划的问题,自然要追问“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传统教学的一般程序通常是教师根据经验或教科书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付诸实施。然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教学应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美国非营利性教育组织CLASS主席格兰特·威金斯博士提出的源于目标和评价的“反向设计”可以参考,引录如下:

1,确定所期望的结果(标准)。

学生应该理解什么、知道什么、能做什么?

2,规定该结果的适当证据(评价)。

我们怎样知道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结果?

我们应把什么作为表明学生理解力和熟练程度的证据?

3,详细规定有效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达到预期的结果,完成特定的任务,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有效知识”(事实、概念、原理)?

为了有效果表现,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有效技能”(步骤、策略、方法)?

4,设计有效的工作(活动和经验)的适当顺序。

什么样的“有效活动”可能发展学生实现目的的有效理解力和技能?

什么样的设计方法将使该有效的工作最能吸引人,反映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

设计怎样为学生提供机会,以便他们更深地探究、修正思想,使表现臻于完美?

5,详细规定所需要的教学和辅导。

为了确保有效的表现,我需要传授或辅导什么?

为了确保最好的表现,需要收集或提供什么资料?

上述五个方面,相应于教学领域的五大问题:“为什么教/学”“教/学到什么程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需要什么条件”,为简明起见,我们归纳为“专题目标”“专题评价”“专题内容”“专题实施”“专题资源”,在“专题目标”前加上“引言”和“相关标准陈述”,就构成专题计划的基本框架。

(一)引言——专题简单的描述

也可以称之为导言、导论、导语,对专题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苏教版”中每个专题都有专题名称和导语。专题名称对专题内容起标识性作用,如“和平的祈祷”这个专题名称,一眼便知这个专题

是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话题展开。专题的命名很有讲究,纵观20个专题名称,大都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如“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此情可待成追忆”等等。在专题的前面,还有百字导语,用简练概括而又精彩丰富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各专题的名称和导语可以作为“引言”的参考,但仅此还不够。我们以为,引言可以介绍专题的内涵、板块的构成、重要性何在、怎样依托于模块、与上下专题的关系(如果需要的话),字数在三五百字,让教师同行和学生能快速抓住专题的概貌。

(二)相关标准陈述——专题内容像现标准的表述

这里的标准指内容标准、表现标准,标准要解决“为什么教/学”的问题,需要在《语文课程标准》和专题信息之间寻找依据。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必须解读课程标准的相关陈述。一方面,专题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都要依托课程标准的相关陈述,要保持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必须在专题目标之前明确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另一方面,陈述相关标准,为教师同行观摩和学生执行提供“最高指示”,也为检验专题计划品质好坏提供依据。

标准的陈述应该是具体的,然而在语文学科很难。《语文课程标准》只有理念标准、目标标准,没有清晰具体的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其内容标准是通过语文目标领域直接表达,必修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领域表达,选修则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领域表达。

当然“难”不意味着放弃,可以对照《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选择与年段基准、专题文选、编者意图相关的条文尽可能明确地陈述。

(三)专题目标——专题的任务,结果/表现

专题目标要解决的是“为什么教,学”“教/学到什么程度”问题,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目标。何谓“预期的学习结果”?波斯纳解释为“就是对学生要学习的东西所进行的一种陈述。它可以是一种关于事实、观点、原则、能力、技能、技巧、价值观或情感的陈述”。如何确定专题目标?确定目标,就是明确学生应该理解什么、知道什么、能做什么。

好的专题目标必须具体到陈述可以观察的行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达到这些目标。因为强调行为,我们把满足这一要求的具体目标称为行为目标(或表现目标)。行为目标应是可以被观察的,但鉴于目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某些内隐的目标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不能被直接观察。即使如此,目标就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因此目标的陈述应以学生为出发点,而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要用尽可能清晰的、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这是语文教学设计的难点。

(四)专题评价——任务,结果/表现的证据和评分

专题评价解决“教/学得怎么样”的问题。当确定了预期的学习结果后,就应该思考评价问题。传统的考试是一种评价,然而“学会掌握某种东西需要接受和利用反馈,只是在讲授教学内容后举行一次单元测试或期终考试,是不可能有效地改进学生的表现的。因此,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借助评估设计指导教学,如能够指导课的内容设计,指导课的计划和节奏,指导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估。

如何评价?格兰特·威金斯主张教育性评价,即提供给学生真实性任务(有价值的成人工作),提供有意义的、有用的、及时连续的反馈推进学习,即“表现—反馈—修改—表现”,智力可以通过口头、书面和展示等表现。波斯纳则提出真实性评价的三种基本方式:纸笔形式、演示、档案袋。其演示可以围绕多种媒体来表现,包括口头呈示(如演说和辩论)、表演艺术、多媒体呈示、示范等。这些理论,对语文的专题评价设计颇有价值,我们可以设计专题的任务/作业(如朗诵比赛、课本剧的创作和表演等),制订评分标准,很符合语文实践性特点。

在成文的专题计划中,“评价反馈”应列具哪些内容?参照多家说法,我们以为作为专题评价的设计,包括:(1)评价什么(证明学生达到标准的途径);(2)收集哪些证据(表现/任务/作品/作业);(3)怎么评价(评价准则/评价标准解分规则);(4)预设的修正措施(即预想对学生的表现证据作出评估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若干补充措施)。

(五)专题内容——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专题内容解决“教/学什么”的问题。有了目标与评价,就要设计课程以支持所有的学生做出出色的表现(助学生成功),因此,理想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怎样选择和组织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在完成评价任务时表现突出”。对于语文学科,我们要从教材角度思考。作为语文必修模块的专题教学,是有教材资源的。众所周知,传统教学,是“教教材”;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用教材教”。怎样才能正确定位于“用教材教”呢?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为达成上述目标与评价,如何处理教材的内容?还需要哪些可利用的资源?

前一问解决“用教材”问题,即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即增(新加内容,如补充材料,或主题活动、实验操作等)、删(删除重复的、不符合标准的、不必要的内容)、换(更换不合适或不合理的内容)、合(整合不同知识点或不同学科的内容)、立(打破原来学科内容的次序,开发全新的内容)等五种组织策略。后一问解决资源的延伸和拓展(本模板在“专题资源”项目中体现)。这样的操作,是很合适于语文教学的专题设计的。

语文专题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最大的方法是“整合”。苏教版本身已突出“整合”这一编写理念,但还需要教师运用难易,主次整合、求同/求异整合、活动/问题/学法整合等多种整合手段,对教材做二次开发。如此,通过标准、教材、评价、资源等的勾连,“专题内容”就不再是教材目录的简单呈现。

(六)专题实施——教学活动/策略,时序

学习犹如旅行,学生在进行旅行,教师则充当旅行的向导,教育目的和预期学习结果就是目的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就相当于确定出具体的交通方式和日程,准备解决旅途问题的“锦囊妙计”。“专题实施”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教/学”和“按什么顺序教/学”等问题。

如同“专题内容”的设计,“专题实施”也需要勾连目标与评价来思考;围绕目标与评价,思考怎样组织适当的教学和活动、必要的方法和策略、单元学习的时序等,使“专题实施”成为课时教案的总规划(总目),发挥模块学程纲要和课时教案之间的桥梁作用。要注意苏教版各专题不同呈现方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的特点,特别不要把“问题探讨”“活动体验”都设计成为文本研习,设计要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提供空间。

从文本操作角度看,可以包括:(1)有哪些有效活动/训练(书面/口头/展示、课内,课外、个人/小组);(2)有哪些方法和策略(怎样的设计使活动更

有效更有趣);(3)提供怎样的机会,情境/氛围;(4)每课时安排的任务(课时教案的总目)。

(七)专题资源——教师,学生可用资源

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教材、语文读本都是学生手头现有的资源。在有限的师一生互动课堂时间内,语文不可能实现语文素养的最终提高。因此,如何用好教材资源?如何做好语文读本?如何做好名著导读?如何实现“精读于课内,略读于课外”?如何将课内外的读写听说有机地联系起来?如此等等,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基于专题,拟列与专题相关的教师可用的资源、学生可用的资源、网上资源,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

以上框架内七个元素,也可以整合体现,如“专题目标”与“专题评价”整合为“专题目标与评价”,“专题内容”与“专题实施”整合为“专题内容与实施”,甚至可以将专题计划用表格式呈现。下面的案例未采用整合,以便读者理解专题计划的基本框架。

三、一个案例:“和平的祈祷”专题计划

引言

苏教版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围绕“战争与和平”主题,借助两篇小说、一组日记、两组图片等学习材料,告诉我们要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本专题分三个板块,综合三种学习方式,这在苏教版必修20个专题中是唯一的。第一板块“遭遇战争”,对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做文本研习;第二板块“黑暗中的心迹”选读《安妮日记》9则,用问题探讨;第三板块“历史画外音”品评记录战争主题的两组6张图片,开展活动体验。

本专题学习材料丰富,呈现方式多样,人文内涵突出,表达的“珍爱和平环境”主题,与第一专题“珍爱生命”、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珍视历史)、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欣赏文学作品)共铸“大爱”的主题。

相关标准陈述

《课程标准》“总目标”最相接近的表述:

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思考·领悟: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应用·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最相接近的表述: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11,……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最相接近的表述:

3,……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9,……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

专题目标

1,阅读作品,认识作品中的“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2,将作品阅读的成果外化,根据要求写作故事概要、人物描述、颁奖词、内容提要、解说词、墓志铭,总字数不超过1000字。

3,选择朗读精彩段落,摘出重要字词并注音,搜集作者、现代小说常用手法做交流。

4,选择一幅图片写20字以内的说明和800字左右的故事,班级举办“渴望和平图片展”。

专题评价

1,评价项目:独立阅读/小组讨论的表现,作品完成的质量。

2,证据内容:(1)教师的课堂观察、学习小组长的反应;(2)作品包括故事概要从物描述、颁奖词、内容提要、解说词、图片说明,图片故事、墓志铭;(3)用以体现基础知识积累的“语文园地”(语文基础专用本)。

3,评价准则:表现欠缺点名的,扣减1分/次;每件书面作品按时参与小组交流2分,推荐全班交流的加1分;“语文园地”按其日常标准执行。

4,修正措施:在学习期内及时修订,有困难的小组帮助、教师辅导。

专题内容

贯穿专题的学习内容

1,认识“索科洛夫”、《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我”、安妮和图片中的“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2,摘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做好注音,搜集有关作者、现代小说常用的手法(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反讽等)的资料,写在“语文园地”上,在小组内交流。

第一板块:文本研习

1,单篇研习,独立、快速阅读后,写150字左右的故事概要从物描述。

2,整体研习,个人评点/小组交流,写200字的颁奖词,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身份。

第二板块:问题探讨

1,课前阅读9则安妮日记,为每则日记写一句话(20字内)的内容提要,课堂抽查。

2,围绕“让我敬佩的安妮”“战争的罪过”等问题,小组讨论并形成总结在班级交流。

3,参考“名人墓志铭”撰写安妮或自己的墓志铭,班级交流欣赏或课外评选。

第三板块:活动体验

1,就读图感受、图片评论、取材和画面艺术等小组讨论;

2,选择一幅图片,写150字左右的解说词,并加一个小标题。

积累与应用:朗读品味,图片展览

1,选择朗读《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安妮日记(节选)》你认为最有感染力的段落;

2,每人搜集1张“战争与和平”题材的图片并做20字以内的说明,小组选择推荐2张图片由活动策划组举办“渴望和平图片展”;

3,选择教科书或图片展中一幅图片,展开合理想像,自选叙述角度,写一个800字左右的故事,在小组内分享,然后每个小组选出最佳作品1件,交由活动策划组纳入图片展;

4,教科书其他活动:(1)搜集数据并报告、战乱灾荒大事记、仿诗加节等3题删除;(2)读图感受与第三板块整合。

专题实施

教师要提供的有关帮助

1,文体知识:小说、现代小说的常用手法;故事概要、人物描述、颁奖词、内容提要、解说词、图片说明、图片故事、墓志铭等文体写作范本。

2,初读问题导引:如《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索科洛夫”有什么样的遭遇?他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从其平静的语气和质朴的语言中,你认为他具有怎样的内心世界?

3,精读评点指导:如整体研习两篇小说时,个人开放式评点有困难的,教师提示叙述角度、叙述语言、悬念运用、环境描写、精彩细节、主题深刻性、巧妙构思等。

4,平台搭建:个人阅读和撰写、小组交流、班级分享。

教学时序:六课时

第一课时:《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初读

第二课时:《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初读

第三课时:《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对比研读

第四课时:《安妮日记(节选)》的问题探讨

第五课时:图片两组的活动体验

第六课时:积累与应用

专题资源

1,辅助学习资料:(1)有关作者、现代小说的常用手法等;(2)“二战”人口损失情况;(3)李德藻《纳粹为什么疯狂迫害犹太人》;(4)故事概要、人物描述、颁奖词、内容提要、解说词、图片说明、图片故事、墓志铭等写作范本。

小班幼儿如何学数学专题 篇4

明明3岁上幼儿园小班时就会从1数到100了,可到现在半年了,明明妈妈发现明明怎么没什么长进,问他3+2等于几也不知道。明明妈妈有点着急了,来到幼儿园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儿啊,幼儿园难道不教孩子数学吗?对于上小班的孩子,明明的表现正常吗?作为家长在家里怎么教啊? 在幼儿园小班,明明的情况很常见。我们知道,2~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在无意识状态下积累了大量词汇,并在这个过程中记住了很多音频数字,但他们并不理解这些数字代表的真正意义,只是把唱数1、2、3、4、5„„100当成是一种语言符号在学习发声,在家长的鼓励和表扬下数得更熟练而已。这也就是明明妈妈提到的“会从1数到100”。

至于进行计算“3+2”这样的问题,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小班幼儿数学认知的特点和发展水平吧。

小班幼儿具有动作发展快、喜欢模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等特点,大多数小班幼儿能够逐渐理解“1和许多”的概念,会比较4以内物品的多少,能对常见事物按照一个维度进行简单分类,如按颜色的不同或者形状的不同等等。

他们还不能用抽象的数字进行加法运算,这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但是如果我们用实物给幼儿演示,帮助他理解,例如,明明有3支水彩笔,妈妈又给他2支,问明明:你数数现在一共有几只水彩笔?这样他就会在摆弄水彩笔的过程中说出正确的答案。所以明明妈妈考察明明的方法不适宜,为此而产生的焦虑和质疑也完全没有必要。

参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小班数学教育目标的设定,我们一般将以下几点作为小班幼儿数学学习可实现的目标,家长可大致了解一下。

感知体验“1”和“许多”等数学概念;

感知、操作体验各种事物简单的数量特征,点数5个以内的物品,初步感知理解5个以内物体的数量;

对常见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排序;

用对应比较的方法体会物体数量的多和少(4个物体以内); 会比较2~3个物体常见量的差异,如大小、长短、厚薄等; 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

围绕这几条数学教育目标,幼儿园会尊重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及发展水平,以游戏的形式,借助各种材料,从浅入深地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教育形式有全班集体教育活动、小组活动、活动区自选游戏、生活中随机教育等等。孩子只有真正理解、掌握了数的实际意义,才能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其实,利用游戏学习数学我们同样可以在家里进行,下面就给您推荐几个。

游戏一:宝宝分樱桃

游戏目标:点数5以内的物品,初步感知理解5以内物体的数量。游戏材料:洗干净的樱桃或圣女果等较小的水果,5只碗或纸杯。游戏方法:

①家长说:“宝宝,妈妈买的樱桃不够多,我们不能都吃光,要给爸爸和爷爷奶奶留出来一些,你看怎么办呢?我们分出来好不好?”

②家长鼓励宝宝按照事先约定的规律依次发放。比如,每人1个樱桃,一边发樱桃一边手口一致地数出数量,爷爷1个、奶奶1个„„依次放到5只碗里。

③可以逐渐增加难度,每人3或5个樱桃,比如,爸爸的樱桃1、2、3、4、5;宝宝的樱桃1、2、3、4、5„„

家长引导宝宝学习一一对应分发食品和物品,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随着孩子点数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增加分配物品的数量。这种亲子游戏的形式同时也培养了宝宝对家人的关爱。

游戏二:玩具分类 游戏目标:

对常见事物进行简单分类 游戏材料: 小玩具若干 游戏方法:

①家长把宝宝的小玩具聚在一起,请宝宝观察并说说这些玩具都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例如,有的是动物,有的是人物;有的穿裤子,有的穿裙子等等。

②鼓励宝宝按照玩具的共性进行分类。例如:各种小兔子归为一类;小人儿分一类;相同颜色的分一类等等。

家长鼓励宝宝随意、反复给小玩具进行分类,只要宝宝能说出合理的理由就可以。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就是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当按照同一维度给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逐渐熟练后,就能够尝试按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了。游戏三樱桃核排队

游戏目标:对常见事物进行简单排序 游戏材料:洗干净的樱桃若干,纸杯2只。游戏方法:

①家长说:“宝宝,今天我们玩一个樱桃核排队的游戏,咱俩比赛,看谁排的队伍长。”家长示范摆出一组,并讲解排序的规律。

②鼓励宝宝把摘下的樱桃把儿先摆在桌子上,接着把吐出来的樱桃核摆在其后,就这样依次摆出长长的一串。第一次跟宝宝玩这类游戏时,可以简单地按照一个把儿接一个核的顺序进行排列,即A—B—A—B循环排序。

③等宝宝熟练掌握这种排序规律后可以增加难度,鼓励宝宝按照一个把儿两个核的规律排队,即ABB—A—BB。

④随着宝宝对排序特征及其规律的掌握,我们可以逐渐增加难度,比如AA—BB—AA—BB„„或是鼓励宝宝自己创造排序的方式。

⑤吃完樱桃后,我们和宝宝一起收拾餐桌,备两只纸杯,鼓励宝宝把樱桃把儿和樱桃核分别装入纸杯内,宝宝在分拣的过程中巩固了最简单的分类知识。

这类数学小游戏是教宝宝在游戏中自然习得排序和分类的知识,除此之外,在比“樱桃核”队伍长短的时候,还可以引导宝宝感知长短和多少的概念。同时,我们要照顾孩子在吃这类有细小果核的食品时,把果核全部吐出来,保证饮食安全。

游戏四:摸盖盖

游戏目标:用对应比较的方法体会物体数量的多少(4以内)。

游戏材料:各类饮料瓶盖若干(大小不

一、颜色不同),干净的酸奶盒4只。游戏方法:

② 收集好的各类瓶盖放在一只透明的瓶子里或是盘子里。

②家长和宝宝商量确定自己喜欢的颜色,按照颜色挑出瓶盖放进自己的酸奶盒里。数一数每一盒里瓶盖的数量,把一种颜色的瓶盖摆成一排,比比看哪种颜色的盖子最多,多几个。

③家长说:“宝宝,我们玩摸瓶盖、比大小的游戏吧。”家长和孩子闭上眼睛随便从自己的盒子里摸出一只瓶盖,然后睁开眼睛看看谁的瓶盖大,谁的瓶盖小,摸到大盖子的一方可以挠一下摸到小盖子一方的手心,以示胜利。

这个游戏以竞赛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帮助孩子按照一定的规律分类拣物并进行点数,得出总数,进而比较多少,为进一步“计算”打好基础。闭着眼睛摸盖盖比大小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发展了宝宝的触摸觉。

游戏五:找老大

游戏目标:会比较2~3个物体常见量的差异,如大小、长短、厚薄等。游戏材料:各类果核(清洗干净并晒干)、纸盒1只、色子1个。游戏方法:

①家长和宝宝把共同收集的果核放在纸盒里(大小不同的芒果核、桃核、杏核、枇杷核、樱桃核、苹果核等)。

②家长和宝宝轮流扔色子,并按照色子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果核,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把果核依次排成一队或是两队,比一比哪个队伍长。家长跟宝宝对比一下谁拿到的果核又大又多。

③为了增加宝宝学习和游戏的兴趣,家长可以在宝宝占上风时故意表现出惊喜和羡慕的神情。例如,哎呦,我怎么总是比你扔的点数少呢?宝宝,你有那么多大果核,能不能给我一个呢?等等。

这个游戏中,宝宝在掷色子和读色子点数的过程中,巩固了对数字的认识;按照色子上的数字取出果核的过程,提高了点数和按数取物的本领;给果核按大小顺序排队的过程,积累了对大小、长短、厚薄的感知经验。另外,在操作、摆弄果核的过程中,宝宝的小手触摸到质地、软硬、光滑程度不同的果核,发展了他们的触摸觉。

游戏六:图形变变变

游戏目标: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

游戏材料:白纸、水彩笔、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成品玩具等。游戏方法:

② 长和宝宝找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成品玩具,放在纸上画出轮廊图。②在这三种基本轮廓图口○△的基础上,家长鼓励宝宝随意添画出各种用品(也可以是宝宝说物品,家长协助画出来)。例如,圆形变成太阳、游泳圈、手表、面包圈、车轮„„

③当宝宝能熟练找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物品之后,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变换正方形、三角形摆放的位置和角度,如◇△◢◣◤◥让宝宝辨认,为学习守恒知识奠定基础。

辨认形状是最简单易行的游戏,生活中到处都能看见形状,不妨跟宝宝找一找,先从家里的小范围寻找,再到户外更大的空间去寻找,发现更多和图形相近的物品。另外,还可以请宝宝用积木、积塑、橡皮泥等材料表现出不同的图形,进一步加深感知。

小班专题计划 篇5

周嫚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我们将“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为轴心,通过教研组的共同学习与思考,确立了本学期的教研重点——“阅读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计划,且在计划的实施与反馈中,不断地去调整与运用。现整理小结如下:

1、主题背景下的阅读环境

围绕每个月的主题活动开展,我们创设了和主题相关联、相融合的阅读环境,例如:在“迎新年”的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一面“新年树”的背景墙,并在“新年树”下放置了一个装新年礼物的简易书架,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崭新的图书分享,小小的阅读氛围也越来越浓,孩子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进行交换图书和分享看书等活动。在“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活动中,我又创设了语言角——“会讲故事的小动物“,里面以不同的小动物为一个系列主题,放置了画面清晰简单的图片,有”会飞的小兔“、”鳄鱼的一家“、”小象和花环“等等,并还准备了图片中的小动物头饰和指偶,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会产生一种格外的好奇,他们会戴上头饰,模仿里面的小动物说话,有个别的孩子还会看图编故事。而在”小花园“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布置了”给小动物打电话“的真实情景,里面有真实的电话机,还有漂亮的电话亭,数字卡片、小动物插卡等等,丰富而又逼真的场景成了孩子们的最爱,他们常常会结伴进来玩相互打电话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的自发语言有了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扩展与提升。在”小司机“的主题活动中,看图讲述的“怪汽车”成了孩子们口里纷纷议论的话题,我们自制了汽车模型、怪汽车图片等等,幼儿被好看又好玩的模型和图片所吸引,语言有了交会,思想也产生了一定的碰撞。在主题活动——“夏天真热呀“,我又创设了语言角——”会飞的星星“,布置了生动可操作的墙面,孩子们可以自由地移动故事里的主角“小萤火虫”,还可以和萤火虫说悄悄话的游戏,这样,孩子们的目光也被紧紧地锁住,说的兴趣也就更强烈了。

另外,教室里的小书屋,也是孩子们看书的好去处,我呈现给孩子们的是一个自由、舒适、和温馨的开放式的空间,并在里面投放了软软的抱枕与靠垫,图文并茂的小标记,有“轻轻地”取放书宝宝、“好好地”用眼睛看书、和“静静地”听书宝宝的故事。在这样的环境暗示下,孩子们自主的阅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阅读效果。

2、阅读区中的材料

材料的适宜性对于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能起到一个积极推动的作用。在本学期的阅读活动中,我们也就如何让阅读材料更具有生命力和适宜性作了一定的思考。我们认为,阅读材料一定要是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能让孩子喜欢和接受,并乐意去探究、发现它的特别之处,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与价值。因此,在选择材料时,我思考在先,行动在后。譬如: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觉得小巧的图书更适合孩子拿在手里翻阅,因此我在小书屋里安置了口袋书架,并投放了口袋书,这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常常手捧翻阅。还有“过新年“中的自制涂涂画画故事书“分甜饼”,我就利用了孩子喜欢涂鸦的特点,将故事分割成了四张独立的图片,但拼摆在一起又能够形成一个小故事,而且还可以让孩子一边读图,一边进行涂色想像,孩子们就饶有兴趣去读图了。另外,“大熊山“的故事比较富有深意,也有点生涩难以理解,为了能适合小班幼儿的阅读特点,我也将内容进行了改编,并制作成了可以抽离的图画大书,孩子们就更喜欢去读图,了解故事的意思了。

在这一学期的不断思考与尝试中,我们也积累了点点滴滴的经验,知道了阅读选材必须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知道了幼儿的阅读方式是多样化但其状态却又始终充满稳定特质的。而环境是阅读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媒介,适宜的阅读材料又如同一架彩虹,能帮助孩子成功地达到阅读之桥的彼岸。

因此,在下一个学期里,我们也将沉下心来,努力地吸收关于阅读知识的理论,了解它背后的科学性,并付诸于实践研究中,帮助幼儿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和乐趣,收获更宝贵的阅读经验。

小班专题计划 篇6

“四强”专题教育专题一学习研讨工作计划

根据兵团党委“四强”工作部署和学校党委“四强”实施方案、工作计划要求,现特就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四强”第一个专题学习研讨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专题一学习研讨主要内容

强党性:重点学习党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考察xq、兵团时的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等。重点围绕如何严格遵守党章,增强党章意识,使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对党忠诚、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如何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坚定拥护兵团党委、学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开展研讨。教育引导处级以下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增强政治意识、严守政治规矩,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学校事业的推进者、校园稳定的维护者。

二、相关工作要求

(一)专题一学习研讨时间

按照兵团党委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四强”工作计划,第一专题学习研讨要在9月30日前结束。

(二)自学与集中学习

各基层党委(总支)和所属党支部要紧扣专题一学习教育内容,重点抓好党支部“三会一课”集中学习研讨和党员个人自学。每个专题安排集中学习不少于1次,至少开展1次交流研讨,每名党员至少作1次专题发言。交流研讨要有深度,见人见事、触及问题,防止浅尝辄止、散光走偏。个人自学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领会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各基层党委(总支)及支部书记要抓好督促检查。

(二)党支部书记、支委上党课

各基层党支部委员会成员要坚持讲党课,要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全面从严加强党的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着力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紧扣专题一学习教育要求,联系单位、岗位、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重点围绕“锤炼党性、严格遵守党章,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开展研讨。

(三)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摆问题

要对照“四强”标准,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和工作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深入查找解决在“锤炼党性、严格遵守党章,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方面存在的差距和突出问题,认真撰写党课讲稿和研讨发言材料。

(四)相关要求

1、各基层党委(总支)及支部要结合实际,统筹安排,从严从实按学校要求抓好专题教育各环节工作。

2.每名党员干部每个专题研讨必须按要求准备1500字左右的交流发言材料,以备审核抽查。发言材料由支部存档备查。

环创计划专题 篇7

中二班

主题墙的创设史幼儿园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创设幼儿发展所需要的主题墙尤为重要,有价值的主题墙,从感观上带给幼儿有关的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带给他们愉悦感,所以这学期我们中二班的主题墙史这样创设的:

我们班围绕主题活动“奇妙的动物”进行环创

1、第一块的主题是:“我认识的动物”,幼儿对动物比较熟悉,在认识动物中我又细分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让幼儿对所认识的动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2、第二块的主题是:“我喜欢的动物”,在这一块我让幼儿自己来动手,把主动权全部交给幼儿,让幼儿自己来动手,这个主题主要分为“我画的”“我剪的”“我折的”“我做的”让幼儿自己行动起来,发挥各自的才能,通过不同的形式动手来展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来加深对自己喜欢的动物的了解,让幼儿更加喜欢这些小动物。

3、第三块主题是:“我和动物做朋友”每位幼儿都特别喜欢动物,都有自己的动物朋友,我让幼儿在平时和自己动物朋友玩的时候拍一些照片,让后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动物朋友,让更多的幼儿认识自己的动物朋友。

圣诞计划专题 篇8

一、活动背景

圣诞节是基督教最大的节日,也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圣诞节走进中国虽是近几年的事,但由于其热烈、奔放、多姿多彩的节日形式使无数青年人为之倾倒,圣诞节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节日,每到这一天,街上张灯结彩,玻璃窗上喷上了与圣诞有关的精美图案,人们在这一天身着盛装,准备盛宴,互赠礼品,尽情的狂欢。

二、活动主题: HAPPY 2012——圣诞游园会及礼物也疯狂

三、活动目的: 通过HAPPY 2012——圣诞游园会及礼物也疯狂,本次活动一方面丰富校园的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这次游园活动为各班同学间增加联系,加强合作,增进友谊,增加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互助互爱,共同成长。

三、具体活动策划方案

(一)开幕式

宣布活动开始

⒈ 负责:工商管理系选取出一名主持人。

⒉ 说明:①由工商管理系主持人用致开场辞,会计系主持人致幽默开场白; ②由贸易经济系主持人各自介绍班级特色; ③由各个系主持人向观众自我介绍; ④旅游系主持人介绍开场节目;

⒊ 备注:主持人需事先统一设定好开场白等内容。

(二)圣诞游园会

时间:2012年12月24日下午

地点 :(室外)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操场

流程如下:

首先欲参加游园活动的同学须去服务处领取游园卡。

1、开场节目:校艺术团表演歌舞

2、名称:知识问答

道具:问题

参加人员安排:集体

游戏规则:抽取题目号码,回答相应的问题(问题另附)

答对问题的给予卡片上一个过关标签,如未答对在相关部分划×

3、名称:吹气球

道具:气球若干,内置小字条(字条上可以写“表演节目”,获得奖品等)

参加人员:5人一组,多次

游戏规则:参加人员按5人一组比赛(气球自行选取),依气球被吹爆速度取前3名,对球内的奖品予以变现.即主持人根据“字条”的内容给该同学对奖。主持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在过关的同学的游园卡片上盖上一个标签,如未过关则在相关部分划×。

4、名称:抢话筒

道具:话筒一支

参加人员安排:8人或多人参加(其中一人为喊话员不参加比赛)

游戏规则:音响里放歌曲直前奏,当前奏一停喊话人员会下令开始,然后参加人员就开始抢话筒并且说出此前奏是什么歌曲,答错或抢到话筒在规定的时间内没说对的淘汰,直到剩下最后一人为止,这人就算赢了并在过关的同学的游园卡片上盖上一个标签,如未过关则在相关部分划×。

5、名称:我来比划你来猜

道具:游戏题目(可以是具有可表演性的成语或词语)

参加人员:两人一组,可多组参加

游戏规则:游戏开始表演的一组两人先要面对面(一人为表演动策划,一人为猜测者),然后由主持人会把要表演的成语或词语写在一张纸上,让表演动作者做给猜测者看,当表演者表演完,猜测者能猜出表演者所做动作的成语或词语时,就算过关(注意:动作者可以用语言来解释,但不能说出动作中的字)

(题目:左右为难,无孔不入,金鸡独立,狗急跳墙,东张西望,无中生有,眉开眼笑,胸有成竹,鸡飞蛋打,低声下气)

游戏结束后在过关的同学的游园卡片上盖上一个标签,如未过关则在相关部分划×。

6、名称:踩气球

道具:气球若干

参加人员:多人

游戏规则:参加人员左腿或右腿绑上气球(一般为6个到个8之间),当主持人喊“开始”时参加者开始互相追着跑,要千方百计的踩掉别人的气球,直到最后一人脚下有气球为止,这人就算获胜,也可以为游戏设定时间,时间一到脚下剩余气球最多者获胜,游戏结束后并在过关的同学的游园卡片上盖上一个标签,如未过关则在相关部分划×。

7、名称:集体萝卜蹲

参加人员:集体

游戏规则:将参与者分成四堆以上,每堆人手牵着手围成一圈,给每堆人以颜色或数字命名,任意指定一堆萝卜开始统一下蹲,同时还要念词,再指定别的萝卜堆做同样动作,目标要一致,依此类推但不能马上回指。

以一实例加以说明。有红、白、黄、紫四堆萝卜,白萝卜先蹲,蹲的时候念“白萝卜蹲,白萝卜蹲,白萝卜蹲完红萝卜蹲。”念完后所有白萝卜手指一致指向红萝卜堆。红萝卜们马上要开始蹲且口中一样要念念有词,之后他们可以再指定下一个但不能是白萝卜。这个游戏是考验同学们的反应能力。游戏结束后并在过关的同学的游园卡片上盖上一个标签,如未过关则在相关部分划×。

最后,对于集齐一定的标签的同学可以到服务处领取相应的奖励并在兑完奖的卡片做上一定标记,留给参加同学作为纪念。

附:每一项游戏的游戏规则要写出来制成展板式的置于活动现场,尽量简明扼要。服务除位置安排以及各项游戏安排之地点将另附表格说明.(三)特别活动

1、寻宝大行动

道具:“宝物”(字条)

参加人员:集体

游戏规则:先准备好“宝物”(即字条上可以写礼品),然后把宝物分布在各个隐蔽的地方,接着,各寻宝者开始找寻“宝物”,找到“宝物”的寻宝者不得随意打开“宝物”,由主持人对奖。

2、吹面粉(整蛊游戏)

道具:面粉适量,乒乓球一个,匙更一个

玩法:先找出两个被玩者(如之前游戏的输者或赢家,告诉他们赢了这个游戏便不用受罚/有奖),面对面站在一张桌子两边,把乒乓球放在匙更上,放在二人中间,要他们蒙着眼向乒乓球吹,若能把球吹到对面便为之赢,待他们蒙好眼后,便迅速把乒乓球换成面粉,一二三,吹,并给予参加游戏的同学一定的奖励.四、经费预算

横幅:(寻找,为你的朋友赢取礼物;HAPPY 2012,HAPPY你我的圣诞游园以及地址时间)3条: 100元

大海报(把两项活动都写入)3张: 50元

传单:500份 50 元

大传单(食堂门口):10张 50元

游园圣诞礼物 :500份(分:好中差三种)1500 元

游园卡片:500张 300元

游戏说明海报7张 50

“寻找”礼物:30份 500元

工作人员及其他支出: 200元

总计:2800元

五、活动分工

(一)主持组:负责本次活动的主持工作等。

(二)撰稿人:负责班主任发言稿、感谢信的撰写等。

(三)摄像组:负责活动全程的拍照等。

(四)后勤组:负责活动资源的借用、购买、制作、运输、归还及活动现场的布置和整理。

(五)采购组:采购道具、装饰等。

(六)音像组:负责背景音乐的搜集和播放等。

(七)制作组:负责班级礼物、道具(分组纸条)的制作等。

(八)广告组:负责广告的编辑、排练及表演。

六、办公室负责具体人事安排以及后期报道宣传人事安排

上一篇:高一语文复习知识点下一篇:文艺部迎新晚会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