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公共教育学复习大纲

2024-06-05

(本科)公共教育学复习大纲(共6篇)

(本科)公共教育学复习大纲 篇1

2010年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辨证关系。一方面,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教育作为一种决定性的条件,制约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另一方面,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认知发展观

发展因素

皮亚杰理论对教育的意义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文化历史发展论

内化学说

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理论对教育的意义

第三章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一、智能差异与教育

传统智力理论与教育

多元智力理论与教育

成功智力理论与教育

二、学习风格与教育

学习风格的含义与模型

认知风格的差异与教育

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

一、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学习的含义

二、学习的分类

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

奥苏伯尔的学习性质分类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第五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包括强化)

行为塑造与程序教学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个体、行为和环境交互决定论,学习与表现,参与性学习与替代性学习。

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

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一、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

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认知学习观

结构教学观

发现学习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认知同化理论

先行组织者策略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直接教学的教学事件

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建构主义思想渊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二、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激进建构主义

生成学习理论

认知灵活性理论

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活动理论

情境性认知与学习理论

支架式教学

四、学习的人本理论

马斯洛的内发学习观

罗杰斯的学习观

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意义学习、自由学习、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第八章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的分类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

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成就需要

关系需要

自主需要

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

成就动机和期望-价值理论

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目标取向

学生的自我价值导向

自我决定理论

第九章知识的建构

(一)知识及知识建构

知识分类: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知识的表征:概念,命题,表象,图式,产生式。

(二)概念教学

概念的获得: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

概念的教学:概念教学可以采用例子—规则—例子或者规则—例子—规则两种方式。概念教学要注意的四个要素:名称、定义、特征(关键特征和无关特征,变式)和例证

(肯定事例与否定事例)。

(三)错误概念的转变

错误概念的性质

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

(四)学习迁移

1.学习迁移的分类

2.学习迁移的主要理论

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

形式训练说、相同元素说、概括化理论

学习迁移的现代理论

布鲁纳、奥苏贝尔论迁移、情境性认知与迁移、元认知与迁移、基于问题空间假说的迁移理论

第十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1.问题及其问题解决

问题的界定与分类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问题解决的过程模式

二、创造性及其培养

1.创造性的基本概念

2.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3.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脑激励法、类比法、联想技术

第十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一)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

学习策略的结构

(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2.精细加工策略

3.组织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1.元认知及其作用

2.元认知策略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时间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本科)公共教育学复习大纲 篇2

1 创新教育基地的建设

1.1 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创新教育基地搭建了学生早期接触科研, 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参与创新性实践活动的平台。如何发挥好平台的作用, 指导教师和学生须正确认识课外科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相对课堂上以传授学业知识为主, 指导教师在课外科研活动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因此多采用学导式、PBL等教学方式, 以问题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科研培训。做为学生而言, 参加课外科研活动, 不再是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 而是依据掌握的书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去解决科研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过课外科研活动, 指导教师和学生组成了一个小型科研团队, 这种科研团队不只是为完成某个科研项目, 更为重要的是, 它是一个创新人才培养的团队。在创新基地内, 科研小组充分利用学院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广东省公共卫生安全研究重点实验室的资源, 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主体,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侦、检、消、防、治”五个环节中的问题为中心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为学生创造自主研究与学习的机会和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将来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素质基础[1]。

1.2 创新教育基地的基础建设

为支持创新教育基地基础建设, 学校投入1.6万元的专项建设经费, 同时设立校级、院级科研课题吸收学生参加课外科研, 鼓励教师利用科研经费对学生开展的项目给予试剂、实验动物等方面的支持。学校专门开发了“南方医科大学创新平台”管理网站, 从科研项目的发布申报, 到项目结题评估进行全程网络化管理, 保证创新教育基地活动的有效实施。并且对论文版面费、专利申请费等实施全额资助。对于专项经费的使用, 一部分购买了微量移液器等学生专用小型仪器设备, 大部分作为立项课题的配套资金, 用于学生科研活动的开支, 如试剂费、网络费、图书资料费等。

1.3 课题的选择

课外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分支和教师指导下学生设计的课题。由于科学研究自身的复杂性和学生在课外科研投入时间与精力的有限性, 通常选择教师科研课题中部分实验周期不长, 又可以说明问题的实验作为科研项目。这样做有以下优势:首先, 可以让学生很快了解在研课题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针对性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综述;其次在研项目技术方案相对具体可行, 便于教师指导实施。此外, 能保证学生的课外科研有足够的科研经费 [2]。

利用寒暑假相对集中的业余时间, 根据学生条件, 结合我系人才培养方向, 单独为他们设计可以短期完成的实验, 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 利用学生暑假回家探亲, 在学生家乡进行当地媒介生物的种群、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等方面的调查, 返校后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 就是一项理论与实践,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课外科研课题。

1.4 学生的选择

在当前素质教育中, 创新学分成为学生毕业必备条件之一。因而每当进行课外科研项目申报时, 学生如潮水般涌向各个创新教育基地, 但在项目立项后, 真正能完成预定目标, 发表学术论文的小组少之又少, 其中学生的选择是关系到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 参加课外科研的学生必须“学有余力”。医学生的学业任务相对较重, 而课外科研主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 如果因参加课外科研而影响学业就得不偿失了, 毕竟学生要以学业为重。其次, 要对课外科研感兴趣和自愿参加。项目申报前, 指导教师要让学生明白, 科研活动不是课堂上的验证性实验, 存在不确定性, 需要经历诸多挫折和失败, 是需多次重复才有可能完成的创新性实验, 其研究结果是不可预测的, 要有无结果的思想准备。参加课外科研不是跟风行为, 而是在不影响专业学习的条件下自愿参加的活动。此外, 由于需要阅读英文文献, 学生英语已通过四、六级者最佳。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最适合进行课外科研的人选是大二、大三的学生, 这些学生已掌握了生理、生化、免疫等基础课程, 又具备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 且课余时间相对较多。而大一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 学习上还处于一个大学生活的适应阶段。大四、大五的学生, 由于临床医学课程较多, 临床见习、实习时间较长, 且诸多学生心思放在掌握临床技能、考研、找工作等方面, 不太适合做为人选。组成课外科研小组的人数不宜太多, 2-4人最合适, 既便于教师指导和管理, 也不会造成实验室人员拥挤, 个别学生的退出也不会中断课题进行。

1.5 课题的申报与立项

课外科研项目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培训, 让学生对整个科研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为今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奠定基础。一个完整的科研项目, 包括科学选题, 相关进展的文献综述, 开题论证, 开题及中期检查, 课题完成后的验收和相关成果的总结等部分形成。指导教师通过创新平台网站将初拟的题目和要求通知学生后, 通过与学生交谈, 将课题的内容、意义、当前国内外研究概况, 目前需解决的问题等向学生说明, 学生根据课题要求查阅相关文献, 根据查阅的资料及教师的指导, 提出立项申请书。以往课题申请书多是教师科研课题申请书的精简版, 现申请参加课外科研的学生较多, 而课外科研受实验场地、教师精力等限制, 为了优中选精, 采取竞争的方法来选择课题小组:根据初拟的研究题目, 让各个申请小组自行查阅资料, 写出申请书, 指导教师根据申请书的质量来判断各个小组的能力水平, 同时结合上述学生选择原则, 筛选最佳的课外科研小组, 这同时也给学生们一次真正的课题申请实践。指导教师确定科研小组和申请书后, 再由学院组织答辩评审后进行立项。

1.6 课题的实施

课题立项后,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如晚上、自习课或寒暑假来实验室工作。由于学生初次参加科研, 指导教师需告知学生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集中进行基本实验操作的培训, 常规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实验记录的书写等。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建议和具体指导, 同时需根据实验进展, 及时调整方案, 避免学生因遇到挫折后, 感到“劳而无获”, 失去兴趣而中途放弃。学生无故不参加或因特殊原因中途退出的, 应及时做好人员调整, 必要时可中止项目。在实施过程中, 最好实验室的研究生能参与辅助指导工作。研究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 邀请研究生参与课外科研的指导, 一方面可监督实验进程, 维护实验室正常次序, 另一方面, 学生也可以辅助研究生进行一些简单操作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3]。

1.7 课题的检查与验收

为考核科研课题的实施状况, 评价创新基地的建设水平, 在项目实施中期进行中期考核, 学生填写中期考核报告, 学校以此评估项目的进展情况, 对未开展或无明显进展的项目及时中止。在项目结束时, 学生填写“课外科研学术活动结题报告表”, 同时附上课题总结报告及发表的相关论文等, 指导教师需提交“课外科研学术活动结题评价报告”。对于取得成果的好项目, 学校鼓励参加各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活动。学校根据课题立项数目及完成数目和质量, 参加学生人数, 发表文章数量和质量、申请专利数量、参加“挑战杯”获得奖励情况等方面对创新基地进行综合考核, 考核结果与下一期资助水平相挂钩。

2 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成效

通过两年来的建设, 创新基地取得了显著成绩, 共有20多个课外科研项目进入基地开展研究, 尤其一些结合本专业特色的项目, 如“广东省媒介生物本底调查”, “蚊媒携带登革病毒的快速检测”, “新型驱避贴的研究”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新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目前, 学生已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 获得专利授权1项, 建设专题网站1个, 获得学校“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

通过进行课题实验, 学生逐渐形成科学性、逻辑性的思维体系, 提高了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设计实验时会考虑阴性和空白对照的设立, 在数据分析时会考虑到统计学意义等。通过参与课题研究, 学生了解了科研的基本过程, 掌握了科研申请书的书写原则和学术论文的撰写格式, 为今后的科研活动奠定了基础。通过组建课外科研小组, 学生们培养了团队精神, 在学术讨论中, 各抒己见, 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工作中齐心协力, 携手共进;在收获成果时, 谦虚谨慎, 按劳分配。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投入课外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如何设立短期而有成效的科研课题, 便于学生在短时间或分散时间内完成, 让学生能够“劳有所获”, 减少中途退出, 保持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 是值得指导教师思索的问题。此外, 学生课外科研活动是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 指导教师也需利用业余时间来指导, 如何将指导课外科研活动的工作与教师的业绩相挂钩, 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也是一个值得学校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朴杰, 赵光, 李勇, 等.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21 (11) :34-35.

[2]范雄林.学员课外科研活动组织实施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3, 5 (3) :316-317.

(本科)公共教育学复习大纲 篇3

关键词:公共事业(教育)管理    本科生    专业认同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于1998年设立,1999年开始招生,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然而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公众认知度,以及专业定位不明确等原因,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越来越低。学生的专业认同度直接关乎专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质量乃至社会的稳定。本文拟通过对该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促进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专业发展服务公共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专业认同度低的原因分析

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的现状令人堪忧,专业认知度、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缺乏,专业人才培养也不尽如人意,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明显偏低。

1.专业认知度低

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个设立时间不长发展还不够成熟的专业,在社会中承认度较差是必然的。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在社会上知道的不多,社会了解度、认知度低。这种尴尬的境地使得其就业的前景很差,很多用人单位都不知道有这个专业。除了社会认知度低以外,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也很低,有些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具体的学科框架都不甚理解,也不明白自己要学习什么,毕业之后要干什么,往往停留在高年级学生或者毕业学生所评价的“学不到东西,找不到工作,混混就能毕业”的心理状态。根据对该专业本科生的调查,了解到高招报考时大部分学生并非愿意报考此专业,就读此专业本科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调剂录取的,因此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在一开始就使得学生表现出不喜爱的情况。进入大学以后,能够真正去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也很少。

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以S校为例,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从2008年录取74人到2012年录取41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人数的减少也必然导致教师人数的减少。除此之外,在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当中,给本科生上课的都是年轻的教师或者新录用的博士,教授给本科生上的课基本停留在1~2门课程。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上,一方面是专任教师队伍中教育管理相关专业毕业的老师很少,很多教师都是高等教育学、教育学等专业毕业的博士,这也导致了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方面的人才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很多该专业专任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另一方面,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专任教师以理论见长的很多,以实践见长的较少,很多教师都是边教边琢磨,缺乏对该专业的整体了解与认识,缺乏实际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务实经验。

3.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培养

目前,高校在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培养上依然没有摆脱课堂的束缚。对学生的培养依然停留在教师“一言堂”的讲述理论知识上,且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更不用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学校基本上靠专业实习来完成。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学生的实习主要以师范生顶岗为主要形式,基本担任的是中小学的任课教师,但真正走进教育管理部门或者学校行政管理层去实践学习的机会几乎没有。对于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这怎么能算是专业实习呢,跟自己的专业又有多大关系呢。在这种实践下,学生们获得的是教学能力而非教育管理能力,这种不对称必然导致学生认同感的降低。

4.毕业生难以找到专业对口工作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对于其他专业,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最大的问题是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在基层的教育管理部门中,往往从学校的专任教师队伍中选拔管理人员,很少吸收本科生,真正意义上招录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单位也仅只有教育辅导机构,但辅导机构的不稳定性往往让毕业生敬而远之。在当前社会还未真正从“大政府,小社会”到“小政府,大社会”转型的情况下,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毕业生要想谋得一份对口的工作犹如“大海捞针”。以S校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2012届毕业生为例,截至2013年7月,毕业后找到对口工作或考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4人,占当年该专业毕业生总人数的7%,考上公务员、村官的11人,所占比率为19%。如果说公务员、村官也勉强算可以施展自己的教育管理专业才华的话,那么就还有接近74%的毕业生从事着与教育管理毫无关系的工作。

二、对高校提高该专业本科生认同的建议

要提高学生对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的认同度,就必须解决专业认识度低、师资力量薄弱、重理论轻实践、就业前景堪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与实施。“2+1+1”模式即先在大学修读两年的专业课程,提高专业认识和认同,将遇到的问题撰写成毕业论文,升华专业水平。

1.明确专业相关介绍,引领学生“认识”自己的专业

在高招时,学校应做到把专业的相关情况给考生进行详细介绍,要让考生明白专业无冷热,吸引有兴趣和有志向从事公共事业(教育)管理工作的学生报考此专业,从源头提高学生对此专业的认识。学院要通过专业介绍会、院系网站等向学生介绍专业的发展历史沿革、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形势等信息,解答学生的困惑;要多重积极地引导学生客观、完整、全面地认识专业的各项情况,尽量避免学生因信息不准确、不完整而形成对专业的误解和不良评价。通过让学生对专业的充分理解,提高学生对专业未来的信心与激情。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领学生“认同”自己的专业

专业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他们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和学习的榜样,要让学生对专业产生认同感,首先必须让他们认同该专业的教师。从根本上来说,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学生实践能力较弱以及师资力量薄弱。要解决这一难题,首要的就是必须加强该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鉴于高学历的教师已基本饱和,在当前的专业教学当中,缺乏的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因此高校可以通过聘请教育管理部门以及中小学中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能力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来担任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相关专业课的授课,或者邀请他们举办相关专题讲座。通过这些举措来充实专业教师队伍,高校也可以推荐高学历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到教育管理岗位上兼职,提升其实践经验,有利于更好地教育好学生,也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只有学生认同了自己的专业,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它,喜爱它。依靠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加强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特色。

3.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引领学生“实践”自己的专业

学校要注重学生实习岗位的选择,要让学生真正走上教育管理岗位进行专业实习,使学生学会发现当前教育事业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学会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学会在实践中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在学生大三的实习期间,要认真指导好学生开展实习工作,定期查看学生的实习日志,了解学生的工作现状,对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指导。如高校可以让该专业学生到中小学去担任校长助理或者教导主任助理,亲身体验基础教育管理工作,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针对专业的特殊性,高校也可以实施学校机关部门领导与学生结对活动,让学生了解机关领导干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实际现状,让学生不用走出校园也可实践自己的专业知识。

4.推行导师帮扶制度,引领学生“提升”自己的专业

通过让学生认识、认同、实践自己的专业,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我们不能满足于此。在大四我们要让学生回归大学校园,带着实践过程中的疑惑进一步加深自己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实践回归理论,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理论知识的魅力。此外,在学生毕业论文和就业选择的过程中,学校要安排导师进行帮扶。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导师要指导学生从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知识和进行相关的实证调研,去真正了解问题的现状,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使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在就业选择方面,面对专业的就业前景的不甚乐观,导师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对专业的正确认识和评价,让学生明白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缓解学生就业时的心理压力。导师还要鼓励学生考“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生,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总之,认同程度的提升不能仅靠学校或者学生,应该系统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只有学校加强培养,学生自身力求进步,才能实现使学生沿着“认知专业——认同专业——实践专业——提升专业”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使学生对专业满意,使学校完成培养合格大学毕业生的目标。随着专业认同度的提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必然得到提高,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也必将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欣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管理方向)学生专业态度问题分析及建议[J].高教研究与实践,2008,(9):11-15.

[2]王培章,陈传万,陈燕玲.师范类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6):25-28.

[3]关小克.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专业认知定位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6):102-103.

[4]孔春梅.对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6):72-73.

[5]闰建璋,惠圣,贾云鹏.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院(系)办学模式改革[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5):62-67.

[6]柳叶.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本文系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境内外访学项目。◆(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本科)公共教育学复习大纲 篇4

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

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

一、能力要求

1、能设计回顾法和记账法食物量登记表

2、能用记账法进行人群食物消耗量调查

3、能用24小时回顾法进行食物摄入量调查

4、能进行标准人系数和人日数换算

5、能用记账法资料计算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

6、能用回顾法资料计算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

二、相关知识

1、回顾法和记账法表格设计要点以及记账法的使用范围及优缺点

2、食物消耗量记录要点

3、回顾法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

4、记账法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

第二节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一、能力要求

1、能评价和分析膳食能量

2、能分析和评价膳食营养素摄入量

3、能进行膳食模式的分析评价和报告

4、能建立膳食调查数据库

二、相关知识

1、人日数换算要点

2、进餐人数登记要点和标准人系数计算

3、食物实际消耗量计算

4、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来源分布计算要点

5、数据库相关知识

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第一节人体体格测量

一、能力要求

1、能测量婴幼儿身长、胸围、上臂围和坐高

2、能使用皮褶计测量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二、相关知识

1、体格测量方法和意义

2、体格测量的标准化

3、卧式量板、量床使用方法

4、皮褶计使用方法

5、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解剖定位知识

第二节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

一、能力要求

1、能对尿液样品进行收集、保存

2、能对粪便样品进行收集、保存和处理

二、相关知识

1、尿液样品收集和保存知识

2、尿液样品的种类和意义

3、粪便样品收集和保存知识

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

一、能力要求

1、能识别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基本体征并进行评价

2、能识别维生素A、D、B2、C、钙、铁和锌缺乏体征并进行评价

二、相关知识

1、能量—蛋白质缺乏体征和分类

2、缺铁性贫血基本体征和评价

3、维生素B2缺乏体征和评价

4、维生素C、维生素A缺乏体征和评价

5、维生素D和钙缺乏体征和评价

6、锌缺乏基本体征和评价

第三章营养咨询和教育

第一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咨询

一、能力要求

1、能进行烹饪营养、平衡膳食评估并提出建议

2、能进行健康生活方式询问和评价,并提出建议

3、能解答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问题

4、能进行身体活动和能量消耗评估

二、相关知识

1、不同膳食结构特点、存在问题和建议

2、健康生活方式概念

3、食物污染、中毒原因及其预防方法

4、运动与能量消耗基础知识

5、身体活动类型和水平判断方法

6、食品卫生检验常见指标和判断方法

第二节营养教育

一、能力要求

1、能进行平衡膳食营养教育

2、能进行维持体重和能量平衡教育

3、能撰写科普文章

二、相关知识

1、营养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沟通和宣讲技巧

3、科普文章编写原则和基本要求

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

第一节营养和食物需要目标设计

一、能力要求

1、能确定儿童和青少年营养需要

2、能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需要选择食物

3、能确定儿童和青少年主食、副食供给量

二、相关知识

1、不同性别、年龄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需要

2、年龄组分类知识

3、儿童和青少年食物选择原则和特点

第二节食谱编制

一、能力要求

1、能编制儿童和青少年食谱

2、能编制幼儿园食谱

二、相关知识

1、学校营养餐营养要求

2、儿童和青少年配餐原则和方法

3、幼儿园食谱编制原则

第三节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

一、能力要求

1、能对成人、青少年和儿童的食谱进行营养评价

2、能根据营养评价结果调整食物品种和数量

二、相关知识

1、食谱营养成分计算和评价原则

2、食品种类和蛋白质互补评价知识

3、能量营养素比例相关知识

4、营养素损失因子相关知识

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

第一节食品营养标签的制作

一、能力要求

1、能根据终产品营养特点,制定成分分析计划

2、能根据分析数据制作营养标签

3、能撰写产品标签说明书

二、相关知识

1、产品相关配方,标准要求和营养特点

2、营养成分定义和计算

3、数据修约

4、营养声称基本知识

5、标签说明书格式和相关规定

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

一、能力要求

1、能计算食品营养质量指数

2、能进行食品蛋白质营养评价

3、能进行食品碳水化合物营养评价

4、能进行食品脂肪营养评价

二、相关知识

1、食品营养质量指数计算方法和要点

2、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和必需氨基酸相关知识

3、碳水化合物和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评价方法

4、脂肪酸评价方法和要点

第三节食品营养资料编辑

一、能力要求

1、能根据食品的营养特点,撰写产品宣传资料

2、能设计市场需求调查表

3、能分析调查资料并撰写市场调查报告

二、相关知识

1、宣传资料的种类

2、产品消费群体定位和需求调查知识

3、调查资料的统计和报告格式要求

4、调查报告的基本要素和资料信息化

第六章社区营养管理和干预

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收集

一、能力要求

1、能收集社区目标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资料

2、能收集社区目标人群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水平等基本资料

3、能根据调查资料性质编制调查表

二、相关知识

1、调查方法和手段

2、健康信息表格设计原则

3、资料信息分类和收集方法

4、社区卫生工作相关知识

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

一、能力要求

1、能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2、能计算人群营养缺乏病发生率和患病率

3、能计算社区目标人群基本资料的百分比

二、相关知识

1、个人健康信息和档案主要内容

2、计量和计数资料概念

3、发病率、患病率的概念及计算

第三节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和实施

一、能力要求

1、能设计社区营养干预方案

2、能设计普通人群科学运动方案

二、相关知识

1、社区营养干预内容和方法

2、干预方案设计原则和类型

3、成人运动指导方式和相关知识

第一章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一、相关知识

道德与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二、掌握内容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第二节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

一、掌握内容

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

2.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

3.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人。

4.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第二章医学基础

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一、相关知识

人体的结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二、掌握内容

1、细胞的组成

2、人体基本组织的构成

3、人体九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第二节食物消化吸收

一、相关知识

唾液、胃液、胰液、胆汁、肠液的基本知识

二、掌握内容

1、唾液腺、胃液、胰液、胆汁、肠液、胰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2、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第三节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一、相关知识

不同人群分类的基础知识

二、掌握内容

不同人群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和变化特点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

第一节营养学概论

一、相关知识

1、营养、营养素与营养学发展史

2、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二、掌握内容

1、营养及营养学的概念

2、膳食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的内容

第二节能量及宏量营养素

一、相关知识

1、能量与宏量营养素基本知识

2、了解不同活动强度PAL值

二、掌握内容

1、能量的单位、来源以及能量的折算系数

2、基础代谢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3、能量的需要量、参考摄入量和食物的主要来源

4、掌握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类,必需氨基酸的定义、种类,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互补、来源、供给量以及营养学意义

5、掌握脂类的理化性质、分类,必需脂肪酸的定义及类型,脂类的适宜摄入量、消化和吸收、生理功能、主要食物来源及其营养学意义

6、掌握碳水化合物的基本理化特性、分类以及生理功能,碳化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消化、吸收、生理

功能以及摄入量,血糖生成指数(GI)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第三节矿物质

一、相关知识

了解矿物质的分类及营养学意义

二、掌握内容

掌握钙、镁、、磷、钾、铁、锌、碘、硒的主要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基本供给量以及缺乏时的主要症状

第四节维生素

一、相关知识

1、了解维生素的基本特性

2、了解维生素缺乏的影响和疾病表现

二、掌握内容

1、掌握维生素的分类

2、掌握维生素A、D、E、K、B1、B2、叶酸、B6、B12、尼克酸、C的基本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参考摄入量和缺乏时的主要症状

第五节水和膳食纤维

一、相关知识

了解水和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二、掌握内容

1、掌握水的生理功能和需要量

2、掌握膳食纤维的的生理功能、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第四章人群营养基础

一、相关知识

了解不同人群的营养特点

二、掌握内容

掌握不同人群(孕妇乳母营养、婴幼儿营养、儿童青少年营养、老年营养)的不同营养素需要量、参考摄入量、膳食指南以及膳食要点

第五章食物营养与食品加工基础

第一节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一、相关知识

了解植物性食物的营养成分和组成特点

二、掌握内容

1、谷类的的营养成分及其组成特点

2、豆类及其大豆制品的营养成分及其特点

3、蔬菜、水果类的主要营养成分和特点

第二节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一、相关知识

1、畜禽肉的合理利用

2、蛋类的组成特点

二、掌握内容

1、掌握畜禽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2、掌握蛋类的营养成分

3、掌握水产类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合理利用

4、掌握乳类及其制品的分类及其主要营养成分

第三节调味品和其他食品的营养价值

一、相关知识

1、调味品的分类

2、熟悉食用油脂的组成特点和营养价值、合理利用

二、掌握内容

1、酱油和酱类、醋类调味品的特点及营养价值

2、酒的分类及其主要营养成分、禁忌成分和毒副作用

3、茶叶的分类及保健功能

第四节营养强化与保健食品

一、相关知识

食品强化和保健食品的的概念、分类意义

二、掌握内容

1、掌握对食品强化的基本要求

2、保健食品的主要功能原理和管理

第五节常见的食品保藏和加工技术

一、相关知识

1、物理、化学保藏的方法

2、了解食品浓缩技术和食品的微波加工技术

3、熟悉食品的膨化技术特点

二、掌握内容

1、食品保藏技术的的分类

第三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

一、相关知识 食物中毒的特点

二、掌握内容

1、食物中毒的概念及分类

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发病特

3、河豚鱼中毒的症状

措施

2、维生素D缺乏病的发病表现

3、维生素B族缺乏病的发病表现

4、维生素C缺乏病的原因、发病表现

5、常见矿物质缺乏症的发病原因及表现

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

一、相关知识

1、肥胖的判断指标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2、食品保鲜技术的分类

3、食品干燥技术的分类

第六章食品卫生基础

第一节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一、相关知识

1、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卫生学意义

2、食品细菌性污染的指标及卫生学意义

3、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 素和3-硝基丙酸污染的主要食品、危害及预防措施

4、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的途径及食品放射性污染 的来源

二、掌握内容

1、食品污染的概念和分类

2、常见细菌性污染的菌属、危害及预防要点

3、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特性、危害及预防要点

4、展青霉素污染的主要食品、危害及预防措施

5、物理性污染的途径及食品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6、化学性污染的分类、途径及其防治

第二节各类食品的卫生要求

一、相关知识

植物性食品的卫生要求

二、掌握内容

1、畜禽肉的卫生问题

2、我国水产品的卫生管理办法

3、致病菌对奶的污染

4、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来源 第七章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 第一节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概论

一、相关知识

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作用

二、掌握内容

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应用

一、相关知识

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个体和群体计划膳食

二、掌握内容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常用评价指标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一、相关知识

1、地中海膳食结构的特点

2、了解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

二、掌握内容

1、掌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内容

2、掌握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第四节膳食与营养缺乏病预防

一、相关知识

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发病表现

2、叶酸缺乏症的原因

二、掌握内容

1、维生素A缺乏病的原因以及发病表现、预防

2、骨质疏松的膳食营养防治

二、掌握内容

1、心脑血管疾病的膳食营养防治

2、糖尿病的饮食营养防治原则

3、痛风的膳食营养防治

第八章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

1、了解营养教育的相关实施步骤

2、了解社区居民营养与健康资料的收集

第九章相关法律、法规

《语文教育学》考试、复习大纲 篇5

绪 论

复习要求:认识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各方面修养,了解《语文教育学》的性质特征课程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修养

(1)思想品德素养

1)坚定的政治方向 2)牢固的专业思想 3)高尚的职业品格 4)健康的审美情趣。(2)专业知识素养

1)比较厚实的中文专业知识

2)较深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3)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百科知识(3)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

1)语文能力 2)教学能力

3)自学和科研能力

第二节 “语文教育学”概说

一、语文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的是以学校语文教育为重点的整个语文教育现象。

二、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

(一)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基础任务

(二)发展语文能力——主要任务

(三)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要任务

(四)构建和应用必要的语文知识——语文课程应该承担的任务

第一章 语文教育

复习要求:理解“语文教育系统”的相关内容。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是和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乃至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教育结合在一起的。

一、语文教育学的形成历程 一)孕育于“教育学”和“教授法”时期 二)“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 三)“语文教材教法”时期

四)语言教学法和文学教学法时期 五)语文教学法及语文教学论时期 六)语文教育学时期

20世纪以来的语文教育学发展的轨迹,基本趋势是: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

二、语文教育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

在当代社会中,语文教育必须与大生产、大经济、大教育相适应。按照这种观点透视分析语文教育的性质、内容、过程、功能、目标,就是大语文教育观,即语文教育的系统观点。

大语文教育观认为:现代语文教育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学校语文教育三个子系统。

家庭语文教育有继承性和基础性的结构特点;社会语文教育具有广泛性、动态的结构特点;学校语文教育是整个语文教育的核心,具有规范性和选择性的结构特点。

第二章 语文课程性质和语文教育目标

复习要求: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掌握“语文教育目标”概念;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的相关论述。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

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1904年起开始设置的。

1949年开始正式启用“语文”这个名称。

叶圣陶:“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和书面语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部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学科的特点: 知识性;实践性;综合性;社会性;审美性

二、语文教育目标

1、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人们在语文学科领域内展开的全部教育活动中预期要达到的具体要求。

2、语文学科教育目标具有如下一些重要特征;

(一)学科规定性;(二)范围普遍性 ;(三)阶段预期性;(四)实施可行性。

3、确立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语文课程目标主要有导向、推进、控制、评价、管理等作用。

三、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构成——主要由几方面组成:

1、社会属性发展目标:智、德、美三方面。

2、自然属性发展目标:体能发展目标。

四、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目标”

根据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设计。包括:10个总目标、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的4阶段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从五个方面制定总目标:要求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第三章

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材

复习要求:掌握“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的基本概念;《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性质特点。

一、《语文课程标准》简介: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1、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特点?

A.课程功能的主要关注从“怎么教”转向“教什么”; C.课程目的的主要关注从“智力发展”转向“全面发展”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是什么?——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5.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作用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实施教学计划的依据;进行教学的依据;评估质量的依据。

二、语文教材概述

1、语文教材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物质体现形式。它以具体的内容和直观的形式体现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订的。分泛指、特指和专指三种不同的概念。

2、语文教材的功能:A.智德启迪功能 ;B.语文历练功能;C.语文积累功能;D.知识扩展功能。

3.现代语文教材的内容主要由四种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助读系统。

4.教科书的类型

语文教材主要有分编型和综合型(也叫合编型)两种类型。

A.分编型教材及其主要特点:

分编型教材指的是按语文内容的不同种类而分编成自成体系的多种并行教材,供教学时配套使用。

优点:头绪分明,线索清楚,有利于安排由浅入深、由简而繁的序列,无论是知识教学还是能力训练以及系统性、计划性都很强,对学生单项语文能力训练的培养能做到有“序”有“格”

缺点:若分编的教材不能互相配合,缺乏协调,很容易出现单科独进的毛病,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对学生整体语文能力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

B.合编型教材及其主要特点:

合编型教材指的是将语文科多方面的内容综合编排在一起的教材。

优点:兼顾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训练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听说读写的相互促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缺点:头绪繁杂,序列不清,各种单项能力的训练内容难以真正兼顾,教学中“厚此薄彼”的现象在所难免,尤其是表达与阅读训练很难做到完全吻合。

5.与旧式语文教材相比,新式语文教材至少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语体的角度看,教材已由单一的文言文发展为文白混编或分编,并以白话文为主;

第二,从选文的角度看,教材已由只选传统的名家名篇发展为既照顾到传统名篇,更注意选用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气息的文章;

第三,从课文的编排方式看,教材已由传统的按时代为序的“直线”式发展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圆周”式;

第四,从课文的组合形式看,教材已由孤立的单篇文章的罗列堆砌发展成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具有一定联系的单元组合。

第五,从编辑意图看,那种只重文学教育、文艺欣赏,轻视或忽视语文应用的传统观念已受到冲击,而研究规律;兼顾文学性与实用性并以实用为主的教材观已初露端倪。

第六,从结构成分看,单一的范文系统已发展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和助读系统的综合。

三、语文教材的使用

(一)统观全套教材,认真研究编写意图(二)熟悉整册课本,明确该册的教学重点

(三)钻研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得根据教科书的实际与学生的实际,合理地安排教学程序。要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就得注意:

1、要有整体观念。

2、要有教法因素。

3、要有灵活措施。

(四)审慎调换、增删内容,灵活运用教材

灵活运用教材有下列几种做法: 1.删、调、补教材的内容; 2.改变教材的序列;,3.改变教材中规定的教学方法。

使用语文教科书应采用读整套语文教科书——读一本语文课本——读一单元课文——读一篇课文的方法和顺序进行,做到总揽全局,点面统筹,心中有数,目中有人,立足实际,灵活运用。

第四章 中学语文教学原则

复习要求:理解各语文教学原则的基本内容、确定依据;掌握贯彻语文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语文教育与思想陶冶、审美培养相渗透的原则

一、确定原则的依据

⑴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征。

⑵教育方针和语文教育目标。⑶语文教学的客体(教材)。⑷由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贯彻原则的要求

第一,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内,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做出统一的安排。

第二,结合语文德育和语文美育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和美育。

第三,积累感悟,培养高品位的语感。

第四,教师的人格魅力。

第五,克服错误的认识。语文德育的特点主要有: 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②因文释道,披文入理。③联系实际,面向人生。④个性化。

语文美育的特点主要有: ①寓教于乐,愉悦身心。②披文入情,熏陶感染。③创设情境,引照自我。

第二节 语文学习与思维训练同步发展的原则

一、确定原则的依据

(1)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2)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3)搞好语文教学的需要

二、贯彻原则的要求(1)赏析作者的思维成果(2)训练学生多种思维品质(3)引导课外思维实践

第三节 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协调发展的原则

一、确定原则的依据

(1)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必然联系

(2)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贯彻原则的要求

(1)坚持全面训练的观点,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不可偏废

(2)寻找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彼此之间的结合点,兼顾单项训练

第四节 语文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配合的原则

一、确定原则的依据

(1)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的学习和运用决不能仅仅局 限在课内。

(2)课内语文学习和课外语文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一原则也是由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决定的。

(3)青少年的求知欲强,他们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渴望,他们的身心特点,也决定了语文学习要与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相结合。

(4)课外语文生活的广泛性和课堂语文教学的局限性,也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开放的语文教学系统。

二、贯彻原则的要求

(1)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真正树立大语文教育观(2)发挥课堂语文教学对课外语文活动的指导作用(3)要加强课外语文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4)创设良好的语文环境 第五节 语文教育的创造性原则

一、确定原则的依据 ⑴教学改革的需要 ⑵学生发展的需要 ⑶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贯彻原则的要求

⑴创造性地把握语文教学内容;

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⑶创造性地应用教学方法

第五章

语文教育的方法与语文教学媒体

复习要求:理解语文教育方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语文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一、语文教学方法概述

语文教学方法是实现语文学科教育目标,师生共同完成语文教育任务的途径、方式和手段的总和,是施教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和谐统一。

二、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 A、讲授法

又称串讲法、讲述法、讲解法等。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智 力、陶冶性情的活动方式。

特点是:主要是教师独白。

优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信息量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缺点:学生主动少。讲授法的应用要点:

1、内容具有科学性、思想性、逻辑性、系统性。

2、讲授具有启发性。

3、讲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

4、要配合其他教学方法。

5、恰当板书。

6、及时反馈信息。B、谈话法

又称提问法、问答法、疑问法等。特点是师生的相互问答为主要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要点:

1、教师讲究提问的艺术。

2、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

3、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4、正确处理面向集体提问和个别回答的关系。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好处: C、讨论法

又称议论法、辩论法、研究法、座谈法等。讨论法,是以师生间特别是生生间通过对话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

讨论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应注意以下要点: 1)讨论不能凭空进行,一定要以阅读为基础 2)讨论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天马行空,失去控制 3)讨论要有时间控制

4)小组成员都要积极参与,不能有旁观者 5)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6)小组讨论要有总结

D、练习法,又称巩固法、总结法、复习法等。

三、综合性语文教学方法简介

(一)读议讲练法

是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一般程序:

1、指导阅读。主要采用导读法。

2、组织学生研讨。主要采用谈话法和讨论法。

3、精讲。主要采用讲授法。

4、练习(口头及书面练习)。主要采用练习法。

(二)目标教学法: 基本程序:

1、制定课时教学目标。

2、展示教学目标。

3、依照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4、依照能力层次选择教学方法。

5、获得反馈信息,补救达标。

(三)单元教学法 特点:

1、综合目标。

2、将若干篇课文视为一个整体,从全局出发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活动。

3、从联系中认识事物,从对比中辨别事物,或从若干个侧面认识整体。单元教学的基本方法:

1、知识短文开路式。

2、举一反三式。

3、目标控制式。

4、比较式。

(四)导读法

即:教师指导学生自读。又称教读法、探讨法、发现法等。基本做法:教师提出一定的问题和要求,学生自己感知,自己分析,自己综合,互相质疑解难,共同切磋琢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随时指点。

(五)情境教学法

又称观察法、欣赏法、电化教学法等。

特点:利用生活场景,或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在具体直观中观察思考。优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情境化。科学化的手段打破了时空界限,使教学 内容丰富多样。

四、教学方法的选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说语文教学既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又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

第六章 阅读教学

复习要求:了解阅读能力结构及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理解“阅读”、“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过程”等的概念内涵;掌握各类课文教学的要领。

第一节 阅读及语文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概念

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2、阅读教学的内容:阅读习惯态度、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的培养。

3、阅读教学的重点: 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阅读是语言积累;阅读是情感体验;阅读是心智活动。

二、阅读能力结构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下列能力要素: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评价能力、迁移能力、创造能力。

第二节 阅读教学过程

一、“阅读教学过程”概说

阅读教学过程:在教师发挥主动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对于教材的认读、理解过程。

(一)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

1、明确教学计划:

1)了解本单元有哪些语文知识,包括语文基础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2)明确单元学习重点。

3)列出单元学习提纲,包括本单元的总目标,每篇课文的重点,本单元作 文训练的范围要求等。

2、教读课

3、自读课

4、总结与测试。

(二)单篇课文的教学过程:

1、阅读教学的一般(常规)过程

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包括引导过程、研读过程和 运用过程。

阅读的主要方法有朗读、默读、精读和略读。

2、打破程式化的单篇课文教学模式

一)精选课文教学内容

A、变形阅读教学——打破“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从语言文字、篇章结构到思想情感”课文原形的束缚,选取课文中若干个构成侧面中的某一个侧面进行教学。活抓词句,或抓篇章,或抓形象,或抓情感的教学。

B、段落教学:一手抓 住句和句群的教学,一手抓住篇的教学。

一是辑录优美段落,组成教学序列,供学生阅读和训练,既使他们增大阅读量,扩大知识视野,又供他们借鉴、模仿,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二是段篇结合,加强重点段落教学。二)调整课文教学环节:合并、省略、综合。

三)采用多种导读方式:质疑问答法、纵横开合法、图表辅助法、自学训练法。

第三节

各类课文的教学

一、常用文体的教学

(一)记叙文教学要点: ⑴了解时代背景

⑵把握文章线索(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情)

⑶理清文章结构

⑷记叙文的体裁特点:

体裁:六要素;

结构:纵式、横式,时间、空间的不同布局规律; 篇章技巧:人称、角度、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转折、线索、详略,叙述方式的顺序、倒叙、平叙、插叙、补叙等手法的运用。

⑸记叙文状人、状事、妆物、状景的方法。

⑹记叙文中优秀人物的事迹、风尚、思想、行为。把握文章中心思想

⑺研究字、词、句、章的听说读写训练。

(二)说明文教学的教学要点:

(1)把握说明文对事物特征的准确概括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掌握全文结构

(3)研究说明方法的运用

(4)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5)提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三)议论文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写作议论的缘由

(2)认识作者所持的观点

(3)认识作者论辩的过程

(4)感悟作者的感情变化

二、文学作品的教学

(一)中学语文教育为什么要进行文学作品教学?

(1)文学作品的语言生动丰富,是学习语言的好教材

(2)文学作品教学不仅是文学教育,也是重要的人文教育

(3)文学作品形象性强,情感丰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情感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的绝好凭借

(4)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充满想象,可有效培养、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创造能力。

(二)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

(1)情感因素与理智因素并重

(2)要加强语言教育

(3)要发挥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

(4)要重视朗读训练

(5)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教学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三)诗歌教学的教学要点是:

(1)组织学生朗读、吟诵、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和欣赏语言和谐之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通过诗歌的意境分析,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通过诗歌语言特点和表现技巧的分析,提高学生锤炼语句能力和诗歌欣赏水平

四、小说的教学要点:

⑴研究小说的主题

⑵研究小说的情节

⑶研究小说的人物形象

⑷研究小说的主要场面和环境描写

五、散文的教学要点:

⑴理清线索——整体感知散文的“形”

⑵体察感情——寻觅散文的“神”

⑶领悟意境

⑷品味语言

六、戏剧的教学要点:

⑴了解戏剧的时代背景

⑵分析戏剧的线索、情节和结构

⑶研究戏剧的矛盾冲突

⑷研究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⑸研究戏剧的语言

七、文言文的教学要点:

⒈相关材料

⒉文言知识(与现代文相比,文言课文的语言文字教学份量较重。)

⒊思想内容

⒋写作特点

⒌重点难点

⒍测试练习

文言知识教学要点:

中学文言文知识教学内容有古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重点是常用词汇,包括实词和虚词。

实词:(1)古今异义(2)一词多义(3)词类活用(4)通假字(5)古今贯通

语法教学的重点是常用句式:

1)省略句;

2)判断句:注意判断句的标志。3)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在文言文教学中,串讲法的运用通常强调读、讲、串三个步骤。

第七章 写作教学

复习要求:掌握作文教学的基本指导程序和写作训练方法。

一、中学写作教学的任务

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任务: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作文的专门能力和良好的习惯。(即培养审题、选材、立意、谋篇、行文、修改的能

虚词:

注意:

1)词不离句。2)注意归纳。3)掌握常用虚词。力。)同时,通过作文教学,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写作教学过程

写作教学的过程:命题——指导——批改——讲评

(一)命题

命题原则:

1、贴近生活,易于动笔,激发创作动机;

2、启发性:具有启发性的作文题目有着以下特点:实、活、新、巧、美。——贴近生活、少限制、新颖、巧妙。

命题方式: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其他方式——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情境作文。

(二)作文指导: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语言、行款、修改

(三)批改

作文教学中作后批改的原则、方式、内容:

原则:有针对性、讲求实效 ;多就少改、多批少改;内容形式兼顾; 鼓励为主、区别对待。

方式:教师批改、学生批改、师生共同批改;具体说来,有全面性批改、选择性批改、当面批改、互换性批改、示范性批改、自我批改。

内容:批:针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风格、写作态度”提出意见。

改:对文章“字、词、句、标点”直接作出改动。下列一些情形宜写批语:

一是有着明显的长处、特色或关键性的不足之处;

二是给予提示后学生意识到问题的症结和产生的原因并能自己改正的; 三是教师不便代改而确有修改的必要的。

写作教学中的“批改”从形式上看,“批”有眉批和总批两种方式;“改”则有增、删、换、调等四种基本方式。

无论是眉批还是总批,都要做到:

(1)宜实忌空。批语要尽量写得确切得当,具体实在,不能空话套话连篇或褒贬失度、言过其实。

(2)宜亲忌疏。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以情动人。(3)宜精忌烂。作文批语要富有启发性,以启发诱导为主,用语应要言不烦。切忌批语过多过碎、过于啰嗦。

(4)宜活忌呆。批语的方式要多样化;批语的语言要生动活泼,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四)讲评的方法

1、综合讲评法——这是对全班学生的作文作全面的总结、评价,列出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以实例说明。

它利于反映全貌。但要注意点面结合,避免面面俱到。2.专题讲评法——即根据某次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训练目标,就某一专门问题(如立意、选材、结构等)作重点讲评。

这种方法由于目标集中,针对性强,易于把一个问题讲深讲透,所以,通常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专题讲评应纳入学年、学期教学计划,注意专题之间的联系,形成序列。

3.典型讲评法——即以一两篇有代表性的说明问题的典型作文,对其进行重点剖析的讲评。

所选习作可以是优秀作文,也可以是中等水平的作文,最好是优缺点较明显、典型性较强的作文。

4.对比讲评法——即选取优劣有明显差异的、在某些问题上可比性较强的作文,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明白高下优劣的个中道理的讲评。所比的内容可以涉及作文的多方面或某一方面。其中,选取较差的作文须慎重,事前须有所说明。

三、写作能力的构成

写作的一般能力主要是指写作主体所具有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

写作的专门能力主要是指写作主体所具有的写作各种体裁文章所共同要求的写作能力。主要包括 审题能力、立意能力、选材能力、谋篇布局能力、表达能力和修改能力等。

比如要求学生写作时力求做到“以小见大”,这是训练学生写作专门能力中的 立意能力。要求学生写作时要力求“真实”,这是训练学生写作专门能力中的;选材 能力。

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写作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A 从模仿到创造;B 勤于思考总结与练笔;C 先放后收;D 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

第八章 口语交际教学

复习要求: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概念;熟悉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

一、口语交际教学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规范、简明、连贯而得体的口头语言,再辅以适当的非言语的形式与人交流,实现某种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

口语交际教学要求交际者在交际活动中既能耐心专注地倾听,又能自信负责地表达。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

听讲、诵读、复述、答问、讲述故事见闻、专题演讲、即席发言、讨论或辩论、创设生活场景等

第九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复习要求:理解“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概念;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及形式。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要领。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及特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借助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课程组织形态。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与学要时刻注意体现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学习内容与目标的综合,要恰当的把握它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与综合,更要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综合性、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

1、目标综合,即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综合;

2、内容综合,即语文知识、听说读写、以及语文和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综合;

3、实施综合,即课内与课外、书本与实践、个体与团队的综合;

4、评价综合,即学校、社会、家庭评价、师生评价,自评、他评与互评的综合。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确定探究主题、制订学习方案、开展探究活动和交流与分享探究的成果四个阶段。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进一步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和特点;

(2)提高教学设计的创新能力,适应广阔的、信息庞大的、高自由度和选择度的设计模式;

(3)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教学组织形式;

(4)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信息应用能力,能够对信息进行搜集、判断、整理、处理和发表等,具有基本的信息手段操作能力;

(5)具备合作的素质,能够适应由几位不同学科教师共同开发设计、执教、指导一门课程的形式,甚至适应几位教师同一个课堂共同上课的情况;

(6)能够全面、综合的评价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需要重点评价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决定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项目,采取定性和定量想结合的方法。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要求

1、活动的开放性

2、活动的阶段性

3、注意活动的综合性

4、活动的实践性

5、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

第十一章 语文德育与语文美育

复习要求:了解“语文德育”与“语文美育”的概念。明确“语文德育”与“语文美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语文德育的概念及特点

语文德育,即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也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革命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它是语文教育的灵魂,其目的在于“求善”,它与语文智育、语文美育共同承担着培养“健全人格”的任务,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德育的特点是非系统性、灵活性、渗透性。

二、语文美育的概念及特点

语文美育,即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也就是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教育,它是语文教育的归宿,其目的在于“求美”,它与语文智育、语文德育共同承担着培养“健全人格”的任务,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美育的特点是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百分制记分,平时成绩20%,考试成绩80%。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26分)

二、判断题(10分)

三、概念解释(16分)

四、问答题(选做3题30分)

(本科)公共教育学复习大纲 篇6

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而非义务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

2、欧洲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是欧洲中世纪大学。

3、在中世纪高等教育就等于大学教育。主要分为文、法、神、医四科。

4、工业革命时期,中等教育开始肯高等教育衔接。

5、美国大学分为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这几个层次。

6、非正规大学包括开放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空中大学。

7、国际上目前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理念。

8、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而欧洲和中国则与此不同。

9、中国的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即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

10、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1)、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a、政治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决定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c、政治制约高等教育体制。d、政治制约高等教育方针、目的。(2)、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决定作用:a、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b、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体制的改革。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d、经济结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结构。

(二)、高等教育经济功能:a、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b、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c、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收入。(3)、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关系:

(一)、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最直接、最明显的是对高等教育内容和手段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a、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b、高等教育通过创新、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4)、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影响:a、文化影响高等教育内容。b、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高等教育实施。c、文化传统影响高等教育特色特色形成。

(二)、高等教育文化功能:a、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功能。b、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功能。

11、高等教育领导权取决于政权的性质。一个国家政体与高等教育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2、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分析方法可以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13、教育最核心内容是传递文化。

14、人才培养职能开始于古代,是传统教育最核心职能,是早期大学创办宗旨。也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最基本职能,也是大学作为社会特定机构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合法依据。也是高等学校根本使命,也是高校职能体系中的核心。

15、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是当时唯一官办高等学府。唐代书院(最早是丽正书院,后改为集贤殿书院),是另为一个类型高等学校。宋代起书院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最主要形式。

16、最早产生的大学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国布拉格大学又称查理大学、美国哈佛大学。

17、近代中国最早新式大学有:1895年天津中西学堂,1897年南洋公学,1898年京师大学堂,1902山西大学堂。

18、中世纪大学办学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

19、教育的发展科学职能源于1810年德国洪堡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创办基本原则是“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

20、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是最典型的德国模式大学。

21、1862年美国《莫里尔方案》引发赠地学院运动。康乃尔大学开、威斯康星大学是赠地学院代表,开始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22、大学职能体系:(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基本职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重要职能(3)服务社会是现代高校职能延伸。

23、教育为社会服务包括: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

第二章 高等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

2、教育方针基本构成:a、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b、教育的培养目标c、实施的途径

3、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确立,教学效果的评价,这些都必须受教育目的制约。

4、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同时又具有客观性

5、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体现。高等教育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6、高等教育目的作用:a、具有导向作用b、调控作用c、评价作用d、激励作用

7、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

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9、全面发展教育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

10、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a、教学工作b、科学研究c、社会实践

以下为了解:

1、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法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2、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育目的是指把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有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4、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几个关系:a、德与才的关系b、身与心关系c、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关系。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1、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2、个人本位价值观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

3、个人本位观和社会本位观在西方都来源于古希腊。个人本位观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纽曼进而提出人文教育,赫钦斯提出自由教育(又称永恒教育)。社会本位观来源于柏拉图的哲学家教育和军人教育。

4、孔子主张社会本位观,老子主张个人本位观。

5、卢梭把教育本质归结为造就自然人,使个人本位思潮在西方占据上风。杜威主张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价值协调起来。

6、殷商、西周时期,高等教育内容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主。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实行的是通才教育。古希腊教育目的是培养公民(自由民),教育内容保括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被称为“七艺”(七种自由的艺术)。

7、科学革命的到来,学科大量分化,才使专才教育重新在大学教育中得到强调。

8、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赫钦斯所代表的永恒主义,马利丹所代表的新托马斯主义均强调通才。

9、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它实行一种博雅教育。所谓的通才是相对的。有三个特征:传授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教学内容综合性和广泛性;教育形式多样性和灵活性。专才教育也有三个特征: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进行,人才在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很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比较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优劣)

10、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入学人口的15%时属于英才教育阶段;当比例达到15%—50%属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超过50%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11、英才高等教育体现了传统高等教育特征,这时高等教育的支撑者是国家。大众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民主化的结果,这时高等教育的主要支撑者是老百姓。美国、新西兰、日本、法国、瑞典这些国家均处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我国整体上属于英才教育阶段,现在开始转向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12、美国高等教育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私立大学。社区学院的发展使美国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目前已达到普及化发展。日本高等教育源于国立帝国大学,日本私立大学在日本由英才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1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a、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b、注重规模扩大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c、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d、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14、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柏拉图主张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胡森(瑞典)认为教育平等思想演变有三个阶段:a、保守主义阶段,强调入学机会平等b、自由主义阶段,强调过程平等c、激进主义,强调教育结果平等。

15、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理想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受高等教育过程平等;受高等教育结果平等。

16、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1、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学校;学校有谁主办和管理;学校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学制建立基本依据:a、学制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b、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c、要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2、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特征:a、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系统。意大利为代表b、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法国为代表c、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为代表d、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日本、美国是代表。日本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三种类型;美国高等教育分为公立和私立两大系统,其中公立高校归各州,州立高校又分为州立大学、州立学院和社区学院,私立高校则分为研究型大学和服务型大学。

3、各国普遍高等学校层次特征:a、处级学院和短期大学b、大学和专门学院c、研究生院

4、我国在1951年确立高等专科学校(含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部三个层次。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初级专业人才;大学和专门学院是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基本层次;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5、我国成人高等学校基本类型有:a、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b、广播电视大学c、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d、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e其他

6、现代学位制度起源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约13世纪,比硕士和博士较晚出现了作为教授助手的学士,学位在当时是一种教师职业资格不代表个人学术研究能力。

7、现代学位设置起源于德国所设立的哲学博士。

8、美国较正式的学位层次有四种:a、副学士或胁士学位b、学士学位c、硕士d、博士

9、博士后不属于学位。

10、日本学制与美国大致相同,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11、英国学士学位分为优等学位和普通学位两种;德国研究生阶段只有博士学位。法国国家博士相当于中国所说博士。

12、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形成于民国时期。我国目前学位制度确立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我国学位级别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13、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高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学位授予权力机构是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

14、各国招生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a、统一入学考试形式。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或社会中的考试机构。如英、法、德考试组织者是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而美国则有民间考试机构组织,东南亚的泰国和菲律宾等则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b、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形式。美国许多名牌私立大学多如此c、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日本国立、公立大学多如此。

15、我国从1977年以来,基本上实行的是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制度。

16、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向:a、继续进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增加灵活性,扩大招生规模b、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勤工俭学制度c、对有条件地区和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自主权。

17、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a、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理顺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b、政府从政策、法规角度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地位c、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d、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充分就业心理准备。

18、我国高校教师职务设置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级。高校教师聘用期限一般为2年。

19、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重点和方向是:a、保证学校相对稳定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b、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c、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评聘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制度d、教师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仲裁机构已势在必行,涉及解聘或缓聘等事务时要体现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的权威性特点。

了解:

1、世界普通高校系统微观特征:a、大多数发达国家目前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b、同一层次高校存在差异,体现了大众教育中依然清晰可见的精英教育特征c、高校学生就读形式多样化d、办学策略和学生修业期限有一定差异e、各个层次间考虑到合理的分流和衔接机制。

2、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24方政:立足国内,适度发展、优化结构、相对集中、推进改革、提高质量,指出了我国学位制度今后改革的基本方向。

3、我国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定向生、保送生、委培生、自费生。

4、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应遵循四个原则:a、系统原则b、整体效应原则c、最低岗位数量原则d、动态性原则。

第五章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1、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模式:a、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法国、意大利、瑞典是代表。法国高等教育地方管理机构是大学区。B、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美国为代表。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学校没有直接管理权。C、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德、日、英为代表。

2、1995年,我国形成“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体制。

3、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和基本方向是:a、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b、建立一个广泛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c、发挥社会中介作用。

4、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a、欧洲大陆模式。即学校权威影响的高校管理模式。教授和教授群体处于学校权力中心,行政部门几乎没有什么权威b、美国模式。行政权力相对强大。C、英国模式。校长只是荣誉性职位,副校长才是大学的首席行政和学术领袖。5、1984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

6、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在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校、学院、系。我国高校大多是校—系两级结构,部分规模较大学校才是三级共存。

7、系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层学术单位。专业是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

8、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和改革方向:a、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力机构b、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简机构、人员c、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包括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分配制度等改革。D、实行高校后勤的社会化。

了解:

我国目前高校领导体制特点:a、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制b、校长作为高校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事务c、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

第六章 高等教育结构

1、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分为宏观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微观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

2、德国职业技术教育重心在中等教育阶段。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安排在高等教育层次,基本由社区学院完成。

3、影响高等教育结构因素:a、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往往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b、文化、传统因素c、科学、技术因素d、教育因素

4、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为: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5、大学科类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

6、形式结构上分为公立和私立,即正式或非正式两种形式。

7、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

8、地区结构分为梯度管理模式和中心城市模式。我国第一层次是经济发达和原来高等教育基础较好的省市。京、沪、苏、粤、辽、鲁、鄂。第二层次是原先高校少,但发展快。浙、闽、豫、黑、吉。第三层次是一些边远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云、贵、甘、藏。

9、世界教育结构改革两种基本趋势:a、一体化模式b、多样化模式

10、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做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了解:

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若干因素:a学术因素、b体制因素、c区域发展水平因素

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1、高校教师的任务主要由(即高校三大职能):教书育人、开展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

2、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劳动的复杂性、劳动的创造性、个体性和群体性

3、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4、教师素质(学术带头人应具备素质):专业知识、治学态度严谨、科研能力、团结协作。

5、高校教师的培养和提高重要关注三个环节: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

6、教师职务结构分为助教、讲师、副教师、教授。学历结构为本科、硕士、博士

7、高校教师结构优化:完善教师聘任制;引导教师合理流动;克服“近亲繁殖”现象。

8、我国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岁之间,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的后期。

9、高校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征:自我意识出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自我意识要求和能力显著提高;自我意识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10、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群体成员的互动性;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11、高校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形式: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关系是种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心理学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伦理学上是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巩固。

12、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在社会学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再是被动角色,主体性和主动性增强;心理学、伦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关系中,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在知识活动中希望进行平等交流,并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

13、建立良好高校师生关系的途径: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权威,以学识、品行和才能来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

了解:

1、高校学生心理发展中认识活动的发展特征:观察力扩大;注意力稳定;以逻辑记忆为主;思维能力高度发展。

2、高校学生情感发展特征:情感丰富多彩;强度大,不够稳定;情感在表现形式上不断间接化,情感持续时间更长。

3、高校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特点:(幼稚------稳定)。新生踌躇满志;二三年级相对稳定发展阶段;大四思想基本成熟。

第八章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

1、按专业组织教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高等学校的主要特点之一。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专业,即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

2、专业形成以一定社会分工为前提,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密切相关,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密切联系。

3、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范围覆盖面积宽广;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性;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

4、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有少到多又到少。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教训:条块分割体制造成专业重复建设;专业设置过细,降低了规模效益。

5、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与调整基本要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趋势,更新、改造原有专业,积极扶植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专业;符合高级人才成长规律。

6、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与调整具体做法:拓宽专业面,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改变专业培养方式,如按专业大类培养学生;规划学校专业建设时避免出现几种倾向:一是一哄而上,盲目求大求全;二是缺乏社会需求预测,盲目扩大招生数量。

7、21世纪人才素质基本要求有: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现代意识;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创新和协作精神。

8、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培养目标和规格与社会需要一致;培养要求与个人发展一致;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

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1、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

3、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4、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构成。

5、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

6、大学生学习特点分析:独立性增强;学习自主性增强;学习探索性增强。

7、高校教学是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的认识过程转入社会实践认识过程的中间过渡阶段。

8、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9、大学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10、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要求教师做到: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

11、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要求教师注意:在教学中注意是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能积极地调动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都处于积极状态;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开展讨论,促进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评价他人的能力;改变目前的考试方式,注意考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兼顾学生自学、动手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1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要求: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加以引导,进行有效的组织;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进取心。

13、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制度上要提供更多的选修课,让学生选择,发挥自己特长,在学科和专业方向等方面给个体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坚决按照大纲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了解不同学生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形成有个性特点的智力结构;利用选修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

1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要求: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根据本学科特点,通过学习、实践等教学环节适当安排学生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注意把实践性教学活动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实践性教学环节成为运用和检验理论学习,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了解:

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必须依据教学过程的规律;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关系决定了教学工作的人和要求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必须与高校的基本任务相联系,必须符合高等学校的教学特点。

第十章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按课程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还是客体上构建课程,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按分科型或综合型可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从层次结构上可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从选课形式上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选修课程;从课程课时数多少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按课程内容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按课程有否明确计划和目的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普通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以及跨学科课程等方面。

3、校园文化属于隐性课程。

4、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度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

5、整个课程体系由普通教育、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三大板块构成。

6、教学计划规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规定教学。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7、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具体要求):明确的目的性;前沿性;思想性;启迪性;教学适用性。

8、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9、课程建设就内容而言主要有四个方面: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课程教学设施(包括实验设施)的建设;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即教学大纲、进度表等教学文件的制定。

10、课程建设的要求:教学大纲要有特色;教材要合适;教学资料要完整;考核手段要科学;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

第十一章 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与教学方法

1、教学组织形式简称教学形式。

2、个别教学制就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传授与制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3、班级教学制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4、班级授课制最先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作理论上的系统阐述。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

5、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是为了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其发展变化趋势主要有:教学活动展开的小规模化;教学活动展开的时间间隔的短学程化;教学活动场所呈非课堂化和多样化。

6、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总结。

7、备课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其次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最后了解学生。

8、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

9、撰写毕业论文的步骤与方法:选择课题,确定题目;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全面思考,拟定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论文答辩,评审质量。

10、教师指导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原则: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1、学年制是按照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学年制特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容易管理。有利于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

12、学分制是指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通常为一门课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校分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特点:允许学生选修课程,以求在专业的不同主攻方向上得到发展;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开出选修课,较快反映新的研究成果;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并有利于学科间的渗透和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学分制的最大优点在于灵活性强。

13、实行学分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教学改革有着

积极的意义: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思想的转变;有利于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14、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相互渗透和结合。

15、高校常用教学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主要运用语言来传授、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有: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有:实验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学生独立获得知识和结能够的方法:自学指导法、练习法。

16、讲授法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讲解、姜堰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也称课堂讲授法。

17、讲授法适宜于讲授与事实相关的知识,也适宜抽象程度高、学科内容复杂的课程。从授课对象看,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讲授法,从教学环境看,讲授法更适合规模较大的班级。

18、讲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使需要传递的信息适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教师事先做好准备,主要熟悉教学内容,理清讲课的思路;教师板书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掌握重点,便于学生记笔记和进行复习;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手段的选取与使用应视达到的教学目标而定。

19、讨论法适用范围:教学内容看,适合应用概念和学会解决问题的技能,也适合旨在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教学;对象上适合高年级学生;教学环境上适合较小班级或小组。20、与启发式教学相对应的是注入式教学法。

21、教学技术领域包括四个方面:学习者、学习资源、教育开发职能、教育管理职能。

22、现在教育技术过去被称为电化教育。

23、教育技术对高等教育、高等教学发展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效率;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

24、传统教学媒体按物理原理分为:光学媒体;音响媒体;声像媒体;综合媒体。

25、教学中运用教学媒体必须遵循原则:目的性原则;媒体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原则。

26、1997年湖南大学率先建起网上大学。

27、科学的学业评价有六个步骤:确定和表述待考课程的教学目标;编审试题;建立试题题库;实施考试,取得信息;阅卷评分;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

了解:

1、早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制,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

2、个别教学制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教学效率往往较低。

3、班级授课制不但有利于扩大教学规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且有利于同学之间结成团结的集体。但班级授课制往往过于强调统一,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4、实验课的教学:实验课的准备;实验课的组织和课堂控制;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报告的总结。

5、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应达到以下目的:巩固和加强学生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弥补教学过程中的某些薄弱环节;使学生受到工作、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严谨科学的研究和工作作风。

6、毕业设计的一般过程与要求:文献资料的收集与阅读阶段;毕业设计的准备阶段;设计制图和实验研究阶段;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阶段;毕业设计的检查阶段;毕业设计的答辩。

7、讲授法优点:成本低,通用性强。缺点:过多用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校的被动,不能直接使学生直接体验知识,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

8、从教学内容看,自学指导法主要适用于学习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专门问题。从教学环境看,自学指导法不受场地限制。

9、199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承建。

10、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率先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11、教学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学测量师一种判断事实的活动。

第十二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1、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教学与科研结合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科研室发展新学科的基础;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

3、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原则;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的原则;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原则;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支持青年研究人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原则。

4、1982年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设立自然科学基金,同年设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

5、科研成果可分为六类:理论性成果;应用性成果;发展了解:

性成果;阶段性成果;教学研究成果;科学专著和较高水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德育。特点有:鲜明阶级性;广平的教科书。

泛群众性;很强的实践性。

6、应用性成果是指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创造

2、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性、先进性和适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发展性成果指具有明教育;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道德确的实用目的,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并有广泛应用特性观教育;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的科研成果。

主义法制教育。

7、高校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

3、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方法 形势任务教育;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教育;

劳动态度和纪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了解:

1、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高校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型强 的研究课题;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 备力量充足;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信息资源 丰富,信息系统发达,能比较快地掌握和集中各种有关科 技发展的新动向和经济建设对科技需求的信息;重视教育 科学的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之一。

2、教育科研方法论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理论的层次 性;加强综合研究。

第十三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指导

1、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2、社会实践是否列入教学计划,可分为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两类。

3、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学校教务处组织。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发起、组织。

4、专业实践活动又称专业实习。专业实习特点有: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全体同学参加;有较固定的实习基地、效果也比较明显;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部分。

5、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原则:坚持教育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原则;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原则;系统化、分层进行原则;因地制宜、勤俭节约原则。

6、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三个基本途径。

了解:

1、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特点:多与专业教学密切联系,是教学过程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的明确;多在较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面向全体学生,以集体组织为主。

2、教学外社会实践特点:主题选择较为宽泛,不必与专业教学挂钩;组织形式较为灵活;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几种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军事训练;专业实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智力扶贫;参观考察。

4、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程序:确定活动内容和场所;编制活动计划;组织活动过程;评估与总结。

第十四章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体现。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的规律:遵循大学生思想活动、思想发展规律;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

3、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由各种教育因素组成的实践活动;各种教育因素是按一定规律活动;各种教育因素矛盾运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

4、新生阶段是大学生角色转变和适应期,思想政治教育应侧重安排,二、三年级时大学生思想稳定发展、逐步定型期;高年级时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心理准备期。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向性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疏导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原则;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相结合原则。

6、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调查研究法;说理启迪法;情感交流法;榜样教育法,用他人的良好行为作为榜样来启发,激励青年学生的方法;参观访问法。

7、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这是主要形式;教职员工的“三育人”:即教师教书育人,干部管理育人,后勤职工服务育人;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校园文化:主要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对学校内成员特别是学生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社会实践: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由知到行的必经之路。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精神性;创造性;复杂性;长期艰巨性。

上一篇:钢琴与我作文400字下一篇:各营销岗位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