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学.doc考试大纲重新修改版

2024-07-25

公共教育学.doc考试大纲重新修改版(共2篇)

公共教育学.doc考试大纲重新修改版 篇1

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1、领会:教师的作用:

1)人类文化科学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2)推动健康文明新生活,塑造年轻一代灵魂的工程师 3)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掘者,有效学习的探索者 4)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5)民族交流、团结的沟通者和宣传者

2、教师的角色

1)传道者的角色 2)智能开发者的角色 3)管理者的角色 4)榜样角色

5)父母或监护人的角色 6)朋友的角色 7)研究者的角色

3、识记: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创造性 复杂性 示范性 长期性

4、应用:教师的专业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1)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2)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现代的思想观念

职业道德素质:1)热爱教育,无私奉献

2)教书育人

3)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4)团结协作,尊重集体和同事 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科学文化素质: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2)较为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3)了解文化科学领域的新发展

教育理论素质:1)必须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和思想

2)要有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教育质量观 3)要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4)要有终身教育的观念和思想

5)要具备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知识

教育能力素质:1)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和与学生交往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 5)较高的教育机智

6)教育科研能力

身体心理素质:1)积极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忍不拔的毅力 4)健康充沛的身体

5、理解:教师的专业生涯与发展 第二节 学生

学生的本质: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发展潜能,有发展需要)

2)学生是学习中的人(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在学校参加规范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

3)学生是独立的人(有主观能动性,有独特精神世界)

2、领会: 1)学生的社会地位(独立的社会地位,独立的个人,也是家庭和社会的一份子,行使权利的主体)2)学生的权利

1、生存权(中国父母,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打就打,想干嘛就干嘛)

2、受保护权(中国父亲在美国给10岁女儿洗澡,被控告,导致悲剧发生)

3、发展权(充分发展其体能与智能,受教育及促进发展的生活条件)

4、参与权(参与家庭、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权利)

5、受尊重的权利(隐私、家庭、住宅、通信、荣誉和名誉)

3、理解:学生的本质特点发展理论 1)学生的本质特点

1、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独立性,选择性,创造性,自我意识性)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2)发展理论

1、外塑论(洛克的白板论,父母和老师可以创造所希望的人)

2、内生论(教育过程是儿童自身主动发展的过程,学生与生俱来的能力,不凭借外力帮助,就能达到社会行为的和谐)

4、应用: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学生的发展是众多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外部因素看,可以分为可控和不可控,积极和消极的维度。学校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它是通过可控的,积极的学校因素和选择社会因素中的积极因素来影响学生的发展的,从内部因素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和由这种矛盾所构成的现实性活动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动力。

5、身心发展规律:

1)顺序性(身体发展:上到下,中间到四周,骨骼到肌肉;心理发展: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一般情感到复杂情感)

2)阶段性(具体表现)

3)差异性(兴趣,爱好,性格)

4)不平衡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第三节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概念: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 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师生关系的类型:

1、放任型:教师采取放任的作风,却不负任何实际责任,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

2、专制型:教师采取专制的作风,并负担全部的责任,学生没有自由,只有听教师的命令。

3、民主型:教师以民主的方式教学,重视集体作用,指引学生朝着目标进行学习

(理解和应用)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理解、尊重、热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2)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努力为学生服务,全面关心学生,教好功课

3)严于律己,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第七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识记:课程:广义的课程:学习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一定内容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和形成经验的过程。

狭义的课程:专指学校中的课程,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一定内容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和形成经验的过程。

2、领会:课程编制基本原理: 泰勒原理:步骤一,确定教育目标 步骤二,选择学习经验 步骤三,组织学习经验 步骤四,评价学习经验

奥利瓦原理:课程变迁是必然的;课程是其时代的产物;课程总是与时俱进;课程变迁乃人的变迁;课程开发是一项合作事业;课程开发是一个决策过程;课程开发是一种持续过程;课程开发是一种综合性过程;课程变迁是一种系统性开发过程;课程变迁以现行课程为基础。

3、理解与应用: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 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等条件,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研究者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进:

1)服务学生和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2)资源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3)凸显施行的校本课程开发主题 4)科目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路向 5)灵活多样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第二节 课程的基本类型

1、领会: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 亦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活动课程重视课程要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重视在活动中进行教学和教育。

2、领会: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综合课程:又叫整合课程,将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比如,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融合为生物学,将地质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融合为地理学。核心课程: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主题而编制的课程系统,主要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不同年级学习的核心主题。

3、领会: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颁布和组织实施的课程,满足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

地方课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和组织实施的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及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校本课程:学校自行确定和组织实施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展示学校特色。

4、领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相对于“选修课程”而言的。从本意上来解释就是在学习中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非常重要。

选修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选修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的课程。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理解: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1.政治因素:课程变革的目标厘定

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

课程的编制过程

2,经济因素: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

经济的地区差异性制约课程变革 市场经济与课程变革

3.文化因素:文化模式

文化变迁 文化多元

4.科技革新: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

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 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5.学生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

学生需要

课程变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

2、领会: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3、领会:我国新课程改革与实施:

1.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

2、在课程政策上,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结合。3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4、在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分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5、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在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

6、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第八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过程

1、识记:教学: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个教学活动。

2、领会:教学过程理论:

特殊认识说: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学生的认识过程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有相同之处,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其特殊性表现为学生的认识对象特殊,学生的认识条件特殊,学生的认识任务特殊。发展说:教学过程不仅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觉地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传授知识技能进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品质。

实践说:教学过程是教师以教育目标为指针,以教科书为学生认识对象和手段,启发、引导、支持、促进学生主动地掌握文化工具,认识客观世界,全面发展身心的一项社会实践。但严格地说,教学过程还是有别于一般的社会实践和人类活动。

交往说:所谓交往,就是共存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交往说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师生交往活动。

多本质说:教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多序列和多矛盾的复杂过程,所以教学过程的本质也是多层次和多类型的。从认识论看,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从心理学看,教学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从生理学看,教学过程是儿童的发育成熟过程„„

3、理解:现代教学理论:

1、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基本框架包括:

1)智力发展过程,儿童智力分为三个阶段。儿童智力的发展离不开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而对学习者有计划地提供语言体系、文化体系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学习者智力的发展是在教师与学习者的教育关系中实现的。2)教材结构理论。主张编写出“既重视内容范围,又重视结构体系的教材”。重视内容指要求教材现代化,重视“结构”则是指要求教材包含学科基本概念、法则及联系,有助于学生“学习事物是怎样互相关联”的。

3)发现学习法。学习者要自己去发现教材结构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发现学习的特点是: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略、学生活用并组织信息、学生灵活而执着追求问题解决。4)内部动机是学习的真正动机。内部动机是在学习本身中发现学习的源泉和报偿。激发学生内部动机主要通过利用惊奇、激发疑惑、提出具有几个解答不确凿的问题、设计困境、揭示矛盾等。

2、布卢姆的目标教学理论:

3、赞可夫的“一般发展”教学理论

4、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5、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皮亚杰认为人们作为认知主体是以一定的认知结构来认识并适应周围环境的,以自己的经验去解释周围的事物,并将这些事物纳入自己的经验之中,这即是“同化”作用。外部环境作为客体,并不总是被动的,它对人们的认知结构也产生一定的反作用,能导致人们认知结构的变化。即“调节”。他认为,学习是人们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通过“同化—调节—平衡”过程的多次反复,自身认知结构产生的某种变化。因此,设计学习过程和学习系统时,不仅要注意同化过程的引导。更要注重如何增强刺激,有效地调节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使学习者对给定的内容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

6、加涅的“联结——认知”理论:加涅认为,人们的学习有多种不同的水平。可分为从信号学习到解决学习等八种由低向高的不同水平类别:问题解决:法则、定律学习、概念学习、辨别学习、语言关联、联结、刺激反应学习、信号学习。这一理论认为,位于高层的高级学习是以低层的低级学习为条件和前提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调节,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社会文化背景)、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据此,这一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四大要素。

7、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8、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如果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在他们已有的发展区之内,就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学来解决;如果学习的内容超过了他们现有的发展区,那么就需要教师从旁引导了,或者需要学生一定时间的自我摸索。另外,最近发展区理论还指出,传统教学不管学习内容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都一概进行讲授或直接灌输,大大地浪费了教育资源,也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这一理论也说明,如果教学内容大大超过了学生的发展区,这样的“自主学习”将是无效的 第二节 教学原则

领会以下常用中小常用教学原则:

1、整体性原则:包含着两重含义:一是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教学任务的完成应是完整的,全面的,不能有任何方面的偏废;二是指教学活动的本身具有整体性,教学是由一系列教学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

2、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教学 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差异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发展。

3、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向学生传授反映客观实际的真理性知识和实际有用的知识技能,使教学内容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特别是以符合科学要求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教学。

4、启发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直观性原则:指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的对象,使之获得具体明确的表象,为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科学概念打下基础。

6、知行统一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在构建思想道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重视课程教学的目标,更要重视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的目标。

7、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规律来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系统周密的思维能力。

8、巩固性原则: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需要时能及时地再现和运用,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9、反馈控制原则:反馈控制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从教与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了解教与学的情况,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10、互动建构原则:可称为“师生协同原则”,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过程真正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其实质就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

第三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识记:教学模式: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结构、阶段、程序而言的,长期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

2、领会:著名教学模式:

1)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2)洋思中学课堂模式:揭示课堂教学目标-学生自学前的指导-先学-后教-当堂完成课堂作业

3)杜郎口教学模式: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3、识记: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

4、理解:中小学常见的教学方法:(简答题)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班级讨论、小组讨论 5)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

(一)教学组织形式

1、识记:个别教学: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领会:分组教学:

3、理解:班级上课制

4、应用:特朗普制:其基本做法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首先是大班上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最优秀的教师任教;然后是小班讨论研究,每个小班20个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学生负责,研究和讨论大班上课的材料;最后是个别作业,其中部分作业由教师指定,部分作业由学生自选,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三种形式的时间分配大致分别: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讨论占20%,个别作业占40% 二)教学工作

1、应用:备课与上课

2、应用:听课与评课

3、应用:说课与教研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1、识记:德育:指教育者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受教育者的需求及其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政治、思想、道德、法规与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简言之,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2、领会:德育的功能:

1)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2)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完善与自我价值实现需求 3)激发与调节学生个体智能的发展 4)促进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

5)促进学校教育的总体发展与社会的发展

3、领会:德育的内容:

1)文明习惯与行为规范教育 2)道德品质教育

3)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 4)集体主义教育 5)家庭美德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7)理想教育与世界观教育 第二节 德育的任务与内容

(简答题)

1、领会:德育的任务:

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的道德观 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领会:德育的内容 第三节 德育过程与模式(简答题)

1、理解:德育过程: 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道德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

2、理解:德育模式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

(一)应用:德育原则

1、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

2、生活原则

3、主体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

4、体验原则

5、集体主义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二)应用:德育方法

1、道德叙事法

2、讨论争辩法

3、价值澄清法

4、随机教育法

5、活动实践法

6、环境陶冶法

7、品德评价法

8、自我教育法 第十章 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领会:班主任工作的职责: 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简单地说,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班主任工作新理念:(简答题)

从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看:是学生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从班主任与学校各种教育力量的关系看:是协调者和执行者 从班主任与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的关系看:是联结者和协调者

从班主任应具备的职业技术角色看:是具有专业系统知识的教育工作者

二、领会: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尽快建立班主任的“自然威信” 搞好班级日常管理 组织建立班集体

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学生的教育 协调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进行必要的心理保健辅导

三、理解:班主任的修养: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修养)尊重信任学生的观念(学生观修养)甘当人梯的高尚风格(品格修养)勤于进取的治学态度(治学态度修养)辩证施教的教育方法(教育方法修养)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理解应用掌握这些方法,以提升班主任工作效率:

一、调查与研究法

二、学生行为观测法

三、心理辅导法

四、心理疏导法

五、思想教育法

六、目标激励法

七、自我管理法

第三节 班级组织及管理

一、领会:班级组织的结构:班级是一个多维度、多因素、多功能、多目标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系统,是由班级中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教师、学生)、班级教育管理活动的环境(班级物质环境、班级精神环境)、班级教育管理过程(班级教育管理目标、班级教育管理内容、班级教育管理方法、班级教育管理形式、班级教育管理评价及班级教育管理氛围)三个维度的众多要素共同构成的动态系统。

班级组织的功能:

1、班级的社会化功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

2、班级的个性化功能:通过班级的学习、活动、交往等途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3、班级的整合功能:对班级目标、班级组织、班级活动及班级的教育影响力具有整体优化组合

二、理解:班级管理目标和工作原则

班集体建设的原则: 合力性原则 教师主导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

班集体建设与个性发展统一原则

三、领会:班级管理的基本环节 确立班级奋斗的目标 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培养优良的班风

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公共教育学.doc考试大纲重新修改版 篇2

唐志军

谌莹

向国成

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八大异化

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2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场的“无形之手”已取代计划的“有形之手”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然而,在庆祝之余,值得我们警觉和重视的是: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远未到位,而且许多方面已出现异化!这些异化主要表现在八大方面:

(一)市场观念深入人心,但反市场的声音此起彼伏

市场化改革30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巨大变化。市场在极大丰富人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极大增加了人的自由。正是因为市场经济给了人前所未有的富裕、多样化和自由,市场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房价的猛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问题成堆,国有资产的不断流失,工程建设领域的豆腐渣泛滥,食品行业的安全缺乏„尤其是权力寻租的流延,对于市场化改革的不满之声开始浮现,并呈蔓延之势。尤其是近年来,在一些学者的质疑和鼓吹下,在一些政客追求政绩的冒进和推动下,中国的反市场声音越来越大,已严重混淆了人们的视听和搅乱了人们思维,使得“文革”和“计划”思潮在中国再次抬头。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二)市场规则初步构建,但公正性和约束力有待提高

经过20多年的修正和重建,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保证市场有序运行所需要的规则体系,各种规章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然而,迄今为止,这些市场规则的公正性和约束力却远未能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公正性方面,一是一些规则未能赋予市场竞争主体以平等的准入机会、资源获取机会和政策待遇;二是现有的某些规则未能有效惩处市场作恶者;三是在产权保护上,还存在歧视性;四是许多规则未体现程序正义。在约束力方面,很多制度其实是“失守”的-----空有条文,但却得不到执行,或者在执行中由于利益冲突而大为走样。而且,很多规则之间是相互冲突的,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法规与法规之间存在诸多不一致和模糊地带。

(三)市场机制趋于形成,但垄断和管制问题尚未破解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总体上已基本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形成机制。在诸多领域和行业,形式上的竞争格局似乎已经形成,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并且成为决定市场胜负和引导资源配置的最主要力量。然而,我国的垄断 唐志军,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Email:838614649@qq.com;谌莹,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email:50858176@qq.com;向国成,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email:466125939@qq.com。本文是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权力结构及其变迁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历史和比较的视角”(12YBA131),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研究”(11JZD0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地方政府竞争下区际产业转移和承载系统的空间失配性和矫正机制研究”(13YJC7901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写作过程中,本文得到了《南方经济》编辑、匿名审稿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Winsemius教授黄有光、北京大学教授汪丁丁、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杨子晖博士、中国海洋大学庞春教授、东北财经大学王玉霞教授、湖南科技大学刘友金教授、贺胜兵博士等人的修改建议,特此表示感谢。当然,文责自负。和管制问题依然突出。在垄断方面,石化、电信、电力、金融、烟草等行业的垄断格局依然未打破,消费者在不得不承受高价低质的产品和服务之苦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权益被漠视之苦。在管制方面,一是审批制改革还远未到位,许多项目从申报到立项所需要的审批环节过多、等待时间过长、费用过高、程序过于复杂。二是管制泛滥,从金融管制、土地管制到户籍管制、娱乐管制、网络管制„„管制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三是管制呈现出部门化、地方化和易变化的特征。四是要素市场的管制与产品市场的开放之间矛盾凸显,要素市场还受到诸多管制,许多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也缺乏自主定价权。

(四)市场主体走向多元,但主体的不平等依旧突出

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洗礼和诱致,各路“神仙”纷纷下海----进入市场的洪流中搏击利益之浪潮。政府、企业、劳动者、消费者等主体无不以市场为寻利场,随市场的指挥棒起舞,在分工与交易、竞争与合作、规则与权变、诚实守信与机会主义中寻找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路径和方式。然而,直到今天,各市场主体的不平等依旧突出。这种不平等主要体现为:一是城乡间的不平等;二是地区间的不平等;三是“国”“民”间的不平等;四是政社、政企间的不平等。

(五)市场竞争变得激烈,但手段走向非法化和黑化

在利润的刺激下,自我决策、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越来越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的最高宗旨和最大追求。这种利润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企业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完善企业治理机制、改进经营管理方法、强化研究开发、提高技术水平、重视人力资源、开拓全球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然而,中国市场化改革中,与竞争日趋激烈相伴而行的是,市场秩序严重失范,竞争手段的非法化日趋严重,甚至走向黑化。一是市场道德沦丧、诚信严重缺失。二是恶性价格战遍地开花。三是假冒伪劣毒泛滥难抑。四是商业贿赂、欺行霸市行为猖獗。五是诋毁中伤绵绵不绝。

(六)创富能力不断提高,但收入分配失衡日益严重

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构建、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资本的不断积累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的创富能力得以空前提高。市场已成为人们创造和获取财富的最主要场所和最主要手段。然而,与市场创富能力不断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收入分配严重失衡。一是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二是城乡收入差距悬殊;三是行业收入差距显著;四是地区收入分配不平衡。

(七)私人产品供给充足,但公共产品和服务严重短缺

改革开放30年,通过市场体制改革,我国较好地解决了私人产品的供给问题。目前,大多数私人产品的供给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然而,由于诸多约束,我国至今未明确公共产品供给的改革方向和模式,而是长期在市场化与政府主导之间犹豫、徘徊,导致公共产品和服务严重短缺。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就业压力巨大,失业保障制度不健全。二是医疗改革滞后,医患关系尖锐。三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人们的要求还相距较远。四是社会保障不健全,覆盖面还有待拓宽,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五是基本住房保障不到位。六是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也问题多多。

(八)调控机制趋于健全,但规范性和前瞻性亟需改进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不断完善调控机制,初步形成了在中央统一协调下,以计划、财税、金融部门为主,以间接手段调控引导市场活动的调控模式,各种调控机制和调控手段逐渐趋于健全,调控的能力和水平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我国的调控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规范性不够。突出表现为:一些调控措施和调控政策的出台并不具有程序合法 性,常常以行政手段代替法律手段和市场手段,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调控政策常常以部门利益作为出发点,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不够;约束性较差,未严格履行货币发行纪律和财政纪律。二是前瞻性不够。近年来,无论是对房地产的调控、通货膨胀的调控还是对金融危机的应对,都可以看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精确性不够,技巧还不够娴熟、手段还比较单

一、负面效应也比较大。

二、权力失衡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走向异化的根源

为什么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会出现诸多异化呢?要回答此问题,需要从权力和市场的相互作用中探幽解密。

(一)权力和市场----人类配置资源的两种主要方式

在论及人类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时,张维迎迎在《市场的逻辑》(2010)1一书中指出,基于职位的权利体制(position-based rights)和向基于财产的权利体制(propertiy-based rights)是人类的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体制。而张五常也曾经深刻地指出,人类所知道的社会体制其实一共只有三种:第一种是私人产权,具有使用的排他权、收入权,以及经所有者同意向任何人让渡财产的权利;第二种人权利不是根据财产来界定权利的,而是根据等级或层级来界定的;而第三个体制则是,在这个体制中既不是完全根据社会等级来排序的,也不是完全根据产权来排序的,而是根据其贪污腐化的权力排列的。其实,无论是张维迎还是张五常对于人类资源配置方式的界定,它们的实质是一致的,即人类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依仗权力、基于等级(职位)的资源配置方式;一种是依借市场、基于财产的资源配置方式。这是因为:一是权力天然地依从于等级(职位),而且腐败也是基于权力的。等级(职位)制的实质是权力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非平等配置,等级(职位)高的人拥有的权力大,等级(职位)低的人拥有的权力小;而且,等级(职位)制下,由于权力主体间天然地非平等,就会导致权力得不到有效地监督和制衡,腐败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基于等级(职位)和腐败的资源配置其实质就是基于权力的配置。二是财产权的清晰界定和有效保护是市场经济得以建立和运行的基础,缺乏对私人财产权的有效界定和保护,市场将由于交易成本太高而无法正常运行;而市场要实现其配置资源的功能,就要求交易主体间是自由、自愿和平等的,也就是说,要实现交易,你必须在获得你所需要的财产权利的同时让渡出一部分财产权利给他人,而且,这个交易的过程一定是自由、自愿和平等的,不能搞巧取豪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基于市场的资源配置就是基于私人产权的资源配置。

就权力与市场的关系而言,依据不同的条件,它们既互为补充,又相互替代。因此,在政治学和经济学文献中,有一个著名的“国家悖论”(fundamental dilemma)命题。该命题最早是由政治学家巴里·温加斯特这样表述的:国家需要足够强大,才能具有足够的强制力,去做它该做的事,即执行合同;但国家又不能过分强大,以至于它可以不受约束,滥用自己的强制力,任意侵犯公民的财产和权利。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思则进一步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国家悖论”的存在,指出“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由于国家的本质是权力,经济繁荣取决于市场是否异化,因而,在我看来,“国家悖论”的实质也就是“权力悖论”或曰“市场异化悖论”,即一国的权力结构及其应用既是该国经济走向繁荣的关键,也可能是其走向失败的根源;既是该国市场走向健康完善的关键,也可能是其走向异化和混乱的根源。也是因为,由于市场的异化与否取决于 1 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10。市场主体的产权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市场契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市场竞争是否充分、市场秩序是否规范,而这些都与权力息息相关。一方面,产权的保护、契约的执行、竞争的充分、秩序的规范都离不开来自政府(权力)的保驾护航、公正裁决和强有力的执行。而另一方面,政府又有可能利用手上的不受约束的权力来干预市场,以“掠夺之手”来攫取市场的果实。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权力才能促进一国市场走向健康完善而不是走向异化呢?

(二)强化市场型政府----市场健康和繁荣之源

在奥尔森于2000年出版的《权力与繁荣》一书中,他将政府权力引入对经济增长分析之中,说明了国家权力与私人权利或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一国繁荣程度。他反复指出,经济成功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存在可靠且明确界定的财产权利和公正的契约执行权利;第二,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强取豪夺。如果离开了这两个条件,社会经济繁荣绝不可能。只有在这两个条件充分满足的情况下,一个社会才能存在市场,才能让市场拓展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奥尔森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可以高度浓缩其长期增长理论的概念:强化市场型政府(market-augmenting government)。即:一个政府如果有足够的权力去创造和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并且能够强制执行各种契约,与此同时,它还受到约束而无法剥夺或侵犯私人权利,那么这个政府便是一个“强化市场型政府”。

另两个权力经济学大师则是达伦·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和詹姆斯·A·罗宾森(James A.Robinson)。2012年,在他们合著出版的《为什么有些国家会失败?》一书中指出,国与国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体制”。繁荣的国家是那些培育了“包容性”政治及经济体制的国家,而那些体制变成“掠夺(攫取)型的”、权力与机会集中在少数的国家则注定要失败。他们写道:“包容型经济体制实施财产保护,创造公平的竞争场所,鼓励新技术及技能方面的投资,与掠夺(攫取)型经济体制相比,更能促进经济增长。掠夺(攫取)型经济体制的结构特征体现地是少数人从多数人手中攫取资源。”“包容型的政治体制支持包容性型经济体制,而包容型经济体制反过来也支持包容型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通过多元的方式,使政治权力得到广泛分配,能够形成一定量的政治集中,建立法律和秩序,而法律与秩序又成为受到保护的产权及包容型市场的基础。相反,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掠夺(攫取)型政治体制为了维持权力而加强掠夺(攫取)型经济体制。”此后,他在访谈中,专门谈到了中国。“根据我们的分析,” 阿西莫格鲁说,“中国正在掠夺(攫取)型的体制下实现经济增长——在一党制的威权控制下,一直得以垄断权力,以空前的规模动员资源,在极低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爆发式增长,”但是这种情况是无法持续的,因为它不能培育一定程度的“创造性破坏”,而这种“创造性破坏”对于创新与收入增加是至关重要的。

(三)权力失衡导致中国市场化改革走向异化

1978年后,中国总体上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即改革先从经济体制入手,采取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方式,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试错,逐步把改革推向深入。

然而,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中会出现一个悖论。一方面,要告别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而走向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就必须改变权力结构,通过放权让利,从集权走向分权。这包括:(1)向公民(家庭)分权。通过赋予公民(家庭)拥有自主择业权、经营权和消费权,逐渐地把公民(家庭)推向市场,使其成为市场的一个利益主体和决策单元,使他们的行为以利益为导向,并依靠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来实现,而不是依附于政府的指令计划和定额定向分配中。(2)向企业分权。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通过对其大刀阔斧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或者将经营自主权和收益权下放给企业,使其成为一个追逐利润的独立法人主体;或者将国有企业私有化。而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不仅允许其自由成立和自主决策,而且对其经营领域 和经营范围的限制也越来越少。(3)向地方政府分权。体现为:将一部分行政权力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政府的自主权,激发地方政府的活力;赋予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的权力,放手让地方政府去大胆探索、改革试验;进行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可以分享辖区经济增长的收益。(4)向社会分权。体现为:允许村民、社区自治;发展了自发性、自主性的行业协会、合作社、具有中介性的审计和评估机构、具有社团性质等社会组织;转移、让渡了政府的部分社会职能,让社会组织开始发挥其社会治理的职能和作用,承担一部分社会治理职能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渐进式改革却需要来自权力的主导,“中国的改革始终在权力的主导下进行,是一种典型的权力志向型的改革取向”。这是因为:(1)如果没有权力的主导,执政者或者担心改革偏离其预想的方向,或者担心改革的步伐太快、对社会造成太大的震动,或者担心改革中利益分化太严重,导致社会出现大的动荡。因此,为此,执政者需要用权力来约束改革的方向、速度和平衡性。(2)权力是利益的载体,如果不能对其权力进行赎买的话,掌权者就会希望在改革过程中,将权力嵌入到新的制度中,从而实现其权力租金的长期化和制度化。(3)改革的过程是个新旧制度交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惯性的力量,旧体制不会轻易退场,而新体制则由于其不完备性和脆弱性,而难以及时、全面替代旧体制。于是,就会留下一个制度真空或制度模糊地带。这样就为权力嵌入改革和嵌入市场提供了必然空间。(4)当权力获得来自市场的好处时,它就会贪恋市场,想方设法融入市场,并以新的形式固化起来,通过市场来获取稳定的、更大的好处。

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在中国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中,权力在某些领域和某些环节退出市场的同时,又以其他的形式嵌入市场,与市场相伴起舞,既推动某些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又想方设法从市场中攫取权力租金。

当权力嵌入市场时,由于权力的强制性、非对称性和扩张性,会导致权力拥有着占据着高于市场的交易地位,从而轻易地撼动市场经济的基础----自愿、平等、互惠和开放。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市场走向异化,导致:(1)权力者为将其权力租金最大化、长期化和稳定化,或者推行更多的管制,从而获取管制租金;或推行垄断,依靠垄断来攫取财富;或进行权力寻租和职务消费……(2)市场主体则不得不依附于权力,与权力相互勾结,通过各种巧取豪夺的方式来掠夺社会财富,从而导致商业贿赂等各种腐败繁衍、蔓延;(3)权力主体的掠夺性行为又刺激市场主体漠视市场道德,以各种非道德、非法的手段来缔造市场的非平等,从而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毒泛滥;(4)财富向权力者和市场作恶者流动,导致财富分配不公;(5)缺乏力量相当的主体来约束政府行为,导致政府重视经济职能,而忽视公共产品的供给职能;或者忽视程序公正和机会均等,而以人治来代替法治,行为缺乏规范性。

三、治理中国市场化走向异化的基本途径

市场化改革中的异化给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必须对此提高警惕、倍加重视,及时采取根治措施,引导其走向健康、有序和充满活力。鉴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异化病症,必须强化治理:

其一,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坚持市场化改革不动摇

由于知识、信息、人性等方面的局限,人类迄今为止,从来就没有一种制度是完美的。作为配置资源的一种制度,市场也同样如此,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知识不充分以及外部性、垄断等因素而走向失灵。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依靠政府或其他形式来配置资源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和公平。政府主导也会有其弊端,而且,一般而言,其弊端较之市场更多更大。由于改 革的起点约束和时间约束,我们离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而出现异化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且,这些异化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市场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某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滞后而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深化对市场化改革的认识,找到更好的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路径和方式,并坚定信心,坚持推进市场化改革不动摇,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其二,强化制衡、约束权力,捆住侵扰市场的“掠夺之手”

就权力与市场的关系而言,依据不同的条件,它们既互为补充,又相互替代。一方面,市场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权力,需要政府足够强大,具有足够的强制力,去保护产权、保证市场合同的执行和维护市场秩序,成为市场良性发展和运行的“协助之手”;另一方面,政府又不能过分强大,以至于它可以不受约束,滥用自己的强制力,任意侵犯公民的财产和权利。否则权力就会从“扶持之手”变成“掠夺之手”。从中国的现实来看,权力失衡和权力滥用恰恰是导致中国市场化改革走向异化的最主要病因。在市场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几乎都有着权力寻租的影子。在市场制度的设计上,权力会嵌入其中,妨碍公正、透明、好的市场制度的构建;在市场进入和机会公平上,权力常常自设壁垒,拒绝赋予其他主体以公平进入和竞争的机会;在垄断的打破上,权力会为了延续既得利益而阻碍改革的推进;在市场秩序的维护中,权力常常玩忽职守,并与作假、作恶、施毒等势力勾结起来,成为公正有效市场秩序构建的挡路虎;在财富分配上,通过攫取巨额的“权力租金”,权力已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占有者„„鉴于此,必须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构建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架构,以有效地约束权力、防止权力滥用、避免权力成为侵扰市场的“掠夺之手”。

其三,深化改革、打破既得利益,取得关键领域改革的重要突破

我国市场化改革之异化还与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陷入困境息息相关。其中,政治、财税、金融、土地、石化、电信、铁路、烟草、收入分配等领域制度安排已明显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亟需通过改革来破题。然而,在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下,这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展维艰,既与人民的期待相距甚远,也远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当前应加强顶层设计,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取得重要突破。

其四,规范监管、加大整治,构建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

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然而,我国目前市场秩序状况不容乐观,假冒伪劣毒泛滥,恶性竞争横生,政府管制寻租猖獗。这些行为既与市场主体的不道德不合法的寻利行为息息相关,也是政府功能紊乱、政府的“错位”与“缺位”并存的必然结果。为此需要:(1)强化法制,加快我国市场从无序到有序的演进。这些基础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契约制度、市场进出入制度、竞争制度、产品责任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2)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发育基础。使市场主体真正成为权责利对等的完全承担者,使其基于市场诚信和道德,通过良性的竞争来追逐利润。(3)充分协调各种利益冲突,重构和引导各种利益关系,从根本上使各种社会经济主体无法从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中获得额外的收益。(4)规范政府监管行为,使其既有激励去加强监管,又缺乏机会去设置管制、进行寻租,更缺乏机会与市场作恶者沆瀣一气。(5)加强整治,尤其是加强对涉及民生安全和健康领域的整治,如药品、食品、交通等领域的整治。

其五,加强教育、提高诚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

上一篇:2015门急诊护理工作计划下一篇:假如我是男生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