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集

2024-09-10

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集(精选10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集 篇1

一、学生中最常见的问题

(1) 审题能力差:审题不细致、不严谨, 不按要求解答;不能有效分析题目信息抓住关键。

(2) 理解能力差: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肤浅, 答题时仅凭感觉和印象。

(3) 实验能力差:仪器使用规则不熟悉, 特别是实验设计能力不足, 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4) 学科结合差:不能用其他学科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简单数学运算错误频出。

(5) 表述能力差:逻辑思维混乱, 语意表达不清, 计算式来历不明, 代入数据错误, 单位“鱼龙混杂”;书写不规范, 作图不严谨。

这些问题的出现, 我们教师一定要警醒、反思、重视, 否则学生中就会出现“一学就知, 一用就错, 一放就忘”的现象。

二、对教学的反思

(1) 反思教学目标。首先, 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把握教材和教学大纲, 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实现三维一体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讲解要到位, 分析要透彻, 要让学生融会贯通。其次, 教学的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是所选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 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要非常明确。最后, 对一些基本知识, 我们应随时获得学生反馈的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让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

(2) 反思教学方法。第一, 要面向全班学生, 同时兼顾“两头”。对学习欲望强烈的学生, 要增加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做好个别辅导。第二, 注重学法指导。第三, 教学方式要多样化。教师自身要提高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第四, 应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3) 反思教学技能。其一, 物理学是一门有着严密科学性的学科, 要保证讲授正确, 推导流畅, 过渡自然;语言要简练规范, 充满激情, 富有感染力。其二, 板书工整精致, 体系主次分明;基本功扎实, 会画直线、圆、小人物等简笔画。其三, 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操作要熟练、规范。

三、提高教学成绩的策略

(1) 改善教法。要充分利用实验的教学功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取感性知识;要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 动手实践, 分组讨论, 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 激活课堂气氛。

(2) 注重双基。课堂教学中, 除了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基础知识外, 还要使其掌握获得知识的基本技能。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自己的结论, 让学生加深对抽象概念要领的理解。对物理规律的讲解中, 要讲清适用条件、范围及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进行比较区别, 消除学生对概念规律的模糊认识;在习题讲析中, 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挖掘隐含条件, 抽象物理情境, 找出规律列式求解, 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 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 分析、推理严密。

例如, 光学作图教学时, 我就讲清了注意事项: (1) 要借助工具作图, 作图一定要规范; (2) 实际光线画实线, 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 光线要带箭头, 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 不要断开; (4) 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 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 (虚线) , 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这样, 学生作图就比较规范了。

(3) 尝试诊测。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特点与教学要求来提供诊测材料, 组织诊断性测试, 学生要根据课内初步掌握的知识进行尝试性解答。诊测题主要侧重于新课的概念以及识记类基础性认知目标的考察。教师可以适当运用电化教学和信息技术等方法, 例如:可将幻灯片分发给学生当答卷纸, 然后选取有代表性的答案, 放在投影仪上, 当着全体学生的面, 现场批改矫正, 使全体学生及时了解自己诊测达标结果, 形成认知上的初次反馈。这种有目的、有反馈的有效学习, 能使学生积累顿悟的经验, 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 调整自身的学习策略。尝试诊测的成功实施, 必将帮助教师检查学生认知上存在的缺陷, 帮助教师在后续教学中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 重视课外。课外实践活动, 主要是以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 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教师要恰当引导, 不让他们过多地碰壁而灰心丧气, 但也不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在碰壁中产生兴趣, 在挫折中收获成功。

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集 篇2

现行的几种课程标准的教材,都是教育部审定通过的,虽然作者的身份不同,但从整体上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材应该是老师的好帮手、学生的好老师.但笔者认为,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教材,有六处内容就值得我们探讨.

1“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中的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实验叙述了三个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3)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每个步骤配了一个插图,如图8.3-3所示.

按图8.3-3所示的情况来看,步骤2说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这句话和插图表示的意思不一致.因为改变和放在木块上的砝码连起来,就说明了木块上原来就放有砝码,然后改变放在木块上砝码的数量.比如,木块上原来有一个砝码,后来放上两个砝码或更多的砝码,我们就可以说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但从教材的插图看,第一个插图没放砝码,第二个插图放了一个砝码.所以步骤2就不能叙述为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

要使实验步骤与插图表示一致,有两种修改方法:(1)实验步骤不变,第一个插图画有砝码;第二和第三个插图画同样多的砝码,但砝码数量要与第一个插图不同;(2)插图不变,实验步骤2可以这样叙述:在木块上放上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教材的插图要和实验步骤一致,不然会使学生阅读起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摩擦力》中的结论

《摩擦力》中的结论是这样叙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上受到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这样的结论是不全面的,它没有说明条件.

教材叙述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时,未强调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比如,一个重10 N的物体在水平粗糙的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100 N的物体在绝对光滑(摩擦力为零)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这两个物体的摩擦力.这种情况,接触面受到压力小的摩擦力反而更大.所以在叙述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的关系时,要加上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

另外,教材在叙述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时,未强调接触面所受压力相同.比如,一个重100000 N的物体放在的玻璃上,一个重10N的物体放在木板上,一个人先后来推这两个物体,在玻璃上的物体他推不动(摩擦力大),在木板上的物体他轻而易举推起来(摩擦力小).这样,在较光滑表面上的物体,摩擦力反而更大.所以在叙述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加上接触面所受压力相同的条件.

综合上面所述,正确的结论应这样叙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上受到的压力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所受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或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上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引出压强概念”的叙述

第九章第一节《压强》中有这样叙述:实验表明,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就应取相同的受力面积.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叫压强.编者的意图是用“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就应取相同的受力面积”这句话来引出压强的概念,而从这句话的表述来看并不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为在物理学中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是取相同的受力面积比压力(从压强的概念可知).但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是取相同的受力面积比压力和取相同的压力比受力面积两种方法.上面的叙述没有说明在物理学中就用“应”字,那是不恰当的.因为“应”是表示一定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一种方法.教材没有强调在物理学中,那肯定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这样就错误了.

上面的内容正确的应这样叙述:实验表明,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在物理学中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就应取相同的受力面积.我们把物体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叫压强.或实验表明,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就可以取相同的受力面积.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叫压强.这样叙述内容过渡才顺畅、自然.

4“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

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中的图10.2-2,这个实验先测出水和小桶的总重力,然后再测出空桶的重力,用总重力减去空桶的重力就是排开水的重力,这样的实验步骤是错误的.

因为在测出桶和水的总重力后把水倒掉,再来测出空桶重力时,空桶内壁有少量的水附着,这样使空桶的重力偏大,从而使被测物排开水的重力偏小,这样测出来的结果误差较大.这个实验如果把图10.2-2中的顺序甲、乙、丙、丁改成丁、甲、乙、丙,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错误.按照这样的实验步骤测出来的结果误差也较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有义务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5第十一章第一节《功》中的“图11.1-1”

第十一章第一节《功》中有这样的叙述:在叉车举高货物的过程中,货物受到一个向上的力F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S(图11.1-1),力F作用的成效体现在物体被举高了.教材是强调货物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F,而教材把这个力的作用点画在货物的重心上,这样画力的作用点就值得探讨了.

如果在物体上只画一个力的示意图时,力的作用点画在实际受力的地方(教材的图7.1-4就是这样画),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解决所有要求只画一个力的示意图的题目.如果画一个力的示意图时把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这样有一些题目的作用点不容易画,例如,[HJ1.55mm]用手压一个不规则的物体表面,要求画出手对物体压力的示意图(由于物体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不好找,所以不好画).有一些题目的作用点根本画不了,例如,一个正方体放在地面上,要求画正方体对地面压力的示意图时,作用点要画在地球的重心上,这样根本画不了.

如果在一个物体上同时画多个力的示意图时,这时候为了方便研究力,[TP8CW04.TIF,Y#]就可以把这些力的作用点集中画在物体的重心上(教材的图8.2-4乙、丙、丁三个图就是这样画).教材只强调货物受到叉车向上的作用力 ,也就是要求画一个力的示意图.笔者认为把力的作用点画在叉车对货物具体作用的地方,也就是货物的底部,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没有什么可争议.

6“图11.1-3”力不做功的实例

图11.1-3有这样叙述:图11.1-3是力没做功的两个实例.想一想,力为什么没做功.笔者认为,说乙图的力没有做功,那是无可厚非的.但说甲图所有的力没有做功,那就要看情况.

因为提滑板力的方向是向上的,滑板在提力的方向上没有移过距离,所以提滑板的力确实没有做功.但提着滑板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行,由于存在空气阻力(固然很小,但也存在),手的推力就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这样提着滑板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时,手的提力没做功,手的推力有做功.因此教材说甲图所有的力没做功是错误的.

如果编者在图中的叙述写上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图11.1-3是力没做功的两个实例.想一想,力为什么没做功(忽略空气阻力).或单纯强调向上提的力没做功,例如图11.1-3甲、乙两图向上提的力没有做功.想一想,向上提的力为什么没做功.这样叙述就无可挑剔了.

教材的叙述要严密,要事无巨细、无懈可击.

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集 篇3

1、用手通过一根绳子提起重物时,会感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重物

B.地球

C.绳子

D.绳子和地球

2、“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对这个现象正确的解释()

A.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而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

B.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它们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用鸡蛋碰石头,鸡蛋会破;如果用石头碰鸡蛋,则石头会破

3、用绳子系着水桶,手拿着绳子从井中向上提水,此时水桶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手

B.绳子

C.地球

D.水

4、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图中能生动地体现这一规律的是

()

6、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静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7、通常弱者与强者相争时,我们会说弱者是拿鸡蛋碰石头,那么鸡蛋碰石头时,关于它们相互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所受力大于石头所受力

B.鸡蛋所受力等于石头所受力

C.鸡蛋所受力小于石头所受力

D.它们受力大小无法比较

8、如图,将吹足气的气球由静止释放,球内气体向后喷出,气球会向前运动,这是因为气球受到()

A.重力

B.手的推力

C.空气的浮力

D.喷出气体对气球的作用力

9、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汽车与路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A.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B.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0、一物体受水平绳的拉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又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

C.只有在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才相等

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

1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相同的是()

A、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11、当你用力踢球时,你的脚会感到,这是因为

也产生力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了。

12、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而手也感到累,这是因为手也受到了的力的作用。

13、—个人用力拍桌面时,桌面受到一个向的压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同时,人的手受到一个向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所以手会感到痛。

14、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经过讨论,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在理想情况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A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填“C”或“D”)

(2)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在A

上放钩码的目的是

(3)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填“运动”或“静止”)

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集 篇4

○1一天,沈阳市的最低气温市零下7摄氏度,记作()℃;上海市的最低气温是零上5摄氏度,记作()℃。

○2自然数中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

○30.8的计数单位是(),它是由()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的。将它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425 的分数单位是(),它里面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就成了假分数。

○5十个()是一万,()个0.001是0.1,1000个十分之一是()。)。○6如果把35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⑦选择合适的数填到括号里。

⑧填一填

小数分数百分数

0.25

3/4

12.5%

2.判断:

○1自然数中没有最大的,也没有最小的。

○2比45大,比49小的整数有三个;比0.5大,比0.9小的小数也只有三个。

③4和0.25互为倒数。

○4一袋白糖重50%千克,吃掉了15 千克,还剩0.3千克。

⑤一头野牛重1/4吨,可以写成25%吨。

⑥小雨说大于2而小于6的数只有3、4、5。

⑦最小的正数是1,最大的负数是-1。

⑧0.04和0.04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等。

⑨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⑩9米的3%就是27%米。

3.拓展练习:

八年级下册分式与分式方程练习题 篇5

1、化简下列分式

-2ac24-a2x2-162x1-(1)

(2)

(3)

(4)222x-4x-2a-2a14abc2x+8

2、计算

5x-5y9xy22a2b5xy(-2xb)(1)

(2)

(3)

xy15x23x2yx2-y2

a2-b2a-bca11-

(6)-(4)

2(5)abbcx-33+x4a+12aba+3b

(7)

a3a+12a112abnn++(+)(-)(1+)(1-)

(8)

(9)222a-1a-11-aabbamm21m2+n2m2n2m-62m+2()(5n)(++2)(10)m1+2

(11)

m9m+3mnn2nm

3、解方程

(1)111x-12x11=2+3==+

(2)

(3)x1x1x-2(4)xx21x24=1

(6)1x2+1=x+12x4

x23+x2x+35)13x6=34x8

(7)2x+3+32=72x+6

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集 篇6

一.梳理课文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

本单元课文都是著名作家的作品, 内容都是表现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和学生一起梳理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概括这些文章内容所留下的印象, 结果多数同学说出来的是“吃”字。针对这个词, 我问同学们:咱们监利有哪些好吃的?这些食品背后有什么文化内涵?接着, 我出示了本次活动的课题及学习目标:关注监利特色, 介绍地方文化。

二.寻找监利特色, 了解地方文化

说到好吃的, 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话, 各种食品纷纷“上桌”:干鱼腊肉香肠, 水饺米酒汤圆……我打断了他们:请关注监利特色。大家立即哑口。是啊, 这些东西似乎别的地方也有啊!哪些是监利所特有的呢?还是一些在外地待过一段时间的同学阅历丰富些, 大家一致认为有一样东西不仅北京上海广州没有, 就连监利周边如荆州、岳阳、武汉也极少见到, 而在监利却是天天见面、人人爱吃的大众化食品, 绝对算监利特产, 那就是团子。

接着了解地方文化:监利的团子有什么文化?大家面面相觑, 团子还有文化?我提醒他们:团子是什么做的?体现了监利的什么特色?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并不只有监利, 以鱼或米为原料的各种小吃和菜肴却有无数种, 何以团子成了监利特产?同学们纷纷思考, 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从团子的形状、寓意、做法、吃法等方面说开去, 从监利的地理气候、监利人的性格特点等方面说开去, 这样, 自然就形成了关于监利团子的“地方文化”。当然, 每一样监利特色食品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三.描述关注对象, 提升语文能力

随便说不行, 还得上升到语文学习的层面上。接下来我提出了几个问题, 要求在小组内分工完成:1描述团子, 做到色香味形俱全, 要让人垂涎欲滴;2说明团子的做法, 要让人一听就会;3讲述你吃团子的经历, 要让人羡慕不已;4设计团子的吆喝语或广告词, 要让人听了就 想买。面 对“要让 人……”的要求, 学生兴趣盎然, 纷纷思考。交流展示阶段, 果然是人人有话说, 特别是吆喝语, 不仅有文采, 更是有特色, 再加上当场吆喝, 想不笑都难。

四.重温大师作品, 抒写个性文章

接下来布置作文题目: 的。半命题作文, 要求关注监利特色, 介绍地方文化。但总不能都写“监利的团子”吧!监利的“特色”还在哪里?于是, 我带领同学们重温本单元作品, 开启智慧:云南有歌会, 监利有庙会 (农历二月二敬土地菩萨) ;汪曾祺的高邮有鸭蛋, 我们的监利有粽子;过去的北京有吆喝声, 现在的监利有叫卖声;琦君的家乡请喝春酒, 我们的家乡请喝喜酒……粽子非监利独有, 但鸭蛋也非高邮专利, 汪曾祺的笔下有了高邮端午的习俗, 有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那鸭蛋也就似乎只是高邮的了;喝春酒也不仅是琦君家乡的特色, 但因为有了琦君对家乡特别是对母亲的思念, 才让人甚为感慨。可见, 融入对家乡对亲人的感情, 写出家乡的特色, 就可以做到“关注监利特色, 介绍地方文化”了。

学生思路豁然开朗, 各种符合要求的文题纷纷出笼:“端午的粽子”“奶奶的团子”“外婆的鲊胡椒”“监利的吆喝”“家乡的二月二”……我并没有急于要求学生下笔, 仍是带领他们分析本单元的文章特色, 从内容到结构, 从主题到情感, 从语言到手法, 力求有效借鉴。同时, 要求他们利用周末放假回家时间, 去调查了解所写对象的相关知识, 力求让文章写出对象的特点, 抒发自己的情感, 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果然, 有了充分的调查了解, 学生们都有内容可写, 又有现成的范文, 知道如何去写, 交上来的文章大多达到了要求。后来, 有几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还发表在各类刊物上。

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集 篇7

第一部分 听力部分。(共两节,总分25分)

第一节 听力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总分15分)

根据你听到的对话,选择正确的答案回答问题。

听下面5段对话,每听完一段对话后,完成1个小题。

( )1. What does the girl want to borrow?

A. B. C.

( )2. Which would the boy want to drink?

A. B. C.

( )3.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dress?

A. Its large. B. Its small. C. Its dirty.

( )4. Where did they go?

A. To the beach. B. To Disneyland. C. To the zoo.

( )5. How will Tom come to the party?

A. By bike. B. On foot. C. By car.

听第六段对话,完成第6~7小题。

( )6. What colour does Lingling like best?

A. Green. B. Purple. C. Yellow.

( )7. Where did Lingling buy it?

A. In Hong Kong. B. In Taiwan. C. In Guangzhou.

听第七段对话,完成第8~9小题。

( )8. How often does Peter exercise?

A. Every day. B. Once a week. C. Twice a week.

( )9. Who plays basketball best?

A. John. B. Tony. C. Peter.

听第八段对话,完成第10~12小题。

( )10. When will they watch the film?

A. At 6:25 p.m. B. At 6:35 p.m. C. At 6:45 p.m.

( )11. How soon will they get there?

A. In 20 minutes. B. In 25 minutes. C. In 30 minutes.

( )12. How far is it from their home to the cinema?

A. Three kilometers. B. Four kilometers. C. Five kilometers.

听第九段对话,完成第13~15小题。

( )13. What day is coming soon?

A. Mothers Day. B. Fathers Day. C. The boys birthday.

( )14. What does the boy want at first?

A. A mobile phone. B. A computer. C. A motor.

( )15. Why doesnt the woman agree to buy a motor for the boy?

A. Because its dangerous to ride.

B. Because its expensive.

C. Because its meaningless.

第二节 笔录要点。(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10分)

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每空不超过3个单词。

Wonderful 16. _______ Display

第二部分 笔试部分

二、选择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分10分)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 )21. Recently people care more about the safety of ________. Everyone wants to eat

healthily.

A. foods B. clothes C. buildings

( )22. —Would you like _______? —Good idea. Lets go!

A. going swimming B. go to swim C. to go swimming

( )23. —________ will you finish your homework, Kate?

—In an hour.

A. How soon B. How often C. How long

( )24. —Why are you late again? —_______ my car broke down on the way here.

A. Because B. Because of C. However

( )25. Li Jun always makes his little sister ________.

A. crying B. to cry C. cry

( )26. —_______ did you buy in Brazil?

—I bought some World Cup gifts. I _______ give them to my friends.

A. What; am going to B. When; will C. Which; was to

( )27. —Is Mary _______ outgoing than Peter? —No. She is as _______ as him.

A. more; hardworking B. more; quiet C. much more; quieter

( )28. —Is your father at home _______? —No, he is arriving home _______.

A. then; quickly B. yet; fast C. now; soon

( )29. —Sunny Beach is a _______ place for holiday.

—Yes. During the May Day, _______ people go there and have a good time.

A. wonderful; thousands B. nice; thousands of C. good; five thousands

( )30. —Whose is the dictionary?

—It ________ be Alices. Look at her name on the cover.

A. must B. can C. may

三、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分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 掌握其大意, 然后从各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A robot will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our future life. The robot will be friendly and 31 to people. At home the robot can do the cleaning and play with you. It can be your friend. It can help you with your homework 32 you meet a difficult problem. It can have a 33 with you when you are alone. It knows what you say.

In the hospital, a mini robot can help doctors 34 operations. When an old patient has blood sickness and he needs to have an operation, the mini robot will go into his blood vessel (血管) and make it clean. This is an advantage 35 mini robot to do a doctors job.

At the restaurant, a robot can make customers 36 their dinner. For example, when you come to a restaurant, the robot welcomes you and 37 hands with you. Maybe it will give you a beautiful flower. You must be 38 . The robot will ask you what you want to eat or what you want to drink.

Also, they can take the 39 of humans to work in some dangerous places. Some robots can search survivors (幸存者) when an earthquake happens. In the army, robots can also do a dangerous job. They know where the bombs (炸弹) are and how deep the bombs are 40 the earth.

( )31. A. helpful B. useless C. careful

( )32. A. while B. until C. when

( )33. A. walk B. talk C. joke

( )34. A. put out B. take out C. carry out

( )35. A. for B. from C. to

( )36. A. enjoyed B. enjoy C. to enjoy

( )37. A. shaking B. shake C. shakes

( )38. A. happy B. angry C. unhappy

( )39. A. job B. place C. business

( )40. A. in B. above C. under

四、阅读理解。(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2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从每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A

American country music is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such as the songs of John Denver. Many people enjoy listening to the music in their free time. But still some people dont know where it began.

Country music comes from folk music of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阿巴拉契亚山脉) in the east of America. There, people sing while playing the guitar and violin. They sing about everyday life, love and their problems. So the songs are sometimes a little sad.

John Denver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ountry music singers. He is also quite famous to the Chinese. For John Denver, music is a language that could bring the world together. He says music can bring people together. They will understand each other through music. People are different in color and they may speak different languages, but people are the same in mind and body. All of them love music and can understand music.

The world lost a great man when John Denver died in 1997. But his words and music will still live on.

( )41. American country music usually tells us about ________.

A. folk songs B. sad stories C. love and problems

( )42. “Music is a language that could bring the world together.” means people ________.

A. can sing songs together

B.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sing the same songs

C. can show feelings by music and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tter

( )43.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John Denver ________.

A. is an American country music singer

B. can bring people to get together

C. is good at playing the guitar and violin

( )44.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________.

A. must be the same in mind and body

B. should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through music

C. can understand each other through music

( )4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

A. Everybody knows where country music began.

B. John Denvers music will live on in peoples hearts.

C. Country music comes from all kinds of music.

B

Im a thirteen-year-old girl. My classmates say that Im too fat. I worry about myself and feel very sad. What should I do to lose weight? I dont want to be heavy. I got an idea from the Internet and then I made a plan to lose weight.

Do exercise for about one hour every day. The exercise should be something like running, biking, dancing, or swimming. After that do some special exercise for thirty minutes, such as for the legs or for the waist.

I think its not bad to have a good eating habit. Eating less or no eating is not good for health. I will eat bread without butter; only a little beef or pork; eat more vegetables and fruits; and stay away from junk food.

I will drink water or soup before each meal. This will help me feel full sooner. I will try to have four or five meals a day. So that I can eat less at each meal but not feel hungry. Breakfast is very important, and so is lunch.

After three months, I think I will become much thinner and healthier than before. I am very happy with my weight-loss plan.

( )46. What sport doesnt the writer do?

A. Swimming. B. Climbing. C. Dancing.

( )47. What does the writer look like?

A. Thin. B. Tall. C. Heavy.

( )48. Why does the writer drink soup before meal?

A. Because it makes her feel happy.

B. Because it makes her feel full.

C. Because it make her feel hungry.

( )49. Which sentence below has the sam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A. Both breakfast and lunch are important.

B. Either breakfast or lunch is important.

C. Neither breakfast nor lunch is important.

( )50. Which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She will not eat junk food in her plan.

B. She has strong mind to lose weight.

C. She thinks it good to eat nothing.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五、翻译语篇。(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将下面划线的句子译成汉语或英语。

Dear Henry,

I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watch the magic show at the City Theater. 51. City Theater is the best theater, isnt it? The magic show will start on the afternoon of Saturday, July 12th at 4:00. I have two tickets. 52. 一张票是你的,另一张票是我的。

After the magic show, we will come back to my house. Today is my birthday. 53. I moved here last week. I am new here. 54. 在这个新城市你是我的第一个朋友。 My parents will cook a big meal for us. You said you could make an apple milk shake. How often do you make an apple milk shake? Could you make an apple milk shake for me tonight?

55. Remember not to be late.

Yours friendly,

David

5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补全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10分)

读下面的对话,根据上下文将对话补充完整。

Peter: Hi, Sally. Come and have a look at my photos.

Sally: Are these the photos you took in Africa, Peter?

Peter: 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ook, this is a wild beast. Its an animal in Africa.

Sally: Does it eat meat?

Peter: 5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t only eats grass.

Sally: Are there a lot of animals in Africa?

Peter: 5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ally: Wow, this photo looks interesting. 5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eter: I was riding the elephant.

Sally: 6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eter: Yes, of course. I really enjoyed myself.

七、情景作文。(本大题15分)

假如你是Mary,以下是班主任给你的期末评价报告单,请根据下列表格中的提示给你的父母写封信,说说你的学习情况。

注意:可合理发挥,内容详细,80词左右。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经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Dear Dad and Mum,

Hows it going? I got my report card to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 daughter,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以及习题 篇8

〔帕斯卡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1623年6月19日生于法国克莱蒙费朗,1662年8月19日逝世于巴黎,享年39岁。

帕斯卡16岁时就参加了巴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小组的学术活动。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对流体力学、静力学和大气压强的研究。为了纪念帕斯卡,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压强的单位-----帕斯卡。

实际应用:比较坦克与图钉所产生的压强。

例题:一辆质量为50t的坦克,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m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0.05m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试比较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与图钉尖对墙的压强的大小。

已知:坦克的质量m=5.0×104kg,每条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S1=1.5m2,

图钉所受压力F2=20N,图钉的面积S2=0.05mm2。

求: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1和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P2,并比较其大小。

解:坦克对地面的压力:F1=G=mg=5.0×104kg×9.8N/kg=4.9×10N。

坦克两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的面积:S1´=2S1=2×1.5m2=3m2.

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1==

图钉尖对墙的压力:F2=F2=20N。

墙的受力面积:S2=0.05mm2=5×10m2。

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P2= = =4×10 Pa。

比较可知,图钉虽小,但是它对墙面的压强却远大于坦克对地面的压强。〔设计意图:通过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加强对于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

交流与讨论:

估算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行走时和站立时的压强一样吗?

如何估算每只脚的面积?

采用的方法:割补法测面积。

根据质量计算重力,得到人对地面的压力,代入公式P= 进行计算。 8-85´4.9105N=3m2≈1.63×105Pa。

3.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增大压强?怎样才能减小压强?

分析归纳: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应用:(1)把两个核桃同时放在一只手上捏,由于两个核桃互相挤压,其接触面积非常小,产生的压强很大,很容易把核桃压开。

(2)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它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答: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应用:钉子、箭头、刺刀、长矛等。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应用:建筑物的地基、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学生的书包做成双肩背且背带做得比较宽。

【课堂小结】

一、基础知识: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那部分面积叫受力面积。

3、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公式:P= ,单位:Pa。

二、研究方法:

通过猜想、分析、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压强的规律。

【课堂反馈】

1、推土机对地面的压力也很大,为什么它可以在土路上工作而不陷入泥土中?

(答案: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往地里打桩,为什么要把桩的下端削成尖形?

(答案: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书包的背带为什么要做得很宽?

(答案: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布置作业】

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集 篇9

一、辨别形近字组词。

导()

继()

旅(异()

断()

旋(二、我会补全词语。

()面()方

()心()意

()嘴()舌

()妙()肖

三、巧连歇后语,并选用其中一个造句。)

狠())

狼()

结结()()

()口()声 零零()()

()辕()辙

姜太公钓鱼

多多益善

竹篮打水

把人看扁了

十五只吊桶打水

愿者上钩

门缝里看人

七上八下

韩信点兵

慌了神

孙悟空大闹天宫

一场空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阅读。

太阳神炎帝是女娲之后,出现在大地上的又一位大神。当他要教给人类种五谷时,看到一只浑身通红的鸟,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禾苗从空中飞过,穗上的谷粒落在地上,炎帝便把它们拾起来种到了田里。人们吃了()可以充饥,()还可以长生不老。

炎帝又让太阳发射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人们生活在温暖的光明中。

炎帝不仅是农业之神,同时又是医药之神。为了更加确定药性,他还亲自去品尝百草。1.在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

2.找出文中的过渡句,用直线画出来。

3.炎帝为了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都做了哪些事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语文园地八

一、领导 奇异 继续 打断 旅行 旋转 凶狠 饿狼 二、四 八 七 八 人 人 诚 诚 惟 惟 星星 实实 异 同 南 北

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我花了一整天时间做这个计划,最后还是没有成功,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集 篇10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戏剧单元。学生对戏剧这种文学样式的了解相对缺乏,但对影视作品却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还是影视或影星迷,这就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切入口。教学时可先从师生都熟悉的一部影视作品切入,然后引出剧本的写作,介绍剧本的特点:有高度集中的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因此,本单元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为: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与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开展,把握剧本在语言运用、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上的特点,加深对现实人生的了解与体验,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均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日出》是戏剧大师曹禺的一部力作,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成就与创作风格。《钦差大臣》是俄国杰出戏剧大师果戈理的代表作,它所揭示的结构性腐败被称为“绝对的、永恒的、世界性的邪恶”,因而超越了时空,至今回响不绝。《放下你的鞭子》是我国街头剧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产生过巨大的历史作用。这三个剧本,横跨中外,风格各异,有助于学生认识多样的人生和多样的文化。学生对本单元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较为陌生,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幻灯片、录像)帮助学生了解作家生平与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全剧剧情,鼓励学生多渠道地查找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戏剧的特点,也为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戏剧作品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要通过分角色表演和课本剧排演,让语文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深入体会戏剧冲突和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在活动中体味探究与创造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激烈的戏剧冲突,凝练的戏剧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

2.通过戏剧排演的指导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合作意识。

四、课时分配

本单元总课时为10课时:《日出》3课时,《钦差大臣》3课时,《放下你的鞭子》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写作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

《日出(节选)》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日出》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考虑戏剧特点的前提下,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排演课本剧的形式组织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阅读、探究的兴趣;二是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了解作家、作品和有关剧情,在丰富学生戏剧知识、帮助学生解读课文内容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审美愉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语言特点,特别要了解课文是如何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的。

2.从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出发,把握作者憎恶腐朽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课本剧的排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戏剧特点,培养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家作品

(二)讨论感知戏剧情节

请几个同学口述课文梗概,互相补充和订正,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讨论探究

1.课文主要的戏剧冲突是什么?是怎样发展的?

2.从这几次矛盾冲突中可以看出黄省三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在把握戏剧内容和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1.理解这篇戏剧的语言特色。

(1)剧中人物语言不仅要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所处的特定环境。重点朗读黄省三控诉潘、李二人的台词,体会并读出黄省三的内心感受。

(2)试补出破折号后省略的话,并说说剧本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文中有三处破折号用得特别传神:

①那你还可以到街上要——

李石清故意不把话说完,想试探一下黄省三,看他有什么反应,他看到了黄省三脸红不安的样子,似乎有些幸灾乐祸。

②您说,要我去——

对黄省三这样一个胆小怕事的读书人来说,他不敢说出,也羞于说出这个“偷”字来,他没有这个胆量。

③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

黄省三被逼急了,心里发出绝望的吼叫“我非要杀了你”,但是面对潘月亭的怒喝,被吓住了,不敢说出“你”。对黄省三的怯弱李石清早已看透了:“他是说他要杀他自己——他这样的人是不会动手害人的。”

2.两人一组选择某一人物的某一段台词,诵读并解析,互相评议,进一步通过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心理。

四、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日出》。

《钦差大臣(节选)》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钦差大臣》描写了一个偏僻的小城里发生的一段故事:以市长为首的一群官吏听到钦差大臣要来视察,个个惊慌失措,竟将一个过路的贵族子弟赫列斯达可夫当作“钦差大臣”,对他百般逢迎,拼命贿赂、拉拢。课文节选的是第八场和结尾部分,也可以说是这部喜剧的高潮部分和最富讽刺意义、最精彩的部分。这部分很适合排演课本剧,宜在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和相关剧情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演出,在演出过程中体味作品漫画式的人物形象、辛辣讽刺的语言风格和独具匠心的剧情设计,从而充分发挥戏剧表演的学习功能。“哑场”一节,可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此时各种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剧中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简约传神的舞台说明分析作者笔下漫画式的人物形象。

2.欣赏作者精巧独特的剧情设计和辛辣讽刺的语言风格。

3.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解这部讽刺喜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有条件的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钦差大臣》影像资料。学生为分组排演作必要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相关剧情,导入新课。

(二)学生分角色朗读,目的有三:其一,进一步了解剧情;其二,揣摩人物语言和心态,把握人物的神态、动作和个性特征;其三,为短评写作奠定基础。

(三)分小组表演,思考问题:

1.以竞赛形式分两组演出,学生评点、交流。

2.剧中市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揭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3.市长和官员得知上了假钦差的当后有什么表现?想象一下,真钦差到了之后,他们将会有怎样的表现。(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言之成理即可。)

4.画出赫列斯达可夫在信里对市长及其他官员的评价,以此入手,分析赫列斯达可夫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五、写作指导

自选角度,写一篇小剧评。参考题目:1.一幅绝妙的讽刺图——《钦差大臣》人物形象分析;2.讽刺戏剧的一个范例——谈谈《钦差大臣》的语言艺术;3.此时无声胜有声——试析《钦差大臣》的“哑场”设计。

六、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整部《钦差大臣》。

《放下你的鞭子》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初期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性、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街头剧。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欣赏戏剧的一般方法。故此,应让学生在独立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把握人物性格、作品主题及社会意义。同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他们对戏剧特别是对街头剧的认识。运用本单元知识,尝试自编自演小话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卖艺汉、香姐、青工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普遍的社会意义。

2.在整体把握剧情的基础上,了解街头剧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相结合的特点。

3.巩固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自编自演小话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交往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1.街头剧

街头剧又称活报剧、广场剧,多以大众关注的政治时事为题材,对观众进行形象化的宣传,是一种反映时事新闻的短小活泼的戏剧样式,因常在街头演出而得名。街头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它所反映的往往是当时最热门的话题。

2.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烈火燃遍中国。广大民众急需发动和组织起来进行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应运而生。它不管在哪里演出,都激起了观众对日寇的极大仇恨,不知有多少热血青年就是因为看了这部街头剧深受感染和教育而毅然奔向了抗日的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放下你的鞭子》这样的街头剧,成了团结民众、发动民众、鼓舞民众奋起抗战的有力武器。

(二)从整个剧情和相关台词入手,探究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编写小话剧

上一篇:述职报告客运机务科科长下一篇:诱导学生读名著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