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话语权的思考

2024-10-23

关于话语权的思考(通用8篇)

关于话语权的思考 篇1

关于权力与话语的几点思考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陈维振

从语言学的角度上看,语言与话语是有区别的。语言是一种由符号与规则组成的闭合系统,它没有指向外部的能力,而话语则是语言系统的实在化、具体化,是活生生的人的言说。拜肖认为:‚话语是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下,决定自己该说什么,怎样说的潜在的制约机制‛,而福科也持类似的观点。福科的话语是从索特尔创立的‚语言与言语‛标准的二元系统中剥离出来的严肃的言语行为,其功用是作为知识载体和传统工具,以权威性的陈述迫使人们认可它有意义或是真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如潜在定规或程序般的束缚力,使人无法脱离话语去进行理性思维,因此这里的话语具有双重含义,它既可以是活生生的言说,又可以是一种如语言那样的潜在机制。

任何言说性的东西都反映了人的存在活动,它实际上就是人的存在活动的本身,话语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在福科那里,文化换成了权力,只是权力不再像人们过去所普遍认为的那样,是纯粹‚压制性‛的。我们先不考虑文化是否就是权力关系这样的问题,我们能肯定的只是,话语确实承载着权力与权力关系。从福科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权力指的是社会关系中的双方或各方互相制约的力量。它比我们日常所理解的权力意义更为广泛。话语反映了言说者在社会权力关系网络中所处的地位,‚与其说你在说话,不如说话在说你‛(福科)。

确实,权力并非纯粹‚压制性‛的。权力也会做好事。实际上,任何有效的社会行为,任何巨大的进步,都是权力组织和运作的结果,一种没有权力的社会,一个没有政府的国家,是难以想象的。但是,权力经常以压制性形式出现,这一点也是千真万确的,尤其是在一个专制、集权的国家里,情况更是如此。由此我们有了‚权力话语‛,甚至以政府口号形式出现的‚国家话语‛的概念。当权力话语变成压制性话语时,必定出现大众争取话语权力的斗争。权力话语特别是国家话语的力量是极其巨大的。它可以推动国家的巨大进步,也可以把国家和大众拉进巨大的灾难的深渊(例子有:‚农业学大寨‛、‚人多力量大‛、‚改革开放‛、‚计划生育‛等)。

经典的话语分析(主要指语言学家的话语分析)认为,话语交往的原则是‚合作‛。这在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必须追问,为什么在一般条件下,情况必须是如此,请看不久前发生在我个人身边的一次话语交往活动:

8月底我向电信局申请安装一部电话。次日,安装组的工人即来电联系,接电话的是我8岁的外甥女。她当然一无所知,扯了一阵后,则洗完头发的我的儿子去接电话:

对方说:‚我×你妈的!你为什么不接电话?‛

儿子说:‚我×你妈的!我刚才洗头怎么接电话?‛

对方说:‚你浪费了我多少时间,你知道吗?‛

儿子说:‚谁叫你要赚钱?‛

谈话冲突到此结束。接下来他们约定了装电话的时间,心平气和地结束了谈话。整个交往活动虽然以冲突开始,但是后却以‚合作‛的方式结束。但我们必须分析一下,合作原则在这里为什么会得以实施。

电信局仍然是垄断行业。安装工人以独此一家自居,使用了典型 的权力话语,这在国家特别是垄断的国家服务部门是屡见不鲜的,只不过是他的第一句话就把权力话语推到了极端。迫使我年轻气盛的儿子把他的话语权力随心所推到了极端。他们之所以最终采取合作方式,其原因是,我们除了需要电话外,还存在着另外的其它话语权力;我们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电信局有关部门投拆,其结果很可能是工人因此受到批评或被扣发奖金等,这是由于目前企业内部普遍实行的小小的改革,正是这一改革使电信局领导有了对工人制约的权力。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话语交往活动,其合作原则的实施,完全是参与双方或各方备具权力的结果,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可能仅存在于社会地位平等的双方或各方话语群中。当某一方没有权力而另一方握有绝对权力时,话语合作原则的实施,极可能是一个假象,或者不如说,它极可能是压制与屈服的结果。

在一个独裁的体制中,权力的压制性特点尤为明显。它可以规定大众该说什么和不该说什么。而奇怪的是,在这样的体制中,话语的冲突却不是那么明显。有时候,大众话语的主要形式甚至是沉默。在某些社会,沉默可能在长时间内构成了社会文化的性质。四人帮当道时,我们亲身经历过这种沉默。但是,权力压制的特点会使权力本身受到挫折,促使它走向反面,从而爆发大规模的话语冲突。天安门广场的‚4〃5‛诗歌运动正是权力和权力话语走向极端的结果。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史,应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你要么沉默当顺民,要么爆发当暴民。我们有顺民、有暴民,可就是没有公民。

福科在他的访谈录里,描述了一种圆形监狱的结构。这种圆形监狱的各个牢房面朝监狱中心的监视塔,犯人的一举一动皆暴露于监视之下。福科称这样监视为‚权力的眼睛‛。的确,在一个国家里,权力的眼睛越是明亮,大众的话语权力就越是有限。而往往在这样的国家里,权力的眼睛岂止来源于权力中心,它几乎遍布于全社会。你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尽在掌握之中,甚至你身边的人也可能是一只权力的眼睛。你极有可能因为一句牢骚而遭到告发,结果以‚对现实不满‛罪而遭到拘禁。这种现象难道我们还少见吗?你要么不说话,要么说假话,‚合作‛原则的实施只不过是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强奸行为。在伊拉克,我们看到电视台晚间新闻播出前必定先奏乐,歌唱伟大的领袖萨达姆:‚萨达姆,萨达姆啊,你有数伟大的胜利,你像最高的山峰,没有人比得上您‛。开会时,发言人总是不厌其烦地引向萨达姆语录:而听众也一遍又一遍鼓掌。萨达姆本身在讲话中提到自己时,总是直呼其名曰‚萨达姆‛,这是因为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一种权力和人人敬畏的象征,它远比萨达姆本人的肉身要伟大。在朝鲜,我们也同样看到到处充斥着萨达姆式的话语垃圾。在前苏联,我们看到斯大林有一次是这样对列宁遗孀普斯卡亚说话的,他警告说,如果鲁普斯卡亚不停止对他的批评,那么党就将宣布,列宁的妻子不是的。我要说,斯大林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你究竟杀了多少人,有人说他杀了1600万!难道还有比这更残忍的事情吗?

‚真理‛当然也是一种权力。我们大家都看到。‚真理‛是如何被赋予无限的价值而把全社会臵于它的绝对控制之下的。它不是政府,但它却是以超政府的形式出现。一个没有真理与正义概念的政府是糟糕的政府。但一个宣布自己已经掌握了真理的政府是可怕的政府,而当真理被奉为国家宗教而强迫大众对它加以顶礼膜拜时,这样的政府更为可怕。真理只能在不断批评中建构。由于思想存在于话语的体系和结构中,因此批评的话语能够擦亮思想并努力改变思想。批评的关键是使冲突凸现。它比旨在维持系统稳定或超稳定结构的颂扬更为重 要,因为一种稳定的结构正是阻止社会进步的绊脚石。我们需要政府,不怕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关键是看它是否为国家留下变革和改革权力关系的余地,是否为批评的话语留下空间。知识分子的责任就是以知识的名义,进行马克思所说的‚无情的批判‛。林肯的身边有个智囊人物,专门与他唱反调。每有决议,必提出严厉批评。林肯身边的人受不了这名教授出身的老家伙,因此联名要求林肯将他逐出白宫。林肯坦然地讲了一个故事:我在乡下工作时看见农夫用一匹马耕田,他吆喝一声,马才肯走一步。我发现马背上叮了一只大牛蝇,想帮农夫把它赶走。可农夫赶紧阻碍止我说:‚幸亏有了这只牛蝇,不然马连半步也走不了‛。

从本质上讲,知识分子就是牛蝇。牛蝇叮在身上必定难受,除了像林肯这样的人,一般的政治家不伸出巴掌去打牛蝇才怪呢。

甚至科学也是一种权力,如果你不想被人当作白痴,持有意见,你就得乖乖地服从科学的权力,科学之被制度化为权力,是通过教育实现的,而一旦国家出面,把某种科学,或不是科学的科学制度化为权力,那么就会发生最可怕的事情,它会窒息掉社会的学术空气,窒息掉社会的各种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在福科看来,话语生产总是依照一定程序受到控制、挑选、组织和分配的。由于权力的暗中压制,话语名为表意系统,但却经常成为‚强加于事情的暴力‛。在他看来,西方所谓的科学、哲学、宗教、法律之类,都是些历史沿革下来的庞杂的话语集群,它们在权力的冲突与支配下,经过不断剔除、混淆和积沉,才逐渐成为不同专业的话语系统,至于科学,也难说的什么纯粹干净的知识,因为它们不可避免地掺杂着权力干预的伤痕。(例子略)

军事更是一种权力。

道德无疑也是一种权力。不同的话语群,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他们的道德观念不尽相同,因此他们的话语机制也不尽相同,对同一事物的谈论和表述也不尽相同,而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伦理道德观念又会制约着整个社会的话语机制。道德观念是制约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的重要力量。道德有时会驱使一个人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

1943年7月23日,慕尼黑大学教授胡伯因参加地下抵抗运动,被纳粹以叛国罪处以极刑。审判他的军官百思不得其解,他问道,你是纯粹的日耳曼人,又是有名望、有地位的教授,为什么要跟叛徒们搅在一起呢?是不是一时受蒙蔽?胡伯拒绝为他开脱的好意,在最后陈述中,他声称康德的‚绝对道德命令‛是他采取反纳粹的根据。他说:‚呼吁反对政治上的胡作非为,这不只是我的权利,也是我道德责任。我曾以康德之范畴命令观念问我自己,如果我的这些主观准则成为普遍法则的话,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回答只有一个:将会有秩序、和平及对我们政府的信任。每个肯对道德负责的人都会发出反对只有强权没有公理的统治的呼声。我要求:把自由还给人民,使他们净脱奴役的锁链。我确信,无情的历史进程,必将证明我的希望和行为是正确的‛。

话语是权力斗争和意识形态争霸的场所,反动的统治阶级总是试图霸占话语领域而把表达反统治阶级的批评话语赶出这一领域。他们制造一言堂,要求整齐划一的思维形式,甚至消灭批评话语言说者的肉体。1946年8月,阿根廷文学大师博尔赫被正式告知:市政厅决定 将他调出米格尔卡内图书馆,‚升任‛科尔多瓦街国营市场家禽及家兔缉查员。这是庇隆一伙的一次奇袭行动。博尔赫斯在他的声明中说:‚让我归纳一下,独裁导致压迫。独裁导致卑躬屈滕,独裁导致残酷;最可恶的是独裁导致愚昧、刻着标语的微章、领袖的头像,指定呼喊的‘万岁’与‘打倒’声,用人名装饰的墙壁、统一的仪式,只不过是纪律代替了清醒……,用这种可悲的千篇一律作斗争是作家诸多的职责之一‛。

因此,鼓励多元的话语形式是开明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

批评的话语不仅能擦亮和改变思想,而且有可能改变权力关系或者给新的合理的权力关系以话语的支持,从而创造出哈贝马斯所说:‚理想的言语交往环境‛。哈贝马斯把这一理想环境定义为‚真理在此中能够得以追求‛的环境。我认为这一定义基本正确,虽然它还有待于进一步廓清。哈贝马斯的反对者们,其中包括伽德默尔、利奥塔等人,猛烈抨击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不存在着什么普遍的理想的言语交往环境,任何语境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文化传统的痕迹。然而,像利奥塔、福科等这样极力主张批评的话语的后现代哲学家忘记了一个问题:批评如何才能开展?当他们开展批评并试图说明某一话语是压制性的时候,他们不是以一定的理想的条件作为衡量的标准吗?没有一个被认为是‚真理‛那样的东西作为依据,批评就无法进行,但我同时相信,一个现成的普遍的理想交往条件确实不存在,它只能在不断批评中去争取。

语言或话语本身的变化或改革果真能达到改变权力关系或支持权力关系的目的吗?答案可以从五四的新文化运动中找到。

中国传统社会末期的书面语言与人们所操持的口头语之间严重脱节,这正反映了古文言、古文化所积淀的精神和意识与当代人的思维、情感相捍格。早在文学革命的发端胡适就认定‚无论如何,死文字决不能产生活文学,若要造一种活的文学,必须有活的工具……。有了新工具,我们方才谈得上新思想和新精神等其它方面‛,在胡适看来,文学革命实际上是一场语言上的革命。‚先要做到文字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尽管五四思想文化运动并未在根本上改变广大民众的政治文化习惯,完全实现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的转变,但毕竟建立起一套以白话为基础、古今并容、雅俗兼收、中西合璧的‚现代国语‛,从而使辛亥革命确立的新的权力关系即新的国家形式以话语的支持,特别是这一话语尚未变成国家话语时,它显示出蓬勃的生机。

主要参考资料

1.包亚明(主编),《哈贝马斯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包亚明(主编),《福科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3.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1996年。4.李幼蒸,《结构与意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5.余洁,《火与冰》。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

关于话语权的思考 篇2

关键词:公民,网络,网络话语权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是由于社会理性化过程中系统僭越了生活世界的应有地位, 从而引发交往的扭曲而造成的, 因而要超越现代性, 就必须重建沟通合理性, 超越现代性。既然是构建沟通合理性, 则必然离不开语言, 而在当现代社会逐渐成为一个网络信息社会的时候, 我们的沟通层面也逐渐更多的存在于网络这个平台, 然而, 与很多人所设想的“网络是一个言论自由、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各抒己见的平台”所不同的是, 在我们如今的网络世界里, 网络话语权的完整实现还只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一、什么是网络话语权

要知道什么是网络话语权,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话语权。后现代思想家福柯曾指出, 所以“话语权”简单来说就是社会个人或群体按其意愿向公众表达其意义的权利。还有一种传播学上关于话语权的定义是指“信息传播主体潜在的现实影响力”。从以上定义出发, 可以得出, 所谓“网络话语权”, 是指公民个人或者群体在网络中自我表达的权利, 及通过对公共事务表达自我意见, 进而形成集合意见以对大众舆论导向和权力机关政策制定带来的潜在影响力。

二、网络话语权是否是每个人都真正完全掌握的了

(一) 城乡分层体制之下, 网络话语权的真正公平难以实现

2010年4月5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MC) 发布《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 普及率、网民结构、网络应用三方面来看, 城乡互联网差距持续拉大。从城乡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 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64.6%, 在农村仅为25%。CNMC《报告》还对比了2007年以来中国城乡互联网的发展差距:2007年, 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仅为20.2%, 2008年, 差距扩大为23.5%, 2009年, 差距拉大为39.4%。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 尽管总体趋势上城乡互联网普及率都在进步, 但是, 互联网在城乡的普及差距在逐渐拉大。

在城乡网络普及率差距如此大的情况下, 那网络话语权的行使状况就不难了解。能够获取互联网资源是行使网络话语权的先决条件, 连这个条件都不能满足的话, 网络话语权就更加无从谈起。大部分农村居民对网络的接触和使用程度还远远落后于城镇, 这种局面不仅严重制约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 更加使其大大缺失表达自我意见要求的有效机会, 导致了他们的意愿长时间无从向公众表达。

(二) 传统意义上的精英阶层在网络话语权上处于强势地位, 普通民众的影响力微弱

网络作为一种较为宽松的表达环境, 是允许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参与其中自由表达个人意见的, 网民在网络提供的各种论坛、网站对新闻跟帖评论、发表自己的博客、创立个人主页空间等, 这些都是网民行使话语权的诸多表现, 在这些空间发表的贴文都有可能成为非常受关注的网贴, 被广泛转载和浏览, 虽然看似是在同样的行使网络话语权, 但考虑到其在网络中发表的内容所产生的影响力的话, 影响力较大的博客、评论, 或回帖, 依旧更多的是来源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精英人士, 也就是说, 这些人将自己精英身份的影响力无形的代入了网络世界, 依仗其较大的潜在影响力, 仍旧享有多于常人的网络话语权, 这在某种意义上, 也算是网络世界中的新的社会分层——即具有更多网络话语权、更大公众影响力的网络强势表达者和具有较少网络话语权、不对公众意见具有影响力的网络弱势表达者。

(三) 实现网络话语权的网络平台缺乏合理规制, 网络话语权的行使和维护都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约束

如今的网络世界里, 普通民众行使网络话语权的最佳途径是在各大论坛贴吧发帖, 这也是人们在网络世界里最惯用的自我表达方式。可是经常使用论坛和熟悉论坛发帖流程的人都知道, 即使是在论坛中留言, 也会受到许多论坛自身的条例制约, 随便点开一个论坛, 都会在置顶位置发现相关教育贴, 里面详细的规定了在该论坛中该如何发帖及什么情况下会被删帖封号等等, 论坛版主在这一方面拥有非常大的权利, 包括封号、删帖或者多少小时内禁言等等, 虽然在论坛中混迹的网民大多对此见惯不怪, 可是事实就是在关于论坛版主对网民发言的处置权方面, 并没有相关正式统一的法律文件来制约, 这就造成了不同论坛里对于网民发言的规制各不相同, 有松有禁, 有的甚至于已经严重触犯了网民网络话语权的正常行使, 而对于这种触犯网民通常是没有维权手段的, 除了选择遵守论坛规则之外, 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该论坛。

在最近的网络的论坛还出现了一种更奇怪的发帖形式, 许多老网民都人手自备一份所谓的“敏感词对照表”, 里面的内容是关于一些许多论坛都禁止在发帖时使用的词, 以及如果非要使用这些词时可以采用的替换词语。其实在这份敏感词对照表里, 许多词并不是一些应当被禁止的粗俗词语, 而是像“民主”、“示威”、“动乱”等涉及政治层面的词, 这种情况直接造成的一种结果就是网民直接放弃使用这些词语, 更不会在论坛中表达自己对民主政治国家政策的看法意见, 因而这就说明网民的网络话语权——起码在其实现层面上——就存在着固定缺失, 他们没有或是很少的享有关于政治的网络话语权。

三、结语

网络相对于传统媒体, 已经算是最为宽松、最可以自由表达的发言场所,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使用网络, 对于网络话语权的行使和保护可谓是迫在眉睫, 如何使得网络话语权真正平等的在全体公民中实现, 如何消除网络话语权不平等不完全享有所造成的消极后果, 都是我们在对网路言论环境进行管理建设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德) 哈贝马斯 (Habermas, J.) 曹卫东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上海:译林出版社, 2004.

关于话语权的思考 篇3

笔者认为,公众人物常指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与社会知名度的人物,其言谈举止能吸引公众关注并受公众监督,并可对公众产生潜移默化影响。较之普通人,公众人物具有更强的社会影响力与广泛辐射效应,这也决定其担负了更多社会道义与责任。对于公众人物而言,真实地表达意见是自己的权利,但同时也需要用适合自身“公众性”身份的方式表达意见。公众人物应对自己的话语权负责,尊重自己在公众中的社会名声,并用自己的公众名声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近年来,随着讯息传递的即时性与有效性不断增强,公众人物话语权与话语责任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下文笔者将以热门微博事件及相关公众人物为例,探讨公众人物的话语权与话语责任。

一、微博女王——姚晨

1、好运气偏爱好姑娘

她是《武林外传》里口无遮拦,搞怪又善良的“大嘴郭芙蓉”,她是《潜伏》里淳朴又敢爱敢恨的王翠平,她是用心践行使命的联合国难民署中国区代言人,并入选《时代》2014最具影响力100位人物,她是微博女王——姚晨。

初识姚晨,倒不是因为2005年让她名声大噪的《武林外传》,而是2002年在央视第八频道播出的情景喜剧《都市男女》。那时的姚晨还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一名大三学生,她在该剧里扮演一个小公司的前台苏青青。当时她给观众的印象,是一个明明嘴大,但笑起来却还把嘴咧得更大的没心没肺的小姑娘,充满阳光活力。时隔三年,在同属情景喜剧的《武林外传》里,出现了一些《都市男女》的原班人马,而这当中最让人惊艳,便是姚晨。她的表演大方自然,没有丝毫矫揉造作,这几乎让人无法分清,到底是她的演技进步太快,还是她只是恰好演绎了一个最接近自己本真的角色。她的笑容和三年前一样阳光,但也许是因为跳出了上部剧里现代都市情境的限制,《武林外装》里郭芙蓉的笑容还多了一份笑傲江湖、自由不羁的侠女般的洒脱。

西谚里说,好运气总是偏爱好姑娘。05年积攒的人气还未散去,09年姚晨又和孙红雷主演了谍战大戏《潜伏》,并成功塑造了王翠平一角,再次火遍大江南北。09年9月姚晨开通了新浪微博,凭借风趣幽默的内容,率真坦诚的个性和极强的亲和力,迅速成为微博粉丝最多的用户,并被媒体封为“微博女王”。姚晨与马云等入选《时代》2014最具影响力100位人物,

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新浪微博作为国内新兴的一个电子网络沟通平台,以其方便快捷又兼具多元化的交流模式深受网民喜爱。身为公众人物的姚晨,虽顶着微博女王的光环,但也常常是高处不胜寒,光环背后也有不少阴暗力量会恶意扭曲善良的心。

2011年6月,姚晨母亲的堂妹遇到了极为棘手的事情,母亲哭着求姚晨帮帮忙。姚晨之后发了一篇微博,写道:“老妈问我在北京认不认识能说上话的人,帮帮忙,我心酸不已。告知:妈,对不起,我真的谁也不认识……”该条微博很快被网友们疯转,并同时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事件登上了各大门户网站和报纸的头条,引起广泛关注。但姚晨之 后却主动删除了这条微博,这一行为再次引发网友们如潮的评论,很多人认为姚晨这种向压力妥协的态度是一种懦弱的行为。

对此,姚晨在央视女主播柴静的访谈节目中回应说:“很多人质疑过这个,说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胆怯,但在此之前我转过很多和它有关的帖子,如果我怕这些事情牵连到自己的话,我应该删的是那些帖子。如果我们家人的事情得到了解决,一定会有人说,因为姚晨是个明星,她有微博第一这个平台,她享有一种特权。可是别人,他们家没有一个明星,这些人是没有希望的。我觉得这种东西所引起的灰色效应远远大于姚晨是个胆小鬼。”节目中姚晨说希望自己做一个和寻常人想象当中不一样的明星,她说:“一说起明星就好像他和名利场是挂钩的,但是你可以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明星。而我选择做我自己。”姚晨的坦率让人佩服,她“宁做胆小鬼也不滥用明星效应”的为人准则更是难能可贵。

姚晨所经受的这起微博风波也不禁让人思考公众人物话语权的问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曾就当下公众人物话语责任问题做过如下论述:“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特别是论坛、博客、微博等自媒体的兴起,人们表达个人意见的言论空间越来越大、言论时效越来越快,而新兴媒体点对点的网状传播方式也使意见的聚集性越来越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终端成为时下互动性与即时性最强的媒介之一,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效应不可小觑。一条几十字的微博、一个短短的帖子,往往瞬间就能聚集起巨大的言论能量,在网络虚拟社区和现实生活激起轩然大波。在网状传播和聚集的话语现象中,公众人物的话语往往受到特别关注,网站常常把他们的博客、微博加上‘名人’、加上‘V’的特殊标签,并且将他们的某些言论置顶、置首页、换上更引人注目的标题,各种媒介也热衷于对这些公众人物的言论进行多次传播,共同推动其成为舆论热点……公众人物,并不意味着必须迎合公众,他作为专业人士或知识分子,不仅有表达思想情感的权利,也有移风易俗、针砭时弊的义务,即便因此而成为易卜生戏剧中所谓的‘人民公敌’,也应该是公众人物的一种话语责任。

事实上,现今社会,更多人关注的是公众人物的言论与整个社会大规范或社会普遍期望的契合度。换言之,普通大众关注公众人物话语权的重点在于,公众人物是否遵循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并以个人特有的话语权去表达公众想法,而对于公众人物的话语责任,公众也仅是从社会公众利益单方面去理解,忽略了公众人物内心的本真需求。

初唐虞世南有言:“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虽然新媒体环境给予了人们更平等的言论渠道,但并不意味所有人的言论都具有相同的权利。在话语权方面,公众人物与普通大众也确实存在一定差异。公众人物之“名”,便决定其言论会被更多人关注、被更多人二次三次多次传播、同时也影响更多人。但笔者认为,公众人物的形象(这里的形象应是广义的,是指与个人魅力有关的一切形貌与行为因素的集合)是一种具有共享性的社会资源。在话语权上,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公众人物有义务发挥自身话语权去承担相应社会责任。

nlc202309051320

话题又回归到姚晨身上,她是深知公众性决定公众人物话语责任的。在2010年受邀出任联合国难民署中国地区代言人不久,姚晨就先后探访菲律宾马尼拉城市难民、泰缅边界梅拉难民和非洲埃塞俄比亚难民营,并开始在微博上频繁转发一些有关社会救助与关怀难民的内容。但是,姚晨的这种善举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在《看见》的录制中,她对柴静说:“去探访难民营之后,我每次一转发和难民有关的东西,就会有人质疑说,你跑到国外去贴什么金啊?你不就是作秀吗?我承认这种方式不讨好,是挺笨的,但我觉得善良才是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品质。”

欣赏姚晨的善良,作为娱乐圈里的一名公众人物,她的睿智坦诚、她的坚韧是她自身的一笔财富。

二、李阳“家暴事件”

2011年8月31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美籍妻子KIM在新浪微博中声称遭到家庭暴力,并上传自己受伤照片。照片上KIM的头部、耳朵、膝盖处都有红肿和流血,该条微博被大量转发,“李阳家暴事件”迅速登上各大网站新闻头条,人们也用疯狂来形容这次家暴事件。十天后,李阳承认对妻子“实施了家庭暴力”,公开表达了对妻子的歉意,此后,他频繁地接受媒体采访,表示愿意成为反面教材,促进家暴立法,但KIM认为他并没有足够的诚意来缓解家庭矛盾。

笔者当初在微博上看到“李阳家暴”的新闻时,怀着对李阳教育家身份的一丝肯定,以为只是一次稍微激烈的家庭冲突被媒体故意夸大了。而在浏览KIM的受伤的照片以及后续的一些相关报道中,对于李阳施暴的行径和接受采访的态度,笔者感到十分失望。笔者曾与李阳有过一次近距离接触、近距离听过他带领“疯狂英语”团队所做的现场演讲。在未见其真人之前,笔者本人对李阳颇为崇拜,佩服他的过人才华。而面对面听过李阳的个人演讲后,却大失所望。从始至终,他的演讲中都透露着其自身的刻薄、狂妄与自大。而对比笔者之前听过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俞敏洪的演讲,俞敏洪的幽默风趣、演讲过程中的流畅自然、豁达谦卑都与李阳形成鲜明对比,个人魅力不言而喻。

同样在对待婚姻与家庭的问题上,李阳与俞敏洪向公众展现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李阳的名人身份,让家庭暴力这个敏感的家庭问题浮出水面,让公众正视家庭暴力存在的领域之广与程度之深。他的妻子KIM在微博中控诉他的无情,他的自私自大,另一边,李阳在接受媒体对于此次家暴事件的采访时,宣称自己的确需要心理治疗,会积极改善家庭关系,并且还乐意做家庭暴力的主持人和反对家暴的代言人。可事实上,在后续报道中,公众看到的,却是他一再伤害妻女的感情。在家暴事件之前,李阳曾在公众平台谈论自己的婚姻态度。谈及自己的跨国婚姻,他说自己与美国妻子在一起是为了“做实验”,为了探索中美家庭教育模式,更说孩子只是小白鼠一样的“实验品”。对比俞敏洪,笔者曾阅读过他的一篇文章,名为《我的爱情像骆驼》。文中他回顾与妻子的相识、相知以及二人创业的艰辛,谈到妻子对自己始终如一的信任、帮扶,字里行间流露细腻深情,而在他的现场演讲中,他也不止一次提到了自己的妻子与一对儿女。他说家庭应该是每个人避风的温暖港湾,美满的家庭是他一路前行的动力。

古语有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老师的定义也趋于多元化。但毋庸置疑的是,既为人师,就应当具有一定表率作用。李阳与俞敏洪同为教育行业的知名公众人物,但二者所产生的公众影响效应却是大相径庭的。作为知名公众人物,他们的行为举止受公众关注度更高,大众监督力度也更强,他们有义务把握自身话语权、认清自身承认的话语责任,并以实际行动做好正确社会行为的风向标。

综上,笔者认为,作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与社会知名度的人物,公众人物担负了更多的话语权与话语责任。尊重自身话语权、有效履行自身话语责任,是每一个公众人物的义务与责任。而作为社会大众而言,对公众人物言行进行合理监督、正确利用公众人物影响力也是十分必要的。社会大众应与公众人物一道,为社会建立并维护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正向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的传播,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关于搞笑的话语 篇4

2) 拥抱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明明靠的那么近,却看不见彼此的脸

3) 恐龙说:“遇到色狼,不慌不忙;遇到禽兽,慢慢享受……”

4) 找不到恐龙,就用蜥蜴顶

5) 关羽五绺长髯,风度翩翩,手提青龙偃月刀,江湖人送绰号——刀郎。

6) 男人与女人,终究也只是欲望的动物吧!真的可以因为爱而结合吗?对不起,我也不知道。。

7) 路边的野花不要,踩。

8) 生活嘛,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9) 再丑也要谈恋爱,谈到世界充满爱。

10) 船撞桥头自然沉~~

11) 当你披上了婚纱我也披上了袈裟~~

12) 我跟耶稣祈求踏实稳定的生活,他想了想说,咱们还是先谈谈世界和平的事吧...

13) 不自在,自在不~~

14) 昨天我做了个梦梦到你在吃我的屎我叫你别吃了你还打我。

15) 这年头,工资如果翻四倍可以打美国,翻三倍可以打日本,翻两倍可以打台湾,翻一倍可以回家打老婆,目前的工资回家只能被老婆打,当然,如果没有钱回家,只有被老婆打。。。。。

16) 吃饭与ml是第一生产力。

17) 名人就是出名前别人不知道他是谁,出名后他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

18) 我的世界忽然开始下雪,天啊!请不要在我身旁梳头发了。

19) 我喜欢交朋友,尤其是女朋友。

20) 愚者坐以待毙,智者坐以待币。

21) 一个胖子居然自称自己不是个粗人。

22) 真羡慕你这么年轻就认识我了。

23) 总有一天你的名字会出现在我家的户口本上!

24) 将薪比薪的想一下,算了,不想活了。

25) 活了二十多年,没能为祖国、为人民做点什么,每思及此,伤心欲绝。

26) 我和脂肪做斗争,差点没牺牲

27) 在这个人畜交际的社会中,不必在意别人口中的自己,毕竟有的人是人,有的不是。

28) 有一种吃醋叫做你怎么有他QQ。

29) 小时候吵架真单纯:“你是猪”“你才是猪”“反弹”“反弹无效”

30) 喜欢苹果手机的叫果粉,喜欢小米手机的米粉,我仔细想了下自己喜欢的,我应该叫奶粉!

31) 我真地爱你,不想离开你,心痛你让我套的那么深。如果你真地不想让我难过,请快一点涨起来......股市。

32) 我要立志做个有气质的流氓,做个有品位的色狼,做个有知识的文盲!

33) 我喜欢在睡觉前想些不可能实现的事

34) 我的理想很简单:拥有猴哥的身材,过着八戒的生活。

35) 我不吃啦我嘴里长了个痔疮。。

36) 听他们说,月是愚人节。弱弱的问一下:愚人节是为了纪念愚公移山的吗?

37) 天涯何处无芳草,下个女孩会更好。

38) 私房钱藏在哪不会被老婆发现?神回复:直接捐给红十字会吧,别说是你老婆了,全世界都找不到。。。

39) 生活就像是满满一梭子AK子弹,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发能否爆头。

关于赞美男人的话语 篇5

2、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仪表堂堂,才华横溢,聪明可人,一表人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饱读诗书,人称玉面小飞龙,在世唐伯虎,中国流川枫。

3、义气。男生有时会天马行空,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会气吞万里想征服世界,于是他们往往振臂一呼,身边便就多了一群兄弟。

4、像你这样有能力的人确实不多见。

5、朋友升职了,我肯定不会交错你这个朋友,有出息,也为咱哥们争口气。

6、你走到哪里,业务呼呼直上,足见你的领导魅力不一般。

7、你在这里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

8、你一绷脸我们都害怕死了。

9、你太有智慧了。

10、你受过这么高的教育,什么东西能骗过你的眼睛。

关于爱情幸福的话语 篇6

寻了你很久很久,仿若寻了一个世纪;想了你很久很久,仿若将我长长的青春也想到了尽头;念了你很久很久,仿若今生就是如此般念完。一切都可以勇敢,包括我曾迷茫不明的爱情,我曾胆怯错落的爱情,我曾去了不再的爱情,我曾选择失忆的爱情,如过去,若寒秋风。

夜里想你的是我,睡梦里想你的是我,生命里想你的是我,一直想你的是我,用爱想你的是我,用情想你的是我,甜蜜地想你的是我,不变地想你的是我。

人没有完美,幸福也没有一拐分。知道自己没有能力一次拥有那么多,也没有权利要求那么多,是一种成熟。否则,不但苦了自己,也为难了对方。

如果。所有的伤痕都能够痊愈。如果。所有的真心都能够换来真意。如果。所有的相信都能够坚持。如果。所有的情感都能够完美。如果。依然能相遇在某座城。单纯的微笑。微微的幸福。肆意的拥抱。该多好。可是真的只是如果。

生活是面包,爱情是奶酪,没有奶酪的面包一样能吃饱,就是味道不怎么好;没有爱情的生活也一样继续,就是不怎么美好。

爱情的欢乐虽然是甜美无比,但只有在光荣与美德存在的地方才能生存。

爱情还没有来到,日子是无忧无虑的;最痛苦的,也不过是测验和考试。当时觉得很大压力,后来回望,不过是多么的微小。

脸颊是红红的,头发是黑黑的;嘴唇是美美的,牙齿是白白的;橘子是酸酸的,海水是咸咸的;情意是绵绵的,想你是甜甜的;念你是长长的,爱你是久久的。

恋爱就像小偷,没有一天能睡个安稳觉,心悬着,激动着、兴奋着、亢奋着,最大的不安全因素往往就是你自己。

爱情是一场战役,相爱时你的对手是那个男人;分手了,对手就是你自己。战胜自己,把他的信息删去,重新开始生活,你才是赢家。

爱情似深夜流星,划过长空、耀眼动人,可短暂如昙花一现。婚姻如山间溪流,顺势而下、潺潺淙淙、如陈酒历久弥香。

爱情需要理解,因为理解可使争吵冰释前嫌;爱情需要关爱,因为关爱可使关系继续。

往开来;爱情需要呵护,因为呵护可使对方幸福。

对于未知的未来我们没有把握我总在思考应该如何去应付这草蛋生活是我想得太多么最近发生了一些荒唐事并且不知所云的陷在里边无法脱身。

好想把你的心预约一万年,了却我不变的思念。好想把我的心放在你心田,地老天荒真心永不变。

很多时候,缘份就在我们指间流窜,轻轻抓住它,让缘份在你输入号码的那一刻启动,点燃两颗陌生而寂寞的心。

假如你是云,我就是雨,一生相伴,风风雨雨;假如你是夕阳,我就是黄昏,一生相扶,暮暮朝朝;假如你是糖,我是蜜,一生缠绵,甜甜蜜蜜!

戒指好比爱情,戴在手上,也是戴在心上;伤在心上,便也伤在手上。不敢碰的,是那心里的伤;不愿摘的,是那难舍的爱。

什么是女孩子真正的强大?不是美貌,不是才华,也不是装男人。而是在失落、悲伤、打击和孤独后能够迅速宁静的心和留存的温暖。

世上的女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幸福的,一种是坚强的。幸福的被捧在手心里无需坚强,而坚强的却是不得不坚强。

我坚信,一个人想念另一个人的时候,应该是安静的念想。爱,这一力量,往往可以瞬间抵达白发苍苍的彼岸。

我开始怀念,那些四处散开的花,它们因为你的离开,妖娆的变换着华丽。漫漫的堆积成内心坚实而无法倾诉的爱慕。被渐次淹没的暖。天际边黑色的暗涌,在路灯下渐渐清晰。我依然在路上游荡,看着人来过往。他们无视我的存在,默默地从我身边走过。偶尔会有人看着我,还带着笑意,却没有人读懂我的寂寞。却没有我爱的人与爱我的人相伴。心里蔓延着空荡与不甘。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放大了你的好,当现实和幻想形成落差,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黯然伤神; 我们分手的时候,我又放大了自己的悲伤,沉浸在琐碎的记忆里,心底的痛,无以言表。走一起是缘分,一起走才是幸福!

我们总是不遗余力地去追求爱情能够地老天荒,总是千方百计地去留住那所谓的幸福瞬间,却不知道天有老的时候,地也有荒的时候,地老天荒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一见钟情是爱的端睨,两情相悦是爱的开始,将心比心是爱的进程,心心相印是爱的升华,天长地久是爱的承诺,白头偕老是爱的结局!

忆苦饭很难吃,青春饭吃不长,技术饭呢又不好吃。那就干脆吃百家饭吧:只要你一出现,总有十家百家争相请吃饭。

爱情,这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已无缘,何须誓言。

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我。

喜欢是淡淡的爱。爱是深深的喜欢。

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侯好好的珍惜那短暂的时光。

爱一个人,便会忘记路之远近,甚至希望那条路永远不会走完,永远不用说再见。公路如此,情路如此,即使到了门口,也想继续,徘徊,不舍得说别离。

如果不想道别,该选择共同生活,却怕不需再忍受离别的失落以后,偏要面对共同生活中种种失望。

爱一个人,便会忘记路之远近,甚至希望那条路永远不会走完,永远不用说再见。公路如此,情路如此,即使到了门口,也想继续,徘徊,不舍得说别离。

在爱情面前,谁不曾卑微地乞求过一点施舍呢?

人总带着成长岁月里的一些东西走向未来的日子,那些回忆,是我们余生也会努力去寻觅和拥有的。

当爱情不再那么浓烈,我们仍然会依恋,因为习惯了,也因为害怕。

无论你是否愿意时间流逝,会让你忘记一个人。

如果你没办法不去爱一个不爱你的人,那是因为你还不懂得爱自己。

有些东西,一旦消逝了,便再也无处寻觅。

岁月会让你知道,一辈子的心愿,真的只是一个心愿。

每一个人和每一段爱,都是独特的,回忆有时是可以并列的,并不一定,要有轻重。

在爱情里,有多少人自问由始至终都是百分之百的真?从来没有修饰过自己,也从来没有说谎?那百分之三的假,只是想把对方永远留在身边。

假装不知道,是逃避,是自欺,也是等待。

每一个人和每一段爱,都是独特的,回忆有时是可以并列的,并不一定,要有轻重。

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因缘际会的时候,好好珍惜那短暂的时光。

我们不敢错过有过美好回忆或美好经验的地方,不是放不开,而是舍不得。

人与另一人相爱的时候,总会联想到死亡。生命终将消逝,我们在一起是要同度过这短暂的人生。

放出一只我心中的风筝,即使我们长久地分离,也会有不断的长线,沟通我们心底的停息。

人群匆匆忙忙,缘份停停留留,一生的知已能有几人,唯有珍惜友谊才会长久

拥有你的爱,我会万般珍惜,不再拥有时,我会珍藏所有的回忆,这一切只因为我始终爱着你,所以才会有那样令我忐忑不安的顾虑。遇见你,到底是我的幸运还是不幸?

如果情感和岁月也能轻轻撕碎,扔到海中,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

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得,我的沉默,你愿见,却不明白。

关于话语权的思考 篇7

“第一夫人”一词缘起于美国, 它不仅是一种尊称, 更是文化的产物。“第一夫人”所代表的女性形象, 能够提升国家的公共外交效能, 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其亲切、柔和的特质弥补了男性在外交方面冰冷和僵硬的缺陷。近年来,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成了美国时尚的风向标。中国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的频繁亮相也为中国的国际形象增色不少。2014年3月, 米歇尔·奥巴马携母亲罗宾逊, 女儿玛丽亚和萨沙访华, 将“夫人外交”推向了高潮。随着社会各界和新闻报道对“第一夫人”持续关注, 本研究决定以“第一夫人”的相关报道作为研究样本, 探究这些报道是如何通过话语建构“第一夫人”形象的。

美国是最重视“第一夫人”外交的国家, 其新闻媒体也十分重视关于“第一夫人”的报道。在《纽约时报》的搜索引擎上检索“First lady”一词, 就有143, 000条结果。《纽约时报》是美国严肃刊物的代表, 在美国乃至世界都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然而, 语言具有社会建构功能, 它“并非如镜子般反射真实世界, 而是在建构真实世界”。 (1) 因此, 任何的新闻报道都不是绝对价值中立, 报道的字、词、句法、语态、叙事结构等多方面均会受到新闻记者的认知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新闻报道看似中立, 仔细研究其用词与句法便会发现其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本研究的目的, 就是探究以严肃、客观著称的《纽约时报》是否如国内的报刊一样, 在报道各国的“第一夫人”时有着特定的意识形态和立场, 这些意识形态和立场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征出来的。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问题

本研究关注两个问题:第一, 《纽约时报》中的“第一夫人”是什么样的群体形象?在呈现“第一夫人”形象时, 是否将对“女性被看”的观点纳入报道中?是通过什么手段呈现这样的观点的?第二, 《纽约时报》报道中美两国新一代的“第一夫人”的话语是否有差异?如果有差异, 《纽约时报》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这种差异的?这种差异反映出两国怎样的政治语境?

(二) 研究方法

(1) 话语分析法。本研究结合梵·迪克和费尔克拉夫的批判的话语分析, 具体而言, 首先, 采用梵·迪克在《作为新闻的话语》中提出的宏观规则, 通过删略、概括和组构的方式归纳报道的宏观命题, 从而得出报道的主题和结构。其次, 对单篇报道中的主题、标题、词语、语态、修辞、消息来源、局部连接做出具体分析。再次, 根据费尔克拉夫提出的话语分析的三个层次, 即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 将文本的主题、结构以及前面所提到的各种微观结构与语境联系进行分析。

(2) 样本选择。本研究的样本均选自《纽约时报》, 共包括4篇报道:《中国第一夫人的首次旅行弹出的迷人乐章》《米歇尔·奥巴马:当第一夫人游刃有余》《两个女人的风格》和《一场在中国的正式的会见——乒乓球交流》, 这四篇报道对中美两国“第一夫人”报道充分, 适合作为研究样本。

三、“第一夫人”的形象呈现

(一) 美丽、时尚、独立:作为“凝视”对象的“第一夫人”形象

《纽约时报》的报道中, “第一夫人”的形象活灵活现。通过对女性外貌、着装、人生经历的描述与刻画, 《纽约时报》塑造了美丽、时尚、独立的“第一夫人”形象。《纽约时报》的报道试图从命题选择、词汇风格等多方面呈现具有独立人格的“第一夫人”形象, 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但这种形象呈现仍无法摆脱父权话语的束缚。笔者通过梵·迪克提出的宏观规则, 对两篇特稿《中国第一夫人的首次旅行弹出的迷人乐章》《米歇尔·奥巴马:当第一夫人游刃有余》的命题进行了提炼, 进而得出了两篇报道的主题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清晰地展示了两篇特稿的宏观命题和结构。《纽约时报》的记者将大量篇幅用在了彭丽媛的人生经历和米歇尔的日常生活、政治表现。可见, 记者在塑造“第一夫人”形象时, 在主题的选择上, 更倾向于将她们塑造为独立、自强的女性。彭丽媛曾经是家喻户晓的歌唱家, 米歇尔有着自己独立的生活, 在政界也有着独立的表现。

在梵·迪克看来, 任何新闻报道的宏观命题和宏观结构都具有主观性, 研究主题就是对话语宏观性、全局性的研究。 (2) 因此, 笔者提炼的宏观主题和结构, 能够全局性地反映记者的主观认知。《纽约时报》意在表达, “第一夫人”作为一个国家女性的代表, 她们拥有和睦的家庭、独立的人格和成功的事业。她们代表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地位的提升。从词汇风格上来看, 这四篇稿件对“第一夫人”的整体形象, 均采用了正面的词汇, 力图塑造两位美丽、时尚的女性。例如, “中国新的‘第一夫人’彭丽媛, 和她那些外表严肃的前辈不同, 是一个极富魅力、时尚的女人, 她也是中国最有名的歌唱家之一。” (摘自JANE PERLEZ and BREE FENG:“China’s First Lady Strikes Glamorous Note”,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24, 2013)

几乎每篇报道对“第一夫人”的描述都采用了描述女性的正面词汇, 如“glamorous, elegant”等, 直接地阐明了中美两国的“第一夫人”在外貌和气质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她们都是时尚和美丽的代表。除了在命题选择、词汇风格两个方面对“第一夫人”的独立人格有所侧重外, 《纽约时报》的报道还使用了隐喻的手法。该报在叙述彭丽媛的人生经历时, 详细描述她在2004年出演音乐剧《花木兰》的经历。

“2004年, 彭丽媛出演中国歌剧《木兰诗篇》木兰一角。木兰是中国民间故事中流传甚广的女英雄。《木兰诗篇》讲述了她乔装男儿替父从军, 内心渴盼和平, 驰骋疆场, 胜利荣光归来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摘自JANE PERLEZ and BREE FENG:“China’s First Lady Strikes Glamorous Note”,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4, 2013)

记者在此并不是点到为止, 而是对花木兰的故事作了概述, 提到花木兰把自己装扮成男人, 有热爱和平的美德, 经历艰苦的战争, 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费尔克拉夫认为, “当我们通过一个特定的隐喻来表示事物时, 我们是在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建构我们的现实”。 (3) 这里提到彭丽媛扮演花木兰的经历, 意在将彭丽媛比作花木兰, 隐射她和花木兰一样, 在国家的建设中扮演着男性不能扮演的角色, 有着重要的作用, 暗示了彭丽媛独立的品质。

费尔克拉夫认为话语分析有三个层次: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从社会文化视角审视《纽约时报》的报道, 该报在描述“第一夫人”这一政治精英群体时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和女性意识的觉醒。20世纪20年代初, 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妇女的地位, 妇女获得了选举权。30年代, 经济“大萧条”使得妇女变得理性、进取。之后, 美国女性始终在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但是, 在追求平等权利时, 女性也遇到了很多的挫折。例如, 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倡导女权, 却在公开场合遭人挑衅。通过对文本的分析, 笔者发现, 《纽约时报》除了着力刻画“第一夫人”美丽、时尚的形象以外, 在选词、命题等多个方面, 将“第一夫人”置于一个独立的地位, 强调她们的独立生活和奋斗史, 强调她们在外交上的作用。显然, 女性地位日益提高这一社会文化背景, 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新闻报道的话语。

然而, 当今的社会文化仍然受父权文化的主宰, 新闻报道也无法摆脱父权思想的控制。在这种文化制约下, 新闻媒体的一个特点, 就是热衷于书写女性身体 (这里的身体指外貌、衣着、姿态等) , “第一夫人”也难以摆脱这种身体书写。例如, 在《两个女人的风格》这篇报道中, 记者用了大量的笔墨书写米歇尔·奥巴马的衣着打扮。例如, “米歇尔·奥巴马身穿由德里克·兰姆亲手设计的印花丝绸裙亮相中国。而在北京演讲时则身穿由世界著名时装设计师卡罗琳娜·埃莱拉设计的色块裙。米歇尔·奥巴马出席了中方为她准备的晚宴, 她身穿纳伊·姆汗设计的红色礼服, 红色在中国代表着运气。”

在《中国第一夫人的首次旅行弹出的迷人乐章》中, 记者也同样书写了彭丽媛的衣着。例如, “关于她的时尚品位, 国内一博客Jing Daily写到, 彭丽媛出访莫斯科时身穿双排扣风衣。这是由她钟爱的国内一家著名品牌‘例外’设计。这类衣服的价格一般在300到400左右。在‘品牌控’的中国, 彭丽媛的便携手拿包, 酷似托德斯旗下的产品, 但依然出色。” (摘自JANE PERLEZ and BREE FENG:“China’s First Lady Strikes Glamorous Note”,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4, 2013)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发现, 新闻媒体依然热衷于对女性的身体书写。《纽约时报》写米歇尔·奥巴马访问中国, 对她的每一套衣服都有描述, 对彭丽媛的衣着也有一定的描述。除此以外, 报道中还引用设计师、观众的话, 对两位“第一夫人”品头论足。例如, “The first lady having the wrong pencil skirt”、She is“supremely elegant, ”he said.可见, 新闻媒体在关注“第一夫人”外交活动的同时, 对她们穿的衣服也很感兴趣, 把女性视为一个被“观看”的景观。虽然《纽约时报》在命题的选择方面对女性的个人奋斗和独立人格给予了一定的关注, 但它仍将报道的大量篇幅用于书写女性政治人物的外貌、衣着和姿态。可见, 新闻媒体仍十分关注女性的身体书写, 当今社会的父权文化仍然制约着女性的话语权。

(二) 亲民的“美国夫人”Vs.拘谨的“中国夫人”

在塑造美丽、时尚、独立的第一夫人形象时, 《纽约时报》在报道中美两位“第一夫人”时, 在主题、单词、句法等方面都有差别。下面从报道的命题、词汇风格、句法和报道的语气, 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剖析。

首先, 在报道的命题选择方面, 《纽约时报》在报道两位“第一夫人”的命题选择上有显著的差别。如图1所示, 对彭丽媛的报道中, 记者主要叙述彭丽媛的人生经历, 讲述她是如何加入人民解放军, 成为歌唱家, 然后逐渐退隐, 最终成为“第一夫人”的。该报道在命题的选择上, 将彭丽媛塑造成为一个明星, 一个杰出女性, 但是很少有她的日常生活描写。通过这样的命题选择, 记者巧妙地拉开了彭丽媛和受众的距离。相较于对彭丽媛的描述, 《纽约时报》在对米歇尔·奥巴马报道的命题选择上则更加生活化。如图2所示, 报道选择了米歇尔·奥巴马做瑜伽, 和女性朋友外出就餐等生活化事件作为报道的主要命题。虽然对米歇尔·奥巴马的政治表现也有所提及, 但是这些生活化事件占据了报道的主要篇幅。可见, 从命题的选择来看, 《纽约时报》通过对米歇尔·奥巴马的生活侧面进行展示, 试图塑造她的亲民形象, 让她在媒介上摆脱“第一夫人”的光环, 从而让她的媒介形象平易近人。

从报道语气上讲, 《纽约时报》在报道中使用“But instead”, “even”等词汇, 在报道语气方面暗示了米歇尔·奥巴马与彭丽媛之间的交流是不自然的, 僵硬的。例如, 《一场在中国的正式的会见——乒乓球交流》一文的标题, 使用了“even”一词。“even”表示“甚至”, 从语气上强调, 乒乓球这样有趣的、随意的运动, 都无法化解两位“第一夫人”见面时的尴尬和拘束。又例如, 该文写道, “这次会面本应该充满了发自内心的微笑……相反的是, ……这次访问有一些不自然, 特别是在彭丽媛这一方, 表现得非常恭顺。” (摘自JANE PERLEZ:“Even With Ping-Pong, a Formal Meeting in China”,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1, 2014) 此处提到了公众所期望情况, 报道用“But instead”这一强转折作为段间过渡, 暗示这次会面的气氛和人们期待的完全相反, 是极为僵硬、尴尬。

此外, 词汇风格能够显示报道者对报道对象的态度和认知。《一场在中国的正式的会见——乒乓球交流》描述彭丽媛的词汇大多是表示拘谨的、恭顺的意思。例如, “相反的是, 就如同中美两国通常正式和紧张的关系一样, 这次访问有一些不自然, 特别是在彭丽媛这一方, 表现得非常恭顺。”

此外, 该文还提到了彭丽媛和米歇尔·奥巴马一起写书法的场景。例如, “彭丽媛用英文说道:我试一试。这是她为数不多的英语表达中其中的一句。此外, 她写下了‘厚德载物’四字警句。” (摘自JANE PERLEZ:“Even With Ping-Pong, a Formal Meeting in China”,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1, 2014) 此处特别提到, 彭丽媛说话只用了很少的英文词汇。虽然没有用直接带有褒贬的形容词描述, 但通过这几个词表现出了彭丽媛在公众面前“话少”的形象, 进而塑造了一个不善言辞, 举止谨慎的“第一夫人”。

而对米歇尔·奥巴马的描述则不同, 描述米歇尔·奥巴马的词汇通常展现了她轻松、幽默、平易近人的个人形象。例如, 在描述米歇尔·奥巴马观看女儿萨莎足球比赛时, 调侃另一位同学的家长用小瓶子给孩子装水这个场景时, 报道用“轻松地责备”一词形容米歇尔·奥巴马的调侃。可见, 这两个词展现出米歇尔·奥巴马在日常生活中轻松、幽默的形象。又例如, “米歇尔·奥巴马也经常光顾华盛顿区的一些餐馆。她和女性朋友一起横扫blt三明治店、I街道上的牛排店以及进出私人包间时也常常被认出来。” (摘自JENNIFER STEINHAUER:“A First Lady at 50, Finding Her Own Path”, The New York Times, Jan.16, 2014) 这些词汇和短语显示, 米歇尔·奥巴马“经常”去华盛顿的餐厅, 她和“一群”女性朋友风风火火地进入餐厅。这表示, 米歇尔·奥巴马是很亲民的, 她会经常光顾华盛顿的餐厅;她也是合群的, 有一群女性朋友, 且她们的相处是很愉快的。

另外, 米歇尔·奥巴马访华期间的两篇报道《两个女人的风格》和《一场在中国的正式的会见——乒乓球交流》中, 对米歇尔·奥巴马的描述同样是亲切、友好的形象, 这和前面提到的对彭丽媛的描述有着显著的差别。例如, 报道用“good-will”一词形容米歇尔·奥巴马。在描写她的着装时, 报道特别提到了“米歇尔·奥巴马出席了中方为她准备的晚宴, 她身穿纳伊·姆汗设计的红色礼服, 红色在中国代表着运气。”这几个词汇表达出, 米歇尔·奥巴马在访华时精心准备了着装, 特意挑选了在中国象征吉祥的红色衣服, 表现了她的友好和诚意。

正如梵·迪克所说, “风格是语境对文本发生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 上述对彭丽媛和米歇尔·奥巴马描写的词汇风格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显示出记者在话语实践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社会语境的影响。中美两国虽然建立了新型大国关系, 这一关系的建立是基于两国共同的利益, 但在社会制度、人权问题、台湾问题等多方面存在冲突和利益纠纷。因此, 中美关系并非和谐、融洽。另外, 在西方国家的文化认知里, 中国是一个含蓄内敛的民族, 中国人行事谨慎、含蓄内敛。因此, 《纽约时报》的报道者受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 用表示拘谨、不自然的词汇形容中国的“第一夫人”彭丽媛, 用友好、幽默来形容米歇尔·奥巴马。其作用就是暗示中美两国紧张的国际关系, 并强调, 这种紧张的关系是由中方造成的。可见, 《纽约时报》的报道站在本国立场, 通过命题的选择和词汇的加工, 显示出一定的倾向性, 进而使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与其保持一致。此外, 在美国的公共外交中, “第一夫人”外交就是打感情牌, 通过放低身段拉近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距离, 提升国家整体形象。因此, 在报道中用适量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描述米歇尔·奥巴马, 将其塑造成为一名亲切、幽默的女性, 展示其个性化、人性化的一面, 也是受到了当下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这三个层次的分析, 不难发现, 《纽约时报》在报道中美两国“第一夫人”时受到了特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第一, 《纽约时报》建构了美丽、时尚、独立的“第一夫人”形象。报道选择了特定的命题和词汇风格, 使用了大量主动句, 并采用了隐喻的方式建构“第一夫人”形象。总体来说, 这种话语受到了西方父权文化的制约, 但是随着女性地位的日益提升, 报道的话语也体现着一定的女性意识的觉醒。第二, 《纽约时报》在描述中美两国“第一夫人”时存在显著差异。报道在命题选择、词汇风格和语气上试图提升米歇尔·奥巴马的媒介形象, 将其塑造为一名亲民、随和、幽默的女性, 以此拉近“第一夫人”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而在一定程度上贬低彭丽媛的媒介形象, 将其塑造为一名不易接近、拘束的女性。在描述两位“第一夫人”的互动时, 报道暗示二人表面融洽, 她们的交流实际上是不自然的。这些话语上的差异源于中美当下的看似和睦实则紧张的国际关系。《纽约时报》这四篇关于“第一夫人”的报道通过巧妙的话语手段合理化了特定权力, 塑造了具有显著差异的中美两国“第一夫人”形象。

摘要:本研究探讨美国媒体如何通过话语实现特定权力合理化的目的。研究以《纽约时报》4篇关于“第一夫人”的报道为对象, 采用梵·迪克和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理论并结合意识形态、女性主义理论对报道中的各项元素进行分析。分析发现, 《纽约时报》对“第一夫人”的报道受到西方父权文化的制约, 弱化女性话语权;在报道中美两位“第一夫人”时, 受到意识形态影响, 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话语分析,“第一夫人”,意识形态,女性主义

参考文献

[1]王泽霞, 杨忠.费尔克劳话语三维模式解读与思考[J].外语研究, 2008 (3) :9-13.

[2]丁和根.大众传媒话语分析的理论、对象与方法[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4 (1) :37-42.

[3]李曦珍, 何眉.西方媒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演变脉络[J].当代传播, 2008 (1) :61-62.

[4]邵培仁, 李梁.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1) :102-104.

[5]倪炎元.从语言中搜寻意识形态:van Dijk的分析策略及其在传播研究上的定位[J].新闻学研究, 2013 (114) :41-44.

[6]L.van Zoonen.女性主义媒介研究[M].曹晋, 曹茂,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6-33.

[7]倪炎元.台湾女性政治精英的媒体再现[J].新闻学研究, 2002 (70) :17-58.

关于《再话语词》 篇8

日前收到朋友寄下的一份复印件,印的是篇《再话语词》,王蒙先生的近作,原刊在三联书店今年九月出版的《读书》杂志上。那朋友是位对北京时下的俗词俚谚运用自如的番鬼佬,感觉王蒙先生文章所云和他所知颇有不同,于是猜我可能感兴趣,“寄上供你阅毕一气”。

王蒙先生是我尊敬的作家,尊敬的原因之一是以他的身份曾提倡并希望当代的中国作家们学者化,除了诗歌散文小说,不妨潜心研究些学术。辛克莱是特别主张“作家过双重生活”的,但他所看重的另一重似乎是平民生活,除了创造和流通“精神”,还要参与物质文明的制造和流通,比方折腾他自己的旅馆生意。按一般的逻辑,辛克莱这种带有强烈的“到工农中去”色彩的论点,会在八十年代的中国作家中引起反感才是;现实则相反,不少作家朋友到“流通领域”去实践“两个文明一手抓”,开公司开破了产。待到王蒙先生任文化部长,重蹈巴尔扎克旧辙,用写《人间喜剧》赚的钱清理“劝兴实业”欠下的满屁股烂账者,不仅有开“十年文学新潮”先河者,更有从延安时期就写作的老文艺战士。如此情势,由王蒙倡作家去学者化,实在是有反潮流精神的善举;尤其是在作家欠了“实体”的债 或“实体”蒙了作家钱都不一定还的时候。“诸位非要玩几点儿什么 才过瘾,这倒是条路子”,以小人之心度王蒙先生之腹,我从字缝 儿里看出这句。也可能我理解歪了,那就算歪打正着吧。

话本,大约是《豆棚闲话》中有句醒世之言说:“文不测字,武 不舂米”。除去迷信和胡说,测字很有文字学的内容,通小学的王 监生当街看相兼营勘阴宅阳居,恐怕就是知道这活计的自由度和发挥想象的余地比拆砌勘溯自己所穷通的字大得多;而杨志宁肯,也只有卖刀,是晓得精于技击不等于使得来夯力。所以,作为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的王蒙先生替语词释义,即使有比较多可以争议的地方,也不惹任何人生气,除非那气早在文章之外运着。因此,我相信王蒙先生看了我的文章也不会有气,贵我双方的争端所在不过是几个字。为几个俗言俚字写文章,至少王蒙先生是猜得出我这很没脾气,很没车找辙的德性样几。

帅 王蒙先生认为这个“五十年前在北京(北平)流行,现不流行有潇洒、利落亦含行时之意”的词“疑来自英语smart,否则实难解释”。难的原因是“我国古人不但不可能有帅的语词,也不可能有帅的观念”。

那么,我们在替这个俚词添文字表记时,何不用“率”字?若此,至少能对《后汉书》的“一方表率”,《西湖佳话》那“率着时尚的风习”,甚或元曲里“率率的把雕翎稳扣”的舞台丰彩产生联想。实际上,五十年前出版的《国语词典》中,此字即作“率”——“率,谓装饰轻俏,如‘打扮的真率呀’。”这本初版于一九三七年三月的词书,最大特点是广收北京话词汇,虽因政治原因在几度重印时产生了《国语词典》和《汉语词典》两种封面,内容还是一个(仅一九六七年中华书局版有简本),属常见的工具书之一。不大常见的,例如小鼻子和大鼻子在中国领土打人家的“日俄战争”时京都所印的《北京官话》,此字亦写成“率”。说是“这位爷,人样儿可真率。”由此,我们也能知道在百十年前的北京,“率”已不很冷僻,有心的日本鬼子听过几回的。用“帅”也未必就不行。老北京和全国大多数人民一样,靠着听《水浒》看《穆桂英挂帅》了解历史,丰富见识,诸位把大赞扯着或插着帅旗儿的潇洒,俐落者“真他妈的帅”大而化之并推而广之并非不可能。由“扮相要帅气”发展百多年到“您可够帅的”,真不难。

盖 王蒙先生说是“八十年代的词”。

如果这“八十年代”是指本世纪八十年代,显然不对头。“盖”可不是新玩艺儿,《前汉书平话》是流行有不多年的话本,那说话人夸略输文采的刘邦“乃是盖代之雄”。倘若嫌这个太文,不足证明已走入流行口语,还是前述的《国语词典》,“盖”字的例句有“他的武艺把别人都盖下去了”,可见本世纪三十年代不是没这俚词挂在老北京嘴边儿。《儒林外史》是以其口语化被后来的文学语言批评家赞赏的古典小说,那里面的“盖”字用得极传神:权勿用撞了街道厅老魏的轿,老魏要锁了他审;张铁臂说这人可整不得,是娄中堂儿子的客;老魏便将就着“盖”了个喧,扯几句淡走了。虽然权本位,也到底是权本位,“一般干部”与“高干子弟”的哥们儿讲和圆场,好歹是“盖”个喧,气势终竟高着一截。顺便说一句,写这部书的吴敬梓先生一生未出仕,贫穷缩短了他和社会下层的距离,于是有“灌夫骂座之气”,“盖了帽儿啦”。似乎这“盖了帽儿啦”很令人费解,土得不行,其实正相反。盖是超乎其上,“盖了帽啦的是伞,镇着伞的是匾”,这句以没脾气的无奈嘲弄官本位的童谚可以被人忘了,“盖”,“伞”互见却是一般的词典都有的。没有“盖,通伞”词条,那词书不会比《新华字典》厚多少。对不起,说了错了,一九七九年版《新华字典》里也有这一说儿。

野 王蒙先生认为“亦是新词,却又令人特别是胆小如笔者生畏。因为常常用作‘路子野’。”那么,“谁知道这样的人背后有什么‘猫匿’呢?猫匿是指一种不大光明正大的手脚,如猫之便溺后,轻轻用土盖上,倒也不含犯罪,无法无天之意。”

吴语中的“野”和“很”通,是很大,很广等詞的“很”在吴方言的表记,很不足畏。所以,我们要研究的只是它在何时进京,何时流行北地的问题。旧京人好听书,有部“粉词儿”,也就是涉嫌“扫黄对象”的书叫《海上花列传》,上面说倪如的心思重得“野”,您得当心点儿。《国语词典》收字是以“普通适用为标准”,“野”下有“天冷野了”,虽不如“路子野”干脆,到底有。至于“猫匿”,有的书上称“猫儿溺”,说是阿拉伯语“内容”之音转,俗用指“隐私”。如此书有据,“猫儿溺”,确无犯罪之意,番鬼佬也再不能说中国人没“隐私”概念,中国的privacy观叫“猫儿溺”,从西亚进口的“人权二手货”。

聊 王蒙先生讲“笔者幼时还听过一种有点不雅的歇后语—‘二郎神的××,神聊’,可见聊音与《水浒传》上的‘鸟’音相通。蒲松龄的名著叫《聊斋》,出处为何,是否与京人用法相同,幸有方家教之”。

“聊”字和“鸟”字根本不相通,音不通,义不通,两码事。那歇后语是“二郎神的××,神×”。这前面的××是“鸡八”,后面的×是——为了说明问题,只好违背“精神文明”一回啦。“ ”与“聊”音通,和专指女性生殖器的“ ”一道,被“新华”×掉了。大概因看“”跟“聊”音儿一样,才有了比“夜壶戴草帽儿,盖没影儿了”稍复杂的,如同“门头沟的核桃,满仁(人)”般的谐音转借,讽人口若悬河。歇后语除了谐音转借,也有象形会意,比方“王八大翻身,您就美吧”。把“羊大为美”这有违字源的说法发展成更邪性的“王八大翻身”,老北京真不笨。说到《聊斋志异》,在下并无研究,只记得这书开宗明义的段子有“姑妄言之姑听之,瓜棚豆架雨如丝”,既然众人听厌了人语,不妨听点儿鬼话。那么,我猜蒲松龄先生的“聊”可能和此字的本意一样,是“姑且”。京人亦有此用法,“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是十余年前人人学过的“最高指示”。真正吃了文明亏的是我小时尚流行的“你这人没××味儿”,没××味儿,不够男子汉了,没种。干净的结果是好些人忘了这话,好些人忘了就一定有作家往书里写,写成个“没寮子味儿”,寮是僧舍,您是说没和尚味儿还是没和尚宿舍味儿,猜不透。上海话的“拉”亦如是,干净成“拉皮条”,众位识文断字者有了瞎注释的缝儿。

说山 抡或擂砍 王蒙先生将这四个俚词分三组说,我把它们并在一道,原文则不引了。

为啥“说山”,是因为《山海经》。这本很文又很怪力乱神的书不在说话人那“演义四十话本其半”(其实话本中的《宣和遗事》、《三藏取经》之类因敌不过演义的“正书”亦鲜有人说),但是源此書的段子一直存在,老北京把听这种不是正书的神吹海聊叫“听说山的”,然后大而化入生活了吧。“砍大山”的大山,恐亦源此——说话人替中国建设了太多的文明。王蒙先生舍“侃”字用“砍”,动感确实强了,我却依旧以为“侃”贴切。砍是掷或者斫,即使“砍大山”能强通,“砍故事儿”,“砍爷”,“砍出一部山来”太费解,换了“侃”,似乎好理解。侃字在旧时是叠用,侃侃而谈是从容不迫地说话;《论语》说“冉有子贡侃侃如也”是儒雅和乐的模样;《唐书》那“侃侃不于虚誉”却剧正不阿,理直气壮。“侃”很丰富,同样“很形象,有视觉、动作感”。试想一位京片子从容不迫、儒雅和乐、理直气壮地以刚正不阿的样子“吹牛皮、说大话、语以惊人、不着边际”该有多过瘾,该是何等境界。若此,“侃”出一部(不是一座)山来之类亦更有趣,颇见精神。“砍”,当然也不坏,既然人可以不用手来抡或擂,砍也行的。《二刻拍案惊奇》里江氏三人“杀猪也似的擂天倒地”,《孽海花》中有情有意的郎君“轮掉的”实际“抡掉的”而已;《金瓶梅》里房坍了都没压死的,到底“教舌头压杀”了。

棒 王蒙先生怀疑“来自法语的bor”。

棒字含有“好”和“强”的意思远于“五口通商”之前太多年,为啥要从红毛儿法兰西那译?难道是马可波罗带来的?我真不明白。比“帅”可能是Smart更莫名其妙。由此,我倒想起了一个英文的坏笑话说的是:“WhoyouBang?”甭查字典,这个“棒”棒就棒在是一般词书所没有的俚字。

份儿 王蒙先生说这词“五十年代后期与六十年代初流行,有质量高、规格高使人满足之意……‘不够份儿’,即有失身份……‘拔份儿’(常见于刘心武小说中),即提高自己的规格……”

“份儿”并没有质量高、规格高的意思,“份儿”只是所谓质量或规格的标准尺度。在刘心武先生写小说之前,也在五十年代之前,这个词早已流行在戏剧界、服务业,甚至整个南城帽儿的市井小民之中(此词见于清末民初京俗著述甚多,姑不引征),而其所用,就是“分”或“份”字的本意。旧时的戏班、浴池、妓院之类是不发工资的,吃饭凭分份儿——将收入劈成一百份儿,班主兼挂头牌得一成是十份几,跨刀的得三份儿,弹压地面儿的警察“吃两个干份儿”;浴堂的池头得五份儿,看雅座儿的得满份儿(即一份儿),等而下之,扫地的得五分儿是半份儿,烧大炉的拿七分几半也不足一份儿——“够份儿”、“不够份儿”的说词便来了,“份儿大”,“份儿小”也有了。“拔份儿”是增加工资、提高地位,黄了班儿的角儿放出话说:“咱傍着郝老板是啥份儿还哈份儿可不成,得拔份儿哇”;谭老板说:“没那嗑儿,我肯用您是保良赈灾,玩艺儿边式不假,到了是开口跳,先委屈着拿满份儿,您骑着马找马”;投辙,认栽降级赴任,“跌了份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话不错,钱份儿高,身份的规格,气派也“拔头份儿”。某“京味小说”作家在他的书里将“份儿”一律写成“忿儿”,显然是闪着舌头拔折了。记得我同张辛欣女士合作写《北京人》时,《温热烫汤》的浴堂业老把式很详细地论过“份儿”,老人对“话匣子里讨论红学,没有琏大爷咋来的琏二爷”也有意见,认为红学家读书太多,读迷瞪了:“二爷是老北京对半大老爷们儿的尊称嘛,来咱这儿洗澡,我给您破开这闷儿”。

王蒙先生的《再说语词》还有一些俚词俗字的释义,多属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或是“京腔中小女孩骂人的话”,我对这些完全外行;若果前述的还有资格“八个人儿杠房,大殡小抬着”,对“谝”“帮劲儿”和“德性样儿”的“龙门阵”,真是“猪八戒投曹锟的票,冒充哪一界呀”?!

诚如王蒙先生所说,即使是一个“具有‘好’的意思的口语”,五十年来“在京腔中变化甚多”。但是,照我看来,新的似乎没有出现多少,变来变去,多是轮回,只是在新中国里重新出现或始终存在。

废两改元之后是“大头”,“小头”,“花边儿”,“子儿”和“哑板”大流行的时代;改发纸币,这些词儿渐渐没了。到“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兴了毛主席的像章,“大头”、“小头”、“花边儿”、“子儿”全都卷土重来,只少了“哑板”,却添了“大戴帽儿”、“小戴帽儿”。未久,这些都被冒儿了回去,“哑板”随开放苏生,“棣”这源于《汉书》“万物棣通”而被老祖宗辈儿“倒爷”用作“钱”之切口的词,又在新时期的个体劳动者中流行。头转向了的作家一时猜不出“棣在哪儿”的棣是啥模样,竟派了个“屉”字装它。切口里不是没“屉”字,但是数词代称,不是一回事儿。一九八九年春,我居然在北京东华门旧货市场听到了先前仅仅念过的词儿:“替头儿票子”。鬼拉人叫“找替头儿”,沾着鬼气的票子可不是沾着鬼子气的外汇,是伪钞。自然不会毫无进步——他们对毛、刘、周、朱四伟人头像的百元大钞不分是否“替头儿票子”,一概不要,伪钞制作之高明使得辨“哑板”的时代一去不返了。“替头儿票子”这极易误导人想象的词没构成“恶毒攻击”之罪,当然也算大进步。恐怕是顾不上,也犯不上管这事儿了,据官方数字,“替头儿票子”一词被“朝华夕拾”,这年共收缴全国各地所流通的人民币伪钞一百余万元;到今年,仅福建一省,仅一个季度,已收缴了二百多万。

所以,王蒙先生的文章最后问,“随着女性的复再女性化”,女性习用过的一些词汇“会不会捡回来呢?”我抱定乐观态度。甭管什么化,当用的老话全能捡回来磨光了再练。“红叶未落黄菊绽”和“江山还是旧江山”的对立统一规律,《推背图》弄得特明白,所以只有六十象。六十,足够换着使了。

上一篇:市政质量员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校园安防系统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