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米》的数学教案

2024-10-05

《认识米》的数学教案(精选10篇)

《认识米》的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初步建立厘米的概念

能力:要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重难点:要知道1米=100厘米

突破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定一学生量小绳,量出4厘米,6厘米、10厘米;量得最长一段是多少厘米?这条小绳量了没有?要知道这条绳子有多长?还要接着量。用厘米尺量小绳量的次数多,很慢,有没有别的办法能快量出为条绳子的长度呢?揭示“认识米,用米量”

二、新授

1、初步认识米尺

2、教学例4

(1)拿出米尺,把两臂伸平放到米尺上,量一量看一看到1米的什么地方?

(2)借助自己的身体,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3、做课本14页,做一做

4、教学例5

(1)出示折尺,把折尺拉直和米尺比一比,问这把折尺正好多长?

(2)看折尺上的刻度,一共有多少厘米?说明1米=100厘米

《认识米》的数学教案 篇2

田径运动所有项目都有涵义不同的节奏要求(工作节奏、动作节奏、速度节奏、体力分配节奏等)。在径赛项目中,即使是最短距离的100米,都有自身的节奏要求,决不是“一气呵成”。而对节奏感要求最高最为明显的是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等速度或速度耐力型项目,其中最困难也最典型的是400米。400米是田径运动径赛项目中对机体刺激最深而又最难掌握的一个项目,因为它要求运动员既要有很高的速度水平又要有很高的速度耐力水平,更要求这两者的合理结合和表现。所以,不管运动员水平的高低,如果要想在400米项目上正常发挥已有水平,就必须合理地分配和使用体力,所谓“节奏”的涵义就是合理分配全程不同距离各个段落的完成时间(强度),以达到整体最佳的成绩效果。简言之,就是(在保持个人较高速度水平前提下的)匀速跑。中国运动员最常见的错误就是“一气呵成”或“一冲到底”,使400米这样一个短距离项目在全程节奏上形成一种减(降)速跑的错误节奏。

在训练比赛中,我们将400米划分为前200米和后200米,更细致的要求是划分为4个100米。在多年实践中形成的,并且得到公认的基本节奏要求是前后200米速度之差不超过2秒或2秒左右(女运动员可能在2~2秒5左右),如果差距超过这个范围,就一定是在节奏掌握上出了问题:差距过大,就一定是错误的节奏,不会有好的成绩或不能正常发挥已有水平。但仅仅停留于如此要求还不够,还必须以4个100米分段成绩的表现来加以要求,才能使运动员真正明白什么是有利于发挥水平的正确节奏。那就是:在全程4个100米段落中,第二个100米必须是最快的(直道、行进间跑、处于前半程体力最好状态),第三个100米次之(虽是弯道,但也是高速行进间跑延续过程中,半程刚过体力尚可),第一个100米再次之(听枪反应,从静止状态出发,弯道跑,体力最好但必须有意识控制),第4个100米最慢(虽是直道行进间跑,但已到后程,体力消耗很大,必须全力动员延缓速度下降)。中国运动员中很少有人能比较娴熟地正确表现这种节奏,多数情况下是两种情况:第一,第一个100米最快、第二个100米次之、第三个100米再次之、最后100米最慢,全程呈减(降)速跑曲线;第二,第二个100米最快、第一个100米次之、第三个100米再次之、最后100米最慢,全程前后半程呈明显减(降)速曲线,很难正常发挥水平(包括训练中的表现也常常如此)。而世界上最优秀的400米运动员多数以良好的节奏著称(见表一、表二、表三、表四,因为国内比赛从未有这样详尽的统计,所以无法列举有统计的错误反例,但可以从多年训练比赛中教练员的分段计时中看到我们的差距)。表一和表二是1997年第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分段成绩,其中冠军包括迈克尔·约翰逊以43秒18打破世界纪录并保持至今。

从表一可以看出,在前200米,所有8名运动员都没有太大的差距,成绩十分接近(最大差距仅为0.2秒),因为这个距离毕竟才是全程的1/2。值得注意的是迈克尔·约翰逊前200米的成绩仅并列第4位(4~5位),而21秒22的成绩与他当时保持的200米世界纪录19秒32有1.9秒的差距,对后程而言,他拥有最大的速度储备。除迈克尔·约翰逊外的其他7名运动员200米的最好成绩都在20秒之外,前200米与迈克尔·约翰逊相差无几的速度表现,使他们的后程速度储备因水平不同而各有高低,后200米成绩最好者与迈克尔·约翰逊相差1.07秒,成绩最差者相差达1.93秒。而最后两名运动员前后200米的成绩之差已经达到2.6秒左应该说已经超出男子优秀运动员的合理范围,右,可以肯定前200米对他们来说速度过快,节奏不尽合理,速度储备消耗过大,直接影响到后程的速度下降幅度。训练比赛中常有这样的例子,前程盲目快(0.1秒,后程却需要用0.5秒来补偿。

从表二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世界最优秀运动员的全程节奏(体力分配):所有运动员的速度表现都是第二个100米速度最快,最后一个100米最慢。绝大多数运动员第三个100米速度位列第二,第一个100米位列第三。只有成绩稍差的运动员出现第三个100米速度低于第一个100米的现象,这应该是水平差异在节奏问题上的显著体现。迈克尔·约翰逊是这8名运动员中速度水平最高者(因为他是当时200米世界纪录19秒32的保持者),但在第一个100米中,它仅仅以11秒10的成绩排列第6位,第二个100米的成绩虽列第2位但前200米总成绩仅并列第4位(4~5名),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速度水平高而选择一开始就领先的跑法,而是冷静地按正确节奏分配体力(他的第三个100米比其他运动员分别快0.18~0.72秒,第四个100米比其他运动员分别快0.67~1.3秒)。从分段成绩而言,中国运动员不少人可以在比赛中跑出第一个100米的成绩,也有个别人能接近达到前200米的平均水平,估计前300米就很困难了,特别是能跑出正确节奏的可能绝无仅有。

表三所列冠军澳大利亚弗里曼也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但这次世锦赛成绩49秒67水平并不高,她不像迈克尔·约翰逊那样有超人的速度和实力,夺冠应该说是正确分配体力所致。获得亚军的运动员前200米速度过慢偏于保守,应该在前半程尽量跟上弗里曼,这样可能战胜她。而获得第三名和第四名的运动员前200米明显过快,致使后程下降太多,前后200米之差达2.7秒以上,体力分配明显欠妥。尤其是第四名运动员,前300米都领先,但最后100米降速过大而失败。从表四可以看出,除冠亚军外,其余6名运动员第三个100米都比第一个100米慢,这是本次比赛与男运动员不同的一个现象。一次统计不能断言这就是女子运动员的固定特征或优缺点,但原则上,无论男女运动员第三个100米成绩应超过或接近第一个100米的成绩才是正确的。那些第三个100米成绩大大低于第一个100米的运动员,都属于没有表现正确的节奏,也不可能表现高的水平或正常发挥水平。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一)在田径运动中,400米属于短距离项目,也是速度一力量型项目。所以,虽然都需要具备正确的节奏要求,但与800米、1500米或5000米、10000米等项目相比仍有质的区别。最显著的区别是以速度(力量)为基础(仅从运动员体型上即可以清楚分辨)。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有许多成绩较好的400米运动员是800米兼项的,近几十年来800米运动员已全部被淘汰出400米项目了,只有速度基础好的运动员才能从事400米项目,其标志就是200米(个别运动员甚至在100米)必须有很高或较高水平,目前世界和我国400米纪录创造者,无一不是这种类型运动员。所以,在选材和训练上首先应着重速度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在速度一力量基础上发展相应的速度耐力,进一步再学习和掌握正确节奏。节奏感很好但速度水平低的运动员也是永远不可能达到高水平的。同时,距离不同的项目在供能及生理生化反应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和要求,随着各项目运动水平在激烈竞争中已趋于接近极限,兼项而又同时达到最高水平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二)正确节奏的学习与掌握应该是高水平阶段运动员的任务,它与在高水平阶段继续发展速度一力量的要求并不矛盾。所谓正确的节奏,实质上就是在运动员最高速度基础上合理分配各不同分段的速度,以求得到全程整体最佳成绩效果。这需要通过平时大量的练习来加以体会,让运动员在实践(训练与比赛)中通过反复磨练与成败得失来明白如何才能体现合理分配体力。400米项目训练中是通过在不同距离中的分段计时来向运动员说明这一问题的。无论何种距离的训练(100米、150米、200米、250米、300米、350米、400米、450米、500米)都应在总成绩要求下,有正确的或要求明确的分段成绩要求(节奏),让运动员在反复实践中强化要求加深体会,真正获得放松用力掌控节奏的要领,以及彻底明白“一气呵成”、“一冲到底”的坏处。强度要求不可能每次都1 00%,一定会有高低层次的不同。所以,更应注意不同强度要求下的分段节奏(包括动作频率和步长),这样才能逐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短跑运动中,任何运动员一旦达到个人最高速度,最多只能将这种速度保持2秒左右,然后就是逐渐降速过程。所以100米比赛中达到最高速度早者,降速过程就长。我国女运动员一般在30~40米即可达到最高速度,降速过程达60~70米之多;我国男运动员一般在50~60米处达到最高速度,而国外优秀运动员多数在60~80米达到最高速度。因此,世界水平的优秀运动员的特点是加速距离长,达到最高速度的时间稍晚距离较长,最高速度水平高且保持距离长,减速阶段距离短,全程速度水平曲线平稳。与此相对应,在400米项目中应更加注意:

1.在起动阶段和第一个100米不要盲目表现过高速度,应在主观上有意识控制速度的增长,延长平稳加速距离。

2.任何时候都不能达到最高速度。

3.在匀速跑的基本要求下尽可能延长以此最高速度完成的距离。

4.正确的技术节奏和协调放松用力是节省能量消耗和保证速度储备的重要条件。

(四)在训练比赛的后程(如最后100米),随着体力下降和能量消耗,减速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这个阶段所谓“节奏”与合理分配体力有不同之处,这里应强调最大努力调动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在保持正确技术基础上保持已获得的动作频率。在400米比赛中,后程100米最大的特点就是步幅增大而步频明显下降(100米后程亦如此),当然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信号减弱和肌肉疲劳所致。所以,要想延缓速度下降的过程,我们要求运动员在后程尽可能地保持已获得的动作频率,以特别注意加强摆臂来调节这一点。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尽最大努力保持到能够保持的程度,但决不是破坏已有的动作频率。有许多运动员在跑到300米左右下弯道时,突然变换节奏加速几步,有可能在10~20米这样的距离内提高0.1~0.2秒,但剩下的80~90米左右距离就是更大幅度的直线下降了。所以,在后程这个特殊距离上,保持节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保持动作频率来体现,保持动作频率就是保持节奏也就是保持速度。这一点,迈克尔·约翰逊是全世界400米运动员的楷模,虽然他的小步幅高频率动作被一些人视为异端,但实际效果证明他是正确的。在后程问题上应该让运动员明白:

1.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全面下降(包括神经肌肉系统动员能力,动作频率,技术稳定程度等)。

2.我们的任务是尽可能延缓下降过程,以保持动作频率来达到保持节奏的目的。

3.应注意不要打乱和破坏原有节奏(包括改变动作频率)。

(五)比赛中的节奏掌握比训练要求更为复杂,特别是涉及名次之争,其中包括了战术因素。所以,比赛中的节奏要求除了正常表现平时训练的积累外,还必须考虑到对手的表现,不能千篇一律,贻误战机。应注意:

1.以我为主,坚信自己的正常发挥和表现能达到取胜的目的。

2.灵活机动,预先或临场有敌变我变的方案。

3.比赛特别是重大比赛,是以争冠军或名次为主,比赛中应在已有的节奏表现基础上瞄准对手采用战术争夺名次,不一定表现个人最高成绩水平。但无论成绩或名次如何,都应该清楚明白比赛过程以及对在何处?不足在哪里?以利于今后的进步与提高。

对数学教学的认识 篇3

一、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第八章的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了。在进一步求标准方程时,学生容易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化简出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好呢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解决了以后将要遇到的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的化简问题。

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 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可能的话,教学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三、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四、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五、要精讲例题,多做课堂练习,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次课作准备。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教学我们在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认识米》的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二)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三)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具和学具

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

学具:1米的卷尺,1根较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米

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

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和教师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

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教师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

让学生用自己的卷尺,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两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还是不到1米。同学们看到在公共汽车或电车的车门口有一个1米的标记,不足1米高的儿童可以不买车票,超过1米则要买票,同学们乘车要自觉遵守这一规定。

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

米,„„给大家看。

2.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用两手指比一下,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并排画出1厘米。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出示折尺,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与1米的直尺相比,一样长。看一看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再看看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厘米。同时,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如图11)。

同时板书:1米=100厘米

3.用卷尺量较长的距离

教师出示卷尺,并说明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由学生拿住卷尺的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三)巩固反馈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长度(每组量一项):前面黑板的长,后面板报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测量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认识米 用米量 课时二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

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学具和教具

课件、1米长的卷尺、皮尺或折尺.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2.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我们还学会了以厘米做单位画线段的方法.)

2.师:请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

新授

1.认识米

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厘米的知识掌握的都不错,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抛出问题(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2厘米的刻度尺)

A.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B.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4)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s

(5)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6)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7)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到讲台前来和教师的1米直尺比一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2.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3.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初步质疑.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呢?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画出1厘米.

师: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

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5)教师出示卷尺.说: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6(),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课桌高90().

2.操作性练习.

(1)两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厘米.

(2)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兴趣的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米 用米量

1厘米长的线段

1米长的线段

1米=100厘米 探究活动 测量与统计

活动一:

(1)量一量家人的身高,记录下来.

(2)交流每个家庭的身高.

(3)把各个家庭成员的身高分类汇总制成统计表.(教师要加强指导)

表一:学生身高统计表;表二:妈妈身高统计表;表三:爸爸身高统计表.

(4)综合分析三个统计表,看有什么发现?

(可能:父母身高越高,子女的身高相应的也越高.)

活动二:

(1)测量学生们的体重,制成统计表;

(2)与身高统计表一起进行分析,看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身高与体重呈正比,即身高越高,体重也相应的越重.)

(3)根据统计数据可以提出一些什么建议?

《认识米》的数学教案 篇5

课题: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内容:P4及练习一第3、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

师:米尺、一支铅笔、一根筷子、卷尺、皮尺。

生: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用米尺完成对物体的测量,掌握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你能用你手上的学生尺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厘米吗? 如果用你手上的尺子量我们教室的长,你觉得合适吗?(不合适)为什么? 教师指出:量教师的长、操场的长等比较长的物体时一般用米尺。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认识米尺。

请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来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学生举手,教师让一位手拿30厘米长的尺子的女生来量黑板的长,要求其他学生注意看着。女生拿着尺子每量一次都在尺子的右端作个记号再往下量,并口算着:30厘米、60厘米、90厘米……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说一说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拿老师的这把尺子(教师出示米尺)试试,指名上台量一量。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教师指出: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板书:1米)

(1)横向、纵向建立1米的表象 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教师说明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就麻烦了,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学生练习实际生活想一想、说一说)2、观察刻度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10个10 厘米。)1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l厘米?(100个)让学生数并作答。(板书:1米=100厘米)

3、量出长绳。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注意:量时刻度O对准绳子的左端。)学生分小组合作量,交流反馈,接着量2米、3米……

4、估量。把绳子放下,把手张开比划1米的长度,看谁估的准。教师指出: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

三、积累运用

1、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教师出示一支铅笔。)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大约几支长1米? 一根筷子大约长多少厘米?大约几根长1米?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议学生取整厘米数。)

2、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多媒体课件演示:跳绳,小猫,长椅。)先估量,再在合适答案后的口里打“√”,说说理由。

3、操作性练习。

(l)认识卷尺和皮尺。

我们可以用卷尺和皮尺来量身高。教师出示卷尺和皮尺。学生认识卷尺和皮尺。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同桌合作量一量。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和身高。

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并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米?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它作单位? 小结: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把我们的两只手张开,大约是1米。生活中有很多长度是1米的物品,下课后带着发现的眼睛去找找它们吧!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

2.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

3.二年级数学《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

4.二年级数学《认识米用米量》的教学反思

5.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

6.《认识厘米用厘米量》的评课稿

7.《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说课稿

8.二年级教案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6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2~4。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吸管一根,剪刀一把,一小组一把米尺。铅笔、练习本、橡皮。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毫米、分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对长度单位有初步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继续学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对加深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和学习建立升的概念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毫米和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2、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初步的估测能力。

4、让学生生能在学习中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同学间的交流,灵活的选择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长度单位又比较抽象。基于此,本课中我力求创设自主探索环境,让学生在猜一猜、量一量、找一找等实践探索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突破难点。采取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你们猜一猜,周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周老师的身高是1米69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指名回答。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指名回答。

活动:

先在小组内估计一下铅笔的长、橡皮的长,练习本的宽和课桌的高。然后再量一量,记录员在记录卡上做好记录。

小组汇报各种记录的情况。

师:在刚才的测量中,我们发现,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要想知道它的准确长度,就要用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那就是毫米。

板书:毫米的认识

二、自行探究,建立模型

1.感知毫米

(1)拿出直尺,在直尺上找一找1毫米。指名说说找到的1毫米。

(2)课件演示放大的直尺,指着直尺上的任意1小格,问学生是多长。小结得出:在直尺上每一小格的长就是1毫米。

(3)继续观察直尺,数一数,想一想,还会发现有关毫米的哪些知识?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引导得出:1厘米=10毫米。【板书】

(4)感受毫米

a在直尺上仔细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b.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或周围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汇报。

(5)通过刚才的研究,你想对1毫米说些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

(6)师:毫米虽然短小,但是它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非常大的。

课件演示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找分米

(1)引入分米。

不用直尺,将桌子上的吸管剪成10厘米长。

师巡视,观察剪的情况。

剪好后,拿出直尺,量一量自己剪好的吸管,看看自己的眼力准不准。

汇报:说说你的吸管是多长?还有更接近10厘米的吗?

如果有刚好是10厘米的,直接引:其实刚才这位小朋友剪的这段吸管的长度就是1分米。分米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长度单位。(板书:分米)

否则这样引:其实刚才这位小朋友剪的这段吸管的长度只要加上(或减去)多少1厘米就是1分米了……。

(2)在直尺上找分米,研究分米

在米尺上找一找分米,看看有哪些发现?

班内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得出: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感受分米

先在直尺上比划比划1分米有多长?伸出比划的手势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分米?

估一估铅笔盒、课本、课桌等东西的长度、高度。

三、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1、出示表格

在我们身边或周围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在小组内先估一估他们的长度,再量一量,记录员作好记录。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最多。

喜欢的物品我们的估计我们的测量我们的评价

2、班内汇报与交流。

3、获得大星最多的小组介绍他们的估计方法。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知道了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去测量。如果现在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温州到杭州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么样?(不好量,太长了)教师:“那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当然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解决新问题。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查一查,看一看。

通过比划唤起学生对已学长度单位的回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培养估测能力

让学生通过测量,发现铅笔的长和练习本的宽用厘米或米作单位都不合适,自然而然地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认识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思考

课堂提问是由教学目标决定的有计划的教学手段。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其目的在于:

1.激发学生根据提问进行积极思考,为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条件。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具体要求,给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

2.通过问题的反馈功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对于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很多学生因为知识网络的不全和思维的局限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考虑问题不全面或者解决问题受阻等情况。通过学生对问题解决情况的反馈,及时优化学生的思考,从而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到底。

3.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的学生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只带嘴和手,缺乏动手操作意识。因而在学习当中,很容易出现听课的疲软。适当地设置问题,将课堂的教学过程设置得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智慧,使学生学会良好的构思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述能力要在不断的训练当中加以培养。不断地让学生在问题当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表达,才是提问的真正目的所在。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必须注意优化课堂教学提问这一环,使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问的方法和艺术可以说也是因人而异,变化繁多。笔者下面将以两种常见类型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1.对于数学新知识、数学概念的学习,应突出重点,围绕难点设置问题。教师备课时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为了突出教学重点,通过有计划地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由于所设计的问题是围绕重点问题提出的,因此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它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能力。

例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当得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的点的轨迹f叫做双曲线”以后,再通过演示实验,对学生进行启发、引申:①动点f的轨迹是双曲线,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当学生得出||pf1|-|pf2||=常数〈|f1f2|后,可以将条件进行如下改变让学生思考。②将小于改为等于或大于,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③将绝对值去掉,其结果又如何呢?④令常数为0,其余不变,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⑤将括号中的小于|f1f2|去掉,应如何讨论点的轨迹?通过上述从不同角度,或同一角度中相似问题(②问)的讨论,学生对于双曲线定义中的“绝对值”、“常数(小于|f1f2|)”以至整个概念就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深化了认识。

2.对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题目也应将问题加以分解,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回答把握数学题的目的。另外,将一道数学题的问题进行分解,所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可以获取新知识,因此,达到了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克服了数学问题的难点、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对问题的实质和转化加以掌握。

例如高二教材上的一道例题:一炮弹在某处爆炸,在a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在b处听到爆炸的时间晚两秒,爆炸点应在什么样的曲线上?(此题教材上的解答还存在漏洞)解决此题,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①在a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b处晚,能说明什么?②若设爆炸点为p,声音传播的速度为v,你能否用一个式子来加以描述?学生容易得出式子|pa|-|pb|=2v。在学生得出这个式子后,可以设置第三个问题。③这个式子是否满足双曲线的定义,如果不满足,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加以比较后,可由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解答,然后回答第四个问题。④这个解答过程与你的想法是否吻合?如果不是,应该如何解答?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将学生引入到对此题的思考中来,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通过对教材上解答过程的漏洞的发现,也可以激发学生的一种质疑的学习习惯。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又可以提出新的问题:①若已知|ab|=800米,此时声速为340米/秒,如何求出点p的轨迹方程?②我们求出了爆炸点所在的曲线,能否确定爆炸点的具体位置呢?应如何解决此问题?③若a、b两处同时听到爆炸声,则爆炸点应在什么曲线上?

认识米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 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调整为:建立1米的正确认知)

教师准备:1支7cm长铅笔、12把米尺、学生尺、1根长绳、1根1米长绳子、双面胶、剪刀。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所得数据要用什么作单位?

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

(学生在投影上演示,教师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既复习了尺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又为接下来的测量黑板的长度打下基础。】

【教后思考:通过对厘米和厘米尺的复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认知,另一方面可以为新课学习做铺垫,达到“教结构用结构”的作用。这两节课的教学结构基本上都是:情境导入——认识工具(米尺或厘米尺)——认识米(或厘米)——通过测量充分感知1米(或1厘米)有多长,进而建立1米(或1厘米)的实际观念。】

二、引入新课

1.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小动画:量黑板的长度。(先是用厘米尺 量,后改用米尺量)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用厘米量较长物体的不便利,从而产生困惑,积极主动认识米。】

【教后思考:这个环节原打算让一个学生来讲台上实际操作,但在上课之前又觉得有点费事儿,于是改成了观看动画。相比之下觉得改变后虽然节约了2分钟左右时间,但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不足够深刻。根据研讨中小组其他成员的建议,若改成师生比赛或是两个学生比赛,应该可以更高效一些。】 2.点明课题

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米 用米量”。(板书:认识米 用米量)

三、探究新知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6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并贴上标签)。

【教后思考:这个环节耗时很长,而且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应该是以下几点:一是铺垫不足,要求不够明确,以至于一开始孩子们根本不知道我的意图何在;二是老师的身高对孩子们来说是陌生的,1米65厘米看似是一个估测的依据,但实际上孩子们并不知道如何去使用这个数据,于是就干脆不用;三是这一环节中孩子们更多的是关注于贴在老师身上的彩色纸条,而忽视了问题多本质——一米有多高。这一环节如果能够从孩子们自己的身高入手,这样的话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那怎么才知道谁估的最接近呢?(生:用尺子量。)

师:用哪把尺子呢?是大家手中的厘米尺吗?(生:不是,应该用米尺。)

师:好,那接下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米尺”。

【设计意图:从估测老师的身高中的1米入手,学生肯定兴趣很高,在此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长,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2 估测意识,也为建立1米的长度单位打下了基础。】

【教后思考:整个环节孩子们确实挺活跃的,但是由于操作不当(演示时大部分学生看不到;活动组织不严谨导致有的孩子趁机开小差),导致部分孩子无法完全参与进来,进而转移注意力。结合小组研讨中各成员的建议以及自己的思考,这个环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设计一:先让孩子们报自己的身高,再根据自己的身高估测1米的高度,然后引入测量工具——米尺,之后再利用米尺准确测量,明确1米的高度,最后寻找身边的1米(如1庹,窗户高度、电棒管的长度等等)。这种设计大致思路基本上和我原有设计相同,是先估测,再认识米尺,最后准确测量,再联系生活寻找1米,只是主体由“我的身高”换成了孩子们自己的身高,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应该效果会好些。

设计二:在认识米尺之后,直接用米尺准确量出自己身高中1米的位置,建构1米的认知表象,最后寻找身边的1米(如1庹,窗户高度、电棒管的长度等等)。这种设计的确有助于较好的建立1米的认知表象,而且会更高效,但是缺少了估测的环节,原本孩子们就缺乏“估测意识”,估测能力的培养应通过不断地渗透,一点点培养起来。】

2、认识米尺。出示米尺。

(1)谈话:每个小组的桌上有1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

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厘米尺,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都是从0开始,从小到大排列;刻度线相同,两根长刻度线之间相距1厘米,两根长刻度线之间有9跟短刻度线,其中正中间一根稍微长一点。不同之处就是厘米尺较短,数字较少,而米尺较长,数字也较多。)

(2)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个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学生自主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教后思考:通过对 米尺和厘米尺的对比观察,孩子们对米尺和厘米尺基本上 3 都有了较清楚的认识。】

3、用米尺量。

(1)提问:到底老师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呢,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小结: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直。(课件演示)

(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们自己身上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呢?先看一下老师身上的1米的标签,自己估一估,然后再同桌合作用米尺量一量。并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高?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多还是少?多几厘米?

(3)谈话:同学们现在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小朋友张开双手,先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还是短。再同桌合作量一量。

(4)交流。现在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再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之后,全班交流。(6)估一估,量一量:黑板大约长几米?

(7)小结: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较长的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感知1米有多长,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并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后思考:整个设计应该和“估计1米是多少”部分融合起来,可以采用前面提到的“设计一”或“设计二”。】

四、活动巩固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带来了一卷绸带,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当学生喊停后剪下,贴到黑板上。指着黑板上的丝带问:这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呢?(可以用尺量)

方法一:直接量黑板上的丝带,长或者短了,再追问:那1米到底有多长?再剪一根1米长的丝带贴上去,对比。

方法二:再剪一根刚好1米的丝带贴上去,直接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剪丝带的游戏进一步感知1米有多长,进一步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五、梳理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还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找,量一量。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六、课堂检测 A卷: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1)量一把牙刷的长,用()做单位。(2)量篮球场的长,用()做单位。

(3)从直尺的0—1是()厘米;从直尺的0—5是()厘米。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9()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B卷:

1、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 厘米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0()一张床长2()教室长10()桌子高90()操场长200()一个杯子高10()桌子长100()或是1()

2、判断:

(1)小红身高是145米。()

(2)操场上的跑道长300米。()

(3)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

(4)因为 1米=100厘米,所以长度单位厘米大于米。()

《认识米》教学设计1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学具和教具:投影片、1米长的卷尺、皮尺或折尺。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2.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我们还学会了以厘米做单位画线段的方法。)

2.师:请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

二、新授 1.认识米

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厘米的知识掌握的都不错,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抛出问题(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2厘米的刻度尺)A.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B.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2)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

(3)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4)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 3

(5)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到讲台前来和教师的1米直尺比一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2.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3.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初步质疑。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呢?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画出1厘米。

师: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5)教师出示卷尺,说: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1.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6(),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高90()。2.操作性练习。

(1)两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厘米。

/ 3

(2)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兴趣的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

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与认识 篇10

[关键词] 学科素养;培养;认识

背景介绍

数学学科素养是教师通过日常的数学教学和实践活动,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总和,体现了教师对本学科的基本把握情况和认识水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科素养是数学教学的精华所在,体现了数学学科独有的价值和取向. 日常越是常见的内容,往往越是体现了浓厚的数学学科素养的味道. 下面笔者从一节最常见的《认识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入手,阐述一下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与认识,从最基本的内容入手,培养真正的数学素养与数学能力.

全等三角形(“边边边”)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后展开的,探究简捷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本课以如下的思路进行构建:首先确立一个条件,然后逐次增加条件数量,依次进行辨别和探究,体现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维,概括出“边边边”的判定方法以后,进一步研究这一判定方法,为以后进行后续几何的学习打下基础. 探索的思路是设计的重点,需要进行明确,在这里渗透数学学科素养必不可少,在平时中显现数学的力量. 更深的一层是,基于以上的理解,进行学科素养的渗透教学.

教学设计

1. 问题情境引入——学科素养的眼睛

复习引入:(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如图1,已知△ABC≌△A′B′C′,试说出其中相等的线段和角.

?摇

2. 探究过程指引——学科素养的双手

探究新知:两个三角形中,如果对应边、对应角都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能否从这六个条件中选择部分条件,从而更加简捷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

出示探究1:满足一个条件对应相等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动手和思考,从最简单的情境进行思考,探究满足一个条件对应相等时能否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样的一个条件可以先从一个角相等或者一条边对应相等入手.

通过思考、画图探究出满足一个条件对应相等时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能全等.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探究过程,得出结论:只给出一个条件对应相等时,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出示探究2:满足两个条件对应相等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此时,可以增加条件的个数,让学生判断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了呢?这种情况要进行分类说明:可以使两条边对应相等或者一边一角对应相等,也可以是两个角对应相等. 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内容进行探究,通过画图探究和思考过程来判断满足两个条件时三角形全等能否成立.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探究过程,得出结论:只给出两个条件对应相等时,也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出示探究3:满足三个条件对应相等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引导学生思考三个条件有四种情况: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一条边两个角对应相等,一个角两条边对应相等. 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是三边分别相等的情况. 此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剪纸操作,剪出两个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出来,重叠以后观察交流,并表述自己的观点.

此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作图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困惑,教师为学生演示如何进行正确的三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作图,让学生更加明晰和清楚. 在学生看完演示之后,对作图就会有一些了解,也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作图.

待学生充分交流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3. 思维过程引路——学科素养的大脑

运用新知:

例1:如图2,△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ABD ≌ △ACD.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首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体现学生思维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考进行逐步引导,补充说明,并写出已知和求证的过程,顺次把书写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 学生口述推理过程,教师板演推理过程. 此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写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步骤,顺着推理的思路一步步写出来,同时要强调书写格式的规范.

例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AOB,求作:∠A′O′B′=∠AOB.

此环节大部分学生不易想到作法,教师可先演示尺规作图过程,但要求学生要带着一个问题去观察整个作图过程,即为什么按照这样的步骤作好的角与已知角相等?待演示结束后,学生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根据刚刚演示的过程,自己叙述一次作法,学生边叙述,教师边用多媒体再演示一次作图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 最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尺规作出两个相等的角.

4. 教学环节完善——学科素养的双脚

正所谓课堂素养体现重点,同时也要追求平稳,这双脚的作用必不可少. 回顾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分类讨论是本节课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从头到尾都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中. 这节课学生除了要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关键还要学会如何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也为后面的探究判定方法找到解决策略.

认识与反思

1. 学科素养的实现——从“真的”到“好的”

数学需要体现实实在在的内容和进展. 在学习“边边边”的判定方法之前,学生已经对三角形、线段、角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对如何进行证明也有所知晓,这些知识都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做了有效的铺垫作用. 但在构建探究得出“边边边”判定方法的思路时,学生是不易想到的,需要教师引导. 利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以及利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时,学生也不易想到作图的方法,这里需要教师的讲解示范,并引导学生说出理由. 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有部分学生分析不出题中缺少的条件,没有提前去证明这些没有直接给出的条件,就直接证明全等了. 基于以上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全等“边边边”判定的过程. “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的渗透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本节的难点. 从“真的”学懂到“好的”体现,实现了学科素养的第一次飞跃.

2. 学科素养的探究——从“懂了”到“会了”

本节课环节如下:确定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探索思路,确定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判定方法,并用所学习的方法进行识别和解决实际问题. 从开放新问题入手的第一环节,从开放性问题入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进而产生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学生首先需要接触的东西. 如何让学生自我探索并发现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是重点和难点所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问题引导学习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通过逐渐增加条件的数量的方法进行探索,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个环节,“边边边”判定方法的教学,强化了学生的探索活动和探索过程,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画图、剪图、比较图的过程中感悟到了基本事实的正确性,并能用精准的数学语言概括出“边边边”的判定方法,这个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也为后续探讨其他方法提供了思路. 第三个环节,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这个探究,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学生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积累,真正做到了从“懂数学”到“会数学”的第二次飞跃.

3. 数学素养的提升——从“完善”到“完美”

教学的过程是从完善向完美不断接近的过程,整个过程教师从纵横两个方向展开了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思路探索,过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条理清晰,环环相扣,逻辑性强,教师通过准确到位的提出或者追问恰当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次地思考问题,步步递进地研究问题,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构建起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思路. 在这个环节,学生体验到探索思路、探索策略、探索方法是怎样形成的,数学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可见,通过过程的实施,不断让学生体会课堂的乐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科素养的内涵与外延,真正做到学科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实现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和谐统一,也真正实现了学科素养的再次腾飞.

上一篇:唯美忧伤的古风个性签名下一篇:开学典礼教师励志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