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调研部社会实践报告

2024-10-03

学校调研部社会实践报告(精选8篇)

学校调研部社会实践报告 篇1

我们调研部对我系05级-01级全体学生的暑期实践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今年我系同学们的实践进行的如火如荼,形式多样,多姿多才。同学们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在身体上受到了锤炼,在思想上得到了启发和升华,使大家多了一份生活体验和实践经验,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为了进一步鼓励我系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指导同学们积极参加实践,我部在10号搂403于9月19日晚7:00顺利召开“暑期实践经验交流会”,实践者们畅所欲言,将各自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共同分享。再此,我将我系暑期时间活动的情况概括为三大活动板快:

由系老师和领导组织的实践活动板块。

我系团总之周书记带领部分同学参加营销技能大赛,他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参赛者们进行多方指导和鼓励。参赛学生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不懈努力,作好充分的准备,积极迎接挑战。这项活动充分锻炼了他们的表现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冯建栋老师带领部分同学对某些市区的优势企业进行深入实地的参观和调查。为了确保各成员的安全和实践的顺利进行,冯老师统一指挥,加强管理。在同学们收集到大量真实的有关企业资料后,冯老师和才教授亲自指导,对资料进行筛选和修改,指导他们形成自己的学术论文或调查报告。这项活动锻炼了同学们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以及在陌生环境中的适应工作的能力。

还有一部分学生有徐老师带领,他们进行的是对郑州市低保家庭的调查和研究。在实际调查的过程中实践小组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但是由于徐老师带队比较有经验,所以在他的领导下也就迎刃而解了。从一些小组成员的实践论文中了解到同学们比较辛苦,但是大家非常地高兴,因为他们从中感受到了许多的东西,引起他们的深思,激励他们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给他们以后的积极进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另外经我系领导与八方电器商谈,许多同学有机会进入八方去参加实践,积累经验。还有我院老师开办的郑州企业策划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我系部分同学提供工作机会,还有院团委组织的三下乡活动等等。这些老师与领导的努力使尽可能多的同学增加了一次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增添了他们暑期色彩斑斓的生活。

我系部分同学自发联系工作岗位,使我系的同学有机会共同参加实践锻炼。

在假期实践期间,由于很多在校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方面的不足,他们不想或者不敢单独去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所以有部分同学为了自己和更多同学达到锻炼自己,积累经验的目的,开始四处寻找工作机会,让许多同学一起进行实践活动,而且有的还在同学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团队,从而降低了工作风险增加了大家的工作兴趣。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寻找工作中,他们不慎被一些非法中介机构骗去了一部分钱财,在共同的努力下有了合理的的处理方法和乐观的结果。综观任何组织和部门的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一各个的团队,一个团队的兴衰成败都直接影响到每一位成员的命运,所以现在的大多数企业队团队意识尤为重视。而这次的实践使他们收获最大的就是:工作中如何建立团队合作意识,这对他们未来的就业提供了一笔巨大资本。

自行的自我实践板块。

有些同学在假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寻找实践机会,实践的形式非常丰富。有些同学自主进行问卷设计及调研,有的对某地区的早餐市场开发潜力进行调查,有的对农村现存的问题调查,有的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经济结构进调查,还有的对郑州市彩电行业进行调查,等等。这些内容之新颖,行为之创新,思想之广博,是今年暑期实践的一个创新点,而且大一学生不乏其人。这说明他们尽管理论知识还很少,但是他们已经具备的商人的头脑和眼光,他们知道审视市场来发现进入市场的机会和切入点。我想这样实践过的学生学起来理论知识时,转化为能力联系实际方面会做的很好。同时这说明了他们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他们以后适应激烈的社会发展潮流做好了铺垫。

从个年级的实践总体对比来看,大二的同学比较注重于单纯的打工;大三的同学思想比较成熟一点,所以偏向于策划组织方案的构想和具体实施;而大四的学生侧重于在实际的工作进行中发现企业的许多现象或工作方式及程序。三个年级的实践情况各不相同,这也是正常的,有助于各年级学生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部分同学在暑期还搞了一些创业活动,有的与他人一起为刚起步的企业开拓市场,有的自己组织一些人去搞一个小名义上的公司,有的作某公司的某地区代理。总体而言,个人创业方面使得不少真正有能力的人升华了自己,使书生味十足的学生变的具有社会气息的社会华的人了。

组建培训班的同学更是为数众多,有的学生培训英语,有的培训数学,他们一方面培养了自己的素质和气质,另一方面巩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此次暑期实践又有一个创新点是有些学生开始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入厂房或企业指导些成年人或者对他们进行培训,比如有为同学创办了一个以“管理从心开始”为主题的培训班。

总括以上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看到我工商系的此学期暑假实践活动战绩非常辉煌,远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因为有许多学生在假期真正地进入了社会参加了实践,将理论联系实践,达到了学校对“学以致用”的要求。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此次实践与以往相比有两个创新之处:

第一·有些学生开始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和商业的头脑对自己所选择特定的某个市场进行自行的调查并研究;

第二·有些同学运用自己管理·营销和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指导或培训他人,一方面传授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体现我们工商人的风格和技能;

还有一点关于实践中所体现出的我系同学的素质,有些同学在工作岗位上发现其有被诚信的时候能够毅然辞去高薪的工作,这体现了他们的正义感和诚信。

当然我们取得很好成绩的同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有些同学抱着“面子不可丢”的思想,在工作中半途而废;有些同学整个暑期都在家里闲带着,不肯参加实践;有些同学眼高手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等等。

根据以上的不足,在我们寻找同学自身原因的同时,为了以后的假期实践工作做的更好,提出一些建议请系里领导参议:

1·在放假前,给予更多的实践信息和机会,使更多的同学能够参加;

2·对广大同学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我们增加对社会的认识,用来增加我们的社会经验意识。

3·给予我们以更多的安全警示,防止同学们盲目打工而导致上当受骗。

4·请系领导继续带领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给予指导和帮助。

以上是我部对我工商系05-01级全体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写成的调研报告,希望能为我系以后的实践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依据和帮助。

学校调研部社会实践报告 篇2

中专学校的学生社团是建设多彩校园文化的主要力量, 社团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们的课外生活和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也能让学生们拥有更多的展现自我的平台。我们通过一系列对中专学校社团开展活动现状的调查, 总结了经验和教训, 提出更好的发展方法, 繁荣校园社团文化,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了一千二百份, 对学校五个专业部进行了抽样调查, 回收率高达99.11%。

我们基于各校学生和社团联的基本情况, 平均来说每个专业部部约有12个左右, 社团成员已经覆盖了在校中专生的八成以上。社团的类型也是异彩纷呈的, 体育、科学、文艺、学术、音乐等等, 开展的活动也是充满了特色, 主要有竞赛、沙龙、舞台表演、专家讲座、咨询会等等, 可谓是独具匠心[1]。

2 问卷统计资料分析

2.1 社团参与度

社团活动在校园里之所以能够运行, 重要原因就是它可以让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并且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而参与度是这一切的发展起点。社团活动要开展, 必须要有学生愿意参与, 同时, 社团成员必须对本社团有一定了解。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 这些专业部的学生参与度不低, 超过半数的学生几乎每次都会参加。在这样的前提之下, 社团活动的开展超过了七成, 因而社团也为社员所熟知, 社员认为自己熟悉本社团的总人数超过了六成。

2.2 社团的管理

社团的管理主要分内外两大方面。社团是学生们自主自愿建立起来的课余活动组织团体, 要想良好地运行就必须拥有一个比较好的管理体系和运行制度。内部的管理主要包括了选举任命总负责人、细化明确每一社员干事的职责所在、管理好经费开展分工、活动组织和宣传工作等等。从我们的调查资料显示, 只有近三成的专业部认为自身的管理是高效并且井然的, 不到半数的认为自己的社团处于正常的运营中。在会费的收取中, 四成的学生认为较为合理, 基本上为每年12元。近九成的学生认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条件好。在一所学校中的各个社团协调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就关系到社团外部管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社团外部的管理主要由校学生会和社团联来担当,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监督社团的活动和其管理规范, 并且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关系, 促进彼此的交流合作共同发展。调查结果显示, 各学校各社团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开展不错, 有近四成的认为其活动频繁且高校。

2.3 社团活动的资金来源

各大社团开展活动, 其规模和质量都必须与经济条件直接挂钩,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社团的经费主要有三大来源:社团会费的收取, 外联拉来的赞助, 学校的资金拨款。从调查结果来看, 超过七成的学校社团有外联赞助, 经常获得的有三成, 主要赞助的企业还是学校附近的一些服务性公司;占了四成以上, 其次就是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著名品牌, 有两成左右;再次的是一些考试培训的专业单位, 占了15%左右。校内的活动获得企业赞助的金额也是层次不齐的, 从五百到两千不等。学校对社团的资金拨款有近七成, 但认为这一项拨款充足的仅三成左右。所以总而言之, 三分之一的学校社团能够经常性地获得学校或外联的资助。

2.4 社团活动的意义

一个社团活动开展情况可以从它的影响力来看。我们在这里通过两大方面来分析:一是社团活动对本社团成员的吸引力, 有四成左右的社员觉得社团活动对自己的吸引力不小。二是社团活动在学校的影响广度和深度, 调查结果表明, 认为学校社团对校园生活影响很大的有三成多, 影响一般的却高达五成。学生社团是学生们展现自我、提高素质和技能的重要平台, 它的质量和影响力都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们之所以参加社团活动原因基本有以下三条[2]:一是对社团活动的喜欢, 校园生活可以让学生们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大多数学生都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兴趣和特产, 社团就在这些方面提供了一个平台, 二是丰富知识, 锻炼能力, 三是充实业余生活, 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调查结果中, 认为参加社团完全实现了目标的仅有一成, 基本实现的有超过六成, 几乎没有实现的有一成多。认为社团活动大大提高和增强了自己能力的有近四成, 有所提高的达四成多, 没有提高的则占了一成左右。

3 创造社团发展的良性循环

根据上述情况, 我们分析了中专学校学生社团现状, 我们认为社团活动的开展可谓是异彩纷呈、百花斗艳。学校内部的优秀社团无疑是校园生活的一大特色, 它带领着社团向更高的文化水平和层次发展。但是值得庆幸的同时, 也必须清楚社团在一些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 社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待加强。近五成的社员认为自己的社团吸引程度一般。还有7%的社员认为自己社团的吸引力很小, 另外3%左右的甚至觉得没有任何吸引力。第二, 社团对校园生活的影响力也一般的也占了五成以上, 很小的和几乎没有的与前者相类似。从这之中我们不难看出, 其缺乏吸引力的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社团考虑到了学生们的正常学习和活动, 很多社团的活动都安排在了放学后和晚上, 通常这些时段学生们都有自己的安排和课外生活, 学校也会组织活动, 这样一来就损失了一部分社员的参与度。当然, 一些社员也会因为自己的私人性安排而放弃参加社团的相应活动。此外, 社团举办的活动的质量是影响它开展程度和吸引力的主打原因, 某些活动往往只注重形式, 过个场面, 重复无聊, 缺乏创意, 影响社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必然的。

摘要:中专学生社团是由各学校中专学生自发性组织的, 基础是社员对本社团的了解情况, 发起活动的条件则是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社团的经济状况以及资金问题直接影响着社团举办活动的质量和数量。一个社团想要真正吸引学生, 真正举办起足够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活动, 必须在内部形成一个运行良好管理有效的系统。

关键词:中专,社团,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李卫东.社团活动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及对策.经济与发展, 2003, (1) .

片区学校教学情况督导调研报告 篇3

教学工作督导是一项常态性工作,每学期开学都会开展一轮,期复一期,老问题在递减,新问题有叠加。现就本次督导发现的问题进行如下分析,以期促进整改。

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制度执行不严。个别学校常规检查制度执行较差。主要表现在:教学常规检查定等不够严肃,优秀比例过高,个别学校仅有个别教师的定等为良好,其余全为优秀,名不副实;检查不够全面,重语数课程轻其他课程,重备课轻作业批改等其他常规,在“三开”的“开好”上缺实招;记载不够详实,重量轻质现象仍然存在,有简单的数字记载,缺评价评语,缺教师要确认签字,为今后的检查结果与考核挂钩等应用埋下不和谐隐患。

2、备课要求不明。片区实施电子备课(或是集体备课)的初衷是减轻教师的重复劳动、提升备课的质量,但绝不能成为教师偷懒的工具。一是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等栏目填写不全;二是缺乏修改,没有再备和温课;三是个别教师备课应付,用旧电子教案(过去打印件)和开学就备完近一期的课时。四是学校电子备课用纸(表格模板)设计不合理、不细致、不全面,为教师应付提供了方便。

3、作业批改不细。本次开学检查,部分教师的作业批改存在粗枝大叶现象,精批细改落实较差,多个班级学生作业本封面信息栏目填写不全,学生作业习惯要求不严,训练不够,纠错订正不及时,以致教学信息反馈差。

4、功能室管理不实。部分学校功能室管理不到位,存在清洁不彻底、上架不规范、使用较差、记录不全、维护不落实等老生常谈的问题。

5、安全意识不强。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要坚持常抓不懈,但个别学校在“细节”上仍然重视不够,虽然开学排查整改和师生教育上作出了较大努力,仍存在食堂从业人员校本培训少,要求不细不严情况;存在食堂物品摆放不整洁不规范情况;存在校园安全标示、警示不明了不更新情况;存在学校人人都是安全管理员、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意识不强情况,“一岗双责”不够明确和落实。

6、教学管理不细。个别学校或部门计划存在大而空的现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活动安排等操作性缺失;大课制模式教学、学生德育、小课题研究等具体工作落实不深入,学校特色打造缺乏细致深入研究和推进。校园环境卫生有死角;花圃修枝剪叶、杂草清理不彻底;教职工办公桌和学生课桌物品摆放不整齐整洁。

二、片区学校教学督导问题的整改措施

1、加強对教学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教管中心教研员要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教师业务指导和推进教学改革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用新的规范加强学校日常教学管理,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发现和培养。优秀教师典型,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2、从改变烦琐的常规做起,给教师留出自主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除了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以外,还需要有自己支配的时间来读书、反思和学习。减少烦琐的常规,是解放教师的有效途径。所以,教管中心在细化管理措施的时候适当做减法,考虑哪些工作可以降低要求,哪些工作可以减少环节,哪些工作教师可以不做,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做好课堂教学、教育研究这些本职工作。

3、进一步强化校本教研管理,完善学校的小课题研究管理体系。要努力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出发,反思以小课题为载体的学校科研,探索“校本教研课题化,教研活动主题化”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提出校本研究制度,走向教师本位研究。

4、让教师有职业幸福感,唤起教师的工作热情。教管中心在制定学校校本教研方案时,要变管理为服务,导向引领透彻,资源提供到位,而目标、内容和行动要建立系统,使不同类型的教师更好地寻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合理定位和努力目标,从根本上促进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专业的自主优化发展。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优质课、微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案例、教学基本功、教学能手等评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6、加强骨干教师培养,鼓励广大青年教师改革创新。启动名师工程,对处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教师给予不同的专业评价,并逐步构建比较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系统,使不同类型的教师更好地寻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合理定位和努力目标,从根本上促进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专业的自主优化发展。

7、强化安全工作的一岗双责,做到“四落实、三坚持、两做好、一养成”。从0开始,保持0目标。教育、培训、三防、上级文件执行落实;坚持月考核制、常规的专题落实、坚持排查整改,做好预案演练、值班值守,努力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

督导是为了规范办学,推进工作,问题虽是个别现象,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敢于面问题,认真研究剖析,积极增添措施,不断整改完善,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学校调研报告 篇4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区学校共青团工作开展情况,兖州团区委于6月下旬对各学校共青团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本次调研采用听取各学校团委工作情况汇报、实地察看、调阅档案资料、与团干部及团员青年座谈等方式进行。现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中学、大中专学校23所,在校学生近3万人,团员15104人,占学生比例51%。各学校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能够做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一是突出主线,加强思想教育。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形式,利用典型示范、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有效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少年成长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是强化意思,推进团员发展。各校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团省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团员发展管理工作的通知》,严格把握并执行政策规定,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契机,抓好团的组生织活,增强团员意识,严格落实团员发展管理主体责任,及时按照《团员发展管理问题对照检查表》开展自查自纠,积极履行各项入团程序。三是优化管理,提升干部素质。各校团组织班子建设基本健全,设团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干事职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100%,能够按期换届,落实团委书记单位中层干部待遇,纳入学校后背干部管理,解决团干部的发展问题。四是完善制度,强化保障力度。坚持和推进“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建立团务公开制度,规范团委工作档案资料,能够把团内重点工作、活动开展情况、团费收缴及使用情况及时公开,按时收档。五是突出重点,深化活动开展。各学校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和教学实际,定期组织各种主题团日活动,及各种书画、演讲、朗诵、唱歌等文艺比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存在的问题

1、团干部兼职比例高,任务繁重。学校团委书记除主持团内工作外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诸如升旗仪式、校广播站、学生心理咨询等其他事务性工作,任务繁重,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共青团工作,开展团内活动往往分身乏术,有心无力。

2、团内活动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目前学校团组织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存在被动性、滞后性,缺乏独创性和灵活性,不能够较好地吸引团员学生参加。此外,开展活动所需经费主要由团费和学校拨款来解决,且以后者为主,数量十分有限,不能保证活动的次数和质量。

3、团组织活动阵地匮乏,管理不规范。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团组织没有活动阵地,或者是和会议室、心理咨询室、展览室等共用,无固定场所开展活动,严重限制了团组织工作、活动的正常开展。

4、团员发展存在薄弱环节,有待提高。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仍存在将部分不满14周岁的学生发展为团员,8小时团课不达标,“一表一册一簿”填写不规范,不按年度计划发展团员,编号年限与实际发展时间不符等情况。

三、对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学生团员发展工作。认真落实团省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团员发展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标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有计划地开展团员发展工作,控制团学比,提升团员先进性,原则上,初中毕业班团员比例按30%左右掌握,高中毕业班团员比例按60%左右掌握。

二是认真做好团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把好团干部入口关,中学团委书记要有活力、有朝气,有服务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初任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0周岁,要加大对学校团干部的培养和培训,将学校团干部培训纳入到团区委培训工作计划中去,引导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职团干部,落实团委书记单位中层干部待遇,努力为团干部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学校调研报告 篇5

一、教育培训学校的市场行业现状

中小培训学校发展面临着严重危机,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风险的潜力低下,在经济危机面前很难快速发展。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务必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教育培训学校已有近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业,还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目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像新东方、巨人教育、安博教育、环球雅思等教育培训学校占据英语(论坛)、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等行业领头地位。在到培生出版公司先后并购了华尔街英语和上海乐宁英语,这是国际教育机构强势进入中国教育的一个趋势。而中小机构发展也面临着危机,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风险的潜力低下,在经济危机面前很难快速发展。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务必进行改革创

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集中表此刻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愿意投入超多时间和金钱。无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使得课外辅导

市场需求居高不下,尤其是教育欠发达的二三线城市和乡村,教育资源有限,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空间巨大。义务教育阶段对一个学生的未来起到的重要作用,带动了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的发展,使其成为中国民办教育上最大和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近年来,中国教育培训市场呈现强大的资本整合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已经10万多家,其中上市机构不下于10家。而仅长沙市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大大小小加起来不下于家。

(一)课外辅导市场增长快速

据艾瑞统计,中国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已从的1238亿元增长至20的18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8%,预计到将增长至4472亿元,年到20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7%。

(二)对经济周期变化不敏感,市场持续走高

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比较特殊的是,它一向贯穿于的义务教育过程中。这12年的义务教育往往影响到一个学生一生的前途,所以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和其他民办教育服务相比对经济周期的变化不敏感。据艾瑞统计,中小学课后辅导市场在2009年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增长了26.4%,远超过了中国整体教育市场同期约7%的增速。教育培训行业中新东方、安博教育、学大教育、学而思教育、环球雅思、龙文教育等在全国市场扩张并购动作也一向没有停止,扩张和并购意味着增大规模效应。

(三)品牌是客户选取的决定因素

在选取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思考因素中,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品牌最重要,当没有其他参考因素的状况下,更多的人会根据该机构的品牌宣传度来决定是否参加课外辅导培训。其次分别思考的因素为:师资、口碑、成本和规模等。课外辅导培训学校的品牌仍是选取培训学校思考的重中之重。

(四)行业机构参差不齐,服务有待提高

当前国内的中小学课外辅导培训市场部分仍处于地方品牌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可是因为中小学课外辅导培训市场所带给的服务,都是围绕中小学基础课程,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正是由于课外辅导服务在本质上具有同质性,为课外辅导机构带给了跨区域经营的可能性。实力强大的课外辅导机构,将因为教学质量过硬、师资力量雄厚、管理规范等而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而质量差、规模小、没

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外辅导机构所面临的将只是倒闭和或被兼并的命运。目前行业现状:缺乏规范及行业准则、竞争混乱、收费较高、因个人原因提出退款往往遭拒等问题相对集中,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二、国内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各种模式发展状况

(一)大班授课:

是传统的授课方式,应对面授课,每个教室通常有超过30个学生。可是,这种形式因其效率低下,缺乏针对性,正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据艾瑞统计2009年,这种大班授课模式的市场规模为265亿元,并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其市场份额将继续下降。

(二)小班教学:

采取应对面授课方式每个教室通常有10-30个学生。班级人数较少使得教师能够更好的关注每一位学生并更能适应每个学生的需求。据艾瑞统计2009年,这种小班教学模式的市场规模达1046亿元,并预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9.3%。

(三)个性化一对一辅导:

随着中国高收入家庭数量的增多和人们对个性化一对一辅导需求的增加,这种以学生的具体状况和需求为基础的个性化辅导服务近年来不断增加。据艾瑞统计2009年,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市场规模达562亿元,并预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0.0%。

(四)网络课程:

透过网站带给预先录制或直播的教学视频并带给相关的学习资料。网络课程因不受地理和时间限制有着更为广泛的学生群体。据艾瑞统计2009年,网络课程的市场规模达24亿元,并预计在未来五年其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0.2%。

三、市场行情分析(根据查询二手资料数据法)

(一)目前中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数量状况

在所有被调查的学生中,有76.6%的同学参加了课外辅导班。其中,初中学生参加的比重最高,接近九成,占88.1%;而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比重不到七成,为67.4%;高中生为77.4%。从数量上看,有近三分之一的被调查学生参加了一个辅导班,参加两个课外辅导班的占26.1%,有22.7%的学生参加三个及

三个以上的辅导班,能够看出,参加两个及以上课外辅导班的人数将近一半,说明在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课外辅导起到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调查还显示,另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参加任何课外辅导班。

(二)参加课外辅导班的类型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

选取语、数、物、化等纯文化类课程补习的远超过其他类型,占44.1%,几乎撑起了课外辅导的半边天。

选取第二位的是各类证书或考级培训班,占13.6%;

位列第三的则是音乐舞蹈类,占12.1%;

接下来依次是各类学科竞赛班,8.0%;

艺术绘画类,7.4%;

体育运动类,5.5%;

作业辅导,5.0%;

科学活动类,2.5%;

其他包括棋类、外语类、记者班等的占1.8%。

(三)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时间

在周六周日上辅导班的学生占了大多数,为79.6%,上课时间在周一至周五和寒暑假的.分别只占9.3%和11.1%。

能够看出,有近八成的学生将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时间设定在周六周日,这样能够跟紧学校课程的进度,更好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是参加课外辅导班时间上的首选;而由于周一至周五的补课只能安排在放学以后或晚上,这对全日制课程的学生而言,强度过大,并且如果课时较长,还会影响听课效率和正常睡眠,所以选取参加的比重较小;寒暑假期,虽然应是学生们放松休息期间,但仍有超过一成的学子利用假期,学习新知识或预习之后的资料。

(四)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形式

(略)

(五)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原因

调查显示:

原因为提高成绩的最多,占33.9%;

其次为培养兴趣爱好,占22.0%;

再次为拓展课外知识,占15.9%;

父母要求、学校班级统一组织、随大流分别占15.6%、7.3%和3.9%;其他原因占1.4%。

(六)课外辅导班的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

有69.0%的被调查者认为课外辅导机构的教学质量很好,教师很专业,27.7%认为和学校教师差不多,3.4%则认为教学质量差。

教育辅导行业的弊端

1.多数从业者大多没有企业管理和职业标准化意识,所以行业专业化程度还不是很高

2.行业标准缺失,监管困难,目前对于这一行业的管理属于空白区域。

四、市场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研法、文献调研法、二手数据调研法和观察法

五、中国教育培训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品牌化格局构成

在未来,中国教育培训业的品牌化格局将会构成定居的局面例如:英语培训领域将是新东方、环球雅思等这样的机构领跑英语培训市场;职业教育将是安博、北大青鸟等机构占据职业培训市场份额;中小学课外辅导领域将是像巨人教育以多元化的优势占据全国市场,最终将构成像家电业和电脑业,大品牌割据市场的格局,各个大品牌在自我的领域内不断圈地扩大,将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向全国推广,这也将是中国教育培训业的未来发展格局。教育培训领域的广阔市场和丰厚利润,使得西方国家加紧了进军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步伐。这些国外公

司进军我国教育培训市场,采取的是目前国际流行的“教育连锁经营”的模式,其特征是加盟授权和特许经营。肯德基、沃尔玛等国际知名品牌,都是用这种方法成功地打开了中国的巨大市场。市场经济是一种开发经济,教育市场的长久封闭既是不理性的,也是不现实的。如何应对国外竞争对手,这是从事教育培训市场的国内机构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在目前的状况下,对于大多数从事高端教育培训市场的国内机构而言,与国外大型机构合作,“与狼共舞”是一条有点无奈但正确的选取。同样,选取和中国本土的教育培训学校的合作,也是跨国公司进军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必由之路。

(二)进入国际市场竞争

在国际教育集团进入中国教育市场的同时,中国的教育机构也要走向国际大舞台,同时要展开与国际教育集团在国内市场的竞争,本土品牌需要联手行动,加大产业联盟,既要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科技技术,同时也要借助本土的优势研发国内教育产品,提高与国际教育集团的竞争力。中、小型培训学校的另一个竞争策略就是不求“大”而求“深”,即认真分析细分市场,选准某一个需求点,再精准地深入下去。

(三)早教市场并购整合将是重头戏

中国的第四波婴儿潮始于,而“金猪宝宝”、“奥运宝宝”等概念又进一步拉升了婴儿出生率。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每年有3000万婴儿出生。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城市中0~3岁的婴幼儿人数已达1090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在中国,为子女教育构成的储蓄和消费在城市中产阶级家庭支出和储蓄中占据15%和24%的比例,已成为中国家庭第二大消费。与其他细分行业相比,学前教育领域的格局是最分散的,受地域性强、批地繁杂、小势力割据、教师流动性大等诸多问题困扰,真正上规模的教育机构很少。“但这也正是机会所在,任何一个成熟的细分市场都是从这个阶段发展过来的。”容敬思分析说。对于早教市场,并购整合将是下一阶段的重头戏。巨人幼儿教育市场迅速启动新的战略,已经构成了自我独有的模式,正在全国市场加快发展步伐。

(四)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大有可为

对中国父母来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发展。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70%的中小学生,选取用课外辅导的方式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大考冲刺阶段的学生选取课外辅导的比例更高。有13的被调查家长表示,愿意拿出上万元为孩子的课外辅导买单。

六、反思总结

透过实践,对中小学生假期辅导的状况有了初步了解,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反映出了更深层的实际状况。

(一)少数家长认为补习班有收费过高,不想增加额外的支出,或者无法支付,就放弃了送孩子上补习班的想法。大多数家长都表达了让孩子暑假上辅导班的愿望,但他们基本上都不征求孩子的意见,从而给孩子增大了压力,家长就应与孩子充分交流。

(二)大部分家长们都会送小孩上一些补习班,认为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未来。家长们都期望子成龙、女成凤,送孩子们上补习班,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虽然,家长们十分心疼孩子们,但大势所趋,别人家的孩子在提高,在学习,自我的孩子不能输。

学校支部调研报告 篇6

一、总体概况

(一)支部基本情况 学校支部于 2005 年 6 月经寿安小学党支部、寿安中学党支部合并而成的非农支部,现有党员 32 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 48%,退休党员占 28%。

(二)调研重点 紧紧围绕学学校支部确定的“践行科学发展、助推精细管理、提升团队素质”的主题,结合学校实际工作,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本职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工作科学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工作作风,着力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力。在班子建设、学科建设、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几个方面专题调研。

学校调研部社会实践报告 篇7

学生课后作业优化研究既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减轻教师工作量、提升教学专业化水平的客观需要。然而,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学校错误地将加班加点、大量投入时间精力反复练习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甚至不惜牺牲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小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成为政府、社会和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关注的焦点。

作为适应义务教育本质要求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客观上摆脱了“小升初”的升学压力,呈现中小衔接顺畅、学校文化理念统一、教育教学风格一致、教师视野更加广阔等优势,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更容易破解“减负提质”的难题。那么辽宁省内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否发挥了这些客观优势,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所突破呢?本文通过对沈阳市三所示范类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课后作业现状展开调查,发现各年段学生课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学各年段作业优化的策略、模式研究奠定基础。

二、调查过程

1. 自编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作业情况调查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

自编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课后作业情况调查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其中,学生问卷主要涉及课后作业数量与难度、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与情绪感受、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作业的批改与评价,家长对作业的关注与补充,作业与提高学习成绩的关系等六大维度,共设封闭性题目18道、开放性题目2道。家长问卷同样也涉及以上六个方面,全部为开放性问题。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满足全方位收集信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进一步验证学生问卷中的相关数据。

2. 施测及数据统计分析。

以辽宁省三所示范类九年一贯制学校低 (1~3年级)、中 (4~6年级)、高学生 (7~9年级) 三个年段的学生及家长为对象,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年段中随机抽取一个班以无记名方式开展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690份,回收问卷576份,其中有效问卷553份 (低年组190份、中年组210份、高年组153份);共发放家长问卷690份,回收问卷531份,其中有效问卷522份 (低年组187份、中年组199份、高年组136份)。随后,利用SPSS13.0对本次调查中的学生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开放式的家长问卷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分类整理。

三、结果分析

1. 作业数量与难度情况。

辽宁省政府在《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小学生每日完成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1.5小时。从我们调查到的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上看,低年组的数据最好,59.9%的学生都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口头作业,90%的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不会超过2小时;中年组虽然只有34.3%的学生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作业,但87.6%的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也不会超过2小时。高年组的作业明显有所增加,41.8%的学生需要2到3小时,但86%的学生也可以在3小时之内完成作业。从数据上看,这三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比规定的时间还是要多一些。

当然,考虑到学生学业基础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完成同样数量、难度的作业,时间差异可能较大,因此统计数据出现部分极值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从各年段学生完成作业时间的数据的正态分布情况看,随年级升高,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间增加的同时,出现极值的人数也在增加。这说明年级升高后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作业。

从作业的难度上看:低年组总需要他人帮忙的学生人数占到12.1%,这可能与低年级学生尚未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关,高年组需要他人帮忙的学生人数高于中年组,这可能与学业难度增加有关。低年组有80%的学生,中年组有90.5%的学生,高年组有85.6%的学生有时会需要请他人帮忙协助完成作业,各年段在百分比上并无太大差异。

2. 完成作业的情绪体验。

关于完成作业时的情感体验,低年组44%的学生表示从不会因写作也而烦躁,这一数值要好于中年组 (31.9%),明显好于高年组 (10%)。我们在随后的问题中再次询问学生是否对完成作业感兴趣,结果显示中年组和高年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更少,但中年组学生体验到的消极情绪与低年组相同,高年组学生体验到的消极情绪明显高于低、中年组。

3. 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关于作业中的重复、反复练习的内容能占到多大比例,低年组各选项人数比例基本持平,可能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关,有些学生将口算、默写、练习生字等理解为反复练习的内容,因此回答比较混乱。中年组累计67.1%的学生认为重复、练习比例大概在50%左右,高年组累计71.8的学生认为能占到50%。当问及作业与日常生活联系是否紧密时,低年组累计70%的学生认为非常或比较紧密,只有5.8%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联系;中年组累计62.7%的学生认为非常或比较紧密,只有9.6%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联系;高年组34%的学生认为比较紧密,39.2%的学生认为不太紧密。高年组明显要低于中、低年组。

在调查你最喜欢的作业类型时,各年段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课本剧、小组实验操作 之类的实 践类作业 (低年组54.3%、中年组54.1%、高年组55.6%)。最不喜欢的作业类型都是抄写、背诵、完成练习册等书面作业 (低年组45.6%、中年组41.5%、高年组46.5%)。值得一提的是,中年组在不喜欢的作业里,也提及了作文、小课题之类的作业,所得百分比超过了27%。

问及老师是否会分层留作业时,低年组32.6%的学生表示从不,35.8%的学生表示偶尔会;中年组36.4%的学生表示从不,49.3%的学生表示偶尔会;高年组49%的学生表示从不,37.9%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可见,高年组教师在尝试分层布置作业上进行的尝试稍多些。

4. 作业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对于完成作业是否能够帮助自己提高成绩方面,低年组累计92.1%的学生认为绝大多数的作业都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中年组累计92.4%的学生也认为绝大多数的作业都能达到这样的目的;高年组80.4%的学生认为绝大多数的作业都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三组数据都说明作业实效性很高,但相比较而言,低、中年组对作业的认同度更高些。

5. 作业批改与评价。

对于作业批改情况,所有年级的学生都最关心错误的地方应该怎么改正 (低年组59.8%、中年组61.2%、高年组59.5%),由此可见,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帮助学生订正或指明订正的方法、途径是最重要的,我们在家长问卷中也发现了同样的反馈意见。其次,学生们比较关心的是老师的评语,各年级百分比都在20%左右。值得关注的是,相对教师评语,中年组的学生表示更关注分数 (22.7%),这可能与学生觉得分数更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有关。

6. 家长对作业情况的关注与补充。

三所学校的家长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普遍比较关心,低年组91.8%、中年组累计88.1%、高年组累计81.7%的学生表示家长每天都会过问自己的作业情况。除了关心外,部分家长也会额外布置作业。数据显示,低年组48.5%的家长会布置一点额外作业,但半小时内都能完成;中年组6.2%的家长会布置1个小时以上的额外作业;高年组15%的家长会布置1小时以上的额外作业。在随后的家长问卷中也证实了这一数据。值得关注的是,从家长问卷来看,被额外布置作业的孩子,恰恰是完成作业主动性差,效果不佳,需要家长辅导的孩子,可见已形成了恶性循环。

关于课外是否需要参加文化课补习班,低年组24.6%的学生反馈为经常参加,中年组34.3%的学生反馈为经常参加;高年组组42.5%的学生反馈为经常参加,85%的学生都参加过补习班。从数据看,随着课业难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补课大军”。

四、开放式家长问卷结果

从三所学校的家长问卷反映的情况看,对于作业的数量和难度,绝大多数家长都认为不多也不难。但值得关注的是,与低年组 (4%左右) 相比,高年组有更多的家长 (21.3%) 认为作业量还是较大的。可见,部分家长对高年组学生的作业数量还是不太满意。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当问及作业对提高孩子成绩及综合素质是否有帮助时,低年组的家长87.16%表示作业能够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只有64.17%的家长认为作业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年组93.35%的家长认为作业能够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只有57.4%的家长认为作业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年组95.6%的家长认为作业能够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只有52.2%的家长认为作业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高,作业在提高学生成绩上发挥的作用不断上升,但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的作用在明显降低。

对于是否应“因人而异”留个性化作业,低年组45.45%的家长表示赞同、中年组65.3%的家长赞同、高年组76.5%的家长表示赞同。赞同程度随年级增长而增加。同时,家长也反馈出对具体实施可能性的担忧,认为完全“因人而异”对老师工作压力太大;而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又对学生自控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建议作业应分必做、选作两部分,其中选择分层由学生自选,进而实现兼顾。个别家长还建议引进电子化作业操作平台,以减轻教师的批改压力。

五、讨论与建议

从数据结果看,示范类九年一贯制学校课后作业在数量、内容、形式、反馈、效果等各方面均较令人满意,但也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1. 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课后作业观。

课后作业观直接影响着课后作业目的与功能。近年来,中小学课后作业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知识中心论”“能力中心论”“教师中心论”到“综合素质中心论”“学生自主全面发展中心论”的认识过程。而从我们的调查数据结果看,三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对课后作业的认识,都已经摆脱了简单的“巩固、理解、运用、拓展知识技能”的层面,发展到了“关注学生习惯养成”“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层面,并试图通过增加主动建构、参与生活实践方面的内容达到“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这种积极变化的趋势非常值得肯定,但在具体操作环节上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2. 进一步完善课后作业内容、形式的科学性。

课外作业的内容是其实现目的、功能的重要信息载体。笔者认为,作业内容要为作业目的服务,作业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紧密围绕作业目的。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先明确目的、任务,绝不能仅仅为了强化训练而布置作业。三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老师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好。其次,作业内容要为作业主体服务,学生在学习能力、经验兴趣、背景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状况制定不同的作业内容。将学生按照学习状况、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等进行分类,针对每种类别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是比较科学的选择。最后,课后作业的内容必须是精选后的典型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拓展性,与学生发展紧密契合,并能够对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方面可能出现的偏差与错漏有一定的预警和纠正作用。而从数据上看,三所学校在后两方面还有待做进一步精细化的研究。

从课后作业的形式上看,多元与弹性化是必然的趋势。从数据结果看,就九年一贯制学校课后作业虽然仍以书面作业为主,但均大胆尝试了应用性作业、社会实践类作业、合作创新类作业等新形式。可见,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形式的探索也正在逐步扩大,但如何使新的作业形式发挥出本质的作用,带给学生更多地探索与发展空间,仍值得深入思考。

3. 优化课外作业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效果。

学校调研部社会实践报告 篇8

一、对现状的总体分析和评估

六年来,全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传统学科型的课程模式基本解构,“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形成;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结合越来越紧密,职业教育特色明显;开发出一大批优质课程,带动了教师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和创新带动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是,课程改革任重道远,特别是课程实施层面和行动导向教学层面尚需攻坚克难。

1.全省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1)课程改革全面展开,课程意识不断加强

教师问卷问题40:你对所在学校开展课程改革的总体评价

A.好(21%)B.比较好(52%)C.一般(24%)D.差(3%)

教师问卷问题38:您所在学校领导对课改的重视程度

A.很重视,身体力行,率先垂范(35%)B.重视,积极行政推动(37%)C.基本重视,作为重点工作布置(18%)D.不太重视,没有实质性推动(8%)E.不重视(2%)

数据统计显示,各学校课改都在全面启动。特色纷呈的符合职教规律和地方特点的多种培养模式在积极探索,各层次的课改培训不断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逐步树立,教师教育观念逐步转变。据统计,9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学校在推行课改,教师对学校课改满意率为73%,学生对学校课改满意率为66%。86%的教师认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职业教育必然选择。69%的教师认为项目课程的实施给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好处。六年中,87%的老师参加过2天到一个月时间不等的课改培训,8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课程理念发生了转变,并认为培训在课程理念的转变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课改培训形式多样,包括专家讲座、专题研讨、磨课听课、知识竞赛等。91%的专业教师、72%的文化基础课教师都不同程度投入课改的实际工作。92%的专业每两年对课程方案、主干专业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2)德育课程内容丰富充实,“三以一化”课程体系基本形成

德育课程在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在四门德育必修课程之外,《社会与生活经济》等一批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礼仪、环保、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课程、校本课程使德育课程内容逐渐完善和充实,形成了系统化的德育课程体系。调查显示,94%的学校开设校本德育活动课程,61%的学校开设实践性的创业就业类指导课程,83%的学校开设社交礼仪、环保、心理健康类的课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三以一化”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在开发、实施、评估三个层面都有所展开。据统计,57%的学校专业制订了符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的课程方案,68%的专业课程具有新理念的课程标准,31%的专业课程基本实现项目化,67%的专业课程部分实现项目化。与此同时,各学校的专业实训条件也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有机地改善和调整。教师、学生对学校专业实训场室条件满意率分别为72%和67%。70%以上的学校计算机机房和多媒体设备完善,使用率较高,教师对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比较积极。“三以一化”课程体系基本形成。

(3)课程研修氛围逐渐形成,专业课程团队逐步成长

教师问卷问题22:颁布《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以来,您和同事、同行之间的业务讨论和交流

A.明显增加(26%)B.有所增加(46%)C.同以往一样(26%)D.有所减少(2%)

教师问卷问题21:学校教研室层面的有关课程的研究活动次数是每月

A.无(9%)B.1次(25%)C.2次(33%)D.3次(14%)E.4次(15%)F.5次以上(4%)

教师问卷问题24:参与课改以来,您主讲校级以上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的情况是

A.无(9%)B.1次(25%)C.2次(33%)D.3次(14%)E.4次(15%)F.5次以上(4%)

数据统计显示,很多新的知识处置、创造性的课程实施都是在围绕课程的校本研修活动中展开。在课程开发、实施、研究的过程中,专业教研室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双师型教师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团队在课程集体开发和实施的行动过程中逐步成长。教师集体备课共同实施为18%,集体备课、个体实施为34%。对行动导向的、与新的课程体系相匹配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实施层面不断研究和创新。理实一体化教学、情境教学、工学交替、企业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占专业教学的41%。专业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加强,能宏观了解、透彻把握相关职业活动的占29%、基本了解的为59%。85%的学校认为培养的学生企业基本满意。

(4)学生评价改变明显,评价体系有望形成

教师问卷问题45:学校倡导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有

A.课堂表扬或批评(20%)B.作业、周记的批语(12%)C.考试的试卷和测验试卷(13%)D.经常的谈心交流(14%)E.家访交流(9%)F.让企业人士来评价(9%)G.所有老师、家长、学生等参与定期的面对面评价(11%)H.专门的作品展示会(7%)I.其他评价(5%)

数据统计显示,82%以上的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是看平时表现与学习态度。各地区、各学校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普遍展开。无论是教师卷还是学生卷反馈,以考试(笔试)为主要形式的唯成绩评价方式在职业学校已经逐渐退出主导地位,而全方位、多形式、多视角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各学校普遍开展。与此同时,对课程的评价、对课堂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也在改变,94%的老师认为学校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评、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渠道对自己进行评价。85%的学校建立了对课堂评价的新标准,65%的专业有对课程实施后的总结和评价。多元化、多主体、专业性的职教课程评价体系有望形成。

(5)课程管理体制创新,校企合作特色明显

各职业学校在学校层面探索管理体制的创新。以专业部为主,处室服务的二级管理体系成为导向性学校管理体制,62%的学校已经实行二级管理体制;很多学校借鉴企业管理模式,成立专门机构,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品质进行管理;专业教研室已兼具课程开发、实施、研究、学生教育的多种功能,成为职业学校最基本的課程管理单位。82%的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与企业共同修订专业培养方案,86%的学校有明确的课程改革制度或建立了相应的制度。

六年来,职业学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扬主体性,各显神通,探索出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的方式和路径。职业学校与企业深层次接触,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堂教学、专业教育、课程评价等各个层面,最大限度展开校企合作,使职业课程具备职业特性,最大限度为学生创造企业的学习氛围。

教师问卷问题25:您所在学校聘请企业人士作为专业的辅导员

A.每班都有(10%)B.有些班有(54%)C.基本没有(29%)D.没有听说过(7%)

教师问卷问题27:您认为学校的专业文化建设

A.很浓,很有企业文化氛围(17%)B.有一些专门布置和企业特色(62%)C.有一点墙面的布置(18%)D.基本没有(3%)

教师问卷问题34:您每年下企业的实际时间是

A.一周-二周(23%)B.一个月以上(32%) C.一周不到(14%)D.没有下企业(31%)

2.问卷显示的全省课程改革的明显不足

(1)德育隐性课程相对薄弱,文化基础课程缺乏职教特质

目前,84%的德育课还是以讲授为主,德育显性课程存在学科化、概念化教学现象。德育隐性课程缺乏宏观构架和整体设计,缺乏氛围和序列,与显性课程割裂明显。据统计,只有34%的学生认为学校社团活动和兴趣课堂开展得好,30%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的学风好,26%的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是较关心或很关心的。职业学校尚未形成大德育的课程观念,机制缺失,育人队伍相对单一。文化基础课内容囿于传统学科内容的束缚,缺乏职教特质,常常是单独开辟一个简单的专业模块以作迎合,而整体内容不具浅显性、广泛性、生活性的原则。84%的文化课老师认为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只是内容难度比普通高中有所降低,其他方面区别不大。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实施中,教师授课方法单一,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欢迎率不到25%,教师的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2)课程实施推进相对缓慢,课堂教学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目前,职业学校课程开发方法相对成熟,课程开发观已经树立,但专业教学法的培训和指导缺乏,课程开发和实施无法同步推进。不少学校课程开发停留在开发方案、标准、教材层面上,课程运营环境、课程资源、课程实施方法跟不上。课程改革从开发层面进入实施层面需要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和探索。

学生问卷问题20:在教室上课时,你主要是

A.坐着听讲、记笔记(78%)B.研讨交流(13%)C.小组学习活动(8%)D.上台汇报展示(1%)

学生问卷问题21:在实训场室上专业课,你们主要是

A.模仿老师的操作进行练习(17%)B.按照老师布置的步骤练习(63%)C.为了做一件产品小组共同工作(11%)D.按照教材上的习题练习(9%)E.为企业加工产品(0%)

数据统计显示,只有57%的学校有新的课程方案,68%的专业课程有新课程标准。目前,专业课39%还是在教室进行,只有37%的专业課在专门的场室进行。虽然在很多学校都有精彩纷呈的课堂范例,但职业学校课堂的教学方式还是比较单一。在教室进行的课程,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主要还是以学生坐着听教师站着讲为主,进行互动交流的课程方式很少,学生自我展示的方式更少;在实训场所进行的专业课,基本还处于模仿老师的操作进行练习,按照教师布置的步骤进行练习的阶段。真正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以项目课程为载体的专业课程还未普及。

二、对课改推进工作的建议

1.克服两种错误心态,加强校级指导协调

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渐变过程,是有计划分步骤的课程变革。课程改革进程中存在着两种病症:一种是急躁症,希望课程改革快速推进,急于见到成效,期盼通过行政推动达到效果,在推进遇到阻力时,又无法创造性开展工作打破僵局,急躁冒进;另一种是观望症:对课改无动于衷,课程理念不思转变,变革自我行为习惯困难,始终处于等待和观望中。职业学校应克服这两种错误心态,宏观构建,点滴入手,创造性地开拓工作,推动课程改革进程。

课改涉及职业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许多工作不是现有的学校组织架构所能顾全,需要在学校层面建立一个专门的课程改革领导和工作小组(机构)予以指导协调,校长应为组长并切实参与工作。该机构按校领导的决策,提供工作实施方案;沟通纵横信息,掌握动态;视工作需要进行跨部门、跨处室的协调;协助教务部门开展校级课改活动,对部、室的课改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课改工作应常态化,建立常规予以保证。

2.完善职教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学习体系

职业学校应宏观构建职教课程体系,注重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等主体课程之外的各类隐性和显性课程的开发和深化。其中,公共选修课和学生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是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问卷问题26:你们的专业选修课开设

A.你喜欢,对自己很有帮助(41%)B.一般,和其他专业课没有区别(36%)C.没有选修课(23%)

学生问卷问题27:你觉得你们学校的兴趣班和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A.开展得很好,大部分同学都参加(34%)B.一般,一半以上的同学没有参加(41%)C.很少(19%)D.根本没有(6%)

职业学校通过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职业和企业,用来自社会和企业的活生生的素材和案例,以主题等方式组合实施。选修课和社团活动要重情景、重行动、重感悟反思、重职业素养培养。这样的课程才能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行为、情感产生综合而有效的影响。专业课程改革在由开发向实施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还必须构建学生的专业学习体系。改变学校教学管理只致力于课堂教学管理的局限做法,构建学生课前(预习、咨询)——课堂(汇报研讨)——课后(深化拔高)的专业学习体系和氛围。

3.组织专业教学法培训,倾力课堂教学改革

课改必须改课。职业学校的课堂应该是鲜活而灵动的,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专业、感受生命价值的所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施,必须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与之匹配,构建体现项目课程特性的新型的教与学关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寻求开放、快捷、灵活的学习途径。随着课改在学校全面实施,下一步工作必须聚焦课堂:及时推出好课的标准、好教师的标准,引导课堂层面课程改革的方向;在继续做好课程开发技术培训和双师型教师技能培训的同时,着重开展对专业教学论指导下的专业教学法的研究;形成相对固定的与专业贴合的以学为主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法体系,组织较大规模和范围的培训,指导课堂层面的课改实施。

4.适度规范教材使用,广泛开发课程资源

教师问卷问题19:您在教学中是如何利用教材的

A.完全按教材内容上课(5%)B.基本按教材顺序上课(23%)C.有一些调整,补充一些相关知识(46%)D.教材只是参考书,按自己对课程标准的认识教学(26%)

教师问卷问题46:除专业教材外,您及同事所采用的课程资源有

A.网络(18%)B.图书馆的专业书籍(10%)C.专业杂志和报纸(10%)D.各种教具、挂图、模型(11%)E.积累的补充资料(11%)F.往届学生的作品(8%) G.社会和市场上的产品(7%)H.各类案例(8%)I.参观企业生产现场(7%)J.企业人士的报告会、讲座(5%)K.其他(5%)

学校应适当规范专业教材的使用,以教研室为单位,集体讨论,相对固定,自成参考体系。职业学校师生更应摆脱对专业教材的依赖,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中,把教材作为参考书,以项目为载体,活化专业领域知识技能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发挥专业团队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共享课程资源。教研部门对以教材为代表的课程资料的管理和服务要建立一条完整的机制和体系,帮助和指导学校、教师开发、掌握和利用专业课程资源。

5.注重系统专业教育、开发引导学生发展

学生问卷问题7:你对将来就业的岗位清楚吗

A.很清楚(15%)B.较清楚(28%)C.了解一些(33%)D.不太清楚(22%)E.一点不知道(2%)

学生问卷问题13:你对专业的感情

A.一直很喜欢(21%)B.学习后,越来越喜欢(41%)C.不太喜欢(23%)D.无所谓(12%)E.不喜欢(3%)

学生问卷问题11:学校安排你们接触对应专业企业的机会

A.很多,每学期一周以上(15%)B.较多,一学期2-3次(23%)C.不多,一学期一次(33%)D.一次都没有(29%)

数据统计显示,职业学校必须建立指导学生专业成长的专业教育系统,抓好从招生前的专业宣传、入学后的专业教育到毕业生的持续跟踪调查等学生专业学习全过程的所有环节,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浓厚企业文化氛围、浓郁专业学习气氛、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专业学习环境。

职业学校重视教育,强调管理,而对开启学生心智、引导学生发展缺乏应有的关注。现时的课程改革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职业通道,但仅靠改进和匹配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不能解决全部教育的问题。必须研究职校生的成长特点和规律,探索将学生引上成才之路的办法和措施。职校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也是专业和职业的被动选择者,对他们的开发十分费心费力,现在职业学校广泛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分类分层教学、“三创”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都或多或少包含了开发的元素,但往往自发、零散和无序,缺乏整体的设计和系统的运筹。开发课程与开发学生是一种互动互补的对应关系,都必须遵循“设计导向”的原则,它们的方向、目标和行动路线均有共同处,区别在于开发课程是以既定目标出发,规划行动路线,学生处于静态;开发学生是从学生出发选择目标与行动路线,学生处于动态。在课改实施过程中,开发学生应是隐伏运行的一条主线。开发学生对中职教育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应提上研究日程。

上一篇:小草也美丽作文500字下一篇:看奥运火炬传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