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村基本状况村民评价调查报告(精选4篇)
广东省农村基本状况村民评价调查报告 篇1
附件2:
广东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状况调查问卷
调查说明:
您好,非常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我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和相关培养、使用和管理等工作现状,为深入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调查不记名,回答问卷会占用您一些宝贵时间,谢谢您的合作!
1、您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农村实用人才情况的?(请按主次顺序填写)
()
A、政府宣传;B、报纸;C、广播电视;D、其它
2、您认为农村实用人才在当地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如何?()
A、很明显B、一般C、不明显D、不了解
3、您认为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在发展农业生产、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方面发挥的作用如何?()
A、很好;B、好;C、一般;D、没有发挥
4、家庭获得农村实用技术的主要途径有哪些?(最多选三项)()
A.广播电视;B.电话、手机短信; C.互联网;
D.技术图书、期刊报纸;E.邻居、朋友;F.科技示范户;
G.农技人员指导;H.参加技术培训;I.农民专业合作社;J.农业企业;K.其他:。
5.您所在村有哪些农村实用人才?(请按主次顺序填写)()
A、种植能手;B、养殖能手;C、加工能手;
D、经营创业型人才;E、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
F、转移输出型人才; G、技能推广型人才; H、传统工艺类人才
6、您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中是否得到过农村实用人才的指导或帮助?
()
A、得到过;B、没有
7、您需要哪方面的技术支持和帮助?(最多选三项)()
A、优良品种;B、肥料和农药;C、种养殖技术;D、加工;E、经
营;F、中介、经纪;G、农业机械;H、水利;I、市场信息;J、农村政策法规 I、其他
8、你认为以下哪项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帮助比较大?
A、农技推广站(中心);B、农业行业协会;
C、农业龙头企业D、其他
9、当地政府部门是否组织过对农村实用人才(指专门的实用人才)的专
门培训?()
A、组织过;B、没有;C、不知道
10、您是否接受过专门的实用技术培训?()
A、接受过;B、没有
11、如果政府举办免费培训班,您最希望在哪儿举办?(只选一项)()
A.县城B.乡镇C.本村D.哪里都可以
12、你认为培训时间和效果最好的是多长?()
A、7天;B、1个月;C、3个月;D、其他
13、您最喜欢什么样的技术培训形式?(只选一项)()
A.课堂面授:B.面授加现场指导:
C.参观考察:D.远程教育:
14、你认为农业部门采取何种方式开展科技培训效果最好?()
A、利用农闲时间集中讲授全套技术内容;
B、按农时现场传授农业技术;
C、每个村培养一名技术示范户,做好示范;
D、由县、乡科技人员长期包村、包点;
E、其他。
15、如果政府出资补贴,你最愿意参加哪类培训或教育?(最多选三项)
()
A、农业实用技术培训;B、转岗技能培训;
C、劳动转移输出技能培训;D、科技创业培训E、学历教育
16、您认为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最多选三项)()
A.时间短
B.理论性过强,不符合生产需求,操作性差
C.讲授的知识不够全面
D.交通不便
E.缺少后续培训
F.培训者为产品推销商
G.没有培训地点,培训效果差
H.培训收费,不想参加
I.其他
17、您认为怎样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最少选一项)()
A、培养其职业技能、生产本领和经营水平
B、聘请有关专家定期到田间地头针对生产实际举行讲座
C、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与重点产业、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D、将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送到外地进行考察、学习
18、您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有什么建议?(最少选一项)()
A、合理选拔B、为实用人才提供好的培训平台
C、制定政策,扶持人才成长D、建立档案,提供服务
19、您认为农村实用人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实用人才比例小B、年龄结构不合理
C、培训途径、次数过少D、农民技术职称评定不够规范
20、您认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政府关注程度不够B、政策落实不到位
C、人们的积极性不高D、没有好的政策鼓励年轻人留在农村
广东省农村基本状况村民评价调查报告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全市以镇为抽样单位,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4个镇 (小楼、石滩、荔城、中新) , 从4个镇中共抽取10个行政村 (竹坑、元洲、太平、罗岗、群爱、廖村、集丰、慈岭、大安、简塘) ;每个村按门牌号随机抽取50~100户家庭, 以家庭中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 共调查了1 000人。
1.2 调查方法
由本所8名工作人员和各样本村所在镇卫生院的2名健教专责人员组成调查小组;采用卫生部编写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 内容分为3个方面: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 (34题)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30题) 和健康技能 (7题) ;调查前对全体调查人员进行了为期2 d的统一培训, 采用入户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询问;每份问卷由调查员完成后再由督导员进行现场复核, 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确保问卷的质量。
1.3 统计学分析
问卷采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双录入, 采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按照增城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人口学资料进行标化, 分析时采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界定具备健康素养的判断标准:正确回答80%及以上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调查对象视为具备健康素养。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农村居民1 000人, 获得有效问卷984份, 有效率为98.4%;男女比例为1∶1.06, 平均年龄43.6岁, 调查对象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 共占76.8%, 职业以农业生产人员为主, 占82.6%。见表1。
2.2 农民健康素养调查
我市农村居民具备总体健康素养的比例为3.76%, 三方面素养的具备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基本知识和理念7.42%、基本技能5.5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2.85%, 知识素养高于技能和行为素养。总体健康素养及知识、行为和技能三方面素养在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组中的具备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15~34岁居民组高于35~69岁居民组, 其中25~34岁居民组人群的健康素养最高, 年轻及年纪大的组别健康素养较低;文化水平越高, 健康素养具备率越高 (P<0.01) , 小学及以下学历水平的居民在“整体健康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具备率方面甚至为零。见表2。
2.3 农民具备五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情况
按照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的分类方法, 把调查问题分为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五类健康问题[2], 增城市农村居民具备五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至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 (17.07%) 、传染病预防素养 (8.64%) 、安全与急救素养 (8.53%) 、慢性病预防素养 (3.45%) 和基本医疗素养 (2.95%) , 各类健康问题素养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科学健康观素养最高, 基本医疗素养最低, 其中慢性病预防素养高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 (2.60%) , 其余的均低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2];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组别五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情况的特点与上述“总体及知识、行为和技能三方面的素养”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见表3。
2.4 居民对有关健康问题的正确回答情况
增城市农村居民对71项健康素养调查问题的平均正确回答率为52.95%, 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三方面问题的平均正确回答率分别为50.65%、53.95%和59.85%, 三者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正确回答率超过80%的问题只有11项 (15.5%) , 其中“农药存放、食用碘盐、室内经常通风、骑摩托车戴头盔”等问题的正确回答率超过90%;正确回答率低于20%的问题也有10项 (14.8%) , 其中“骨折伤员的处置、食盐日摄入量、血吸虫病的接触途经、对肥胖的正确认识、成年人牛奶日摄入量、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等问题的正确回答率低于15%。见表4。
3 讨论
3.1 切实加强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以调查内容正确回答率达到80%及以上者称之为具备健康素养, 增城市农村居民具备总体健康素养的比例为3.76%, 略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3.42%[2];知识、行为和技能三方面的素养均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且具备情况与全国“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最高、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其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最低”的特点有所不同[2], 我市农民基本技能素养低的原因可能是调查时执行的标准较严格, 例如探测时间不够长, 体温读数超出合理范围者均判定为“不会测量”;调查对象知道“呼吸心跳骤停时应采取的心肺复苏措施”, 但不会操作者也判定为“不知道”。由于我市农村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 且70%的人口为农村居民, 加强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提高我市公民整体健康素养水平的关键。
3.2 注重农村妇女健康素养的宣传教育
据调查显示, 我市农村居民男性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女性, 情况与全国的调查结果相一致[3], 这可能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农村妇女受教育较低有关。由于妇女是家庭健康生活及行为方式的主要执行者, 又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首要引导者, 农村妇女健康素养具备率低直接影响当代及下几代人的健康。因此, 要注重提高农村妇女健康素养的宣传教育工作。
3.3 普及素质教育才是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真正出路
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也越高, 教育水平与健康素养水平呈正相关关系[4]。全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甚至推行普及高中教育制度, 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程, 是提高我国民族整体素质, 包括健康素养水平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试行) [J].中国健康教育, 2008, 24 (1) :82.
[2]王萍.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10, 26 (4) :243-246.
[3]陈国永.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2009, 25 (3) :163-166, 174.
[4]章昱.上海市闸北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9, 25 (8) :620-621.
广东省农村基本状况村民评价调查报告 篇3
自治的基本途径
2014年大学生村官考试在各地纷纷打响,未来村官们在村官考试的各个项目上尽显其能比武斗法,希望能够更胜一筹,在村官考试的战争中取得优胜。这就需要考生们能够对村官考试的各项内容各个击破,让考生揪心的有很多,农村专业知识应该就算是其中之一吧,接下来大学生村官网为广大考生分享一下农村方面的专业知识:村民自治的基本途径,大学生村官网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
实现村民自治的基本途径,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一)民主选举
民主选举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前提。民主选举,是指村委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村委会成员。村委会选举实行公开、公正和公平原则,凡年满十八周岁并享有政治权利的本村村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候选人由本村村民直接提名实行差额选举,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和当场公布结果的方法。
(二)民主决策
民主决策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关键。民主决策,是指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必须有村民民主讨论,按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村民议事的基本形式是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组成的村民会议。
(三)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基础。民主管理,是指对村内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应当吸收村民参加,遵循村民的意见。村民会议根据国家宪法、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规定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内组织工作程序等,据此进行管理。
(四)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实现村民自治的保障。民主监督,就是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监督村委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
监督的形式主要有五种:
1.村委会成员接受村民监督;
2.村委会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3.村设立村务监督机构,负责审核村里财务,查清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4.村委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设立村务公开栏,将村民最关心的计划生育指标、财务收支、农民负担、宅基地划分等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内及时公布;
广东省农村基本状况村民评价调查报告 篇4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追求不再只是吃饱吃好、穿暖穿好,生活环境也被纳入了人们的生活目标范围之内。比如,买房时人们会把该房子的周边环境的好坏也作为重点考虑因素之一。这说明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小环境有了要求,那么,有人注意到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家园——地球的环境现状吗?放眼望去,我们人类共同且唯一的地球已经不再像数百万年前那样到处绿草丛生、生机勃勃,一片祥和安然的景象;恰好相反,此时的地球已经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实在惨不忍睹。如此看来,改善环境,拯救地球,拯救人类已经迫在眉睫!!! 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问题 ,环境的改善需要每个人的那份力量。
农村,会让人想起秀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然而,现如今走进部分乡村你会发现,清澈的河流渐渐变成深绿色,空地不知什么时候已垃圾成“山”„„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凸显。
这次放假回老家,看见原来清粼粼的河水已变得泛黄,澄清的池塘水已散发出一股恶臭,泛黑的池水长满了水草,水面还漂浮着肮脏的杂物,对比小时候还能光着脚丫挑逗水中的鱼儿时,我顿时感到一振心痛。
现在环境文艺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热点,然而在尚未有工业入侵的农村地区,环境的恶化也这般明显,所以农民的环境意识更值得人们的重视,因此我借此机会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
一、家乡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活垃圾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露天堆放,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使农村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并且这些垃圾中有那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废旧电池之类的有害物质。一节小小的废电池可使1平方米的土地长久板结,肥效大减。
2、大量的生活污水和乡镇工业废水排入自然水域,从而造成大面积的水域受到污染。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农家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农药、化肥、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学物质,因此,使大量水域造成严重的化学性污染。
3、近几年在农村兴起的畜禽养殖业,由于没有足够的地方消纳畜禽粪便,养殖地点又离人的住所近或者干脆处于同一个院子中,到处臭气熏天,蚊蝇乱飞。同时也给地表水带来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4、由于污水灌溉、堆置固体废弃物、承受了大量工业污染的转移,农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延伸到了食品污染。
二、环保意识急待增强
由于农民对垃圾的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在处理垃圾上就显得极为随意。有的村虽然建了垃圾池,但村民总是就近将垃圾倾倒在河里等;有的人对动物尸体、农药瓶等,不经任何处理,随意丢弃;有的人不对垃圾进行分类,将能烧、不能烧的垃圾都堆在一起随意焚烧。
三、【危害】
由于农村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已对农村造成较大危害:
四、占用和损伤地表
目前,由于处理水平落后,农村主要采取了填埋、自然堆放垃圾的处理方法,这样就侵占了越来越多的土地,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妨碍环境卫生,更可能破坏地表植被。如地膜、塑料袋等,在土地中的残留率高达20%~30%,严重危害着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五、危害农民健康
人们随意将垃圾倒进河里,导致河水污染严重。许多村民都说,过去河里的水能喝,现在用来洗衣洗菜都要小心了。而且农村随意焚烧垃圾、稻杆等,对空气污染也较为严重。
由于农村垃圾大多是露天堆放,导致蚊蝇滋生,老鼠猖獗。农村医疗垃圾,常常是往偏僻地方一倒了之,导致许多小孩把废弃的针头、针管等捡来当玩具,极易发生病原体传染事件。
丛调查结果以及和村民的谈话中我们明确的得出结论:现阶段农民缺乏环保意识,缺乏集体观念。在农村,农民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环境意识普遍薄弱。他们不知道一旦环境遭到破坏,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恢复不起来的。这显然不是好现象,但是我认为这也实属正常。因为他们的文化程度、阅历以及生活的环境决定了他们固有的思想和意识。总体来讲接触外界比较多的外出经商者和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对相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较常年在田里耕种的本分农民懂得多,这表明:农民是被忽视的环保群体。关于环保的宣传在农村几乎是一片空白,虽然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对农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环境保护方面效果依然不很好,这也许是人们的眼睛都专注在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上了,对人口相对比较稀疏,面积比较大的农村来说还没有引起重视,由于它的污染现象没像人口稠密的工业城市来得明显迅速,导致了人们对农村环境的忽略,然而谁会知道每天随意丢一个塑料袋,每次无意的扔一个农药瓶,日积月累也能使天堂变为地狱呢?这个结果不能不引起注意,在文化素质较城市人口低的农村加强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传播势在必行。
调查结果更让人担心的是,认识到那是污染物的人与拥有环保知识的人同样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就比如知道含磷洗衣粉,50%的人知道塑料袋有危害,但仍然乱丢乱扔等。这知道与行动又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退一步说,即使环保观念都宣传到了,可是在与自己的利益相冲突时,人们如果还都以环境饿日代价,那也是极其可怕的事。在我所调查的人群中,由于大部分人没有环境意识,他们在根本的思想观念里就认为,环境保护与己无关,于是产生了从众,别人怎样做有利可图,自己也跟着怎样做,即使是污染环境也照做不误,这又提出了一个更大的难题,如何才能让人们自觉的保护环境,这值得每一个环保人思索。鉴于此情况,国家政府采取了很多的环保措施,但是这种 “三令五申”大力宣传、宣讲环保的效果还是不太明显,因为农民觉得那些离他们太遥远了,他们关心的主题最多的就是自己。至于环境保护是否重要、是否对自己有着长远的利益,大多数农民则认为那只是以后的事情,故而也不能打动他们,他们希望看到的是立竿见影的利益和效果。农民所关心的是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在调查中我了解到,大多数农民朋友们不愿意学习环境保护知识,我想这不单是他们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三下乡”活动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太少,而且形式单一枯燥,这就使得他们对环境保护知识产生一种“环保知识难懂无聊”的错误认识,同时也对此产生了抵触情绪。
鉴于以上情况,我的建议如下:
1、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要从最贴近农民生活的细节入手,让环保知识以小妙招、小窍门的形式和他们零距离接触,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消除农民的抵触情节。在本次活动中和村民们聊的话题不是环境保护利国利民的大道理,也不是空喊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等口号;相反的,而是与他们聊生活中的小窍门、小妙招,并赠送给他们有关环保的小窍门、小册子,比如说醋的妙用,盐的多种用途等生活中常用却鲜为人知的常识和技巧,而且我当场演示,让他们看到所产生的良好效果。他们所表现出来到好奇与惊讶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环保给农民们带来的惊喜。
2、环境保护要从思想先进者抓起,树立典型和模范。有人开个好头才能打破“没有人做我也不做”的恶性循环,才能迈出村民共环保的第一步。
3、采取奖惩并举的措施。如果只有奖励,而没有一定的制约与处罚手段,还是不能够引起他们对环保的足够重视,无法取得很好的收效。 只有采取一定的处罚手段,才能够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从而树立增强环保意识这一概念。
4、宣传形式要多样化、通俗易懂。大多数农民群众的文化程度决定了他们难以理解深奥的大道理,因而产生抵触情绪。而那些娱乐性的、通俗浅显的电影故事反而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此次活动也证明了这一点。7月20日晚上,我们在村委会大门口放了电影《可可西里》,当一群藏羚羊遭到残杀的镜头出现时,下面发出阵阵愤怒的声音,以及部分村民的漫骂声,我们认为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村民对那些破坏生态的行为的憎恨,也是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同。这在无形中就影响了他们的潜意识,提升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迫切任务。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环境是客体,人是主体,所以解决环境问题应该从人这一主体入手。中国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56%,故而农民在环境保护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阶段最主要的矛盾在于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很欠缺。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视不足,力度不够,投资甚少。
综合上述分析,只有加强环保在农村的宣传力度,采取有效 的解决方案,才能有效抑制农村环境继续恶化这一隐患!儿要防患于未然,科学的处理污染物这是前提。
【广东省农村基本状况村民评价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广东村民选举方案10-04
广东省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申报与实施指南08-14
广东农村11-20
广东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08-14
2009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清算工作要点09-07
广东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评价管理办法10-23
广东农村贫富差距问题05-21
广东农村土地流转探析11-14
广东省建党90周年党的基本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95分哟07-06
广东省金融发展报告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