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2024-06-02

三峡(共14篇)

三峡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的精神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在黄金周及小长假期间首选的度假方式,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和三峡地区旅游资源的逐步开发,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三峡民歌作为三峡旅游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文景观,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与青睐,本文将就三峡地方民歌的产生发展和在旅游产业当中的开发利用做一个论述。

二、三峡民歌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

我国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就包括三峡地区,大约距今200万年前就出现了巫山人活动的踪迹、在经历漫长的时代变迁,各朝各代此地区的人们都依托着这条伟大的河流繁衍生息。伟大的秦国在两千多年前统一了六国,从而很好的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使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自明朝开始,在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使三峡地区的民众在风土人情、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使三峡地区的文化内涵不断充实发展。尤其到了近代,当我国其他地区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与三峡文化在不断地碰撞、融合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在独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三峡文化之所以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貌与传统,得益于其基本文化内涵的保持与传承。例如民间艺术文化、石刻文化、建筑文化军事文化、巫文化、诗词文化、等等。其中民间艺术文化中的三峡民歌就散发着其独特的艺术光芒。

三、深刻的艺术内涵

自然景观极为丰富的三峡地区,江涛拍岸,巍峨群山,以此生长繁衍分布稀少的的人们构成了三峡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在此赖以生存的环境里生产、发展,其中的民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是如此。由于封闭的地理环境,单调的文化生活和还不便利的交通,人民在生活中抒发情感、排遣寂寞由此诞生了三峡民歌这样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如热情奔放、大胆真挚的情歌;苍劲有力、心酸悲苦的劳动歌;还有内容丰富、唱词优美的山歌等等。

三峡地区民歌种类特别丰富,仅仅其中的号子一类,就有上百种歌曲。在三峡地区的每一段江河上的劳动号子都各具特色,他们在水上船帮中都自成体系;不同地方的水上娱乐号子也是种类繁多,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龙舟竞赛的“龙船号子”较有特色的就多达上十种;除此之外,大量的民歌也在各个地方代代相传,如劳动号子山歌、田歌、情歌和嫁歌、丧歌等。

四、有丰富的表演形式

三峡民歌的种类较多曲调甚广,非常有代表性的就是山歌、情歌、船工歌、劳动歌、摆手歌、哭嫁歌、跳丧歌、南曲等。“山歌”是三峡民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容丰富,唱词优美,是三峡地区喜闻乐见的民歌;“情歌”是在三峡民歌里,最有特色、最富有艺术魅力的。“无粮无麴不成酒,无郎无姐不成歌。“船工歌”又称船工号子,此类号子一般旋律性强,拉纤时船工很累,为缓解紧张情绪、统一脚步和力点集中的需要而形成了音乐特点;“摆手歌”是土家族独特的祭祀活动之歌词,土家族通过摆手活动来祭祀上天,祈求赐福,艺术上修辞手法带有土家族的民族特色;“哭嫁歌”是土家族在“哭嫁”过程中哭唱的歌词,其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活形象,善用多种比喻手法,体现了土家族独特的数字崇拜心理,善用典故、俗语和方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打丧鼓”是土家族独特的丧葬习俗,它又可分为而“跳丧”和“坐丧”。“丧鼓歌”则是在“打丧鼓”过程中吟唱的歌曲,其内容讲究韵律,也善于运用典故。“南曲”又名丝弦,是湖北古老的地方曲种,词曲丰富,优美动听。逢年过节、娶媳嫁女、诞子祝寿,以及劳动之余,冬夏之夕,人们相邀聚会,你弹我唱,拍板帮腔,自演自乐,世代相传。南曲的演唱几乎全部口传心记,间或有手抄唱词及工尺谱本留传民间。南曲无专业艺人,演唱南曲的有农民、手工艺人,也有商人、医生、教师和算命卜者巫师等,或独唱独乐,或群邀共欢,所谓“闲时简板邀明月,醉后渔翁唱夕阳”,真正是大众化民族化的群众文艺。

五、是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

极品三峡《三峡》改写 篇2

她超凡拔俗,与众相悖。山拥曲水,水饰俏峰。山水相依,水山分明。如此特立又如此温情。容颜因晨昏变幻,性格随四时不同。三峡的美可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奇美。奇美的三峡,绝对是一轴摄人心魄的山水长卷。

三峡的山美,美在连亘奇绝;三峡的水美,美在清幽奇丽。

三峡的山,如连体同心的兄弟,任七百里蜿蜒跌宕,经数万年岁月洗礼,始终比肩携手,不离不弃。两岸刀削的石壁,默默地倾情对视,从彼此的身上,参悟生命的密码,阅读和谐的信息。

峰间的崖陿,是向上的天门。昼夜之间,只在正午和半夜打开片刻,迎进一罅热情和清凉,回答日月探寻的好奇。

三峡的江水,是川剧奇妙的变脸,在粗犷与含蓄、多情与冷漠中自如地穿行,随四季的轮番登场,尽情地演绎个性鲜明的主题。

夏季的江水,是奔腾狂欢的舞蹈。惊涛是激昂的伴奏,浪花是出彩的高潮。凭大山的万千娇宠,借夏日火热的威仪,东向狂奔,且歌且舞。携沙裹石,击岸穿礁。秀一路旁若无人的张扬,展一程大江东去的狂野。

在燥热的夏季,率性不羁的江水,总是拒绝一切虚飘的承载,像一个野性的孩子,只专注于我行我素的张狂,少了些无关紧要的担当。每当此时,舟排歇桨,商旅停航。因为,追名逐利的凡夫俗子,无不知晓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与生命相比,一切的财富与荣耀,都不过是轻若燕雀的羽毛,微乎于大千的尘埃,身外赘物,仅此而已。

当逢军国大事,十万火急。一纸诏书,一道金牌,那是至高无上、不可抗拒的圣旨。无畏的信使,每每驾乘一叶扁舟,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八百里,一日即达。这恰恰又赖江水的疾驰之功。当可为而为,扶济民之事,這正是夏水豪放真诚的性格。

这就是三峡的夏水,粗犷中不乏人情,不羁中遵循大道。

如果说夏水是豪放的乐章,那么春冬之水则是婉约的曲调。

春冬之水,冷却了夏日的焦躁,收敛了散漫与张扬,规规矩矩地奔驰在仄仄的峡谷。远远望去,白色的激流,似一束飞射的银箭,在风的狂野中疾速前行。两岸的山峰被尖锋的呼啸惊扰,把一身苍翠紧紧裹住高挺的身躯。那些奇形怪状的柏树,也惊吓得丢落了飘忽的身影,连同青色的记忆,一同被碧绿的深潭接住,让清澈的潭水轻轻安抚。

数条清泉从山中挤出,挂成一帘透明的纱幕。击石成拍,空谷和鸣。于是,三峡的柔情,灵动成一道秀丽的风景。

三峡的秋天是思考的时节,昔日的喧闹和清丽褪去了浅薄的浮华,归于深刻的理性。山峰默默地沉思,仿佛回忆春夏精彩的故事。江水成熟了,稳重地东行。张扬远去,羞赧不再。高处的猿群耐不住这严肃的气氛,几声呼叫,撕破了这一片安详。三峡也伸长了山峰的耳朵凝神聆听,终于听到了一曲历史与未来的重唱: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音乐教案 篇3

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体验音乐亲切、活泼的特点,激起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准确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在歌声中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以聆听、默唱、模唱的方法唱会、唱准歌曲;通过在小组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了解学习中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了解和音乐相关的文化:知道三峡的地理位置、优美的风光。巩固音乐知识:休止符、反复记号的正确使用。

重 难点: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齐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2、语言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学生:今天,老师带你们旅游。让歌声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吧!闭上眼睛,一起出发!

三、学习新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1、初听歌曲:播放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A、老师:歌声把我们带到哪里去了?

学生:

B、老师:你眼中的三峡是什么样的 ?

学生回答:

C、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学生说,老师板书课题: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复听歌曲:

带着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学习的歌曲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学生: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老师范唱:老师想把这首歌曲献给你们,请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演唱的?

唱歌一定要保持端正的姿势、积极地表情、声音自然优美、气息流畅、口型圆润。

5、学生张口默唱:

老师:老师知道五堰小学的同学特别聪明,我先请你们自己试着唱一唱,请用张口默唱的方法进行,用你的眼神,你的表情告诉我你在用心歌唱。

6、学生跟琴用“LA”模唱。

7、唱歌词:请同学们填上歌词跟琴歌唱吧!

讨论:你在歌唱中有什么困难吗?

处理歌曲:

8、巩固歌曲:接龙、对唱

四、拓展延伸:

1、老师:同学们学得很棒!我们能不能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 小组讨论:

学生展示:

2、师生共同齐唱并以舞蹈的形式表现歌曲。师:同学们歌唱的太棒了,如果能再加上动作表演就更美啦!我们以歌舞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吧!:

3、老师展示:演唱自创歌曲《武当汉水情》老师我们感受到了三峡的孩子以动听的歌声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王老师也创作了一首歌曲表达了对我们家乡十堰的赞美。今天我把她献给同学们,你们想听吗? 学生聆听:

老师:老师创作得怎么样?

学生:

四、总结:

老师:今天我们非常出色完成了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学习,同时也感受了老师的音乐作品,同学们一定也急不可待想进行自己的创作了。望同学们大胆创作,有机会我们下次交流!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愉快的合作吧!

三峡 篇4

2月2日 星期四 雨

今天一早,下雨了,我们坐上小游船前往巫山,途中经过小三峡,听爸爸说小三峡的风景比大三峡更美。

游船起航了,大宁河平静而缓慢地流着,水流清澈见底,两岸的`风景非常美丽;水非常浅,我们的船底时常撞到石头,发出响亮的声音。有一段因为水太浅,为避免刮坏船,爷爷、爸爸还有大部分人都上岸走了好久,船变轻了,顺利走过浅滩,在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我上岸捡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这是我最得意的收获。

三峡旅游日记(五)――小三峡之旅1作文200字

三峡竹海简介 篇5

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是一个以游览观光、动感体验为主,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为辅的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秭归县茅坪镇境内。景区距离三峡大坝和秭归新县城9公里,距长江三峡旅游码头10公里,距宜昌火车站40公里,距三峡机场48公里。景区路幽径远,旧为山鬼所居之地;风清气爽,今为身心放松之所。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是新三峡一个重要的旅游景区。

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地理区域独特,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自然生态极其优美。景区沿大溪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南北长9公里,东西宽1公里,中心区域面积20平方公里。景区内幽篁修竹,小桥流水,山峦叠嶂,飞瀑蒸腾,植被茂密,竹种繁多,以山、树、洞、竹、水、瀑见长,被誉为“三峡地区的天然氧吧”。

三峡竹海内有翠竹万亩,名竹三百,沿溪沿路,漫山遍野,有风拂过,竹浪如海,因以为名。远者苍翠连绵、近者竹横笛竖萧,如诗意画卷,美不胜收。

圣水湖中,水尤清冽,倒影小桥楼台、山影天色。可数游鱼,如在云中。在此放排划船、亲水嬉水,其乐悠悠。

天水峡间,风光绮丽:玉兔山峰、金鸡报晓、佛像灵山,拔地而起;沿涧可溯溪,桥上可听水,登台可观瀑,天地造化,一处尽得。

户外拓展,柳林村寨;美酒山珍,滴翠楼中;可动可静,随形适意。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八大”特色景观。

圣水天上来——水似天上奔腾而下,却难以探明其源头。

养生在竹海——畅游其中,犹如置身世外,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

天挂五叠水——五级瀑布似天边直挂谷底,高达491米,是亚洲最高的瀑布。

人间百竹苑——这里气候独特,孕育了两百余种竹子,是竹文化、竹科普极佳之地,也是品味笛箫诗画意境之地。

泛舟圣水湖——竹排荡漾,龙舟起舞,欢歌笑语,激情飞扬。

健身柳林寨——智慧和勇气在这里拓展。

溯溪圣水涧——溯溪而上,探寻圣水神秘,求索欢乐源头。

膳食滴翠楼——把酒圣水湖光,对歌滴翠山色,品尝竹海山珍。

我的三峡绘画 篇6

我崇信绘画是一种凝万变于一瞬间的视觉艺术。从这个意义来讲,我并不想把我最近创作的油画《三峡绘画系列》当成一种“历史的题材”去表现。相反,我希望能够让大家在绘画艺术所精心构筑的画面之中受到感动,并进行一些有益的思考

我从事三峡绘画创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间的高度契合,并在这种高度契合中带领大家一同走进三峡历史中那些重要的时刻。作为一个三峡人,我对三峡绘画创作的关注和表达绝不是出于那种欣赏者的闲适心态。事实上,我所理解的三峡地域性绘画艺术精神是我长期思考后的结果,这主要体现为我一直致力于从三峡绘画历史题材的表层意义中提炼出三峡绘画题材本身的形式语言、符号图式、形象特征以及精神意义,并寻找与之相对应的历史现象、情感形式、生命体验等。在此基础上,我还将带入我的情怀,用三峡美丽多变的风景激发观者的情绪,继而传递出一种时代的企盼和希望。基于这种认识和判断,我在从事三峡移民绘画题材的创作过程中,始终怀着一种对三峡地域性艺术独有的移民情结。总是把十多年间百万移民的场景铭记在心,那些无比美妙的场景、故事、人物总是激发着你的想象力,并促使我努力传递出人性的美丽。《水在我脚下》取材于三峡控制性蓄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了突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我运用多样统一的构图原则,以画面上部150.1米二期水位线为整个作品的分割线,人物被集中安排在画面下部约三分之一处,并与画面平行,这使得所有人物围绕三峡工程二期水位线站立,进而获得和谐统一的画面效果,该作品也颂扬了画中人物舍小家为大家的高贵道德品质。《移民娃守望淹没》便取材于三峡移民的生活,作品用油画形式表现了一个真实的三峡移民场景。为了还原这个真实的移民事件,我采用150×140厘米的构图,以重庆奉节的夔门为背景,以带着移民证的三个短发小孩构成主体,画面中心是个炯炯有神的小女孩,两个小男孩分别置于小女孩左右,人的形象、物的形象、景的形象全都带有一种偏冷的蓝色调,他们衣着朴素、目光如炬,温静中凸显出冰凉的寒意,那是因生活压力所迫而历经风霜的移民小孩的面孔,也体现出他们充满迷茫和好奇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希望《三峡绘画系列》作品可以向人们呈现出一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意境。换句话说,我艺术创作的动机和起点是三峡绘画题材,并努力表现出个体与三峡地域性绘画,以及整个当今油画创作潮流之间的关系,进而反映出作品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我看来,这需要以自己独有的审美体验和人文关怀去彰显生命的光辉和生存希望之光,表现人类的美丽心灵与高尚的价值取向。如《三峡余辉》这样的作品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我看来,只有建立在对三峡地域深刻的生命体验、生活观察基础之上,才可能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品中表达出来。作为一个三峡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眷念着这块土地,我手中的画笔主要就以表现三峡独特的精神美为目的。而这种艺术追求超越了任何一种确定性的主题诠释。

我创作的三峡地域性绘画艺术的历史语境、创作图式、人文意义和艺术形象等不仅体现出我对绘画形式语言的探索,同时,要理解我作品中的深刻内涵还需要从绘画创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蕴去进行思考。在创作《三峡女孩》这件作品时,我用三峡独有的视觉景象来描绘一个三峡女孩对未来世界美好的憧憬,整个作品用偏冷的蓝色调统率画面。在我看来,这件作品描绘的是一颗天真无邪的心灵对生活的触摸,也暗示出移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移民小青》则秉承了现实主义人文绘画的精神,将独特而真切的三峡自然环境与人的精神心灵融汇在一起,反映和揭示出三峡现实社会变迁的情景。同时,这件作品将长江囤船之上大小不一、颜色各异、自然摆放的包裹,宁静宽广的平湖,穿越平湖间长长的轮船,迷蒙的远山一一描绘出来,营造出一种生动、清新的格调。事实上,我认为,我作品中描绘的移民小孩是一个符号、一种隐喻、一种象征。

云端拍摄新三峡 篇7

2003年6月11日、6月27日,杨绍全乘直升飞机在第一时间记录了长江三峡大坝135米水位蓄水以后的新三峡的景观。

飞机下降到500米以下平湖新景尽在脚下,昔日熟悉的白帝城、夔门、瞿塘峡完全变了,抑制住激动的心跳,直升机按预定计划打开一扇门。我站在门口,套上保险带,头在机舱外任凭强大的气流直窜全身,沉着冷静用1/400秒,光圈8,在云端选点、构图、按动快门,快速换片,八公里长的瞿塘峡尽收眼底,按动快门时的快感一直伴随到返航时。

经验之谈

在我的摄影生涯中,经历过若干次航拍,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产“运五”,九十年代苏制“米八”以及现代化的德国制的轻型直升机航拍,积累了一些航拍经验。

1、摄影者首先不能晕机,否则无法完成任务,自己身体还要受到伤害,八十年代乘坐“运五”航拍及乘坐苏制“米八”时都有登机者不适应小型飞机的颠簸,以及强气流的压力,出现头昏、呕吐等症状,个别人下来后像害了一场大病,打点滴住医院,甚至一张照片未拍。

2、航拍由于飞行速度快,容易漏拍,最好备用2-3台机身,分别用17-35,24-120、16毫米镜头,相机需有电子快门,自动聚焦,自动倒片功能,使用起来得心应手,避免中途更换镜头贻误拍摄良机。

3、胶卷以200度负片为宜,快门速度250-1/400秒即能保证照片的质量,最好用手动档,因自动档在水面上容易曝光不足。

4、航拍由于飞行速度快,很多景点转瞬即逝,必须要眼快,手快,但不是乱拍一气,在高空拍摄仍要注意巧用光源,构图的完美,山水风光最好是侧、逆光,城市建筑最好是侧顺光,增强画面的冲击力。

5、与机长作好沟通,交流协调,是我们搞好航拍的根本保证,在地面上必须要让机组人员明白拍摄内容,拍摄点的地面情况(是否有山,高压线等影响安全的因素)在地图上要有详细而准确的标记。需要拍的重点地区如(这次拍摄的巫峡,三峡大坝)要飞多高,需要盘旋几次,飞行方向必须要有利于拍摄(一般情况下降低高度后可以打开一扇门)。

6、登机前作好相机的检查,避免一些常识性的技术错误而遗恨终身。

首先检查相机电池,在航拍中没有时间换电池,所以最好将用过的电池全部换新。

三峡之秋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方纪写的一篇描写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的散文。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对本课中比喻句的理解是学习难点。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关键处处理:

组织学生召开歌颂母亲河的诗文朗诵会,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查阅有关长江三峡的资料等。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教学过程:

一、录相导课,激发兴趣。

1、播放电视风光片《长江》中有关三峡的片断,教师适时给以介绍,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2、出示有关三峡图片,师生共同介绍长江三峡,对长江三峡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

3、作家方纪也到过三峡,并且写下了优美的散文《三峡之秋》,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一起领略三峡的秋天的美丽景色。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写作顺序。

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全班交流,学习生字词语。

3、指读课文,思考回答: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划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

1、自读课文,思考讨论:作者抓住了三峡不同时间的什么景色来描写的?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描写的是什么景色,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3、在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进一步提示: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划出重点词语。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1)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显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

(2)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3)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

(4)夜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写长江的偶然被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显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重点写峡谷,写三峡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写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像一匹匹素锦”,突出三峡特点:宁静而神秘。

小结:本文语言流畅、优美,请你读读你喜欢的段落。

4、在交流的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五、课时小结。

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时间

景色

早晨

明丽 露水 橘柚树

中午

热烈 阳光 长江

下午

平静 雾

倒影

朦胧 月亮 月光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诵课。

2、积累优美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背诵课文,理解比喻句,品味语言。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

1、这篇课文,语言非常优美,特别是运用了许多比喻句,给文章增添了色彩。请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分清主体喻体。

2、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讲清主体喻体,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些语句。

二、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2、配乐指名背诵,同位互相检查,看看谁背过了一些段落。

三、质疑问难。

四、课时小结。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语句优美

《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篇9

《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三峡之秋》是方纪写的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通过对三峡一天之中美景变化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爱三峡之情。编者编选此文的目的是通过让学读优美的词句,来感受三峡的美,激发学生爱三峡,爱祖国之情。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把编者的意图给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是在课前必须要考虑好的事。为了能较好的完成这一目标,我在课前制定的预案中着重突出了三个方面:

1、制作课件。收集了很多与三峡有关的美景图片,制作成了声、图、文一体的幻灯片,以直观视觉来增加学生们的感知力,激发学生与作者、与编者、与文本产生共鸣。

2、以读悟文。通过多种形式的用情的读文,(师领读,生领读,师生互动领读,重点句中特读)以读中感悟来增加学生们的认同力,激发学生与作者、与编者、与文本产生共鸣;

3、写家乡。通过选取家乡的一处美景进行描述,来培养学生写景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之情。

《穿越三峡》的魅力 篇10

交响组歌(原大型原创山水交响音画)《穿越三峡》肇始于2002年11月6日大江截流成功、2003年中期三峡库区大规模移民之际。2005年12月30日,《穿越三峡》在湖北剧院举行中国首演暨“2006湖北省新年音乐会”,受到广泛好评。今年11月,经过调整后的交响组歌《穿越三峡》再次亮相于在湖北武汉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

2007版《穿越三峡》由序曲、终曲、三个乐章共13个段落组成。

曲一为序曲合唱《龙啸三峡》,音乐气势磅礴,惊世骇俗,拉开了“英雄过三峡”的序幕。

第一乐章《历史的回声》有三个段落,试图再现古老三峡的文明。曲二女声独唱、合唱《巴山夜雨》深情缠绵,情景交融,表现了峡江女人坚韧的性格和执着的柔情。曲三男声领唱、合唱《七十二行,纤夫为王》粗犷豪放,率性风趣,生动地展现了峡江男人的形像。曲四混声合唱《悬棺之谜》在苍劲刚烈的“跳丧”状态中,唱生死同一,跳悲喜同一,揭示了古老民族豁达的人生观和生死观。

第二乐章《人灵的舞蹈》也有三段,力图体现三峡的人文精神。曲五女声独唱、伴唱《神女的诉说》借“仙女”之口,说人间之情,音乐荡气回肠,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曲六男声独唱、合唱《梦见屈原》营造出震撼人心的“划龙舟”场景,表达了人们对屈原及“求索”精神的呼唤。曲七女声独唱、伴唱《我读昭君》不仅“读”出昭君的深明大义,更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某种相互观照,音乐凄美委婉,耐人寻味。

第三乐章《今天的歌声》有五段,从多个角度讴歌现代三峡的永恒魅力。曲八女声独唱、伴唱《伙计歌》诙谐幽默,极具生活气息,并与观众形成互动。曲九混声合唱《移民恋曲》采用当地“陪十姊妹”、“陪十兄弟”样式,曲调深情真挚,表达了百万移民“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情怀。曲十混声合唱《祖国告诉你》通过追寻三峡建设者们留下的足迹,歌颂了他们四海为家建功立业的崇高精神。曲十一男声独唱、合唱《水涨船高》以“高峡出平湖”意喻“祖国之水”、“人民之船”,音乐欢腾热烈,表达了三峡儿女的喜悦之情。曲十二流行组合、合唱《青春三峡风光好》以动感的节奏、时尚的韵律,歌唱今天崭新的三峡。

曲十三男声独唱、合唱《穿越三峡》作为终曲,音乐大气、深情、激昂、辉煌,以体现“穿越三峡,爱在我家”、“穿越三峡,兴我中华”的创作主题。

交响组歌《穿越三峡》(2007版)主创人员汇聚了我国颇具实力和影响的词曲作家刘健、王原平、方石、雷子明、唐跃生、牟廉玖、贺沛轩等,其许多作品如《山路十八弯》《三峡我的家乡》《峡江情歌》《文饰》《盘王之女》《亲爱的中国我爱你》《入党申请书》《我从三峡来》《亲吻祖国》等荣获国家级大奖,以及美国“才华成就奖”和“亚广联”大奖,具有广泛影响。

“风电三峡”——酒泉风电基地 篇11

据气象部门测算, 酒泉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5亿千瓦, 可开发量约4000万千瓦, 远景风电总装机容量为3565万千瓦, 先期计划建设装机容量1065万先千瓦。预计到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71万千瓦, 2020年达到2000万千瓦, 以后将逐步形成4000万千瓦的规模。在我国七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中, 酒泉风电基地是第一个被国家批准立项并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风电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酒泉风电基地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也是我国继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之后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和我国“风电三峡”工程建设的示范性工程。

1 风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1.1 风力能量密度大。

据初步测算, 1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达6.2-6.5米/秒, 风功率密度达310-400瓦/平方米, 年有效风速达6300小时以上, 年满负荷发电小时数达2300小时, 风速年内年际变化小, 风场风向稳定, 无破坏性风速, 开发价值大, 是我国少有的高效能风田。

1.2 风力发电的气候环境好。

由于地处内陆, 干旱少雨, 相对湿度较低, 有利于风机寿命的延长和风力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1.3 风电场建设条件好。

规划中的30多个风电场都位于戈壁荒滩上, 地势平坦开阔, 地质条件好, 构造稳定, 可利用面积大, 不占耕地, 没有移民安置问题, 投资成本低, 具有连片开发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优越条件。

1.4 交通十分便利。

各风电场均分布于兰新铁路、敦煌铁路和国道312线两侧, 有利于风电设备运输和风电设备的维护。

1.5 电网接入条件好。

为了适应大规模风电开发的需要, 区域内已建成了110千伏、330千伏线路和规划在建的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

2 风能资源开发的潜在效益

2.1 节能减排效益。

相对于火力发电, 风电的生产没有任何有害气体的排放, 而且对于生态环境也毫无影响, 因此被称为“蓝天白煤”。到2015年, 按照火电 (标准煤) 每度电耗煤350克计算, 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972万吨, 减少烟尘排放量约131815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09115吨, 减少二氧化氮排放量约112623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930吨, 节能减排环境效益明显。

2.2 新型产业效益。

由于风机制造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机电一体化行业, 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建设, 将形成巨大的风电设备市场, 促进风电设备研发、制造企业在酒泉落户, 并带动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子电器行业、管理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酒泉市独特的风机电一体化新兴产业, 仅制造业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9.25亿元, 年增税收6.69亿元。到2015年, 预计年增税收将达到13.38亿元。

2.3 电力销售效益。

按2015年预计风电装机容量1271万千瓦计算, 年发电量将达到292.33亿度, 实现电力销售收入154.93亿元, 实现增值税11.26亿元。

2.4人文景观效益。

大规模的风电场势必形成“荒漠、绿洲、风车”相互交融的独特的人文景观, 成为新的旅游景区, 吸引游客参观。

2.5 投资拉动效益。

2015年建成1271万千瓦装机容量总投资将达1200多亿元, 将在今后7年内形成年均达170多亿元的投资, 必将有力地拉动全市金融、保险、餐饮、娱乐业的发展, 预计新增解决5000多个以上就业岗位, 有力拉动就业。

摘要:甘肃省酒泉市风能资源十分丰富, 开发前景广阔。风能开发的条件得天独厚。已被国家确定为风能开发示范基地, 是我国第一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酒泉风电基地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巴东三峡教案 篇12

石狮八中 蔡锵锵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作者。

2.通读课文,掌握作者游踪顺序。

3.比较对三峡不同景物所描写的方法有何不同。

4.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相对照,体会游记和一般记叙文的区别。

5.通过学习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本文采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的特点,了解游记的写法。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郦道元的《三峡》导入。

二、简介作者与三峡概况

刘大杰(1904~1977),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湖南岳阳人。曾在上海大东书局做编辑,在安徽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圣约翰大学等校任教。1949年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全国文联常委、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任。参加过《辞海》《中国文选论》的编写,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专著有《托尔斯泰研究》《易卜生研究》《德国文学概论》《德国文学简史》和《东西文学评论》(全三册)《魏晋文人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另有《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儒林外史〉与讽刺文学》等论文多篇。

长江三峡以其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称著于世,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我国的旅游热点。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全长约200公里。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边读边思考:

1.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绘三峡风光的?

2.作者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明确:本文是按时间顺序,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由宜昌到重庆逆流而上,游览三峡:首先经过西陵峡(第一段黄猫峡;第二段灯影峡,其间有黄陵庙;第三段崆岭峡,其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等处;第四段是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船过秭归和巴东,进入巫峡。过巫山即入瞿塘峡。过瞿塘峡,到白帝城(有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四、细读课文,分析结构

1.听录音,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讨论交流:

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总述游三峡的感受:山水奇伟险恶,令人赞叹而恐怖。第二部分(2~9自然段):游三峡所见所闻(从东往西,逆流而上)

第三部分(10自然段):游完三峡的心情:脱去危险的愉快,反衬三峡之险恶。

《三峡》教学反思 篇13

《三峡》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文言文,它是郦道元所写的《水经注》中的一篇典范之作,不仅详细介绍了三峡的地貌体征,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文艺并感受文章美丽,在教学时,我设置了一下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的美。

3、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

《三峡》一课的教学,我没有设计一个个零敲碎打的问题,始终以“读”贯穿全过程,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多遍不同形式的读,如:默读、轻读、朗读等,在读中完成学习目标。整个课堂都是学生在读,在说,在品,在记,老师只是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语文课“语文味”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江苏三峡移民语言选择模式研究 篇14

一抽样方案

我们对分布在江苏省盐城、南通两地级市9个县 (市) 的三峡移民进行了调查。调查中, 我们采用非随机多阶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 即不等概率系统抽样 (PPS系统抽样) 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多阶抽样方法。对县 (市) 、镇、村三级的抽样均采取不等概率系统抽样 (PPS系统抽样, 与人口成比例) ;对抽中的样本村实行整群抽样。在安置地共抽取3个县, 每个县选取4个镇, 一个镇选择3个村, 最后获得有效样本503人, 其中, 老年106人, 中年300人, 青年97人。在调查过程中, 主要采取由调查者当面询问和隐匿观察的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二与家庭成员交流时的语言使用模式

(一) 老年人语言使用模式

老年人的语言使用模式较为简单, 在家庭环境中共使用四种模式, 差别主要体现在与孙子孙女和子女交际时所使用的语言上, 具体如下:

1=父母;2=配偶;3=兄弟姐妹;4=子女;5=孙子孙女

从统计结果来看, 在102位老年人中, 96.2%的人选择重庆话作为与家庭成员交流的语言, 即第一种模式占了绝对的优势, 重庆话的优势地位在老年移民中还没有因为外迁而受到影响。其他三种的比例分布依次为0.9%、1.9%、0.9%。

(二) 中年人语言使用模式

中年人的语言使用模式较丰富、复杂, 共有九种。具体如下:

1=祖父母;2=父母;3=配偶;4=兄弟姐妹;5=子女

其中完全重庆话模式所占的比重最多, 为79.7%, 但比老年人略少。其次是第二种模式, 比重为10.7%, 其他类型所占比重依次为1.3%、2%、0.7%、0.3%、1.7%、0.3%、3.3%。虽然像 (7) (8) 这两种有当地话出现的模式只占2%, 但说明在移民初期, 当地话已经开始进入家庭交际范围。总体来看, 中年人在对家庭成员使用的交际语言种类不断增多的同时, 重庆话的使用比例逐渐降低, 而普通话的比例逐步提高, 使用当地话的现象也从无到有, 开始出现。

(三) 青年人语言使用模式

青年人的语言选择代表着未来的方向, 但青年人与家人交流仍然以重庆话为主, 对家庭成员都使用重庆话的占73.2%。其他类型分布具体如下:

1=祖父母;2=父母;3=兄弟姐妹

从类型 (1) ~ (4) 的变化是重庆话和普通话共用现象从无到有的过程, 也是共用现象的对话者从兄弟姐妹逐渐过渡到父母再到祖父母的过程。从类型 (5) ~ (7) , 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在语言交际中, 去重庆话的对象从兄弟姐妹逐步发展到父母再到祖父母。类型 (8) 显示, 虽然使用当地话进行交流的情况只限在与兄弟姐妹的交流, 但是当地话已经开始进入家庭交际领域, 且所占比重也比中年人多, 为10.3%。参照类型 (1) ~ (4) 、 (5) ~ (7) 的变化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类型 (8) 也正处于新一轮变化的开始阶段。

三与非家庭成员移民交流时的语言使用模式

(一) 老年人语言使用模式

在与非家庭成员的移民交流时, 老年人共采用了三种语言模式, 分别是:

1=父辈;2=同辈;3=子女辈;4=孙儿辈

老年人与非家庭成员的移民交流所用的语言模式, 跟与家庭成员的交流模式很相似, 第一种即对不同对话者均使用重庆话的模式, 使用人数最多, 占91.5%。另有少部分的老年人对小辈或多或少地采用普通话作为辅助的交际语言, 第二、三种使用模式所占比例分别为4.7%和3.8%。

(二) 中年人语言使用模式

中年人在与非家庭成员的移民交流时, 共有六种模式, 具体如下:

1=祖父辈;2=父辈;3=同辈;4=子女辈

其中完全重庆话模式仍然是中年人最普遍的选择, 占76%。其他模式所占比例依次为14%、1.3%、0.7%、0.7%、7.3%。从后三种模式可以看出, 中年移民去重庆话的趋势在与同辈、子女辈的对话中逐渐加强, 并最终扩展到与长辈 (父辈、父辈) 的交流领域中。对比中年人的家庭语言使用模式, 我们可以看到, 中年人在与非家庭成员交流时, 使用普通话的比例有所提高。

(三) 青年人语言使用模式

青年人与非家庭成员移民交流时的语言使用模式与青年人的家庭语言使用模式相同, 具体如下:

1=祖父辈;2=父辈;3=同辈;4=子女辈

其中, 完全重庆话模式在与其他移民交流时使用得最多, 所占比重为58.8%, 其他六种类型所占比重依次为10.3%、8.2%、1%、11.3%、1%、9.3%。与中年人相比, 青年人对长辈和同辈使用普通话的比例分别增加了3%和10.8%, 而对子女辈则低了3.2%, 这主要是因为有11.3%的青年人选择了重庆话和当地话, 从而导致普通话的比例降低, 此外, 完全使用普通话的比例也有所增加。青年人在与长辈的交流中没有使用过当地话, 这与中年人相同, 但在与同辈和子女辈交流时, 使用当地话的比例均比中年人高。

四与当地人交流时的语言使用模式

(一) 老年人语言使用模式

在与当地人交流时, 老年人的语言使用模式主要有:

1=父辈;2=同辈;3=子女辈;4=孙儿辈

虽然完全重庆话模式在老年人中的选择比例最高, 为64.2%, 但与在家庭环境和移民社区内部相比, 该模式的使用频率已经大幅下降;在老年人的选择模式中, 第一次出现了完全普通话模式, 并且这种模式所占比例较高, 为31.1%;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的比重依次为3.8%、0.9%。

(二) 中年人语言使用模式

中年人的语言使用模式共八种, 具体为:

1=祖父辈;2=父辈;3=同辈;4=子女辈

其中第三类即完全普通话模式在中年人中所占比例最高, 为79.3%, 而完全重庆话模式只占8.0%。其他六种类型所占比重依次为0.3%、4.4%、1%、4%、0.7%、2.3%。

普通话和当地话的共用模式, 在移民的语言模式中第一次出现, 从类型 (4) ~ (6) ,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模式, 由只对祖父辈和父辈逐渐扩展到对同辈和子女辈的交流中。完全当地话模式, 所占比例虽然不多, 但是在语言接触过程中, 移民能够不借助普通话的帮助而完全转用当地话与当地居民直接交流, 是进一步融合的表现, 值得关注。从类型 (1) ~ (3) 、 (6) ~ (8) , 我们可以看到, 移民的语言在接触过程中的清晰的层级变化, 即从唯母语到使用普通话交流, 再到普通话和当地话双语共用, 再到完全转用当地话。从目前来看, 大多数中年移民仍然借助普通话进行交流。另外, 随着对话者年龄层的降低, 中年人使用普通话的比例逐渐增加, 而使用当地话和重庆话的比例逐渐减少。

(三) 青年人语言使用模式

青年人在与当地人交流时, 语言模式共七种, 具体为:

1=祖父辈;2=父辈;3=同辈;4=子女辈

一直占很大比重的完全重庆话模式在这里并没有出现, 其中所占比重最高的是完全普通话模式, 为51.5%, 其他语言模式比例分布依次为:5.1%、4.1%、12.4%、5.2%、12.4%、9.3%。从类型 (2) ~ (4) , 当地话和普通话双语共用的模式, 由长辈逐渐扩大到同辈和子女辈。完全当地话模式占总数的12.4%, 与中年人相比, 增加了10.1%。最后一种类型即重庆话和当地话的双语模式第一次出现, 但所占比例较高, 为9.3%。总体来看, 青年人在与当地人交流的模式中, 普通话和当地话成为主要的交流媒介。

五语言使用模式及影响参数

(一) 语言使用阶段性模式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 虽然移民的语言使用模式种类繁多, 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概括总结出六类阶段性模式:重庆话模式, 记为“C模式”;重庆话和普通话共用的双语模式记, 为“CP模式”;普通话模式, 记为“P模式”;普通话和当地话双语模式, 记为“PD模式”;重庆话和当地话双语模式, 记为“CD模式”;当地话模式, 记为“D模式”。不同年龄段的移民面对三种对话者的语言选择模式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我们的统计数据来看, 当对话者是家庭成员或其他移民时, C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当对话者是当地人时, 中年移民使用C模式的比例急剧下降, 只有8%, 而青年移民的使用比例为零。随着对话者的身份从家庭成员到非家庭成员的变化以及从移民到非移民的变化, P模式的使用频率在逐渐增加, 并在中年移民与当地人对话时升到最高点, 为79%, 青年移民的使用比例略有下降, 为52%。CP模式的使用比例变化幅度较小, 中年移民与家庭成员对话、青年移民与非家庭成员移民对话时的使用比例较高, 为15%和20%;但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二者均不使用该模式。老年人的语言使用模式局限于前三种, 在调查中没有老年人使用PD模式、CD模式和P模式。PD模式的使用主要出现在与当地人的对话中, 中年和青年移民的使用比例逐步增加, 从10%逐步增加到27%。CD模式的使用人群主要是青年移民, 但是对话者的分布比较广泛。D模式的使用主要出现在青年人与当地人的语言交际中。在移民初期, 移民的语言交际类型比较多的是处在C模式、CP模式和P模式上。移民在家庭内部和移民社区内部的语言模式相对简单, 但由于普通话和当地话的双重影响, 以及移民本身的文化水平、所处移民社区的规模、移民时间等因素都使移民语言模式呈现出多样性。

(二) 移民社区的规模与语言选择模式

国家对三峡移民采用分散安置的政策, 所以江苏各地移民的分布规模普遍不大。比较而言, 在我们抽样的三个县中, 射阳县安置移民人数最多, 每个村平均安置24人;其次是大丰县, 每个村平均安置移民17人;再次为通州县, 平均为12人。我们以射阳、大丰和通州分别作为较大规模移民群体、中等规模移民群体和小规模移民群体的代表, 考察不同年龄的移民的语言使用模式与移民规模之间的关系。

从数据分布来看, 老年移民在与家庭成员交流时, 其语言选择模式受移民社区规模的影响程度较小, 以C模式为主;方差分析也印证了这个结果, 即不同规模的移民在语言模式的选择 (sig=0.207>0.05) 上, 没有明显差异。老年人在与非家庭成员移民交流时, 随着社区规模的增大, C模式的使用率有较大的减少, 同时伴随CP模式的增加;从方差分析来看, 移民规模对使用模式 (sig=0.002<0.05) 存在显著差异。在与当地人对话时, 随着移民规模的增大, C模式的选择比例逐渐减少, 而CP模式则成增加态势, 但在P模式的使用上受移民规模的影响较小, 但从方差分析来看, 不同规模的移民在语言模式的选择 (sig=0.439>0.05) 上, 差异并不明显。

中年移民在与家庭成员或其他移民交流时, 语言模式的选择类型较老年人有所增加, 但主要的选择类型集中在前两类, 且移民规模与C模式的使用率成反比, 与CP模式的使用率成正比;P模式和PD模式开始出现在家庭及移民社区交际中, 前者在家庭中的使用频率三地差别不大, 但随着交际对象的去亲属化, P模式的使用频率有所增加;而PD模式只出现在较大规模的移民社区中;根据方差分析的结果, 不同规模的移民在语言模式的选择 (sig=0.012<0.05, sig=0.000<0.05) 上, 差异明显。中年移民在与当地人交流时, 所选择的语言模式主要集中于模式P, 使用率与移民规模成反比, PD模式的使用有所增加, 且与移民规模成正比, 完全使用当地话交流的现象在中年移民中已有出现, 但数量较少且只出现在移民规模较大的社区中。但从方差分析来看, 移民规模对使用模式 (sig=0.128>0.05) 不存在显著差异。

青年移民在与家庭成员交际时, 不同规模的移民在语言模式的选择 (sig=0.196>0.05) 上, 差异并不明显。与非家庭成员的移民交际时, 不同规模的移民在语言模式的选择 (sig=0.002<0.05) 上, 差异明显;但其语言使用模式的变化比较复杂, 从模式C到模式CP再到模式P, 是逐步去母方言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前两个阶段, 去母方言的趋势与移民规模成正比, 但到第三个阶段, 这一趋势却与移民规模成反比, 中小规模的移民社区对普通话模式的选择要多于较大规模的社区;青年移民中首次出现了CD模式, 这一模式的使用频率分布与移民社区规模成正比。青年移民与当地人交流时, 移民规模对使用模式 (sig=0.002<0.05) 也存在显著差异, 但以模式P和PD为主, 辅之以模式CD和模式D, 从模式P到模式D是语言逐渐当地化的过程, 总体来看, 当地化趋势与移民社区的规模成正比, 即移民社区越大, 语言当地话的进程越快, 该社区中能使用当地话的人越多, 但中等社区在语言的全盘当地化上的表现相对突出。

(三) 移民文化程度与语言选择模式

社会语言学认为文化程度是影响语言变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移民的文化水平同样也会对语言模式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把移民的文化程度分为四类, 分别是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 并进一步考察不同年龄的移民的语言使用模式与移民文化程度之间的关系。

A=文盲;B=小学;C=初中;D=高中及以上

就老年移民与三类对话者交谈时的语言选择来看, 仍以重庆话为主, 但随着移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老年人在与家庭成员和当地人交谈时, C模式的使用比例在逐渐降低, 其他模式使用比例增加;与当地人交流时, 44%的小学文化的移民以及75%的初中文化的移民会使用普通话与当地人交流, 老年人在与家庭成员和当地人交谈时, 文化水平对使用模式 (sig=0.043<0.05;sig=0.000<0.05) 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与其他移民交谈时, 不同文化水平的移民对语言模式的选择 (sig=0.081>0.05) 不存在显著差异。

A=文盲;B=小学;C=初中;D=高中及以上

中年移民在与家庭成员和非家庭成员交流时, 文化水平对使用模式 (sig=0.001<0.05;sig=0.000<0.05) 存在显著差异, 移民所用语言以重庆话为主, 但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 完全用重庆话交流的现象呈减少趋势, 即C模式的使用率逐步降低, CP模式成为第二选择模式, 其中初中文化的移民更倾向于使用该模式, 比重为22%, 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移民则以P模式作为重要补充, 分别有19%和31%的人采用;使用PD模式的中年移民, 以小学和初中尤其是初中文化水平为主。在与当地人交流时, 文化水平对使用模式 (sig=0.001<0.05) 也存在显著差异, 移民的文化水平与C模式的使用率成反比, 与P模式的使用率成正比;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移民使用PD模式的比例最少, 而D模式只在初中文化的移民中出现。

A=文盲;B=小学;C=初中;D=高中及以上

青年移民在与家庭成员、其他移民以及当地人交流时, 文化程度对语言模式的选择 (sig=0.112>0.05, sig=0.077>0.05, sig=0.103>0.05) 不存在明显差异。青年移民中有一部分仍在求学, 他们的文化水平并没有定型, 青年人在学校中接受的大多为正规的普通话教学, 所以他们对普通话的使用能力和认同程度与其文化水平不一定成正比。从比例分布来看, 在家庭交际中青年移民以重庆话作为主要交际工具;选择普通话的, 以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移民为主, 为16%;选择CD模式的则集中在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移民, 占20%。在移民内部的交际中, 仍以重庆话为主, 但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移民CP模式的使用率有所增加, 分别增加到25%和16%;小学文化水平的移民, CD模式的使用增加到13%。在与当地人交流时, 青年移民以P模式为主, 其中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年移民使用的语言模式分布较广;而完全使用当地话来交流的主要集中在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移民。

六结语

移民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使用模式类型较多, 但六类阶段性模式代表了移民语言演变的趋势, 从C模式经CP模式到P模式是去重庆话阶段, 而从P模式到PD模式、CD模式再到D模式的阶段是逐步当地化的过程, 这些阶段描绘了移民语言在安置地的生存和变化状态。从移民的语言使用模式及移民规模、文化水平对模式选择的影响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到:江苏省的三峡移民仍然处在移民初期, 不可能大规模并快速地习得当地话, 在移民社区以及移民家庭内部, 他们仍处在去重庆话亲普通话的前期阶段, 即C模式和CP模式阶段, 重庆话仍然是主要的交际语言, 而且移民规模与C模式的使用率成反比, 与CP模式的使用率成正比;但中年人在与其他移民交流时, 延续了去重庆话的趋势, 且移民社区越大越倾向于使用P模式, 而青年人则相反, P模式的使用率与移民规模成反比, 即中小规模的移民社区对普通话模式的选择要多于较大规模的社区。这主要是由于青年移民的模式选择类型有所增加, 造成了分流。虽然家庭是重庆话最坚固的阵地, 但结果显示, 普通话甚至是当地话已经慢慢进入这一领域, 使用对象主要是处于较大移民社区中的中年人和青年人。

移民与当地人交流时, 老年人虽然选择普通话的比例有所增加, 但仍以重庆话为主, 而中年人和青年人则以普通话为主, 并且处在去普通话亲当地话的前期阶段, 即P模式和PD模式阶段。由于移民的安置较为分散, 他们与当地人的接触机会较多, 为了交流的顺利进行, 普通话就成了他们目前的共同选择。在农村, 人际交流很少有人会主动选择普通话进行交际, 移民很多时候不得不面对只愿意操当地话与他们交流的当地人, 这种情况会促使移民主动地学习和使用当地话, 加速移民从使用母语到转用当地话的进程。完全使用当地话交流的现象首先就在中年移民与当地人的交际中出现, 但数量较少且只出现在移民规模较大的社区中。这主要是因为中年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当出现重大生活转折事件时, 他们是最敏感的群体, 所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社会参与的程度和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因此中年人在语言的适应上要比老年人更主动、更积极, 而且中年人心智成熟、年富力强, 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很好, 另外, 对社会生活的深度参与也为他们学习和使用当地话和普通话提供很多机会。青年移民与当地人交流时, 语言选择上的当地化趋势与移民社区的规模成正比, 但中等社区在语言的全盘当地化上的表现相对突出。青年人处在语言习得时期, 而且他们的思想极为活跃、开放, 容易并乐于接受新事物, 所以对于青年移民来说, 他们在习得母语的时候, 同时接受了来自普通话和当地话的影响, 在语言使用模式上更加多元化。从语言模式与移民规模的关系中, 我们可以看到较大规模的移民社区在语言从C模式向D模式的转变中处于引领者的地位。

就文化程度来看, 除青年人外, 移民的文化水平与C模式的使用率成反比, 与P模式的使用率成正比;当移民的语言选择处于去重庆话亲普通话阶段时, 初中文化的移民更倾向于使用CP模式, 而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移民更倾向于使用P模式;当移民的语言选择处于去普通话亲当地话阶段时, 初中文化的移民更倾向于使用PD模式, 而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移民更倾向于使用D模式。初中文化水平的移民在语言模式的选择上表现最为活跃, 而且倾向于双语模式, 如CP、PD、CD模式, 这些模式代表的是去重庆话和亲当地话的两个演变进程中的中间阶段, 而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移民更倾向于以上演变进程中的末尾阶段, 即P、D模式。

社会语言学非常关注“进行中的变化”, 认为共时的变异实际反映了历时的变化。移民的语言使用模式的变异也让我们看到了“进行中的变化”, 从重庆话、当地话、普通话之间的此消彼长的情况来看, 我们可以预见将来移民语言的走势, 也可以管窥历史上曾经发生的语言变化及其轨迹, 并为相关研究提供补充和印证。

参考文献

[1]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

[2]陈章太.近期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几个热点[J].世界汉语教学, 2001, (1) .

[3]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4]徐大明.语言变异与变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5]Bell, A..Language style as audience design.Language in Society, 1984, (13) :145~204.

[6]Gal, S..Language Shift:social Determinants of Linguistic Change in Bilingual Austria.NewYork:Academis Press, 1979.

上一篇:一4班新学期家长会下一篇:临沮中心小学关于追加教师周转房附属工程资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