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地区

2024-07-22

三峡地区(共11篇)

三峡地区 篇1

1 引言

三峡水利工程的兴建, 产生了大规模的移民, 涉及范围广、迁徙人口多。三峡水库淹没涉及20多个区 (县) 的277个乡 (镇) , 1680个村, 6301组, 有2座城市、11座县城、116个集镇需要全部或部分重建, 涉及一百多万需安置移民, 1632家工矿企业[1]。如此巨大的移民工程, 也决定了移民安置工作的困难性和持久性, 移民乡镇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也将出现许多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选择符合三峡地区区情的乡镇环境规划方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乡镇环境规划分析

2.1 乡镇环境规划作用

乡镇环境规划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根本措施, 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督对促进乡镇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实现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 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以污染预防为主, 防患于未然, 否则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乡镇环境规划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效益的统一, 使乡镇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地发展[2]。

(2) 指导乡镇的建设和管理。乡镇环境规划中所制定的功能区划、质量目标、控制目标、各项政策措施以及工程项目的生产规模、结构布局等, 给人们提供环境保护的方向和要求, 可以指导乡镇建设和管理活动的开展, 对有效实现环境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

(3) 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行为。根据自然环境的纳污能力以及“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原则, 科学合理地规定不同排污者的最大排污量和应消减量, 为更加合理地约束排污者的排污行为, 污染防治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3]。

(4) 合理利用资源, 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物质要素, 也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我国乡镇来讲, 合理的乡镇环境规划可以让乡镇在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资金投入的条件下, 以最小的投入, 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2.2 乡镇环境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2.2.1 突出特色与重点

每个乡镇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政治、社会以及经济环境, 因此突出乡镇环境规划特色与重点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该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特点, 找出制约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并对其进行重点分析、研究, 最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4]。

2.2.2 与省、市、区规划相协调

乡镇正处于经济快速上升期, 经济与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和复杂, 城镇快速扩张导致未来发展的可变性很不确定。因此, 环境规划必须以区域总体规划为主线, 合理的将环境保护目标容入总体规划之中[5]。要在突出自己特色的同时, 与大区域的规划做好衔接。

2.2.3 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

乡镇环境规划方案要科学合理, 符合当地风俗民情, 这样才能得到群众支持, 尤其是得到政府职能部门决策者的认可, 这对规划的实施起着重要作用, 因为只有这样规划方案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和取得成效。

2.2.4 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乡镇人口的增加,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 乡镇的发展受到制约。这就要求在编制乡镇环境规划时,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认识到人类发展必须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条件为前提, 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临界性, 必须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

2.3 乡镇环境规划重点内容

2.3.1 控制水污染

近年来, 库区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因此控制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十分关键。一是库区工业污染, 长江、乌江、嘉陵江175m水位涉及的26个区县中有51家企业的污染较为严重, 直排旳工业企业共有210家;二是库区面源污染, 包括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和居民排放的生活垃圾、污水等经地表径流造成的污染;三是库区生活污水及船舶污染[6]。库区船舶年产生活垃圾3×107t, 其中入江约8×103t。

2.3.2 防治大气污染

移民乡镇要发展, 经济支撑必不可少。由此导致煤炭、石油、化工燃料的大量使用, 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硫化物、粉尘等有害物质无限制地排入大气层中, 这也是导致三峡地区乡镇大气质量严重恶化的根源。

2.3.3 解决“垃圾围城”问题

三峡库区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船舶垃圾污染严重, 生活垃圾岸边随意堆放、处理率低。仅库区175m水位以下堆存的垃圾就达3.79×106t。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7%, 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7.436×106t, 危险废物3.95×105t, 综合利用率约为43%, 船舶年产生活垃圾约3×107t, 其中入江约8×103t。

2.3.4 控制噪声污染

噪声问题与经济发展同样有很大关系,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程建设产生的工业噪声, 工厂机械生产产生的噪声, 城镇交通产生的交通噪声等。由于城镇化、工业化以及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业的快速发展, 噪音扰民现象越来越严重, 乡镇噪声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3 三斗坪镇环境保护规划

3.1 规划区域背景

三斗坪镇位于夷陵区西南部, 地处风景秀丽的长江西陵峡中段南岸, 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坝址所在地, 有“三峡坝首第一镇”之美称。三斗坪镇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年平均降水量1177.34mm, 多年平均降雨量在977~1370mm之间。长江是流经三斗坪镇的最大河流, 流经该镇24km, 三斗坪境内有大小溪河3条 (杨家溪、龙进溪和高家溪) , 支流39条, 全长149km, 年流水量15亿m3。

3.2 规划范围、期限和目标

本规划区范围为三斗坪镇所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共99个村民小组, 版图面积177.9km2。到2015年 (近期) , 实现乡镇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生态破坏得到控制,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达到生态镇和优美乡镇考核要求。到2020年 (远期) , 全面实现三斗坪镇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努力将其创建成中国旅游名镇, 三峡移民创业和谐镇, 峡江生态宜居镇, 户外运动特色镇。

3.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三斗坪镇水污染源主要以生活废水为主, 工业废水污染源主要为生猪养殖产生的废水。镇内河流基本达到地表水Ⅱ类水域功能区水质标准, 河流水环境质量良好。大气污染源主要分布在集镇区, 以及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自然村, 生产源主要集中在矿石开采区和石灰石烧制区。大气质量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噪声污染源主要为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商业噪声和工业噪声, 其中以交通噪声污染影响最大。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生活废弃物和采矿企业、石灰烧制、茶叶加工厂和生猪养殖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源[7]。

3.4 环境功能区划

(1) 水环境功能区划。杨家溪和龙进溪均为地表水环境Ⅱ类功能区, 高家溪为地表水环境Ⅲ类功能区。

(2)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镇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一类保护区, 执行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中的一级标准, 其他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保护区, 执行国家二级标准。

(3) 声环境功能区划。三斗坪镇乡村区域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规定标准值要求。三斗坪集镇、各村委会的所在地, 居住人口相对较集中的自然村, 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S334省道经过的村庄、居民点, 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3.5 环境保护规划方案

3.5.1 水源保护规划

农村饮用水问题, 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 是建设新农村最为基础也极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饮用水源保护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 通过采取优化保护工程建设、严把农村点与面源污染的集中措施, 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9]。

三斗坪镇在水源、水质有保障, 人口相对集中居住的农村地区, 有供水规模集中在100人以上的饮用水源地9处, 水源主要源自于山间溪水。由于现今三斗坪集镇供水水源黛狮沟 (山间溪流、泉水) 的水量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规划期的用水量要求, 规划将高家溪作为三斗坪集镇供水的备用水源地, 确定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松树沟水库库区水面及水库周边200m范围内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 在保护区范围内不等进行人类一切活动, 防治农村化肥、农药和养殖对饮用水源的影响。严禁养殖业、加工业等污染源进入。

3.5.2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对三斗坪镇村区域燃煤的生活锅炉、茶炉、大灶逐步进行改造, 控制和消减区域内二氧化硫、烟尘的污染,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化工程的进程, 大力推广普及太阳能技术和使用沼气, 减少生活燃煤量。控制机动车辆造成的大气污染, 强化汽车尾气管理, 建立有效汽车尾气监督检测机制, 切实落实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 使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科学化、规划化、法制化。

3.5.3 声环境保护规划

合理调整镇区交通设施布局, 在S334省道及主干道路两侧控制噪声污染。对经过居民生活、商贸、文教区车辆, 采取严格限速、限制鸣笛及车流时间等措施。临近集镇的高层建筑, 应采用能降低噪声的建筑材料, 住宅建设避免封闭式庭院及周边街坊的平面布置, 集镇街道两旁加强绿化。

3.5.4 固废污染控制规划

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装袋, 定点收集。加强对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 逐步实现产业间的物料循环和链接, 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量, 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医疗废弃物和其他特种垃圾单独存放, 单独处理, 对一般医疗垃圾进行焚烧、降解;对一些具有放射性, 有毒性, 挥发性医疗废弃物采用专用垃圾容器封闭, 并具有便于识别的标志, 并进行特殊处理, 确保医疗垃圾处置的安全性和无害化。

4 结语

三峡地区乡镇环境保护规划是乡镇总体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 他结合了区域的资源特色, 在环境最大承载力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 实现乡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规划中重点通过目标控制、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功能区划等项规划手段, 在规划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进行环境保护规划设计, 进而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方案。

三斗坪镇环境保护规划结合三斗坪镇自然、社会现状和环境质量现状, 制定了适合其发展的环境保护方案, 从源头上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 并针对已经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 协调了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极大地促进了三斗坪镇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影响三峡库区后续发展的经济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2.

[2]王海云, 王振华.三峡地区小城镇的环境保护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3) :12733~12735.

[3]高山.乡镇环境规划研究——从案例分析到理论总结[D].厦门:厦门大学, 2006.

[4]杨旗, 王静.论小城镇环境规划[J].山西建筑, 2013 (7) :203.

[5]贾涛, 陈一静, 宋立生, 等.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10) :15~18.

[6]徐宁.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三峡的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3.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R].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

[8]郭怀成.环境规划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9]黄磊, 方芳, 郭劲松.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初探——以重庆市朱沱镇为例[J].三峡环境与生态, 2009 (9) :50.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课堂实录 篇2

复习导入

课件展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师:观察地图,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请同学们简单回顾学习内容,相邻同学可以互相提问复习。

生:观察地图,回想上节内容,相邻同学提问,内容有南方北方的自然和人文差异,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等。在教师点拨下感悟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根据学生回顾旧知情况导入新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相邻同学互助提问,唤起已有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尽快进人学习状态。

新课学习

师:请同学们先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概况。

(课件)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

活动一:了解西部。形成印象

师:出示自主学习内容(课件)。明确要求:同桌互助,看谁完成得快。

生:同桌同学合作查找地图以及文字资料完成以下任务:①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湖、主要省区、主要城市、主要交通线。②结合以前学习内容确定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少数民族等。

师:参与、点拨。

生:完成任务后,面向集体展示要点如下。

西北地区以高原、盆地为主,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主要为内流河,最大的是塔里木河,有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西北的省区主要是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等,进入西北的铁路线主要是陇海一兰新线。有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但还是汉族多。

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属于高原山地气候,高寒是主要特征,有好多大河在此起源,有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就在这里,有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主要省区是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拉萨、西宁、格尔木是本区重要城市,在这里生活的主要是藏族,青藏铁路建好后,青藏地区与东部的联系更密切了。

师:对学生的自学成果进行肯定评价,点拨要点并小结,引导学生形成整体印象和突出印象——西北地区干旱、青藏地区高寒。

(课件)西北风光包括风蚀雅丹、沙漠戈壁、塔里木河等,青藏风光包括三江源保护区、青藏铁路、雪山等。

设计意图:教师明确任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同桌互助,使问题解决得更好更全面,然后师生互动,将学习成果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自由学习的快乐,课件展示区域风光给学生生动的体验,更人情境。

师:同学们了解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概况,像一个旅行者在收集资料时了解到的是地理现象,想不想像一位地理专家那样进行资料分析认识地理原因呢?试试吧。

活动二:分析西部,普遍联系

师:出示活动内容(课件),提出活动要求,方法。

生:结合图文资料,采取合作方式进行探究活动,可以指导别人,可以平等对话,用灵活的方式达到目的,完成活动内容(教材P。P。活动)。

(1)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干旱的环境会对哪些地理事物有影响?(从植被、河流、湖泊、生产生活等考虑)

(2)拉萨和成都纬度相近,但气温差异大,为什么?

(3)高寒的特征使青藏高原有哪些优势?也会有哪些问题?

师:对探究活动引导、提供支持。

生:活动结果以专家做报告的形式展示,可以任选一题。要点如下: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山脉阻挡,使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导致干旱;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使植被出现东西变化,表现为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河流水量小,流程短,成为内陆河;这里应该是牧区。拉萨由于海拔高,造成气温比同纬度气温低;高寒的特征使青藏地区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在高原边缘会有丰富的水能,海拔高,空气稀薄,容易缺氧,但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能资源丰富。

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评价。

(课件)西北地区的植被变化,青藏的太阳能利用情况等。

设计意图:上一环节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地理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地理原因的分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给学生一种更上一层的感觉,有兴趣。教师注意在探究活动中生成性的知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最后课件演示加深印象。

师: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比起我们这儿艰苦,可是,当地的人是怎样生存的?一起来看看。

活动三:走进西部。人地和谐

(课件)视频播放吐鲁番人们的生活、呼仑贝尔大草原的牧民,藏族人的生产活动等。

师:提出问题。①西北地区的人们怎样生活?青藏地区的人怎样生活?②这两个区域的牧业和种植业有何不同々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设计表格比较。

生:通过视频资料以及教材认识到这两大区域都可以发展牧业,也能发展种植业。列表比较如下。生:展示表格完成情况,比较谁的最全面。师:评价学生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1)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是什么?(2)青藏地区的农业为何分布在河谷地带?生:全体互动,讨论问题,发表见解,形成观念。设计意图:视频资料带学生进人区域环境,引起好奇心,有利于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列表可以使学生对比掌握区域差异;通过最后两个问题的解决认识人地关系。

师:同学们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已经知道得很多了,这里有些问题(课件),看看大家能解决吗?抢答,看谁反应快。

活动四:趣味西部。畅所欲言

生:争先恐后回答以下问题。

(1)我们当地种植小麦,亩产在800斤左右,青藏地区小麦亩产在千斤左右,为什么?

(2)哈密的瓜特别甜,为什么?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怎么回事?

(4)见过藏族服饰吗?哪儿最有特点,为什么这样设计?

(5)福娃迎迎是哪种动物,来自哪个地区?有什么含义?

(6)青藏铁路建设中,筑路工人都特“爱美”,外出必涂防晒霜,为什么?

(7)判断真假:几个同学去青藏旅游回来,给同学们表达他们的收获。

A很浪漫:“美啊,小桥,流水,人家。”

B很深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很活泼:“我学会了孔雀舞,给大家跳一个。”

D很疲劳:“我终于到了黄河的源头。”

E很自信:“自东向西,植被变化为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F很专业:“高寒地区发展农业只能寻找气候较为温暖的河谷地带。”

师:对学生的精彩表现鼓励和欣赏。

小结

欣赏媒体音乐“新疆好”、“青藏高原”、“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由学生自选一曲。

师:向你的同学炫耀一下你的收获。

学生可以一个主讲,另一个补充,在老师引导下完成知识构建。

设计意图:情境音乐唤起回忆,稍做休息,集中精力完成知识结构。

训练提升

出示训练题:自我检测部分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由学生独自完成,相邻同学互相评价确定等级;拓展延伸部分结合生活或社会热点超越教材内容,由相邻同学探讨,教师协助引导,形成看法。

设计意图:自我检测部分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情况做诊断,查漏补缺;拓展延伸部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学活用,形成价值观。

三峡地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探讨 篇3

一、三峡地区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 随着三峡地区经济的发展, 长江水路和陆路运输的不断畅通, 翻坝转运物流服务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三峡地区物流企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从整体来说, 三峡地区物流企业发展水平不高, 物流服务功能不齐全, 只能提供诸如运输、仓储、配送等单一服务, 服务水平较低。目前三峡地区物流企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对物流业的重要性与战略地位未得到充分认识。

从实地调查走访发现三峡地区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单一、低端, 企业自身定位不准确。以宜昌市物流企业为例, 大多中小物流企业仍采用的是传统经营模式, 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仓储、配送等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机械化、标准化程度不高, 几辆货车和几个简易的仓库就构成了一家物流公司, 甚至有些物流公司就一间房, 一部电话, 几桌办公桌;专业物流人才缺乏, 一个老板加几个搬运工就构成了公司的全部员工, 从老板到员对现代物流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认为物流就是简单的“储”和“运”;对自身缺少准确的市场定位, 存在着“羊群效应”;发展战略不清晰, 以至于其核心业务不突出, 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2、行业准入门槛低, 物流市场发育不完善。

三峡地区物流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市场体制不健全, 导致市场准入门槛低, 物流企业发展层次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许多家庭经营式的小物流企业充斥大量市场, 抢占了大中型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从宜昌现有的以“物流”登记注册的企业情况看, 50%以上的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 1000万元以上年产值的企业只有4家。资料显示, 到2007年末, 三峡地区重庆市第三方物流企业已超过700家, 5万多家货运经营户, 但是注册资本超千万元的不到80家, 1000万元以上年产值的物流企业不足总量的20%。物流企业常靠价格战来占领市场, 而非服务和技术, 物流企业信誉低下, 缺乏有效的顾客管理, 不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

3、物流设施不完善, 信息化建设落后。

三峡地区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现代化的仓储设备, 现有仓储设施都是以前的陈旧建筑或是由其他的建筑改建而成的, 设施简陋、机械化程度低, 只能提供简单的储放功能。无论是宜昌还是重庆市, 许多物流企业都是带有传统货运色彩的“小货运”, 车型偏小、车况偏旧等现象比较明显, 较大程度上影响了配送的效率。三峡地区物流企业缺乏现代化的装运设备, 装运机械化水平较低, 货物的出入库、拣选、搬运等作业都是人工完成, 导致出错率较高, 较大程度的影响了顾客满意度。同时, 三峡地区物流企业由于受到资金和自身规模等因素的限制, 许多企业尚未实现信息化管理, 常靠传统的通讯工具来了解商品的储运情况。而一些较有实力的企业虽然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但水平普遍偏低, 电脑只是用来录入商品的基本信息。规模较大一些的物流公司虽采用物流信息软件, 但也不能准确及时同客户进行沟通, 同步的信息反馈和货物监测信息功能没能发挥。从总体上看, 信息技术在三峡地区物流企业的应用程度普遍偏低, 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 不能结成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伙伴关系。

4、缺乏专业化物流人才。

西方发达国家物流业中60%的人学的是物流专业, 可见其物流企业专业人才的充足。与之相比, 我国物流业起步晚, 物流专业人才短缺是现实问题。三峡地区物流人才短缺更为严重, 物流专业人员数量更少, 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经营者及员工一般都是半路出家, 对现代物流服务理论、方法、理念缺乏足够的了解, 对构建物流信息网络以及使用先进的物流设施必要性等都缺乏认识。由于缺乏专业物流人才, 三峡地区物流企业就很难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化、增值化服务, 很难在买方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

二、提升三峡地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目前政府部门正大力构建三峡物流中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峡地区物流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 利用地理、区位以及政策优势, 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突出核心业务, 增强抵抗外部竞争和内部竞争的能力。

1、转变经营方式, 强化增值服务。

物流企业能否成功在于其能否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服务能力将有限的服务资源与市场需求进行有效匹配。针对三峡地区现有物流企业大多规模小, 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的现实情况, 要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 结合服务区域内的产业发展, 选择合适的市场开展个性化服务, 强化增值服务, 而不是盲目的选择市场进行投入。目前物流市场已进入买方状态, 顾客希望得到的不仅仅是物流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更希望通过产品能得到较高的附加值。顾客希望物流企业能按照他们的要求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方案或者物流企业能主动提供最优的方案而不是被动地完成最基本的业务要求。因而三峡地区物流企业可以在开展基础物流服务的同时, 广泛开展加工等增值性业务, 甚至还提供包括物流方案策划、物流一体化服务以及物流信息咨询服务, 通过专业、细致、个性化的服务使生产服务企业充分享受到第三方物流业带来的增值效益, 也使生产企业能把主要精力用在产品研发、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方面, 从而做到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2、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信息化建设。

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需要以及实际能力, 进行物流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升级换代, 适当引进物流作业所需基本设施设备, 积极推广专用运输设施、自动分拣设和现代化装卸设备等在企业中的使用, 提高作业的标准化、机械化水平, 减少货损货差, 促进作业效率的提高。物流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组成部分, 也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重要技术支撑, 三峡地区物流企业应积极推进企业的 (下转第95页) (上接第83页) 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应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已开发的物流信息平台各项功能, 实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与物流各个环节的连接;二是鼓励有条件的物流企业提高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方面的投入, 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与重点客户信息资源共享。

3、培养和引进物流专业化人才。

目前三峡地区物流企业的专业化人才严重匮乏, 要解决好这一问题, 就需要企业和高等院校通力合作。企业一方面要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 出台相关的政策吸引优秀的物流人才, 尤其是高层次物流人才, 重点加大高层次专业性物流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组织中层管理人员和优秀的职工, 不定期到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先进物流企业的经验, 让员工通过对比找出差距, 形成自觉学习提升的动力。再者, 加强与三峡大学等当地高校合作, 与大专院校建立物流的人才定向培养计划, 强化现代物流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 提高物流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4、建立物流企业的创新机制。

物流企业要保持其核心竞争能力, 就要不断创新, 不断满足市场及客户新的需要。三峡地区物流企业应立足现有的条件, 对现有的体制、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进行创新。《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提出构建国家重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 辐射鄂西渝东、长江中下游和中西部地区。三峡地区物流企业依然靠原有的发展模式肯定不能适应, 应通过联合、兼并和战略联盟等方式来改善企业的经营架构, 使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大服务网络, 提升服务能力。三峡地区物流企业应转变观念, 放眼未来, 加强技术攻关, 树立品牌经营的理念, 积极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特色服务, 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三、结束语

三峡地区物流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却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三峡地区物流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更需要物流企业自身不断改进, 提升核心竞争力, 这样才能在三峡物流中心的构建中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摘要:三峡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不仅依赖于三峡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引导, 还依赖于三峡地区物流企业的发展, 但三峡地区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其承担任务所要求的能力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本文通过三峡地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 力求探讨出优化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以促进三峡物流中心的建设与

关键词:三峡地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李远远.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综合评价[J].价值工程, 2005, (9) .

[2]刘金妹.重庆中小型物流企业生存状况调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2009.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案 篇4

育仁小学音乐组赵世英

课时: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特点。

2、能用自豪的感情整齐有力的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以表达儿童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川江号子风格的感受及歌曲的学唱

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介绍与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到过哪?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三峡看一看。(出示课件)

在我国万里长江中有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中间经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就是著名的长江三峡。

在长江地区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欣赏《川江号子》。

生:(在听中感受)能说出歌曲非常高亢、好象船工们在和惊涛骇浪进行搏斗。整齐有力、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

师:过去江边没有公路,机械船又不是很发达,货物和人们的出行主要靠人工木船,这些船工们拉船运输,生活十分艰苦,为了鼓足干劲,驱除疲劳,他们在拉纤行船时唱一些歌谣,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川江号子。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唱一首具有这种号子风格的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二、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1、看视频范唱:我们一起来听一遍《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请你们想一想,这首歌具有什么样的风格?

生:和我们刚才听到的川江号子差不多,是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哼着唱一遍,(让学生从中感受一下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生:跟着音乐唱歌曲

2、跟琴哼唱旋律,速度放慢,强调休止符(li lu la)

3、只张嘴不出声,跟琴填词。

4、轻声跟琴唱词

5、学生提出难点,师生共同解决。(歌曲的最后一句,还有第三小节与第四小节的衔接,第二部分两句“听惯了”的音准等)

6、全班齐唱。(2到3遍)

三、歌曲情绪处理

1、师知识指导与板书:这是一首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号子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劳动时演唱的歌,大家想一想在演唱是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讨论)

生:有力、有节奏感。

2、师强化提示:根据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这是一首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所以节奏感要强,这首歌是四四拍,要注意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第一拍和第三拍上要强一些,一个音一个字,要唱得有力,好象驾驶着小船在波浪中前进。生:演唱歌曲2遍

3、师再提示:劳动号子在演唱中一般都是一领众和的形式,起到统一劳动节奏的作用,你们想一想,这首歌曲能不能也分成领唱与齐唱呢?

4、学生分组领唱与齐唱形式演唱。

四、展示有关三峡的知识

师:三峡不仅有奇特的风光,而且有丰富的水资源,为了更好的利用三峡的水资源为人民造福,在长江的中上游修建了三峡大坝。(播放课件)并介绍三峡大坝的作用。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重难点分析 篇5

1环境特征

气候和地貌是决定地理环境基本特征的两大要素,地势“高”和气候“寒”是青藏高原的主要自然特征,并由此决定了该区域的其它环境特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征,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其主要环境特征如图2所示。

2能源丰富

两地均为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但原因有所不同,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绝大部分太阳辐射可透过大气层直接到达地表。②气候干旱少雨,晴天多,日照时间长。西北地区则主要是距离海洋远,降水少,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而太阳能丰富。除此之外,青藏高原地热能(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水能(大江大河源头,落差欠)、风能丰富,西北地区风能、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可观。

3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小,西北地区气温日较差大且年较差也大。两地气温日较差均较大,但原因不同。青藏高原是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均较弱而导致气温日较差大。而西北地区是由于深居内陆,地表热容量小导致气温日较差大,同样原因导致气温年较差也大。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主要是由于夏季气温低。

4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而热量不足

太阳能丰富不等同于热量充足。太阳能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而热量多少则主要体现为气温高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而热量不足的原因有:①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差,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大部分被反射。②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致使地面辐射及反射的热量有相当一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

5青藏高原作物单产高

青藏高原尽管“高寒”,但主要作物(青稞、小麦、豌豆)单产都较高,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利于农作物的先合作用。②低温延长了作物的生长期,有利于其营养物质的积累和制造。③昼夜溫差大,减少了农作物对自身营养物质的消耗。④夜雨多,减轻了旱情对农作物的危害。⑤自然灾害少。

6地域分异

三峡地区 篇6

四大区域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 西部地区增速最快。2000-2010年期间, 中国四大区域的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 其中东部地区由2000年的44.88%提升到2010年的65.32%, 中部地区由2000年的35.93%提升到2010年的54.13%, 西部地区由2000年的33.72%提升到2010年的52.23%, 东北地区由2000年的38.96%提升到2010年的56.35%。2001-2010年, 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分别为3.82%、3.76%、4.18%和4.47%, 在四大区域中, 西部地区增速最快, 中部地区次之。

综合发展指数由“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科技创新”五大类分项指数组成。2010年, 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类指数分别为73.29%、67.49%、57.91%和58.72%;“民生改善”类指数分别为73.21%、63.04%、61.33%和55.54%;“社会发展”类指数分别为67.32%、68.28%、66.93%和66.12%;“生态建设”类指数分别为65.90%、54.52%、57.73%和55.31%;“科技创新”类指数分别为38.37%、15.16%、14.72%和13.54%。

31个省 (区、市) 综合发展指数普遍提高, 差距有所缩小。2000-2010年, 31个省 (区、市) 的综合发展指数普遍呈现向好的趋势。2010年综合发展指数排在前10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山东和重庆。2000-2010年, 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排在前10名的地区分别为贵州、新疆、重庆、山西、四川、江西、西藏、安徽、宁夏和甘肃。

需要关注的是, 全国31个省 (区、市) 综合发展指数的变异系数, 自2004年后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

与2009年相比, 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均有所提高。2010年, 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比2009年分别提高4.65%、4.03%、4.55%和5.85%, 在四大区域中西部地区增长仍然最快。

2010年, 31个省 (区、市) 综合发展指数比上年都有所提高, 近一半省份增幅达到5%以上, 其中, 贵州、青海、西藏、宁夏、海南、甘肃、陕西、云南、新疆和重庆增幅位列前10名。

三峡地区 篇7

一、“湖广填四川”期间移居三峡地区的医家概况

历史上, 三峡地区发生了多次大移民。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文物与博物馆系主任汤惠生教授结合考古发现和有关文献资料, 认为三峡地区历史上发生七次大移民[1];重庆三峡学院三峡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任桂圆教授认为是六次[2]。历史上, 三峡地区出现了夏末商初“耕乃降于巫”、春秋中叶“廪君出巫诞”、秦汉“移秦民万家”、东汉末年“僚人入蜀”、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抗战时期陪都移民、解放初期三线内迁、三峡工程移民等八次大规模移民。其中, 前七次均属移民从外地迁入, 第八次系从三峡地区向外地移民。

明朝末期, 四川成为“四战之地”, 人口锐减, 中医学术受到摧残。清政府统一后, 施行了“湖广填四川”政策, 大量湖北、湖南、贵州、广西等地人民移民四川, 许多中医也在此期间来到三峡地区。其中, 对三峡地区中医药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有黎茂材、桑孝知、王文选、刘靖之、胡顺昌等。

黎茂材, 湖南长沙人, 明末移居忠州 (今重庆市忠县) 。医术精湛, 活人无数, 邑人称其为“笃行居士”, 系三峡地区迄今为止书面记载最早的中医医家[3]。

桑孝知, 字安宁, 湖北人, 清乾隆年间由湖北迁居到开县善字山, 以行医为业, 效验卓著, 名声显赫, 远近推仰, 在三峡地区素有“桑外科”之称。

王文选, 字锡鑫, 号亚拙, 湖北石首人, 清初迁居万县 (今重庆市万州区) 大周里, 后移居天德门, 开设“存存医馆”济世活人, 医术高超, 著述丰富[4]。

二、“湖广填四川”, 促进了三峡地区与外部的中医药文化交流, 推动了三峡地区中医学术的发展

湖广填四川期间, 移居三峡地区的外省老中医, 大多学识渊博, 在中医学术研究上多有建树, 著述丰富, 其学术思想极大的推动了三峡地区中医学术的发展, 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王文选。

王文选移居万县后, 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基础, 撰写了《活人心法》四卷、《医学切要》六卷、《存存汇集医学易读》三卷、《存存汇集针灸便览》、《日月眼科》、《光明眼科》、《遂生外科》、《外科切要》、《幼科切要》、《寿世医鉴》、《王亚拙医鉴》、《救生船》等多部专著。其著作多采用歌诀体例编撰, 并配以图表, 简洁实用, 在三峡地区广为传抄, 影响广泛而深远, 推动了三峡地区中医学术的发展。多数著作被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珍藏。《救生船》在现有医籍文献及王文选学术成就介绍中均无该书记载, 仅在万县有其手抄本传世。

所著《存存汇集医学易读》内容丰富, 包括五运六气、望闻问切、舌图脉决、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病原、虚实要药、药性、分类见病用药及见病知方等。《幼科切要》首载小儿要略论、看小儿病状歌、虎口三关图。次列初生门, 详述初生保育、防病用药。最后论脐风、惊风、伤寒、咳血、呕吐等儿科病症二十三门, 共载方剂173首。《日月眼科》述时行眼火、眼病生翳、枣花翳障、黄膜上冲等眼病48种, 且病因方药俱全。《针灸便览》成书于清道光1850年, 系集辑诸家针灸之精要, 加以分类合编而成。诸多专著, 均成为三峡地区中医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指导中医内科、外科、眼科、儿科的主要学术著作。

湖北桑氏著有《正骨心法》一书, 系统总结了桑氏“三步十法”伤科治疗要诀, 奠定了三峡地区中医骨科学术发展基础。是书虽未付梓, 长期被三峡地区中医骨科医家奉为圭皋加以传抄。

三、促进了三峡地区中医特色专科的形成

在“湖广填四川”期间移居三峡地区的部分外省老中医, 学术特色浓郁。移民三峡地区后, 继续行医济世活人, 以其鲜明的学术特色、高超的医疗技术、卓越的医疗效果, 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特色专科。具有代表性的是湖北桑氏。

湖北桑氏善治骨伤, 移居万县后, 以行医为业。自制丸、散、膏、丹, 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为特色, 技术精妙, 疗效奇特, 时人喻为“桑神仙”。其传人万县谭显宇老中医, 于1933年起先后在万县市益安中药房、万县市人民医院和万县中医院专事中医骨伤, 传承和发扬桑氏骨伤, 三峡地区中医骨科逐步发展兴盛并形成特色。

四、为三峡地区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才

移民入三峡地区的外地老中医, 在三峡地区或家传、或师徒相授、或学堂讲学, 为三峡地区培养了大量中医药人才。黎茂材、王文选等诸多老中医均代有传人, 特别是桑氏骨科, 传承至今已历200余年10代, 后学传人达300余人, 遍及三峡地区开县、万州、云阳、奉节等地。近时开县著名伤科医生桑贤美 (女) 、桑海涛、罗道之等人均系其嫡传弟子, 万州骨科医院的许多中医骨伤老专家亦是桑氏骨科传人。

移民三峡地区的老中医, 大多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对诗、书、画、琴、棋多有建树。如王文选长于书法, 既喜诗词, 又爱好琴棋, 万县太白岩上仍留有其多处题刻。大多具有高尚的医德, 王文选设“存存医馆”, 免费为贫苦百姓诊病, 将诊费尽用于救济民众, 兴办文学和架桥修路。桑氏置15亩田产, 专种药材, 用以配制防暑、祛瘟救急之药, 广为散发, 不取分文。凡此种种, 成为三峡地区中医后学的典范。

参考文献

[1]汤惠生.峡江, 见证七次大规模移民.中国三峡建设, 2006年2期, 53-57页;

[2]任桂圆.“三峡移民”谈古说今.http://www.cctv.com/lm/842/96/61918.html

[3]《四川医林人物》.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2

三峡地区 篇8

一、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取向。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着眼于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民生问题,使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基本公共服务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这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

1. 保障基本就业。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的快速推进,西部民族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因为缺乏必要的适应全球化、市场化的能力和手段,正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一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学毕业生除一部分在内地就业外,大部分回到原藉,实现就业面临很多实际困难;二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城镇就业成为焦点问题;三是近年来内地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大量向西部民族地区转移,增加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就业困难。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就业问题比内地更加突出,因此,如何保障社会就业就成为政府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2. 保障基本养老。

西部民族地区目前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必须重视和采取政策措施解决养老问题。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东部农村地区,也高于城镇地区。同时,随着人口寿命的增长,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四世同堂”现象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弊端。要在西部民族地区逐步建立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3. 保障基本生活。

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在内地发达地区建立起来,但在一些西部民族地区仍是空白。我国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在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乃至全国城乡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都非常大,这一特殊人群是全国扶贫攻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人群。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建立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相关法律制度,既能及时有效地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稳定与协调发展,又能解决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保证广大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 保障基本住房。

西部民族地区的住房保障有一些特殊性,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少数民族的住房问题也成为一个经常性问题。2009年冬天,新疆北部地区发生了严重暴风雪灾害,给许多少数民族牧民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也使牧民定居问题的重要性凸显。将住房保障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使少数民族群众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5. 保障安全饮水。

西北地区常年干旱缺水,水资源短缺不仅限制了经济发展,还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如今,解决西部偏远山区农民饮水问题的成本越来越高,必须依靠蓄水和移民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6. 保障教育服务。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一般较差,学校布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办学,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有限的教育资源也造成了浪费。此外,师资力量薄弱、学前教育严重欠缺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学校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很大一部分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学生需要通过寄宿学校完成学业,但目前国家提供的寄宿生活补助标准比较低。有的地区还存在教育资金不到位、投入不足、学校硬件配套设施滞后、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现象。因此,要均衡城乡教育资源,保证农村教育质量,使农村家庭子女上得起学、上好学,切实解决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

7. 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小康不小康,关键要健康;幸福不幸福,农合是基础。”医疗卫生条件是衡量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要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努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建设滞后,是制约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的主要瓶颈,须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民生改善和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1. 推动交通建设。

长期以来,落后的交通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全国其他地区协同发展。要实现西部民族地区交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身。要在中央的支持下,在全国的支援下,切实改善西部民族地区的交通条件,这也是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结果。同时,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需要克服交通的障碍,推动交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能够为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创造条件。

2. 推动水利建设。

我国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总量的46.6%。但由于山高谷深,缺少水利工程设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足1%,远低于全国18%的平均水平,属于工程性缺水。西北地区为半干旱、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7.6%。此外,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也很严重,特别是今年发生在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以及发生在新疆等地的洪涝灾害,进一步凸显了水利基础设施对西部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要切实解决事关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确保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可以选取一些薄弱的关键环节,予以重点支持。

3. 推动能源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要看到,西部民族地区能源在需求保障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电网、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二是使用能源的价格政策方面,存在农村与城市同网不同价、能源资源地价格高于消费地价格等现象;三是农村能源问题突出。因此,需制定并实行相关政策,加快西部民族地区能源建设,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4. 推动通信建设。

由于基础差、规模小、起步晚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在人均通信基础设施占有量、电信业务普及率以及人均电信业务消费量等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上与内地存在明显差距。同时,西部民族地区还存在市场需求不旺、用户承受力较低、通信建设及运营成本高、通信企业自身发展困难、通信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等现象。从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不灵和封闭制约着各族人民与外界的广泛交流,制约着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加快通信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多样化的信息的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三、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西部地区有366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258个是边远山区县,210个是少数民族县。这些贫困县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的六大贫困区: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风沙化贫困区、黄土高原沟壑水土严重流失贫困区、秦巴山地生态恶化贫困区、喀斯特高原丘陵环境危急贫困区、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封闭型贫困区、西部沙漠高寒山区环境恶劣贫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区位、社会特性和它的可持续发展现状等因素,决定了其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已经成为影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足或发展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行为,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主因。而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生态环境是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必要的依托。

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属于国家生态服务功能区,良好的生态既是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优势,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全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大规模资源开发活动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的情况,应着重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创造条件参与发展成果制造和分享

分享发展成果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为”的过程。或者说,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要从“被动”向“自为”转变,主动分享其他区域的发展成果。发展成果在两大方向上呈现出非线性增长的趋势,一方面是“水平尺度”的放大,即地理范围的非线性扩大;另一方面呈现出非线性增长,表现为台阶式结构变化。

1. 发展特色产业与特色经济。

在经济发展方面,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应当从特色领域出发,发展特殊产业。

西部民族地区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国家在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缺乏必要的手段和应有的支持力度;二是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地方政府与资源地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理顺,地方政府受益少,资源地居民受益少;三是特色产业发展机制存在缺陷。因此,在保障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应在重点选择旅游资源、优势矿产资源、特色生物资源和清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发展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地方和群众在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受益,增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后劲。

2. 主动融入全国经济体系。

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西部民族地区的商品走向全国的成本非常高,内地的人才、资金等经济资源和商品也难以进入西部。在经济区域化发展加剧的情势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要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区域互动。要深化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联动。增强与周边省区的合作,依托内地和对口支援,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发挥外贸对本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来看待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民族地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发展机会,应对新的挑战,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区域合作,实现区域互利共赢。

五、保障社会稳定

保障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发展成果的题中之义。

相关研究显示,当前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呈现新的特点:一是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作用凸显;二是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带来新的矛盾;三是开发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四是文化冲突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突出因素。

社会稳定既是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结果,又是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分享全国发展成果的重要条件。社会稳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各族人民的福祉,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以祖国日益强大为后盾,以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基础的。有了安定团结的稳定气氛,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才能更好地分享全国发展成果,才能参与制造更多的发展成果。

三峡地区 篇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的精神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在黄金周及小长假期间首选的度假方式,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和三峡地区旅游资源的逐步开发,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三峡民歌作为三峡旅游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文景观,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与青睐,本文将就三峡地方民歌的产生发展和在旅游产业当中的开发利用做一个论述。

二、三峡民歌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

我国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就包括三峡地区,大约距今200万年前就出现了巫山人活动的踪迹、在经历漫长的时代变迁,各朝各代此地区的人们都依托着这条伟大的河流繁衍生息。伟大的秦国在两千多年前统一了六国,从而很好的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使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自明朝开始,在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使三峡地区的民众在风土人情、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使三峡地区的文化内涵不断充实发展。尤其到了近代,当我国其他地区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与三峡文化在不断地碰撞、融合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在独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三峡文化之所以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貌与传统,得益于其基本文化内涵的保持与传承。例如民间艺术文化、石刻文化、建筑文化军事文化、巫文化、诗词文化、等等。其中民间艺术文化中的三峡民歌就散发着其独特的艺术光芒。

三、深刻的艺术内涵

自然景观极为丰富的三峡地区,江涛拍岸,巍峨群山,以此生长繁衍分布稀少的的人们构成了三峡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在此赖以生存的环境里生产、发展,其中的民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是如此。由于封闭的地理环境,单调的文化生活和还不便利的交通,人民在生活中抒发情感、排遣寂寞由此诞生了三峡民歌这样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如热情奔放、大胆真挚的情歌;苍劲有力、心酸悲苦的劳动歌;还有内容丰富、唱词优美的山歌等等。

三峡地区民歌种类特别丰富,仅仅其中的号子一类,就有上百种歌曲。在三峡地区的每一段江河上的劳动号子都各具特色,他们在水上船帮中都自成体系;不同地方的水上娱乐号子也是种类繁多,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龙舟竞赛的“龙船号子”较有特色的就多达上十种;除此之外,大量的民歌也在各个地方代代相传,如劳动号子山歌、田歌、情歌和嫁歌、丧歌等。

四、有丰富的表演形式

三峡民歌的种类较多曲调甚广,非常有代表性的就是山歌、情歌、船工歌、劳动歌、摆手歌、哭嫁歌、跳丧歌、南曲等。“山歌”是三峡民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容丰富,唱词优美,是三峡地区喜闻乐见的民歌;“情歌”是在三峡民歌里,最有特色、最富有艺术魅力的。“无粮无麴不成酒,无郎无姐不成歌。“船工歌”又称船工号子,此类号子一般旋律性强,拉纤时船工很累,为缓解紧张情绪、统一脚步和力点集中的需要而形成了音乐特点;“摆手歌”是土家族独特的祭祀活动之歌词,土家族通过摆手活动来祭祀上天,祈求赐福,艺术上修辞手法带有土家族的民族特色;“哭嫁歌”是土家族在“哭嫁”过程中哭唱的歌词,其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活形象,善用多种比喻手法,体现了土家族独特的数字崇拜心理,善用典故、俗语和方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打丧鼓”是土家族独特的丧葬习俗,它又可分为而“跳丧”和“坐丧”。“丧鼓歌”则是在“打丧鼓”过程中吟唱的歌曲,其内容讲究韵律,也善于运用典故。“南曲”又名丝弦,是湖北古老的地方曲种,词曲丰富,优美动听。逢年过节、娶媳嫁女、诞子祝寿,以及劳动之余,冬夏之夕,人们相邀聚会,你弹我唱,拍板帮腔,自演自乐,世代相传。南曲的演唱几乎全部口传心记,间或有手抄唱词及工尺谱本留传民间。南曲无专业艺人,演唱南曲的有农民、手工艺人,也有商人、医生、教师和算命卜者巫师等,或独唱独乐,或群邀共欢,所谓“闲时简板邀明月,醉后渔翁唱夕阳”,真正是大众化民族化的群众文艺。

五、是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

三峡地区 篇10

关键词:巧取;巧定;巧连;巧设;巧做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070-02

数学试卷答得好坏,主要依靠平日的基本功。只要“四基”扎实,临场不乱,重审题、重思考、轻定势,那么成绩不会差。切忌慌乱,同时也不可盲目轻敌,导致“大意失荆州”。不是审题有误就是数据计算错误,这也是考试发挥失常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认真对待考试,认真对待每一道题主要把好4个关:1、把好计算的准确关。2、把好理解审题关“宁可多审三分,不抢答题一秒”。3、把好表达规范关。4、把好思维、书写同步关。5、充分把握解题技巧。

下面就解题技巧和方法进行一些重点说明,常言道“四两拨千斤”,充分说明技巧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尤其在应付各类考试中的绝大多数数学题中得到广泛应用。中考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教会学生解数学题的技巧方法,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我本人的一点经验做一点简单的探讨:

三峡地区 篇11

一、日喀则地区扶贫概况

日喀则地区的扶贫历史悠久, 从解放时期至今已经过了六十多个年头。按时间顺序大体可以分成以下五个阶段:

(一) 从和平解放到自治区成立前的扶贫情况

解放时期, 十八军带动群众开荒种地发展生产。解放后, 为了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困难, 主要以贷款贷粮和无偿发放 (农作物、牲畜和资金) 促进生产。五十年代后, 中央无偿赠送生产器具达十万余件, 以工代赈修建公路改善交通, 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大, 各地支援不断。兴教育、建医院, 调拨医疗器械, 促进了日喀则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 1966年至改革开放前的扶贫情况

七十年代初向日喀则地区发放办

社基金款850万元, 继续无偿捐赠先进的大型农机设备。内地省份选派优秀技术人员推广农技, 提高兽防水平并控制疫病蔓延。与此同时, 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得到推动, 内地发达省份选派优秀教师、毕业生以及医疗队援助日喀则。

(三) 改革开放后的扶贫情况

改革开放后, 除了扶持政策外, 农业部在日喀则援建了多个农具厂、拖拉机站和农机供应站, 加快了日喀则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第二次藏谈会确定了43项工程, 涉及到能源、文化、卫生、商业以及旅游等方面。尤其将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点, 选派优秀毕业生定向对日喀则中学教师进行培训, 缓解了师资匮乏的矛盾。

(四) 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后的扶贫情况

座谈会确定上海市和山东省对口支援日喀则地区。通过人才援助, 改善干部队伍的结构;免费接收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党政干部进行岗培或挂职锻炼;专设援藏基金, 积极落实援藏项目, 包括日喀则地区体育场、日喀则山东大厦以及日喀则市贸易市场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一度成为日喀则地区新的增长点。

(五) 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的扶贫情况

在总结上届座谈会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 确定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以及宝钢、中化粮集团对口支援, 不断加大项目数量和资金支持力度, 吉林路、日喀则长白山幼儿园、旅游宾馆以及青稞啤酒厂等项目纷纷落成。在对口支援有力的推动下, 日喀则地区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

(六)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的扶贫情况

座谈会明确将对口支援政策延长到2020年, 并同时完善经济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和科技援藏格局, 明确了铁路建设、能源工程、产业布局、区域协调和城镇体系等未来的工作方向。

二、扶贫工作的成效分析

(一) 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六十年前, 日喀则98%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 财税数字几乎等于零, 人均GDP只有133元。六十年来, 其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高达86.4亿元, 常住人口70.33万, 人均GDP已达到12285元。

(二) 财政收支得到改善

1978年, 日喀则地区财政收入仅有0.04亿元, 2010年的财政收入达到3.35亿元, 短短三十年增长了82倍, 年均增长14.8%;地方财政总支出从1978年的0.6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9.87亿元, 增长了62倍, 年均增长13.9%。

(三) 各项产业蓬勃发展

2010年日喀则地区工业总产值是6.9亿元, 同比增长1.7%。旅游部门接待游客110.67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高达8.5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621.62万元, 是1959年的141.99倍, 邮路总长度达到2760公里。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39亿元, 是1958年的1.3万倍。

(四) 民生事业得到改善

六十年前, 日喀则地区只有不到10%的人口拥有自己的住房。尤其是“十一五”规划以来, 该地区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投入四十多亿人民币建设农牧民安居工程, 解决了43万农牧民的住房问题, 人均住房面积从原先的10平方米提高了1.5倍。2010年全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11.57万人, 是1958年的196.1倍。全地区医院252家, 是1958年的50.4倍;有专业卫生人员1841人, 是1958年的25.4倍;病床1889张, 是1958年的53.89倍。

三、扶贫工作的问题分析

(一) 强化依赖性

办理低保的公共部门, 其收支与低保内容不挂钩, 这就从制度上强化了责任链条的断裂, 甚至会将输血式扶贫资金用于偏离原本政策意图的对象上。这样, 中央政府不惜资金代价来对待稳定, 以谋求最大政治效益;地方政府没有强有力的动力机制去检查监督申请者的真实性;申请者通过各种渠道“满足条件”并办理相关手续。从某种程度上讲, 这种扶贫方式不仅会扭曲扶贫对象, 而且会加强扶贫对象自身的依赖性, 一旦停止输血, 返贫现象立刻发生。

(二) 挤出效应

2011年自治区加大了机关事业单位的招就力度, 对政治过硬、学业合格以及公务员考分过关的考生实行“零失业”就业政策。但这种就业政策, 进一步导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臃肿, 效率低下, 从而只能加强新老交替在养老方面对财政的依赖。大幅扩招公务员的公共政策对私人部门存在严重的替代效应, 良好的公务员就业政策导致本来流向其他产业的优秀人才, 被公共系统所垄断, 进一步打击西藏私营经济。

(三) 沉没成本

道路建设无疑对当地资源开发有重要作用, 然而这种外部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并未能从根本上使农牧民脱贫, 还需要水电、通讯等一系列基建项目的连续实施, 这无疑是在追加沉没成本;而且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的频发对基础设施毁坏异常严重, 每年维护费相当可观。许多项目建设不久, 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病开始凸显, 设施的维修往往需要大量资金, 中央政府原有投资已经沉没, 难以自拔, 只能继续跟进。

(四) 规模不经济

上万人的县域工程项目往往需要耗资千万, 而惠及的用户不过百人。由于地广人稀居住分散, 即便对生产生存条件不断改善, 只要规模人口无法形成, 就难以形成规模性经营与消费。即使是基建设施自身所形成的行业, 其所能吸纳的劳动力也相当有限, 加上工程本身的非连续性以及劳动力自身的技术特点, 直接决定了基建不能显著拉动就业。

四、扶贫工作的未来方向

(一) 扶贫新战略

尽管之前的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不同的是,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 》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解决“绝对贫困”的基本温饱问题, 而是巩固现有成果、重视环境保护、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等问题, 使经济发展惠及所有人, 旨在2020年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穿, 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和住房为基本工作目标, 实现人民更有尊严地生活。

1. 新的扶贫对象和目标。

改变以往的局限于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员, 而是授权地方根据实际制定地区扶贫标准, 凡标准之下的所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均为动态扶贫对象, 并且更突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

2. 新的战略内容。

以往的内容主要围绕发展特色种养殖业, 运用科技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 基本解决水电路邮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内容。而新《纲要》的主要任务突出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饮水安全、交通、危房改造、公共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内容, 每项内容都有具体的分项目标, 可以看出, 这是对更高一个需求层次的扶贫。

(二) 扶贫新思路

1.健全社会保障相关机制。日喀则地区的社会救助系统比较发达, 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孤品制度、灾害救助以及各种专项救助制度等。努力完善日喀则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避免资源浪费。努力做到资金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以及中央与自治区监督, 使地方政府有动力去监督检查申请者的真实性。

2.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公共政策在维稳的同时, 应更多关注对民营经济的挤出效应, 应当加大对专业人才在民营经济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快提升第一产业的特色优势, 壮大民族手工业、藏医药业等西藏特色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旅游业和西藏文化特色产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强化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 促使特色产业拉动就业。

3. 优化造血式扶贫的经济效益。

讲求效益的扶贫战略, 要求将扶贫责任、资金管理以及部分项目审批权下放, 而影响到自治区长远科学总体投资规划的重大项目, 应当由部委带领能做出客观科学的投资需求规划的专业人才进驻日喀则地区了解现状和成因, 从扶贫开发项目的总体规划与设计上入手对项目进行全面论证后, 再制定资本效益最大化的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日喀则调查队.日喀则地区统计年鉴2010年[M].日喀则地区统计局, 2002.

[2].张亚庆.珠峰脚下谋跨越——西藏日喀则地区60年发展综述[N].西藏日报, 2011-07-20.

[3].王杜银.日喀则:扶贫农发惠泽万千群众[N].西藏日报, 2010-11-09.

[4].顾正纲.西藏提前退休政策的影响分析[J].时代经贸, 2012 (9) .

上一篇:切实推进三网融合下一篇:防水治理